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与小学教学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0 17:30: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课程与小学教学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课程与小学教学概念

篇1

关键词: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99

英语新课程改革中倡导英语教学要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学好英语。在《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英语教学活动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的英语环境,组织学生做好有实际意义的语言活动。英语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推动力,教师应该巧妙设计,把英语语言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变高大上的理想教学为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和思维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具体的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中,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对英语教学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并从中深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给英语课堂带来的实效性。

一、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指将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学习放置到一个或者多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通过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英语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英语,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且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整个课堂活动中,英语是学生完成任务的一项工具、一种技能,所以,教师要告诉学生学习不能只作为一门知识来学习。

任务型教学要求学生不能把注意力只放在自己说出来的英语是否正确,而是要更多地思考我怎样才能通过用英语的交流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一个个任务的完成会激发学生树立起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英语这门语言来完成教师布置的真实存在的各项任务,让学生在整个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励学生主动运用英语进行实际口语交际的行为。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确立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之后,要设计好课堂具体的教学任务,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英语能力,把教学目标的达成转换为具体的教学任务。有了具体的教学任务,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就会有事可做,并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他们从中体会到了完成任务时成功的喜悦感,英语课堂也因此变得生机勃勃。

二、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英语学习的具体情境

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的具体情境,会给学生在认知方面提供一定的启迪作用,学生有意识的学习行为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会实现高度一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学生置身于英语的环境当中可以更加直接地感知英语,对于英语的认知也会更加牢固。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而语言是人们表达感情最直接的方式,也是人类的一种智力活动,所以,语言的学习应该以人为本。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并不是单纯靠教师的讲解教出来的,而是取决于学生自己。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进行一点一滴的练习和积累。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就需要为学生创造英语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这个英语环境中感知语言,并且能够在感知英语的过程中获得提高英语能力的真谛。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置身于英语的教学情境中,无需教师进行过多的讲解和说明,学生会很容易理解英语的本质。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英语的学习环境,会让学生感知英语的能力得到意想不到的提高。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笔者经常会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学生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音形义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在很多优美画面的指引下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英语的交际活动中,通过对真实情境的理解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三、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传统的教学只能依靠粉笔、黑板和教师枯燥的讲解,这种单调无味的教学手段无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激起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摆脱了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声音、图片和动画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等各个感觉器官集体被调动起来为英语学习服务。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量大、视听效果好、转换速度快等明显的优势,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师的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学生的表现更为积极了,丰富多彩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文化的展示大大激发和促进了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它的优势激发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帮助教师为学生创设具体的英语教学情境,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 教师要使用有效的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正确有效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满足感,并且会激励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和不断进步的精神。学习评价有很多中性色,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等,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一切以激励学生的学习为目的。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应该掌握在学生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其实是一种享受。

总之,小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英语学习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许我们的改革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这只是一个开端,我们还要继续探究和钻研,使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篇2

关键词:新课标;学习环境;学习兴趣;情感交流

新课标改革对每一名英语教师来说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怎样把握这次改革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以前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强调学生对课程内容熟练记忆。在课堂上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学生按照教师的指示一步步地学习。而新课标的改革要求学生回到学习的主导地位,自主学习。

一、注重英语教育的多元化,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英语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外语知识,还需要对其文化深刻理解与体验,以便能够更好地认识外语学科,将正确的英语学习价值观给构建起来。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还需要营造良好的多元化学习氛围。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师将相应的学习任务提出来,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讨论;采取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能够得到增强,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促使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为了营造良好的环境,对学生大胆讲英语的习惯进行培养,教师每天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英语笑话、故事、诗歌等,以促使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

二、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活动比较苦闷,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乐趣,那么,教师就可以将游戏教学法给运用过来。在愉快的游戏中,学生巩固学习到的知识。设计的游戏要合理,并且注重其趣味性和多样性,一般游戏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如,在学习“duck/pig/cat/dog/monkey”等单词时,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游戏,将这些单词写在卡片上,然后找几个学生在讲台上模拟它们的动作,由下面的学生根据动作说出单词;在本游戏开展过程中,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且有着较高的积极性。在游戏教学法的实施中,需要设计多样化的游戏,因为一种游戏翻来覆去地玩,学生也会没有新鲜感。因此,教师要积极创新设计。不同的学生,自身的特点也有差异。因此,学生对于游戏教学法这样一种模式的接受能力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当教师在实施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时,需要因人而异,应根据难易的不同进行合理分配,或者进行学生之间优劣互补进行游戏学习。小学阶段的学生基本是好玩的,彼此之间的关系也能相处得融洽,游戏教学既能拉进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又能帮助学生共同进步。

三、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被动地接受,无法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积极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方法大力改革,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相应的语音材料,借助于多媒体资源,来大力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在三年级对常用习惯表达法方面的知识进行教学时,就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营造出英语交际的氛围,然后让学生尝试模拟交流,熟练掌握常用交际语,如“How are you?I’m fine,and you?”等,之后两人交换角色,通过这样的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且能将枯燥的英语学习变为生动的互相交流,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提升了学习效果。

四、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英语教学是双向互动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开展情感交流。教师一句脱口而出的鼓励和赞扬,都可能让学生重拾自信,产生学习的兴趣;如果师生之间关系比较恶劣,那么学生就会对本门课程产生排斥之情,无法提升教学成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赞扬学生的奇思妙想;如果有错误出现,也应该先找到学生积极的一方面,然后再委婉指出错误。如某位学生回答问题错误,可以先指出其勤于动脑和敢于发言的良好品质,然后指出其错误之处,以待改进。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学习兴趣的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就需要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结合新课程提出的要求,大力革新英语教学,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为学生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以后初高中英语的学习提供一个牢固的基础知识。

参考文献:

[1]夏黎.论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J].考试周刊,2015,6(10):123-125.

篇3

>> 基于MOOC理念的数据库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基于MOOC模式的高职Java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MOOC理念下的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设计 联通主义视角下MOOC的发展对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基于MOOC理念的高职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基于MOOC理念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 基于微课程理念的高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翻转课堂”的地方高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基于“翻转课堂”的地方高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MOOC(慕课)的高职网页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MOOC的应用型本科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MOOC平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微MOOC的《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计算机课程基于MOOC+SPOC的教学改革实践 浅析MOOC对高校教学改革产生的作用 基于MOOC的采购管理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MOOC理念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究 MOOC教学理念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考 基于CDIO理念的双语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李明华.MOOCs革命:独立课程市场形成和高等教育世界市场新格局[J].开放教育研究,2013,(3).

[3]杨耀丽.高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1,(6).

篇4

目前,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根据他们的就业渠道趋势以及企业的用人要求,都需要他们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迅速适应岗位。基于这一前提,本文借鉴各高校CDIO理念实施的经验,根据我院现有的教学和实验、实践条件,将该理念引入《汽车营销与策划》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对该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落实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达到能力培养、综合发展的目的。

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汽车营销与策划课程包括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部分。其中,理论部分包括汽车市场与汽车市场营销、汽车营销环境、汽车消费者、汽车管理以及营销策略等,而实验部分则是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运用,例如汽车分销渠道、库存管理的最优化设计,汽车广告宣传设计,汽车市场调研等方面。在课程学习中,由于理论涉及到概念,原理,流程等方面,对学生来说是枯燥的,因此也成为了教学的难点。而实验中涉及的内容则是与汽车营销与策划实践紧密相连,实践运用较多,因此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

基于CDIO的教学改革实践

CDIO工程教育模式共包含12个标准,旨在培养学生个人能力、职业能力和态度、人际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本课程引入该理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从案例教学、问题驱动教学两方面展开。

基于案例的课堂教学

1、案例教学概念及作用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成效。案例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员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

2、案例教学的运用

汽车营销与策划课程中涉及的理论较多,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生动,课程中大量引入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和理解概念。比如,对于汽车营销观念的学习,对于生产中心观念和产品观念(也叫“质量观念”),教材以大量文字,大篇幅来阐述概念、基本理念,内容枯燥,不易记忆。而在授课中,对于该概念的学习,引入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早期的兴衰”这一案例,并以福特的经典语句“我只生产黑色的车”来阐述的生产中心观念,并通过总结以“我只生产最好的车”来理解产品观念(质量观念)。通过案例,这种简单而形象的概括,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辨析。

问题驱动教学

1、问题教学的概念与作用

问题教学法就是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特点是打破按课文顺序逐段讲读的限制,抓住与理解课文密切相关的几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问题教学的运用

为了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并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还采用了问题驱动教学。

在新章节的学习中,首先必然会设计相关的理论,在授课中,首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理,将知识点整理为问题的形式提出,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主动去学习理论知识,从而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知识点“产品与产品组合”,设计到产品、产品组合、产品线、产品组合的长度、深度、宽度和关联性等概念,在授课中首先提出问题“某汽车公司生产卡车、客车、轿车三种车,并分别有2种、4种、6种型号,试分析该汽车公司的产品线数目,产品的长度、宽度、深度分别是多少?产品线的关联程度如何?”,要解决该问题,就必须理解相关概念,这样去引导学生学习。在该问题解决后,继续提出问题“一个汽车公司有A-X,Y系列产品线,每个产品线又有m,n-k,l个项目,分析该公司的产品线数目,产品组合的宽度、深度和长度。”问题图示如下:

通过该问题的分组讨论,学生积极与组员进行分析,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加强了沟通表达能力,提升了团队合作意识,并学会总结,提出了通用公式,使得该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4 教学改革效果评价

基于CDIO教学理念,将案例教学和问题驱动教学引入汽车营销与策划课程,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课堂外的延伸知识,为学生提供创新空间,让其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改革中,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评估。通过课程知识回顾发现,学生对于案例和讨论的问题记忆较深刻,能对类似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通过考试考核发现,对于理论的运用问题,学生能较好的掌握,在案例分析中,学生能通过课堂案例,进行知识点相关分析,效果明显。

结束语

篇5

一、树立“创新是教育的核心目标”的理念,坚持以创新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

所谓“教育的核心目标”,即教育的中心目标和教育目标的主要部分,是指教育目标中最重要的、支持其他目标存在的那一部分。因此,教育核心目标的重要性和支持性,决定了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围绕着教育核心目标去运行,一切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教育核心目标。反过来讲,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必须明确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把教育的核心目标作为教育教学的方向和旗帜。

创新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是教育的核心目标。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是落实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教育的核心目标决定着课程的核心目标。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力理应是课程的核心目标。

“创新是教育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是课程的核心目标”这一创新教育理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目标在教育中地位的提升,对提高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引领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方向,促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向更高层发展等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一是从教育方向上,在中小学课程“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课程的核心目标和任务,防止中小学课程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偏离正确的目标,对于强化“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重点”的意识,改变“以知识为中心”去设计课程“三维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二是在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和教育评价等方面,有利于引导教师有意识地围绕培养学生创新力这一核心目标去开发课程,自觉转变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

因此,中小学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一定要树立“创新是教育的核心目标”“创新力是课程的核心目标”的意识,树立“为学生创新力而教育”“为创新思维而教”的理念,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创新力这个核心进行教育教学。

二、树立“人人有创新潜能”的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创新力是正常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力,它具有可开发和可塑造的特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人都有为寻求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努力从事创造的倾向,因而,创造力普遍存在于人间,是人的一种潜能。”[2]亚历山大・纳乌莫维奇・鲁克认为:“事实上,创造能力的素质是每一个人,每一个正常儿童所固有的,需要的只是善于把它们揭示出来并加以发展。”[2]

中小学生的“创新”与成人的“创新”意义不同。中小学生的创新,一方面是相对社会来讲新颖、独特、有价值的创新;而另一方面,更多的是相对他们自己来讲新颖、独特、有价值的创新,也就是说超越他们自己的、前所未闻、前所未见的,就是创新。这是每一个学生所具有的一种潜能,也是每一个学生所能达到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摒弃“创造是精英专利”的观念,树立“人人有创新潜能”的意识,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改变那种偏重少数学生的倾向。

树立“人人有创新潜能”的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是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为核心目标的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理念和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就要在“人人具有创新潜能”“人人是创造之人”理念的指导下,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深入开发与实施,让每一个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创新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树立“课程处处皆创新”的理念,坚持课程二度开发的原则

在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某些教师认为有的课程内容适宜开展创新教育,适合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而有的课程则没有这方面的内容,不适合进行创新教育。这种认识是偏颇的、不全面的。陶行知先生讲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把这句话应用到课程上,可以这样说:“课程处处皆创新。”

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蕴含着创新教育资源,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活动。这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需要我们在创新教育理念、意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有意识、自觉地去开发课程。

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为核心目标对课程进行开发与实施,就要在“课程处处皆创新”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坚持课程二度开发的原则,对课程中的创新教育资源进行深入开发,既要在内容上去深入挖掘课程潜在的培养学生创新力的资源,如挖掘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求变思维、求新思维等方面的内容,又要对课程教学过程深入开发,如教师“启发、引导、总结、提升”新型教育方式和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创新”新型学习方式的形成,单一思维模式向创新型“求异、求变、求新、求优”综合思维模式的转变,激励创新的多元、开放的评价方式的形成,以及民主、自由、宽松的教育环境的形成等。

四、树立“创新力是一种综合素质体现”的理念,坚持整体素质培养的原则

长期以来,人们对创新教育有两种片面认识:一是认为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搞小发明、小创造、小创意等;二是认为创新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主要是进行创造技法的教学。以上这些都属于创新力培养的内容,但是不全面,只是学生创新力培养的一部分。这种把创新教育“狭窄化”的认识,不利于中小学创新教育的健康发展。

所谓创新力,是指人们首创、组合创新和再次发现的能力,是人的能力中最重要、最高层次的一种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创建“创造力投资理论”的创造学家斯坦伯格认为,“创造力不是单一能力或复合能力,它是能力与其他方面的复合”[2]。

在中小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就要树立“创新力是综合素质的体现”的理念,坚持整体素质培养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知识教育方面,除知识掌握的量,更重要的是知识获取的方法、过程,以及对知识的创新运用;在智力培养方面,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等方面正常发展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发散、求异、求变、求新的创新思维方式;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一般能力的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在动机培养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喜欢探究、热爱创新等方面的动机,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在个性品质培养方面,除了勤奋、好学、认真、扎实、诚实等良好品质外,如兴趣、好奇、质疑、批判精神、持之以恒等这些创新的态度意识、精神品质,是创新力的重要构成要素。

五、树立“创新是有层次的”理念,坚持培养基础素质的原则

生活中处处需要创新力。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我们用新方法、新点子、新思路去解决。所以说,人人都需要提高自己的创新力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同时,创新是有层次的。1912年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的内涵是“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在这里,创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创造新东西”的简单缩写,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前所未有的发现。前所未有的发现,即独创。这是创新的最高层次,是“无中生有”。

(2)重新组合的知识。重新组合的知识,即“综合”。就是把原来的几种知识联系起来成为一种综合知识,或者把一种知识拆分成几部分,然后以新的形式将这些部分重新联系起来成为新的知识。这是“有中生有”。

(3)再次发现的知识。再次发现的知识,即“再创”。这是人类个体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对知识的重新发现。这种创新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再创,学校教育中表现为中小学生的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3]

可见,创新是有层次的,“独创”是最高层次的创新,“创新组合”“再次发现”是一般层次的创新,但它是高层次创新的基础。知识的“再次发现”“组合”“活用”是学生创新力培养的主要任务。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为核心目标对中小学课程进行开发与实施,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基础素质为主,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的探索能力、“重组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性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主要任务。“独创”能力的培养也是创新教育的内容,但不是中小学创新教育的重点。

六、树立“课程是创新力培养的载体”的理念,坚持与课程一致性的原则

有不少教师对“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为核心目标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深入开发与实施”有这样的疑问,是不是在现行课程的基础上,再开发一门创新教育的课程?这样是不是加大了教师和学生的课业负担,打乱了现行的课程教学计划?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现行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为核心目标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深入开发与实施,不是在现行中小学课程的基础上另开发一门创新课程,而是围绕“培养学生创新力”这个核心目标对现行中小学课程进行二度开发,挖掘课程中创新教育的因素,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中小学课程是学生创新力培养的基本材料,因此,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为核心目标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深入开发与实施,应与现行的教学计划同步、吻合,即中小学课程原教学计划和课时保持不变。就是在中小学课程执行现行教学计划的前提下,确立创新力培养目标,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创新教育资源,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对现有的教学材料进行适当调整、重新组合,在确保完成课程原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创造力的培养要渗透在中小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而不是脱离现行的中小学课程教学内容和过程。创新力培养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相辅相成的,课程是创新力培养的载体,创新力是课程的核心目标,创新力培养要根据各类课程自身的特点进行,有机地渗透在中小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二者是浑然一体的,不是分离的“两张皮”,更不是强加于课程的“贴膏药”“贴金纸”式的附加物。

七、树立“创新力可以培养”的理念,坚持创设创新教育环境的原则

我们说创新力是可以培养的,这里所说的“培养”与传统的“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是指创设适宜学生创新力生成的环境。环境对人的创新力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个人的创新力不是天生不变的,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它是可以发展培养的,但在不良的教育环境中也可以被扼杀。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培养人的创新力,又可以扼杀人的创新力。法国生物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指出:“创造力是无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 美国著名创造学家、心理学家E.P.托兰斯认为,创造教学的核心目的就在于创造一种“易起反应的环境”。[4]

因此,只有创设适宜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教育环境,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力。适宜学生创新力培养的教育环境:一是形成鼓励创新,提倡思想自由、民主与多元化的校园文化环境;二是创设宽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和和谐的教育环境;三是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为核心目标的课程体系;四是围绕培养学生创新力这一核心目标,改变教育教学方式;五是建立开放、多元、激励的评价机制。

八、树立“知识不等于创新力”的理念,坚持注重学习过程的原则

知识不等于创新力。研究发现,知识量与创新力发展不完全是正相关关系,“某一领域的知识与创造力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即知识和操作的自动化将损伤知识运用的灵活性”[5]。因此,要发挥知识对创新力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在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同时,更要强调的是知识获取的方法、过程,以及对知识的重新组合和创新运用。“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以灌输式的方式传输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知识量扩大了,而创新力却被扼杀了。

在中小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力,要注意处理好知识学习与创新力培养的关系。但是,不能单纯为获得知识而教“死”知识,而应围绕创新力培养这个核心目标,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在知识的探究、发现、创新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方式和创新实践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创新和求变、求异、求新、求优的学习过程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就在其中了。一是坚持让学生在自主发现、自主探究中获取和运用知识的教育原则,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自主发现和探究、独立思考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的观点与结论。二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由单一思维模式向综合思维模式转变,由固化思维向活化思维转变,由封闭思维向开放思维转变。三是坚持课程和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原则,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教学过程强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强调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张景焕.创造教育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3] 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篇6

17世纪前,德国整体处于落后状态,学校基本为教会学校或者被教会所控制,教授内容主要为宗教知识,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18世纪宗教改革中期,随后工业革命在欧洲开展,德国教育也受此影响,将教学重点向讲授实用知识的学科偏移。到了20世纪80年代,德国教育改革开始从教育质量上着手,力求让学生在小学就打下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适应当时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在这一时期,“物象教学”被正式提倡。“物象教学”不是学科的拼凑,而是包含了生物、物理、化学、气象、技术、地理、交通安全、社会学习等多方面的学习领域。随后,德国对自身的教育各方面都进行了深化改革,即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又强调个性的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的对社会负责的个性的改革目标。

二、课程目标

物象教学基于科学知识在根本上的一致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及科学文化的学习,让学生更能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的需要。从各文献中总结出物象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教授学生基本自然科学概念。教导学生知道一些较复杂的自然科学概念和名称,通过这些知识的普及,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丰富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向学生传授生活必需的经验与技能,丰富学生的能力。

加强学生对当时生活中热点主题的认识。采用多种方式教学,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热点主题形成自己独有的见解,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使学生了解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向学生讲授科学的研究方法,带领学生认识科学的研究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注重心理层面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自身、社会等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爱国家、爱乡土的观念和爱好和平的美德和人文主义、民主主义及自由精神,发展其固有秉性,使学生形成个性的价值观世界观。

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与社会文化相互影响产生的结果。以欧洲文化及德国文化遗产的基础来陶冶学生,并加以现代社会中先进的科学和社会知识,综合起来教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国家民族的独特性和先进性。

三、课程内容

(一)自然科学知识

这一部分课堂内容是物象教学中本就应当存在的,为了使学生满足工业化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丰富头脑中知识范围,探究并认识自然界物质,理解并试图掌握初步理论,并在探究理解过程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社会科学知识

物象学习的开设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各方面能力。我们通过将物象教学置于整个德国中小学课程中分析,不难看出物象教学实际上也是为了实现出了德国中小学的总课程目标中以下几点:培养儿童爱乡土、爱国家的观念和爱好和平社会的美德;发展儿童固有秉性,加强对各种能力的培养;以欧洲文化及德国文化遗产的基础来陶冶儿童;培养儿童的人文主义、民主主义及自由精神;发展儿童的道德品质、精神风貌、身体素质。

(三)生理心理知识

这一部分在物象教学中没有作为重点出现,在查阅文献中发现对生理心理知识的传授很少会作为一个总的单元进行教学,而是穿插在小的单元间,或者分成小的知识点进行教学。但随着教育事业的逐步发展,学校会渐渐加大生理心理知识的比重。

四、实施形式

(一)单科式

单科式模式实际上就是将物象教学包含的物理学、气象学、化学、生物学、技术、性教育、社会学习、家政学、地理学、交通安全九个不同领域分别作为九个不同的单元进行教授。单元与单元之间没有联系或联系很少。

(二)跨学科式

跨学科式教学是将物象教学内容大致上分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自然科学”主要包括了物理学、气象学化学、生物学、技术、地理学、交通安全等领域;而“社会科学”主要包括性教育、社会学习、家政学等领域。在学习“自然科学”模块知识时,学生需要在课前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社会科学“方面,课堂教学材料一般从学生已有的经验空间中选取,力求学生在学习这种知识或技能时有着自己独立的感受,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关键素养,及对社会负责的成熟的个性。

(三)综合式

综合式是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现实的复杂状况来编制内容的模式这种形式的教学科帮助学生加深对生活中知识的理解,通过对生活中知识、空间理论等方面讲述了九个领域知识内容。

五、独特特点

(一)横向型

“物象教学”是合科教学改革的结果,是各方面知识相互融合。课程内容在横向范围内让学生了解到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和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的依存性,按学生的心理顺序,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来组织自然科学知识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统整人格。

(二)衔接性

“物象教学”课程内容的编制极其符合年级课程间的发展规律。保证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持续性和程序性,为以后的理科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知识的掌握上没有断层,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后形成较系统的知识网络。

六、物象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现

物象教学注重的是各学科之间的在横向和纵向之间的统合,而不仅仅是死板地归于一门,在这个过程中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统筹性和梳理、联系能力。在社会科学知识方面,德国教育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认知能力,形成成熟的社会责任感。这个特点不管是在物象教学还是在总的课改目标中都有体现,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这些知识经验技能的不断丰富使得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为他们以后的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及指引方向。

参考文献

[1] 汪霞.德国小学课程及其特点[J].学科教育,1999(5).

[2] 李其龙.德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动向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1(4).

篇7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学科课程 教学方法

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合理配置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注重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人性化、弹性化;重视道德教育,注重教育的信息化、国际化;重视科学教育、环境教育,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师资素质;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在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中,课程改革的目标归结为三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既是改革的出发点,又是改革的根本目标,“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上海特点的课程体系”是这次改革的直接目标,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革的间接目标。

课改要求建立行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框架,而非在学科框架下展开“似是而非”的学科知识重组。课程内部框架的架构突出为经济建设服务,与经济发展结合,密切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将国际视野、城市精神、生命意识、环境意识、诚信意识、职业意识、合作意识等落实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各个方面。

二、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现状

目前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在课程目标上呈现出偏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倾向。无论在关注层面上,还是在实施层面上,对学生的人格、健康、劳动态度与技能、美的感受与表现,以及学会学习的态度与能力等目标的重视都明显不足。

几轮的课程改革紧紧围绕着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试图改变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课程结构;改变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课程内容;改变集中的课程管理状况;改变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课程实施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但是事与愿违,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尚未带来根本性改变。

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关于课程体系框架明确提出,建立语言文学学习领域(语文课程、英语课程)、数学学习领域、自然科学学习领域(小学自然课程、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物理课程、化学课程、生命科学课程、高中科学课程)、社会科学学习领域(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历史课程、地理课程、中学社会课程)、艺术学习领域(音乐课程、美术课程、艺术课程)、技术学习领域(信息科技课程、劳动技术课程)、体育与健身学习领域、综合实践学习领域等学习领域。就目前实施的情况看,课程体系的改革只是停留在课程机械合并的阶段。所谓的机械合并不是整合,而是将原来的学科原封不动地编入新课程第×篇××章,貌似新课程,其实就是一种“编辑”。

在课程建设中强调“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但具体的建构方案没有,只是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泛泛而谈。可见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心点不是课程,而是在学科框架内实施的有限的教法改革和某些教育内容的再编排,基础教育中关于课程内部框架的改革充其量只是改良。原本要实施的“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功能性课程”建设无处落笔,要“完善学习方式”谈何容易。

三、基础教育的学科(课程)

课程框架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课程体系(某一专业或年段的多门课程之间的关系),二是课程结构(某一门课程内部的有关内容之间的关系)。目前提出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就是要在“学习领域”的概念下实施,但究竟什么是“学习领域”还是不清楚的。

所谓“学习领域”是在面向21世纪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改革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方案(课程模式)。“学习领域”是两个德文单词Lernen(学习)与Feld(田地、场地,常转译为领域)的组合,同Lernfeld的中文意泽。根据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的定义,“学习领域”是一个由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学习领域”是以项目支撑起来的学习单元,多个学习单元构成一门课程;项目目标描述不仅有任务、内容,而且有计划、监控、评价和反馈等。

那么什么是学习单元?学习单元就是一系列相关项目的集合。这里所谓的“一系列”往往是按照知识、技能、能力编排的,是以能力为主线的,和传统的学科章节也是不同的。

主题学习单元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课程”或“学科”。将课程(或学科)对应学习领域,将项目对应课程章节,试图变“学科”为“学习领域”,以“学习领域”替代“学科”,这和“学习领域”的初衷是不相符的。

目前基础教育的课改还是聚焦在学科课程的改良,即关注知识学习(无论是知识解构还是知识的架构,都只是知识学习的问题)和知识的教学(在知识教学中能力培养是学习的辅助,技能的培养更是可有可无的添加剂)。

现行的高中物理课程中,如果一级主题是学习领域,二级主题就是该项目,而项目之间也应该是有过程性关联。但是无论如何看,都始终未发现这种关系。二级主题就是一个一个孤立的知识点,一级主题就是相关知识点的集合。

学习领域课程则是完全不同的改革:学习单元是以“学生主体”理念设计,项目是以“行为导向”设置,教学是知识、能力、技能三位一体的过程。以德国职业教育《电气操作技术》专业为例,本专业的专业课程5个,学习领域13个,其中第一个学习领域又有6个项目。

四、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

基础教育的改革同样关注教学内容,突出为经济建设服务,与经济发展结合,密切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可是教育改革主要还是以知识传授为“主料”,以能力培养为“佐料”,不是教育为社会需求服务,而是社会为教育需要服务。

目前基础教育也在创导“行为导向”教学,而行为导向教学的基础是改革教学内容,然后才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针对社会实际需要,以学生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本位,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

现在看一下德国《电气操作技术》专业《设备和系统技术》课程,第一个学习领域《分析电工技术系统和检验功能》的任务描述:

从中可以发现目标描述始终围绕这一个项目“产品”,具有几个关键词:取得信息,分析关系,阅读资料,确定作用,编制文件,检验功能,排除故障,合做完成,等等。这些关键词紧紧围绕着“行为导向”展开。

基础教育提倡“从教师为主导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必须做到教学内容的组织从学科体系转向行为体系;课程内容从知识导向转向行动导向;课程目标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课程顺序从知识逻辑为主线转向学生活动为主线;课程环境从课堂情境转向活动情境;课程实施从教师为主导转向学生为中心;课程价值从知识储备为主转向应用为主。否则,“学生主体”无从谈起。要完成这些改革,就要有“不破不立”的认识,在原有学科基础上提倡“学生主体”改革从本质上讲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基础教育从职业教育吸取了“行为导向教学”的优势,但在基础教育中毕竟不能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教学任务,基础教育的“典型产品”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实验”。但普通中小学课程标准中有关教学内容部分由于缺乏“话题”或“事情”,因而内容要求上还是以了解、掌握、应用、理解等为主。虽然比先前一味地“掌握”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是不够。基础教育从职业教育吸取了“行为导向教学”,就必须确立一个“话题”、“实验”,以此作为项目学习活动的轴心。

五、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

目前基础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之所以困难的关键,还是课程问题。基础教育的课程改了,内容改了,学习领域课程改革得到有效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就迫在眉睫了。

在学生看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自己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同时都拥有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教育者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在教师看来,学习不是由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独立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这种建构不是他人能够代替的。

德国《电气操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对教师的要求只有如下一句话:

而我国的《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教师一词多次出现,主要是:

教师应帮助学生,使他们……

教师有必要对一些探究的……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

教师需要做必要的……

教师应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

教师应该积极开发……

教师要转变……

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要对悼念的资料进行……

教师的作用只是……

教师实时收集……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安排……

教师应向学生介绍……

……

从上述比较可见,德国对教师的要求不多,但“学习领域”课程和“行动导向”教学效果很好;而我们对教师的要求很多,但“学习领域”课程和“行动导向”教学效果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很重要的一点是课程问题。当课程、学习领域、项目等设计成熟后,教学方法的问题往往是能够迎刃而解的,反之必定是步履维艰。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试行稿).说明http:///view_news.asp?news_id=178

篇8

[内容] 

    1999学年起,上海市部分中小学将使用由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

引进、改编的牛津英语教材。本 文将引进、改编和使用牛津英语教材的情况及

这套教材的特点作一简要介绍。

    一、引进、改编牛津英语教材的过程

    我国外语教育近年来有了很大发展,但还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国务院

副总理李岚清针对我国中小学 外语教育的状况,多次强调要加快外语教学改革

的步伐,全面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以确保更多更好地培养大批 外语人才。

    国家教育部根据李岚清同志的指示,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如实行外语教

材“一纲多本”;与国外知名 出版社合作编写外语教材;引进和借鉴海外优秀外

语教材等。1997年下半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了解到英国牛 津大学出版社愿意

为提高我国英语教学水平作贡献的愿望,同意引进该社为非英语国家编写并正在

香港等地使 用的英语教材进行改编。国家教育部有关部门领导建议上海、江苏

两地分别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改编上述教 材,供我国开放城市和发达地区的

学校使用,上海改编本为10年制版,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江苏改编本为8年 制

版, 以小学五年级为起点。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认真研究了国家教育

部的建议,感到这是建设上海一 流外语教育的良好机遇。上海的外语教育特别

是英语教育曾经在我国长期领先。1988年开始的上海中小学课程 教材改革,改

变了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特别是语法结构、忽视语言交际功能的"结构式"英语教

学体系,建立了 以提高听、说、读、写交际功能为目标,以语言知识、语法结

构为辅助的"结构—功能"体系,几年来取得了 显著成效,中学生英语水平和

交际能力有很明显的提高。再引进牛津教材,将对进一步提高上海的英语教育水

平起积极的作用。

    1997年底,市教委和市课改委决定,在第二期课改工程中引进牛津大学出

版社在香港部分学校使用的英语 教材进行改编,编出一套自小学三年级至高中

三年级共10年的英语教材,并部署于1999年秋季开学时即在一定 范围的中小

学进行牛津英语改编本的试验。这样,连同上海一期课改中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和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编写、现正在本市中小学普遍使用的英语教材,上海便有了

两套英语教材。这是市教委和市课改委为实现英语 教材多样化,培养多层次、

多规格英语人才,全面提高上海英语教学质量的有力举措之一。

    为了解香港原版牛津英语教材的教学情况,以利于教材的改编工作,上海在

1998年初选择了本市向阳小学 、世界外国语小学、位育初级中学、建青实验学

校和市三女中等5所学校进行原版教材的教学试验, 以提供第 一手资料,供改

编组参考。这5 校开始试验牛津原版英语教材和本市正在改编牛津英语教材、

要实现英语教材 多样化的信息,引发了一批区县和中小学向往改革英语教育、

提高英语教育质量的极大的积极性。1998年下半 年,徐汇、闸北等区在多年实

践和较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提出在全区小学一年级试验开设英语活动课的设想,得

到市教委支持,市课改委决定进一步引进低年段的牛津英语教材进行改编,供小

学一、二年级使用。在一、二 年级英语活动课基础上,三年级将仍使用同样教

材。预计这些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能力和习惯等将比一、二 年级没有英语学

习基础的学生要好。由此,上海改编的牛津英语教材又出现了以小学一年级为起

点的品种,使 上海改编的牛津英语教材形成"一套教材、两个起点"的格局。

    至1999年6月,经过与各区县、学校协商,按"志愿参加, 师生同意,领

导得力,教师较强"的原则,19 99年秋开始的试验学校已经确定。为保证改编

教材试验工作的顺利实施,决定由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 会办公室和牛

津大学出版社合作,在上海设立"上海牛津语言教学培训中心",进行师资培训、

课题研究和测 评研究等项目的合作研究。

    二、牛津英语改编本简介

    牛津大学出版社是在世界英语教材出版方面的几家著名出版社之一。办在香

港的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 有限公司是出版适用于香港及其它地区各年级英

语教材的专业出版社。

    上海引进改编的原版本就是牛津大学出版社为香港编写的教材。原版教材中

小学合计11册:小学是六年制 的《On Target》,共6册;初中是《Oxford Junior

English 》, 共3 册; 高中是《OxfordCertif icate English》,共2册。改

编本将原版本11年的教材作适当压缩处理,改编为10年, 供上海等地区的小

学三 年级起开设英语使用。1999年秋先出版小学一、三年级和初、高中起始年

级的第一学期教材。

    牛津英语教材的编写体系为"building blocks "(模块建筑体系),学生

是英语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学 ,使学生的语言概念、语言实践活动和语言能力

在原有的"模块"基础上得到拓宽和加深,持续发展。教材十 分重视鼓励学生

学习使用规范的英语,在各种情景中积极参与“任务”和“活动”,从而体现语

言学习的激励 性、工具性和交际性功能。

    这套教材的特点是:(1)趣味性强,生动形象,图文并茂, 教学内容时代

感强。(2)起步高,容量大, 信息多。(3)语言地道,编排科学,复现率高。

篇9

一、游戏化学习概述

游戏化学习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通过创建特殊的学习情境,将学习和游戏结合起来,令学生可以在游戏时获取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动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集中注意力,所以对低年级教学非常有帮助。

二、小学数学实施游戏化学习的需求

在小学课程中,一方面,数学属于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小学生的集中注意力较差,可集中精神学习的时间相对有限,而数学学习对集中注意力要求很高。两方面的因素叠加导致小学数学教学能效有限,亟须游戏化学习这种能够同时提升学习兴趣和注意力的教学方法来优化教学体制。

三、小学数学实施游戏化学习的措施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游戏化学习通常是通过实物来实现的,将数字反映为现实中实际物体的数量,然后利用这些物体进行数学游戏。例如,准备一定数量的盒子和小球,规定分配要求,让学生自行选择分配方法,这样既强化了学生的数学概念,又作为一种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培训了学生自己动脑的能力。

四、小学数学实施游戏化学习的能效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信息技术在小学课程体系中与互联网的联系最为紧密,互联网具有高效、快捷、便于传播等特点,如果合理利用在教学模式上,将对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基于“互联网+”概念以及互联网应用技术的特点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实现新型的、高效的、更适合时代需求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现状

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备课、教学内容和课堂管理等方面,形式较为单一。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发展形势下越来越重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的教育程度相比其他主要课程而言较缺乏重视。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知不足造成备课不充分,教学形式和内容单一等局面。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在计算机机房内进行,教师在进行演示教学时,往往采用多媒体大屏幕进行全面演示,或者直接对信息技术操作进行演练,这样就缺乏与学生之间的实际沟通,对学生的掌握程度不够了解,容易造成实际教学效率不明显,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监督和培养,以及对课堂的监督管理能力较弱,导致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没有被充分激发,从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态度。

二、基于“互联网+”的小学信息技术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一)“互联网+”课程为小学信息技术注入新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推进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逐渐从单一化的基础知识转向与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相关的课程内容。基于“互联网+”的理念结合现阶段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直观呈现,比如,微课程、慕课等课程教学模式,微课程主要是将教学内容通过软件设计成视频,视频中包括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教学辅助资料等整合成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内容精简干练,突出教学重点和主题。微课程可以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解决学生在课堂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和操作步骤。而慕课是通过互联网在线观看课程视频,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开放。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些基于互联网应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不限时间和地点地让学生进行学习,进一步拓展了传统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时间域和空间域。

(二)“互联网+”教学为小学信息技术注入新概念

“互联网+”在教学领域的涉及也是对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的一种创新和挑战。通过翻转课堂的平台网络技术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对课程内容进行学习,找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以备在课堂中与老师进行交流和解决。这种预先学习,随后巩固解决的方式是将传统教学模式和顺序进行翻转,同时也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翻转的手段。通过“互联网+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可以有效实现对课程资源的随时共享,不再是单纯依靠在课堂中教师的教授和演示,将学习的重点转变成自学、探究和创新的学习形式,让学生能够在主动学习探索中,掌握知识和实践能力。

(三)“互联网+”模式为小学信息技术创造新气象

“互联网+”的概念涉及教育领域,尤其是与互联网息息相关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更是需要与现阶段的时展需求相适应。互联网技术是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辅助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结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更需要让学生认知到学好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新课改品质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能盲目地让学生进行自学和操作,也要突出教师的管理能力和引导能力,重视教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新和操作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互联网技术和概念的渗透,使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转换成一种新旧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使教学理念和方式更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阶段,也是接触网络技术的启蒙阶段。随着“互联网+”概念在教学领域的普及,教育系统开始尝试“互联网+”的新型教学形式,并在不断适应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这将是未来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互联网+”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相融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翻转和创新,逐渐形成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更加适合时代的需求和教育改革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无限信息通道和资源的同时,也满足了人的无限认知能力和探索创新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