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目的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4: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的目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创新的目的

篇1

关键词:高校科技项目;管理创新;思考

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兴旺发达,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各种新思想、新技术产生的重要地方。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视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高校科技项目管理活动创新关系到知识创新活动开展效果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方面。面对新的时代形势,如何提高高校的科技项目管理能力成为一项热点内容。

一、高校科技项目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高校肩负着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

当今时代是不断学习和不断创新的时代,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仅要看其创新人才的培养,也要看其管理能力是否过硬,谁拥有了管理创新优势,谁就能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高校具有特殊的历史使命,不仅仅要培养创新人才还要进行科学研究,是创新活动的重要源泉。高校不仅要有专家学者,还要具有“创新思维的科研管理专家”,形成适合社会发展的管理体制。

(二)高校科技管理创新是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

高校科技创新活动有序高效开展的基础是科技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也就是科技创新活动系统要素的积极互动。系统要素主要是指学校各类与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有关的机构,如各学校、院(系)、学科、研究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转移( 服务、咨询)中心,及各职能管理机构等,也包括成建制的研究室和课题组。这些要素必须实现积极互动才能更好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效果,这就需要科学的项目管理创新机制,只有这样才会有力地推动高校科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科技项目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我国高校科技项目管理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一直以来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管理水平仍然不高。高校科技项目管理理念相对滞后,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完成的,简单直接的分配项目,却未形成综合、完善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模式落后,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介入过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术自由和学术研究的多样性。还有就是科技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科技项目管理创新的突破口也在信息化。传统的科技管理方法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科技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进程还需加快。所以,高校科技项目管理创新的主要策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科技管理模式的创新

高校科技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要改变落后的管理模式,设立更加开放和科学的管理模式。高校科研队伍整合和资源共享比较困难,必须打破束缚创新活动的管理模式,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充分激发高校在学科交叉综合、人才基础雄厚、学术氛围宽松、国内外合作交流活跃、信息灵通等方面的优势, 真正做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高校科技项目管理创新不仅仅是强调创新也不能放弃管理,只有加强管理建立适应科技创新活动的机制才能更好的激发创新。建立项目目标管理制度,建立项目立项―实施―结题三段式质量控制体制和机制,对于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要实施全过程管理和追踪。科技项目运行机制要创新,要引入市场机制,积极组建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等中介机构,筹建或合建高校大学科技园,孵化高校科技研发项目并逐步进入市场,促进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完善分配体制创新。引入科研评价制度,从教学成效、科研绩效、成果产出等方面进行评价,作为科研人员奖惩的重要依据,将管理人员的职称晋升、岗位评定、各种奖励与科技人员的项目完成目标情况、获奖情况及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等挂钩,设立考核指标,量化考核体系,必要的还要在经费上给予配套或奖励。将管理与效益切实挂钩,从而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三)高校科技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

要提升高校科技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必须大力推行信息化战略。信息化战略可以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科研项目管理活动中来,在项目评审、项目立项、项目中期检查、最后的成果鉴定和验收、项目后续跟踪等阶段得到广泛应用。科技项目管理的信息集成,信息源头是唯一的,但是信息资源是共享的,也就是要做到任何业务流程有关的授权人员都可以从指定的数据库中调用项目的原始数据和加工处理后的信息资源。

三、结语

科技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力,也是实现高效服务社会的重要支撑,高校科技项目管理创新是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作为高校要谋求适应社会发展的科研管理机制,用创新的理念来管理科研活动,提高科研人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科研创新活动的持续性。另外,高校要与其他高校和科研单位、企业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通过信息资源共享来发挥科技项目的最大效益。高校科技项目管理创新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国家、社会以及高校自身的努力,不断探索出新的方法和管理模式,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高校科技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峰,王化兰.基于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74-77.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吴功德(1977-),男,安徽安庆人,南京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副教授;王晓丽(1980-),女,满族,辽宁绥中人,南京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副教授。(江苏?南京?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131-02

当人类社会从史前社会开始,走过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逐渐迈向知识社会时,科技创新在人类社会中一直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人类发展的历程,实际上就是科技创新活动发展的过程。从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到现代的机器化作业,皆显示了科技给生产生活带来的改变。在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发明、新的工艺、新的理念层出不穷。人类的生产生活在科技的带动下快速发展,而科技创新又使这个速度不断加快。故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旋律,尤其对于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时代的主题。

大学校园是一个激发学生斗志、引导学生发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的园地。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开拓思维、提高能力、施展才华的空间和条件,也为学生创造出了一种宽松的环境。然而,当代大学生对于创新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

一、在校本科生创新意识薄弱的现状

1.在校本科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激情

在当前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下,大多数高校教学越来越趋于“高中化”,把“考试”作为考核一个大学生在校表现的主导性指标。当前,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是被动的完成任务式的学习,根本没有学习动力,而且在大学里普遍存在这种现象:有课才去上、上课也不听、课余玩游戏。可以说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是在虚度光阴,自己不但对大学课程的学习感到困惑,而且对自己的人生也感到十分迷茫。久而久之,那种懒散、空虚的心理便会滋长,这样就根本没有激情和动力去探索、实践,更不可能有创新意识。[3]

2.在校本科生缺乏创新理念认知,对创新概念的理解存在误区

“创新”这个字眼虽说对于大学生而言不算陌生,但大多数人对其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对于其内涵,很多人还是一无所知。大多数学生认为创新就是想出一个比较新颖的点子并完成就可以了,其实真正的创新是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不断运用创新思维,并在运用的过程中对该创新思维进行改正、再创新。它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创新点子。

3.在校本科生缺少理论知识,难以创新

大多数大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学到一些理论知识,课后根本不会去阅读其他书籍,自然而然他们就不会想到主动去参与创新,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再想创新就更难了。

4.缺乏有经验的导师,科技创新效率低

目前高校实行“大满贯”教育制度,[3]在这种制度下学生们科技创新缺乏扎实的基本功,而且高校也缺少有经验、有科研项目的导师。部分教师没有科研项目,这样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就会很少,四年下来真正能参与科研项目得到锻炼的在校本科生也只是一小部分人。[1]

二、科研项目对本科生的影响

1.科研项目对个人知识储备的影响

在课堂中只能学习到书本上的知识,而任何一项实践创新活动都不可能仅仅由单纯独立的书本知识构成,往往比纯粹的书本知识复杂繁琐很多。因此,创新活动所需要的知识量远远超过在课堂中所学习的。所以学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新的知识,拓展知识面来解决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然而,完成科研项目、参与科研的过程又与课堂学习过程不一样。课堂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逐渐积累知识,打牢基础的过程,完成科研项目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需要查询并且用实践来努力解决和探索问题的过程。相比之下,完成项目的学习过程比课堂学习的过程少了连续性,但由于它与实践过程相结合,能不断将学习到的较为陌生乏味的新知识应用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就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甚至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研项目作为学习新知识与应用新知识的桥梁,要求大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理解所学到的知识并且加以应用。随着科研探索实验的进行,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就会有显著提高。[2]所以创新活动使我们掌握快速学习知识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了方法,拓展到更宽的知识层面,我们就有了科技创新的资本,就有了大胆探索的决心和勇气。

2.科研项目提高在校本科生实践动手能力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眼下大学生都面临着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学术知识掌握得很好,动手能力却有很大的欠缺,因此,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势在必行。在科技创新中有一部分科研项目则需要在开展的过程中经过实践逐渐修正最初拟定的理论方案,所以完成一个科研项目终究离不开动手实践。完成科研项目首先要有大胆的设想、然后再大胆的尝试,很多事情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就会发现更大更宽广的空间。实践能够拉近人与新鲜事物的距离,消除学生对它们的陌生感。因此,科研项目不仅能提高在校本科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提高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2]科研项目与实践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动手实践,知识才有用武之地。

篇3

建设银行会计科目设置是建设银行会计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和规范建设银行会计核算的必要前提,是进行财务、会计分析的基础。科学地设置会计科目直接影响到建设银行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质量和效果。

一、建设银行会计科目设置现状

建设银行现行的会计科目是1993年根据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专业银行要转换经营机制,实现企业化经营,逐步做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完善,自我约束方针的管理要求而设置的。此后,伴随着建设银行业务的不断开拓,会计科目的设置进行了多次修改。建设银行现有会计科目分设为两大类:

(一)表内科目:反映建设银行会计要素实际增减变化的会计科目。按科目性质分为4种,分别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损益类科目;按业务内容分为13种,主要为财政性存款、企业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及投资、信贷资金贷款、债券及贷款、政府投资基金及贷款、委托基金及贷款、现金及金融机构往来、业务、其他资金、所有者权益、损益等。

(二)表外科目:不反映建设银行会计要素实际增减变化,而仅用于反映各项登记备查事项以及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会计科目,如国库券收款单、开行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科目。

以上两大类会计科目由总行统一规定设置一级科目。各省、市、自治区分行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违背总行统一原则下增设二级会计科目,但在上报总行时,须并入统一规定的科目内。到目前为止,共设有一级会计科目246个。其中表内科目219个,表外科目27个。

二、现行建设银行会计科目存在的问题

(一)适应不了向商业银行转轨的需要

建设银行原有的会计科目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按自身业务特点,即财政拨、贷款资金,负责国家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等特色而设置的。1993年以后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转轨,四大专业银行传统业务界限被打破,业务互相渗透,建行财政资金业务也逐渐失去优势。为适应从财政职能向存款货币银行职能转换的变革,建设银行会计科目也作了相应的修改。而且随着向商业银行转轨的深入,新业务不断开拓和发展,建设银行会计科目增减变化次数也随之增多。但就目前的执行情况来看,仍无法全面反映市场经济形势下建设银行经济行为的深刻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业务会计科目自成体系,缺乏统一性、系统性,有的甚至存在漏洞,如“内部往来”科目等,利用其在途时间差,搞绕规模贷款,无形中增加不少会计核算上的风险。

(二)适应不了中央银行实施银行监管的需要

中央银行为更好地实现职能转换,对银行业务实施有效监管,近期已制定了新的统一银行会计科目,使各商业银行共同性质的业务,在不同银行中会计科目代号、名称、核算内容等做到一致,以统一评价尺度;同时也有利于规范银行业会计核算,避免违规经营和便于中央银行监管信息的归集和分析。建设银行现行的会计科目带有很浓的计划经济色彩,提供原始的核算信息可利用率低,其主要表现在现行科目核算内容与人民银行新的统一银行会计科目的口径不一致,如统一银行会计科目的贷款类业务按长、中、短期划分。而建设银行贷款类会计科目则不分长、中、短,而按贷款类别或部门划分。每季向人民银行提供相关统计报表时,柜台一线会计人员则要按原始凭证和账簿另行加工整理后方可上报。造成原始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也给违规经营、调账调表的行为以可乘之机,难以适应中央银行现行监管的需要。

(三)适应不了金融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在即,建设银行海外业务不断发展,海外分行纷纷设立。截止1999年底,建设银行在香港、新加坡、德国已有三家海外分行,在汉城、纽约、东京开设了代表处,行含分行已有1000多个。建设银行与外资企业、国外商业银行以及国际金融组织业务往来与合作日益频繁,会计核算国际化已成为建设银行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而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总括反映,是会计语言的基本词汇,会计核算国际化首先要求会计科目要适应国际化的要求。建设银行现行的会计科目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会计报表在国际金融交往中不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有碍于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如建设银行现行会计科目设置中,不论是否为本行资产负债业务,全部纳入表内核算,具体表现为“委托类”业务。对于此类业务,从根本上说不属于建设银行本身的资产负债业务,仅属于表外业务或备忘性质业务的核算。由于科目设置上的不合理,降低了由此产生的资产、负债信息的可信度,造成外行难于看懂的情况,削弱了资产负债表信息的可用性。因此,有必要借鉴国际惯例和通用原则,结合我国及建设银行的实情,制定出一套科学、规范、完整、统一的,分类合理又很适用的会计科目,以促进建设银行业务全面发展,加速其业务发展的国际化进程。

(四)适应不了经营管理的需要

随着建设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不断深化,新业务的不断拓展,相应的会计制度、会计科目相伴产生。由于政出多门,使得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显得杂乱。同一性质的业务在不同会计制度中,所使用的科目名称不同,科目代号不同。如同为下级行存上级行款项,人民币科目为×××系统内存放”,而外汇科目为“××××辖内行活期外汇存放”。而有的是同一种会计科目名称,在不同行核算内容不一致。如“其他应收款”,A行除按制度核算正常内容外,还任意扩大其核算内容,如基建款挂账、绕规模贷款等。最终全行合并的会计报表则很难真实反映经营业务的全貌,更谈不上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因此,亟待科学设置全行统一的会计科目,并严格界定其核算范围。

(五)适应不了统一电算化管理的需要

建设银行会计电算化从内部管理角度出发,在横向上要求本、外币会计,对公、对私、房贷、信用卡等实施统一的电算化软件。会计柜台实施综合柜员制,资金清算、会计统计报表等一条龙的大会计管理形式;在纵向上要求统一机型、统一会计核算应用软件,实现建设银行系统全国或全区大联网。目前,建设银行内部会计核算应用软件分别有:对公会计、对私储蓄会计、外汇会计、房贷会计、信用卡会计等。由于每套应用软件所依据的会计制度不同、会计科目代号不同、电算化范围不同、数据集中的程度也就不同,为实施统一的电算化管理带来极大不便。

(六)适应不了现代化信息系统的要求

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必须能够有效地监测经济组织各项管理规定和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是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重要基础和手段。而建设银行现行会计科目设置所构成的信息系统,由于其会计核算无法准确、详细地提供信贷资产分行业的资料;不能及时提供各项资产、负债期限的分布和配比情况;不能全面提供某客户在本行的整体交易情况。风险管理信息的可加工性能差,就无法满足管理上复杂多变的需要,适应不了现代化信息系统的要求。

三、建设银行会计科目改革的思路

改革建设银行会计科目设置,应遵循《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从建设银行业务发展目标出发,充分体现一级法人的原则,同时要充分借鉴国际惯例和国外商业银行通用做法,充分考虑我国中央银行设置的“统一银行会计科目”的要求,制定建设银行会计科目。具体思路应该是:

(一)调整会计科目的结构和分类

会计科目可由原来分设两大类改为分设三大类,即表内科目、表外科目和备忘科目。

表内科目:可按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损益类科目。主要根据资金流向,核算建设银行的主营业务和其他相关业务,同时也核算与建设银行自身资产、负债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

表外科目:主要核算建设银行日益发展的各种或有资产、或有负债业务。这些业务是以银行自身的信誉对外承诺,在资金流动前并不构成建设银行真正的资产或负债,但却具有一定的风险,例如建设银行开出的各种担保书,不可撤销信用证等。

备忘科目:核算的内容主要是那些不构成建设银行自身的资产或负债的各类业务,以及仅用于登记备忘事项的科目。如:开行贷款利息、政府投资等委托业务,可从原表内核算转入备忘科目核算。又如“国库券收款单”、“重要空白凭证”等一些登记事项,原来在表外核算的,也可一并转入备忘科目核算。这样可简化表内科目核算,使表内科目能真实反映建设银行资产负债的真实情况。

(二)本外币兼容

建设银行要发展成为现代化商业银行,其会计科目不仅要全面反映人民币业务,如对公、对私、房贷、信用卡等业务,而且要反映外币业务。应将本外币业务纳入同一套会计科目中,以体现建设银行所经营金融业务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本、外币业务按币别不同,采用分账制核算原则,不同币种业务通过“外汇买卖”科目来调整各币种间的账务平衡关系。

(三)遵循流动性原则,将现有存款类科目名称重新定义

根据管理和统计的需要,存款类科目应体现不同所有制主体形式,不同的存款期限,按流动性强弱对会计科目进行排列,以准确反映各项资金来龙去脉及流动情况。

(四)根据资产、负债结构对应和风险控制原则,对现有贷款科目名称进行重新定义

(1)贷款应根据资金流向,分为短、中、长期贷款,与负债结构对应。对短期贷款可按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标准行业设置会计科目,以反映短期贷款行业投向,满足统计需要;对中、长期贷款,因风险性大应按贷款用途划分,体现会计的重要性原则。

(2)贷款类会计科目要较多地考虑风险性的要求,在深入考察各项贷款风险度的情况下,正确区分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对不良贷款除设置“逾期贷款”外,还应增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以重点关注此类资产风险状况,充分反映建设银行资产的风险程度。

(3)对其他具有贷款属性且交易量大的业务,要专门设置相应贷款科目。如:建设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迅速,通过信用卡进行消费、提现结算已深入人心,而由此引起信用卡透支金额、笔数也日益增加。为具体、真实地反映这一业务开展情况,应将信用卡透支贷款从“其他贷款”科目中分离出来,增设相应的科目进行核算、管理,增强对该业务管理的透明度。

(五)增设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

为适应电算化业务发展,以利于通存通兑等相关业务的开展,便于上下级行、兄弟行之间,银行内部资金往来的清算,有必要增设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如:“资金清算往账”、“资金清算来账”、“内部往账”、“内部来账”、“本行代他行通存通兑款项”、“他行代本行通存通兑款项”、“结售汇平盘资金清算往来”、“外汇买卖”等科目。这样可加强对这些业务的管理和细化,及时清算往来资金,减少乱用会计科目进行违规经营的可能性。同时也可减少“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的压力。对规范、限制该科目使用,及时清理应收应付款项、防止会计核算风险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六)适用中间业务发展需要,增设相应会计科目

篇4

1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 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从教学过程来看,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因此,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对缺乏专业艺术训练基础,习惯直线型理性思维,形体、色彩等认知、变换、表现能力较弱的工科工业设计学生来说,独立展开、各成体系的三大构成教学内容,重形式、技法,训练课题固化,模式化的教学模式及评价要求,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同时由于课程训练课题只关注构成原理,忽视构成原理在特定设计领域表现和运用的方法和形式,学生对于构成原理的认知局限于简单的模仿和重构,很难真正实现对后期专业课程的铺垫作用。另外,企业对工科工业设计人才的要求是:在具备基础设计表达及艺术发散、延伸思考能力的同时,设计思维要明显侧重于材料、加工、结构、力学原理及成本等设计可行性问题,③这些都给传统的构成课教学带来新的要求。

基于以上,为了建立适合工科院校、工科生源及未来职业需求的新的构成教学方法和模式,实现提升教学效果,更好为后期专业课程铺垫的目的,在教学改革中,尝试性地引入了项目教学法。

2 构成课项目教学法探索实践

2.1 课前准备工作

(1)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学生特点、授课时长等确定课程主要内容,划分出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兴趣点等,并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准备大量的案例或实例作为教学补充材料。(2)将教学过程需要的材料按其性质、具体展开形式等进行分类整理,或建立数字教学资源库,如图片库、音视频库、PPT资源,或微课程,也可以是实物展示形式。各类教学材料的准备应具体、完备、针对性强,以方便学生在课前、项目进行中及后期查找中能快速、准确找到相关知识点;另外材料的准备还应借助现代高新技术使知识点有更丰富、具体、生动的表现形式。(3)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专业特点、社会服务环境等确定项目教学法具体项目内容。项目内容的选择是整个项目教学法教学效果良好实现的关键环节。项目内容的确定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采取模拟仿真、校外真实设计项目等形式。项目选择应注意项目完成的难度、广度、与教学内容关联性以及项目组学生人数等具体因素。

2.2 项目展开

为了凸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主动作用,在授课前教师应通过微信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等形式告知学生要提前预习的知识点及相关内容,以便在项目内容布置过程中,学生更好地理解涉及到的知识难点和关键点。进入课堂项目布置阶段,教师将项目内容、具体分组要求、初步计划安排、最终成果提交形式及考核要求等进行说明和安排。对特定项目,也可以通过实例对涉及到的知识点、项目具体展开过程、最终成果等进行补充说明,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项目内容及要求,展开具体学习、训练。

在学生展开学习训练后,教师应安排在特定项目节点或时间点对项目进度、完成程度进行指导和调整,对于理解、训练等有偏差的项目组应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查找知识点、提出解决方案。这一过程是整个项目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理解、与实践联系的认知、运用能力以及对整个项目展开进度、完成水平的控制、调节等能力都在此阶段得到训练和提升。而教师在此阶段的作用不是旁观者,而是重要的引导者和协助者,只有在教师及时、准确、有针对性的帮助下,学生的造型及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升,项目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2.3 项目成果提交形式及考核

以项目形式展开的构成课教学过程,最终应完成项目前期预计目标,并提交特定形式的成果材料,它们可以是以融合文字、图片等内容的PPT,也可以是小结性质的文本资料,手绘草稿、二维效果图甚至是实体草模,具体以项目要求、学生完成程度等确定。提交的各类成果材料应体现出项目组成员对构成基本原理、法则的认识理解以及在训练过程中的个人体会等内容,并在形式上符合形式美法则要求。在项目成果提交过程中,根据工科工业设计学生特点以及未来职业在语言、手绘、计算机表现等方面的要求,项目组成员应对本组项目成果进行公开汇报总结,并在班级展开自评和互评,对项目方案进行不同视角的分析、补充和完善。项目组提交的成果材料可以作为新的教学资源或范例充实课程教学资源库,为后期教学提供可供分析、参考的材料。由于构成课程教学知识体系庞大、宽泛,在教学过程中,很难也不能通过单一的项目实现训练目的,因此构成课程的考核应体现出多组成部分的过程考核特点。最终考核成绩由课程中设置分项目各自的完成程度,提交材料的规范程度以及汇报情况等分次考核,最终进行加权汇总,完成该门课程的最终考核。

2.4 构成课项目教学法实例描述

在不同工科院校背景下,项目教学的内容可以根据所属院系办学优势、资源优势进行差异化处理。如对以机电产品为主的专业,项目教学法内容可以考虑选择与机电产品外形、控制显示装置布局、色彩搭配等相关的内容。 平面构成部分,可以从控制显示装置图形符号入手,对图形进行创新;在此基础上,对整个控制显示布局进行平面上点、线、面的训练,后期还可以根据项目的不断深入,进行色彩、材质、以及立体化训练及表现。常见的如对于产品遥控器造型、控制显示元件布局等的训练。对于以家具为主的专业,则可以考虑针对家具的某一平面进行平面造型训练,如以家具里板式衣柜及床头柜④为项目方向,对其展开平面造型及点线面构成训练,获得多个平面方案后,可以深入到色彩变化、表面肌理、立体化训练。这样的项目教学不仅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平面类知识,还随着项目的不断深入综合了解和运用到了色彩、立体以及材料、表面处理等方面知识,真正实现将构成课作为整体来训练,并且为后期专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在连续教学活动中,项目教学还应注意内容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防再出现教学内容僵化、泛化等新问题。

3 具体实践中重点关注问题

3.1 课程内不同项目之间的关联性及层次性

项目教学法由于以具体的项目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项目实践内容与课程教学理论知识相结合,通过不同项目的阶段完成将知识点覆盖并贯穿起来,同时还应注意不同项目之间的关联性及层次性,从简到难,从局部到整体,通过项目的逐渐深入将三大构成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项目实践中。

3.2 加强项目实施中的过程指导与控制

简单地将项目布置给学生,完全交由学生完成,而不注意过程指导和控制,学生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则容易因为各种原因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进而不能达到项目教学中对于设计思维、审美意识、创造性等的训练目的,因此在整个项目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过程指导与控制,以此保证整个项目保质保量地顺利完成。

3.3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借助更多课堂多媒体,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微信平台、微课程等渠道将知识以更丰富、生动、具体的形式共享给学生,也可以借此实现更深入的交流和指导。学生则可以在前期草图方案确定后,利用计算机进行二维或三维数字表现,提高作业精细及美观程度,节省作业时间用来训练设计创新思维与视觉化表达。

4 结语

项目教学法的引入不仅可以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也能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学习积极主动性,通过实际或虚拟的项目的训练提升各方面专业素养,为后期专业设计做好铺垫。本文提出的教学方法仅是工科工业设计构成课研究性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探索性尝试,虽然经过教学实践表现出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仍需在项目课题选定、过程控制等方面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以期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注释

① 何人可.工业设计发展战略研究[C].见:赵阳主编.2007 世界华人工业设计论坛论文集.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② 刘文良.“三大构成”教学的困境与超越[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2(4):163-166.

篇5

围绕项目主题开展信息服务

科技项目管理系统是按照科技业务需求进行建设的,信息服务架构在该系统之上,或嵌入在某个环节。正确分析和定义创新主体,信息服务就有针对性。宏观来说,任何人都可能是创新主体,但具体到专业信息服务就太宽泛,无法开展主题跟踪、专利分析等定位的信息服务。在科技项目申报书中,企业或项目承担者已经明确表述了创新目标,这对信息服务来说就有针对性。按照创新现象分析,项目承担人是科研过程中始终“在场”的;按TRIZ创新方法研究,项目承担者是构成信息管理体系的“超系统”,信息服务和管理主要围绕项目主题和项目承担人展开。

获取项目申报书中的创新点进行分析,创新点和科研方向涉及的领域可能是多个,需要信息服务单位人工对申报书进行全面理解,以便确定若干主题词。

在提供信息服务时首先是能够实现信息整合,否则很难做好信息服务工作。信息整合的内容可包括期刊论文、专利库、标准库、产品样本库、互联网信息等;整合技术有多种,包括接口开放、分布检索、索引提取、网络爬虫等均可采用,事实上信息整合平台往往采取多种数据整合技术。

实现信息嵌入式服务模式

嵌入式服务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型图书馆信息服务理念和模式,其核心在于有机融入用户的信息环境,充分发挥馆员在信息获取、加工、管理、分析方面的优势,挖掘信息需求,积极主动为用户的科研活动提供必需的信息服务。通过嵌入的方式,在个性化用户需求与高品质信息之间,构建起一条更快捷的知识传递通道,全力支持科研,促进科技进步。笔者认为嵌入式的信息服务是在原有信息系统之上,并围绕该系统要素开展的信息聚合和推送服务。

嵌入式信息服务可以分为机器分类和人工推送,以信息整合平台的数据为主,人工推送则需专业人员在机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精选,两者可以有机结合,在专业人员不具备的情况下以机器自动分类为主,把精选的过程交给用户完成。

理论上信息嵌入的表现应以轻量级方式,科技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中主要突出的是项目管理功能,而不宜过分渲染信息服务的表现,避免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

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重立项、轻管理”是科技管理部门存在的普遍现象,原因之一是科技管理部门管理的项目较多,没有人力、财力对个别过程进行监管。这就需要利用项目管理信息化平_,形成数据链,同时在项目管理的展开过程中仍需要融入信息服务的理念,使项目向着有序的方向进展。

在项目开展的时间段内设置若干个节点,在这些节点上要求项目承担人在信息管理系统中上报相关信息,应包括项目阶段性进展情况和相关数据、经费使用情况、研究人员及承担单位变更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方向。

其中,获取问题信息,进行主动服务。专家对接和专利分析是这个阶段重要的信息服务内容。按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进度进行分析,判断项目是否按计划进展,形成报表。预警和提醒,进度和经费使用极其不匹配的项目理论上存在不合理性,对项目管理是预警,对项目承担人可作为提醒信息,以便合理安排。项目开展过程中上报的信息需是项目最终验收的补充材料。

在项目管理展开过程中与信息服务相结合,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项目数量多、管理跟不上的问题,能及时发现个别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供主动服务,同时经常性地与项目承担人进行信息交流,能提高项目承担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防止项目经费使用不当,对提升项目完成水平也有好处。

利用大数据分析项目绩效

地方财政投入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目的是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从后者来看,其结果是在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企业效益从而获取更多税收。科技项目的绩效考核反映科技创新工作成绩。科技创新成果对经济的贡献有滞后性,从成果产出和应用到市场化需要时间证明,因此需要在项目结题后对相关数据进行跟踪,建立指标体系,以便反映项目实施后的实际情况,这是后验证过程。

这些数据的采集部分可以通过数据交换的方式获取,如税务数据、人事社保数据、专利数据等,部分采用科技统计的信息,如R&D数据和技术人员数据,进行汇总后合理分配指标权重进行统计分析,各种指标分别反映创新能力的各个方面。科技项目的投入产出比简化计算公式:

绩效= 新技术税收/项目经费

这里新技术税收为新产品存活期税收总数,或新技术带来的销售增加的税收增加值总数。这个计算方式没有考虑企业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但从宏观数据来看,反映科技经费的投入对地方社会发展的贡献是有价值的。

篇6

关键词:本科生;创新课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28-02

数学的研究也应以一定的研究对象为基础[1],如果数学专业的学生只满足于在其他科研者所得出的结论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可能很难有所突破,或者错上加错,浪费了大量精力。所以数学专业的学生应当具有一定的工科项目的研发能力,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力,只有对研究对象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很好地对其进行理论研究。所以,非常有必要在数学专业学生学习期间,进行工科背景项目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以避免陷入纸上谈兵的境界。通过此类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理论在工程当中的实用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并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认知能力,理解所学的理论如何推广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项目实施中,学生自觉总结与体会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是偏向纯粹数学还是应用数学。为以后的学业发展和工作规划,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借鉴、平台。

一、数学专业的学生刚开始介入本项目时的特点

接触科技创新项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公路护栏材料及结构的力学评估”初期,学生认为对于非本专业的项目不会得出理想的创新成果,不是很有信心能完成此项目。正是由于此原因,在准备方案时,学生能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阅相关资料、调研、准备方案。积极主动地收集工程实际问题相关资料,反复进行研究,开讨论会,最终能够结合工程实际提出较为理想的试验方案。举例如下,方案:把图1-1的相同的两行波改为两边高中间低的三行波。虽然波形结构已经能很好地起到缓冲的作用,不过二次缓冲应该会更有效果。如果一层波没有完全奏效的话,再使用二层波去进行缓冲,可以更好地保证车辆的安全。两行一层波可相当于现在通用的波形结构,当它们没能阻止车辆的撞击时,新加的二层波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另外,因为波和波并不是一体,而是相互连接起来的,所以当一层波受损而二层波完好时,可以只更换一层波,尽量节约资源。此外,该方案还考虑了附加的“二级缓冲”波的方向问题(上页图为外凸,内凹型在下面ansys建模时会提到),将内凹与外凸效果与原结构进行比较。(后面的支撑柱,只是凭借“三角形最稳定”而加上的,不过会用到更多的材料。)

由于学生意识到自己工科背景知识的不足,所以在准备方案时,为保证能够获得理想的试验结果,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调动积极性,设计了多种用于对比研究的护栏截面用于Ansys的计算指导中,然后通过对比来讨论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在数值模拟分析方面,学生发挥了数学专业的优势,能够较为全面、迅速地进行模拟分析。在分析缓冲吸能特性方面,能够不受常规工科思维模式的限制,从侧面分析所设计的护栏结构的缓冲吸能特性。比如,从冲击物的冲击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冲击物的冲击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冲击物的最大位移、最大冲击力;被冲击物(护栏)的冲击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被冲击物(护栏)冲击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被冲击物(护栏)最大位移等方面来反映所设计的护栏结构的缓冲吸能特性,获得理论分析与ansys模拟分析结果较为吻合的结论。通过模拟分析结果确定最佳方案,学生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相结合而得出来的分析结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完成了一个与工程相关的项目从查阅资料、实践调研,综合分析,直至提出最终解决方案的全过程。对于具有工程背景的项目如何着手进行研究有了很好的锻炼。另一方面突显较强的分析能力,体现了数学专业学生对于力学的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能力的优势[2]。学生能够从纯数学理论研究过渡到结合相关文献、市场调研和所学理论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于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信心。

二、数学专业的学生实施本项目时的劣势

在项目方案的分析确定与借助于ansys模拟分析软件的分析过程中,由于数学专业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对于力学的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能力的优势,进展顺利。但对于进行具体通过试验验证以上设计方案的这一环节,则进展缓慢,原因是对于如何进行实际试件的制备、如何根据国家标准进行试样制备、非标准试验如何在实验室内完成模拟试验等一些实际操作缺乏经验和浓厚的兴趣,学生仍然关注并擅长于理论的分析与模拟推断,而在具体试验实施前首先畏惧时间的紧张,不勤于动手实践。

如果数学专业的学生没有与课题相关的工程背景知识,单纯从数学的角度推理,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将会不可靠,并且无法用于指导实践,缺乏实用性。本项目针对大二数学专业的学生展开,题目与力学相关。数学专业的本科生接触有关力学的创新课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秘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研究中工科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的重要性。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在数学研究中遇到某些工程问题时,学生知道如何去掌握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而不是单纯的数学推导与计算,在以后的数学相关研究中才能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邓芳芳,李木桂.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数学类课程教学方法[J].数理科学,2012,(18):142-143.

篇7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形式。项目教学法的重点是强调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所谓关键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适应不断变化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所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项目教学法从确定项目任务、制订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进行质量检测评估的整个工作过程入手,进行这种能力的培养,极大地拓展学生分析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动手能力的深度及广度。

二、项目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创立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的引入可以促进素质教育和整体教学发展,它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智力,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存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几十年来,这种教育模式一直广泛应用于北美及其他工业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并于20世纪90年代初被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借鉴,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正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广泛应用。目前项目教学法已成为国际及国内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践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计算机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先导课程。其操作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它的目的是使学生从计算机应用的角度出发,奠定良好的基础。Office办公自动化中的Word文字处理模块是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软件之一,也是本课程教学中的重点。本文以这个项目为例,对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项目教学设计方案

Word文字处理项目的教学内容包括文档的格式化、文档排版、表格制作、插入图片、艺术字等,内容多而杂,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个单元接一个单元地给学生讲解,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是离散的、点状的,往往是学到后面又忘记了前面的知识,效果不理想。为此,改用项目教学法来对这个内容进行教学,把它设计成一个典型的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如“学雷锋电子版报设计”,将其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以任务为单元划分教学阶段,将知识点融入其中。对涉及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在项目的实现过程中完成课程的学习目标。本项目的教学设计方案如表1。

表1 “学雷锋电子版报设计”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与步骤 活动内容(任务) 教学活动设计

准备工作 电子版报设计基本知识,Word文字录入、排版、格式化、设置页面、图文表混合排版的知识与技巧的学习,设计素材的收集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收集版报的相关信息,制作电子版报所需的知识的准备与技能储备

制订计划 学生分组讨论,明确学雷锋电子版报设计的思路和设计方案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提出实施任务的计划

做出决策 编写学雷锋电子版报的文字材料,明确工作任务,并做好任务分配表 学生与教师沟通,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最后由学生决定方案

实施任务 创作学雷锋电子版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团队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检验任务 与校团委、学生会宣传部进行沟通,检验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学生与校团委老师、学生会宣传部干部(模拟)共同完成检验工作

评价任务 对本次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提高Word文字处理技巧 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两方面,教师和各组代表共同确定各小组的等级

(二)项目的实施

1.布置任务。本项目可划分为5个工作任务:(1)文字录入;(2)板报的格式化;(3)合理安排版面(排版);(4)统计本班好人好事(表格);(5)让版面更加靓丽(插入文本框、图片、艺术字)。

2.分组实施,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按优生差生互补的方式进行搭配,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4—6人,选出一个小组负责人。学生通过组内的讨论和资料的收集整理,明确学雷锋电子版报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根据各人的特长具体分工,如打字快的同学负责文字录入,有美术特长的同学负责版面设计,善长图片处理的同学负责处理图片。尽量发挥每个同学的特长,让人人参与其中,共同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3.预设问题,师生交流评价。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很多教师预设的问题,教师要加强巡视和指导,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如把处理好的图片插入文字中时,有的图片做插图、有的图片做背景,要求背景图铺满整个版面,可是当背景图辅满整个版面时,发现原来的文字不见了,如何才能将背景图置于文字下方呢?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可引导学生查看“设置图片格式→版式”选项卡里有哪几种环绕方式,试试看,哪种环绕方式能够实现将图片置于文字下方,学生很快就能找到正确答案。在项目快完成时,教师引导各小组相互交流,自我评价,总结出制作电子版报应注意的事项、与黑板报有何区别。学生对作品进行修改,完成任务,上交作业。最后由教师演示各小组上交的作品,根据作品的质量,教师和各组代表共同确定各组的等级。

四、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项目的设计应遵循典型性、可行性、层次性、实践性原则。首先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应涵盖课程的主要内容,并且难度适中,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整体水平,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其次是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项目,使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完成,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最后项目应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项目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过程,要求教师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需要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项目,选择具有专业特性、实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把知识点融会在项目之中。同时又要估计项目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及的问题多半都面向实践,所以实施项目教学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双师素质。

(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学生带着“解决实际任务”的目标去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地去探求知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根据中职学校的学生情况,应采取优生差生互补方式进行搭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的工作情景,便于团队协作和分工配合,实现共同学习。

(五)项目教学法对学生的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种考核方式。重视实践过程的评价,使得考核指标更全面,突破了以往一张试卷定分数的习惯。

五、结论

通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本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方法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目的性,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衔接,强调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精心搜集案例,补充了教材内容,丰富了课本知识,创造了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学勇.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式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申翠岗.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广西教育,2011(5)C

[3] 刘克军.项目课程体系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6)

[4]钟小敏.项目带动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J].广西教育,2011(9)C

篇8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自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来,随着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建立,以及现代社会对高等人才的新要求,国际高教界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因为人们已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像徐州工程学院这类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压力。外部环境与学校校情都要求学校必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本目标,加强服务地方建设的能力。

园林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强、重实践的专业,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与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1]。如何通过专业教学改革体现特色,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成为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急需解决的首要任务之一。

《园林建筑设计》是普通高校园林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课程教学为1a,共80学时。主要涉及4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入口建筑、休憩建筑、附属建筑、餐饮建筑。课程教学主要是结合设计专题,进行理论讲述,现场实测,草图修改,方案调整,最终定稿,完成设计图纸。

1 存在问题

1.1 缺乏应用型教材支撑

在现有的《园林建筑设计》教材中,存在着理论过于陈旧,案例过少,过旧且新颖度不够,缺少必要的设计图纸分析与理论介绍,尤其是没有针对应用型大学的实践教材,理论过于倾向研究型,缺少有代表性、有影响的项目案例介绍。

学生渴望学习到的新兴的且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就更少了。

1.2 传统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园林建筑设计》教学中,教师都是占据主导,忽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学中基本都是首先教师理论讲解,然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设计作业,然后是教师批改作业,最后是作业反馈。学生进行设计,凭空想象,理解力有了,但空间想象力没有,接触的设计案例很少,由于缺少教师理论结合案例的讲解分析,学生往往面对着教师的作业愁眉不展,无从下手,即使心里有设计思路,由于积累不够,实践少,还是无法转换成设计图纸,完成作业。

1.3 学生设计的积极性不高,课程的互动性不强

由于教学主导是老师,学生很少参与教学,往往是被动学习被动接受,师生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交流与互动,使得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兴趣不浓,作业往往是潦草应付。

2 教学改革措施

2.1 改革理论教学内容,增强内容的新颖性,与时俱进

教学内容上,以教材为基础,同时参考国内外相关书籍和论文,汲取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积累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并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保持课程内容的新颖性,实用性、先进性。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思维方式和科研成果。那么学生就能够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奠定学生的专业基础,从而更好地从事专业工作。

2.2 教学内容上去粗取精,突出设计重点和主题

2.2.1 注重建筑的外部环境设计,以便更好地与后续课程接轨

园林建筑设计是园林专业第一个设计课,不应将课程内容局限在建筑设计,而应推演到景观设计。从而为园林规划设计奠定良好的设计基础。基于风景园林学科教学的建筑设计,更为强调外部因素对建筑本体的影响,建筑是因环境因素生成的,它与场地、交通、绿化等现实问题息息相关,即设计结合自然[2]。正因如此,园林建筑设计特别强调对环境设计的考虑,要求学生一方面运用景墙、花架、廊柱、花坛等设计外环境,补充建筑外形的不足,增加立面上的高低错落和虚实掩映的效果。另一方面,建议运用庭院设计将建筑化整为零,以便更好地突显外部环境设计。

2.2.2 注重宏扬传统,体现地方文脉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研究与设计一直是园林专业的特色,又是传统园林重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园林正是因为其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而历久弥新,依然焕发着古老的魅力和活力。对于学习园林专业的学生而言,是需要继承并发扬的。通过分析背后硬传统(建构、材料)与软传统(文化、历史),使学生理解传统建筑的设计意匠与审美取向,一方面提升专业修养和素质;另一方面使其能够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建筑设计能力[3]。学生能够从中国传统建筑中汲取营养,再现传统,更富有创新力。从而使得设计作品更有内涵更有深度。

2.3 教学方法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设计能力的提升 运用多媒体方式,采用课堂理论讲述、优秀建筑设计案例分析介绍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增加学生对园林建筑设计的理解和运用。精选设计案例介绍大师建筑设计作品,如贝聿铭的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等,进行案例分析示范,从而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实践教学包括外出实习、实习现场拍照分析、实地测绘、制作模型,课堂评图、改图等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的能力。

此外,通过应用交互式教学法,让学生搜集资料,学习经典建筑案例,分析建筑设计平、立、剖面,提高学生园林建筑作品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建筑设计能力、模型制作能力。采取案例分析(进行优秀案例分析,并结合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进行方案汇报)、反馈法,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加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同时结合设计作业开展模型制作竞赛,并在校内展览。通过作品展览,为学生构建展示自身设计实力和相互学习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勉励学生发展,以此丰富完善整个教学过程。

2.4 建立网络课程,实现资源上网,供学生参考学习

实现了资源上网,包括教学课件,教师的案例分析,教案大纲等。并提供了教学辅导,包括考核试卷,设计论文、设计文本、专业书的参考,尤其是学生的优秀作业,模型制作照片等都可供同学下载,并参考学习。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平台,便于学生学习资源的获取。当然网络资源需要进一步更新。

3 效果评价

3.1 学生表现出极强的设计欲,促进了学生的设计能力的提高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改革,确实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案例分析的解读,提升了学生的设计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当然更重要的,通过亲自制作建筑模型,对比方案设计图,可以很好地调整构思,弥补不足,并完善设计内容,通过模型制作将设计内容真实的表达出来,学生表现出浓郁的兴趣,积极探索,最终使得设计作品臻于完善。通过制作模型展览,同学们的建筑设计能力大幅提高,展览的效果很好,获得广大师生和领导的好评。

3.2 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学重点的主题

通过搜集资料,进行案例分析,绘制图纸构思设计,制作模型并展示作品,学生的创作灵感被激发出来。设计作品风格多样,充分体现了教学重点。设计作品注重建筑与外部环境的设计。部分同学尝试再现传统,创造性地运用传统元素表现建筑设计(见图1~3);部分同学采用现代的集中式的建筑布局,或有小庭院,但立面上注重虚实掩映,高低错落(见图4~6)。建筑设计外形丰富,尤其是屋顶设计,表现出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3 丰富了师生的专业素养,有益补充了教师的课堂教学

学生认真组织语言,静心备课,反复修改课件,然后课堂讲述案例分析,不知不觉就能将各种知识信息结合起来,形成理论沉淀,储备专业知识。不同的学生讲述着不同的设计构思和理念,拓宽了大家的专业视野,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同时也会让学生感到课堂的生动有趣。从学生的讲述中,老师也受益匪浅。可谓“一举三得”。

参考文献

[1]魏勇军,吴中军.基于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02):168-170.

[2]李哲,成玉宁.风景园林学科建筑设计初步教学研究――以东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建筑设计课程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2(12):66-69.

篇9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培养目标;热工基础;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项目名称: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项项目(GJZ201301036)

《热能利用与节能》课程是热力学的基础课程,将热能热力和节能技术衔接起来,认为节能是一门科学,且热能利用时更应该做到有效利用和热能节约。该课程在实施教学时需要学生掌握必要的热力动力学原理,了解热能和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并懂得热工设备的基本构造,能够熟悉热工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等等。《热能利用与节能》课程是热力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相关院校在新形势下开展教学活动时,除了要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其创新性。下面,笔者就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热能利用与节能》课程教学的改革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相应的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课程教学内容要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

根据新教学大纲的要求,《热能利用与节能》课程在实际教学时,教职人员应该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所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在遵循教学大纲要求规定的前提下,教职人员有必要组织调研活动,对其他兄弟院校的教学成果和教学方法进行交流分析,并全面掌握好国内《热能利用与节能》课程的学科特点,掌握国内相关院校在该课程上的教学情况,再回过头来建立一套符合本校校情、适应社会发展以及满足专业需求的教学体系,有针对性、实用性和专业性的开展《热能利用与节能工程》课程教学,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与时俱进和贴合实际。

为了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实际教学时,院校和相关教师可以选择将《热能利用与节能》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实验室和生活,将课程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突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这一教学方法既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更加牢靠的课程知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另外,在教学机制上,院校还需要改变过去原有的教学机制,或者在原来的教学机制上建立一套新的,支持教学、科研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创新教学机制。具体做法可以有:引进业界内最新的科研成果,或者跟踪该学科的发展动态,掌握最新的教学思想并将其引进,全力争取将教学和科研融为一体,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挥的目的。

二、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教学

《热能利用与节能》课程在开展实际教学时,由于会涉及到各种能量之间的转换与利用,所以课程中关于能量的计算公式很多,推导工序也极为繁琐,这些复杂且抽象的内容可能会让学生产生畏惧,进而厌学。面对这样的难题,教师教学时就应该根据该专业课程的特点,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采取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导的个性化教育教学模式来进行创新式教学,注重理论、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掌握定为教学重点,然后引入实践应用教学,将理论知识适当穿插在实践活动中,向学生强调热能利用与节能工程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重要性。理论和实践结合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其在教学中跟随教师的思路,牢固的掌握住《热能利用与节能》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且,能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掌握应用理论的同时,也提升自身思考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课程教学的互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采用“三结合”的教学方式,对教学重点难点内容按照教师讲授、学生针对实际问题思考和课堂讨论的方式组织教学。搜集事实材料,创设学习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大胆质疑,大胆设想,勇于实践探索,激发学习欲望。在课堂教学中从工程实际出发,通过启发式、自学讨论式、问答式、角色换位式等多种既有明确目的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避免枯燥的灌输,开启学生思维心智之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教师的精心备课,耐心细致而富有趣味地讲解,以及情感的投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倡导自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捕捉信息、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懂得基本理论在实践中如何发挥作用,怎样去指导实践,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意识的培养和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要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不仅仅只是课堂互动,还包括课后的沟通和交流。可以通过网络搭建交互讨论平台,促进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和协作交流,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即时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通过网络随时进行解答。开设网上虚拟实验,供学生选做。积累各种教学资源,包括参考资料、网上课件、电子教材、习题集、模拟试题、虚拟实验软件、实验指导书等,全部教学资源上网,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

四、突出实验教学体系的综合性和创新性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实践性环节,通过在实验中的实际演示和操作,使学生能对抽象的理论知识有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进一步深刻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增强学生对热工设备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平台。根据专业特点,确定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的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热能利用与节能》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作了分析,提出在新形势下,《热能利用与节能》课程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切实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何雅玲,陶文铨. 对我国热工基础课程发展的一些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07,( 3) : 12 -15.

篇10

关键词:教学改革;木材加工装备;创新;教学方法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wood processing equipment based on innovation quality cultivation of education

Wu Liangkui, Tu Daowu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China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wood processing equipment, this paper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reforming program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wood industry. According to w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teachers make the teaching contents modularity, and teaching modes,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course are also changed. By using open teaching methods and simulating practical environment etc, the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eaching methods of mechanical courses for non-mechan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Through the teaching reform, the students’ interests and enthusiasm in study are improved, and students’ abilities to work are also improved.

Key words: teaching reform; wood processing equipment; innovation; teaching method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承担着培养木材工业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木材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加工装备的发展,木材加工装备类课程对于培养木材工业创新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各相关院校都把木材加工装备类课程如木工机械、人造板机械、木材切削原理与刀具等课程列为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程如木制品生产工艺学、人造板工艺学、制材学、家具制造工艺学等所必需的基础性课程。

1教学现状

我校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加工装备类课程主要有液压与气压传动、木工机械、木材切削原理与刀具等,各门课程独立开设。教学方法上,由于客观条件限制,目前主要以理论课教学为主,主要讲授各类机床的结构、性能及工作原理等。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非机械类专业,在前期的学习中,机械类基础知识涉及较少,学生对于机械结构图的理解有困难,部分学生连一些最基本的机械零件图如齿轮、轴等也看不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续机械类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于抽象的机械结构的理解和把握有一定的困难,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必须要对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在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已经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增加了各类机床的实物照片和部分机床的工作视频,使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改善。另外通过和专业实习相结合,利用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在生产车间进行讲解,使学生对设备的性能、结构、使用维护等有了感性认识。目前已经建立了一批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能部分满足教学实践要求。但由于木材加工装备类型较多,已有的实习基地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尤其是人造板机械方面。

2木材工业发展对课程教学新要求

现代木材工业中各种新技术广泛应用,使木材加工装备的内涵及外延较传统的木材加工装备有了较大变化。从设备的加工对象来看,由于家具及木制品的材料类型不断扩展,使木工机械的外延发生了变化,不仅包含传统以木材及木质复合材料为加工对象的设备,还包括一些以非木质原料为加工对象的设备,如竹材加工设备,另外由于金属家具应用越来越广泛,木材加工装备也应该向金属加工延伸。从设备的类型结构来看,木工机械的内涵也有了较大变化,传统的木工机械更注重于通用木工机械设备,包括锯机、刨床、铣床、车床等。现代制造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从近几年国内外举办的木工机械展览会的情况来看,设备的加工精度、自动化程度、柔性等日益提高,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已成为现代家具生产的主要设备。目前一些先进制造技术在木材加工中也逐渐得到了应用,如高压水切削、激光切削等,这些都使现代木工机械的结构原理与传统的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现代人造板机械与传统的人造板机械相比也变化较大,人造板机械逐渐向大型化、高速化、节能环保等方向发展。人造板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新高技术广泛应用,单机和生产线正在向完全自动化方向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实现了自动检测、自动调节、自动控制、自动信号连锁、自动保护和自动化管理,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和产品质量。另外一些非木质人造板如石膏刨花板、水泥刨花板、竹材人造板等的应用也使人造板机械的外延不断扩展。

现代木工机械和人造板机械在类型、性能、结构原理等方面与传统的相比有了较大变化,木材加工装备类课程的教学必须跟上木材工业及木工机械和人造板机械等的发展步伐,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势在必行。课程内容应立足国内木材工业及相关行业现状,同时也应瞄准国际木材工业及木材加工装备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拓宽学生知识面。

3教学改革内容

3.1 教学内容改革

木材加工装备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木工机床、人造板机械、液压传动等。由于机床种类很多,内容很杂,学生学起来很吃力,本次教改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教学内容模块化,以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由于现代木材工业中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如CAD,CAM,CAPP等,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在木材加工业中所占的份额日益增大,所以应增加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模块。另外由于各种先进制造技术如高压水切削、激光切削、超高速切削等已经开始应用于木材加工业,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开设这方面的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具体教学内容如图1所示。

3.2 教学方法改革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非机械类专业,机械基础知识相对较薄弱,学生对于一些机械结构的理解很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针对课程教学内容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

(1)开放式课堂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加强前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的同时,加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将课堂上枯燥的知识讲解变为设疑、提问、会话商讨,课堂辩论、教师点评,学生上台讲解分析问题,组织学生自己备课、讲课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打分等。这种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方法生动活泼,利于师生互动,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潜能,并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和尽情展示的平台。

(2)视频模拟教学法:将木材加工生产过程通过视频、动画等手段引进课堂。通过视频向学生全面展示实木家具、板式家具的生产过程及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等人造板的生产过程,让学生对木材加工工艺及所用到的设备有了全面的了解;另外还自制了一些典型木工设备如锯机、刨床、铣床等的工作视频和动画,加深了学生对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应用特点等的理解。通过视频模拟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3)企业车间实境教学法: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生产实际中,结合专业实习,到生产车间进行现场讲解,让学生体会真实的环境、设备和工作要求,培养学生的岗位针对性和适应性,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充分利用学校木工厂的现有条件,将部分课程内容放到木工厂进行教学。

(4)模拟实践教学法:“重知轻行”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弊病,木材加工装备类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把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会导致理论和实践脱钩,影响教学效果。为了提高理论课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将实践教学环节融入到理论教学中。如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到木工机械市场进行调研,使学生对一些常规设备的应用情况有初步的了解;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木工机械展览会,使学生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对各种新型设备进行全面的了解,增强学生的专业信心,提高学习兴趣。针对实验课和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内容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以6~8人为一小组,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研究讨论,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自学能力。

(5)网络教学法: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网络化教学,将课程资料包括课程大纲、课程教案、课程内容、教材、参考文献、习题、案例库等挂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师生可通过网络进行指导和学习,弥补课程学时有限的不足。

3.3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重视终结性评价,而忽略形成性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视其学习过程和方法,考核方式以所谓的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把考试分成2部分:知识型或理论型的闭卷考试与智力型或实践型的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安排在期末进行,对闭卷考试的题型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减少填空、选择题的分值,增加综合问答题和论述题的分值,闭卷考试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开卷考试安排在平时,由任课教师掌握,侧重于考核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给定家具产品,要求学生根据其特点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加工方法。开卷考试成绩占30%,闭卷考试成绩占70%,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逐步提高侧重于智力和实践型的开卷考试所占的比例。

4教学改革效果

为了了解课程改革的效果,笔者与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部分在校学生进行了交流,就课程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学生普遍认为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提高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对整个专业的认识,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笔者也与部分已毕业的学生进行了沟通,他们都认为木材加工装备课程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其获益匪浅,使他们不仅掌握了一些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课程学习对各类设备的性能、应用特点、选择、使用维护等有了全面的理解,在工作时涉及与设备相关问题时更能得心应手;另外通过开放式教学法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在校学生和已毕业学生反馈的信息表明课程教学改革是有效的,今后应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不断适应木材工业飞速发展对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凯夫.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7,1:61~63

[2] 张亚池,孙光瑞.木材科学与技术家具方向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12:94~95

[3] 车威,李凯.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95(7):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