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4: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

篇1

个性化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点,以现阶段环境艺术设计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个性化设计的要求,分析环境艺术设计及其个性化特点。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分析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受到了影响,在实际发展中,我国的经济建设形式越来越现代化,人们对环境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开始在设计工作中融入环境艺术的观念。因此,在设计环境艺术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但要以优化环境为目标,还要提倡个性化的发展目标。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环境艺术是众多艺术展现中的一种,其主要是以环境为基础,有效结合设计作品和周边环境,依据素材纹理、立体效果以及比例体积等形式,有效展现艺术的形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将环境作为设计的基础,作品一定要以周边的环境为基础,与环境相依相存。环境艺术设计包含的内容较多,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可以经常观察到,如城市区域的设计、建筑设计以及广场设计、园林建设等内容。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依据环境艺术设计,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形式、生存环境等方面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1。

二、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

与其它的艺术形式存在不同,环境艺术设计不但是人们改变生活环境的一种形式,也是为了满足自身审美观念的需求。现阶段,环境艺术设计具备整体的协调性、特色以及动态美等特点,并且也非常注重部分在整体中不可忽视的影响,以及相同设计作品处于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反应。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以环境基础作为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分析因素。从实际研究可知,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具备以下几点特点:第一,现阶段的环境艺术设计有效结合了人与生态环境。目前环境艺术设计是以环境为基础、以人为本构建的艺术形式,具备强烈的服务性。因此,其具备以人为本的特点,但也要注重关注生态环境的特点。第二,现阶段的环境艺术有效结合了积极性与无害性。积极性是指目前环境艺术设计展现的主题和中心都是积极向上的;而无害性是指目前环境艺术设计是合理、优质的设计方案,可以在人们审美需求的基础上,不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三,现阶段的环境艺术设计有效结合了多样化和整体性。目前环境艺术设计是面向所有大众提供服务,设计的观念也需要满足那些小群体的审美观念和需求。由此,在设计相同作品时,不管是艺术展现形式,还是选择相关素材,都要具备多样化的特点。另外,虽然应用的展现形式和素材非常多,但也不能影响整体的协调之美。第四,现阶段的环境艺术有效结合了实用性和审美性。其不但要满足人们居住的需求,还要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由此,设计的作品需要具备实用性和审美性。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问题

在艺术设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模仿过于严重、理念化太强、照搬照抄较多等问题,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也是如此。这些问题都是阻碍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在实际发展中需要设计者全面研究和分析。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除了要求设计者依据自身多年来的设计经验和参与的时间活动案例为基础,还要设计者结合实际设计的背景和要求,有效融入多样化的设计特色和风格。由于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是对整体设计和部分设计的有效结合,具备强烈的主观观念,因此要求设计者全面拓展自身的设计理念,改变规定的设计思维,不断创造出新的东西。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为了解决以往大工业生产存留下来的多样化问题,设计人员需要开始关注在环境艺术中融入更多个性化的因素。对个性化设计实施全面的了解,明确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的意义和重要性。对个性化理解的形式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在设计室内外环境的过程中,要引用更多的生态环境因素,这样有助于设计师的作品更具备自然特色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是降低城市建筑设计中线条等元素的应用。一般情况下,在设计城市建筑的过程中,设计师更愿意应用水平造型或者是线条等因素,随着个性化观念的推广,其可以更多的引用曲线、色彩鲜艳的设计元素等,从而促使设计作品变得更加灵活和多变。同时,这样的个性化设计是以协调性为基础的,在设计中不能忽视整体建设的和谐性。

四、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影响因素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是指将个性化因素与艺术设计风格、形式进行多样化的结合。其非常注重设计者自主观念在设计作品中的展现,以及理性设计中人性元素的应用。在现代化设计中,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提升,个性化设计的必要性得到了有效展现,在整体环境艺术设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设计中,影响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的因素有很多,这就需要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提出更高的要求。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和特点进行分析,影响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的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环境艺术设计中风格化的约束。个性化设计是说设计者在创造过程中融入了自己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和理解,选择适当的内容在作品中展现。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风格特色是设计者对自身创作特点的展现,对整体设计作品的个性化而言有一定的影响。第二,对环境的应用功能提出新的要求。在现代化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在相同空间中应用多种风格的个性化设计可以增强环境空间的功能。第三,关注科学和艺术的融合。从某一观点分析,环境艺术设计就是科学与艺术的全面结合,其更为注重某一居住环境中的群众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和互动性。一个优异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需要设计者依据周边的环境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且依据自身的理解和认知,不断创造新的、现代化的、个性化的环境艺术内容,从而展现出一个全面的环境艺术,促使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可以获取愉悦的心情3。总而言之,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在二十一世纪,人们需要绿色环境,而要想创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就需要人们结合环境艺术设计来整合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据个性化拓展人们的视野范围。环境艺术工作者在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念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建设工作,并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这一背景下,需要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全面研究各种环境因素,并且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展现出个性化的因素,从而拓展人们的视野范围,确保人与自然都可以持续发展。

注释:

1.占铨.探讨环境艺术设计及个性化分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4(12):232.

2.王玉华.关于环境艺术设计及其个性化的探析[J].科技风,2014(4):181.

篇2

关键词:环境艺术;传统文化;意境探讨;艺术设计;审美特征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环境艺术设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主要结合实践,对环境艺术的意境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同时就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重点阐述了环境艺术设计意境的中的审美,以期能够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提供一些借鉴,更好的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1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意境内涵探讨

环境艺术设计的意境是设计师创意过程中最能够体现其设计理念和设计品质的重要内容,环境艺术中的意境主要在于把握空间的神韵,应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凸显空间的个性和价值。在开展环境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将自然景观、地域文化以及都市时尚等方面的元素应用到环境艺术的设计之中,以便能够更好的开展人和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已达到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环境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产生出了很多不同的设计风格,形成了一些不同的设计思路,但强调自然脱俗、饱含意蕴是目前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围绕着时展的要求进行设计意境的创新和突破,不断的应用先进的理念进行空间意境的表达,不断地优化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使之能够更好的为社会进行服务,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价值。所以,环境艺术设计中意境的显示出了独特文化内涵的设计理念,综合体现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价值的重要特征,因此研究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意境就显得十分重要。

2 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分析

中华民族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艺术设计素材,也产生了非常做的已设设计风格,这给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奠定了很好的文化基础。环境艺术设计可以结合传统文化元素,在开展创新设计的过程中运用现代的一些设计材料和设计理念,满足空间功能的设计需求,这有利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以下主要就传统文化和现代环境设计结合的几种思路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

(1)嫁接或者移植。历史文化长河中的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给了环境设计师很多灵感,环境艺术设计师通过对于这些文化素材的理解与应用就可以转化为优秀的环境艺术作品,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文化魅力。在目前环境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文化的传承和运用是设计师们的主要任务,同时对传统文化进行移植或者嫁接也能够给环境艺术的设计带来新的活力。作为新时期的环境艺术设计师要积极的应用传统文化中的元素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在推进对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同时,也提升自身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有利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2)应用符号拼贴。符号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些图案或者一些物品,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很好应用这些符号能够更好的表达设计师的理念,增强设计的美感,能够对空间更好的布局,提升环境艺术设计的效果。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用人们所熟知的一些传统文化符号进行抽象或变形,使之能够成为表达设计师思想的象征意义的符号,这样往往可以获得比较好的设计效果。传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拼贴应用,能够在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建立起很好的联系,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3)应用简约抽象的表达。简约抽象的表达手法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局部所进行的一种抽象与提炼。而抽象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持传统文化的特有神韵,使得传统文化能够和现代环境艺术很好的结合,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延伸,也能够在一定意义上拓展环境艺术设计的方式。应用简约抽象的表达要对环境艺术的设计从整体上进行把握,抓住大众的审美需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应用,同时还不能够破坏整个作品的整体风格,最终是为来达到简约而不简单的效果。

3 环境艺术设计意境的中的审美特征探讨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意境能够充分的体现和表达中国艺术精神所追求的独特美学范畴,这对于传承中国古代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研究审美的特征,对于如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创造意境与欣赏意境都是十分必要的。

(1)审美中的自然之美。大自然的美是最为自然、最为淳朴的,对现代人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在中国古代也有大量的文人墨客、能工巧匠追求自然之美,并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如何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传承艺术之美是需要广大的设计师所思考的重要问题。目前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对于自然美有两种不同的追求方向,一种是追求返璞归真的平淡美,一种则是追求清新脱俗的自然美。作为环境艺术的设计师要很好的利用自然之美开展环境艺术设计,将自然的一些元素利用到设计的作品之中,可以提升设计的美感,促进环境艺术效果的提升。

(2)审美中的虚实相生。情境交融的设计理念是环境艺术在设计创造的过程中重要手段和方式,而虚实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环境艺术设计中意境之美的规律和本质。虚则主要是指设计过程中虚景,是指环境艺术设计形象之外的一些审美境界,而实则主要是指实景,就是说的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实体形象,实和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人的世界观和宇宙观,从本质上体现了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精神。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虚实结合,是开展环境艺术设计所采用的重要手段,恰当的应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往往能够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营造出很好的意境,促进环境艺术设计效果的提升。

(3)审美中的情景交融。环境艺术设计中非常注重情和景之间的交融,因此意境中最为基本的审美特征就是情景交融。所谓情景交融主要是指审美主体的审美认识和审美客体的审美特征之间所产生的一定的审美关系。情景交融理念的产程有着一定的哲学背景,在中国道家和儒家思想中都将人看作是自然地一个组成部分,都有着对于理想的追求,中国古代也有很多文人雅士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想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就要对意境的意义深刻的理解,这也是开展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形成意境的重要基础。

4 小结

伴随着近年来环境艺术学科的快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中意境的创造也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时代性的特征。时代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艺术创造的追求不断的提高,这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是机会也是挑战。如何应对新时期环境艺术设计发展中的新要求是摆在设计师面前的重要问题,只有分析和研究环境艺术中的意境及其相关因素才能够更好的做好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本文主要以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意境作为研究的对象,从现代人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意境的理解出发,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万巨额来寻找能够融入传统文化的一种设计方法和思路,使得环境艺术设计能够更好的贴近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更好的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锡锋.从诗歌的鉴赏浅谈美学范畴中的意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23).

篇3

一、艺术设计专业

“环境艺术是一种综合计划,由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与艺术构想方案两部分组成,细化下来有审美功能计划、使用功能计划等。环境设计是艺术的一种,比建筑规模更为庞大,规划领域众多,和工程比起来极具情感。这种艺术包容了众多的艺术,爱管闲事,是举世瞩目的传统艺术”。现代化建设向前推进,城镇化加快了前进的步伐,环境艺术设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市场需要大量的环境艺术设计师。环境艺术专业使培养的人才熟悉家居装饰设计手段,掌握施工图制作能力与效果图制造能力,具备简单技能技巧与综合预算技能,培育面向多领域,如服务领域与管理领域等专业技能人才。环境艺术是一类系统性新型边缘工程,交叉了多种学科,涵盖了材料学美术等多领域知识,在专业领域的广度与多样性上,均具有典型性。

二、艺术设计行业情况

环境艺术设计包含层面广泛,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市政建设工程大量兴起,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均需要众多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环境艺术专业打破了传统的室内设计发展,变成了当前多方位、多范围的设计领域,包含了桥梁设计与室外设计等。人们生活和公共消费水平越来越高,设计不再集中于过去的硬件设计,转变成立多深度与更深意的理解,其中有对人生理和行为等的重视,讲究联想性、美观性和艺术性是行业新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市场前景广,只要涉及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均可胜任,如环境景观改造与室内外效果图设计都具有不错的待遇。

三、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及就业区域分布

环境艺术设计伴随改革开放的推进,取得了质的发展。尤其体现在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上,这方面的社会需要逐渐增长,为此,该专业人才也出现了缺口,社会需求量每年都在增加,以往国内大型美院培养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开设这门专业得到市场的检验,因为本专业在行业中成本高,为此员工资福利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在区域分布及岗位上,可以从事的单位包括装饰公司、园林公司等。刚开始从设计员做起,经过两年磨练,担任高级设计师,一些时候还可以成为公司领导,管理工程,抑或开设自己的公司,在区域上主要遍及上海、苏浙等地,一般发展中的城市均开设了这门专业。

四、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就业方向及分析

(一)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就业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宽广的应用范围,具体包括以下领域:企事业单位、三维制作、市容规划、建筑设计等。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均离不开大量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公共场所消费档次越来越高,环境设计不再是以往的偏重于硬件环境设计,转变成了当前意义更为广泛的理解,包含了对生理环境、生理及行为等的理解,不仅具有美观性,而且还追求创造性与艺术性,是新融入市场的一类行业。我国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长期以来有着宽广的就业前景,只要是和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多可承担,其中像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装饰设计等具有着可观的薪资待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员如果作为设计师工作转正后薪资待遇在3000 元上下,基本工资2000元加提成,往上没有极限[1]。主任或者高级设计师工资收入在5000~8000 元上下。

我国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建筑行业可以从事的职业有施工监理,在设计行业可以从事的工作有工装设计与施工图设计师、平面设计师,此外,还可以从事新闻出版行业等。我国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毕业后可以在以下企事业单位中工作,如景观设计工程公司与建筑设计研究院等,或者在一些大专院校从事教育行政方面的教学工作,也可以从事房地产方面的工作,当然也可以在政府部门担任建筑设计管理及城市规划方面的职位。

(二)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就业分析

就业层面宽、职业人才紧缺、职业优势对比。环境艺术设计就业,没有太大的竞争压力,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中,市政建设项目兴盛,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均需要此类专业人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以往室内设计的基础上,拓宽到了多种领域,如城市道路桥梁设计及室外设计上,范围广,层面宽。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环境的要求也 越来越高,新的建筑开始增多,城市环境改善是必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将炙手可热,是对环境的艺术加工。环境包含自然环境、建筑与园林环境等。建筑环境划分为室内外环境。环境艺术非艺术视觉而存在,在多种感官方面吸引观众,将观察者所处的整体环境视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拉近了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距离,破除了传统审美的界限,让艺术和生活的距离更近一步。一份调查数据表明,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师职位比较受计算机行业的青睐,企业对这种职位的招聘需求旺盛。国内许多计算机行业也来越重视这类人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为我们生存的环境融入了许多美好,美化环境也是未来发展的需求。为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现状

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关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艺术类毕业生成为新宠,市场需求下,各院校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短时间内培养了大量环境艺术设计人才,迎合了市场的部分需求。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增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原来百人的系部发展成千人,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但市场容量毕竟有限[2]。

其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层面不广,从当前环境艺术设计岗位来看,多限定在设计师与制图人员上。信息社会到来的今天,装饰行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被细化开来。一是我们所熟知的设计师与制图人具有有限的市场需求;二是市场匮乏该专业的工程项目预算与管理人才;新兴的家具和家居饰品设计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从中可以看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因为扩招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但并非主要因素。就业难根本原因是由于环境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弱,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再次,设计单位为了谋求更大的利润,要求毕业生要具备工作经验,重视应聘人员实际技能,希望新员工能够立刻熟练工作,以创造工作效益。在企业制定的众多招聘标准中,最先看重的是经验,所占比重达42%,其次是技能要求,所占比重达24%,紧随其后的是理论知识,所占比重达18%,职业规划与面试素养所占比重分别为9%、7%。从中可见,企业招聘的是有技能和经验的毕业生,无法满足上岗即入手的要求。部分学校在培养中,未重视对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学生不具备工作经验,没有形成职业意识,尽管一些学生拿到了文凭,然工作能力和普通设计要求相差甚远。

六、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新培养方案

(一)以就业为导向,制定培养目标

结合社会需求实际,适时调整课程设置,采用“双型”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目的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要取得执业资格证书,提升市场竞争优势,适应工作岗位。在一些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对应资格证课程设置,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工程预算员与项日经理的资格证,为学生就业提供充足指导[3]。

(二)推进高校实验、实践基地构建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满足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实训基地建设营造逼真的实践环境。安排《毕业设计》、《餐饮空间》等一些课程;设计专题要考虑企业或者行业案例,以案例开展教学。有效表现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这种逼真的实践环境中接受教育,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学生做完有关理论设计及技法学习后,借助设计有关材料,操作自己的实施方案,将设计付诸现实;理论结合实践,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就业的基石。构建科学的产学基地及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争取获得企业支持,拓宽校外实训基地,为企业输送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4]。从企业意见反馈中,让学校了解企业需求,合理安排课程,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毕业生很快融入职场角色,缩短适应期。

(三)以企业为依托,建立‘双师型”师资团队

“双师型”不但要面向学生,而且也面向客户、工程项目。对没有工作经验的教师,采取有效对策,让教师利用闲暇时间到大企业历练,了解设计行业最新需求,强化教师实践能力。教师在专业课上引入具体案例,学生练习具体社会项目,提升实战性,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篇4

中国城市化的进程的步伐加快使城市建设走进了一个空前的期。人居环境的综合要求不断提高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艺术设计。如何在满足公众对环境功能性的实用需求外丰富其美学魅力和内涵也成为了环境艺术设计在综合表达上的重要内容。

大众审美是受到了社会生活、社会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的,因此当代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魅力也主要是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并最终形成自己所特有的面貌。

二、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环境”是人类行为和文明共同承载的空间,它与人类生存与发展密不可分。环境艺术设计可以理解为“环境的”艺术设计,也就是环境生态学的理念来指导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做到空间环境美观,而且还要做到实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实用性使其在艺术表达上涵盖了形态美、材质美、构造美、意境美等等。并要通过艺术设计中的基本法则,例如形式构成、色彩要素、结构韵律等等,以及地域民族特色等去作为表达的方式。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魅力

中国当代的环境艺术设计充分反映了国力强盛的社会面貌和人口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它诠释了美学集合的特点,代表了整个中国社会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新要求。纵观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在依恋传统的基础上,也在寻求变化,寻求创新,汲取国外环境艺术设计上的新风格和创新理念,结合自己的特点模式,创造出了具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

1. 环境艺术设计的自然美

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主导要素。自然美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它会因地域、用途等的不同拥有不同的特点。就好像城市核心商圈与旅游景区相比较,因其各自需求不同,使用对象的目的存在很大差异,在进行环境设计时,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以及最终形成的设计风貌体现着迥异的感官感受,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景观美景。正是这种在设计需求上对自然环境特征的设计约束形成了环境艺术设计丰富多彩的个性特点。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自然美不是简单地去利用自然环境去展开设计’而是在增加了地域的差异、人文需求之后的自然美再造过程。

2. 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文美

人文环境是人们在精神层面的需求体现。人文通常与当地悠久的历史有关,历史人文古迹的保存和传说故事的流传为环境艺术设计增添了一种和谐美与经典美。例如武汉的东湖就因为有了历史文人的墨客的吟咏而别具风韵。我们常常能够在一座城市的历史中去感受到它经历的光辉岁月和曾拥有的梦想,这些历史留下记忆的痕迹也成为了这座城市人们心中自豪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背景。北京的紫禁城、南京的中山陵、杭州的灵隐寺、武汉的黄鹤楼无不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符号。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借助地域的悠久的历史人文的资源会更加丰富设计作品的内涵和深度,使其更具有审美和文化价值。

四、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价值与审美体验

随着环境艺术概念的不断深人,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思想,在不断的通过各种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去开展着深人的研究和体验。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定,很难有一个固定的评价方式。我们感性的体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设计师们的接受和塑造感觉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状态。正如梭罗曾经说过一句话:“诚然,绘一幅画、塑一座像或者创造几件美的东西,这样的才干实为可贵,但是通过我们的眼和手去描绘、塑造周围的环境要伟大的多。去改善生活质量,这才是最高明的艺术。”这就说明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发现身边更有价值的东西,用创新的思维把塔勾勒出来。这中间的体验是极为丰富和有意义的。具有美学价值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才是真正好作品。

五、结语

篇5

    一、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社会需求的再认识 社会需求是办好专业的必要条件和直接动力。在我国"环境艺术"这一名词才出现不长时间,但年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及建筑装饰业,似乎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目前已成为令人倾心的行业之一。显然,中国近些年来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为环境艺术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这种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人们对生存环境和历史传统认识的改变和新的要求,追求更有意义的人文环境,改善人的空间环境质量,从而提高人的生活品质,成为一个新焦点。在经济和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过程中,环境艺术是体现崭新生存观念、审美情趣,以及积极乐观生活态度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由于文化生活的普及和生活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所生活的环境空间有了更广泛的文化艺术需求。环境艺术在中国正经历着从对环境的美化处理向对美好环境的创造转化。环境艺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市每年竣工的公共建筑约300万平方米,如用作装饰工程费按2000元/平方米计算,工程总量在60亿元左右。北京市的住宅每年竣工面积为600万平方米,约12万户,按每户平均用作装饰工程费2万元,总计约24亿元。如果统计全国用在建筑室内外环境装饰工程上的费用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正呼唤具有专业水准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去建设。

    目前在全国许多省、市的建筑设计部门都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所(室),上海市、江苏省、深圳市、大连市等相继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或建筑装饰设计研究院,各种大小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公司更是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仅哈尔滨市就有近千家注册的专业装饰公司。国家建设部门也正在进一步规范环境艺术设计和工程建设市场。

    据有关部门对目前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人员调查,主要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由建筑学专业转为从事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二是由美术专业转为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三是受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人员担任,但这部分人仅占百分之计二十左右,院校培养的专业设计人员,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从生源情况看,近些年来报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一直是报考人数远远多于录取人数,在有些省区甚至接近百里挑一。从生源和就业两个方面看,继续办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在动态发展中完善专业教学体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开办在我国历史较短,在工科院校中如何办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只有不断地研究探索,总结经验在办学实践中完善教学体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涉及建筑和美术两大学科而形成的一个新型的边缘学科,如何把握好两者在教学体系中的结合和比重是搞好专业建设的关键,它们不是简单的拼凑,而需要寻找两者内在的结合点,这是我们需要解决好的一个新课题。从哈工大建筑学院的专业建设看,参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策划与教学的人员主要由建筑学专业和美术专业两类学科的教师组成,彼此都在寻找作为围绕建筑展开的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从本专业角度如何相互渗透并实施教学。教学内容的结合,各环节的连接,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等等是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的焦点。经过多次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调查,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意见反馈,一个相对完整并具有工科院校特点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基本形成,课程内容也进行了切合专业实际的改动,在探索中大家逐步达成共识,明确了环境艺术设计即涉及逻辑思维又涉及形象思维,它具有工程性,又具有艺术性,把握好两者的结合是教师教好同时也是学生学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关键。几年来,哈工大建筑学院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修正不足,使专业教育不断完善,一个相对完整的专业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三、以建筑学为依托办出专业特色 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看,环境艺术设计也可作为大建筑学概念的组成部分,都是为人类开拓高品质生活空间的环境科学和艺术,同建筑学有许多共同点,也同样具有功能、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体的特质。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华沙宣言》中把建筑学定义为:"建筑学是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这一定义也同样适合于"环境艺术设计",只不过在文化内涵上环境艺术更为深入,在形式上更多具有艺术特性。对环境艺术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展开,所以,以建筑学为依托组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是办好专业的原则。

    哈工大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创办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有的条件下发展起来,构成了区别于我国艺术院校及其它工科院校开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以建筑学为依托成为办学的优势。应充分认识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状况并把握时机,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办成面向二十一世纪,具有建筑行业特色和较高专业水准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四、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 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将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年代,如何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设计人才,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只有敢于面对现实,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当前重要的在于转变教育指导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切是抓好课程建设的前提条件。

    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中强调基础知识扎实,专业面宽泛的指导思想。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改变有些院校只围绕"室内装饰设计"建构课程体系的思路,强调围绕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强调围绕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充分利用在建筑院校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优越条件。在基础阶段选择部分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技术基础课程,同时加进具有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使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在专业

    学习阶段强调以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为主,以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为辅的主干课程设置,拓宽专业面。使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掌握较宽泛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适应性。在实践环节方面,充分利用短学期实习,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社会实践,参观调研,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践工程,在提高专业认识的同时,提高交流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充分认识设计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将这一指导思想贯彻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之中,这也是课程建设追寻的重要目标。"创造"是设计的灵魂。环境艺术设计是创造性地对人的生活环境进行规划和提出方案的思考。设计教育要以人的创造力培养为主线,它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合乎社会发展趋势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的创造力的培养。在课程建设中如何把这一教育主题与教育重心在实际操作中贯彻与落实,是培养综合设计能力人才的关键,这种综合能力包括了理解能力,研究能力,构想能力,表现能力等。作为以行业划分为基础的本科教育,往往是一种静态目标的培养方式,侧重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创造能力的培养。只有树立正确的设计教育目标,认真对本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优选,才能保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的健康性。

    五、把握时机,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初步完成了教学体系的建立,今后的完善和发展还有许多的工作,下一步专业建设的重点主要是加强内涵建设。

    1、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完善的教学管理和秩序。在教学工作中,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及落实与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

    2、 发挥、科研、生产作用,带动教学发展 产学研相结合,促进教学的发展已被许多成功经验证实。在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的今天,教育和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备受世人瞩目。抓住时机结合专业建立有效的"产学研"机制是进一步推动专业发展的重要一步。

    作为以建筑内外环境设计展开的环境艺术设计,涉及到诸多 学科的内容,并形成一个多样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反映了环境和人的关系,结合教学和设计实践,这一新兴学科在许多方面,都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工程实践对促进教学及专 业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教学实践环节将会更有效使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到实际工作中。

篇6

我国大约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开始对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进行引进工作。通过近三十年的不断探索与研究,我国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环境艺术教学从创立至今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很多相关理论都被引入了具体实践当中。由此可见,环境艺术教育有了明显的成效。这样的进步和成效不是空穴来风,是时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后对生活更高层次追求的迫切需求所在。现阶段,我国经济有了快速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自然会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足的同时去追寻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环境艺术设计可以说是应时而生也是应势而生。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面貌和格局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相关资料显示,城市环境空间三十年来不断进行大的迁移和置换,更多的规划和景观建筑以及园林景观层出不穷,而且这都已经成为了现代人民生活的一大重要标志所在。在这种形式下,环境艺术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脚步的不断加快,对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专业人才也有了更好的标准和质量乃数量的需求。

二、现阶段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问题所在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体制尚不完善与迫切的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众所周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会引发人们对环境意识的改变。当人们的环境意识改变了,那么我们这门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内涵也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具有时代属性。然而,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还是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种计划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严重妨碍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时代属性,直接导致我们教学的东西往往是濒临淘汰的内容。

(二)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与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性质特点相互冲突。从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来看,该学科的三个特点分别是:1、综合性;2、整体性;3、更新性。这是三大特点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是社会对该项专业人才的基本性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出大学生拥有出色综合素质和整体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所要探讨一大重要课题。但是,传统高校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环境艺术设计类人才需求的培养。要知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其实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涵盖了文科、理科、艺术科等众多科目的知识和理念。然而,在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下,我们很难对这种较差学科进行必要的学科管理,这样发展的后果就是导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难以规范,特别是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都无法得到很好的开展,长此以往,我们培养出的人才会是畸形的人才,这决不利于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三)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认识不足导致的教育理念和定位都不恰当。最近的一段历史时期,我国环境艺术专业出现了严重的泡沫化现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现今的热门导致了我国很多高等院校丝毫不考虑自己是否具备开设条件就大量涌入并开放了这门学科教育。更有甚者,高校领导层甚至对这门学科的内涵都不是很清楚,所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也是杂乱无章。这样下去会导致我国社会上对环境艺术设计学科认识发生混乱,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四不像人才。

三、新时期我国环境艺术教学完善性策略分析

(一)以时代为旗帜,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逐步建立完善的环境艺术教育体系。三十年的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尚未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然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代性强烈要求我们必须要尽快完善并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细。我们可以这么理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综合性特点使得我们要敢于创新,突破文理学科之间的界限,充分融合文科、理科、艺术类学科的特色和教学理念,逐步开辟具有时代特征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理念。这里笔者要着重强调的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必须建立学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这样才能从实际出发打造我国的高标准环境艺术设计类人才。

(二)以实践为目标,建立符合时代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是实践性极强的综合型学科,如果不按实践应用型进行施教,改变传统单一教室授课模式,是难以达到培养顶极实用人才的教学目的的。在人才培养中应坚持贯彻始终的介入社会,参与设计实践,在实际设计中了解应掌握的专业技术与知识理论增强综合能力的观点。通过实践,学习掌握有用的相关科目和必备的专业技术能力。在大学的教育过程中,应是一个完整的实践过程和奠定理论基础的过程,在实践中探索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发展理论知识。整合课程设置,统一完善学科内容与概念,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建立教学、研究、创造、考核四位一体的环艺教育模式。

(三)提升必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设施建设,打造专业高素质教学队伍。教学的核心力量是教师,“一所大学可以没有大楼,但不能没有大师”。高校教师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也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总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近几年来的艺术设计教育畸形发展,同时也给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带来师资紧缺,素质下降等现象。致使一些高学历、高学位、低水平的“骄骄者”进入高教行列,现在多数高校的设计专业教师正是一批高教“新人才”在执鞭。为防止教育退化,目前设计教育首要解决的是师资问题,特别是这批“新人才”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能力的提高与更新以及资深教师的创名,尽快使这批教育者改良优化,达到高等设计教育要求。此外,专业人才招聘应以学位与职称的名副其实为重。

四、结束语

篇7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教育改革 创新

导言

环境艺术设计是在室内设计基础上诞生出来的一门学科,涉及课程众多但是学生学习起来效果却不是很理想。有的学生毕业之后对其中的每门课程都不是很擅长,软件使用也显得很生疏,自然毕业之后工作状态也不是很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学习态度的问题,但另一面我们的教育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开始试图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角度提出自己的改革方法与意见。

1、环境芝术设计理念

环境芝术设计作为研究人居环境的新型学科,所涉及的专业内容非常广大,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概念具有很多的行业模糊地带和专业争议性,对其定义也有很多理解。

环境艺术就是创造良好的人与场所关系的艺术。环境设计的范畴始终是围绕人的生活所展开的,其设计内涵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设计内容也会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拓展调整。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正是由于人类对环境肆无忌样的征服行为,以及现代设计活动所带来的各种弊端,才使得环境设计理论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建筑设计师与城市设计师逐渐认识到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本质是不同尺度、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人工环境设计,相互之间是协调统一的整体关系。美国学者理查德.多伯认为“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是比建筑范围更大,比规划的意义更综合,比工程技术更敏感的艺术。”

2、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2.1课程内容设置与人才素质的培养相脱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高校新设立的艺术专业之一,是一门新兴专业课程,整个教育系统内部对该课程的重要性仍旧缺乏深入认识,在课程设置方面过多效仿专业艺术院校,没有设立一套科学合理、符合自身学校实际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创新人才的培养相脱节现象日益凸显。再加上,随着教育竞争的日益激烈,部分大学开始把教学改革重点转投专业建设和学校知名度的提升上,由此引发了大学把重点落实到人才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旧在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难以准确把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创新教育内涵,这对教学的过程和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2.2施教者主体性缺位,理论素养和认识存在差距

教师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同样的,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需要依靠具有一定经验的专业教师,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成效。然而,就目前的一些高校教师而言,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对各类设计知识缺乏深入的认识,对社会的发展需求也缺乏客观全面的了解,更谈不上切实体验和实践了。虽然他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缺乏实打实的专业实践,这使得他们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时,无可避免地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忽略了对学生的针对性教育。此外,教师也需要在课下进行教学反思,进行教学总结。在现在高校师资缺少的状况当中,教师常年忙于教学,缺少到实际环境艺术项目中去完善专业经验,缺少去知名高校和出国的进修机会,忽略对自身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的的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教学成效低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也大受影响。

3、基于创新视阈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策略

3.1改变教学观念,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应用型专业,其自身所特有的属性和特征决定了在设立课程时要遵循科学性、特色性和灵活性的原则,突出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在此过程中,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可以采用六分“设计”四分“艺术”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艺术性的深层次培养,以实现对传统美学的延伸。此外,在教学活动中,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以“设计”为中心的教学原则,避免出现重“表现技法”轻“设计思路”的教学倾向。而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上,结合我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来看,要想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必须要增强专业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扩展性,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教师需要注意把艺术里面的设计语言运用到设计活动中去,启发、引导学生去探索,让学生在探索学习活动中学会创作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艺术作品。用于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三维或二维等数字化软件所涉及的内容概念大多相似,教师要从整体出发,把握好艺术类软件的架构,理解当中的名词概念,做到化繁为简,举一反三,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逐步深入,层层细化,学会采用数字化手段完成学习任务。

3.2以就业为导向,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结合我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来看,要想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必须要完善教学条件,以增强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扩展性,发展学生的设计技能。而校内实训室作为学生进行仿真实践教学的场所,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它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凸显高校特色,把学生培养成受用人单位青睐、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学校应根据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态势,增设相应的设施、设备,提高校内实训室的功能,以此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结论

为适应创新教育的发展潮流,高校必须要依据社会的客观规律和学校的客观基础进行改革,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才能紧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才能进一步提高艺术设计教育质量,才能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杨韶辉.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观念创新论[J].美术教育研究,2012,07:146-147.

篇8

1.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概况

近几年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与发展,也使得信息量越来越多,促使课程的设置也逐渐增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也日趋成熟,其室内装饰设计与景观设计越来越专业,社会对于高品质设计人才的需要越来越高,如此便产生了日益增多的课程与有限的学制之间的矛盾及传统教学方式与社会对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改革迫在眉睫。

2.国外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现状

国外的环境艺术设计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它包含在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中。沿用包豪斯教育体系,整个教学过程历时三年半的时间,最初半年是预科,学习“基本造型”“材料研究”“工厂原理与实习”三门课,然后根据学生的特长,分别进入后三年的“学徒制”教育。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西方培养了一批既熟悉传统工艺又了解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设计规律的专门人才,形成了一种简明的适合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美学风格,将现代设计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课程设置的分类过于单一

目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设置偏重于对室内设计的教授,甚至有些高校仅设置了室内设计的课程,科目分类过于单一,即便是分成了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两个不同专业,其教授的课程也是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前两年的时间巩固基础,以素描与色彩训练为主,加之中外工艺美术史、艺术概论等基础理论课程,到后期开始往设计方向发展,开设课程的相似使学生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过于笼统。随着环境艺术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需要有各自更加专业与完整的教学体系;再者,随着人们对于环境设计的需要越来越大,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也备受关注,越来越分化着原先两者合一的状态,市场需要大量高品质的专业设计人才,这就促使高校教学结构体系需要明确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这两个不同方向的专业。

2.增多的课程与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激化

环境艺术设计是综合多门学科的一项专业,并且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适时接受新的信息,需要接受大量的理论知识与技巧,还要保持创新的概念。随着高校课程设置的增多,学生的学习课时逐渐被压缩,造成学生学习有关课程的时候只是简单了解,并未真正领悟其中真谛,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

3.教学观念的陈旧

现在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缺乏对现代艺术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知识结构还停留在传统的概念模式时代,这使得我们落后于西方艺术教育,阻碍了我们专业的良性发展。有的甚至一味模仿西方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到自身的真实条件与环境,反而适得其反。

4.传统教学模式的僵化

国内大部分高校教师在教授知识时掌握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求知欲。课程结束之后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就算学习完毕,只是把学生作为一个学生来培养,而不是当做一名未来的优秀设计师。传统僵化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环境设计类专业。

5.学生实践能力薄弱

从历届毕业生回馈的信息,不难看出,毕业生刚进入工作单位的前期都只是在试用或者实习的阶段,真正到了实践的时候,能力就显现不出来了,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的毕业生难以成为工作单位的主要力量。由此看来在校学习期间,实践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过少地参与实践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结构体系研究

要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进步,教学结构体系的改革首当其冲。各高校在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从实际出发,将设置的相关专业课程适当融汇,建立多层次的结构体系。首先要设立室内艺术设计与景观艺术设计这两大基本专业,在融合其他相关课程的同时,各自建立不同的教学理论;其次,在这两大专业旗下包含其他诸多设计门类,例如,室内家具设计、灯光照明设计、庭院设计、植物配置、建筑景观结构等,形成多元化的教学结构体系,使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与定位,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促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全能高品质设计人才。

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研究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影响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论是设计理念还是设计过程中运用到的设计元素,都需要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变化而变化。再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属于综合性的学科,其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因此要合理布置教学内容,避免出现三分熟七分生的情况,要最大限度地达到理想效果,解决增多的课程与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对部分重复的课程或者知识,进行适当的删减,对不适应环境艺术专业发展的陈旧课程理论要坚决取缔,让繁多的课程进行适当的“瘦身”,使节省出来的课时为后续的课程衔接上,要用有限的课时,在坚持环境艺术专业理论与设计主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吸收课程中的精髓,发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平台作用,并在接受新信息的同时,整合其他有关科目的信息资源,保证教学内容之间的连续性与关联性。

3.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观念研究

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需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念的引导,因此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改变教学观念。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关键在于如何去设计,在教学观念上要坚决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思想,不要事事都效仿普通美术学院的作风,在一定的方式方法上根据实际的状况作出改变。例如在课程的安排上,要充分地给学生学习其专业课程的课时,过于重复的基础课程能省则省,让学生更充分地去理解和学习设计。

4.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

设计类课程的学习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我们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我们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如下的改革:首先,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将宝贵的课时充分利用起来,课堂上的主体就是教师和学生,因此两者都是重要的角色,以教师学生共同探讨学习来代替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充分给学生发言提问的机会。第二,将市场项目转化为课堂作业。社会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中,每年都会有大量优秀的作品呈现给社会公众,以这些为设计主题,教给学生重新进行新的设计,鼓励学生敢于将自己的设计作品与行业大师相比较,建立自信的同时,又让学生看清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第三,组织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一起去进行市场调查,让学生主动地接触社会,接触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行情,搜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再上课时,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探讨。第四,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的科研项目,重视学生的各种提议,根据学生的意见与想法,将好与不好分析给学生进行探讨,由此,学生在巩固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并建立团队合作意识。

5.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要完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育,除了教与学这两个环节之外,还要有实地的实践。在笔者所在院校,还在筹建环境艺术设计车间、建筑材料工作室等专业实训室,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现场的有益补充,使学生在汲取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能深刻地理解所学,感触实际的操控,得到更充分的认知。比如在本地反响比较大的“非想工作室”就是由我院在校学生组成的,他们的设计得到大多数业内人士的肯定,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另外学校要与社会上的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中比较突出的公司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实践的机会,给学生一个长期的实践基地,保证学生进行实地实践的稳定性与长期性。

6.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建设的民族化和地域性研究

篇9

关键词:信息时代;环境艺术;设计;教学

环境艺术教育是能够很好的体现一个时代风貌的一种教学,主要是以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媒介,与纯粹的艺术教育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这门学科是在近年快速发展起来的,目前来说,其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加强对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信息时代背景解析和环境艺术教学模式分析

(一)信息时代背景的解析

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开始,二十多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不断完善,二者之间的融合越来越好,很多效果都非常理想。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信息技术之处越来越多,通过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对信息技术的实践,信息技术发展也越来越喜人。

(二)信息时代背景下环境艺术教学模式分析

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从根本上对教学形态进行改善,无论是形式还是手段都受到很大的影响。所谓信息化教学,简单理解就是借助一系列的计算机科技将课本上枯燥乏味的知识转化成非常有趣的视频,在教学过程中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的观念、过程和方法等各个方面、层次让该门课程变得更有内涵。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出来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更加良好的体验,同时可以为学生更加直观的呈现知识点。比如,在利用FLASH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声音、视觉都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加逼真的教学氛围,增加“代入感”,课程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并且可接受性强。总之,信息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充分发挥其传输速度惊人,内容丰富可选的优势,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丰富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其全面发展。

二、信息时代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途径

(一)加强实践

“实践出真知”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真理,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环境艺术设计这门课程是一门应用型与实践型的学科,作为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找准机会让学生积极实践,增加“实战经验”,使其动手操作的能力越来越强,能够学以致用。目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工作中存在着教学方法不科学,传统教学理念占主导等问题,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实践的环节,要将课堂教育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创新。如果不进行实践活动,学生学到的知识无法施展,最终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会面临着被社会淘汰的危险。在具体措施方面,学校可以和企业长期合作,建立实习基地,长期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社会磨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知道自己的缺点,积极进行改善,将自己培养成应用型的人才。

(二)变革教学思路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力与素质有所提升。在办学模式方面,过去实行封闭式的办学模式,而在信息时代,需要开放,与时代与社会接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才能够培养出为社会欢迎的人才;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向着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这门课程是一门边缘课程,同时也是新兴课程,应该发展多门交叉学科,培养综合型的人才,要向着增加社会职能这个方向转变,这样一来,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才可以适应各种社会环境,满足多种社会需求,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必须要受到重视的,可以说环境艺术设计这门学科中,创新是灵魂,也是出路。设计所追求的是新的理念、造型、空间与环境。作为校方,可以为学生增设讲座,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拓宽自己的视野,可以邀请有着丰富社会经验的技师讲授社会上的实际案例,传授创新的设计思维与理念。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使用现代的设计语言的能力,其中包括现代的设计理论、观念、思维方法与表达形式等等。要培养这种能力,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在教育视野方面,需要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作品展示,让学生吸收借鉴其中的精华,为其提供创新的灵感。

(四)加强技能要求传递

作为一名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人员需要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包括专业的基础能力、核心能力这两个方面。环境与人类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在环境设计艺术教学初期,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环境进行学习,并且了解在环境中应该如何运用艺术。这也需要环境艺术设计人员熟练掌握物体的色彩、质感、实物写生等各种技能,熟练地进行手绘设计,具备良好的创新力,同时能够很好的运用相关软件,如PS、CAD等。

三、结束语

总之,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都在不断的发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发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利用先进的科技助力人才培养,让更多的人才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更加健康的发展。

作者:贾广雷 单位: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敬允.信息时代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大众文艺,2015,(11):238.

[2]唐娜娜.信息时代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湖南包装,2015,29(3):100-101.

篇10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实践教学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的是培养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型设计人才。目前,实践性教学环节严重缺乏是各高校环境艺术专业教学的突出问题。针对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及本专业的特点,各高校进行了很多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和推行,如优化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但现实情况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难以保证实施,一些教改方案所提出的实践教学体系仍停留在构想阶段,这几乎是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面临的共同问题。

案例教学与考察、装饰材料市场调查、施工工艺实地观摩、课程与实际项目设计结合、实际工程跟踪等都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目的是通过具体的实践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但由于教学经费不足、实践教学设施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健全、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等原因,实践教学一直是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目前这些问题正在得到改善,如教育部门逐步在一些高校投资专项经费建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高校也给予相关专业教改项目经费支持。作为教学核心和主导力量的教师需要努力推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探讨在现行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建立与理论教学相匹配的实践教学环境。针对目前教学环节脱离实际导致学生实践经验缺乏等问题,教师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改变一些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形式与方法,编制新的教学讲义和课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将相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实例中,增加学习的直接性,强调设计教学与社会认知结合,建立与理论教学相匹配的实践教学环境。

第二,让学生将市场上各种工艺材料收集样板并系统归纳,建立工艺材料资料库,以利于学生了解各种装饰材料的规格、尺寸、构造及不断更新的装饰施工工艺,拓展学生对材料多样性的认识,便于在设计中根据不同的环境对象和理念选择相应的材料,让学生理解艺术性(美观)与功能的统一,避免将形式当成环境艺术设计的全部,增进学生对本专业更深刻的理解。

第三,加强实际设计训练。充分利用社会、网络资源,将项目引进课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课题设计中倡导“实题实做”。由于追求高效的设计公司很少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因此,找到合适的设计单位作为实践基地是目前本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难题。

现阶段的设计选题主要依靠教师个人的工程项目,在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与范围内,教师一方面积极引入项目教学,让学生参与或跟踪项目设计的整个过程,从与业主沟通、实地勘察、方案的推敲到方案的最终确定及图纸的绘制完成,通过具体的实践流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以设计征稿和设计竞赛为课题进行实际设计,培养学生依据环境条件、功能及空间要求,综合客户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市场和生态战略,运用技术和艺术手段进行设计。把专业实践引入课堂,让学生拥有更广泛的教学实践,建立教学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四,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勤动手的习惯,将设想落到实处,指导学生多画草图、勤做模型。画草图、做模型是“设计预先性分析”过程,是对空间形式创作的种种条件进行设计性思考,训练目的清晰,过程评价明确。草图是设计方案的二维展示,而模型能较直观地表现某些空间的体量关系与穿插关系,便于学生及时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及时调整。

第五,建立专业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由专业教师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知名设计师组成,大家集中研讨、分工合作、确立选题、组织教学。团队教学可以与时俱进地了解业内最新动态,把握时代节奏。教师需要努力争取资源来组建这种教研结合的团队。

第六,加强开放式互动教学。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互动,聘请企业专家作为技术专业教师参与教学,组织召开相关的学术研讨会,举办设计展览。学校与社会的有效互动体现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个性与活力。

第七,强调指导教师的设计实践教学能力。实践教学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一方面要追踪前沿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实际项目,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设计水平、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指导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创造能力和丰富的实践能力,才能准确地将各方面知识传递给学生,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综合了多种专业知识,教师需要以多种方法进行立体研究,借助相关教学研究课题,指导性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调整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案,使实践教学的开展更符合教学的客观规律,适应现代设计教学的要求。

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现阶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重点,加强教学实践模式的开展,在笔者所在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教学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热情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全程体验实践项目的各个环节,既完成了规定的知识构建,又提升了综合实践能力,更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感受市场、感受社会,毕业后顺利走上环境艺术设计师的岗位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巍.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及其体系的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