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践行绿色生活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践行绿色生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时期;绿色施工;施工管理;应对措施
前言
“绿色”是时代的主色{,是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撑。建筑施工管理践行绿色施工理念,就是将“绿色”延伸,优化传统施工管理策略、创新施工管理理念,进而提高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当前,绿色施工理念已在建筑施工领域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如何深化应用成效,关键在于如何明确绿色施工管理的概念,认识理念的践行原则,进而构建相应的管理策略。本文立足绿色施工管理理念,就如何践行提出了几点建议。
1 绿色施工理念及践行原则
“绿色、环保”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强调施工建设应践行“绿色”理念,打造绿色建筑施工。绿色施工是指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确保施工质量安全的同时,应依托科学有效的施工管理,实现建筑施工建设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实现节能、节材、节水等的环境保护,就是绿色施工管理的重点。实施绿色施工管理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一方面要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要求、技术标准,另一方面要将“绿色”理念贯穿于建设施工的全过程。从建材、能源及用地的节约,到无尘施工、无噪声扰民的施工环境,都是体现绿色施工理念下建筑施工的科学管理。就本质而言,绿色施工理念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践行,应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1.1 系统化:绿色施工应体现“系统化”,着眼于整体效果
绿色施工不是某一部分的“绿色”,而是整个工程践行绿色理念。因此,绿色施工的“系统性”包括了工程组织设计、准备及施工等环节,各环节在践行绿色理念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时期的施工环境、质量技术要求,科学合理的采取控制措施,进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建筑的“绿色、节能、环保”的整体效果,将绿色理念贯穿其中。
1.2 社会化:绿色施工应体现“社会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
在传统建筑施工管理中,节能减排效果的实现,主要在于现场施工环境的改善;建材、设备利用的最优化。这些举措能够实现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要求。但是,绿色施工具有“社会化”特点,强调绿色施工管理不仅仅是对施工用料、排放等的节能管理,同时也应着力于施工过程中社会对施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监督。绿色施工应最大程度地消除对社会环境、生活及工作的干扰。
1.3 信息化:绿色施工应体现“信息化”,强化建筑施工管理效率
建筑施工管理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强调管理效率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提高各施工点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应依托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强化对各工程的动态化管理,进而及时了解施工现场。如,通过信息化施工,能够依靠动态参数设定工程施工量,进而提高了管理效率。因此,建筑施工管理应突出管理的全面性、信息化,适应新时期建筑施工管理的要求,实现“一体化”施工管理。
2 绿色施工理念下建筑施工管理的构建策略
绿色施工理念契合了新时期建筑施工“绿色、环保”的内在要求,对于推进建筑施工现代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践行绿色施工理念的过程中,建筑施工管理应着力于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人员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二是抓好施工材料管理,减少对施工建材的消耗;三是强化施工设备管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四是落实施工质量管理,有效践行绿色施工管理理念。
2.1 强化人员管理,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伴随有大量人力资源的投入,如何实现施工人员的科学化管理,是提高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进度的重要基础。施工人员是否具有“绿色、环保”理念,是影响建筑施工绿色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1)强化施绿色施工的理念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认识,进而在施工操作中能够规范思想行为,践行绿色施工理念;(2)对于不同的施工环境、施工要求,要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性,以更好地完成施工任务,确保施工工艺技术到位;(3)人力资源闲置、浪费是造成施工成本增加、施工效率低的重要原因。特别是施工人员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为此,要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践行履行施工准则、绿色施工原则,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进而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做好“和谐、文明、绿色”施工。
2.2 好施工材料管理,减少施工资源的消耗
建筑材料是施工建设中的主要资源,是绿色施工管理及实现的重要方面。从实际而言,建材绿色施工管理的构建,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在建材的选购环节,应确保建材符合国家指标标准要求、满足工程施工设计标准。建筑材料无有毒物质挥发,对周围环境无影响。这是在建材采购环节中,需要有效落实的工作重点;二是建材运输、现场管理环节,应强化对建材质量的有效控制,防止建材因管理不善而出现腐蚀等问题,进而对环境造成影响;三是在建材使用环节,应严格制定使用管理制度,施工建材的使用申请、发放,都应依照规定执行,出现工程变更等情况,应及时与工程设计部门联系,并核准无误之后发放;四是强化施工现场监督,特别是对于建材的使用情况,要进行有效管理,减低能耗的同时,提高建材的使用率。
2.3 强化施工设备管理,减少对周围环境影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伴随有大量施工设备的使用,如何实现施工设备的妥善管理,也是绿色施工理念践行的重要内容。首先,建筑施工设备应做好日常管理及维护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落实使用及操作责任,进而提高工程设备的使用效率;其次,科学规划施工时间、合理运用施工设备,减少施工设备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噪声污染是重要的污染源,应进行有效控制;再次,优化施工设备配置,特别是一体化机械设备极大的减少建筑工程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提高了施工效率,促进了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
2.4 落实施工质量管理,有效践行绿色施工理念
施工质量管理是施工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绿色环保的重要环节。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制定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强化施工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首先,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应强化施工质量管理,依托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施工建设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其次,提高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强化对资源使用效率的管理,进而避免资源闲置、浪费,对施工环境等的影响好的。因此,好的工程质量,可延长项目寿命、降低项目日常运行费用,利于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本身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集中体现。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绿色施工理念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践行,是优化施工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在笔者看来,绿色施工理念的实现,关键在于强化绿色理念的宣传教育,通过强化施工人员、建材、设备及质量的管理,夯实绿色施工理念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落实。现代建筑业的发展,应践行“绿色、环保”理念,优化行业发展的内外环境。
参考文献
[1]孙佩刚.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2).
[2]王光业,陈亚楠.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物业,2016(06).
[3]李鹤翔.浅析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及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2014(07).
篇2
关键词:高中生;绿色化学;引入;策略
在高中化学实验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因我们的不当操作而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有必要加强绿色理念的强化。特别是在环保理念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高中生需要从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全面推动化学学习向无污染和效率化方向发展。而绿色化学理念则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一种环保教育理念,其可以逐步引导我们走上绿色化学学习之路,避免因化学学习而引发环境污染问题。
1更新学习理念,调整学习内容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学生只需要在课堂下面认真听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即可,无需思考其他的化学知识,这虽然也可以使我们高中生了解化学知识的一些具体用途,但是却没有意识到化学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许多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只是抱着“考试考取高分”这种学习心态来学习,至于化学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则置之不理。在这种学习理念下,我们高中生彻彻底底地沦为了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习“机器”,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识,更无法形成良好的化学素养和环保意识。而绿色化学理念则讲究增加化学学习中的环保理念,以便使绿色化学思想可以渗透到我们每个高中生的学习中来,使我们可以自主参与化学学习过程中的环保活动,逐步提升自身的环保能力,同时也可以借此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避某些高中化学危险实验,提高我们学习化学知识的安全性。比如在每节化学实验课结束之后,我们高中生需要将残留的化学实验物质进行合理处理,如对于酸性物质要进行中和处理,切实避免有毒或者污染环境的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在树立绿色化学学习理念之后,我们所接触的化学学习内容也应该进行适当地改进与调整。当前我们高中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教育部所指定的教材,具体的学习内容调整就是要在充分了解、学习和掌握教学大纲所分配的各项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再适当地学习一些绿色化学方面的知识,有效地结合传统化学知识和绿色化学元素,从而达到践行绿色化学理念学习与应用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塑料等有机化学物质等方面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高中生可以积极思考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相关知识和现象,比如废品收购站会回收利用生活中废弃的塑料制品等来避免其对环境造成污染,或者在开展燃烧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思考如何提升燃烧的效率等,以便借助这些绿化化学内容的学习来使我们高中生逐步形成正确的绿色化学理念。
2引入绿色思想,消除实验风险
实验是我们高中生化学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提升我们动手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要条件。但是在我们高中生开展化学实验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不当的操作而引发环境污染问题。比如,在实验完毕之后,部分学生如果没有做好实验废弃物的处理,那么就可能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甚至安全隐患。而在绿色化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高中生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验操作,以全面消除实验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各种污染风险:(1)规范高中生实验操作。在化学实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高中生不可避免地需要接触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或者在经过化学之后所产生的化学产物带有毒性。因此,在实际的实验操作中,我们高中生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实验操作步骤来严格执行,并要做好实验用品和用具的摆放和归置工作;实验室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性,避免因有毒气体危害我们的健康;要及时采用合理的方法来处理实验之后的废弃、废液,同时需要将已经用过的实验仪器和设备进行彻底清洗。(2)在实验室中可以进行一些微型实验,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与传统实验相比,微型实验同样可以满足实验的现象观察和原理验证过程,所以其更加符合绿色化学理念,同时也可以借此来增强我们高中生的环保意识。(3)适当降低实验药品的浓度,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实验的整体效果,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所以在平时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学生需要尽量降低实验所用药品的浓度,至少不要放多,以便可以通过减少药剂用量来节约药品以及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在我们学到“自燃现象”这部分化学实验知识的时候,所采用的白磷和二硫化碳试剂均具有很强的毒性,并且产物五氧化二磷也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此时可以采用镁粉和石英粉末来进行替代,并将生成的硅化镁至于水中,其所生成的气体也同样可以在空气中产生自然现象,但是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走出课堂学习,践行环保实践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单纯地接受课堂学习,我们高中生增长的只是化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但是却无法培养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所以我们高中生需要走出课堂学习,在社会生活中去践行环保实践活动,具体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主题班会或者社会调查等来逐步培养我们高中生的环保意识。例如,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高中生可以组团到学校或者家庭周边的一些化工企业、水泥厂或者污水处理厂去考察这些企业或者工厂是如何处理“三废”的,以便使我们真实地感受到环境污染的危害,从而促使我们高中生自主践行绿色化学实践。总之,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在提升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引发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为了可以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发挥社会大众的共同作用,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高中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必须要具备严谨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化学思想,以便在平时的化学学习中自觉落实绿色环保实践,避免因不当的化学实验操作而引发环境污染问题。
作者:王达玉 单位:山东省临沭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篇3
此前,我国已制定和出台了多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虽也涉及公民的环保责任等,但总体而言,在国家层面颁布专门针对公民个体的环保行为规范与准则,这应是首开先河。虽然《行为准则》不具备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硬约束,而更多是要靠教育、宣传和引导来影响人们的行为,但其地位和意义却不亚于任何一部法律。
可以说,以《行为准则》的颁布为标志,我国环境治理的重心将由完全靠法律匡范的“外约束”,转为依靠民众的行为自觉的“内动力”, 双管齐下,内外并重,标本兼治,从而走上人与环境和谐共处,良性循环良性发展的道路。
《行为准则》共有8方面内容,分别是:关注空气质量、做好健康防护、减少烟尘排放、坚持低碳出行、选择绿色消费、养成节电习惯、举报污染行为、共建美丽中国。《行为准则》简洁明了、易记易行。有些方面还较具体细致,比如尽量合作乘车、步行或骑自行车,不驾驶乘坐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不随意焚烧垃圾秸秆,不燃用散煤,少放烟花爆竹,抵制露天烧烤;以及适度使用空调,控制冬季室温,夏季室温不低于26摄氏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减少待机耗电等。
环境污染给人类生活造成愈来愈大的困扰甚至危害,但许多人很少想到,我们自己既是“受害者”,其实也是环境的“施害者”。如近年全国各地日益频发的雾霾天,它固然与工业化生产密切相关,但其中的汽车尾气以及焚烧秸秆造成的烟雾等,都与人类的日常生活习性有关。即便工厂的废气排放,某种程度上也与人们过度的物质追求不无干系。如过度包装所用的纸,每生产一吨纸便需数吨木材,要伐几十棵树木;又如家庭空调普及对电力的巨大需求,其中的煤炭消耗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
正是人类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剧了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加剧着环境的污染。因此,如何改变人们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公民个体及社会组织的“污染排放”,就成为人类不能不考虑的问题。出国的人们常能感受到一些发达国家公民的环保意识,近些年来,甚至出现有些外国人在中国的景点捡垃圾的现象,当环境责任意识升华为公民的行为方式时,保护环境就变成个体的自觉行动了。
事实上,发达国家也是从环境污染治理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从而以法律等形式倡导公民确立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如美国的《环境教育法》规定了国家对公众进行环境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英法德等国则加强宣传,积极推动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并制定奖惩措施,鼓励公民节能减排。英国的电视上几乎天天都有环保新闻。日本从小学到高中,环保都是学生的必修课,节能环保和循环再利用观念可说是深入人心。
人类共有一个地球,环境保护以及大气污染治理,离开了广大民众的参与,成功将遥不可及。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没有对环境的自觉爱护与节能、绿色环保意识的配合,污染治理就会如伊索寓言中西西弗斯推巨石上山,周而复始,恶性循环。而且,在治理的过程中还将消耗更多的资源和能源。
篇4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建筑行业的进步是人类文明进程不断发展的重要标志,房地产事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就业率,还为经济发展贡献了不小的力量。然而,在快速发展中,建筑行业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后果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警觉,人们在追求经济的同时,更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绿色建筑经济如何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建筑行业的一个新课题。
1绿色建筑经济的内涵
要想分析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就要对绿色建筑的内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绿色建筑,就是在进行建筑活动时使用环保的建筑材料,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绿色建筑对建筑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具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和相关技术。我国目前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还不成熟,建筑技术和设备还在紧急研发和创新的阶段。绿色建筑起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工业化发展,能源需求量大,石油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原料也出现了资源短缺的情况,发达国家兴起了节能技术的研发活动,其他国家也效仿起来,由此引起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现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能源使用率逐步提高,科技发展使绿色建筑的理念得以充分实现,我国正处在绿色建筑快速发展时期,取得了很多较高的成就,但是也因为制度、技术、理念等缺乏完善,出现了不少难以逃避的问题。
2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不足
2.1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经济是衡量一个企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由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为了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已经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例如,建筑质量不合格,出现了“楼歪歪”、“楼脆脆”等问题,新建好的楼房像一个“病危的老人”,弄得居民提心吊胆。同时,企业由于缺少保护环境的意识,导致建筑垃圾污染水源和土壤,破坏了生态环境,也为企业的发展设置了障碍。缺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阻碍建筑企业发展的最大原因。
2.2相关法律尚不健全
绿色建筑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着很大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绿色建筑的有效施行。目前,不仅仅是国家,普通民众也对绿色建筑缺乏足够的了解,没有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绿色建筑就像箍住了飞翔的翅膀。建筑企业和施工各方没有完全践行,绿色建筑更像是一个口号,空洞无力,还无约束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很难实现突破性发展。
2.3缺少激励政策
缺少激励政策和法律不健全是遥相呼应的。由于缺少相应的精神或物质激励,很多企业很难参与到可持续发展中,绿色建筑就像超市的“滞销”商品,买主甚少。所以,要想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政府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相应的奖励增加企业的积极性。
2.4缺少技术支持
不管是设计、施工,还是管理、检修,都离不开专业的技术,技术跟不上,再好的材料也难以保证建筑的最终质量。我国目前还缺少节能减排的核心技术,而西方工业化进程较早,建筑行业发展水平较高,我国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学习技术,从源头上进行革新。另外,应该设立专门的技术研讨小组,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交流,及时总结经验,为下一次的工作提供指导。
2.5缺少充足实践
不少企业在宣传自己的建筑作品时都喜欢冠上“绿色”的帽子,在介绍相关创新技术时说的头头是道,相应资料也十分齐全,但是,绿色建筑项目是否具有如此高的水平,其真实性还有待讨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缺少完善的理论和必要的实践,绿色建筑的应用面还是比较窄。不少企业认为,节能减排就是将各种新技术进行堆砌,觉得使用了就是创新了,这种想法无异于一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企业能够如此大张旗鼓的宣传,就是由于普通民众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
3促进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政府应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这项措施包括提高政府对绿色建筑的重视程度、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三个步骤。首先,政府应该提高自己的可持续的观念,了解绿色建筑的相关内容,加强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定期和企业进行交流,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完善法律法规就是指政府应该为节能减排制定专门的规定,如果企业造成较大程度的污染,就要对其进行严格惩罚。正所谓“不打不成器”,政府应该起一个督促的作用,促进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另外,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对积极践行节能减排理念的企业进行适当的奖励,减少税收,增加其积极性,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建筑环境。
3.2改变普通民众的相关观念
建筑为普通民众提供居住的房屋,保证建筑质量居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使人们对绿色建筑有充分了解,在选择建筑房屋时就能够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时,媒体应该发挥其作用,承担起社会责任,制作相应的宣传短片,生动形象的向公众阐述绿色建筑的概念。在普通高校,老师、辅导员也应该强化绿色经济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培养相关人才奠定基础。只有具备了绿色的理念,才能促使学生认真学习、了解甚至从事绿色建筑经济行业。鲁迅说;“医身不如医心。”其内涵就是挽救错误不如从源头减少错误,这就要求普通民众要积极参与到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中。
3.3节约各项资源
浪费资源主要体现在浪费建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充分的节水、节地、节材、节能。节水主要是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例如在清洗车辆或设备时,应该设置相关装备将用过的水收集起来,用于洒水、降尘、冲洗建筑地面等。另外,生活用水也不能忽略,施工人员应该合理利用水资源,杜绝浪费。第二,节地。节地是指在选择建筑场所时,应该尽量避开土壤较肥沃的土地,选择不利于耕种的土地,同时,设计建筑时应该合理紧凑,将建筑面积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既减少了土地项目的支出,又保护了土地资源。另外,改良土壤也是合理利用土地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土地相对贫瘠的地方,应该合理改善小区内土壤,通过施肥、换土等措施,增加绿化面积。第三,节材。节材就是节约建筑材料,在选择钢筋、水泥、混凝土的时候,应该选择高强度、高质量的材料,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选择性能最高的用料,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时间,减少废料。同时,选择材料应该践行绿色理念,选择对环境污染小、利用率高的材料。施工人员在具体操作中应该准确到位,确定准确的用料数量,防止积压,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第四,节能,节能要从具体细节入手,使用节能灯、节能设备,做到人走灯灭,尽量白天施工,充分利用阳光。建筑要向阳、南北通透,用户在使用时能够不借助其他设备实现通风、换气等。
3.4保护环境
绿色建筑不同于传统建筑利益至上的观念,它将减少能源消耗、注重生态平衡放在首位,因此,要践行绿色建筑就要保护环境。这要求建筑团队使用环保的建筑材料,通过资源利用率高的相关设备提高总体效益。
4结束语
环保是目前全球都在践行的理念,未来也将继续发展下去,绿色建筑经济作为建筑行业充分优化的结果,应该被更多的建筑公司所使用。为此,政府、企业和公民都应该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
作者:许王生
参考文献:
[1]刘玉波.城市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探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06):53-55.
篇5
关键词:绿色化学;初中化学;有效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008
所谓绿色化学指的是对环境无害、清洁的化学,在生产或者实验中,先进生产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或因生产而产生的污染,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绿色化学在环保理念指导下受到人们的推崇。因此,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需要把这种绿色理念融入课堂内容的教学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化学规律,而且也可以让学生掌握化学的应用方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一、结合化学知识点,向学生灌输绿色化学的理念
化学这门课程中的知识点较多,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挖掘化学教材的内容,找到有效的切入点,把绿色化学这一理念在知识点讲解中向学生输入,帮助学生在接受化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与绿色化学相关的知识。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指导,把化学课本中的内容顺利地迁移到生活中,为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践行绿色、环保的理念。
如化学教材中硫酸章节所涉及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传统与现代工艺在硫酸生产方面的具体流程,然后对比分析二者带给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硫酸知识的认识能力,而且还可以深入分析硫酸生产过程,尤其是观察其中产生废弃、废水以及废渣等污染环境的情况,同时引导学生分析酸雨的形成,以及酸雨对人类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危害。例如,对建筑物产生腐蚀作用等。再如,教师讲授化学知识中有关“空气构成”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迁移到雾霾的形成中,便于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中能够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促进初中学生对绿色化学这一理念深入认识。
二、通过化学实验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绿色化学的应用
化学教材中包含许多实验内容,这些实验内容不仅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而且教师也可以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实验内容的教学,向初中学生展示绿色化学如何在实验中运用。一方面,是从绿色化学指导实验的角度,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理念在实验中地运用,另一方面,通过化学实验内容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实验,从而在设计实验方面做好改进,使化学实验能够符合与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
如初中化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验就是氧气制取,在这个实验中,主要材料是H2O2与 MnO2,在这一实验中消耗了大量MnO2,并且当使用完MnO2之后,难以过滤,这也导致MnO2浪费了。如果MnO2的用量不当,在实验中发生剧烈反应, 导致H2O2 的溢出,这对实验人员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在这一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如何科学地运用以及改进MnO2的使用方式,避免出现上述情况,这就是在化学实验中向学生灌输绿色化学的有效途径。有的学生提出把MnO2磨成粉末再制成颗粒,能够避免过滤也不用直接取出,同时可以对实验中所产生的物质收集起来,把绿色化学的思想在实验中传递给学生。
三、结合化学习题,掌握绿色化学具体应用理念方式
绿色化学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教师需要在初中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时,通过有效的渠道把这一理念灌输给学生。其中,通过设计化学习题就是良好的方式之一。学生通过阅读以及分析这些习题,然后理解绿色化学的内涵,更好地保证学生在做习题中,运用以及掌握绿色化学的知识,从而知道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习题1:绿色化学的含义是 。
A. 一次性使用的产品
B. 通过无害原料的应用,生产环保产品
C. 颜色是绿色的产品
D. 绝对没有化学物的产品
习题2:在以下做法中找出与绿色化学的理念相违背的选项 。
A. 回收废旧的金属再利用
B. 用垃圾或者秸秆发电
C. 运用清洁能源
D. 大量使用与开采化石燃料
习题1的答案为B,习题2的答案为D,通过这两道习题,让学生掌握绿色化学在生活中具体的应用。
四、结束语
以我国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绿色化W的理念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通过化学知识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掌握环保的理念。因此,教师需要循序渐进地把绿色化学的理念运用在教学中,同时结合化学教材内容、实验,把绿色化学这一理念更好地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与接受这一理念,同时让绿色化学为服务环保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庄加荣.新课改下中学化学教育的优化与调整[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6).
篇6
作者熊焰是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转向低碳之路的先行倡导者与践行者。他创办的北京环境交易所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碳排放权的交易机构,一直致力于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构建,2009年推出中国目前惟一的自愿减排“熊猫标准”,2010年年底基于“熊猫标准”的碳交易将首开先河,北京环境交易所将成为最主要的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
低碳革命势在必行,低碳生活已经开始。从政府机构到民间组织,从企业到个人,都将被深深卷入其中。以新能源的开发和高效使用为核心的这场革命,究竟将把我们带进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它将如何重新塑造我们的生活方式?在这样一个巨变面前,企业和机构如何应变求存并乘势而起?个人如何适应即将来临的低碳世界?
《低碳之路》对目前低碳行业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企业、IT、金融、交易、消费等,即各行各业到底该如何去走低碳之路作出了深入思考。书中系统分析了“碳税”和“碳交易”等各种减排机制在不同条件下的有效性。
低碳革命不仅仅是需要去郑重承担起来的一份责任,它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发展机会。瓦特发明蒸汽机,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机器动力时代;爱迪生发明电灯,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力工业时代;固态电子元件发明,开启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书中认为,因为新能源问题与应对气候变化,催生了第四次工业革命,人类将进入低碳时代。
前三次工业革命,中国都落后于人,现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之际,中国赶上了时代潮流,与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对未来中国而言,低碳转型不仅是生存之术,更是发展之道;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因,又是转变的方向。中国弯道超车,这是最大的机会。”
作者深信“低碳”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最大机会,中国有充分的条件形成低碳经济最大的市场。书中认为,低碳经济象是一条三条腿的板凳,低碳经济的培育离不开政策、技术和资本这个三位一体的支撑框架。缺少任何一条腿,都将导致板凳的不稳。
以低碳的标准来衡量,作为时代宠儿的IT业也受到了指责。电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电脑新旧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提升,大量电脑垃圾难以处理,IT工业所付出的环境代价惊人。电脑生产商全是碳排放的大户。IT产业相关碳排放已经成为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一年产生的碳排放达8.6亿吨。苹果公司已经开始减少有毒材料的使用,通过设计更小、更轻的产品来降低碳排放。
篇7
关键词 节约型社会 可持续发展 绿色设计 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进入20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不断地消耗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并制造大量的工业垃圾、工业废气,加剧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以上这些人类共同面临的窘境,已引起环保人士、设计工作者乃至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我国着重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针对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所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设计行业的工作者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强调绿色设计,节约型设计,低碳生活方式的践行与推广,在各设计艺术专业的教育和实践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设计的本质与目的
设计源于需求。一定意义上,社会需求的满足往往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作为一种具有本质力量的创造性社会实践行为,设计满足社会需求的使命总归是要通过实现某种社会生产力才能得以完成。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并试图影响甚至改变某一特定人群思想、活动的过程。
设计的本身是创造。设计是人类未来不被毁灭的第三种智慧。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研究设计也就是要研究人的需求,并将需求转化为产品。并且要使人们能通过设计感受到生活环境的变化,并由环境改变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
2中国设计现状分析
近年来,国内建筑设计市场大部分已被外国设计师占领。甚至到目前,国内标志性的公共建筑中几乎很难见到本土建筑设计师的名字,如中央电视台大楼由荷兰设计师雷姆・库哈斯设计,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设计师保罗・安德鲁设计。
据业内人士分析,中国的部分招标方和开发商弥漫着一股“攀高斗富”、“崇洋贪新”之风,而不是关注设计受益的主体的需求,没有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思考设计。同时,中国由于物质条件与发达国家有差距,所以在设计理念、整体规划、环保、功能性、商用物业布局等存在一定差距,而且抄袭现象较为严重,国内设计师的能力受到很大制约。在这种形势下,要扭转中国建筑设计的不利局势,必须提高中国设计师的水品,还要招标方改进自己的思维观念、审美观念,并且将可持续的设计理念融入作品当中,既要达到这个要求并且要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
3可持续设计理念
可持续设计是一种构建及开发可持续解决方案的策略设计活动,均衡考虑经济、环境、道德和社会等问题,思考设计的引导作用和满足消费需求,维持需求的持续满足。可持续设计要求人和环境和谐共处,设计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又能兼顾保障子孙后代永续发展的产品、服务和系统。
可持续设计必须“放眼世界,行于足下”。面对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当代设计应义不容辞地将实现自然生态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作为重点。
4未来设计的延伸方向
可持续设计理念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果实来获得人类自身永续生存与发展的认识,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从原始的生存需求中就懂得“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义赏》)。这种提倡适度开发、可持续发展,反对追求短期利益的生存智慧,正是我们祖先通过长期生产实践获得的经验认识的升华。
中国巨大的人口压力和有限的自然资源,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再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将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在当前这个背景下,认识可持续设计理念在中国推广的重要性具有迫切需要。面对现在资源紧张和浪费的矛盾现状,如何循环有效的利用这些有限资源是值得我们反复推敲的。尊重自然,并赋予它新的意义是我们做为设计工作者必须坚持和实行的不变宗旨。
5总结
“节约”反映了一种新的设计理念、新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是实现可持续设计的一条根本出路。实现节约型设计要从根本上实现资源的整合,从初步的设计研发阶段到实际的生产,再到最后废弃物的循环使用,每一个环节都应当贯彻节约概念,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合理地使用资源。这不仅仅是设计师的责任,也是所有参与者的共同责任,需要各领域的工作人员积极配合。贯彻实践节约型设计,深入发展可持续,践行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建设中国节约型社会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王,陈汗青.设计生态化的社会实现研究――设计的社会生态学论纲[J].大众文艺,2012(23):77-78.
[2] 孙成仁.可持续设计:从概念到实施[J].新建筑,2002.
[3] 李安巧,罗榜圣.从我国的资源状态看绿色设计的重要性[J].经纪人学报,2005(3):15-17.
篇8
关键词:环境;劳动者;绿色工业文化;现代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宋晶(1979-),女,辽宁抚顺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课题项目:2011年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的舆论环境研究”(编号:CEYP5006),主持人:张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6-0030-05
绿色工业文化是后工业时代的整体生态理念,它体现着劳动者间的关系,体现着代际关系以及人类的生产与生物界以及整个自然界的关系。现代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生态文化问题。当前人类的生产活动已经进入技术爆炸的工业化时代,思想观念却仍停留在蒙昧时代,被“灰色”污染的行动意识所支配,致使各国屡屡陷入生产规模扩张与环境污染并行,GDP总量不断增大与环境治理并存的怪圈。不能不说这是人类精神的沦丧,传统的“灰色”工业文化成为了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桎梏,成为破坏自己生存环境的“元凶”。
绿色工业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要求建设文化繁荣的软环境,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绿色工业文化体现人类精神家园的应有之义,它以生态文化为导向,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改变原有高污染的“灰色”工业生产方式,发展新型的“绿色”工业。这已随着《持续发展与产业生态学白皮书》报告[1],在全球范围达成了共识:“绿色工业文化”是世界工业发展大环境下滋生出的新理念。职业教育应该对之做出反应,把承担推广、践行绿色工业文化作为自己的任务。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通过培养一线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作者为社会生产活动输送新鲜血液。它是中国工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人力资源要素,职业教育学习者的素质体现着我国劳动者人力资源素质水平的高低。如何把先进工业文化理念渗透到整个职业教育,使先进生产理念扎根于每一位准职业人的心灵,是在新的形势下职业教育理论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绿色”工业文化的兴起及其价值意义
绿色工业文化是绿色工业彰显的文化,是绿色文化与工业文化融合而形成的后工业时代的工业文化。它表征于后工业时代人类超然于工业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制度、组织体系的总和,它反映生态整体和敬畏自然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来支配和指导人类生产实践活动,要求人类以理性态度看待财富,在确保经济社会乃至整个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工业生产,追求人类福祉。
(一)“绿色”工业文化的兴起
海德格尔是最早关注生产技术与人类生存环境关系的学者,其后期研究的主题重在维护人的生存基本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认为,人类利用技术科学对世界进行掠夺性索取,造成了生存世界的恶化,“大地荒芜,世界倒塌”,导致“现代人已经被连根拔起”,世界已不再是人“生活于其上的地球了”[2]。严峻的生存危机呼唤一种新型工业文化以建构人类生产与生态的和谐发展,绿色工业文化正是人类反思其生产活动与生存环境系统尖锐矛盾后产生的一种回归自然的文化现象。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经济理论系统论述了人类发展的资源的长久支撑问题;80年代,美国的E.拉兹洛发表《进化—广义综合理论》,指出社会生产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在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号召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要求各国“减少和消除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过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会议制定了“21世纪议程——促进教育、公众意识和培训”的方案,就“重新确定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之方向;增强公众意识;促进培训”的环境教育的“行动基础”、“目标”和“实施手段”[3]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环境是支撑工业生产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要素,人类应当热爱并感恩大自然,倡导节俭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谋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从此,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等绿色工业正日益被人们所接受并渗透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绿色工业文化正引导着“绿色工业世纪”。
(二)“绿色”工业文化蕴含的价值意义
第一,彰显工业生产的公共道德责任。绿色工业文化彰显道德经济,倡导发展经济要受生态伦理约束,遵守敬畏地球家园的伦理原则,承担维持工业生态系统平衡的“生态责任”,这是保证绿色生产得以实施的基本道德推动力。工业生产如果放弃其道德责任,必然会为经济的增长付出高昂代价:以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换取物质欲望的满足。传统工业资源配置中“公地的悲剧”和“搭便车现象”,以及内部的经济与外部的不经济现象的普遍存在都证实了承担生产的道德责任也是一个囚徒困境。由此,绿色工业文化昭示人们从整个生物圈的角度看待生产实践,以非常谨慎的态度看待生态阈值并警惕地球参数的变化,采取外部不经济内部化的措施,规避“边生产边治理,同时为医疗付出更大代价”的现代化怪圈。
第二,表征对劳动者个体的终极关怀。如果说绿色工业文化主张维持工业生态系统平衡,彰显工业生产的道德责任,体现了人类发展生产的社会责任,那么绿色工业文化主张对个体的终极关怀源自对于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的追问,它反映出人类发展工业的终极价值追求,聚焦于个体人生的幸福与否。毋庸置疑,人生于斯、长于斯,最后归于斯的自然就是人类的终极依托[4]。人正是因为对自然的探索,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才获得了生命的尊严;也正是因为对责任的承担、对内心道德律令的践行,才获得了巨大的道义力量。承担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责任与对人类个体的终极关怀一致决定,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与美丽,对于人类自身有利,是人类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和保护生态环境应有之义。
二、现代职业教育应是“绿色工业文化”的基本载体
文化与教育相伴而生,成为教育的灵魂,促使教育担当起引导社会文明进步的责任。教育支撑着文化存在和发展,提供文化存在的活力。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转型,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革命,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教育的文化的启蒙和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当之无愧的成为引导社会文明进步的灯塔。现代职业教育是工业化的产物,她曾作为支撑工业化的奠基性力量,推动着工业化进程。面对工业文化的转型,即由“灰色工业文化”向“绿色工业文化”的转型,现代职业教育有责任使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成为培养职业人精神养料,为绿色工业文化提供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使自身成为绿色工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教育类型比较,现代职业教育与各类产业结合得最为紧密,作为认同并践行绿色工业文化的职业人的载体,有助于其传播绿色工业文化的职能的发挥。通过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及其教学、技术培训,现代职业教育将“生态和谐”、“人与自然作为统一整体,追求人与自然平等共生”的观念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出认同并践行绿色工业文化的现代职业人。在此前提下,现代职业教育以为国民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本位才有意义;现代职业教育与企业之类经济组织比较,又具有教育固有的公益属性。而企业不可摆脱经济人属性,其本性上是逐利的,绿色工业文化很难从工业体系本身生发出来,传播绿色工业文化的任务需要由具有公益性质的教育承担,传播绿色工业文化的重任便历史的、逻辑的成了现代职业教育的责任。承担如此重大的使命,要求现代职业教育树立既服务产业又引领产业的理念,在服务产业中创生绿色工业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职业教育充当了传播绿色工业文化的基本载体。
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承担传播绿色工业文化的基本载体有其质的规定性。现代职业教育活动属于制度化的活动,其人才培养目的与规格体现于国家意志。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合格公民、合格劳动者的意识与行为特别增设了“环境生态意识与行为规范”,要求劳动者遵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体要求和原则[5]。这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提出明确的要求:“绿色”工业生产理念构成了未来从业者职业伦理和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为绿色工业文化存在提供活力的劳动者是我国教育目的应具有的价值选择。现代职业教育绝大多数的毕业生都将成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人才,他们在母校形成的素质和观念将直接带到工作岗位上,体现于职业行为中。此外,保持工业生产与环境协调关系,已作为国家意志承诺于国际社会,成为与产业相关的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职业教育传播绿色工业文化的重要任务在于,使学习者或受训者理解并会处理工业生产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工业生产与生态平衡的关系的实质是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性对工作世界处理好发展生产与环境和谐的要求,是所有政府和企业组织必须面对的问题。职业教育对工作世界状况关照的特质决定,产业世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自然应该成为职业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中心。这已为先发国家经验所证实。一些深受环境污染之苦的发达国家,绿色工业已经开始付诸实施[6]。事实证明,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需要大批重视绿色生产、懂技术、能治理环境的人才,政府和企业也就更关注未来人才的生态素质,从客观上要求这些“准企业人”必须具有绿色生产观念和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 现代职业教育传播绿色工业文化,要结合专业,“注重具体的职业,旨在弥补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差距,因为这些知识和技能有助于个人就业并参与环境和发展工作”[7]。当未来的职业人认同并主动践行绿色工业文化时,职业教育才算承担起传播绿色工业文化的任务。
绿色工业文化教育蕴含潜在、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决定现代职业教育应该承担传播绿色工业文化的完全责任。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学生进行绿色工业文化教育能够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收益。拥有大批具有绿色生产理念的人才,就可以通过节能节约、回收废物、防止污染扩散等手段间接地提高经济效益,这对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是一种潜在的投资。据有关资料分析,工业企业中造成严重后果的环境污染事件所带来的企业经营成本增加、社会危害恶劣,究其原因,很多是由职业道德问题带来的,即技术工人绿色生产意识差,责任感不强、违反操作规程或工艺操作不当造成的。可见,技术工人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对环境污染的控制、防止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有重大影响。工作在一线的技术工人都具有积极的绿色生产意识和正确的绿色生产知识与生产技能,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也就提高了。由此提出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中专业技术人员绿色工业文化理念培育的问题,是现代化工业大生产推广的战略性问题。
三、“绿色”工业文化融入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绿色工业文化融入工学结合教育过程
实践是把握世界最直观、最准确的方式。在实践中学习是职业教育的真谛。人对外物的认知由实践开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在认识指导下开始新一轮的实践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文化素质的提升不能只靠教师的说教或书本上的间接经验,更多的是在做中体会,通过亲身活动、实践探究和体验得来。在企业顶岗实习中,学生体验职业文化,理解工作过程的原理,将其创生为自身的直接经验和实践智慧,转化为在实践中分析和解决生态问题的实际能力。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决定,学校和企业同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在工学结合办学中各负其责,对学生进行绿色工业文化教育。学校应积极搭建平台让学生到优质的生态工业园区实习,使师生能够亲身体会仿效生态群落原理建设的工业群落在优化配置和推进非物质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的意义。校企合作中,企业有义务将绿色工业文化理念渗透给未来的员工,学生感受真实绿色生产情境,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学校通过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学习企业先进的清洁生产和管理经验以更新知识体系将企业优秀工业文化带回到校园,同时也将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文化集散地所孕育的绿色生产文化传播到企业,实现企业先进文化与职业教育文化的“交融”。通过与企业接触,进行工学交替,有利于营造工业文化与职院文化的有机结合、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职院文化与企业绿色生产文化的交融与整合。因此,在工学结合中渗透绿色工业文化,使人才培养能更好地按工业发展的需求实施,使学生在校园就可以接受工业文化的熏陶,从而尽早地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这种做法为学生拓宽了就业面,为现代职业教育拓宽了办学面,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支撑。
(二)绿色工业文化渗透于职业教育内容
在职业教育内容中渗透绿色工业文化,成为职业教育传播绿色工业文化的主要途径。开设专门的绿色工业文化相关课程,将绿色工业生产理念渗透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课堂教学环节中[8]。将绿色工业文化渗透于职业教育内容,要拟定相应教学大纲,以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价值预设,体现层次性和独特性兼顾的原则。绿色工业文化渗透于职业教育内容有三种策略:其一,开设公共必修课。包括两种形式:一是专设公共课,现代职业教育可根据自身办学特色,以开设公共必修课形式(类似于大学英语课程),系统地进行ISO14000常识和环境科学知识的传授、介绍全球面临的生态问题及工业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关系等基本理论知识。各院校可根据办学特点和学科侧重点有选择地开设《可持续发展》、《环境与发展》、《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等公共课程。二是在德育课程内容中充实环境伦理内容。将环境伦理作为德育课新内容,纳入德育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使环境伦理教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德育的重要任务。在环境伦理教育过程中实施生态价值观教育,让生态人格成为培养学生生态整体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人格修养组成部分。其二,设立选修课。开设人口、资源、环境类相关的选修课程。各专业(群)将其纳入“课程模块”中,由不同的专业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开设与环境教育相关的课程,如为机械加工类专业增设“绿色制造”课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需求和兴趣有选择的进行修习,从行业文化的视角来体会绿色工业文化。其三,发挥隐性课程的功能。在不开专设课程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学校“硬”环境和软环境的作用,用环境即校园设施中的绿色工业文化元素影响学生,达到宣传绿色工业文化的效果。软环境主要表现为学校教职员工的生态环境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显现,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绿色工业文化强化职业教师教育
教师作为文化负荷体,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通过“言传”和身教两方面体现出来。“言传”即教师按照课程计划规定内容传播绿色工业文化,使学生产生对绿色工业文化的认同。身教即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通过绿色工业文化课程教学,而与学生的直接交往对学生的影响。可见,职业教育过程中孕育和传播绿色工业文化的效果,关键在教师。没有合格教育工作者的输入,教育领域及社会整体的绿色工业文化水平就难以得到提高。然而,目前现代职业教育优秀师资缺乏,教师的绿色工业意识与生态事件处理能力都较为薄弱。特别是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视野较为狭窄、观念相对陈旧,仅着眼于所教学科,不具备把绿色生态观念融入专业教学的能力。要解决师资问题,一方面,教师要树立生态伦理道德观。绿色工业理念的主旨将由教师渗透到各门学科的课程中,教师是需要首先接受绿色工业文化教育的群体。学校应加强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绿色生产知识的培训,使其形成系统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绿色工业文化的推广是一个综合性工程,所需知识技能分布于各个学科知识之中,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依据专业特点,通过自身宽厚丰富的专业知识积累,采取学科渗透的形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融入绿色工业文化,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思考问题,使之形成有各自学科特色的教育内容,以此发挥学科教学在校园绿色工业文化推广中的主渠道作用。美国自然教育家约瑟夫.卡耐尔的自然教育方法,欧洲媒体教育专家曼弗瑞德.欧本的可视化与主持式教学方法都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教学案例。政府和学校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教师教育,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扶持,安排相关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如访学、参加进修班、学术研讨会,出国进修、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等。同时,应制定一些相关政策和措施,激发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绿色生产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
(四)校园生活践行绿色工业文化
1.建设生态校园。校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因素,构成重要的隐性课程,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建设生态校园,是践行绿色工业文化的重要途径。生态校园也叫绿色校园,通常是绿化面积较广,植物种类多,布局合理,校园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辉映,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的校园环境。生态校园酷似一部绿色文化教材,在给学生营造美丽而舒适环境的同时应使其从中受到“绿色”的陶冶,激发和催化热爱美丽自然的情感。建设生态校园的过程是受到绿色文化熏陶的过程,因此,建设生态校园要重视其教育立意。生态校园建设一般要注意三点:其一,校园的立体式绿化建设。校园本身作为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存在,优美、有序、富有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能对师生树立绿色生产理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其二,建筑物和设施应用对环境友好的建筑材料,设计应充分考虑和体现节能要求,构建生态型建筑布局可以实现校园内资源最大化共享;建设雨水收集的设施,实施节能节水的具体措施和量化管理;实施生物垃圾堆肥和其他垃圾的分类。其三,将绿色工业文化理念与物质景观融合,赋予校园环境精神意蕴。在校园的各种设施和景观,布置体现绿色工业文化理念宣传条幅,使它们能够反映人类愿与自然重修旧好的意愿,体现师生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使专业教室、绿化景观、实训基地、活动室、运动场、图书馆等“说话”,当师生身处其中时,形成师生与环境的“对话”,从而产生绿色工业文化精神的互动,起到教育作用。
2.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工业文化体现后工业时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对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师生而言,应该把绿色工业文化作为精神追求,致力于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形成以环境价值观念、生态审美意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价值观念、教育观念、群体心态、管理作风、学风和校风。在感性直观的生活实践中,践行低碳生活,则直接体现绿色工业文化精神。经常性的开展节能降耗、无纸化办公、回收废旧电池、垃圾分类处理等宣传,建设节约清洁的校园环境;倡导节约水电、适度消费、文明修身,提高学生的生态环境道德意识,这是对学生进行绿色工业文化教育最生动的教材。造就校园生态文明的新天地,让绿色的行动观念注入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之中,是职业教育培养优秀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职责。
3.社团活动示范,引导公众认同绿色工业文化。学校应开发自身的教育资源,将课堂教学与课外素质拓展、校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第一,通过环保讲座、辩论赛、征文等形式传授生态理念和环境保护知识,利用橱窗、校报、广播、电视等校园媒介,广泛宣传环境伦理知识,普及绿色工业理念。第二,应支持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调查、自然探秘、野外见习实习以及保护母亲河等等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自然生态是充满智慧的,这些活动在提高绿色教育的趣味性与实践性的同时孕育了学生的生态审美和反朴归真的情感。第三,先进的校园文化应推广到社会,如在社区中宣传生态文化知识,倡导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和爱护生态的社会价值观,引导公众自觉承担生态责任和义务的行为方式,从而促进整个社会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再比如,学校利用自身理论研究的优势,与企业合作组织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培训,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将绿色工业文化建设寓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并引导其用绿色工业理念指导生产。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将其自身的价值意识与社会价值观相融通,并在实践、反思、领悟中践行绿色工业文化。
工业发展带来的生态危机昭示的不仅是技术和经济的具体问题,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大问题。人类社会的前程有赖于如何解决“生态—发展”构成的矛盾,这“需要启动科学技术的力量,更需要启动我们内心的资源”。我国要走出一条绿色工业化道路,前提是培养出大批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知识和技能的一线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承担着孕育与传播绿色工业文化,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准职业人”的重任。只有将绿色生产理念内化为品质、外化为行为,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良好生态行为习惯,才能为绿色工业培养合格的守望者和建设者;才能让全部新时代的劳动者,在地球家园上实现“诗意地”栖息。
参考文献:
[1]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生态经济发展[EB/OL]..
[2]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1305.
[3][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2-99,81.
[4]魏波.环境危机与文化重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7.
[5]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7:17.
篇9
当都市人因为食物安全问题开始在花盆里种菜,当人们在超市不得不选购那些被拿起又放下的蔬果,当人们在菜市场心怀疑惑地面对一些相貌不错的蔬菜……我们不由感叹:什么时候,记忆中那些健康又美味的食物能再上餐桌?
艾维塔菜园的何园长随手从地里掰了一截菜杆给我们品尝,答案似乎便初露尖角。随后,一群都市人在200亩的私家菜园里,一边闲逛,一边品尝着随手摘取的蕃茄,答案便已然明了:在这种模式下种出的蔬果,我们还需烦恼吗?
艾维塔菜园是位于深圳大鹏半岛大鹏古镇北门的“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的私家菜园,随着这一源自国外的新型模式逐步走入日常百姓的生活,食品安全和生活健康问题,似乎有了一线曙光。
本期,以健康美食为导向的美味关系版编辑,便特地为读者们作一番前沿打探。
关于私家菜园的萌生
何铮:“病从口入”是句老话,但随着食品安全案例的不断披露,这句老话越来越让人们对进入口中的食物没有了安全感。我也是其中之一。正因为自己有过亲身经历,再加上我个^也一直是从事水果电子商务,和农业有些结合,于是就想着,能否把自己的事业扩大,让每天吃到的蔬菜都有健康保证。于是,2011年我和同事就开始到处寻找适合的地块,打造一个城市人的健康菜园。很庆幸,2011年8月18日,这个项目便正式启动了。如果说未来,在艾维塔长期食用健康蔬菜而对身心有所改变的话,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关于健康的保障
:是呀,在人人都成了“惊弓之鸟”的今天,凭什么说我们菜园的菜就是健康的呢?从创办初衷,到实际的运营过程,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说,“健康”是打造绿色生活必需放在第一位思考的问题。
我们是如何做的呢?
首先,我们在选这块菜园时,对周边环境作了考察,这里没有污染,是生态农业用地,这里还有专用水库,没有工业污水。环境安全指数高才能作为我们的私家菜园。
其次,在种植的过程中,全部采用生态种植手法,不为了高产而去施加化肥农药。我们回归到最原始最朴实的种植手法,用生物肥料,即食物或动物、植物的自然循环肥料进行施肥,并且采用间种、轮种的种植方式,使食物的生长有自然的生长环境。
再次,我们采取透明的方式去种植。你看边上的牌子,用了什么生物肥料,何时用的,我们都有公示,在微博上也会公开讲。同时,我们的会员也可以参与到种植的过程中,有更科学健康的办法都可以交流并践行。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每周都会主动把蔬菜送到国家相关部门进行检测,也还要请第三方进行检测。虽然增加了不少费用,但健康有了保证,是值得的。
关于对绿色生活的看法
应先生:“绿色生活,从口开始”?这提法我还第一次听说,但真是个不错的建议。今天带着家人过来玩,碰巧看到有块招牌,写着艾维塔私家菜园,作为超市的管理人员,对这些肯定是很敏锐的了。于是就进来一瞧究竟。
别说,还真让我惊喜。一位工作大姐介绍了情况,我立马就买了些菜打算回去尝试。好不好,我一尝就知道的。至于价格方面,老人家觉得有点贵,但我了解有机蔬菜的价格,所以说,对健康有要求的话,这个价格我觉得还行,能接受。民以食为天,这绿色生活,还真得从口开始。
关于参与绿色生活的感受
不不小姐:因我做的客栈离这里不远,所以经朋友推荐便认识了何园长。一番调查后,决定租30平方米的地,也作为我们客栈的菜园子。闲暇时可以种种菜,忙的时候可以请菜园的工人帮着种,时不时过来收获也挺好,可以供给我的客栈做私房菜呢,因这租种的地块里长出的都是我们的。呵呵。
我的客栈里就倡导绿色生活,力争做个环保人士。自从成为私家菜园的会员,我觉得能从每天离不开的食品方面去改善,这样的生活才是安全而踏实的。另外,私家菜园的绿色生活还可以让我们尝试另外的休闲生活。这也是忙碌都市人需要的放松。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也适合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理解。
关于绿色消费的特殊要求
何铮:我们的消费模式有会员制、租种形式、临时购买形式等。不同的会费有不一样的派送时间和频率,但菜都是我们自己搭配。因为我们是看天吃饭,没有种反季节的蔬果,这一点会员们都很理解。配送方面是有计划的,但也会小有变化。比如,有时会遇到一些会员有特殊要求。佛教徒不吃韭菜,我们在免费送货的时候会刻意准备不一样的菜品。
知多点
私家菜园里的绿色含量
倡导“食在当季,食在当地”;自然生长,拒绝反季!
【健康】:比菜场蔬菜含有更多铁、镁、钙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C,重金属及致癌的硝酸盐含量低。
【味美】:自然生长,保持蔬菜的原来味道,品尝起来会明显的体味到食物本身的自然、鲜美。
【安全】:确保透明种植,向会员公开种植的过程,所有的生产栽培过程(含施用肥料、除虫办法等)都将会在公司网站公布。公司确保所生产的蔬菜绿色、健康,均产自于公司的菜园,公司承诺绝不从外面购进一棵蔬菜。
【环保】:合理的轮作方式与拒绝转基因工程,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持续发展。
以管窥豹
私家菜园价位如何?我们摘取艾维塔CSA菜园其中两种形式的消费,可略知一二。M24―单次体验套餐100元
家庭人数:单次体验套餐
订购类型:6斤蔬菜+竹篮一个
每周配送频率:1次
每周配送重量:6斤
M23―年度C套餐 5730元
家庭人数:2―3人套餐
订购类型/配送次数:
(年卡A)/104次
每周配送频率:2次
每周配送重量:12斤
含周转箱押金:50元
注:
【配送包装】:采用可回收竹篮送菜,保证您收到的都是最新鲜的蔬菜。
【配送方式】:送货上门
小贴士
不同绿色不同标准
①有机蔬菜:
禁止使用化学农药:禁止化肥转基因技术
禁止生长激素;禁止转基因技术;
更多劳力和更密集的技术,精耕细作;
用功量大,产量低
无污染、富营养和高质量
②绿色蔬菜:
限制使用化学农药:限制使用化肥
限制使用生长激素:不限制使用转基因技术
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
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
③无公害蔬菜:
限制使用化学农药:不限制使用转基因技术
不限制使用生长激素:限制使用化肥
④普通蔬菜:
篇10
关键词 :BIM 绿色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信息模型(BIM)
1. 建筑信息模型(BIM )的概念
我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接触此概念时 ,认为BIM就等于近几年在特级企业资质就位过程中的信息化 ,或者是一个预算(广联达)、财务(用友 ),资料(PKPM)软件的综合体。但这并不全面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利用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营的过程。它的技术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对该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详尽表达。建筑信息模型是数字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直接应用,使设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的应对,并为协同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2. BIM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现实指导意义
(1)建筑施工是一个高度动态的过程,建筑工程施工是不可逆的,一旦做错就得砸掉重来,不但造成资源和人力的浪费,最主要还会降低质量。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相对落后,比如用横道图表示进度计划,用简单的文字进行技术交底,难以准确表达工程施工的动态变化过程和相互关系,更不能动态地优化分配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引用BIM技术,将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整合在一个可视的4D施工模型中,能像做表演一样事前排练,直观、精确的反映整个施工过程,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出错的风险,同时优化施工资源,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我认为现场可以先从简单的做起践行BIM,比如:钢筋绑扎或支模、楼梯的技术交底或放样,工人更理解和掌握。
(2)应用建筑信息模型,长远得到的好处已经超越了设计和施工的阶段,惠及将来的建筑物的运营、维护和设施管理。并促使可持续地节省费用,这可是一举多得。
(3)在全球范围内,BIM理念被奉为是应对可持续设计挑战和实现建筑绿色创新的风向标。国家十一五规划也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号召,贯彻落实 《2011-2015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进一步加强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广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这是大势所趋,不顺应这个潮流终将被淘汰。
二、绿色施工技术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作为建筑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和绿色施工,不但肩负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责任 ,还肩负着带动企业自身发展的责任。近几年来,建筑业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但是建筑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难以摆脱粗放型增长方式,整个行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1.实施“绿色施工”的重要性
(1)实行“绿色施工”是建筑企业响应国家号召、实现节能减排的需要。
建筑业是一个非常大的资源能源消耗行业,一项工程建设,如果控制不严,造成的浪费是巨大的。建筑企业作为国家的经济细胞和资源使用的大户,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义不容辞。建筑企业只有做到绿色施工,才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当前,面对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箭已在弦,必须迎难而上。通过实施绿色施工,实现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双赢”。
(2)实行“绿色施工”是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建筑业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关键在于淘汰落后的生产力,核心在于提高自主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应当立足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从传统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低消耗的增长方式转变。绿色施工技术也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手段。因为,实行绿色施工对企业的管理和工程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使企业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组织工程建设各个环节,以创新管理方法,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的精细化管理,取代粗放式管理,摆脱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实行绿色施工,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利于建筑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实行“绿色施工”是建筑企业提高综合效益的需要。
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是建筑企业,绿色施工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绿色施工就是企业在履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节约企业自身的成本,促使工程项目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必然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形成潜在的社会效应。可以说企业在绿色施工过程中,既产生经济效益,也派生出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最后变成企业的综合效益。
2. 在实际工作中践行“绿色施工”
(1)宏观上的思路 :
一方面要进行施工的总体方案优化,对施工的材料采购,文明施工,质量验收等各个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实行绿色施工必须要用制度来保证。建议公司优质工程、文明工地的检查评比和验收,必须要把绿色施工作为重要内容,提高工程的绿色含量。对于不重视绿色施工的项目不能评为先进。要建立绿色施工的激励机制,做到奖优罚劣,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绿色施工的积极性。第三、绿色施工中,领导的作用是施工管理关键,员工的素质是基础。因此,应建立以领导为首的,各部门、各相关方参与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的管理制度,针对四节(节能、节地、节材、节水)一环保,编制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建立了体系和相应制度,有了领导的支持,还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定期培训,通过宣传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2)施工现场践行绿色施工具体的措施:分节材、节水、 节能、节地四个方面 :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约材料和保证材料资源被充分利用,是绿色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材料不但是降低工程成本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对有限的资源与能源节约。有资料统计:建筑业耗用了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资源的 50%以上;作为施工企业,我们无法去控制资源的开采和建筑材料生产加工过程中能源的消耗,但我们可以通过充分利用材料资源和努力降低材料耗用的方法,间接地起到保护资源,降低能耗的作用,同时达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材料的采购、搬运、贮存、加工、使用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确保做到:采购时有合理富余,无积压;搬运时少破损;贮存时无变质和散落;加工时有优化、少废料 ,大材不小用 ,长材不短用;使用时有策划、有限额、无返工、尽量提高周转次数等,都是我们节约材料、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绿色施工的有效途径。
b.节水方面:第一,对必须使用自来水或地下自然水资源的生产(如搅拌、养护等)和生活(饮用、卫生洗涤)用水应有限量,应确定节水的指标和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第二,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利用系统,对可利用的生产、生活废水以及雨水等加以回收,用于喷洒路面、绿化浇灌、冲洗机具、冲洗车辆、冲洗厕所等。凡是能够用回收水的生产、生活活动均应使用回收水,尽可能不用自来水或地下自然水,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第三,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漏损。同时,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第四,用水安全:在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确保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c.节能与能源利用:在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首先应制定合理的能耗指标,并优先采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其次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 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能较少的施工工艺。比如我目前正在施工唐山项目的临水就用了变频高压水泵,比普通水泵节电近50%。对于机械设备应做好用能计量及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比如2012年开始我们单位把公车和司机进行大批裁减,改为进行适当的补助。在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布置时应考虑朝向、间距和窗与墙的面积比,以便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临时设施的照明应优先选用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应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
d.节地与施工用地 :是在绿色施工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一个环节,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灰土、碎砖、混凝土、建筑垃圾以及其他废弃物都会对土地造成污染。控制这些污染,做好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的方法一般有:第一 ,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在合理的前提下达到最小化,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原态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 自然生态环境。第二,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减少因重复搭建造成的污染。第三,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应采用可重复利用的多层活动板房,施工现场围墙可采用连续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尽力减少临时建筑搭建和拆除所产生的建筑垃圾,达到保护土地的目的。
结语
建筑信息模型是对工程项目信息的数字化表达,是数字技术在建筑业中的直接应用,它代表了信息技术在建筑业中应用的新方向。BIM 对设计过程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说其全面是因为它影响到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说其深远则是因为它变革了传统的设计生产方式。BIM 提供的是一种更接近现实世界的设计思维模式,它采用的是模拟现实世界的方式来实现可视化设计和智能化设计,简言之,BIM 的应用使设计师可以用真实世界的原理来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丁士昭等.建筑工程信息化导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 上一篇:对生物医学工程的认识
- 下一篇:财务风险和财务杠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