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3-11-20 17:3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

引言

农业技术主要是指应用于农、林、牧、鱼生产的实用技术和科研成果,包括了施肥技术、栽培和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农业机械技术,病虫害防治、农村供水、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农业气象技术等。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人口的21%,农业发展进程与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息息相关[1]。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农村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的推广。目前,由于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一些的问题,包括农业技术推广资金匮乏、农民群众素质较低、技术服务低等,影响着农业的健康、快速的发展,致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效果不显著。

1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技术推广资金匮乏

我国虽然是一个幅员辽阔、土地广博的国家,拥有广阔的农村人口,但是,农民人均土地不多、土地分散依然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在小农经济下,农村还无法达到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农民大部分还保留着靠天吃饭的传统思想,土地的投入不多,思维不够发散,致使土地产出少。即使国家有许多的发展好的先进农业技术,但由于农民思想的传统化,也无法执行这些技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与此同时,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与基本运行的费用得不到保证。即使国家加大对农业推广工作的资金投入,但是我国偏远地区偏多,贫困县的技术推广资金被挪至他用,不能及时把资金运用到对农业技术的推广中来。

1.2 农民群众素质较低

农民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对象,但是农民受历史、政策、地域、文化水平的影响,素质一般都偏低。即使在全国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教育的死角依旧存在,很大部分农民对国家相关政策不能及时的了解,更不能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的有利性有很好的了解。农民在农业方面都相信自己的老一套种田经验,对新的农业技术产生排斥的心理[2]。

1.3 技术服务出现问题

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是与技术人员服务息息相关的,离不开技术人员的支持。农业技术的推广都是在偏远的区域进行的,对于层层的技术推广,往往会造成体系的断层,由上而下的传达,需要消耗很长的信息传递时间。另外环节脱节与推广形式单一,这些因素都是致使农业技术推广不能有效进行的主要原因。

1.4 技术设施不全

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导致了部分地区农业技术推广设施不完善,与现代信息化发展进程相关的仪器设备及措施无法配备。所以,在现实的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中,要最大化的与现代化的配置相适应,在工作中享受现代化带来的便利,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最大程度的解决农民少信息、缺乏技术的现状。

2 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科技普及

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主要是针对偏远的农村地区,这些地方往往没有高科技技术的普及,很多家庭不通公路,或者是刚刚通有电话与网络。在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过程中,加强高科技的普及刻不容缓。为了对农村科技水平的提高,应该根据目前农村经济与农民素质水平,提升对农民技术的培训力度。与此同时,对没有正规学历的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工作者,进行职业培训,利用不同的渠道持续提升农民的业务水平。对于一些科技素质偏低的农民,按照农事季节的特点,对农民实行现场培训、现场指导、当年见利带动发展的方式,增强群体的科技意识[3]。

2.2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随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不断深入,离不开技术工作者的辛勤劳作的,农业推广的技术人员是进行推广工作的一支强有力的队伍。目前,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新鲜血液少,老龄化严重,人才相对匮乏。在农业的发展中,也离不开技术发展的支持。技术人员是农业推广工作的关键,技术人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也要有光荣感、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怕吃苦,自愿为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奉献自己的汗水。所以,如何培养一支高素质、技术含量高的技术人员的队伍迫在眉睫。

2.3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管理机制

我国制定完善了农业相关的制度体系,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除了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之外,对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来说,还需要通过大规模改革用人制度和一系列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机制,通过创新农业技术管理机制,彻底改变当前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改变人员工资少、地位低现实,改变综合素质不达标的现状[4]。要求相关部门结合客观实际,制定部门的考核标准来对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进行约束奖励,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同时,重视为推广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积极引进有相关经验与能力的优秀人员,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篇2

摘要基于对农业科研管理工作在农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分析探讨新时期农业研究机构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科研管理理念落后、科研管理模式陈旧、科研项目重申报轻执行、农业科研力量分散、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提出理清工作思路、加强项目全程管理、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项目申报的针对性、加强科研档案管理和科研条件建设的对策,以促进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农业科研管理;农业研究机构;问题;对策

AbstractBased on knowing the important status of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es,several problems were put forward,namely,the philosophy of the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es was draggled,the pattern was out-of-date,pay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but take no notice of execution,the research strength was dispersed and the conversion ra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were lower and so on. Also,several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es in agricultural institutions were proposed,that was,there must be new concept in the management,effective entire journey management,qualified personnel resources being effectively distributed,selecting programs which were main problems in loc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strengthening archives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research conditions. It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ing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es.

Key words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agricultural institutions;problems;countermeasures

农业科研管理工作是农业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环,是农业科研院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学与农业科研、农业经济有机结合的调控系统,直接服务于农业科研和生产[1-2]。其管理的好坏是影响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及科技成果获取多少和科研整体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如何建立健全适应新时期农业研究需要、运作良好的农业科研管理机制,向管理要效益、要成果、要人才,不断加强农业科研管理创新,是摆在农业科研单位决策层和管理部门的重大课题。

1新时期农业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农业科技进步的需求程度日益增大,尤其是“十五”以来,农业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的申报及获准立题的数量逐年增加,但是由于立项项目的经费少,以至于基金资助的课题较小,而且很分散,难以形成优势项目,不利于组装起重大的水平较高的科技成果。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也反映出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1.1科研管理工作的理念不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要求

新时代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世纪,也是一个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冲击着社会的每一个阶层和每一个领域,使人们的观念处于重新定位和变化之中。现阶段,在研究机构内,由于研究与开发两方面的经济效益差距拉大,使研究受到不良影响,有的科研单位处于“一心搞开发,凑合搞研究”的局面,将科研的重点放在找市场、创效益、找项目上,忽视了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这种旧的科研管理理念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3]。笔者认为,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研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改革进取,更新观念,转变旧的思维方式,努力培养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意识,要认识到管理是科学,管理是生产力,管理出效率。

1.2科研管理的模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科研管理工作的外部环境、管理对象、管理范围、管理方式乃至管理体制都发生了一些变化,科研管理内容越来越多,科研单位尤其是地市农科院所的现有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严重阻碍了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必然制约着地市农科院所科研的发展。因此,科研管理部门与其他有关管理部门的职责有待明确,职能有待衔接,科研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管理人员的考核奖励和技术职称评定等也有待加强和改进,需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

1.3科研项目重申报、轻执行的现象严重

在大多数农业科研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考核制度中,无论是工资、奖金,还是职称、职级的评定均与争取的科研项目数和经费数量挂勾,而项目执行过程的好坏则无关重要。这就使得大多数科研人员普遍只重视项目申报过程,而轻视项目执行过程[4]。同时,由于旧有观念的影响,导致科研人员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一味节省开支,增加经费积累,不愿添置实验仪器,这与当前科研项目管理中专款专用的要求严重不符,在项目结题审计中难以过关。某些项目负责人甚至将项目经费挪作他用,造成项目运行困难。许多科技人员长期以来对中试及基地的设施建设未提到应有的高度,造成科技成果转化难的被动局面。

1.4我国农业科研力量分散,管理力度不够

一是科研机构重叠,科研课题多头下达,缺乏统一的宏观调控,使本已十分有限的科研经费不能相对集中使用,造成经费投入的效益低,试验材料、设备不能集中使用,研究力量分散;二是虽然项目申报的渠道多,但是不同渠道项目管理要求差异较大[5-6],不同主管部门对项目实施及验收的要求各不相同,给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下达部门的检查和抽查随意性较大,也加大了科研管理工作的难度,科研管理部门绝大多数工作时间疲于应付种种检查,难以发挥管理的主动性;三是成果奖励直接与职称、工资、住房等切身利益挂钩,而且与成果排名密切相关,加上高新技术研究的难度大,出成果慢,影响晋升,因而纷纷争作第一主持人,科研课题越分越小,研究难以深入。近年来虽然科研课题较多,通过鉴定的成果不少,但高水平成果并不多。

1.5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影响技术革新的进程

占农业科研成果总数相当比例的良种以及新农(兽)药等,其培育、发明者同相关农业企业在利益上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矛盾。前者往往缺乏知识产权和新品种权的有效保护观念,后者则尚未形成依靠科研单位共同开发新产品、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观念[7-8]。许多科技人员长期以来对中试及基地的设施建设未提到应有的高度,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中试条件差或完全不具备,没有专门的中介机构及风险投资机制等,造成科技成果转化难的被动局面。

2新时期加强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对策

2.1理清农业科研管理工作思路,统筹规划科研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科研投入体制和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正处于不断变革当中,农业科研工作要深入本生态区域内的农业生产一线,从生产实际出发,摸清农业生产情况,了解掌握生产上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只有因地制宜地选好项目,才能结合本单位的人才技术优势,调配资源,统筹安排,远近兼顾,本着“解决当前生产所急,考虑长远发展所需”的原则,真正做到“管理为科研服务,科研为生产服务”。总体上,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管理工作具有人才管理、科研规划、组织调研、选题立项、督促检查、服务保障等基本职能,科研管理的各项职能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统筹协调才能做好工作,达到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最终目的。

2.2加强农业科研项目的全程管理,促进科研生产力发展

农业科研系统的全程管理,是指对农业科研单位的系统管理,包括科研项目、科研设施、科研经费、科研试验、人才、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政策法规等各方面的协调管理。加强科研项目的管理及科研平台建设,对科研项目从考察、预备试验到申报、执行、总结、结题、鉴定、成果申报、归档及经费等各个环节都要按计划管理,保证项目的规范性,保证科研水平。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根据项目合同进行实施,并在实施期限中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控制和调节。加强监督检查,既要抓整个合同的监督检查,又要抓年度计划的完成,另外还要加强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依托自身具有的自主产权,积极进行成果转化,通过创办科技企业、联合开发等途径,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在转化科研成果的同时,自身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通过成果转化、开发创收反哺科研,实现科研和开发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2.3加强创新型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人才是科研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研管理过程的专业化更为细化,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更高。在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中,一方面,应选拔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其中包括管理人才、科技开发人才,以及科学研究前沿上的人才,建设起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应对需要学科联合攻关的科研项目,根据研究任务对学科、人才的需要,打破只局限于研究室内部人员参与研究的模式,引进高层次人才择优组建开放式项目攻关小组,用以技术创新管理方式为主[9]、信息化管理方式或人化管理方式为辅的管理模式,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技术合作,提高组织效率和科技创新水平。据统计,当前基层农业科研管理人员多数是学自然科学的,没有经过系统的科技管理知识培训,水平较低,素质较差。为了搞好科研管理工作,更好地为科研服务,加强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岗位培训要有针对性、短期性、实用性和技能性的特点。通过这种实用、有效的培训方法,加强科研管理人员科技、管理学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2.4加强项目申报的针对性,提高科研立项的可能性

农业应用研究的选题立项关系着整个单位的存亡与发展。科研工作的选题、立项应以国内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农业生产一线,调查了解迫切需要解决的科技关键问题和关键环节,使科研成果有较高的开发、推广价值,并能实现较高的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真正实现科研项目与生产实际的有效结合,科技工作为“三农”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对有争议的、短期不能下结论的课题给予有条件保留。对学术价值较低、长期研究未见成效、不能形成规模和产生效益的要终止立项或不予申报立项。在支持科研工作原始创新的同时,鼓励现有科研成果的集成创新和引进转化后的再创新项目的申报立项,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申报和承担适应当地生产的科研成果推广项目,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使科研直接为生产服务[10-11]。

2.5加强科研档案的管理,提高科研管理效率

科研档案是指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材料,是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历史凭证,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和科技财富。科研档案管理是现代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科研管理的水平。要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及时收集、整理各种科研资料信息,突出信息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真实性和方便使用的特点,精心建立科研档案库,加强科研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数字化建设,不断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同时,加强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建设和服务工作,建立农业科研档案网站,真正做到档案资源信息共享,建立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不断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

2.6加强科研条件建设,增强科研服务意识

要准确地把握国家农业投资方向,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不断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地区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增强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一是加强科研基地建设。条件完善、适合科研任务的试验基地是面向生产的应用型农业科研的首要条件。完善试验基地基础设施,配套田间排灌、道路等工程建设,提高田间试验的准确性和复现性,保障各项试验任务的全面完成[12]。二是配套科研仪器设备。以“服务科研,提高设备利用率”为原则,配备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增强装备手段,提高科研工作的目的性和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三是物资供应和后勤保障。要保证科研工作的经费,搞好后勤服务工作。四是情报资料的管理。收集提供有关的政策信息、业界信息、相关技术资料,可以让科研人员减少重复工作,少走弯路。五是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网站建设,以网站为中心,及时为广大农民提供各种科技成果、农业科技信息和实用技术信息,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条件建设,增强服务科研的能力,加快科研工作的顺利推进。

3参考文献

[1] 邬贤梦.农业科研管理职能的探讨[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1998(4):11-12.

[2] 王济民,姚瑾.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科研管理对策研究[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4(4):6-8.

[3] 蔡立湘,彭新德,邓文,等.新时期的农业科技创新与管理[J].农业科技管理,2004,23(3):1-15.

[4] 朱翠林,张保军.浅析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06,26(2):17-20.

[5] 高明琴.农业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工作能动管理的思考[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4):190-191.

[6] 韩微波.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3):113-114.

[7] 蔚承祥,孔怡,张昕颖.地市级农科院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9,28(1):32-35.

[8] 黄如鑫.新时期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4):155-156,161.

[9] 郭久荣.试论农业科研管理的创新问题[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3):68-71.

[10] 孔伟强,奉公,杨国军.科研管理的过程管理模式与目标管理模式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6(1):33-35.

篇3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问题;对策

一、农村商业银行概述

经过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截至2007年3月底,已有27个省(区、市)的省级联社,全国共组建农村合作银行89家,农村商业银行14家,另有7家农村合作银行机构批准筹建。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资产条件较好的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的,从一开始的起点就相对较高。经过几年的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农村商业银行已有较好的发展,其运行状况良好。

《农村商业银行法》第60条规定:“农村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健全本行对存款、贷款、结算、呆账等各项情况的稽核、监督制度。”农村商业银行稽核,是指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金融方针与政策、内部控制规章与制度,依据现代控制理论,结合农村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特点,对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活动、财务活动和经济效益进行稽核、核对、检查、监督,以判断其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效益性。

农村商业银行稽核和检查的范围包括存款业务稽核和检查、贷款业务稽核、结算业务稽核。存款业务稽核和检查主要有企业存款的稽核、储蓄存款稽核和外汇存款稽核。贷款业务稽核主要有:工商贷款的稽核、农业贷款的稽核、基本建设贷款稽核和外汇贷款稽核。结算业务稽核主要有结算原则执行情况和稽核、计算方式的稽核、联行往来的稽核和国际结算稽核。呆账业务稽核。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是具体从事存款、贷款、结算及其他金融服务的机构,分支机构业务工作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农村商业银行系统的运营情况及其社会信誉,因此,农村商业银行法规定,农村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稽核检查。稽核人和检查工作的具体措施有权调阅有关文件,查阅凭证、账簿、报表和其他有关档案、资料,有权要求被稽核行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就稽核实行,如说明情况或提供有关书面资料,有权纠正违反政策和会计原则事项,并督促被稽核采取措施,限期解决,问题严重的应及时向商机行报告,会同监察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稽核的主要职能是检查银行的业务和账务是否正常,参与银行制订现行的业务政策并检查执行情况,参与银行内部法规的制订;参与评估机构工作。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的工作要达到以下5个目的:判断上述职能是否在有效的情况下实施;估价内部稽核是否具有独立地位,如果内部稽核卷入了日常业务就有可能丧失这种独立性;判断稽核的有效性是否充分发挥;确定稽核的可依赖程度;判断稽核的组织结构在贯彻董事会决策上的效能。

二、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的现状分析

1、现行稽核监督方法欠科学。(1)重事后监督而非事前控制。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稽核方式主要通过查账来核查是否有违章、违规、违纪及所造成的和损失,重在事后监督而非事前控制。风险防范未成为稽核的核心,稽核工作未能从单纯的发现、查出问题转移到防范风险上来。(2)重事后复核而非风险稽核。农村商业银行事后复核的稽核水平和层次较低,成本高而难于达到最高决策和管理层的期望和要求,稽核工作重点不在查找各项业务的风险及其控制点,稽核工作未能集中在最高决策和管理层关注的区域和业务。(3)重部门稽核而非过程稽核。农村商业银行的稽核未形成以业务流程为导向,注重整个业务过程的稽核。按照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求,一项业务的完成不允许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包揽,因此稽核最终目的是通过检查整个业务过程,对其内部控制做出评价以达到防范风险的效果。

2、内部稽核的组织模式存在不少缺陷。(1)分行直设式。即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分行直接设立内部稽核职能部门,并对其实施全面管理和考核,总行稽核部仅对其业务开展进行指导性管理。这种模式的缺陷主要是独立性极差、职能作用不到位。其主要表现为:内部稽核部门的负责人由分行任命,工作开展极易受分行的左右和制约;个别稽核部门职责混淆,长期兼任其他部门的职能;个别分行将稽核部门视同一般职能部门进行考核,严重影响其职能作用的正常发挥。(2)总行-分行派驻式。即农村商业银行总行对辖内分行派驻稽核分部或总行审计特派办,由总行稽核总部对其实施相对垂直管理。此种模式的缺陷主要是独立性不足、垂直管理不够彻底。其主要表现为:总行仍将内部稽核总部设置于经营层内,未能真正实现决策、经营、监督的完全分离;各稽核派驻机构在人事等方面虽归属总行统一管理,但稽核人员的工作考核和薪酬分配方面却实施属地管理,影响了内部稽核的独立性和有效性。(3)总行-片区派驻式。即农村商业银行总行设立内部稽核总部,按区域设置内部稽核片区派驻机构,且实施完全的垂直管理。其主要优点是独立性较强,但存在派驻机构人员配备不足、检查频率降低、外部监管关系不明确等问题。如某银行实施了“总行稽核总部-地区稽核中心-派驻分行稽核专员办”三级稽核组织模式,但稽核专员办仅有3人。由于片区派驻机构均设立于其他城市,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当地银行监管机构也难以对其运行情况实施有效监管。

3、运行机制的不足之处。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运行机制是当前制约其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其制约因素主要出现在实施程序、稽核频率及指标等方面。(1)实施程序有漏洞。稽核监督计划制定不够精细,缺乏对稽核对象的综合分析和总体评价,不能准确把握稽核对象的问题和重点。稽核检查方案和流程的标准化程度不高,难以控制内部稽核人员的操作风险。稽核检查报告途径不够通畅。后续检查相对空虚。(2)稽核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稽核检查主要局限于专项检查或突击检查,全面检查相对较少。(3)稽核检查的后评价和处罚力度有待加强。一是现场检查的后评价制度执行不力。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在实施内部稽核检查后,并未深入分析和评价稽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查找内部控制隐患,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从根本上防范和杜绝违规操作和经营风险。二是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调查发现,个别农村商业银行在2005年也已开始转变观念,逐步加大处罚力度。

(二)稽核监督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1、从总行层面看,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指导思想的偏差,弱化了银行完善内控机制、强化内部监督的内在动力。银行商业化、市场化改革以来,各农村商业银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重发展、轻控制”、“重业绩、轻风险”和“重激励、轻约束”的不良倾向,以致内部控制相对乏力,强化内部监督的主观动力不足,对内部稽核模式的改革力度不够、进程较为缓慢。各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分行作为总行的一级人,极易与总行形成“共谋”,忽视稽核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弱化了稽核职能作用的发挥。

2、从分行层面来看,传统的稽核监督理念导致了银行内部稽核方法和程序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根据现代审计理论,稽核检查应更加注重对业务程序和内控系统的分析。传统的稽核理念缺乏对银行内部控制的总体评价,使内部稽核程序的标准化程度难以提高,内部稽核的工作效率相应降低。

3、从监管层面来看,外部监管的软约束削弱了银行增强内部稽核有效性的外在压力。一是稽核的监管法规不够完善。二是基层监管机构力不从心。各农村商业银行省级分行的内部稽核系统均由总行设计和构建,各分行难以采纳地方银行监管机构对其改进和完善内部稽核体系的监管建议。同时,因内部稽核片区派驻机构的外部监管关系尚未理顺,地方银行监管机构也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

三、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农村商业银行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与其他农村商业银行完全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基础,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手段,已成为客观必然的问题。建立科学有效的稽核监督体制,应包括垂直的稽核监督组织结构体系、权威的稽核法规体系以及严格的稽核工作内容体系。

完善治理结构,增加农村商业银行改进稽核监督体系的内在动力。农村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结构,强化内部再监督。设立一定数量的外部独立董事,并在董事会下设内部审计委员会,以保证董事会对内部稽核体系有效性的监督和控制。同时完善监事会结构,增加外部监事,提高监事会成员素质,以充分发挥监事会对董事会的再监督,促使内部稽核体系的改进和有效运行。

再造内部稽核体系,提升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运行效率。一是按照独立性原则进行内部稽核的组织设计。农村商业银行一般宜推行“总行稽核总部-地区稽核中心-分行稽核专员办”的三级派驻模式,总行的内部稽核部门应在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各级内部稽核机构均由总行派驻,人事、薪酬均由总行统一考核和决定。二是提升稽核人员素质。农村商业银行应实施稽核人员准入管理,提高职业资质和专业水平,实施稽核人员与一线业务人员的轮岗交流制度,提高稽核人员待遇,增加稽核人员数量,使各级派驻机构的人员配备与管辖分行的业务发展相适应,确保对基层银行合理的稽核频率和范围。

强化稽核体系的外部监管,推动内部稽核的改革进程。一是完善银行业内部稽核运行的监管规章和制度。银行监管当局应出台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体系管理办法,从组织设计、方法和程序、外部监管的关系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建立内部稽核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建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体系运行的问责制度,落实责任,明确处罚办法。二是建立对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运行状况的分级监管模式。针对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组织模式向“垂直管理、片区派驻、分级设置”发展的趋势。三是督促农村商业银行制定和落实内部稽核体系的建设目标和计划。建议银行监管当局进一步督促农村商业银行将内部控制稽核体系建设纳入经营发展的战略规划,制定内部稽核体系建设的短、中、长期目标,落实具体实施计划和方案,使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稽核体系符合现代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第三道防线的作用,提升应对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

电脑作为高科技技术手段,应该实际运用到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内容中。电脑稽核能够独立形成以检查数据完整性和系统安全性为目的,有助于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的安全性;同时,为其他类型的稽核提供事前、事后、事中的证据、分析判断等的支持。电脑稽核系统属于典型的事务处理和信息管理系统,它既包括了银行业务的前台业务处理和后台维护,同时,也包括业务数据的统计信息。这个系统采用数据集中,分布监督和集中监督相结合的模式。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中心统一监督或各营业点自己监督的模式。

参考文献:

1、丁宝华.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改革与发展[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3(3).

2、肖菱,张益标.对加强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监督制度的思考[J].新余高专学报,2003(1).

3、王飞,侯贝贝.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有效性研究[J].新金融,2006(10).

4、刘茹,苏进波.基层银行稽核监督工作如何适应经营机制的转变[J].华北金融,2000(Z1).

5、季化敏,刘冬雨.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函待进一步加强管理[J].济南金融,2006(8).

篇4

一、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效率不高

从当前形势来看,由于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研究还存在很大差距,对于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体系也缺乏科学有效的制度进行保障。在这种情况下给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同时农业机械化技术要求比较高,而我国大部分的农民朋友缺乏相对应的机械技术,无法有效地针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进行掌握。在推广过程中农民宣传工作不到位,这样也会导致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开展存在问题。很多农机站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投入,无法有效进行农机推广,也无法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水平发展与完善。

2.农民尚未掌握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使用方法

由于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基数比较大,很多的农民受教育水平不高,所以对于农业机械化技术的认可程度不高。很多人依然会采用传统人工的机械化生产工具,对于农业机械化技术不够了解。一方面是因为当前我国农业还存在整体性的发展不足,尤其是现代农业的推广效率一般。另一方面是农民朋友受到自身的知识水平局限,缺乏对于农业机械技术知识的获取途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及时的了解农业生产机械与生产工具的优点,而且当前很多的农民朋友没有认识到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在发展具有重要的关联,所以导致农业机械化设备的使用效率比较低。

二、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发展中推广策略

1.重点开展农机推广项目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过程中广泛的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够更好的帮助农民朋友及时的获得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有利信息。并且可以直接将农业机械化技术使用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提高自身对于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更好的促进对于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水平。

2.组织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人才培训

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必须要组建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推广人员的技术水平。首先在推广过程中要选择素质过硬、思想过硬、技术过硬的人员,让他们能够自觉地接受先进的农业机械化制技术,并且以身作则,在推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要加大对于推广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水平,建立健全现代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制度,保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更加的规范和高效。

3.加大农业机械技术推广调研的工作

农业机械化技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改变农业经济在生产的效率,所以通过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之前,必须要深入到农村地区、走进农民,认真的了解他们自身的意见和实际需求。通过详细的调查能够充分的获得未来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和改进的方向。由于广大农民朋友思想意识具有很大的局限,对于新事物在短时间内不可能顺利接受,所以在农业机械技术调研的过程中,必须要带着科普的心态去帮助农民朋友了解农业机械技术。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解和现场演示,让农民朋友深刻的感受到农业机械技术带来的优点。例如在演练农业机械运转过程中,可以让农民朋友亲自操作,进一步了解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操作方式,提高宣传质量。

4.注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示范作用

要想促进农业机械技术化推广与农业经济在发展的结合,必须要加强对于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展示工作,只有将农业机械化技术在示范基地或者是田间地头进行实际的操作,才能够让农民朋友亲眼看见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使用效果,更好的认识到农业机械化工具的使用性。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基地的建设是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最有力武器。让农民朋友可以亲眼所见农作物的优势,也能够吸引城市市民对于农业种植的兴趣。所以在建立农作物种植示范基地的过程中,必须要克服传统的种植观念,通过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标准,加快对于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改革,让市民能够参与到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提高对于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宣传与推广。

5.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对于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充足的资金,如果缺乏资金技术的支持,很容易导致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效率不高,例如通过对于农业机械进行资金补贴能够让农民朋友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农业机械设备不仅能够提高了农业机械设备的销量扩大了内需,同时还可以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更好的帮助农民朋友购买更多的农业机械。通过资金扶持,也能够积极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让更多的农民从劳动中解放出来,拓宽额外收入。

篇5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问题;对策;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19.014

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于我国的国际地位有一定的影响,努力做好“三农”工作十分关键,国家也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进程,所以做好农业发展的第一步要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尽管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及时得到解决。本文总结了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困难与解决对策,希望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有所帮助。

1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当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只要农业机械化工作人员善于总结,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上下一心就能攻克难题。本文总结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二是在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的科研力度投入不够;三是农业机械化发展装备结构有待调整。

1.1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业机械虽然在逐步应用和推广,但是目前农业机械的服务体系并不健全。农机的种类在不断增加,逐渐向农产品加工和畜牧类生产延伸,但是与之配套的服务却没有跟上,不能适应农机服务市场化和发展化的需求,这也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

1.2农业机械化科研投入力度不够

受农业经济发展的限制,农业科研经费投入远远达不到要求。我国农业机械的技术储备少,仪器和设备老化严重,研发工作又落后,这些都不能满足先进农业生产的要求。同时大中型农业机械数量少,使农机械化在整体上无法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1.3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失衡现象严重

近年来,伴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业装备也迅猛发展,农机设备数量和活动量不断加大,各种农业机械涌现在田间地头,给农民带来了便利,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与此同时,农机装备结构失衡现象严重,农机装备结构发展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型机械偏多,大型机械有时却不够用;二是动力机械过多,配套机械过少;三是种植类机械偏多,但经济作物、畜牧、养殖机械方面却刚刚起步。

2解决当前农机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健全机械化发展服务体系

针对农业机械化发展体系不健全的问题,要创新服务模式,发展市场资源配置,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新型农机服务体系。同时大力发展农机服务组织,鼓励农民共同使用农业机械,积极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促进农业机械销售、生产作业和维修等服务再上新台阶。

2.2加大政府支持和科研资金投入

政府扶持和科研资金投入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政府可以依据市场实际情况来制定和完善关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并提供一定科研资金投入及加大补贴力度,以激励科研人员研制出更先进、更适合区域发展的农业机械设备。

2.3注重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要努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就要对当地情况进行了解,要充分进行调研,了解农户真正所需,平衡农机装备数量及类型,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同时各地要抓好农机购置补贴的机会,不能盲目购买。运用好农机购置补贴,购买适合自家的农业机械。同时农机装备也要向着多功能、复合型、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3结语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要想有新的突破首先就要努力解决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要想解决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就要健全农业机械化发展服务体系,壮大农机发展服务组织。政府在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扶持。要注重优化农机装备的结构,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还需要农业机械化工作人员的努力,农业机械化工作者可以以身作则,兢兢业业,把努力做好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当成自己的光荣使命。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也需要社会各界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可以再上新台阶,农业发展有新的进展和突破。

参考文献

[1] 甘怀场.基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09,(04).

[2] 谢韵清.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必要性及现状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

[3] 石永昆.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

[4] 骆健民.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评估与发展模式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6.

[5] 甘怀场.基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09,(04).

篇6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概况;问题;对策;福建永定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323-01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ystem in Yongding County

WANG Ya-yu 1 LI Xiao-ling 2

(1 Institute of Crop,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Fujian 350002; 2 School of Economics,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ystem in Yongding County,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ystem in Yongding County was expounded,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ystem existing in the present were pointed out,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improv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ystem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ystem;general situation;problem;countermeasures;Yongding Fujian

伴随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尤其是加入WTO后为与全球化经济相接轨,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便是如何更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在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和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过程中起到了统筹作用,它在连接生产应用与科学研究领域方面是一座关键性的桥梁[1]。在当前新的形势下,许多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要面对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开展农技推广工作以便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平台。

1 永定县农技推广体系概况

目前永定县共设有县、乡、村三级农业推广体系,并在24个乡镇都设有农技站,农技站主要有以下几个职责:一是做好重大农技项目的制定;二是对县、乡、村三级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三是为基层提供包括新技术、新品种和农产品市场需求等前沿的农技信息服务;四是安排好全县的新技术、新试验的试验与示范;五是强化和省市农技中心的业务联系并做好专业的指导工作,实实在在帮助农民解决一些技术性的难题[2]。

2 永定县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运行机制及推广体制存在不足

尽管各个乡镇都建立了农技站,但是村一级是薄弱环节,农业专业推广人员数量很少,甚至在一些村落都没有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或者设置专门的推广机构。同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出现断层,先进适用的农业成果与技术很难传递到迫切需要以科技致富的农民手中[3]。此外,大量人才流入城市,农技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而且大量的农技人员存在“在岗不在位”的现象,以及整个队伍积极性不高等都影响到了农技推广的效率。

2.2 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有效沟通不足

因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以及农业生产的高度分散性导致农技推广缺乏有效渠道,从而使技术推广的难度加大。并且,由于农民素质较低以及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等,使得农民与技术推广人员沟通不足,机构与机构之间的相互交流也比较少,进而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

2.3 农技推广资金投入不足

永定县乡镇以下的多数农技推广机构都存在经费不足的状况,缺少必要的农技推广设备及手段,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推广人员的待遇福利也相对较差,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热情,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甚至人才流失,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4]。

2.4 农技推广方式较为单一

部分推广机构的推广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很多机构依然使用口述等比较原始的推广手段开展工作,对信息技术手段很不熟悉,有的地方甚至缺乏科研设施和信息网络,影响了农技推广的效果;另外,推广内容横向宽度不够,一些推广技术并不一定适合对当地农民进行推广,这样盲目推广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也浪费了推广经费和农民的精力。

3 完善永定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

3.1 完善农技推广体系的运行机制,推进体制改革

首先,完善原有农技推广体系的不足,大力开展各式各样的农技推广服务活动,并为保证农技推广的顺利进行让各个业务部门进行分工协作[5]。其次,要使管理体制制度化,建立一个高效畅通的农民需求反馈机制。此外,在业务与行政上有效结合县和乡镇的农技推广机构,形成完全垂直的管理体制,可以达到规避管理体制上双重领导的现象,如此一来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也能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农技推广工作上[6]。

3.2 加大农技推广的经费投入

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农业总产值以及财政农业支出总量等几个主要指标来不断改进农技推广费用的支出结构,同时,可以构建农技推广经费的基金管理体制,保障培训农业生产者的费用及购买农技推广所需设备的资金[7]。此外,在晋升职称评定和福利待遇方面要给予更高的优惠政策,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这一工作行列中,更快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8]。

3.3 建立高素质的农技推广队伍

农技推广工作的根本是农技推广队伍的建设,在农技推广中把好用人关,构建农技推广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度,完善农技推广人员的资格准入制度。通过定期考核和财政支持等来促进推广人员及时更新技术与知识,提升他们在农技推广方面的服务能力。在人员的编制上提倡根据耕地的规模来确定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编制数,以保障专职专人履行公益性的推广职能[9]。

3.4 拓宽农技推广渠道,创新推广方式

要采取多种措施拓宽农技推广服务渠道,使技术知识经各种途径传播到千家万户,落实到农民手中。各级推广部门要坚持试验示范、再推广的原则来推广科技成果,采取各种手段及形式如办培训班等普及科学技术。此外,还可以强化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部门尤其是和基层推广部门之间的合作力度,科研工作者们才可在技术方法上提高推广人员的可操作性,在选题上了解当前农民的真实需求,为广大农民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10]。

4 参考文献

[1] 贺福丽.湖南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15):26-27.

[2] 罗胜奎.永定县农技推广工作的方式方法[J].福建农业科技,2007(6):91-92.

[3] 鞠芳.安徽省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6):579-580.

[4] 邱小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分析与建设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0(4):76-78.

[5] 帅勇.小议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J].吉林农业,2010(11):154.

[6] 费佐兰,刘雨欣.遵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0(36):18-19.

[7] 周宜开.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加强农技推广工作[J].世纪行,2011(3):16.

[8] 高洪伟.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完善措施[J].北京农业,2011(6):262-263.

篇7

[关键词] 农机监理 现状 问题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196-01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农机化的大力扶持,譬如农业补贴,农机技术免费教授等,使得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同地区相对过去的传统生产都有了不同层次的提升,其中农机监理工作对保障农业安全生产有忽略的重要作用,但随着新形势下对农业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与改变,农机监理也暴露出了大大小小的问题,譬如农机机手发生了安全事故,农机的运用大都局限在种植大户当中,而一般的农户几乎不了解农机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农机监理工作开展不到位的体现,长此以往将会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本文立足于农机监理工作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农机监理工作的发展要求,进行农机监理工作的发展对策探讨,以期更好地建设农机监理队伍,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农机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机监理队伍建设与新形势的农业要求脱节

农机监理工作是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这势必要求农机监理工作的执法人员对工作要有较高的责任心与专业素养,但在面对新形势下对农业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而农机监理队伍的建设却没有跟上,使得农机监理工作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不能有效满足新形势下对农业生产的安全要求,使得农机推广应用不到位,农户对农机的了解程度不清晰,致使在农机使用过程中存在盲目的使用的情况,容易酿成农机安全问题,极度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农户的农机意识不明确

农机监理的主要任务是需要对农业生产的安全工作进行保驾护航,面对的主要对象就是农户,所有农户的农机意识必须清晰明确,可在实际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却是只有种植大户才会去主动要求农机服务,而一般的农户却没有运用农机的意识,甚至有的有意识也只是想自己是小种植户,没必要用农机。这就是农户的农机意识严重不明确的体现,种植无大小,如果有种植规模小就不用农机的思想就是农业生产思想意识不健全的体现,不论是对农户自身,还是对我们整个农机监理队伍的建设,甚至到农业生产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3.执法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措施不到位

农机监理工作的开展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机监理工作的一线执法人员。但在事实上却出现服务意识不强,导致服务措施不到位的现象,这是从事农机监理工作的大忌,没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就不能急农户之所急,想农户之所想,进而导致工作不能有效开展。

4.农机监理工作执法依据不强,执法工作难以开展

农机监理工作的产生是得益于农机的出现,在我国时间不是很长,这也导致相关的法律体系可能不太完善,加之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案例,执法的进行也就没有较强的依据支撑,造成了执法工作开展的缓慢,严重影响工作进度,这是农机监理工作效率的制约因素之一,解决刻不容缓。

二、农机监理工作的发展对策探讨

农机监理工作的良好开展是保障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无论在什么时候农机监理工作的发展都是必须的,面对时下农机监理工作中出现的不利于农业生产的问题,农机监理工作的发展对策探讨刻不容缓。

1.加强农机监理工作队伍的建设

农机监理工作的一线执法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农机监理工作的效果好坏,因此加强农机监理工作队伍的建设是农机监理工作良好发展的首要任务。具体到实践中,农机监理工作队伍的建设主要包括农机监理执法人员的素质提升以及农机监理工作制度的完善两个方面。执法人员的素质提升可以采取对专业知识的专业培养,找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这样可以从根本上确认执法人员的理论认识,不至于出现对专业知识的模糊认识导致农机监理工作的开展不到位;其次,还可以对农机监理执法人员进行一线工作现状指导,主要操作就是让农机监理执法人员直接到农户家,到农田中去了解农业生产条件,去实践演练农机生产的一些操作,这样可以从实践中清晰执法人员的思想,让执法人员认识到农机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体会农户的传统生产的艰苦性,这对农机的推广有促进意义,对农机监理工作队伍发展也有实在的作用。

农机监理工作制度的完善是使农机监理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农业生产要求的必经途径。农机监理工作制度的完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不断的现实经验累积以及理论知识的结合,具体的操作就是农机监理执法人员统一对现有的农机监理工作情况进行统计汇报,结合未来的农机监理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内部和外部的制度建设。

2.加强农机意识的宣传,强化农户的农机思想

农机化广泛推广的要求就是农户的农机思想明确,可现实中却出现了农户产生了种植大小的区别,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非常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也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农机监理工作的发展中需要对农户的农机意识进行培养,着重强化农户的农机思想,让农户清晰地意识到种植无大小,农机的运用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可以享用,对于先进的农业技术只有吸收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让我国的一线农业生产者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农业思想的束缚,使得新形势下的农业生产要求不再是要求,而是一种必然发展的意识。

在农业生产体系中,每个环节的存在都是必要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导致农业生产的发展受到阻碍,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每个环节都做好,农机监理工作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所以农机监理工作中问题的解决要坚定地解决。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正处在转型突破的关键期,传统滞后的农业技术与农民实际生产技术需求不符,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它是联系农民的枢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要更重视推广观念的转变,积极主动调动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科学分析,解决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创新奖惩机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使农业发展实现专业化、技术化,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1农业技术推广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农业技术推广的含义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上农业技术推广强调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将有效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推广给农民,农民应用后提高收入。广义的推广主要是以教育为主要的方式,教会农民灵活掌握先进的知识,应用先进的技术,培养农民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农村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的进步和发展。狭义上的农业技术推广更加重视利用先进的技术对农业生产的改良,通过在农村开展咨询活动和社会教育,将新的技术及应用新技术的具体操作方式传输给农民,努力提高农村生产力,指导农民在以后的生产活动中大胆运用先进技术,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改变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的经济收入水平。农业技术推广能够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实现农业可持续化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技术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但传统的农业技术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矛盾,因此我们必须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科学技术紧密的联系起来,建立完善农业技术发展体系和运行机构,最大限度解放生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通过农业技术的推广来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业产业化,保持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多功能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进一步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当前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模式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分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主导、451科教单位主导、企业主导以及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第一,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农民在这种推广模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技术人员作为主要的推广力量做出示范,向农民传播先进的技术。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新技术的引进,促进该地区新兴产业的发展。第二,以科教单位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以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为主导,发挥科技单位的科技创新优势。政府资助项目资金,以引导为主,实现技术承包、成果转让、技术开发等。建立并完善稳定的协调机制,实施首席专家负责制,合理选择基地需求型人才。第三,以企业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由企业负责投资,由科技专家提供技术服务。对一定规模土地,企业开发、实验科研成果,并对其进行管理。以公司作为龙头,有效联系农户产业链来运作,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增强农户风险的抵抗能力。第四,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以政府下达的任务为主,充分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推广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主要由政府对管理工作进行负责,完善运行机制,推行相关的政策,对工作要点进行细化。主要以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主,为农民普及科研成果。

3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缺少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推广体系直接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的预期推广效果,在实际的推广中人员抽调频繁,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都是由乡镇政府统一安排的,但是没有上层的主管单位,出现了多头管理的情况,随意抽调,人员不稳定。各部门之间欠缺沟通,相互独立,盲目的推广技术,阻碍了科研成果的传播,不能有效进入农业生产一线,缺乏足够的推广经费,产品在市场竞争力中存在很大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第二,推广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农民思想观念比较薄弱。一部分农业推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低,严重缺少实践经验。在推广过程中,没有及时更新并完善理论知识,服务意识不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工作效率比较低,与新时期农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很大的矛盾。农民的思想观念也亟待增强,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一般是文化素质不高的老弱妇幼,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顺利进行。第三,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不足。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对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给予保障,并适当逐年增长,可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推广科研经费不充足,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步伐,导致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没有具体实际的场所,基础设施不全,没有相应的先进技术设备。无法引进科研成果,大块的试验田只能停留在表面不能正常实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制约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

4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对策

第一,在改革中创新,完善制度化的程序。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农业制度体系,认真贯彻并落实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推广宣传工作,进一步抓好科技示范,保证法规政策的实施。有重点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积极引导农民在试验田上做一些试验,为农民提供有效的学习样板,使其从思想上改变传统的观念和传统的经营方式,使农民真正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提高推广工作的效率。推广大的农业技术项目,引导农民应用科技致富。第二,加强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是整个推广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应培养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优秀人员。有关单位应定期邀请教授开展知识讲座,各个区域之间互相参观学习、交流,从根本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第三,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结合实际情况加大投入农业科技推广资金,引进现代的技术设备,促进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政府还要做好监管工作,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资金的投入到位,保证人尽其职,物尽其用,增强推广机构的经济实力,做好技术开发。

5结语

无论在农业发展的哪个阶段,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中都具有极大的作用,它是一项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持续性工作,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可以解决人民生存问题,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

作者:刘健 单位: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

参考文献:

[1]余祖建,吴祖兴.浅析乡镇农挤推广体系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3,(14):117-118.

[2]李宗红.浅析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5,(02):150-151.

[3]张海平.浅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科研,2016,(12):40-41.

[4]江志富.浅析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12):100.

篇9

关键词:农机科技推广;存在问题;对策;浙江浦江;郑宅镇

农机科技推广工作即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将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转化、普及、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先进手段和工具,其装备水平是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因而在新时期内,加强农机技术的推广是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的重要措施,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2]。

1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上级部门的重视与扶持,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高涨,郑宅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农机化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大大增强。县级农机推广站和镇农机站也加大了农机推广的力度,增加了农机管理、培训、监理和修理等工作的培训。但目前郑宅镇农机化的总体水平仍处于低级发展状态,众多因素仍然制约了现阶段农业发展对农机化的需求。一是农村自然条件的束缚。该镇土地分布差异比较大,而且山地多属于林区分布,平原地区由于每户田地较少,加上工业的发展,荒废较多。全镇经营农产品规模在6.67 hm2以上的有9户,仅占全区农户总数的6.75%,绝大部分农户仍是小规模经营,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任重道远。二是农民的农机科技观念不强。新技术的培训与推广没有真正落实到农村,县、镇、村脱节。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是一种新事物,农民对其用途不了解,必须经过引进、试验、改进、示范、培训等过程,才能被农民所认识和接受。三是推广技术力量薄弱。农机人员被挪作他用或调任其他站、所、室工作,农机推广工作职能基本丧失。此外,具有高水平专业农机知识的农机人员严重缺乏。

2对策

2.1强化农机推广基础

随着浦江县农业农村劳动力结构快速调整,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对农机的依赖性越来越明显。因此,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是当前的趋势。围绕郑宅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结合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特点,要在积极推进粮食作物安全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稳步发展特色林果经济作物、实现设施农业机械化。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提高农民农田种植热情,重点解决好农田集约化经营的瓶颈问题,为农机化发展提供可实施的自然环境,促进设施农业产业做大做强。

2.2切实加强项目建设推广

农机科技项目是农机新技术推广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是保持农机化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应结合当地实际,谋划一批促农增收的农机化项目,以项目来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一是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争取项目。二是围绕科技技术推广项目。把技术推广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大力加强林果、畜牧、设施农业、特色经济作物、水产养殖机械的研制推广。同时,通过发展后续产业如加工保鲜贮运、节水灌溉储蓄等发展效益生态农业。三是围绕强化农机新技术推广、新技术培训,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体系自身建设项目,推进农机科教推广工作规范化[3]。

2.3完善购机补贴实施机制

以购机补贴为契机,加快农机装备的更新换代。让购机农民收到投资效益,激发农民的购机激情。目前郑宅镇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今后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种植业机械化水平,向着全面实现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各业机械化的更高目标迈进。在国家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和范围的政策下,应抓住机遇,充分运用补贴资金解决农机推广中遇到的困难、瓶颈等问题。特别是在林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上,着重扶持三雅村、金泥村示范畈等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农机装备更新换代步伐,加强农机化的推广,让农户切实地享受到政策带来的优惠,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4发挥示范园区带动作用

在原先已有的三雅示范村的基础上,郑宅镇又新增了广明村示范园区,应充分发挥示范点的典型作用,在吸取长处的基础上,结合各村实际,进一步转变农机化增长方式。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机示范园区建设。规范园区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机制,通过农机化创新示范,拉长农机化服务的链条,发展一套完整的农机化推广机制。二是充分发挥示范园区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推广,并加强各点之间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均衡各类林果业、畜牧业、渔业等机械化发展,推进全镇农机化进步。三是加快示范点的创新示范。把农机教育、科研、生产、推广等部门整合起来,针对农机化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联合科技攻关,采取引进、吸收、革新等措施,以突破该镇机械化的瓶颈。

2.5增强科技推广力量

农民科技素质偏低、高水平专业农机服务人员缺乏、推广机构不健全、推广技术力量薄弱等是乡镇农机化推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科技培训、提高科技队伍素质、健全推广制度是解决的必经途径[4]。一是科技部门应组织开展多形式的科技培训,以提高服务队伍素质。二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下乡服务活动,把科技知识送到田边地头,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三是狠抓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在农村基本实现户户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的目标。四是健全农机推广制度。每个乡镇配备专职农机推广员,每个村配备专业的农机指导员,确保农机推广的责任落实到个人。

2.6注重宣传和推广

利用广电网络媒体、平面媒体、农民信箱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抓好农机化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和宣传工作。充分发掘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研发、推广、技术培训、农机标准化和质量管理典型,特别是基层典型事例,以榜样的力量感染人、带动人。增强农民科技意识,营造农机推广的好氛围。

3参考文献

[1] 魏根超.我国农机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学,2008(5):69-70.

[2] 刘光宇,李长河,毕晓伟.民族地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3):320-321.

篇10

参考文献是说我们在论文撰写的过程当中引用和借鉴前人的学术研究成果,在引用的地方要做标注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的编著,然后在论文的末尾依次列出参考文献。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采编收集的关于农技推广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借鉴分析。

农技推广论文参考文献:

[1]郭文瑞.基层农技推广中的语言沟通技巧[J].安徽农学通讯,2007(13):179.

[2]王思斌,谢立中,马凤芝,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社会工作,1996(2):54.

[3]许莉娅.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9-64.

[4]谢春香.试论农机推广中与农民的有效沟通[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6(2):4-5.

[5]李亚男.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

[6]陆迁,王秀娟.加强农技推广的双向沟通[J].农村经济,2001(3):38-39.

[7]何蒲明.农业技术推广如何走出困境[J].农业科技竹理,2005(5):89-91.

[8]曾研.社工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1-3.

[9]吴易雄,晏红安.平江县创农技推广新模式[N].农民日报,2009-08-31.

农技推广论文参考文献:

[1]乔方彬,张林秀,胡瑞法.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推广行为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1999(03):13-16.

[2]胡瑞法,孙顶强,董晓霞.农技推广人员的下乡推广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11):29-35.

[3]陈秀兰,何勇,曾维忠.农业科研人员技术推广的意愿研究——基于四川省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0(02):263-268.

[4]田桂山,张正河,程景民.中外农技推广人员业绩评价比较及对策[J].世界农业,2003(07):35-37.

[5]王移收.试论农技推广人员及农民思维定势的改变[J].湖北农业科学,2005(06):13-14,+26.

[6]熊明华.我国农业推广人才的培养体系建设[J].农村经济,2004(07):70-72.

[7]孟成民,魏旭娇,陈然,等.浅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推广人才培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9-11.

[8]王慧军.依靠管理创新深化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J].农业科技管理,2001(03):41-45.

[9]林清山.加强福建省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28-30.

[10]姚文山,张劲松,庄文才.广东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5(06):104-107.

[11]吕珂,徐世艳,侯倩倩,等.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7(06):94-96.

[12]王春霞,贠谦吉.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08):377,+385.

[13]唐文金,周红兵.农技推广队伍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10):103-105.

[14]杨曙辉,宋天庆,陈怀军,等.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若干热点问题探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0(03):90-93.

[15]陈伟民,汤红东,陈金凤,等.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10(06):287-288.

[16]陈斐,康松,康涛.试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和对策[J].科研管理,2004(01):23-28.

[17]李立秋.完善农技推广体系要把握的重点[J].农村工作通讯,2007(11):12-13.

[18]王法坤.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6):51.

[19]熊尚鹏,付文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与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2005(06):51-54.

[20]郭予光,杨家荣.对新农村建设时期农业推广工作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7(19):122-123,+131.

农技推广论文参考文献:

[1]宋彬彬,贾天慧.引导农民推广农业技术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2,(33).

[2]罗斯.浅谈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J].四川农业科技,2008,(01).

[3]童泽平,鞠磊.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2009,(02).

[4]蒋和平,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2,(09).

[5]吕剑红,等.创新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