海洋生态保护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5: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海洋生态保护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海洋生态保护措施

篇1

1.1生态下泄流量保证措施

为减轻水库蓄水对下游河道水生生态的影响,水库初期蓄水阶段,在水库水位低于进水塔底板高程62.7m之前,用水泵将水抽至进水塔,经输水洞向下游泄放生态流量。水库正常运行阶段,应确保生态流量通过与输水洞末端压力箱相连的Φ600mm生态及农业供水管的正常下泄,最小下泄流量为0.79m3/s。应制定施工和水库运行环保调度方案,建立生态流量在线监测系统,严格落实初期蓄水和运行期生态流量泄放保障措施,保证下游河道水环境、河道景观用水和生态用水要求。

1.2海洋水产资源补偿措施

工程运行对六股干流及河口外海域水生生物及水产资源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考虑到本期水利工程的社会公益性质,并为履行对辽东湾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义务,拟采取一次性补偿资金120万元,用于购买增殖放流种苗,由辽东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增殖放流和跟踪监测。在补偿工程对水生生物和水产资源影响的同时,资助相关研究,为本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以及今后类似工程水生生物及水产资源影响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1.3六股河鱼类资源增殖放流措施

为保护六股河野生鱼类资源,维持和保护该流域的水生态环境,拟建立鱼类增殖放流站一座。人工增殖放流站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进行放流对象野生亲本捕捞、运输、驯养,实施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进行放流苗种的标志(或标记),建立遗传档案,提供苗种进行放流,并开展相关科研及监测工作。

1.3.1放流种类增殖放流种类的确定需要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依据保护鱼类资源状况、生物学特性、生态环境变化趋势、技术经济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远近结合,合理优化。结合鱼类资源监测结果及河流、水库鱼类资源状况,青山水库及六股河相邻水域主要放流对象应是鲢鱼、鳙鱼、香鱼和黄颡鱼等。

1.3.2放流标准放流的苗种必须是由六股河野生亲本人工繁殖的子一代,因此放流苗种的亲鱼应是六股河收集经人工驯养的野生亲本。在国家尚未有鱼苗放流标准情况下,放流苗种必须是无伤残和疾病、体格健壮的。

1.3.3放流数量和规格放流鱼种的规格越大,适应环境能力和躲避敌害生物能力越强,成活率越高。但规格越大,培育成本越高,所需生产设施也越多。

1.3.4亲鱼采集要求青山水库建成后对上下游鱼类种群及基因交流可构成一定影响,为尽量弥补这种损失,鱼类增殖站在亲鱼采集期间应在坝址上游和下游均进行采集,以期在繁殖放流苗种期间达到基因交流的目的。

1.3.5放流地点和放流周期放流地点拟设在库区及坝下,符合交通便利,坡度平缓,无浪,背风的港湾等放流条件要求。青山水库建设期连续投放,此期间所需费用计入本环保方案投资;青山水库建成后,根据库区及下游河段鱼类种群及数量特点,对放流鱼类的种类和数量做适时调整,并长期放流,所需费用纳入水库运行成本。

1.3.6增殖放流站建设规划1)增殖放流站选址。通过现场查勘,青山水库鱼类增殖放流站拟建在坝址下游约500m附近水库管理局范围。该场地目前规划有水库管理局,并规划有永久公路与外界相通。鱼类增殖放流站规划与水库管理局紧邻布置,可提高管理效率。鱼类增殖站水源考虑泵站引自六股河,青山水库最小下泄流量为0.79m3/s,水质、水量均满足鱼类养殖要求。2)增殖放流站规模和布局。鱼类增殖放流站规划占地2hm2,建600m2催产孵化车间一座,其他配套鱼池0.67hm2以及办公、试验、供电、供水、交通、通讯等相关设施。0.67hm2室外鱼池包括鱼种培育池6个,每个50m2;亲鱼培育池6个,每个300m2;后备亲鱼池4个,每个225m2;活饵料培育池2个,每个200m2;大规格鱼种培育池6个,每个400m2。600m2催产孵化车间包括亲鱼催产、人工孵化及鱼苗开口培育3部分。此外,内另需建设300m3蓄水池1个,配套六股河~鱼类增殖放流站引水管线1km(管径300mm)。3)仪器设备购置。为满足青山水库鱼类增殖放流站日常运行需要,增殖站修建办公、实验、仓储、生活用房一栋,建筑面积400m2,并配备相关生产、科研、生活设施及设备。

1.3.7放流技术和放流效果监测为保证放流苗种的自然成活率,苗种放流前需在自然水体里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暂养和锻炼。放流时,则应该将苗种分散于广阔水域中,使其获得适宜的生存环境与饵料条件。为评估人工增殖放流效果,需要在放流期间以及放流后一段时间进行监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种群数量和遗传多样性变动两个方面。在人工培育、放流技术及放流效果监测等方面,应进行科技公关研究,以保障增殖放流任务的顺利完成。

2结语

篇2

关键词:生态安全、内涵、意义、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 F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由于部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安全问题恶化,我国生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且有加速恶化的趋势。沙尘暴、海洋赤潮、土地沙化等问题不时发生。生态安全问题已经危及到人们的生存,阻碍国家的发展。环境保护有利于保护生态安全,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维护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的涵义[1]

生态安全的涵义较为广泛, 应包括环境资源安全、生物与生态系统安全和自然与社会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是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以环境资源为物质基础、以环保产业为救济手段的生态系统的综合平衡。环境资源安全可以认为是与人类生存、生产活动相关的生物环境及自然资源基础( 特别是可更新资源) 处于良好的状况或不遭受不可恢复的破坏。

1.1环境生态安全

(1)在环境资源安全中, 首先是国土安全。其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和荒漠化。土地利用安全也是关注的对象。(2)环境资源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则是水环境资源安全。其主要问题是地下水、江河、湖泊和海洋污染; 资源性缺水和污染性缺水。(3)此外还有生物多样性资源、矿藏资源和能源资源等安全问题, 特别是能源资源安全问题, 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生态安全问题。

1.2生物与生态系统安全

“生态安全”包含二方面的含义, 其一是指生物或是生态系统自身是否安全, 即其自身结构是否受到破坏; 其二是指生物或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是否安全, 包括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生物或生态系统自身的安全总是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安全。如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人类则没有资源利用的安全; 森林与草地生态系统的丧失, 人类则没有生存环境的安全。

1.3自然与社会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防止由于生态环境的退化对经济基础构成威胁, 主要指环境质量善和自然资源的减少和退化削弱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2)防止环境问题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特别是导致环境难民的大量产生, 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在某种意义上, 这可能是目前对生态安全涵义的一个共识基础。

2研究生态安全的意义[2]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生态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要维护这个基础,目前我们面临的基本事实是生态破坏使人类丧失大量适于生存的空间,丧失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关键资源,进而引发由于资源短缺而产生的资源争夺战争,其消极影响全面而复杂,所以生态安全的研究意义深远。

2.1是可持续发展的完善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对于生态系统而言,生态安全的目标在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环境处于一种良好状态。生态安全把人类安全和自然生态安全视为一个共同体,避免了可持续发展一直把人类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局限性,使得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更加丰富,除了原来强调的环境与发展外,还包括和平与安全的概念,所以,生态安全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完善。

2.2帮助树立生态安全意识

人类进化生存发展的历史,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人类除了要考虑军事安全经济安全外,还要考虑自然生态安全 人类所有的追求以及现代文明发展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类的健康文明富裕和可持续发展,而生态安全是这一切的必要条件。惟有选择能够把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有效结合起来的新途径,才能使国家稳步发展。

2.3促进社会和谐与世界安全

生产与科技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环境等领域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跨国界的环境问题甚至全球性环境问题不断发生。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及资源的短缺等问题多次导致武装冲突与战争,国际关系紧张。严重环境问题是引发争端的导火索。因此,寻求一个没有污染优美安全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平友好的生态安全环境,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一个国家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裕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3环境保护措施[3]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了解决现实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证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环境保护在生态安全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环境保护措施有利于维护生态安全的稳定、平衡、协调。

3.1保护自然资源

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规范国土资源开发程序,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从源头上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对国家自然保护区,要依法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对重要生态功能区这样的限制开发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通过分区定位,分区开发,分区管理,有目的地约束人们的经济社会行为,改善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维护生态安全。

3.2建立合理机制,完善环境法律法规

要坚持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方式,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态保护经济政策体系。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建立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机制,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解决生态保护资金短缺问题。要制定综合性的生态保护法,同时,还要抓紧研究制订有关生态保护的专门法律、法规,如等,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3.3建立生态建设体系

建立生态监测评价体系,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建立国家生态安全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国家生态安全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国家提供相关的决策依据。制定国家生态安全的评价标准,对国家生态安全状况进行总体评价,并定期国家生态安全状况,让全社会直观、形象地了解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状况,建立和完善适应当地的生态安全预警和防护体系。

4结语

目前,我国生态问题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经济较为发达,因工业化造成生态恶化;另一类是经济较为落后,由于过度垦殖猎取资源而造成生态退化。要想从根本上治理生态安全问题,仅仅在国家层面上提出和倡导“生态文明”、“生态安全”等政策观念是远远不够的,相关部门必须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制定协调经济政策目标与环境政策目标的指导方针,并出台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适应的经济、金融、法律、监管、补偿等制度,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兼顾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经济发展道路,实现我国的生态安全事业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少麟.生态安全的涵义与尺度, [J]中山大学学报,2004(6)

篇3

关键词:三沙市;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一、引言

2012年6月21日,中国国务院批准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统一管辖位于中国南海区域的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的所有岛礁及附近海域。中国政府设立三沙市,重申了对南海诸岛的,强化了在南海区域的行政存在,对南海实现有效管辖具有重要的意义,标志着中国对南海所辖海域和岛礁的管理、开发、保护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三沙市的西、南、中沙群岛包括数百个岛、礁、沙、滩和暗沙等,散布在南海上,东西相距约900千米,南北长约1800千米,岛屿面积约1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总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城市。三沙市岛礁面积狭小,自然环境恶劣,经驻岛军民多年的努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长期缺乏有效行政管理,环境保护管理机制不健全、环境保护设施缺失、资源利用及建设开发无序等原因,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处理好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三沙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三沙市建制升级仅仅四个月,三沙市市委、市政府就印发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将以保护优先,有序开发的原则,加强三沙生态环境保护。《意见》对三沙的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和规划,所有工作实行环评一票否决,并经常开展生态环保巡护执法。仅2013年就开展海洋生态保护巡护28次。建立了永兴岛现代化环卫站,实现永兴岛环卫工作常态化管理。实现永兴、赵述、晋卿、鸭公、银屿等岛礁太阳能发电入户。开展“绿化宝岛”植树活动,在鸭公、赵述等岛植树3500多棵,赵述岛400米水下人工礁体工程完工,实施了4次渔业增殖放流活动。海域动态监管系统已经建成,永兴日产1000吨海水淡化厂即将安装建设。然而,三沙市生态环境依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主要包括海平面上升威胁岛礁安全;生物资源日趋减少;岛屿居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油气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与运输风险严重威胁南海海洋生态环境;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淡水透镜体破坏严重;渔业资源退化严重等方面的问题。

二、三沙市管辖岛礁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

根据《2012年海南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三沙市所属海域海洋环境质量总体优良,主要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满足功能要求和环境保护目标。该年度中,海水和海洋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优良;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持良好;海草床生态系统保持健康状态;主要的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良好;海洋自然保护区整体状况良好;未发生赤潮灾害、海上溢油或化学品泄漏事故。珊瑚礁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海洋和大气引起的自然灾害较往年轻,却仍给社会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损失”。虽然三沙市海洋环境质量整体较好,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多年来由于对南海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保护力度不足,加之周边国家在争议海域掠夺性的开采,导致南海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地破坏。经调查,笔者认为三沙市现在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海平面上升威胁岛礁安全

南海岛礁安全主要受海平面上升与人为因素两方面的威胁。在海平面上升威胁方面,国家海洋局的《2012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三沙市海域海平面1993年至2012年的上升速率达到了每年4.9毫米”。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减灾司司长王锋表示,“海平面上升对低海拔岛礁尤其是南海部分岛礁构成严重威胁,南海部分岛礁在时只有很小部分露出海面,海平面上升造成这些岛礁消失将严重威胁我国海洋权益”。南海岛礁的部分或全部“消失”会使我国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等海域的范围改变,进而可能会加剧南海现存争端。在南海,我国与海上邻国存在着岛礁争端和海域划界纠纷。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更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南海岛礁。

在人为因素方面,由于长期存在的岛礁争端和海域划界矛盾造成我国对于南海部分岛礁管理不利,这些岛礁面临着资源过度开发和海洋环境遭到人为破坏等问题的困扰。例如,南海某些岛礁往往成为南海周边国家军事演习中的“靶子”,岛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此外,海岸开发、油气勘探和破坏性捕捞作业等不负责任的资源开采活动,对南海岛礁的破坏也不容忽视。

(二)生物资源日趋减少

南海具有独特而丰富的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三沙岛屿(主要指西沙群岛)植物资源丰实,岛上的植物共有80科211属,296种(含变种),其中资源植物有283种,占种总数的95.6%,以食用和药用的种类较多。三沙海域海洋动物品种繁多,主要有腔肠类、棘皮类、鱼类、虾类、贝类、爬行类、哺乳类等。其中腔肠动物珊瑚虫就有110种和5个亚种,占全国珊瑚虫种数的一半以上;鱼类有2000种左右,其中经济鱼类约800种,价值高的有200多种;珍贵水产品还有珠贝、海螺、鲍鱼、海参、海胆、龙虾、海龟、玳瑁、抹香鲸等。岛屿陆生动物主要是海鸟类,有鲣鸟、鹭、鸥、军舰鸟等60多种10多万只”。由于不合理的开发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锐减,有些种群已成濒危,个别种类已经灭绝。例如座头鲸、蓝鲸、长须鲸等目前已基本绝迹,南海沿岸红树林面积减少约一半,珊瑚礁数量减少约70%等。南海生物资源日趋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日趋严重的陆源污染,改变了海洋生物生境,导致赤潮等灾害的频繁发生。一类是对于渔业资源、珊瑚礁等的过度开发导致的生物多样性锐减。

(三)岛屿居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

据统计,截至2013年12月,西南中沙群岛有户籍登记人口为216户、276人、常驻人口约900人。虽然常驻居民极少,但是三沙市所辖的南海诸岛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多处于原始状态,生态稳定性较为脆弱,环境容量十分有限,人类活动易造成影响。岛屿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需要通过垃圾船运转回海南岛集中处理,产生的生活废水需要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因此,三沙市岛屿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事关三沙市生态环境大计,而妥善处理三沙市居民垃圾又需要较高的成本。这些都是三沙市发展的制约因素。

(四)油气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与运输风险严重威胁南海海洋生态环境

南海是世界上主要的沉积盆地之一,已发现有37个沉积盆地都具有聚油气的良好地质条件。有关专家估算,海底至少可以找到250个油气田,其中12个可能成为大型油气田,蕴藏的油气资源储潜量为700多亿吨。其中,石油储潜量为292亿吨,天然气储潜量为58万亿立方米。南海蕴藏的丰富油气资源一直以来是南海周边国家和区域外大国竞相争夺的战略性海洋资源。自20世纪60年代末南海油气资源被发现以来,南海周边国家例如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纷纷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具备先进技术与海上石油开采能力的发达国家联合开采南海的油气资源。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在南海的外国油气公司达到200多家,开发的油气田多达2000多口,每年从南海抽走的油气资源有数亿万顿。如此大范围、高强度、掠夺式的油气资源开采必然会给南海海域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在油气勘探环节,开采船舶的废水,钻井的泥浆、钻屑,海上油井井喷或泄露,炼油厂排污等,在石油运输环节,海上石油泄露风险等,都对南海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更应该注意的是,南海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航运通道之一,“每天约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约400多艘船舶穿梭其间,其中石油、液化石油气运输总量占世界的1/2和2/3”,这对南海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潜在威胁。

(五)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南海珊瑚礁星罗棋布, 从近赤道的曾母暗沙(~4°N),一直到南海北部雷州半岛、涠洲岛(~20~ 21°N)及台湾岛南岸恒春半岛(~24°N)都有分布,包括环礁、岛礁和岸礁等多种类型。三沙市所辖西、南、中沙群岛有丰富的珊瑚礁资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刘胜认为,珊瑚礁对维护海岸稳定、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持海水洁净、减轻地球温室效应等具有巨大作用,因而被称为“海上长城”。再者,由于西、南、中沙群岛远离中国大陆,许多岛礁都是珊瑚造礁形成的,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遭受破坏,就难以恢复。因此,保护珊瑚礁显得尤显重要。然而据生态监测结果显示, 南海珊瑚礁在过去几十年来处于急剧退化之中。“西沙群岛永兴岛珊瑚覆盖度从 1980 年的90%下降到 2008~2009 年的10%。”《2012年海南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表明:“2012年,对海南三沙市的永兴岛、石岛、北岛、赵述岛和西沙洲等5个海域的珊瑚礁进行了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西沙群岛海域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2005年至2012年西沙监控海域的珊瑚覆盖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2年造礁石珊瑚覆盖度平均值为2.37%。”眼下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及遭人为破坏现象令人担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加剧的人类活动及全球变暖的影响。海水遭受污染、长棘海星蚕食、渔民滥采珊瑚、炸鱼及不规范旅游开发等人类活动及水温持续过高的自然原因,均对珊瑚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威胁。

(六)淡水透镜体破坏严重

西南中沙群岛为海洋型海岛,除了西沙群岛的高尖石为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熔岩露出海面为火山岛外,其余全部是珊瑚岛礁。这些珊瑚岛礁上没有可供饮用的地表淡水。地下的淡水透镜体就成为珊瑚岛礁上宝贵的淡水资源。珊瑚岛礁是由珊瑚和其他造礁生物在长期地质年代中营造而成的海底隆起构造,集中分布在热带海域和有暖流经过的洋面。这些地区雨量充沛,降雨部分被植被截留、蒸发或径流流失,部分渗入地下形成漂浮于海水之上的淡水水体,其形态中央厚,边缘薄,宛如一枚透镜,称为淡水透镜体。各岛礁上淡水奇缺,岛上军民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大陆船只补给和降雨储水,岛屿地下水是重要的生活用水之一。永兴岛等岛屿受地质构造和海水渗透的影响,淡水资源匮乏,由于人类活动增加及无序开发,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浪费和一定程度的破坏。淡水透镜体是可再生资源,但其十分脆弱。降雨回补,会促其再生,但抽取和渗漏又会使其缩小,如果开采量和开采强度过大,会使海水上涌击穿淡水透镜体,从而将一个大的淡水透镜体分裂成两个或多个小淡水透镜体进而使淡水贮量大大减少,导致地面植被枯死,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将是毁灭性的。三沙市市长肖杰表示:“三沙要力争在2014年实现海水淡化设施全面覆盖有居民岛礁,2015年永兴岛不再提取地下水。”现在三沙市正着力通过加强船舶补给与加快海水淡化厂的建设多种方式解决三沙岛礁淡水使用问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对三沙市岛礁淡水透镜体的破坏,保护三沙稀缺淡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七)渔业资源退化严重

南海是世界上渔业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极具多样性的海洋生态系统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同时作为世界最著名的商业渔场之一,也是周边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据统计,南海已知鱼类多达2321种,分别隶属于3纲、35目、236科、822属,是世界上海洋鱼类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海区之一。南海渔业资源丰富,但是长期以来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对南海渔业资源的过度无序捕捞,正在使南海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其状况令人担忧。近年来,由于周边国家逐渐采取一些限制性的措施,南海渔业资源衰退的趋势有所缓和。时至今日,整个南海海域除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附近部分渔场还尚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外,其余包括南海北部大陆架渔场,北部湾渔场、西沙海域渔场、南沙海域渔场在内的各大渔场的渔业资源数量和质量都已大幅下降,部分资源品种趋于枯竭。南海岛礁和海洋划界争议长期悬而未决导致南海周边国家彼此孤立,甚至相互矛盾的南海渔业政策,正日益损害南海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南海保护海洋渔业资源面临的最大困难。此外,三沙渔业养殖业本身对于南海的生态环境也有较大的影响。海水渔业养殖因对海域资源的超负荷利用及海产养殖和滩涂养殖废水直接排入海洋,导致水体交换能力下降,水体中有机物积累,营养盐异常补充等也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除以上七种情况外,三沙市过分依赖柴油发电提供能源、南海愈发频繁的军事演习等都对南海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三、三沙市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对策建议

面对发展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三沙市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保护优先、有序开发的原则,把生态保护迅速提上了议事日程。可以说,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三沙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三沙市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任务,从前文列举的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以看出三沙市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针对三沙岛礁及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制定严格的环保政策、法规、标准

世界很多著名岛屿在开发时都特别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处理好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关系对岛屿经济体尤为重要。世界著名海岛,例如韩国济州岛、美国夏威夷、日本冲绳岛、印尼巴厘岛、毛里求斯等岛屿,在发展岛屿经济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成为这些海岛发展旅游业的生命线,也成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例如,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发展经济确立环保先行原则,使农业、渔业、旅游业发展有良好的环境基础。毛里求斯设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加强对周围珊瑚群及海洋生物的保护。韩国济州岛为保护环境,采用了利用GIS(国家地理信息系统)的地下水保存管理系统。日本冲绳岛通过建设大坝,保证海岛淡水资源的供给。马尔代夫通过为每一个度假岛屿确定容量标准,来保护岛屿生态环境。因此,结合世界著名岛屿生态环境保护经验,三沙市应将生态环境保护长期视为三沙市发展的生命线。同时,要坚持规划先行,尽快编制三沙市发展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在发展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完成后,再行编制南海海洋产业、资源利用、海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岛屿开发、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各规划。任何项目的实施都应该按照规划行事,坚决杜绝随意修改规划的行为。此外,要制定严格而具体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环境准入标准。并严格依照政策、法规、各项标准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战略。

(二)多渠道加强岛礁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

南海岛礁对于我国的国家安全、军事战略、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三沙市应克服困难,尽最大可能有效保护和控制南海岛礁。三沙市应积极探索与南海周边国家采取区域合作、共同保护的措施来保护南海岛礁不被人为破坏,其次针对海平面上升对南海岛礁的威胁,应积极通过建设防潮海堤、构筑防护网、防波堤甚至培养珊瑚虫等措施来对抗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潜在威胁。

应减少对于岛屿地下淡水资源的利用,减少对岛屿淡水透镜体的破坏。积极通过建造“三沙一号”等大型补给船运输淡水和建设海水淡化工厂等措施彻底解决对于岛屿地下水的依赖。另外,还可以借鉴日本冲绳岛建设大坝收集储存淡水的措施,结合三沙岛礁具体实际,因地制宜收集雨水等淡水资源,确保实现市政府提出的到2015年停止开采地下水的目标。

应合理开发三沙岛礁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海岛土地资源,合理填海造地,严格填海造地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控制填海造地规模和强度。统一规划三沙各岛屿土地资源的利用,整合海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南海渔业资源。南海渔业资源的合作开发不仅是避免当前频繁发生的南海周边国家渔业纠纷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防止对南海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的必要措施。渔业合作的顺利开展也将为南海划界及岛礁争端的解决奠定一个良好的互信基础,有利于争端的最终解决。应加强国内渔业的科学管理,进一步增强休渔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严格控制渔船数量、加强渔具渔法管理等资源养护。

提高科技水平,发展清洁能源,改变三沙市以往以柴油发电供应岛屿电力的状况。大力发展海洋生物质能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综合利用常规能源、太阳能、储能、发电机尾气综合利用等多种能源技术,逐步形成具有三沙特色的能源供应系统,将三沙市打造成节能低碳示范城市。

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开发南海油气资源。对于南海油气资源,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立场下,应加大对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加强执法巡航,保护南海油气资源。加强与沿海国家合作,缓解沿海各国掠夺式开采的现状。此外对于国内企业对南海油田的开采,应尝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政策补偿、资金补偿、生态税收等途径鼓励开发企业在开采时积极保护南海生态环境。

(三)加强岛礁环境生态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永兴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建设,使永兴岛全岛污水都能够统一净化,并提高污水净化标准,保证生活污水排放达标,并使得净化后的污水有更多的用途。加快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实行垃圾分类处理与离岛处理,加快西沙垃圾收集转运项目后期建设,逐步使其他小岛的垃圾处理也达到常态化运作。加快“三沙1号”交通补给船的建造,确保2014年底投入运行。加快永兴岛海水淡化厂投入建设,彻底解决永兴岛及附近海岛淡水资源的问题。扩大绿化宝岛活动,扩大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的范围与面积,持续积极开展植树造林、防风固岛活动,增强三沙岛礁抵御风浪等自然灾害侵蚀的能力。此外,所有海洋与海岸工程建设过程中都应坚持“环境准入不降低、生态功能不退化、资源环境承载力不下降、污染物排放总量不突破”四条原则。

(四)加快生态保护区建设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三沙市成立前,海南已在西南中沙建成了六个海洋生态保护区。三沙市成立以来,正在筹建海南三沙群岛热带海洋动物保护区、三沙珊瑚礁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区。三沙市应继续争取国家及海南省政府支持,设立更多的自然保护区,尤其是珊瑚礁等海洋特别保护区,加大对珊瑚礁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珊瑚礁生态系统是海南重要的热带海洋生态系统,应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保护珊瑚生态系统,加大海洋生态环保投入,建立珊瑚礁监测网,通过人工繁殖法螺苗种放流增殖的办法,保护珊瑚礁资源等,力保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安全。

加强保护三沙市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加强调查和监测,重点对濒危物种采取就地或移地保护措施。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实施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增殖。建立国际协调机制,共同维持南海生态平衡。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扩大修复范围,积极推进对一些被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尤其是岛礁的生态修复工程,保护岛屿植被,保护海岛安全。

(五)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

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和准入机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未通过的项目一律不得实施。加强海上执法能力建设,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保障。三沙设市后,海上经济活动日益增多,但非法旅游、盗采文物、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加强海上综合行政执法,提高海上快速救援能力极为必要。建立生态环境污染事件、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与应急联动机制,以便迅速、合理处置南海溢油、海上石油平台泄漏、赤潮、台风等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推进西、南、中沙海域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建设,及时监测通报和环境公报,掌握三沙生态环境基本状况,为三沙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六)科学发展三沙生态旅游为三沙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海洋生态旅游是海洋资源环境循环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发展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海洋生态旅游的主要方式是感受、体验、探险、科研和教育等,与其他海洋产业,如传统渔业、捕捞业、近海养殖业和海上油田开发等相比,其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程度较低。在维持海洋生态环境系统平衡和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海洋生态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广泛普及海洋环境知识,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觉性,达到旅游与环境相互促进的效果,而且以良性发展的海洋生态旅游业替代部分资源消耗大、环境破坏严重的传统海洋产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也可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另外,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业还能够为综合化的海洋环境管理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有利于海洋生态环境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鉴于三沙生态环境容量还十分有限,三沙市发展生态旅游应坚持高起点、精品化路线,逐步发展。

(七)发动岛民和社会力量参与三沙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生态环境,人是关键,三沙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离不开驻岛居民的参与。三沙市应在为数不多的居民中广泛宣传、普及三沙生态环保知识,树立起广大居民、渔民的生态环保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美丽三沙”的建设当中来。例如,鼓励、发动渔民,积极承担责任,一起植树,参与绿化宝岛建设。此外,应充分利用三沙在国内的重大影响力及重要的战略地位,鼓励全社会力量参与到三沙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中来。

参考文献:

[1]龚子同,张甘霖,杨飞.南海诸岛的土壤及其生态系统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13(02).

[2]王淼,段志霞.关于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J].中国渔业经济,2008(03).

[3]焦双健,李龙飞.关于三沙市海岛工程建设的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s1).

[4]苏纪兰.海洋生态安全的重要性[J].科技导报,2013(16).

[5]张湘兰,胡斌.南海渔业资源合作开发的国际法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

[6]苗丽娟,王玉广,张永华,等.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6(03).

[7]唐议,邹伟红.海洋渔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管理的探讨[J].海洋科学,2009(03).

[8]余克服.南海珊瑚礁及其对全新世环境变化的记录与响应[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08).

[9]张莉.论南海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保护[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03).

[10]乌兰.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关系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10).

[11]袁建军,谢嘉华.海洋生态环境污染研究概况[J].生物学通报,2001(05).

[12]杨振姣,姜自福.海洋生态安全的若干问题――兼论海洋生态安全的涵义及其特征[J].太平洋学报,2010(06).

[13]于敏,那杰,关春江.三沙市发展海洋生物质能源构想[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s1).

[14]付海梅.三沙市与中国南海海权[J].学理论,2013(21).

[15]吴瑞,王道儒.三沙市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保护[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12).

[16]曾祥山,韩福光,郑锦荣,等.三沙市发展设施农业的几点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2(10).

[17]海南省人大常委会三沙市专题调研第三课题组,杨斌.三沙海洋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呼唤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三沙市海洋生态资源保护情况调研报告(摘要)[J].海南人大,2013(01).

[18]刘家沂.生态文明与海洋生态安全的战略认识[J].太平洋学报,2009(10).

[19]孙立广,赵三平,刘晓东,等.西沙群岛生态环境报告[J].自然杂志,2005(02).

篇4

关键词:湿地;保护;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X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2002402

1引言

湿地、森林、海洋这三大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1],其中湿地对于维持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状态、促进自然和谐有很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在湿地保护管理上高度重视,制定了许多相关湿地保护的法律条文,如《全国湿地保护工程》等,落实了湿地保护的相关项目,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湿地公园等。但是总的来看,湿地保护情况仍不容乐观,在我国还有很多地区的湿地资源仍然在遭受严重的破坏。基于此,本文以华坪县湿地保护工作为例进行了探讨。

2华坪县湿地资源概况

华坪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区位,使华坪县拥有较为完备的湿地类型,具体为:河流湿地类,包括永久性河流、季节性(间歇性)河流两种湿地型;沼泽湿地(草本沼泽湿地)型;人工湿地(库塘、运河、输水河)型。全县湿地面积1 851.0 hm2,其中河流湿地1 295.8 hm2,其中永久性河流湿地型面积1 270.0 hm2,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湿地型面积25.8 hm2;沼泽湿地44.5 hm2,华坪县全部为草本沼泽湿地型;人工湿地510.7 hm2,其中运河、输水河湿地型面积175.7 hm2,库塘湿地型面积335.0 hm2。华坪县湿地水源补给以综合补给为主,其中包涵了地表径流、大气降水及人工补给等。物种丰富,野生动物及植物植被种类多,现如今被列入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的有3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11种。

3华坪县湿地保护管理现状

3.1华坪县湿地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华坪县湿地还未被纳入专门的湿地生态保护区,在一定程度上华坪县的湿地未受到专门的保护,没有健全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湿地保护相关法律也未出台,很难在地区实施保护管理措施。当地保护措施不够全面的,不能长期起到保护效果。另外,由于未加入湿地生态保护区,因此其管理机构职能模糊,没有具体的归属,地区管理层均对其有一定的管理责任,但由于管理权过于分散,造成湿地生态的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大,也没能将湿地生态与资源保护列入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中,以致华坪县的湿地保护管理重视程度不高,保护效果不佳。

3.2人们的湿地保护意识薄弱

华坪县当地的居民对湿地保护也没有很深的保护意识。部分湿地被看作是荒水荒滩等作为耕地使用,或被当作廉价的建设用地,有的居民对湿地进行盲目的围垦、随意搭建、乱扔垃圾、过度放牧等一系列不合理湿地开发,这些都是由缺乏湿地保护意识所造成的,严重的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

3.3缺乏专项资金扶持

当前,华坪县的现有湿地保护资金投入较低,无法承受湿地保护任务所需。华坪县湿地并未纳入湿地生态保护区,而当地政府机构并没有专项资金进行扶持湿地保护,因此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的资金是极其缺乏的,湿地保护的基础设施、湿地资源监测系统都没有建立起来,导致湿地保护管理相当困难。

4华坪县湿地保护优化对策

4.1完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

完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首先要从完善功能、发挥作用方面着手,在不改变现在的湿地资源管理体制的情况下,按照国家的具体规定,如“三定”方案,加强湿地保护效率、加强综合管理,并且按照相关科学要求,设定相关职能,建立完善湿地管理保护机构,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对负责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各行政部门进行监督,使其真正担负起应有的职责,同时要扩编充实工作人员,加强人员培训,引进专业人才,聘请有关专家担任顾问,提高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4.2建设湿地保护基础设施

建设湿地保护基础设施和湿地资源观测实时监控系统,有了基础的湿地保护设施,则在湿地的保护路上

迈出了一大步,另外,湿地资源观测实时监控系统起到更好的辅助保护作用,其可通过由部门建立湿地生态监测站,从而建立当地湿地动态监测网络,继而实现湿地资源得到实时监测,可以对华坪县范围湿地生物群落、物种类型等进行定位监测,通过对监测到的信息进行科学研究,可以更好地掌握华坪县湿地的动态变化规律,也为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提供科学依据。

4.3进行科普宣传

积极地开展湿地科普宣传教育,是让社会公众了解湿地资源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结合各种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以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为主要载体,依法建设对公众开放的湿地科普宣教基地,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2]。这些都是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保护湿地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进行科普宣传,首先要了解湿地科普宣传的主要对象,如湿地游憩者、湿地工作者、湿地周边社区、教育机构、学生群体、网络与湿地志愿者,都是主要的宣传对象,主要将湿地保护的区域、意义、知识,对社区、家庭进行传递、辐射;其次便是进行科普宣传的方式,如将湿地划分为保护区强制性进行保护,或“世界湿地日”开展系列活动,如湿地知识竞猜活动等,或是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如微博、朋友圈、电视节目、宣传栏等加强湿地保护工作科普宣传,提高对湿地保护的重要性,让当地人们都参与保护湿地的行动中来。

5结语

保护与恢复华坪县湿地是很有必要的,通过一系列湿地保护、恢复和生态建设工程,对遭受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人工恢复,促进其生态服务功能的持续实现[3]。这可以在本质上减少各种对湿地资源不利因素的威胁,使因人类各种活动而受到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得以恢复,遏制住湿地生态系统退化,使湿地的良性循环得以维持。

参考文献:

[1]白洁,徐基良,宋维明.我国湿地保护管理现状与优化对策[J].世界林业研究,2012(4):58~62.

篇5

苍山洱海地区是历史上残国西南地区两个极其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也是“茶马古道”与“蜀身毒道”的交汇地。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疆域北至藏区,东抵四川、蛊州边界,内通中原,南通东南亚,一直是西南丝绸之路的枢纽,是汉文化、青藏文化、海洋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由于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在此交接,高山大川的阻隔,使大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的避难所。

云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省。大理白旗自治州有白、汉、彝、回等13个民族,大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具有典型的区域性和差异性,是西南高原盆地农耕民族文化特色十分鲜明的区域。目前,大理州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传承人5名;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0多项,省级传承人69名;州级保护名录273项,全州有8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大理三月街荣膺“节庆中华最佳文化传承奖”。2011年1月,大理被国家文化部正式认定为“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保护。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从2010年起至2020年,共10年,分3个阶段保护实施,届时保护工作将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美国探险家洛克曾经说过,“当我行走到大理时,便不想再前行了。”透过“风花雪月”的美景,透过这片四季无寒暑宜居乐士,发现的眼睛,思考的脚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程,我们惊喜过,感动过,兴奋过,泪流过,最终手牵手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我在大理等你。

延续文化血脉 守望精神家园

当今世界,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形成共识,云南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属罕见。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云南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文化成果,体现了云南各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想象力和审美意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基因,是深深扎根于云南红土高原的民族之根。保护和利用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民族血脉的传承,关系精神家园的守望,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云南省以开展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为基础、以建立名录体系和扶持传承人为核心、以实现原生地保护和动态传承为目的,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000年5月,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率先颁布了全国第一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条例》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工作方针、内容和范围、各级政府的职责、保护与抢救、推荐与认定、交易与出境、保障措施、奖励与处罚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提供了法律依据。2003年以来,在国家文化部的支持下,云南省率先启动井大力实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全面开展资源普查,初步摸清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存状况,建立了分级分类保护名录体系。云南省现有经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保护名录8590项,其中国家级保护名录75项,省级保护名录217项,州(市)级保护名录2881项,县(区)级保护名录5417项;“傣族剪纸”和“格萨尔王”两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明确保护对象,纳入依法管理、科学保护的范畴,为全省各民族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文化基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无形活态文化,其保护的首要问题是传承。保护传承的主体是人,传承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承接者,通过他们口传心授和行为示范,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相沿至今。因此,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使其传承久远,传承人便成为问题的关键。云南省已建立起四级传承人认定体系,有经各级文化部门命名的3542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51名,省级传承人824名,州(市)级传承人970名,县(区)级传承人1697名。通过加大对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帮助传承1人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传承条件,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调动传承人带徒传艺保护的积极性。

云南省的保护名录中有56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寨被列为省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原因,特别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经济发展滞后、受外界影响较小的民族地区,较多地保存了民族文化的传统,如生产生活方式、风俗、礼仪、建筑以及自然环境等。设立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是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变化的当今形势下,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乡村发展模式。其宗旨就是要努力实现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保护,原则是实行原生地的保护,以文化拥有者即村民的自觉保护为主体,注重传统文化保护并吸收现代文明,重视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努力实现文化与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今年1月,大理白族自治州被公布为国家级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大理作为云南西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史悠久,山川秀美,人文荟萃,文化遗产资源丰厚,是名符其实的“文献名邦”。在大理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支持配合下,通过全州文化和文物干部的共同努力,大理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在博物馆建设、文物建筑维修、考古发掘和历史文化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大理实施“文化立州、旅游兴州”的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特别是全民族文化自觉的提高,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形势大好,充满机遇和挑战。文化遗产事业是为保留中华民族的记忆,维护中华民族的根基,守望共有的精神家园,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前景光明。

保护文化遗产 存续美丽大理

大理是誉享中外的“文献名邦”,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以白族为代表的民族风情,以南诏、大理国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苍山洱海为代表的自然风光闻名于天下。物质文化遗产星罗棋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

近年来大理一直在积极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特定区域。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大理苍山洱海区域为中心,辐射全州12个县市行政区域,其中根据大理文化不同的表现形式又划分为8个重点保护区域,将分类、分区进行保护,形成对大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动态的、整体性的保护,从而站在全国的层面上,总结保护经验,探索保护路子。

日前,文化部专家已经通过评审,大理州被文化部正式公布为“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部专家评审组认为,大理白族自治州内涵丰富,生态鲜活,独具特色;从生态文化的两个组成部分即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来考证,大理的自然生态景观与民族文化生态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相辅相成,形成大理文化的整体特征,符合建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基本要求;同时,大理州领导高度重视,保护机制完善,保护措施得力,申报的规划纲要具体可行,已具备建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条件。

大理历届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得到全州350多万各族人民的广泛参与和支持;2010年成立大理州文化遗产局,全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已经建立起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

篇6

关键词:风电场 鸟类 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9-111-02

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21世纪,化石能源的无止境利用将导致该类资源走向枯竭,并带来环境空气质量恶化和气候变暖等系列环境问题。1973年石油危机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开创了风能利用的新时代。风力发电具有资源蕴藏量大、可再生、无化学污染、占地少等优点,目前被世界各国作为新能源利用的重要方面。

我国辽宁省风能资源丰富,陆地10米高度的风能资源储量约为0.54亿千瓦,渤海、黄海海域的风能资源储量在l亿千瓦以上。截止2005年底,辽宁省已有11个风电场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2.6万千瓦。然而,辽宁省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大连沿海地区、丹东沿海地区、阜新、朝阳、铁岭等山区)又都是鸟类的迁徙通道,风电场的建设对鸟类生存、迁徙等影响较为严重。

1、风电场建设对鸟类的影响

1.1 对鸟类栖息、觅食和迁徙的影响

风电场对鸟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鸟类与风电机或电线相撞导致死伤、风电机或电线对鸟类的干扰和障碍物效应、风电站的修建使鸟类栖息地丢失或改变等方面。另外,由于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将会使区域内的农田灌丛生态环境消失,进而导致鸟类的食物减少。

据美国审计署统计,每年死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洲风力发电场的鹰隼类猛禽超过1000只。此外,大多数候鸟在夜间迁徙,它们依靠自然月光和星光作为导航。而项目在鸟类迁徙期间施工产生的光污染可能会导致大量的鸟撞事件发生。

1.2 风电场建设噪声对鸟类的影响

国外研究结果表明:鸟类对声音的感受范围基本与人相似,其最佳听域范围为1-5kHz。此外,鸟类对噪声具有极大的忍耐力,很快就会适应噪声。德国曾在1994―1999年在30台风力发电机附近,对风机噪声对鸟类的影响做了研究。结果发现,只要与鸟的栖息地保持250m的距离,风力发电机组噪声对鸟类正常的栖息觅食的影响较小。

鸟类栖息地以外的周围背景噪声(如树叶摇动)平均为45dB(A),而鸟巢内的本底噪声一般为56-60dB(A)。根据有关资料,当噪声值为60dB(A)时,巢内的鸟类将感受不到噪声影响。然而,风电场建设带来的风机噪声影响将仍暂时生地减少鸟类的活动范围,从而使该范围内的鸟类数量出现短期减少。

2、辽宁省鸟类资源概况

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地处中纬度地区,是一个兼有山地、丘陵、平原、沼泽、海洋等多种自然环境的地区。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和处于全国鸟类迁徙重要通道的地理位置,为丰富的鸟类资源提供了生存条件,并为鸟类迁徙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经原有资料和近年观察结果统计,全省现有鸟类382种,占全国鸟类种数(1329种)的28.7%。其中繁殖于辽宁的夏候鸟152种,鸟类32种,冬候鸟44种,旅鸟154种。

在辽宁分布的鸟类中,丹顶鹤、白鹤、白鹳、金雕等国家一级保护鸟12种,占全国(41种)一级保护鸟的29.3%。黑脸琵鹭、鸳鸯、大天鹅、小天鹅、花尾榛鸡和大多数的猛禽等国家二级保护鸟51种,占全国(121种)二级保护鸟的42.1%。全省一、二级保护鸟共计62种,其中猛禽44种,占全国总数(82种)的53.7%。

目前,辽宁省重点保护及濒危鸟类多存在于已设立的自然保护区、省内各大湿地区域以及周边区域,此外,位于辽宁东部的丹东沿海、盘锦双台子河口、葫芦岛沿海、大连的复州河口、旅顺的老铁山等都是鸟类迁徙极为重要的停歇地。由于辽宁省内自然保护区和湿地资源分布较广,鸟类资源比较丰富。在风电场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尽量避让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区域,从根本上减轻对鸟类的不良影响。3在风电场建设中规避鸟类影响的措施

国电凌海青松风电场位于辽宁省凌海市,33台风机总装机容量为49.5MW。项目所在地区位于锦州凌河口市级自然保护区北侧,该保护区属河口湿地型自然保护区,有鸟类47科253种。重点保护的鸟类有丹顶鹤、白鹤、灰鹤、白鹳、黑嘴鸥等。

凌海青松风电场的建设对鸟类迁徙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迁徙鸟类停歇地的影响,二是可能增加鸟类误撞导致死亡的几率。

凌海风力发电场建成于2008年8月,投产后至2009年4月前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该时间段共200天左右,风电场内共发现3只野鸭及10余只麻雀死亡。鸟类死于风机垂直下方,与风机叶片有明显撞痕,具置。

认识到风电场建设对于鸟类的影响之后,风电场采取了鹰眼描绘,彩条粘贴等保护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条:

(1)在鸟类迁徙高峰时间内24小时观测鸟类迁徙情况。根据《电网调度运行规程》向电网调度提出停机预案,在鸟类大量迁徙时段停机。

(2)在风机上描绘对鸟类有警示作用的鹰眼,在风机群边缘风机上加设灯光,在风机上涂上亚光涂料,防止鸟类看到转动的风叶的光亮而去追逐风叶。

(3)在风电场内加设照明装置,并在大雾天气、3月末,4月下旬的春季及9、10月的秋季鸟类迁徙高峰期的夜间开启照明装置。

(4)在恶劣天气期间(大风、大雾天)派专人巡视风场,遇到有撞击受伤的鸟类要及时送至鸟类观测站,由鸟类观测站人员紧急救助。

经采取上述措施之后,至2010年5月,末发现鸟类撞死事件。

4、结 论

本题目从辽宁省内主要鸟类栖息地分布现状出发,针对辽宁地区风电场选址及配套设施类型和所研究的鸟类生息特点,对如何减少风电场对鸟类的生态影响进行研究,并通过国电凌海青松风电场的建设,对如何减轻风电场建设对于鸟类的影响进行了论述。由于各类自然保护区、天然湿地以及鸟类迁徙通道内有较大部分的鸟类繁衍生息、觅食及迁徙,因此风电场建设过程中,应根据鸟类迁徙通道及自然保护区位置合理规划、合理利用风力资源。

参考文献:

[1]张正敏,李宝山,许洪华等,中国风力发电经济激励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篇7

渤海海域面积为717万km2,平均水深18m,小于10m水深的海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6%,海岸线总长6584km,占全国海岸线的20.6%。近年来,辽宁省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河北省的“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和“沧州渤海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山东省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开发规划将进一步加大渤海环境压力,渤海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根据国家海洋局的《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和《渤海海洋环境质量公报》,2001—2011年,渤海未达清洁海域水质标准面积总体呈增加的趋势,影响渤海环境质量的主要问题有近岸水体富营养化加剧、高温高盐水大量入海、陆源污染入海严重、海源污染增多,严重影响了渤海水体环境和生态系统健康。

1、近岸水体富营养化加剧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沿岸海域开发活动增多以及近岸海域集约化和半集约化养殖的兴起,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养殖污水等排放入海,渤海近岸海域污染日趋严重,以渤海三湾和部分城市近岸海域污染为甚,海水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剧。氮磷比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一般海水中正常的氮磷比值为16∶1。在20世纪80年代初,渤海海域氮磷比为2∶1~3∶1,在90年代初为5∶1~10∶1,在90年代末升高为16∶1~24∶1,2004—2006年氮磷比均值约为50∶1,至2008年渤海海域氮磷比达到67∶1,局部海域高达200∶1,其中无机氮含量日益升高,渤海海域营养盐结构由氮限制演化为现今的磷限制。水体的富营养化使得赤潮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渤海赤潮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也确实在不断上升。据不完全统计,渤海有史以来记录到的赤潮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每年仅为0.1次,年发生面积90km2,进入90年代后平均每年发生赤潮2.7次,年发生面积超过1750km2,21世纪初年平均发生赤潮11.4次,年发生面积超过2830km2,2011年发生赤潮13次,累计面积为217km2。

2、高温高盐水入海,直接影响渤海水体环境环

渤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处海河流域、辽河流域、黄河流域下游和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张的区域。为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各省市大力发展海水淡化项目,至2010年,环渤海地区主要海水淡化工程的海水处理能力已达到36万t/d,在淡化海水过程中大量浓缩的高盐海水排放入海,对渤海近岸海域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而且近些年来,各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地下水资源被破坏等问题,使得入海径流大大减少,尤其是黄河流量大幅减少,这些都是造成渤海海洋生态用水量逐年降低,海水盐度不断升高的原因。环渤海燃煤电厂已有40余座,均采用海水直流冷却方式,大量的温排水涌入海中,加之渤海湾内水动力条件较差,温升扩散相对开放型海域较差,温排水的影响使得近岸海域的生物群落结构、主要生物物种和种群密度等都发生变化,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游泳动物等的生存环境也随之改变,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并造成一定程度上渔业资源的损失。

3、陆源污染严重,损害近岸海域生态系统

陆源污染物入海是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近岸海域,约为90%的污染物来自陆地,2009年《渤海海洋环境公报》的数据显示:渤海沿岸实时监测的陆源入海排污口共100个,工业排污口32个,而这些沿岸排污口超标排放现象严重,75%的监测排污口存在超标排放现象,40%的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27%的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有所恶化。2011年,排入渤海的主要污染物总量达到97.4万t,包括化学需氧物质、石油类、营养盐和重金属、砷等,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业耕作产生的含有机污染物污水也被冲刷或直排入海,多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开始被检出,666、DDT的检出率均较高,部分排污口有机氯农药的含量明显高于我国近岸海域的平均水平(<10ng/L),海湾、河口、湿地滩涂等典型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由于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巨大,各地政府向海要地的欲望越来越强,港口码头、人工岛等涉海围海造地工程不断上马,沿岸地区海岸线不断被拉直,水动力条件大幅改变,围垦、泥沙淤积及过度开发利用等因素导致岸线缩短、自然湿地面积大幅萎缩,其中以盘锦滨海湿地、天津近岸湿地和黄河三角洲湿地破坏最为严重。海岸工程的建设还影响到环渤海区域生态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分布不均、林龄老化、林种和树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凸显。

4、海源污染增多,生态环境严重受损

随着环渤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港口建设的加快,船舶流量逐年提高,海上倾废、港口及船舶污染都在影响着海洋环境,同时因石油运量增加,船舶发生事故性溢油的风险加大。渤海海域现有20个海上油气田,165个海上石油平台,海上油气田与沿岸的胜利、大港和辽河三大油田,构成了中国第二大产油区,产量占全国50%以上,但在近两年里也是事故频发,尤其是在2011年6月4日和6月17日,蓬莱19-3油田在钻井过程中相继发生两起溢油事故,导致大量原油和油基泥浆入海,河北省秦皇岛、唐山和辽宁省绥中的部分岸滩发现来自蓬莱19-3油田的油污。受溢油事故影响,污染海域的浮游生物种类和多样性降低,海洋生物幼虫幼体及鱼卵仔稚鱼受到损害,底栖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明显升高,海洋生物栖息环境遭到破坏,对渤海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损害。

二、当前污染治理的主要措施

面对渤海海域日益严重的污染状况,从海洋行政管理部门到环保部门,从海洋专家学者到广大从业人员都在集思广益讨论着渤海污染的治理方法并付诸实施,为恢复渤海海域生态环境、推进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做着不懈的努力,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

1、严格管控陆源污染物入海及区域排污总量

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0)》等的颁布实施,为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提供了法律保障。但面对渤海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复杂的海洋环境污染问题,要按现行法律法规严格管控陆源污染物入海,关停和淘汰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企业,处理违法排污单位,鼓励绿色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切断污染源;加快工业、农业、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沿渤海区域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排放;按照河海统筹、陆海兼顾的原则,测算各海域环境容量,确定各海域污染物允许排入量和陆源污染物排海削减量。加强监控、核查和监测污染物排放,严格控制污染物入海总量,继续推行海洋节能减排政策,完善涉海工程排污申报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促进近岸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的改善,实现海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2、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积极推进生态修复

加强海岸带的生态保护,严禁破坏海洋生物生存环境的项目开展,防止海岸的侵蚀、挤占,切实加强海岸线、海滩的保护;沿海地区尤其要注意不得超采地下水,节约使用地下水资源,防止海水的倒灌和入侵,保护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加强对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过度捕捞,在内湾或浅海处选择性养殖海带、裙带菜、紫菜等大型经济海藻,既可净化水体,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使资源能够再生和持续发展;加强对现有自然保护区的投入,努力搞好沿海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积极开展海洋生态修复、人工鱼礁建设等工作,加大受污染滨海滩涂、湿地的整治力度,减少或避免海洋生态系统受到侵害;建立相应的影响评估模型,评价沿岸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切实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

3、改变现有管理机制,集中海洋执法力量

环渤海区自北向南分布有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和山东省,涉及13个地市,行政区域跨度大,海洋与环保管理部门多,涉及各方利益复杂,协调联动机制不够完善。要改变渤海污染的现状,必须要建立区域性的陆海统筹污染防治机制。各相关省市政府、环保、海洋、海事、渔政和交通等涉海部门须确立共同的目标,将各部门执法力量集中起来,建立联合联动共享的机制,共同开展海洋环境监测与执法监察工作,把治理渤海污染、保护渤海环境放在首位。加强海上巡查,对海洋石油、海上航运和港口码头单位发生的溢油漏油及违规倾废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建立健全重大海上污染事故应急机制,当发生严重污染事故时,能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污染处置,降低污染损害。

4、以渤海环境问题为契机,完善法律制度

《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和《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0)》等有关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多部法律法规、规划相继颁布实施,但对于渤海这类区域性与综合型并存的海域尚缺少针对性法规和配套的实施细则,当发生污染损害事故时,不仅涉海管理和监测部门各行其是、缺少协调,在执法和损害赔偿方面更是各自为政。因此有必要对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重新审定,对《海洋环境保护法》相关的实施细则、配套法规和环境标准进行编制出台,以解决渤海的环境问题为契机,以期能推广并解决其他此类海域的环境问题。

三、强化海洋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路

渤海的问题受到环渤海区各省市和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各方面通过推进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海洋执法管理,控制污染源排放,开展生态修复等方式和手段加强渤海海洋环境的保护,污染状况有所好转,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为进一步实现渤海环境治理的目标,构建和谐渤海、生态渤海,提出以下几点思路。

1、加强对海洋从业人员的培训

海洋经济的发展,给海洋产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其中2010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350万人,新增就业80万人,2011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420万人,比2010年增加70万人。保护海洋环境,人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不仅从事海洋行政管理、海洋执法和海洋环境监检测人员要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并了解海洋环保知识,更多的涉海从业人员,如沿海企业责任人、海水养殖户、涉海工程建设者等非专业技术人员,也要对法律法规等知识有所了解,因此对这部分涉海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很有必要,使其掌握一定的海洋环保知识,提高其海洋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在工作中身体力行的将法律法规落到实处,推进海洋环保,才能逐渐改变只向海洋要经济效益、却把海洋当作垃圾场的意识,让海洋环境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对海洋环保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建立海洋(涉海)工程环境监理制度

目前海洋(涉海)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一般采用建设单位联合施工单位和施工监理单位设立工程环境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其中施工环境监理工作是由工程建设单位委托具有工程监理资质并经环境保护业务培训的单位负责,但在实际当中一般是施工单位环保员负责具体的环境管理工作,施工监理单位则主要负责施工进度、工程建设质量等方面,在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上存在着重视程度不高、专业水平不够等问题。为此,应该考虑建立并完善海洋(涉海)工程的海洋环境监理制度,要求施工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环保员必须经过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并获取相应的资质后方可负责海洋环境监理工作,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重大海洋环境污染事件,除追究施工单位责任之外,还要对监理单位予以问责和处理,从而明确并规范海洋工程的海洋环境监理与保护工作程序和内容,确保海洋工程海洋环境保护措施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3、完善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机制

目前在海洋领域实施了一些广义生态补偿范畴的海洋开发利用收费制度,如“排污(倾废)收费制度”、“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制度”。近年来,渤海沿海部分省市探索性开展了海洋生态补偿的实践工作,2007年山东省确定了生态补偿的对象和标准,2009年1月的《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0年)》及其他一些与渤海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均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作为渤海治理的新的途径和手段。但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海洋生态补偿的系统研究较少,且尚未从产业开发的角度,运用市场手段来真正建立补偿标准。尤其是当发生诸如蓬莱19-3油田溢油灾害事故时,对渤海的海洋生态环境、海洋自然资源和海洋养殖等相关产业造成巨大损失,但是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所作的补偿金额十分有限,进行生态损害补偿又缺少相应的法规和标准支持,索赔工作进展处于尴尬境地。因此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充修订,完善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机制,更多的关注公众利益可以说是迫在眉睫。

4、提高海洋产业开发技术标准

目前在渤海区除了海上油气田和海上石油平台之外,还有11个热点开发区,19个海水增养殖区,5个大型海水渔场,7个倾倒区。作为河北、辽宁、山东三省和天津市海洋产业开发利用的热点区域,在推进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海洋执法管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的同时,应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海洋产业开发的技术标准,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涉海产业开发企业的资质和技术水平等必须符合标准要求,确保在用海过程中能做到科学开发、综合利用,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后续污染。

5、积极推进海洋环境文化建设

篇8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旅游 资源 开发保护

一、相关概念分析

1.循环经济理论的含义、本质及遵循原则

循环经济就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按照生态规律规划、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及环境容量,尽可能以可循环利用的资源为来源,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纳入自然循环过程中,融资源开发、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为一体经济活动,以使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充分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少的程度,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得生态负增长转变为正增长,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向,实现人类活动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循环经济中的物质利用模式遵循了生态规律,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因而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在实际操作中,循环经济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减量化原则是针对输入端的,旨在减少物质和能量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从而达到尽量节约资源及减少废弃物排放之目的;再利用原则:目的在于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地使用产品,延长产品从投入使用到成为垃圾的时间;资源化原则(再循环原则):就是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实现回收利用的最大化,以减少末端处理量。

2.生态旅游城市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旅游新时尚,生态旅游的主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满足人们对自然区域的向往,保护其资源与环境;二要考虑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使经营者意识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的并重性,从而注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促使旅游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这与传统旅游最本质区别在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美学价值的同时,寻求适宜的利润和环境资源价值的维护。生态旅游区的建立则可以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在此对生态旅游城市进行如下定义:所谓生态旅游城市是指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和旅游学的原理,遵循生态规律与城市发展规律,以生态城市的建设为基础,以城市生态旅游为主线,以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为核心,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新型城市。

生态旅游城市是生态系统、旅游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平衡体系。建设生态旅游

城市,必须要综合协调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促进文明、舒适、可持续的人文环境的发展。

二、循环经济与生态旅游的内在联系

1.两者都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论

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可持续发展宣言,标志着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诞生。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强调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它能有效地解决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障碍――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自循环经济诞生之日起,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而生态旅游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甚为密切,早在1983年“生态旅游”一词被IUCN生态特别顾问谢贝洛斯理解为:旅游对象是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方式是不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里已蕴涵了可持续发展的特质。现今,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已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它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并将持续发展理论充分体现于旅游业各个层面的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生态旅游的核心理论,也是生态旅游的灵魂之所在,因而,可以说循环经济与生态旅游因贯彻可持续发展而联姻,同时生态旅游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走着循环经济之路。

2.两者都以生态经济为实质内容

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其实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将经济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的一个分支率先触及了循环经济的实质――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而生态旅游无论其核心理论、支撑理论,还是相关理论都体现出其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实质是实现旅游业发展的真正生态化。

三、生态旅游城市的循环机制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由于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无规划,造成了城市环境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文明及人类文明的进步,必须建设生态旅游城市,重视循环经济理论在城市建设规划中的应用,创造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

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就是城市生态发展的结果,倡导的就是城市与自然环境、人与生存空间的和谐统一及良性循环。生态旅游城市建设应该充分认识城市的循环结构系统,并应该借鉴生态系统的共存原理,加强城市系统的内部循环与优化,实现物质与能量的高效利用,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与能源,建立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建立城市与自然环境、人与生存空间的和谐统一及良睦循环。

生态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保障。循环经济理论是建设生态旅游城市取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上,应该把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和城市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并实现其内部之间的循环和谐,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从而建立生态城市系统,取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旅游城市,要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根据循环经济理论,以最小的环境资源代价谋求城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经济社会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而放弃发展。既要创建一流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休憩质量,又要确保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从而走上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和循环经济型的现代城市发展之路。

四、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城市旅游资源是城市居民所共用的自然、社会资源,其开发利用应该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融入循环经济理论的原则对城市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地、综合地开发与保护,并将其与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融入一体,从而使城市旅游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城市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应该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3R原则,系统地减少和避免过多的旅游资源破坏,进行合理的规划,从根本上减少和避免旅游废弃物的排放,最终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促进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

1.重视对城市旅游生态的综合保护

对全民进行教育和宣传,更新陈旧观念,提高生态保护的自觉性。改变长期以来,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忽视旅游污染的思想观念。同时,加强对旅游城市和景区生态环境的监测,及时治理污染源。要建立和健全旅游城市和景区的生态管理和监测机构,制定科学的生态保护指标体系、培养和提高生态保护的专业技术队伍,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和治理。另外,还应建立保护生态环境基金,除由国家从旅游收入中适当拨款外,主要应由游客和旅游经营单位缴纳,以弥补生态资源的耗费。生态环境基金也要建立有偿使用机制,使之不断增值。建设生态旅游城市,开发、保护城市旅游资源,必须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目前国务院己颁布《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环境保护法》、《森林保护法》、《海洋保护法》等10个有关保护生态的法规,并酝酿制定《旅游法》。各城市及其旅游管理部门应根据有关法规,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条例,并逐步组建一支生态执法队伍,宣传生态法制,严肃处理破坏生态的案件,培养公民的生态法制观念,促使生态保护走上法制的轨道,蔚为风气,成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这样,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实现良胜循环。

2.重点保护城市的建筑格局和文化遗产

城市是立体的图画,流动的风景线。城市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承载、凝固的不仅是建筑艺术,而且是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政治文化。建筑物既是物质产品,也是文化产品,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和结晶。大众的流行文化和心理,鲜明地积淀在城市建筑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性质的城市名胜古迹、建筑景观不一样。建设生态旅游城市,开发城市旅游资源时要注重保护历史遗留的古城遗址、古建筑风貌,加强各名胜、景观、景点的防火、防盗、防腐蚀等安全保护措施,加强人们对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同时加强执法监督,杜绝破坏景观、景点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3.通过城市现代化建设优化城市旅游环境

旅游是一种全方位的体验和享受,游客到一个城市首先接触的是城市的旅游环境,它体现着城市的物质文明程度和精神文明水平。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可以提高人的素质,从而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目前,各城市都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步伐,并在不断改善、提高城市的综合环境质量,如各城市均在努力争取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文明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另外,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提供了现代化科学技术,从而提供便捷的交通、通讯,满足了旅游者对旅游城市、旅游景点进得去、出得来,交通方便、安全、舒适的要求。再次,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也加强了城市的法律效力,使得城市旅游能够做到依法加强管理,从而保护景点、景区的旅游设施,以及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正泰等:旅游景点景区开发与管理[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张广瑞等:2002~2004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篇9

关键词:城市、江滩、生态、绿色、发展、设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依赖及保护的观念正日益增强,对工作和生活环境有了更高质量的期待,对健身休闲有了更高的渴求,对文化和娱乐的要求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基本条件。实际情况表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准已进入了新的时期。

当前,各级政府对江滩的整治改造极为重视,其目的是利用江河流域这块不可多得的地块,以尽快恢复生态修复功能,在体现地域文化、历史内涵的基础上,形成本城市特点的绿色景观江滩公园,满足市民及游客文化娱乐、休闲健身新的生活水准需求。并做为提高城市形象、促进城市面貌,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节点。

近多年来,我国众多城镇都在对城市中的江滩,湖泊进行综合整治改造,其设计风格各异,千姿百态,如锦上添花、百柯争流。但却都体现在进步、发展、生态、绿色和环保等科学发展的强劲趋势。

一. 以安全为基础的重要性原则

由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城镇的发展和建设从古至今往往选择靠近河流、湖泊依水而居。江河、湖泊不仅为城镇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水资源,水路运输等等,同时也在城镇发展中带来持续不断的洪涝灾害。

据统计,我国661个城市中,有647个城市具有防洪的任务,其中平原城市289个,小丘城市308个,沿海城市50个。历史中广州、武汉、天津、哈尔滨等大城市都因洪涝灾害而城市被淹,人民和城市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因此,政府对城市防洪的考虑始终放在第一位,列为重中之重,天大的事。作为江滩综合整治的设计人员应根据江河湖泊流域的具体情况,本城市未来发展规模,本城市防洪排涝的现状,依据国家防总的要求具体制定本城市防洪工程级别。可见,江滩综合整治工程设计首要考虑的是防洪安全,排涝安全,在此基础上协调考虑护岸景观、流域线性景观 、河道景观、滨水空间景观,生态护岸、自然护岸。在防洪保安全的前提下,设计人员依据城市的要素,河流沿途建筑布局,城市的古今文化把江滩与生态绿色与景观、文化内涵及现代风貌,人文地理与民风民俗等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出具有本地区具有特色的江滩作品。

二. 生态恢复和保护的原则

江河湖泊堤防在城市建设中具有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两重属性。在设计时要充分利用现有堤防原生态要素,在可能的情况下充分优化。在考虑防洪排涝措施时,充分考虑河流生态景观的要求,在河道走向,河道断面,护岸工程,河滩利用,堤防断面处理、堤防功能及设置中等多方面采取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措施。如增加防浪林种植,在汛期可最大限度的防止岸坡土体崩塌,防止水土流失。大量沿江森林植被形成城市的绿色屏障,形成新的岸坡景观,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恢复和保护了岸线生态功能,较大城市的防浪林绵延几十里,真可谓闹市中的森林,城市中的氧吧,市民游客的绿色环保的视觉享受。

曲折自然的河道及滩地线型代表着时间变化,富有生命和生态价值,其生态景观价值犹已存在给人们于感官享受。在江滩设计中,尽可能地保留河道走向,自然弯曲而不强求平直,保留河滩地的低凹地,设计为下沉式绿地、湿地、水生物池,保留原始冲沟设计为连通渠道,保留水流冲积而成的小岛,沙滩加以绿化、增加各类植被,形成自然再造景观。

河流、湖泊的护岸可分为非结构性护岸和结构性护岸。非结构性护岸包括自然护岸和生物护岸。结构性护岸根据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坡式护岸,墙式护岸,桩式护岸及坝式护岸等。根据护岸建设采用的材料不同,结构护岸又可分为柔性护岸和刚性护岸。

为防止洪水对河岸滩地的冲刷,保证岸坡滩地的稳定,目前在设计中尽可能的采用非结构性护岸形式。从生态与景观的融合方面来分析,原始生态的河流岸线,滩地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线性景观,是形成滨水城市印象主要构成元素,在自然界中极具景观美学价值。无数摄影师在世界各河川均留下了极为震撼,极为壮观美丽的摄影作品,无数的诗人,学者都为大自然曲径优美,波涛汹涌的江川留下感人的诗篇与绝句,无数现代工程设计师为恢复河流,滩地生态景观而聚集数据,优化设计方案。其根本是在赞美大自然生态美景的同时,在寻找促进生态恢复,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在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绿地,生态由于城市建设发展被占用而逐步缩小的现态下,未来城市江滩,湖泊滩地的利用,会更多地采用自然护岸和生物护岸,以尽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恢复生态功能。在近几年的江滩设计中设计师们尽可能地保留了滩地中的凹地,设计成有荷花池、各类生物池,在铺装中尽可能的采用了透水铺装,透水混凝土及透水沥青混凝土材料。在堤防改造设计中采用了缓坡式堤防,增加大量树木及各种植被,使市民更亲水,更享受江滩美景。

三. 体现城市地域,人文及历史内涵的原则

河流,湖泊滩地改造设计应立足于本地域一方水土,尊重地域与气候条件,尊重民俗民风,本地域古今文化,人文及历史内涵。重在民风民俗,人文历史文化的发掘,重在现代文化内涵,现代生活方式,现代社会风貌,面向未来时代精神的体现。给人于自然属性;还人于历史真实;感人于现代及未来。从而满足市民、游客的感情归宿、心理寄托、视觉享受。通过市民游客对生态江滩游览,去体会城市生态,自然,文化及历史,感悟现代生活质量的提升,体会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激发市民游客自身内在素质的提高,使其成为城市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汉口江滩一期建设中,设计并修筑了千米长江古今鱼类石雕,最大石雕近8米,镶嵌于25米护岸护坡中,巍巍壮观。市民在观赏中可领受长江水生物知识,明确水生物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汉口江滩原地处货、运客运码头,设计铜雕塑几十个,形成铜雕群,展示百年汉口码头文化,人物刻写从码头兴建到鼎盛时期的历史变迁,追求武汉地处长江中游,九省通衢,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长江,给市民带来不可忘却的历史记忆。

汉口江滩改造城市提升设计中,将现代奥运获奖的著名运动员,以仿真人铜像,塑造了现代中华儿女为国争光,为中华争气而立足于世界体坛的风云人物,以鼓励现代青少年刻苦学习,少年立志,勇于为国争光。

在汉阳江滩设计中,布置了大禹文化园。以大量的巨幅石雕,宏大的雕刻墙展示了大禹治水的感人精神,展现了万里长江哺乳了两岸人民,两岸人民几千年来为治理长江洪水灾害而付出的艰辛努力,仅以大禹治水为背景,反映人类在治理洪水灾害面前的忘我精神面貌。利用长江为人类造福,为治理洪涝灾害奋斗不懈。

四. 多样化、多功能、多形式满足市民需求的原则

无论是生态保护还是绿色景观都与人可观、可行、可用、可栖紧密联系在一起。环境与人的和谐是江滩设计师必须遵循的战略原则。

设计人员要充分注重以为人本,保护生态,优化环境,运用现有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艺术、政治等手段和方法,运用实际成熟的设计方案,用较高的设计水准,在充分调研市民现实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多样化、多功能、多形式把人们的需求在江滩设计中体现出来。

由于城镇人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较大改善和提升,人们生活规律已不再是工作和吃饭睡觉的单一模式,健身、休闲、文化、娱乐、旅游、读书等已成为市民常态化规律。

在汉口江滩、汉阳江滩、青山江滩、汉江江滩的设计中,有千米健身长廊、有体育锻炼的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兵乓球场及各类游泳池;有各类文化娱乐场地、各类演出、健身广场;有园林步道、木栈道、生态明渠、小桥流水;多种形式草坪、休闲亭、阁、架;各种休息桌椅、各类小品、雕塑散布其间;文化展窗、文化长廊、各类展览、文艺演出等等,加之音响、亮化等设施,使市民、游客身在江滩,流连忘返,走进江滩各得其所。

江滩的设计是一个绿色生态、环保设计。常绿乔木、常绿灌木、常绿攀缓植物、常绿地被植物、落叶乔木、落叶灌木、落叶藤本植物、草本花卉等各类植物几百种,远远看去像花的海洋,像绿色的海洋。

篇10

[关键词]综合性海岸带管理;综合性海岸线规划;海岸带;海岸线

DiscussionontheComprehensivePlanningandManagementofCoastalRegion/ChenFei,WangLingshu

[Abstract]ThestudyontheplanningandmanagementofthecoastalregioninChinaisjustatthebeginningstage.Themosturgentthingtodonowistolearnfromforeignexperienceofsuccessandutilizetheconceptofcomprehensiveplanningandmanagementofcoastalregion,placingstressonthehorizontalandverticalspatialrelationshipandtheverticalandhorizontalintegrityamongmanagementdepartments,etc.

[Keywords]comprehensivemanagementofcoastalregion,comprehensiveplanningofcoastline,coastalregion,coastline

1、引言

据世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估计,世界上60%的人口居住在距海岸线100km的海岸带地区。世界海岸带大会(1993)预测,进入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2/3人口将居住在海岸带地区[1]。然而,海岸带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带之一,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各自为政的城市建设已给海岸带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景观压力。由于沿海区域的复杂性,近年来综合性海岸带管理(ICM)与规划逐渐被视为指导沿海区域内不同人类活动及相关管理的一种支配方法[2]。

作为沿海国家之一,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发达地区也主要集中在沿海。然而在城市规划日益受重视的今天,我国对海岸带的规划和管理却相对滞后,因此,科学管理、有效利用沿海地区的资源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综合性海岸带规划管理系统,希望能对我国的海岸带规划与管理起到启发和促进作用。

2、概念释义

2.1海岸线与海岸带的概念辨析

区别对待海岸线与海岸带将有助于更好地对综合性海岸带进行管理。

2.1.1海岸线

地理学所指的海岸线是指陆地与海洋相互交汇的地带,也是位于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影响的叠合地带。规划学科里的海岸线概念不同于地理学科的海岸线概念,它是一个空间概念,包括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域,是水域和陆域的结合地带。但目前海岸线尚无统一的界定标准。我国学者张谦益认为,海岸线的陆域界限一般以滨海大道为界,海域界限一般以低潮线向外平均伸展500m等距线为界[3]。

2.1.2海岸带

海岸带的地理区域包括近海水域、潮间带和潮上带的沿岸陆地部分。我国科学家认为海岸带范围的外界应为海水波浪和潮流对海底有明显影响的区域,以及人类的生产活动最频繁的区域;其内界应包括特大潮汛(含风暴潮)涉及的区域,河口海岸则为海水入侵的上界[4]。一些学者将滨海地区划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内陆地区、滨海土地(包括湿地、沼泽地和人类聚居并直接影响邻近水域的地区)、滨海水域(如入海口泻湖和浅海水域等)、离岸水域(是国家领海范围内离岸200nmile的水域)和远海[5]。我国著名学者陈述彭则将海岸带定义为:以海岸为基线向两侧扩散而且辐射的地带。他认为海岸带向陆还应包括古海岸即海相与陆相相互沉积所达到的范围,以及现代三角洲河流的潮汐顶托点;海岸带向海应包括海洋岛屿、人工岛屿,以及岸外辐射沙洲[1]。

2.1.3海岸线与海岸带的关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两者的关系为:海岸带所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大,主要通过各有关部门的综合性管理来加强保护,而海岸线被包括在海岸带范围之内,是目前各地通过景观规划等手段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的主要地带(图1)。

2.2综合性管理与规划

2.2.1综合性海岸带管理

综合性海岸带管理(ICM)已具有四十多年的历史[6]。世界银行组织把综合性海岸带管理(ICM)定义为:“通过跨学科间相互协调的手段对沿海区域内的问题进行定义和解决,这个手段包括‘在由各种法律和制度框架构成的管理程序指导下,确保沿海区域发展和管理的相关规划与环境和社会目标相一致,并在其过程中充分体现这些因素’,追求沿海区域内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将各种人类活动对于社会、文化以及环境资源的消极影响最小化”[2]。Cicin-Sain和Knecht教授(美国德拉威州大学,1998)将综合性海岸带管理定义为:“在保持连续和有力的程序下,对于可持续利用、发展和保护沿海与海洋区域内资源的决策”。比较以上两个定义,可以看出,两种概念都强调如何保护和可持续性利用沿海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因此,加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综合性海岸带管理的关键问题。而根据Sorensen(1997)的说明,在“综合性海岸带管理”这个概念中,“综合”既包括同一等级不同经济部门间(如渔业、旅游等部门间)的水平整合,也包括不同级别部门间(包括国家级的部门和地方部门间)的垂直整合[6]。

2.2.2综合性海岸线规划

综合性海岸线规划主要包括空间在横向上的协调和空间要素在纵向上的关联与统一。空间在横向上的协调指各地区的海岸线规划应注意与相邻岸线在景观、功能等方面相协调、相关联,包括根据岸线的资源条件,合理划定港口、近海工业、居住生活、旅游度假、休(疗)养、海水养殖、生态保护等功能区,避免不同功能区间的相互干扰,如港口的选址,应尽量远离旅游岸线,尤其应远离海水浴场等。空间要素在纵向上的关联与统一主要指各地区的海岸线形象应与所在城市的整体形象一致,注重各空间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塑造富有个性的海滨城市景观。

2.2.3综合性海岸带管理与综合性海岸线规划的关系

从以上分析可知,综合性海岸带管理的研究范围较广,内容较全面,海岸线规划只是其中的一项专题研究。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综合性海岸带管理进行探讨。

3、国内外相关研究与规划实践的介绍与分析

澳大利亚地处大洋洲,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因其四面临海,且大部分的城市分布在沿海地区,所以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很重视对海岸带地区的规划和管理,其综合性海岸带管理已逐步形成自己的体系。维多利亚州的国家级海洋公园和海洋保护区体系是其中一个较大的系统。

3.1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国家级海洋公园和海洋保护区体系

3.1.1概况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国家级海洋公园和海洋保护区体系是依据《1975年国家公园法》建立的[7],整个体系包括13个新成立的国家级海洋公园和11个小型的海洋保护区(图2)。

该体系将维多利亚州整个海岸带范围内的一般地域与重点地域相结合,其中,所有海洋公园和海洋保护区的面积大概占维多利亚州海岸水生面积的5.3%[8]。建立这些海洋公园和海洋保护区的目标是确保维多利亚州生物的多样性,继续保持良好的海洋环境。13个海洋公园主要保护维多利亚州内具有代表性的海洋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和生物链;11个海洋保护区占地面积约为900hm2[7],主要保护具有显著自然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小型区域。

在《国家海洋公园和海洋保护区发展战略(2003-2010)》中有5个战略目标:①保护有价值的自然环境;②保护和认证文化遗产;③加强保护区与当地社区的融合;④加强保护区内娱乐业、旅游业和参观访问的管理;⑤加强对保护区环境的研究和监控。同时,每一个战略目标都有具体的实施细节。以下罗列一些主要的方针政策:①保护和丰富保护区内的自然价值和文化价值;②确保海洋保护区管理的优秀性和创新性;③加强社区交流,培养社区居民的主人翁精神;④对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和管理;⑤从长远的眼光看待保护区的规划和发展;⑥鼓励和发展个人及组织参与到保护区体系中;⑦认知和尊重当地土著居民的文化习俗;⑧加强保护区管理决策在环境、文化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可持续性;⑨确保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充分考虑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之上;⑩充分体现规划和管理过程中的透明度,建立责任制度;保持对量化产出的关注。

3.1.2分析与评价

综观维多利亚州的国家级海洋公园和海洋保护区体系可以发现,整个系统是把沿海区域的资源保护和海洋管理结合起来的。在沿海区域的资源保护方面,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又是相结合的。例如,在环境保护体制方面,通过确认和定义自然资源的价值、状况和潜在威胁,分析未来对自然资源价值保护可能产生的主要威胁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制定相应的行动措施并评估这些措施的有效性,为海洋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充足的决策信息;其他保护措施(如濒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保护条例、海洋有害生物防治措施、海岸及流域活动影响、海洋事务应对和规划)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也都起到了一定作用。又如,在海洋文化资源的保护方面,保护航海历史文物等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此外,通过举办社区教育和交流、社区咨询会议等活动,使当地居民充分了解沿海区域资源的保护体系,增强环保意识[7]。这些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虽然维多利亚州国家级海洋公园和海洋保护区体系是依据澳大利亚《1975年国家公园法》和《1998澳大利亚海洋政策》而建立的(后者被视为澳大利亚迈向海洋环境综合生态规划和管理的里程碑[8]),但它却不是全国性的,它与其他州的海洋保护体系并没有相互协调。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维多利亚州国家级海洋公园和海洋保护区体系规划并不完全是综合性的,它没有真正实现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垂直整合与协调。

3.2我国目前的相关研究与规划管理状况

相比较而言,我国对海岸带规划与管理方面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局限于海岸线滨海景观规划,从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规划设计开始,我国东部沿海、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的各大城市(如大连、青岛、上海、厦门、广州、深圳、北海等)相继组织了多次滨水区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竞赛和咨询,其中有些正朝着综合性规划与管理的方向努力。如海口市总体城市设计的滨海岸线规划就在土地及岸线功能整合规划条款中提出了要按照土地与海岸线利用的类型与模式,把滨海区划分为若干功能区域,以便对其发展方向与开发强度做出有效的引导,加强各管理部门间的协调。功能区具体划分为:①旅游休闲区(相应为旅游度假岸线)—以休闲度假为主要使用内容,以低强度开发为控制原则;②城市生活区(相应为城市生活岸线)—根据城市总体的需要,综合居住、商贸办公和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采用中等开发强度;③港口区(相应为城市港口岸线)—以物流、加工制造为主要使用内容;④历史文化区(相应为历史岸线)—以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为主要使用内容;⑤自然资源保护区—保护自然资源,对开发行为进行强有力的控制[9]。

目前,我国的海岸带规划与管理还存在盲目跟风现象,一些地方不遗余力地开发海域资源,却很少与保护相结合,只做了一些表面工作和孤立的规划,或者只关注所在地的规划与管理,很少兼顾与相邻海岸线之间的横向协调,缺乏必要的联系与过渡,各区域之间在功能方面缺乏相互支持,甚至存在相互争夺空间的现象。这些规划往往是纯粹的海滨地区规划,主要针对海岸线的景观与旅游资源开发,缺乏与所在城市整体景观形象之间的纵向协调,如为了展现城市环境而大力建设环岛路,以市政路和公共绿带分割海岸环境与其他城市空间,甚至把海岸带的向陆与向海区域一分为二,造成整个海岸带的空间景观要素之间缺乏应有的关联性和过渡性。这些做法都是与综合性海岸带规划与管理的方向背道而驰的。

在海岸带的管理方面,我国目前主要是通过建立国家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颁布海洋法规来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这种管理方式稍欠系统性和全面性,缺乏综合性管理的理念,其直接结果是把本应由各个管理部门相互协调的复杂任务分配到个别部门,影响了规划管理的效果。

4、结语

我国海岸带规划与管理的当务之急是要与国际接轨,适当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改进其不合理之处,逐渐摸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海岸带规划与管理之路。主要可从以下四点来进行:

(1)做到同一等级不同经济部门间的水平整合,通过对海岸带进行功能分区等手段,充分发挥旅游、渔业、规划等部门的管理职能,加强合作与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效益的最优化。

(2)做到不同级别的部门(从国家级到地方级部门)之间的垂直整合,使上下级管理互不矛盾、协调一致,邻里之间互不争夺、共同优化。

(3)做到各地区海岸线的空间要素与相邻岸线间的横向协调,保持应有的关联性与过渡性,可以从宏观到微观进行规划研究,编制一套国家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的区域性宏观体系规划,然后逐步具体到局部地段甚至个体空间要素的方案设计,并坚持重点区域与一般区域相结合。

(4)强调各地区海岸线形象与所在城市整体形象的一致性,注意各空间要素之间的纵向关联性,塑造富有个性的海滨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1]陈述彭.海岸带及其可持续发展[J].遥感信息,1996,(3):6-12.

[2]Xue,Xiongzhi,Hong,Huasheng&Charles,A.T..Cu-mulativeenvironmentalimpactsandintegratedcoastalmanagement:thecaseofXiamen,China[J].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2004,(7):271-283.

[3]张谦益.海滨城市岸线利用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城市规划,1999,23(2):50-52.

[4]赵奔,吴彦明,孙中伟.海岸带的景观生态特征及其管理[J].应用生态学报,1990,1(4):373-377.

[5]吴晓莉,陈宏军.美国滨海地区综合管理的经验[J].城市规划,2001,25(4):26-31.

[6]Sorensen,J..NationalandInternationalEffortsatIntegratedCoastalManagement:Definitions,AchievementsandLessons[J].CoastalManagement,1997,25:3-4.

[7]ParkVictoria.MarineNationalParksandMarineSanctuariesStrategy(2003-2010)[Z].2003,ParkVictoriawebsite,viewed12September2004,parkweb.vic.gov.au/resources/07_1013.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