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救护服务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4: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救护服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救护服务

篇1

[关键词]互联网 医疗 发展 调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350-01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模式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发展,互联网医疗已经逐渐走进现实并改变着市民的生活,随着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等较早一批涉水互联网医疗的企业不断成长,互联网医疗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在线问诊服务是互联网最先渗透到医疗领域的一种服务方式,也是当前大部分互联网医疗企业主推的业务,那么,这些以在线问诊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当前发展情况如何?运营模式是怎样的?未来将会如何发展呢?本文对此做一调查分析。

一、现状分析:在线问诊是当前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重要内容

尽管互联网医疗是当前互联网+大时代中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一个行业,但是对很多人来说,仍旧是一种新鲜事物。互联网医疗中国会的《2015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报告》中指出,所谓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是在移动通讯产品和技术日益完善,医疗资源不足、医疗需求旺盛等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2014年,互联网医疗创业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且业内投融资的规模也达到空前水平,因此,2014年被称作互联网医疗元年。

当前,互联网医疗能够提供的服务涵盖挂号、问诊、医药、科普等众多方面。市场上出现的网络医疗平台也有很多,如以挂号业务为主的就医160,以在线问诊为主的春雨医生、以医药为主的天猫医药馆、以科普为主的丁香园以及一些专注于细分领域的企业,如以妇幼健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康大预诊等,其中,在线问诊服务是最早进入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服务形式,也是当前众多企业的主要抓手,业内竞争激烈,以在线问诊为主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从发展之初就赚足了社会各界的眼球。

二、用户声音:医生资质及能提供的服务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

在医疗行为中,优质的诊疗服务永远是患者追逐的目标。为深入了解市民当前对互联网医疗的认知及接受程度,笔者做了一份调查,在调查中,有69.7%的市民表示对于网络医疗,最关注的点是医生的资质;有42.42%的市民表示对互联网医疗的信任程度取决于平台上医生的资质;在不使用网络医疗的人群中,有50%是因为对网络平台上的医生资质不信任;而在谈到对未来网络医疗有何期待时,65.15%的市民表示希望网络平台上的医生资质更有保障。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传统的医疗模式,还是新兴的网络医疗,都离不开医生的支撑。对互联网医疗行业颇有关注的易观智库表示,医生资源是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可信资源,尤其是对于以在线问诊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想要取得长足发展,则需要掌握核心的医生资源,并帮助医生更好地服务患者。

三、优势资源:大量医生加入网络医疗平台

作为在线医疗服务,自然离不开平台的另一端――提供服务的医生。而各个企业,也认识到了医生资源的重要性,并在各自的运营模式下,在医生医院方面苦下工夫。据春雨医生相关负责人表示,春雨医生目前注册在线的医生达50万人,其中活跃医生达到20%,大量的医生资源使得春雨任何一个在线问题,得到回复的平均时间不超过3分钟。而跨界进入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平安好医生,凭借其背靠强大资本的优势,在医生资源的投入上则更加阔绰,不惜花重金聘请全职医生,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目前已有自建医疗团队1000人,外部合作医生5万人。

从企业提供的数据来看,加入网络平台的医生可以说非常之多,仅春雨医生一家,50万的在线注册医生就占到全国医生总数的1/6左右,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医生愿意参与到互联网医疗中去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医生,也能看到互联网医疗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也愿意加入到其中。除此之外,加入这些网络医疗平台也确实能给医生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最直观的就是收入方面的提高,同时,还有助于医生个人品牌的树立,参与了网络医疗平台之后,门诊中就常常有通过这些平台知道并找到患者。另外,还能让医生扩大交际圈子,网络医疗平台通常有用户版和医生版,在医生版里,医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能够扩大医生的交际范围。

四、运营模式:轻、重资产两种为当前主要运营模式

虽然企业有其自身特点,但总体来说,当前互联网医疗企业无非是两种运营模式,一种是如春雨医生这类的轻资产模式,另一种则是如平安好医生、丁香园这类的重资产模式。

春雨医生是轻资产模式的典型代表,春雨医生副总裁王建国表示,春雨走的是众包的路线,春雨和医生的关系不是雇用关系,而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春雨占用的是医生的碎片化的时间和服务,而不是使医生成为全职的春雨的员工。

作为重资产模式的代表,平安好医生则走了截然相反的道路。平安好医生自成立以来接连出手,不仅聘请全职医生自建医疗团队,还有预计500亿投资的“万家诊所”计划,在这种看似“简单粗暴”的重模式下,平安好医生发展十分迅速,被称为业内的一匹黑马。

由于当前互联网医疗仍处于发展初期,每个企业都是先从自己拥有优势资源的优势领域做起,都处在摸索阶段,并没有哪一种模式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所以不能也没有必要去评判哪种模式好,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两种模式并行地走下去都是有可能的。

五、发展趋势:互联网医疗未来发展被看好,打通诊疗服务或将成为发展方向

谈到互联网医疗未来的发展,无论是企业方,以及从事行业研究的第三方都是十分看好的。互联网医疗当前仍处于未成熟的阶段,未来还有很大的市场待开发,同时,互联网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模式,未来势必会和传统模式进行互补,其发展一定是正向的。

虽然互联网医疗处在发展初期,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传统医疗行业里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只要有问题存在,互联网医疗就有其发展的空间和价值。互联网医疗当前正在慢慢改变消费者的一些习惯,我们认为未来互联网可能会成为医疗的一部分,成为一个基础设施,比如未来医疗或者有一部分可以在线上完成的环节,这样既可以改变当前医疗的固有形态,提高医疗工作的效率,又可以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我们是看好互联网医疗的。

篇2

[关键词]“互联网+”;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健康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7(b)-0178-03

[Abstract] With the promotion of "Internet plus "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modern medical technology integrates the industry with the help of the internet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eaking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reducing cost, deepening division of labor, and has become the industry consensus. Internet medical is a medical service mode that is emerging under the modern information era, applied to community service of internet medical industry in China is not mature enough. Due to internet medical treatment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is facing all sorts of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 its development pace is still in the midst of slow moving, should be let people fully accept and frequently used in everyday, need a buffer process, or a successful precedent as a leading example. This article explores in the era of "Internet plus "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trengthening reg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improve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model discussed below.

[Key words] "Internet plus"; Regional medical treatment; Information sharing; Health services model

“互联网+”是利用信息通信网络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互联网也为社区健康教育的改革、创新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社区健康教育开展新模式。并利用“互联网+”的设计理念,搭建针对区域医疗信息共享的服务平台,依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大型三甲医院的医疗实力,辐射并服务社区民众,最大程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同时,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数据进行分析,由专家通过远程医疗平台进行答疑解惑,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1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加强区域医疗信息资源共享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新兴的科学技术和思路给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创新变革的难得机遇。面对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健康教育将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思维与社区居民的健康需要相结合,实现“微时间”健康教育新模式。

“互联网+”下的社区健康教育新模式,就是把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杂志、健康教育问答、健康教育电台、健康教育视频、健康教育测试等内容,通过手机接入这些健康教育服务。广大群众可以利用茶余饭后秒点、秒看、秒做,就像我们每天都在浏览网页一样,随时打开,随时观看,让居民更直观地体验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方便和实惠。

“互联网+”下的社区健康教育新模式,居民们通过微信或手机APP足不出户便可自测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心功能等,随时随地监测自身健康情况,在异常情况下可以发送给社区医生,寻找咨询、援助。在此基础上,探索建设基于社区居民学习特点的远程医疗形式。同时,面向养老服务,开设老年服务、老年护理、老年健康管理等培训项目。

2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提升区域医疗信息资源共享社区健康教育新模式

传统社区健康教育方式主要有健康教育板报宣传、健康教育讲座、义诊三大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对人们生活的渗透,“互联网+”下的社区健康教育找到新的平台,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便捷,把所有居民需要的健康教育和服务分模块输入手机服务,居民只要“扫一扫”关注他们喜欢的社区健康教育微信公众号就可以轻松地阅读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部分手机APP还可以轻松地观看健康视频,体验生活和生命的乐趣;可以轻松地自我测试,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探索基于互联网的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无缝衔接的学习模式。有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打造一体化的医疗信息支撑平台,开发基于移动客户端的APP应用,微信订阅。整合开发健康养生等方方面面的优质医疗资源,突破时空限制,促进“人人、时时、处处”泛在学习的实现。

3 “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区域医疗信息资源共享信息服务新模式

借助远程医疗平台,通过与大型医院以及健康服务机构合作,建设“互联网+”下的“微健康”网络医院,打造创新式全程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对居民实施全程健康管理。在“互联网+”“微健康”健康教育新模式下,从而进一步配合社区工作,使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为主的一大批社区群体享受到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成果,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指数,充分发挥媒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互联网+”“微健康”健康教育新模式下,社区青少年的健康教育也得以开展,如:青春期卫生常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远离的教育等等。在“互联网+”“微健康”健康教育新模式下,专业医疗健康服务延伸到社区、企业、学校等场所,能够为居民提供近距离、易获取、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互联网+”“微健康”健康教育新模式下,居民们还可以轻松地在手机微信里进行一些简单的健康测试和心理测试,然后下载测试结果,给自己做一个健康档案,随时动态了解自己的身心健康情况。在对这些医疗大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手机服务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预防极端事件发生,让工作更有效果。在“互联网+”“微健康”教育新模式下,居民们还可以进入微信健康课堂,学习健康知识,与名医名家交流互动,咨询健康问题,解除心理困惑等。

在“互联网+”“微健康”健康教育新模式下,由大型医院选点建设,与网络保健中心互联互通,实时接收院内输送的诊后、出院、检后的患者和辖区慢病居民,借助远程医学的手段,对患者进行医疗健康跟踪管理,并将院外需要就诊的患者及时输送回院内进行诊疗,由此形成院内、院外全程医疗健康服务。

唯有创新才能极致,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很多不可能的成可能。“三微”健康教育新模式根据“互联网+”下社区居民对健康教育产业的新需求和各种信息通信技术的适用性,推出“三微”健康教育新模式。但“三微”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推广和应用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同时展望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未来,为我国健康教育产业带来更多的实惠。

4 “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区域远程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

目前,随着医疗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医院已广泛使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有些甚至都有几十个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大多应用于日常医疗处理,这样的数据组织方式具有分散性、独立性的特征,不利于数据的集成与分析,难以提供有效的医疗信息。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HIS)、检验信息系统(LIS)、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都有各自的平台,无法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缺乏统一规范的数据平台。

医疗信息化发展到今天,医院内部发展出众多信息系统,面向不同专业领域,主要包括HIS系统、EMR(电子病历系统)、LIS、医学影像系统、手术麻醉等信息系统中。由此医院信息化程度空前提高。但投入了大量资源建设的信息系统却总是难以融入到医生的日常工作,共享过程中,需要展现汇总患者各方面的病历信息、检查结果、影像图片;医生需要反复打开不同的数据来源信息系统,调用需要的数据,调整不统一的数据标准,最后自行手工汇总,完成工作。这不仅没有解决医生实际的工作问题,反倒加重了医生的工作负担。由于存在以上种种现状,就需要一个平台能快速实现医院现在系统的互连互通,构建数据中心,统一规范接口,开放数据共享。传统集成方式系统间实现互连呈现网状布局,耦合强扩展新系统工作量巨大,无法满足现有需求。利用异构集成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医院这些问题,同时提供良好的系统扩展功能,保障后续新系统的快速接入,总技术框架见图1。异构集成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将各大系统的数据通过清洗、转换、标准化后汇集到数据中心,实现系统间数据的互连互通,降低系统间的耦合程度。同时通过可视化工具自动生成标准的数据共享服务接口向第三方提供数据服务,具体流程见图2。远程医疗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来源于医疗众多业务系统,只有将这些分散在不同地点、以不同形式表示和存储的数据信息通过统一的标准汇集和交换,才能形成统一和完整的患者信息全貌。研究制订远程医疗信息架构,就是为了让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平台系统建设者,依照统一的建模方法和技术路线,把分散的、不一致的信息资源,规范和整合为一个完整的逻辑主体。为了支撑远程医疗信息服务平台运行系统需要架设异构集成服务、通讯中间件服务、前置双向网关服务、患者主索引服务、工作流引擎、数据效验服务、公共管理等服务。

5 总结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远程医疗信息服务平台能很好地解决人民群众日常健康及医院远程医疗平台存在地获取患者数据困难、信息滞后等信息数据交换问题,将在院的所有诊疗数据很好地应用到远程医疗活动中去,为专家会诊、教学、监护、诊断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平台基于互联网构建,彻底解放传统的专线模式,以“互联网+”的精神将医疗及健康带入到人民群众的身边,让人民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参与到远程医疗活动中来。另外通过“三微”健康教育新模式将传统的远程医疗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信息为主、手段为辅的灵活的卫生宣教平台,为广大社区居民带来大型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

[参考文献]

[1] 马云,曾明.读懂互联网+[J].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2.

[2] (美)通用电气公司编译.工业互联网[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5-20.

[3] 王晨.刘男.互联网+教育[J].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35-48.

[4] 金圣荣.颠覆世界的互联网思维[J].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4-10.

[5] 马化腾.我的互联网哲学[J].深圳:海天出版社,2015: 96-124.

[6] 吴大鹏.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31-46.

[7] 廖生武,陈,梁有丽,等.信息视角下区域医疗远程诊治服务模式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119-122.

[8] 廖生武,刘天峰,赵云,等.欧美发达国家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8(10):730-732.

[9] 李美瑜,甘清鑫,廖生武.心电管疾病远程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6):144-147.

[10] 伍星,廖生武,黄晓梅,等.大型综合医院利用远程模式对山区基层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1):163-165.

[11] 李艳,尹继业,李丹.面向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远程医疗的实践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11,67(9):67.

[12] 田东超.远程医疗系统图像压缩及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5.

[13] 廖生武,陈,梁有丽,等.信息视角下区域医疗远程诊治服务模式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 19(1):119-122.

[14] 廖生武,刘天峰,赵云,等.欧美发达国家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8(10):730-732.

[15] 李美瑜,甘清鑫,廖生武.心电管疾病远程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6):144-147.

[16] 伍星,廖生武,黄晓梅,等.大型综合医院利用远程模式对山区基层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1):163-165.

[17] 金桂秋.张可经.崔大祥.远程医疗的现状及未来应用方向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01,11(3):211-213.

[18] 梁永华,于家新,赖远全,等.南宁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现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 13(34):3934-3936.

[19] 万晓文,武媛,石应康.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哲学,2012,33(7):31-33.

篇3

院前急救是指危重病人进入急救中心(站)以前的急救医疗。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意外事件增多。而且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对生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医疗卫生事业和院前急救的医疗服务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急救护理管理,为急危重症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院前救护、途中监护,赢得救治的黄金时间,提高急救效率。同时也给后续救治工作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效避免安全隐患及纠纷的发生。

1 院前急救的特点

1.1 急 院前救护的患者,病情急,时间紧,所以要求急救人员必须尽快到达现场。同时由于患者及家属心理上恐惧焦急,即使病情一般的患者也要按急诊要求快速诊断治疗、运送患者,满足患者及其家属需要。

1.2 差 急救现场情况复杂,条件差,多是光线暗淡的狭小空间,或是马路上及一些危险地段,急救工作难度大。所以要求救护人员具备较高的急救技能。

1.3 多 院前急救的患者病种多样,如遇重大事故的现场救护,往往涉多个科室,这就要求救护人员必须掌握全科的医疗急救知识和技能,从而自如的应对不同的情况。

1.4 大 院前救护体力消耗大,由于急救现场情况复杂。特别是车辆无法进入的地方,如巷弄、高楼或山坡等。救护人员除身带救护用品外,还要负责搬运患者,所以要求救护人员也要具备强健的体魄。

2 目前院前急救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及分析

2.1 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在临床工作特别是院前的紧急救护工作中,护士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尽快解决影响患者健康的根本问题,而忽视了潜在的法律问题。特别是新的法律措施“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易引起法律纠纷。

2.2 呼救电话接听不详 值班人员接听电话不详细,未准确记录患者的病情、地址、联系方式,从而导致派错专科医生或跑空。延误了抢救。或接听电话时态度生硬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满,以致引发投诉或纠纷。

2.3 出诊速度慢 由于救护人员工作经验不足,急救意识不强或路线不熟悉,未在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从而引发纠纷。

2.4 物品准备不充分 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急救物品的损害、缺失或不足等影响了救治工作。

2.5 操作技术不熟练 如反复的静脉穿刺不成功,气管插管失败等,急救操作技术不过硬,直接影响抢救质量。

2.6 应急能力差 护理人员素质低,在救护中不能与医生密切配合。或对病情评估不足,对途中突发的病情变化未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延误救治,引发纠纷。

2.7 责任意识不强 救护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违反操作规程,执行口头医嘱不严谨,出现操作过失,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导致纠纷。

2.8 护理文书书写不完善 急救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详细;接诊、出诊、急救及到达医院时间记录不准确;医护记录不一致;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差,急救记录书写不规范,记录不完整,语言描述不确切,关键的阳性体征遗漏,字迹潦草、错误、涂改等均可造成医疗纠纷。

2.9 护患沟通不畅 患者及家属对救护期望值过高,对病情的急剧变化认识不足,一旦救治结果与患者及家属期望值相差悬殊,致其心理落差大,难以承受,易产生纠纷。

3 应对及防范措施

3.1 实施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3.1.1 定期组织院前急救工作人员学习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在遇到涉及法律问题的患者时,能正确处理,实行人道主义精神,积极救治,如实完善护理记录,并通知相关部门。

3.1.2 建立救护人员综合素质教育和培训制度 定期进行急救知识和各项急救操作的考核,以不断提高救护人员的基础理论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使每一个出诊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基础生命支持,锻炼其综合处理问题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急救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和伤残率,有效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3.1.3 建立院外急救药品、仪器设备和通讯设施的管理、检查、保养和交接班制度责任明确到班、到人,以保证院前救护的连续性和效率性,提高了救护质量,避免了因物品的缺失造成的不必要的纠纷。

3.1.4 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院前救护工作规范,并不断完善针对本部门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详细的护理管理标准,成立质控小组,各司其职,定期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3.1.5 建立通讯调度员管理制度 固定人员24 h轮流值班,严禁使用急救专用电话,随时检查网络情况;熟悉掌握管辖范围的交通路线,为行车提供最短线路;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心中有数,调度迅速;规范用语。回答问题措辞严谨,认真询问呼救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症状、体征、住址、接车地点、呼救者电话号码,并做好各项记录;接听重大突发事件电话后,立即向领导汇报.迅速组织后备急救力量。

3.1.6 建立合理的排班制度 院前急救社会性强、随机性大、时间紧、环境差、病种多、体力消耗大。因此要根据护士的能力、水平科学分工,出诊护士应由业务熟练、技术过硬、责任心强、身体及心理素质好的护士担任,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超强度工作。

3.2 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救护理念

3.2.1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救护人员的素质与修养统一着装,规范仪表,规范文明用语,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增加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感,有效地实施沟通,有利于院前救护工作的开展。

3.2.2 强调人性化服务,注重患者的心理反应当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受到威胁时,会产生不同的应激心理反应,救护人员要敏锐观察,并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需求采取不同的措施,使患者有必要的心理准备,将各种矛盾和纠纷化解在萌芽中。

3.2.3 注意与患者家属沟通患者的周边人群也是诱发护理纠纷的重要原因,对此,关心患者的家属,给予心理指导和安慰,并告诉家属如何配合医疗护理工作,进行有效的沟通尤为重要。

3.3 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 医疗文书不仅是救护过程的记录,同时具有法律效力。院前急救执行的多是口头医嘱,护士应向医生复述一遍医嘱内容,确信无误后方可执行。同时完整的护理记录会给下一步的抢救治疗提供有效的数据和信息。对此,定期组织救护人员认真学习新的医疗文书的书写规范,严格做到记录的时效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与医疗的同步性,杜绝潦草、错字、涂改。

4 体会

篇4

院前急救是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规范120急救中心医疗救护车辆的使用,大力推进加强120救护车司机队伍正规化管理,切实保证医疗急救工作的需要,有效提升急救车队服务保障能力,树立自身良好形象,我认为应当着重强化驾驶员队伍的“五种意识”:

1 强化职责意识,激发工作动力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建好一支自身形象好、服务保障优的医疗救护队,首要就是大力加强驾驶员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牢固树立职责意识。一要深入开展思想教育。要加强驾驶员队伍的思想教育,通过开展职业道德、爱岗敬业、遵章守纪等教育,有效灌输“岗位连着事业、车轮连着生命”的思想,夯实驾驶员队伍的思想基础,坚定理想信念,端正工作的根本态度。二要浓厚职责文化氛围。不断加强文化宣传力度,浓厚“时间就是生命、岗位就是责任”的职业理念,广泛开展“我的岗位无懈可击、我的车辆随时待命、我的职责时刻谨记、我的服务精益求精”等岗位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喊响“服务第一、安全至上,时间就是生命的口号。三是树立典型激励示范。大力开展“红旗驾驶员、红旗救护车”评比竞赛活动,积极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车”,结合日、周、月工作考评,大力树立岗位典型,有效运用典型的示范效应,不断激发驾驶员工作动力,形成“人人讲责任、处处当楷模”的良好职业环境。

2 强化章法意识,严格落实责任制度

规章制度是提供优质服务、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和基础。一要完善制度,明确职责。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急救中心救护车辆管理制度和救护车管理档案,切实加强对救护车使用的管理。指派好救护车调度负责人,明确救护车辆的使用范围,制定调度人员、车辆和设备维修人员、司机职责等,做到制度完善、职责明确。二要严格程序,规范流程。要明确使用范围,规范派车程序。120救护车作为医疗救护的特种车辆,只能从事与医疗救治工作相关的活动,只能用于院前急救、转运危重伤病员、运送血液、巡回医疗等工作,不得改装或挪作他用,不得承包、租赁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严格执行用车制度,120救护车只能在本单位调度人员或120值班人员的指挥下出车,严禁出私车、办私事、接送职工上下班、运送其他物资等。同时救护车要在单位内部固定位置停放,随时待命,不得在院内乱停乱放。三要加强监管,跟踪问效。成立监管监察领导小组,各负责人带头执行相关管理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坚持“日常巡查、回场验查、结对互查、定期检查”相结合,大力加强对救护车辆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狠抓责任落实,确保各项管理规定落实到位,责任到人。

3 强化安全意识,严格车辆管理运行

120急救车队是急救中心服务的窗口,提高服务质量是中心,突出车辆安全工作是重点。一要强化安全教育。定期组织驾驶员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组织观看车辆安全教育警示片,在值班室显著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语,营造“人人想安全、时时讲安全、处处抓安全”的浓厚氛围,坚持每月开展“车辆安全日”主题活动,不断筑牢驾驶员安全思想防线,夯实安全行驶,文明行车基础。二要开展安全培训。大力加强对120救护车辆驾驶员的安全技能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辅导,传授安全知识及技能。遴选车队中驾驶经验丰富的优秀司机,组织案例分析、现场交流、经验分享,有效提高驾驶员队伍整体安全技术水平。三要加强安全检查。定期进行车辆的检修、保养、消毒等工作,保持车容车貌整洁,车辆技术性能状况良好。同时与急救医生配合加强对车内急救药品、急救设备及耗材的检查,做到定人管理、定位放置、定期补充、定期消毒。出诊前做好检查,出诊后及时补充,保证各类设备运行正常,急救药械齐全,处于完备状态。

4 要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提供优质保障

按照“周到、细致、得体”的服务要求,认真做好运输保障工作,运送转院做到及时、高效、安全。一要坚守岗位、反应迅速。始终保持在岗尽职,接到调度电话确保五分钟内出车。尤其是面对工作量日益增多,群众需求不断增大的客观实际,不怕苦不叫累,任劳任怨,以较好的平常心和敬业的责任心对待岗位特殊性要求。二要积极交流,善于沟通。真诚服务群众,积极沟通交流,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面对患者和家属的合理要求,合理规划行车路线,及时提醒乘车安全注意事项;面对不合理的要求,耐心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尽量争取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三要盯紧需求,灵活机动。根据患者病情和医护人员建议,合理控制车速,确保服务质量。遇到特殊情况,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以及调度中心的同意后,机动处置,确保服务坚定、紧盯需求、着眼实际。

篇5

《杭州市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杭州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立法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报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现就本条例的有关问题作一说明。

一、条例制定的必要性和经过

院前医疗急救事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权益。近年来,我市逐步加大对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的财政投入,急救能力进一步提升,并初步建立了由市急救中心、区、县(市)急救分中心及急救网络医院组成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体系,基本建成了信息化急救指挥调度系统。2013年,市急救中心院前医疗急救业务量突破7.5万人次,每日接警量超过1000次,出车达200多车次,较好地承担了人民群众对院前医疗急救的需求,也较圆满地完成了多次突发事件的应急医疗处置以及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任务。但在社会日益增长的院前急救需求面前,我市的院前医疗急救工作也暴露了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体系不够健全、院前医疗急救资源不足、急救能力综合保障协同性不够的矛盾。在没有专门的院前医疗急救上位法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根据杭州实际制定地方性法规,以规范我市的院前医疗急救秩序,促进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事业发展,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条例是杭州市人大常委会2014年立法正式项目。2014年4月,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提请的《杭州市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会后,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将条例草案在杭州人大网登载,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同时,还分别征求了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委员会、市人大代表及各区、县(市)人大常委会、市决咨委的意见,并通过召开职能部门座谈会、邀请120急救中心抢救病人座谈、实地调研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法制委员会还就相关内容召开了立法听证会,在此基础上,6月16日法制委员会对条例草案进行了统一审议,形成条例草案修改稿,提请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

二、条例的主要内容

《杭州市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共六章三十八条,分总则、网络建设、服务管理、保障、法律责任、附则。

(一)关于院前医疗急救范围。院前医疗急救作为政府举办的公益事业,是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条例参考国家卫计委《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将我市的院前医疗急救行为界定为“由急救中心和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网络医院按照统一指挥调度,在伤病员送达医疗机构救治前开展的以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以及监护为主的医疗活动。”鉴于条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院前医疗急救事业的理念,同时规定“纳入统一管理的社会力量参与院前医疗急救的,适用本条例”。

对于社会力量参与院前医疗急救,条例既鼓励又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规范,“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需求,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向社会力量购买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社会力量参与院前医疗急救的,应当服从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组织、管理。”

(二)关于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我市已初步建成了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体系,主城区与各区县市在独立接警的基础上,如遇突发重大事件,也可进行一体化的应急调度。条例在此基础上明确“本市建立以市急救中心为主体,由各级急救中心和急救网络医院共同组成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并根据我市的区域实际,规定“市急救中心负责全市院前医疗急救的统一组织、指挥、调度工作。萧山区、余杭区和各县(市)设急救中心,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院前医疗急救的组织、指挥、调度工作,并服从市急救中心的业务指导和指挥调度。”对急救中心应当履行的职责、应当具备的条件,条例也作了规定。

推进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体系建设,急救网络医院的设置至关重要。我市共有18家承担院前医疗急救功能的网络医院,尚不能完全满足急救需要。条例据此规定了急救网络医院设置原则“急救网络医院由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布局、人口特点、医院专科等情况指定,并向社会公告”,以充分调动急救网络医院的积极性,实现现有医疗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同时还规定了急救网络医院的配置标准,要求配备执业医师、护士,配有救护车,具有完善的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制度等,同时对急救网络医院应当履行的义务也进行了列举。

(三)关于院前医疗急救的服务管理。我市院前医疗急救资源不足,急救装备和急救人员配置差距较大。条例从服务管理的角度对院前医疗急救要求进行规范,在急救人员配置上,条例规定有条件的执行急救任务的急救车可以配备护士和医疗救护员等辅助人员参与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工作,以解决目前突出的院前急救人员缺口问题。在急救装备配备上,条例针对我市急救装备与国家标准与发达省份差距大的现状,作出“本市行政区域每五万常住人口至少配置一辆救护车;边远山区应当增配救护车。市急救中心应当配置大型救护车和特种救护车”的要求,并规定“纳入院前医疗急救网络统一指挥调度的急救车辆应当专车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急救车辆”。为提高急救效能,合理调配急救资源,最大限度保证急危重伤员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条例还对分类登记、指挥调度、急救转送、首诊接治等规定了具体原则和操作流程。

篇6

关键词:急救护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095-01

急救护理学以现代医学科学为基础,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对患者的生命给予最大限度的挽救、减少伤残、降低死亡率、改善生存质量为目的,是护理专业理论和急救医学研究的延伸[1-3]。本次研究就急诊护理内容及其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护理模式的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1 急救医疗体系分析

急救医疗体系(EMSS)包括院前急救、急诊科院内急救、专科生命绿色通道急救及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救等内容。为完善的现场救护、通迅指挥、可供急救及监护的运输工具等共同构成,是医院强化治疗和急救服务水平的体现。我国急救医院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已逐步实现了急救现代化,大部分医院建立了急危重症监护病房,由急诊科统一管理[4]。

2 我国急救护理工作现状分析

我国急救医学发展迅速,但在急救通讯网络的建立,院前急救,远程空中急救等方面相较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随着急救医学的兴起,急救护理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在急救护理工作的范围上尚待加强,主要限于急诊静脉输液室治疗的患者、急诊观察室患者及急诊抢救的患者,一部分急诊患者未得到有效的护理评估及干预[5-9]。急诊护士对整体护理实践及概念模糊,在急诊科实践中整体护理相对落后。

3 急救护理人员结构

急救护理人员结构在发达国家已层次分明,我国在医疗模式转变的大环境下,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急救护理队伍包括普通实践护士、急救实践护士、助理护士、注册护士、护工等[10]。可依据患者病情提高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实践护士在急诊科引进已有30多年历史,护士短缺和急诊流量激增为实践护士引入的主要原因。高级实践护士需具备高度的责任心、经验、常识、协助能力及识别自身极限能力。包括的临床操作共71项,其中局部麻醉、四肢外固定、包扎伤口、去除软组织异物、数字减影神经阻滞术等为常实施项目[11-14]。我国急救护理队伍虽为初级阶段,但近年来护士学历不断提高,培训及考核制度也相应加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

4 急诊护理科研分析

科学研究是对学科发展推动的前提条件,西方急救护理管理模式包括急诊科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流失的影响、电脑分诊系统的健立、急救职业的防护、急救器具、设备的运用等[15]。我国急救护理研究主要包括临床急症护理、并涉及教学等多方面内容,我急症如中毒、重症哮喘、心肌梗死等[16]。近年来,急诊护士的健康问题也引起相关研究者的重视。并在目前社会法律意识提高的前提下,对急救的效果、急救护理的时效兴、急救制度的执行、开放性急救环境、危险环境出诊、特殊群体救治方面均有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和研究。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医疗模式的体现[17-18]。

5 小结

我国急救护理与发达国家比较,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重要性已引起国家、社会及相关医疗部门的重视,卫生部《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已提出,要加强急诊护士培训工作,紧跟急救医疗进展,建设合理急救流程,对急诊科规范布局,提高护理专业队伍素质,是急救护理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磊冰,张静萍.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手术室急救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5):459-460

[2] 马红,千艳丽,曹思维.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9(6):643-644

[3] Lui J,Hong Y,D,Agostino RB Sr,et al.Predictive value for the Chinese population of the Framingham CHD risk assessment tool compared with the Chinese Multi-Provincial Cohort Study.JAMA,2004,291:2591-2599

[4] 林瑞琼,张英俭,林小全,等.创伤急救护理程序在严重创伤病人中的应用[J].中原医刊,2006:33(18):49

[5] 张文英,王建清,魏雁涛.严重胸腹部复合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2B):3217-218

[6] 徐爱民,李春盛,顾征,等.微创穿刺术在急诊抢救外伤性颅内血肿中的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10):1066-1069

[7] 黄惠娟,马钦丽.严重复合伤的急救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274-275

[8] Beckstrand RL,Srnith MD,Heaston S.Emergency nurse,s Perceptions of size,frequency,and magnitude of obstacles and supportive behaviors in end-of-life care[J].Journal of Emergency Nursing,2008,34(4):290-300

[9] 廖继鸿.严重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205-206

[10] Lott M E,Sino way L l,What has micro dialysis shown us about the metabolic milieu wthin exereising skeletal muscle[J].Exerc Sport Sci Rev,2004,32(8):69-74

[11] Simoons M L,Maggioni A P,Rnalerud G, et al.Indivedual Risk Assessment for Intranial Haemorrhage during Thrombolytic Therapy[J].Lancet,1993,3249(9):1532-1538

[12] 张会文.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护理[J].医学信息,2010,7.23(7):2385-2386

[13] 黄春英.重度创伤50例急救抢救体会[J].海南医学,2009,20(5):156-159

[14] 陈立梅,孙伟.细节管理应用在医疗服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22

[15] Donnino MW,Miller,Goyal N,et al.Effective lactate clearance is associated with in proved outcome in post-cardiac arrest pstients [J].Resuscitation,2007,75(2):229-224

[16] 韩润生,宋炜.多发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6,8(5):662-663

篇7

关键词:高山雪场;救护;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4-0044-0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滑雪旅游业日益繁荣,滑雪运动的爱好者日益增多,为了满足大众越来越多的滑雪需求,滑雪场的数量迅速增长。但是,良莠不齐的滑雪条件,特别是雪场救护的参差不齐,导致许多安全隐患的存在及事故的发生。目前,我国关于高山雪场救护的理论研究还非常薄弱,本文根据多年雪场救护工作经验及我院高山雪场现有条件及特点,初步建立符合我院高山滑雪场实际情况的以安全巡逻、雪场保护和紧急救治为主的救护模式思路,为我院雪场救护模式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1高山雪场救护的现状

1.1高山雪场的概念

滑雪是野外体育活动。它不同于在所规定的场所(如:竞技场、运动场、体育馆等)进行的体育运动,而是在广阔的大自然中进行的体育运动。《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中指出:向社会开放的,能够满足人们进行滑雪训练、竞赛、健身娱乐等活动并有管理的场所,简称滑雪场所。滑雪场的范围可能很大,容纳多项目、多种滑雪道,也可能很小,只有一条滑雪道。滑雪场地一般是指一个特定的经过修建可供滑雪专用的小区域。为高山滑雪运动项目建立的滑雪场所即为高山滑雪场。

1.2高山雪场救护模式的概念

高山雪场救护是指:在高山雪场对滑雪者进行紧急救治或保护。其中“紧急救治”,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是指:当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物资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然后从速送院。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多种急救模式,其中主要的有两种模式,即英美模式和法德模式。英美模式:主要急诊方式是“把伤病员快速送到医院”,其观点是伤病员被送到以医院为基础的急诊科从而得到更好的医护,在这种模式中急诊医护开始于来医院之前,由有关专业人员如急诊技师和护士进行救护,到医院急诊后由急诊医生等相关人员进行急诊治疗。采用此模式的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爱尔兰、以色列、日本、新西兰、菲律宾、韩国等。法德模式:主要急诊方式是“把医院带到伤病员家中”。其具体操作是医生及有关技术人员或护理人员到某一个有关地点对患者实施急诊治疗。采取的急救手段多为救生和止痛,这一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生没有接受过很好的培训和监管,因此没有英美模式中的医生那样有质量保证;患者急诊治疗时间长、存活率低等。采用此模式的有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挪威、波兰、葡萄牙、俄罗斯、瑞士、瑞典等国家。目前,国内滑雪场的雪场救护均能提供一些相关的保护措施,但院前急救却是雪场救护的薄弱点,也是救护模式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模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是某种实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所谓模式,是人们对研究对象本质的认识和把握,也就是社会化了的模型。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若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模式有不同的领域,建筑领域有建筑模式,软件设计领域也有设计模式。当一个领域逐渐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很多模式。各个学科和行业均有自己固定模式,但任何模式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

本文高山雪场救护模式指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建立的雪上救护的形式及具体措施,主要涵盖雪场安全员巡逻、雪场保护和伤员的紧急救治。

1.3国外高山雪场救护现状

滑雪运动在国外发展已久,各类滑雪场已经拥有较完整的经营模式和救护体系,雪场拥有常设的专业的雪上救护机构,其中工作人员均是经过专业雪道救护培训并通过考核的专职人员。如拥有龙平和茂朱两个国际滑雪场的韩国,雪场救护人员须持有滑雪协会颁发的有效资格证书,每个雪道要配备2人以上并配备符合医疗法认证的护理员或者根据应急医疗法律配备应急救护者1人以上。从而,为滑雪者提供专业且及时的救治服务。

救护人员的专业,救护设备的先进,也是我国滑雪场望尘莫及的。在国外,由于雪场的规模较大,特别是很多超大型的雪场配有直升飞机及小型医院。一旦滑雪人员受伤,就近的雪上巡逻队第一时间发现伤员并通知救护人员,救护队会根据伤员受伤地点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以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受伤现场,根据受伤情况进行现场处理,若受伤情况严重,采取应急处理后直接转往就近的医院。有些世界一流滑雪场的小型医院在治疗运动创伤及骨折方面技术非常先进。

1.4国内高山雪场救护现状

根据《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第二十二条规定,滑雪场所要有完好的救护设施,配有救护器材设备,设立医务人员及急救室并配备足够的滑雪指导员、安全巡察救护人员,并佩戴明显标识或穿着统一服装。但是,大多数的滑雪场只是根据《规范》设置了医务室,由雪场的滑雪教练偶尔兼职雪道巡逻员,并没有很好的贯彻《规范》中的要求,给滑雪者的安全造成了极大地隐患。目前,滑雪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会急救的人员不会滑雪,不能在第一时间到达事发地点或者是会滑雪的人员不懂急救,不能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延误病情,给伤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甚至是二次伤害。此外,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成立国家级的雪上救护员培训机构,缺少雪上救生员认证机构这一环节。

部分雪场尽管组建了医务室,但是医务人员只能在室内处置简单的外伤,而对于受伤较重的伤员往往不能及时被发现,错过了急救的黄金时间;有些伤员即使被及时的发现,在从受伤地向医务室转运途中由于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或者未经正确的处理,往往会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损伤,并目,对于伤病的愈后产生很大影响。

1.5第24界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哈体院高山雪场救护模式

2009年,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作为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分会场,主要进行单板和冬季两项滑雪比赛。比赛期间,根据组委会要求,雪场医疗保障分为两部分即医疗救护组和雪上救护组。医疗救护组由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医护人员组成,雪上救护组由受过澳大利亚南帝罗尔省的急救培训的哈尔滨体育学院教师组成。雪上救护组负责将受伤运动员根据受份情况进行现场处置后转送医疗救护组进行进一步的确诊、治疗。大冬会期间,雪上救护组和医疗救护组制定了较完善的救护预案并在比赛的起点,终点及赛道的最危险区设立若干个雪上急救点,并有安全巡逻队进行不间断巡逻,一已发现伤员及时报告,进行就近急救。

2初步建立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救护模式的思路

2.1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建立雪上救护模式的现有条件

2.1.1救护设备

由于我院高山雪场曾是第24届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分会场,雪场的救护设备主要是大冬会期间配备的进口救生船(既可以摩托车牵引,也可以人力控制)、真空夹板及脊柱担架、这些都是处理滑雪损伤的必备设备。另外雪场还配备了常用药,外伤处置药品,骨折固定夹板、石膏等。可以为紧急救治提供充分的医疗保障。

2.1.2救护人员

救护人员主要包括专业教师和雪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目前我院从事雪上急救的教师拥有多年临床的工作经验和高山雪场的救护经验,并有着较高的滑雪水平。曾在2008年参加了澳大利亚南帝罗而省的雪上急救培训,并参与了第24届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救护工作。

我院冰雪运动系的学生及社会体育系雪场建设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是救护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均有较好的滑雪水平,并有着如运动解剖、运动生理、滑雪损伤与急救课程的基础,对人体结构比较了解,经过培训后可加入雪上巡逻队。若雪上巡逻队成员的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经过专业培训后,通过考试者可成为雪上救护队队员,配合救护队进行搬运或者完成简单的急救措施,必要时可协助救护队完成救护工作。这也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较多的实习机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2初步建立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救护模式的思路

2.2.1根据《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相关规定设立救护机构,树立全新的救护理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

2.2.2建立符合我院高山雪场救护情况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2.3分别组建雪上巡逻队及雪上救护队巡逻队负责雪道的安全巡逻,及时发现雪道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受伤游客,对疑似受伤游客进行询问。对进入高级雪道的低水平滑雪者进行劝阻,劝其放弃从高级雪道下滑的念头,对于执意不听者要跟随滑行或帮助其顺利到达安全地带。救护队所有队员能够在带队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雪上救护,在冰雪运动系及社会体育系雪场建设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中选取滑雪技术好,生理及解剖理论基础扎实的学生进行雪道急救培训、野外救援、救护设备使用等课程,培训合格者进入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雪上救护队。雪上救护队成员由拥有专业培训资质的人员组成。

2.2.4根据现有师资力量制定完善的雪场巡逻方案、救护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2.2.5定期进行救护人员的培训及考核,保证救护队伍的专业性;定期进行救护设备的维护与维修,并根据需要及时完善或更新现有设备。

2.2.6能够提供专业的院前急救服务,做到准确、快速、简单处理,尽快后送,对于严重的伤员,合理安排转诊治疗。

2.2.7认真做好救护登记工作,详细填写伤者个人信息,受伤的过程、部位以及救护措施及结果。为伤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依据,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该记录还可作为培训救护人员的救护实例,提高救护人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3结语

由于理论依据的局限,本文初步总结的雪场救护模式的思路难免有些不完善之处,随着该思路的应用及在工作中的实践,逐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救护理念及模式应用于我院高山雪场。

参考文献:

[1]赵艳,夏洪海,王大力,对开展群众性滑雪运动的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2002,(12):42-43,

[2]中国滑雪协会审定,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2.

[3]岳茂兴,现场急救新理念、新模式、新装备、新疗法[J]临床急诊杂志,20LO(8):193-194,

[4]赵丽,研究生培养模式刍议[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2):71-74.

篇8

【关键词】 院前护士; 急救; 医疗风险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和临床操作手段,其主要任务是进行初级救护和支持伤病员的生命,并把他们安全的转送到条件合适的急诊科室进行进一步的救治。急救患者不同于门诊患者和病房患者,发病急、病情重,特别是医疗外的未知因素较多。因而,院前急救分站历年来都是我中心的高风险科室,据统计院前医疗纠纷占全中心纠纷的70%~75%,所以说如何防范医疗风险是院前急救工作的重要任务。以下就院前护理工作中容易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和对策结合自己的体会报告如下。

1 容易产生医疗护理纠纷的原因

1.1 误诊导致医疗护理纠纷 容易产生误诊的疾病有急性心肌梗死、隐蔽性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刀扎伤、异位妊娠、某些传染病等。这些病症因存在隐蔽性、突变性而易发生漏诊、误诊,导致医疗护理纠纷。

1.2 存在医疗纠纷风险的患者 这些患者包括老年患者、流动人口患者、昏迷病危的患者、打架斗殴的患者、经济条件不好的患者、传染病患者、酒后患者、希望恶意取证的患者。

1.3 医务人员自身的原因 ①工作期间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②服务态度冷淡,言语少,必要的事情没有交代;③询问病史不详尽,遗漏重要病史;④查体不认真、不全面;⑤护理文书书些简单,字迹潦草;⑥家属面前讲话不注意影响,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

1.4 其他原因 到达急救现场时间长,急救收费超出患者承受能力,转送地点与患者要求不一致等。

2 处理防范医疗护理纠纷的对策

2.1 掌握急救护理理论与技能 院前护士在工作中往往会遇见各种患者,需掌握各科急救护理知识,熟练应用急救设备,熟知急救药品的性能,正确操作急救护理抢救程序。

2.2 增强沟通能力 在出诊急救过程中,护士应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在做好抢救工作的同时,应安慰患者,稳定患者情绪,与患者及时沟通,给予及时评估、检查、急救,对患者家属要有同情心、耐心,尽可能向他们介绍病情和护理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使患者及其家属在理解、支持、配合的情况下主动接受风险、承担风险,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使抢救顺利进行。

2.3 增进护理责任心 急救患者病情急、发展快,急救护士应具备高度责任心,用温暖的话语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运用娴熟的技能,使患者产生安全感,积极配合治疗。

2.4 增强协调能力 在急救过程中应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包括患者家属,交通肇事双方,其他纠纷双方,110、122等公安机关、民政机关、医院急诊科等。

2.5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院前急救护士要认真执行急救的各项制度,如危重患者护送、检查、登记、告知、沟通制度;危重患者转送、签字、报告制度;院前出诊有关先抢救、后收费制度等。对未知风险因素,让患者主动承担风险,减少医疗护理纠纷发生。

篇9

对医疗后送过程中伤员产生、救治和后送三个环节进行了描述,并建立医疗后送仿真模型,通过该仿真模型对师救护所后送工具的配置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模拟方法是研究后送工具配置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为战时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提供一个很好的思路。

【关键词】 仿真 医疗后送 后送工具 配置

1 前言

战时后送装备包括急救车、救护车、中型伤员运输车、伤员附加装置、担架等卫生装备,这些装备如何合理的编配到各级救治机构,长期以来一直是围绕卫勤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它不仅包括后送工具品种和数量上的配置,还包括医疗后送过程中后送工具使用过程中的优化配置。后送工具是寓于各级救治机构内并在救治机构间不断运动的,因伤员发生的随机性、伤员救治和后送的不确定性,后送工具的配置很难用确定的解析方法或运筹学方法解决。因此,只能采用模拟的方法研究后送工具的配置。

2 模拟模型

利用系统论的观点分解医疗后送过程,将医疗后送过程分解成各系统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从数学角度上看,医疗后送的模拟模型是一个过程描述性的模型,它是根据战时医疗后送中各个具体过程抽象而成的。

2.1 医疗后送的系统成分

根据现代战争的卫勤保障特点,战时我军采用分级救治的医疗后送体制。战术区救治机构以作战部队本身的卫勤力量为主,由连抢救组和营、团、师救护所组成,其中连抢救组和营救护所实施急救,团救护所实施紧急救治,师救护所实施早期治疗。考虑到急救车和救护车后送工具的勤务功能,一般配置到师救护所,在战术区执行后送救治功能。

战术区医疗后送系统的系统成分包括救治机构、后送工具、伤员。每一级救治机构的医疗后送都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如图1所示,包括伤员的产生(到达)、伤员的处置和伤员的后送。伤员产生并到达各级救治机构后,经过各级救治的处置,最终通过后送工具运送到上一级救治机构进行更高一级的救治。伤员一经产生,其伤类、伤情和伤势都是确定的,针对伤类对应的一系列的医疗处置也是确定的,因此产生的伤员是否得到救治、何时救治、是否后送及何时后送,都最终将对后送工具的配置产生影响。因此,建立后送工具配置的概念模型,必须搞清楚三者之间的关系。

2.2 伤员产生

战时的伤员产生具有随机性的特点,战时伤员产生的时间间隔满足以下3个条件:① 独立性:在互不相交的时间区间内伤员产生的数量是相互独立的,即把伤员发生的时间间隔看做是一个无后效性的过程。② 对于充分小的t>0,在时间区间[t,t+t]内有一个伤员产生的概率与时间起点t无关,而仅与t长度成正比。③ 对于充分小的t>0,在时间区间[t,t+t]内有一个以上伤员产生的概率几乎为0。

以上特点正是泊松分布的特点,因此可以用泊松流来描述伤员产生的规律。采用抽随机数的办法确定在一个给定的时间间隔内产生的伤员数,其伤类是根据作战中各伤类出现的概率通过抽随机数确定。

伤员产生所依据的输入数据是伤类库,如表1所示为建立的伤类表,在伤类表中给出了在作战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伤类,各类伤出现的概率、各种属性,每类伤在各救治机构中所要进行的各种处置、处置的平均时间及处置后对伤员寿命产生的影响。

伤员的救治和后送将根据伤员的优先权来安排,在伤类库中予以表示。伤员的优先权分三类,优先权1的伤员优先安排救治和后送,优先权2和3依次排序。优先权1的伤员是重度危及生命体征即危及呼吸、循环、意识者,如窒息、大出血等;优先权2的伤员中中度伤情比重度要轻,只要短时间内得到及时处理,一般不危及生命,否则伤情很快恶化如单纯性骨折、软组织伤等;优先权3的伤员轻度,血压、呼吸、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正常,可步行,症状较轻,一般对症处理即可,如无移位的小腿或前臂骨折、一般挫伤、擦伤。表1 伤类表(略)

2.3 伤员救治过程

在医疗后送系统中,伤员的救治是通过各级救治机构内战时卫勤编组来实现的,一般来说,各级救治机构都包括分类组、手术组、重伤救治组及伤员处置组,并根据要求组织伤员后送。以团救护所为例,描述伤员进入救治机构的工作流程。

伤员到达团救护所后,先要经过收容处置组的检伤分类后,按照救治要求送入到不同的处置队列中,一般来说轻伤送入的伤员处置组进行救治,需要手术的伤员送入到手术组中,休克或危急伤员送到重伤处置组中。这期间各类救治组要根据伤员的伤类和伤情安排在各个组中的流动,如有的轻伤伤员经过处置后可能需要手术,则送入到手术组中。同样,手术组中伤员经过手术后也可能送入到伤员处置组中,随后转入后送;重伤处置组可能也要接收术后的伤员,进行重伤处置;所有伤员的流动都根据伤类及救治需要进行安排。在模拟中,将体现伤员的流动过程,最终送到后送程序中。团救护所伤员救治流程见图2。

2.4 伤员后送与后送工具使用

后送是指伤员后送输送工具将下级医疗机构中等待后送队列中的伤员后送到上一级(或两级)医疗机构的过程。后送所需的时间即是输送工具从下级医疗机构到目的医疗机构所需的机动时间。

后送工具包括急救车、救护车、伤员附加装置(运输车),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将救护直升机考虑进去。其基本参数见表2。表2 后送工具参数表(略)

急救车车内的急救设备相当于一家医院的急诊室,可称流动ICU,主要功能是对危重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和监护。其使用规则是一般只运送危重伤员,一次可运送2名卧位危重伤员,或1名卧位危重伤员和2名坐位危重伤员。危重伤员由于危及生命,一产生危重伤员,就立刻后送,无须等待。

救护车一般运送中轻度伤员,一次可运送2名中轻度卧位伤员或1名卧位加2名坐位中度伤员,装满后立刻后送。未满时,可在救治机构内等待,超过规定时间后,未满载也必须后送。汽车运送附加装置以运送中轻度伤员为主,每次可运载6名中轻伤员,装满后立刻后送;未满时,可在救治机构等待,超过规定时间后,未满载也必须后送。

3 模拟思路

3.1 系统的推进方式

医疗后送程模拟中,模拟时间的推进代表了医疗后送过程中时间的推进,系统模拟时钟的推进以各事件发生时间点相互间隔作为步长。由于系统的全部状态仅在各个事件时点才有变化,系统中不活动期间可以通过系统模拟时钟从一个事件时点跳到另一个事件时点而被跳过,此种方式为事件步长法。

医疗后送过程中有很多事件,如伤员的发生、后送、手术等。事件有过程性事件和非过程性两种。过程性事件有开始和结束时间,如后送事件有后送起始时间和后送到达时间,手术时间也有手术开始时间和手术结束时间;非过程性事件只有事件的发生时间,如伤员发生事件只有伤员发生的时间。

医疗后送的计算机模拟中,将过程性事件的开始时间、结束事件和非过程性事件的发生时间按时间顺序进行升序排列而形成一个事件的时间队列。由于不断有入队列或出队列发生,因此模拟过程中这个队列是不断变化的。

3.2 采用事件调度法的模拟策略

医疗后送系统是离散事件系统,事件的发生引起系统状态的变化(如等待后送的队长等)。用事件的观点分析医疗后送系统,通过定义事件及每个事件发生对系统状态的变化,按时间顺序确定并执行每个事件发生时有关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医疗后送模拟模型中,将伤员产生、伤员救护、伤员分类、伤员救治、伤员后送等事件放在事件表中,设置一个时间控制机构,该机构从事件表中选择具有最早发生时刻的事件。模拟策略的趋向控制以事件种类依据,不同种类事件的处理将进入相应的事件处理模块,并在事件处理完后返回时间控制机构,这样医疗后送各事件的选择与处理不断地进行,起到模拟终止的条件或事件产生为止。

4 实例分析

4.1 模拟的初始条件

本模拟的后送区域定义在战术后方区,即师团之间的战术范围。伤员的救治都在团救护所进行,后送任务是由师救护所派出的后送工具完成。伤员产生是在前线发生,按照战伤救治时效理论,2~3小时内就得到紧急救治,即应到达团救护所,由于没有伤员产生到团救护所时间的统计数字,假定伤员在产生和团护所之间的到达时间服从均匀分布,即(120min,180min),因此伤员到达团救护所的预期寿命必须减去这一均匀分布的到达时间。团救护所执行紧急救治任务,可分为紧急手术和紧急非手术处置,分别由团救护所的手术组、重伤救治组和轻伤救治组完成。团救护所的卫勤参数见表3。表3 团救护所卫勤参数表(略)

假定师救护所保障3个团救护所伤员的后送,将有600名伤员通过三个团救护所,又假定有80%的伤员在团救护所经过救治后转送到后送队列等待后送。师救护所派出的后送工具包括急救车、救护车和伤员附加装置,模拟时,将根据这3种后送工具的不同配置数量,考察不同数量配置时的后送效率。

4.2 模拟的精度

本模拟假定战斗时间为3000分钟(相当于有2天最高战斗减员日),模拟次数100次。已经测试,模拟次数达到100次,能够满足模拟的精度要求,各种后送效率指标如平均等待后送时间等都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4.3 模拟的输出指标

后送效率反映了后送工具配置的合理情况,而后送工具的合理配置是通过后送等待时间等指标描述的。假定伤员在前线产生后,已经在2~3小时内到达团救护所,在团救护所经过救治后,需要在4~6小时内到达师救护所,因此伤员在从团救护所到师救护所的平均等待时间即不能越过90分钟,又针对不同类伤员后送时效(后送时效包括等待后送时间和后送时间),假定重症监护伤员后送时效为60分钟,中重度伤员后送时效为90分钟。因此,考察的指标将包括所有伤员总的后送平均等待时间、重伤员后送平均等待时间、中度伤员后送平均等待时间、轻伤员后送平均等待时间、急救车利用率、救护车利用率、伤员附加装置利用率、等待后送时死亡人数、后送时死亡人数、6小时到达率。

4.4 模拟结果

由于不同勤务功能的后送工具主要用来后送不同伤势的伤员,后送效率中各类伤员的平均等待时间将反映各类后送工具配置的合理性。表4所示为急救车数量为3、附加装置数量为6、救护车数量变化时的后送效率表。

从表4中可以看出,急救车数量固定为3时,重伤员后送平均等待时间基本在25分钟左右,变化不大,而中度伤员后送平均等待时间及其它一些后送指标随着救护车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巨大。如救护车数量为2辆时,中度伤员平均等待后送时间519分钟,后送死亡人数达到99人,6小时后送率为86%;而当增加到4辆时,中度伤员平均等待后送时间减少到22分钟,后送死亡人数也降到17人,6小时后送则增加到97%,变化明显。从后送时效上看,急救车、救护车和伤员附加置配置数量为(3,4,6)时,已符合后送要求。可考虑师救护所三种后送工具的配置数量为(3,4,6)。有关救护车数量和后送效率的关系见图4。表4 后送效率表(救护车数量2~4、急救车数量3和附加装置数(略)注:No.表示序号,JjcN表示急救车数量,JhcN表示救护车数量,FjzzN表示附加装置数量,Twait表示总的后送平均等待时间,0wait表示重伤员后送平均等待时间,1wait表示中伤员后送平均等待时间,2wait表示轻伤员后送平均等待时间,JicA表示急救车利用率,JhcA表示救护车利用率,FjzzA表示附加装置利用率,WD表示等待后送时死亡人数,ED表示后送时死亡人数,6h表示6小时内后送率。

5 结束语

应用模拟方法不仅可以研究后送工具的配置问题,而且也可对救治过程中卫勤编组、手术台服务等人员装备的配置进行研究,本研究在研究后送工具配置的过程中,已经将师团救治机构救治模块考虑进去,即得出后送工具的后送效率结论,也得出了救治机构的救治效率结论。同时,可以看到采用模拟的方法研究伤员后送工具的配置,可为未来我军大型后送车辆、卫生列车等机动卫生装备的立项依据及需求分析上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秦超,陈国良,方影.基于随机性集合覆盖模型的伤病后送运力预计及优化配置仿真模型设计.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27(3):299~302.

2 李雪芳.计算机海上医疗后送模拟系统研究.1993.

3 王可定.作战模拟理论与方法.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313~320.

4 Sundstrom SC, Blood CG, Matheny SA. The optimal placement of casualty evacuation assets: a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ADA306020, 1996.

篇10

[关键词] 一体化救治;无线移动数据通信;3G

[中图分类号] R605.97 [中图分类号]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4-53-0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期望得到更高的医疗急救服务,同时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医疗急救支持也是医疗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正值新昆明建设方兴未艾之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救治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新城区医疗基础相对薄弱,医疗力量不足,医疗急救流程有待改进。本研究旨在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的运用,建立高效、可行、低投入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供有效、完备的医疗保障体系,为新昆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1国外急救的发展史和现状

创伤急救起源于战争年代,最早在公元18世纪拿破仑时代就开创了战场救护的先例。当时是将伤员运送至安全地带做进一步救治,并建立了战地救护站,为现代创伤救治奠定了基础。随着运输、通讯、医疗装备的不断改善,以及救治人员素质和技术的提高,创伤的致死率已逐步得以下降。因此建立一支快捷的战伤急救队伍,开展合理及时的战场救护,能有效地提高创伤急救效能。

在和平年代,随着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大大增加,加上其他因素导致的伤亡创伤已成为当今人类的主要死因。美国科学院在1966年发表了题为“意外伤害导致的伤亡,被现代社会忽视的疾病”的纲领性文件,改变了人们对创伤的认识,有效地推动现代创伤急救系统的发展。此后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也相继建立创伤急救系统,开展各自的创伤紧急救治。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发达国家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伤急救网络,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从而大大提高了创伤救治的成功率。

1.1美国创伤急救网络现状

美国1979年正式将急救医学列为一门学科,并配备了直升机用于院前急救,随后又建立了设备齐全的ICU(加强监护病房)和CCU(冠心病监护病房),形成特殊医疗体系。目前,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又建立了全美统一的创伤救治信息管理系统,从院前急救到院内救治的各相关单位建立统一的创伤急救信息登记、报告管理系统,包括伤员致伤原因、损伤严重程度、现场救治情况、院内救治过程以及康复情况等,并定期进行各类数据分析和总结,以指导相关政策和措施的改进,合理调整创伤急救中心的布局,以及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配备,进一步完善创伤急救网络系统,提高创伤救治的效率。

1.2德国创伤急救网络现状

德国最早在1884年提出雇主必须提供强制意外保险,从而通过提供安全的环境来预防意外创伤的发生。随之出现了认证专科创伤的外科医生,并成立了专门的认证部门来评估创伤后的严重性、后遗症及其分级。目前在德国,每1000例道路交通事故中约有40人死亡。因此德国社会创伤外科开发了一个计算机模型,通过收集分析德国红十字会、汉诺威医学院等机构的各种数据,来评审从发生创伤到出院时间段内的最低限度治疗费用,同时推算出不同阶段(救援、急诊室、外科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正常护理等)的治疗情况,从而得出在不同急救时间下可采用救援方式以及急诊室内的诊断和治疗程序等一系列的举措。

1.3法国创伤急救网络现状

法国的院前急救水平比较高,且这种急救方法往往要涉及到一个监管系统。这个系统最初由配备一个单一号码(15或112)的电话交换机、紧急医疗援助服务(SAMU)和指挥中心组成,主要是通过电话方式给监管的医师提供资料信息决定需要哪些资源,而监管医师可以采取两个形式进行急救:派一个急救小组或一个医疗小组。这些救护小组来自于“可移动应急和复苏单元”(SMUR),即基于医院并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一个民间组织。SMUR 主要由护士、医师、复苏救护车、值勤室以及电信系统等组成。其急救流程是:通过急救电话启动院前急救,并了解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确定应急方案,包括急救路线、运输工具、送往目的地以及急救措施;院内救治和康复治疗等。

1.4日本创伤急救网络现状

1964年日本消防防卫厅修订部分法律,规定转移急救伤员是消防队的一项责任。1965年,日本原生省和福利事业单位颁布了一项法律,划定了急救定点医院。但由于没有确切的标准和政府财政支持,从而导致各医院之间推卸责任。因而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政府制定了一个5年规划,即建立一个国家或公共应急医疗中心,并划分为三类等级:初级紧急护理设施、二级应急医院、三级急救医院或中心。目前在日趋递增的交通意外刺激下,各种突发事件的创伤患者按三种类型应急医疗中心模式进行救治,但在院前急救上还比较落后。

2国内急救网络现状和急救特点

2.1国内急救网络现状

我国急救医学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较快。卫生部1980年10月颁布《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文件;1984年6月颁布《关于医院急诊室(科)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明确提出综合医院要建设急诊科。中华医学会急诊学会于1987年5月在杭州成立。至此,我国急诊医学正式作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向前迈进。1995年卫生部了《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第39号令,这对提高我国灾害事故医疗救援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在国家卫生部和世界银行帮助下,我国在浙江金华、江西九江、陕西宝鸡推行“区域卫生发展计划”,将发展急救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全国急诊(救)科和ICU的崛起,急诊医疗体系逐渐形成。但我国急救中心模式繁多,患者的救治和常规急救患者一样,由急救中心承担。从1982年卫生部颁布急救中心的建设标准以来,医疗高层管理者也一直在探索急救模式的运作问题,由于受各地区人口、经济情况、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急救中心的运作模式和救治水平参差不齐。

在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各地医疗急救机构积极行动,参与急救;但在整个过程中仍然以“激情救治”为主,缺乏高效、合理的统一指挥和调度,未能充分发挥医疗急救力量的作用,急救信息的及时采集、整合、分析、共享成为了急救网络建设的当务之急。

2.2目前国内急救医疗的特点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及部分社会矛盾的突出,目前国内的医疗急救对象主要集中在各种创伤和突发的急性心脑疾病方面[4];此类疾病的突出特点均是在短期内由于严重的原发病导致休克的迅速发生,造成各器官组织的严重缺血、缺氧,而心、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极差;在心肺复苏指南中明确提出,大脑皮层对缺氧的耐受性仅6~7min,超过此时间限度即可造成大脑功能的不可逆损伤,在此之后,虽可通过现代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维持心肺功能,但意识回复极为困难,由此不仅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造成巨大的医疗资源浪费,很多家庭可因此而返贫;据此判断,不能达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效果很难说是成功的救治[5]。而目前国内的院前急救与院内治疗往往有所延误、甚至脱节,错过了急救治疗中宝贵的“黄金时间”,不能充分体现急救中的重点:即争分夺秒。从目前的院前、院内急救模式来看,在“120”接到求助电话后到患者现场,首先通过病史采集,以初步了解病情并做出相应急救处理,由于救护车医疗条件的限制,随后即开始转诊过程,到达接诊医院后,需与接诊医务人员交接病情,接诊医生尚需进一步采集详细病史、完善相关检查,此后才能做出相关处理;对于需要进行器官支持和心肺复苏后的病人,此过程每多一秒钟则救治希望就小一分。研究表明,在北京市区救护车平均行驶时间为11.55分,平均救治距离为5.82公里。院前急救反应能力不够理想,反应时间过长,抢救距离过大,难以满足市民医疗急救需要。昆明的急救网络建设远远不能与北京相比,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急救网络系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建立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体系已成为目前急救工作的当务之急,而移动数据通信的迅猛发展为此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3G移动数据通信技术在急救中的应用

通过对国外医疗急救网络的了解和对国内急救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的得出这样的结论: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体系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效、有利、安全的急救医疗服务,但是以前由于流程不畅和信息通信手段等的限制,很难达到院前、院内治疗的无缝连接,延缓了救治过程。只有通过移动数据通信技术的深度介入,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3.1技术可行性

随着中国3G牌照的发放,2009年中国的综合移动通信业务正式步入3G时代。中国联通的WCDMA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最成熟的3G技术,不但能提供基本的语音、视频等服务,还能够提供稳定、高速、安全的数据通信服务。完全能满足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体系对移动数据通信极高的要求,为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建立提供可靠的数据通信技术支持。同时,由于联通的WCDMA标准已经在世界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投入实际运用多年,有大量的成熟可靠的平台、终端、软件以及经验、模式等可直接利用或参考。可根据医院急诊的实际需求,以最快的速度,较小的投入,水到渠成地促成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建立。

3.2技术实现

中国联通3G移动通信技术基于WCDMA标准,它具有技术成熟、网络覆盖全面,终端丰富完善、功能强大等优势。医疗数据通过WCDMA网络传输具有可靠性高、保密性和安全性强、传输速度快的优点,可以实时完成救护车、120调度中心、急救接诊医院之间的多向无线高速数据信息传输。

利用中国联通成熟的WCDMA移动数据通信技术,在院前急救的救护车中配备移动终端,与现有急救车设备结合,在急救医生采集病史同时即将急救病人的血压、脉搏、心跳等主要医疗数据及病历文档、图像等各种类型的相关文件实时发送至接诊医院中心平台,接诊医生可在病人到达之前即可比较全面的了解基本病情,做出初步判断,同步完成必要的人员和医疗器械、药品的调度等准备工作,提前安排下一步抢救措施。并可同时对救护人员进行远程救护指导,为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

3.3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在我国3G业务正式运营前,通过卫星通信或自建无线通信专网等技术手段,也可基本满足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在通信技术层面的需要,但实现起来技术上比较复杂,设备相当昂贵,对使用人员的专业要求也很高。从网络建设、终端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巨大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在绝大部分地区和医院都几乎不具操作性。

随着我国3G牌照的发放,各运营商都将在国内构建起覆盖全面的可靠的移动数据网络。其中,中国联通的WCDMA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成熟的标准,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建立中,能提供覆盖完善的可靠的数据通信网络,同时还有数量最多最成熟的通信终端及丰富的附属外设,能够在成熟的平台上以低廉的价格构建起一体化救治通信网络。此外,3G的数据通信费用也十分低廉,对使用和维护人员的技术要求也是比较低的。能以极小的社会经济投入实现较高的使用回报。

通过3G移动通信技术促进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建立,将极大地提高急救的效率和成功率,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和恢复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一秒抢救时间的争取,即多一分康复的希望,甚至是对生命的挽救。对整个社会来说,将节约大量的后续医疗资源的投入,意味着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4展望

在3G高速移动数据通信的基础上再整合车载GPS定位系统、无线远程视频、呼叫中心等手段后更可充分发挥全市医疗力量,根据实际需求和具体情况分步投入,实现了调度网络化,将中心调度室、接诊医院、救护车、急救现场等各个关键环节有效地组建成一个高效的动态网络,保持信息敏捷、畅通的传递,为急救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提供了可靠流畅的信息保障系统。急救中心与现场医疗进行数据、图象传递及实时监控和指导。中心与现场医务人员分享信息,共同分析处理病人,从而形成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统一高效的急救指挥调度系统。

4结论

无线移动数据通信在急救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起步较晚,这主要是因为受到通信网络、数据传输速率等技术条件及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但随着我国3G牌照的正式发放,为急救车、医院及急救中心间进行稳定高速的大数据量的信息交流和传输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手段。而城市急救车无线远程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明确。可以预见未来一两年内,基于联通WCDMA的3G移动数据通信技术将会极大的推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体系的迅速实施和快速发展。将填补急救医疗通信指挥调度中缺乏医疗急救高速移动数据信息通信的空白,弥补当前急救系统在完成呼叫受理以后,急救医院、救护车、患者等各个关键点脱节的缺陷,推动现代医疗急救系统向移动信息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传苗,黎爱军. 创伤急救网络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 中华急诊医学,2008,17(9):1007-1008.

[2] 陈开红,关金宝,陶丽丽. 对北京院前急救网络运行的思考[J]. 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1):853.

[3] 吕旺盛,刘婷婕,张克明,等. 联动机制在意外伤害事故中临床急救效果的评估[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4):380-382.

[4] 李得溪,张俊晶,谭福勇. 我国院前急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8,6(9):35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