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3: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

篇1

关键词:高等院校;创新意识;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C961;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3-0003-02

一、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时展的要求

在当今世界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知识经济时代将是高技术、高智慧、高文化的时代,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需要人们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开拓领先的意识活动,通过这种意识活动来促成社会多种因素发生变化。创新正是这样一种意识活动,它根源于社会生产方式,能够推动社会生产方式不断向前发展,从而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上层建筑的进步。

2.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大学生自身素质发展的需要

创新实质上确定了一种新的人才标准,它代表着人才素质变化的性质和方向。当今社会需要充满生机和活力、有开拓精神、有新思想道德素质和现代科学文化素质的人,创新意识能从客观上引导人们朝这个目标努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素质,使人的本质力量在更高的层次上得以确证。它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从而使人自身的内涵获得极大丰富和扩展。总之,创新作为知识经济的首要特征,已成为二十一世纪高等院校办学的核心内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于国家建设、民族振兴、经济发展、科技崛起和社会进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培养创新意识上,培养不安于现状的奋发向上的意识,勇于探索未知问题和未知领域。

二、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淡薄的原因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同时,大学生这个群体正处于身心发展迅速的人生阶段,对新事物、新思想的敏感度较之其他群体要高,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但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比较淡薄,主要表现有:创新活动中参与人员被动,整体上积极性不高;创新活动过多地追求形式,实质内容较少;创新活动盲目开展,缺乏对创新实质的理解;创新活动形式单一,具有模式化、公式化等特点。

第一,传统的家庭教育思想阻碍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中国孩子的成长方式受父母的支配,他们按照父母的安排方式成长,其好奇心、求知欲长期处于遏制状态,造成他们缺乏创新的意识。此外,随着独生子女在中国的比例直线上升,家长对子女的溺爱现象越加严重。当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部分,从小在温室中成长的他们普遍具有心理素质较差、意志薄弱、承受能力不强等弱点。在这样的心理特征下,他们在挫折和困境面前,容易产生后退与放弃的情绪,他们害怕挫折,不愿意面对失败,因此甘于墨守成规,而不愿意有创新活动。另外,由于家庭在其不努力的情况下同样可以提供较好的物质条件,也造成他们缺乏创新的意识和渴望。

第二,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束缚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旧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导致大学生创新意识淡薄。中国传统的学校教育具有过分注重智力型的学习,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好坏的特点。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国内高等院校绝大部分还是采用学分制,他们以学生成绩评价学生,重视学生的考试结果,从而使得大学生依旧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以求获得考试高分。学生只是简单关注如何才能记忆教师上课的内容,重视的是教师授课知识的简单再现。这样的一种教育模式,使得大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扮演的只是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造成思维模式较为固定,很难有新思维模式和思想的创新。

第三,受社会实用主义的影响,大学生中的功利主义色彩也很浓。在选择所学专业方面,表现为重实用轻基础;在选择所修课程方面,表现为重经济价值轻理论知识。在当今时代,很多高校大学生选择自己的专业并不是因为对这个专业感兴趣,而是选择好就业收入高的专业,这种功利主义的倾向使得学生过多关注的是经济上的价值,而忽视在学术上和现实中的创新。

当然,大学生创新意识薄弱的原因远不止这些,而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在认识到传统家庭与学校教育及社会因素等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造成阻碍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寻找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

三、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

任何高校的教育都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整体。高校教育的创新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探索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问题上,我们应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来探索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途径。

1. 客观因素

第一,学校方面。首先,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创新氛围。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有平等、信任、宽容、进取的氛围,学校方面应该有意识地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地重视高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扩大学生视野,引发学生求知欲望。通过对素质教育的强调和宣传,把对学习成绩的重视转变到对创造能力的重视,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新活动中。其次,学校要多设立选修课程,减少必修课程的比例。选修课程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选择课程,在感兴趣的领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既能够避免因为不感兴趣而失去学习的乐趣和动力,又能够不断强化自己的优势。另外,学校要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不轻松,在重压下的大学生较少有时间来进行创新活动。高校的教育方式应该与高中教育有所区别,学校可以通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将科研活动列入教学计划等方式来建立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保障机制。最后,学校应该努力从条件上保障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可以拨出专项基金作为奖学金,以奖励的形式鼓励进行创新活动的大学生;可以提供科研项目、科研设备、科研场所,用于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等。

第二,教师方面。教师是人类文化和科学思想的传递者和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水平。首先,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创新品质的塑造。只有富有激情、想象丰富的教师才善于捕捉学生创新的火花,而只有及时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帮助学生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没有热情的教学只会使大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灵气。大学生的思想和想法日趋成熟,他们对于事物开始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如果教师不利用大学生这种优势,而只是单纯要求他们记忆书本上的知识,不去帮助他们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只会扼杀大学生积极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教师是否具有创新品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同时也是衡量高校老师优秀与否的重要因素。其次,教师应该具有创新教育观念,培养自我创新教育能力。教师培训的基础,首先就是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尽管创新在当今社会已被认为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关键,然而在很多高校的教学中,还依旧采取的是“填鸭式教育”。教师没有对教材及教授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培养出来的学生多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缺乏探究精神、难以适应社会生存的“读书人”。当然,单纯从观念上创新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提高自我创新教育能力。教师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上。创新源于问题的解决,不是教而得之。所以,教师要注意给学生营造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心理学理论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是: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造,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毋宁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不断地提出问题,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因此,我们高校教师应该认识到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将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能达到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最后,教师应该努力建设创新的师生观。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两个平等的主体。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才有可能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需对自己有新的角色定位,他不可以单纯地扮演教师的角色,而更多的应该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他应该使课堂气氛充满民主、自由、和谐、生动。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受到感染,增长知识,否则,学生的创新也无从谈起。

2. 主观因素

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发展,思想品德的形成,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归根结底,需要大学生不断地从自身寻找解决的途径。

首先,当代大学生应该博览群书,丰富自身知识体系。创新意识的发展和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创新意识的发展和建立是在学生拥有广博的智力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具备了系统的知识体系、健全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知识,大学生才可能在现有的知识内容中发现新的领域,才能激发自身创新的积极性。没有知识背景支撑的创新将是盲目的、毫无意义的,同时也会是缺乏想象力的。想象是创造之母,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这对于学生从更深的层面理解知识、产生未来创造的动机、掌握创造的方法都是十分必要的。学而创,创而学,这是创新的根本途径。这需要大学生具备勤奋求知精神,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求学的道路上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更大的自主创新的潜力。

其次,当代大学生应富有质疑精神,树立反思能力。大学生应该不迷信权威,学会对传统习俗与陋规的限制与约束进行反抗,学会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学会思考。当然,创新不仅仅只要思考就可以的,还需要有反思精神,而这正是目前我国大学生较为缺乏的。对于知识,我们大学生已经习惯去继承和记忆,而不是发展和创新,总认为学习就是吸收知识,把知识记到脑子里就是真正学到了东西。事实上,学知识重在“学”,“学”本身就包含了能动性,需要去思考,去超越。只有通过积极的理性去反思,才能在追溯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突破。因此,大学生要创新,就必须突破自身的思维定式,努力尝试运用积极的理性思维去反思事物,从而达到一种更高的层次。

第三,当代大学生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创新兴趣。兴趣是人的精神对特定对象或某种事物的喜爱和趋向,是人在探索、认识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乐趣。这种乐趣能够使人们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促进人们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兴趣能促进创造活动的成功,是促使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心理倾向。大学生应该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兴趣的方向,抓住研究重点,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而培养自我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孙章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与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

[2]王晓先.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动力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

[3]郭立场.辅导员视角: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路径[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04).

[4]许义文.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在校大学生科研创新意识[J].科技管理研究,1999(05).

[5]孙俊三,周赞梅.中学教育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篇2

大学生 科技 创新 重要性 意识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社会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革新,现代化的企业生产和智能化的技术成果已遍地开花,高新技术产业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就业前景堪忧。因此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不仅需要个人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素养,还需要针对严峻形势做出自身的改变。现在的岗位设定都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局限于自己在大学中所学习的知识,更多的是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合理应用。因此,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掌握创新的基本形式,努力通过自身转变就业方式,同时改善社会就业形势,迫在眉睫。

2、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促进经济建设

高校作为一个国家生产人才和创造知识的最基本的培养基地,对于发展科创型人才应该担起主要的重担。青年强则国家强。近些年我国高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经济的成功转型都充分说明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从而证明了国家发展离不开人才,更离不开科技创新型的建设人才。只有通过培养现在的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才能为祖国未来的科技建设提供助力,做出应有的的贡献,才能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带动各个产业的不断创新,使我国在全球经济化的大潮之下立于不败之地。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及能力的现状分析

1、具有创新的热情,缺乏坚持

创新不仅仅需要灵光一现的感觉,还需要不断地坚持。创新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既要学习肯定前人的优秀成果,又要敢于质疑提出不同意见。然而,当代大学生,仅仅具有创新的热情,却没有对于科技创新坚持下去的勇气。三分钟热度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在创新的过程中最忌讳的事情。仅有了热情,不能投入到实际中就是虎头蛇尾,到最后不能坚持,选择放弃。这成为大学生创新的自身阻碍。

2、不善于利用有利条件进行合理创新

作为在校大学生有很多机会和条件去认识和接受新的事物,去发展个人爱好。现在网络的普及,让传递信息的速度不断加快,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就要不断补充知识。然而,面对信息量爆炸的时代,大学生对于获取的信息并没有深入研究和探索,也是因为当代大学生对于创新的认识不足,所以很难有所突破。大学有着大量的图书和资料供学生查阅,给当代大学生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创设了优越的条件。但许多同学却不能根据自身条件有选择的用学校的资源,这也是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对于身边的资源不能好好利用,导致学生对科技创新意识认识不足的原因。

3、科技创新的氛围不浓郁,吸引力不足

学习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但是,创新能力却很少有学生掌握。现在的大学生活比较单一,导致大学生的科创意识缺乏。大学中虽然有创新的条件但很少有学生接触到创新,周围同学创新意识缺乏,科技创新的氛围不浓郁,对大学生没有什么吸引力,也没有兴趣。一提到创新,学生就会认为比较困难,很难着手。要让当代大学生对于创新产生兴趣就需要氛围,而不是抵触。由于创新气氛不浓郁,所以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止步不前。

4、对于创新认识不足,不知从何下手

越来越多的同学已经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但有很多同学对科技创新抱有一定想法与尝试,但仅仅在灵光一现,并没有深入了解科技创新内在的精髓,认识不足,不知如何下手,更不会利用好身边的有利环境,最终导致了许多人仅有想法,并无实践。当代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接受更多新鲜事物,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的变化趋势。不仅要有创新的想法,更要有下手去做的思想准备,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发挥出来。

三、关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建议

1、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入学教育

据了解,现在有些高等学校根本没有针对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许多学生以为,他们高考之后到了大学可以自由放松而不是如高中一般拼命学习,所以思想上懈怠,学习能力和探究研发能力也随之减弱。所以高等院校应当加强大学生的入学教育,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学习和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的重要性。高校有责任帮助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帮助他们认识到科技创新的意义,指明高等教育着重发展的方向,而不是停留在以教学为主要目的的阶段。

2、组织开展各种科技竞赛和创新成果学习培训,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

现在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许多社团活动层出不穷,竞赛也慢慢增加。但是关于科技的竞赛却鲜有耳闻,而针对科技创新成果的观摩学习更是少之又少。高校作为为国家输送科技人才的根据地,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创意识。对于各类竞赛,要让在校学生踊跃参加,动脑动手,而不是整天漫无目的游手好闲,沉迷网络,更不应该通过各种手段逼迫学生去遵循老师的意见,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有了自己的想法。大学要培养的是综合性人才,不是只会学习、玩闹的学生。

3、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

现在学生对于科技创新意识淡薄,即使开展各类竞赛,也难免会不想参加,怕自己能力不足,对自己没有信心。当下应该做的就是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加大宣传科技创新的好处,强化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认识。改善现在学生对于科技创新方面能力缺乏的现状,同时要不断深化这些意识,思想决定行动,将科技创新的意识转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力,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晗,张婧梅.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互动关系[J].科技视,2013(27).

[2]刘春风.浅析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9).

[3]温习勇.关于创新的哲学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3(1).

[4]陈志瑶,程坤.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8).

篇3

【关键词】高校 科技创新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2-0027-01

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目前,该项活动已成为我国高校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一项学生活动。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项目、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本科阶段的专业知识学习与应用十分必要。因此,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学术氛围淡薄

处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的学术氛围无疑会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学术氛围淡薄则从根本上削弱了学生的创新萌芽。

1.校园学术氛围淡薄使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所谓环境育人,让孟母择邻而居三迁其所,使蓬生麻中不扶而直,高校的学术环境氛围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熏陶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良好的学术氛围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反,淡薄的学术环境只会让学生原本的创新意识萌芽逐渐消弭,学生的从众心理对创新萌芽的吞噬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一所高校淡薄的学术氛围形成之后,学生也将陶冶在这种学术氛围之中,形成恶性循环。

2.校园生活的安逸使学生缺乏创新的动力与热情

大学生创新动力来源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多数原因是年轻好胜和不甘人后,如果高校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参加学术活动去锻炼自我,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则会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Shen Tsui-lien认为导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意设计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与国外的名校相比,我们的高校在塑造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所做的工作亟待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动力和热情不会凭空产生,若高校的学术氛围原本就淡薄,加之缺乏宣传与教育的引领,就会营造一个安逸的校园生活环境,无法产生创新热情。

二 知识储备量薄弱

1.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缺乏发散思维

在创新思维的开发上,我国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从发展良好的外国高校来看,除了整个社会的创新氛围之外,关键还在于创新教育模式,他们在课程设置、教师教学等方面已经逐渐形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接受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缺陷就是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扼杀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培养出来的,传统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学生进入高校之后依然保留着过去的学习方式,因而高校也更难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

2.知识储备陈旧更加难以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新事物、新知识都在急剧增长,同时陈旧过时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知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改造世界是因为知识具有价值,所谓知识陈旧本质上就是知识价值的减少或丧失,若放任陈旧的知识充斥学生的头脑,不及时更新,他们的思想就会停滞不前,难以创新。

当前教育模式下,知识储备陈旧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因为书本知识的更新换代远不及信息时代新事物的传播速度,知识储备原本薄弱的学生对于书本的盲目崇拜也导致知识更新的过程更加艰难。

3.知识储备薄弱对创新勇气的影响

从心理角度讲,知识储备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在某一领域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能使人产生怀疑的勇气,这种勇气让人突破陈旧的观念而催生出新的想法,在自信与勇气的推动下,新的想法才会得以实践,而这种勇气就是创新的勇气。

在当前高校严进宽出的模式下,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相对薄弱,这种薄弱的知识储备直接带来的影响就是学生对于创新的不自信。从心理上学生觉得自己不具备创新的能力,也无法产生创新的勇气。

三 学校资金与设备缺乏

学生创新是在对已有知识技能的熟练掌握基础之上的。在普通高校中,由于学校资金与设备的缺乏,学生接触一些先进设备的机会相对较少,对专业领域内一些前沿的事物缺乏领会,在这种基础上创新活动的开展会相对较难。

现今的学生接触的高科技比过去任何一代人都多,同时他们也更容易被新的高科技所吸引。缺乏资金与设备的高校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时,除了本身科技项目的范围受到局限之外,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也大打折扣,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研究生;生活现状;建议

一、研究生的现状分析

目前,已经有了很多对于研究生群体现状的调查和分析[1]~[2],其结果显示研究生群体大多缺乏积极性,表现在:对体育锻炼的不积极,对学术研究的不积极,以及缺乏创新意识。

(一)研究生身体状况令人担心。研究生对于体育锻炼知识了解不多,对于学校提供的体育设施不会充分利用。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关注度低,晚睡晚起的作息习惯危害健康。其原因在于,研究生对于事情缺乏积极性,不会合理利用时间。

(1)研究生中普遍存在作息时间不正常的现象。研究生所受的有形管理较少,自由度交大,作息上不大正常。不正常的作息习惯必然对身体健康不利。(2)影响研究生正常作息的最大原因是电脑的不合理使用,有些高年级的研究生在使用电脑上已经到了通宵达旦的地步。(3)群众性的研究生体育活动开展得很不够,研究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研究生中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并不容易,校研究生会在这方面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其效果可想而知。

(二)对学术研究缺乏积极性。研究生在校学习的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其他主要工作就是学术研究。随着研究生的扩招,不少学生选择读研究生的目的就是拿个文凭,对于学术研究不够热心,不够严谨,缺乏动力。其原因在于对学术论文的意义认识不足, 缺乏严谨的学术态度。

(1)很多研究生对学术论文的意义认识不足,往往只是为了拿学位而被迫撰写和。同时,一些研究生在就业压力之下,心态浮躁, 撰写论文时随意选题,文章内容肤浅,甚至于在网上下载或购买论文以应付毕业、拿学位的要求。(2)理论知识素养不高。在研究生阶段,大部分学生都是刚刚涉足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往往缺乏相关研究方向的知识积累,理论基础不牢靠。这不仅会导致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走很多弯路,浪费实验资源和宝贵的时间,也会使他们的学术论文存在很多漏洞、缺乏说服力。

(三)在校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不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明确规定“硕士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创新意识作为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尤为重要。而在当今研究生中,只有少数有自觉地创新意识,大部分是模仿意识多余创新意识,更有一小部分没有创新意识,完全按老套路。基于这些现象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二、激发研究生学生积极性的几点建议

(一)研究生身体健康突出问题的解决。(1)高校后勤部门应当加强对研究生作息的管理,并为其提供良好的餐饮服务。在低年级中,研究生作息上的不正常现象就已存在,而在高年级中则较为严重。为此,高校后勤部门必须加强对研究生宿舍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确保研究生有充足的睡眠休息时间,实现作息的正常化。(2)高校应当经常在研究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努力组织研究生来参加。校研究生会既要搞好本校研究生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策划工作,注重体育运动的趣味性 ,又要加强与兄弟院校在这方面的交流 ,以便取人之长为己所用。

(二)激发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积极性。(1)研究生们应树立崇高的学术理想。科学工作者要具有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学术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追求真理,研究生更应当树立崇高的学术理想,决不能只是为了混个学位去应付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因此,高校在研究生入学时就要重视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和学习态度,教育研究生要淡泊明志、志存高远,要勇于追求真理,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加强学术自律意识,为学科专业的发展而勤奋努力。(2) 强化文献阅读,加强理论基础。在研究生阶段,学生首先要打好专业知识的基础,然后再进一步确定研究方向,最后根据所选定的研究方向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正确引导并加强研究生对相关理论文献的阅读,对其学术论文的撰写有着重要的意义。(3)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方法。学术论文的论点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论据和事实之上,不能凭空产生。研究生要从事科学研究,获取科学的数据和事实,进而写好学术论文, 需要的是方法论的指导。这就要求高校为研究生开设与其学科专业的研究方法紧密结合的科学方法论课程或讲座,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4)加强写作能力训练, 保持写作热情。提高学术论文的综合写作能力是提升论文质量和发表数量的关键。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三)激发学术创新精神。对伽利略提出的测定光速问题,爱因斯坦曾评价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术研究的本质就是创新。高校是学术创新的重要领域,而研究生是学术创新的生力军。因此,研究生要克服浮躁心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学术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校;科技文化竞赛;指导;创新实践;教学改革

一、引言

同志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指出:“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 在2011年4月24日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又强调我国高等学校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大力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的人才”。高校创新实践教学改革关键在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的指导,高等学校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的关键在人才的培养,而一个系统有效的培养机制无疑会使工作的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大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氛围不浓,意识较为淡薄

许多学生还没有从中学时代的“接受”型学习上转变过来,还没有意识到“创造”型学习的重要性。据统计,有近75.2%的学生把课余的学习时间都用在复习功课上,只有11.5%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或者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以德州学院为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考试取得优异成绩才是最关键的,这才是提高综合测评名次及获得奖学金以及日后保送研究生、就业的唯一途径。由此,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意识还比较淡薄,氛围还不浓厚。

2、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面还不够,广泛性不强,普及率不高

通过调查发现,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总是集中在一部分大学生身上,这些学生对参加科技活动有足够的兴趣,而且也在实践创新中尝到了甜头。尽管这部分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给学校争得了荣誉,但冷静地看,这部分学生在大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究其原因,多数学生觉得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离自己还比较远,自己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有的学生想参加,因缺乏正确的引导,无从下手,因而就放弃了参加科技文化竞赛。归根结底,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动员的力度还不够,没有很好的使大学生真正认识科技文化竞赛。

3、学校内缺少一套良性的鼓励及奖励机制

许多学校对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缺少规划,把科技文化创新当成一种随性活动,缺少一个系统的培养机制,缺少经常性的培训过程及相应的鼓励制约措施,大学生参与科技文化创新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兴趣爱好,这样就使工作的开展非常被动,以至于造成组织者找不到学生参于,参与者缺少组织的局面。再者,许多高校没有出台关于科技文化竞赛的鼓励及奖励制度,无论从政策上、经费上、保障上都没有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许多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都受到多方面的限制,致使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难以开展。

三、引导大学生参与科技文化竞赛的必要性

同志也曾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基地,必须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目标,为创新人才创造更为宽松的成长环境。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既是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可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为应用所学知识提供了条件。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缩短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距离,从而可以充分体现教学的内在规律与目的。

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措施

1、合理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强化青年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

学生参与科技文化创新需要一个长期、持续不断的引导过程,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他们成人成才的重要性。当前,大学生创新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强的现象在一些高校中普遍存在。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国家级科技创新比赛和各项学术活动,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从而不断拓宽视野,强化创新意识。

2、进一步课外科技创新的指导,设立专门的指导教师队伍

目前,在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中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相应的指导。由于学生自身能力有限,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相对缺乏,使得学生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显得力不从心,虽然有好的想法和较高的热情,但是在实际创新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困难。同时,由于学科专业的局限,使得一些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项目很难开展。比如,今年德州学院第一次参与的首届山东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由于只有机电工程系学生参加,所以,在技术上受到了很大局限。所以,建立相应的教师指导体系以及跨学科专业的协调体系成为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要想作品上层次,没有指导教师参与指导是很难完成的。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当前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教师指导体系尚未真正建立。教师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还基本停留在自发阶段,缺乏相关政策的规范及保障。这需要相关部门早日出台措施,为建立教师指导体系提供政策上的保证。目前,德州学院机电工程系已经把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竞赛纳入到了学院年终老师的绩效考核当中,并对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成绩的教师给予奖励,鼓励教师参与到学生的科技创新当中去。

篇6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175-01

根据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发展规律以及当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结合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寓创新意识于初中化学教学之中,把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每个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探讨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善于质疑释疑

一个对学习缺乏兴趣的人,很难想像他具有多大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个前提。在教学中,我始终用幽默的语言、风趣的教学风格来使学生兴趣盎然,用新奇的化学故事、化学史、生活中的化学、现代科技新成果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各种类型的实验包括家庭小实验、趣味实验和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探求欲,在他们浓厚的兴趣中,他们的创造热情也得到了激励。

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要启发学生善于质疑、释疑,学贵有疑,这样才不会使学生一知半解,才能使学生保持恒久的学习动力,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源泉。学生通过质疑释疑过程,分析能力、探究能力提高了,创新思维得到培养。

二、营造培养创新意识的宽松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利于消除课堂上过分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这种氛围里,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的就得到了培养。

例如,在酸和碱的反应的教学过程中,在讲到中和反应中用酚酞作指示剂来确定反应的终点时,有一个学生提出,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一样都是指示剂,而且我觉得紫色石蕊除了遇碱变色,而且遇酸也能变化,本领比无色酚酞大,那紫色石蕊能不能也来确定中和反应的终点呢?问题一提出,同学们议论纷纷,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我感觉到这个学生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孕育着可贵的创新精神,但限于对紫色石蕊的pH变色范围了解不够深入,所以没能做出全面地思考判断,于是我趁机让同学们把书翻到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在不同的pH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表,让他们通过观察,好好分析用紫色石蕊来确定中和反应终点是否合适。在一阵激烈的小组讨论后,有大半的同学都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然后我再请提出问题的同学向全班同学解释了不合适的原因。我及时表扬了他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得到不断滋长。

加强逆向思维训练,培养双向思考能力。长期以来,学生被动地学习,由于思维的定势,形成了习惯性的正向思维模式。换言之,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较弱,遇到一个问题,不会反过来想一想,不会对比联想。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必须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因为逆向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重要体现。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应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精心组织和安排教学,教学方法力求新颖别致,要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利用以旧引新、沟通引趣、制造悬念等,通过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惊讶中认识到化学世界的神奇,化学科学的伟大,进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注重实验教学的创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一种探究性的活动,学生是这一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保证化学教学目的有效落实。化学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等,且在这些实验教学中还发现许多问题。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实验,并解决出现的这些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篇7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创新意识 培养方法

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时代在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多,对人才的水平要求越高。我们应对历史学科引起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开拓创新。

一、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现状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一直开始推行素质教育,但是由于特殊的国情和教学体制等,目前我国在教学模式上主要还是体现为应试教育。人们为了使孩子上一所更好的学校,在初中阶段往往对历史学科非常漠视,一些老师、学生为了成绩,在历史课堂中依然以传统教学为主,老师教、学生记,“满堂灌”“填鸭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非常有限。

(二)原因分析

1.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好基础。但是由于考试制度的僵化,社会、家长在衡量一个学生的水平依旧用成绩标准,历史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学科之一,在长期教学中依然是受到歧视的,一些学生、家长认为历史学科是可有可无的一门学科,学生兴趣不浓厚,更不用说在创新意识上的培养。

2.历史教学方法陈旧。

虽然这几年来不断推行新课程改革,提倡新的教学理念,但是一些历史教师并没有真正融入改革中,依旧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上课只是纯粹地讲解知识,而从未携带历史挂图之类的直观教具,多媒体教学更是少用。自然枯燥的课堂引不起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落后陈旧的历史教学模式直接扼杀了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意识。

教学向来都是教与学的结合体,现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却仅仅注重老师的教,上课时老师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动手、能力培养方面非常少,更不用说在课堂中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创新意识的培养。老师、学生上历史课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他们只是希望掌握知识,然后应付考试,根本无所谓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连有这种意识的历史老师都非常少。

二、如何培养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意识

21世纪中小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更关注学生的发展,也就是把过去关注知识传授的课程改造成关注学生发展的课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对历史学科的特点进行了解。

历史学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科,它的学科特点是:历史学是时空性很强的学科;历史学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历史应当注意理解性记忆;历史应对现实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时,要从学科的特点出发,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设计有效的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式。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占中心地位的不是历史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学习的意义在于理解和应用。因此,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自我发现、独立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二)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引导。

历史教师只有对历史学科一直拥有浓厚的兴趣,乐此不疲,在上课过程中充满激情,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在上课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了兴趣之后配合历史本身的魅力,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才会主动参与到创新意识的培养中。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上得感兴趣,意味着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同时,还感到兴奋和激动,对发现的真理不仅诧异,有时甚至惊讶,意识到和感觉到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自豪。”因此,历史教师应认真备好课,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努力把每堂课上好,上活,上得有趣,让学生回味无穷,从心底里喜欢上历史课,从而不知不觉地增强创新意识。

(三)学生主动参与,有效激发创新思维。

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间接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历史教师要想尽办法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并且主动参与历史课程,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除了提高历史教师的魅力和能力之外,还要通过一些手段直接或者间接地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程。学习的间接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明确了学习目的性,意识到学习任务的重大,对学习结果产生兴趣。

教师要经常向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时展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现实意义,把学习与时展联系起来。当然,教师还可结合史实或历史小故事,帮助学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从亲身体验中看到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认识到学习历史学确实有很大的用处,从而对历史学产生兴趣,在学习中进行创新和研究。

(四)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历史老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思维突破固定的书本模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有效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历史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视听工具、游戏性活动、历史故事与知识比赛等培养学习的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事物或活动本身所引起的兴趣,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发展的原动力。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应从教材实际出发,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讲究教学方法,善于发掘学生思维创新的亮点,加以引导和发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思维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中。例如:1.逆向教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介绍一种历史现象,然后分析产生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进行局部逆向教学,把许多靠顺向不能或是难于解决的问题便迎刃而解。2.探究式学习:通过一些问题构建,以问题导入,对问题分析、解答,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创意能力的提高。3.分组合作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历史老师创设的情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有目标、有计划地互相讨论、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并且总结各小组学生的创新思维,由老师总结并加以表扬。

(五)培养学生上课的独立性,改进传统依附老师的习惯。

篇8

一、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特征

新颖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是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或是精神产品。电视编导的创新是要创作出在创作主题上有所开掘、形式上有新招、风格上有新意等的电视作品。

其中,新颖性是电视编导创新的标志,观点的新、理念的新、表现手法的新能够使作品脱颖而出,这种“新”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艺术的生命力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电视艺术所反映的是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的要求,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体现时代的精神,满足时代的要求,电视编导掌握电视节目的时代性,能够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推动电视节目的发展。电视节目的封闭就意味着固步自封、画地为牢,而开放则能推陈出新、开拓发展,在电视节目的创新中我们不但要吸收国内外电视节目作品的精华,还要借鉴其他领域的知识,使电视节目作品能够展现新的境界。

二、影响电视编导创新的因素

工业化生产和群体创作对创新思维有着很大的影响,电视节目和其他的商品一样,在投入产出中追求高效率,即以最低的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数量最合格的产品。工业化生产在电视节目中的直接表现时功利性的,创作的目的是争夺收视率和吸引观众。活跃的思维活动变成市场的努力,编导的创新受到局限。电视创作一般是群体创作,群体创作既对成员产生促进作用又能产生促退作用。电视节目缺乏创新还有体制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

三、科学的机制是激发电视编导创新的保障

科学的创新机制对电视编导的创新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电视编导的创新条件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知识和创新思维,这些创新的条件就需要有科学的创新机制。

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动力,如果没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或是创新意识不强,创造便欲低,也就不能充分的发挥创造的主动性。创新能力是创新实践得以实现的能力要素,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将创新意识转化为有价值的东西。创新知识是创新活动的工具系统,知识就是能力这是不变的真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相互转化代表着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发展程度,如果一个人所接受的都是陈旧的观念、单一的知识和僵化的思维,那么久会难以建构新的思想,无法实现创新。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基础,离开了一定的创新思维,那么所有的创新意识也就成了不切实际的空谈,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施展。

我国的电视发展较快,节目的需求量也增大,电视编导量也随着增多,而我国缺乏电视编导评价标准和培养机制,机制的缺乏必然导致创新的缺乏。科学的机制可以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更新创新知识和激发创新思维。

四、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激发

1.推陈出新,不重复自己

创新需要不断的背叛自己的老路,不重复自己,也不囿于旧的模式。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维也是异常的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对于电视观众来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目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因此,我们的电视编导,只有不断的创新,才可能赢得观众的欣赏。一般的电视节目的生存周期至多也就两年,而有些节目之所以能够长期的生存,在于他们的不断的更新改版,这样不断的创新菜能使节目常新。

2.重视编导的心理需求,激发创新的动机

在电视行业,电视的从业人员参与创新活动的动机是满足对权力、友谊和成就的需要。要激发电视编导们的创新能力,除了要考虑提高编导们自身的能力素质等主观因素外,还需要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因素。高成就者喜欢独立负责、可以获得信息反馈和中度冒险的工作环境。独立的制片制度是满足编导高层需要、能充分激发电视编导们创新思维的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独立的制片制度能够给独立制片人创造集思广益、发挥才能和冒险的空间,有利于满足个人的成就感,有利于形成个人的风格。激发创新的动机需要不断的细分自己的奋斗目标,信息的反馈要及时,能够正确地、适度地、及时地运用奖惩手段。这样激发创新的动机才能够使创新活动始终保持旺盛的状态,并且使偏离目标的行为得到纠正。

3.习惯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相结合

思维的习惯性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活动中逐渐养成的、经常使用的思考问题的方式。通常,习惯性的思维都是单向的,思路狭窄,方向或者角度单一,这种习惯性对思维的产生消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关键就在于能否与创造性的思维相结合。创造性思维是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过程,它的特点就在于大胆假设,寻求多种答案和途径。在电视创作中,如果我们能够经常有意识的将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相结合,使其相得益彰,那么,我们的思维结构就趋于合理,创新能力将不断的加强。

4.竞争与协作的相结合

电视群体创作的特点使竞争与协作成为群体基本的组织方法。竞争是群体活力的象征,虽然会使成员间产生矛盾,但它对群体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激发有促进作用;协作是群体生存的根本,它是群体发挥最佳效能的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内部竞争会对群体目标的实现带来一定负面影响,而群体之间的竟争却能使群体成员间加强协作。因此,电视台或制片公司在建立竟争机制时,既要形成群体内部的竞争机制(如末位淘汰制),又要建立群体之间的竞争机制(如栏目责任制),两方面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既竞争又协作,保持创新活力。

5.顺从电视节目的定位

电视节目的创新应该基于栏目的定位、一种迂回的上升,而不是游离和脱轨。栏目的定位犹如一棵树的根,是获取生命力的基础,定位的越准,根才能深扎于大地之中。若是与栏目定位相脱离,则创新便像断了线的风筝,没有了分量。

篇9

[关键词]新媒体;报纸编辑;创新意识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报纸编辑的水平是推动报纸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报纸编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报纸编辑应当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强化报纸行业的竞争优势。本文针对现阶段报纸编辑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新媒体时代的要求,提出相应的策略,为新时代下报纸编辑的创新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创新的意义

1.保持报纸在大众媒体中的地位。过去,报纸一直占据了新闻传播市场的主导地位,当今新媒体凭借快速便捷的特点吸引了众多读者,并对报纸地位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因此,报纸编辑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实力,并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从而不断巩固报纸在大众媒体中的地位。2.满足新媒体时代的需求。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报纸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报纸编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被动性以及局限性。报纸编辑工作是在记者采集信息、撰写稿件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将自己的编辑意图体现在制作新闻产品的过程中。在新时代媒体下,报纸编辑应当不断增强自身的策划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不断挖掘更有意义的新闻事件,并在自身的编辑职能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3.成为新闻传播全过程的策划者。新闻编辑为使某些报道选题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需要对新闻报道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且在报道实施过程中不断接收反馈,修正原先设计的行为。从实际操作的层面上看,新闻报道策划之所以能够存在,是由于新闻资源具有可被认识、开发、配置、转换和利用的特性。不同的编辑风格使得报纸具备了自身独特的魅力,这也是当代纸媒风格多样化的重要原因。在新媒体时代,这样的方式能够不断促进报纸媒体的发展。报纸编辑要牢固树立全程参与新闻传播策划工作的意识,从源头上保证报纸内容的高质量。

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存在的问题

1.报纸编辑专业素养亟待提升。报纸编辑的专业素养亟待提升,是新媒体时代下报纸编辑行业所存在的问题之一。新闻的制作是一项专业程度很高的技术工作,特别是进入新媒体时代后,读者对新闻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报纸编辑需要具备多种技术手段,并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才能够灵活运用当前新型的软件,制作出优秀的新闻产品吸引读者。但是,不少报纸编辑的水平还停留在传统媒体时代,能力水平相对单一,综合能力不够强,因此当前报纸媒体行业的发展十分需要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报纸编辑需要通过不断地理论学习和业务实践,来持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2.报纸编辑工作热情不高。新媒体时代,传统报纸行业受到了新媒体信息平台的冲击,很多报纸出现亏损,盈利水平相对不高,再加上大部分报社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报纸编辑的经济收入相对较低,导致新闻编辑缺乏工作积极性,致使他们对报纸行业的归属感不强。报纸编辑应当深入了解和研究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并不断进行创新性的尝试,这样才能促进报纸行业的发展。3.报纸编辑对本行业的发展缺乏信心。在当前新媒体时代下,很多社会热点信息还未在报纸上出版发行,就已经通过各种新媒体信息平台进行快速传播了。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相对于新型媒体,传统报纸在时效性方面缺乏优势,致使很多报纸编辑对行业的发展缺乏信心,甚至还有很多编辑人员已经重新择业,致使报纸行业开始陷入行业人才困境当中。若要突破这种困境,亟需报纸编辑人员对报纸行业的发展重拾信心。

新媒体时代下加强报纸编辑创新策略

报纸在新闻传播速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在新媒体时代若要保留一席之地,唯有不断改革创新一条路。报纸编辑应当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把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并针对传统的报纸传播方式进行改革。另外,传统的报纸媒体其强大的新闻传播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新媒体信息平台所取代,这就要求报纸编辑应当在新的媒体格局下,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内容为王,增强新闻创新能力,以优质的内容吸引读者,促进报纸媒体行业的转型发展。1.树立现代化的文化创新意识。由于报纸编辑长期受到固定化的思维模式以及工作形式限制,在编辑工作过程中,报纸编辑通常都是根据自身的惯性思维去完成相应的工作,这就导致报纸编辑的编排工作偏向保守、刻板,对读者的吸引力降低。因此,报纸编辑应当不断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报纸编辑工作当中融入文化创新意识。传统的报纸编辑与记者存在着不同分工,编辑对新闻稿件的选用、处理方式掌握主动权。报纸编辑应当树立现代化的文化创新意识,拥有与时俱进的想法,针对新闻内容以及主体进行不断创新,不断拉近报纸编辑和读者之间的距离,让报纸编辑能够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策划制作新闻版面,引发报纸编辑和读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此外,报纸编辑应当不断提升读者的体验,并运用有新闻冲击力、吸引力的图片以及创新文字稿件的排版方式和表现形式等,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不断强化与读者之间的互动,立足于读者的实际需求,推动报纸媒体行业的发展。2.转变报纸编辑人员的管理方式。在新媒体时代下,提高报纸媒体的市场竞争能力,需要深入挖掘报纸媒体从业人员的潜能。因此,报纸媒体行业应当在报纸编辑工作管理当中,不断引入创新理念,加大市场观念的融入,跟随时代的变化,持续更新报纸媒体行业的管理观念,并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让报纸编辑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除此之外,报纸媒体编辑应当不断更新自我的创新意识,并设立报纸编辑市场导向管理体系,并结合传统的报纸岗位轮换机制,促使报纸编辑人员能够具备更加丰富的创作源泉,从而有效地降低编辑人员的惯性思维以及“高仿”文章现象。另外,报纸编辑应当不断加强对相关报纸的关注,学习其他报纸的创新手法,并建立报纸编辑反馈机制,鼓励读者在阅读后进行讨论,吸取读者意见,对报纸进行不断完善和创新。3.加强对编辑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网络信息资源能够为报纸编辑提供更多的新闻资源,也能够培养报纸编辑人员的创新能力以及新闻筛选能力。报纸媒体行业管理人员应当在日常的编辑工作当中,不断增强对编辑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其对稿件进行更加有效的整合,呈现出更具吸引力的内容产品。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上,能够不断增加报纸的影响力,还能够利用其文化性以及休闲性不断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报纸编辑应该利用互联网技术,持续深入了解新媒体时代读者的主要阅读特点和需求,针对读者需求对编辑内容进行创新,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及其社会价值。报纸编辑还应当结合社会新闻热点,以培养引导读者的阅读兴趣作为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新闻稿件的表现手法进行探索,将报纸编辑的创新意识落到实处。4.重视美编作用,强化内容深度。新闻的内容质量决定了新闻的价值。为了推动报纸媒体行业的持续性发展,不断解决当前报纸媒体行业中“高仿”的问题,报纸编辑应当对报纸的内容和形式进行重新审视,并进行创新,使版面设计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报纸版面排版以及布局结构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相通的,并且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相互模仿的现象,所以很难形成独特的风格以及特色,也无法体现出创新的真正意义。报纸媒体行业可以专门招收一些擅长美学的艺术生对报纸的版面进行美化设计,从而有效地提升报纸版面的观赏性。在对版面进行合理设计的过程中,适当融入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元素,从而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水平的排版,既符合了当代人们的审美水平,还能够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报纸媒体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当前,新闻传播行业竞争主要就是新闻阅读量的竞争,为了不断提高报纸媒体行业的影响力,报纸编辑人员应当不断培养自身的编辑特色,不断拓展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渠道,并不断增强新闻内容的深度。只有新闻报道具有一定的深入,才能够保证报纸在新兴新媒体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除此之外,报纸在针对某一新闻进行报道时,可以针对新闻事件进行追踪处理,也可以针对相关内容进行综合报道,并针对此次事件对社会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设立专栏促使读者的新闻阅读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促使报纸媒体行业的内外部竞争愈加激烈起来。为了能够不断巩固报纸媒体行业在市场中的有利地位,报纸新闻媒体编辑管理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在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报纸编辑管理机制,大力培养编辑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不断提升新闻报道的内容深度和质量,从而推动报纸媒体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保琳.新媒体时代下报纸编辑应如何提升创新意识[J].新闻传播,2017(02).

[2]栾静.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辑工作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5(23).

[3]张艳.新媒体时代提升报纸编辑创新能力的策略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19).

[4]陆芳.加强编辑创新提升报纸生命力——浅论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必须具备的创新意识[J].科技传播,2018(13).

[5]李海芳.新媒体时代下报纸编辑角色转型研究[J].记者观察,2018(35).

篇10

(1)创新性.有无创新性是评价创新思维的唯一标准.有创新性的思维活动才能称之为创新思维,没有创新性的思维就不是创新思维.创新性包含有以下两层含义:一是在没有现成规律和方法可循的基础上进行完全独立的思维活动,能够突破已有的理论权威、规律、方法及各种思维定势等限制思维因素的束缚;二是不论创新的方法还是结果,不与前人已有的理论或实践雷同,具有对各种事物进行新的认知、改造或制作过程.创新思维的成果应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

(2)发散性.所谓发散性,是指思维主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唯一的方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3)灵活性.灵活性是对思维主体进行创新思维活动的要求.思维主体可以对各种事物不加限制地各种各样,甚至是毫无客观根据的创意组合.灵活性使创新思维活动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随机性和潜在性.

2影响园林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分析

2.1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重“教”而轻“育”,再加上商品经济社会中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使得教师的教育理念与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管理理念相差较远.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中已习惯性地让学生被动学习,机械性地给学生灌输相关知识,把学生当作知识存储的容器,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园林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很多教师只满足于课堂授课和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没有及时补充新的知识,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古板,不能适时提出问题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师生间互动少,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2.2园林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园林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除了要具有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自然、人文、社会、历史、哲学、农学、工程等各种学科知识.学生不但要学好各种基础的专业知识,了解各国的文化历史、各种园林设计理念、风俗人情、自然地理知识,还要求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有广博的知识作为后盾,然而许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只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忽略了对其他各种相关知识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这种状况就使得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局限于狭窄的知识领域,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3学生的创新意识

园林专业在校学生大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不能够很好地进行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的积累.多数学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获取相关的证书和更高的文凭上,不加怀疑和选择地接受各种知识,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于学生自身缺乏主动的创新意识.这种状况造成了园林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不强,导致了他们创新意识、创新动力和创新激情的缺乏,创新思维受到压抑,缺乏创新的主动性,创新活动也缺乏广度和深度.

2.4园林专业课外科技创作平台的搭建

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在课外从事学习、研讨、实践、创造的活动.在园林专业相关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逐渐由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知识的状态转变为主动的求知探索状态,促使其敢于去实践与挑战,从而可以激发出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在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时,必然要把课本中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往往能够得到逐渐提高.然而,很多高校对园林专业课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视不够,在资金、场地、人员配备等多个方面的投入较少,使原本已有的创新平台也形同虚设.这种状况大大打击了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加强园林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建议

3.1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式

重讲授轻实践的传统教育理念极其不利于园林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学生们的思维规律、思维模式及思维结果,以培养园林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教学重心.“以学生素质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当成为园林专业教师的教育理念.在这个教育理念转型的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教学,还包括了启发、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责任.在教学的互动中,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宽松、积极的学术氛围,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并要适时地提出问题,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因问题而思考,因思考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培养园林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教师的教学能否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讲课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对园林专业的兴趣;通过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促进他们对专业问题的思考,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3.2不断完善园林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为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而设计的,园林专业是一门综合了生物、规划、建筑、工程、美学、等多种学科于一体的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只有不断地完善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园林人才.首先,在课时的分配上,要适当减少理论课时并增加实践课时的比例,让学生在实际动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其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面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现在很多园林专业学生的文化底蕴过于单薄,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要适当增加一些加强学生文化底蕴和开阔学生视野的专业限选课程,让学生的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为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3.3强化园林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根据客观需要而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只有有了创新意识才能启动创新思维,才能抓住创新机会,获得创新成果.对于园林专业学生来说,必须不断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才能让他们勇于面对学习和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培养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3.4加强园林专业课外科技活动的建设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