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4: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逻辑学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学 数学教学 逻辑特点 思维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b)-0126-02
准确领会题意、分析题型、解决问题,是中学数学教师的从教之要,也是中学生学好数学的标志。值得关注的是,基于对分数和升学率的片面追求,中学数学教学特有的逻辑特点及解题思维路径,也在只看结果、不言过程的功利性教学中渐次被人忽视。现结合实践,就中学数学教学的逻辑特点及解题思维路径浅析如下。
1 中学数学教学的逻辑特点
(1)思维抽象,逻辑表述符号化。数学老师的课堂表述,旨在准确表述某个概念或判断。较之灵活、形象的文学语言,中学数学老师的这种表述语言的确枯燥,尤其是对于那些语文基础不佳的学生,估且不论学生是否理解,就连表述本身的内在逻辑性也未必明了,如再遇到普通话不好、表述含糊的数学老师,其课堂接受效果可想而知,何谈师生之间的思维同步、愉悦教学?实践印证,但凡令学生满意的中学数学老师,无不熟谙教材、精通题型,尤其是课堂逻辑表述,均有其优长之处――善抓要点、精炼抽象、逻辑清晰;而不择要点、逻辑含糊者,即便是尖子生也往往心生不悦。
(2)符号简约,逻辑关系内在化。中学数学的逻辑关系,尽管是以特定的数学符号加以表述或陈列,但均有其内在的数学逻辑性;欲依据显现的条件洞悉或推导未知要素,只有从其内在数学逻辑上入手,方能由已知求未知,即已知与未知之间,必有某种内在联系,只要洞悉了个中的联系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以相交线一节中的垂线为例,应表述为:“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又如,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无非是一条直线与两条直线分别相交,各角之间的关系而已。无可质疑的是,中学数学的题型、难易设置,多为循序渐进、逐步增难。
(3)严密自然,逻辑论证据理化。中学数学的列式与推导,每一步都基于命题、公式、定理等,且只能用数学思维破解或论证。换言之,中学数学教学语言必须兼具两方面要因,一是表述某一概念或题意时,必须表述准确、论据可靠;二是解题过程中,前后顺序和逻辑关系必须严密无隙。就此而言,一个出色的中学数学老师,必定是位深谙形式逻辑学,并能够依照数学的相关符号融入自己的理解,严密自然的将题意或要点表述于课堂的语言大师;数学教学语言失之于缜密严谨,又能讲好数学课者几近于零。因此,中学数学老师不妨读点形式逻辑学方面的书籍,必裨益于课堂教学效果。
(4)命题复杂,逻辑推导假设化。中学数学的对比、分析、综合、归纳,多基于理或公理,尽管命题复杂,但其逻辑推导过程却充满了数学趣味,只要抓住规律与要点,再难的问题也有其解法,且不乏多种解法。以题设和结论为例,如:如果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题设),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结论)。此为简单命题,复杂命题常以另一种假设句表述,即“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此表述时,“如果”后是题设,“那么”后是结论。当然,有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不明显,需要分析才能找出,例如,命题“对顶角相等”可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5)富于情趣,逻辑思维生活化。中学数学老师未必要讲故事,但题型导入绝对少不了故事,尤其是贴近学生生活的疑难故事。如讲平面直角坐标时,有经验的老师会这么问:“去电影院看电影时,如何迅速找到自己的座位呢?”闻此,同学们自然会想到按电影票上的“排数”和“号数”对号入座;按此思维,再问:“假如你参加奥运会开幕式表演,怎样才能在数千人的表演阵容中,准确找到自己的站立点?”如此贴近生活的设疑,自然会激发学生对平面直角坐标的兴趣,并由此联想到更为广阔的大地坐标、航海定位等事项。中学数学教学语言的情趣化、生活化,意在贴近生活、拓宽思维。
(6)贵在启智,逻辑结构留白化。中学数学老师未必懂得书画,但有一点却与书画家极其相近――逻辑结构留白,即在授课过程中,不论时间是否充裕,都要适度留有让学生稍加思考或发问的时间,其作用看似简单的停顿或交流,实则如同书画家在其作品上所留的相应空白。如品读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中仅有一个渔翁在雪中垂钓,却给人以丰富的艺术想象。中学数学老师的“课堂留白”,既是师生之间的解惑问疑,也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所学内容之必须。况且,就中学生注意力特点而言,“满堂灌”极易使学生困乏疲劳,适度的“留白”无疑更有益于学生消化理解所学内容。
2 中学数学解题的思维路径
(1)准确审题,隐含条件定思路。众所周知,士兵在射击比武中,无论其射击技术多么高超,扣动扳击之前都必须了然目标的距离、方位、大小及要害所在,至少要基本上清楚,方能有的放矢。同理,面对复杂的中学数学题,欲顺利、正确解题,也有一个准确审题的问题。须知,审题是解题的前提,而且是无可绕过的前提――不知题型题意,提笔就解极易因理解不全、不准而白费功夫。审题的要点在于:一是首先弄清题意,尤其是吃透其命题的数学逻辑关系;二是通过该逻辑结构,从数学的内在规律上洞悉给出的隐含的条件,为进一步求证或推导确认正确解题思路。
(2)巧于做熟,转化点上觅蹊径。商海创业经验中,有一则普遍认同的成功要诀――做熟不做生,即不要轻易投身陌生的领域,尤其是在毫无该领域的经验与技术时。同理,在破解中学数学的各类问题时,也存在一个做熟不做生的秘诀。这里所说的熟,意指那些已经学过、掌握、熟知的定理、定义、公式及推导方式等,而生则是暂且尚未接触和了解的陌生知识与技巧。如何做熟?就规律而言,主要有四个转化点:一是将问题一般化的方法;二是将问题特殊化的方法;三是将问题一步步进行肢解的方法;四是将问题转为其它形式或题型的方式。灵活运用上述“四法”,也便游刃有余了。
(3)功于积累,循序善诱拓思路。处身中学数学老师岗位,无论教龄长短,皆有其自己的教学优长:初为人师,虽说谈不上教学经验,但课堂反映敏捷、思维活跃,加之年纪与中学生相近,共同语言多一些,交流起来了无代沟障碍,很快会被学生所接纳。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数学老师往往性格帅直、耐性不足,易与学生(同性别居多)发生矛盾,如能扬长避短、注意修养,并功于教学经验与解题方法的累积,势必更受中学生的青睐;年长的老师,基于职业、专业的多年历练与积累,每人都有一套独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与解题策略,如克服过于自负、完美的积习,则为学生之幸。
(4)把握规律,吃透例题巧推敲。任何一部教材,只要是经国家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编写中都疑聚了参与课改的教育专家、学科专家、教研人员及一线教师的共同智慧,并在内容设置上按着各学科的教学特点与要求,遵循“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内在联系、梯次设置”的原则。以中学数学中的“平方根”一节为例,欲全面、细致地掌握此节,只要认真领会其中的“问题、练习、探究、思考、归纳”部分即可,无须舍本逐末另做所谓的“题海”。其原因在于,吃透上述部分,也便把握了此节课的精髓,如能引导学生吃透教材,也便事半而功倍了。
(5)自我质疑,一题多解穷思路。中学数学教学不怕学生记忆力差,也不怕学生基础差,就怕学生的思维滞后。遇此苦恼大可不必伤神,只要有意传授一些思维方式,即可谓授之以“渔术”。思维心理学认为,人至少有53种思维方式,如发散思维、系统思维、链条思维、逆向思维、求同思维、求异思维等。其实,不必全然了解,只精通其中几个也就足矣。仅以“求异思维”为例,在顺利破解某道难题后,如能自觉质疑――此题属何种类型?此类型的解题依据是什么?各要点之间有何关联?出题思路与解题思路上,至少有几种排列与组合?如是穷尽式思维,必能受益匪浅。
(6)暂且搁置,潜意识下寻突破。数学教学是否有必要借助潜意识?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这种经历――遇到百思不解的难题时,索性暂且搁置一边,改忙别的事情。然而,不知何故居然在梦里、坐车、洗澡时,难题却恍然大悟、茅塞顿开,这就是常被人忽视的潜意识作用。心理学认为,潜意识蕴藏着人在有意无意间所感知或认知的信息,并能够将它们自动的排列、组合、分类,进而产生一种新的信念,并多在心态放松状态下出现。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那些可隔日揭谜的难题,不妨给学生一个潜意识思考的机会,或更有益。
(7)归类研习,立体推进明思路。中学数学教师最苦恼的,莫过于学习态度、勤奋精神皆不成问题,仍无学科长进良策。对此,教师固然要反思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但作为学生也应主动寻求一条更为适合的学习方法。对此,某高材生的经验或可借鉴:中学阶段,数学成绩平平的他独创了一种“归类研习,立体推进”的学习方法,即买来几本与教材同步的参考书,老师讲到哪节,认真阅读教材、吃透例题后,再横向参考、立体研习、多维思考,重点解决归类思考、多维求解的思路问题。如是坚持,虽未再通宵达旦苦读,成绩却显著提高,远超埋身于“题海战术”的同学。
3 结语
中学数学教学,看拟单纯的数学学科,实则构建于扎实的语文基础之上。语文基础不扎实,就无法准确理解与把握题意及内在要点的关联性;出色的中学数学老师,尤不可或缺形式逻辑素养。换言之,惟其逻辑表述清晰、明了,学生才能准确理解、同步思考。基于此,各种解题方法及思维路径,也便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 李维祖.中学数学解题思维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4):102.
篇2
关键词:网络社会 网络道德 高职大学生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加人到“网民”行列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社会。
一、网络社会及其道德特点
(一)对网络社会的理解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迅速渗透,“网络社会”一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一种理解认为:“网络社会”就是指作为各种网络共同构成的“互联网”以及人们通过互联网技术所实现的“网络化”过程中“网民”之间的互动;另一种理解是以“网络空间”来界定“网络社会”;有人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一种“在线”整合体,也有人从传播学的角度将互联网看作是“一个模拟传统社会传播形式的数字化平台,或者说与现实社会并列的虚拟传播环境,一个虚拟社会”。无论怎样理解,“网络社会”都是一个与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系统有着较大差异和区别的网络空间系统。直观地看,网络空间展现的纯粹是数字信息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其背后存在的是被数字信息所遮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呈现出与现实社会交往不同的特点,因而形成网络社会不同的伦理道德特点。
(二)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
第一,网络社会道德标准的不确定性
道德标准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道德评价,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形式主要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道德活动范围受物理空间限制。道德交往一般基于血缘、地缘、业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交往过程受制于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等因素,交往的范围也基本限于权力、地位、职业和利益相近的社会阶层,道德评价标准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通过历史的积淀趋于稳定、统一,并带有民族性特征。而网络社会,网络化的道德交往是虚拟空间的反映,超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道德关系不仅仅是熟人之间的善恶评价关系,大量陌生的、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人,在网络中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而对同一性质的行为,其道德评价标准不尽相同、具有不确定性。
第二,网络社会道德行为的难控性
首先,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离散结构,没有中心和界限,不受任何组织机构控制。其次,与现实社会交往主客体不同,网络化交往的主客体处于“无标识状态”和虚拟状态下,可以隐藏姓名、身份、年龄、性别二形象等,因而信用度、可靠性无从谈起,更无组织机构加强控制,交往形式以字符为介,是间接的、虚拟的、符号化的,可相逢不相识,人们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或不约束自己。现实中人们不能或不敢做的事在网上可能会做,故非常自由和难于控制。
第三,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弱化
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三者来维系。而网络社会由于其虚拟性的特点,网上人的言行仅靠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遵从道德规范与否也不易觉察和监督,道德规范约束力大为减弱。
第四,网络社会道德的新要求
1985年,J·H·穆尔在《元哲学》杂志上发表《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的论文,指出计算机技术创造的新的可能性的周围,存在着传统伦理学不能直接回答的一系列道德新课题。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产生了新的人际关系、道德关系,引发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近数年间发生的并具有新的特点。人类社会道德规范在历史运动中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并在适用范围在总体上趋于提高和扩大。网络发展同样也需要教养,网络行为也需要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因而需要在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构建适用于网络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
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使网民常常处于道德的冲突与选择中,而表现出网络道德行为的一系列问题。高职大学生文化层次较高,思想活跃,是接受新事物的敏感人群,已融人网络社会生活,网络道德修养成为其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在高职院校210名大学生进行了间卷调查,间卷涉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高职大学生,旨在了解高职大学生网络生活、网络道德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从而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一)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高职大学生对网络社会道德的认识基本是正确的,54. 76%高职大学生认为与传统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相比,目前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是不健全的,尚待完善,21. 9%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不同的,需要发展其自身的道德规范。
在网络生活实践中,92. 86%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需要法制规范;49. 05%高职大学生对网络不道德行为表示气愤;40. 48%的高职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没有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6. 67%的高职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是规范的,30. 95%认为自己的行为比较规范;55. 24%高职大学生对对现在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表示非常反感;在网络游戏泛滥的今天,仍有51. 9%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无聊,浪费时间。
以上这些数据说明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高职大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理性地看待网络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其网络道德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但调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3
网络语言及其特点
网络语言的界定
网络语言,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络时代出现的与网络和电子有关的另类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指自称“网虫”、“网民”在网上使用的语言。网络语言是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与信息处理的交际符号,网络语言是传统语言学与高科技产品结合后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由于计算机输入方式的特殊性,它有着特殊的表达形式,并已逐渐形成了网络的行话。
网络语言的特点
目前流行的网络语言,其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符号化。如:“:一)”表示最普通的基本笑脸。通常加在句尾或文章结束的地方,表达一种愉悦的心情,可以说明现在很开心。“:一(”表示抿着嘴,一副如泣如诉的神情,就好像是受了委屈的样子。它常常被置于网虫交流当中,以传达某种意义或情绪。
数字化。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方便、快捷,而汉字在输入方式上需要通过拼音的组合或者汉字笔画的分析搜索所需要的汉字,这样的过程无疑给网络的快捷、高效带来很大的影响。而数字则无须经过这样的程序,它简单、明了。“5555……5555”表示呜呜呜的哭声。
拼音化。“LP”――老婆等的汉语拼音缩写和英文缩写,这样的缩略语成为网络语言的时尚。由于网络和纯文字均不能把人们日常交往中所使用的表情、肢体、动作等语言辅助形式传达给对方,从而创造了一套独特的方式,这是网络以视觉文字和标点符号为传递信息的唯一载体的必然结果。
个性化。任何人一旦掌握了网络语言交际手段,几乎可以自由自在地在网上发表个人观点,这从网虫们独具个性的网名中可以得到印证。例如:有的人用自己喜欢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网名;有的网虫起个英文名字;要么就用数字“112233”;更有甚者就胡乱地在键盘上打点什么。这类网络语言以手代口聊天,以符号的象形、数字的拟声、缩写的会意,可以使相隔万里的人们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还有一些人为了掩饰某些口语的粗俗,经过巧妙的简化处理就可以显得含蓄文雅而且不同寻常。
地域化。网络是一个多语社会,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可以通过网络联上同一个站点,因此网络语言有明显的语言地域性。当大家在同一个页面上聊天的时候就要用彼此可以相互交流的语言。南方人经常问:“什么?”而北方人则会说:“啥?”,南北的地域特色尽显无疑。
随意化。网络交际以文字为主要方式,在网络聊天语中,文字运用得很随意,不规范。如“你是那里人?”(哪里)、“个个”(哥哥)等,如果一个人不是经常上网聊天恐怕就不会明白“大点化”的含义就是“打电话”。在交流的过程中语法上也有随意化、简化的倾向。还有一些网虫在聊天的过程中可说可不说的话运用得比较多,如:“你是谁?”“你的网友!”“你在干什么?”“上网”等,这些话实际上传达的信息几乎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为他们在心理上对陌生人存有一道无意识的屏障。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从信息量的角度分析
1 信息量问题。从狭义的信息量公示来看,信息量就是信息在各种状态下所具有的平均的不确定数。一般来说,概率越小,信息量越大;概率越大,信息量越小。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对一种回答作出越少的解释,那么,这种回答所承载的信息就越确定,信息量也就越大。这样,网络语言的简洁性本身就形成了其信息量大的特点。如网络中的缩略语NB是北京球迷用以表示赞赏的惊叹词的缩写,奉承别人在网上很酷。我们可以用很多感叹词或者组合来表达惊叹的意味,然而网络传播中缺少语音语调的传送,因此我们很难从单个的感叹词中体味到褒贬的感彩,也就会引起许多解释,不确定性大。而NB这一感叹词已固定用于褒扬,因此,这个信息不存在不确定性,概率最小,所以信息量也就最大。
2 信息量与新奇问题。信息的不确定性就是熵,而熵的一种功用就是造成新奇感。网络中许多具有高熵值的语言就具备这种功用。这种表示高熵值的词语、符号等并不改变语言的信息量,却造成了网络中语言的独特性。其实所谓的高熵值也就是对于外界(不属于网络群体)而言,对于网络群体中经常使用的人,这种高熵值的,特点就不明显。当你第一次看到“发到我的馨香里来吧”这样的字眼时,你会对“馨香”有一些猜想,然而它们又很容易让人想到是“信箱”的意思。这时的“馨香”就具有了高熵值,让人感到了与正常生活中的交流不同。这种“违反”与受者对这种语言表达的预见和估计发生很大的偏差,从而形成新鲜感。
从受众心理的角度分析
造成网络语言特点的主观原因要从受众心理人手分析。根据观察和调查,经常上网聊天的人年龄处于20-2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人刚刚脱离繁重的学习压力,尚未进入谋生、婚姻、育子的生活压力,他们的空间时间相对较多。而在BBS上发表文章的人大学生居多。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他们特有的心理特征,同时也毫无保留地体现于网络语言中。
1 个性化。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人人平等,个人具有从前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尊严。这个时代崇尚个人至上和技术至上,电脑和网络的本质都是面向个人的。一个人只要有一台电脑并联上因特网,他就可以进入不同的网络社区。网络是一种较为民众化的传媒,这里不是单指面对的对象民众化,尤其指组织者的民众化。网页的建立,文章的发表都是个体的行为,只要个体单方面有意向,就可以参与进去。其他传媒都是部分人的组织,都有这一组织的规定,因此组织者也要遵守这样的规定而不能随意发挥。网络并非如此,沉浸在数字化平等和崇尚个性时代中的网络群体,更加注重的是自我的张扬。他们追求自己的风格、自己的品位,而在网络上最能体现自我品位和风格的便是语言。因此网络群体不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语言,网络语言呈现出随意性。为了体现网络群体的个性,他们不屑于使用原有的一些说法来表达某种意义,他们自造词语或改变原有词语的意思来表达网络的新事物,像“楼上”“楼下”(在每一个论坛里,
上下两个帖子之间的关系被称作楼上和楼下)这样的词语频频亮相。然而文字表达的约定俗成性毕竟存在,留给人们发挥的空间也不大,所以网络群体只能从数字和字母中发挥自己的个性。
2 排遣无聊。网络群体处于一种矛盾中,他们一方面想要与不为熟悉的人交谈,互诉心声;另一方面他们又要追求面对面的亲切直观效果。因为互相不熟悉反而使他们消除了心理障碍,更容易袒露一些心事,而一直面对屏幕,总会让人产生隔阂感、孤寂感,年轻的网络人群又正是为了逃避孤寂感而来的,因此他们追求面对面的其乐融融的感觉。网络群体来到这里为的就是寻求心理的慰藉。这样各种富有感情的符号应运而生。他们的产生不仅仅避免了输入汉字的繁琐,更多的是适应了网络人群的心理,即人们要以这些符号传递自己的心情,让对方感到他所面对的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台机器,让彼此之间有一种温馨的感觉。即使不曾相识,但只言片语便可以了解到对方。有时几个字几个符号就可以赢得对方的好感,传递彼此之间的默契。
篇4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090-02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进程的普及,网络时代已经进入到人类社会,作为高校的大学生率先通过传媒获取科技知识和传递信息。但是,网络的优势中也潜伏着危机,虚拟世界对于心智发展高峰期的当代大学生来说,虽然互联网以其特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成为学生接触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网络现已成为他们获得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方式也与从前的“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网络中提供的“虚拟社会”正逐渐变成学生的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但是,互联网络的实时交互、空间广阔、信息共享与终端用户的独立自由、分散多点、流量巨大、管理复杂,使网络本身对不良信息缺少“天然屏障”。
一、网络文化的特点
“网络文化是一种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出现而产生的新的文化形态,是一种新型的人类生活方式,由网络经济这一全新经济生活方式所引起的、以网络构成和信息交流的全球普遍化和实践操作的高度技术化为基本特征的信息文化。”作为一种新的人类文化,网络文化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一般来讲,网络文化主要由网络技术文化、网络规则文化以及网络观念文化组成,其核心是网络观念文化。
网络文化是一种不分国界,不分地区的建立在Internet(因特网)基础上的信息文化,是一种崭新而又特殊的文化现象,处于一种“虚拟环境”状态,有自己的特点,其主要特征如下:
(一)全球性与开放性
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们置身于更加广泛的联系和接触中,网络体现了最自主、灵活、开放的信息交流方式,任何一个人在网上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做任何自己希望做的事,去自由地访问各种网络信息资源,去和世界各地联网的人交流。因为具有开放性,所以任何一件事,只要在网络上公布,立刻就可以传遍全球,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看到,这件事就会成为全球人所关注。
(二)创新性
网络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创新文化。这是由以信息数字化为核心的网络生存方式决定的。网络永远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中,我们也要随着它的更新而去熟悉他,网络使人们处于一种不断的学习状态中。网络为文化创新的实现铺垫了可实现的途径,不仅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赋予网络鲜活的生命。在网络中,人们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和思想交流,使大量信息不断碰撞与交流,成为民族文化创新的不竭动力之一。网络以他独特的方式,充分展现了人们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正如当下学者的观点:创造和创新,将会成为网络时代人的真正幸福所在,必将会开创出一片全新的大地。
(三)交互性
网络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交互性文化。网络不再是静态的网络,而是具有相互作用的,它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多、一对一的互动关系。“网络传播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双向的信息流通方式,使得网络公民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直接交流信息,实现人际互动。”这种相互沟通,是主体间的交流,是基于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大家参与的机会是平等的,无论何人,只要具备基本的上网条件,就可以将自己富有个性色彩的文化传播到全世界,成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
(四)虚拟性
网络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虚拟性。人们可以以任一名宇、任一性别登陆某一虚拟社区,成为其中的成员;通过想象,借助文字与其他成员开展各种活动。除非双方有过面对面的交谈,否则,两者都不知道对方到底是人还是一条会说话的狗。“尽管人们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可以像现实生活中一样,开展各种活动,例如上学、上班,进行体育锻炼,或与他人聊天等,但是,这一切都是虚拟的,是借助于现代网络通信技术而实现的,这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利络文化的这种虚拟性为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
在因特网上,与现实环境不同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匿名存在。匿名信息,削弱了者的责任感,使得虚假的和不负责任的信息上网的可能性显著增大。匿名聊天如同一场“假面舞会”,参加者谁也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网络技术使匿名表达、超时空交流更为方便,将现实社会中人们深藏于心底而一般很少显之于外的信仰充分展现出来,使网络社区的信仰十分复杂。”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特点
网络一方面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模式,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价值方向和道德观念。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接受新鲜信息速度快,但自制能力并不强,因此,网络对他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l. 丰富信息来源
过去大学生的信息和知识来源主要是课堂、图书馆和传统的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介,由于条件限制,难以享受到全球的知识成果。但是互联网几乎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信息海洋”,在这个平台上,大学生的所见所闻更为广博,而且吸收新知识的速度极快。
2. 扩大交流视野
因为受本身身份和地域等因素影响,过去的大学生身在“象牙塔”,交际范围比较狭窄,社会角色没有充分体现。网络交往突破了他们的交际局限,他们可以利用网络工具自主、开放地交流,更为紧密地联系熟悉的同学、朋友,甚至频繁接触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陌生人。他们的交流视野在互联网中得到了放大,开阔了眼界,增加了“阅历”。
3. 提高竞争意识
当今大学生通过网络求职己成为一种重要的求职渠道,大学生只要将自己的简历、所具有的能力素质和求职愿望等信息输入电脑,就有可能获得参加职位竞争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非个人因素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4. 强化主体观念
大学生是一个自主观念很强的群体,对权威往往采取淡化的态度,乐于接受自主、开放、平等的文化。有了互联网这样开放性和平等性很强的媒介,他们开始在网上自由发表见解、表达思想,自我的主体观念在这种氛围中可以得到进一步强化。
5. 缓解心理压力
网络宣泄法是一种将内心的压力在网络上排泄出去,以促使身心免受打击和破坏的方法,通过网络宣泄内心的郁闷、愤怒和悲痛,可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避免引起精神崩溃,恢复心理平衡。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 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
由于网络空间不受限制,监督机制也极不完善,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网络上的灰色信息、黄色内容、一些腐朽的生活态度、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大量输入,给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造成很大的紊乱。有调查表明,超过23%的大学生曾经访问过黄色网站。如果不对辨别能力和生活阅历都比较欠缺的大学生加以疏导,他们难免会在不良信息和观念的传播中迷失方向。
2. 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冲击
现在的大学生己经成为网络游戏的主体消费群,有的学生经常通宵达旦地沉溺于游戏中,造成学习上“红灯高挂”;有的学生因为网络游戏而身负沉重的经济压力,甚至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
3. 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现实交往观念日益淡漠
有些大学生终日与网络为伴,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现实中与社会其他人交往、接触的机会,导致人际情感的疏远,人际关系紧张。由于网络交往有虚拟的一面,容易造成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不信任,失去诚实待人的心理基础,他们的心理一旦受到打击,就容易造成行为变异、心理孤僻等问题,对学习、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爱玲.试论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双重影响[J].世纪桥,2008(12).
[2] 李爱玲.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原则[J]. 传承, 2008 (18).
[3] 秦念歌,王天红. 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 文教资料,2008(17).
[4] 张红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及构建策略[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3).
[5] 盖元臣.网络环境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
篇5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磁共振静脉成像; 64层螺旋CT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Intra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and Diagnostic Analysis of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Imaging with 64 Slice Spiral CT/LONG Hua,DU Chao-hui,LI Min,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4):115-116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intra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and diagnostic analysis of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and 64 slice spiral CT on it.Method:The clinical date of 30 patients with CVST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4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In the 30 cases of intra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patients,female was more than male,acute was more than subacute and chronic,the occurrence rates of conscious disturbance and abnormal cognitive function were more than the incidence rates of cerebral cortex stimulation syndrome, abnormal motor function and ocular symptoms,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Intra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64 slice spiral C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Yichun City,Yichun 336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4.042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指多因素导致的颅内静脉回流阻塞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较低,病因复杂,临床症状各异,容易导致临床漏诊和临床误诊现象[1-3]。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和医疗技术的提高,CVST的诊断治疗的成功率逐渐升高[4-7]。现对本院30例CVST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VST的临床特点和磁共振静脉成像、64层螺旋CT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特点,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住院部CVST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22例,年龄22~66岁,平均(37.06±8.13)岁,病程1 d~2年,急性(30 d)2例(6.67%)。
1.2 临床症状及体征 首发临床症状:头痛合并恶心、呕吐24例,发热4例,视物模糊4例,精神异常3例,癫痫发作3例。主要临床症状:意识障碍、认知功能异常17例,其中反应淡漠4例,精神异常3例,嗜睡3例,躁动3例,昏迷4例;大脑皮层刺激征6例,其中癫痫发作3例,幻觉3例;运动功能异常4例,其中偏瘫2例,口齿不清2例;眼部症状7例,其中视物模糊4例,复视3例。体征: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3例,颈强直刺激征4例,腱反射或膝反射亢进3例,偏身肢体肌力下降2例,展神经麻痹3例。
1.3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WBC计数增多7例,CRP增高4例,血沉增高2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2例,淋巴细胞增多3例,血小板增多1例,红细胞增多2例,抗心磷脂抗体(+)2例,凝血酶原时间PT降低2例,D-D聚体增高5例,脑脊液压力>2.94 kPa患者4例,1.97~2.94 kPa患者9例,0.78~1.97 kPa患者17例,脑脊液WBC升高2例,细胞数目增多2例,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升高4例。细胞学检查:异形细胞阳性患者1例,表现为细胞形态异常,细胞核不规则,核仁明显,细胞浆液深度染色的肿瘤细胞。
1.4 眼科检查 眼内压升高2例,双侧瞳孔缩小合并光反射迟钝1例,双侧视力下降4例,视水肿6例,其中2例患者眼底血管造影显示视边界模糊。
1.5 影像学检查 全部患者给予磁共振静脉成像、64层螺旋CT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
1.6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扩充血容量、抗感染和对症支持等治疗。28例患者给予纤溶酶原激活药物进行抗凝治疗,药物静脉注射溶栓治疗2例,静脉介入溶栓治疗3例,静脉下取栓术3例,去颅骨瓣减压术1例。
1.7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临床特点 男8例(26.67%),女22例(73.33%),女性多于男性,急性63.33%,高于亚急性(30.00%)和慢性(6.67%);意识障碍、认知功能异常56.67%,明显高于大脑皮层刺激20%,运动功能异常13.33%,眼部症状23.3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磁共振静脉成像特点 头颅磁共振静脉成像(MRV)检查显示:静脉血管、静脉窦变窄或阻塞,血栓形成处血流信号降低甚至消失,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呈三角征,静脉窦汇内T1WI高信号9例,T1WI低信号7例,乙状窦内T1WI高信号7例。静脉源性脑梗死5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静脉源性出血11例,表现为T1高信号、T2高信号。
2.3 64层螺旋CT特点 静脉窦区示条带样高密度影12例,静脉窦区类圆形或三角形高密度影6例,静脉源性脑梗死4例,双侧丘脑或枕叶皮质低密度影各2例,静脉源性脑出血7例,枕叶片状或颞叶片状高密度影分别为2、3例,双侧丘脑高密度影2例。
3 讨论
CVST与静脉血管、血液循环和血流动力学状况密切相关,其中血流动力学异常是CVST的主要病因,临床多见[8]。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该病好发于女性[9]。与本研究结果女性占73.33%结果相一致。本研究非慢性占93.33%,明显高于慢性发病的6.67%,与以往研究中以非慢性发病,意识、认知障碍为主要特征相符[10-11]。神经影像学检查在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神经影像学检MRV、多层螺旋CT和DSA在诊断CVST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12-14]。头颅CT平扫的诊断阳性率和特异度仅为25%左右[15]。因此,MRV、多层螺旋CT和DSA可作为CVST的首选方法。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MRV主要表现为T1WI低信号或高信号,T2WI高信号,而64层螺旋CT主要表现为静脉窦区异常低密度或高密度影,在辨别CVST发生部位和类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好发于女性,以意识、认知功能异常及急性发病为主要临床表现,MRV或CT检查结果为其诊断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刘凤荣.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3):281.
[2]马东波,翟素巧,王晓军.围生期女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126-127.
[3]龚家俊.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方法、疗效及安全性的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8(1):41-43.
[4]张兰起,韩庆玺,田立.表现为颅高压的慢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4,27(1):49.
[5]翟素巧,马东波,王晓军.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7):94.
[6]孟利军,孟胜君,黄捷.孕产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4,36(1):35-37.
[7]庄菁,吴成翰.颅内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的诊断研究进展[J].北方药学,2014,11(1):56-58.
[8]傅永旺,李秀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9(6):74-76.
[9]杨勇,于临源.颅内静脉窦血栓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5):98-99.
[10]刘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5例诊治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4):417-418.
[11]路永刚,吕经兰.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32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6):194-196.
[12]张小喜,是明启,成红学.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3例[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21(6):424-426.
[13]曹春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38-39.
[14]王连玉.13例颅内静脉窦血栓临床分析[J].河南中医,2013,33(B10):150.
篇6
关键词:逻辑学教学;情感教育;教育分析
所谓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规律的专业学科,逻辑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具象逻辑、抽象逻辑、具象逻辑与抽象逻辑相统一的对称逻辑。在逻辑学教学中,教师重视情感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情感表达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逻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逻辑学属于知识论与方法论,为哲学的一个概念,在逻辑学教学当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情感教育的缺失。很多人认为哲学只是知识积累的一个过程,实则不然。哲学的本质是思辨,教育宗旨和核心为学生的自我认知与发展。因此,在哲学教学当中,教师除了理论教学还应该注重情感教学。逻辑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逻辑能力训练以外,情感教育必不可少。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概念、理论、语言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情感教育相对而言比较缺失。加上长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逻辑学教学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沉闷,教学内容抽象而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偏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情感教育缺失以外,还因为哲学分支科学设置过于细化,导致学科与学科之间互不相通,出现了森严的壁垒,从而使哲学肢解。哲学的肢解和破碎也间接导致教师对于逻辑学教学的认知产生偏差。很多教师认为情感与美只属于美学,随着逻辑学的不断进化,越来越多的教师忽略了情感教学在逻辑学教学当中的重要性。由于情感教学的缺失,逻辑学教育逐渐步入误区,很多人在理解和学习逻辑学时,带上了功利性以及知性化的态度,尤其在就业压力的影响下,学科知识已经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而知识也成为商业消费品。在这种情况下,逻辑学教学目标渐渐发生了偏差,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
2逻辑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逻辑学是一门由哲学分化而出的重要学科,也是哲学思辨的结晶。逻辑学不是刻板的知识教条和道德训诫,也不单单是人们认知的方法与工具,逻辑学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能够造就人类的灵魂,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随着逻辑学的发展,逻辑学在具备工具性的同时,还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性,是推动逻辑史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如果将情感因素等智慧活动因素从逻辑学当中剔除,逻辑学本身具备造就人类灵魂的功能将会消失,自此沦为单纯的知识教条。因此,逻辑学教学应该与哲学教学相互融合,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教育。在逻辑学教学中强化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大多数高校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注重情感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情感表达与情感体验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逻辑学本身抽象概念比较多,学生理解与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很多学生对逻辑学望而生畏,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强。这种情况导致学生难以掌握逻辑学知识,提升自身逻辑能力,教师的教学目标也难以达成。在逻辑学教学当中强化情感教育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3逻辑学教学中强化情感教育的策略
情感教育是逻辑学教学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忽略了情感教育,导致逻辑学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偏差。如何在逻辑学教学中强化情感教育已经成为高校一个重要的研究项目。在强化情感教育当中,首先应该将学生对逻辑学的态度与认知进行改变。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当中增加师生互动的方式,还变学生对逻辑学的主观情感,让学生充分了解逻辑学的魅力与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其次,影响逻辑学教学质量的另一因素就是由于逻辑学教学知识过于抽象,而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方式单一,只会进行枯燥的知识点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但难以理解和接受,久而久之还会对逻辑学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效率。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将枯燥抽象的逻辑学知识与特殊的历史时代背景相结合,在抽象的逻辑知识中加入人文情怀,激发学生求知欲。第三,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逻辑学教学当中融入更多创新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更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融入其中,感受到逻辑学的情感与热情,从而更好地回应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情感教育。第四,除了课堂教学以外,教师还需要注重情感的延伸。逻辑学与其他教学不同,逻辑学从哲学当中分化而来,本身具有强化的塑造人类灵魂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扩大逻辑学的领域,将逻辑学与其他学科充分结合起来,将情感教育融入到逻辑教学内外,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更好地具备逻辑思维能力。事实上,逻辑学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运用相对而言比较广泛,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逻辑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拉近学生与逻辑学的距离,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身思维与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逻辑学是一门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学科,教师在逻辑学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重理论教学外,还应该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逻辑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逻辑学真正在高校当中流行起来。
作者:完德杰
参考文献:
[1]朱庆华.逻辑学教学之特点及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15,(06):97-101.
篇7
1、逻辑哲学的探究
逻辑哲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是对现代逻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反思,因此学习逻辑哲学首先应将现代逻辑主要特征的了解作为前提。
20世纪以来现代逻辑的发展主要是符号逻辑即数理逻辑的发展,区别于以自然语言作为主要的工具语言的传统逻辑,数理逻辑的工具语言是符号语言。一阶逻辑是数理逻辑的基础部分,也是数理逻辑在日常思维中最具应用价值的部分,也是和传统逻辑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它的特点(1)体现在处理语词、命题上,一阶逻辑只考虑到语词或命题的外延;(2)在对命题真值的研究时,一阶逻辑只考虑到两个真值,即真值真与真值假,它认为一个命题非真即假而不存在其他真值情况;(3)在对一阶谓词逻辑的量词研究上,一阶逻辑认为所有的量词都存在含义,即不存在个体域为空的空词项。
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针对一阶逻辑的特点,通过对现代逻辑的理解将对语词、摹状词、语句、命题、陈述、判断、主词、谓词、量词等逻辑的基本概念的精细、深入的分析并对类似逻辑是什么、逻辑的对象是什么、逻辑与非逻辑的区别是什么等问题将逻辑这一学科进行整体的分析。此外,逻辑哲学还对例如休谟难题等现代逻辑所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哲学层次的分析探讨。
2、哲学逻辑的探究
哲学逻辑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个新兴学科体系。《逻辑哲学导论》中,陈波对哲学逻辑是这样理解的:“我认为,哲学逻辑是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开始兴起、50年代至70年代蓬勃发展的一个新兴的逻辑学科群体。它以数理逻辑(主要是一阶逻辑)为直接基础,以传统的哲学概念,范畴以及逻辑在各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构造出各种具有直接哲学意义的逻辑系统。”
对哲学逻辑的涵义,众逻辑学家哲学家理解各异,莱斯彻与冯.赖特等逻辑学家认为哲学逻辑的主体是“逻辑”,他们认为哲学逻辑主要是只例如模态逻辑、多值逻辑等非经典逻辑系统;斯特劳森与沃尔夫拉姆等逻辑学家认为哲学逻辑的主体不应该是“逻辑”,而是“哲学”,他们认为哲学逻辑就是对逻辑中的哲学问题的研究以及对逻辑学的哲学研究;格雷林等逻辑学家则认为哲学逻辑的主体是“哲学”,他们认为哲学逻辑就是将逻辑中的哲学问题放入到一个更一般的哲学背景下研究,它讨论的是关于语言性质、思想、世界的结构与内容等问题。由此可见众逻辑学家对哲学逻辑的涵义理解主要有三种,根据之前我们对逻辑哲学的理解可以看出,以斯特劳森和沃尔夫拉姆为代表的逻辑学家所理解的哲学逻辑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逻辑哲学,而以格雷林为代表的逻辑学家对哲学逻辑涵义侧重理解为在语言上的哲学研究,从字面上理解这实际上是语言哲学。
对于哲学逻辑的涵义,我国的逻辑与哲学学者陈波先生在其《逻辑哲学导论》一书中是这样理解的:“这个学科群体包括两大子群:一个变异逻辑(deviantlogic),形式上表现为经典逻辑的扩充系统(alternativesystems);一是应用逻辑(appliedlogic),形式上表现为经典的扩充系统(extendedsystems)。”陈波认为变异逻辑是由否定或修改一阶逻辑的某些基本假定而形成的逻辑分支,具体包括相干逻辑,直觉主义逻辑,自由逻辑,偏逻辑,反事实条件句逻辑,多值逻辑,量子逻辑,模糊逻辑等;而应用逻辑则是利用经典逻辑的工具,去分析某些具体学科特别是哲学中概念或范畴而建立的逻辑学分支,具体包括模态逻辑,道义逻辑,时态逻辑,认知逻辑,问题逻辑,命令逻辑,优先逻辑等。
英国著名逻辑学家苏珊.哈克在其《逻辑哲学》一书中对形式逻辑有如下划分:“总而言之,作为形式逻辑,我将包括:‘传统’逻辑——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理论。‘经典’逻辑:二值语句演算、谓词演算‘;扩展’逻辑:模态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认知逻辑、优选逻辑、祈使逻辑、疑问逻辑‘;异常’逻辑:多值逻辑、直觉主义逻辑、量子逻辑、自由逻辑。‘归纳’逻辑。”由此可见,其中的扩展逻辑实际上是经典逻辑(二值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新增一些逻辑算子和相应的公理系统而成的一个新的逻辑分支,而异常逻辑则是对原经典逻辑中的同一语词做个本质的改变从而形成的区别于传统逻辑的一个新的逻辑分支。因此,根据上述对哲学逻辑的认识,在苏珊·哈克划分中哲学逻辑实际上等同于是“扩展逻辑”和“异常逻辑”两大类。
3、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上面理论的阐述我们可以清楚的区分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的区别,下面我们从模态逻辑这一个例子出发,从而对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做进一步的了解。
在陈波对哲学逻辑学科群体划分中,模态逻辑属于应用逻辑;在英国逻辑学家苏珊·哈克对形式逻辑的划分中,模态逻辑则属于扩展逻辑。根据哲学逻辑的涵义我们知道哲学逻辑的主体是“逻辑”,它是以一阶命题逻辑和一阶谓词逻辑为基础,因此对于模态逻辑,模态逻辑中模态命题逻辑、模态谓词逻辑形式上分别是在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的基础上加上了必然()与可能()两个算子进而构造出一个新的逻辑系统。
根据哲学逻辑的性质,我们知道模态逻辑除了以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为基础而形成之外,它还直接借助于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的概念和方法,例如:古典模态逻辑就是满足下列条件的古典命题逻辑重言式集的扩集:(1)(pq)(pq)∈S;(2)S在分离规则下封闭:若∈S,∈S,则∈S;(3)S在带入规则下封闭:若∈S,则’∈S,这里’是的代入特例;(4)S在弱(哲学都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在坚定立场的前提下,吸收和借鉴西方哲学思想体系中的某些合理因素,体现哲学体系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只有这样,哲学体系才能日趋成熟和完善,具有更加持久的生命力。在这种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二者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也才能推动哲学中国化的发展。
篇8
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有三大发源地,这就是古代的中国、印度和希腊。逻辑学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与日常思维、语言表达、推理论证等有密切的联系。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学科的门类越来越多,逻辑学处于基础学科的地位。在高校教育尤其是在法学教育过程中,逻辑学更拥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法律逻辑学是面向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逻辑学与法学知识的结合。法律逻辑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改变原有的固定模式,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被动或主动地参与到课程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 是以学生为对象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按照教材的章节和顺序逐个内容讲解下去,基本上是照本宣科,没有任何创新和扩展;在教学手段上基本上是一本教材、一个教案、一支粉笔,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手段基本谈不上使用或者是没有条件使用。这种方法极大地限制了逻辑学的教学效果,使原本就抽象、晦涩的逻辑学概念和原理更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为此,作为法律逻辑学教师,就应该在法律逻辑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本文由收集整理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那么,如何才能在法律逻辑教学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搞好法律逻辑教学呢?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效果来看,本人认为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技术教学法等方法效果比较好,很受学生欢迎,下面对此进行探讨。
一、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利用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让学习者去分析和研究, 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从而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对典型事例的精辟分析,使学生对逻辑知识有更深刻认识和直接感受,避免空洞说教和乏味推理,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运用 逻辑知识的能力,实现逻辑知识的迁移应用,尤其是列举一些缺乏逻辑知识或者巧妙运用逻辑知识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不仅使学生对学习逻辑知识产生浓厚兴趣,而且在对这些典型事例的思考,分析中更加认识到学习逻辑学的重要性。如通过韩复渠演讲的典型事例让学生体味到逻辑就在我们生活中,违背逻辑规律、规则就会笑话百出;通过丁谓运用逻辑思维成功建造昭应宫的事例让学生明白逻辑离我们并不遥远,每一个正常人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逻辑,我们就生活在逻辑的海洋之中,正确运用逻辑知识会使我们生活和工作效率非凡;通过对林肯为小阿姆斯特朗作无罪辩护的事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判断的巨大威力,一个虚假的判断可以置人于死地,一个真实的判断可以洗却罪名;通过“屡战屡败”的事例分析,可以深刻学习语句与判断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列举上海七君子案件审、答、辩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可让学生运用逻辑知识去思考、分析真实的法庭审理;可以通过罗文锦智辩茂隆皮箱案以分析类比推理的妙用。每个典型事例都可以将学生带到逻辑思维的草原上任其驰骋,让学生体味到逻辑的威力、魅力和精妙所在。
二、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教学思路。作为教学方法是指基本方法,而非具体方法,贯彻到各种具体方法中,使教学具有启发性。作为教学思路,强调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法律逻辑学必须坚持启发式教学方法,这是由这门课程的性质、特点和教学任务的特殊性决定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学习目的寓于课堂教学之中,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通过设疑,激发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引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认识。为使整个教学过程有启发性, 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提问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针对大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跳跃性有余而逻辑性不足的特点,结合各章节教学内容的进度,融入课堂,提出讨论话题,让学生在课后准备。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并在讨论中充分发挥民主,各抒己见,教师一方面参与讨论,引导学生不偏题,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进行总结发言,提出观点和结论。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其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篇9
“学以致用,知行结合”是逻辑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逻辑学教学必须要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逻辑学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决定了逻辑学科的优势和竞争力就在于它的实际应用价值,也就是要把逻辑知识的学习真正用到实处。因此,逻辑学的教学绝不能拘泥于逻辑的符号化、形式化,拘泥于平铺直叙、毫无生机的理论阐释,一定要正确处理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关系,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善于从日常生活和思维实际出发引申出理论知识,并能成功地将理论知识与人们的日常思维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自觉运用逻辑工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逻辑学一方面正如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人们要真正掌握它的确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另一方面,逻辑(思维的形式和规律)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思维活动就包涵着逻辑。我们许多人也常常在运用逻辑知识,只不过这种运用对大多数人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意识的。把相关实例挖掘整理出来,通过尝试、比较,采用联系实际的案例教学方法,在目前看来是最受欢迎和有效的。
案例1:在逻辑学的深层次上讲,人类的实践活动无数次地重复着逻辑的格(形式和规则),从而使其具有了先天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1]。为说明逻辑的本质本身,讲解“民族的”和“世界的”这两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与对应现实的深层关联时,以“世界语”作为案例进行分析阐述。明白只有断定其关系的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正确的、符合现实的。因为,我们都知道,20世纪80年代,世界语作为一种人造语(人工辅助语)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被创造出来,吸收了各个语系各种语言的共同性合理因素,更加简化和规范化,具有声音优美、科学性强、富于表现力的特点。曾经有人设想用它汇集各种自然语言精粹,替代其他语言,使得全世界都使用一种语言用一个声音说话,但这只是个“乌托邦”,因为无数历史与现实一再证明,只有植根于强势民族的东西才有可能被整个世界接受和认同。椐统计,目前世界上只有1000多人在使用“世界语”,逻辑和现实的关系,“民族的”和“世界的”的关系在世界语没有成功的案例中都获得了实证解析。
案例2:实践性案例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逻辑的情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讲授“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应用”时结合了“谁收了红包?”案例。医疗中有这样一个案例:病人家属反映某科室的三个医生,有且只有一人收了红包。医院领导追问:甲说,我收的。乙说,我没收。丙说,甲没收。家属随后认定三个医生中也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那么,到底谁收了红包?谁说了真话?应用相关逻辑知识剖解此案例,很是引人入胜且有逻辑征服力。其实甲说的“我收的”是个单称肯定判断“红包是甲收的”(sUp),与丙说的“甲没收”单称否定判断“红包不是甲收的”(sVp),在相同素材性质判断的扩展逻辑方阵中是矛盾关系。所以,根据排中律“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可同假,必有一真”。无论哪一个为真,又已知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于是断定乙的话肯定是假的。而乙是说“我没收”,那么推断红包就是乙收的。又知道只有一个人收了,那么其实甲没有收红包,也就是丙说的是真话。学生们同老师一起,凭借逻辑知识来破解案,既掌握了知识及其运用,又提升了学习兴趣。
案例3:教育在于教师,教师必须下工夫确保教学自身无瑕疵。尤其不能在讲授逻辑学中犯逻辑错误。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为把知识和道理讲透彻,还要把逻辑方法应用的禁忌和可能犯的错误交代清楚。如,通过贴近大学生活的案例讲解“求异法”运用时为什么要严格。即:如果在被研究现象出现和不出现两个场合中,只有一种情况是不同的,即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场合中有它,而在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场合中没有它,那么,这个唯一不同情况就与被研究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只有一种情况(条件因素)是不同的,其他情况必须相同,否则会出现明显错误。举例,a、b两个学生早餐吃的东西除一种之外都相同a:大米粥、馒头、鸡蛋、咸菜;b:大米粥、馒头、鸡蛋。而后,a出现了肚子疼。于是可以得出肚子疼与咸菜有关。如果,不是只有一种情况(条件因素)不同,而是还有其他的不同,就不能轻易推断。如,a:大米粥、馒头、鸡蛋、咸菜;b:大米粥、馒头、鸡蛋、某种药。而后,a出现了肚子疼。如果推断是肚子疼与咸菜有关,明显存在问题,我们很容易想到可能是“某种药”使得b没有肚子疼,a肚子疼的原因可能有是其他因素。所以说,“求异法”运用时要严格,扩展地说“求同求异共用法”应用也存在类似必须要严格的问题。
综上所述,应用性案例教学显示了极强的实践性、生动性、引人发省的启发性,极大地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已经过去、值得缅怀的20世纪里,关于思维内容的各门实验科学和关于思维形式的各种逻辑学相得益彰。可以断言,在21世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乃至将来,仍需要逻辑学的研究、知识普及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
篇10
法律推理及其特征
法律推理为什么要涉及诸多实质性问题?对此学者们有过许多研究和论述。美国法理学家博登海默列举了三种情况:(1)法律没有提供解决争端的基本准则;(2)法律规范本身相互抵触或冲突;(3)将一既定法律规范用于某一具体案件时明显有失公正[1]。深入研究会发现,需要人们在进行法律推理时考虑实质性问题的原因是繁复多样的。就有关法律的推理而言,在面临法律漏洞、法律规范含义不清、法律条文相互冲突等情况时,为了确定恰当的推理前提,就需要作关乎内容的实质性分析和推断。例如,出现“法律漏洞”,即现有法律条文没有就某一问题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即意味着这一领域出现了法律适用的空白。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也不受罚。面对司法实践中的某些情况,便可能就相关法律条文的内容做出不同的解释。又如,法律虽经严格的立法程序,但因各种原因某些条文的含义仍可能不甚清晰明了,导致人们可以作多种不同的理解或解释,从而引发纷争。当要以这样的法律条文作为推理根据时,就需要对其中的法律概念或规定进行界定、梳理和分析,以证明引用某一条文作为处理本案件之判决依据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再如,有关法律规范相互抵触或冲突的情况,具体有三种可能:其一,一部法律内的不同规定不一致或相互抵触;其二,不同法律对同一问题的规定不一致或相互抵触;其三,将不同法律适用于某一案件可以推出相互冲突的结论。法律规范之间的相互冲突,有些随着立法制度的健全和立法水平的提高有可能得到解决;有些则不然,由于不同法律的着眼点或立法意图不尽相同,所以各自的具体规定或由它们推得的结论就可能相互抵触。倘若针对同一案件的不同判决都能找到法律依据,这时进行法律推理就不能不考虑诸如社会的价值理念和道义原则等实质性问题,据此在不同的法律或法律条文间作出选择。就根据法律的推理而言,最突出的问题是严格按照法律作出的判决结论有时会陷入“合法”与“合理”相悖的窘境之中。也就是说,某一判决结果,从法律角度看是“合法”的,但是从道义、伦理角度看,则不一定“合理”;或者相反,从法律角度看不“合法”,但从道义、伦理角度看,却有合理性。法律原本是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制定的,当适用现行法律规定得到的结果与立法者自己认同的公平正义观相抵触,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冲突的时候,人们必定要寻求某种补救办法,其中之一就是所谓的“衡平”。“衡平”是指在适用法律过程时对某些案件作出有别于一般法律规定的特殊处理,以在“法”与“理”之间求得某种平衡。法国比较法学家勒内•达维德把衡平法称作是避免在法律和正义之间产生“不能容许的脱节”的一种“矫正剂”和“解脱术”,认为这是任何一个立法制度都不能没有的[2]。而“衡平”运用之处,必定有对诸如立法意图、判决效果、社会伦理价值观等实质性问题的考量和权衡。
影响法律推理的主体因素
由上文所述可见,进行法律推理必然会涉及到对与推理过程相关的诸多实质性问题的考虑,而在考虑这些问题时,人的个体因素就会渗入其间,并影响他的判断,影响最终的推理结果。在司法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面对同样的案情,当事各方会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这通常不是因为各方据以推论的逻辑规则不同,或者其中一方粗暴践踏了逻辑规则,而是因为推理的主体———人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使他们对问题形成全然不同的认识或判断。从推理主体方面分析,影响法律推理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心智状况。这里所谓“心智状况”,既包括非理性层面的心理、情感等因素,也包括理性层面的认知能力、分析方法等。法社会学和分析法学是20世纪初盛行于欧美的两大学派,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人的心理因素和逻辑分析方法对适用法律及法律推理的影响。法社会学主张联系现实社会生活来理解法律的本质和功能,所以他们注重对法律的社会效果的研究。法社会学派指出,法律规范只提供了维护社会正义、解决个人纠纷的一般指南,它不可能囊括全部司法领域,其实这也就是上文提及的出现“法律漏洞”或法律条文含义不清等情况的深层原因之一。因此法社会学派认为,必须给法官判案以一定范围的自由裁量权,而法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为了做出公正的判决,必须考虑社会流行的道德观念,研究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等,在这一过程中法官的个人直觉和感情因素会起一定的作用。法社会学派所说的这种心理因素对法官判案的影响并不难理解:比如,倘若法官的从众心理较强,那么社会流行的道德观念等就会在较大程度上支配他的判断;反之,法官则可能更倾向于依据法律规范进行独立的分析思考。分析法学突出了问题的另一方面,他们排斥对法律作心理的、社会的、价值的“形而上”研究,提出,研究法律的任务在于解释法律体系中的一般概念和原则,从而获得对法律的更为精细的理解。
因此分析法学强调研究法律内部的形式、结构和语言的重要性。这一学派的一些学者曾运用维特根斯坦提出的语言分析方法,通过解剖法律概念、把它们还原为其基本成分来澄清法律概念的含义。分析法学派提出的对法律概念、形式、结构等的精细理解,对人们理性思维能力具有极强的挑战性,需要运用各种逻辑或语言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分析法学派的问题在于其理论趋向极端,无视人的心理状态等非理性因素对于理解法律所发生的作用,甚至根本反对做这一领域的研究。第二,价值理念。现实的法律过程,从立法、司法到执法,没有一个环节能逃脱人的价值理念的“纠缠”。任何法律的制定都有其追求的特定价值目标,都有相应价值理念的支撑,价值理念是统摄法律的“灵魂”。因而对法律条文的解读,除了要有一定的逻辑或语言分析理论与方法之外,还必须把握其背后蕴含的价值理念,否则,逻辑或语言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德国法哲学家拉德布鲁赫指出:“法律是人类的作品,并且像人类的其他作品一样,只有从他的理念出发才能理解。”[3]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律推理的主体能否领悟某一法律的价值目标,他的价值观是否与该法律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相契合,是他能否准确理解法律条文、从而确定其推理前提的重要条件。理想的法律制度,是在一项法律确定以后,其适用过程能排除或尽量减少主体因素的影响,从而体现法律的普适性、一致性和公正性。但是,由于种种难以消弭的主客观原因,在任何一种法律制度下,都会存在法律空隙、法律条文含义不清乃至相互冲突等情况,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因而总是需要适用法律的人从自己的判断出发去弥补漏洞、廓清含义、做出选择。人的任何思考和行为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其价值观的支配,所以主体的价值理念在适用法律及法律推理中的影响是排除不了的。比如,面对相互抵触的法律条文,不同的判决结论均可找到相应的法律依据,都可以合乎逻辑地推出,那么,究竟是选择有利于被告的判决还是相反,最终的判决结果必定反映了推理主体对孰是孰非、孰重孰轻的价值判断。第三,利益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价值理念的形成都有其社会经济根源,因此由价值理念可以进一步看出人的各种利益关系在法律推理中的影响。每个人均是一个利益主体,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相同或相近地位的人构成一利益集团。不同个体、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有契合之处,也必定存在差异、矛盾甚至冲突,由此产生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如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个人与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个人和集团与整个社会的利益关系等等。这些利益关系会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当然也会影响身处适用法律过程中的人对问题的判断。#p#分页标题#e#
利益关系对适用法律过程的影响可能带来对司法公正的严重威胁,因此世界各国都尝试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切断利益向司法过程侵蚀的通道,尤其是切断法官与各种利益关系的瓜葛,以保持其独立性。但任何“独立”都是相对的,因为人不可能置身于利益集团之外;即使其个体的利益关系独立了,也不能保证他对问题的整体判断不受某一相关利益集团的影响。上文已提及,为了缓解“合法”与“合理”之间的冲突需要求助于“衡平”。在司法实践中有太多的案例表明,所谓“合理”之“理”,不仅是指立法者认同的公平正义观或社会主流价值观,而且还包括社会或多数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衡平”往往是社会或推理主体内心各种利益关系相互博弈的结果。主体因素的加入对于适用法律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意义,如消弭法律空隙,澄清法规含义,在“合法”与“合理”的冲突间保持必要的平衡等;也有负面效应,如影响司法公正,导致司法腐败,削弱法律的统一性、公正性、权威性等。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是对“人治”的否定,但实行“法治”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或否定人的作用。就适用法律和法律推理过程而言,便不能没有人的参与和运作。如实承认并正视这一现实,与实行“法治”并不矛盾,相反能使我们得到某些重要的认识:其一,提高司法人员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推进“法治”、实现司法公正必须进行不懈的努力;其二,建立一套严格、透明的司法制度同样至关重要,这样才能保证适用法律过程处于有效的制度规范、约束和监督之中,保证司法人员的个体因素在合乎法律基本精神的框架内发挥作用。
对法律逻辑学研究视角的思考
一门学科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总是与它的研究对象的特点密切相关。逻辑学是研究推理的学问,推理的特点不同,它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就会有所区别;或者说,对推理特点的认识不同,逻辑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就会发生相应变化。从上文分析可见,法律推理的特点在于,它既要遵从人类共通的逻辑规则,也要考虑推理过程所涉及的诸多关乎实质内容的问题,而在这一过程中,人的主体因素将渗入其间并产生相应影响。法律推理的这一特点,要求法律逻辑学有其不同于传统逻辑的研究视角和方法[5]。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逻辑学专注于思维形式结构,特别是“必然推出”之推理模式和规则的研究,刻意排斥探讨推理中人的主体因素及其作用。正如蔡曙山先生所言:“逻辑学是从来不关心人的,这来源于逻辑学根深蒂固的观念:逻辑要为思维立法!因此,逻辑学只有抽去人的因素,它才能适用于一切人!在传统逻辑和近现代逻辑中,人的因素都被排斥于逻辑学之外。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假言推理、一阶逻辑都是与人无关的,因此,它们是适用于一切人的。”[5]这一倾向在弗雷格那里发展到了极致。他在《算术基础》一书序言中提出了研究数学哲学的三条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要把心理学和逻辑学的东西区分开来,把主观和客观区分开来。”[6]这种逻辑主义倾向在20世纪不断遭遇挑战。与弗雷格同时代的直觉主义学派就提出,数学起源于经验直觉,是人类心灵的创造性构造,因而他们认为,数学和逻辑不仅不排斥心理因素,相反应肯定心理意向在数学和逻辑中的作用。20世纪40年代,维特根斯坦以语言游戏论取代他早期的逻辑图像论,提出“语言的意义在于它的应用”,强调语言的意义与语言的使用者和使用者的意向有关。后来奥斯丁发展了维特根斯坦的理论,进而研究语言的使用条件即语境与语言意义的关系,建立起言语行为理论。20世纪70年代,在乔姆斯基的心理主义语义学等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认知科学,促使心理学与逻辑学相互交融。人们在对认知的研究中找到很多证据,表明心理因素在人的推理过程中的作用,如著名的沃森纸牌游戏就生动说明了人的逻辑推理是如何受其心理因素影响的[7]。
20世纪的这些理论探讨及成果,从根本上动摇了一种信念,即:可以把逻辑的东西与心理的东西分开,逻辑学只有与任何人无关才能适用于一切人!由此,用蔡曙山的话说,逻辑学重新获得了人的维度,由无人在场的逻辑学转变为有人在场的逻辑学。回到法律逻辑学的研究视角这一论题,笔者认为,从法律推理的固有特点出发,法律逻辑学研究必须摒弃从传统逻辑一直延续至近现代逻辑的那种理念和方法,即排除推理中的主体因素而专注于单纯形式化的探究。对法律推理的研究,应当把对形式结构和推理规则的研究与对推理过程所涉及的诸多实质内容的研究结合起来,将渗入其中的人的主体因素及其影响纳入研究的视野,建立起人的研究维度。对法律逻辑学研究视角的这样一种调整或定位,其意义何在,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首先,将使我们对法律推理过程获得更真实、深刻的理解。对推理过程作纯形式化研究的目的,是获得某种抽象的推理模式或推理规则,这些模式或规则能适用于一切同类推理过程。例如,概括出三段论的推理规则,就可以用它们来规范和评估所有的三段论推理。但这种追求在适用法律的推理中是注定难以实现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幻想”。司法实践的常态是:面对相同的案情,对适用什么法律会有不同意见的争论;即使就适用什么法律达成一致,由此推得的具体结论也可能南辕北辙;相同的案件在不同法院审理或由不同的法官接手,判决结果会有不同;即使是同一法院或同一法官审理,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舆论背景下,判决结果也可能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