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资源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5: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海洋资源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海洋资源的概念

篇1

[关键词]海洋经济;经济特征;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P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2 ― 0092 ― 02

前言

中国经济的发展从传统经济的发展进入到新型经济的建设,各个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战略发展目标,构建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我国在发展新型经济过程中,不断探索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业、信息网络等等产业,并取得较好的成绩。而与此同时,海洋能源产业、海洋材料化工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等等也成为沿海省份和城市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探究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态势,探究扶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新路径,让中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

一、海洋经济概念

早期国内普遍认为海洋经济就是与海洋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比如海洋生物资源的生产交换等。这种观点缺乏全面性,因为其不包括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活动,也漏掉了一些与海洋g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也赋予了海洋经济新的概念,其主要划分为三个层次:狭义海洋经济、广义海洋经济、泛意海洋经济。狭义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所形成的经济海洋资源包括海洋水体和海洋空间。广义海洋经济是指包括与海洋资源相互产生上下接口的对应产业,还有陆海通用设备制造等在内的海洋开发提供便利条件的经济活动。泛意海洋经济是指与海洋相连接的海岛内陆上的产业、沿海内陆的内核经济,包括海岛经济和沿海经济。随后国务院颁布了官方的海洋经济的概念,其是指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海洋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因此,国内海洋经济的概念主流观点就是指与海洋相关的经济内容,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相关都称为海洋经济。

二、海洋经济特征

1.资源依赖型特征

海洋是不同于陆地的资源载体,其有着独特的性质,相比陆地而言海洋系统受到破坏或者污染将很难进行回复或治理,所以在开展海洋经济之前就应该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确保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个国家的海洋经济对海洋区域有一定的依赖性,如果没有海洋区域,那么海洋经济就不存在,所以海洋区域的大小决定着海洋经济的潜力,海洋区域越大,所拥有的海洋资源海越大,海洋资源质量越高,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所以海洋经济的发展对海洋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

2.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高风险特征

现代的海洋经济产业分为两大类:像海洋造船和运输,港口发展业这样的传统产业,这些传统产业不断进行结构改变,组织创新和管理升级,如今有了新的变化,展现出新的面目。还有一类向海洋油气业、海洋能源业等的新型海洋产业,其则是依靠高薪科学技术为基础开发出来新型海洋产业。但是无论是传统的海洋产业还是新兴海洋产业都作为海洋经济的核心内容,帮助海洋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由于海洋技术开发的增加,导致资金投入不断增多,给海洋经济带来了高风险。此外发展海洋经济还有其他方面的风险,比如创新失败导致高投入没有达到预期回报的风险,再就是不可抗力因素所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海啸、飓风、赤潮等海洋自然灾害,还有地震带来的损失。随着全球的气候变化,环境压力逐渐加大,更多的自然灾害发生,加大了海洋经济发展的风险。因此,在发展海洋经济时,要充分考虑风险防控、规避、防范等方面的问题,强化此方面的课题研究,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

3.国家主导型特征

目前我国海洋资源的控制权都在国家手中,但是国家又不能直接的进行海洋资源的开发和经营,所以必须转接给个人或者地方政府来开发和经营,所以在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需要合理的分配和利用。然后政府部门作为监管部门,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起到一个监督和主导的作用。为了促进海洋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海洋管理部门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职能,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生态破坏、损坏海洋经济健康发展等。因此,不断完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体制,才能确保海洋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国家的制度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对海洋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路径

1.海洋资源开发,优化产业布局

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相对于国际上发达国家还很落后,所以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合理规划开发海洋资源,全面优化海洋产业布局。首先,从从海洋经济概念的辨析入手,分析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特点,探求一种能够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的方案,规划好未来5年甚至10年的海洋资源发展计划。其次,对目前的海洋计划进行改革,解决海洋发展计划中与环境保护矛盾的部分,致力于统一一个发展目标,优化海洋产业的整体布局,不能因小失大。最后,提高国民对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为我国未来的海洋经济健康稳步持续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2.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实现海洋跨越发展

国家的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各种关于海洋政策还不够健全,政策内容也不够完整、清晰、统一,同时也缺少创新体系和完整的体制。在海洋高速跨越发展的今天,没有创新的体系很难支撑其更快更好的发展。因此国家需要制定一套专属的策略,解决海洋经济发展、资源保护问题。把现有的技术结合最先进的理念进行科技创新,形成高效的管理体系,一方面保障我国海洋经济的长久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为以后的进阶提供重要的经验和梁海的基础。

3.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工程建设

目前我国对海洋工程的投入相当不足,因为海洋经济的技术要求国家必须加大对海洋科技和工程研究的投入,才能奠定海洋经济的科技基础,保持其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为保证国家在重点海域进行海洋方面的投入,可以设立专项海洋研究资金,加大提高在海洋领域的投入研究力度,重视研究项目,由浅至深不断探索研究。当然对目前研究形式比较落后的中国,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来引入人才,提高其相应的福利待遇,促使其致力于海洋科学的研究开发。

4.启动海上安全战略,优化海洋经济服务

海上安全关系到我国海洋权益和海洋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海洋面积将近300万平方海里,许多岛屿与海域受到邻国的侵扰,相当一部分的海域已经收到国外的分割或实际控制,所以我国必须加强海上军事力量的建设,保护我国海洋权益不受侵害。因此,目前国内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加强保卫我国海洋权益和海洋经济发展,海上运输安全战略应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中国应当一方面严厉打击海盗,一方面强调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各国务实合作,共同打击海上犯罪行为,在保证海上环境安全的基础上强化海洋经济建设。

结语

加快海洋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海洋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要求。现代化海洋经济的发展要积极探索新的路径,创新国家海洋政策,坚持合理、科学的海洋资源开发,注重对海洋的开发和养护,让海洋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保证我国经济的发展可持续进行。

〔参 考 文 献〕

〔1〕秦月,秦可德,徐长乐.流域经济与海洋经济联动发展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11):1405-1411.

〔2〕刘大海,葛佳敏,纪瑞雪,李晓璇.中国沿海和内陆高技术产业发展差异及变化趋势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01):14-20.

〔3〕张永波,辛峻峰,王继业.山东省游艇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03):14-19.

〔4〕滕欣,徐伟,董月娥,胡恒.区域承载力与海洋产业集聚的动态效应――以天津市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01):27-32.

〔5〕王双,张雪梅.沿海地区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以天津为例〔J〕.理论界,2014,(11):35-40.

〔6〕狄乾斌,高群.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11):74-78.

〔7〕王显丽,姜国强,王君丽.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04):107-112.

〔8〕孙瑞杰,杨潇,于保华.国家与沿海各地区海洋经济发展预期比^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02):77-79.

〔9〕孙才志,李欣.基于核密度估计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动态演变〔J〕.经济地理,2015,(01):96-103.

〔10〕洪伟东.海洋经济概念界定的逻辑〔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10):97-101.

〔11〕滕欣,董月娥.海陆经济竞合协同演化模型及策略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09):90-95.

〔12〕李彬,韩增林.辽宁省海洋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评价〔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04):93-97.

〔13〕张少峰,张春华,邢素坤.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04):103-106.

〔14〕蔡先凤.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安全保护:重大挑战与制度创新〔J〕.法治研究,2012,(10):108-116.

〔15〕刚晓丹,韩增林,彭飞,等.陆海统筹背景下的沿海地区经济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异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04):19-26.

〔16〕陈艳丽,王波,王峥,等.在环境约束下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01):21-26.

篇2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海洋体育;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2)04-0017-05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海洋开发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体育作为国家软实力代表之一,理应在海洋领域大展宏图。纵观世界海洋体育发展状况,我国目前与西方各国比较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军团在帆船、赛艇与沙排等竞技项目上也有斩金夺银的表现,但毕竟是“举国体制”带来的结果,国人海洋体育的意识还没有形成,拥有300万km2海洋面积和18 000 km陆地海岸线以及6 500多个岛屿的海洋体育资源尚待开发。为此,大力发展海洋体育是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海洋体育文化是当前文化兴国应有之义。

1 关于海洋体育的定义

鲍明晓[1]认为:“海洋体育是人们利用海洋资源和环境,有目的地开展运动休闲活动的总称。”黄文浪[2]认为:“海洋体育是以提升人们身心健康为目的,依托海洋资源及环境开展的,具有浓厚海洋特色的体育活动的总称;具有原生态、亲自然、高参与、深体验性的体育活动。”滕海颖[3]认为:“海洋体育是人类依据海洋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组(套)锻炼身心并使其健康的运动项目。”其核心内容是依托海洋资源和环境,为增进身心健康而进行的具有生态性、娱乐休闲性和海洋特色的体育运动。

近代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主义者提出一个口号:“向生命索取它所能提供的一切东西。”[4]所谓生命索取,是人类自身为了自我需求而打破与生命之间保持的相对稳定,即打破低层次需求跃入更高层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类开始追求健康保障、娱乐休闲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等需求目标,加上闲暇时间增多、科技与经济水平提升等多因素连锁反应,致使带有原始体育基因的海洋劳动、游戏、祭祀等社会活动形态逐步演化成当代海洋体育活动;强调海洋体育的本质功能和核心价值,即遵循“健康第一”的理念,增进身心健康,追求身、心、社会适应三维健康核心价值观,对于健康不仅要从生物性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状态,更主要的是促使人融入社会的能力;突出海洋体育的空间性特点,一般说来,人们对于海洋体育的认识往往局限在海滩、海面上,但从开放的、立体的视角观察海洋体育活动,其区域空间应拓展为海上(中、底)、海滩、海岛(礁)、海空,形成一个完整的相辅相成的海上体育生态系统;不仅如此,体育的文化属性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海洋体育也应视为社会文化活动的要素之一。为此,本文将海洋体育定义为:以海洋生态系统为活动空间,以满足大众休闲娱乐和健康需求为目的,依托海洋资源而进行的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梳理海洋体育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应包涵自然环境、时间、设施、经费、人员与制度6大要素,其中自然环境是不为人的主观意识所改变的,它对海洋体育活动起决定性作用,而其他要素需通过体育组织起作用。制度是一个动态因素,它与活动、组织相互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2 形成海洋体育文化的相关概念链接

2.1 文化与海洋文化

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5]。分析200多种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概念的界定,无论是从何角度审视都带有趋同性。首先,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其次,文化不是随意的意识建构,而是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再则,文化是人类适应、联系环境过程中借用一定的手段和方式的创造体现。了解文化属性是认识海洋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即从一般到个别,普遍到特殊的规律来看待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特殊关系。

海洋文化是相对于陆地文化提出的,从进化论观点解释,原始生命诞生于海洋,陆地生命包括人类都是海洋生命经过漫长岁月进化而来的。就历史根源与逻辑起点来看,海洋是陆地文化的泉眼,海洋文化理所当然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故海洋文化拥有文化属性的共性外,因其生态环境与生活背景的不同而具有海洋文化的特殊个性。比较众多专家对海洋文化概念的论述,笔者较为认同曲金良先生[6]的说法:即“海洋文化是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因有海洋而创造出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

2.2 体育文化与海洋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下位概念,依据文化的相关定义而引申,从文化的普遍性过渡到体育文化的差异性,存有类似和特有的文化要素。卢元镇[7]认为:“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

体育文化与海洋文化同属文化空间中两个并存的文化体系,在文化共性的作用下,海洋文化与体育文化碰撞、交融的过程中形成了海洋体育文化。从广义上讲,海洋体育文化泛指与海洋有关的体育文化,是人类受海洋影响逐步孕育、创造、形成的具有海洋特性的体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海洋体育文化指人类以海洋环境为依托,在长期与海洋生态相互作用的体育实践活动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一种以海洋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体育文化意识形态。海洋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与海洋文化相互结合的产物,是新文化在形成时的选择与重构,表现出一种数学逻辑,即包含和被包含关系。

3 海洋体育文化内涵与外延

3.1 海洋体育物质文化

篇3

关键词:海洋管理 海洋实践活动 海洋行政管理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多,陆地资源的短缺,人类开始寻找新的资源,而远比陆地面积广博的海洋资源进入人类的视线,这造成了对海洋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增大了海洋管理者的压力,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海洋管理方式已经被各国政府列为重点关注问题。海洋综合管理的发展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海洋管理方式是我国当前海洋管理工作科学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而通过对海洋行政管理这一学术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加强对海洋管理的关注。

二、 海洋管理与海洋行政管理的分析

(一)对海洋管理的分析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对海洋资源的利用越来越重要,海洋利益的各种矛盾也日益突出,一些沿海国家和政府为了争取更多的海洋资源的利用,不考虑海洋资源的综合发展,不顾后果恶性破坏、抢夺资源。为了管理这些诸多无序的行为,针对海洋资源与海洋利益的分配,在管理中将涉及到海洋的活动都称为海洋管理。在各类管理活动中,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不同性质的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中也是不同的,其中一些是为了科学有效的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还有一些是为了增加经济效益。

(二)对海洋行政管理的分析

海洋管理的概念并不局限在对相应海域进行管理,从广义上来说,海洋管理主要是基于政府层面对所辖海域进行政治、经济以及环境开发等项目的综合性管理,当前海洋资源管理的主要方向是经济开发方面,管理人类的海洋实践。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海洋管理与海洋行政管理的区别意义不大。在现实中很多时候政府不进行对海洋的经验和管理,在社会关系中人和人的活动是政府特有的管理对象,而在海洋行政管理中,政府管理不是对以自然存在的海洋为对象,而是以人在各种海洋实践活动为其核心研究内容。从另一方面来看,自然海洋的管理也是需要通过对人的海洋实践活动来进行的,这就需要提高人的实践能力和活动的效率;海洋行政管理也需要在对人的活动管理和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益方面同步提高。 在内容方面来说,自然海洋的管理与对人的海洋实践活动的管理是相同的,但是,与海洋管理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即海洋利益的经济活动不是政府海洋行政管理直接的追求目标,而其主要目标是管理人的各种海洋实践活动。

三、 海洋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所谓海洋行政管理主要是各地区根据划分的海域界限,对海洋空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管理模式,对于海洋资产的经营目的在于维护本国海洋资源的利益,实现海域价值的最大利用。海洋资产管理与国家利益、国际社会准则有直接联系,可以说,海洋资产管理是一种轨迹合作与公共道德准则相适应的开发性活动。明确与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知识和理论,让海洋行政管理得到迅速发展。建立有效地海洋行政管理学,推动海洋行政管理公正、科学、高效地发展,促进健康海洋事业的发展,丰富行政管理学的内容。

行政管理学在海洋行政管理实践中的科学合理的运用,并在实践活动经验总结中进一步完善海洋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海洋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根据海洋行政管理,遵从行政管理的根本规律;二是分析总结海洋实践活动的规律,海洋行政管理是对海洋实践活动的管理,应当适应海洋实践的特点。

(一)行政管理理论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把行政管理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行政管理学关系到多种学科的知识内容,如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及行为科学等。海洋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畴根据行政管理学的学科结构可以概括为:海洋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基础、海洋行政管理的主体运行、海洋行政管理基本职责的落实。

(二)海洋实践活动的规律

从事海洋活动要根据行政管理的对象及其活动特点实施有效地行政管理,海洋行政活动有的要在海上进行,如监测海洋环境的变化、监查各类海洋实践活动、以及管理相关海洋公益活动,这些都是要求海洋行政管理的主体必需具有一定的海洋知识和海上活动技能。因此在海洋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前提下总结了海洋实践活动的规律。一是要针对海洋行政管理的特定对象提出管理的目标和任务,二是根据海洋活动的具体实践环节,要求管理者具备相应的海洋知识,把握人类在海洋实践活动的规律。

(三)归纳海洋行政管理的历史经验

海洋管理要充分发挥出科学性,才能有效提高海洋行政管理的水平,对海洋行政管理经验要不断创新与改进,实现海洋管理的科学化发展,主要目的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海洋管理的方法应当向多元化目标发展,人类经济的发展必定带动活动空间的扩大,海洋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必须以多元化方式进行发展,而政府对于海洋管理的职能也需要进一步扩大,从而实现海洋行政最优化管理。

2、管理方式方法的改变。海洋行政管理朝着现代化科学的发展,管理方式发生了以下几个革命性的变化:一是法制化管理,二是资产化管理,三是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来提高海洋的管理,四是为海洋活动提供公益服务。

3、海洋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如今在社会影响中日益增大海洋事业的发展,海洋行政管理的任务也在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建立健全完善的海洋行政管理体制日益重要。

参考文献:

[1]郑敬高. 海洋管理与海洋行政管理[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50-55.

[2]张良. 构建中国海洋行政管理综合协调机制[D].广东海洋大学,2012.

[3]吕建华,王刚. 海洋行政管理(学):一种公共管理视角的定位及构建[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06:41-44.

【作者简介】

篇4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地处太平洋西岸,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应当指出,海洋所蕴藏的巨大潜在资源和能力将为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21世纪,海洋将成为解决我国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的主要出路。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

毋庸质疑,发展是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宗旨。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海洋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意义下强调发展,不超越生态环境系统的更新能力,实现海洋生态的良性循环。其实质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把发展经济看作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其过程是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通过延长产业链,在系统内进行“废弃物”全面回收、再生资源化、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目标不是高能耗、高产出、污染严重的物质文明,而是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因此,海洋生态的可持续性、高效性、和谐性和自我调节是海洋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环境系统,是新时代人海关系和谐的前提因素。发展海洋经济就是要实现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掠夺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闭合型演变的人海和谐生态轨迹,实现从只追求经济利益的一维繁荣走向社会、经济、生态、健康、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多维立体繁荣。

(2)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目标。

人海关系即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是人地关系的一种类型,其主要反映在人类对海洋的依赖性和人类的能动性两方面。纵观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兴鱼盐之利,通舟楫之便”的依海式生活,海洋也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财富和恩泽。然而,20世纪开发海洋的热潮,使得我国近海区域的一些海洋资源开发过度,环境遭到破坏,物种锐减,海洋污染逐年加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海域的综合开发效益,难以持续利用。所以,在新时代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新型人海关系的概念,其实是一种互利互惠,共生共长的关系,人要尊重海洋,尊重自然,这样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永续发展。一方面,人类要向海洋索取更多的资源,供人类发展利用,另一方面,人类要积极地良化海洋环境,让海洋的生产力不断的提高,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既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前提与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其最终目标,二者互相作用,不可分割。

2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思路设想

必须看到,当前世界经济中心正向太平洋转移,而太平洋西岸更是世界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为了迎接海洋世纪的到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顺应历史潮流,体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建设道路,以人为本,以海为源,发展海洋循环经济,促进人海关系和谐。

(1)加强海洋资源调查、勘探,充分掌握海洋资源情况。

人海关系和谐,发展海洋循环经济,首先应该着眼于开发利用新的海洋技术,加大勘测力度,发现更多资源,弥补陆地能源不足,缓解需求增长的压力造成的环境、生态破坏。除此之外,还要反对海洋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走出一条以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为基础、海洋经济的可持续性为中心、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目的的发展道路。其次,应该明确未来海洋发展战略,坚持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的统一,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的统一,重视海洋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良性循环、海洋资源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怪圈,实现科学开发与永续利用的有机结合。

(2)根据国家宏观政策指导,部署有特色的海洋开发战略。

从宏观层次看,必须明确发展海洋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使海洋经济真正成为促进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以及环境质量提高的物质手段,由以海论海的狭窄圈子向海陆一体化发展的思路转变;由粗放型无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向集约化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转变;由传统海洋产业向新兴海洋产业转变;由无偿使用海域、掠夺性开发海洋资源向海域有偿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利用开发转变,以人为本,把海洋开发作为全局性的战略任务进行综合部署,促进海洋生产力方式的优化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肯定,中国要提出以海洋资源为开发对象,以制度体制创新(如海洋资源产权制度、海洋投资机制、海洋法律制度、海洋教育科研体制、海洋管理体制等)为重点的海洋开发战略是至关重要的。

(3)依托循环经济基本原则,促进和谐人海关系形成。

走可持续发展的海洋之路,要求我们依托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基本原则,形成和谐的人海关系。主要表现在:1.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紧缺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2.以人的健康安全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从根本上解决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3.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的重要原则。最大可能地延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有效延长产品的服务周期和强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同化能力,实现资源节约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4.正确处理海洋开发与陆地开发的关系。加强海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支援,发展既要以陆地为后方,又要积极地为陆地服务,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海陆并举,加快人海关系和谐步伐。

3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支撑体系

2006年作为国家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推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新举措,要抓住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步伐,构置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努力人海关系和谐发展的局面,尤其是在海洋经济开发的进程中着手建立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以法律为保障的支撑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支撑体系、以科技为动力的支撑体系。

(1)建立以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

吸取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先污染,后治理”的深重教训,在海洋经济开发中必须建立以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下功夫综合治理重点海域的环境,努力恢复近海海洋生态功能,保护红树林、海滨湿地和珊瑚礁等海洋、海岸带生态系统,加强海岛保护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积极完善海洋功能区划,规范海域使用秩序,严格限制和制止开采海砂、围海造地的急功近利行为;有计划有重点地勘探和开发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国际海底资源。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以法律为保障的支撑体系。

对于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来说,建立法律支撑体系十分重要,有利于为全国海洋经济大发展创造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环境。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快循环经济立法进程,形成配套的法律体系,建立监督有效、执法有力的海洋管理队伍,明确消费者、企业、各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之内。以此推动海洋综合管理体系的形成和海洋法规的不断完善,逐步使海洋开发得到合理、有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支撑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推进海洋经济开发必须建立起以内需为基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主线的产业结构,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各种操作机制和交易规则,站在时代的高度重视海洋事业,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标准统筹经济、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把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利益调节结合起来,遵循“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发开放价值取向,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速度与效益统一”的基本原则,实现人海关系的和谐发展。

篇5

利用海洋资源大力开发海洋旅游,必须关注海洋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推动海洋生态旅游,这也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方向。除了海洋以外,其基本类型还包括山地、森林、草地、各种水域及沼泽等。在可持续发展理论视域中,提倡海洋旅游资源的适度和合理的开发,密切关注海洋生态环境,真正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三者和谐统一,需要不断的努力。

一、海洋旅游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海洋旅游是指人们以海洋资源为基础的包括观光、度假和特种旅游的各类旅游形式的总称。亚热带海滨旅游是从19世纪末在地中海北岸兴起的,热带海岛海滨旅游则是从二战之后才兴起,但由于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其发展速度惊人,拥有广阔的前景。我国的海洋旅游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在东南沿海和南中国海仍然有许多海洋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尚未开发或充分开发。太平洋中的岛屿、印度洋沿岸、非洲大陆沿岸、南美洲大陆沿海等也有许多可以开发的海洋旅游资源,这些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将会推动海洋旅游在世界旅游中的地位继续上升。

此外,海洋高新技术突破和发展也将继续丰富海洋旅游活动。随着海洋科技的发展,新的海洋旅游活动形式不断涌现,人们能够潜入更深的海底,能够看到海床上喷发的热液与矿物的火山,甚至能够潜入北极厚厚的冰层以下,观赏亘古不变的冰川与海床。这些旅游活动和项目高新技术含量高,以其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吸引着大批旅游者,带动了海洋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一方面,海洋旅游的发展推动了地区经济的有效增长,另一方面,也给当地的生态和社会环境带来诸多影响,这些影响大部分是负面的。规划和开发不当,使自然和人文环境发生退化,而这恰恰是对旅游者的核心吸引力。海洋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对环境影响的失控是危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旅游景区环境污染严重。旅游促销和宣传带来了大量的客源,许多海洋旅游区在旺季时,游客猛增,接待量远远超出该区域旅游的承载能力,加剧了大气水体的污染,游客产生的生活垃圾增加了景区环境的压力,拥挤的游人又造成了景观视觉污染,尤其是旅游“黄金周”产生的大量客流,使景区交通拥堵,大量消耗了物质和能源。

2、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海洋旅游热潮使海洋旅游开发受到了沿海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关注,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而大力发展。从我国大部分沿海省市的海洋旅游发展规划来看,未来十几年我国将面临新一轮旅游资源大规模开发的热潮,滨海、海岛、沙滩等海洋自然区域则是开发的重点。这些区域往往是生态敏感和脆弱区域,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势必对其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3、旅游热造成基础设施压力。旅游热潮带来的最大影响莫过于人流拥挤和交通阻塞,影响了旅游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降低了游览质量,给旅游地的社会和文化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由于游客管理措施不力,景区内随意丢弃废物、乱刻乱画等污染现象大量存在,这些影响在短期内是难以消除的。

二、生态旅游及海洋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

与传统的大众旅游相比较,生态旅游是指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并重,强调适度的开发规模,保持合理的游客密度,争取最小环境影响的一种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旨在使旅游产业与环境保护之间达到平衡与协调,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生态旅游肩负着保护环境的责任,是一种高品位、高档次、高格调的旅游活动。目前,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全球热点并继续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生态美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目前理论界公认的指导生态旅游发展的三大理论基石,其基本概念、观点及体现的生态旅游价值可归纳为表1。这三大理论体系已经较为成熟,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表1 生态旅游三大理论及其生态旅游价值体现

理论 基本概念 基本观点及生态旅游价值体现

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是主要研究人与各个自然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 包括人类中心论、人与自然协调论、倒退论及生态人文论。其生态旅游价值体现为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相互协调;对于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必须慎重的加以保护。

生态美理论 是主要研究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美的现象及其本质的理论,也包括对审美活动的研究 包括自然生态美、人文生态美两种。其生态旅游价值体现为以美的体验和对美的欣赏为出发点,营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并加大保护力度。

可持续发展理论 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包括公平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其生态旅游价值体现为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升环保意识,将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观点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海洋生态旅游除了以上述三大理论为研究基础外,还涉及到海洋科学、环境伦理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环境承载力理论、清洁生产理论、旅游经济学、循环经济学、旅游管理学等跨学科的理论,对这些理论成果的交叉研究有助于推进海洋生态旅游的实践。

三、海洋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我国海洋旅游产业较国际市场起步较晚,因此在海洋生态旅游开发思路上尚不成熟,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旅游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相关的理论研究、法制建设、管理运作及人们的生态认识和观念等都相对滞后,导致在旅游开发活动中,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海洋资源浪费较为严重,阻碍了海洋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意识比较淡薄,认识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海洋污染、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总体趋势并未有效地遏制,污染范围仍在不断扩大。如有机污染、油污染、重金属污染、海洋垃圾、赤潮等环境污染事件频发,海洋生态环境仍不断遭到破坏。这与海洋旅游相关者(决策者、规划者、管理者等)的生态意识淡薄有很大关系,不注重对生态和环保的综合考虑,缺乏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认真思考。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缺乏对生态和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了解,没有正确认识生态旅游中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互为保护作用。加上一些旅游者素质尚待提高,不文明的旅游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旅游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二)海洋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和管理不科学,缺乏对科学开发规律的正确把握。

快速扩张的海洋旅游需求导致游客过多,在造成对旅游目的巨大压力的同时也与脆弱的海洋生态环境形成了强烈反差。大多数地区尚未建立科学完善的资源开发评价体系,存在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低水平开发问题以及海洋资源错位使用,功能重复交叉甚至相互干扰的情况,盲目围海造地及不合理的建设已引起部分海洋旅游区沙质海岸向泥岸退化。大量适合于海洋旅游开发的优势资源被污染严重的工业、能源、港口、养殖等产业占用,自然生态无法复原,失去了发展海洋旅游的机会。海南陵水县新村港珍稀红树林因“向海要粮”(围海造田)被砍伐,濒临灭绝,造成生态严重失衡,虽然海南省正积极弥补,但是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是不可逆转的,直接导致当地生态旅游价值的消失。因此,在决策时,对旅游项目的性质、功能论证不足,定位不准确,出现功能之间的相互冲突和排斥,将导致海洋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破坏。

(三)海洋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缺少自主和创新品牌。

目前,我国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尚不充分,导致海洋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就海洋旅游业来讲,已经开发利用的海洋旅游资源占总资源的30%,总体经济规模排名大体处于中等水平,产业素质不高,具体表现为产业链不完整,海洋旅游产品设计不健全,难以发挥整体效益;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有些资源开发技术和设施还比较落后,科技含量不高,缺少自主和创新品牌,导致海洋开发效率低、集约化程度低、资源浪费严重。

(四)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海洋生态旅游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生态旅游的专门法规或者规定,即使在其他法律法规中有一些涉及旅游的法律条款,也往往缺乏准确性,对生态旅游行为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约束。

缺乏海洋生态旅游相关的专业管理人才,大部分生态旅游管理者没有经过系统的专门培训,也没有长期从事旅游及环保方面的工作经验,缺乏专业知识、职业操守、社会责任以及法制、政策方面的教育。偏远地区的海洋旅游开发基本始于本地自发开展,有比较浓重的原始色彩,由于缺乏先进的发展理念,文化、技术、信息等多方面条件有限,其旅游策划及管理水平低下,造成内耗式的竞争。此外,服务水平的缺失也给海洋旅游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旅游资源作为一切自然资源和人文社会资源的集合,其丰裕程度和品质优良程度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旅游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丰厚而独特的海洋旅游资源,也就失去了旅游地开发的基础;同样,旅游活动从本质上看是人类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海洋旅游的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优良的海洋生态环境条件是促进海洋旅游经济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篇6

[关键词] 海洋行政管理海洋管理 行政管理 公共管理

 

随着陆域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大,海洋资源逐渐引起各国的重视,海洋的地位也日益凸显,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强对领海甚至公海的开发。由此,海洋管理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尽管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都对海洋管理表现出极大的热忱,但实际上关于海洋管理的涵义及学科构建尚没有一个清晰统一的框架。尤其是海洋行政管理,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当前对海洋行政管理的界定主要集中在两个角度:一是从行政法的角度对海洋行政管理及其它海洋管理概念作了梳理,如滕祖文的《海洋行政管理》一书即是按照行政法的角度来编撰。二是从管理学的角度阐述了海洋管理和海洋行政管理的关系,如郑敬高等人编撰的《海洋行政管理》一书。但是目前尚没有学者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加以论述。而明确海洋行政管理在公共管理中的学科地位,不仅有利于海洋行政管理(学)自身的理论构建和发展,而且可以从一种全面的视角来审视海洋行政管理与其它海洋管理概念的关系,有利于整个管理学科的完善和发展。本文尝试从公共管理的学科角度对海洋行政管理的定位及构建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海洋管理与海洋行政管理

关于海洋管理与海洋行政管理的关系,部分的学者已经作了一定的阐述。鹿守本把海洋管理的对象分为自然系统对象;海洋使用者和海上活动者对象两部分,将海洋管理定义为:“在海洋事业(含开发、利用、保护、权益、研究等)活动中发生的指挥、协调、控制和执行实施总体过程中所产生的行政与非行政的一般职能,即是海洋管理。”[1](p49)鹿守本对海洋管理的定义着眼于一般管理的角度,未体现出对海洋行政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区别。郑敬高对其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把人类以海洋为对象的实践活动和以这种实践活动为对象的管理活动区别开来,前者称为海洋管理,后者为海洋行政管理。[2]或者更为详细一些,前者称为海洋经营管理,后者称为海洋行政管理。笔者也认同这种划分,只是认为海洋行政管理还应该包括政府对自身介入海洋活动的管理,因此,海洋行政管理的定义可以表述如下:海洋行政管理指海洋行政机关及其人员依法对自身及社会组织介入海洋活动的管理行为。他至少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政府在介入海洋活动过程中对自身的管理;二是海洋行政机关对社会其他主体在海洋活动中的管理、协调和监控。

此外,笔者更倾向于将海洋行政管理理论作为海洋管理理论的发展主体。首先完善海洋行政管理,由此带动海洋经营管理的发展,其学科的发展脉络与陆域的有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如果说陆域管理理论沿着一条“企业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包括公共管理理论)”的脉络发展,后者的发展更多的建立在对前者理论的借鉴上,那么海洋领域管理理论则应该相反。其脉络是“海洋行政管理——一般海洋管理理论——私人海洋管理理论”。其原因主要在于:

1.海洋实践活动更具公共性,需要政府行为的有效介入。人类诞生于陆地,发展于陆地,在陆地上的活动较之海洋,成本较低,个人和私人组织有能力支撑自己活动的成本,且收益的周期较短,个人和私人组织也愿意为其活动进行投资。因此,在陆域,私人管理的理论占据主要地位,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有赖于借鉴私人管理理论的发展。而海洋活动和陆域活动不同,其不可预测性较之陆地要大的多。个人和私人组织在面对海洋活动时,由于力量和承受能力的有限,或是不愿过多的介入,或是其开发多带有短视效能,其成本—收益比例远远低于陆地,影响对海洋的进一步开发。换言之,人类探索海洋规律的活动,其“公共性”更加明显,这种具有不可分割性的规律探求,由政府来提供更为适合。政府在介入海洋活动时,必然需要建立对自身活动有效管理的理论体系,海洋行政管理的价值正是体现于此。

2.海洋活动具有更强的外部性。所谓外部性(externalities),即不属于买卖或交易双方的预测,但却是组织运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事物。[3](p9)它体现出一种活动不仅产生活动者所希望的或只影响他自己的结果,而且对他人和环境造成影响。通常而言,活动的外部性倾向于特指其负外部性。绝大多数海洋活动都产生影响公共利益的负外部性,尤其是海洋环境的破坏更是具负外部性的公共问题。海洋行政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就这些外部性很强,影响公共利益的海洋管理活动进行管理,而且也只有海洋行政管理能更好的消除海洋活动的外部性。[4](p39)

3.海洋活动涉及更多重要的利益主体,其协调需要政府的参与和主持。尤其是当今社会,世界各国都加强对海洋的开发。美国在1998年全国海洋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开发、保护、恢复海洋资源的建议,并从2001年起对海洋环境和法规进行全面研究,对国家海洋管理政策重新做出全面评估,从而为21世纪美国海域经济开发政策勾出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又于2004年4月了一份长达514页的研究报告。1997年日本在《海洋开发年度推进计划》中,已经把“探求新的海洋开发的可能性,立足于国际角度推进海洋的开发”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确立起来。[5]各国对海洋资源的争夺,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利益摩擦,我国如果要在海洋开发和利用方面取得成效,不仅需要完善国内的开发管理,而且需要探求国际开发的协作和协调。这两方面都属于海洋行政管理的研究范畴。

如果将海洋行政管理作为海洋管理理论的发展主体,即将探索政府管理行为作为重点,那么,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界定海洋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三者关系的明确是海洋行政管理进一步发展的前提。

二、海洋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

上个世纪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进行学科结构的调整,其重大举措之一是设立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五个二级学科。作为一级学科的公共管理学,其研究对象和范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政府自身的运作和管理;政府对社会不同领域的管理(部门公共政策和管制);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内部运作和管理(如学校和医院的内部管理)。[6]但实际上,公共管理学科的五个二级学科,对这三个层次的划分并不明显,或者说,很难界定五个二级学科到底应该归属哪一个层次,它们之间更多的是一种重叠和交叉的关系。尤其是面对新的领域扩充时,很难明确新领域的学科地位,至少现在的学科体系就并没有凸显海洋行政管理的位置。[1]这说明当前的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周志忍为公共管理的学科发展提出了两条思路:第一,公共管理应该留有向外发展的余地,随着社会需求和基础条件的成熟,增设或新添其他的二级学科,只是增设的二级学科应该着眼横向分工的专业领域如环境保护等,而不是具有综合特征的学科;第二,将行政管理作为公共管理学的基础和平台,建立开发式的学科体系,即行政管理与其他的四个二级学科不是并列关系,而是某种基干与分支的关系。在不变动现有的学科体系下,可以容纳增加的研究领域。[7]

暂且不论这两种思路,哪一条更有利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我们所关注的是,对于海洋行政管理的发展,哪一条思路更有力呢?如果选择第一条思路,作为与土地资源管理并列的二级学科,海洋行政管理称为“海洋资源管理”更为合适一些,这就面临着学科名称的再次变化。[2]笔者倾向于第二条思路,即海洋行政管理以行政管理为学科平台,将行政管理的理论体系作为基础,借鉴其他二级学科的成果,逐渐完善自身的学科体系。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可以厘清海洋管理的学科类别,完善各自的发展。如上所述,当前海洋管理与海洋行政管理的关系存在一定的模糊,本文赞同海洋管理划分为海洋经营管理和海洋行政管理,而且以后者为主体的观点。若坚持第一条思路则面临“海洋资源管理”概念的诞生,如何界定海洋管理、海洋经营管理、海洋资源管理和海洋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又是一个新的课题。这将为整个海洋管理的发展人为增设一些壁垒,不利于学科的相互借鉴和发展。

  2.当前海洋行政管理的学科构建不足以成为一级独立的学科。至少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海洋行政管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自身的理论体系不仅不能和行政管理相提并论,也远不如其他的四个二级学科。海洋行政管理所借鉴的行政管理理论,要远多于自身的独特理论。将海洋行政管理归属于行政管理的一个研究系统,一方面可以继续沿着当前的研究脉络发展下去,继续借鉴,另一方面也不会与当前的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发生冲突。有利于整个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

3.海洋行政管理以行政管理为学科平台,可以突出海洋行政管理以完善政府行为为核心的学科特点。如上所述,与陆上管理行为和理论的发展脉络不同,海洋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政府组织强有力的介入。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探索如何有效提高政府效率和加强政府行为的学科,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在如何管理政府和政府如何管理方面,积累的大量的理论和经验。这些理论和经验如果作为海洋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基石,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的促进海洋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和学科完善。

三、海洋行政管理的学科构建

在明确了海洋行政管理的内涵和学科定位后,如何构建海洋行政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也是一个需要面对的课题。当然,国内外的部分学者对于海洋行政管理的研究在范畴上作了一定的诠释。美国的j.m阿姆斯特朗和p.c赖纳在他们合著的《美国海洋管理》一书中,将国家对海洋活动的管理分为十项职能:组织海洋研究;从事海洋资料的收集、存储与分配;财政赞助;税收;监测;实施法律;解决冲突;制定政策;制定法规;制定规范等。而国内的学者郑敬高在《海洋行政管理》一书中将海洋行政管理的体系分为海洋行政管理体制;海洋立法与执法管理;海洋政策与决策;海洋权益管理;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环境管理等几个方面。滕祖文的《海洋行政管理》一书主要从行政法的角度进行阐述,全书的体系也类似于行政法教材的体系。[9]

笔者在综合不同学者的分类基础上,根据行政管理的学科构建,认为海洋行政管理的学科体系,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海洋职能。其内容主要涉及国家在海洋活动中的职责定位,政府应该介入何种海洋活动,介入的程度多大,应该采取何种方式介入,以及随着海洋环境和行政环境的变化,政府应该做出何种反应。

2.海洋制度。针对海洋职能,国家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应该建立何种的组织体系,其机构的设立、权责、相互关系等一系列内容;此外,权力机关针对海洋管理的立法,行政机关涉及海洋方面的行政立法,都应该属于这一层面。

3.海洋战略。尽管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并没有涉及战略管理,但是公共管理,尤其是新公共管理将战略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要将战略思维融入行政管理的所有阶段之中。[8]对于海洋行政管理而言,其战略思维更为重要。战略的涵义本来就蕴含着一种竞争,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争夺,正是战略思维的体现。海洋战略的重点在于探讨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变化,海洋未来的国际地位,世界各国针对海洋的举措,以及我国如何保护领海和有效参与公海开发。

4.海洋决策。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是公共政策研究的主要内容,海洋决策的研究范畴同样应该立足于此。在借鉴公共政策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海洋战略和海洋环境,提高政府的海洋政策水平。

5.海洋实施。即海洋立法或海洋决策做出后,海洋行政机关及其人员贯彻法规和政策的全部活动或整个过程。它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海洋行政指挥、海洋行政沟通、海洋行政协调、海洋监控和海洋方法。海洋实施应该是整个海洋行政管理内容最为庞杂的部分,也应该成为其他海洋管理汲取海洋行政管理理论和方法的主要部分。

6.海洋财政。主要涉及政府在海洋管理活动中的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权力机关如何界定海洋开发的财政支出在整个财政预算中的比例和地位;二是政府如何利用财政手段有效的调控整个海洋开发的进度和规模,以达到海洋开发的最佳效果。

7.海洋伦理。主要探讨在开发海洋资源的过程中,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海洋长期利用与近期利用之间的关系、各国在公海的行为规范等。

 

[参考文献]

[1]鹿守本.海洋管理通论[m],海洋出本社,1997

[2] 郑敬高.海洋管理与海洋行政管理[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3][美]戴维.h.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郑敬高等.海洋行政管理[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5]李靖宇 于良臣.关于中国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6][7]周志忍.论公共管理学科整合:问题、挑战与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8][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9]藤祖文.海洋行政管理[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oce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ncept and building from public management

[abstract] how to definite oce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istinguish oce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ocean manage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management, some scholar have made. but they have not made from the angle of the course of public management, which is the first problem oce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ed face.

[key word] oce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ocean manage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management

--------------------------------------------------------------------------------

篇7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生态文明;资源环境评价;差异化指标体系

1引言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一直是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热点和难点所在[1-5],目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由种群生物学问题上升到了涉及自然和社会多学科的集成创新,甚至是关系人类未来命运的哲学问题[6]。近30年我国研究者就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和试点工作[7-11]。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列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要求“系统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有效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合理控制空间开发强度,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在相关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层面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工作高度重视的同时,部分研究者及管理者也发现目前的试行评价方法及结果的管理适用性和管理效能不足[6,10]。因此,有必要面对紧迫的环境管理需求,分析目前方法体系与管理需求的差异,明确理论方法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倒逼评价方法体系改进完善。

2管理需求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创新性工作[10]。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研究和业务化运行就是为实现资源环境的科学管制和有效激励提供目标、方法和政策建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研究,不仅需要考虑资源环境自身的特点,包括资源环境的状态、抗干扰能力和恢复能力,还需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仅需要考虑自然资源环境,还需要综合考虑人文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文化背景、政策制度及管理体制和法制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对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的方式、规模和速度,会对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起到增强或者削弱的作用[12]。将自然与人文因素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明确评价区域可以承载的社会经济发展前景及其制约因素,才能对社会发展规划和管理起到支撑和引导作用。对于管理而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2个关键点:①广为关注的是否超载,包括临界超载的承载状况判断;②承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大小,包括发展潜力问题。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智能圈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在工业文明大背景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往往是伴随着工业和城镇开发热潮,发展初期不可避免的会以一定的环境和生态为代价。除了开发压力是否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影响的判断以外,开发过程中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是否合理,自然资源环境的转变(如围填海)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也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3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管理适用性

3.1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的基础理论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的基础理论主要来源于种群生物学,并借用工程力学的概念来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6]。从学科体系来说,种群生物学是严格意义上的自然科学,逻辑斯蒂模型在明确约束条件后,可以实现承载力的定量化计算和预测,并且在草原管理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13]。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内涵已经与单纯研究特定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物种数量这一具体的科学问题有了本质上的改变,除了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等特定行业,宏观资源环境管理中主要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资源环境承载的某一特定物种数量,而主要是区域发展问题,承载力的概念仅仅沿用传统的概念方法解决不了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综合性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基于自己的认识角度来分析承载能力,如通过填海新增土地资源的闲置率来评估是否超载,实际上并不是从环境和生态角度来评价,而是从经济承载力的角度来考虑的———当填海规模过大导致高成本低收益,超过了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如果从环境容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的角度则只跟围填海的空间位置及填海面积有关,后期越是利用率高越是可能带来更大的环境压力。

3.2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阈值

按照传统概念,承载能力实际上是物种数量阈值,当物种数量超过这一限值就会影响自然资源环境的健康状况,并导致物种群落数量的下降。随着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的综合性转变,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阈值也呈现为一系列不同指标和视角阈值的组合,当开发强度超过一定的量的组合时,区域可持续发展就受到影响。超载阈值判断的分歧主要来源于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不同理解和认识。有必要对目前2种可持续范式———弱可持续性范式与强可持续性范式进行深入探讨[14],在统一的基础上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对接,明确为不同的阈值等级,并应用于管理实践。除此以外,具体就承载阈值类别而言,也有基于不同视角得出的阈值,并且都具有管理价值,因此阈值的确定需要考虑主要因素和社会发展阶段来确定相对合理的阈值。

3.3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试行方法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只关注了自然资源环境,没有涉及社会经济及政治科技方面的资源与环境。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尤其对于城镇区,人文因素往往在区域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自然资源环境由于其市场可替代性、外地可输入性和环境的可恢复性,往往在区域发展中只是起到次要和背景作用。在此情况下若是想建立起自然资源环境(承载体)与社会经济发展量(承载对象)的可度量关系就几乎不可能。因此,研究者和管理者判断自然资源环境是否被超载利用往往只能回到原有的环境标准角度上来,认为超标了就是超载,但这样实际上是大大简化了自然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复杂性和特征性关系,并导致一定程度的失真和无效。现有的环境标准和管理目标只是分析认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阈值的参考,还需要立足实际情况,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来具体分析。当开发与保护存在冲突的时候,仅仅基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实际上很难回答可持续发展决策问题,过度强调自然资源环境的保护也可能会过度提高环境成本,导致宝贵的社会经济发展机遇的丧失,虽然短期内防止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但是对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能实际上起到了阻碍作用。如经过严格论证和合理性分析的国家重点工程,需要改变某些海域功能和状况,并导致一定范围和程度上的污染增加,如果按照原有的海洋功能区划的水质要求来说就是超标,只考虑环境因素不考虑工程带来的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创造的价值在生态补偿和恢复中的重要意义,这一整体上利大于弊的工程就可能被否定。

3.4试行方法的管理适用性

试行方法主要是基于现有的海洋功能区划环境质量要求、生态红线中的岸线及海域保护要求、围填海管控指标、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等要素,依据短板效应来整合集成,对于海洋开发保护中的科学决策支撑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1)目前的方法体系主要来源于现有的资源环境约束管理,侧重于从严管制,有效激励还不够。评价结果是超载类型和预警等级,二者只是从现状和趋势方面起到管理约束作用,而对于管理者在识别区域潜在承载能力,以及提高承载能力,在承载能力允许范围内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些重要的管理支撑工作尚未涉及。(2)区域针对性不足。樊杰[10]指出“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很难存在统一的指标体系,采用差异化指标体系对承载能力进行科学认知不失为合理且具有效率的研究方法”。目前试行方法虽然根据主体功能区类型对不同的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粗分,但是海洋主体功能区除了自然保护区之外,近岸海域基本为优化开发区,分级分类尚不足以体现区域特征,距离构建差异化指标体系还有较大距离。

4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优化建议

4.1构建多参数多目标评价体系

目前的评价体系只是从严格限制角度来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管理引导。《关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要“从严管制和有效激励相结合”。下一步需要加强有效激励,在保护和约束的同时,也需要通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促进地方政府采用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包括改善投资环境、改善基础配套条件等,充分和高效利用闲置资源环境,提高承载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用发展来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目前的超载评价主要基于管理合规性,考虑到管理指标的区域适用性和针对性不足,从承载力概念的科学角度而言,超载必须要与社会经济挂钩,超载阈值往往也不是骤变点,而是一个范围。因此超载也需要从合规性拓展到区域发展的限制性,构建承载能力评价的多参数、多目标组合,包括承载力大小和风险评价,承载力大小主要表征承载的社会经济的量,风险则表征超载的可能性,可以认为是承载力的质。并且明确管理问题中哪些是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直接相关的,哪些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

4.2加强区域特征性评价

篇8

[关键词]德育 《历史与社会》 资料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169-02

德育,顾名思义即道德教育,有广义德育与狭义德育之分。其中“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本文主要探讨的德育是学校德育(以下简称德育)。德育隐藏在校园的一切活动中,包括践行学校办学理念、打造校园文化、构建课程等。其中在课程构建方面传递德育,即在日常的学校课程中传递道德知识,陶冶人的情操,是实施德育的较为重要的形式之一。

“《历史与社会》是在7-9年级以历史、人文地理和相关学。科为载体,对公民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课程总体目标是对新型公民素质的培养,核心是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如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德育?这是每一名《历史与社会》任课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笔者基于个人教学经验,通过选取七、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尝试探讨一些恰当的渗透德育的教学途径。

1.选择隐含德育内容的课内外资料

选择隐含德育内容的课内外资料是探究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途径的第一步。《历史与社会》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料,但并非是显性知识,而是隐性知识。这就亟待教师在认真剖析教材的基础上,从中挖掘有价值的德育资料。

例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之第一子目《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呈现了一幅《古代希腊》地图。这幅地图展现了古希腊的地理全貌。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利用图文资料,分析自然环境对早期区域文明的影响。如果利用这幅《古代希腊》地图,结合教材文字资料“欧洲南部的希腊半岛,东邻爱琴海。这里山峦起伏,海岸线曲折,海上岛屿星罗棋布……”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对希腊民主产生的影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希腊的商品经济发达和城邦国家的建立,使得城邦内的新兴工商业者追求民利的渴望更加强烈。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程理念强调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在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过程中,注重帮助学生更为理性、更加有智慧地认识人类的历史和生活环境,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继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教师选择图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对希腊民主产生的影响”。这恰恰是践行《历史与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同时也在无形中进行了德育渗透。

另一方面,《历史与社会》教材蕴含的德育资料毕竟有限,有时适当选择相关课外资料进行德育渗透,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教材德育资料不足的问题。

例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通过引用一些图文资料,如《美利坚民族的形成》、《17世纪欧洲的咖啡店》等,来帮助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促进了大陆迁徙,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不同区域文明的交流,引导学生树立全球视野的眼光。但是,有限的图文资料不能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这时,教师适当引用一些相关的课外图文资料,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比如,运用几幅《新航路开辟前后的世界地图》,揭示欧洲人对世界了解的变化过程;运用《14世纪前后欧亚商路的地图》、《新航路开辟商品交流路线图》帮助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学生的全球视野意识在无形中树立。

2.隐含德育内容的资料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选取隐含德育内容的资料是前提,如何将所选资料更好地在教学中运用与前者相比,更为重要。

案例:

以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第一课大洲和大洋》之《海洋对人类的影响》为例,本课的课标要求——“描述世界各大洋的分布概况,说明海洋对人类生存的意义”;教材编排特点一一借用地图与图片等形象事物辅助说明相关内容,这符合了七年级学生的认知需求——易接受直观形象事物,课后思考题的设置,真正使学生在“动起来”的过程中,将本课学习内容学以致用;学生情况——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换之际,对本课的地球知识、地图知识有一定的储备,对海、洋等地理概念的理解不明。依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学情,教师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一一学生说出四大洋的名称,利用《世界地图》,区分海与洋的概念;学会在世界地图上准确填充四大洋的位置;采取探究性学习方式一一分组讨论“海洋对人类的意义”,后展示讨论成果。在上述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搜集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鉴别的能力与合作意识,理解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逐步形成海洋资源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学目标中隐含德育的内容包括在“学生填充四大洋位置的过程中,形成空间思维能力”;在讨论“海洋对人类的意义”的过程中,形成对信息分析、判断和鉴别的能力,合作意识,理解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逐步形成海洋资源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材蕴含的德育资料,包括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思维的地图《七大洲和四大洋》,帮助学生理解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逐步形成海洋资源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确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图片——《海上石油开采》《潮汐能发电》《海岸风情》《马六甲与苏伊士运河》。另一方面,教材蕴含的德育资料毕竟有限,师生共同搜集一些相关课外资料,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实教学内容。

依据上述分析,教师可设置如下教学流程:

第一,课前准备环节:教师准备上课教具——地图,布置学生搜集海洋对人类意义的相关资料。教师认真研读教材,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讲课时对知识进行分类并形成相应的策略:1.通过阅读教材可获得的知识,即知识的存在点,让学生自行找出。2.课标要求中的重点特别是难点知识,利用《世界地图》,采取探究性学习、分组讨论的方式分别攻破。学生围绕教师布置的任务主题,查阅相关资料。

第二,导入环节:教师引入时政新闻“中日之争”,设问“为何中日两国对展开激烈争夺”——这反映出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重视。学生在此环节,大胆猜想和揣测。

第三,基础知识学习部分:

教师利用《世界地图》,以举例和图示方式帮助学生区分海与洋的概念。随后教师提问学生“世界大洋的名称是什么”,“你是否能在世界地图上(教师课前绘制在黑板上的与学生手中的地图册地图)标出”。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在黑板上、地图册上填充四大洋的位置。教师展示学生的填充结果,并点评。

随后,教师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海洋对人类的意义”;后就学生的汇报内容予以点评,总结出“海洋对人类的意义”——“海洋为人类提供生存与发展空间的意义,海洋的资源意义,海洋的交通意义,海洋的渔业价值等”,并在黑板上予以展示。

第四,小结。教师就学习方法进行总结——“是的,我们要学会这种学习方法,利用有关资料、图片、地图等说明某一问题”。

最后,教师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教师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多媒体上清晰地展示出来。

篇9

关键词:海陆环境一体化 陆海统筹 海洋资源

为了尽快平衡日益突显的环境污染与资源盲目开发等相互间的矛盾,各国开始寻求崭新的发展道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各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海洋领域成为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大潜质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经济的快速增长及人类对海洋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生态环境系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最为敏感的区域当属近海海域的海岸带地区。如不合理统筹规制,势必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了解并分析海陆环境的基础之上进行整体的科学规划,协调陆域与海域、经济与环境发展中的各个系统及组成要素间的合理关系,实现海陆环境一体化调控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陆一体化是在《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中首次提出的,其中提到“要根据海陆一体化的战略,统筹沿海陆地区域和海洋区域的国土开发规划,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逐步形成不同类型的海岸带国土开发区。”1而实行海陆统筹、兴海强国的战略建议,是张海峰于2004年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中提出。2在“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坚持陆海统筹”,3并将其正式列入发展战略的范畴之中。现有的研究普遍认为海陆一体化是海陆统筹要实现的目标,海陆环境的一体化调控是海陆经济一体化顺利实施的前提。在宏观规划的背景之下,将海陆环境一体化调控视为海陆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做到在发展海陆经济的基础上,实现陆域资源与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所以需要海陆环境一体化调控的理论基础作为重要支撑,可将其作如下分析:

一、海陆环境一体化主要理论基础

(一)海陆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在自然生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生态系统,即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物质流动为命脉、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社会体制为经络而形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4海洋与陆域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根据海洋自身的特性,在复合生态系统的支撑下,可以如下定义海陆复合生态系统,即是以海洋、陆地的自然环境为依托,以人类需求为主要发展动力,并按照生态系统的发展和演变规律运行,由海陆生态系统及经济社会系统共同构成的功能结构耦合体。当陆域资源开发接近最大阀值之时,海洋将成为人类索取生存发展物质能量的有利空间与基地。5正因陆地与海洋之间存在着能量、物质、生态系统等多方面因素的必然联系,也使其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连,海洋逐步成为沿海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战略区域,海陆统筹有了可靠的理论保障与客观基础。

目前,社会经济活动的大部分场所偏向于陆域,陆域与海洋的环境条件存在较大不同,形成了两个较为磅礴复杂的生态系统,但是海陆生态系统之间却又存在着固有的、稳定的相互作用,这决定了人类与海洋之间依旧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所以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要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必须维持陆域与水域间稳定的能量流动和转化才能实现海陆之间物质变化的一般规律,要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协调其与生态环境间的和谐关系,实现海陆环境的一体化调控。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一词是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提出的。1992年,联合国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及《21世纪议程》等文件。我国政府随后编制了《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并于十五大期间将其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心必须实施”的战略,其中包括社会、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其栖息的生境、物质生产及社会文化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因而依托海陆生态系统发展社会经济活动,必须在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之上进行。在其指导下,可以确保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过程中,保持和谐的“人海关系”,统筹海洋与社会及陆域的和谐发展成为必然。

二、海陆环境一体化调控的概念及内涵

在海陆环境一体化建设中,海陆资源是实现海陆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基础。因此海陆环境一体化调控应当在结合人类的长远利益的基础上,平衡陆域与海域生态系统,科学、有序的开发利用陆海资源,并制定防治海洋污染的合理规划及可行性应急措施,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保证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6。

(一)海陆环境一体化调控的概念

海陆环境的一体化调控即依据海洋与陆地间环境和资源的特性及能量交换等一般规律,以海域和海岸带为载体,以沿海城市为核心向远海的内陆发展7,合理开发及利用海陆资源从事社会及经济的各种活动,注重并落实利用经济、法律、文化等多种不同的机制为一体的海陆环境的统一整体调控。实现海陆环境的一体化调控,需要通过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开发间的和谐关系,来实现以保护海陆生态环境为基础的绿色循环经济的稳定发展。其中需要针对不同区域及其产业规划分布的差异,进行合理调整,并确保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低耗能、高产出”的优化产业布局,完善污染物的监控与防治措施,综合利用包括经济、法律等多种方式监管环境污染,以实现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海陆环境一体化调控的内涵

1、协调经济与环境间的和谐关系,发展以保护海陆生态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

随着经济增长步伐的加快,产业的分布较为密集且排污处理技术相对拙劣,且环保意识并不强烈,在满足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带来了多方面的问题,其中因强调经济发展导致环境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如19世纪的伦敦,发展密集型产业,工业气体的大量排放及冷暖水流的交换成为闻名于世的“雾都”。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也同样遭遇着不幸,因其美因河汇入莱茵河的河口至科隆约200千米的河段,鱼类几乎全部死亡8,因其在二战后大规模的重建与煤矿产业、化工冶炼等重工业的发展,大量的污废水排入莱茵河所致。

因而,有效的实现海陆环境一体化调控,就要明确以保护海洋与陆地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利用海洋及陆地资源为基础,走运用各种先进生产技术的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经济发展与海陆生态系统趋于平衡,需对清洁生产技术合理配比投资,加强全程的污染监控,利用市场机制积极激励各企业与部门的环保“投入与产出”。 根据各区域间存在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海陆资源开发规划,在保护好环境资源的基础之上,有效合理的发展海陆循环经济9。

2、利用法律法规保护海洋环境,实现海陆环境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突破经济增长的同时给生态环境及资源造成了相应的威胁。现阶段是我国“十二五”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要清晰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及海陆一体化调控的必要性10。

需明确发展“蓝色海洋经济”的目标与前提,制定整体的、长远的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认真贯彻实施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重点推进地方性的相关立法。加强对海洋环境的动态监督管理及保护,针对有关单位的违法行为及相关责任主体进行严厉追责,利用法律及其他等综合方式保护海洋与陆地的生态环境,为经济的稳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

三、海陆环境一体化调控的措施

(一)制定以环境容量与排污总量控制相结合的区域产业规划

篇10

关键词:海洋文化;海洋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4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0-0128-02

引言

作为海洋大国,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海洋开发关系愈加紧密,海洋经济产值在国家GDP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从2001年占国内GDP总值的3.4%到2007年的10.11%,海洋产业总产值上升了17 695.2亿元[1],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中国很多省市把海洋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海洋文化作为推动海洋开发的隐性力量,为海洋开发提供智力和精神支持,在海洋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海洋文化对海洋开发的领域,方法和内容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对海洋文化与海洋开发的关系进行探讨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一、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内涵

(一)海洋文化的内涵

对海洋文化的定义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倾向于从广义角度定义海洋文化,即认为海洋文化是人类在对海洋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对海洋文化的定义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学者定义的海洋文化是不同的。(3)强调海洋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巨大差别性,海洋文化具有一系列其他文化形式不具有的本质特征。综合以上几点特征,本文认为海洋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对海洋认识利用基础上,通过海洋实践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海洋制度,海洋意识,海洋观念等众多分支。具体表现在沿海居民的行为方式,性格特征,以及一系列与海洋文化相关的艺术,饮食,习俗等众多领域。

(二)海洋经济的内涵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陆地的资源逐渐枯竭,而且开发陆地资源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伴随着人类对海洋认识的加深,海洋科技的发展,海洋的经济开发受到重视,海洋经济成为了人们开发和利用海洋的重要领域,国外虽然对海洋经济开展了一系列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至今为止,国外并没有明确的提出海洋经济的概念[2]。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海洋经济概念,并在各级发展报告上频繁使用。最早界定海洋经济概念的是中国的学者杨金森[3],他指出海洋经济是以海洋为活动场所和以海洋资源为开发对象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从经济内容来看,海洋经济包括渔业、种植业、工业、运输业、旅游业等,是一个多门类的经济领域[4];从活动场所看,它包括海岸带、近海和远洋,包括水面、水中和海底,范围极为广泛;从管理体制看,有中央的许多部门,也有地方各级行政单位和经济组织,还有一部分国际联合和协作活动机构;从生产关系看,有国营企业,集体企业,还有不少个体生产者。这些部门和产业,都以海洋为统一的活动场所,既有独立性,又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继杨金森以后权锡鉴、柳时融等学者又对海洋经济进行了定义,近二十年来,学术界一直在对海洋经济的定义进行探讨,但是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总结学术界对海洋经济的定义。

二、中国海洋文化的特点及海洋经济的现状

(一)中国海洋文化的特点

1.海洋文化地域性明显。中国国土面积大,海岸线长,海域面积广阔,沿海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具有很大差异,由此中国的海洋文化表现出很大的地域性特征。中国北方的大陆文化发达,对中国北方的海洋文化亦产生了较大影响,从而形成了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相结合形成的包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在内的北方环渤海海洋文化区域,由于靠近大陆文明发达的中原地区,自元代以来更有卫戍京畿的作用,这一文化区域具有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双重特征。以百越文化为代表的南方海洋文化由于远离大陆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民间的海洋活动较北方频繁,其海洋文化更多的显示出海洋文化自身的特点。

2.海洋文化类型多样。作为一个海洋大国,中国海洋文化具有多种类型。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深受齐鲁文化影响又独具自身特色的环渤海海洋文化区,以吴越文化为基础的长三角海洋文化区,和以潮汕地区文化为基础的闽粤海洋文化区。这些文化区域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环渤海文化区和长三角文化区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的中心,其海洋文化在具有海洋文化一般特征的同时,又具有大陆文化的一系列特征,表现在海洋文化上就是大气包容,中西文化并存。而闽粤海洋文化由于远离大陆文明中心,所以较少受到大陆文化的影响,其海洋文化更多地表现出富于海洋冒险精神,勇于探索海洋等方面。

3.海洋文化影响广泛。海洋文化对一个海洋国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海洋城市的景观建设,饮食习惯,价值取向等方面。中国海洋文化历史悠久,海洋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全方面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海洋文化理解的加深,海洋文化受到重视,海洋文化中开放包容,不断进取的独特气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海洋文化以及海洋经济的重视程度大幅提高,把开发利用海洋作为一项重要政策,随着海洋开发的深入,海洋文化的影响会更加广泛。

(二)中国海洋经济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海洋经济发展迅速,2007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24 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1%。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14 844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0 085亿元。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1 274亿元,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11 503亿元,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12 152亿元。全国亿吨级港口增至14个,港口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位居世界首位,其中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二。海洋油气勘探取得新突破,中石油在冀东南堡新发现10亿吨大油田,中海油在渤海湾、北部湾等海域新发现10个油气田。全国海洋船舶业造船完工量突破1 80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超过7 000万载重吨,同比分别增长25%、70%,其中新接订单超过韩国,居世界第一位。

三、中国海洋文化对海洋经济的影响

第一,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海洋文化的支撑。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强调文化价值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他认为任何发展目标与发展环境都与文化环境息息相关:“企图把共同的经济目标同他们的文化环境分开,最终会以失败而告终,尽管有最为巧妙的智力技巧。如果脱离了它的文化基础,任何一个经济概念都不能得到彻底的思考。”[6]人们开发利用海洋的历史,也就是海洋文化的创造历史,始终离不开海洋文化经济中的人文特性。缺乏文化基础的经济发展并不能长远。

第二,海洋文化可以解决海洋经济中的问题。中国海洋经济相对于中国的总体经济规模所占比重偏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洋经济产值每年增长率都超过10%,2007年海洋总产值达到24 929亿元,但是中国海洋产业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海洋产业发展粗放,第一、二、三产业不协调,第二产业规模相对偏大,第三产业规模相对偏小。在开发海洋上,则存在过度开发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第三,海洋文化会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海洋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开拓进取,富于冒险精神。它存在于沿海地区人民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向海洋,开发海洋,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地区的共识。1978年以来,沿海省份的GDP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额都排在全国省份的前列,这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海洋文化对海洋经济的带动作用,海洋文化为海洋经济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第四,海洋文化对海洋旅游业的重要作用。中国海洋文化历史悠久,海洋文化景观丰富,为中国成功的发展海洋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2001年沿海地区接待外国入境旅游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43%[7],海洋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海洋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结合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第一,海洋文化观念落后。在中国开发海洋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注重环境保护,对海洋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的现象,导致海洋中物种急剧减少,海洋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海洋意识的缺乏和海洋法规不健全是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加强保护海洋意识的宣传,强化对海洋开发的管理与监督,制定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有关法律法规。

第二,在海洋经济开发过程中存在破坏海洋文化的现象。近年来,中国的海洋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了中国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许多滨海旅游城市把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投入巨资开发旅游文化景观,打造旅游文化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破坏既有海洋文化景观的同时新建新景观的现象,破坏了海洋文化景观的历史性,降低了其在海洋旅游方面的价值。

第三,人才短缺制约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发展。中国的海洋事业正在高速发展,但是中国却缺乏一支能够适应中国海洋事业高速发展的海洋人才专业队伍,中国的海洋科技队伍规模小,海洋经济从业者的文化素质不高。中国已经认识到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的重要性,而对海洋事业的开发和利用是以人才为基础的,因此,我们应该建立良好的海洋人才培养体系。目前中国仅有青岛和湛江两所专业性的海洋大学[8],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有计划的建立几所专业性的海洋院校以提高海洋人才的素质,加速海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国海洋年鉴编纂委员会.2007中国海洋年鉴[K].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2]孙智宇.中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5.

[3]张莉.海洋经济概念界:一个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8,(1):23-26.

[4]?wtp=tt.

[5]曲金良.发展海洋事业与加强海洋文化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7,(1):1-2.

[6]陈智勇.海南海洋文化及其与海南海洋产业发展关系的几点思考[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1):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