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和财务杠杆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风险和财务杠杆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财务杠杆 财务风险 资本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
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的主要发展途径。而企业在运用负债方式筹资时所产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被称为财务杠杆。财务杠杆体现了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债权资本的作用,而由于实际操作中财务杠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财务风险。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效益,必须客观分析财务杠杆对企业的影响。
国外学者对财务杠杆的研究与应用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相当成熟,而且普遍采用了实证的方法,他们在财务杠杆与本量利分析的关系、与经营风险的关系、影响财务杠杆的因素和财务杠杆的测算公式的准确度比较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Bruce Haward提出了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间掉换使经营杠杆系数和盈亏平衡点发生改变的条件:当固定成本的减小变动率大于单位边际贡献的减小变动率时,经营杠杆系数和盈亏平衡点变大,反之,变小。Richard A.Lord于1995年说明了财务杠杆水平与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都具有正相关关系。国内学者李心愉(2000)指出财务杠杆发挥正效应的前提是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大于假负债融资时所要承担的利息率。财务杠杆的提高必然引起财务风险的增加。杨玉博(2002)提出企业应该根据经营环境及自身状况调整资本结构,寻求新环境下的最优资本结构。周苹英(2003)提出了财务杠杆运用的策略:风险与收益统一,与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相适应,与企业资本额结构相匹配,与行业经营性质前景相适应,与决策者对待风险态度相匹配。陈华平(2004)认为只要存在固定费用经营杠杆即客观存在,经营杠杆越小,企业的经营越安全,经营杠杆率曲线是单调递减的。
二、财务杠杆引发财务风险的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财务杠杆作用已为我国企业所广泛运用。而由于财务杠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必然伴随着一定的财务风险。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借助财务杠杆效应取得额外收益,必须客观分析财务杠杆对企业的影响。而在影响财务杠杆的诸多因素中,企业的资产回报率低下以及负债操作不当是财务杠杆诱发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
1、企业经营效益下降使财务杠杆造成财务风险
财务杠杆既具有正效应,也具有负效应,企业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企业经营效益的高低。当企业经营效益发生变化时,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企业经营效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息税前利润与固定成本以及债务利息的关系上,当企业息税前利润无法完全支付负债利息时,财务杠杆将会造成财务风险。而由于息税前利润与固定成本的关系不同,财务杠杆所造成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2、负债过高导致财务风险
利用财务杠杆导致负债增加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过渡利用财务杠杆,使得企业负债过多丧失偿债能力,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损失乃至于企业破产的风险。其实质是由于负债经营从而使得负债所负担的那一部分经营风险转嫁给了权益资本。
负债过高导致在特定时日,由于现金流管理不善及债务偿还期过份集中而出现金流出量超过现金流入量的情况,导致企业不能偿付债务,发生支付危机的财务风险。企业如果一味追求获取财务杠杆的利益,增加负债,便会加大企业的偿债压力。负债增加使公司的财务风险增大,债权人因此无法按期得到利息的风险相应增大,债权人将要求公司对增加的负债提供风险溢酬,这就导致企业定期支出的利息等固定费用增加。所以,企业的负债比应当保持在总资金平均成本攀升的转折点,而不能无限度地扩张。
3、高负债率导致融资风险
随着负债/权益比率(D/E)的提高,固定利息支出增多,盈利减少,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增大,这种破产可能性导致一系列的反面影响,最终导致企业价值下降。即使企业没有立即破产的可能性,但负债/权益比率的提高也会引起投资人的担忧,使企业的融资越发困难。
4、由于金融市场利率浮动导致亏损
现代金融市场复杂多变,对于财务杠杆这种以增加企业负债赚取额外收益的手段来说,由于企业在吸收负债所带来的额外收益的同时也接受了负债本身的财务风险,因此市场利率的变动直接影响财务杠杆的效果。
5、利用财务杠杆导致的投资风险
企业融资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去投资,通过投资扩大生产来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利润。企业投资可以创造利润,同样也存在着风险。
投资是指以资金增值为目的而发生的资金支出。投资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所以它包含着眼前与未来之间的时间差。有时间差,当然就会有风险。投资风险是指投资者在投资活动中产生失误,以至投资活动失败的可能性,包括投资活动的中止、撤消、延期、效益不足、亏本、因事故而放弃。
企业的投资活动是一个典型的风险活动,这种风险属于投机性风险,也就是说企业的投资既可以得到收益,也可能遭受损失。而如果要利用财务杠杆作用,企业就必须通过筹资获得资金进行对内或对外的投资来获得收益。因此伴随着杠杆的利用,企业的投资风险也在不断地加大。
三、防范财务杠杆相关财务风险的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财务杠杆作用已为我国企业所广泛运用。针对财务杠杆在企业经营效益下降及负债方面可能造成的财务风险,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必须立足自身条件,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财务信息网络以及监督机制,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同时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控制负债筹资规模,并且采用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财务杠杆可能造成的财务风险。
2、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过高的负债率会放大利率浮动因素对企业财务安全的威胁,还会加剧投资者对企业前景的担忧,并且高负债率可能危及企业所有权,因此企业在利用财务杠杆时,必须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在具体项目上,当筹资成本相同时,企业应该选择筹资风险最小的方案;而在筹资风险相同的情况下,选择筹资成本最小的方案;当筹资风险小但筹资成本大的方案或筹资风险大但筹资成本小的方案中,应该根据管理者对风险的态度和筹资收益效用的大小,选择筹资风险和资金成本相对较小、筹资收益相对较大的方案。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对于企业最佳资本结构的测算可以采用资本成本比较法、每股利润分析法或者公司价值比较法等。
除了考虑负债成本以外,企业还应充分考虑企业未来时期销售收入可能的变化,以及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的情况等因素,确定适合的负债规模,保持股东权益资金和负债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一般控制在1∶1比较适宜,流动比率控制在2∶1较为适宜。如果大于上述指标证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较强,反之较弱。但上述两项指标过高则会造成资金浪费,过低会造成资金周转不灵,所以举债时要做到比率协调。
3、根据金融市场利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
由于财务杠杆运用的主要形式就是负债。因此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风险的高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应该根据市场利率走势,做出合适的筹资安排。在利率水平较高的时期,为了降低利息支出,应尽量减少筹资或只筹集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也应该尽量减少筹资。当由于财务状态或者生产经营需要而不得不筹集资金时,计息方式应采用浮动利率。在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在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该积极筹集长期资金,计息方式应尽量采用固定利率。企业应通过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找出利率变动的趋势,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筹资风险,在预测利率变动的同时,在筹资战略和具体筹资过程中做出防范风险的安排,并制定应急筹资计划。
4、根据企业自身资金情况合理制定借偿计划
由于财务杠杆会加大企业的债务负担,所以在利用财务杠杆的同时必须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制定负债财务计划。在资金安排上,必须要考虑到借款的到期日和利息的支付日,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用款的高峰期和低谷期,合理安排资金,避免资金调度失误发生支付危机,带来财务风险。企业应根据一定资产数额,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同时,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须制定出还款计划,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负债后的速动比率不低于速动比率保持的安全区域。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降低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还要注意,在借入资金中,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使其结构趋于合理,并要防止还款期过份集中。
5、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生产经营效率是规避风险的最有效手段
由于财务杠杆利益的实质便是由于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由负债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润转化给了权益资本,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上升。对于企业来说,财务杠杆最终为企业带来的是额外收益还是额外风险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效益。如果企业自身资产回报率高,那么企业通过负债所获得的资金带来的额外收益就会超过因负债所需支付的利息,产生财务杠杆效应。而良好的企业竞争力和经营效率,也会大幅度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企业自身竞争力强,生产经营效率高,那么财务杠杆就可以有效地增加企业的利润。反之则财务杠杆会成为企业财务风险的放大镜。因此,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强生产经营效益是企业利用财务杠杆效益规避风险的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李太英:浅议财务杠杆与合理负债[J].中国农业会计,2005(11).
[2] 王晓武: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关系再思考[J].财会通讯,2006(2).
篇2
关键词:财务杠杆;防范控制;财务风险;探究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迅猛发展,股份制改革逐渐成熟,金融市场的运作逐步完善,如何正确而有效的进行公司治理,最大限度的增加所有者权益就被提到日程上来。可以说,资本结构问题是企业财务决策中一个重要问题,设置一个合理的财务杠杆水平更是对公司的业绩至关重要。财务杠杆是资本结构理论中有关债务水平设置在公司实务中的进一步体现。因此,如何利用财务杠杆,规避财务风险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
一、运用财务杠杆对公司的重要作用
运用财务杠杆,调整资本结构,不仅可以影响到公司的利润水平、财务水平,也是衡量企业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的一个标准。运用财务杠杆,确定一个最优的资本结构,可以为企业带来最大利益;但是如果运用不当,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除此之外,财务杠杆的利用也是对公司财务管理水平的考验,只有不断的加强财务监管水平,才能使企业在得到它带来好处的同时,避免财务风险。
二、关于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使用债务资本而产生的在未来收益不确定情况下由主权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如果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企业投资收益率小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企业运用负债所承担的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一般情况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主权资本收益率对于息税前利润率的弹性就越大,如果息税前利润率升,则主权资本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税前利润率下降,那么主权资本利润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从而风险也越大。反之,财务风险就越小。财务风险存在的实质是由于负债经营从而使得负债所负担的那一部分经营风险转嫁给了权益资本。
三、财务杠杆与风险关系影响因素
(一)息税前利润率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小;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因而税前利润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是呈相反方向变化。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率对主权资本收益率的影响却是呈相同方向的。
(二)负债的利息率
在息税前利润率和负债比率一定的情况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负债的利息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总是呈相同方向变化的,而对主权资本收益率的影响则是呈相反方向变化。即负债的利息率越低,主权资本收益率会相应提高,而当负债的利息率提高时,主权资本收益率会相应降低。那种认为财务风险是指全部资本中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带来的风险是片面的观点。
(三)资本结构
负债比率即负债与总资本的比率也是影响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的因素之一,负债比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与负债利息率的影响相同。即在息税前利润率和负债利息率不变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小,也就是说负债比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总是呈相同方向变化的。但负债比率对主权资金收益率的影响不仅不同于负债利息率的影响,也不同于息税前利润率的影响,负债比率对主权资本收益率的影响表现在正、负两个方面,当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时,表现为正的影响,反之,表现为负影响。
四、合理有效的利用财务杠杆防范控制财务风险
上述因素在影响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也在影响财务风险。而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对企业来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这是因为除了上述主要因素外,影响财务风险的其他因素很多,并且这其中有许多因素是不确定的,因此,企业必须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一旦预计企业将出现财务风险,就应该采取措施回避和转移。
回避财务风险的主要办法是降低负债比率,控制债务资金的数额。回避风险的前提是正确地预计风险,预计风险是建立在预计未来经营收益的基础上的,如果预计企业未来经营状况不佳,息税前利润率低于负债的利息率,那么就应该减少负债,降低负债比率,从而回避将要遇到的财务风险。转移风险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将风险转移他人的做法,其具体做法是通过选择那些利率可浮动,偿还期可伸缩的债务资金,以使债权人与企业共担一部分财务风险。此外,财务杠杆作用程度的确定除考虑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之外,还应注意经营杠杆联合财务杠杆对企业复合杠杆和复合风险的影响,使之达到一定的复合杠杆作用,根据经营杠杆的不同作用选择不同的财务杠杆作用。
综上所述,财务杠杆可以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也可能造成额外损失,这就是构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是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本结构决策需要在杠杆利益与其相关的风险之间进行合理的权衡。任何只顾获取财务杠杆利益,无视财务风险而不恰当地使用财务杠杆的做法都是企业财务决策的重大失误,最终将损害投资人的利益。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财务杠杆 财务风险 资本结构
无论在什么经济体系下,企业举债经营都是不能避免的。风险与收益并存,在获得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企业也不能避免财务风险。企业研究财务杠杆的运用,非常有必要。
1.财务杠杆的概述
1.1财务杠杆定义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固定债务利息的存在,而使得企业的普通股收益(或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即用较少的息税前利润就能获得较大的每股收益。
1.2财务杠杆效应的产生的根源
财务杠杆效应的产生的根源有两个,一是财务费用的固定性。企业利用债务资本则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在资本结构一定的情况下债务利息是固定的,当企业利润变动时,每一元的利润分摊到的负债成本就会随之变动,从而影响股东的权益的增减。二是由于税收的屏蔽作用。企业负债越大,所得税前扣除的利息费用就越多,利息抵税效用越大,通过负债,企业利润就得到了放大,从而使股东权益放大。
1.3财务杠杆的计量
财务杠杆通常以财务杠杆系数表示,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计算公式为:
DFL=(EPS/EPS)/(EBIT/EBIT)
该公式说明:
a、息税前利润增长所引起的每股收益的增长幅度。如财务杠杆系数为1.25,则表明息税前利润增长1倍时,每股收益增长1.25倍。
b、在资本总额、息前税前盈余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高。财务风险越大,但预期每股收益(投资者收益)也越高。
2. 财务杠杆在企业的运用
2.1分析企业负责经营的条件
在运用财务杠杆的时候企业应尽可能利用财务杠杆的正效应,因此分析企业是否适合举债筹资时,首先要从企业当前的负债额来考虑,可以利用企业偿债指标中的资产负债率(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值)来衡量,一般情况下在50%以下为安全。其次可以从分析财务杠杆对企业是否产生正效应来判断,利用息税前利润率与借款利率比较作为衡量的标准。当息税前利润率大于借款利率,说明财务杠杆给企业带来正效应,企业可考虑增加负债,利用财务杠杆使资本收益放大。但如果企业处于成长阶段,财富效益还没有形成,虽然息税前利润率小于借款利率,但从长远来看,如果企业发展前景广阔,报酬率高,也可以考虑负债。以A公司近三年的负债情况进行分析。
表1为A公司2009年至2011年有关负债经营条件分析指标的一览表,从资产负债率来看A公司是逐年下降,2011年资产负债率为48.57%处于安全的区间,反映企业逐步降低企业的负债水平,控制财务风险。从息税前利润率与债务利率的比较来看,企业三年的息税前利润率都低于债务利率,说明财务杠杆给企业带来负效应,一般不建议增加负债,如果继续负债经营,只会扩大财务杠杆的负效应。同时也说明企业获利能力不强,负债筹集的资金没有得到高效利用,应该从经营方面着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2衡量企业的财务风险
只要存在固定利息负债就会存在财务杠杆,而负债的存在伴生着财务风险,所以财务杠杆可以作为判断财务风险的指标。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为了取得财务杠杆利息而利用负债资本时,增加了破产的机会或普通股利润大幅度变动的机会所带来的风险。一般情况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说明财务风险越大,息税前利润变动对资本收益率影响越大,即如果企业息税前利润大幅增加,则能大幅放大权益资本,反之,则能大幅降低权益资本。
从表2数据来看,2010年比2009年息税前利润减少,导致财务杠杆系数增加,增加了财务风险。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利润的减少,使得每一元利润负担固定的债务利息增大,要改善这一状况,可以从减少举债和增加利润方面着手,避免扩大负债同时,想方设法增加利润,减少财务风险。2011年比2010年息税前利润大幅增加31.92%,财务杠杆系数减少0.54,财务风险比前两年降低了许多。一般财务杠杆系数在2以上,属于高风险区,在2到1的属于安全区间。说明2011年A公司财务风险属于安全范围,可以继续保持这样的财务管理方向。
财务杠杆系数分析企业财务风险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企业的财务风险不但是包括有固定利息的债务,如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同时也存在无息债务,如应收账款等,所以利用财务杠杆系数分析财务风险时,要结合其他指标分析,如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可以采用负债经营效果系数综合分析。
2.3利用财务杠杆调节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资本总额中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包括企业的自有资金与负债筹集的资金。根据财务杠杆系数公式可以看出,财务杠杆作用度大小主要取决于资本结构,当公司在资本结构中增加负债筹资比例时,固定的现金流出量就会增加,从而加大了财务杠杆作用度和财务风险。一般来说,财务杠杆系数越大,每股收益因息税前利润变动而变动的幅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较大的财务杠杆可以为公司带来较大权益资本收益,但固定筹资费用越多,由此引发的财务风险就越大。所以企业在决定资本结构时,既要避免财务风险,又要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将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保持在一个恰当的比例,使得股东财富最大化。
3.总结
从财务杠杆优化资本结构上看,由于财务杠杆负效应,企业可以考虑减少负债筹资,改用其他方式筹资资金,例如发行股票等。但如果不考虑负效应,企业可以参照企业财务杠杆系数的平均值或行业平均值,当财务杠杆系数高于选定平均值的话,应减少债务筹资,若财务杠杆系数低于选定平均值的话,可以增加债务筹资,从而达到扩大权益资本的额外收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财务管理[F].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篇4
1.1 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又称融资杠杆,不管企业的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1元利润所承担的固定的财务费用就会相对降低,这为普通股股东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种举债经营的方式对股东收益的影响,称为财务杠杆,它是指由于在企业资本结构中存在着固定的债务利息和优先股股利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幅度的现象。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收益)/(息税前利润变动额/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每股收益变化的百分比/息税前利润变化的百分比。
1.2 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使用债权融资而产生的财务杠杆效应,使得在未来收益不确定的情况下,增加了由权益资本承担的额外风险,使企业的净资产下降。如果企业营业情况良好,投资回报率大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如果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投资收益率小于负债利息率,则面临财务杠杆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企业运用负债所承担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的高低主要由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决定。一般情况下,如果息税前利润提高,则权益资本的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提高,企业可以得到财务杠杆的正效应,亦称财务杠杆利益;如果息税前利润率下降,那么权益资本利润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从而风险也增大,会出现财务杠杆的负效应,亦称财务杠杆风险。财务杠杆系数越大,权益资本的收益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率的弹性就越大。
1.3 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是企业一定时期筹资组合的结果。合适的资本结构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实现财务杠杆利益,使企业的权益资本获得更高的收益率。
1.4 最佳资本结构
最佳资本结构是使公司价值最大或股价最高的资本结构,亦即使公司资金成本最小的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能使企业充分获得财务杠杆利益,降低财务风险和资本成本。因此,要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就要合理安排资本结构中负债的比例,对风险和收益进行充分全面的权衡考量。
2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
2.1 负债结构不合理
负债结构是指上市公司借入资金的期限结构、利率结构等。一般来讲,负债期限结构中应根据生产经营中不同的资金需求合理安排短期、中期、长期负债,并保持适当的比例,避免因负债期限不合理而导致的企业资金流动性紧张和缺口。从近期上市公司的负债金额上看,我国上市公司总体上流动负债水平偏高,占负债总额的70%以上,极大地增加了企业资金的流动性风险。
2.2 资产负债率较高
资产负债率体现在总资产中负债的比例是多少。国内上市公司在筹资方式上,外部筹资的比例很高并且在外部筹资中更倾向于债权融资,股权筹资进程缓慢,导致资产负债率偏高。此外,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融资体制造成了国有企业负债过高的情况,使得企业偿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加大。国内许多中小企业没有形成优化资本结构的意识,通过提高负债水平的方式盈利,很难利用财务杠杆,获得利益,反而加大了财务风险,使企业缺少盈利的可持续性。
3 从财务杠杆效应视角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为了解决企业较高的资产负债水平以及缺乏经济效率的资本结构问题,要找到优化资本结构的方法,合理安排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例,利用财务杠杆,提高公司价值,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具体方法如下。
3.1 加大股权融资的比重
对企业而言,需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并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创造价值,提高公司资信,为增加股权融资打下基础。增加股权融资在资本结构中的比例,能够直接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进一步降低财务风险。此外,股权融资需要发展更加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彼此形成风险约束和利益制衡机制,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3.2 债权转股权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企业在银行的不良资产,把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实现债权转换为股权,降低了企业偿债的压力,有效化解了财务风险;同时,能够使资本结构更加合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改善企业经营,增加企业资信。
篇5
关键词:杠杆原理 财务管理 应用
一、杠杆原理概述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着杠杆效应,表现为由于特定费用的存在,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财务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有三种形式: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又称复合杠杆)。企业进行筹资时要考虑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可通过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还要面临经营风险,而经营风险可通过经营杠杆系数来衡量。两者综合可了解企业整体风险的大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合理运用杠杆原理,有助于企业合理规避风险,提高资金营运效率。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企业管理部门可以利用财务管理中的几种杠杆效应,在投资、融资决策方面做好“度”的把握,并进行相应评估,以使企业在可以承受的风险范围内获取最大收益。
二、经营杠杆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经营杠杆的含义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经营成本的存在而导致企业资产的报酬(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率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
EBIT=M-a=(p-b)x-a=mx-a=x(m-a/x)
式中EBIT为息税前利润,x为业务量,a为固定经营成本,m为单位产品毛利,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企业只要存在固定的经营成本,当业务量增加时,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降低,单位产品利润提高,使息税前利润的增长幅度大于业务量的增长幅度;反之,业务量的减少会提高单位固定成本,降低单位产品利润,使息税前利润的下降幅度大于业务量的下降幅度。如果不存在固定成本,则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幅度与业务量的变动幅度一致。因此固定经营成本的存在是产生经营杠杆效应的根本原因。
经营杠杆效应的大小通常用经营杠杆系数(DOL)来衡量。
1.经营杠杆系数(DOL)的定义公式。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EBIT/EBIT)/(X/X)
2.简化公式。
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DOL=M0/EBIT0=M0/(M0-a)
上式中M0表示基期边际贡献,边际贡献=销售量×(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位毛利。EBIT0表示基期息税前利润。
(二)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的关系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风险就是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经营风险是由于经营上的原因导致收益(息税前收益)的不确定性。
根据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可知,经营杠杆系数反映的是息税前利润变动和销售量变动之间的关系。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杠杆效应就越大,计划期的销售量稍有变化,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就会有较大幅度变动,企业的经营风险就越大。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固定经营成本越高,说明企业对经营杠杆的利用程度越高,经营杠杆系数就越高,企业的经营杠杆效应也越大,经营风险就越大。
当然,固定经营成本的存在,并不是企业产生经营风险的原因,企业产生经营风险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产品销售量、产品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经营成本的数量变动引起的息税前利润不确定性,但固定经营成本的存在放大了这一风险。
(三)影响经营杠杆效应的因素
从简化公式看,凡是影响M0和a的因素,均会影响财务杠杆效应的大小。而M0=(p-b)x,因此,凡是影响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和固定成本的因素,均会影响经营杠杆效应。因此,企业的销售量是否稳定、售价是否经常波动特别是不利波动(下降)、单位变动成本是否能有效控制、固定成本是否在全部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对企业经营风险都有较大影响。企业应从这些方面,对经营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防范。
(四)经营杠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经营杠杆效应实质表明的是企业对固定经营成本的利用程度。当企业的销售收入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会通过支点(固定成本)最终引起企业经营活动成果(息税前利润EBIT)的变化。经营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当企业销售量下降时息税前利润会下降得更多,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当企业业务量上升时息税前利润会增加得更多,这时企业可以获得经营杠杆收益。对于经营杠杆的应用可从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看,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结合企业的发展阶状况,选择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当企业处于衰退期,市场份额不断下降,销售量在不断减少时,为避免由于利润的大幅度下降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企业应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及时淘汰过时的固定资产;当企业经营处于成长期,销售量不断增加,这时应充分利用经营杠杆的正效应,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从而获得经营杠杆收益。
从生产经营活动看,根据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凡是影响企业息税前利润变化的因素,都可能会引起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应通过提高销售量、提高产品售价、降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等措施,增加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尽可能降低和避免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
三、财务杠杆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财务杠杆的含义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企业资产的每股收益(EPS)变动率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
EPS=[(EBIT-I)×(1-T)]/N=[EBIT(1-I/EBIT))×(1-T)]/N
式中EBIT为息税前利润,I为固定财务费用,T为所得税率,N为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企业只要存在固定的财务费用,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1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就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使息税前利润的增长幅度大于业务量的增长幅度;反之,息税前利润的减少会使每1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相对增加,普通股股东的盈余就会大幅下降。从上式看,如果不存在固定的财务费用,则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幅度与每股收益的变动幅度一致。因此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是产生财务杠杆效应的根本原因。
财务杠杆效应的大小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DFL)来衡量。
1.财务杠杆系数(DFL)的定义公式。
财务杠杆系数=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EPS/EPS)/(EBIT/EBIT)
2.简化公式。
报告期财务杠杆系数=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固定财务费用)
DFL=EBIT0/(EBIT0-I)
上式中EBIT0表示基期息税前利润,I为固定财务费用。
(二)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筹资原因产生的资本成本负担而导致的普通股收益波动的风险。根据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可知,财务杠杆系数反映的是每股收益变动和息税前利润变动之间的关系。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杠杆效应就越大,计划期的息税前利润稍有变化,企业的每股收益就会有较大幅度变动,企业的财务风险就越大。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固定财务费用越高,财务杠杆系数就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效应也越大,财务风险就越大。
当然,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并不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引起每股收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资产报酬(EBIT)的不利变化,但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放大了这一风险。
(三)影响财务杠杆效应的因素
从简化公式看,凡是影响EBIT0和I的,均会影响财务杠杆效应的大小。而EBIT=(p-b)x-a,因此,凡是影响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和固定成本以及固定财务费用的因素,均会影响财务杠杆效应。因此,企业的销售量是否稳定、售价是否经常波动特别是不利波动、单位变动成本是否能有效控制、固定成本是否在全部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固定财务费用是否较高,对企业的财务风险都有较大影响。企业应从这些方面,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防范。
(四)财务杠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财务杠杆表明了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对固定财务费用的利用程度。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通过支点(固定财务费用)最终会引起股东收益(每股收益EPS)的变化。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当息税前利润下降时每股收益会下降得更多,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当企业息税前利润上升时每股收益会增加得更多,这时企业可以获得财务杠杆收益。因此,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应当确定适度负债规模。可根据企业经营活动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资本结构。在企业创业初期,市场份额不高,资本利润率相对较低,为避免由于息税前利润的大幅度下降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此时应适当减少负债筹资的规模,在资本结构中应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在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较好时,资本获利能力较强,资本利润率大于负债的利息率,这时应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正效应,可适当加大负债筹资的比重,从而获得财务杠杆收益。
因此,企业在进行筹资活动时,应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生产经营状况、资本的获利能力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资本结构,合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
四、复合杠杆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复合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共同存在而导致的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复合杠杆反映企业的总风险,它是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叠加,因此,企业总风险的大小取决于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共同作用。在企业所能承受的总风险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应结合其行业特点及其发展所处的阶段,选择合适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筹资规模和筹资方式。在企业销售稳定、资本利润率较高,经营风险较小时,企业可承受的财务风险就会高一些,可适当加大负债筹资的规模,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反之,在企业的起步阶段和衰退阶段,销售不稳定或处于下滑阶段,资本利润率不高,企业经营风险相对较大,此时应缩减负债筹资的规模,降低负债筹资可能引起的财务风险,从而减少企业的总风险。
五、总结
经营杠杆是通过产销量变动影响息税前利润的变动,而财务杠杆又是通过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影响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动,可见,两者最终都会影响到普通股的收益。如果企业同时利用这两种杠杆,那么产销量对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影响将更大,同时企业总风险也会更高。如果同时使用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会对销售收入的变化产生组合效果。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可根据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在一定的综合杠杆水平之下,选择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不同组合,以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如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可以适当提高财务杠杆系数,充分发挥负债经营对提高每股收益率的作用,相对降低经营杠杆系数,以规避经营风险;而经营情况良好的企业可以选择适当提高经营杠杆系数,充分发挥固定成本对提高盈利水平的作用,相对减小财务杠杆系数,以规避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合理利用杠杆效应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利用杠杆原理会给企业权益资本带来额外收益,企业应认真研究杠杆原理并评价其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是合理利用杠杆原理为企业服务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的重要基础。Z
参考文献:
1.唐淑文.财务管理(第2版)[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
2.徐增容.关于杠杆原理在财务管理中运用的评价[J].经营管理者,2011,(15).
篇6
(一)杠杆效应的内涵
杠杆效应,是指一定的固定成本提高企业的期望收益,同时也会增加企业风险的现象。企业运用债务筹资方式进行筹资,会产生固定的债务负担,固定的现金流出就会增加,会对企业的净收益产生一定的冲击作用,甚至发生资不抵债的风险,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加。相反,如果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增长率大于企业利息费用增加率,则会放大企业受益水平。
(二)企业运用财务杠杆所产生的效应
首先,财务杠杆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息抵税效益。因为负债利息是企业可以进行税前抵扣的,所以企业进行负债融资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税收优惠。
其次,财务杠杆会放大企业的收益,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即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杠杆效益。当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时,对于企业依托负债融资产生的可观的净利润,只需要支付给债权人固定的利息费用,而剩余的高额资本回报都归企业所有者,这会提高企业经营收益水平。企业的财务杠杆效应大小,取决于企业的债务资本利率和盈利水平的相对关系,而不是简单考虑负债融资的绝对量。
最后,负债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股东、管理者和债权人之间的关系。企业进行负债融资,引入债权人,那么债权人由于关注自己的资本安全性与资本回报率,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介入企业的经营管理,监督企业的投资方向与经营过程,帮助企业所有者监督管理者的行为。
二、浅析企业财务杠杆效应的实现
(一)合理选择企业的债务规模与债务期限结构
企业的债务规模选择和债务期限结构应该考虑企业的生产投资周期、产品经营市场的前景、以及负债成本等因素。首先,企业的生产投资周期的长短应该与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相适应。短期债务的成本较低,契约成立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较低,而且具有条款设计的灵活性与简约性,对企业投资经营的影响较低。所以,在考虑企业的生产周期的条件下,企业可以优先考虑进行短期融资,以期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与财务成本。
其次,当企业的产品市场前景看好,企业的经营风险较低时,也就是企业的的资本回报率较高时,企业可以选择较大的负债规模。相反,当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时,企业应该慎重选择债务融资,以免给企业带来更加沉重的债务负担与财务风险。
最后应该结合负债称成本的高低与股权融资成本的高低,合理选择有利于企业的融资方式,使企业能够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合理选择最佳资本结构
首先,由于处于导入期企业的经营风险非常高,产品的稳定性与质量得不到保障,企业的市场份额不确定,仍旧处于研究与开发的阶段。这时,企业选择债权融资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加重企业的经营成本,不利于企业产品迅速进入市场,所以企业最好选择股权融资方式来扩充企业的资本规模。
其次,当企业进入成长期时,由于产品销量的节节攀升,产品市场需求的扩大引起利润率的提高,企业此时的经营目标则是扩大市场份额,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并坚持到成熟期的到来。所以,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应该扩大自身的资本规模,扩大市场份额,相应地企业应该引入一定规模的债务融资成本,利用财务杠杆效应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
再次,当企业进入成熟期时,产品的市场规模达到最高点,企业的成长率下降,企业的销售额、市场份额以及盈利水平都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现金流量比较容易预测,企业的经营风险进一步降低。因此,处于成熟期的企业由于其稳定的经营状况与现金流量,可以考虑利用更大规模的债务资本来代替权益资本,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增加企业的净收益水平。
最后,当企业处于衰退期时,产品的价格会降低,市场份额会萎缩。此时企业所采取的战略途径是控制成本,尽早退出市场。所以,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应该适当程度的减少负债融资规模,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完美的退出。
(三)提高企业债务融资的风险管理水平
企业的债务融资风险是指企业在负债筹资经营的方式下,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市场需求状况的恶化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合理等原因,引起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财务风险。要顺利发挥企业的财务杠杆效应,就应该提高企业的债务风险管理水平,这是企业实现财务杠杆的后盾与保障,是企业优化资本结构的条件。企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一,加强经营管理, 降低财务风险。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根本因素,只有通过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才能发挥企业的财务杠杆效应,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股东的资本回报率,使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篇7
摘要:虽然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收益使许多投资者趋之若鹜,但它的高风险也让人们望而却步。本文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风险性,以沪深两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统计样本,随机挑选10家企业连续三年的财务报表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软件,以Z积分模型法的结论为判断标准,实证研究高新技术企业财务杠杆、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中的各项指标因素是否对企业财务风险有显著影响,同时得出相关指标与财务风险呈现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财务风险 实证分析 影响因素
一、综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完善,企业变革的进程也在日益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风险是衡量其是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行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现有理论认为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确定财务风险的形成缘由,对防范和预警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高新技术企业用其有效的数据,对财务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各因素的预警线或者预警范围,为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完善财务风险控制方法,促进其有效发展壮大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魏宏江(2009)指出,企业资产活动和生存经营方面的数据主要体现在经营现金流上,所以现金及其流动性直接操控着高新技术企业是否能继续生存下去。短时间内,若企业想要生存并发展经营水平,并不是强调盈利,而是着重考虑能否拥有充足的现金用于各项支出并能维持一定时间。库存、到期负债、应收和预付账款的增加便是该风险的主要体现。表面上看企业的资产总值在增加,但相当一部分资产是处于具有潜在风险的形态中,这样必然增加经营风险。为了短时间内激增销售数据,很多营销者采用赊销的方式,使账面上出现大量的应收账款,直接导致许多优质资源无偿被债务人使用。
二、影响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
首先,企业获取财务杠杆利息使普通股利润大幅度变动增大负债息税前利润下降无法弥补固定利息支出每股利润加剧下降增大财务风险。根据上述关系得知,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越高;反之,财务风险越低。其次,为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金流转信息,一般会选取并分析被研究公司的营运能力。即资金周转好管理水平高资金利用效率高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小财务风险小,反之,资金周转状况差,财务风险也较大。第三,盈利能力将体现企业的经营实力,没有盈利企业就难以谈发展,企业获得的利润越多发展计划越长远,抵御风险能力也就越强。即,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与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成反比。最后,发展能力即企业成长能力,代表了企业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扩大经营范围和规模的能力。假设企业发展能力越强,在一定范围内规模扩大越快,盈利能力在一定范围内持续增长,则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小。综上所述,笔者提出如下四个假设:
假设1:财务杠杆对财务风险有影响,且二者正相关。
假设2:营运能力对财务风险有影响,且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与财务风险呈反向变动。
假设3:盈利能力对财务风险有影响,且资产净利率和销售净利率与财务风险负相关,股东权益报酬率与财务风险正相关。
假设4:发展能力对财务风险有影响,且销售增长率与财务风险正相关,资产增长率、股权资本增长率与财务风险负相关。
三、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一)样本的选取
1.样本选取。本文收集了10家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至201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交易的相关财务报表数据,遵循的原则为:(1)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时间连续超过三年且流通股为A 股;(2)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有效;(3)剔除了金融行业。
2.数据来源。本文实证分析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金融经济信息数据库及网站上所披露的相关报表数据。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数据的加工整理进行实证分析。
(二)定义变量
1.关于财务风险变量的度量。选取不同的财务风险变量的主要依据是选取指标种类的个性化。度量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市场数据为基础,股票收益的变动为依据,国外应用比较广泛;另一种是以会计数据作为基础,会计收益的变动为依据,国内应用较多。各国学者采用较多的Z积分模型法,是由美国专家埃特曼提出的,第一次用于研究关于公司破产问题。其中提到的Z值是根据误判率最小原则,从无数个财务指标中选择了比较有分量的五个变量,最终产生一个判断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健康、是否可持续发展的概率值。其判定模型是: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其中,X1=营运资本/总资产;X2=留存收益/总资产;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X4=权益市值/账面总负债;X5=收入/总资产。
2.关于营运能力变量的度量。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这四个数据在衡量营运能力方面占有重要位置。为了数据的收集方便和使营运能力的评价更加完善,本文选取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进行研究。
3.关于盈利能力变量的度量。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比率主要有资产报酬率、资产息税前利润率、资产利润率、资产净利率等。本文选取资产净利率、股东权益报酬率和销售净利率进行研究。
4.关于发展能力变量的度量。评价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的指标有很多,本文选取销售增长率、资产增长率和股权资本增长率来进行研究。
5.关于财务杠杆变量的度量。评价财务杠杆主要用财务杠杆系数来测算,由于考虑到税前利润变动额和税后利润变动额计算复杂、工程量大,本文着重选取资产负债率来研究。
(三)影响指标的筛选
本文将实证分析财务杠杆、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根据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具体数据,提取了对应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为财务风险水平,提取Z积分模型法中的Z值来计算;将财务杠杆、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作为解释变量,分别用资产负债率、资产增长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销售净利率、销售增长率、资产净利率、股权资本增长率等指标来衡量。
(四)描述统计
1.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如下页表1所示。从下页表1可以看出,资产负债率平均值2012年为54.8426,2013年为55.1995,
2014年为54.1958,平均值先升后降,标准差也是先升后降。可见财务杠杆三年内的总体趋势是下降。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平均值总体偏升高,营运能力呈上升趋势。从下页续表1可以看出,股东权益报酬率、资产净利率先向上变动后向下变动,总体呈上升变化的趋势,销售净利率整体呈向下变化的趋势。盈利能力无法衡量。发展能力三个财务比率先升后降,整体上升。
2.财务风险分析。根据埃特曼对财务风险水平Z值评价标准:区分该企业是否评定为破产企业分界点的值为2.675,当Z值小于1.81 时,评定为破产企业,表明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严重问题,财务运行状况相对较差,也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当Z值介于1.81和0.675 之间时,评定企业处于一种“黑色地带”,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波动较大,不稳定因素强,需要重新考虑企业的发展方向,并加强管理与整顿;当Z值大于2.675 时,评定为非破产企业,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波动较小,财务状况运行相对良好,也就是说破产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从表2可以看出,2012年―2014年,这10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有90%的公司财务运行状况良好,另外10%的公司财务状况波动较大,但没有公司财务状况较差,也不存在较大财务风险。从整体上说,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样本均值为:Z=6.7442,标准差为2.9207;2013年样本均值为:Z=7.5129,标准差为3.0413;2014年样本均值为Z=9.1083,标准差为3.8141。数据表明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不存在较大风险,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化。表2、表3列示出了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状况。
(五)结果分析
1.各因素与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的关系。表4是对10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从中可以分析出:财务风险z值与财务杠杆指标资产负债率(X1)呈正相关变动关系;财务风险z值与营运能力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X2)呈负相关变动关系,与存货周转率(X3)、总资产周转率(X4)呈正相关变动关系;财务风险z值与盈利能力指标资产净利率(X5)和销售净利率(X7)呈负相关变动关系;与股东权益报酬率(X6)呈正相关变动关系;与发展能力指标销售增长率(X8)呈正相关变动关系,与资产增长率(X9)、股权资本增长率(X10)呈负相关变动关系。
2.各因素的主次影响。其中,盈利能力指标的相关程度大于营运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的相关程度。同时还能看出:(1)从拟合优度来看,多重可决系数R2=0.5277,调整后的多重可决系数R2=0.2792,小于0.5,拟合程度较差。(2)从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来看,与“资产负债率”参数对应的t统计量为2.6254>t0.05(30-3)=1.7033,说明资产负债率对财务风险水平的影响显著;与“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参数对应的t统计量为O-0.0231O
四、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评析
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有其特有的特点:资金投入大,高投资、高回报的同时高风险随之而来。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相比暂时仍未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讲,经营业绩较好,所以其获得资金的渠道会明显增多。为了进一步扩大研发创新性、开拓市场,很多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会选择低成本的负债融资,借助财务杠杆的作用,当公司收益上下浮动,经营出现轻微亏损,判断出现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为了能及时地掌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进展的动态并要规避风险,需要管理人员更加努力地研究财务风险识别模型。
(一)分项财务风险指标评析
根据本文的假设再结合实际数据得出以下结论:财务杠杆对财务风险有影响,且呈正相关;营运能力对财务风险有影响,且应收账款周转率与财务风险成反比例变化,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与财务风险成反比例变化;盈利能力对财务风险有影响,且资产净利率和销售净利率与财务风险成反比例变化,股东权益报酬率与财务风险成正比例变化;发展能力对财务风险有影响,且销售增长率与财务风险成正比例变化,资产增长率、股权资本增长率与财务风险成反比例变化。
这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在符合行业要求的前提下将财务杠杆、股东权益报酬率及销售增长率的数值降低,将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增长率和股权资本增长率等指标适当性升高,以求财务风险最小化。
(二)财务风险评价标准体系的评价
建立恰当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早日实现对财务风险的监控。随着高新技术企业广泛的影响力和不断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该类公司内部的运转情况特别是财务情况,会对公司内部有关人员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也会对公司外部蓄势待发的投资者等相关群体产生相对影响。所以,相关监管部门应出台政策法规监督高新技术企业将财务风险评价早日纳入公司内部控制中,同时鼓励公司定时财务风险评价及分析结果,从根源上实现实时监控,监督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起到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作用。
五、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基于Z积分模型法的结论,结合高新技术企业实际特征,对10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了风险因素实证研究,明确其财务风险涉及到的各因素间的相关关系及影响力,为高新技术企业防范财务风险、扩大发展空间、提高营运能力提供依据。但是由于本文选取数据时间为三年,使得报表信息质量存在一定局限;样本仅选取10家上市公司,不构成大样本,对统计分析的准确性会产生一定偏误。进一步研究需要在解决上述不足的前提下,尝试分析该行业受到其他行业的影响,需要运用面板数据进行分析。X
参考文献:
1.魏宏江.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09,(22).
3.秦萍,郭雪飞.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风险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9).
4.刘燕.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管理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22).
5.李卫鹏.解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3,(23).
6.王又军.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防控对策[J].商业会计,2014,(16).
作者简介:
篇8
关键词:负债经营;利弊分析;适度负债;财务杠杆
一、负债经营的概念
(一)负债经营的一般认识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一种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负债经营是指企业通过银行借款、商业信用、融资租赁和发行债券等方式取得经营资金的融资方式。它是企业谋求其经济获得迅速增长,在一定的风险条件下加以采用的一种方式。因此,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一种财务手段。
就我国的国有企业来说,对负债经营的认识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1985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国家投资体制,投资主体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形式主要为财政拨款。企业经营者虽负有重见天日责任,但没有风险责任,因此经营意识不强烈。第二阶段,1985年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企业需要偿还投资贷款并支付利息,但投资行为仍取决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因此企业经营者虽有管理责任和效益责任,但由于没有决策权利和选择余地,无法决定企业的投入和经营。第三阶段,企业通过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拥有全部法人财产权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从而企业经营者既要自我投入、自我发展企业,也要积累实力、偿还投入债务,在这种情况下,负债经营使企业经营者将全部精力集中到以搞活经营为重点和提高效益为核心的经济活动中来,最大限度实现资金的增值增效。
(二)负债经营的基本含义
从会计学的理论看,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须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按《发法通则》第84条解释:“债务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其中,负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性质。一是负债范围的规定性。即债务具有确定的内容。约定债务的范围是由双方当事人约定,法定债务由法律规定或法院裁判确定。第二是负债期限的确定性。债务有一定期限限制,不存在永久性义务。其含义包括有的因履行义务而消除,有的因期限届满而消失,有的因当事人死亡而消灭等。第三是债务清偿的强制性。债务是一种法律义务,债务人如不依法履行债务,债权人有权请求法院强制其履行债务,并承担不履行债务的法律责任。一般来说,义务就是一种责任。责任是履行债务的担保,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债务关系的手段,也是不履行债务的法律上的后果。
二、企业负债经营的优势
负债经营,借他人之钱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取支付借款成本后的剩余利润,这是实现资本快速积累,加快企业发展的一条捷径。从财务理论角度考察,各流派对负债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有一致的地方,即认为负债有抵税、激励、不会分散控制权、降低成本和传递积极信号等的好处。当然这些积极作用对企业负债经营起一定的刺激作用。
(一)保持企业控制权
在企业面临新的筹资决策时,如果以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权益资本,势必带来股权的分散,影响到现在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而负债筹资在增加企业资金来源的同时不影响企业的控制权,有利于保持现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
(二)负债经营可以弥补企业劳动和长期发展资金的不足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总有各种各样的情况需要资金,而单靠企业内部积累的自有资金,不仅在时间上不允许,而且在数目上也难以适应其发展需要;所以,企业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负债经营可以运用更大的资金力量扩大企业规模和经济实力,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一个企业不仅在资金不足时需要负债经营,即使在资金比较充裕时负债经营也十分必要。因为一个企业内部积累的资金再多,只靠自有资金的企业规模和运用资金的数量总是有限的。企业通过负债可以有效取得和支配更多资金,合理组织和协调资金比例关系,改善技术设备、改革工艺、引进先进技术、更新设备、扩大企业规模,拓宽经营范围,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
(三)使企业得到财务杠杆效益,提高企业资本金收益率
这里所谓的财务杠杆作用是指负债筹资对所有者受益的影响,用公式表示为:权益资本收益率=企业投资收益率+(企业投资收益率一负债比率)x债务资本权益资本
企业负债经营,由于利息固定,经营利润的增长能够引起每股盈余更大幅度地增长。只要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财务杠杆作用将使权益资本收益率大于企业投资收益率,并且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
(四)负债经营可以起到节税的作用
企业负债应按期支付利息,根据现代企业会计制度中的有关规定,负债利息要计入财务费用,并且在所得税前扣除。在同样经营利润的条件下,负债筹资与权益筹资相比,由于债务利息具有税前扣抵作用,从而使企业少纳所得税,从而增加权益资本收益。节税额的计算公式为:节税额一利息费用x所得税率。由此可见,只要有债务资本,便可产生节税效应,且利息费用越高,节税额越大。
(五)负债经营可以减少货币贬值的损失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利用举债扩大生产规模比自我积累资本更有利。因为负债通常要到期才能还本付息,在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情况下,原有负债额的实际购买力将下降,企业按降低后的数额还本付息,实际上是将货币贬值的后果转嫁给了债权人。
三、负债经营的负面效应
尽管负债经营具有以上的优势,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可以无限制的负债经营。负债经营同样也是高风险的经营活动,如果企业运用不当就可能带来巨大风险,尤其是对于那些资本结构不合理的企业,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影响企业信誉度甚至蒙受灭顶之灾或导致经营失败。
(一)“财务杠杆效应”对权益资本收益率的负面影响
“财务杠杆效应”能有效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但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财务杠杆效应如同一把双刃剑,杠杆效应同样可能带来权益资本收益的大幅下滑。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一般情况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资本收益率对于息税前利润的弹性就越大,如果息税前利润率下降,那么资本利润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从而风险也越大。反之,财务风险就越小,财务风险存在的实质是由于负债经营从而使得负债所负担的那一部分经营风险转嫁给了权益资本。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的低潮,或者其他原因带来的经营困境时,由于固定额度的利息负担,在企业资本收效下降时,权益资本的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这就是负债对财务杠杆产生的负作用
(二)无力偿付债务的风险
对于负债筹资,企业负有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法定义务,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固定费用。如果企业负债进行的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或者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或者企业短期资金动作不当等,这些因素不仅会造成上述的权益资本收效益大幅下降,而且会使企业面临无力偿债的风险。其结果不但导致企业资金紧张,而且影响企业信誉,严重的甚至还可能给企业带来破产倒闭之灾。
(三)借债不适度使得财务风险增加
企业的资本结构中应有负债,但要有一定的限度。若负债比率超过最佳点,风险将迅速增大,那么无论是企业所有者或债权人都必然要求相应的风险补偿率,其投资必要报酬率甚至会以高于负债比率提高的幅度递增,从而导致企业资本成本上升。借债过度,不仅对借入资金的使用效率产生影响,而且影响到其能否偿债;如果借债不足,不仅影响负债经营能否有效进行,而且还因用债不能正常运转而无力还债。在财务杠杆作用下,当投资利润率高于利息率时,企业扩大负债规模,适当提高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之间的比率,就会增加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反之,当投资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企业负债越多,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比例越高,企业权益资本收益率也就越低,严重时企业发生亏损甚至破产。
(四)再筹资风险
由于负债经营使企业的负债比率增大,对债权人的债权保证程度降低,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以后增加负债筹资能力,使未来筹资成本增加,筹资难度加大。
四、企业负债的适度分析
负债经营有利有弊,如何合理把握企业负债的“度”就是企业制胜的关键。下面就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进行分析。财务杠杆是一个应用很广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体,而财务杠杆,从西方的理财学到我国目前的财会界对财务杠杆的理解,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将财务杠杆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杠杆。另一种观点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如果负债经营使企业每股利润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两相比较,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因为第一种观点只是强调了对债务资本的利用,而第二种观点则强调了对利用债务资本所引起的结果,下面的分析就是建立在第二种观点基础之上的。
(一)财务杠杆利益(收益或损失)
企业通过举债经营所获得的利润,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资本收益=企业投资收益率x总资本一负债利息率x债务资本=企业投资收益率x(权益资本+债务资本)一负债利息率x债务资本=企业投资收益率x权益资本一(企业投资收益率-负债处处率)x债务资本在上式中,企业的投资收益率是根据息税前利润计算的,即:企业投资收益率=息税前利润/资本总额这样,就可把整个公司权益资本收益率表示为:权益资本收益率=企业投资收益率+(企业投资收益率-负债利率)x债务资本/权益资本。
从上面的关系式中,可以看出,只要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债务利率,负债经营就会增加企业的资本收益,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大于企业投资收益率,且产权比率(债务资本/权益资本)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所以财务杠杆利益的实质便是由于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由负债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润转化给了权益资本,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上升。而若是企业投资收效率等于或小于负债利率,那么负债所产生的利润只能或者不足以弥补负债所需负担的利息,甚至利用权益资本所取得的利润都不足以弥补利息,而不得不以减少权益资本来偿债,这便是财务杠杆损失的本质所在。
(二)财务风险
风险是一个与损失相关联的概念,是一种不确定性或可能发生的损失。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使用债务资本而产生的在未来收益不确定的情况下由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如果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小于负债利息率,则导致财务杠杆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企业运用负债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一般情况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则资本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版税前利润率下降,那么资本利润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从而风险也越大;反之,财务风险就越小。财务风险存在的实质是由于负债经营从而使得负债所负担的那一部分经营风险转嫁给了权益资本。
篇9
Abstract: The financial leverage of 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enterpris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optimization. This paper defined the 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 by analyzing the optimization of capital structure on the theoretical level which combined with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leverage on capital structure, then designed an application of capital structure by using the financial leverage.
关键词: 杠杆原理;财务决策;经营风险;运用
Key words: leverage;financial decision-making;operational risks;use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09)10-0120-03
0引言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常常会由于资金短缺而无法大踏步向前发展。因此,发达国家的企业大多采用负债经营方式使企业越做越强。但中国绝大部分企业由于受传统消费观念和消费习俗影响,总是局限于自己手中那点资金,不敢负债经营,这使得企业资金供应十分紧张。事实上,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负债经营是企业迅速壮大发展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的企业也并没有因为负债导致企业危机。因此,如何安全合理地筹措资金成为我国企业财务决策中的重大问题之一。企业筹措资金途径很多,既可筹措投资者投入资本金,也可通过金融市场或其他途径进入部分资金,以弥补资本金不足,使企业在不改变生产方法、销售条件等的前提下提高资金收益率。[1]因此,企业如何通过财务杠杆来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是事关企业发展和壮大的问题。
1企业财务决策
企业财务决策,是通过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资金筹措、使用的最佳方案进行甄别与选择,力求使企业的财务活动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活动。[2]它主要通过调节资源配置和控制财务风险两个渠道为企业经济利益服务。财务决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收益分配决策三大方面。[3]
1.1 财务决策的程序
财务决策的一般程序是:①确定财务决策对象和目标;②根据财务预测提出各种备选方案;③选择决策标准和方法,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选定最优方案;④实施选定的方案,进行跟踪再评价。[4]
1.2 财务决策的方法
针对不同的财务决策内容,决策方法会有所差异。按照决策的条件是否肯定,决策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方法有:①优选对比法:总量对比法、差量对比法、指标对比法;②数学微分法:边际分析法、经济批量法;③本量利分析法;④数学规划法:线形规划法、非线形规划法、动态规划法、目标规划法。[5]
风险型决策方法有:①概率决策法:最大可能准则决策法、期望值准则决策法、期望值-变异系数准则决策法、接受错误概率法、概率树决策法。
不确定型决策方法有:①损益决策法:乐观准则决策法、悲观准则决策法、乐观系数准则决策法、等可能性准则决策法、“后悔值”准则决策法;②对策论或博弈论方法。[6]
在财务决策中,必须重视经验方法,并与数量方法配合运用,才能有效地提高财务决策的质量。
2企业财务杠杆原理
2.1 财务杠杆的含义
财务杠杆是指企业负债筹资而产生的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从而导致每股利润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杠杆效应,即负债经营对所有者权益所产生的影响。
2.2 影响财务杠杆的因素
财务杠杆作用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财务杠杆系数指企业权益资本收益变动相对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其理论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权益资本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
变动率
通过数学变形后,公式可以变为: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负债比
率×利息率)=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率-负
债比率×利息率)。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后者揭示负债比率、息税前利润以及负债利润率之间的关系;前者可以反映出资本收益率变动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表示财务杠杆作用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表示财务杠杆作用越小,财务风险也就越小。财务杠杆系数可以表明息税前盈余增长引起的每股盈余的增长幅度,同时可以反映出在资本总额、息税前盈余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高,财务风险越大,但预期每股盈余(投资者收益)也越大。
2.2.1 负债利息率的影响
权益资本收益率=企业投资收益率+(企业投资收
益率-负债利率)×债务资本/权益资本;财务杠
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负债比率×
利息率)
从以上公式可知,在息税前利润和负债比率一定的情况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负债的利息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总是呈相同方向的变化。而对资本收益率的影响则是呈相反方向变化,即负债的利息率越低,资本收益率会相应提高,而负债的利息率提高时,资本收益率会相应降低。
2.2.2 息税前利润率的影响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率-负
债比率×利息率)
从以上公式可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小;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因而息税前利润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呈相反方向变化。由计算权益资本收益率的公式可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率对资本收益率的影响呈同方向变化。
2.2.3 资本结构的影响
负债比率即负债与总资本的比率也是财务杠杆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息税前利润率和负债利息率不变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小。但负债比率对资本收益率的影响则表现在正负两个方面,当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时,表现为正的影响;反之表现为负的影响。
3财务杠杆在财务决策中的应用
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恰当地进行负债融资,调整资本结构,规避财务风险,尽最大可能发挥财务杠杆的正效应,抵减其负效应,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只有使财务杠杆的正效应远大于其负效应,才能真正达到企业“借钱生钱”的目的。
3.1 确立科学的负债结构
企业由于受偿债能力、周转能力等的制约,其负债规模不能无限制的扩大;负债结构也不能随意安排,因此必须使财务杠杆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企业必须运用科学的合理的技术分析方法,结合比较适合本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正确进行财务杠杆决策,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和负债结构。
3.2 降低综合资金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
在进行负债融资时,降低资金成本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在企业资金总额中,适度提高长期债券与长期贷款比例,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综合资金成本,提高自有资金利用率。另一方面,要求借入资金后,企业能够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企业在投资决策时,应尽量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项目,以保证资金快速周转。因此在资金筹措上,应以需求为依据,举债过多或过早都会使资金闲置,增加利息负担,造成资金浪费使企业财务杠杆无法发挥恰当作用;举债不足或延迟又会影响企业经营,使企业丧失良好的经营机会,同样使杠杆作用发挥受限。所以,为了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既能达到融资目的,又能使融资时间恰好,企业才能降低综合资金成本。
3.3 帮助企业合理控制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利用财务杠杆,而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最终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或是股东权益发生较大波动的风险。通常,财务风险只发生在负债企业。企业如果一味追求财务杠杆利益,便会加大负债筹资,从而使公司财务风险加大。债权人由于无法按期得到利息,风险也加大,就此要求公司增加风险溢酬,这就导致企业定期支出的利息等固定费用增加。同时企业投资者也因投资风险加大而要求更高报酬率,作为对可能产生的风险的一种补偿,使企业发行股票和借款筹资的筹资成本大大提高,财务杠杆负效应将会占主流。所以企业为了发挥财务杠杆正效应,必须促使企业合理控制风险,将负债比率保持在总资金平均成本攀升的转折点,而不能无限扩展。
综上,企业在财务决策时,应对自身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有充分而准确的估计,全面考虑财务杠杆大小及影响因素,趋利避害,适时调整,优化企业资本结构,保证企业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达到企业效益最佳目的。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在运用财务杠杆时,只要能够在明晰杠杆原理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财务决策来发挥杠杆正面作用并积极限制其负作用的产生,就能够使企业在有限的权益资金基础上,为投资者创造更多收益。
参考文献:
[1]黄佑军:《财务杠杆原理及其应用》[J];《经济论坛》2004(15):115-116。
[2]刘占强:《财务杠杆原理》[J];《科技与经济》2006(5):32-33。
[3]宋浮萍:《财务杠杆对企业资本结构的综合效应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6(10):67-68。
[4]李四泉:《论企业的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J];《科学之友》2006(3):37-38。
篇10
摘 要 经营杠杆原理、财务杠杆原理、联合杠杆原理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三大杠杆原理。在这里变动成本杠杆是对其补充。杠杆本身具有借助一个固定支点达到放大力量的功能。类似的,大部分企业正是利用了财务管理中的三大杠杆原理这一放大效应实现了飞跃。但是其作用具有双向性,企业在利用三大杠杆原理时须慎重,在看到其能给企业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也应关注隐藏在其背后的风险,积极采取措施来规避和分散风险。全面正确的衡量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要始终以收益一定时所承担的风险最小或风险一定时实现利润最大化为宗旨,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本文首先通过对三大原理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来推出各因素变化对其效应产生的影响,其次阐述三大杠杆在企业中的应用及三大原理背后存在的风险,企业应采取一些规避和分散风险的措施,最后强调三大杠杆原理的双向性启示我们使用需适度,滥用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亏损甚至会使企业陷入危机。
关键词 杠杆 亏损 收益 风险 控制
财务管理中的三大杠杆原理及变动成本杠杆原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每个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要想在竞争中获胜,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能够对外界变化作出及时正确的反应。尽量减少风险对企业的冲击,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求的生存和发展。杠杆效应的两重性要求企业管理者能够深刻的理解并正确的运用财务管理中的三大杠杆原理,风险和收益的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决策者对理论的片面理解,进而使得结果与预期相差甚远,最终使企业陷入绝境。财务杠杆原理贯彻财务活动始终,因此其作用不言而喻。
一、经营杠杆
1. 经营杠杆原理及内涵
经营杠杆又称营业杠杆,是指企业利用经营固定成本以达到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率大于销售额(或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企业的成本按其特征可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部分。在相关范围内,企业产销量的变动不会改变其固定成本总额,但它会使企业单位产品所分摊的固定成本发生升降,从而提高或降低企业收益的实现。
2. 经营杠杆原理的分析及应用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导致经营收益不确定的风险为经营风险,其主要影响因素为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价格变动、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固定成本在经营总成本中的比重的变动等。
在此引入经营杠杆系数(DOL)来衡量经营杠杆作用的程度,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销售额变动率的倍数。计算公式如下:
DOLQ =EBIT/EBIT÷Q/Q
DOLQ为按销售量确定的经营杠杆系数
DOLQ=Q(P-V)/[Q(P-V)-F]÷Q/Q=Q(P-V)÷[Q(P-V)-F]=[EBIT+F]÷EBIT
经营杠杆系数=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
(1)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条件下,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越小。相反,销售额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越大。
(2)在销售额一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成为其主要决定因素。企业可以通过适度增加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来提高经营杠杆系数使得利润以经营杠杆系数的倍数增加。当然其承担的经营风险也会相应增大。
(3)盈亏平衡销售量
QBE(P-V)-F=0 QBE=F/(P-V)
DOL=Q(P-V)÷[Q(P-V)-F]=1+F÷[Q(P-V)-F]=1+1÷(Q/QBE-1)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当销售量Q>QBE时,DOL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减小。当销售量Q
在经济繁荣市场需求高涨时,企业可以通过适当的增加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合理的降低价格来提高经营杠杆系数,这有利于增加企业的收益。
在经济萧条市场萎靡时,企业应当相应的缩减固定成本及单位变动成本,降低经营杠杆系数的同时也减少了经营风险,此措符合稳健性原则。
上述只是一般情况,因为不同行业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等的比例各不相同,对于钢铁等重工业其固定成本远高于纺织行业,所以各行业应视其各自的行业特点做适当的调整,以使其最大限度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财务杠杆
1.财务杠杆原理及内涵
财务杠杆是企业每股收益对营业净利的敏感程度,或者说是企业负债对普通股股东收益的影响程度。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举债是不可避免的,若企业大量举债,不能到期还本付息的可能性会较大,将导致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急剧上升,对企业收益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而企业财务风险来自债务资本,没有债务资本,就不存在财务杠杆作用,也就不存在财务风险。
2.财务杠杆原理的分析及应用
财务杠杆的功能可以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财务杠杆系数(DFL)是普通股每股盈余的变动率(或净资产报酬率的变动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计算公式如下:
DFL=EPS/EPS÷EBIT/EBIT
DFL=[EBIT×(1-T)/N÷(EBIT0-I)×(1-T)/N]×EBIT0/EBIT=EBIT0÷(EBIT0-I)
由上述推导可得利息费用与财务杠杆系数负相关,盈利水平与财务杠杆系数正相关。因此,在财务成本固定的前提下,息税前利润越大,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财务风险也越小;反之息税前利润下降,财务分险会增大。在收益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举债比例愈大,负债利息愈多,其财务杠杆系数愈高。因此,财务杠杆系数又反映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
上式为没有考虑优先股的情况,若要考虑则公式为:
DFL= EBIT0÷[EBIT0-I-DP/(1-T)]
由于企业资本结构的差异,经营杠杆系数也相差甚远,财务杠杆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对债务资本的运用而产生的财务成本,如借款利息、租金、优先股的固定股息等,只要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大于债务资金成本,管理者就会适当举债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增加投资者收益。但是企业应当严格的控制资产负债率,丰厚的杠杆收益固然具有诱惑,但是其背后总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决策失误,企业息税前利润大幅下降就会引起每股收益以财务杠杆系数的倍数减少。当息税前利润低于债务资金成本时就会产生亏损,若到期无法偿还借款,企业便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会面临破产清算,这是财务杠杆的“负效应”。
三、联合杠杆
1.联合杠杆原理及内涵
联合杠杆,是经营杠杆作用与财务杠杆作用对企业收益的综合影响。是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共同存在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
衡量联合杠杆效应的指标为联合杠杆系数(DCL)计算公式如下:
DCL=(EBIT+F)/( EBIT-I)
联合杠杆实际上是边际贡献总和与税前利润的比值。
2.联合杠杆原理的分析及应用
企业为了实现理想的收益,必须合理地匹配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寻求适当的联合杠杆,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一般情况下,高经营杠杆率与高财务杠杆率的配置是不明智的,因为它们会对企业收益产生剧烈影响,从而导致企业经营活动风险增大。所以,企业应将高经营杠杆率与低财务杠杆率配合,即企业进行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时,其资金筹集来源可主要采取增发普通股股票方式,并视情况少量举债;或将低经营杠杆率与高财务杠杆率配合,即在企业较少地扩大投资的条件下,可适当增加负债筹资规模。这样,通过调整投资规模、改变筹资结构等来选择适合企业的联合杠杆,尽量减少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四、变动成本杠杆
1.变动成本杠杆原理及内涵
变动成本杠杆是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化对息税前利润的影响,同样我们用变动成本杠杆系数(DCLV)来衡量其效用的大小。变动成本杠杆系数是指单位成本下降或上升一个百分点,息税前利润可以提高或降低多少个百分点。其计算公式如下:
DCLV=Q×V0÷EBIT
DCLV=EBIT/EBIT0÷V/V0=Q(V0-V1)/[Q(P-V0)-F]×V0/(V1-V0)
=QV0÷[Q(P-V0)-F]
此时假设成本减少,即V1= V0-V由公式可知变动成本减小,EBIT会增加。
2.变动成本杠杆分析及应用
因为经营杠杆系数与产品的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关系密切,我们不妨对两者进行对比讨论。
(1)当DOL>DCLV时,有P>2V0即变动成本率低于0.5,此时企业应当增加销售量,因为变动成本所占比例并不高,再降低变动成本没有增加销售量有效,因此企业应当将重心放在扩大产销量上。
(2)当DOL<DCL¬V时,有P<2V0即变动成本率高于0.5,此时企业可以充分的挖掘内部降低变动成本的潜质,尽可能的降低变动成本因为此时增加销售量对企业产生的效用没有降低变动成本大。
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产品属性各异、经营策略及股利政策不一,这些因素都会使得企业资本结构产生差异,那么对于变动成本占产品成本比重较低的行业,在运用变动成本杠杆原理时因以增加产销量为主,若同时还有降低变动成本的空间,企业完全可以双管齐下,但是前提是其降低变动成本的支出要小于由此带来的收益。相反,若变动成本比例相对较高,那么企业就应将重心放在如何降低变动成本上,因为此时息税前利润会随着变动成本的降低以变动成本杠杆系数为倍数增加,这不仅提高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而且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最后也能使投资者获得满意的收益。
参考文献:
[1]Arthur J Keown, David F Scott, John D Martin,朱武祥译.现代财务管理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