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与实践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临床护理与实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药学知识缺乏
临床护士药学知识已无法满足现代医学模式转变背景下的护理工作需要。当前新药层出不穷,临床用药品种不断增加,用药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对药代动力学、配伍、高危药品及超说明书药品的管理、用药的注意事项等护理人员较难掌握。
1.2药学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药学服务是门新兴学科,反映了现代医药学服务模式和健康的新观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是时代赋予药师的使命,同时药学技术进步和药师职责拓展的结果。临床护理参与药学服务,可提高解答患者有关用药的疑问,普及用药常识,缩短护士与病人之间的距离,使护士、药师成为病人安全用药的良师益友,建立医师、护理、药学等多部门联动长效机制,提高医院整体优质护理服务的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3加强护士对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的认知
护士对一些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的认知,可以给予在使用药物后出现的不适症状给予了安抚,同时上报不良反应。例如在使用注射用硝普钠时,常用剂量成人3μg•kg-1,小儿1.4μg•kg-1,如静滴10μg/(kg•min),10min后效果不佳者,考虑加药、停药、换药;使用本品时应监测血压;本品对光敏感,应新鲜配制,配制方法:30mg溶解于5mL5%葡萄糖注射液中,再稀释至250~1000mL;应特别缓慢静推,否则容易导致患者血压急速下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因为在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任何与治疗作用无关的不适反应,护士第一时间会发现,通知医生及时得到处置。
2优质护理工作与临床药学服务联合开展的主要内容
2.1药师与护士有效沟通,促进用药合理性
2.1.1患者状态的问题:护士是最清楚的,对于特殊使用要求的药品,能否使用,药师和护士沟通后,护士对使用这类药做到心中有数,如缩宫素注射液,应严格掌握剂量及滴速,根据宫缩和胎心情况及时调整滴速,以免产生子宫强有性收缩,严格掌握禁忌症,凡产道异常、胎位不正、头盆不称、前置胎盘、多胎妊娠,3次以上妊娠的经产妇及有剖宫产史者均属禁忌。
2.1.2药品使用过程的问题:药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如①配制药物时间过早,配制好的药物若放置时间长,易造成污染及药效下降,如青霉素类配制后放置30s后就会出现变色现象。②使用不恰当的溶媒,例如:注射用青霉素钠在中性溶液(pH6~7)中稳定,在碱性或酸性溶液中都有一定程度的分解,使药效降低,且致敏物质也增加,推荐首选溶媒为0.9%氯化钠注射液,但临床常用5%葡萄糖注射液。③药物配伍不当,例如:氟罗沙星注射液用0.9%氯化钠及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或在5%葡萄糖液中在掺加氯化钾等液体时会出现白色结晶。④同袋输液中加入药品品种过多:多种药物被混合在一起会引起液体渗透压的改变,也更容易产生配伍禁忌。同时,各种药物同袋输注,保证不了每种药物规定的给药速度。⑤药物不良反应积极观察,早期处理,护士在给患者用药时,要注意观察和询问家长,了解患者有过无不适的反应等。
2.2完善合理用药信息管理
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需要有效的信息沟通,要求药物使用中涉及药物信息要随时可获得。根据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的基本特点和要求,建立住院及门诊药师工作站,在医院电脑HIS系统嵌入合理用药监测软件系统,比如在医师开具“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时,合理用药软件就会给予提示:本品雾化吸入用药无证据支持,根据药品说明书宜静脉给药。可以方便快捷地辅助医生、药师、护师审核医嘱,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自动提示药物过敏实验、超剂量用药、配伍禁忌、用药禁忌和妊娠禁忌、中成药的证候禁忌等警示信息;在HIS系统中添加医嘱审核系统,审核医嘱信息的适宜性(包括药物、用法、用量以及给药途径的正确性)及用药的合理性(禁忌证、重复用药、潜在的过敏反应)等内容,在遇到不合理用药或超剂量用药时能给出提示,防止调配错误医嘱,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2.3强化专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
2.3.1设立专科专职发药护士:对处方及给药流程更加熟悉,在发药前有能力对所发的药物进行再次核查,避免出现用药差错,提高用药安全。发药做到服药到口,设立口服药专用车,并将车按照服药时间划分区域:餐前用药,餐中用药,餐后用药,3个区固定位置,保证了正确指导患者服药。
2.3.2不在位患者用药管理:病区内患者因做检查或外出不在位时,本科严格执行不在位患者不放药,将药品放到不在位患者药品存放区,并与发药护士进行交班,患者回来及时补发,以免漏服。
2.3.3加强患者用药教育及指导:应强调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责任,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教育患者了解药物的用法、时间、疗程、保存方法、用对不良反应的措施及疗效监测方法、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以预防用药差错的发生。
2.3.4出院患者用药管理:对于出院带药患者护士要根据医嘱给予发放药品,介绍用药方法,并发给患者一份出院用药指导单,其内容包括药物用法、剂量、疗程、保存方法,应对不良反应措施,并定期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用药情况,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从而强化患者用药安全。
2.3.5防范用药差错事故,保证用药安全:要防范用药差错事故,保证用药安全,就必须要重视病区备用药品的安全管理,科学、合理的药品管理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这项工作是每位护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例如:氯化钠注射液和氯化钾注射液外包装相似药物相邻摆放;维生素类、噻嗪类、喹诺酮类等要避光储存;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胰岛素注射液及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要求冰箱储存(2℃~8℃),避光,避免冷冻等。只有做好药品管理安全,才能使患者用药放心。
2.4加强护士参与病房高危药品的管理
2.4.1对高危药品进行审核,包括摆放、储存条件、配置顺序、用法用量及配伍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
2.4.2结合本院具体情况确定本院的高危药品目录,并细化品种,同时配合信息系统工作人员在计算机系统中设置高危药品电子警示标志嵌入电子处方、医嘱处理模块、处方配置模块,提醒医护人员正在使用高危药品,设置预防高危药品差错事故拦截,系统中医生使用高危药品时均有醒目的标图,若使用超剂量则提示医嘱生成无效,建立差错识别、报告、调查、处理和分析总结程序。
2.4.3涉及高危药品使用的患者,一定要将相关注意事项交待清楚,对地高辛片、50%葡萄糖注射液、10%氯化钾注射液、华法林钠片、注射用环磷酰胺、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胰岛素类等高危药品应对患者进行特别交待,包括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2.4.4加强高危药品的宣传学习:邀请临床药师定期举行高危药品使用管理的知识讲座,掌握最新的高危药品的信息,宣传高危药品的合理应用、药物误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2.5规范药品说明书用药
超出药品说明书用药在临床实践中不可避免,其主要集中在儿科、妇科等。如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黄体酮注射液用于肾绞痛、二甲双胍片用于脂肪肝等。表现为超适应证用药、改变给药途径、改变规定用量、超低年龄给药等。为改变这种情况,医师在开具处方前应对说明书作深入、细致、透彻地了解,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进行规范治疗,规避用药风险。尤其在输液治疗中不得随意改变溶媒或添加其他药物,确保治疗行为的安全。护士在药师审核处方后,还要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对超出药品说明书的用药应谨慎行事,分析判断医生用药是否合理,把好合理用药关。
2.6加强护士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在临床工作中的护士包括实习生,进修生,低年资护士,为了保证人人掌握,就有需要提高整体素质与能力,从而达到较高的团队执行力。定期进行专科用药知识培训,提高护士药理知识,将专科用药的药理知识以授课形式进行培训,培训结束进行理论考核,采用定期抽查与随机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2.7重视自制护理用药安全手册的作用
《护理用药安全手册》的制作与临床应用,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了用药知识指引,使护士熟悉药品各项管理制度,掌握药品存放、高危药品、专科用药的药理作用、用途、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及高危药品外渗后的紧急处理等,区分多品多规及外貌相似的药物,增加护理人员的药物知识。临床工作,护士不仅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也是用药前后的监护人,护士在临床合理用药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密切相关。做好三查七对及用药监护,确保用药的有效和安全。
3结论
篇2
【关键词】 手术室; 优质护理; 模式
Clinica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Mode in Operation Room/LIU Ling,ZHANG An-mei,LI Jing-ho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12):099-102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a new model of nursing in operation room,to realiz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to cooperate nurse with operation doctor and anesthesiologists,and to reflect the value of the nurse.Method: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rules and regulations,strengthened the training of nursing care,nurse grading management,explored the scheduling model,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and improved the methods of nursing service in operation room.Result:The nursing comprehensive quality was substantially higher.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doctor and nurse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Conclusion:Carrying out high-quality ca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nurses in the operation room.It also can improve nursing quality,achieve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goals of the surgery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physician satisfaction,operation room nurses satisfied.In a word,this model is useful to carry out high nursing quality in operation room.
【Key words】 Operating room; High nursing quality; Model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in Binha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of Weifang City,Weifang 262737,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12.038
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并把护理程序人性化、规范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中,“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为患者实施生理、心理、社会性的一种动态、完整、连续的综合护理过程。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工程示范活动,通过“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1]。据北京市卫生局所做的第三方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试点优质护理病房患者满意度上升至99.3%。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因其专科化的特殊原因,使之在护理方面与病区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传统的手术室护士工作方式仅仅是在手术间内配合手术,很少与手术患者接触。而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仅仅是一个手术配合者,而且还是手术患者的照顾者、咨询者、教育者和研究者[2]。
目前,在对住院患者实施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手术室护理工作大多数还采用功能制模式,与病房的优质服务存在脱节。因此,转变思维模式、探索适合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模式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要探索和实践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10年10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目前,在全院所有病房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手术室有护理人员15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5名,护士4名,每日平均实施手术12台左右,具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条件,并于2011年10月开展此项工作。
1.2 方法
1.2.1 建立健全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标准、岗位职责及流程 加强手术室护理科学管理,重新修订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岗位工作流程等,传统的手术室护理注重的是手术和手术配合,忽略手术患者的感受和需求,修订则体现以手术患者为中心,以安全、规范、方便、快捷为原则,同时兼顾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及患者家属感受和需求。
1.2.2 加强护理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加强护理培训,特点是分层次、多方式,内容包含护理理念、沟通技巧和专科技能培训等。制定并实施手术室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计划,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进行礼仪规范、沟通技巧、健康教育、服务流程和标准的培训与考核。
1.2.3 护士分层管理,体现能级对应 制定护士的分层管理,根据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要素,核定护士能力级别,分配不同难度的手术,实行护士分层使用。建立专科组长负责制,专科组长负责本专业的疑难手术配合、业务指导、教学、科研、质量控制等工作。
1.2.4 合理配置护士人力,探索排班模式 护理部根据手术量、手术难度、手术床周转率等综合因素合理配置护士,实行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与动态使用,实行专业护士准入制,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之比≥3:1。护士长负责排班,护理人员按手术专业配合分组,每个组由主管护师担当负责人,其职责组织组内病例讨论、解决组内疑难问题、临时协调组内人员等。每台手术安排专门的巡回和器械护士,对每位手术患者实施责任制、包干式护理,每台手术的配合护士全面负责手术前、术后访视,术前准备和手术配合,连续工作中途不换人,责任全面落实。必要时组内人员相互协助,实现对手术患者护理的无缝隙衔接。而器械护士要全神贯注做好台上配合,保证手术顺利实施。
1.2.5 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护士的绩效考核以手术护理质量、手术数量、手术难度和患者满意度为重点,注重临床表现和工作业绩,将绩效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学习进修、奖励评优等挂钩。建立护士手术工作量统计表,护理质量考核结果登记表、满意度调查登记表,由手术医生、护士长、专业组长对护理工作进行考评,与护士当月的薪酬直接挂钩。
1.2.6 改善手术室护理服务
1.2.6.1 实施手术访视 根据手术访视的目的、意义,制作专科手术访视卡,制定规范化手术访视指导语,有针对性地实施心里疏导,利于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以适应手术的需要[3]。术前1 d,巡回护士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主要内容包括:护士自我介绍;全面了解病情(探视患者,与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做好沟通),对手术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手术前健康宣教及手术注意事项介绍;患者心理疏导;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解答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个体化手术护理计划。手术后第2~3天,巡回护士到病房了解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并做满意度调查。
1.2.6.2 患者交接方面 术前巡回护士到病房接手术患者,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要求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使用规范的文明用语,以标准的仪容、仪态接诊患者。
1.2.6.3 细节护理服务 巡回护士术中全程负责患者的护理,做好细节服务,满足患者需要,保证患者安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30 min调节好手术间的温度,刀口冲洗用温盐水,并制作肩颈部马甲为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的颈肩部保暖。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关心体贴患者,各项操作前耐心解释取得合作,并陪在患者身边进行辅助,及时解决患者需求。在满足手术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为患者安放舒适。麻醉、消毒时,注意适时遮盖患者,充分尊重患者,做好隐私保护,使其尊重感和满足感明显增强[4]。手术中途无特殊情况不交接,手术间物品配备齐全,减少护士离开手术间的机会。手术后擦净患者体表残留的消毒剂、血迹等,尽可能给患者穿戴整齐地送回病房[5]。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安抚,耐心解释、仔细回答患者家属的问题,做好健康宣教。
1.2.6.4 手术配合专业化 成立以科室为单位的专业组,设立专业组长和专科护士。根据手术医生的特殊要求购置专科器械,满足手术医生使用器械的个性化需求。熟悉掌握每位医生的手术习惯、操作特点及手套型号,手术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并根据专科特点进行相应专业细化,为各科医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使手术配合更加默契[6]。同时定期问卷调查了解医生的需求,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提高专科手术配合质量。
1.3 实施效果评价 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手术室质量、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手术患者和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手术室护士满意度。上述每类满意度调查表的每个项目分值为1~10分,每类调查表的总分为100分,最后计算平均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及手术患者、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外科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手术量的不断增加都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及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护理质量上提出了更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7]。管理者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规章制度、规范及标准,规范了护士行为,明确了工作方向,在实施优质护理过程中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工作流程,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同时,不断进行护理工作流程的改进,使工作环节衔接紧密,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3.2 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手术室护理人员规范化专科培训,使各级护理人员得到充分培养,是培养适应现代高素质手术室专科护理人员的有效途径[8]。针对手术室护理专业的特点,加强分层次、多方式护理培训,内容包含护理理念、沟通技巧和专科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了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的综合素质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P
3.3 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提高手术患者和手术医师满意度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会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充满信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9]。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使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患者体验到感动服务。通过访视,护士可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并能看到自身的不足,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使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10]。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护理和配合计划,为患者提供动态、完整、连续的综合护理服务,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提升护理水平;为手术医师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手术配合,使手术团队合作更加默契,从而有效提高手术患者和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1]。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和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3.4 提高手术室护士满意度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加强了护士科学管理,保证临床护士配备,合理调配护理人力,加大护理培训力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保证护士福利待遇,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关心护士的身心健康,改善护士的工作条件。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得到了领导、患者、医师的认可和赞赏,提升了护士职业形象,体现了护士的职业价值,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自豪感,从而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12]。因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晓伟.转变模式 求真务实 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深入发展——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第二次工作例会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2):5-8.
[2]刘卫华.现阶段手术室护理管理探索[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6(11):56-58.
[3]谢倩,杨敏,陈俐,等.我国医院手术室术前访视的现状及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09-811.
[4]周雪华,杨西宁.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320-6321.
[5]程宗燕,李福宣.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品牌的创建与实施[J].全科护理,2012,10(29):2757-2758.
[6]赵淑妹.手术室护理人员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3.
[7]刘卫华.现阶段手术室护理管理探索[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6(11):56.
[8]姜雪,陈素兰,陈丽媛,等.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策略[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415-416.
[9]杨小红,阮爱娟,桂赛银.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21-122.
[10]冯小平.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1,17(2):131-132.
[11]刘静雅,王玉玲.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心理需求调查及优质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3):116-117.
篇3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观察;护理实践
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临床死亡率高,可出现多器官系统并发症,并遗留严重后遗症,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能够早期及时识别重症病例,并做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降低患儿死亡率、缩短病程、促进病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1]。随着近年来发病率的上升,手足口病危重症和死亡病例亦随之大量出现。由于重症病例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给观察和护理带来极大困难,因此,临床实践中如何及时识别出重症病例并做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对本院2013年3月~6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75例,对其治疗情况进行评估,以及对其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护理,现将整理的报告进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3年3月~6月共收治75例HFMD重症患儿,其中男52例,女13例,年龄1个月~9岁,平均年龄3~5岁。对患儿手足口病症进行观察,其在手部、足部、口腔内部以及肛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疱疹,并持续伴有高烧、呕吐以及精神较差等症状,所有病例均符合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者为重型,如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危重型:①频繁抽搐、昏迷、脑疝;②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音等;③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2 观察与护理
2.1基础护理措施
2.1.1心理护理 因患儿家属对手足口病症了解不深,所以如果将患儿同家属进行隔离治疗,那么对患儿来说在情绪上则难以控制,这时则需要医护人员通过细心的照顾与呵护稳定患儿情绪,并且通过与患儿进行小游戏的方式,拉近与患儿的距离,以此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以取得治疗上的合作,促使疾病早日康复。
2.1.2发热护理 对手足口病症进行了解,几乎所有患儿都伴随不同程度的高烧情况,大多体温为37.5℃~38℃。而对患儿精神状态进行观察,则在精神上较为萎靡,这时可让患儿通过饮用热开水,必要时可采取物理降温。
2.1.3口腔护理 因患儿在口腔中也存在疱疹,所以对患儿口腔上就要保持一定的清洁,避免疱疹破裂所造成感染。
2.1.4皮肤护理 对患儿所穿的衣物要保持干净、清洁,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以防其抓破皮疹,引起感染。
2.1.5休息与饮食的护理 避免出现剧烈的跑跳运动,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在饮食上应避免油腻、冰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应以清淡为主。病室要保持清洁、安静。意识障碍患儿遵医嘱给予鼻饲营养,以增强患儿的抗病能力。
2.1.6用药方面的护理 手足口病症属于病毒性的疾病,但是在临床上针对手足口病症特效的药物较为缺乏,所以在治疗时间上相对较长。在手足口病症较轻的患儿则可以通过药物控制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病症较重的患儿则要进行药物控制,还要在护理上非常注意,避免患儿出现其他身体疾病。
2.2重症HFMD患儿的护理
2.2.1消毒隔离 HFMD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密切接触传播,因此要加强床边隔离,并且同其他病症患儿之间不能同病房,避免出现交叉性的感染。笔者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医护人员在为手足口患儿提供的各种用具上都是以单人使用的,并且在给患儿使用之前都会进行消毒处理,以保障患儿所用物品的干净。
2.2.2病情观察
2.2.2.1神经系统 尤其是对于手足口病症较重的患儿,其在临床治疗阶段应进行严密观察,尤其是对于年纪较小、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患儿,如其存在一些意识涣散、生命体征较弱、惊厥、呕吐的神经系统症状,那么则要给予重视。如果患儿出现呕吐症状,那么要将患儿口中的呕吐物及时的进行清理,避免因呕吐物误吸到气管,引起不必要的危险。
2.2.2.2循环系统 对于手足口病症较为严重的患儿要进行心电图监护,对其心跳、心率、生命体征以及意识和尿量等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而对患者进行点滴注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c滴的速度和输入的量,避免因速度过快或者量过大造成患儿的心脏负荷加大,引起其他急性病症。给患儿进行点滴注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进行观察,如患儿出现血压不稳定情况以及面色发白、心律不齐等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而对于心率不齐的患儿,必要时要对其进行吸氧处理,以缓解患儿呼吸困难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应用一些血管活性的药物,如西地兰等一些患儿使用的抗病毒药物[2]。
2.2.2.3呼吸系统 因患儿在手足口病症中涉及口腔疱疹,并且此病症对患儿的呼吸系统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对患儿进行临床治疗阶段则要对呼吸系统进行观察与护理。如对患儿的呼吸频率以及呼吸的节奏变化进行观察。除此之外,还要对患儿呼吸形态进行观察,如鼻翼的煽动上进行观察,如其出现鼻翼煽动情况则表明患儿在呼吸上较为困难,则可以进行吸氧处理。对手足口患儿临床治疗进行观察了解到,因手足口病症会引发患儿的死亡,在疾病的治疗上相对繁琐,所以在治疗阶段必须要对患儿的情况进行观察。笔者同手足口病症治疗的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其表明在手足口病症中因神经源性肺水肿是造成手足口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现症状为血压升高、呼吸过快、紧促,在心率上也较快,而患者在体表也会出现冷汗、面色发白、所咳的痰中伴有淡粉色泡沫,如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以进行及时抢救,必要时要通过气管插管提高患儿的呼吸能力,以缓解其呼吸困难问题。并针对患儿痰多的问题,要用吸痰机将痰吸出,避免出现咯痰,保证患儿呼吸道顺畅。
3 讨论
对手足口患儿进行临床治疗阶段,一定要注意患儿的隔离,在临床治疗阶段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制和血压、心率等的检测情况,必要时要辅助其他手段进行治疗[3]。患儿家长也要支持和配合,可降低HFMD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杨智宏,朱启F,李秀珠,等.2002年上海儿童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9):648-652.
篇4
论文摘要 临床实习教学是护理学专业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环节,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这一环节的重要保证。为研究和交流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对本校护理学专业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建设的做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提出了建设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的思想认识基点,应把握的标准,建设与管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法等,尤其是对实习促进就业,建设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一体化的新建设模式进行了探讨。
护理学专业临床实习教学是护理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临床教师的指导下用于临床,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由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培养其认知、做事、合作与生存能力的关键环节。临床实习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护理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而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是完成这一过程的唯一重要场所。因此,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在高等护理教育中的重要性勿庸置疑。北华大学护理学院近10年来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学生就业需求的实际情况,在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的建设、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实习与就业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已基本形成了具自身特色的教学基地建设模式。
一、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的选择
护理学专业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是经学校与医院商定,与学院建立稳定教学协作关系的地方、部门、工矿、部队所属的医院,承担高等医学院校的部分学生临床见习、临床实习和毕业实习任务。
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医院一般应是大中城市的二级以上医院,内、外、妇、儿各科设置齐全,并有能适应各种实习需要的医技科室。医院的设施和设备先进齐全。诊疗范围宽,病种较齐全。有健全的护理组织管理系统,临床护理方式先进,使学生有系统地照顾患者的机会。有一支较强的卫生技术队伍,有一定数量的适应教学需要的临床护理教师队伍,能保证直接指导毕业实习的教师是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有良好的教学意思,学术氛围、学习气氛浓,能进行护理教学查房、修改学生书写的护理文件、护理专题讲座、组织病案讨论等工作。有临床带教经历和带教经验。
有必要的图书资料、教室、食宿等教学和学生生活条件,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能满足学生实习教学需要。医院的地理位置、交通、安全及物理环境优良。
二、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的确定
确定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应通过既往已有的友好交往或关系人为中介,进行充分的走访调研,真正摸清拟建基地的各方面条件,切实能够满足适合本校临床实习需要,才能考虑建立临床实习教学基地的医院。
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择机正式与拟建基地医院主管领导与相关部门负责人洽谈,阐明建立临床实习教学基地的目的和意义、责任和义务、利益和好处等,展示学院办学的优势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素质,提高医院方领导对建立临床教学实习基地重要性的认识,找到双方的结合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进而达成建立教学基地共识。
在征得双方主管部门同意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形成书面协议,由双方单位法人签订协议书,明确建立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关系,加挂学校临床教学实习基地牌匾。
三、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的管理
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医院应有一名院领导负责教学工作,并在医院教学管理机构或护理部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学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管理的人员。在护理部主任领导下,组织科室护士长,成立该基地的实习指导小组。每个科室均有一名专门负责实习带教临床教师,执行和落实教学计划,做出具体的实习安排,保证实习质量和实习任务的完成。医院应把教学工作列入医院带教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奖金分配、教学津贴发放挂钩。
学校对医院的带教人员,享有在学校借阅图书资料、进行科研协作和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的权利;可参与学校有关科室组织的教材与实习指导的编写工作,享有获得有关教材和教学资料的权利;学校有责任通过多种形式对实习医院进行人员培训、教学和临床护理指导,安排专题讲座、示范性教学查房和教学交流活动,帮助实习医院切实提高教学和医疗护理水平。
高等医学院校对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的教学工作应加强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一般是结合学生进实习医院时进行实习工作安排与协调;实习中期专程进行教学检查,重点解决临床实习中的管理问题、进行实习指导、检查实习计划执行情况,听取带教人员和学生的意见,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建设的效果
我校的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建立了稳定的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先后与北京、广东、海南、吉林等省市的地方、部门、企业、部队所属的14家医院签订了协议。每年进驻实习学生300人左右,为完成临床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医院主管领导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和任务,按实习计划完成了毕业实习各项任务。在临床毕业实习期间,校院双方在完成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荐学生就业。几年来,我校毕业生在实习单位或通过实习单位推介在实习单位所在区域医疗机构就业的毕业生达70%以上,形成了实习促就业,实习基地建设与就业基地建设一体化的新模式。
五、讨论
1、提高认识,是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建设的前提
临床实习教学基地是实现护生培养目标的最后一道关口,是护理学院的延伸。学校和基地双方领导都要充分认识基地在临床教学中的重要性,找到承担临床教学工作有利于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有利于增强医院发展的活力,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利于扩大生存和发展空间等教学相长的结合点,真正把教学工作同医院的建设与发展结合起来,把教学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医院应为培养护理学人才承担教育责任,学校应为基地医院提供智力服务,双方互惠互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教学基地建设才能得以顺利进行。一旦签订了教学基地医院的关系,学校就要把握机遇,改善与基地的关系,密切与基地的协作,通过各种途径,利用自己的技术、知识、人才优势扶植教学基地,使医疗、教学、科研同步发展,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护理学人才。
2、把握标准,是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建设的关键
护理学专业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的选择,目前还没有明确而具体的标准。此前由国家教委、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可供作为基本条件。单一就护理学专业来考虑,还应侧重于包括临床护理带教人员、临床护理人员、医生系列人员、医技系列人员、护理服务对象、其他实习学生,以及由以上人员组成的人际关系、护理类型等人文环境的层次与水平。良好的实习环境将使护理本科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并获得护理专业所需要的不同能力。
3、有效沟通,是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建设的保证
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双边关系的协调在护理临床教学过程中时时刻刻会面临学院与医院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问题,学院应主动协调好双边关系。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如学校教务处、学院教学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等主管领导和辅导员老师应有计划地经常与实习基地医院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带教老师保持联系,定期到各实习基地医院走访、慰问、召开座谈会、个别交流、现场检查等方式,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实习情况,切实解决实习过程中的问题,保证实习计划的实施质量和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篇5
目的探讨创建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00例患儿从制定儿科护理政策、培养高素质护理团队以及具体护理方法三方面入手创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2013年实施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记录实施前后给药错误率、患儿坠床发生率并调查家属和患儿对于护理的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后,患方总体满意度为95.3%,较之实施之前的90.0%明显提高,且给药错误率以及坠床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在促进儿科医护水平发展的同时还能提高患方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创建;应用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是建立在医护人员、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护理合作基础上的一种护理模式的创新,旨在为患儿提供更加有效的高质量护理,提高服务质量和医院水平。本文创建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2013年本院儿科收治的需住院治疗的所有患儿,2013年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
1.2方法
1.2.1护理政策的制定创建一套完善的护理模式,首先要有系统的政策和制度作为基础来支持其具体的应用与发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制度包括:①科学灵活性强的护士排班制度,以便给予患儿全天候、无盲区的护理服务,同时,灵活的排班能使护理团队在应对任何突发状况时都能有条不紊、随机应变。②明确总护士长和各责任护士的职责[1],即具体工作内容及失职时应承担的责任,内容包括专业照顾、协助治疗、健康指导和沟通协调等[2]。③具体的绩效评价制度,对于护士长以及各责任护士的岗位职责完成情况、医生和患儿的满意度、患者安全指标、以及患者投诉次数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估,奖惩分明。这对于医护人员的工作既有监督又有激励作用,良好的管理模式也有利于员工工作效率得到最大发挥。
1.2.2护理团队的培养选取基础护理综合素质均处于合格水平以上医护人员,组成项目小组,进行专业培训,同时也可选取综合业务水平突出的个人,可派往国外进行培训学习,汲取国外先进的护理理念和实践经验。
1.2.3具体的护理措施硬件上为每个病房配备1名总责任护士,以及相应的4~5名责任护士,保证护士和患儿的比例为1:(5~7),并且白天夜晚病房都有人值守。软件上,护理团队要在入院第1天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对其参与合作性护理的医院和能力进行评估,然后结合患儿的具体病情、状况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核心观念在于“以家庭为中心”,区别于传统的“以病人为中心的理论”,因此在整个护理方案的执行过程中,护士必须促进家长的陪伴,鼓励其参与到患儿的护理活动中,并且从专业层面为家长提供医疗护理信息和知识,以便其有效的参与医疗护理决策并能在患儿出院后继续提供较科学的照顾。
1.2.4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的应用评价在2013年6月底,随机抽取300例患儿,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护士具体行为如“护士能为您提供有关他们护理工作的解释”、“护士让您觉得您的孩子受到了很好的照顾”等进行评价,满意为1,不满意为0,将所有数据汇总分析,推断出总体满意度,结果用百分比表示。同时记录两组整个研究期间各自所属时间段所发生的给药错误事故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坠故发生情况,以平均“例/千患者住院日”为指标,比较“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给药错误发生情况、患儿坠故发生情况、家长以及患儿对于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量表,分为满意和不满意。
2结果
患方总体满意度为95.3%(286/300),较之实施前的90.0%(270/300)有明显提高,而给药错误率以及坠床发生率明显降低,其中给药错误率由2012年的平均0.19例/千患者住院日下降为2013年的0.10例/千患者住院日,而坠故发生率由0.11例/千患者住院日降到2013年的0.09例/千患者住院日。
3小结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宗旨在于使患儿及其家属在生理、心理、社会以及精神上处于满足与舒适的状态[3]。通过促使家属全程参与患儿整个治疗过程的护理,患儿的精神压力得到有效缓解,而在此过程中对家长护理上的教育支持,对于患儿出院后的持续康复护理也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不管是在新生儿护理、疼痛护理如患儿烧伤,还是围术期护理,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或者ICU护理中,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在促进患儿身心健康[4]、为患儿身体提供优质无缝的服务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点从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达到95.3%也可得到体现。相信在医院、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的协力合作下,患儿能得到精心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推广使用对于临床上护理水平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戎艳鸣,楼建华,徐红.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创建与评价.中国护理管理,2012(5):29-32.
[2]陈建军,张大华,马秀芝,等.“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中国护理管理,2012,12(8):12-14.
[3]夏蓓君.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的应用现状.护理研究,2013,27(10):873-875.
篇6
随着时间医学的研究进展,形成了时间病理学,时间药理学,时间治疗学,时间卫生学,时间运动学,宇宙时间医学和实践护理学等分支学科。
1 时间护理的概况
时间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利用机体本身所存在的生物节律,对病人在用药、治疗、生理、病理等方面进行护理的一门学科,即属于护理学范畴,也属于时间医学的一部分。
早在二、三千年前,祖国医学就有了关于人体时间节律的论述。如《黄帝内经》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即天地间阴阳二气是生物变化的根源。至于昼夜节律对人体的影响,《内经》云:“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中药学的“性味归经”理论,揭示了药物对机体某部分时间的选择性,中医很重视中药归经部位在什么时辰生理敏感性最明显,从而找出病人对药物感受最强或最适治疗时间。
2 时间护理与临床用药
2.1 时间护理与临床用药学时间药理学又称时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同期性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随着时间药理学的发展,特别是药物作用和代谢的时间节律的深入研究,为提高药物疗效和降低毒副反应提供了新手段。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常常是在保证发挥药物作用的前提下,采取控制剂量的方法,将全天剂量根据药物在人体内吸收、排泄的情况,以均分法给药,如肺炎病人抗菌素使用每日二次(6点、14点或6点、18点),高血压病人口服缓释降压片每日一次(7点)等等。这是按时钟给病人用药治疗,而没有按药物在人体内发挥治疗作用的时间节律来给药,将会由于给药时间间隔太长,血药浓度下降较快或药物在体内堆积过多而引起药物中毒。如心脏病人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在4:00比白天高40倍,如果在夜间给病人白天同样剂量的药物就可能引起洋地黄中毒,另外,在抢救有机磷中毒时,用阿托品治疗,使病人达到阿托品化,但阿托品化剂量与中毒量很接近,稍过量,就可出现阿托品中毒的表现,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许多临床经验证明,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或了解一些常用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节律性,即药物治疗作用的时间节律,并根据不同药物的节律性选择不同的用药时间,主要选择作用明显疗效较高的时间给药,可用小剂量取得最大的效果,降低毒副作用,提高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等。如青霉素过敏者皮试反应一般午夜反应较重,中午反应较轻,临床上青霉素皮试一般都在白天,这样有利于观察结果,减少过敏反应。
篇7
[关键词] 护理;实践;质量控制;分层考核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04-0143-02
Applications of hierarchical examine on practice of clinical nursing education
DING Weijia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0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s of quality control and practice effect on process of nursing practice. Methods 14 practical nurses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group, and 28 practical nurse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were examined in staged according to cyclical requisition of teaching program, and research group were examined in staged according hierarchical examine program that had been programed. In ending of semester, all practical nurses partaken examine of nursing theory and practical manipulative skill, and scores of examine were contrasted between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Results In ending of semester, scores of nursing theory and practical manipulative skills were higher in research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Hierarchical examine in stage is helpful to increase quality of nursing practice, and improve effect of nursing practice.
[Key words] Nursing; Practice; Quality control; Hierarchical examine
护理实习是护理学生理论结合实践,为走上工作岗位进行技能培养及理论强化的过程。护理实习过程对于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实习学习计划及目标、实习生个人护理兴趣的培养及以后学习工作中的自我学习能力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负责护理实习带教的医疗机构中,建立系统、完备、合理的护理实习质量评价系统是促进护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措施,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我院采用分层护理实践考核办法以促进护理实习质量的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度护理实习生42名,均为本科学历护理实习学生,均为女性学生,年龄21~24岁,平均(23±2.4)岁。研究对象入选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研究组14名,对照组28名,两组间性别、年龄及实习前理论成绩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分层考核办法
分层考核办法按照护理实纲部分改进,确定一级质量控制指标及二级质量控制指标。一级指标包括护理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师资力量以及考核指标等内容;二级指标依据一级指标确定详细条目,如在师资力量中,规定教学带教过程中护理人员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主管护士以上职称确定为第一层次考核指标,专家评价的护理人员的教学方法、授课质量、带教完成情况为第二层考核指标。护理实习考核指标中学生实习时间完成情况、轮转科室完成情况等设为第一层考核指标;护理操作的数量、护理操作的质量等设置为第二层考核指标,其余条目等均按分层考核方法确定考核办法。
1.3 护理实习实践过程
两组护理实习生进入实习岗位后,对照组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轮转计划及考核方法进行护理实践;研究组护理实习生按照大纲规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阶段性考核方法改为分层考核方法。两组实习生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按照实纲要求的理论及技能考试进行考评,比较两组实习生技能操作及理论操作的成绩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两组护理实习生护理实习结束后理论及操作考核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实习生理论考核成绩及实践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护理实习教育是护理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护理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的必要过程,也是护理实习生培养临床素养、为步入工作岗位进行的适应阶段[1]。护理生在实习期间掌握的实践技能及学习工作态度是护理生将来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护理实习过程中,护理实习机构及学校对护理生实习教育的质量控制及适合的考核制度是关键问题之一。我国护理教育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护理教育的内容、护理学的人文变化及考核环境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护理教育过程中,制定更为实用、准确、符合形式发展的考核制度,对护理实习的质量进行控制。护理实习质量的控制包括多方面的内容[2],虽然最终护理实习生护理学习的结果是最终的考核指标,但是对结果的影响因素较多,护理实习质量控制系统包括护理课程设计、师资力量的分配、护理教学的流程及护理实习结果的考核等多体系内容。目前的研究显示[3],无论在初级的护理教育还是高等护理教育中,护理教育结果的考核体系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合理的考核体系是目前护理教育深入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
分层考核体系是针对教育过程中不同的影响因素设立的考核办法,不仅考核学习对象的学习效果,同时对教育实施者也进行初步的考核,建立立体、双向的教育考核体系,其对教育实施者的积极性、基本素质及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及效果均具有明显的影响,在护理教育及临床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4]。在本组资料中,我们针对护理教学过程及考核过程进行干预,重点对师资力量的分派及护理实习的考核方法进行探索[5]。在分析中发现,实习过程中实行阶段性分层考核方法以后,研究组护理实习生实习结束后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说明阶段性分层考核有利于护理实习质量的控制。在分层考核中,对于考核指标系统划分,建立不同的指标考核层次,具有针对性的建立考核指标的质量控制体系[6],严格第一层次考核指标的准入性及第二层指标的细化,最大程度地减少考核过程中的随机性,能够在护理实习过程中提高师资力量的结构均衡性,同时也能减少学生在护理实习过程中对于学习体系的模糊观念。在不同的时间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考核,使学生学习的阶段性和连贯性良好地衔接在一起,具有针对性地建立系统的护理实践过程,能够提高护理实习的质量,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彩星,马淑丽,王美瑛,等. 影响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8):49-51.
[2] 郝丽霞. 提高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体会[J].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169-170.
[3] 胡翠环,袁瑜,刘茜茜,等. 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医学与社会,2011,24(10):99-103.
[4] 陈莉莉. 对护理人员应用分层考核的初探[J]. 天津护理,2010,18(3):154-155.
[5] 张晓苇,陈佳,游建平. 加强环节控制提高临床护理实习带教质量[J].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8):1264-1265.
篇8
关键词:临床见习;教学环节;教学质量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临床教学成为护理教育的重要成分[1],而其中见习又是护生接触临床的最早阶段,是理论与实践间不可或缺的桥梁。但是目前医学生人数激增使得教学资源相对不足[2];患者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不再自觉或无奈的配合临床教学[3];加之医院带教教师临床护理工作繁重,在时间和精力上很难满足见习教学需要。总之,目前见习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督等有待进一步提高[4]。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级护生182人,全部为女生,年龄21~25岁,平均(22.89±0.92)岁,随机分成实验组91人,对照组91人。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实验组:见习课教学由"双师型"教师承担,采用Seminar教学法授课(Seminar英文的意思是"大学或暑期学校学生为研究某问题而与教师共同讨论的班级或研习班"[5],具体步骤可分为:①教师布置主题;②教师简要介绍;③小组代表发言;④点评人评论;⑤参与者提问与辩论;⑥总结)。对照组:见习课教学由临床护士承担,采用传统的临床见习教学方法讲解。
1.2.2工具 参考相关文献及我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表"等自行设计"临床护理见习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①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制、年级等;②对临床护理见习教学满意度包括见习带教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的满意度,共18道题目。选取护生30名测量问卷重测信度测量和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果分别为0.86、0.88;通过专家对问卷进行内容效度测定,该问卷内容效度比CVR=0.84。说明该调查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2.3资料的收集 ①由研究者对被调查对象统一解释调查目的和问卷填写要求,于见习结束后进行调查,当场回收。调查共发放问卷182份,收回182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②收集两组护生见习后《妇产科护理学》案例分析成绩。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Excel数据库,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χ2检验、t检验。
2 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学满意度比较 见表1。
2.2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案例分析成绩比较 见表2。
3 讨论
3.1加强校院沟通与合作,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3.1.1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 目前多数学校的见习教学任务是由医院护士或医生兼职承担,她们工作压力大、任务繁重,教学意识较薄弱,教学责任心不强,对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不准,总之,专职临床带教教师人数和质量均较匮乏。我校自2006年始规定所有临床护理专业课教师均应接受临床护理培训即在不承担学校理论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在附属医院相应科室承担护理工作,因此我校临床护理专业教师均有《教师资格证》和《护士执业证书》两证,承担高校教师和护士的双重角色。本研究中实验组护生即由我院"双师型"教师进行临床见习带教,护生对教师的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王凤英等人指出学生喜欢专人带教[6],张丽莉尝试使用护士辅助带教教师带教的方法也受到学生好评[7]一致。因此,应加强学校和教学医院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扩大专职临床带教教师队伍。
3.1.2加强护患、师生及护生间沟通 见习教学是用来弥补理论教学不足的,是应该给护生以感性认识,变抽象的理论为直观的认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带教教师应该选择临床典型病例讲解,这就需要临床见习带教教师在见习课前和患者做好沟通,以便患者配合开展见习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包括学生与情境、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本研究中采用Seminar教学即为此提供了机会,临床见习带教教师提前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同意和配合,有利于学生与患者的沟通。
3.2改进教学方法,调动护生的主动性
3.2.1注重临床见习带教教师的引导 Rong FK等研究发现中国高等护理教育缺少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反思性学习和经验学习等学习方法[8]。"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禁锢了护生的思维,使护生在学习时习惯于被动接受,缺少学习主动性,较少的提问等,这也导致了护生毕业后行为的机械性和懒惰性,不利于护理事业的发展[9]。李蓓蓓对本科护生临床见习效果调查也显示护生认为带教教师的引导是影响见习效果的第二大因素[4]。直观性和抽象性教学原则中指出,直观不是让学生自发的看,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的细致观察,引导学生把握事物特征,发现事物间联系,提高观察或感知的深刻度[10]。本研究中见习教学是以护生为主,教师仅起引导作用,掌控整个课堂沿正确方向进行,并能对见习课中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预见和做出正确反应,但不干涉护生的学习。
3.2.2调动护生的学习能动性 目前很多院校本科护生见习均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有研究表明护生的学习积极性随年级的增加而逐年递减[11],本研究中实验组带教教师提前2w将讨论主题及相关参考资料布置给学生,学生自由分组,并在见习时选取小组代表发言,小组其余成员可以对其代表的发言进行补充。这样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组合和约束,保证了见习护生的到课率,增强了其学习的守纪性;另外,该见习教学以护生讨论为主,调动了其学习主动性,本研究中两组护生病例分析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研究也表明Seminar教学法能使护生对知识的渴求更强烈,使护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热情[12]。所以应该不断探讨改进教学方法以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见习教学质量。
3.3注重反馈,建立双向考评制度 考评既是考量也是监督,应该做到教师、学生对教学效果分别进行评价,另外师生还要互评和自评,只有建立完善的双向考评制度,整个见习教学流程才算完满。本研究中带教教师既是引导者又是点评人,针对小组代表发言进行补充、商榷等多种形式的评述,最后重新对本次见习课的重点、难点作简要陈述及全面总结,这可以理解为教师对学生知识反馈的把握。另外,见习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了解了护生对教师及教学方法、内容等的满意情况。但因本研究未对学生进行自评,故还需进一步改进。
总之,从组织-实施-反馈各环节着手,通过多途径加强见习教学管理,科学组织见习教学,才能真正提高见习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Annie KL, Kai CC, Winnie KW. Reflective practice in clinical teaching[J].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2002,4:201-208.
[2]政江,孙红,丁毓磊,等.当前临床见习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垦医学,2006,28(3):208-211.
[3]余仙菊,韦长元,彭如宽,等.模拟教育: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J].江苏高教,2006(5):79-81.
[4]李蓓蓓.以建构主义为导向的护理本科生见习现状调查[D].青岛:青岛大学护理学院,2010.
[5]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4:1579.
[6]胡雁.澳大利亚护理教育介绍[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0):773-775.
[7]夏晨帆.中美护理临床实习情况比较与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65-67.
[8]Rong FK, Chan S, Yung S. Trends in nursing education in China[J].J Nurse Scholarsh,2000,32(1):97-99.
[9]殷磊,蒋晓莲.对21世纪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若干思考[J].当代护士,2001,2:21.
[10]陈燕华,朱丹.中美护理本科临床实践环节的比较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5,(5):390-393.
篇9
[关键词] 护理不良事件;高危环节;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4(b)-109-03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常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为准确体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内涵及减少差错或这种命名给护士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而命名。安全生产是全社会都在积极倡导的,医院安全问题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更不容忽视。医疗不良事件不但造成患者及家属的重大损失,而且导致医院社会信誉下降,患者群体的安全感丧失。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工作者,与患者交流、接触的机会最多,时间最长,加之护理工作的繁忙、琐碎及操作重复性,因而发生护理差错的机会多。如何保证安全,一直是被重视和研究的课题。我院为了能够在最早时间、以最快速度掌握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早将不良事件可能诱发的医患纠纷消除,于2009年7月特制订了我院管理体制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得以及时上报、及时分析,制订改进措施,杜绝类似事件重复发生。现将2010年1~11月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护理缺陷评定标准,根据我院2010年1~11月上报的79起护理不良事件及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114人次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缺点19起,占24.05%。一般差错45起,占55.56%,严重差错6起,占7.59%,其中包括1起骨科输血患者,提血单与供血者、受血者实际血型不符,由于血库工作人员粗心打错输血单,而护理人员在取血及输血时均未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另一起胸外科血糖高患者错将0.9%生理盐水粘贴到5%葡萄糖250 ml液体给患者静脉滴注,虽未引起不良后果,但性质严重故列入严重差错。输液反应8起,其中3起由于儿科年轻护士违反消毒隔离制度引起,另有5起输液反应占6.33%,其中4起发生在儿科,护理人员经过以上3起教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查明5起输液反应非护理因素引起,经医院分析可能与塑装液体有关,及时更换了液体;1起心血管内科医生由于超剂量使用红花30 ml(用药原则20 ml),引起药物反应,护士长均如实上报,杜绝了以后可能再次由此引发的不良事件。
一般差错是指在护理工作因各种原因而发生的差错,对患者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延长治疗时间,影响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痛苦。不良后果严重的为严重差错。缺点是指未按时执行治疗但在2 h内及时纠正,且未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的[1]。责任事故是指护理人员因违反规章制度及护理常规等失职行为所致的事故[2]。
1.2 方法
护理部制订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要求科室及时上报,并制订整改措施。
护理部每月组织全体护士长对本月上报的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共同讨论,分析发生的因素,在全院引起重视,杜绝此类事件重复发生。
2 结果
根据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讨论,现将79起事件按分级构成、方式以及发生不良事件的护士的工作年限构成、科室分布构成见表1~3。
2.1 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情况
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情况见表1。
2.2 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114人次与护士工作年限构成
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114人次与护士工作年限构成见表2。
2.3 临床护理不良事件按科室分配构成情况
临床护理不良事件按科室分配构成情况见表3。
3 讨论
3.1 临床护理不良事件方式分类及原因分析
护理不良事件中以医嘱处理错误、药物准备错误、管道脱出、皮肤压力伤(1例为难免压力伤Ⅱ度,其余均为Ⅰ度)、输液穿刺失败发生率高,占所有护理不良事件的59.49%,是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危环节。控制好这些高危环节就能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得以控制。主要原因:处理医嘱错误主要发生在内科系统,与患者较多,工作较繁杂,执行医嘱后查对和操作前、中、后三查七对不认真有关;对皮肤压力伤患者预见性差及缺乏责任心;对执行导管治疗、护理者看护不到位;输液技术不熟练主要出现在儿科,头皮静脉输液要求技术含量高,个别患儿过度肥胖加之患病更不易穿刺,且孩子娇生惯养,多次穿刺引起患儿哭闹,陪伴者由于心疼孩子免不了多说几句,年轻护理人员认为“我尽力了”,免不了嘟囔几句,由此引发陪伴者不满而争吵。违反劳动纪律和缺乏责任心构成的责任事故是全院血的教训,要求全院必须严格劳动纪律,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责任事故发生是全院血的教训,其中ICU责任事故由于值班医护人员睡觉,叫不开门,导致新入院垂危患者不能在ICU抢救,引发医疗事故。为此,医院进行严肃处理,给予严重处罚、停职检查、分摊赔赏患者家属的要求,护理占重要份额。血液透析室责任事故是因为透析患者视力差,在无护理人员在场情况下自行入室,被隔离台绊倒致硬膜外血肿。原因是透析室为新成立科室,尚未建立患者入室透析制度,科主任及护士长均是新聘任人员尚无管理经验,所以医院未对科室处理,医院承担患者在ICU住院治疗。
3.2 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危人群及原因分析
表2所示,低年资护士工作年限在6年以下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人次80人,占70.17%。提示低年资护士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危人群,尤其2年以下的护士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最高。所以控制这些人群的发生率就能大大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总体发生率。低年资护士护理缺陷的发生率高与护理经验缺乏有关,表现为值夜班睡觉、离岗、不及时巡视病房、对患者不负责任、工作时思想不集中而造成严重后果,如ICU值班低年资护士睡觉引发责任事故1起、儿科新上岗护士值班睡觉引起患儿陪伴者不满1起。另外与业务技术掌握不熟练有关。有研究表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缺陷、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着直接的联系,是维护安全的最重要的基础[3]。所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加强责任心,对确保护理安全至关重要。
3.3 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危科室的原因分析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表3所示,内科系统、儿科、妇产科、ICU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危科室,发生率占全院临床科室的68.36%,与这些科室病员多,护理人员编制不足有关,其中3个内科床护比为1∶0.30~0.35;儿科床护比为1∶0.25~0.30,秋冬季则更不能达标;妇产科床护比为1∶0.300~0.375;ICU床护比为1∶1.6;尤其夜间2名护士要护理5位或以上重症患者。在内科系统患者多为老年人,脏器功能差,体弱多病,用药繁杂,护理人员承担着繁杂劳动甚至干着非护理人员所承担的任务如登帐等;ICU患者多昏迷,病情危重,建立管道多,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妇产科、儿科要求服务质量高且儿科要求技术高等。所以满足这些科室的人员编制就能大大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4 对策
4.1 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
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应以医嘱处理问题、给药问题、管道脱出问题、皮肤压力伤问题、输液技术问题为重点。此5类护理不良事件占总事件数的59.49%。另外,加强劳动纪律更不容忽视,它是导致2起事故的导火线。将上述事件作为护理风险防范的重点,护理不良事件将得到有效控制。医嘱处理问题、给药问题、管道脱出(药物中毒洗胃胃管、留置尿管)、输液技术问题均属于护理差错,其后果给患者造成直接经济负担,这些事件的原因多与护士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有关,所以避免这些不良事件的的关键是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皮肤压力伤事件的发生不仅与护理管理工作有关,而且与患者自身因素有一定关系。目前我院为防范皮肤压力伤制定以下措施:全院护士学习使用皮肤压力伤发生可能性评估表,用评分的方法确定高风险的患者;同时成立皮肤压力伤评估小组,该小组成员对全院皮肤压力伤评估风险高的患者进行单项护理检查,并对各科室责任护士给予技术支持,使已发生皮肤压力伤的患者得到及时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风险管理的理念是把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前的积极预防[4]。
4.2 加强护理不良事件高风险护士的防范意识和培训工作
临床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在6年以下工作年限的护士,以2年以下发生率最高,提高低年资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这对预警风险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有关专家指出:只要有医疗活动,就必定存在医疗风险[4]。虽然护理不良事件不能完全避免,但通过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特别是对年轻护理人员的管理,护理风险事件随时可以减少或避免[5-6]。对这些护理人员的管理,最重要的是教育和培训。
4.3 加强风险事件高发科室的管理
表3结果显示:内科系统、儿科、妇产科、ICU是高风险科室,护理管理者要重视这些科室的护理工作,不仅在人力资源上给予支持(包括人员素质和人员数量),而且在护理专业技术上也要给予重点扶持和培训,同时还要加强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以满足这些科室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高要求。血液透析科立即制订患者入室制度,由护理人员陪伴入室,患者不得自行入室。
4.4 建立医院护理安全管理机构
临床护理风险管理是医院风险管理的一部分,临床风险管理必须与医院风险管理同步发展,护理风险管理只有在全面建立医院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才有可能取得较好效果。因为在临床护理不良事件中,有些事件虽然发生在护理工作中,但风险事件的原因并不只是护士自身,而是由于其他科室或后勤保障支持系统工作失误等原因造成的。因此护理风险管理必须与医院风险管理同步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来鸣,泮淑慧,杨明丽,等.临床缺陷分析与危机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22-923.
[2]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352.
[3]周立平.营造安全文化,防范护理缺陷[J].中华料理护理杂志,2004,39(3):192-193.
[4]蔡铜山.推行医疗风险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J].医院管理杂志,2001,8(5):342-343.
[5]蒋宁.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1):52.
[6]成小燕.护理风险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02-103.
篇10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食管癌患者; 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5.034
临床护理路径是在整体护理基础上以患者为中心,围绕患者康复,以患者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促进患者康复的最佳快捷途径。近年来有报道食管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沿海地区有上升趋势,目前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1]。为了手术顺利成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探讨一种科学的护理方法是目前面临的课题。2010年5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科室对84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84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男55例,女29例;男性年龄43~75岁,女性年龄36~76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43~76岁,平均(48.22±3.52)岁;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36~75岁,平均(46.52±3.7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指导,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从三方面对两组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满意度的调查,术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1.3 护理路径的制定 笔者所在科室在科主任、护士长的努力下,成立了“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主管医生、护士共同组成,科内对每一位参加临床护理路径人员进行了关于临床护理路径概念、意义、方法等的培训,对患者及家属也进行了适当的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在充分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资料并进行汇总,共同制订了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计划,其内容如下。
1.3.1 入院护理时做好入院宣教,护士要微笑服务,主动自我介绍,同时介绍床位医生、护士长,指导阅读住院须知及温馨提示卡,并送开水到床前,耐心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主诉、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并根据需要采取保护性医疗制度;鼓励患者及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和顾虑,建立信赖关系,减轻患者住院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指导并协助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全面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以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
1.3.2 术前一天详细告知术前胃肠道准备的目的以及方法,术前晚间温盐水800 ml灌肠1次以清洁肠道,指导禁食10 h,禁饮6 h以上,术晨置胃管及十二指肠营养管,并固定好导管,防止滑脱。
1.3.3 术前做好健康指导,教会其适应床上大小便,掌握深呼吸及咳嗽、咳痰要领,并指导加强营养,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
1.3.4 术后当日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12 h后,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予翻身叩背并按摩受压部位,帮助其在床上活动肢体。术后第2天晨帮助患者取坐位并叩背,鼓励有效咳嗽排痰,稍后可取半坐卧位或舒适卧位。
1.3.5 在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责任护士要加强患者呼吸道功能训练,术后第1天,由于患者嗽咳无力加上切口疼痛,要及时协助患者取坐位,给予叩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有节奏的反复叩击,当患者想要咳嗽时,责任护士要帮助患者用双手轻压患者手术切口处,保护切口。患者切口疼痛致呼吸表浅不敢咳嗽时,可以遵医嘱给予镇痛剂以减轻疼痛,将痰咳出[2],必要时雾化吸入2次/d,雾化液为生理盐水20 ml+糜蛋白酶4000 u+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 mg+盐酸氨溴索60 mg,这样有利于稀释痰液,容易将痰咳出,防止肺部感染。
1.3.6 术后24 h开始实施肠内营养,责任护士要亲力亲为,开始经十二指肠营养管输入葡萄糖盐水500 ml,速度30~40滴/min,温度38 ℃左右,输入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等不适,术后48 h开始经营养管输入营养液(瑞素),500~1000 ml/d,逐步增量,最大滴速125 ml/h,也可以帮助滴入菜汤、鱼汤等等,结束后用温开水冲洗管道防止堵塞;术后3~4 d待肠功能完全恢复后拔除胃管,十二指肠营养管暂不拔除,便于观察和利用,在胃肠减压停止24 h后,若无吻合口瘘,可帮助患者进饮少量白开水,然后给全清流质,100 ml/2 h,每日6 h以上[3],如米汤、鲜奶、骨头汤、菜汤等;术后第2周开始进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如稀饭、烂面条等,告知进食后2 h内不宜平卧,睡眠时将床头稍抬高,约术后3周可过渡到普食,但一定要告知注意细嚼慢咽,食量不宜过大,且要避免辛辣,忌烟酒,饭后要走动,促进肠蠕动。
1.3.7 针对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出院时要做好出院健康指导,帮助患者办理出院结账手续,带药指导及饮食指导,发放健康指导教育卡、登记电话随访单,出院1个月内一定要电话联系,询问患者恢复情况;告知复诊时间,有情况随诊,鼓励保持乐观的心情,交代家属术后放化疗的细节问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传统的健康教育指导没有规范的模式,随意性很大,缺乏预见性及完整性,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科学的、有效的。它包括了从入院到出院后的完整的健康教育内容及方法,并在临床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明显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主要在于临床护理路径体现了“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了护患沟通,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从而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纠纷[4]。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的指定和设施,优化了护理工作的秩序,是年轻的护士也能得心应手地服务于患者,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和对基本护理技能的掌握,有效地减轻了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压力,并积极主动的参与治疗护理过程,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减少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使我们医务人员更有信心将护理服务做好做实,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最终做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5]。
参考文献
[1] 徐月英.开胸手术17例围手术期气道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6):39.
[2] 孙金娥,张丽霞,朱兴国.高龄患者食管癌切除术术后并发症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6):70.
[3]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35.
[4] 王菊香,鲁才红.临床路径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护理研究,2007,21(6):1513-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