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4: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资源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资源的内涵

篇1

西北师范大学教科院 段兆兵

摘要:课程资源的多样性不仅表现在种类的多样性,而且表现在同一种课程资源具有多样的课程价值。不同种类和具有不同价值的课程资源对课程开发活动提供资源保障。但是要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就需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现(开发的关键),而且要突出特色。

关键词:课程资源;课程资源观;特色开发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原来隐藏在课程不同环节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有效地实现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已成为广大教师与课程改革的组织者和研究者必须面对的共同任务。课程资源这一与教育资源、教学资源、学习资源既有联系又有所不同,既感到熟悉又有些陌生的术语日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一、课程资源的内涵

根据信息资源学的观点,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各种客观存在或存在物。教育资源是构成教育系统的基本因素,是指教育系统中支持整个教育过程达到一定教育目的,实现一定的教育功能的各种资源。教育技术学研究认为,学习资源是学习者进行学习的物质基础,是指那些与学习者有意义联系的一切客观条件。[1]这些观点为我们认识课程资源提供了参考。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2]由此可见,课程资源与教育资源有各自包含的领域,二者论述的对象不同。而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则与课程资源互有交叉,人们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论述这几种资源的。教学资源是教学过程中要利用的条件,学习资源是学习者学习的条件,课程资源是课程发展过程中要利用的条件。这些划分,无疑有助于我们认识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和存在状态。

对于课程资源,已有人进行类别的划分和品种的甄别。这种区分,一方面说明人们对课程资源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说明课程资源具有丰富多样性。托斯顿·胡森( Torsten Husen)和纳维尔·波斯特尔斯威特(T.Neville Postlethwaite)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将课程资源分为目标资源、教学活动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制定评估方案的资源。[3]泰勒(Ralph W.Tyler)从现代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课程计划的三种来源,即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4]坦纳夫妇( Daniel Tanner & Laurel N.Tanner)从社会、知识世界与学习者的本质对课程来源进行了探讨。[5]在我国,对课程资源的研究和探讨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而展开的,目前已成为课程理论界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有人将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和条件性两种。[6]有人对课程资源系统进行分析,将课程资源分为思想资源、知识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几个子系统。[7]有人对课程资源按照不同标准作了分类,根据来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网络课程资源;根据性质,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根据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根据存在方式,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8]这些分类,虽然标准不同,采用的方法不同,但也为我们认识课程资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基于以上认识,如果把课程资源的存在视为一种像生态系统一样的系统的话,我们就可以勾勒出课程资源系统的大致轮廓,描绘出这一系统的虽略显粗略而又生动的图景。这一系统是由人、材料、工具、设施、活动等五种要素构成的,[9]这些要素组成了有些是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本身具有的、可直接加以利用的资源,有些是为达成一定的教育或教学目的而特地设计出来的资源。人的思想观念、活动方式,材料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工具的形态、功能,设施的形状、大小、用途,活动的方式、场所等构成了极为丰富的、可为课程发展所用的资源形态。这样,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学校、甚至不同的学生家庭,就会有不同的课程资源。这一课程资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不断发生着信息和能量的转换,从而使资源不断地进行排列组合,生发出无限多样的资源形态。当然,我们可以把世间万物都当做课程资源,但只有可以引入课程领域的资源才可以视为现实的课程资源。

认识到课程资源种类的多样性只是认识了课程资源的一个方面,对于充分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还是很不够的。实际上每一种课程资源的功能和作用是不一样的,也是丰富多样的,就是同一种课程资源在不同的教师面前,其性质和功能也是不一样的,从而体现出课程资源多质性的特点。[10]在不同的教师眼中,同样的资源会有不同的作用,对课程的实施会有不同的价值。同样的一座建筑,数学教师可能看到的是线条等几何意义。美术教师可能看到的是形状、线条和颜色等美学意义,经济学教师则可能会更看重建筑的具置及其经济意义。这样,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就不仅表现在品种的多样性上,也表现在资源价值的多样性上,还表现在资源间的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上。

二、正确的课程资源观:开发的关键

课程资源现就是人们对课程资源的态度和看法。课程资源现直接影响人们认识和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性,也影响课程资源开发的程度和效果。可以说,正是课程资源现对教师开发课程资源起着导向、维持和监督作用,成了影响课程资源有效开发与利用的关键因素。美国哲学家赫舍尔在解释存在的意义时说:“最高的问题不是存在,而是对存在的关切”。“对存在的关切超越存在”,“一切存在都是被阐释的存在”。[11]课程资源相对于人来讲是外在的、对象性的,它不会自觉地进入课程领域,需要主体发挥意识活动的能动性去认识和开发。同时,课程资源具有价值潜隐性,如果离开了人的意识活动,课程资源隐藏的价值就难以被认识,更谈不上有效开发与利用。

正确的课程资源现之所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是有多种原因的。首先,对课程资源的研究和探索还处于初始阶段,教师的课程资源观尚未形成。在目前人们对课程资源还存在模糊认识,有的教师连什么是课程也不清楚[12]的情况下,课程资源对他们来说就更是一个陌生的词语。如果不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现,不帮助教师去分析和探索课程资源的内涵、性质、种类和在课程目标实施中的价值.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一句空话。其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特点决定了必须要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课程资源观。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并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要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13]这对于长期习惯于依赖教学参考书进行教学的教师来讲,将是教学行为方式的变革,是一种角色的转换,是一种范式的自我更新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资源,把课程资源当做实现新的课程目标的中介,充分发挥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如果没有对课程资源明确而清醒的认识,没有切实有效的开发利用方式,这种变革、转换和更新就不可能实现。第三,这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专业的自觉和理性是影响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思维方式和认识水平等主观领域对教师工作成效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师要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首先需要去分析课程的目标、内容,也要分析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目标实现的关系,要去认识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的种类、分布,还要设计开发的程序和方式,估计开发产生的效果。也正是在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教师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能力得到发展,对教育、教学、课程,特别是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得到提升,最终形成科学有效的课程资源观。也就是说,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当然,只有教师得到良好的发展,才可能实现对课程资源更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课程资源观的形成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动态过程,是对课程资源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增长和不断更新的过程。因此,要促进教师课程资源观的形成不能急于求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要加强对课程资源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而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缺乏往往会制约教师正确课程资源现的养成。因此,在目前尤其要加强对课程资源的研究。研究的方向应该是服务课程改革,促进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研究的重点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对课程资源的概念、性质、种类和存在状态的研究,对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以及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的关系研究,对课程资源开发的程序、过程、步骤与利用方式、方法的研究,以及对具体学科的课程资源及其开发模式的研究,更应重视总结广大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总结出的实践经验。其次,抓好对教师的培训和提高。要提高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对教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变革以及实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意义的认识。及时向教师介绍课程资源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推广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总结出的好经验,不断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使教师在培训中接受新的课程资源理念,逐步形成对课程资源的正确认识。第三,广大教师要注意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形成科学的课程资源观。良好的经验是观念形成的重要环节,而经验的形成不是随意的、自然的,要依靠主体的积极思维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写作、录像、研究等方式进行反思,逐步形成自己的课程资源观。当然,实践活动在其发展过程中,除了对人的发展具有肯定性价值外.还包含对人的发展的否定性因素。[14]因此,教师的反思要克服经验主义的消极影响,不要被自己的经验束缚了手脚,成为纯粹的经验主义者,而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理性的分析,及时地“扬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理的课程资源观。

三、课程资源开发要突出特色

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就是要根据具体地域特点、学校特点、学科特点、教师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优化课程结构,使课程资源开发更加合理有效。

我同地域间各种资源在种类、多寡、存在状态和结构上差异很大,沿海与内地之间、北方与南方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平原与山区之间、水乡与干旱荒漠区之间、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汉族聚居区与少数民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自然资源、社会文化资源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出此,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出地制宜,要体现出地域特性、民族特性和文化特性。不盲目追求课程资源的统一性,不要羡慕有些地方课程资源的优越性,应保持不同地域间这种资源的多样性,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把地域资源局限变成区域资源开发,特色资源开发。以体育课为例,利用草原可以学习骑马运动,利用山地丘陵可以开展登山运动,利用沙丘。可以开展爬沙丘、滑沙等运动。[15]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价值观、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对面都不相同。这样,课程资源的开发就要尊重民族差异,充分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保持民族文化的继承性和独特性,处理好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保持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将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转化为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有效实现特色开发。仍以体育课为例,如蒙古的摔跤、藏族的舞蹈、朝鲜族的荡秋千等许多民族传统体育和民间体育活动项目[16]都可以被引入课程。

不同的学校具有不同的性和任务,其所在位置、历史传统、培养目标、办学宗旨、师生结构、校风校纪、校容校貌等方面各不相同。大学与小学之间、普通中学与职业中学之间、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新学校与老学校之间、地方学校与企业学校之间存在着很大区别,在管理方式、教学方法、办学理念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具体来说,每个学校的教师、学生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身心发展特点、个性发展特点上有巨大差异,每个学校的校园面积、建筑风格、社区环境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千差万别。各有优势,各具特色。城市学校可以更多地开发校外公共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工厂、街道等资源,而农村学校则可以利用更现实的动植物、山川、江河等自然资源。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应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展现每个学校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不同学校各向的角色功能。为社会培养出各级各类合格的人才。应该把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与特色学校的建设问题结合起来,在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促进特色学校的建设,在特色学校建设中注意培育并优化学校的课程资源结构。

目前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仍然主要是按学科的方式来呈现的。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作用。有些学科以训练人的思维,开发人的智力,训练人的心智操作技能为主要任务;有些学科以陶冶人的情感、情操,提高人的人文素养为主要任务;而有些学科则以训练人的动作技能和某些操作技巧为主要任务。这就决定了不同课程的目标要靠开发不同的课程资源来实现。基础性、工具性课程目标的实现要开发书本等课程资源,以此来训练人的认知能力;技术性、操作性课程目标只有通过操作和练习才能实现,工具和设备就必不可少;情感性、人文性课程目标主要通过陶冶、体验、渲染等方式来实现,那么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和品格的环境等资源就是必需的了。可以说,不同的学科都有实现其目标的“特效”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特色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同学科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这里有三点应该注意:一是,既然不同的学科具有适合自身的课程资源,那么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就要注意开发最适合各自学科特点的课程资源,不盲目仿效其他学科教师的做法,不去“依样画葫芦”,弄巧成拙;二是,课程资源具有多质性,也就是说,同样的课程资源可以为实现不同的课程目标服务,不同的学科可以运用同一种课程资源,因此,应提倡课程资源共享,这也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特点;三是,课程资源具有替代性,如果没有最适宜的课程资源,可以由那些特征和性能近似的其他资源代替。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组织者,是其他课程资源发挥作用的关键,教师的价值观、知识现、学生观、发展观等都会影响他们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开发利用方式和开发程度的大小。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认知策略、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有对事物特有的看法,有自己的经验、兴趣、爱好、专长和个性特征,在教学中也有不同的风格。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要最大可能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每一个教师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每个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专长,做到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具有自己的个性。三是,教师也要学习别人的好经验,分享他人创造性的成果,取长补短,学习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方法,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成为不断成长进步的新型教师。四是,要注意发挥教师集体的教育合力,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教师是开发课程资源最基本的力量。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主动性,也要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作用。只有教师团结合作、共同参与,才能有学校课程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才能有鲜明的学校特色。

注:

[1][9]杨蕾,钟志贤.RBL:为研究性学习打开一扇门[J].教师博览,2002,(2).

[2][8][10]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

[3]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112.

[4]Ralph W . Tyler.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 culum and Instructicn[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9.

[5] Daniel Tanner & Laurel N.Tanner.curriculum Development:Theory into Practice [M].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 London: Collier Macmillan Publishers,1980.

[6]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开发利用途径[J].上海教育.2001,(12).

[7]范兆雄.课程资源系统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11]薛晓阳.知识社会的知识现[J].教育研究,2001,(10).

[12]钟启泉等.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2,(8).

[1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篇2

【关键词】新疆 本土资源 课程开发 美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238-01

少数民族文化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且少数民族由于地域环境、历史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影响,使得其文化艺术资源丰富,在高校的课程开发中加强对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开发,可以促进新疆本土美术资源的不断发展。

一、建设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必要性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英美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重视对相关的本土美术课程进行开发,并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1]。学校根据教学的实际,将国家的教学课程标准和当地的教学资源以及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自行设计出更加符合学校和本地实际的教学内容。通过开发与学生和教学实际相符的课程,可以促进学生多角度发展。在新疆地区的高校中加强新疆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可以使学生加强对当地美术资源的认识,通过参与活动能够加强对本土的艺术了解,提高审美情趣,并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民族自尊心,使其更加热爱本土文化。且在我国的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明确规定必须要在美术教学大纲中补充比例约占两成的乡土教材。建设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要加强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

二、新疆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意义

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同多个其他国家和地区接壤,各国之间往来交流,随着时间的变化,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学者表示,新疆地区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进行汇流交融的地区。基于此,新疆地区的文化艺术充满了各国的风情,其艺术表现形式也不拘泥于某一单一的形式,这就极大的丰富了其美术资源和美术内涵。因此新疆的各个高校加强对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开发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可以促进学生了解新疆当地的文化。美术课程的内容和资源就是新疆本土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习本土美术课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加强学生了解本土文化,使其充分认识到本土文化的魅力。

其次,通过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内涵,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水平。新疆本土的美术课程与其他地区的本土美术课程相比,更具有异域风情,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通过学习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美术资源和美学现象下的文化内涵,丰富其精神世界。

再次,通过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参观和欣赏新疆本土的美术资源,可以使其充分感受到本土艺术、传统艺术的魅力,促使学生关注本土的艺术形式,还可以有效的促进高校美术课程的不断完善,可以实现全面培养人才的目标。

最后,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促进各民族之间共同繁荣。在高校美术课程中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可以使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观赏新疆本土美术作品来深入了解新疆之美,也可以使来自其他地区的学生借此机会,了解到新特的美术特色和文化,促进文化之间的交融,促进民族的共同繁荣。

三、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开发途径

1.新疆本土丰富的美术资源

(1)石窟壁画

新疆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通道,在公元前一世纪就开始有僧侣在这里建造石窟寺。其中的石窟壁画艺术真实反映了丝绸之路上各民族相互交流而创造出来的多元文化,呈现了辉煌灿烂的古代西域艺术成就。石窟壁画的主要内容包括佛像画,佛经故事画,动物画,山水画等,其中尤以佛经故事画为主。在这些石窟壁画中大多是以红、绿、蓝三色为主,且其壁画造型不仅受到中原佛教文化的列佛和千佛壁画影响,还受到古代画师的龟兹凸凹法的影响,这对于绘画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雕刻

新疆的当地的艺术都是将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人文历史条件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因此,在新疆当地就出现了浑厚朴实的石人雕刻、原始古拙的石刻岩画,这些都能体现出新疆当地美术形式的多样性。通过在高校学习新疆本土美术课程,了解新疆当地的雕刻艺术,可以加强学生对新疆当地的雕刻文化与雕刻技艺的了解,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意识和结构意识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2.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开发途径

(1)完善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开发教学体系

高校要建立起系统的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开发教学体系,要组织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实地对美术资源进行考察,并开展辩论研讨会,仔细对新疆本土美术资源进行分析与分类。要在教学前形成科学的教学体系,将新疆本土美术资源、国家美术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标准,并能明确教学的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2]。

(2)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省市,各个民族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的服饰、建筑以及宗教都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美术资源,这为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可以先深入到民间收集和整理美术资料,并能在学校的美术教研中建立完善的新疆本土美术教育资料库,教师可应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工具,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向学生展示与新疆本土美术课程有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其中的艺术特色、审美情趣。

(3)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

因为新疆地区的美术资源较为丰富,在日常生活也充满了美术资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特点比较明显的美术资源聚集地进行实地考察。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受现代生活影响较小的塔吉克族聚居地进行考察,可以对当地的民居艺术、服饰以及图腾进行调查访问,还可以采用拍摄照片和视频的方式来采集资料。在实地考察的途中,可以组织学生联系课堂上的美术教学理论,来分析当地的美术资源,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总而言之,新疆的本土文化艺术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累积起来的,当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资源,值得高校美术教学借鉴学习。在新疆高校的美术课程建设开发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开发,可以将教学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的丰富内涵,还可以促进新疆地区文化、艺术不断发展,促进各个民族之间团结,实现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篇3

近年来,番禺区教育局提出推进岭南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全区正致力于提炼番禺传统岭南文化内涵,着力建设特色鲜明的本土化、区域性现代学校文化体系。推动学校由“一般学校”向“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跨越。在这样的背景下,番禺区石碁第四中学申报的课题《石碁古建筑艺术中的岭南文化要素的研究》被批准立项为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第四批),本课题主要围绕石碁古建筑的艺术特征及其岭南文化要素,研究区域文化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并进行岭南文化特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我国对课程设置实行的是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即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的目标、价值、责任和任务都不同,看似完全独立,互不关联,实际是紧密依存。国家课程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是决定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地方课程由地方自主开发、实施,弥补国家课程的空缺;校本课程是在实施国家、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开发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三级课程共同构成学校教育的有机整体,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从近年课程改革实验情况看,各学校都十分重视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特色课程的建设。尤其是特色课程的建设,是学校的内涵发展和提高学校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打造岭南文化特色课程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岭南文化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以此影响、教育青少年一代,让他们从小扎下传统文化的根,铸造起中华民族的魂,因此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也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广州市高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已经正式启动,如何将此项研究延伸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中呢?虽然,目前对特色课程尚无明确的定义,但我认为岭南文化特色课程的内涵至少包含三个层次:首先是必须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文化精神;其次是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三是课程建设能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终推动学校成为特色学校乃至品牌学校。岭南文化特色课程的打造不应只追求表面的“乡土特色”,而应力求彰显文化品味,弘扬文化精神。应把岭南文化特色课程打造得更美一些,更具体一些。特色课程不但要有岭南文化的形式美,更要体现岭南文化的内容美。黑格尔说:“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借以现出内蕴和特征的东西(形式)。”是的,只有美的形式,才能让孩子们更愿意触摸历史,亲近家乡,自觉地接受地方文化的滋养;只有美的内容,才能体现地方文化课程的特色;只有美的形式和美的内容和谐统一,才会使学习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享受。

篇4

【关键词】语文教育;文化内涵;文化背景;文化策略

在新课标的实施推广中,我们集中把精力倾注在对语文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新变化的认识、对于新课标内容知识的学习、运用新理念的倡导及操作设计上。这些研究是有益的,也是有效的,但也是有局限的,其背影更多的是局限在对语文教育自身的比对,而往往缺乏宏观背影的思考和研究,尤其缺少对与语文教育关系密切的文化背景的关注,由此也必然缩减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内涵,并与语文的文化特点不相适应。

一、语文教育的文化内涵

教育自身是一种文化现象,而语文教育作为文化现象的特点更为鲜明,语文课程标准在对语文课程性质和地位的阐述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是说,语文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语文教育就是文化教育,而这种文化教育的着眼点应是人文性的文化。而人文性文化的构成包含了人文的历史积淀,也包含了现实的人文背景,以及由此构成的文化观念,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教育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对文本的不同内容,不同写作背景,不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文化意义的分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影响。语文新课标中非常强调跨学科的学习,特别是语文资源的开发,这就使得作为一种文化教育的语文教育与社会文化、不同学科的文化有了更紧密的、更广泛的联系,跨学科学习中,尤其是语文课程与史地课程联姻的学习中,它会突破语言文字自身文化蕴藏的局限,从时间和地域两个视角拓展它的内涵,使其对于当下文化拓展到历史上存在过的社会文化和异地文化甚至是异域文化,这种拓展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注释,也就是说跨学科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在新文化理念支配下的文化行为。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作为文化教育的语文教育与社会文化融为了一体,语文新课标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明确地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也就是说,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一切文化现象都是课程资源,也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从中我们体会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文化教育内容与社会文化的联系达到了从未有的高度,在教学目标上,语文教学目标对文化素养提出了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的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将语文教育这种文化同整个人类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二、实施语文新课标对文化背景的要求

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语文新课标的把握,不仅需要现代的文化物质基础,更需要现代文化意识。许多教师在讨论语文新课标的落实困境时,往往把眼光放到文化的物质基础上,诸如教育的现代化,必须具备现代化设施等等。当然,现代化教育设施的缺乏不能不说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阻碍因素,但观念的因素、习惯的因素、制度的因素、对语文新课标实施的影响更为直接也更为深刻。有些学校有钱可以建楼、买车,但不去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甚至相反,将购置设备的费用挪用去买车、建楼,新课标的实施,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所有社会成员普通的观念的转变。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突出了文化教育内涵的语文课程标准更需要整个社会的文化支持,没有这种支持,缺乏适应于推广新课标的文化背景,再好的教育设计也都会落空。要使语文新课程标准真正得到落实,在探讨通过具体方式解决问题的同时,应该从更广阔的视野,更大的层面上展开对文化背景的构建、语文新课标所蕴含的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理念,它在继承了我国优秀教育文化传统,尤其是吸收了一百多年来语文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全新视角,吸收了国外基础教育的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从而构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传统语文教育的文化背景已经明显不能适应。首先是人本文化的背景。没有整个社会以人为本的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有作为文化重要内容的教育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落实新课标的基础,也是新课标的关键。其次是考试文化。考试文化是现实文化背景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一大特色,我们把它发展到了一种极限,不仅成为百姓观念中的当然,而且以国家制度的形式确定并加以实施,即所谓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人作为主体的缺位教育,在这种教育体制下,以人为本,张扬个性的新课标的实施必然是步履维艰的,第三,整个社会改变传统教育中与新课标相背离的文化理念的传承,中国教育源远流长,积淀了十分丰富的文化传统,新课标现代意识对这些文化传统进行透视,进行了继承和杨弃的选择,因此,被新课标扬弃或改变的因素依旧以传统教育文化积淀的形式存在于现实的教育文化的背景里,这无疑将阻碍新课标的落实。因此,对这些背景因素进行改变,成为促进新课标落实的必要性工作。首先应改变教师在整个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其次要改变千百年来固定在人们意识中的考试观念,使考试成为改善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这样的文化背景逐步形成之后,语文课程标准才能得到真正推广,获得巩固、发展和创新。

篇5

关键词:远程开放大学;内涵建设;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一、远程开放大学内涵建设的结构体系

2006年教育部对“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工作基本结束。2007年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会议聚焦开放教育内涵建设,正式拉开了我国远程开放大学以内涵发展为重点,推进开放教育持续稳定发展的序幕。以此为推动,各远程开放教育院校在总结自身办学实践和办学优势的基础上,纷纷提出了各自的内涵建设重点,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收获了丰硕成果。对此,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的专业期刊《中国远程教育》多次进行了专题介绍,如《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学校新跨越》等。丰富多彩的实践说明了远程开放大学内涵建设的多样性。

远程开放大学的内涵建设是一个多层面和多维度的结构体系,有学者指出,“内涵建设是一种持续力的培育,其建设内容随着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重点。”“从开放大学的本质特征和开放教育所处的现阶段来看,目前在内涵建设上应侧重学科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应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电大文化建设。”。有学者认为,“远程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因此远程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所把握的要素也不同。远程高等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基础层、支撑层和保障层三个层次以及相应的要素。因此,远程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也应围绕这些要素来开展”。基础层包括技术平台和教学资源,支撑层指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保障层包括管理和监控。这些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远程开放大学内涵建设的认识与把握,对远程开放大学内涵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远程开放大学的内涵建设,就是指围绕远程开放大学的本质属性,遵循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在教育资源投入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通过各项能力建设和质量建设,开发和利用学校的潜在优势和现有资源,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其核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根本在于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一)管理体系建设

指远程开放大学的管理者为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通过建立和健全自身组织及其运行机制,优化学校办学资源,调动学校一切人、财、物、时间等力量,调动全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学校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

(二)教学体系建设

指远程开放大学根据我国远程教育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管理各要素合理组合的结构形式。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管理与评价等内容。远程教学体系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开放性教学系统,其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现代教学方式,具有时空不限,多向交互等特点。

(三)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一般是指远程开放大学根据远程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为远程学习者提供的包括多种媒体学习资料,多种学习指导、辅导,多种学习设施和手段等的以全程、全天候、全员、全方位为特征的助学服务,旨在帮助学习者顺利完成学业,达到培养目标要求。远程教育教与学相对分离的特点决定了学习支持服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需要建立统一的技术支撑平台,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远程服务;提供动机激发、问题解答、形成性评价、组织交流与协作,以及心理咨询等学习支持服务;提供标准化的学习场所、优质快捷的资源传输、周到细致的学习过程指导以及创建优良的学习环境等。

(四)质量监督体系建设

质量是内涵建设的根本,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抓内涵建设必须要确立质量为本的观念,贯彻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观念。远程开放教育的质量监督体系包括宏观的对整个教育系统的监控和微观的教学各个环节的监督和评价。包括由政府和社会为主的外部监督和以学校为主的内部监督体系。

(五)文化体系建设

远程开放大学文化是全国电大系统在多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由师生员工创造、传承、积累和共享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等。物质文化,是学校中人的活动、体现一种精神价值的物质群,如校园内的建筑、绿化、美化,也包括各种媒体信息技术;制度文化是指由各种规章、条令、程序所组成的条文及其执行系统;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是指远程教育师生员工所信奉的价值观念,这种信念成为学校组织成员的精神支柱,是他们行动的指导原则。

二、远程开放大学内涵建设的关键点

(一)管理体系改革

远程开放大学的管理体系改革应有开放大学的特色。从宏观方面来看,主要是系统如何管理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大系统无论是职能还是办学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身取得跨越发展的同时,也因为受到机制、体制等因素影响,产生了许多较深层次的问题。系统一度是电大的优势,然而随着开放教育的深入发展,电大系统运作与各省级电大自身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尽管电大目前还是以系统的方式在运作,但是系统已经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是其中的两个关键要素之一。

从微观方面来看,主要是各远程开放大学自身如何有效管理的问题。电大多年来沿用了普通高校的机构设置、人员考评及管理制度等,尚没有形成有开放大学特色的管理体系。远程开放大学应从管理制度、机构设置、教师工作量标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行特色管理,解决管理难题。应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建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及开拓性较强的管理队伍体系,按照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模式,建立稳定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二)教学体系改革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远程开放大学是一所面向社会所有成人,以“宽进”为特点,没有严格入学限制的大学。学生来自各行各业,经历和学习基础都差别很大,再加上工学矛盾等给提高远程教育教学质量增大了难度。目前一些教学改革和模式探索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把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材、教法直接套用在开放大学的学生身上。

远程开放大学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学生实际情况,调整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和课程设置、课程及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为导向,结合行业和区域经济的特点及发展需要、学习者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灵活地设置专业和课程,增强专业和课程的适应性、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建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方式,与企业、行业界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结合,促进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有机衔接。以更为先进的理念和独到的视觉,创新课程建设和网络课程资源建设,适应学习者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需要。提升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从素质、理论、实践等多方面人手培养,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网络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支持服务、面授辅导、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培养具有现代化学习观念的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地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运用知识,有能力利用信息网络进行对知识的探索,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建立健全注册及学籍管理、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过程监控、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现远程开放大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网络远程教学的特点。

(三)支持服务体系改革

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学习支持服务的重要性。因此,建设满足远程学习者需要的支持服务体系日益成为各远程开放大学的着力点。如英国开放大学的工作重点已从课程资源建设转向对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而法国的国家远程教育接待中心(CNED)按照学生是“客户”的服务理念来建立和运行其远程接待系统。我国的部分远程开放大学通过建立学习支持服务部门和远程接待中心,来加强对学习者的支持服务。

远程开放大学在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中应突出服务的全面性、有效性、及时性与个性化。明确对学习者支持服务的范围,包括:对修学专业、选课咨询提供的相关信息、建议和指导,课程学习前的联系,答复学生对一般学习技巧的需求,课程学习中的支持,辅导教师在学生做第一次作业之前提供的帮助,课程学习中期的提前介入支持,职业生涯支持,对考试和课程总结性考试的支持,课程学习结束后的提前介入支持等方面。构建完善的基于网络的学习者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支持与面授相结合的模式,着力建设规模较大的专业化、职业化、信息化服务团队,加强对学习者的教学互动、及时指导和个性化服务,帮助学习者树立完成学业的信心,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提升专业与职业技能。

(四)质量监督体系改革

质量保证与监控是每个大学内部事务的重中之重,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有赖于完善、持续而严谨的质量监督体系建设。远程开放大学逐步建立与完善了远程开放教育的质量监督机制、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了质量监督和评估工作,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在质量监督机制方面,多数远程开放大学基本形成了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评估办公室和教学督导组的质量监督组织和运行机制,按照其职能范围分别对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各个环节、教学实施过程等进行监督。远程开放大学应进一步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在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构成中,更多地吸收校外学科专家和企业行业专家参加,加强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课程设计、课程使用与淘汰、学业检测等方面对教学标准和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的力度。进一步明确教学评估办公室和教学督导组的职能,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和学者等人员,对教学各环节现状和诸多部门执行质量的程度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为制定新方案提供依据,进而形成有效反馈的闭合运行系统。

在质量标准保证和评审体系方面,远程开放大学应适应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形成完整的《远程开放大学教学质量和标准体系》。在教学指导委员会下可以建立分委员会或者多个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制订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并对质量措施的执行情况把关。

在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监督和评审方面,远程开放大学每年每学期开展了网上教学检查、实践教学检查等专项教学检查工作,并每年年终开展年报年检工作,同时还接受教育部组织的对远程开放大学系统的评估。远程开放大学应从学校和学科专业两个层面双管齐下来完善内部评审工作,明确两个层面评审的时间、程序和范围,将质量监督和评审落到实处。调查与收集来自于学生和辅导教师的反馈数据,为改进课程设计、开发和传播过程,完善学生支持服务体系提供有用信息。重视对反馈数据的分析和审读,有助于远程开放大学了解自己在教学、学生服务、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加以改进。

篇6

关键字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内涵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何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李克东(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教授 博导)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教授 博导)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 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祝智庭(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认为:课程整合是指把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对某一知识领域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 技术使学生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法进行学习 只有当学生能够选择工具帮助自己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与综合信息并娴熟地表达出来时,技术整合于课程才是有效的 技术应该象其他所有可能获得的课堂教具一样成为课堂的内在组成部分。南国农(我国著名电化教育专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学习,指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系统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识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 主要的教学媒体,或指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领域:班级授课、小组学习、自主学习成为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学习的手段。黎加厚(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与课程融合,以增强对某一学习内容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信息技术使得学生能够以过去无法实现的方式进行学习当学生能够选择信息技术工具来帮助他们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综合并熟练地表达信息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是有效的 信息技术能够成为课堂活动的整体组成部分,就像教室里其他所有可能获得的工具一样。

因此,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一,应该在以网络和多媒体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第二,对课程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第三,利用信息技术使学习者改变学习方式。

还有学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由3大环节构成:(1)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①通过教师开发和学生创作,把课程学习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例如把课程内容编制成电子文稿,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供给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②充分利用全球性的可共享的信息化资源,作为课程教学的素材资源。例如把数字化处理的视频资料,图像资料,文本资料等作为教师开发课程教学内容或学生学习创作的素材,整合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电子文稿,课件之中,整合到学生的课程学习中。③充分利用共享的信息化资源,与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直接作为学习对象,供学生进行评议,分析,讨论。(2)在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教与学的活动要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主要包括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课堂网络,校园网络和互联网等,“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在网上实施讲授、演示、自主学习、讨论学习、协作学习、虚拟实验、创作实践等环节。(3)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等数字化信息加工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

另外,有学者认为,内涵还可以由以下方法实现:将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整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演示实验整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师生交流整合起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由3种变革体现:(1)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2)教师角色的变革;(3)学习评价方式的变革。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本质是一种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其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中,使三者完美结合,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生动,真正实现了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给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我们应该在充分理解这些价值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将信息技术真正融入到课程中去,实现整合的最高目标――改善学习。以及以下作用: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 目的;可以帮助教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整合多学科的工具。

所以,从以上观点可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日后的发展中会越来越受重视,也越来越发挥其不可抵挡的作用。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问题及对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前人做了一些总结:

(1)观念与机制的不适应。部分学校对课程整合的认识落后,缺乏信息化教育和课程整合的理念及方法指导,致使在课程整合过程中难以摆脱传统教学观念和思维的束缚 虽然在教学方式上有所改变,但并无实质性突破与革新 在机制上,缺乏全面推广应用的管理机制,缺少有效的课程整合指导和管理机制以及评价标准等,使课程整合难以全面推广普及。

(2)师生方面的弱势。教师方面,主要在于教师信息技术素质整体水平较低,不能完全适应课程整合的实际需要,教师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能力培养,轻情感、价值观等信息素养的培养,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方面,主导弱化,主体绝对化的问题较严重,虽然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回归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将主体回归的课堂变为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于是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

(3)网络环境的不健全。开展课程整合需要网络环境的支持和依托,没有网络或网络环境建设不健全等,都会影响课程整合的开展。

(4)教材与资源的匮乏。现行教材中学习知识总量过重,没有为学生留下充分发挥的余地;学科的内容结构不尽合理,学科知识的内容既难又深;学科教材内容条块分割严重,各学科内容缺乏联系,难以形成课程整合的知识布局同时,教学资源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课程整合的普及与推广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入发展,信息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己迫在眉睫,很多学校建立的校园网由于缺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致使校园网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益,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其认为基于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①更新观念,转变机制;②加强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潜能;③优化网络环境,合理选择教学平台;④革新教材内容,建设教学资源库。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产生这些问题,也不排除人们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一些误区,这些误区有:(1)观念上的误区,认为教学过程完全受信息技术的支配;(2)体制上的误区:第一,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未能在软硬件上做到同样重视;第二,教育主管部门对整合的大力提倡有的过于表面,缺乏健全的体制保障;第三,夸大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作用,用是否使用了信息技术或多媒体手段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是否符合要求;(3)实际操作中的错误:①为技术而技术,忽视学科的特点;②过度关注课件,忽视教学过程;③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缺乏正确的评价标准。

因此,彭振宇老师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第二,建立完善的保障体制,确学校对软、硬件要同样重视;第三,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实现教育方式的变革。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软件和硬件方便,为了避免无法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问题,各教育部门及学校应该加强整改意识和行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和解决问题,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芒.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意义及原则.电化教育研究 ,2004,5.

[2] 孔颖.浅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河南: 北京文学出版社社,2011.

[3] 刘昕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究[J].教育研究,2010.

[4] 张翠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我见[J].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2011.

[5] 刘昕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究[J].教育研究,2010.

[6] 王成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原则和方法.江西省:化工职业教育出版社,2005,1.

篇7

当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校园文化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它就把感染力传递了给了语文教学。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校园中一些学生熟悉的人和事,常常能够引发学生的注意,点燃学生的思辨探讨的热情。对于职业学校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的现状,适当整合校园文化提升语文课程资源的感染力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无疑有促进作用。

二、引入“职教语文课程资源”优化“校园文化”

“职教语文课程资源”与“校园文化”的耦合互动也是双向的:整合“校园文化”能够生成独特的“职教语文课程资源”,引入“职教语文课程资源”则能优化现有“校园文化”。现有的校园文化如果不加辨别就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也将遭遇很多尴尬的现实问题:如社会非主流文化也对校园文化产生干扰,校园文化中人文主题结构欠平衡,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不规范等等。

1.“语文课程资源”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品味

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紧紧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目的性、组织性的文化。我们知道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主题中有形式多样的“人文主题”,是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摇篮”。但在很多学校“技能主题”、“应试教育”过于突出,其他“主题”常常仅限于学校舆论的宣传。此外,校园文化人文主题结构中“法制文化”、“心理文化”相对薄弱,传统文化更是缺失。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可以充分运用“语文课程资源”中的优质资源对学校文化主题进行鉴别和补缺,并结合语文教材的实情,及时合理、科学地优化校园人文主题结构,从而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品味。

2.“语文课程资源”规范校园文化中的语言文字

篇8

论文摘要:随着终身学习教育思想的普及,以及绘画课程理念的更新和“美术”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的不断扩展.绘画课程不仅仅指课堂教学,它有很大的延伸空间,绘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课程资源开发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其中的一个难点。它是所有课程领域中综合程度最高、开放性最强,也是在实践过程中最容易出问题的一种课程形态。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意味着“课程领导”概念的转变和“课程开发方式”的转型。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这些规定都说明了我国课程实行三级课程体系、开设校本课程、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我国很多省市教研室及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编写促进了绘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所以。绘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成为绘画教学的重点。在绘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研究、探索和实践。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绘画课程资源不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绘画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终身学习教育思想的普及,以及课程理念的更新和“美术”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的不断扩展。绘画课程不仅仅指课堂教学,它有很大的延伸空间,绘画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全国每个省市都具有一定的经济、地域、文化特点,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特点开发课程资源,有效避免了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由于学习材料的缺乏,使得教学不能正常进行的情况。把现有的教学资源闲置起来,是对资源的最大的浪费。所以,开发本地的教学资源用于绘画教学中去.成为学科的科研的课题,以此解决一些课程的资源匮乏的问题。

校内绘画教材的延伸,首先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宝地”。在美术学科实施课堂教学中,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开发好教材资源。就美术学科教材内容而言。具有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的特点。其中的绘画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均可视作塑造学生动手、动脑、合作、创新以及学生个性培养的教学资源,而且,这种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丰富的,它的价值是在“创造性”使用的过程中显现的。部分美术教师开发与利用教材资源过程中,过于注重完成绘画教材基本教学目标,而对教材内的教学资源的利用是不够重视,只是教教材.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另外,探索绘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途径。可采取开发当地的生态经济资源的形式。由于一些农村学校根本没有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丰富的社会性课程资源,所以开发课程资源可广泛利用当地生态经济资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地区开办了很多企业,地方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根据这一特点,可利用当地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开发本地生态经济资源,成为绘画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挖掘身边资源.经过绘画课堂教学转化,美化生活,唤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欲望。课上,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启发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好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在教学中得到认可,把绘画开发的课程资源带进课堂,带进师生活动过程中,通过与学习者发生互动,才能最终体现课程资源的价值。美术教师不能把课程资源带进课堂,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会造成了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最后,利用乡土地域特点开发绘画教学资源。绘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要求美术教师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一些美术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校实际的乡土地域特点。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对乡土地域资源进行挖掘、整理、组织成教学内容。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发掘和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乡土地域素材.从乡土资源中挖掘出丰富的绘画教学内容。

篇9

探究“新三基”思想的本质,就是突出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新三基”其实是“以学生为本”的立足点,是对种种课程改革或教育改革思想的创新与深化落实。

“新三基”思想是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给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一条有效路径。因为它不再是空洞的理念与口号,而是将理念落实到位的具体措施。它找到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那就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信息技术;它找到了一个强劲的动力,这就是从立足点到技术到形式三位一体的方法与路径。也就是说,“新三基”是强调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基于脑的教育,是把学生的内在潜力与潜能开发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立足点;基于网的教育,是把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动力;基于“小班”的教育,是把师生关系的最和谐状态和学生学习环境的最佳状态作为构建教育理想生态的最好模式。

“新三基”教育思想的基础是物质基础与技术环境,也就是说,“新三基”的思想是立足于强大的教育技术之上的。技术是推动改革与进步的动力,“新三基”教育思想正是强调与突出了这个前提。那么,如何来落实“新三基”的教育思想,使其真正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动力呢?

当前,发达地区都在探索基于网络的教学实验改革,俗称“电子书包”。南京也不例外,随着潮流而动,将基于网络的教学实验改革提升到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层面。但是,推动基于网络的教学改革,南京走的不是单一的路径,而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使教学实验改革形成多维度和多路径。具体来说,有两条路径,一是以学科建设为目标,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通过推动学科实验室的装备与建设,推进学科的发展,从而推动教学改革。二是以学科课程资源数字化及其应用方式革新推动教学改革。无论是哪种,两条路径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切入点不同而已。前者,我们可以简称为“实验室”路径,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化整合;后者可以称为“电子书包”路径,是课程资源数字化与网络方式的有机整合。

无论是什么样的思想,无论如何改革,其本质与核心不能脱离学科课程的实施,改革的不是学科课程,而是实施课程的路径与方法。数学与物理学不会因信息技术而改变其内涵与本质,但让学生更好、更轻松、更有效地掌握数学与物理学,并成为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载体与内涵,却是教育教学改革永恒的话题与追求。

两条路径的具体实践

1. “实验室”路径的实践

实验室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平台。创新装备与建设学科实验室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与整天在口头谈理念、谈改革和用纸笔去搞教学改革相比,以学科实验室作为平台去推动教学改革,是更务实和有效的路径,更具备科学性和实践性。自2010年始,南京以推进学科建设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化整合应用为方法,大力推进基于网络数字技术和数字化课程资源为核心内涵的数字化学科实验室建设。

一是提升传统常规实验室的品质,为其插上“网络技术和数字资源”的翅膀。这不是建设新的实验室,而是在原有学科实验室的基础上,把信息技术与新的数字化教学仪器和设备融入常规学科实验室,提升其内涵品质和技术力量,从而使学科实验室能立足于实验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即网络数字技术和数字化课程资源)推动学科教学的改革。

这一方面的实践全面提升了“小学科学实验室”、“高中理科实验室”、“美术实验室”等学科实验室的品质。其采用数字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无线和有线网络技术、实验软件和教学管理与应用软件等,把实验教学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使课程实施条件与基础完全基于网络技术与数字化资源。以“美术实验室”为例,我们在传统美术实验室的基础上,装备了基于网络的美术数字画板和美术数字化学习资源,把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师生进入一个全新的数字美术时代,改变了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使美术课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和喜爱。

二是创新装备与建设基于网络数字技术和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新型实验室。南京在全国领先装备与建设了《数字化地理实验室》、《数字化高中数学实验室》、《数字化生物标本馆》等。这是完全基于数字网络技术和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数字实验室,它把教具、仪器、模型等通过数字网络技术与数字课程资源融为一体,创设了一个全新的体验学习平台与学习时空环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得不随之变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师生互动提供了有力的和有效的支撑,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最现代的技术条件。

2. “电子书包”项目的实践

所谓“电子书包”,不太准确的定义应该是指数字化的课程教材与资源。但当前国内对电子书包的定义大概有三到四种,其基本内涵都把数字化课程教材与资源及其如何应用统一于一个定义,这些定义更多的不是指“电子书包”,而是指一种基于网络技术与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教学方式。南京与此相类似的实验名称是“网络与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实验项目”。但是,网络与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实验并不是今天才开始的,十年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与今天的研究是同一个内涵。如果说有区别,则只是今天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更多、更好,今天的网络技术更强、更“给力”而已。

南京的“电子书包”构成可以用三部分来说明,一是硬件条件,称之为“移动网络教室”;二是管理与应用软件,称之为“基础软件”;三是课程资源与数字化教材。这三部分组成了所谓的“电子书包”,但真正的名称是“网络与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实验项目”。因为是实验项目,所以在硬件的选择上,把市场上三大主流的硬件,即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基于IOS操作系统的iPad和基于Androis操作系统的通用型平板电脑,都被选入了实验学校,并以此分为三个小组进行教学改革实验。三类硬件下的软件和课程资源略有不同。

实验项目更多地立足于班级课堂授课模式,说得通俗一点,是在数字化课程资源与教材的前提下,通过网络技术与数字资源改革课堂教学的方式,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与质量的目的。目前,全国各地的实验大都落脚于此。这一实验的革命性在于,它或许能真正改变教师的观念和学生学习的方式,进而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与地位。

两条路径的发展思考

南京的两条路径,其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要推动教学观念更新和教学改革。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在网络技术普及和数字化资源日益丰富的现实情境下,使教学更适应“网络原住民”,变得更有效,教学管理与评价更有针对性和更具人本化。但是,二者在实践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偏差。学科实验室的路径是立足于学科建设,强调学科的本质属性,改变的是学习技术与路径,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成长特点,得到了应有的保护,如直观感知、动手操作等。而所谓的“电子书包”,因为有了强大的数字化资源,常常会用虚拟的资源(图片、视频)取代现实的感知和实践。

当前,无论是所谓的“电子书包”项目还是名称为“基于网络和数字化资源环境下的教学实验”,其实,骨子里都是在做同一件事。由于这种被企业或商家推动在先、专家鼓动在后的改革实验,往往会在短时间里形成一种潮流,从而影响许多人,我们不得不思考和慎重地对待。

让“电子书包”名副其实。“电子书包”如果被称为书包,那就应该让它拥有“书包”的本性和属性,书包里装的就是图书与文具,它的性质就是一个工具箱。在这个书包里,数字图书或教材、基础的管理与应用软件、课程资源等是书包里的“物品”。书包可以让学生随身携带,可以随时随地打开。这就是说,谁去做“书包”就去做书包,不要打着别样的旗号,让教学改革回归本性。教学改革是基于当前各类技术与环境的综合应用研究,网络技术、数字化设备和数字化课程资源,是一种教学的技术,也是教学的内容。技术推动进步,技术也推动改革,当我们在网络数字技术与数字化课程资源这二者的前提下推动教学改革时,千万不要忘记了课程的本质属性。改革什么,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这些并不会因为技术而变,但是,依靠什么去推动改革,改革的立足点与力量支撑却只有技术才能提供。

强调“电子书包”只是一个学习终端,强调教学改革是基于网络数字技术和数字化课程资源下的学科教学改革,我们就不会偏离学科的本质属性,不会一哄而起,热闹一阵子。如果说“电子书包”不是指书包,而是指一种改革,那么,这种改革更多的应是基于技术的改革,是基于网络数字技术与数字化课程资源下技术路径与方法的改革。改革的是方法与方式。在学科实验室的装备与建设路径中,同样包含了网络数字技术与数字化课程资源。但在“电子书包”的改革路径里,我们不能忽视各类学科的本质属性。所以,不要把“电子书包”当作一种改革路径,而应让它成为“书包”。

篇10

关键词:基础教育;学校变革;校长;课程领导

中图分类号:GT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8-010-04

在我国,校长在不同的情境中拥有不同的角色,但校长作为课程领导的角色长期受到忽视,人们更多意识到的是校长的行政领导者的角色。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我国中小学长期实行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学校只需按照规定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使用统一的教材,而不必考虑课程建设的问题;另一方面,人们认为:在课程建设的四个环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三个环节应由教育部、省教育厅或市教育局来承担,课程实施环节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师,而校长在这四个环节中只不过是一个上传下达的角色。然而,很多研究显示,课程改革特别是新课程在学校中的顺利实施,校长的课程领导是必不可少甚至是相当重要的。

一、校长课程领导和校长课程领导力内涵

校长课程领导是上级部门赋予校长的权利与义务,是校长应该承担的责任,是理论层面的、规范性的、指导性的,用于引导校长的课程领导工作,是一种应然状态。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校长能否有效履行课程领导权利与义务的自身的内在能力,它接受实践的检验,通过实然状态得到体现。

当前,不少中外的学者从课程领导功能、课程领导内涵因素、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等不同层面,对课程领导作了不同的界定,其具体划分维度表现为:

(一)从课程领导的功能方面揭示校长课程领导内涵

美国学者托马斯·J·萨乔万尼(Thomas J.Sergiovanni)将课程定义为:为学校成员提供必要的、基本的支持与资源,进而充实教师的课程专业的知识技能,发展优质学校的教育方案,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观摩,促进学校形成合作与不断改进的文化,最后把学校发展成课程社群,达到卓越教育的目标。

美国学者格拉(A.A.Glathom)从功能行使的角度出发,认为课程领导是使学校达成增进学生学习品质的目标。在这个定义中,第一,强调的是“功能”(functions),而非“角色”(roles);第二,强调领导是使学校教育和个人得以达成其目标的过程,这种功能是具有目标导向性的,而不纯粹是一些例行的活动步骤;第三,强调领导的最终目的是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的学习成效。

(二)从课程领导内涵因素方面揭示校长课程领导的内涵

美国学者克鲁格(S.E.Krug)将课程领导分成五个元素:订立愿景、管理课程与教学、监督教学、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提高教学的气氛。

庄明贞、王月美指出:课程领导是指领导者具备课程哲学与课程知识的专业基础,并运用领导行为领导学校成员专业成长,共同积极进行一系列的课程发展与课程决定,包含学校课程愿景的规划、设计、实施、评鉴等过程,以提供全校学生适切的学习计划,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并发挥潜能,协助教师改进课程与教学质量与提升学生学习成就的历程。

(三)从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的区别揭示校长课程领导内涵

靳玉乐、赵永勤认为,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这两个名词有所不同,他们认为课程领导的权利主体分享,课程决策要民主,教师要具有创意,学校内外要做好沟通。

钟启泉认为,课程领导是在摆脱历来的“管理”思想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的“监控”、“管制”。亦即,改变学校接受上级行政部门的指令之后才开始围绕学校的课程展开活动和运作的认识,改变行政和管理是为学校的上司和外部提供驱动力的观念。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模式,就得从“经营”或是“领导”的功能出发,强调诉诸自身的创意与创造力,自律、自主地驱动组织本身的涵义和韵味。

综上所述,校长课程领导是指在课程发展的过程中,课程领导者通过自身领导资源和能力影响并引领被领导者,对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其他相关事项提供支持,从而提升课程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学生学习品质。

二、提升农村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困境

(一)传统管理思想与新课程倡导的课程领导理念之间的矛盾

新课程改革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对校长的课程管理提出新的要求,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成为一种必然。课程领导强调“以人为本”、灵活性、主动性,注重学校自身的创新和创造力,学校和教师有权利和义务,并且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领导,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学习,学校发展的动力来自于自身;更多考虑的是管理中的人文和价值,课程领导不是在控制别人,而是要引导别人,实现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就是要建立一种开放的课程管理,把学校课程领导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强调管理组织与外部的关系。课程领导具有共同性、平行性、参与性、互动性和发展性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