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保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3: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海洋环保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此外,在取水过程,水体中的海洋生物,包括浮游生物、鱼卵、仔稚鱼、幼鱼和仔虾等将被动吸入水泵,或撞击在筛网上,或被水泵叶片高速撞击,最后在突然升(降)温和浓度≦0.2mg/L的余氯水浸泡中死亡[9]。由于取水过程长年进行,有可能对沿海海洋生物和渔业资源形成毁灭性打击,形成大面积无生命的死水区。例如,胶州半岛南岸的荣成、乳山和海阳拟建设三大核电站,其中乳山和海阳靠近,在核电站余氯水和机械卷载作用下,两个电站巨大的取排水量,很可能使这片海域的鱼类产卵场功能及相关生态功能彻底丧失。从以上分析可见,采取工程环保措施,消减取排水过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十分必要。本研究针对取排水工程技术特征,以规模相对较小的上海LNG接收站工程为例,探索这类海洋工程中取排水设施和工艺的环保设计方案。本研究目的不在于设计一个具体的取排水口建筑,而是试图通过研究,给出取排水口环保设计方案的原理和依据,可为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对工程管理措施的依据。
1材料与方法
计算域以工程区(图1)为中心,东西长24.8km,南北宽19.6km,计算域面积约486km2。在此计算范围内,为精细模拟码头前沿、港池区域的流场变化,工程区模拟空间步长取20m。研究取排水设施和工艺的环保设计方案,首先进行水动力流场模拟,在本研究中,水动力的模拟计算采用不规则三角形单元平面二维数学模型。二维潮流基本方程为[10]:连续方程:ht+Hux+Hvy=0。
运动方程:ut+uux+vuy+ghx-fv+guu2+v槡2C2H=0,vt+uvx+vvy+ghy+fu+gvu2+v槡2C2H=0。式中:h为水位;H为水深;u、v分别是x、y方向的流速分量;f为哥氏力系数;C为谢才系数;t为时间;g为重力加速度。
1.1冷(余氯)排水扩散模拟
冷排水对水环境影响预测采用分析水流模型与水温扩散模式相结合的方法[11],水温扩散模式如下:HTt+HuTx+HvTy=Kx2(HT)x2+Ky2(HT)y2+M-KsT。式中:T为温度差;Kx、Ky分别是x、y方向的扩散系数;Ks为水面综合散热系数=0.02388/H(4.6-0.09T)exp(0.033T);M为冷排水源项。
余氯扩散模型采用2.1分析所用的水流模型与耗散模式相结合的方法[11],耗散模式如下:HCt+HuCx+HvCy=Kx2(HC)x2+Ky2(HC)y2+Sm-Q。式中:C为浓度;Sm为原项(=qC0,q为排放量,C0为排放浓度);Q为耗散项(=KC,K为衰减系数;K=ln2/T1/2,半衰期T1/2取为1h)。
按工程排水量设计,工程平均用海水量为11706m3/h。出水口排水温度低于正常水温5℃;余氯排放浓度为0.2mg/L;计算中以此作为计算源强;排放位置位于本工程东南角(图4)。
1.2渔业资源调查和损失计算
由于这一工程余氯水对渔业资源影响已有分析报道[5],本研究目的主要是工程环保设计原理的研究,为了减少篇幅,本研究渔业资源调查和损失计算将尽可能参考已有文献。补充必要的计算,调查方法和部分计算结果将参考已有的文献[5]。
2结果和讨论
2.1流场的分析
从图2和图3流场分布可见,工程区前沿潮流为往复流,本研究仅仅给出大潮期间的潮流流场图,由于大潮流场中的流速高于小潮流场中的流速。在环保设计上,主要考虑大潮的情况,大潮条件下得到的设计结论同样可以应用于小潮情况。
2.2余氯水和冷排水的扩散
比较图4和图5,可以发现余氯的影响范围要大于温降的影响范围,当潮流从排水口流向取水口时,排水的温降在取水口已经不明显,水中余氯依然存在,余氯水团包络了取水口附近水域。但是,当潮流从取水口流向排水口时,余氯水团完全脱离取水口。此时,取水口的水团是带有海洋生物和渔业资源卵,仔鱼和幼体的新鲜水,取水过程中将带来水体中生物全部死亡,使海洋环境受到伤害。形成大面积的死水。
2.3取排水工程环保设计原理假设
火电厂和核电站建设和海湾水域鱼类产卵场所的保护是任何工程都要兼顾的两个方面。在不影响火电厂和核电站冷却功能前提下,如何减少工程取排水对环境影响,这就是本研究所要探讨的问题。从工程利益而言,现有电厂的取水口和排水口通常尽可能设计成相距较远,避免排水口的温排水尚未降温,就已扩散到取水口并被吸入,增加了能量的损耗,这是电厂设计的工程要求。从生态利益考虑,取水口吸入的水最好是无海洋生物的死水,这就可以减少生物的损失。这是电厂设计的生态保护要求。
核电站排出的有害余氯水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污染海洋环境,杀死排水口附近的生物;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取水口附近的余氯水可以被利用来阻止海洋生物进一步接近取水口水域,因而具有再次利用的一面。因此火电厂和核电站冷却水的取排水工艺要做到既经济又环保是可能的。其工艺设计原理是:所排出的水降温后又被重复利用,减少取用含有生物的新鲜水。工程设计要求是,只要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应最大限度利用从排水口流到取水口的水已被充分降温,无生物的死水。应保障在取水口附近有大量的余氯水存在,形成一个能够阻止海洋生物进入的取水口附近水域的余氯屏障,这样的工程设计也可以满足环保要求。从图4和图5可见,兼顾这两者的利益是有可能的。排水水团在扩散中,首先完成升温过程,完成升温过程的水已经可以被取用。
此外,我国沿海大多数海域具有往复潮流。由于往复潮流运动的结果,当潮流流向为从取水口向排水口向时,从排水口流出的余氯水团将远离取水口(图2和图3),从而使取水口抽取的是包含海洋生物(含鱼卵仔鱼)的新鲜水,当取水口脱离余氯屏障的时间越长,所造成渔业资源和海洋生物的损失越大。所谓取排水口位置的环保设计,不但要尽可能缩小取排水口之间的距离,以建立余氯屏障。对排水口,排水管的形状也要进行重新设计。环保设计的结果,应保证在取水口附近始终维持一个余氯水团,阻止带有海洋生物和鱼卵仔鱼的水团进入这一水域。这样做的结果,可以将取排水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限定在余氯扩散到水域的有限范围,从而也终止了带有海洋生物和鱼卵仔鱼的水团不停进入取水口水域的动态过程,避免了大范围的海洋生物和鱼卵仔鱼被过滤致死。这样一来,改进取排水口设计,在取水口附近始终维持一个余氯水团,是解决带有海洋生物和鱼卵仔鱼的水团进入取水口的关键,也是取排水口环保设计方案的核心原理。
2.4工程环保设计与否渔业资源损失量比较
以上海LNG接收站工程为例,依据工程分析,工程平均用海水量为11706m3/h。假设具有游泳能力的成、幼鱼可以回避因机械卷载造成的死亡,但鱼卵、仔鱼因缺少游泳能力难以回避。依据渔业资源调查结果,工程附近水域鱼卵平均密度为4.38个/m2,仔鱼为5.65个/m2,当地水深为5m计,一年50%时间鱼卵仔鱼出现,年取水时间是8760h。则运营期每年对鱼卵造成的损失量分别11706m3/h×8760×4.38个/m2×50%÷5=2.2×108个/a。仿此可以算得仔鱼损失量为58×108尾/a。按实际长成率计算,鱼卵0.1%长成成鱼,仔鱼1%长成成鱼,鱼卵仔鱼实际形成的损失折合成成鱼尾数,鱼卵折成成鱼为2.2×105尾/a,仔鱼折成成鱼为5.8×106尾/a,以当地鱼类每尾个体长成重50g计,鱼类资源重量损失为,鱼卵折成成鱼重量:2.2×105个/a×50g×10-6=11t/a;仔鱼折成成鱼重量2.9×106个/a×50g×10-6=145t/a,合计156.00t/a。以10元/kg的价格计,每年造成的渔业资源生态损失约人民币156万元。
上述分析说明,一个取水量为1.2×104t/h的LNG接收站,如果取排水口不进行环保设计,将造成每年156万元渔业资源生态损失。对于取水量为324×104t/h的核电站,同样的鱼卵仔鱼密度下,对渔业资源造成的损失可达亿元以上。但是,如果能在取水口附近建立余氯屏障,相当于实现无生命死水的循坏利用,使得上述由于机械卷载形成的物损降至最小。以上仅仅计算了机械卷载损失减少的部分,实际上,从图5可见,在取排水工程不进行环保设计条件下,余氯水水团处于飘移之中,因而增大了余氯水形成的渔业资源损失。若经过环保设计,将余氯水扩散范围锁定在取水口附近,可以减少鱼类资源生态损失重量的一半左右。由此可见,在取排水工程进行环保设计条件下,鱼类资源生态损失仅为无环保设计的1/5。
3讨论
3.1取排水工程环保设计技术现状
目前,国外对核电站排水提出较严格的环保要求[11~15]。对电站工程而言,我国目前对现有取排水口工程环保设计技术和环保设计标准等环保要求还不规范。例如,作者从网上了解到辽宁红沿河核电站、连云港田湾核电站和广东岭澳核电站建设环境评价中,均较少涉及巨量取排水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预测分析内容。据作者所知,正在编制中的山东乳山核电站、海阳核电站和即墨核电站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也没有重视这一问题。可见,目前我国核电站巨量取排水对生态系统和渔场的影响尚未受到各方足够重视。在我国核电站大规模兴建之前,及时制定相关法规,对于及时保护沿海渔场和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3.2取排水工程环保设计主要原理
依据本研究数值模拟的结果,上海LNG工程冷排水水团在扩散中,首先完成升温过程。此时余氯成分尚在,通过2.3分析说明,在满足工程取水要求的前提下,在取水口附近水域建立余氯屏障是可能的。这一结果同样可以推论到核电站海洋取排水工程设计中。也就是说,对于任何核电站、火电厂和LNG接收站工程,首先需要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排水水团降(升)温过程和余氯消散过程。当排水水团降(生)温过程先于余氯消散过程完成,直接调整合适的取排水口相对位置即可。当排水水团降(升)温过程后于余氯消散过程完成,工程排水降温需要附加工程措施。在我国沿海,大多数海洋工程前沿都有往复的潮流,往复流是我国海洋工程所面临最常见的流态。对于往复流条件下工程的环保设计,为了设法在取水口附近水域建立余氯屏障,需要将排水管延伸到取水口周围适当距离,在满足降(升)温过程的条件下,成环形排列,由人工的方法建立余氯屏障。在取水口建立余氯屏障的具体设计,还要根据项目附近的潮流特点具体设计。
3.3取排水口工程环保设计技术方案的应用
篇2
溢油事故何以发生
蓬莱19―3溢油事故发生在B平台和C平台。国家海洋局公布的调查结论,对这两个平台发生溢油事故的原因是这样描述的:
“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蓬莱19―3油田B平台的生产违反总体开发方案,没有执行分层注水的开发要求,长期笼统注水,导致注采比失调,破坏了地层和断层的稳定性,造成断层开裂,形成窜流通道,发生海上溢油。当B23井出现注水量明显上升和注水压力明显下降的事故征兆时,没有及时停止注水、查明原因,而是继续维持压力注水作业,进一步加剧了海上溢油的污染程度。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蓬莱19―3油田的C平台C25井回注岩屑作业违反总体开发方案规定,数次擅自上调注岩屑层位至接近油层,造成回注岩屑层异常高压,形成向上部油层窜流高压源,造成C20井钻井至该层时产生井涌,同时,该井作业表层套管下深过浅,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要求,降低了应急处置事故能力,发生侧漏溢油。”这就是蓬莱19―3溢油事故发生的原因。
法规缺陷与监管缺失
康菲公司何以敢于擅自变更开发设计方案?监管部门为何对康菲公司擅自变更开发设计方案一无所知?按照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任何建设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据以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但是由于法律、法规对环境影响评价所作的规定存在缺陷,加之监管缺失,致使康菲公司敢于擅自变更开发、设计方案。
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执行和监督缺乏明确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既为决策者提供环境决策的依据,也为建设者提供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建设者应当严格执行环评文件提出的环保措施。但如果法律对环评文件的执行和监督没有做出明确和具体的规定,企业的逐利本性决定其不会主动采取措施保护环境,环评文件就得不到有效执行。此次事故中,正是由于法律对执行环评文件的执行和监督缺乏强制性的规定,康菲公司才敢于置环境影响报告书所规定的环保措施和对策于不顾,擅自变更开发设计方案。而在长达数年之久的时间里,监管部门对此却一无所知,足见监管缺失到了何等程度。
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形同虚设。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是指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评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由于环境影响评价是在项目的可研阶段进行的,在这个阶段所提出的环保对策和措施未必准确、科学、合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因此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然而,尽管《监管环境影响评价法》和有关行政法规对此制度做出了规定,却没有法律责任与之相对应,使之形同虚设,并且,指望企业主动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是不现实的。蓬莱19―3溢油事故就说明了这一点。康菲公司变更开发、设计方案,使生产工艺发生变化,属于“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应当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然而,康菲公司并没按照法律的规定履行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义务,如果不是此次发生了溢油事故,这种状况不知还要持续多久。
海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存在审批和监督的特殊问题。《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第四十三条和第四十七条分别对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做出了规定,比较这两条规定,就会发现存在这样的问题。
第一,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机关不同。海岸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海洋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核准。
第二,行政许可的方式不同。海岸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实行的是“审批制”,而海洋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实行的是“核准制”。核准制无论是在法律地位还是法律效力方面均低于审批制,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别?
第三,监管不明确。海洋环境保护法第47条规定海洋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督”。这里就产生如下的问题:其一,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仅是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备案机关,它有没有对海洋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监督的积极性?其二,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监督还是由环境主管部门单独监督?环保部门没有对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对相关情况、细节以及专业不是十分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怎样监督、监督什么、能否有效监督?
篇3
Jessica C.美的环保理念
“一起做环保,地球自然好”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环保,如减少用电、节约沐浴时间,所以从今天起别再找藉口,为地球出一分力吧!今期更特别邀得Jessica C.分享她的环保心得,外表美丽的她,原来也藏着一颗善良的环保心!
环保别再拖
眼前的Jessica青春可人,对于环保也有一番见解。“对地球来说,环保绝对是急在眉睫,势在必行,因为随着人类对地球带来的污染及伤害越来越多,我们可以看到污染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例如温室效应令南北极的冰融化,导致全球水位上升,出现水灾,危及低洼地区,此外,提升了的海底温度亦会扰乱海洋生态,令居住在海洋的鱼及生物死亡,最后受害的都是人类本身。所以,环保是我们现在最急切需要做的事!”
以身作则
“其实随时随刻处身在任何地方也可以环保呢!例如夏天在家的时候,开风扇比开冷气要省电一点,而且我会选择淋浴,而不会浸浴,可以用少一点水,不用的电器例如房灯要记得关掉它,时刻记得节省能源。工作的时候,有时我会自己预备化妆及头发造型,我会选用发蜡或发泥,而不用喷发胶,因为喷发胶含有一种压缩物品,这种化合物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元凶,因此喷发胶是不环保的。此外,废物再用或回收都是1个好的环保方法,例如Kiehl's一类旧瓶回收活动,把旧瓶回收,让它们可以再用及重生,都有助环保!”
悉心挑选环保产品
“除了以上方法,在挑选产品方面我也会很‘环保’呢,就如Kiehl's于08年与好莱坞型男布拉德皮特合作,推出可100%自然分解的‘生态还原芦荟沐浴喱’最深得我心,一来当然是由于那是由型男布拉德皮特挑选的香味,连瓶身上面的字也是由布拉德皮特亲手写的,而且所得的收益将全数拨捐他一手创立的‘JPF Eco Systems环保基金会’,以支持全球的环保计划,是个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另一方面是因为这款沐浴喱揉合100%环保及可自然分解的成分,并以最少的成分配方而研制,当中的成分能于28日内自然分解,减少对地球所造成的破坏,产品的胶瓶更是从回收计划得到的食物胶容器循环再造所制成,十分切合环保原则。”
Kiehl's 最新环保工作 响应世界地球日
为响应世界地球日,Kiehl's 特别邀请了一班Kiehl's 之友,为100% 源自天然、获得ECOCERT 有机认证的巴西有机生命莓抗氧活能爽肤喷雾设计限量版标签,包括著名荷里活影星朱莉安・摩尔(Julianne Moore)、全球身价最高的当代艺术家杰夫孔斯(Jeff Koons)、音乐教父兼潮流达人Pharrell Williams,以及一位居住在巴西亚马逊社区、巴西有机生命莓原产地的小朋友,产品的全数收益将捐予非牟利机构Rainforest Alliance,作保育树林以维持生物多样性,及确保生态的持续性。
篇4
关键词: 环保意识 美术教学 环保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已经十分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施环保教育工作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初中美术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方法
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基础教育阶段,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各学科中是开展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普遍做法。美术课作为当前初中阶段渗透环保教育的载体之一,对环境教育的知识、技能、意识、价值观等领域都有所涉及。因此在美术教学中,除了充分重视现行教材中环境教育资源,加强环境教育内容的教学外,更要努力实现美术教育本身的环境教育价值。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要从美术课程本身的性质、特征出发,寻求合理的方法途径,使美术教学与环境教育结合得自然和恰到好处,从而有效实现美术课程的环境教育功能。环境教育需要结合美术学科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把环保教育充分渗透在美术教学活动之中,以环保为主题,通过艺术的方式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分析、探索、创新,促使学生形成强有力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忧患意识,树立对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保意识。
在建构主义课程与教学中,建构主义者主张教学过程包括七个步骤或环节:分析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设计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方式;设计协作环境;评价学习效果;强化练习。
下面我对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合理地利用教学环节设计树立环保意识谈谈看法。
1.明确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环境教育情境,设计环保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在绘画课中利用范画进行教学,能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环境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如,在教学岭南版美术七年级图画课“漫画・卡通画”这节课时,我根据课文中的作品欣赏,与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其中包括方唐的一幅作品《回想》。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看完这幅画,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学生们都抢着问答:“环境的破坏跟战争一样可怕。”“我在同情小鸟的不幸遭遇时也担心人类的生存环境。”……我故作沉重地说:“我跟你们一样希望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就要求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必须好好善待地球,否则,这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通过漫画的欣赏,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了破坏环境的危害性,树立了人类生存的忧患意识,懂得了保护环境、善待自然的重要性。
2.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小组协作活动,激发热爱环境的情感。
环境审美也叫生态审美,它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的了解及自身审美修养提高的基础上对生态美的感悟和体验。环境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培养出能够“审美的人”,使青少年认识到生态美是天地之大美,也是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之大美。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环境价值观教育在于帮助学生形成环境价值判断,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价值。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表现自然美和人造环境美的作品。例如欣赏中外的古建筑和现代建筑,了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体会人类居住空间的设计对环境的影响,人类与环境需要和谐共存;欣赏表现环境问题(噪音、污水、乱砍滥伐等)的作品,可以自然地激发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并将这种感情通过创作环保宣传画、设计环保招贴、环保漫画等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展览进行更为广泛的环境教育宣传;教师有准备的主题式欣赏可作为渗透式环境教育的范例,例如以“我心中的大海”为主题,通过对海洋资源的讨论,培养学生对海洋的情感和环保问题的关注。“在欣赏邓子平《七月流火》作品时,通过对作品的赏析,让学生体验人类与海的亲密关系,人类生活依靠海洋,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丰富的资源。这样的渗透式环境教育,做到了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的和谐统一,既让学生感受大师作品的艺术之美,更使学生领悟到鲜活之美、自然之美、和谐之美,生命的恬静之美、张扬之美、永存之美;既是环境知识的教育,又是环境情感的培养”。
3.评价学习效果和加强环境教育宣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
综观各版本的美术教材中都有诸如标志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装潢设计等内容,有的就有直接的环境教育课题,如“世界地球日”,这些都是渗透环境教育的良好载体。以往学生常购买材料制作,现在我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废旧材料制作,这样既节约经费,又可以开动脑筋、变废为宝,体现环保意识。
我让学生设计一个环保标志、一张环保招贴、一个手帕的图案、一个环保的包装袋或包装盒等,使学生了解环境知识,融入环保理念。手工课在渗透环境教育时,可以用“变废为美”四个字概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多种废旧物品制作手工艺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使学生树立了废物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意识,体会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形式美感原则,还要感受材料本身的质地美。实践证明:“变废为美”的美术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大大调动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从收集废旧物品到构思设计、作品的完成,再到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可以充分体验到美术创作和经过自己的努力美化环境的乐趣,这将对其今后对待废旧物的行为和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认识到环境保护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
4.结合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环境保护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环境参与意识是人们将对环境的意识变为自觉行为,所产生的对环境保护的使命感、责任感及自觉参与的良好习惯。它解决环境意识中“怎样做”和“怎样做好”的问题,也是环境意识的具体落实和体现。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环境保护习惯与觉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学校、家庭的环境事务,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形成对环境保护的使命感、责任心、自觉心理与习俗,将环境意识变为自觉行为,时时处处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主动带动他人自觉参与,进而为政府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政策起到监督、支持和促进作用。
除课堂外,我们还做了“绿色校园活动的策划与宣传”“变废为美――敬师卡设计与制作”、“世界地球日”和“美化班课室”等课程设计。学校每年一届的科技艺术节组织环保漫画比赛,全校学生都参与,热情都非常高。评比结束后还举行了优秀环保漫画作品展,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环保知识。这些作品不仅绘制精美,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提到了造林绿化、清洁卫生、保护生物、节约资源等现象,还讲到了各种污染的危害、生态环境的恶化、全球人口的爆炸、地球自然资源的短缺……美术活动与环境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一个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双赢举措。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使环境教育有机融入了美术教学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又丰富了美术教学的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创造精神。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环境教育可以与当前本校课程研究相结合,在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具体需要及相应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出具有本校教育价值的新类型、新模式。
二、初中美术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实践研究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教学实践及有关调查表明: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开展环境教育是可行的、必要的,教学效果是明显的。但是,我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美术教师自身环境意识缺乏,环境教育途径偏少,环境教育条件不足等。因此,我在本研究的基础上,综合一线教师的意见,对于美术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实施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培养美术教师自身的环境意识。
美术教师虽然拥有专业知识,但往往缺乏环境知识及环境教育的系统培训,自身环境意识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而教师作为环境教育的总体设计者和执行者,如果自身不具备环境意识,那么很难想象能够培养出具有一定环境意识的学生。所以,重视师资培养、加强在职培训将是环境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只有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转变教学观念,增强责任感和环境意识,才能使环境教育取得实效。
2.将环境教育评价纳入美术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对教学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激励机制。目前,美术课程中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目标大多只是抽象地讲提高“环境意识”,而未就环境教育的组成要素,如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与态度等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如果不进行评价,就容易使环境教育流于形式。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主要评价者,美术教师应该明确普通美术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目标,有开放的心态,突破“知识本位”的束缚,注重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评价,并将环境教育评价纳入美术教学评价体系。
总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贯穿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明白环境保护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爱护环境,自觉抵制环境污染,为人类创建一个美好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因此,我们要将环保教育贯穿中学美术教育的各个环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在美术教育中,我们应结合本专业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把环保教育渗透在美术活动之中,发挥其特有的优势。
参考文献:
篇5
人物采访:
朱锫,美国伯克利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硕士。近十年内分别获得“全球设计先锋”(美国)“中国建筑奖”(美国)“WA中国建筑奖”(中国)“中国建筑艺术奖”(中国)“设计特别奖”(国际建筑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2003年至今在中国及海外参加多次国际艺术建筑展。作品包括:古根海姆博物馆(北京/阿布扎比)、艺术家蔡国强的工作室及住所、艺术家岳敏君的美术馆、数字北京大厦(奥运项目)
减少建筑能耗和污染排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是全球面临的共同课题。绿色建筑首先应该是节能建筑。而最环保的建筑无非是要体现人与自然融合的理念,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应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发电、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达到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这是建筑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国环保建筑的目标。
《旅伴》:建筑设计环保一般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朱锫:我觉得最高级的设计就是崇尚生命、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价值,这才是最根本的话题。现在的城市,生命被挤压到了一个极限,人越来越渺小。建筑设计的环保主要是找对立面,这不是个时髦词,每个人理解都不一样。
《旅伴》:您怎么看北京奥运提出的绿色环保理念?您在参与奥运场馆建设中在环保方面都有哪些措施和成效?
朱锫:全世界都在提倡环保,这个想法非常好。我们事务所直接参与了奥运场馆建筑――数字北京大厦。我们是国内唯一竞标成功获得设计权的。信息时代高技术往往与人、自然、本源的联系减少了。我们的设计,是中国人的理解,理念就是不孤立于自然界,与很多事情发生联系。
《旅伴》:我们看到的环保设计多是概念型设计,目前国内也有一些环保设计,您能不能介绍一下?
朱锫:全球都会通过技术手段来达到环保,这本身也会消耗资源,我认为这不应是中国人的方式。生产设备、净化水源、空气过滤,这些都不是自然的方式。
国内的设计,具体我不太清楚,也不能给你介绍,只是听说清华搞了一个环保建筑。
《旅伴》:国内外环保设计建筑主要集中在哪些地方,哪些领域?
朱锫:北欧、北美早在70年代就意识到环境对人的危险,他们多是通过自然的方式来设计建筑,让双方更和谐的融合。很多环保设计都是概念性的,世界上需要这样的人,这是对现实的前瞻,对今天的环境提出建议。
《旅伴》:将环保理念运用到建筑设计上,是否是将来的趋势?在中国能有怎样的发展?
朱锫:的确,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不过据我所知,目前在中国很多人都在努力,如何让空气更干净,城市多些绿色。比如《国家地理》杂志曾经问我‘你在北京这样的城市生活,担心自己的身体么?’这种问题,多少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北京应该多些绿色,像我走在纽约,高楼林立,中心公园的绿,就能让人一下子愉悦起来。在北京,我们更需要为自己的个人行为负责,只有每个人尊重自己的生活,才能将环保理念更深入到生活中去。
《旅伴》:环保建筑,在北京已经有一些了,就居民楼而言,带环保的楼盘价格都会高很多,有人说,环保不过是地产商、设计师赚钱的噱头,您怎么看?
朱锫:完全同意!这是破坏能源的一种方式。我个人非常反对一边让自己的房子干净,一边脏了周围环境。这并不是环保。相反,是破坏。如果有一天,他们可以不通过一套机器、利用电能等直接达到环保的作用,那环保设计才算成功。
《旅伴》:以您所知道的一个国内环保建筑为例,做一下简单的专业介绍。朱锫:我知道现在有所谓的恒温恒湿建筑,这就是个坏例子。你觉得,人需要恒温恒湿的环境么?如果是这样,还要四季干什么?北京的郊区,空气污染相对要小很多,每天开窗通风,直接的接触自然,这才是生活。可是恒温恒湿的房子连窗户都不能打开,这是生态的设计么?人不该生活在真空,完全与生态隔离。这不是设计的目的。我一直寻求让建筑、城市更尊重生命,这对于人类的发展确实也是至关重要的。
1 美国西雅图公立图书馆Ballard Library
图书馆的屋顶铺设约10公分厚的土,种了18000棵耐旱的植物,让室内冬暖夏凉,并安装了七个大型的天光窗户,面北的间接光,让整个阅读空间几乎不需人工照明,但也不觉得刺眼。图书馆使用的地毯式再制毯,窗户是再生玻璃,而家具一律采用榫接式的契合法,不用钉子或一片铁片。
2 三洋SoIar Ark
日本三洋公司建成的Solar Ark(太阳方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光伏建筑物之一。方舟由5046块平板太阳电池组件组成,可以产生50万千瓦小时的清洁能源,预计每年可以减排95吨二氧化碳,同时方舟还可抵抗34M/S的风速和7级地震。建筑内包括有一间太阳能博物馆、太阳能实验室和多个会议室。
3 BedZED
贝丁顿“零能耗”开发(Zero Energy Development)的缩写。这是一个位于英格兰萨顿地区贝丁顿的高效节能生态住宅区。这是首个大规模的“碳中性”社区,也就是说它是首个能够不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社区。BedZED向世人展示了什么才是真正绿色无污染的住宅。
4 数字北京大厦(设计师作品)
这是一座智能化、高科技的电信通讯机房及办公大楼,同时肩负着实现“数字奥运”和保障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使命。建筑护结构采用先进的单元式幕墙系统,东向幕墙采用低辐射Low-e玻璃幕墙,在确保保温节能的前提下,争取最大的自然采光,节约照明能源;室内公共空间墙面大量采用了清水混凝土工艺,减少了由于室内二次装修所产生的能耗。
未来的构想
未来海洋居民有可能住在怎样的房子里?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文森特・卡勒波特设计了一艘“未来版诺亚方舟”,它名叫“Lilypad”(百合花瓣之意),犹如一朵巨大的百合花盛开在海面上,它呈圆盘形状,直径达到1000米,上面修建有一些从数十米到数百米之间高低不等的流线型建筑,犹如花瓣一样。从空中俯瞰,“Lilypad”的外形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一朵盛开的百合花,而且这些或高或低的“花瓣”还可以自由组合,和中央区域可以拆分。
据悉,“Lilypad”是一个真正的“双栖海上城市”――它的上半部分露出海面,是一座与陆地建筑没有区别的建筑。而整个城市的下半部分则浸没在水下,又令它犹如船只一样可以在海面上四处漂流。它可以随着不同季节的洋流变化从赤道漂流到南极或北极,每年都在两极之间的海洋中悠然“行驶”。5万人可以自由切换陆地海底生活――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体育馆、圆形剧院、医院、户外公园、高尔夫球场,让“海上居民”就像居住在陆地上一样方便惬意。在“Lilypad”上建有3个码头和3座“人造山”。这3座“人造山”相当于陆地上的高楼大厦,其中将建有办公楼、商场和各种娱乐场所,满足工作和休闲需要。
“Lilypad”将是一座可以自给自足的智能型生态人工岛,将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提供主要能源。据悉,“Lilypad”的水上部分所有建筑外立面都采用特殊材料,可以通过吸收阳光产生光合作用形成能源。而巨大湖泊除了美化环境外,还可以通过搜集并净化雨水为居民提供生活淡水。
篇6
关键词: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战略
海洋中蕴含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存在着固态、液态、气态等多种形式。然而,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各个领域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大,陆地资源状况严峻,部分区域出现了枯竭的状态。为了支撑我国的全面发展,必须着眼于海洋资源,注重对海洋油气资源的合理化开发,运用深水处油气开采技术对海洋内的相关资源进行开采,能及时获取新能源,进而替代原有的能源供社会各个领域的使用。
1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1.1 缺乏先进性的勘查与开采技术
通过对现阶段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现状的有效分析,了解到由于受到国家实力、人为素质和设备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勘查与开采技术相对落后,致使油气资源开采质量与效率不高。我国地产丰富,海域面积相对较广,在管辖范围内的海域面积达到300万平方公里,为油气开采提供优质的开采平台[1]。但是,尤其勘查与开采技术不过关,是制约油气资源开采的一个现实性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油气资源开采方面相对落后,科学技术含量低,缺乏先进的海洋勘查设备与探测设备,制约着油气开采的质量,是当前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1.2 社会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过大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得各个领域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油气资源常常是供不应求,由于技术的约束,导致油气开采效率不高,开采量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能源紧张的状态始终未得到有效的缓解。为了维持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我国不得不采取能源进口措施,2012年,我国进口原油达到约2.8亿吨,越来越依赖于石油进口方式,致使资金费用大量流失海外,对中国自身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抑制性。来自国土资源局的消息,中国的陆海天然气沉积量为600万km2,但是三大石油公司在相关数据登记时,其所登记的数据为435km2[2],真实的开采情况要远远低于登记的数据,使得天然气开采问题变得尤为突出。
1.3 油气开采导致的环境问题恶劣
海洋油气资源开采工作的开展,除了注重能源结构、经济效益、开采质量等诸多问题外,生态问题也是一项严峻的问题。然而,从目前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采现状来看,石油资源开采的力度越大,其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更为严峻。例如,在石油开采中,发生原油泄漏的现象,石油资源浪费的同时,海洋环境问题也变得非常严重,一旦出现原油泄漏现象,海洋内部的水生动植物会呈现大批量的死亡,珍稀物种面临着的灭绝的可能性,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因此,不可为了油气开采而牺牲海洋环境,得不偿失,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来缓解当前的海洋环境问题。
2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性措施
2.1 制定更为长远的战略性目标
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在未来的开展力度在不断增大,应从长远的角度予以考量,制定更具规范性战略性目标,为后续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工作的开展提供条件。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性目标,应积极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强化对国家石油安全的保护,强化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油气资源开发,实现勘探技术的高效应用,选择更具我国特色的油田开发方式,进而达到油田安全、高效开发的目的,对于我国的油气资源开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以南海为例,在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方面,应根据南海的实际特点,构建水深300-3 000m的深水油气自主勘探开发技术系列和模式[3],进而形成初步的深水油气资源勘探技术系列和装备,为南海区域油气资源开发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2.2 注重勘查与开采技术的不断开发
面对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现状,技术元素占据很大比重,成为制约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强化对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技术的不断更新与优化,优化海底勘查技术与探测技术,可将现代化的科技元素与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实现技术的不断改造,制定更具战略性的措施,为新时期资源开采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对油气化探分析技术进行完善,提高其探测的精确度与分析的准确性,及时运用更为先进的尤其开采设备,以提高资源开发水平,进而提高油气资源开发效率。
在含水油田开采方面,应充分了解含水油田的油量分布情况、开发的潜力值等,对整个油田的开采价值予以评估[4],及时对油量、储存位置、油层点等内容予以掌握,是开采技术开展的重要前提。
在海洋油气的深水开采技术方面,深水技术开采一直是石油开采领域的重要难题,技术的要求高,关键技术仅仅存在悉数的几个国家手中,我国需要引进先进的深水开采技术,结合我国的实际海域运行情况进行设计,及时克服以往开采技术中的缺陷与不足。在中国,油气资源的开采,应根据我国的海域地理位置、原油性质等情况予以考量,勘探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油气资源,实现深水探测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完善,对于我国油气资源勘探领域是一项重大的突破。
2.3 做好油气开采的环境保护工作
环保是世界发展的重要主题,通过全世界人们的共同努力来保护我们赖以生活的地球,强化对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应只为了发展经济而忽视环境问题,是当前海洋油气开采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油气开采的环保工作是必然需求,在运用开采技术时必须将环保问题考虑其中,尤其是禁止原油泄漏现象,做好原油开采的技术防护,以保护海洋内的水生动植物。海洋油气开采技术的开展,本身就会对海洋环境构成威胁,扰乱正常的海洋系统,对于水生动植物来说是一项重大的灾难,若再泄露原油,会导致大量的生物中毒死亡,甚至一些珍贵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境况。因此,开采队必须具备高度的环保意识,在开采时不要仅仅关注石油开采量,还应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建立专门的环保小组,就整个油气资源开采过程予以监督,并做好足够的环保措施。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现状的分析,了解到在油气资源开发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资源开发技术缺乏先进性,能源需求量大,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为满足社会的需求,加强对海洋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是关键,应大力创新与研发先进的油气资源勘查技术、开采技术等,进而获取高质量、大量的油气资源,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条件,是丰富我国油气资源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荷霞,刘永学,李满春,等.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开发战略价值评价[J].资源科学,2013,11:2142-2150.
[2]刘慧,高新伟.国家能源安全视角下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战略研究[J].理论探讨,2015,6:103-106.
[3]张玲玲,郭佩芳.再议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J].价值工程,2012,22:88-89.
篇7
2、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岩体工程力学、采矿及矿山安全及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区规划、矿山开采设计、岩层控制技术、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煤矿、铁矿、金矿、石膏矿以及铁路等设计和改造管理,也可以到冶金、有色、化工、核工业、非金属和煤炭等六类矿业和水利、铁道、地下、工程和环保部门的生产开发、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3、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建造的基本技能和管理基础知识、计算机编程及应用能力,能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方面工作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是研究各类船舶的设计、性能、结构、建造等的学科,主要培养从事船舶设计、研究、试验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4、飞行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飞行性能和控制原理、现代运输飞机构造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识别和运用各种航图、运输机通信和空中领航的基本训练,具有民航航线飞行方面的基本能力。飞行人才的紧缺,是各航空公司亟待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已成为各航空公司既好又快发展的瓶颈。学生毕业后,主要就职于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其它各大航空公司等民航企业,从事民航航线飞行驾驶工作。
篇8
关键词:建设项目;验收监测;方案制定;问题及对策
前言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环境监测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工作流程是: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定,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编制验收监测报告。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现在有较为完善的理论方法体系,但是现场调查、竣工验收监测方案编制等工作却相对薄弱。文章就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及其前期现场调查工作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1.1 验收材料不全面
很对企业对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不熟悉,申请验收时无法提供相应的验收材料。很对企业最多只能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有的企业能够提供初步设计报告,但是里面没有详细的关于环保设施的设计内容。提供给验收监测部门的材料有限,验收监测工作人员在进行现场踏勘时,就不能准确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使验收监测方案编制内容存在较大的遗漏[1]。
1.2 缺乏现场调查方案制定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之前,需要进行现场调查。而一些监测单位注重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方案的制定,对现场调查方案制定缺乏一定的认识,导致在进行现场调查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方向,在具体工作时,难以对污染物治理情况进行有效检查[2]。
1.3 监测因子和评价标准不准确
项目监测因子主要根据项目实际生产情况,结合环评报告、设计报告确定的污染物来确定。实际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主要依靠环评报告、设计报告的分析结论,对项目实际生产情况没有深入了解,有时环评报告或者设计报告也会存在分析不准确的情况,最终导致验收因子不准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监测验收工作人员对每个行业的了解程度有限,深入调查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另一方面是企业有时候出于某些原因,想隐蔽一些污染物的排放。
实际工作中,存在工作人员在使用标准时忽略了新旧标准使用时间,或者没有理解标准分级的含义,导致使用不当。
2 对策分析
为了更好地保证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具有较好的作用,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现阶段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关于解决对策,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2.1 充分收集验收相关材料
一是环保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使企业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收集、统计项目验收中的材料,环评报告、环保设施设计报告,环境监理记录等;二是验收必须提供的材料提供全面后,再开展工作,不能盲目勉强开展工作。
2.2 制定现场调查方案
现场调查前,仔细分析业主提供的验收材料,提前做好现场调查的准工作,提高现场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有的放矢。
2.3 重视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是验收监测方案标准的基础,验收单位应该重视现场调查,从资金和时间上向现场调查工作倾斜,不熟悉的行业可以请行业专家进行指点。
2.4 提高验收监测人员的个人专业技能
提高验收监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一是依靠个人学习,单位强培训;二是环保部门应提高验收监测报告(方案)编制人员的准入;三是验收单位应定期组织验收监测人员学习较新的政策、标准等。
3 结束语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的制定,对于建设项目能否准确顺利的验收,具有重要影响,目前环保验收监测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监测工人人员本着实事求是、客观的工作态度,从项目实际建设情况着手,为环境保护把关。
参考文献
[1]唐松林,姚斌.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5:63-66.
[2]高际玫,杨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环境,2012,2:40-42.
篇9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Oil & Gas Fields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规划总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3158
国内刊号:11-3369/X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10
海洋环境科研要为提高海洋环境管理和宏观决策、实现碧海行动计划目标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其任务是:进行基础理论研究,探索污染物在海洋环境中迁移转化的规律,为制定海洋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控制海洋污染提供科学依据,为应用技术开发提出理论依据和方法;进行应用技术研究,在改善经济结构过程中,寻求对污染实行源头和全过程控制的最佳模式和高效、低耗污染防治方法;开展海洋环境综合性、预测性研究,从发展战略上,进行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为制定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海洋经济和海洋环境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实施碧海行动计划的技术支持涉及的内容包括环境监控的软件建设、污染治理及生态恢复工程的实用技术和设备的筛选、重大环境问题的研究等。其核心是利用高新技术的力量使碧海行动计划顺利实施,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改善及恢复海域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年的技术支持行动计划
一、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计划
(一)监测站位方案
根据国家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1998)和《*省近岸海域监测站位布设原则》的要求,*省沿海7市地共设立101个监测点位,覆盖各个环境功能区,基本能够控制和反应*近海环境质量状况。*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将着眼于*近海环境质量监测,结合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和确定的污染治理重点区、生态保护区和敏感区,本着内密外疏的原则,合理布设和优化*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位。
(二)监测能力建设
1.不断完善沿海市、县两级海域监测体系,全面开展全省近岸海域水质、沉积物和海洋生物等有关项目的监测分析工作。
2.随着海水水质监测工作的开展,有计划地培养海洋环境监测专业人员,及具备相应技术指导和技术监督能力的人员。
二、建立*近岸海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为了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质量,提高海岸和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和工作效率,*省环保局于1997年1月下达了《*近岸海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课题,由*省环保局和*海洋大学共同承担,建立了《*省近岸海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作为一种现代化手段,将使环境管理部门及时了解*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现存和潜在的环境问题等,有助于科学管理和正确决策。“*近岸海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环境基础信息数据库系统、环境基础信息空间数据库系统和数值模型库系统,有助于*海洋环保工作总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应进一步完善改进“信息系统”,使其更便于操作,更具实用性。
三、筛选支持示范工程的实用技术和设备
以推广啤酒废水处理技术为重点,筛选并推广化工、制药、染料等行业废水处理技术和设备。
由于海洋污染主要是T-N、T-P污染,*省拟推广以下实用技术和设备。
(一)氮肥企业的稀氨水回收
1、生产尿素但无碳氨生产装置的企业
采用深度水解技术,将尿素解吸残液水解为NH3和CO2,与稀氨水一起经解吸塔解吸出NH3和CO2,用于尿素生产。
2、具有碳氨生产装置的企业
将各车间、工段产生的稀氨水(含氨2-3%),集中于氨回收罐,经处理,塔顶气冷凝后得到含氨>20%的浓氨水,用于生产碳酸氢铵。
3、硝酸铵及硫酸铵生产企业
采用膜分离技术,将NH3从稀氨水中分离出来,用稀硝酸或稀硫酸吸收后,用于生产。NH3脱出率可达99%。
(二)推广磷肥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废水不外排
(三)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高效脱氮、脱磷工艺技术
四、建设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与赤潮灾害监测系统
充分利用“十五”期间的海洋环境保护科研成果,以环保和海洋部门为主,基本建成海上溢油与赤潮灾害监测系统。
在莱州湾、胶州湾等赤潮高发地区设置海洋水质与赤潮观测站,增加监视次数,在赤潮发生期间,进行赤潮跟踪监测。建立环境要素数据库,建立赤潮发生次数、赤潮生物种类、赤潮发生面积和持续时间、藻毒素分布等数据库。适时开展赤潮预测预报研究,建立环境状况与赤潮灾害发生模型,进行环境状况与赤潮灾害发生变化趋势的预报预测。
五、建立包含氮、磷等非保守物质的水质预测模型,开展水质预测(氮、磷)和估算容量总量
建立海域水质模型是一项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和进行污染物控制以及保护海域水质的重要手段。通过水质模型,定量计算水体的负荷量与水质的关系,可以对污染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十五”期间,水质模型的研究要在保守物质的输运扩散模型研究的基础上,以氮、磷等非保守物质为研究对象,在胶州湾、莱州湾等重点海域开展生态动力学模型(富营养化模型)研究;开展非点源污染物通量研究,建立入海污染物与海域水质的输入响应模型,为实现氮、磷的容量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六、面源(地表、地下径流)和河口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面源污染控制由农业部门和环保科研部门共同承担,主要研究农业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未利用部分在地表水、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最终入海量,为海域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入海河口污染控制技术由水利部门和环境科研、设计部门共同承担,主要研究在保证河口的水利作用条件下,河水及底泥的入海污染控制技术。
七、养殖自身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建立完善养殖系统自身污染的监测体系。重点开展自养(贝藻)与异养(鱼虾)复合养殖系统的研究,水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研究(包括水产废弃物在养殖动物饲料中的应用及水产废弃物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等),养殖饵料改良、提高饵料利用率研究,养殖废水处理、养殖场底泥消化处理研究等。
第二节*-2015年的技术支持行动计划
一、海域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研究
建立近海海域环境污染损失估算与分配模型,进行地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恢复研究。在已有研究成果及其应用效果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内模拟试验和海域小规模试验研究,提出并研究设计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建设体系,工程建设内容,工程投资及工程建成后效益评估预测方法。
二、大气沉降控制工程研究
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研究大气沉降污染发生、迁移、沉降、污染机理和规律,通过对国内外已有大气沉降污染研究成果的收集与分析,筛选控制大气沉降污染的技术和方法。通过对这些技术、方法的试验研究及结果分析,提出并设计控制海域大气沉降污染的工程。研究陆源污染产生的SO2、NOx、TSP等的污染防治和及其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沉降规律,以及最终入海量,找出大气沉降与海水污染的相关性,提供大气污染沉降入海的防治措施、投资估算和预测评估工程建成的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
三、面源和河口污染控制工程研究
在*省近岸海域几条主要入海河流的入海口之前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并进行提高氮、磷去除效果的工艺和管理技术的研究,有效削减市政污水中氮和磷对海域的污染影响,对近岸海域水质的改善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2海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