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定义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艺术设计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素描 学科属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和探索,对艺术设计素描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近些年来,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问题成为这些争论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归纳起来,对于环艺设计素描的认识大致具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把传统素描看做环艺设计素描。二是把染织、服装、陶瓷、装潢、环艺等研究方向的素描教学统一于同一教学体系,执行一个教学规范,认为设计素描就是环艺设计素描。三是把结构设计素描等同于环艺设计素描。笔者认为,上述环艺设计素描的认识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却并非环艺设计素描科学的认识。
一、环境艺术设计素描定义
大百科全书把素描解释为:“素描是单色的徒手画;素描是用线条或块面进行造型的绘画形式;素描主要是以线条表现物体、人物、风景、象征符号、情感创意或构想的艺术形式”。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准确地说是解释了什么是素描作品的问题。参照按照(美)大卫罗桑德在其著作《素描精艺》对素描的理解,素描这一概念还应该包含“素描的动作或事件”。
对设计素描的认识是从上世纪80年代对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和探索开始的。起初,设计素描是作为对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的素描训练课程翻译介绍而提出的一个词语。这种注重研究对象的形体结构,强调用线条来刻画对象的形体结构的方法和形式也被翻译作“结构素描”。后来,人们约定俗成地把那些更能为艺术设计教育服务的新的素描形式称为设计素描。并在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中,把过去沿用的素描教学定义为传统素描或基础素描,努力搜寻设计素描和它们的差异性,以此来界定什么是设计素描。经过近30年的争论,现在人们似乎弄清楚了什么是设计素描这一问题,但至少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设计素描是与传统素描(基础素描)具有明显区别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在观察方法、表现形式和手段、思维方式和方法、素描性质和目的等方面与基础素描有着明显差异的素描形式,如表1所示。
这种认识对艺术设计素描教学起到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但笔者更愿意从设计素描一词的多义性来进行理解:(1)设计出来的素描,强调素描是设计思维在设计程序下的一种产物,重在素描的创作过程。(2)设计的素描,强调是记录设计思维创造过程的一种语言形式。(3)设计素描,强调对素描的设计,是指的一种设计形式。(4)为设计服务的素描,强调了设计素描的目的。(5)设计素描,强调素描,是指素描的一个子系统,一种素描类型。
此外,在设计素描教学改革和探索中,人们还发现艺术设计不同的研究方向对设计素描教学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比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学生空间、结构、光影、构造和材质上具有很好的认识和运用能力。而染织则需要学生在图形、形态、工艺技术、色彩等方面有过人之处等等。试图把服装、工业设计、环艺、染织、视觉传达等研究方向的设计素描课程按照设计素描的一定程式规范起来不切实际。虽然这种方法可以节约师资力量、有利于教学管理,但却与各研究方向的内在需求和特征不相适应。正是基于上述的这种认识,笔者在环境艺术专业设计素描的教学改革实践中,立足环艺艺术专业的内在要求,从学生的环艺设计综合能力培养和知识体系建构出发,结合设计素描教学的成果,逐步形成了一种观点:即环艺设计素描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创造能力,树立学生的设计观念;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和认识环艺专业知识中的空间、结构、光影、材质和构造,要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要把素描课程看做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素描向专业知识的过渡和桥梁;要使教学内容、培养模式、训练方法和教学目标更能体现本专业的特点;要积极主动地应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和成果来充实和丰富素描教学。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笔者从环艺素描教学的角度把环艺设计素描进行如下较为科学的定义。
定义1: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概念
环艺设计素描是以线条、块面来表现环艺题材的建筑、风景、景观、物体、象征符号、情感创意或构想的素描表现形式,是一种徒手绘制的单色绘画或设计作品,是环艺设计素描动作或事件。
定义2: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素描的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是运用一定的素描和设计素描知识,在设计思维和设计观念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综合表现能力、素材搜集与整理能力、审美能力、设计观念和专业学习兴趣为目的,服务于环境艺术专业的一种素描训练手段和表现形式,是艺术基础教育和专业设计教育的纽带和强梁,是环境艺术知识体系的一个具体组成部分。
这一概念至少包括以下几层次的内容:(1)素描、设计素描和环艺设计素描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素描是母系统,设计素描是素描的子系统,而环艺设计素描又是设计素描的子系统。环艺设计素描必定包含一定的素描或设计素描知识,比如:画面层次、画面空间、画面构图等。(2)环艺素描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着环艺专业展开,把环艺专业中的空间、光影、结构、材质等知识和设计素描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进行设计素描的过程中对这些知识有朴素的认识,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3)设计观念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是环艺设计素描的核心。以学生图形创造能力和综合表现能力为重点。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通过素描训练课题而得以展开的。(4)环艺设计素描是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一个过渡阶段,起着学生绘画艺术向设计艺术转变的转化作用。(5)作为一种表现形式,环艺素描具有一定的工程图纸性质,素描所记载的是设计思维的轨迹,体现着明显的过程性和图纸功能。
定义3: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外延
环艺设计素描除了专业设计教学素描这一基础课程主体外,其外延非常广泛。广义的环艺设计素描还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环艺速写、风景素描、建筑素描、构思草图、素描语言表现或具有素描风格的表现图纸和以环艺为题材的素描绘画。
二、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属性
1.空间属性
空间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环境艺术设计最终要在空间里得以实现。环艺专业设计素描是为专业设计服务的一种训练方法和手段,是表现环境艺术题材的风景、建筑、物体等的素描形式,无疑带有一定的空间属性。这种属性表现在课题训练中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建筑空间、室内空间、景观空间的观察和体验,把它们作为描绘的对象,素材的来源,然后对其进行合乎自己意愿的组合和调整;体现在素描创作过程中的空间意识和空间思维;也体现在环艺设计素描作品的透视空间和画面空间当中,也体现在特定素描形式的矛盾空间里……这种属性是由环境艺术内在的空间属性所决定的。例如,上世纪90年代,鲁迅美术学院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素描作品以室内特定空间等为描绘对象,运用设计化了的素描表现语言重新进行了合乎作者意愿的空间再造,即形成了一种素描形式,也体现了素描为专业服务的目的,自然也让作品带有明显的空间属性。
2.材质属性
早在约翰伊顿执教包豪斯的初步课程时便设计一个特别重要的练习,那就是“让学生把玩各类质感、图形、颜色和色调”,来进行平面和立体的练习。随着设计艺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发现,材质媒介凭借其自身的物理特性和审美价值逐步成为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设计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环境艺术专业中的材质指的是装饰材料,不同的材料质感与触觉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设计师也正是通过不同的材料组合来完成设计作品的艺术创造。在环艺设计素描中不但要追踪这些材料特性,还要突出表现那些有趣味的材质特性,可以把一些材质特性作为素描图形创作的一个题材。在环艺素描教学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不同材质的感受能力和组合表现能力。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装饰材料作为素描的描绘对象,然后要求学生任意地进行组合并通过具象写实的方法进行描绘。
3.光影属性
在传统基础素描中,我们对光影的概念并不陌生,正是这微妙的光影关系使得我们的素描作品更加真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光影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素描。对于设计素描而言,光影似乎并不那么重要了,人们借助于抽象的方法把对象概括成单纯的图形,并运用构成原理把这些图形进行重新组合来完成带有装饰性、抽象性、意向性的素描作品。但对环境艺术来说,光影关系是环艺设计的一个基本内容。有了光影可以让人们感受空间、结构、材质,创造空间范围和意境。而在景观照明中,更是把光影当作一个结构形态来加以运用。在素描训练或创作中应体现出对光影的关注和表现。我们可以通过对建筑空间、室内空间、景观空间等的光影进行观察、临摹、表现,运用不同光影来进行二维或三维图形和图像的创造。事实上,约翰伊顿早在包豪斯任教期间,便认为明暗对比是最具表现力之一。他在教学中强调对建筑空间进行明暗素描的练习,他要求学生们专注于建筑空间的明暗关系和亮度层次表达,忽略对建筑形体的勾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重要的练习——“黑卡纸素描”,即是约翰伊顿在包豪斯任教期间所组织的一个课题,他要求学生们用白色的或其他亮色的笔来在黑色的卡纸上单纯勾画光的形态和光的丰富层次,每一笔就代表一个光亮度的状态。时至今日,这种方法对设计素描教学来说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4.结构属性
环艺设计中的结构是体现设计风格和满足功能需要的重要手段和表现。对于环艺专业的素描训练而言,不但要理解什么是结构,还要清楚结构的组合方式和集合构成。学生对建筑结构、室内局部结构等内容的观察和临摹,对结构为题材的形态进行加工、概括、提炼、变形、整合出新的结构形态或二维图形,并把这些过程用素描语言记录下来等诸如此类的行为和事件都或多或少地体现着环艺设计素描的结构属性。而对于素描绘画而言,环艺设计领域具有非常多的迷人的结构形式和组合样式,这些都可以转化为有趣味的素描图形或绘画作品,从而让这些艺术充满结构特征。
此外,因为环艺素描是设计思维过程或设计创造过程的具体素描体现,具有记录的功能。再加上广义的环艺素描还包括了设计草图、素描性表现图纸等类型,使得环艺素描更多具有图纸属性而不是绘画属性。
三、结语
试图给环艺设计素描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一个痛苦的事情,我以专业教师的身份进行了环艺素描的教学改革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至少形成了我对环艺素描的上述认识。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望有关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黄作林,杨悦,李育,邓旭.设计素描[M].四川: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2]马克辛,吴成槐.环境艺术设计手册[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1998.
[3]弗兰克.惠特福德著.林鹤译.包豪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4]韦永明.高校院校建筑类专业素描教学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增刊):457-459.
篇2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 室内设计 室外设计 环境 作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第一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名毕业生,在社会上,在专业里经过十年多的历练后,我想在这里浅谈一下我对这个专业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提出我的看法,希望将来能对这个专业的人士以及相关专业的人士有所裨益,有所借鉴。
环境艺术是一个尚在发展中的学科,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关于它的学科对象研究和设计的理论范畴以及工作范围,包括定义的界定都没有比较统一的认识和说法。从百度百科上查,你会惊讶地发现,“环境艺术”是一个大的范畴,综合性很强,而且它的内涵非常宽泛。不是这个专业的人很难对这个专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定义,甚至于这个专业的人也对如何定义这个专业,向别人解释这个专业感到苦恼。环境艺术设计的叫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为仿效日本,而将院系名称由“室内设计”改成“环境艺术设计”。一时间,全国众多设计院校步其后尘,纷纷效法。在中国,所谓的环境艺术设计更多指的是室内设计,而后延伸到室外领域,也指室外设计。它的叫法很多,有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建筑装饰和装饰装潢等,后来也有叫室内外设计、景观设计的。从这些叫法和所涉及到的内容来看,环境艺术具有其狭义的一面,它的概念就是围绕建筑所进行的设计和装饰活动。但同时,环境艺术还有其宽广的内涵。环境是个非常大的概念,环境既包括以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从这个定义出发来看环境艺术,环境艺术几乎涵盖了地球表面的所有地面环境和与美化装饰有关的所有设计领域。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城雕、壁画、建筑小品等都属于环境艺术范畴。
著名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RichardP.Dober)对环境艺术是这样定义的。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人影响其周围环境功能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环境艺术范围广泛、历史悠久,不仅具有一般视觉艺术特征,还具有科学、技术、工程特征。“环境艺术是一种场所艺术、关系艺术、对话艺术和生态艺术。”
作为第一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在四年的大学时间里,我们学习的课程非常多。而且,作为试验田,学校的老师们也是想尽一切办法,从各种渠道出发,希望这个专业的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把第一届办好,把头开好。所以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课程是非常丰富的。首先,作为建筑学院里头的科系,我们要学习建筑学方面的知识;其次,作为艺术类进来的考生,我们还要学习艺术方面的东西;除此之外,作为这个专业的学生,涉及到的本专业方面的知识我们也要学习。而且,从这个专业角度来看,这个专业又能进一步分成室内环境艺术和室外环境艺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课程是非常多的。举个例子来说,我们要学习素描、水粉、钢笔速写、超写实、艺术概论、陶艺、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画法几何、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等等再加上一些文化课和选修课。但我们只有四年的时间,每个课程我们只能蜻蜓点水似的学一点,所以我们学到的东西每样都要浅一些。后来在社会实践中,遇到其他学校相关专业的同事学友,了解后才知道原来这个专业在某些学校是有开五年的。个人觉得五年的时间就比较好,像建筑学的课程就可以多开一些,专业基础就好一些。到三年级下学期,再学本专业的设计。而事实上,建筑学我们只学到两年级。
从学校毕业后,我主要从事室外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因为工作需要,也学习了一些植物方面的知识。所以在专业课上,我还建议学校多开设一些植物方面的课程,像植物花卉学、植物配置、植物病虫害学等,这样这个专业的教学时间和内容就非常完美了。当然开设植物课也会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因为西北地区的植物品种要比华东、中南、西南、东南等地区要少很多。
从学校毕业后,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主要有三大就业方向。一、建筑师;二,室内设计师;三,景观设计师。而我主要从事景观设计方面的工作。从刚毕业当助理工程师配合设计师工作到自己独立完成方案设计或制作景观施工图,十年下来,感触颇深。这个专业需要了解的知识,掌握的知识太多了。俗话说建筑师是个“杂家”,而景观设计师同样也是个“杂家”。建筑需要的知识面主要是纵向的、深度的,而景观需要的知识面则更多是横向的、广度的。作为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师,它需要了解和掌握这个专业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东西。比如作一个设计,需要了解水文地理、地质地貌、天气气候、历史人文、政治、经济、社会等各行各业的内容,才能有所兼顾的控制好一个设计。单从设计本身讲,又需要了解设计学方面的知识。光设计学方面就有很多设计手法、技术需要掌握。而方案设计方面又分小区设计、公园绿地设计、广场设计、办公环境设计、街道设计等设计类别。
这个专业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专业,它需要更多的人认识它,了解它,完善它。而时下有些单位并不看重它,因为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它的专业性有待加强。 “玉不琢,不成器。”这个专业的从业者更需要花费些时日来雕琢。某些用人单位出于急功近利的心态,想在短时间就看到环境艺术专业从业者的业绩,其结果很可能是失望的。任何一个专业从产生、发展到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国外的景观设计发展了几十年,而我们只发展了十几年。多给这个专业一些时间,相信这个专业的从业者在经历一番风雨的洗礼后,会在以后的职业道路上越走越好,走出新的风采。
篇3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现状分析;未来展望;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158-02
一、引言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建立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基础上的边缘学科,也是一门尚在发展中的学科,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环境艺术设计是伴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而诞生的新新专业。多博说:“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人影响其周围环境功能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多博对环境艺术的定义,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最具有权威性、比较全面、比较准确的定义。
二、环境艺术设计现状
(一)发展背景
环境艺术设计的叫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张绮曼教授是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创建人及学术带头人。自1986年从东京艺术大学留学归来后,根据中国建设发展的需要向高教部提出建立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申请。1988年获正式批准,在中国高校专业目录中增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同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将室内设计专业改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将室内设计专业内容扩展至室外环境艺术设计,随之,全国高校纷纷设立该专业。
从广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涵盖了当代几乎所有的艺术与设计,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系统。从狭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指以建筑及其内外环境为主体的空间设计。其中,建筑室外环境设计以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绿化、水体、铺装、环境小品与设施等为设计主体,也可称为景观设计;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则以室内空间、家具、陈设、照明等为设计主体,也可称为室内设计。这两者是当代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两个分支。在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分为两大类,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和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但又可以细分为很多类,诸如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城雕、壁画、建筑小品等都属于环境艺术范畴。
(二)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三十年的发展现状
中国当代环境艺术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现已进入“而立之年”。近3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速度和规模空前地加速加大,环境设计与施工队伍急剧膨胀,环艺成为现代社会急需的学科,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可是目前我国环境艺术处于“正在上路”的阶段。并且“中国的现代环境艺术既不局限在建筑界的环境设计,又有别于国外的‘环境艺术’,它是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园林、雕塑、室内设计等的系统整合艺术,它蕴涵着生活的丰富意义。”因此,虽然近年来,我国有大量环境艺术的实践,但是,环境艺术作为一门内涵丰富、范围如此之广的学科,还远远没有完善的学科理论建设。与此同时,这一专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又成为许多高校办学的热点。如何办好本专业,完善学科建设,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是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业内人士关注和思考的重点内容。
(三)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已有大量环境艺术的实践,但是,环境艺术作为一个行业和学科,在我国尚没有公认的科学的行业标准、行业规范,更没有进行相应的学科理论建设。环境艺术处于“有行无思”、“有行无业”、尚未成熟的状态。值得重视的是,由于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特殊性,其主角是建筑,是城市空间,是构成建筑与城市空间的材料、结构骨架、立意等。所以,规划师、建筑师和设计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主导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而现在有些重要的环境艺术项目,因为对规划师、建筑师和设计师的作用认识不够,致使这些项目完成得不够好,这是令人遗憾的,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专业人才在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主导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所处环境的重视,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要求也就变得越来越高。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发展情况就是有机遇、有挑战,虽有不足,但潜力无限。目前,尚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问题,主要是围绕解决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以及注重历史的传承等问题。主要问题有:
一方面,从城市监管机制上看,它限制了环境设计的发展。环境设计涉及到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目前的现状是建筑设计由城建、规划部门管理,城市绿化由园林部门管理,道路交通由市政部管理,环境场所的日常维护由环卫部门管理等等。这种纵向的管理模式使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从设计到日常管理都难以做到统一协调,从而使得一些城市环境的艺术品质不高,缺乏整体性,不能反映出一定的艺术品位与水准。
另一方面,公众参与力度欠缺,导致环境艺术设计缺乏人文关怀。我国目前的环境设计,无论是建筑设计、景观绿化设计、公共室内设计、雕塑展示设计等,都是由个人或单位来设计施工,在征求人民的意见与想法方面有一定的欠缺。但是环境艺术的整体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它必然要进行多方协调、共同参与。还有就是,自然因素关照的不够,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尽管我国古典园林设计一贯崇尚自然,但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功能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一个大课题。
其次,在一定程度上,西方的设计模式左右了中国设计界,似的中国的设计缺乏历史的传承。现代中国认为传统的风水学是迷信的,予以否定,导致中国在此领域理论呈现空白状态。使得西方现代设计理论的引入成为了必然。在文化艺术的角度,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于当代却少有属于自身本土文明繁衍出来的建筑环境概念和形式。
再次,教育师资缺乏及专业设置混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专业,需要不同的专业同步协调和密切合作。现在国内大多数院校是把室内设计专业改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专业内容更本没有改变。优秀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和一批更优秀的师资队伍,而这恰恰是许多新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80年代,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围绕以人们需要怎样的“现代设计”和以怎样的方式去理解“设计”而展开。而进入21世纪,关于中国环境艺术设计认知问题关键在于: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进程中不是对“西方设计风格的模仿”,也不是按照西方的模式在进行“实体操作”,而是大众基于全民族“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历史情结考虑,去选择怎样的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道路。
在新的历史时期,环境艺术设计具有更加广阔的学科视野和研究范围,以整个人居环境为设计的中心,更加注重环境生态、人居质量、艺术风格、历史文脉和地域特色,其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加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当今社会,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显著,人设计创造环境,环境又反过来影响指导人的行为。以人为本的思想已成为环境艺术设计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原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探索如何让人的设计与创造、环境的影响都变得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我们不但要尊重环境和客观规律的发展,同时更要尊重与人有关的因素。
(二)尊重自然、生态优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尊重自然、生态优先是环境艺术设计最基本的内涵,这一内涵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必须打破“人类中心论”的枷锁,充分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建立新的环境设计理念,充分整合资源,使新时期的规划和设计从传统的粗放型转向高效的集约型。生态和谐是永和不变的主题,人类的生活无法离开自然环境,所以保护自然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不可停止、不可推卸的义务与责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后必然会给人类自身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此,注重生态化环境设计的发展是必然的。
(三)更强调便捷化,走向科技智能趋势
现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极大地影响并改变着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各种新的设计形式和风格也随之产生。科技的发展使智能化渐入设计理念之中,丰富了环境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为设计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较高的设计质量。作为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艺术设计,将更多的科学技术融入其中是自然的,新的科学技术会让设计变得更加科学合理。新的科学技术能够拓宽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领域,为其带来多变的设计形式、设计方向与设计方法。
(四)深入挖掘地域特征,凸显本土文化特色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发展全球化的过程中,很多城市都在追求和国际接轨、发展世界性,却往往会忽视民族性。我国的设计者们为了能够快速的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对国外的优秀设计进行积极的研究与学习,对国外的优秀经验进行吸收,这种做法虽然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如发展了现代化设计,但是也在学习和借鉴的过程汇总失去了传统。所以我们在发展本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时,走出一条富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设计之路。在坚持属于我们自己特色的同时,我们的设计水平也会更加成熟,更加具有民族化。相信在未来的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将是民族化设计的天下。
综上所述: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着许多问题,但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环境艺术设计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之一,而我们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大时代下,应该立足于传统文化,致力于对东西方的精神与物质进行融合,汲取各家之所长,实现涉及环境设计各学科之间交融,以及建筑师与艺术家之间的互动,努力发展好我们自己的环境艺术设计。因为只有在这种互动整合的基础上才能使可见的物质环境体现不可见的设计意向,进而达到美化、净化人们生活空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长积,傅娜,张洁.试论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及发展[J].美术界,2011(12).
[2]李海.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及流派倾向[J].才智,2010(13).
[3]郑炜.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艺术研究,2012(03).
[4]赵宇.基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现状研究[J].华章,2011(30).
[5]赵晓霞.浅谈现代设计与艺术、环境、科学之间的关系[J].大理学院学报,2004.2.
[6]仲岩.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J].艺术广角,2009.6.
[7]左小强.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现况探析[J].大众文艺,2013.7.
[8]李海.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及流派倾向[J].才智,2010.5.
[9]刘晓娜.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学科交叉特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3.
篇4
引言:
环境艺术是艺术设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满足人对于功能上的满足同时,也能给予人们美好的审美体验。环境艺术设计的一切设计思路都要以环境为基础,设计出来的成果要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的统一。时代的不断进步环境艺术设计已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人在生活世界中构造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活方式的设计实践,它与人类其它的主动创造性行为一样,它不是单纯某个设计师个人行为,而是人类的共同体的行为。设计是规划未来,是规划未来的生活方式,规划人性的发展变化。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就是要将科技与人文恰当的融合,设计规划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活环境与方式。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应当吸收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新成果,积极致力于将新技术、新成果运用于将低碳环保生活理念转入现实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转变原有的发展方式和思维方式,构建集约永续的资源利用体系。以人和自然共赢为本,构建生态友好的宜居环境体系。如在景观设计中加强雨水的收集与综合利用,采用渗水路面技术,利用雨水涵养地表水源;结合建筑、绿化和沿河湿地建设雨水收集净化设施,作为绿化用水和景观补充用水。这些都结合了环境景观建设和节水的要求,选择本地适生植物类型,使得规划绿地系统建成后,除满足城市景观、休憩功能以及隔音降噪等功能外,可产生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形成滞尘带,调温当地小气候环境,并结合各项生态环保管理措施的实施,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水平。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
环境设计的最大的宗旨就是合理的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现在环境设计的有着整体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个体的特性应该在整体中得到体现,并重视同一作品在不同环境下的效果差别。总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注重其特色性,其具体的特点如下:
1、环境艺术要强调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服务功能。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者必须尊重人类的基本利益。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是无害性和积极性互相统一,其无害性的主旨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环境艺术设计要有科学依据,同时无论是对人类还是对自然,设计过程及设计作品都不应产生任何不良影响。而其积极性是指环境艺术设计作品要以积极性的、正面的意识为主体,同时不带给人消极的情绪。
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强调整体性与多样性互相统一,首先环境艺术作品的设计要具有正确的、统一的理念,并能够满足不同审美对象的需求,实现整体性与多样性的并存和统一。
4、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强调实用性与美观性互相统一,也就是说,现代艺术作品除了满足人类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审美需要外,还要适合人类的基本生活,具有实用性。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要素
1、基于实用要求的设计出发点
环境的使用功能是容纳受众的生存和生活,比如一个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个前提,就是这个空间中为受众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虽然环境的采光系统、通风系统、安全系统并不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内容,但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全过程,不能与这些系统的部署要求相抵触。我们可能设计出一个非常有美感且宜居的公共空间环境,但如果这个公共空间环境存在倒塌、窒息等危险,或者没有保证良好的逃生通道致使在火灾等极端条件下没有畅通的逃生通道且可能导致踩踏等次生事故的危险。这个环境即便再美观也不能算作成功的设计。
另外,环境艺术设计给受众提供的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综合感官体验,并不仅仅是视觉的范畴,我们应该在五感上给客户综合的享受,同时还应该就环境的控制及休息空间等功能空间的实现进行全面的满足。
2、增进感官的设计模块化处理
我们以酒店大厅为例,一般包括迎宾区、休息区、吧台区、值班区等关键模块每个模块在环境艺术设计的长期工作中都总结了较为完善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方式,这些设计方法和实现方式进行组合,然后在整体上进行创新和演进,就可以构成一个较为完美的酒店大厅设计。而对于居室的设计,我们也会分为电视墙、主题墙、餐饮区、起居区等必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于每个具体组成部分进行单独设计且对于具体组成部分之间的衔接进行处理,就可以得到较为负荷大众观点的设计成果。
环境艺术设计目前的状态,恰恰是在这种既定的模块化设计模式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之间寻求平衡的生存状态。环境艺术设计师的绝大部分工作,是就此模块化基础上给予创新和演进。
3、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广泛应用
在80~90年代,家居起居室的主要使用技术,与当前家居起居室的主要实用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底板和墙面的处理方式上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其他空间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调用的技术手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就是说,新技术和新材料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实现方法的影响是巨大且深远的。
设计师在设计一个空间之前,会首先拿到该空间的系统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对于先行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工程实例,设计师也会查看现有的可用技术研究给某些技术系统提供容纳空间和通道。
4、养生观念与奢华观念的平衡与依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越来越强烈,所以在当前的高端住宅及生活空间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养生理念逐渐超过了奢华理念。大量原生态材质的使用,使得当代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更加的“复古”,藤编、实木、真皮、亚麻、天然石材等材质,逐渐取代了一些人造材料,使得整个家居呈现出越来越贴近自然的风格。目前的田园风格、地中海风格、简约风格的大量使用,化工产品逐渐退出室内装潢舞台,这都是当前养生观念发展到极致的体现。
在大量原生态材料得以应用的同时,浴室和厨房在家居环境艺术设计中体现出了更加重要的地位,人们对于浴室和厨房的改装投入,甚至接近了购买整套房产的投入。对于公共空间,特别是高档酒店的设计中,浴室的设计也更加高档化,这也充分的与受众的养生观念结合起来。
5、国内外文化交融以及民族符号的表达
目前,环境艺术设计的交流活动,与服装设计、影视文化的交流活动一起,被称为最活跃的三大世界文化交流领域。以北京798艺术中心为例,每年的国际交流活动达到上千场。几乎每天都有多场不同规模的国际化的艺术交流活动在一个数公顷的场馆内密集进行。在频繁的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从上海世博会会场、北京奥体中心、国家图书馆、国家大剧院等,虽然也体现出来较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但其表现方式和手法上,引进了更多的国外表现方式。特别是以“和”文化和“太极”文化为核心表现元素的国家大剧院,从外观上看,已经很难与国内传统文化相提并论。民族符号在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定义。而这个定义的前提,是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已经与世界完全接轨和融合。
篇5
[关键词]生态理念;环境艺术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P8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011-01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在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对空间环境进行合理而科学的设计,使生态系统可以持续发展,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生态理念渗透在设计的每一个过程中,它要求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将人与自然看做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是单独注重某一方面。
1、生态学在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各行各业都开始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同样应该重视生态的建设,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在生态视野下进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生态视野下的环境艺术设计,能够在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下使人们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当前到处都是高楼大厦、钢筋混凝土的工业化环境中,探索出一片“绿色的乐园”。设计者可以从生态美的角度出发,引入大量属于自然界的元素。例如,山、水、植物等,对自然景观进行再创造,使人们的生活环境甚至工作环境都更加接近大自然,让现代人能够回到大自然,感受最原始的美。这样一来,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无疑会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使环境艺术设计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了人、社会与自然的良好发展。
2、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基本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所要注重的不只是外观形象上的,同时关注的还有环境功能、生态平衡、人文因素等,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基本原则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尊重自然原则,即尊重自然的发展,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让自然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自我恢复功能,提高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在设计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大于干预原则,即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小对环境的干预,且最大程度上的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发展;有以下四个原则,即慎用可再生资源、原有景观合理再利用、回收材料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利用回收材料创建新环境;科学指导与艺术参与原则,即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将当今先进的科技充分的利用起来,同时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时,要将现代的艺术思想理念融入其中,在保证环境设计满足社会需求和生态要求的同时,还要保证其具有艺术美感。
3、国内生态环境设计的发展
我国目前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在进行环境设计的时候还是习惯性的将重心放在艺术审美上面,设计出来的作品缺乏生态观的内涵。事实上,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没有为环境设计者提供出一套权威性的生态保护、平衡和发展理论,使他们在创作时期略显迷茫;其次,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受到社会潮流的影响,环境艺术设计者经常将先进的工艺和材料视为创作的重点,这种对技术的盲目追求无形中就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我们必须重新定义艺术设计的思想精髓。科学的生态设计有可以笼统的成为绿色环保设计或环境设计,这就要求人们在设计初期必须将环境的因素考虑在内,以此为后续工作保驾护航。这种绿色的设计理念要求人们在设计产品中体现环保的意识,并且将其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当中。
4、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持续性,即不但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还不能让后代人的生活需求受到威胁;循环性,即在进行生产生活等各种活动时,要使所产生的废料最大程度上的自然消化,使能量使用、物质消耗、分解污染呈现出闭合循环的状态;高效性,即在最大限度上对资源进行利用;舒适性,即在进行设计时,尽量满足人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多重需求。
4.1选用天然材料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在材料的选择上就要选择天然的材料。作为环境艺术设计者,要对天然材料有充分的的了解,了解材料的特征,如何进行工艺加工,如何进行更好地造型,能够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加工制作,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作为一名环境艺术设计者要运用天然材料,根据材料的特征进行设计和加工,能够通过选用天然材料的方式节约资源,保证资源的安全性能,使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深入到艺术设计中去,促进人类社会更好的发展。
4.2采用生态设计的方式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就需要采用生态设计的方式,能够通过生态设计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实现物种的多样化发展,保障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作为一名环境艺术设计者,需要利用生态设计的方式进行设计,通过生态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对环境对的破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能够有效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使自然环境系统能够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比如,再设计过程中,如果一个环境艺术设计是面对的是一个废弃地、垃圾场,是一个被人类活动破坏严重的地方,环境艺术设计者就有责任利用生态设计的方式,是这些破坏严重的地方恢复生机。设计者要考虑如何通过生态设计恢复这些地方的生态系统,思考如何通过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方式,使这些地方变得更加美丽。
4.3生态保留与创新结合起来进行设计
作为一名环境艺术设计者,在利用生态理念进行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生态保留与创新的设计方式的的应用。通过保留与创新,能使原有要素得到保留,并能够充分利用原有材料进程创新,保留并增加设计作品的使用功能,赋予其新的含义,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4.4重视生态开发与利用
在现代设计,很多废弃物由于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成为毫无价值的垃圾,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作为环境艺术设计者在进行作品设计的过程中,就要重视生态开发与利用,考虑建材废料的再利用,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设计者要尊重自然法则的过程,对生态环境进行生态型的开发与利用,实现变废为宝的设计目标,这对于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作用重大。
4.5加强环境保护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必须要加强环境保护,能够利用生态学原理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维护物种的多样性,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种保护意识要深入到设计的全过程中去。现代,很多技术手段在环境设计中得到应用,但无论是什么手段,都不能破坏环境,设计者对环境要有保护意识,只有这样,设计的作品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只有加强生态保护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设计中对环境的破坏,才能使环境生态系统得到健康发展,才能设计出符合生态理念的作品。
结束语:
总之,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要重视生态理念的应用,不断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品味,使环境艺术设计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有效满足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为人们创造出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这对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唐果.基于生态性的衡山萱洲古镇环境艺术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2.
篇6
关键词:景观艺术设计 价值取向 目标 实践主体
景观艺术设计是一个新的学科概念,是景观、艺术、设计的复合词。从学科分类及组合结构来看,景观艺术设计是景观学科与艺术设计学科的交叉学科。景观艺术设计是一个狭义的景观定义,是微观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它有别于景观规划设计,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独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今全国各高校很多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都增设了这一专业方向,并在传统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进行了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嫁接,学科结构中融入了部分景观设计的内容。客观地讲,目前中国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正处于探索阶段,从学科概念、学科性质到学科实践范围缺少一定的系统性、明确性和指向性。那么什么是景观艺术设计,景观艺术设计与景观学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景观学体系中它的实践主体是什么?笔者将就以上问题,从景观学的引导、多元系统设计、学科价值取向的目标定位以及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主体进行系统的论述。
一、景观学引导下的艺术设计
景观学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它的英文对应词是landescape或者称为landscape Architeture,“景观”一词早期源于风景绘画,1885年丁·温默将其引入地理学,成为地理学术语,指特定区域或者类型单位的统称。
景观学是一门跨越了多个领域的复合系统学科,涉及到建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环境、生态、地学、农学、生命、社会、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学科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之上的环境应用学科,其核心任务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将景观学这一复合系统加以归纳,那就是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城市建筑环境系统、人文社会环境系统所构成的并且跨越了三个环境系统的空间层次关系体。从景观艺术设计反观景观学体系,我们不难看出,景观艺术设计是作为景观学系统的视觉组织形式而存在的,是景观学展现其构成系统的手段,借助这种手段将各景观要素组织起来,以期最终获得与环境和谐统一高品质的景观形象。景观艺术设计依托景观生态学,通过对自然的尊重、表达,展现生态环境的和谐与优美,依托景观建筑学,创建城乡宜人的环境空间;依托景观人文学,表达人类行为心理的精神寄托及愿望,景观艺术设计成为景观形象高品质化生成的驱动力。
就景观学而言,景观艺术设计是景观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一个狭义的景观定义,是微观层次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在体现景观形象的创作上常常成为景观形象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景观艺术设计也涉及到景观学内容本身,但它更多的是遵循景观学的引导,关注景观形象要素,对各景观环境系统空间进行艺术化处理,其核心任务是协调人与环境空间视觉形象的关系。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构成了一个交叉融合的设计系统,它是运用艺术融于景观科学的手段来协调景观形象在环境空间的发展关系问题,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它融合了园林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成熟经验,以其艺术的视野,从系统、和谐、优美的角度,解决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景观形象的创新问题。
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依据艺术和谐原则干预协调各景观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在人与环境之间建立均衡关系时,更强调景观生成时对人精神上、视觉上、生理健康上的基本需求,通过景观环境空间艺术的创作,用以提升、陶冶公众的视觉审美经验。可以说,景观艺术设计也是一种改善人们使用与体验户外空间的艺术创造活动。
二、多元系统设计含义的艺术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聚居环境空间艺术的两个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从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室内设计起步,以室内室外环境一体化设计为核心,注重环境空间的自身形态,以及环境艺术的具体样式。而景观艺术设计更强调环境空间的综合形态、环境艺术的复合样式、环境表述的多层空间,具体表现在多元系统设计下的互融与综合。
1.综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将城市、广场、街道、园林、建筑、壁画、广告、公共设施等环境空间看成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有机综合体,虽然它们有时是以几组形式出现,有时是以相对单一的个体出现,然而解决上述问题却要求兼顾到整体的环境,是在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人造环境空间基础上实现的二次创造。景观艺术设计涉及到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生态学、材料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并将这些知识纳入到景观艺术生成的总体设计系统之中。
2.复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所构成的复合设计系统,由于景观艺术设计的综合性特点,因此常常表现出设计内容界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基于景观空间形态的视觉系统设计,融于区域景观精神的形象系统设计,反映区域文化特征的风格样式系统设计,以及关注人的行为、心理的人文关怀系统设计等等。各系统之间相互融合与交叉,共同构建起景观艺术设计的复合设计系统。
3.多层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空间呈现为多层性的表述特点,表现在从微观意义层面上的景观设计为主体到中观意义上的景观规划、宏观意义上的景观策划的多层与协调。
4.广泛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观念呈现出广泛性,《亚太景观》一书在导言中谈到现代景观设计带来的变化:“首先是观念上的,宏观的观念、生态的观念、构成的观念、文脉的观念、民众参与的观念等等。其次是创作方法上……所有这些凝结成现代的、后现代的、结构的、解构的、极简的、高技的……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广泛的创造可能性。”广泛的设计观念构成了景观艺术设计多元系统设计的哲学基础。
三、以生态价值取向为目标定位的艺术设计
篇7
关键词:软装饰材料;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应用
0引言
建筑在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同时,随着“轻装修,重装饰”的装饰风格和绿色环保设计理念的流行,软装饰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软材料大大地影响了室内艺术形象风格和环境设计的特色,合理运用软装饰材料,可以达到较好的艺术设计效果。
1软装饰艺术的定义
简单地说,软装饰就是通过质地柔软的室内装饰材料来对室内环境进行改善。软装饰源于欧洲,是一种现代时尚装饰,它通过一些质地柔软的装饰物来进行组合和运用,呈现多种室内艺术效果。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国内的装饰艺术发展的并不乐观。现阶段,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人们逐渐意识到人应该和环境友好共处,拒绝室内环境装饰的单一不变。在这一方面,软装饰材料是多种材料的混合搭配,因此,各种材料的不同运用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软装饰艺术可以给人们营造绿色舒适的室内环境。
2软装饰的艺术分类
文化差异的形成源于地域的不同,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就是产生了各种的艺术风格。设计艺术属于艺术中的一部分,它发展的十分快,软装饰的风格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包括五大类:
2.1传统中国风
深受中国人文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民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统一,希望可以和谐的生活。传统的中国风其实是指刺绣、水墨画等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的装饰物来对室内环境进行装饰,形成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室内环境软装饰。
2.2乡村风格追求的是自然朴素,自然和简单就是它所追求的风格
这种风格的室内装饰物选取的是具有乡村气息的物质,例如一些随处可见的植物和一些手工的编织物等,整体营造一种纯朴自然的感觉。这种室内装饰的风格受到一些城市居民的追捧。他们一回到家,就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帮助他们忘却生活中的一些浮华。
2.3古典的西方的风格
这种风格的室内环境以英国的古堡为代表,整体追求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古堡内的装饰色彩丰富,图文也十分繁杂,各种配饰追求的也是一种华丽和张扬。
2.4现代欧美风格
这类风格的室内艺术设计一般以浅色为色彩基调,风格是简明轻快性的,装饰品追求的是简洁,但是各类软装饰材料的组合和搭配让这种风格的现代感十分强烈。
2.5日式风格
日本人追求的是简洁、淡雅,所以日式风格是比较简单的,追求的是一种干净利落。
3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室内人为环境设计的一部分就是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构造,它以科学为基础,以艺术表现出来,它是为了塑造一个精神和物质共存的室内生活环境而开展的理性创造活动。它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它具有综合性,不单单是室内环境的设计和美化,也包含建筑学、心理学、材料学、结构工程学等多类学科。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这些学科的知识,进行多层次的空间设计。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有两大目的,一是物质方面的,二是精神方面的。物质方面通过提高室内环境的水平,满足人们的相关需求,精神方面则是提高室内环境生理和心理的环境质量,以此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提倡以人为本,以生活为主题,设计中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追求,在注重物质质量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审美的需求。近几年来,人们对健康关注更多,也在各方面追求节能环保,这些在设计中都被列入考虑的范围,所以装饰材料的环保性和甲醛含量也都需要考虑。除了环保问题以外,材料的性价比也是大家所关注的。室内环保艺术设计不仅美化了室内环境,进一步满足了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物质需求和精神追求,好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4软装饰材料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4.1室内环境和软装饰材料
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有三类最常使用的软装饰材料,为一、二、三层软装饰材料。像灯饰、床单被罩和一些室内器具为一层软装饰材料。而墙纸、地板那些则为二层软装饰材料。桌布等为三层软装饰材料。不同层次的软装饰材料之间的搭配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室内环境特色,尤其是二三层材料之间的搭配使用,它们直接影响了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在室内环境艺术的设计中,不同风格的形成得益于不同软装饰材料之间的组合。所以在挑选不同的软装饰材料进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各个材料之间的搭配和协调,这样可以创造出更好的室内环境。
4.2室内环境设计中软装饰材料的色彩运用
色彩搭配是室内环境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色彩搭配的协调可以使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感更加强,让人们体验到更加享受的居住环境。室内织物的色彩搭配可以展现出室内环境的艺术感,织物等一些软装饰材料的搭配可以使室内环境更加艺术化。这些材料在应用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应注意室内的色彩基调,根据色彩基调来选取适合的织物软装饰材料。同时,颜色的选择应该跟随着季节的变化来进行改变,来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觉,进而给人们创造更加适宜的居住环境。
4.3室内环境中的软装饰材料图案影响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除了色彩的运用外,还有图案的选择,图案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效果。软装饰图案的选择也应该顺应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以此来选择符合该风格的软材料。在中国传统的室内环境艺术风格中,可以选取雕刻的木质家具,在窗帘和桌布等软装饰材料的图案选择方面应该选取一些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物象,例如山水画和刺绣等。而在一些欧美室内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注意追求的是简单和大方,家具的选择应该以白色等浅色作为色彩基调,其余的软材料的选择也应该和欧美的一些风格相适应。可以将一些色彩鲜艳的画用来当作墙饰。在软装饰材料图案的选择上应该符合室内环境艺术的整体风格,并且尽量和这种风格相一致,方可设计出和谐的室内环境。
5结语
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需求也在上升。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不单单美化了室内的环境,同时满足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室内环境的质量的高低和建筑功能发挥的好坏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情况有着很大的关联。软装饰材料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又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积极研究软装饰材料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对设计、创造出和谐的室内环境有很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1]王玲.软装饰材料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5(12):32-33.
[2]张绍野.软装饰材料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牡丹,2015(24):80-81.
篇8
关键词:数字化室内设计表现
一、数字化的背景阐述: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个新兴的艺术门类,与最前沿的现代科学技术——计算机技术结缘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诚然,环境艺术设计发端于传统美术,手绘效果图曾经是设计师用来表达设计意图、传达设计理念的唯一手段,综合多元的图形思维方法也大多建立在徒手画的基础上。时至今日,以笔和颜料作为主要工具的传统艺术设计,在设计实践尤其是设计教学中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国内外计算机图形学的长足进步和各种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软件的陆续面世,创作多样化的设计图会更加便利,AutoCAD软件、3D Studio Max软件、V_Ray渲染器和数字色彩模式等功能超群,可以让设计师得心应手地融入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是构建这一全新体系的要素。尤其是3D studio Max软件,不断跟进市场,跟进科学技术进步,融建模、材质、动画、渲染于一体,插入V_Ray渲染器效果更佳,以致采用数字化手段制作高质量效果图的设计师须臾不能离弃。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接人数字化表现手段已成定势。正确地面对它,有效地把握它,是当前不可不考虑的问题。一方面在学术上要百花齐放,多元推进。一方面在技术上要加以提升,使通用的数字化表现软件更适合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需要。这样的发展必然给传统技法带来更为强烈的冲击。因此,我们现在无需考虑谁代替谁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对表现方式进行分解与重构,形成多元并存、百花齐放的新格局,以适应正在发展的市场需要,迎接新一轮的装饰装修。
二、数字化体系的构建: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化表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人们通过网络可以与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同类进行交流,文本、音频、视频等皆为所用。从理论上说,无论是公装还是家装,业主可以请本地的设计师设计,也可以请外地的设计师设计,还可以请外国的设计师设计,业主的选择范围无限扩张。同理,业界也可以打破地域的局限性,将所有的设计师视为同事,将所有的设计机构视为伙伴,合作对象轻而易举地就能够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辐射到整个世界,业界合作无限扩张。设定某一时刻,选取某一项目,召集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设计师、设计机构一起共图大计,就像坐在同一个办公室、会议厅一样,如此惬意,如此壮观,没有人会怀疑它是天方夜谭。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数字化表现使各个设计程序明显优化。信息收集和信息处理千头万绪,数字化的收集和处理将设计师从繁杂的劳作中解放出来,享受到一机在手、网罗天下的百般好处。能模拟传统画技的笔触、力道、色彩的电子笔和可触式电子图板,绘制的草图逼真而传神,涂改、增删、变形、扩展、传递也方便,还可以作为底图进人下一个设计程序的图形绘制,设计构思如虎添翼。设计表达和设计评价进人数字化空间维妙维俏,并由静态变成了动、静结合的状态。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化的目标在于把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计算机多媒体结合起来,运用数字化手段更准确、更全面、更逼真地表现室内空间的状态、质感、色调、光影等构成元素,因此是一套全新的设计体系。
以交互技术、图形变换技术、曲面造型和实体造型技术等为主要手段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由工程工作站、个人计算机、图形传输设备、CAD软件等构成。它将数字、文字和图形等各类设计信息,存入计算机的内存或外存,检索方便、快捷。用计算机计算、分析和比较各种方案,并加以筛选、优化,确定最佳方案。承担将草图转化为工作图的繁杂劳作,并用图形快速显示由计算机自动产生的设计结果,供设计师及时做出决断。设计师利用计算机编辑、放大、缩小、平移和旋转图形的功能,对相关图形数据进行调整和变更。
在这个全新的设计体系中,数字色彩、AutoCAD软件、3D Studio Max软件及其最优秀的插件V-Ray渲染器是实现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化表现的重要工具。数字色彩模式通过不同的数码组合,能够完整地表现色彩属性,色彩的调和科学、精准,极易理解和记忆,色彩美学和数字科学水融。功能强大的AutoCAD软件具有开放性结构,可绘制各种实体,并进行编辑、修改,生成新的实体,在操作方便、界面友好、运行速度、图形设计、网络连接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3D Studio Max软件是采用数字化手段制作高质量效果图的设计师须臾不能离弃的工具。它融建模、材质、动画、渲染于一体,功能强大,且不断跟进市场,跟进科技进步,价格合理,专业化、产品化程度高,业界广泛看好,已经确立了在三维动画软件市场的霸主地位。
三、室内设计数字化的发展
我们知道,数字化软件的开发最初是面向那些财大气粗的行业和部门,与环境艺术设计不挨边(当时就没有“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化”一说)。后来工程设计跟上来了,数字化软件也不断升级,但对环境艺术设计来说还有不适应性。因为从专业角度看,环境艺术设计与工程设计存在不同的对象,而且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描述要求比工程设计更为细腻,这是此前的软件开发还未不及充分关照或无意充分关照的。业界部分人士现在对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化表现还有所保留,也就不足为怪了。
可以这么说,环境艺术设计目前利用的是这些数字化软件的通用功能。而功能的通用性往往与专业的局限性相伴而生。这是软件开发部门应该考虑的事情,也是环境艺术设计界值得探究的问题。仅以3D Studio Max的插件V_Ray渲染器为例,要使之尽可能满足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描述,就需要改进或增加一些性能。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化表现的基础是它的真实性和可视性,需要惟妙惟肖地描述客观存在的物象,并实时进行调整,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V-Ray渲染器的表现还有所欠缺,有待提升。比如光照效果的模拟,V-Ray渲染器侧重灯光设置,而现实室内空间白昼的光照一般是太阳光线的直射和反射。现在低碳、节能已经被广大业主列为一个重要的预期,自然光的合理利用应该摆上设计议题,所以在V-Ray渲染器中增设太阳乃至天空系统是必要的。再如,V-Ray软件集灯光、材质和渲染三位一体,进行效果图制作需要反复地转换测试,耗费时间。要及时体现场景参数变动,让设计师实时、直观地感受,V-Ray渲染器增加一个及时渲染预览功能会好些。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化的目标在于把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计算机多媒体结合起来,运用数字化手段更准确、更全面、更逼真地表现室内空间的状态、质感、色调、光影等构成元素,因此是一套全新的设计体系。
适应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化表现,V-Ray渲染器还大有潜力可挖,大有文章可做。我们知道,3D Studio Ma)(生成的VRML文件数据过多,数据丢失在所难免,室内空间数字化动态交互滞后,商业价值大打折扣。如果在V-Ray渲染系统中增加交互编辑功能,为动态交互提供数据,用户对设计的理解和选择更为便捷。比如,业主要对家具的材质、色彩、光影效果进行比较,设计师就不必再花时间去改变环境参数,重新渲染,只要点动交互按钮即可,少了多少麻烦!此外,改进光子贴图以防边界偏移,添加自定义快捷键于所有的菜单选项、工具箱选项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篇9
环境艺术设计涉及的范围广阔,专业结构上是由多种学科领域交叉构成的复合体,知识结构呈现多元化、综合化的“大知识组团”,而且有领域扩大化的趋势。对此各院校应结合本校资源结构特点,在环艺专业的内容设置上突出重点,抓中心领域的构成研究,或围绕中心领域开辟新的专业知识增长点,避免大而全的做法。但也不能将环艺专业的发展建设依附于某个学科,因为环境艺术设计并不是哪个学科的分支。应注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自身建设的研究,保持专业良性发展的趋势,共同努力,形成专业发展的合力,完善专业体系建设。在分析构成环境艺术设计中心要素时,应以视觉艺术要素为切入点,对涉及到艺术表现且与环境相关的领域和专业,进行重点研究,并对其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整合,使之更有针对性和连贯性,而不能只是将相关学科专业的内容简单相加。只有构成内容的合理配置,才能形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有机整体。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中心要素,至少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城市规划、公共艺术等。对各中心要素内容的整合研究、学习,将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之一。
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对人们所处的生活空间环境进行有序地规划与设计的过程,是使自然环境生态化、社会环境艺术化、人工环境和谐化的有效手段之一。由此可以看出,环境艺术设计首先是对以人为中心的生活“大环境”的改善和创造。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当今人们的活动空间范围日趋扩大,建筑的概念不只局限于建造的房屋,应包括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因此正确地评价建筑应该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和环境”。
意大利建筑理论家赛维指出:“建筑空间是我们生活的场地、生活的环境、生活的舞台。”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两个发展迅速的方向。前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休闲的物质要求和精神需求所进行的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后者是对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因此,环艺专业的学生对建筑的认识不能停留在一个艺术的接受者和欣赏者的角度,应以空间的概念理解建筑,应从建筑设计的学习中,升华对建筑艺术的认识。
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始也就是成功的一半。建筑设计的初始学习,自然十分关键。小住宅建筑设计(或称别墅设计)是建筑专业学习建筑设计初始的课题。针对环艺专业的特点,将其内容作必要的调整,使之成为环艺专业认知建筑空间与设计原理的主要起点课程。
首先,通过对小住宅建筑历史的回顾,以点带面,可以使学生认识建筑艺术在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发展历程,以及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传承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特别是要向大师学习,现代许多建筑大师都曾对小住宅(别墅)的设计情有独钟。感悟他们在小住宅设计中体现出来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精神,可以从中解读世界现代建筑思潮和流派的演变、发展、兴盛与更迭的历史轨迹。如,柯布西耶在萨伏伊别墅设计中体现了他倡导的现代建筑五原则,“建造出与以往的石砌结构形式的建筑彻底决裂的里程碑建筑”。(安滕忠雄语)同样、密斯·凡·德·罗在其设计的图根德哈特以及范斯沃斯等住宅中,也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少就是多”的建筑理念,并将钢和玻璃的组合提升到一种精神境界,对建筑细部的处理,更可以用完美来形容。“流水别墅”的设计在建筑史上留下了绝妙的一笔,赖特的“有机建筑论”更是具有深远影响。如他所言:“我努力使住宅具有一种协调的感觉,一种结合的感觉,使它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建筑史上将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各种建筑思潮,称为“后现代主义”时代。这其中的许多代表性人物也大多在小住宅设计中最先体现出各自对建筑空间建构、材料的表现性等建筑语言方面的探索与追求,也反映了在新的价值观基础上,设计者对建筑人性化的关注和对建筑的时代性与建筑表达的可能性等问题的思考。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也留下了他们当中很多人的足迹,如设计CCTV新楼座的库哈斯,中央美术学院新美术馆的设计者矶崎新,自学成才的安滕忠雄,奥运会场“鸟巢”的设计者之一的德梅隆和多次来华讲学的文图里等,这使我们近距离、多方面体会名家的作品成为可能。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建筑设计课,也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技能构成特点而设立的。目前环艺专业的学生以造型为专业基础,对形式的感受力强,但对空间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平面中所形成的三维虚拟的立体空间上,并且在设计时常有重形式、轻功能的问题。因此,培养未来的专业设计人员应具有的素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一、课题内容的确定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形态意识,并对建筑的功能与形式,建筑的尺度、材料与色彩,建筑与环境等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同时,更需关注建筑与人文精神、与经济技术、与所服务的对象的关系这些建筑设计中的本质问题。
二、课题的定义和特点
小住宅建筑涵盖了别墅的定义,但小住宅不一定就是别墅。最大的不同在于别墅的用地有其特殊性,“往往指建在环境优美的地带,供人居住和休憩的独户住宅”。而小住宅可以身处闹市,环境条件并不一定优美,但它有别墅的特点,它不在于建筑面积的大小,也不是用富丽堂皇来衡量,而是讲求独具特色,追求便利、舒适和美观。这种单独设计、个体建造的小住宅建筑反映了服务对象的个性化特征、品位和理念。
三、教学的目的与方向
1.小住宅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初始,通过学习了解掌握建筑设计的一般程序、基本原理和基本的方式、方法,对建筑的认识有质的飞跃。
2.一个好的小住宅设计应当解决好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问题,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因地制宜地将地域历史文化传统和审美趣味创造性地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
3.解决好建筑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以人为本合理细化功能组织,使空间布局自由流畅、富于变化,同时各空间元素具有内在的有机衔接,且比例、尺度人性化。
4.学习掌握建筑形态构成的一般原理,充分发挥艺术类学生对形式美感的独特感应能力和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将生活的感受、知识的积累通过艺术的知觉提炼,浓缩为抽象化和空间化的形态构成。
5.通过学习小住宅建筑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语言与技巧,提高设计方案从概念至全面深化的能力。培养从平面草图至立体模型表现的设计能力,以及规范运用制图正确表述方案的能力,为日后环境艺术设计中正确处理好建筑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开端。
四、小住宅建筑设计的内容与主要步骤
一是由教师选定一个基地环境并设立功能任务书,如,在依山傍水之地设计建筑面积300平米左右的单层或多层小住宅建筑(别墅)。二是由学生自己选择模拟客户。根据要求选择基地环境,参照任务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料收集和调研活动,然后写出调研报告,根据综合分析的结果,对小住宅建筑的形式、功能、景观、车流和人流等做出全面规划,并选择自己最为理想的构思创意方案,最终完成住宅的设计。
五、难点分析
1.在空间的认识问题上,应注重空间的功能性对人感知空间时的心理影响。“功能性”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理解为只满足实用需求,应强调居住者在空间中的心理感应(由视觉引起),唤起人们在空间中的情感与联想,所以设计时应始终关注实用与立意的结合,并将其作为创作的目标。要创造首先能感动你自己的有意义的空间与形态,并且能将功能有机地贯穿组织起来,使空间兼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
篇10
【关键词】质感设计 环境设计 形式美
质感,作为感觉性能,似乎只是感觉上的,但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人们对质感的描述实际上超越了表面的几何构造和理化特性,而包括了情感与关联感觉的表达。①材料,广义说是包括人们思想意识之外的所有物质,具体说就是人们用以作为物品的物质。对材料的解释比较现代、全面的是:“材料是由原料中取得的、为生产半成品、工件、部件和成品的初始物料,如金属、石块、木材、皮革、塑料、纸、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等”。对此较详细的解释是:“材料是原料中取得的并且是生产产品的原始物料,包括人类在动植物或矿物原料基础上转化的所有物质。转化的目的在于将这些物质用于生产的原料或完成生产过程的辅助材料。”总之,材料就是“能为人类制造有用器件的物质”。②
谈质感设计,离不开材料对人产生的心理感觉和知觉等综合影响。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人的感觉和知觉会综合运作,特定的质感会引起人们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感觉具有其经验判断性,知觉具有整体性。不同的环境空间会选择不同的材料,以不同的材料肌理和质地来体现不同的设计目的和非凡的空间体验。不注重质感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不完整的设计,精妙的设计和组合好空间的材料质感,环境则可以传递更深层和更准确的信息。
对于如何合理的运用质感设计使得其设计作用和目的得以实现的问题,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注意合理的使用材料、艺术的使用材料、创造性的使用材料从而充分的发挥材料在环境中的能动作用。合理的使用材料,就是指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要注意成本的控制,经济合理的选择材料,材料并不是越昂贵越好,选材时应该注意其物理、化学属性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如造景造园的材料适宜就地取材,节约成本又使设计具有本土性。艺术的使用材料,是指在设计中要充分的考虑到材料的形态、色彩、肌理等质感,或对比或统一的组合,更好的提升环境的艺术内涵以及美学效果。创造性的使用材料,现在具有高科技价值的材料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设计中去,同时,传统材料的运用形式和组合方式也可以不断的追求创新。
质感设计的形式美法则涉及到了美学的范畴。所谓质感设计的形式美就是将材料的形态、色彩、光泽等有规律的组合协调达到与环境的完美统一、主题突出的效果。其法则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经验的积累,所得出的有规律可循的设计方法。
调和与对比法则。调和就是通过材料的质感设计,协调环境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使环境中的表面质感可以在环境内部和外部,文化的,历史的达到统一和谐。对比就是通过环境中材料的质感形式的改变,达到突出重点,主从分明,使得环境的主题得到更加完整的展现。如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中的叠石和理水的结合,水因山而活,山因水而灵。石材坚硬挺拔,水流灵动活泼,两种差异甚大的材质的结合通过对比竟如此的和谐。所谓山石得精神,理水寄情,无不在视觉审美和精神抒情上得到很完美的结合于自然,统一于宇宙。
主从法则实际上就是强调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材料的质感表达上要有重点,能够突出主题,整个设计要主次明确不能无所侧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片荒芜的沙漠会使人很快的疲劳和绝望,但是如果沙漠上有一两只骆驼,那么视觉的兴奋点会持续的更久。又如在大部分为科技感现代感很强的材料围绕下的环境中,放入一棵强烈自然肌理的姿态万千的树木,那整个空间也会因此产生图底效应,或许树变成了主体景观,但树木也会承托显得周围环境的越加现代的气氛,这就要看设计者的意图了。
材料的不同形态给人不同的心理知觉和感受。线材给人流动灵活且精细的特殊感受,片材给人无限延伸的感觉,可以创造出空间的虚实感,块材则扎实、稳重。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形态美感,设计者可以根据环境设计的需求将其进行排列组合,我们看见的多数是综合形态的材料结合出的美感。以纪念公园的设计为例,景观刻意不做太多的绿化,以枯木枯石为主要材料,材料的色彩为同色系,但建筑、铺地、雕塑的材料的形态各有变化,形成了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空间又达到高度的统一。人走在灰色沙砾的铺地上沙沙作响,体量感强烈的建筑外立面也以灰色为主营造一种庄严肃穆、没有生气的氛围,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哀思和共鸣,同时起到了非常好的教育作用。线、块、面甚至是点的材料的组合,以及不同深浅的同一色系材料的运用,让空间区块划分明确。
材料的色彩的相似色的组合可以使得空间达到调和,空间的气氛得到烘托,主题得以表达,同时空间达到了高度统一。如悉尼歌剧院的设计,其建筑外形已经相对于别的建筑复杂多变的多,所以采用相似色的组合使得整个建筑在变化中得到统一。对比色材料的组合则可以使空间的划分更加的明确,且主从分明,丰富设计的形式感。如大连俞孔坚的“红飘带”项目,就是将一条红色的休闲座椅贯穿于绿色的景观之中,不仅表明了游览路线和自身的存在,也更加凸显了这片生态驳岸的绿色。
材料的光泽美感中透光材料、高光材料、亚光材料的组合和光源的完美结合,可以通过光线渗透,创造出多重氛围的空间,丰富空间的层次和环境的景深。现代景观设计中常常出现的喷泉,其隐约的透光性,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对比,产生一种朦胧的美感,空间也微妙的被分隔开来。而从室内设计中的餐厅的设计来说,窗户的玻璃是高透光的材质,白天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也可以使得环境中的人们看见窗外的环境观赏景色。而摆放餐具的餐桌通常选用亚光的材质。如果是快餐店也许会选择光泽感稍高的餐桌和装饰,让人们可以快速的完成一顿餐点。而咖啡店的桌椅通常都选择亚光的材料,这样避免了光线的二次折射,空间的光线和环境气氛适合人们长时间的聊天和慢慢的品味食物。当然某些特殊场合的高光材料的使用,也可以使得空间变得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环境艺术设计中材料的自然肌理和再造肌理的巧妙组合也会使空间更加有质感。如贝聿铭的卢浮宫金字塔的设计,金字塔设计的是卢浮宫的主入口,将扩建部分放置地下,避开了场地的狭窄的困难和新旧建筑的冲突。由于金字塔由玻璃制成,与周边的石头建造的宫殿形成强烈的对比,相应的地下空间是一个阳光饱满的大空间。金字塔源自历史悠久的古埃及文化,而由玻璃这种现代材料的筑建则赋予罗浮宫以时代的印记,同时也通过对比表现了对于历史的尊重。
材料质地的美感中相似质地和对比质地的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感体验也非常重要。建筑大师隈研吾的餐厅设计,都是以相同的木材作为空间中顶面、墙面、地面、和桌面的设计,空间达到高度的统一,但是设计者在相似质地的大环境下,采用材料不同的形态如线材饰顶、片材为桌面等,虽然质地相同但由于形态的各异,空间呈现简约、精致的风格。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整个环境质感的营造都不可能只有单一的材料质感来体现,几乎每一个成功的环境艺术设计都是材料质感的综合作用的结果。质感设计运用得当可以使环境艺术的宜人性和使用性提高,设计对象的精神品味也会随之升华,最后使得设计满足多样性和经济性的同时创造出全新的风格。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期待更高品质的空间和更有质感的生活环境,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质感设计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良好的环境质感设计可以使环境中的人充分享受环境美学的整体效果,并且可以清晰的定义出环境的主题,让人们知道身处何处,我们是谁,通过环境艺术设计的质感设计我们或许可以达到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的最顶端,即自我实现。与此同时,当今社会也是一个强调创新的社会,环境艺术设计不断追求新的空间体验,给人们带来非凡的感受,力图给未来启示新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从质感设计方面来说,全新的材料使用和焕然一新的肌理色彩搭配可以使得空间感受与先前大相径庭。同时,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设计中对于珍贵材料的使用,科学技术也会弥补自然质感一些先天的不足,且效果也会令人惊喜。
质感设计通过人的视觉,触觉来让人知觉一种精神或物质的体验。综合的质感设计,能让空间功能更加明确,也让空间更具秩序感,还能通过一些引导性的设计,让受众心理得到一定的暗示。很好的利用材料的色彩美、肌理美、光泽美、质地美和形态美,可以丰富空间的设计表现同时达到空间气质、多样的体现,创造出全新的空间体验。
参考文献
①左恒峰,《设计中的材料感知觉》[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1)
②王峰,《设计材料美感的视觉体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