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资源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5: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资源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课程资源建设

篇1

摘 要 云计算作为一种大规模的资源整合与存储技术,为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方便。通过分析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瓶颈,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建设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

关键词 云计算 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 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高校掀起了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数字教学资源低水平重复和校际共建共享不足的现象。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有助于解决师资不足、学训矛盾等问题,基于云计算建设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能够节省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一、云计算的内涵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服务模式,为网络用户提供一组抽象的、虚拟化的、动态可扩展的、可管理的计算资源能力、存储能力、平台和服务的一种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的聚合体。云计算有三种服务类型: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可为用户提供动态易扩展的、虚拟化的资源(软件、平台和基础设施)。云计算技术具备跨平台、跨时空的人机交互功能,基于云计算建设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目前硬件投资过大、人员技术要求较高、运营维护成本过高等缺点,有助于广大体育教师利用手机、iPad和台式机随时随地的建设数字课程资源。

二、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软件操作问题

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大部分体育教师在体育场馆游刃有余,面对日新月异的计算机软件却手足失措。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需要应用多种软件才能完成,教学课件的制作、教学视频的录制与剪辑等设计到的文本、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编辑软件(如PowerPoint、Acdsee、Cool edit、Animantor、Flash、Camtasia Studio)的使用和版本升级让大多体育教师望而却步。

(二)平台应用问题

建设数字教学资源的目的是依靠网络平台实施教学的,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有助于解决师资不足、学训矛盾等问题。但是,网络教学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较高,需要教师灵活掌握和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作业、在线答疑、统计分析等功能,这对于习惯口传身授教学模式的体育教师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

(三)基础设施问题

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相关软件和硬件。目前可用于网络教学的硬件有台式机、笔记本、iPad和智能手机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Windows、Android、iOS等),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存储兼容性不足,不能很好地跨平台实施教学,面对众多数码设备及其纷繁复杂的操作系统,体育教师大多会望而生畏。

三、基于云计算建设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的对策

(一)使用网络软件,在线建设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

软件即服务,云计算为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方便的网络软件。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利用Baidu Wenku查找下d教学课件,利用在Google Docs创建教案,在Youku中查找或上传教学视频,也可以使用美图APP在体育场馆拍摄教学图片、使用美拍APP录制教学视频,并进行适当的编辑剪辑,然后使用美篇APP制作图文声色并茂的网络教学资源。

(二)借助网络平台,在线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

平台即服务,云计算把开发环境作为一种服务来提供,用户可以使用中间商的设备来开发自己的资源。高校体育教师可以灵活使用现有的网络平台进行网络教学,如通过QQ群的作业功能作业信息,利用WeChat朋友圈共享自己开发的网络教学资源给学生学习,利用飞信课程通知信息,通过平台互动的状态数据来分析数字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

(三)借助移动设备,在线分享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

基础设施即服务,云计算通过虚拟化的云存储把数据存储到云端,解决了传统硬件设施的存储兼容性问题。高校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在智能手机、iPad和台式机上分别登录QQ、WeChat或借助手机、电脑管家软件实现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在不同设备之间的传输与分享,利用Baidu网盘、360网盘等云存储适时分享大容量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NBA、世界杯等大型体育比赛实况录像等)。

四、结语

云计算作为一种大规模的资源整合与存储技术,为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方便。高校体育教师要积极探索云计算对网络教学方式的影响,加大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力度,努力提升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质量和使用效果,加快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进程。

基金项目:2016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资助项目(16YBA181)。

参考文献:

[1] 张怀南,杨成.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性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06:45-50.

篇2

关键词:资源环境科学 资源环境信息学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99-03

当代社会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利用信息技术为资源环境科学服务是大势所趋[1~2]。资源环境信息学(informatics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就是面向资源环境领域的数据、信息和知识,将计算智能应用于资源环境分析和评价,为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及管理提供方法和理论支持,使之走上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精确化、高效化的道路[3~5]。近十年来,国内各高校资源环境和环境工程专业相继开设了“资源环境信息学”方向的课程,不断充实资源环境科学的教学体系,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作出了积极努力和探索[6~8]。

资源环境信息方向人才是国家紧缺人才,探索资源环境信息学的课程创新,对资源创建环境科学专业高效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向“知识―素质―能力”型教育模式转变,具有积极意义。学校要为学生掌握扎实专业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搭建坚实的平台,使培养的人才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 国内“资源环境信息学”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资源环境”与“信息”融合度不够

资源环境信息学的着眼点应该是“资源与环境”问题,信息技术是方法和工具。但在现阶段,不少高校院系在师资和教材都不到位的情况下仓促上马,开设资源信息学课程,造成信息技术和理论知识与资源环境问题脱节,与资源环境问题实例结合少,难以突出课程特色。如大部分高校的环境科学专业都开设了《环境信息系统》课程,但实际教学大多采用的仍然是地信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教材,教学内容上沿用地信专业的教学思路,缺乏与环境问题的结合,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且各校开设的资源信息学课程,多偏重传统资源学的教学思路,与信息学结合不够。

1.2 缺乏实践教学

资源环境信息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强,面向应用的学科。但在教学中,相关课程的教师,特别在国内非重点大学的资源环境专业,教师没有科研支撑,缺乏实践经验,加上教学素材不足,教学成了无源之水,只能照本宣科,极易脱离实际。如《环境遥感》课程,多由原非环境专业方向的教师承担,缺乏环境专业的知识背景和科研经验。这种情况下导致教学内容只能“遥感概论”为主,而没有结合环境学的案例进行讲解,不符合应用型课程的教学特点。如果由环境专业出身的老师授课,则会出现缺乏信息学知识,教学能力跟不上教学要求的情况。资源信息学的教学同样面临问题,基于测绘学、勘探学的传统专业如矿产资源信息学、海洋资源信息学等可由传统信息技术升级实现,过渡的难度较小,而如水资源信息学、生物资源信息学转型的难度很大,极易脱离实践而依赖理论。

1.3 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不足

环境信息技术综合性强,涉及领域多。比如,要完整开发一个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制作出某地区的大气污染情况分布专题图,就必须使用到环境化学、环境监测、遥感及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等知识。一味孤立地学习以上各类知识,不通过课程将上述内容整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且无法通过实践锻炼,走向社会以后,面对一些实际工作会感到无从下手。而在现阶段的教学体系中,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资源环境信息教学尚难以将上述知识进行整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再如在资源调查与评价中,政府各部门已普遍使用了GIS系统进行信息处理、统计分析。广大的资源科学专业毕业生,必须了解到一个GIS前期计划设计、数据采集,中期数据处理分析、调查,后期制图、结论评价等各阶段的基本过程,形成完整的思路,在未来的工作中,才能胸怀全局,心中有数。

1.4 “资源信息”与“环境信息”未能有机融合

资源与环境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当人类以己为中心,只顾利用资源而忽视环境保护,将出现严重的生态失衡和环境危机等问题,从而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是一对矛盾统一体,相辅相成,相生相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影响自然环境生态,而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也可能限制经济的发展。如果孤立地研究“资源”或“环境”,尤如盲人摸象,视野狭窄。资源与环境专业通常同属一院,公共基础课内容相通,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宏观视角。资源信息学和环境信息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一致的,研究工具大体相同,只是研究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但在现阶段,“资源信息学”与“环境信息学”各自的教学体系尚不成熟和完备,如何实现资源观点与环境观点的融合,引导资源学专业和环境学专业的学生辩证思维,进行宏观思考,尚有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

2 “资源环境信息学”课程建设不力的主要原因

2.1 对资源环境信息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国内高校的资源环境科学或资源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一般依托学校专业背景和院系师资,会设置“资源(环境)生态、资源(环境)经济、资源(环境)评价”、等几个主要方向,而对于“资源(环境)信息”这个近十年才逐渐形成并发展的学科方向,从上至下,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各界投入明显不足。

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高校,“资源(环境)信息学”在不少高校已成为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甚至是学位课程,资源(环境)信息方向已与其他传统领域一起构成资源环境科学的课程体系。另外,已有大学开设了独立的资源(环境)信息学本科专业,制定了较完善的培养方案,培养资源环境信息学专业人才。同时有些高校成立了资源(环境)信息学院,并开设了硕士点。可以看出,资源环境信息学的学科建设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直接关联的。

在国内,由于信息技术起步较晚,在资源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尚不成熟,同时受师资力量和软硬件条件的限制,相关课程的设置随意性强,课程建设投入少,这与信息技术在资源环境科学中的日益重要地位明显不相符,也不符合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从目前的社会需求来看,重视资源环境信息学的教学,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信息学素养的人才,在缓解资源环境科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上有较大的潜力。

2.2 教学目标不清晰,课程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国内高校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对资源环境信息方向的认识尚不成熟,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对于此类课程的意义和培养目标缺乏清晰的认识,造成教学计划定位模糊,课程设置无特色,教学内容前后重复矛盾,缺乏连续性和逻辑性,综合应用更是纸上谈兵。资源环境信息学的教学研究几近空白,各级精品课程无人申报,长此以往,前景堪忧。资源环境信息学亟待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扶持,亟待高校院系加大投入,组织攻关。

2.3 师资力量不足和教材建设不力

资源环境信息学教学效果差的重要原因是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缺乏,特别是对于大量省属普通本专科院校,教师们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国内大学尚没有资源(环境)信息学本科专业,自然没有专业完全对口的教师。此方向课程的老师主要由具有“资源环境”或“信息”某一方向的老师通过自学或进修来担任,不但要花费大量精力,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甚至有些学校还存在相关课程无人愿意接手的尴尬状况。

另外,资源环境信息学课程教材建设不力,缺乏精品教材。《资源信息学》《资源信息系统》《环境信息系统》《环境遥感》等近年也有多种教材和专著出版,但有的内容庞杂,理论性过强,有的与资源环境专业结合不紧密,缺乏案例,又无配套素材和数据,师生使用不便,导致这些教材的实际采用率有限,师生反响平平。

3 资源环境信息学教学创新思路探讨

3.1 制定符合社会需要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

社会需求是大学培养学生的基本出发点。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方向培养的人才要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突出专业优势,才是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立足和发展的根本。进行21世纪,计算机和网络全面普及,各行各业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使用到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处理复杂的资源环境问题具有传统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

对于普通的资源环境科学和资源环境工程专业,需要让同学们了解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和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研究和管理能力, 为资源环境信息管理培养专业的信息服务人员。

根据国内实际情况,参考国外比较成熟的经验,国内普通高校的资源环境信息学相关专业可以先确定培养目标,从以下三个方面设立教学目标并制定教学计划:(1)资源环境专业专题电子地图制作。学生根据所学相关技术,可以使用各类素材和GIS软件,完成多种资源和环境相关的专题图,如区域污染企业分布图、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图等;(2)面向实际应用,进行资源环境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处理分析,完成资源环境的评价管理等工作;(3)掌握GIS平台二次开发技术,在基础软件上完成资源环境科学各个应用领域的数据平台建设,包括软件分析与工具开发。

3.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创新

学习和借鉴国际国内一流大学课程的建设经验并结合各校资源环境专业实际情况以及课程建设现状,对资源环境信息学方向系列课程进行全面建设与改革。包括课程体系的逻辑完整性构建,分析各相关课程知识结构,明确先导和后续课程,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

建议整合《资源环境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调查与评价》《数据库系统》《资源(环境)监测》《资源环境信息管理》等课程,建立完整而科学的课程体系与模式。完善“资源环境综合信息”课程,面向应用和综合集成,将前期课程知识点串成知识链,并通过全程项目跟踪实习,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全面提升综合能力。例如,在前期《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等课程的实验实习中,可以依据空间数据的样点分布要求进行采样点的设置,在采样的同时,利用手持GPS等工具记录坐标信息,可以为后期的环境信息系统实验创造条件。前期课程得到的资源环境属性数据,可作为《资源环境信息系统》课程上机实验时的基础数据使用。通过以上连贯的实践学习,同学们可以较深刻地理解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属性数据的获取和导入方式、空间数据的获取及与属性数据的联接方式,最终得到该区域直观的资源环境指标专题图。这样的教学效果比完全使用二手数据资料更加符合实践教学规律,也没有重复增加教学成本,但要求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和细致。

3.3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资源与环境科学院系可以适当政策倾斜,激励优秀教师进行教材的创编工作,并不拘一格,吸引跨专业老师合作,协调组织各级环保机构、资源环境信息研究院所、遥感研究所等力量,针对当前资源环境学科发展现状,结合教学实践,提供素材,引入最新科研成果,编写符合不同层次、不同程度需求的资源环境信息学系列教材。

资源环境信息学相关各门课程,均需要大量数据进行实验实习工作。对于大部分资源环境遥感图像、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各普通高校难以直接采集或保证足够经费采购,只能依靠教材提供和网络搜索,远远满足不了教学需要。鉴于资源环境信息学的学科特点,教委或高校组织协调,建立适应教学要求、统一管理的网络共享资源环境资源数据库,有利于解决资源环境信息教学资源缺乏和无序使用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问题。

4 资源环境信息学的教学实践与展望

湖北工程学院农学院自2002年开设《环境信息系统》至今,一贯重视资源环境信息学方向的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工作,从十年前的一个专业一个班一门课,发展到2013年本院及二级学院、本专科,4个专业10多个班5~6门课的教学规模,逐渐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思路和课程体系。

学院将“资源环境信息学”方向确定为“环境科学”专业和“农业资源利用”专业的各自主要培养方向之一,不断完善培养方案,改进课程体系。目前,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该教学方向已经形成了由三名青年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1人为资源环境信息工程博士,1人为在读博士,均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背景和出国进修访学经历,有多年的教学和工作经验。团队教师多次参加省级、校级讲课竞赛并获奖。

该教学团队朝气蓬勃,具有创新精神,勇于实践,构建了较完备的资源环境信息学课程群,按照高中低三层次开展教学,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第一层次,在大一下或大二上学期开设《资源环境信息学概论》课程,使学生全面了解本领域基本知识、应用范围和研究方法。开设上机实验,使学生初步使用地信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地图数字化、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和关联,简单的空间分析及遥感图像识别入门;第二层次,中高年级开设专业选修课,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导论》《资源环境调查与评价》,拓展专业理论知识,强调动手能力,进行较多的户外作业和机房实验。以上课程均打通资源和环境专业,整体教学方案一致,由任课老师根据专业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案例,既能保持资源环境专业内在统一,又能兼顾专业差别;第三层次,开设《资源环境综合信息》课程,面向实践应用,进行科研式教学,要求同学们组成小组,撰写项目计划,展开调查研究,将信息学方法全面运用到具体资源环境调查评价工作去,并输出结果得到结论。该课程实现了与其他若干课程如《环境化学》《土壤学》《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对接。感兴趣和有能力的同学,还可根据老师指导,将教学内容不断深入并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对就业和考研大有裨益。

院系重视和支持资源环境信息学的课程建设,提供专项经费进行机房改造,仪器及软件资料采购。团队积极申报省市各级科研题目,就近开展科研工作,带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团队注重搜集教学资源,关注最新教材和素材,使用最新的教学辅助软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经过统计,以资源环境信息为就业和考研方向的学生比率逐年上升。

近年来,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资源环境信息方向的科研投入不断加大,此方向的研究生陆续毕业,他们具有良好的科研实践和综合能力,随着他们充实到高校教师队伍,会给学科发展带来强大动力。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经济的需求日益加大,资源环境信息方向的课程将更加受到重视,教学体系将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将更为合理,实践性综合课程将更加突出,人才培养质量也将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孙九林.广泛开展资源信息科学研究和应用[J].自然资源学报,2000,15(1):11-16.

[2] 张荣群,严泰来.资源环境信息技术的内容、特点及其发展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00,43(1):11-14.

[3] 申广荣.资源环境信息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4] 孙九林.资源信息学的发展与展望[J].资源科学,2005,27(3):2-8.

[5] 孙鸿烈,封志明.资源科学研究的现在与未来[J].资源科学,1998,20(1):1-12.

[6] 汪云甲.资源信息学的内涵、发展、研究内容及其教学[J].测绘通报,2004(8):56-59.

篇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resources, several problems were pointed ou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the importance of training high-quality talents by strengthen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was illustrated,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our current constructing excellent and open courses in our country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doing excellent and open courses was expounded. It is a key step to optimize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resource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excellent and open courses.

关键词: 课程;精品;开放;共享

Key words: curriculum;excellent;open;sharing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2-0271-02

0 引言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高校必须不断提高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进一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1 高校课程资源的建设意义及建设内容

培养人才的最总手段是课程,教育质量的提高实际是要在提高每一门课程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整体课程体系的质量。课程资源建设至关重要,它对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改进学校育人环境,激发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必须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全方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1.1 加强公共基础课程建设 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各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每个学校可能因学校性质、类别、以及办学理念不同而存在部分差异,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模块: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自然科学公共基础课、实践环节公共基础课。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

1.2 加强课程的综合设置 专业领域人才是我国经济建设所需要重要的资源,但是,目前大量需要的应是具有综合知识的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设置综合课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广博的知识面和优良的综合素质,消除由于知识被人为的划分所造成的知识割裂与世界整体性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所以,课程设置应由纵向深入型转为横向宽广型,打破学科界限,要求大学生要在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以及文化艺术修养等方面打好宽厚的基础,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加强科目之间、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横向沟通,融合文理,整体优化,综合设置,在文科专业增设科学课程,在理科专业增设人文课程,以丰富学科课程体系,开拓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1]。

1.3 加强课程内容国际化 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熟悉掌握本专业妁国际化知识、熟悉掌握国际惯例、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且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我国的高等教育要培养走国际化道路,要吸取先进成功的经验。教育要培养国际化人才就要求课程建设要具备国际化的特征,为此课程内容应体现国际视野,要充分反映当代科技的最新进展和成就,应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借助课程教学掌握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知识和先进的技能。

1.4 加强建设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共享课程,是一项系统的质量工程。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每门课程从体系建立、逐渐完善、教学实践的不断调整到日趋成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少要数年的时间。精品课程建设重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2]。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提高教学效益,改进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今,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上的调整教学内容、完善教材体系、整合师资队伍等,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课程教学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质量工程”很显著的一个特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带来的不仅是教学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在组织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重视教学课件制作质量和效果。精品课程建设的特色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探索。特色课程就是指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上独具特点的自主课程,它与学校特色紧密相关。精品课程首先应是特色课程,特色是基础,精品是提升。

2 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意义及建设内容

精品开放课程可以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同时它又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提上日程。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作既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行教育公平的重要方式之一,对提高高校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同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是课程资源建设的新高度,高校应该将优秀教师、优秀团队的精品课程推向社会、推向大众,让全社会受益。

2011年,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时候做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提出要建立教育规划纲要,并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积极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并逐步的进行普及和共享。为了贯彻的讲话精神,加速我国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进程,随后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在意见中支出要开展我国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主要是面向高校师生的,同时也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里面包含着精品视频的公开课程和一些精品资源共享,旨在进一步的优化我国的教育资源,使得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能够接受到最优质的教育服务。

2.1 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一种主要面对高校学生的项目,而且也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主要包括一些精品视频公开课和专家学术讲座等。精品视频公开课在推动高等教育开放,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科学理论和主流文化,对现代文明优秀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广泛的传播,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带动社会大众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砖添瓦,并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对于中国精神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提升具有重大意义。精品视频公开课主要是以一些名师名课为基础,以选题,内容,效果为依据,并结合社会的认可度,展现教师的学术水平,并充分发挥其教学特色和人格魅力,各方面共同构建出精品的视频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是由政府主导的,由高校自主建设,通过专家和广大师生共同评选,借助广大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并为精品视频课广泛推广的一种建设模式。 “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建成精品视频公开课1000门[3]。

2.2 精品资源共享课 精品资源共享课主要面对高校师生,同时也为社会各个行业的学习者提供了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各科目的网络共享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主要是对我国高校的优质课程的共享,对我国高等教学观念的更新,以及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顺应了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求,对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人才质量有巨大的提升。课程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最基本的要求,并且要对每个专业的核心课程都覆盖,再借助共享系统,将这些优质教育资源提供给高校的师生们以及社会的学习者们,此举对推动我国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和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共享具有重要意义。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各个高校发挥自身能力自主建设,经过专家,高校师生以及社会学者的参与和评价,不断的创新,不断的优化,最终得到共建共享的目的。“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国家

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000门。

课程资源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精品开放课程是提高高校课程资源质量,增强高校教师团队交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全民共享,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做好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作是我国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3 课程的建设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课程资源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涉及到教师队伍培训、教学内容升级、教学方法革新、教材建设优化、教学管理改革等很诸多方面内容,这些方面恰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质内容。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

见》,就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三十条意见。指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容,指明了提高教育质量的方向。其中第二十三条要求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指明了课程资源建设的方向。

高校课程建设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构建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以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为示范推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加强中青年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授课教师队伍水平、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以创建精品核心教材推进配套课程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以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不断加强通识教育和学科专业技术基础教育,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工程实践和创新意识培养,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和教育资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完善考评机制,有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威.的高等教育课程思想及其对现代大学课程建设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0(12):3-5.

[2]陈再平.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J].高等教育论坛,2012(13):8-9.

篇4

关键词:职业能力 开放教育 资源建设

开放教育专业课程资源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开放教育如何开展课程资源建设,《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在谈到今后改革的重点时指出: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现代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发展趋势,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与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知道“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呈现和支撑”,既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坚持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因此,我们开展开放教育专业课程资源建设亦必须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宗旨,要遵循人的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建设以精品课程为主打,各类优质课程资源为补充,覆盖专业所有课程的优质学习资源体系,努力适应学生多样性的需要,为社会大力培养职业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开放教育专业课程资源建设现状

国家教育部于2003年在全国高等院校启动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电大系统2004年前学校教学资源建设基本停留于单一课程资源建设阶段,并且主要停留在探索和研发多媒体技术层面,此时还尚未树立课程建设的理念。2004年以后各校才系统推进教学资源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2006年以后相继出现一批中央电大精品课建设项目,2007年开始有了国家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现在全国电大系统以建设开放大学为目标,开放教育开始进入以各级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的全面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阶段。

回顾近几年开放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历程,无疑开放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涌现了一批国家和中央电大精品课程,各校立项建设了一大批校级精品课程,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亦层出不穷;各种课程资源建设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条件的学习需要;组建有一批专兼结合素质过硬的教学和课程建设团队;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校园网、卫星电视接收、双向视频教学系统、电视录像、多媒体网络教室、视听阅览室等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为远程教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电大学历教育本质上也是一种职业教育,站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角度分析,近年我们的专业课程建设亦存在如下几点不足:一是课程建设项目的确定上级主管部门把申报重点往往定在公共课、基础课,学校为了多争取建设立项则把举荐重点放在有什么人申报什么课程上,围绕建专业围绕职业能力突破课程建设考虑的少。二是课程建设目标定位上较多的注意了素质、知识目标的描述,但职业能力培养意识往往相对薄弱。三是教学设计上,理论性课程课时较多实践性课程课时偏少,教学内容重知识性传授轻技能性培养;四是实践性办学条件有限、投入相对不足;五是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程建设专业上的系统规划比较欠缺。

现在国家十分重视远程教育,确定未来几年要大力兴办远程教育学院,全国电大系统以建设开放大学为目标,中央电大等五所学校率先进入开放大学行列,开放教育开始进入以各级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的全面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阶段,专业和课程资源建设务必围绕职业能力培养来开展。

二、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课程资源体系的重大意义

(一)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课程资源体系是贯彻国家“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教育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

“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主要内容,它是十二五期间国家对高校办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当然也是对我们电大开放教育课程建设的一个规范性要求。电大开放教育主要定性为开放在职继续教育,学生主要是两大来源:一是高中、中技和高职毕业参加工作者;二是在读中职学生。据湖南电大统计,2012年和2013年两次春季本专科招生39988人,30岁以下的占67.6%,在职生占59.2%,其中学历为中职者占63%。从湖南的招生来看,学生年龄呈低龄化趋势,中职学生是我们开放教育的主体,中职学生选择电大开放教育主要目的还是提升职业能力问题,他们或需要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岗位,解决就业,或希望通过开放教育在职学习,获得职业上的更好发展。但无论是在职还是在读生源,他们主要工作还是在社会基层生产一线,更多的是掌握实际生产技能。因此,开展课程资源建设,构建专业学习资源体系是坚持以学生为根本,真正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重大举措。

(二)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课程资源体系是遵循职业能力发展规律的客观需要。

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目前学者们关于职业能力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职业能力的内容包括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两个层次。第二种观点认为职业能力由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构成。第三种认为职业能力包括职业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及职业岗位能力。由于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战略”中提出了对我国劳动者的能力要求,把劳动者的能力分为职业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岗位能力,我国目前1800多个职业,其职业标准的制定,以及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考核活动均以此为限进行,因此这一提法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运用这一理论来分析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我们发现旅游职业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岗位能力都有特定的内涵、都有相应的培养课程及培养要求。

1.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及课程建设需要。职业核心能力具有职业上的普适性和广泛性,是人们在职业生涯和日常生活中必需的最基本的技能。以国家劳动部关于行业职业核心能力8项指标为参照,通过比较不同专业职业核心能力标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上的要求是: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及简单交流能力、有较强的计算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自主学习精神和较强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勇于实践、具有较强的创新工作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从事旅游职业或其他职业活动的基础,又影响辐射到旅游行业通用能力和旅游职业特定岗位能力领域,对人的终身发展和终身成就影响极其深远。这些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反映到专业课程教学上主要需要搞好《地域文化》、《大学英语》等通识课、公共基础课的课程建设。

2.旅游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及课程建设需要。通过研究旅游业职业相关行业规范,旅游行业通用能力的要求是:探索具有较强的运用汉语和英语进行口头、文字表达及人际沟通的能力、具有熟练的旅游管理专业技能、具有旅游产品营销与旅游项目活动策划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活动组织及实际问题处理的变通能力、具有一定的旅游美学鉴赏能力、具备酒店管理基本知识和客服能力。这些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建立良好的专业基础课课程资源来保障。

3.旅游职业特定岗位能力的培养及课程建设需要。目前旅游企业大体有计调部等7个部门,7个工种岗位,每种岗位都有相应的能力要求。见下表:

从上述旅游企业岗位能力的表述来分析,一般来说旅游行业企业特定岗位能力通常由专业主干课在发生着独到的培育作用,客观上需要我们加强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

三、开放教育专业课程资源体系建设的对策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学习条件的改善,现代远程教育理念日新月异,云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不断涌现。既然人的职业能力是一个由职业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及职业岗位能力所组成的能力系统,学生进入职场前的各种能力都是需要学校通过各种课程、采取特定的教育方法培养的。因此我们开展专业课程建设应该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适应学生不同学习需求、不同学习条件的需要,树立专业课程系统论建设的理念,为学生提供全面可选择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1.坚持全面开展专业课程资源建设的原则。远程开放教育一个显著特点是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学生学习的好坏既要靠自觉也要靠课程资源,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培养高素质精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专业管理教师的职责主要就是全面开展专业课程建设,为学生学习提供全面可选择的优质资源。湖南电大2012年春开始全面清理课程资源建设情况,提出三年内要将各专业实施计划中省管课程全面建好,充分把握了开放教育发展的大势,专业管理教师纷纷申报建设校级精品课程,有望“十二五”内全面实现课程资源建设的目标任务。

2.突出搞好专业主干课程建设。一个专业主干课程一般就是5-7门,专业主干课在培养学生特定岗位能力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课程学好了方便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专业课程资源建设应该是一个由各级精品课程和优质资源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专业主干课程具有优先建设地位,要力争把它们建成校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

3.组建若干课程建设团队。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与普通院校相比具有特殊性,落实到各教学院部通常一人主管一个专业、承担多门课程建设任务。这种体制的弊病是课程建设深受教师精力和能力的制约,因此,开展专业课程建设必须利用社会资源,学校应鼓励支持教师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以课程或课程群为单位组建若干课程建设团队开展课程资源建设。同时,目前电大教师不少缺少行业实际工作经验,加上近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快,行业企业日新月异,学校应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有计划的选送教师深入企业实习、调研,掌握行业企业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专业人才培养能力需求,以保障专业资源建设需要。

4.促进职业能力形成的教学设计。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参与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模拟的职业情景,通过对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的迁移,并得到特殊的发展与整合才能形成职业能力。这些规律要求开放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无论是课程整体设计还是单元设计,在理念上应去除把开放教育仅仅看成知识传承的平台的不良认识,注重强化实践性教学;在内容上应更多的关注是什么、如何做,以够用为本,精讲多练;在方法上应更多的选择性使用模块化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拟职场、问题调研、互动答疑等教学法,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5.改善实践办学条件。实验、实训是学生能力养成的基本途径。也许知识是讲教出来的,但能力则是训练而成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学习条件的改善,现代远程教育理念日新月异,云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不断涌现,它们在知识的传播上充分展现了远程教育的优势,但远程教育的短板,实践性教学方面实习实训不足的问题也日益彰显,特别是电大开放教育本专科生操作技能不足的问题十分明显。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是现代高校办学占领科研、教学制高点,实现教学、人才引领的必要条件。开放教育必须重视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只有通过先进优良的设备设施才能训练出一流就业竞争力的学生,增强学生职业发展的后劲。开放教育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根本,需要各省校、分校和教学站,一方面要深入拓展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途径,建立完善校外办学基地,另一方面要加大实践性教学条件建设投入,为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创造优良的物质条件。

参考文献:

[ 1] 张璇. 开放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与问题思考[ 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5

[ 2]郭炯.职业能力研究的文献综述[ J]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9.04(2)

[ 3]戴兰萍,陈晓斌. 旅游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湖南省发改委立项课题 2007

陈晓斌(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经管教学部,湖南长沙,410004)

作者信息:陈晓斌,男(1964.8―),汉族,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乡村旅游

篇5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 研究现状 课程模式化 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1国外大学体育课程的研究现状

1.1国外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类型的发展现状

虞锡芳在《中外高校体育的对比研究》(2003)中提出:日本和英国的大学体育课程模式完全由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自主构建;俄罗斯的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也是按照学校自身的特殊条件和需要通过借鉴基础教育的模式,自行对大学体育课程模式进行构建;美国的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依靠学术界提供的各种设想确定体育课程模式,美国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主要有竞技体育教育、健身体育教学、社会责任以及学科联合等4 种大学课程模式。

虞锡芳等在《我国和发达国家高校体育课程模式》(2000)一文中对国外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的进行了分析指出:国外高校的体育课程模式主要有竞技体育课程模式、健身体育教育、开发运动行为教育及体验与参与教育的体育课程等模式。

1.2国外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隋晓航在《中美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的比较》(2008)一文中指出:美国部分公立大学按照相关教育法规设置体育必修课程,一部分公立大学和全部私立大学根据自身需求决定是否设置体育必修课程,并且在开设体育课程的学校中没有硬性规定学生在那几个学期段修完体育课程。

孔军在《中美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2002)一文中指出:美国教育法上没有规定体育课为必修课,也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要求,而由各州教育法自行规定,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开设不同类型的体育课,并且注重理论课的设置。

1.3国外大学体育课程结构的研究现状

孔庆涛等在《日本大学体育课程结构研究》(2008)一文中指出:日本大学体育课程具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并重的特点,并且在文章中建议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结构采取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必选和自选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体质健康测试纳入必修课程范畴以及加强大学体育俱乐部和社团的建设,发挥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

王晓韬在其说硕士论文《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2007)中指出:发达国家大学在课程结构改革上采取的各种举措及呈现出的种种动向,是其为迎接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能够应对新时代挑战的各种人才而采取的有效对策。

2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保障机制

2.1改革的动力――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在整个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是整个课程模式得以运转的发动机,从课程模式的构成要素来看,从课程目标到课程评价每一个环节的实现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优化只有经过教师的内化、细化以及实践化,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优化课程模式并实现其功能的发挥,所以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显得更加重要了。所以进行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优化应打造一支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学缘结构都均衡、合理的,适应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富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体育教师队伍以促进到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

2.2改革的保障――课程监督体系的建设

积极加强院、体育部、教研室的三级教学管理的建设,明确各自的管理责任。修订、补充、完善教学各环节的相关监督体系。如集体备课、听课、试讲及建立体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等。加强课程监督体系的建设,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设立一个由教务处、体育部、教研室组成的教学质量评估组。每学期不定时对授课教师进行教学检查,并做出教学质量评估。另外,每学期中段,由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授课质量进行打分,用评估组的评估和学生的打分综合考察教师的授课质量,并将结果向全体教师公布,以不断督促和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

2.3改革的前提――体育课程制度的建设

体育课程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个体的行为意向及行为过程,从而影响着个人的行为结果,因此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须得到制度的允许和支持,而优化的成果也必须通过建立新的课程制度来实现和巩固。目前体育课程制度的建设相对落后于体育课程模式的优化,导致造成了课程制度建设与改革不同步,难免会阻碍双方的发展,因此,在体育课程改革的同时应加强体育课程制度的创新及发展,以促体育课程模式的优化成果得以推广。

2.4改革的基础――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

不断改善大学体育课程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硬件环境,加强体育课程实施的硬件建设,对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普通高校要适应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脱离充足的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条件。因为教学条件是教育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体育教学条件关系到体育教育目标的达成,所以各高等院校应针对扩招后体育硬件资源不足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对体育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切实保障体育设施的投用,同时拓展体育资源的时间和空间,提高现有体育资源的利用率,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运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杨海鹏.内蒙古高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调查及对策开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5).

篇6

一、外来建设者子女小学体育发展的现状

1.体育场地器材资源匮乏

体育场地、器材是推进体育新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物质保证。乡镇小学,一般来说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都跟不上城市,特别是农村上的外来建设者子女的小学。尽管近年来撤点并校力度增大,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资源能整合集中使用,但实际上外来建设者子女的小学原本的体育教育资源是相当匮乏的,学生是明显增加了,师资优势相对也明显了,但体育场地和器材相对来说是更加紧缺了。比如我校,目前学校的体育场地虽然有所改进,但是还不能与符合体育发展要求相提并论,器材虽然买进了不少,数量还远远不能够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而且这种现状在短期之内还难以得到改变,并将直接影响外来建设者子女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2.兼职体育教师较多,直接影响新课改的实施

实施体育新课程以来,小学各年级的体育课已全部实行每周三课时,体育课时总量明显增加。但撤点并校后,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外来建设者子女小学的教师老化趋势也在不断增加,另外我镇体育课时大部分安排兼职教师,我校的15个教学班,只有1名体育专职教师,其他兼职体育教师有5名,有的从未经历过体育教学。因此,大部分兼职体育教师连基本的体育课堂常规,基本的体育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不熟悉,近期内又能如何保证外来建设者子女小学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更谈不上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3.课堂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缺乏创新

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外来建设者子女小学的体育场地小、器材少而上不好体育课的观念在教师思想上依旧存在。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三年了,但体育教师缺乏创新意识,现有场地器材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没有得到较大的改观。

二、提高外来建设者子女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对策

我们该如何在校均学生增多,但场地依旧狭小、器材依旧落后陈旧的条件下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这是当前外来建设者子女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通过多年来的观察和实践,依我个人认为要充分利用和开发体育场地器材资源,精心设计组织形式、提高教师体育教学理念、落实体育教学模式是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1.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资源

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用于课堂教学。外来建设者子女小学不能一下子投入大量资金短期实现高标准的场地与器材设施,只能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完善和补充,所以,外来建设者子女小学的教师要转变农村体育课因场地小、器材少而上不好的观念,应该着眼于现实,要针对实际情况来实施体育教学。

巧用篮球场。篮球场不仅仅是教学篮球专用的,有许多教材内容都可在篮球场进行教学。如利用球场的边线或端线组织短距离跑,往返跑教学,利用三分弧线组织弯道跑教学,利用两个半场组织游戏跑四角比赛,利用三个圆做角力游戏。还可在篮球场地上组织足球赛。

妙用小垫子。某些学校这些体育器材很少使用,原因是体育教师不善用,有的体育教师觉得搬进搬出麻烦干脆不用,造成有限体育器材资源的浪费。垫子不仅仅限用于滚翻、仰卧起坐等练习,只要广大体育教师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体育,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勇于创新,积极开发场地和器材资源

既然场地和器材短期之内不会有大的改观,我们就应该立足当前,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资源,发挥体育器材的多功能作用。体育教师要树立找米下锅的意识,要有敏锐的触觉和善于捕捉新奇事物的创新意识,特别在农村的小学,教师要有意识对一些平时无甚用途的东西打主意,变废为宝,直接打造一些适合自己使用的简易“器材”。尽可能地开发新型器材或开发已有器材的多种功能,尽可能地让农村学生接受更多的更好的体育教学,享受体育给他们带来的愉悦,在推动外来建设者子女的小学能更好地实施体育新课程的同时,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

比如:废旧的自行车轮胎用于课堂教学。可用于各种站位的定点,免于用石灰来做标记;可用于各类投掷练习;可用于各种角力、套圈、钻圈等游戏;可用于多种级跳练习;可用于各种标志线等。

外来建设者子女的小学虽然在场地器材方面存在滞后的现象,但只要我们能着眼于实际,敢于创新,多想办法,变废为宝,是解决目前这一实际问题的简易、有效的途径。

3.精心设计课堂组织形式

课堂组织形式将直接影响到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教学是体育教学中的难点,组织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篇7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互联网+”;高校体育;教学资源建设;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4-0102-02

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面融合、部分创新的阶段性发展目标。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各级各类学校高度重视。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进行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在线课堂得到快速发展,也被学生广泛接受,体育教学中“在线课堂”与“传统课堂”并存的局面,改善了体育教学长期存在的“重实践、轻理论”现象,让学生更深刻感受到体育教育的“人文性”价值。在线课堂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现实中制作系统、丰富、逼真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对体育教师来说,又存在主客观困境因素。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教师转变观念、主动谋划创新,提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建设优质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是进行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学校政策要大力支持,还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自身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是信息化教学改革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及实践路径的改革

互联网教育的本质是为有效实施教学和学习活动,师生在网络和技术的支持下,在师生分离状态下实行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MOOC、智慧教育、翻转课堂等模式都是其中的一部分[1]。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及引起的改革,身处校园中的师生已深有感触,如: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移动化带来知识传播的快捷、高效,移动终端实现学生碎片化学习需求,大数据让教师更了解学生学习现状与变化趋势等。现实教学中,信息化教育生态课堂的构建与实施,就是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有力见证。高校体育教学在“互联网+”背景下,知识的传授采用“在线课堂”与“传统课堂”双路径模式,其实施路径见下图:

此模式融合“互联网+”理念于传统教学中,推动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开放与创新,实现知识的互联与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公平地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愿望,进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体育教育育人效果。

二 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改革中面临的困境

1 教师主动创新、谋划精神不足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的开放性特征,教师制作内容丰富、画面逼真的数字化资源,供学生在线学习、分享,应该是实施信息化教育的基本保障。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1)资金限制。学校重视课程改革,但重点放在专业课方面,大力扶持专业精品课、重点实验室建设,对于公共体育课,MOOCs建设专项资金不足,一定程度上调动不了教师的主动创新精神。(2)教师观念存在无所谓、赞同两种分歧。体育课程教学的实践性、身体运动躬行的特性,让部分老年教师认为“互联网+”与体育课教学没什么关系;另外一部分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通过微平台与学生互动较多,分享教学过程的收获,了解学生的心声、需求,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感受到信息化教学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学生成长、成才的渴望,极力支持、赞同在线课堂的教学方式。(3)教师自身信息技术素质急待提高。在线课程的情境性、交互性、个性化等设计,费时费力,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智慧计算技术,此技术对绝大多数体育教师来说,都比较缺乏、需急待提高;τ谥С种腔垩习环境的各种智慧终端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也是大多数体育教师急待提高的技术素质,这些是阻碍教师主动谋划、主动发展的客观因素。

2 教师教学任务重、精力不足

高校办学规模虽不比扩招期增长明显,但依然是连续小幅增长;按照师生比,应该招聘教师,扩大教师队伍,才能满足教学需求。在招聘新教师的过程中,由于地区差异、待遇差异、条件限制(需是博士研究生)等客观因素影响,一些地方性普通高校不能及时招聘到需求的教师,是正常现象;再遇上女教师的产假期、少数教师人才流动等情况,教师的教学任务很重。教学之余,教科研任务也是教师需要常年投入精力、潜心研究的,这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投入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精力。至今,体育在线的微课程仍处于零星运用状态,缺乏系统开发、设计,没有常态化呈现在终端、正规走进课堂,较多的只是停留在师生、生生微平台互动交流状态。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值得深思与研究。

三 建设策略

1 学校应从政策层面公平支持公共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

学校的视频课程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制度、人员、设备、经费上得到保障,才能制作出品质高、数量多的课程[2]。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课程,在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大环境下,体育课程运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系统、量大的网上教学资源,是课程建设发展的需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更是信息化时展的需求。学校在课程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决策上,置公共体育课程“边缘化”,阻碍了体育课程的健康发展。所以,高校应在制度、人员、设备、经费上给予公平支持,确保公共体育课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2 加强校际、校内体育教学团队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目前,团队建设在高校是一种常态化现象,如科研团队、导师团队、创业团队等,体育教学团队成立与建设也比较早,多以同一项目为依据组建团队,如篮球教学团队、田径教学团队等,惯例是开展术科锻炼、研讨,修订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运动队人才的选拔、培养等。随着“互联网+”理念的普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信息化教育理念广为流传,教育资源的开放性更是一种迫切需求。基于体育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系统性、丰富性、制作的技术性等因素,需成立校际、校内联合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团队,研讨、制定课程资源建设计划,分解、承担建设任务,再系统性组合、共享,解决教学资源不足这一核心和关键问题,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3 学校、体育部门领导应协调规划、做好师资培养与储备工作

通过多渠道多方式,选拔教师队伍中优秀人才、培养与储备专项技能与特长的人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是学校、体育部门领导的职责,是教师职业素质发展需求。教学中教师的思想品德、精神风貌、学识才能、人文素质、言谈举止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激励学生成长成才。面对即时网络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等即时网络应用的发展,“互联网+”带给教育全新的发展机遇,体育部门领导,应重视信息技术方面师资培养与储备工作,制定计划,鼓励教师自学或参加到相关培训中,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为信息化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为课堂教学创新做好准备。

总之,教育中应用技术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促进学习形态由低投入(利用技术强化教学)转向高投入(利用技术创新学习),变革与创新技术支撑下的学习实践[3]。“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教育模式、智慧教学、智慧学习已成为主流的教育形态,高校体育教学实施在线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创新,在线课堂教学资源建设是满足学生学习实践的基本条件,是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完善高校公共体育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却面临很多困境,资金、技术、观念、教学科研任务重等主客观因素,导致教师主动创新、主动谋划精神不足、精力不足等现实问题。我们应理性面对、理性分析,呼唤学校多部门联合重视,在制度、人员、设备、经费上给予公共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的保障;再通过教师个人努力、团队合作等方式,建设系统、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把智慧课堂有效落实到实处,促进学习形态由低投入转向高投入,实现体育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解继丽.“互联网+”引领教育改革新趋势[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30(2):85-88,108.

篇8

论文摘要:比较分析了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阐述了这些差距存在的原因,提出缩小差距、深化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0引言

新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2002年8月12日由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从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校中施行.毋庸置疑,新纲要的实施已成为全国普通高校体育面临的重要工作.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体育教学观念、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基本上还是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总结,与《新纲要》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建议,为我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对比法:对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与《新纲要》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差距.

2结果与分析

2.1我院公共体育课程的现状

根据《新纲要》我院制定了新的课程指导纲要,从2003级开始全面采取学生选项上课,本科体育课程教学时间为两年,占4个学分,专科体育课程教学时间为一年半,占3个学分,每学期1个学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为:必修(基础课)与选项课,选项课项目又分为初级班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散打、体育舞蹈和网球)和提高班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和健美操).只有经过初级项目学习并合格后才能选修提高班相应项目.另外,为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要内容的保健班,每学期4学时体育理论课.体育课教材选用自编教材,执行自编教学大纲,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定是将其平时成绩和技能成绩折算成百分数来加以评定.

2.2对照《新纲要》我院公共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素质教育、健康第

一、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我院的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为目标,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改革与探索,实施了体育选修课程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纵观我院公共体育课程现状,对照《新纲要》提出的要求,仍存在以下欠缺和不足:

在课程目标方面:《新纲要》根据体育教育的功能十分具体地提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目标,不仅为大多数学生确定了基本目标,也为部分学有所长和学有余力的学生确定了发展目标.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性质以及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目前我院制定的公共体育课程目标中明显缺少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内容.

在课程设置方面:《新纲要》明确要求,“普通高等学校

一、二年级学生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应达到144学时)”,“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选修课”.目前我院专科只开设三个学期的体育课,三年级以上学生也未开设规范的选修课.

在课程结构方面:因为我院只有课堂教学和运动队训练,现行的选修课教学模式没有达到“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的要求.而且我院虽然“打破原有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但是由于学生选项后都是只有经过初级班学习后,才能进入提高班,因此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另外,由于我院场地、器材的原因,目前只开设了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八个选项课项目,学生选择的空间较小,因此在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以及“营造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氛围”等方面尚存不足.还有,我院体育理论课只是徒有虚名,基本没有落到实处.

在教学内容与方法方面:我们的教师尚未摆脱应试教育和竞技体育教育思想影响,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重技术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提高、轻意识和习惯养成、重身体教育轻心理和文化教育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因此,不仅在课程内容的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科学性与接受性方面存在不足,而且在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多样化,师生之间多边互动,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方面还有欠缺.

在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由于学校扩招,学生人数较大幅度的增加,我院场地严重不足,我院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课堂教学班人数在4O人左右,远远高于《新纲要》要求的“根据体育课程的实际情况,为确保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班人数一般以30人左右为宜”;同时由于经费短缺,我院还没有“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和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管理系统”;

在课程评价方面:体育课程的评价应包括教与学两方面,而我院的公共体育课程缺少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以上分析主要内容见下面简表

这些差距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观念没有更新;学校扩招,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场地建设速度、教师扩充速度跟不上;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等.

2.3深化改革的思路

为进一步深化我院体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在总结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经验,找出不足的基础上,依据《新纲要》精神,从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的单项课建设人手,对我院公共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目标、结构、内容、考评方法、课外锻炼,进行整体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在课程指导思想和目标上,突出“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方向,重视体育课程功能的开发,将以往按照运动项目确立学习目标的做法,转变为以体育的功能确立课程目标,在坚持以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增加内容具体,便于操作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在课程设置及结构方面:保证专科生的二年体育课程学习时间,学分为四学分;实施“按系统、分层次、课内外一体化综合管理”的体育课程模式,增加俱乐部活动课,按基础课、选项课、俱乐部活动课、竞技训练课四个层次进行课程教学;在选项课教学中,先确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按层次选课(每个项目的教学目标均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现有水平按层次选课,并打破年级及班级的界限.);要求本科学生第

五、第六学期必须选修俱乐部活动课,并需修满36学时获得2学分;制定体育理论教学计划,规定每学期必须进行4学时的理论教学,把具体的教学内容分配到具体的学期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

在教学内容与方法方面:突出体育单项课建设的特色.对各选项课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应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要求每位主讲教师都能依据学校教育的总目标,明确单项课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提出该课的具体目标,紧紧围绕课的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层次,对教学环节结构进行总体设计,确定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提出导学方案,制定出与课程目标相适宜的课程标准,确定考评的内容与方法;搞好公共体育课部业务学习,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推广新经验.

在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学院应按照体育课程教学要求配备相应数量合格的体育教师;加快场地(特别是室内场馆)建设,同时根据现有场地、器材条件,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课内系统可开设乒乓球选项课,素质提高选项课;课外系统将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场地设施和教师资源,在目前我院现有体育协会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体育舞蹈、网球、羽毛球、跆拳道、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等俱乐部,加大“终身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测试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学生锻炼的主观能动性,推动课外活动的发展,以促进俱乐部的发展;进一步加强课内外的教学管理,坚持教学检查制度;制定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和奖励制度,每年评价一次,评价结果记录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岗位聘任、职称晋升、奖励等的主要依据;开发网上选课平台、学生体育成绩管理系统和场馆、器材管理系统,力求使公共体育课部的管理工作系统化科学化、系统化和计算机网络化.

在课程评价方面:改革公共体育课程考评方法,依据课程目标,制定教与学两个评价标准.对教师教学的评价,采用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价、专家组评议的方法,将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态度、教学科研能力、以及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课程目标贯彻得是否全面等纳入考核评价内容;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强化激励和发展功能,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定的方法,将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体育知识与运用能力、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以及进步幅度纳入考核评价内容.

3结论与建议

(1)我院公共体育课程与《新纲要》对课程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篇9

论文摘要: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对构建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所涉及的课程目标、课程设、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课程评价等进行了研究。

纵观我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与发展,除了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外,也先后形成了不同时期的体育教学观念。尽管每一种教学观念都代表了当时的新思想,并赋予新的内涵,但是,无论是技术教学观念、竞技运动教学观念、增强体质教学观念、快乐体育教学观念、素质教育教学观念,还是终身体育教学观念,都未能脱离强调运动技术技能学习与培养这个中心,都未能形成学生接受体育要以健康促进为目的的观念。所以,造成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学校体育教学方法过于训练化、学校体育教学评价过于技术化,学校体育成了竞技运动的翻版,突出了学校体育教育以项目为中心,摒弃了学校体育教育以人为本的宗旨,偷换了学校体育教育的主体。由此而导致了学生经过12年的学校体育教育,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体育课现象的发生,出现了2000年《中国国民体质调查报告》显示的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状况。

为了克服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系列间题,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于2002年分别制定和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这是21世纪初指导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根本依据,也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必须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动员令。如何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新颁文件的精神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建立新的体育课程理念,就成为广大体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课题。本文从体育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课程评价等方面,对公共体育课程的体系进行全面研究,力图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重构。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健康促进功能,凸现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达到学校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1“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的公共课程体系构建中的重点问题

以人为本,构建“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它必须以现代课程论、现代教学论的基本原理为依据,以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三维健康观”为切人点,从影响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课程理念、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课程评价、师资建设等因素人手,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才能够完成。要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课题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平台,就必须首先对新课程体系构建进行完整的系统分析,找到影响整个构建过程的影响因素,即重点问题。通过专家座谈、文献分析等方法,笔者认为,新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重点问题主要有:

1.1进行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历史与现状的比较分析。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形成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报告,即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能够更清楚地知道改革的目的、重点等影响改革的关键性问题,为新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明确方向。

1.2对新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进行详细解读,进一步认识新旧(教学指导纲要》的区别与联系,把握新颁《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实质,使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具备扎实的理论依据。

1.3以“健康第一”新体育课程思想为指导,展开关于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区别与联系的研究与探讨。虽然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多,但研究结果还没有得到公认,大部分的研究都容易陷人“非此即彼”的两极境地。理清学校体育以健康促进与竞技运动以成绩为最高追求的目的差异性,并在两者之间建立起必要的平衡,是形成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新理念的必然,也是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的必要环节。

1.4通讨对学校体育教育功能的进一步认识和拓展,明确学校体育课程的运动参与意识形成、运动技术技能掌握、社会适应性发展的“健康三维观”在新的课程目标体系中的位置,从而使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更加符合时代的潮流。

1.5新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重新搭建学校体育课程结构。要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形成体育课程结构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模式,扩大体育课程的结构范畴,为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形成强有力的支持。同时,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改变大中小学竞技体育内容一贯制的现象,在异化竞技体育内容的前提下,使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得以继承和发扬,使娱乐休闲体育内容得以引进和吸收,使健康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融于体育课堂。使学生的健康知识得以丰富,健康行为得以养成,体育欣赏水平得以提升,体育锻炼兴趣得以有效培养。

1.6改变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固定化的体育课程管理模式。新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研究设计保证课程目标实现和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体育课程组织形式,在充分体现“三个自主”教学组织原则的前提下,从学校开展体育课教学的实际出发,探讨体育必修课、选修课和俱乐部不同方式的搭配与衔接,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体育锻炼学生个体的需要。

1.7进一步研究探索适合新的体育课程目标实现的体育课教学方法。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系统式教学方法”,机械地搬用了竞技体育的训练方法,忽视了学生体育活动的情感体验,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发挥。从另一个角度讲,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方法又过分重视了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系统性学习,经常看到学生不学三步起跳,就不教三步起跳后的落地,更不能先学起跳后的沙坑落地和腾空步练习,只能使学生学会了这些基础性的练习后,才让学生学短距离助跑,然后,再学全程助跑和脚步丈量等等。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的确创造了这些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让运动员到运动场上比试高低,而忘记了我们的学生通过接受体育教育是为了学会生存、促进健康。尤其令人费解的是体育课上教师习惯地把运动训练的“三从一大原则”原原本本地搬用过来。鉴于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方法产生的一系列弊端,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基础上,探究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有利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体育课教学方法体系。

1.8教育部新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倡导的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方法,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为此,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在上述评价原则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实践建立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体育课程建设等方面的评价体系。并突出体现对学生学习锻炼效果和过程的评价,淡化甄别和选拔功能,强调激励和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人评价内容之中;突出体现对体育教师业务素养(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等)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的评价;突出体现对体育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教材建设、课程管理、师资配备与培训、体育经费、场馆设施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综合性评价。

1,9新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必将带来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一系列新的问题。怎样使体育教师跟上时代的要求,完成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实现由“教练员”向“教育者”的观念和教学行为转变,制定什么样的现有体育教师培训方案,等等。研究探索影响体育专业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问题所在,从根本上和源头上解决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教书育人所需要的能力巫待加强等问题,都将是新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环节。

篇10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使得体育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及体育课程建设、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的条件等等都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实践表明,在体育教育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是对健康体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认识的表面化,没有准确的定位体育教育发展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是对体育教育个性化理解和个性化的教学改革认识不够深刻;还存在体育教育内容竞技化、体育教学方法技能化、体育教学方式的单一化等素质教育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体育课程个性化、特色化的教育建设不明确;对体育教育课程建设的硬件设施重视度不足,没有良好的体育环境,校园体育建设文化特色不鲜明,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因此对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个性化的发展是,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有途径。

二、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的建设策略

(一)普通高校建立科学的体育课程

高校课程设置中,高校领导与教师对体育课程的认同上如没有一致的个性化体育教学目标,也就无法调动学校资源来建设体育课程。所以,高校要在各方面充分参与的基础上,大力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调动学校各方面教育资源。高校体育课程建设要树立现代体育教育的思想观念,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人性化管理和个性化风格特征,形成良好的体育教育氛围。

还应建立高校体育教育课程高效实施管理组织,加强宏观指导划分责任,确保有效实施;另外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教育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体育资源,激励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活动;健全体育教育管理制度,保证体育教育课程质量,全面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个性化、健康化的有效发展。

(二)深化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个性化

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个性化进行分析,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个性化的选择与编制。高校在编制体育教学内容应充分开发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资源,选择适应本校特点和实际的教学内容,形成特色化教学内容体系。二是体育教学个性化内容与实践的安排。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校环境、学生体质、季节变化、器材设施等实际情况出发,计划制定出具有班级、学生、教师特长等个性化体育教学的实践方案。三是体育教学个性化内容中学生的选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也是教学中的客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是体育教学内容个性化的重要体现。四是体育课堂教学个性化内容的实施。课堂教学内容应是师生互动,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内容想要学生积极参与就必须个性化,体现不同课堂内容的教学特点,针对不同教师的教学特点、不同学生学习特点的不同。才能真正体现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发展要求。

(三)体育课程的内容、形式、方法要不断创新

体育课程的授课类型应该采取理论传教课与实践练习课和学生体育活动课等多种形式,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课程的组织内容应采取自愿参与多个班组结合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教学方法应把讲授法、练习法、氛围体验法、环境感染法、自我锻炼法、宣传诱导法、心理咨询法等有相互结合起来,形成具有高校个性化特色体育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的体系。在体育课堂教学互动过程中,形成多种多样的个性化师生互动方式,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四)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资源和学校氛围的作用

现代高校教学方法论中认为教学方法是有层次的,主要表现为教学方略层次、教学手段层次、教学技术层次。现代高校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重视体育课程的教学作用。学生的行为习惯来源自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学生长期从事体育活动的体验。体育教学特点可以反映出学生养成的体育习惯,而这个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因此,在构建个性化体育教学组织与方法体系时,应把课内、课外、实践、理论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学习体验。

三、结语

高校体育教育个性化的教育,是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创新型人才的理念,应引起我国高校教育的高度关注。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发展,体育即育体、育人。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从本质上给学生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个性发展空间,最好的教育是使学生得到最大发展,使每个学生最大程度地进步,最终使学生获得素养的全面提高和促进。这是教育的真谛与使命,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这也是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为了深化改革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全面推进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进程,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思路、发展现状、发展策略、实践经验等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