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认识理解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3: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认识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认识理解

篇1

[关键词]元认知 训练 科技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安建强(1974- ),男,浙江天台人,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叶晓勤(1978- ),女,浙江宁波人,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分团委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004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创新为主导的高校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项目编号:2011SJD880062)和2011年度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项目“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思考与探索”(项目编号:JG00511J81)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84-02

随着创新知识时代的浪潮滚滚而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正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其科技创新能力如何将对国家的整体实力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本文中,笔者试图以元认知为出发点探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研究。

一、元认知的概念、特点及培养方法

1.元认知的概念。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认知”是指人类个体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心理活动的产物,它具体指能使认识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能力。这种操作和能力包含在所有的人类认知活动中,如信息的获得、理解、验证等过程中无不包含认知的成分,计划的制订、执行、可行性评价及修改等认识过程也包含了认知的成分,对输入信息的识别、注意、编码、贮存和提取同样蕴含着认知成分。“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J.H.Flavell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在《认知发展》中将元认知明确定义为:元认知即指认知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其中包括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和自我认知能力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按照弗莱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元认知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元认知,即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二是元认知体验,即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三是元认知监控,即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的对其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因此,元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选择有效认知策略来指导、调节自身认知或认识的控制执行过程,其实质是人对认识或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其他学者对元认知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如H.Roediger等人指出,元认知是指个体知道如何使用和控制自己的认知能力。C.Wortman等人认为,元认知是指反映个体监控自己思想的能力。我国心理学家及学者也对元认知做了大量的研究,如汪玲等在总结概括国内外关于元认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元认知的实质进行了探索,指出元认知的实质是个体对当前认知活动的认知调节。

2.元认知的特点。关于元认知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回答,但对元认知实质的认知大体相同,即元认知是以认知活动本身为对象的一种认知现象,这也是元认知最根本的特征。从本质上来讲,元认知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以监测和控制这两种基本活动为特征的活动过程。监测是指个体获得认知活动的进程、状态、效果等信息的过程;控制是指个体对自身的认知活动作出计划、反馈、调整的过程。这种观点目前是普遍被大家接受的一种观点。大学生元认知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元认知水平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而不断提高。第二,大学生对元认知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与其元认知监测和控制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第三,大学生元认知能力与其记忆能力、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有很高的相关性。第四,元认知水平可以通过科学训练得以提高。

3.元认知的培养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和水平主要通过三条途径获得:一是通过学生的自身学习经验的积累而自发地获得;二是结合学科专业的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三是通过专门训练获得。显然,对于现有的教育模式来说,第一种是学生自身的提高,教育本身并无作为;第二种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值得提倡;第三种虽然最为有效,但受现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普遍推广。由此,笔者认为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这一具体教育过程中进行元认知能力和水平的训练需要三种途径相结合,互为补充,才是目前最为现实、更为有效的方法。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需要科学意识和批判精神,也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根据调查,在具体的科学研究中,每种能力使用频度和重要性不一样,排序结果是:创新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是在现有的知识和理论基础上,通过多种思维的综合运用,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究而不断提供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排在首位是理所当然的;演绎、归纳、判断、类比、假说等方法是科学发现、理论形成、科学验证等过程中所必备的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它贯穿科学活动的全过程;良好的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是信息化环境下的基本素养,有助于高效地管理文献和发现知识;实践能力是检验科技创新成效必不可少的过程和手段;语言处理能力是表现科技创新的最佳方式,科学研究从选题到完成,整个过程都需要借助语言文字将研究成果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没有一定的语言能力难以做好科技创新工作。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查阅文献资料―确定方案―申请立项―实践论证―得出结论―撰写报告―结题答辩”等步骤。这些步骤是通过监测和控制这两种基本活动而实现的,即大学生自身获得对科技创新过程这一认知活动的进程、状态、效果等信息,同时对自己的认知活动做出计划、反馈、调整。因此,元认知能力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在科技创新能力其他构成要素中,它渗透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三、结合大学生的元认知特点,强化针对性训练,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元认知研究对于解决学生学会学习、自我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表明:元认知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关于学习及学习策略方面的认识,并能否善于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地应用各种策略去达到特定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策略也是一个元认知的问题。总的来说,进入大学阶段的大学生的元认知状态都处于中等水平,且发展并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九个维度,其发展度依次为:意识性、计划性、准备性、执行性、方法性、激励性、反馈性、补救性、总结性。

元认知理论把人看成主体,看成具有高度主观能动性的信息系统和能量系统,学习者能合理地设定学习目标,有效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直到完成预设的任务。因此,针对大学生的元认知特点,进行相应的元认知能力的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具体针对措施如下:

1.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指导大学生适时明确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科技创新目标,确认不同时段的科技创新对象和科技创新任务,能够更有效地指引自己的科技创新进程。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托目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创新价值,树立科学研究的目标,坚定科技创新信心,端正科技创新态度,从而帮助和指导学生转变科技创新观念,使大学生愿意科技创新、乐于科技创新。

2.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激励和自我监控。自我激励和监控是大学生激励自我主动学习、善于创新、勤于研究,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自觉克服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障碍的过程。作为教师的重要责任,首先,要帮助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基础和学习内容的实际情况,适时变更和确立科技创新目标;其次,要帮助他们在现实可能的条件中,选择达到科技创新目标的最适当的手段;再次,帮助他们善于评价和反思科技创新目标的达成情况,并采取高效的调控措施;最后,帮助他们总结自己达到科技创新目标的成功方法和手段,并提出新的展望和目标。

3.通过具体要求,引导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科技创新准备和总结习惯。大学生需要做好科技创新前的准备,包括知识准备、物质准备、技能准备与心理准备。学校要提供环境、平台、师资的有效支撑,这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将注意力集中于相应的知识难点和要点,有利于形成系统的、可迁移的知识结构。再通过引导,养成做科研总结的习惯,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同时也可增强知识点的记忆效果和思维能力。

4.通过具体引导,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执行力和计划性。执行力,它反映大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时,按照既定目标和计划,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完成科技创新任务的具体能力。在具体的科技创新过程中,执行力也体现在如何有效处理与同学和教师的关系上,以及在科技创新进程中的情绪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及坚持性上。计划性则反映了大学生在科技创新目标制定、科技创新计划和时间安排的情况。只有计划好自己的科技创新进程和时间安排,才能合理有效地保证补救性、准备性、总结性,才能更好地检验自己的控制性和方法性,才能有效地保障充足科技创新时间和必要的科技创新效果。教师应该合理指导大学生制订一定的、切合自身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有执行保障的科技创新计划,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效能。

[参考文献]

[1]董发广,赵毅斌.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

[2]韩蔓莉.元认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3]刘绍龙,肖善香.认知、元认知与第二语言习得[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篇2

关键词: 大学生科技创新 高等教育 重要途径 可持续发展

引言

高校作为重要的育人基地,担负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具有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担负服务社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社会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教育部在2007年1号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强调:“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因此,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要。”教育部所倡导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高校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指导思想,也是高校开展学生科技活动的工作目标。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科技活动是指各个高等学校为了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科技意识、科研精神,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而开展的一切活动的总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主要形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科技立项申报与研究、科技作品评审、社会调查与研究、科技竞赛、科技作品展示、科技参观、科研论坛、科普宣传展览等。“以活动促创新,以创新促成才”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必须认识到的基本理念。

大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对于高校的发展及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既可以作为高校从事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并以此进行人才培养过程的优化,又可以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若干典型教学项目,推动教学改革深入进行,还可以作为载体,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大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更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的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的学生在学术方面的创新活动是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必须突出科技创新的育人主题,因此引导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健康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和实际科技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大学生在积极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基础上,合理利用时间积极投入到课外的科技创新中去,将课外的时间用来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领域,以此改善高校的学风和校风。

大学生科技创新对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之间呈现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其关键就是人才的竞争。当今世界的知识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对于人才的衡量及评价标准同时也发生了变化,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衡量其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而是侧重于是否能够具备快速学习新知识新理论的能力及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等方面。因此国家及高等院校必须具有一定的制度保障,保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为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高校素质教育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于如何进一步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各高校都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学校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设立科技创新活动专项基金,开展科技立项、科技评审、科技竞赛等一系列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活动形式日益丰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就现有的组织模式而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资金、师资、设备、场地等方面仍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了其发展规模和综合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系统的教学计划。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主要是通过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挑战杯”等实践环节来作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形式和载体,希望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培训、实践,以及教学计划,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的科研氛围的营造,也造成了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不足。新生对于科技创新活动较为热心,但是缺乏基本的知识和能力,对科研不知从何下手,大二学生才开始学专业课,高年级的学生面临进一步升学或者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很少有精力和时间从事科研,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教师寻找合适的学生进行培养的难度也较大。因此缺乏系统的教学培训计划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首要因素。

2.缺乏创新的制度建设。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与传统的文化氛围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高校推广速度比较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整体水平尚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甚至还未真正起步。由于缺乏创新的制度建设及保证制度有效运营的长效机制,其内容涉及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活动阵地管理、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学生科技项目管理、激励措施等一系列有关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从而导致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很难营造出浓厚的科技学习氛围。

3.缺乏充足的科技经费。

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显著增加,科技经费问题往往成了许多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难以开展的瓶颈。往往学校拨付给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专项资金都是有限的,有时候拨付也不够及时,与此同时学校教务处和相关部门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也不是很积极,没有真正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

4.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创新型人才日益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情况下,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虽已走向良性发展,但发展又是不平衡的。主要表现为忽视科技活动的组织管理队伍和学生队伍专业培训和素质提高,教师力量严重不足,尤其中青年专业教师中存在着创新意识不强、工程实践能力薄弱的状况,而教学任务繁重,他们很难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高质量的指导,由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队伍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层次与质量的同步提高。这也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

5.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缺乏普遍性及可操作性。

目前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存在缺乏普遍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除了研究生或者一些研究型大学的学生之外,很多普通大学的本科和专科学生比较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训。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应有必要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目前国内部分高校都是通过学生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各类专业竞赛等方式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学习和锻炼,没有能够形成标准及系统化的科技创新课程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部分高校的毕业设计甚至缺乏系统理论及实践能力的支撑,这些都从根本上制约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6.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不均衡。

目前的调研数据显示,大学生科技创新发展在不同层次的高校及不同专业之间的发展很不均衡。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来看,重点院校在获奖层次和数量上明显多于普通院校。近几年来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较高名次与科技创新奖项几乎都被重点院校获得,部分高校甚至到目前为止,没有能够获得过相关奖项。从专业学科门类上来看,理工科学生进行创新在各个方面要明显优于文科的学生。理工科学生在软件设计及发明创造上与文科学生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文科的学生只能够通过调查报告等获得成绩。同时高年级的学生在科技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方面都比低年级的学生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三、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途径

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代、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且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求。对于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全面成才的宽广舞台。近年来,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在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1.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教学计划。

在高校的平时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能够突出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的科技活动纳入到应用性的教学环节中,并因此为大学生开设科研相关的课程,奠定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基础。在具体的操作中,每个学年组织一定次数的学生科研立项工作。所有有兴趣的同学都要填写对应的申请表,经过审核后进行存档。学校要能够鼓励个人或者创新小组参与科技的制作发明,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进行考核。

2.实施制度建设创新。

制度是完成任务的重要保障,大学校园中一定要能够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不断提升全体师生的参与率,加强制度的创新,不断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制度的建设,不断健全规章制度以增强组织管理方面的科学化以及规范化水平。在学生科研的组织管理工作方面一定要重点抓好立项申报、过程指导、结题评审、成果展示这四个环节。规章制度的建设与创新主要包含活动的组织管理、活动阵地管理、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学生科技项目管理和激励措施等多个方面的工作。

3.加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骨干、指导教师团队”队伍建设。

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关注的是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及层次,指导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制定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要加大指导工作量,通过评奖评优等途径增强指导教师的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在指导教师中大力开展教书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指导教师对高校培养创业与创新型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指导教师在指导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和实践能力培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增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骨干队伍的建设。学校要通过各种方案加强学校科技创新氛围的营造,培养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意识;学校要培养学生从事科技创新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加强学生创新骨干的选拔和培训。要通过广泛开展科技方面的交流丰富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经验;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项目研究的实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以上的各种方式培养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兴趣,充分发挥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一定要注重管理队伍的建设。管理对于事业及各种实践活动具有决定性因素。学校要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工作的专门队伍。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管理干部的培训,帮助管理队伍了解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规律、途径,以及发展的状况,切实有效地提高管理队伍的科技创新意识及业务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网络的建设,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宣传、项目评审等工作提供平台。

4.拓宽资助渠道,加大企业与大学生科研的合作力度

随着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参与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科技创新活动所需要的经费也成了学校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此,各个高校一定要进一步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在学校专项资金支持的基础上,要不断争取到相关的教学部门的支持,在学校形成多部门协抓共管,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要争取到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帮助。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一定要具有社会实用性及市场推广价值,争取到企业及其他社会团体的赞助,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创新资金不足的问题,也才能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供有效的途径,为实现高校服务社会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此外,大学生及指导教师参与到企业的项目研究中也能够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5.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科技创新氛围是高校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高校、社会、个人要能够积极营造多位一体的良好科技创新氛围,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新闻媒体要通过加强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期待,激发教育机构进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高等学校要能够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活动的非强制性属性,努力创造独特的文化来实现课堂教育之外的创新教育的目的。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要能够积极投身到科技创新中去,在此过程中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和整体创新氛围的形成。

四、结语

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而创新的希望就寄托在青年人在身上,大学生是青年中具有较高学术素养和较强能力的群体。科学方面的研究表明,18岁到24岁之间是人最具有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时期。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大学是创新的摇篮,是创新最为重要的基地之一。大学生则是科技创新最为重要的排头兵及创新最具活力的对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综合能力的优秀人才是高校承担的重要使命。大学生的科技活动也必须服从并服务于这一使命,通过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开展创新实践,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是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续,同时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精英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彭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分析[J].商业文化,2011,(10).

[2]周培松.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调查与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6,(19).

[3]江云青.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J].中国地质教育,2004,(03).

篇3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意义现状途径

论文摘要: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入手,在总结以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法律规定的高等教育中心任务之一。在1995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展、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求。对于工科类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在素质教育和学校整体工作中实现“有为、有位”的坚强阵地,更是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全面成才的宽广舞台。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在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1.具有创新的热情,但缺乏毅力。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量。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兴趣的深度、广度、稳定性及效能上,都有相当的发展,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具有坚强的毅力。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缺乏毅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虎头蛇尾,甚至放弃追求。例如,我院科技创新园每年刚开学招新的时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但到学期末能坚持一直在创新园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很少。

2.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

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行为的展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上。工科大学生普遍具有科技创新动机,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善于创造和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由此限制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近期对我校在校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88.9%的学生未尝试请教老师写过学术论文、68.7%的学生未进行过某种发明创造、71.3%的学生不经常阅读图书馆提供的本专业的理论期刊,可见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都没能好好把握学校提供的创新条件。来源于/

3.思维活跃,但缺乏科技创新思维。

大学生在成长接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逻辑、推理、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思维相当敏捷,但同时也不断被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所束缚,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主要表现在:(1)功能固着,将某种对象的功能和用途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思维缺乏灵活性和独创性的突出表现;(2)权威迷信,绝对相信所学过的知识,全无批判意识,导致思想僵化和禁锢;(3)思维惰性,根据考试内容进行功利性学习。

4.科技创新“体验型”多,成果转化少。

为激励“挑战杯”等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各大高校都在政策、资金和学生期末综合测评上给予倾斜和支持。然而,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三大激励措施:证书、学分、奖金却成为部分同学参与活动的“动力”。其结果是部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不愿进行系统性的长期研究,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鉴定、报奖,这些短期行为既难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突破性成果的产生,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塑造大学生创造人格力量。

我们应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通过社团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活动,营造宽松和平等的环境氛围,把大学生从机械地接受知识传授中解放出来,使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在理解、鼓励和支持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和优势,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例如我校根据学科特点建立了各种科技社团组织,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科技社团充当了参与者和组织者两种角色,通过组织不间断、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同学生在科技活动中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活动。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多开展科技知识竞赛、论坛、讲座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更多学生进入学术环境,了解当前科技前沿动向,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各类作品大赛、制作和发明比赛,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在自觉进取中培养自信,在迎接挑战中培养勇气,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在对待利益关系调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塑造创造人格力量。

2.以课外科技活动为平台,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欲望。

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然而,目前不少在校大学生都缺乏创新欲望。为了克服这一难点,必须用实际内容、具体形式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一是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为龙头举行各类竞赛,如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机械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节能减排竞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的开展全面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了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二是设立科技创新项目。如学生科研计划项目、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项目等,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3.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保持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管理运行机制作为保障才能起到实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管理方面的制度,如人员的安排、机构的设置、资金的投入、场地的建设,等等,都应该建立科学和规范的制度。二是相关的奖励制度。奖励应该是多层次、多形式的,有国家级、省级的,也有学校甚至院系一级的。在学生奖励方面,可考虑设立“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进个人”、“大学生科技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学分折算制度及科技创新成果与相关课程考试成绩挂钩的制度;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奖学金挂钩的制度及制定科技创新与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制度,等等。在对指导教师的奖励方面,如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建立指导教师优先晋升职称、职务及优先给予科研课题立项的制度,以及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和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给予计算工作量等方面的制度。还要设立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集体奖,充分调动大学、院系和学校其它部门和社会有关部门的积极性。

4.以学习能力培养为落脚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阿尔温·托夫勒的这句名言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的层出不穷和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只靠学校阶段性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求知的需求。因此,除了学校教育之外,人们的学习将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个人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之中,从而使学习贯穿于整个人生过程和整个社会活动之中,即生活即学习。新世纪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重视奠定人的终身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我们要研究大学生怎样学习和应当怎样学习,要教大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适应他们自身特点的自学方法及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学会用已知的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养成创新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

[2]沙洪成.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8):76-77.

[3]童亚宾,李艳君.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49,(9):126-127.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挑战杯

“挑战杯”自1989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届,从最初的52个高校到今年的283个高校,从祖国大陆延伸到港澳台甚至国外大学生团体,已经形成了全国、省(市)、学校三级赛事。“挑战杯”三个字已经成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历史上一个响亮的品牌,被誉为大学生创新比赛的“奥林匹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学生已将目光投向此项重大赛事,如何以“挑战杯”竞赛为契机.突出高职特色,激发创新潜力,争取更好成绩,已经引起高职教育界的重视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一、从“挑战杯”看高职院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创新教育的需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统一性教学,教师独占课堂,造成教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这样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教学效率低。在实训课方面,往往强调对某项操作技能的反复训练.没有启发学生对生产领域中的问题进行独立的分析和思考。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的培养没有在课堂主阵地上落实。

2.对学生科技创新和“挑战杯”的认识存在误区。团中央为了保证“挑战杯”的整体性.目前还没有分研究生组、本科生组和高职高专组等组别的计划。有些高职院校在此问题的认识上存在误区,不能正确理解“挑战杯”的大众化,即对所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而是把创新教育成果的评价与在全国“挑战杯”总决赛获奖等同起来,甚至指导学生向重点大学的项目看齐,盲目求大、跟风,偏离和违背了创新教育的初衷。

3.学生创新活动中高职教育特点不突出,优势得不到显现。指导学生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在理论研究这一高职学生相对薄弱的方面拔苗助长,忽视了高职教育的特点,即引导高职学生在技能、生产一线的新发现和突破,效果适得其反。离开了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难以激发学生创新热情.而在理论研究方面难以在重点高校的基础上突破,容易导致学生自信心下降。

4,缺乏鼓励创新的有效机制,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目前,各高职院校对“挑战杯”认识和重视程度不一,组织管理工作也不统一,制度建设不尽相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让“挑战杯”在高职院校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对相应组织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氛围。

二、高职院校学生科技创新和“挑战杯”工作的努力方向

1.深化教学改革.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教育机制。创新教育是一个教育观念转变的问题。传统教育主要是训练学生对现成问题被动的、应答式的解决能力,必然导致对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主动精神的压抑,削弱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深化教学改革,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解放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从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人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还要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营造活泼宽松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把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纳人学校育人的整体规划。

2.突出高职特色,寻求高职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最佳结合点。高职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管理能力。“挑战杯”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注重学生作品的新颖性、应用性和社会效益。从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我们不难发现高职学生科技创新在生产一线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优势。一项生产工艺的革新,一个生产流程的创新,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工科项目可紧密联系生产第一线和当地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生产一线的设备、操作流程和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难题。紧密联系企业的实际需要,通过校企互动,培育既有科技含量又有市场需求的特点项目,并促进学生创新成果的转化。文科方面应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深人生产第一线,开展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体现高职院校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以《低成本自动售货机》和《课堂警官1.0》荣获全国三等奖。

3.加强创新教育,增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1)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创新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单兵作战,必须以专业知识、思维方式、实操技能、心理素质等综合知识为基础。只有具备了合理的、完善的知识结构,才能对新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索与创新。“挑战杯”的口号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大学生首先要能很好的完成各门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并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其次要培养创新意识,勤于思考,敢于尝试,在“挑战杯”比赛中学习吸收其他高校学生创新经验;第三要加强收集资料与分析能力的锻炼,收集该项目发展的最新信息,虚心向教师请教;最后还要认真学习项目管理、营销推介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成为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合作精神和开拓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有价值求新探索而获得独创结果的思维过程,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如正确的动机、浓郁的兴趣、充沛的情感、坚强的意志以及良好的习惯是创新活动的源泉。二是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教师发散性地提问.鼓励学生求异思维,提高学生质疑兴趣。三是加强辨证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如开设《科学史》、《自然辩证法》等专门课程,让学生形成辨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四是鼓励科技实践。创新活动与科学思维方法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学校可以通过成立“学生科技活动中心”.成立学术性社团抓好创新第二课堂的建设,让学生突出个性,打破学科界限,有组织的或自发地开展课堂以外的学术科技展示、竞赛和社会活动。(3)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创新决不可能一帆风顺,历史上经历千百次失败而最终成功的创造发明事例不胜枚举。大学生思维活跃,好胜心强,同时应对创新过程中的失败有清醒的认识,提高抗挫折能力,不能一时因为失败而轻言放弃,要善于在失败中冷静地总结经验教训,在成功中积累经验,迎接最终胜利的到来。

4.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鼓励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1)加强领导,统一协调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目前各高校团委负责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具体组织工作,但团委无法完成学生科技创新从立项到参赛过程中的全部工作,必须在学校重视下,组成一个由校领导任组长,各学院、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工作组,协调统一.充分利用资源,形成强大的合力,顺利做好立项审查、学校选拔、组织参赛、学习交流等工作。(2)热情务实,切实做好组织管理工作。组织部门必须认识到做好“挑战杯”和学生创新活动是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包括请学校的专家担任学术指导工作和评审工作,邀请企业科研、生产一线的专家和高级技师来学校讲课并参与评审,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工作把脉,提供信息和思路.并派出指导教师和骨干学生外出观摩学习交流。在扎实工作的基础上,挑选一批确有高职特色、创新前景和能代表学校水平的精品项目参加全省、全国比赛。(3)因地制宜,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为了调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将“挑战杯”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持续推向更高的水平,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健全促进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如指导教师工作量、学生奖励、经费管理等。选拔项目时应兼顾学生创新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的关系.在经费的投入上应注意优秀项目追加投资,优化经费的使用情况。(4)丰富载体,形成良好氛围。为了丰富“挑战杯”载体,让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深入人心,营造人人以学习进步、努力拼搏为荣的良好氛围,可举办“创新成果展”,开展如“能工巧匠杯”技能比赛,并成立科技创新型社团,通过社团活动,宣传“挑战杯”,激发广大高职学生的学习和创新热情。

参考文献

[1]挑战杯官方网站:http://www.tiaozhanbei.org/

篇5

一、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大学生工程素质能力培养的意义

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大学生工程知识继承发展为工程创新的新平台,有助于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团队精神、钻研能力、进取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将工程知识转化为工程技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能使学生已掌握的工程理论知识转化为工程技能;有助于锻炼学生应对复杂工程系统的能力,通过研究、讨论以及亲身的体验和实践自觉发现问题,在运用所学知识的同时,带着问题主动寻求、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进而学会用系统的思维考虑、解决复杂系统问题。

二、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辅导员工作在学生管理的第一线,除了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还负责管理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工作,担当着学生政治上的领航者,学习上的督导者,工作上的指导者,生活上的关照者,心理上的辅导者,人际关系上的协调者等等角色,有着与学生天然的密切关系,因此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性格特征与心理需求。同时,辅导员也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最基层的组织者与实施者,能够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有效组织开展各项科技创新活动,达到培养大学生工程素质的目的。

三、某工科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理论与实践

(一)建立完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机制,确保良好的青年人科技创新活动氛围

充分发挥学校创新教育平台的作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作为辅导员,不仅要充分了解整个平台的构架,用理论指导实践,更应该在学生参与平台的过程中做好衔接、协调的作用。特别是做好跨专业学生组建团队、学生寻找专业指导老师、硬件设施的申请使用、制作材料的费用提供等关键环节的协调工作。因为学生身份、专业水平和交际层次的限制,想要完成较高层次的创新项目,不得不借助外力的帮助,辅导员依靠自身能力显然无法完全提供学生创新所需,但其恰恰可以对各平台之间进行协调,为学生整个过程做好保障工作。不仅如此,只要辅导员充分发挥出学校创新平台的功用,就可以激发整个学生群体的创新兴趣,提高其创新意识,开阔其创新视角,丰富其学习和生活,营造出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达到培养其工程素质的目的。

(二)从低年级引导学生科技创新观念,自低起点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素质

首先,该院辅导员在工作中结合专业特点,选定一批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强创新能力和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加以重视,并给以更全面系统的引导和帮助,纳入年级的科技创新小组;其次,积极鼓励学生跨专业交流,交结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宽眼界,增长见识。如,该院2009级某学生在大一时就申请到5万元的校级实验项目《垃圾分类机器人》,邀请了电气专业的学生共同合作,经过不断的调整、改进,获得201]年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五届美新杯中国区总决赛一等奖和第四届大学生创新年会“我最喜爱的项目”。这充分说明低年级学生的创新引导工作之重要性。

(三)深入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启发学生科技创新思想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是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当然也是做好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良好途径。这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最有效的帮助,让学生认识到学校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更能够与学生做朋友,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为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最有力的帮助。辅导员如果能够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的特点,或作为学生的指导老师,或作为学生团队里的一员,可为他们做专业指导、创意查新、社会调研、策划书审核,甚至是提供创意、一起讨论、一起制作、一起参加比赛。这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做好科技创新活动的评价及总结,保障科技创新活动的全面与高效

篇6

关键词:创新能力;测绘工程;培养模式;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148-02

一、创新能力定义及内涵

“什么是创新能力?”,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综观近十年研究成果,概括起来基本可以归为三大类观点。第一类观点下的创新能力是以创新思维为核心,通常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三个组成部分,多指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含已有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个人或社会价值产品的能力;第二类观点常常将创新能力分解为两个方面,即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和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第三类观点则从知识结构着手,指出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方法论或工具性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的四类知识是创新能力必备的知识结构。

尽管上述三类观点对创新能力的定义存在差异,但其对创新能力的内涵解释基本一致,都指运用理论和知识,在各领域不断提供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价值的新的思想、理论、方法和发明的能力。从内涵的角度来理解:一方面创新能力的概念区别于创造力,前者指在对原有事物改革、模仿并加以改良、推陈出新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已有或潜在才能,后者则着重强调对前所未有新事物的制造能力,譬如仓颉造字、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等;另一方面创新能力多扎根于广博知识和任何合乎情理的新发现,而非将脱离实际、凌驾事实之上、毫无根据的奇思怪想付诸实践的能力。

二、测绘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1.现代测绘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机遇。相对于传统测绘受限于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精度水平和投入,现代测绘(Surveying and Mapping或Geomatics)已经从研究空间对象定位、描述和表达,动态变化与监测,并加工、存储与处理各种空间信息的学科演变为了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从学科特点角度理解,以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航测为核心的现代测绘技术手段,在将测绘的空间范围从地表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的基础上,辅以GIS、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对传统测绘理论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和更新,使得现代测绘更符合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大量需求的特点,增加和发展了测绘学研究和工作的领域。在此背景下,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测绘复合型人才的契机已经成熟。此外,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测绘行业开始逐步渗透到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之中,且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下提出数字省区、数字城市,以及注册测量师制度逐步建立等背景,为测绘教育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测绘领域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和国际意识,体现了以“五强化五结合”(即:强化研究性学习、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强化个性化培养、强化拔尖领军素质、强化国际竞争力,卓越意识与一流平台相结合、产学研用相结合、专兼师资相结合、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优势科研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为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这些也都为我国现代测绘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机遇。

2.现代测绘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挑战。在现代测绘发展的机遇面前,高校测绘人才培养同样存在巨大的挑战,其中怎样改变传统测绘教育中的局限,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测绘人才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而言,现代测绘面临高等教育机构对测绘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优化相对迟缓与国家经济发展对测绘服务要求迅速变革之间的矛盾,大量面向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应用型和复合型测绘人才未得到很好的培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原因分析如下:①对现代测绘科学内涵缺乏深刻的理解。区别于传统测绘,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战略背景下的现代测绘是以空间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往往是综合利用多种专业技术的综合系统,需要将地学、生态、环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关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构成有机的知识体系。而目前高等教育测绘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学科领域单一、知识结构面窄等问题,基础课程和交叉课程设置不够,无法满足信息化测绘的需求。②过度注重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部建立测绘工程专业之初对专业的定位即为培养具有测绘生产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这一传统测绘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定位已经与完成“地理国情监测”等现代测绘任务的目标之间产生矛盾。现代测绘要求的复合型测绘人才不仅要有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同时还要有扎实、成熟和实用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对学科前沿知识领域的强烈追求和高度关注,力求在测绘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完善和创新现有理论知识,在新的知识理论指导下,创新测绘生产实践工作方式。③教学过程重基础,缺乏创新保障与引导。同其他专业相比,测绘专业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然而受实验学时、实验环境、实验仪器条件等的限制,当前测绘教学多重视基础理论和仪器基础操作过程的教学:一方面对现代先进测绘仪器的技术配置不到位,不能满足学生掌握最新实践知识的需求;由于实习安排时间分散,实习机会较少,实习内容缺乏连贯性,学生对实习没有整体的认识,由此对所实习的内容不感兴趣,实习效果欠佳;另一方面教师课堂中只教授一些各课程最基本的知识及原理,而对这些课程所涵盖的测绘领域最新技术、最新动态等缺乏介绍。由此造成了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大学生对测绘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都停留在初级阶段,缺乏对测绘相关新技术、新思想、新理论的掌握,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因而不利于现代测绘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测绘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建构

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教师应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积极推广创造教育;而非墨守成规,死守单一教育观念。具体而言,专业课教师应了解传统测绘向现代测绘地理信息过渡的趋势,做好相关理论研究,进而突破传统测绘认识下培养目标的局限性和专业教育意识的狭隘性,并积极探索转变相关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及特点,开展有意识的创新能力训练。

2.修订课程体系,优化测绘工程专业课程设置。遵循测绘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和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采用“基本要求+特色”的课程设置模式,从“特色”层面做文章,增加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与教学内容,并在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课程知识交叉融合角度,形成“大测绘”思维和“测绘地理信息思维”,进而对传统的、旧有的测绘问题和当前的、新形势下的测绘问题产生新的创新式理解和思考解决办法。

3.重视实践创新平台建设,构建测绘工程实践创新支撑环境。在国家“十二五”测绘地理信息战略框架下,将“测绘—信息—资源—环境”一体化的学科发展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构筑以测绘与数学、物理、计算机、资源、环境交融发展为特色的实践创新平台建设体系;建立如工程测量与矿山测量实验室、摄影测量与遥感开放式实验室、变形测量与测量机器人研究实验室、GPS测量与检测检校开放实验室、GIS与数字化测绘开放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设计大型综合实验,开展大范围的创新创业训练与培养,构筑创新实验和创业发明训练体系。

4.建立科技创新活动体系,丰富科技创新活动。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促进测绘工程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提高本科生自主创新能力,针对国家、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节,结合测绘工程专业特色,积极组织如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自由探索计划、挑战杯创业计划、创新创业计划等项目和参与科技论文大赛、软件设计大赛、测绘实践技能大赛等创新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早期进入科研、进行实践。

5.引进双重激励措施,提升学生科技创新积极性。为激励和支持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开放专业科研、教学实验室,设立大学生开放性实验项目基金,鼓励和规范大学生在导师和实验教师指导下,自行设计、实施科研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出台大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工作,从科研思维、科研能力和科研过程三方面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同时从学分认定、评奖评优、学位授予等方面加强扶持与鼓励。

参考文献:

[1]张民生.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59-60.

[2]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资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张宝臣.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0.

[4]李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75.

[5]张鹏.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3):50-53.

[6]花向红,邹进贵,才军,等.测绘工程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0):83-85.

篇7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9-0004-02

近年来,高校成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社会都在呼唤科技创新人才的产生和涌现。高校依托各种资源,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营造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和谐自由的环境,期望培养出一批批创新人才,使之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这些努力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与社会进步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任重道远。本文分析我国创新人才的特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意义和成长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工作的设想。

一、科技创新人才的内涵

科技创新人才,指具有科技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和形成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创新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应该是知识结构广博、好奇心强烈、想象力丰富、人格高尚的人才。

创新能力的形成必须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科技创新人才应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够广泛涉足其他领域,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奉献新的知识、技术、工具、工艺、产品。从整个社会的发展看,所有知识的获得、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工艺的更新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没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创新就是一句空话。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和动力,是创新行为的起点。只有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才会有创新思维,创新行为才能进行。在一个以社会和经济改革为主要动力的迅速变革的世界里,更重视想象力。

好奇心是产生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前提之一。只有具备好奇心,才能推动个体去不断寻求、发现、创新,达到对未知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的解决。科技创新人才应拒绝思维定式的束缚,勤于不断探求未知,敢于怀疑既有现状的不足,不断提出新的见解,追求新的突破。

科技创新人才必须严于律己,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创新活动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一项创新往往是经过长期努力的结果,甚至是无数创新人才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创新人才必须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经历失败的打击,百折不挠,愈挫愈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艰难的环境中或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乐观、坚韧的态度,保持创新的热情。

创新人才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具有与人合作的精神。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人们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任何个人的进步与成功很难离开合作。很多创新活动都不是某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合作与努力。缺乏自主创造力和利他倾向的人很难和别人合作,离开了合作,就难以弥补自身的缺陷,增强自身的力量。因此,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真诚的工作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养成宽厚和善良的性格,树立利他意识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增添自身的人格魅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合作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人类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是我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进行知识传播的主体,也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知识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唯有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培养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并实际地参与科技创新,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接受,赢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John.S.Brubacher)指出,高校走出象牙塔已经是一种历史趋势,必须平衡纯粹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又要服务社会。其实,无论是追求知识抑或服务社会,本质上都是创新。高校的创新,理应同时并重两种指向的创新。我国高校历来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采取种种措施,利用各种渠道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机会。这些措施虽然有所成效,但发展不平衡,主要在于一些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强,课程内容滞后,教师缺少独到见解,弱化了创新能力的生成机制,创新活动效果不佳,缺乏创新成果。高校竞争,最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是参与奉献创新成果的竞争。高校把握机会,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奉献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才能赢得竞争,获得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否则,难以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并失去竞争的优势和社会的支持。

从国际环境看,我国要适应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迫切需要培养造就科技创新人才。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水平上,表现在技术进步和创新速度、质量和水平方面。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科技创新的能力。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创新人才实力的竞争。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努力营造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主动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

三、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与生活和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其所需要的环境是指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所需要的条件,社会环境直接影响其创新活动的进展。

社会文化环境是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是科技创新人才形成创新意识与发展创造力的重要背景。不同文化环境及由此产生的不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观念和创造力具有深刻影响。应当鼓励和包容创新,以及具有创新的价值观念。没有这样的价值观念,科技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多重性质,既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思想渊源,亦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创新的思想观念。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适应科技创新人才的文化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创新活动必须拥有一定的政策环境保障。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激励了创新人才的工作热情,保证了创新活动的实施。但是,有时实施力度不足,机制不健全。因此,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分配制度是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应当是在保证创新人才基本收入的同时,对从事前沿性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政府给予特殊政策。同时,重视提高创新人才的经济收入,使其具有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创新人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我国创新人才流动有时还存在障碍和壁垒,部门之间人才流动不畅通。因此,必须重视人才流动制度的建设,将之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为此,必须为人才流动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给人才流动以法律保障,使人才流动规范化和法制化,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些地区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仍不完善,在人才晋职、评优、评奖等方面仍然存在重学历、重辈分的现象,忽视了人才的实际能力和贡献大小。在人才使用上,公平、公正的竞争激励机制未完全形成,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因此,要完善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政策。认识到精神激励是重要的激励方法之一,能给创新人才以精神支持,使其在进行创新活动时,免除后顾之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要完善驱动创新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倾斜政策,提供个人价值得到充分承认和尊重、个人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和赞赏、个人贡献不会被忽略的氛围。要制定对创新人才的保护政策,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通过政策倾斜,真正使创新人才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创新活动必须有一定的投入环境支撑,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创新人才成长的投入环境建设,以巨大的科技投入保证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进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基础条件以及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相对薄弱,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应当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

四、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贯穿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每个环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尤其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和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尤为突出。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教育观、人才观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的首要标准和核心能力,要成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就必须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大力提高创造能力。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够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组织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了解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参与跨学科的研发创新工作。高等教育要建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自上而下转变传统观念,建立起新的人才观,把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充分理解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高校创新环境因素众多,优越的实验条件、与同行之间的交流机会、拥有研究自、承担和参与富有挑战性的研究项目等,都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养成创新精神和掌握创新方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创造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氛围,同样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多方面听取学生意见与建议,保持信息公开和资源共享,使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拥有良好的硬性环境和软性环境。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高校还应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使大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应当为大学生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为大学生设立创新基金,鼓励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同时,应当面向世界办学,在教师招聘、人才引进方面与国际接轨,努力与世界一流高校保持同等水平,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良的教师队伍。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学术大师,以多样化的形式扩大国际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一些高校的教学评价过多注重量的考核,忽视质的把握;注重表面,忽视内在;注重知识传授的环节,忽视特殊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尤其是对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尚没有一个科学可行的机制和办法。教学方法过死,对大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课程考试分数确定优劣。这些现象束缚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因此,必须改进教学评价制度,既要重视量的考核,也应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五、结束语

总之,高校应当深刻认识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及精神上的支持,以培养出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为社会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陈晓季.关于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1(06).

[3]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高士琦.将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放在重要战略地位[J].党建研究,2001(05).

篇8

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已经基本形成“国家重视、地方扶持、各方支持、学校实践”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许多理工类院校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根据自身特点,量体裁衣,使科技创新教育正逐渐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但与综合性大学相比,由于教育理念、培育体系、科技体制、经济体制的束缚,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学生参与度低,教育理念和学习理念较单一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理工类院校的学生存在被动学习的现象,“唯书”、“唯分”,重视知识的积累而轻视知识的应用,缺乏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虽然“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对理工类院校科技创新教育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为学生提供锻炼和展示的平台,但是学生的参与面、参与度往往不能与之成正比。理工类院校的科技创新教育仍停留在小范围、浅层次上,教学和科研没有达到真正的统一。在科技创新方面,部分学生保持观望态度,将大部分时间放在知识学习方面,对科技创新投入的精力较少。个别教师专注于专业教育,参照课本和教学课件,按部就班地传授知识,忽视对学生思维发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特征是独特性,而独特性是基于个体的差异性的,强调共性而轻视个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体系建设缓慢,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健全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起步较晚,普及率低,成效并不显著,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部分理工类院校已经建立了统一的领导机构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在活动经费方面,主要依靠行政拨款,但由于科研经费有限,使得学生的科研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许多高等理工类院校大规模扩招,使现有的科研活动阵地、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等,无法满足和维持新形式下周期性长、连贯性强、科研强度大的科技创新活动。另外,部分院校在课程设置、学分设置、学生考评制度以及奖励制度上出现脱节现象,联系不够紧密,无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专业基础薄弱,专业教师的指导力度不够

当前,理工类院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普遍存在两大根本问题:一是学生对专业知识了解得不够深入,基本功不扎实,对专业技能、专业素质和专业精神的把握不够准确,缺乏实践经验。学生科技创新素养的形成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大一处于科技创新素养培养阶段,大二、大三处于专业能力拓展阶段,大四处于创新能力拔高阶段。因此,各阶段的学生均需要在学习中加深理解,加强应用,提升其科技创新素质,增加自主完成科技创新实验的难度。二是由于学校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时,创新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容易半途而废,缺乏坚定不移的意志。学生科技成果突击的内容较多,注重经验积累和总结的少,创新课题的科技含量和成功率低。

二、理工类院校科技创新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树立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创新教育理念

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教育理念,是迎接知识经济和新科技革命的需要。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学课堂,传统的工科人才培养过分强调理论教学,淡化实践,课程内容陈旧,培养模式单一。改革传统的工科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推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加强学科交叉合作,强化基本技能与新技术应用的训练。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营造独立思考、富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注重人格养成,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责任意识和严谨作风,养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记录、勤于动手的习惯。完善创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大环境,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打造理工类院校个性化的治学之路。

(二)建立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机制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是涉及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诸多方面的一项系统工程,加强组织管理队伍建设是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成立院校两级领导机构,统筹学校人力、物力资源,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同时,加强宣传工作,引导全校师生进一步明确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其次,依托理工背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信息、生物、材料、环境等发展迅速的优势学科,建立“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培养方案,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分年级、分专业提供培训指导,制订培养计划。最后,完善监督、检查和激励机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督查工作,对参加并完成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计素质拓展学分、综合测评加分,对指导教师计教学工作量并与职称晋升挂钩,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做到工作有计划、活动有方案、经验有交流、成果有奖励,为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三)推进师德高尚、专业精良的师资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教学业绩。多数工科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关注专业教育,认为德育无关于专业教师的工作。因此,转变思想,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开展理工类院校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条件。第一,创新教育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对相关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介绍,注重对学生质疑和开拓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关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应用背后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努力做到文理渗透。第二,改进工科教师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充分挖掘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实现科研强势向人才培养的优势转化。第三,加强师生交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开展产品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等工作,促进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实现理论教学联系实践的教学突破。

(四)打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校园创新文化

篇9

一、科技创新类社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一)能够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当前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在家都是家里的“小皇帝”,他们有活跃的思维,有张扬的个性,强调自我,但普遍缺乏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的能力。每一项社团科技创新活动从作品设计、设备调试、经费预算到作品完成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学生具有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在一个个的“集体项目”中,学生们很快就能意识到项目的完成需要团队的力量,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整体的配合。在各个环节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行为习惯,锻炼学生与人交往和协作的能力,为将来学生踏入社会、适应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能够锻炼专业技能社团活动的开展能够增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例如一些依托科技创新大赛而产生的机器人社团、机电创新社团、电子设计社团等社团,这类社团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极大的增长了学生各方面素质和开拓了学生眼界,让学生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对未来没有明确规划的缺点,这是由大学培养方式决定的。科技创新类社团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走进科研单位,让学生切身的感受自己所学专业能够为社会带来些什么。直观的接触,会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坚定努力学习的信念。

(三)能够培养创新精神科技创新类社团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合作意识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实践证明,大学生科技创新类社团通过自身的组织建设以及开展的系列活动,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创造性、实效性,使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既能从中体会到创新的艰辛,又能体验到创新的快乐。同时在社团中能够有机会接触自己感兴趣的创新活动,会触发学生对自己本专业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高校科技创新类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科技创新类学生社团由于其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不错的号召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新生的加入。各高校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成为高校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科技创新类社团在更好的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教学轻实践的观念影响科技创新类社团的外部支持在当前传统教育模式下,重视课堂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教育观念没有在思想上得到根本转变。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环节相对薄弱,必要的实践训练条件没有得到很好保证,社团活动场地及条件比较差。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能力有待提高,能够给予社团必要指导的专业教师队伍创新教育和工程实践经验与能力还不能很好适应学生的需要。

(二)社团内部管理不够规范,制度建设有待加强高校科技创新类社团是由在校大学生自发组织,在学校主管部门申请备案的爱好创新实践的学生专业群体。目前社团在建设中存在着管理不够规范、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部分社团存在“虎头蛇尾”现象,不能保质保量按照计划活动。另外,社团活动不够稳定,缺乏持久的生命力;缺乏梯队建设,社团发展后劲不足。对社团负责人的依赖性过大,社团负责人在位时重视活动的轰动效应,没有对整体工作从大局把握,并且社团工作忽视必要的衔接,没有做好“传、帮、带”。以至于负责人离任后,有的社团就一蹶不振。另一方面,一些社团成立时盲目扩大社团规模,吸收新会员时无具体条件限制,后期管理又无法跟上,导致社团出现了混乱现象,致使今后无法顺利开展相关社团活动。

(三)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活动经费缺乏保障,活动场地不足。以往的学生社团活动经费的来源主要是依靠社员交费,数量很少,满足不了社团正常运转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团的健康发展。不少社团为了组织一场活动东跑西颠到处拉赞助,尤其是在购买一些创新实践的元器件时更是捉襟见肘,有的只能自掏腰包,缺少必要的活动经费支持是目前阻碍科技创新类社团发展的重要原因。另外,创新实践活动需要活动场所,高校很多实验室很难在业余时间对大学生开放,影响了社团活动效果和层次。

(四)系院“挂靠”管理模式影响社团的可持续发展系院“挂靠”模式在发挥给各社团提供专业指导这一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在此简要说明。第一,各社团挂靠各系院,社团发展与考评挂钩。在让各系院指导老师更加关注本单位社团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对外部社团的不关注甚至挤压等现象,致使较为完备的社团资源不能有效地为每一位同学服务。第二,各系院指导老师对社团的关注力度以及个人态度均不相同,致使社团发展水平出现很大差异,有的社团发展迅速,有的则发展迟缓甚至滞后。第三,因各系挂靠社团的发展成果与各系考评相联系,因而出现很多社团在系院指导老师的支持下虚报活动,或活动成果得不到落实。第四,因社团挂靠各系院,导致各社团成员大多为本系学生,而外系学生很少甚至没有。且很多外系对此类社团很有发展思路的同学的想法得不到落实。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社团存在的宗旨。

三、建设科技创新类社团的方法与措施

针对科技创新类社团以上问题和不足,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工作者应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社团建设的有效途径,促进科技创新类社团的发展和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高校党团组织对科技创新类社团的引导和指导应加强科技创新类社团的党建和团建工作,加强对学生社团负责人及社团骨干的培养和引导,引导他们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引导他们在创新活动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使党团组织能够在科技类社团活动方案的制定、人员的选拔、参赛项目的选择、创新作品的制作调试等各环节发挥应有的作用。引导学生党团员在社团工作中积极合作协调,不怕失败,不断改进。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在学生评优选先、组织发展、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等工作中,将是否参与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及取得的成绩如何作为重要指标。注重在社团成员中发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锻炼、考验预备党员。应在科技创新类社团活动的开展中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社团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将社团活动作为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有效载体,发挥党员、团干部的核心与引领作用,在实践创新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公平竞争,磨练意志品质,促进人格升华,在活动中发现、锻炼和培养党员。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愿选择实践创新项目,培养自主精神、实践能力和协作意识。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的与社团活动结合起来,摆脱单一的“说教”方式,逐渐形成在活动中提高思想觉悟,进而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摆正参与社团活动的思想动机,进而有效的促进社团活动的水平和层次。2.社团活动与学生专业特点和知识结构特点紧密结合社团活动缺少对学生专业特点和知识结构特点的必要关注,势必会使社团活动高高在上,造成社团活动“假、大、空”。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出现,社团从根本上应建立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做好相关活动的调研和分析。科技创新类社团有着天然的生命力,依靠其精彩的社团创新活动和比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的参与。但是毕竟真正参与创新项目的学生还是少数,不能满足所有同学的期望,这就要求社团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分层次组织相关活动。3.重视社团干部的培养和社团成员的参与面协调发展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骨干,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依托学生骨干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以此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和活动的覆盖面,使更多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磨练,增长其课本无法学到的知识,提高其自身技能,成为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指导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带领成员克服暂时困难,积极探索适合社团的管理和发展的思路和计划。社团干部的任用应充分运用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强早期的选拔和后期的培养。一支得力的社团干部队伍能够有效的贯彻落实社团活动的计划,提升社团发展的水平。通过各种媒介和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利用微信公众平台、QQ群、博客等网络平台吸引学生参与社团网络活动,开展相关项目讨论、创新理论分享等活动。

(二)发挥集体力量,注重团队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梯队的建设高校学生科技创新类社团要始终树立和培养“协作”和“团队”意识,做到“自信”但不“自负”、“独立”但不“孤立”。通过一项项科技创新作品的研制,使学生看到集体智慧的力量,懂得什么是“分工”、什么是“合作”。同时,能够看到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学会包容成员的缺点,努力做到共同提高和进步。教育和引导学生明确参加社团活动,既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对自我才智的充分展示和有效宣传。促进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我实践、自我宣传、自我推销。目前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说一不二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他们有活跃的思维,有张扬的个性,强调自我,但普遍缺乏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的能力。在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社团活动的过程中,要始终在学生中树立“集体”和“团队”理念,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个的“集体项目”,需要的是团队的力量,需要的是每个人的努力和整体的配合。指导每一个项目组集体讨论确定负责人、制定活动具体方案,做到统一指挥,相互协调,通力合作。在学生们遇到困难或产生矛盾时,要教育引导他们不抛弃、不放弃,共同面对困难,拓宽思路,换个角度想问题,在困难中体会创新的艰辛。同时,要注重对团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让学生体会到在集体中被认同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注重梯队建设,尤其是发挥好高年级的“传、帮、带”作用,注意社团成员的专业和年级分布,促进社团健康全面发展。在参加活动人员的组成上,要注重高低年级结合、本科专科结合,一二三四年级学生共同参与,本科专科学生共同提高。做到大一学生参与和了解社团,大二学生参加社团创新项目,大三学生负责创新项目,大四学生指导创新项目的梯队建设。

篇10

【关键词】知行合一;生态;创新创业;培养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高等教育在我国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浙江农林大学在第一次学校党代会上也适时提出了建设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对于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的培养,而基于“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对于新形势下的学生实践培养计划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知行合一”的思想精髓

王守仁(1472-1582),字伯安,号阳明子,著名教育思想家,是中国历史上“心”学的代表,其一生主张“知行合一”的辩证观点,以知为行,知而必行,讲学重在“致良知”主张:认识达到了真切笃实的程度,便是行动;行动到了明确的感悟和精微察知的程度,便是知。“知行合一”深化了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把道德意识的“知”和道德实践的“行”结合起来,既强调了“知”,使人不致因无知而盲目行动,“真得知”然后“行得是”;又突出了必须“行”,而不能只是空谈,要付诸实践,才能使“真得知”服务于“行得是”,只有使二者充分结合,才能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境界,才能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

二、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内涵

在浙江农林大学的第一次党代会上,学校适时提出了建设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生态性”表明了学校是具有生态属性的大学,将致力于生态文明、生态科技、生态产品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以此服务社会、引领社会。并突出“生态化理念,生态化教育,生态化管理与生态化校园”的办学特色,以及开放的、竞争的、和谐的、兼容并包的校园文化。

“创业型”其内涵表现于学校办学精神上,是学校积极服务于地方社会,实现大学外在交价值和功能定位的具体表现。在办学精神上强调传承“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浙林精神,注重经世致用的创新与创业文化的培育。在学校组织与管理上强调组织对外部关系的反应性、适应性,强调知识生产的效率,注重办学资源配置的效益。在人才培养上强调生态化教育理念,构建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在科学研究上强调科学研究的现实问题导向,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在社会服务上强调面向“三农”,服务浙江,注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三、“知行合一”在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生态性创业型的学生培养无论是在意识的传播、理念的灌输、能力的应用、还是精神的传承都脱离不了“知行合一”。“知”是保证人才培养计划的先决条件,“行”是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保证。“知行合一”主张通过主体的自觉自悟以达到“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在培养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的过程中,正好对于学生自律自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借鉴。“知”是学生培养计划中的指导与开端,“行”是培养过后的结果与目的,正式因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从而使得大学生培养体系的建立得以实现。

四、基于“知行合一”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培养实践途径

(一)构建通识教育培养体系,实现意识道德教育和实践运用能力相统一

理念的树立是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培养的先决条件,要从各个方面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创新创业精神的理念培养。

1. 要重视意识教育,意识是形成生态性创业型文化的前提条件,是本校学生必须首先具备的思想素质。要先树立意识,就要通过宣传、培训,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对构建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长期性、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要创造条件,通过校内网络、报纸、电台、海报、倡议书、讲座、培训班等等的形式和途径,加大理念意识的宣传力度,制造舆论和环境,帮助同学确立建设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理念和意识,使意识扎根于学生心中。

2. 要重视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生态性创业型文化的核心,是本校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道德是建设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校学生的道德意识,才能解决学校建设转型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知行合一”思想强调在学习中提高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检验学习的知识,同时在实践中提高认知水平,学习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辅相成,相互补益。充分认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知”作为内在的价值判断,以“行”作为外在的判断准则,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知识的运用,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要强调知识只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要主张个性张扬,尊重主体性,发挥能动性,使主体的人能够独立思考和实现自我价值,并认识到自我价值和学校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相互统一,促使知识充分转化为创新能力,促进发展。

(二)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

学校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以生为本,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使得理论教学与生态教育相结合、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与创业就业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建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1. 通识实践教学,通过入学教育、文化活动、学术讲座等等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的生态文明和创新创业意识;以及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科技创新等素质拓展项目来营造培养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的浓厚氛围。

2. 专业实践教学,通过公共选修、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学科竞赛、考级考证等等来巩固学生的意识;通过开放性实验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用“行”与“知”相互结合。

3. 完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实体实践教学的考评是验收学生实践效果的重要环节,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考评的体系可以根据实训实践环节来设计。根据需要,设计考评的指标以及考评的分值。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指导老师的综合考评,提高学生“知行合一”的实践效果,能对每一位同学的实践效果有一个客观、全面、真实的评价。

(三)打造合理的实践互动平台,实现团学工作和学生培养的统一

1. 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建设。通过学校团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尤其是“红绿”主题教育是我校的校园文化品牌,学院的相关组织应着重发展生态主题教育,在生态文明的培育、生态理念传播、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方面有所建树,让“绿”能在校园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固化。

2. 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学生“知行合一”理念培养的很好途径,通过鼓励、引导学生开展生态类项目的申报工作,以及在“挑战杯”等相关杯赛上开展相关的有益探索,不但能在学生中开展生态理念的培养和生态意识的提高,同时也能更好的分层次培养生态型创新型人才。

五、重视实践在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培养实践计划中的作用

(一)坚持实践推动发展,巩固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巩固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是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知”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行”的有机统一体。在树立意识道德教育,理解和把握建设生态性大学理念的基础上,要加强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贯彻和落实,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再学习,坚持用实践推动发展,才能增强生态文明队伍的建设,进而投身到建设生态性大学中去。

1. 在实践中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每个个体都要有义务有责任在校园内部倡导生态文明,树立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学习和掌握节能环保知识,学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2. 在实践中做生态文明的宣传者。青年学生要通过多种途径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向同学、师长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宣传节能环保的相关生态知识。对于发生在身边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不文明现象,要善于劝导,竭力阻止。

3. 在实践中做生态文明的操作者。每位同学应该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处处以生态价值理念规范自己。尽量使用节水器具、节能电器、无磷洗衣粉、菜篮子、布袋子,拒绝过度包装,注意长流水、长明灯,用实际行动巩固生态文明理念。

(二)坚持实践检验标准,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是创业的源泉,创业是创新的动力,要通过实践检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不用的应用型人才,促进创业型大学的建设。

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除却一个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宽松环境,还要有有一批敢于实践的学生。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并组织鼓励成员提出不同的见解、勇于表达不同的看法、对一切变化保持持久的好奇以及积极思考变化背后隐藏的信息。要让广大青年学生的新想法、新创意能随处可见,要用实践塑造热爱变化并积极适应变化的学生。在创新的同时要鼓励通过实践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甚至将之商品化、产业化,用实践培养学生的坚持不懈、艰苦奋斗、踏实肯干、团结协作的创业精神。

在“知行合一”的理念贯彻和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实践培养计划中,应该多角度、多途径把理念和素质的培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知与行的互动协调,如王阳明所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传习录》上)。要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将生态意识的“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有机结合,加以实践,真切笃实的开展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生培养实践计划。

参考文献

[1]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 毛启鉴.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43-44.

[3] 袁仁琮.解读王阳明[M].成都:巴蜀书社,2009.

[4] 钱俊生.怎样认识和理解建设生态文明[J].半月谈,2007(11).

[5] 张祥浩.王守仁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