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冶金技术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5: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湿法冶金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TF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a)-0097-02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大多数冶金技术主要被用于开发品位较高的矿产资源,从而使得一部分品位较低的矿产资源遭到了浪费。但是,随着矿产资源的减少,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低品位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因此,湿法冶金技术以其回收效率高的特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基于生物技术的湿法冶金技术,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生物技术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基于生物技术的湿法冶金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就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1 生物技术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
1.1 湿法冶金工艺概述
湿法冶金其实是利用化学方法进行金属提炼的工艺。具体来说,就是使矿石浸泡在水溶液里,然后利用分离、提纯和富集技术,来进行稀有金属及金、银、铜等金属的提炼。在冶金行业中,湿法冶金是黄金及有色贵金属的主要冶炼工艺之一。就现阶段而言,湿法冶金主要使用的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加压湿法冶金,而另一种是生物冶金。相比较而言,生物冶金在金属矿的加工和回收方面的效果更好,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 生物冶金
生物冶金是将微生物作用与湿法冶金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冶金工艺。早于1983年,生物冶金这个名称就在细菌浸出国际会议上被提出。根据生物冶金技术在金属回收过程中的作用,可将该技术分为3类,分别是生物吸附、生物累积和生物浸出。1947年,人们首次发现了氧化亚铁硫杆菌能将铁离子氧化。而直到1958年,美国的肯尼柯铜矿公司才在该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进而将生物技术引进到冶金行业中。到了今天,生物冶金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金属矿物质的冶炼当中,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方面,这是由于使用该技术有利于进行低品位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回收。另一方面,使用该技术进行金属矿物质的提炼,对环境的危害较小,且具有投资成本低和能耗低等多种优点。而在我国,早于1996年就建设了全国最大的微生物氧化提金连续半工业试验基地。到了现今,微生物湿法冶金技术也在我国的多个地区的冶金企业被投入使用。所以,生物冶金技术的应用,已经在国内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
2 基于生物技术的湿法冶金的应用现状
基于生物技术的湿法冶金技术中,微生物湿法冶金技术是关注度最高和应用范围最广的技术。早于20世纪50年代,该技术就在铜、铀贫矿的预处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就现阶段而言,该技术包含了微生物浸出技术和微生物浮选技术。而相比较而言,微生物浸出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微生物浮选技术尚处于实验阶段。具体来说,微生物浸出技术通过将矿石浸泡在适合微生物生长代谢的酸性溶液中,从而将矿石中的有价金属溶解出来,进而加以回收和利用。所以,该技术在低品位矿石的冶炼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一种多学科交叉型的新技术。
2.1 在硫化矿冶炼中的应用
我国被开采的铜矿中,有一大部分属于硫化矿。但是受到选矿技术和成本的限制,开采出来的矿石主要是低品矿石。而微生物湿法冶金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这些矿石的利用率,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开采利润。在进行硫化矿石冶炼时,该技术使用的微生物为以硫化矿为能源基质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主要由氧化铁硫杆菌组成,可以将重金属从矿石溶液中有效的溶解出来。在进行铜的提取时,微生物湿法冶金工艺主要采用生物堆浸技术来进行铜的生物氧化,从而获得阴极铜。而在铜的冶炼方面,采用微生物湿法冶金技术获取的铜的纯度可以达到99.9%以上。就目前而言,我国采用该技术进行铜的湿法冶金已经颇具规模,并已成功的运用在冶金工业生产中[2]。
2.2 在金矿石冶炼中的应用
金元素相对来说较为稳定,所以存在于硫化物和各种硅酸盐中的金颗粒难以被提炼,而这些矿石也被称之为难处理的金矿石。在金矿石的冶炼过程中,微生物湿法冶金技术的应用特点显著。早于1964年,法国人就利用微生物浸取了红土矿的金。而70年代,苏联人则利用了黑曲霉菌进行了金的提取。而如今,世界上已经有许多企业利用微生物技术进行了金矿石的预处理,从而获得了较高的利润。相较于铜来说,微生物湿法冶金技术主要用于难处理的金矿石的冶炼,并且在浸出率方面也没有铜的效果好。实际上,利用细菌氧化提炼金的微生物浸出技术的浸出率只有92%左右[3]。
2.3 在其他矿石冶炼中的应用
微生物湿法冶炼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多种矿石的冶炼。在进行铀矿石的冶炼时,该技术主要利用细菌将与铀矿物共生的黄铁矿氧化,从而进行铀的回收。而且使用生物冶炼技术进行铀矿石的冶炼也有悠久的历史,并在该领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而在进行磷矿石的冶炼时,该技术主要用于将无效态的矿物磷转化为速效磷和有效磷。并且在进行天然磷矿粉的处理时,利用溶磷微生物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而我国的磷矿资源十分丰富,所以使该技术在磷矿冶炼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再者,在铁矿石处理方面,利用该技术进行铁矿的脱磷,也可以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相比物理脱磷法和化学脱磷法,采用该技术不但具有成本低的优势,还能减少矿石在脱磷过程中的损耗。另外,微生物湿法冶炼技术还能用于其他多种矿石的冶炼,并且可以取得较好金属提取的效果[4]。
3 基于生物技术的湿法冶金的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但是,随着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高品位的矿产资源只会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低品位矿产资源已经不允许被浪费。所以,谁掌握了开发和利用低品位矿产资源的方法,就能取得可持续的发展空间。而基于生物技术的湿法冶金工艺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首先,该技术的能耗低,且劳动需求和成本均不高。其次,该技术的设备简单,资金占有量小。再者,该技术的使用范围广,可用于多种类的金属物质提取。另外,该技术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小,有利于进行环境的保护。所以,由于这些优势的存在,该技术在未来会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该技术也具有生产周期长和微生物环境适应性差等缺点。所以,想要使该技术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不断进行该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从根本上解决该技术存在的问题。总之,为了使基于生物技术的湿法冶金工艺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冶金行业的相关人员还应该进一步进行该技术的研究[5]。
4 结语
总而言之,冶金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国内外都拥有一定的工业地位。所以,促进冶金工业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微生物湿法冶金技术在矿产资源开发上的应用效果,使冶金行业的工作效率得到一个阶段的上升。所以,加大生物湿法冶金工艺的改革,使该项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成为了冶金行业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本文对基于生物技术的湿法冶金工艺进行的研究,对于促进冶金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田君.微生物湿法冶金研究与实践[J].现代矿业,2009,11(1):29-33.
[2] 胡纯,龚文琪,黄腾,等.微生物湿法冶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0,3(49):737-744.
[3] 谌书,杨远坤,廖广丹,等.基于生物湿法冶金的废旧印刷线路板金属资源化研究进展[J].地球与环境,2013,4(41):364-370.
篇2
[关键词]冶金矿山;采矿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陈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259-01
采矿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的采矿技术仍处速发展的阶段,而科技则是促进采矿技术发展的源动力。鉴于此,进行有关冶金矿山采矿技术发展趋势及科技发展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将从介绍国内外采矿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入手,探讨我国冶金矿山开发利用的模式,从而促进我国冶金矿山采矿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 国内外采矿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1 设备大型化
矿山主要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露天矿,另一种是地下矿。在开采的过程中,这两种类型的矿山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是不同的。首先,介绍露天矿开采过程中使用的设备。第一,是钻机。矿山穿孔设备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潜孔钻,一种是牙轮钻。在国外一般都使用的是直径在310毫米到380毫米之间的牙轮钻,这种钻孔设备穿孔的孔深可以达到73米。在我国则是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使用潜孔钻和牙轮钻的情况都存在,但是牙轮钻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如果是进行中型矿山穿孔则一般会选用潜孔钻;第二,是矿用电铲。矿用电铲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液压电铲,另一种是电动铲。目前,在国外使用电动铲的概率比较高,但是液压电铲的发展势头比较猛,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在我国则主要使用的是斗容为16.8立方米的电动铲;第三,是露天矿用汽车。国外使用的露天矿用汽车有液力机械传动的,也有交流驱动的。但是无论哪一种类型的矿用汽车,其载重一般都是固定的。例如,有240吨的,有320吨的。而我国使用的矿用汽车载重量要远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矿用汽车载重一般是120吨或者是170吨;第四,是矿用电机车。国外采用的电机车一般都是交流电机和直流电机联合驱动的,我国使用的电机车则大多是直流驱动的。其次,介绍地下矿开采过程中使用的设备。第一,是地下铲运机。国外使用的铲运机效率比较高,性能比较好,载重量大。国内使用的铲运机大多是从国外进口的,而且大多是都是以柴油机作为动力源;第二,是井下矿用自卸汽车。国外采矿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现在已经开始使用无轨化采矿技术,井下矿用自卸汽车在国外的应用比较普遍。但在国内,相关的技术还不成熟,使用井下矿用自卸汽车的情况还比较少。但这也是我国未来采矿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第三,是井下钻机。国外使用的井下钻机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可以对操作过程进行遥控控制,工作效率比较高。在国内,除了一些大型矿产以外,大部分的地下矿山仍使用的是普通的钻孔设备。
总体来看,目前采矿设备正逐渐向无轨化、自动化、大型化方向发展,采矿技术也愈加成熟,采矿安全性有了一定的保障。
1.2 采矿技术高效化和实用化
国内外采矿工艺发展的方向大致相同,逐渐向连续化方向发展。采用连续化开采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采矿的效率。一些比较先进的采矿设备被应用于采矿作业中,例如,可移式破碎机、陡坡铁路运输等。这些先进设备的出现弥补了传统矿山开采设备的缺陷和不足,对于实现连续化开采具有一定的帮助。此外,地下矿采矿方法结构参数逐渐向大型化方向发展,从而大大提高了采矿作业的效率。而采矿工艺和采矿技术的不断发展又带动了采矿运输设备的发展,一些较为先进的运输设备被广泛地应用于采矿作业中,从而提高了矿山开采的效率。
1.3 无(低)废开采技术
无(低)废开采技术就是指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废物产出率,如果不能避免产出废物,则应有合理的措施将这些废物进行回收利用。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和实践,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给出了实现无(低)废开采的三种方法。第一,就是要尽量减少废物的产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开采的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地下溶侵、熔炼等开采方法;第二,就是要将生产的废物进行回收利用。例如,可以将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建筑材料或者是矿物化肥等;第三,就是先将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存储在井下矿房中,以后再考虑如何将这些废物进行合理利用。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使用无废料工艺技术,我国在相关方面的研究相对而言还是比较落后的,但在一些大型矿山中也已经开始使用无废料工艺技术。
1.4 矿山的数字化、智能化和无人化采矿
进入21世纪以后,科学技术一直处速发展的阶段,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矿山开采领域中,数字化和智能化开采是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已经出现了无人矿井,全部利用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完成开采任务。美国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进行矿山开采,从而实现了无人化开采。加拿大研发了完整的遥控操作系统,可以对整个矿山开采过程进行遥控操作,从而实现无人化开采。目前,我国也在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一些智能化的技术已经被应用于矿山开采中,从而大大提高了矿山开采的自动化程度,进而提高了矿山开采的效率。但想要实现无人化开采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2 总结
总之,目前我国冶金矿山开采技术正处速发展阶段,相关的技术水平已经逐渐追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我国现有的一些采矿技术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应用于实践过程中,从而影响了我国采矿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此外,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在采矿设备上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我国现在使用的先进采矿设备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鉴于此,我国必须要加强对采矿科技的重视,提高我国自主研发采矿设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喜彦.浅谈金属矿山采矿技术发展趋势及目标[J].黑龙江冶金,2008,02:32-33+36.
[2]王亚龙.当代采矿技术发展趋势及未来采矿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9:165-166.
[3]杜振启,马义.当代采矿技术发展趋势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0,10:205.
篇3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冶金;发展;现状
我国是世界屈指可数的钢铁大国,连续多年世界钢铁产量第一,同时刚才的品种和结构变化也快速发展更新,所以,冶金行业自动化技术对冶金越来越重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冶金自动化技术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不能沾沾自喜,同发达工业大国相比,我国冶金自动化技术还存在很大差距和问题。我们应该看清自己的问题,制定适合我国冶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战略。
1 冶金自动化技术现状
按照我国目前冶金市场的自动化技术结构来说,按照功能区分可以将冶金自动化分为三个发展层次,它们分别是冶金过程控制系统、生产管理控制系统、企业信息化系统。
1.1 过程控制系统
冶金自动化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之一就是过程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需要由电脑系统进行配置,其功能在电脑控制下能够得到进一步发挥。根据有效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冶金的工序可以分别被计算,高炉、转炉、电炉、连铸、轧机等都能够分别显示数据。实际上,冶金的生产过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电脑在冶金生产的过程中只是起到了一个数据记录汇总、数据报表制作和生产过程监控作用。冶金过程本身就非常复杂,目前,冶金行业数据库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的适应性差,根本无法达到预计的目的,即使有些企业引进外国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也很难再冶金过程控制系统中发挥作用。
1.2冶金生产管理控制系统
根据有效数据显示,按照冶金的工程顺序,目前我国大部分冶金工程都将冶金生产管理控制系统的电脑配置进行设置。从目前市场上的冶金管理系统功能来说,有两个管理项目是冶金生产过程中使用最频繁的,信息收集和日常的生产管理。在真正的冶金生产过程中必须开展相关的管理并且需要发挥实质作用。随着我国企业管理的理念不断发展,冶金行业也和组件认识到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并且在冶金的生产顺序,生产质量和生产流程方面都采用了管理系统,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由于技术方面运用不成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下生产管理系统的技术很难实现最大限度发挥,而且管理系统的应用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必须和实际工作相结合。
1.3 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冶金行业的生产过程也已经迈进了信息化时代,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已经能够达到信息化带动企业发展的目的,冶金技术的信息化发展前景广阔,在整个行业中收到了很大的重视。每个企业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建立相应的信息网络,为我国这个冶金行业的信息化都奠定了基础。企业建立信息化系统项目已经成为企业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目前,很多冶金行业都已经制定了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信息网络,找到属于本企业的发展起点。冶金工程信息自动化是当前冶金行业发展的一次重大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企业对信息化管理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理解,同时对企业管理的观念进行了更新。
2 冶金自动化发展趋势
2.1 过程控制系统的完善
虽然很多企业已经进行了过程系统控制,但是和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相比,我国的冶金控制系统应用并不全面。冶金工程的工作流程已经可以采用比较新型的传感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据融合以及数据处理技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关键工艺技术,例如参数闭环控制、产品物流跟踪、能源的平衡控制以及环境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实现冶金流程在线检测和监控系统,包括铁水、钢水及熔渣成分和温度检测和预报,钢水纯净度检测和预报,钢坯和钢材温度、尺寸、组织、缺陷等参数检测和判断,全线废气和烟尘的监测等。
2.2 全面实现信息化
冶金流程的全息集成。实现铁―钢―轧横向数据集成和相互传递,实现管理―计划―生产―控制纵向信息集成,同时,整合生产实时数据和关系数据库为数据仓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提供生产管理控制的决策支持。计算机全流程模拟,实现以科学为基础的设计和制造。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力学技术,基于各种冶金模型,进行流程离线仿真和在线集成模拟,生成一个分布式、网络化、集成的“虚拟工厂”软件系统环境,通过人机交互和协同计算,模拟钢铁工业产品生产全过程。支持生产组织优化、生产流程优化、新生产流程设计和新产品开发优化。企业信息集成到行业信息集成。信息化的目的之一是实现信息共享,在有效竞争前提下趋利避害,在企业信息化编码体系标准化、企业异构数据/信息集成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协作制造企业信息集成,全行业信息网络建设及宏观调控信息系统,直至全球行业信息网络建设及宏观调控信息系统。知识管理和商业智能。利用企业信息化积累的海量数据和信息,按照各种不同类型的决策主题分别构造数据仓库,通过在线分析和数据挖掘,实现有关市场、成本、质量等方面数据、信息、知识的阶梯化演化,并将企业常年管理经验和集体智慧形式化、知识化,为企业持续发展和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各方面创新奠定坚实的核心知识和规律性的认识基础。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冶金自动化技术不断提高,但是和发达工业国家相比,在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我国企业需要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积极促进冶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钢铁工业是我国的基础工业,关系到各行各业的生产,尤其是工业和建筑产业,没有钢铁就无法进行下一步具体工作。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高峰阶段,很多工业发展处于品质提升及转型阶段,今后对高品质钢铁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加。然而目前市场高品质钢铁供应不足,高端品质种类较少,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所以,冶金自动化技术是推动钢铁产量和质量提高的主要渠道。我国冶金行业在今后的发展当中要不断吸收借鉴国外冶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制定适合我国冶金自动化发展的目标,不断拓展我国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波. 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山西冶金,2014(05).
篇4
[关键词] 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产业链;技术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 F4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6-0012-04
[作者简介] 周基,衡阳师范学院经济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与农业经济;
何 云,衡阳师范学院经济系助教,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谭忠真,衡阳师范学院经济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制度与区域经济。(湖南 衡阳 421008)
一、当前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现状分析
(一)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的概念。有色金属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势的自然条件和特色人文环境,围绕某一主导有色金属产业的开采、加工等大工业活动,并以此为基础,将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组织、协会、科研院所等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高度集中,并形成产业持续强势竞争力的现象。另外,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属于资源型产业集群,它是相对于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而言,有色金属矿产流动性最弱,以有色金属开采、加工的资源型企业在资源禀赋地区具有空间集聚现象。
(二)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优势。赣州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十五”期间,有着“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美誉的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钨的储量占全世界的26%,离子型稀土储量占全国的40%,氟盐化工原料也十分丰富①。有色金属产业作为赣州工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不仅使得这些优势矿产资源迅速得到开采、加工和利用,其产业成长为支撑赣州经济大厦的脊梁,而且赣州有望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有色金属产业基地。中国五矿集团、日本住友、北京安泰科技等一批合作项目纷纷落户赣州市;江西耀升工贸发展有限公司、赣州华兴钨制品有限公司、赣州特精钨钼业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也在快速发展壮大。
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产值大,产业的影响力强。与“九五”末相比,“十五”末有色金属产业工业增加值从3.56亿元增至30.1亿元;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达107亿元,增长5.64倍;利税总额达到14.1亿元。“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的地位和作用正在逐步增强。为促进钨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赣州市钨业协会推行了行业自律和联合报价制度,以引导和规范市场秩序。目前,钨精矿的年平均价格达到了10.6万元/吨,每吨比2005年增加1.8万元。钨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产业影响力日益提升,钨产业现已成为全市工业的领军力量②。以前依靠卖原矿,因而在价格和产业发展上受制于人。现在一手抓控制资源,一手抓深度加工,赣州钨业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左右全国市场。赣州有色金属产业正朝着“世界新钨都”的目标迈进。而这一成效的取得正是得益于独特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推行,其大大提升了该区域的竞争力。
(三)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虽然赣州地区有色产业集群迎来了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但是同样存在着严峻的挑战。赣州地区的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缓慢,步履蹒跚。目前,该产业集群的结构模式仍然是以原料供给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产业链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延伸。虽然近几年某些企业状况有所改观,但总体上有色金属产业没有做大做强做精,整体产业缺乏影响力和带动力,没有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提升有色金属产业的精深加工。绝大部分小型矿业追求短期利益,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等掠夺性开采现象普遍存在。有色金属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严重,矿产品结构单一,加工度严重不足,没有与其他相关的产业联系起来,走规模化、集约化之路。
2、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水平落后,产业集聚程度较低。无休止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年销售收入比没有形成比例,低水平重复建设隐藏着巨大的投资风险。我们在赣州地区的崇山峻岭中发现,除了“”式的无序滥采外,低水平重复建设比比皆是。在目前钨矿产品冶炼加工设备一半以上处于闲置的背景下,钨加工制成品也仍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附加值低,作为储量世界第一的资源优势没有在经济上体现出来。相反,国外企业买进赣州地区的廉价成品、半成品,加工成高精尖产品后返销中国市场,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资源优势的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品却没有价格优势。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对产业集群分为两个层次:低次聚集阶段和高次聚集阶段。而赣州地区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仅仅还停留在低次聚集阶段,只见单个企业内部规模扩大,而不是同类或不同类企业集中构成的比例增大。并且,赣州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也主要是靠政府推动,并没有上升到由市场自发驱动和政府推动两者兼顾的产业集群模式。
3、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环境较差,非法采矿点多。国家已经把有色金属行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行业,因为有色金属资源终究会枯竭。赣州地区的有色金属产业污染十分严重,致使在很多矿区附近河水常年混浊,河床抬高,矿区环境令人担忧。据统计,赣州市信丰县当时全县有1000多个开采点,导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3.7万亩,淹没耕地400余亩,给7个乡(镇)30多个行政村5万多村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的危害。所以,赣州地区亟待发展有色金属循环经济。另外,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当地人不顾生产安全,在没有办理任何采矿手续的情况下非法对有色金属资源大肆开采,造成当地有色金属产业开采秩序混乱,根本没有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
二、赣州地区有色产业集群模式的作用机理分析
(一)发展赣州地区有色产业集群能带来外部经济效应。马歇尔认为产业集群可以带来外部经济效应,包括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通过集聚效应使边际收益递增,生产成本降低。同时,通过集聚效应可以加强营销优势,形成“区位品牌效应”。如法国香水、意大利时装等。而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也类似会在该地区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效应,因为经济外部性主要来自于集群内部的R&D外溢和信息、知识、技术等资源性外溢,使集群内企业互补,降低各种活动的成本。地区存在着优势,并不是取决于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比较优势,而是来自于该地区明确的产业分工所达到的外部经济效应的程度。相同的企业之所以能够聚集在一个地方,很大的原因是规模经济在起作用。由于大量的企业聚集在一起生产,就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同时也产生巨大的需求,这种规模经济效应足以保证在这个地区的企业能够得到从中间产品到劳动力的高品质、低价格的供给。
(二)赣州地区发展有色产业集群可降低其企业交易等成本。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专业化分工、产业的报酬递增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是劳动分工深化、交易效率提高的一个过程。产业集群是一种能够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新制度”形式。当把交易费用这个经济分析的基本概念放入产业集群中来进行探讨时,地理上集中的含义意味着集群内企业拥有共同的制度、文化、社会环境,而这可以有效降低知识与经验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影响交易成本的一个主要方面;地理上的集中自然意味着消除或大大减少因为空间距离产生的交易费用;集群也是信息的集聚,其本身就具有网络化的特性,这既有利于信息的收集,也有利于信息的传播,这明显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交易成本;集群内企业长期合作,内部信誉体系比较完善,可以有效防止机会主义以及道德风险等。因此,签订、执行契约等所需要的交易费用也大大减少。同样,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的发展能降低该地区企业交易费用。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产业集群可以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改变小数目条件,克服交易中的机会主义和提高信息的对称性等,这样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的成长壮大可以减少企业内部的产品生产成本。而对于企业之间,可以逐步打破企业间的相互“自我屏障”,减少企业间信息沟通的时间成本及其他费用。在赣州地区发展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很容易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成本,例如运输成本、技术传播、扩散成本,等等。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赣州市龙南县稀土开采建场为例,各地竞相投入开采,许多县效仿全民上阵,都以“零打细敲”、大面积乱挖滥采为主,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生态环境、劳动力、资源流失等付出巨大成本。
(三)赣州地区发展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可产生集群剩余。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这种新的产业运行模式即产业集群的形成对于小企业来说很容易享受研发溢出效应,产生集群剩余,即企业在加入集群氛围之前的利润与加入后的利润之间所形成的差额,它包括收益剩余和成本剩余。鉴于赣州地区资源禀赋的特点,钨矿与稀土等有色金属产业都并非高科技产业,而是属于资源型产业,因此,适度的产业集群能使他们追求收益剩余。
产业集群对一地区的贡献远远不止这些,如根据就业集中度或区位商来衡量企业集群的程度,同样也知道产业集群能提高该地区的就业率,利于技术、制度扩散与创新。总之,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对于该地区来说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途径。
三、完善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的对策分析
各地区发展产业集群应选择一条适合其地区发展的模式,根据该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社会文化背景的特点,选择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如景德镇的陶瓷产业集群、浙江绍兴的轻纺产业集群等。赣州地区也不例外。基于该地区特有的有色金属产业资源优势,选择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对于一个正在崛起的革命红土地――赣州地区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一)发展赣州地区有色产业集群应发挥政府的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更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如果产业集群完全是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形成的话,难免也会产生“市场失灵”的现象。政府有必要在产业集群形成的初期,根据当地的资源要素禀赋优势,兼顾产业成长方向和区域整体发展战略相协调地制定产业政策,以更好地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克鲁格曼认为政府的产业政策有可能成为地方产业集群诞生和不断自我强化的促成因素。1998年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式”也强调政府通过政策对产业体系形成了或多或少的直接或间接作用。赣州地区的有色产业集群的形成,既是市场自然演进的产物,又需要各种组织尤其是政府的精心培育。政府应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文化引导手段等,对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发挥其积极扶持作用。
1.政府采用经济手段促进当地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的发展。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是必不可少的。产业集群的特征是地理集中性,而地理的集中则必然少不了作为产业集群基本条件的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是企业之间对外、对内沟通协作的桥梁。该地区政府应解决当前有色金属企业关心的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供给不足并已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瓶颈的问题,完善城市功能。政府应承担对公益性地质的勘察以及钨矿、稀土安全生产等实施补偿性援助;另外,营造有利于企业繁衍的经济环境也是政府的重要任务。例如,运用鼓励政策,引导更多的有色金属企业植根于赣州地区,设立有色金属产业基地,鼓励企业到基地发展,政府给予免除3年租金的优惠政策,由此推进产业集群形成优势互补。通过统计、计划、财政和金融等部门及时汇总有利于有色金属产业、有色金属企业的各种相关信息资料,供企业借鉴与参考,防止钨矿、稀土等企业内部哄抬价格,创造平等、公平的良好竞争环境,避免过度竞争而忽略企业间的合作。一方面要积极培育高质量的区域创新环境,如投资建立良好的区域交通系统、信息通信网络,企业家聚会场所等主要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还要组织展览会、交易会、文体活动等各类活动,促进企业家之间的交流,增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和信任关系,加速信息和知识的通畅和交流,培养和引进多方面的人才,建立技术标准和市场监督机制等。
2.政府采用行政手段促进当地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的发展。政府根据当地法律法规保护各企业的产权,针对当地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发展的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发生阶段、发展与成熟阶段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建立适应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制度环境,产业集群要求一个完善的市场体制和市场机制相互作用,避免不完善的产业集群组织结构各自分散,形成割裂的局面,而针对行政干预或保护主义现象、技术瓶颈等制约要素的存在,都需要政府打破壁垒,构建适当的创新激励和约束机制,如深加工企业实现减免税、贷款等优惠政策。
3.政府采用文化引导手段促进当地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的发展。从政府采用文化引导手段的角度来看,一个优越的人文环境是产业集群形成并且得以发展的基石。赣州地区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虽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但还远远不够,需要政府不断去构建、改进文化环境。要在产业集群形成地,如龙南稀土、大余和崇义钨矿等地方逐步建立适合产业特色的技术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信息咨询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等服务机构并形成网络。另外,引导有色金属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发挥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机构对产业发展1+1>2的协同效应。在企业与各文化部门之间实现知识、技术共享,鼓励高等院校培养钨矿、稀土专有技术科研后备军,发挥各服务体系对整个产业集群的引导、协调和监督的功能,促使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浓厚的“软环境”优势。
(二)发展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应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产业集群说到底就是产业链、价值链上企业的空间聚集。区域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依赖于特色产业链的配套与完整,没有完整产业链的生产基地是没有生命力的。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方法是延长产业链,向上游要利润、降成本。赣州地区的钨矿、稀土业,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还停留在初级原产品开采的水平上,夹杂着少部分的深加工制造企业。因此,应选择资源主要产地的崇义、大余、赣县为钨产业采选加工基地;赣县、龙南、定南、寻乌为稀土采选冶炼加工基地;以中心城区和经济圈为核心,先规划建设资源深加工集聚基地,以减少运输、信息的成本,加强技术流和资金流。依托优势资源,壮大深加工、精加工企业,不断延伸产品附加值和产业链,着力发展集采矿、精粉加工、硬质合金产品生产于一体的生产加工企业。另外,从经济效应上看,一个企业可以集中于该产业的某一个工序或某一种中间产品的生产,以提高效率。核心产业的聚集对上下游关联产业产生更为强烈的需求,从而推动这些关联产业发展,进而在地区形成一种完整的产业链条。但完整产业链条并不是求大和求全,而是在优势产业中求其特、求其专、求其精,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加强企业间的联合,强化上下游配套协作,构建技术关联、协作紧密的产业链,走链式化的发展道路,持续保持上下游企业的互动发展,形成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的竞争优势。迅速集聚配套产品,开发新的、附加值高的产品,如制作钨、硬质合金、铝铁硼、磁性材料、发光材料等具有自主品牌的优质应用产品。把原有的“散兵游勇”、“零打细敲”的单一开发模式转变成集群式、链条式的发展模式,促使赣州地区形成“分离提纯――冶炼――加工――各种使用价值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条。
(三)发展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应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赣州本地企业主要是生产原矿,矿产加工企业有一部分,但实力都不雄厚,附加值低,如混合稀土5万元-6万元/吨,而加工成氧化稀土后约30万元/吨。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创新是整个企业的支撑。赣州地区已初步形成为钨矿、稀土初级产品的集聚地,但如果要做大、做强、做精,那么技术远远不够。首先,企业应逐步强化当前由矿物原料制取深加工产品的主要工艺,如钨矿当前的工艺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制作后,虽然工艺水平比较高,但其严重不足就是废水量大,所以应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有选择地集中开采,达到水循环使用的目的。应加快研制新工艺,引进先进的稀土分离技术,如“钇+铕”系列产品,吸收超细粉制备、特种钨丝生产等高新技术。本地企业之间也应努力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就是持续技术创新,如果在产业集群内出现技术创新停滞或技术断层,产业集群就会衰亡。所以,应培养一批能打破阻隔、适应市场经济需求、互相交流技术、互相竞争与合作、技术创新能力强的现代企业群。另外,创新不只在技术上,营销、管理的创新对于企业同样重要,应构建自主创新效益链条。
(四)结合“红三角”的区域合作优势,发展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红三角是指粤、湘、赣交界的韶关地区、赣州地区、郴州地区及其周边相近的广大地域。这一区域作为泛珠三角,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后花园,应加快形成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1.结合“红三角”,放大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优势。打造“红三角”经济圈,赣州地区的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虽只是其中一部分,却很重要。通过聚集效应、增长极原理,可放大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的优势。赣州地区是有色金属钨矿、稀土的主要来源地,相对于韶关和郴州而言,赣州在发展这两种矿产的产业集群上是具有相对优势的。因此,赣州地区在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时,不仅可以通过集聚其他两个地区少部分的矿产原料以及少量的深加工产品,进行相互合作或兼并组合,还可以得到资源矿点,把有利的技术、管理等引进来,把自己的优势传出去,增强自己的发展后劲,达到互赢互利的局面。而且,增长极原理也能促使赣州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发展。增长极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提出,该理论主张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转移。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进一步扩散效应占主导地位。在三个地区实现区域合作的过程中,三个地区打破地方隔离,赣州地区具备高水平、高质量的钨矿、稀土矿产业,通过扩散效应将优势分别向其他两个地区辐射、转移,带动其他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强化了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的主导地位。
2.联合“红三角”地区,从各方打造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集群。赣州地区可以联合韶关、郴州二地矿产产业的税收政策进行去异趋同性调整,实现区域内一定程度的产业融合。构筑统一、规范和开放的市场体系,在三个地方培育矿产一体化的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特别是人才市场和统一的产权市场,提高劳务输出以及输入的竞争力和水平,让三地区拥有矿业方面技术水平高、专业知识强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并在三个地区自由地流动,这也是打造“红三角”经济圈所必须进行的步骤。另外,目前也可以发挥“联谊会”的作用,开展“矿产产业联谊会”、“技术交流会”等,加强政府、企业、民间之间的沟通。依托快速的公路、铁路运输,将赣韶郴三地区建设成为南下北上的有色金属产品物流中心。这样既有利于三地区的资源配置,也加速了山区与发达地区的各种资源配置,带动赣州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快速蓬勃发展。
注释:
①②数据来源于:潘逸阳.培育壮大有色产业集群 形成竞争力[EB/OL].赣南矿业网,2006-01-02.
参考文献:
[1]吴晓军.论产业集群对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的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3,(8).
[2]隋映辉.产业集群成长、竞争与战略[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
篇5
关键词:湿法冶金 设备 防腐蚀 对策
湿法冶金就是金属矿物原料在酸性介质或碱性介质的水溶液进行化学处理或有机溶剂萃取、分离杂质、提取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过程。在湿法冶金行业里,各类设备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类酸、碱、盐、金属、大气、水等各种气相、液相、固相介质的作用而产生腐蚀,特别是在湿法冶金企业生产过程中,腐蚀更是无时无处不在。因此,加强设备设施的防腐蚀管理,对湿法冶金企业及工业化生产有着很大的意义。
一、湿法冶金技术的优点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出现了研究所谓无污染冶金的。以湿法处理硫化铜矿为例,较成功的方法有:
①阿比特(Arbiter)法,即低压氨浸、萃取分离、残渣浮选法。硫产品形式为(NH4)2SO4或CaSO4。
②加压硫酸浸取法,85%的硫产品为单质硫。
③氯化铁浸出法,即氯化铁浸取、溶剂萃取、电积法。95%以上的硫产品为单质硫。
④舍利特高尔顿(Sherritt Gordon)法,即加压氨浸法。硫产品形式为(NH4)2SO4或CaSO4。
⑤R.L.E.(roasting-leaching-electrowinning)法,即焙烧――浸取――电积法。硫产品为CaSO4或H2SO4。这些方法都可消除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同时能综合回收原料中的硫,已为中间试验所证实。
在湿法炼锌方面,1981年已在加拿大建成一个直接加压湿法炼锌车间。硫化锌精矿不再经氧化焙烧而直接进行浸出,可节省25%的投资,并消除了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硫产品为单质硫,回收率为96%。
地壳中可利用的有色金属资源品位愈来愈低,以铜为例,20世纪初可采品位均在 1%以上,70年代已降到0.3%左右,而一些稀贵金属原料的含量往往只有百万分之几,这些金属的提取将更多地依赖于湿法冶金。 湿法冶金的优点是原料中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程度高,有利于环境保护,并且生产过程较易实现连续化和自动化。
二、注重源头管理,对新设备设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防腐蚀方案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大,企业都在不同程度的发展,新设备设施不断安装投运。在此基础上,设计公司就要对新设备设施使用新的防腐蚀技术、新的材料和新的工艺,以解决其腐蚀问题,而不能一直沿用过去的老设计。腐蚀与防护是一个新型边沿科学,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设计公司要利用自身的前沿技术优势,引导防腐蚀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作为湿法冶金企业,也要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培养防腐蚀技术管理人员,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监督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拿出高质量的防腐蚀产品;同时业主方也要敢于否定不适合自己企业生产的不合理设计,变更设计,使用符合自己企业生产的方案,延长设备设施在湿法冶金过程中的使用寿命。某湿法炼锌企业电解锌厂房的钢屋架原设计是刷氯磺化聚乙烯涂料,经工程技术人员讨论,认为在电解锌这样酸雾浓度极高的环境下使用涂料进行钢屋架防腐是不科学的,后改为环氧玻璃钢防腐,使用4年来钢屋架结构基本完好。
三、熟练掌握生产工艺指标,严格生产工艺纪律
湿法冶金企业各个生产工序都有严格的工艺指标,液体温度、酸、碱度、压力、加入添加剂的多少都有一定的范围,如果超过此范围,不仅对生产有影响,也会对设备的防腐层产生破坏,甚至造成设备无法运行,导致停产。某湿法炼锌企业2002年,Ф12 m浓密机耙齿原设计是用316L不锈钢,实际使用不到4个月,结果耙齿拉杆断裂,耙臂表面不均匀腐蚀深度达5 mm,已没有强度,这一套价值40万元的设备已无法再用,与以往设备的使用寿命不成比例;经过金相显微镜分析,介质抽样分析最后的结论是介质里F-、Cl-加入量超过正常值300倍所致。问题找到了,新的防腐蚀方案相应而出,采用新型防腐蚀材料对耙齿耙臂进行二次防腐蚀处理,结果又继续使用6年未进行检修,仅此一项为企业节约300余万元。因此,应严格生产工艺纪律,以保证防腐蚀设备安全运行。
四、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设备防腐蚀管理制度》和《运行规程》,加强设备巡检,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防止设备事故发生,减少检修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建立健全设备防腐蚀管理制度是湿法冶金企业一个基本的管理手段。湿法冶金企业中设备设施种类多,大小不一,使用要求千差万别,前后系统联系密切,因此必须建立设备防腐蚀管理制度、运行规程,并保证安全有效运行,才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可持续性。加强设备巡检也显得尤为重要。某湿法冶金企业,对浸出罐的巡检周期规定是30 d,结果在一次例检时发现罐内加热的蒸汽将罐壁的耐酸瓷砖冲掉4块,如果设备巡视人员没有及时巡检,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如果瓷砖在罐内高速运转将导流筒的砖柱子打烂打塌,那么连续浸出的10个罐体都将无法作业,系统就会瘫痪,生产无法进行,后果不堪设想。4做好设备实施的周期性防腐蚀计划检修
由于湿法冶金企业所处的生产环境比较恶劣,酸碱盐时刻作用着设备,尽管进行了防腐蚀处理,但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腐蚀问题。如果在生产时一味地拼设备,只搞生产,那么设备设施总有损坏的时候,到那时将会出现全线瘫痪的后果。因此,适时地进行设备的计划检修,对腐蚀的设备设施进行维护性防腐蚀处理,防微杜渐,减少大型设备事故的发生,对企业生产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南方某45万t/年的炼锌企业,污水处理厂连续3年没有大修,3 000 m3的污水调节池大面积渗漏,造成大面积环境污染,企业不得不停产整顿,产生一系列环境污染官司,企业效益受到巨大损失,同时给企业的声誉产生一定影响。
五、高度重视环保设备的防腐蚀,以保护环境和防止职业病
表面看来环保设备投入大,收益小,一些湿法冶金企业不愿意进行环保设备的防腐蚀投入,安装一套系统做个样子,久而久之,环境日趋恶化,产业工人不同程度地得了职业病,积累到一定程度,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的资金来治疗。因此,加大环保设备的防腐蚀投入,是一个企业长远的战略决策,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隐形收入。
参考文献:
[1]张志宇,段林峰,丁丕洽.化工腐蚀与防护[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E马特松.腐蚀基础[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
篇6
关键词:电解铝产业;考察;发展
为探索研究呼伦贝尔市发展铝金属产业可行性,呼伦贝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受呼伦贝尔市政府委托,派考察组于2014年3月24日至29日赴河南省,访问了渑池、新安、巩义、永城、焦作及伊川等地的氧化铝、电解铝及铝加工企业,重点对东方希望三门峡铝业有限公司、河南万基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明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神火铝业公司、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及河南豫港龙泉铝业有限公司进行了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河南省电解铝产业情况
通过考察,河南省电解铝企业基本都具备较完整的“煤、电、氧化铝、电解铝、铝后加工”产业链条,虽然受到国家上调工业用电价格及铝价下跌等因素的影响,但依托于上下游产业的支撑,企业仍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通过与企业对接了解到,电解铝价格不跌落至11000元/吨(目前,12000元/吨左右),仍不会大量减产和停产;同时,电解铝产业是河南的支柱产业,关系到当地GDP及就业等诸多因素,河南省政府为保护该产业,出台了对电解铝骨干企业“缓缴电费”的政策。因此,电解铝产能的承接转移存在一定困难。在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赵武壮对接过程中,得知目前存在电解铝企业通过市场方式以1亿元/万吨的价格转让其产能,虽然在洽谈过程中可能有一定的压缩空间,但成本可能很高,势必会给承接企业带来成本上的压力。
二、重点考察河南五户电解铝企业情况
河南省是我国电解铝产业大省,其电解铝产能约占全国电解铝产能的四分之一,也是我国煤电铝一体化最领先、市场运作最好、生产技术最先进的省份,但自2011年以来,在国家先后两次上调工业用电价格和铝价不断下跌的情况下,使得河南省电解铝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河南万基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神火铝业公司、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豫港龙泉铝业有限公司这五户电解铝企业自身“煤、电、氧化铝、电解铝、铝后加工”产业链都比较完整,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这五户企业在铝价不断下跌,电价基本维持不变的情况下,一是电解铝单一生产环节都处于亏损状态;二是在依托电解铝上下游产业的情况下,据企业反馈情况得知其中只有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盈利2.8亿元,其余均有不同程度亏损,特别是河南神火铝业公司,2013年亏损近8亿元。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也亏损严重,2014年第一季度勉强盈亏持平。在这种局面下,企业寻求向西部能源富集地区释放产能,其中神火集团在新疆昌吉州淮东规划建设240万吨电解铝项目,配套18×35万千瓦时电厂,并赴霍林郭勒考察。下面以河南豫港龙泉铝业有限公司公司为例介绍:该公司隶属于伊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伊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电集团)是一个集煤炭、发电、铝冶炼、铝加工、碳素生产、粉煤灰综合利用等产业为一体的大型工业循环经济企业。现有2220兆瓦火电装机容量、年产200万吨原煤、年产84万吨电解铝、25万吨哈兹列特(连铸连轧)铝板带、60万吨铝板带箔、32万吨铝用碳素和10亿块粉煤灰标砖等生产能力。拥有我国第一个300KA电解铝系列、400KA电解铝系列、亚洲第一条哈兹列特(连铸连轧)铝板带生产线。主导产品电解铝产能位居河南省第一位,全国500强企业。2012年资产、销售收入双超200亿元。企业现有员工6799人,其中技术人员1008人。
三、呼伦贝尔市发展电解铝产业的优劣势
1.呼伦贝尔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储量1936亿吨,远景储量大于2000亿吨。从煤炭储量上看,呼伦贝尔市比霍林郭勒市具有绝对的优势;再有,呼伦贝尔市的大部分煤田都还没有配置,71.02亿吨的五一牧场煤田、213.84亿吨的诺门罕煤田和312.16亿吨的红花尔基煤田都具备配置条件,煤炭资源的配置上要比新疆地区要便利。但煤炭热值平均3200大卡及多为井工矿是我市煤炭资源的弱势。
2.呼伦贝尔市工业用电成本度电0.4元左右。如网上购电,可享受自治区5分钱的度电补贴。目前自治区积极鼓励企业上动力车间(自备电厂),用电成本可降至0.2元/度左右。在用电成本上要比山西、河南、山东、广西、贵州等地区,具有绝对的优势;但与新疆及霍林郭勒比较并不具有优势。
3.呼伦贝尔市位于国家东北部,地理上属于东北经济圈。北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南与黑龙江省、内蒙古兴安盟毗邻。从原料运输和市场区位来看,呼伦贝尔要比新疆距离更近,但要比霍林郭勒远600-1000km。
4.呼伦贝尔市发展电解铝产业依托政策主要是《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和《关于促进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内政发[2013]114号)对煤化工、有色金属等产业出台了煤炭配置政策,按照项目实际用煤量,配置30年,预留20年。总体而言,呼伦贝尔与霍林郭勒在政策上的优势不相上下,而新疆地区由于长期发展缓慢,急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当地政府对拟建或在建电解铝项目一律都是绿灯,也一定程度上比呼伦贝尔有所优势。
5.呼伦贝尔市水资源总量为286.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72亿立方米,占中国地表水资源量的1%,占全区地表水资源量的73%;地下水资总量14.6亿立方米。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1万立方米,高于世界人均占有量,是中国人均占有量的4.66倍,大大的优于新疆。
6.呼伦贝尔比新疆在社会环境上更为稳定,更利于工业建设
四、对呼伦贝尔发展电解铝产业的建议
1.建议呼伦贝尔市结合自身发展电解铝产业的优势,制定更为优惠和具有吸引力的政策。
2.呼伦贝尔市具有发展电解铝产业的巨大空间,建议在配置煤炭资源上有所突破,更加有效率的为投资企业配置煤炭资源,从而加快电解铝产业的实施进程。
3.建议尽快与东方希望集团、河南神火集团和中国铝业集团进行深入对接。(1)东方希望集团在新疆规划建设320万吨电解铝项目,已投产80万吨,具有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同时正在积极推动与中铝林丰铝业的产能转移,对在呼伦贝尔建设电解铝项目十分积极,建议政府要对企业在争取指标上给予支持。(2)河南神火集团目前有46万吨的富裕产能,有意向与煤电企业合作,做电解铝及下游产业。建议积极与其对接,帮助联系华能、神华等当地电力煤炭企业与其进行合作。(3)据了解,中国铝业在贵州有60万吨产能停产,存在产能转移的条件。
4.电解铝产业属于过剩产能产业,建议在推进项目的同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符合国家及自治区有关规定的要求。
篇7
关键词:科技金融;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科技贷款波动;大连
中图分类号:F832;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10-0082-04
一、引言
科技与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与生产力进步的重要因素,金融与科技的紧密结合成了当今的时代课题。从国际科技发展历程上看,金融发展都显示出了对科技创新的巨大推动力。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是依靠高科技及其研发成果进行生产和服务的部门(Allen,1992)[1],如通信、IT、计算机、生物技术、电力和医药生物等企业,是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主体。科技企业其科技项目的培育到产业化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不断放大的金融支持,否则将失去竞争优势。而金融由于具有价值创造、流动性创造、风险分散、价格发现、信息生产和公司治理等功能(Allen & Gale,2000)[2],因此,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与再分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推动企业成长与产业的发展。科技和金融的融合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建设的重要动力。
二、文献综述
从现有文献看,国外由于市场发达,科技与金融结合发展较好,并没有“科技金融”一词,较为接近的概念是“技术资本”,主要集中于金融对技术进步作用的相关研究。较早的如Schumpeter(1911)论证了货币、信贷和利息等金融变量对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金融机构可以提供给那些经过甄别的最具有研发能力的企业,从而促进科技创新[3]。Hicks(1996)指出工业革命时期,非流动长期资本是新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前提,而金融市场是长期资本的来源[4]。Carlota(2002)认为风险投资者为获取高额利润,会在新技术早期崛起时期,就迅速进行投资,从而引起金融资本与技术创新的高度耦合,带动技术创新的繁荣和金融资产的几何级数增长[5]。Calderón & Liu(2003)通过多国数据验证了金融发展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6]。此外,如Demirgü?觭-Kunt & Maksimovic(1998,2002)[7-8]以跨国数据证明了在金融市场发达的条件下,金融机构贷款等外部融资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和行业的成长性,这一观点得到了Claessens & Laeven(2003)[9]的认同。
在国内,关于“科技金融”词汇的使用源于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1993)通过后,赵昌文等(2009)将其定义为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制度、政策与服务的系统性、创新型安排,并认为科技金融是由为科学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0]。房汉廷(2010)认为科技金融是金融工作的深化,金融市场是科技融资的场所,能够为高成长期的科技企业提供融资安排[11]。从文献上看,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如段世德、徐璇(2010)认为科技金融促进了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并探讨了发展的模式[12];束兰根(2011)指出可以探索在商业银行组织架构中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实现银企多方共赢[13]。实证研究主要以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分析,如李兵、王铮、李刚强(2009)[14]。直接的研究成果如王卫彬、俞杰龙、朴基成(2012)实证分析了科技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促进作用,但并没有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或面板数据进行分析[15]。
由于科技金融的研究是近年才兴起的,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但这些研究成果在研究范式上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本文通过构建科技金融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影响的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二者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这是与以往相关研究的不同。对于二者关系的探讨,有利于为科技金融促进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三、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经典的经济学理论证明了科技、金融、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构成。在任何时刻,经济拥有一定量的资本、劳动和技术,并将这些因素结合起来生产产品,根据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产出模型:
其中,hy表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产出变量,sf表示科技金融投入量,sl表示科技劳动力投入量,ε为随机动项。a,α和β表示待估计系数。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产出变量(hy):以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产值/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表示,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产值以(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规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计算。
科技金融变量(sf):从筹融资来源上看,源于经营收入等的企业科技资金、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拨款等政策性资金以及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是科技金融的主要构成。相比较而言,政府和金融机构拨款筹融资效率较高,因此,这里分别以政策性科技金融指标(pf)和金融机构科技贷款指标(ff)表示①。其中pf以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增长率计算。由于银行等机构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惜贷”(Cui,Zha &Zhang,2010)[16],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并不是很稳定,因此,这里以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机构科技贷款波动率衡量ff,具体参考Jeanneney & Kpodar(2005,2008)[17-18]的计算方法,以相关变量增长率的标准差计算。
科技劳动力变量(sl):以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数/科技活动人员总数计算。
考虑我国的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中很少提供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统计数据,因此,对于个别年份缺少的数据,参考刘降斌和李艳梅(2008)做法[19],以统计年鉴中私营企业、个人企业和乡镇企业数据之和近似的替代高新技术相关数据。为降低变量的内生性以及数据的变动幅度,相关变量均取自然对数。
四、数据的估计结果
虽然我国在1999年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正式的界定,但此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就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经济增长方面已起着重要的作用。大连作为我国首批设置高新产业园的地区之一,高新技术企业产值逐年增长,由1999年的345亿元增加至2011年的6 530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值也增加至2010亿元。作为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等五部门确定的首批16家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之一,大连市组建了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科技融资平台和服务平台、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以及科技银行等,支持科技企业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与技术创新的进步。
鉴于以上实际,样本区间确定为1999—2011年。原始数据来源于各年《大连统计年鉴》、《辽宁省统计年鉴》、大连统计公报以及辽宁省统计公报,并进行整理计算。变量基本统计特征如表1所示。
(一)单位根检验
在对二者关系估计前,必须要对变量的平稳性进行判断,否则将出现伪回归现象,导致错误的结果。常用的数据平稳性检验方法包括ADF检验法,但在样本偏小的情况下,这种检验方法的功效较低②。因此,本文同时使用PP检验[20]、KPSS检验[21]以及DF-GLS检验[22]对样本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检验结果可知,尽管各变量没有都表现为I(0)序列,但经过一阶差分后表现为I(1)序列,在1%或5%或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的,可以进行协整关系检验。
(二)协整关系判断
这里采用传统的OLS估计,Stock(1987)证明,对存在协整关系的时间序列,OLS回归的估计量不仅是一致的,而且快于平稳时间序列OLS估计量的收敛速度。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1是以hy为因变量,pf和sl为自变量的分析模型,模型2以hy为因变量,ff和sl为自变量的分析模型,模型3是以hy为因变量,pf、ff和sl为自变量的综合分析模型。
从检验结果上,三个模型的参数均通过了检验,但科技金融和科技劳动力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影响不同。
(1)政策性科技金融指标,其系数在模型1中为0.26,模型3中的系数为0.134,并且是以20%的水平通过检验,也就是说政策性科技金融有利于促进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政策性金融是促进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弥补基础研究阶段资金不足的重要外源融资方式,可以带动整个创新研发的投入,从而提高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值。
(2)模型2中,金融机构科技贷款的回归系数是-0.244,而模型3的系数为-0.212,且高度显著。这说明科技贷款的波动严重影响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本身风险性很大,再加上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很难获得银行信贷。从统计数据上看,1999—2011年,中小型科技企业信贷额波动很大,除了2001—2003年外,中小型科技企业信贷占总科技信贷比率不足7%,科技型中小企业无法获得稳定的科技信贷,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制约。
(3)科技劳动力这一指标系数,在模型1中是0.607、模型2中是0.541、模型3中是0.559,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发展均具有高度显著的正向关系。也就是说,高层次研发人员的投入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因果关系分析
协整关系检验仅说明了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而对于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须进一步以Granger因果检验判断。对于原假设pf不是hy的Granger原因、hy不是pf的Granger原因和ff不是hy的Granger原因,其F统计量分别是1.121、2.369和4.493,p值分别是0.464、0.249和0.187,因此均接受原假设。对于原假设hy不是ff的Granger原因、sl不是hy的Granger原因和hy不是sl的Granger原因,相应的F统计量分别是28.618、24.225和7.588,p值分别是0.034、0.013和0.065,均拒绝原假设。从检验结果可知,政策性科技金融(pf)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发展之间没有Granger因果关系,但与金融机构科技贷款(ff)存在单方向Granger因果关系,与科技劳动力投入(sl)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分别选取政策性科技金融和金融机构科技贷款表示科技金融指标,构建生产函数为基础检验模型,并以1999—2011年大连相关数据进行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科技金融和科技劳动力投入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约13%可以归因于政策性科技金融,约56%归于高层次科技人员的投入,但是金融机构科技贷款的波动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显著负相关,波动越严重越不利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在因果关系上,存在金融机构科技贷款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单方向Granger因果关系,以及与科技劳动力的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
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完善相关的科技财政支持政策,除税收优惠外,如提供财政贴息、采购担保等方式加大财政拨款对科技的支持力度,发挥政策性科技金融作用;鼓励金融机构成立如科技银行等专业科技金融机构,完善监督管理,避免科技贷款过度投放,优化科技贷款投向;引进和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开发高科技人才库,为中小高科技企业发展提供知识储备库。此外,随着风险投资的发展,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创业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注释:
①这里暂不考虑资本市场这一筹融资来源。
②Phillips和Perron(1988)和Schwert(1989)等通过蒙特卡洛模拟试验发现,在小样本情况下ADF检验的功效较低。
参考文献:
[1]Allen,J. C. Starting a Technology Business[M].Pitman,London,1992.
[2]Allen,F. and Gale,D. Financial Contag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0,108:1-33.
[3]Schumpeter,J. 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11.
[4]Hicks,J. A Theory of Economic History[M].Oxford:Clarendon Press,1969.
[5]Carlota,P.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s and Financial Capital:The Dynamics of Bubbles and Golden Ages[M].London:Elgar,2002.
[6]Calderón,C. and Liu L. The Direction of Causality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3,72(1):321-334.
[7]Demirgü?觭-Kunt,A. and Maksimovic,V. Law,Finance,and Firm Growth[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8,53(6):2107-2137.
[8]Demirgü?觭-Kunt,A. and Maksimovic,V. Funding Growth in Bank-based and Market-based Financial Systems:Evidence from Firm-Level Data[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2,65(3):337-363.
[9]Claessens,S. and Laeven,L. Financial Development,Property Rights,and Growth[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3,58(6):2401-2436.
[10]赵昌文.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1]房汉廷.关于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政策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0,(11):5-10.
[12]段世德,徐璇.科技金融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7):66-69.
[13]束兰根.科技金融融合模式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研究[J].新金融,2011,(6):22-26.
[14]李兵,王铮,李刚强,等.我国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2):56-58
[15]王卫彬,俞杰龙,朴基成.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4):117-122.
[16]Cui,Y. J.,Zha,Z. and Zhang,F. H. Financial Support System and Strategy of SMEs in the Incubation Based on Business Life Cycle[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search,2010,10:119-123.
[17]Jeanneney,G..S. and Kpodar,K. Financial Development,Financial Instability and Poverty[R].Working Paper CSAE WPS/2005-09,2005.
[18]Jeanneney,G. S. and Kpodar,K.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Can there be a Benefit without a Cost[R].IMF Working Paper WP/08/62,2008.
[19]刘降斌,李艳梅.区域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单位根和协整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8,(4):193-204.
[20]Phillips,P. C. B. and Perron,P. Testing for a Unit Root in Time Series Regression[J].Biometrika,1988,75(2):335-346.
篇8
关键词:冶金自动化 技术 地位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检测技术的日益发展,冶金工艺和自动化联系的更加紧密,冶金自动化装备技术在国家工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1、冶金自动化在国家工业中的地位
冶金行业国家工业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的质量与生产效率和冶金行业的自动化程度息息相关。我国的钢铁工业近年来飞速发展,但是,从基础自动化和过程控制以及信息化方面来看,同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着差距。为了缩小差距,认清现状、了解市场、合理利用资源是当务之急。
2、国内冶金自动化技术现状
从冶金自动化装备问世开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尤其是在80年代,各种PLC和DCS频繁出现,冶金自动化装备在可靠性、实时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都极大改善。在方便的软件编制、友好的人机界面、不断提高性价比的推动下,冶金自动化装备技术极快推广开来,进一步提高了冶金产品的质量以及冶金生产线的作业率,同时,也极大的缩短了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周期,经济效益增长显著。对于我国来说,目前冶金工业产量已经实现了基本满足的情况,主要问题是品种的增加以及质量的改善,冶使得金自动化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需要迫切发展冶金自动化。我国冶金自动化行业进入到了提高阶段,为了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加强软硬件产品的开发以适应冶金自动化需求,其次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这其中要以成套工程应用技术为主,同时,要大力发展一些拥有自主产权的产品。
国内目前的冶金自动化技术大致如下,在基础控制、过程控制方面,常规模拟控制逐渐被PLC、DCS、工业控制为代表的计算机控制所取代。冶金自动化系统逐步开始应用近年发展起来的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等技术,集中控制系统开始取代分布控制系统结构成为主流。
3、国内冶金自动化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虽然国内目前的冶金自动化技术取得了极大进展,但是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冶金自动化总体还有很大差距:
3.1 基础自动化和过程控制
国外大公司在控制设备方面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国内控制设备主要依靠国外引进,尤其对于高性能控制器来说。同国外大公司相比,我国在高性能控制器方面的设计开发能力有一定的差距。为了形成性能优异的高性能冶金自动化系统,我们需要采用如下先进控制方法:加大力度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控制装备、同时采用智能控制。从检测方面来看,国内在冶金特殊检测仪表的原理样机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充分考虑冶金现场环境特殊要求之后,提高检测仪表的可靠性、易维护性、软测量、性能预报等技术则需要进一步开发研究。
3.2 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革命之一,需要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的以及各方面条件支撑,从观念转变、管理机制变革到信息的上通下达,我们依然有很远的距离。综合应用运筹学、专家系统、流程仿真技术是信息化的主要问题,针对如何使信息化真正在冶金企业发挥作用,仍然有大量细致务实的工作需要完成。
4、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对冶金自动化技术的需求
有很多因素制约着钢铁行业在数量方面未来的发展,同时也制约着钢铁行业在质量方面未来的发展。对于产能增加的问题来说,资源缺乏对其有极大影响,就满足本世纪内生产的需求这一问题来说,现有的冶金矿产资源将很难实现这个目标;其次,对于二次能源的利用是很不充分的、能耗高等能源结构不合理问题依然存在;第三,推行既高效又低功耗,同时兼具优质和污染少的特点的绿色清洁生产依然处于起步阶段。综合以上几个方面,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对冶金自动化技术有极大需求。
5、冶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下面将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冶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5.1 过程控制系统
新型传感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软测量技术、冶金环境下可靠性技术将被广泛采用,把稳定生产过程、提高技术经济指标作为目标,以线连续检测为基础,建立综合模型;通过采用自适应智能控制机制,使冶金过程关键变量达到高性能闭环控制。
5.2 生产管理控制系统
冶金流程将实现全集成。将铁、钢、轧实现横向数据集成,使管理、计划、生产、控制实现纵向信息集成,把生产实时数据和关系数据库整合为数据仓库,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提供生产管理控制的决策支持。计算机全生产流程模拟,设计和制造将以科学为基础。生产流程离线仿真和在线集成模拟将基于各种冶金模型,从而使冶金生产制造智能化得到提升。
从生产组织以及管理方面来讲,从ERP管理系统的生产计划以及运筹学中的网络规则技术为出发,把这两点作为基础,使生产组织的柔性得到大力提高,同时提高生产组织的敏捷化程度;以各工序的参数为基础,自动计算各工序的生产顺序计划,同时自动计算各工序的生产时间,使计划的全线跟踪、控制得以实现,并可依据现场要求以及专家知识及时调整。
在质量管理方面,我们需要对产品的质量进行预报,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跟踪,同时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分析,这些都将以将以数据挖掘为基础,同时也将以统计计算、神经网络分析技术为依据;判定在生产中发生的品质异常将以生产过程数据和实际数据为基础。
在成本控制方面,通过数据挖掘与预报技术来建立动态成本模型;以动态跟踪控制技术为基础,使原材料的配比、能源介质的供应、生产的调度管理、产线定修制度得到优化,从而使生产成本降低。
5.3 企业信息化系统
从企业信息集成到行业信息集成是一个发展趋势。实现信息共享是信息化的目的之一,要以信息集成、企业信息系统的编码体系标准化为基础,进一步实现协作制造企业信息集成,全行业信息网络建设及宏观调控信息系统,最终使全球行业信息网络建设及宏观调控信息系统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马竹梧.我国钢铁工业自动化技术应用60年的进展、问题与对策[J].自动化博览,2010(1).
篇9
从2001年开始我有幸参与了几次省市级课题中心组的推进工作,也听了很多专家、学者和同行的相关讲座、报告,但多数都是听听很激动,看看很感动,想想很冲动,做做很被动,写写很空动,最后很心痛。新课程改革最初的教学科研往往能带给教师一些新鲜空气,但许多教师在为了各种研究工作疲于奔命的时候,总觉得教学科研要让他们窒息了,各种形式的检查、评估把对教学研究的评价变成了文本的科研、论文的科研、纸上谈兵的科研(虽然并不全然如此,但不可否认,这样的现象还是存在的),专家学者的理论一套又一套,今天说东,明天说西,可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很少。曾经我也和很多同志一样,对于教师搞科研一度很失望,很茫然。古语有云:“亦予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有些事情,虽然我们看不到结果如何,但仍然要付出全力去做,王安石变法失败了,但他未悔,历史也不会因为他的失败就抹去变法的意义。有的时候,变革是大势所趋,所不同的只是如何找到正确的出路的问题,有的专家说新课改失败了,但失败同样不会改变教育改革的大势。也许很多同行与我一样,未曾窥得教学科研的全貌,正揪着大象的尾巴在失望:这大象很瘦,不可能挑得起大梁。任何一种变革都是探索来的,是没有参考答案的,失败是允许的,但我们如能在这百般失败中发现走向成功的路,那终是不用悔的。专家学者们并非在忽悠我们,而是一样在探索,在坚持着自己之“所善”。社会在变革,教育要生存,要发展,不搞变革是不行的,有问题该如何解决?不搞科学研究肯定没出路,这是一定的,而在变革的道路上走弯路、遇到障碍是一定的。一线教师寻找可操作的方法,总结实用的理论,责无旁贷。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参与教学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我做过一些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在基层课题研究工作中仅仅承担着技术支持的工作,真正参与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设计研究的很少。
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是教育教学的灵魂,因为教师的教学从来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通过专业化的学习更为科学合理高效地掌握学习方法,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心性品行进行滋养。比如,我们掌握了各种使用筷子的要领和技巧,能用筷子夹起各种各样的物体,但我们却教不会两岁的幼儿使用筷子,这不是我们专业技能差,而是我们缺乏婴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这种专业化是外行无法替代的,即使通过长期训练“教会”幼儿了,也无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适合幼儿大脑发展的情商教育,只有经过种种婴幼儿教育研究和专业化训练的内行才能实现这种教育目标。狼孩是不会拿筷子的,教育是无处不在的,但教育从来是可以变得更专业的。所以,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职业的生命力在于使自己变得更为专业化,像医生一样,不专业就无法看病,不是专业教师就不会专业地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有部分七年级学生说他们记不住键盘,我当初是靠死记硬背加天天练习后形成的条件反射,但这种方法并非专业化学习方法。我对记键盘这个教学环节曾多加研究和试验,后来尝试教学生记手指,很多学生用这个方法解决了他们记不住键盘的问题。我的舅舅五十多岁了,他们单位要考核计算机能力,他用这个方法两个晚上就记住了键盘,一个星期熟练盲打。他总说,幸亏我们家有个计算机老师,专业的,就是不一样。这就是专业。当这种专业化渗透到我们的细胞中时,我们就成了教育教学的专家,就能用这种专业化的方法去挑战任何困难,解决所有问题。教育改革永远是要求更加人性化、人本化,教师的专业化是教育改革最基本的要素,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手段。
“所信者听也,而听犹不可信。”这句话来自于《论语》的变调,论语中的原话是:“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可信。”它是用来形容识人很难,教学研究也同样如此。寻找教学规律很难,教学中最本质的依据很难被发现,无数的教学现象中隐含的教学理论很难被看清,研究的过程就是一种百转千回的调查、寻找、发现,感观至心灵的探索都有可能走弯路,但我们不能放弃或无视,自欺欺人的想法只会带来学生的痛苦,对自己的折磨,身心俱累,两败俱伤,此非智者所为。我从不让学生玩游戏,但也想让他们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学习开心、带劲。如学键盘时和学生一起感受字符图像的魅力,学人工智能时让学生与网络机器人对话,学电子表格引入校园歌手大赛工作人员征集活动,学多媒体体验数字常州、畅游虚拟世界,学图片处理去常州规划馆看景点成像……种种教学活动中都渗透着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渗透着科技改变生活、科技以人为本的科学思想,这些教学方法必须通过不断地深化教学科研的力度才能得到更为科学的总结和推广,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教学更为专业的手法。
有的人总能发现自己或他人教学中的问题,有的人总要等别人来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这就是科研意识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表现。信息技术教师亲身投入教学科研活动,才能使教学拥有持续发展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篇10
创业投资助推中关村企业自主创新
创业投资是高科技发展的催化剂和推动器,中关村具有丰富的创新、创业及创投资源。为促进园区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创新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建立投资引导放大机制,2002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率先设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依据“政策引导,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向国际惯例靠拢”的原则运作。2005年,园区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工作方案,加大扶持力度,将创业投资引导资金规模分五年逐步扩大至5亿元。引导资金采用种子资金和跟进投资方式与经认定的合作伙伴共同投资了26家企业,投资总额4828万元,带动投资机构投资总额21048万元,放大倍数为4.4倍。目前,所投资项目经营状况良好,部分项目已成功退出。
2007年上半年,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审等程序,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出资1.65亿元,以参股方式分别与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联华控股有限公司、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中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发起成立四家创业投资企业,资金总规模为5.5亿元。通过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导四家创业投资企业投向园区电子信息、集成电路、通讯和网络等重点产业领域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8月1日,中关村创投中心、启迪控股和中海创投正式签署投资协议,标志着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参股设立的第一家公司制人民币创投基金――启迪中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1月7日,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第二批参股创投企业签约仪式在第十二届投洽会期间举行,北极光投资顾问(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青云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参股创业投资企业的第二批合作机构。
由于具有丰富的创新、创业资源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关村已成为国内创业投资最活跃的区域。2006年创投企业在北京共投资114个项目,投资额7.46亿美元,占全国总投资额的近一半。德勤的“中国高科技高成长企业50强”和清科的“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中,近一半企业来自中关村。
中关村科技园区投融资促进措施与经验
中小企业融资难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当前投融资体系存在着制度缺陷和市场失灵,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了满足创新型企业多元化的有效融资需求,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不同融资需求特征,以企业信用建设为基础,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采用多方合作的方式,既拓宽间接融资渠道,又通过促进创业投资、组织发行高新技术企业集合信托计划和企业债券、推动企业改制上市等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建立了促进不同阶段企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体系。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积极创新,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关村特色的投融资促进模式,构建了局部优化的环境,促进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全国其他高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通过园区《条例》及相关配套政策,完善园区投融资制度环境
我国现有的投融资体系还不能充分适应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一些制度缺陷,如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的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尚未建成、缺乏专门支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机构、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有关税收政策和金融扶持政策尚待完善等。2000年,按照“法无明文禁止不为过”的市场经济法治原则,北京市政府出台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其中在全国率先规定了“风险投资机构可以采取有限合伙形式”,并出台了《有限合伙管理办法》。随后,全国第一家有限合伙制的创业投资企业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注册成立,为《合伙企业法》的修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2005年总理视察中关村后,北京市了《关于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鼓励中关村科技园区创业投资发展的试行办法》。《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及相关配套措施,以充分尊重和保护投资者和市场主体的利益,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业投资发展、规范政府行为等一系列规定和措施,使园区市场化的投融资体系建设的制度环境日趋完善。
探索“开发性金融合作模式”,促进园区硬环境建设
2000年12月29日,国家开发银行与北京市政府签订了《长期金融合作协议》和《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金融合作协议》。2002年12月29日,双方进一步签订了金融合作补充协议,国家开发银行承诺对园区建设提供200亿元的贷款资金支持,形成了“贷前预审、联合推荐、快速评审、共筑信用、财政贴息”的中关村金融合作模式,并逐渐在全国推广。
截至目前,园区已有23个基础设施和重要产业基地建设项目获得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支持,贷款合同金额140.78亿元。截止到2006年底,中关村科技园区已归还贷款66.63亿元,全部按期还本付息。国家开发银行极大地带动了其他商业银行支持园区基本建设的积极性,搭建了园区基本建设的融资平台。
政府增信,政策引导,拓宽企业债务性融资渠道
一是搭建科技担保服务平台,设立重点企业担保贷款绿色通道。为了解决高新技术企业担保难、融资难问题,促进建立园区企业信用体系,园区先后成立了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和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通过“以信用促融资”和“政策引导、信用评级、第三方担保、银行贷款”的基本运行模式,建立起了由担保公司、企业信用促进会、商业银行、企业、中介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组成的企业信贷融资促进平台,通过信用评级、融资担保、政府贴息、中介服务支持等措施,整合信用资源,培育信用基础,促进企业信贷融资。
二是组织高新技术企业集合发行信托和企业债券。成功组织发行了三期“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信托融资计划”,为园区企业筹集资金1.5亿元;目前正在组织8家园区企业集合发行3.7亿元的企业债券。
三是率先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贷款试点。为了促进金融创新,丰富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信用良好企业的融资效率,进一步缓解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小科技型企业贷款难问题,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对高新技术企业和小企业金融服务有关政策,以及北京市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和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的要求,2007年9月,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启动了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小企业信用贷款试点工作。
建立投资引导和风险补偿机制,促进创业投资发展
高科技企业在创始阶段存在巨大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收益风险、经营风险等,而目前国内创业投资机构的发展很不充分,大量的创业投资机构倾向于投资成熟期企业,不愿投向创新型中小企业,而这些初创期企业在这一阶段也是最迫切需要资金的时候。因此,就出现资金找不到项目,而好的项目又找不到资金的情况,出现了市场失灵,产生了技术与资本对接的“投资空白”,大量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在“死亡谷”挣扎,由于缺乏创业投资的支持而过早地退出历史舞台。针对初创期企业出现的“投资空白”,中关村管委会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高度出发,出台相关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初创期企业,帮助企业度过“死亡谷”。
开展中关村企业股份报价转让试点,拓宽投资退出渠道,孵育科技型上市企业
经国务院批准,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试点于2006年1月23日正式启动。这项试点是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做强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若干政策的会议纪要》和《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一个重要创新举措,对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推进创业投资和股权私募发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还处于试点初期,但已初步显现了以下几方面的良好试点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促进具有一定规模企业改制上市,进一步借助资本市场做强做大
促进企业改制和上市是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充实资本实力、提升企业品牌价值,从而迅速做强做大并能带动并购重组和创业投资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自2002年,园区通过与证券机构及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合作,整合各方面上市资源,设立园区企业“改制上市资助资金”,实施“中关村海外融资行动计划”;2005年率先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试点,积极促进园区企业快速发展和到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融资。2007年,为进一步加大有关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企业改制上市,园区进一步修改了《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改制上市资助资金管理办法》,通过加大资金资助力度、政策着力点前移等措施,进一步激发企业改制上市积极性。同时整合创业投资、技术创新、重大产业化项目、贷款担保等方面的政策资源,集中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高成长企业,使其尽快发展壮大,登陆境内外证券市场。此外,还专门成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改制上市服务中心”,作为园区企业改制上市和代办试点工作的实施载体,具体承担园区企业改制上市和代办系统的组织与实施工作。依托园区改制上市服务中心,建立与各园区、协会、平台、券商和专业服务机构的协同工作机制,建立“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送审一批、上市一批”的园区企业改制上市培育工作体系和协同工作机制,调动各方资源,形成社会合力。
搭建技术产权交易平台,促进高新技术企业产权流动
2003年3月,成立了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所。当年实现挂牌项目700多个,成交金额达30亿元。2004年2月14日,在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下,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所与北京产权交易中心合并为北京产权交易所。2005年,北京产权交易所完成各类技术产权交易项目1509项,实际成交额93.8亿元;完成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融资项目27项,融资总额51.8亿元。2006年,完成各类技术产权交易120亿元。
加强园区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中关村科技园区以信用促进融资,以融资带动企业发展作为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思路,以缓解园区中小企业融资难为切入点,通过信用制度建设和机制体制创新,改善区域信用环境和投融资环境,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政策引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配套服务、规范管理、长效保障”的具有园区特色的信用体系建设运行模式,初步建成了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园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 上一篇:水利护坡工程施工方案
- 下一篇:企业创新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