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0 17:3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建筑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建筑概念

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概念设计低碳节能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不仅严重威胁着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到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更严重阻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建筑能耗一直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降低建筑的能耗,发展绿色节能建筑,不仅仅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更是我国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加强绿色建筑的概念设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绿色建筑的概念

建筑行业中,建筑的设计施工是其中很重要的环节,在建筑施工期间,不仅仅会消耗掉各种能源资源,也会使得施工周边的环境受到一定的污染。首先,由于建筑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各种建筑材料的加工,制作,以及对各种建筑材料的使用都会消耗掉大量的能量,而这些能量在国民整体能源消耗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其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噪音污染,光污染或者是各种粉尘的污染。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也会产生排放出各种建筑垃圾,比如废弃的建筑材料,排放的废气废水等。在对所产生的垃圾进行运输处理时候,会造成很大的能源压力,又很大程度的产生了新的污染。在建筑业的发展过程中,严重增加了我国的能源负担和生态压力。

绿色建筑是一种新的建筑设计理念,它要求建筑从设计施工到投入使用后,在其正常的生命周期内部,设计合理,施工规范,维护成本低,维护周期短。既可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为居民创造出健康,舒适,安全,生态的生活工作空间,也可以做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同时很大幅度的降低各种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各种建筑施工污染。绿色建筑要求实用性和生态性结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建筑设计理念不仅仅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又可以促进绿色环保节能的进程,日渐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

我国人口基数大,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不足,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科学技术得到不断的突破,对各种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不仅仅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危机,也背负着沉重的生态压力。我国的建筑行业这些年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果,但也使得我国的能源消耗进一步加剧,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绿色建筑的概念设计方案分析

1.体型设计

建筑形体与建筑节能紧密相关。如果将建筑的体型系数定义为建筑物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则小的建筑体型系数意味着建筑比较规整,可以减少制冷制热时消耗在外表面上的能量;反之,若建筑体型系数大,则其外表面积相对较大,会增加空调制冷制热时的能耗。因此,对建筑体形系数设计的合理与否将决定着建筑节能设计的优劣显而易见,当建筑具有相同的体积时,集中布局模式要比分散布局模式消耗更少的热量,故从节能的角度,经过比选后宜优先选择高层和中高层建筑,使建筑布局更加集中。

2. 围护结构的设计

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可以通过提高和改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来实现,例如通过中空玻璃等导热系数小的高效隔热材料或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夹心保温和外墙自保温等形式提高建筑外墙的热工性能;根据不同屋面形式选用不同传热系数的保温材料;外遮阳作为最有效的遮阳设施,可显著降低空调负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室内居住舒适性,应根据太阳辐射强度随地点、日期、时间变化的特点选择最优的遮阳方案设计。外遮阳的形式通常可分为水平式、垂直式、综合式和挡板式4种,一个好的外遮阳设计必定既能满足建筑夏季的遮阳要求,又不影响采光及冬季的日照要求[3]。除此之外,还应从建筑楼地面的热工性能考虑,设计良好的楼地面构造。可以说,如何通过设计来有效地做好建筑采暖和隔热工作,并利用建筑构件调节采光方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是值得设计人员探讨的问题。

3.加强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推广应用

太阳能具有清洁无污染,可以再生等优势,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为环保,最为丰富的资源能源种类之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太阳能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太阳能具有很多节能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建筑的楼顶可以设计安装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这种发电系统,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和电力,并将这些转化而来的电能或者是热量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进行能量的存储,在需要使用这种电能和热能的供电设备上开始接线,如此,可以充分满足整个建筑物内部的动力和照明系统的各种能量需求。同时,充分利用太阳能作为采暖和供热功能,既可以减少日常的能源消耗,也使得建筑物的日常热能得到满足。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太阳能来控制建筑物的采光,使得整个建筑内部的环境更为舒适。

4.绿色建筑的节水设计

(一)合理使用洗衣机节水

家用洗衣机主要集中为滚筒式和波轮式,节能方面各有优缺点,绿色建筑设计在选择洗衣机方面要考虑怎么设计合理的洗涤程序、根据洗衣的多少确定用水量、采用健康、节能的方法,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

(二)雨水资源的利用

雨水在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在雨水来临之时,采取一定的装置系统,采用合理科学的方式,将雨水收集起来,集中净化处理,并采取科学手段进行雨水的存贮,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处理后,根据净化后不同的水质,做出不同的应用选择,比如可以将雨水收集处理后,当天气干旱时候进行绿化用地的浇灌,城市水池,喷泉的补水,进行洗车,清洗路面等多种用途,绿色建筑中,通过各种方式将雨水收集净化,可以用于洗浴,冲洗卫生间,浇灌花木等。既可以节省各种用水成本,有实现了水资源的多元化利用。

(三)推广优质管材

镀锌钢管很容易由于腐蚀生成物,容易污染水质,在我国新建住宅中,冷镀锌钢管作为生活给水管道被禁使用,不要使用热镀锌钢管,建议使用新型管材。在建筑给水中,新型管材可以代替镀锌钢管,很好的解决好水质污染、锈蚀、漏水与渗水等浪费事宜。

(四)采用小容积水箱便器

在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可以采用小容积的水箱大便器。在建筑用水中,大便器冲洗的水量占据着着很大的比例,因此,要推进节水措施,必须加强节水型大便器的研究和推广。在进行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推广安装小容积大便器,推进节水进程。比如可以推进两档水箱的应用,与节水型便器相比,两档水箱的便器冲洗也更干净、更卫生、更合理。

(五)采用节水水龙头

调节冲洗水量的功能,对节约用水的效用显著。研制不同出水量的水龙头来适应不同需求从而达到节水目的。洗涤和盥洗用水量是很大的,洗手、洗碗的时候,需要小水流,如果采用节水龙头,能够大量节水。充气水龙头,往水中加空气,达到节水的目的,延时自闭式冲洗阀具有延时自闭功能。要制定—个合理的水龙头额定流量使用标准,根据需求不同,安装不同流量的水龙头,达到不同的节水效果。

四、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建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念提出,节能理念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不仅仅很大程度的降低了各种资源能源的消耗,也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推进了我国和谐社会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30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朱宏伟 浅谈农村地区推行绿色建筑的可行性 [期刊论文] 《科学与财富》 -2011年7期

篇2

关键词:低碳绿色概念;建筑工程;实际运用

引言:新形势下,经济飞速发展,低碳生活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更是每一位建筑师的重要职责。像其它行业一样,现代建筑企业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比如:在实现新型建筑的同时,更要重视人们对于节能、环保和健康的种种需求。可见,低碳概念已经成了建筑企业繁荣发展的主要趋势,关系着建筑行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只有低碳生活,才能真正为人类谋福利,而这一切又是由建筑工程师的工程理念决定的。因此,在工程的质量品位和格调方面,建筑工程师都要树立良好的低碳理念,并确保低碳理念的顺利实施,本文重点探讨了低碳概念下的建筑工程应对策略。

1、低碳概念的重要性

现阶段,虽然经济社会在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这种繁荣景象的背后却存在许多问题,同时给人们的生活更是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比如:空气污染严重,动物惨遭灭绝,河水臭气熏天,名胜古迹大量受损等等,甚至许多疾病也随之而来,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常见的有空气污染所造成的手、足、口病等等,同时最新流行的雾霾污染也不可忽视。可见,当今人们的生活环境极其恶劣,环境污染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是不言可喻的,需要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同时又命令各个地方政府加强当地环境治理,但是只靠国家治理远远不够,还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要学会低能、减排、低碳、节能等等,一切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只有将低碳环保节能理念落实到位,才能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空气清新的生活环境。

2、低碳建筑工程理念

2.1能源组合优化

对各种能源进行优化组合,如引入天然气、生物物质固体燃料,以及利用新兴能源,对燃煤锅炉进行改造,降低碳排放量,减少大气污染,并且可以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包括工业余热等。

2.2节约能源

建筑围护结构采用节能措施,尽可能减少采暖、空调的使用。按照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空调系统,让建筑可以充分有效的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尽最大可能的利用自然的采光通风,且在工程中要始终贯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比如采用自动遮阳、双层幕墙、能够调节建筑外立面的工程等等。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建筑既具有现代化的建筑形象,同时又可以达到较为节能、居住舒适的目的。

2.3节约资源

对建筑进行工程、选择建筑材料时,应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配置,尽最大可能的优化建筑结构,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尽量使资源可再生利用。

2.4采用天然材料

建筑内部不应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等,最好是使用天然的材料。建筑中使用的木材、石灰、石块、油漆等,需经过检验处理,保证对人体是无害的。

2.5舒适、健康的环境

建筑内空气应清新、通畅,温度、湿度适当,光线充足,保证人们生活、工作的环境舒适、健康。

3、建筑工程中低碳绿色概念的实际运用

3.1建筑物主体节能工程

低碳绿色建筑物的主体节能工程体现在气候条件、主体朝向以及主体构型三个方面。气候条件影响建筑物的阳光采暖、自然风,因此可以采取一些被动式工程方法,将阳光、自然风引入建筑主体,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能耗。主体朝向也会影响到建筑物的阳光采暖以及自然通风,因此在工程时最好利用ECOTECT软件将建筑物的最佳朝向位置计算出来,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和自然风。

3.2结构整体优化工程

为了节省材料的耗费,体现低碳节能理念,可以在采用钢管混凝土钢制框架结构,让混凝土的抗压性以及钢材的抗拉性得到充分的利用,在采用综合性压型钢板和钢管混凝土柱,能够有效承担超强的受力负荷,这样以来,不仅可以大大节省钢材和水泥的用量,同时这种结构以其造价低、重量轻的优势体现出超强的拓展性,大大减少重复施工,减少浪费。

3.3自然通风工程

风环境的工程以最大限度利用自然通风为主要表现形式,将自然风引入住宅房屋建筑工程中,是当今城市建筑工程的重要内容。自然风作为来源于大自然的元素,与太阳光照一样,是人们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自然风不仅能够改善空气流通,传输热量,不断为室内提供新鲜的自然空气,有效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构建一个舒适、美好的居住环境。以江西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筑为例,场馆的通道工程成环形横向的形式,形成流通的自然风通道,大大减少了场馆外层通道的能源消耗。

3.4光照环境工程

室内采光效果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照明系统的电能消耗占建筑物总体能源消耗的较大比例,而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可以大量减少人工照明系统的电能消耗,有效改善室内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3.5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要体现节能环保,要使科学合理工程建筑物的供电系统、变电系统、照明系统,减少无公用的线路铺设,将变电站设置在负荷中心地带,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在灯具的选择方面注意选择一些光通感效率高、反射系数高的灯具。在控灯方式方面,工程者最好选择一些先进的定时开关、声控开关、节电开关等。

4、低碳概念下建筑工程的应对策略

4.1改变建筑物的体形工程

建筑节能是体现低碳建筑工程的有效措施,通过改变建筑物的平面工程以及体形,可以有效的增强建筑的功能,比如利用低碳的工程理念改变建筑物的体形工程,可以使建筑物利用风能降低室内的稳定,还能使建筑空间内的空气更加流通,使房屋的问题与湿度达到理想的状态。传统的建筑工程会采用大量的能源实现房屋的制冷与供暖效果,在低碳概念下的新型建筑工程中,工程人员可以利用风能与太阳能,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实现节能环保的建筑工程要求,还可以降低施工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4.2采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选择对建筑施工的环保性有着很大的影响,经过研究发现,建筑材料也是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破坏以及污染的根源。有的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释放有害的气体,不但会污染周围空气,还可能威胁人们的健康。所以,采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还可以优化建筑市场的材料质量。绿色的建材的种类有很多,在选材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选择可循环利用的建材,这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大措施。

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既有住宅,顶层,底层,居住环境

引言

居高不下的房价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二手房,而二手房中价格相对便宜的大都是已经十几甚至二十几年的老房子,这些老房子由于当时设计标准低,建造工艺落后,墙体、屋顶、门窗等没有充分考虑到生态节能的要求,不仅造成大量的能源白白流失,而且也使得居住环境较差,这些问题在既有住宅的顶层和底层尤为突出。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的使用空间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因此怎样利用绿色建筑的理念来改善既有住宅,尤其是既有住宅顶层和底层的居住环境、节约既有住宅的能耗,将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

1 既有住宅顶层的缺点主要有冷,热,漏,高等

由于既有住宅以平屋顶居多,顶层的面积较以下各层为最大,其室内保温、隔热效果及热稳定性最差,造成“冬冷夏热”的现象;漏是指由于屋面直接接受风霜雨雪的冲刷、侵蚀,再加上施工质量不过关及维护不善,屋面极易发生渗漏水现象;高是指无电梯的既有住宅的顶层楼层太高,使老年人,儿童和体弱多病者上下不方便。

2 既有住宅底层的缺点主要有采光差、卫生差、通风不畅、噪声干扰等问题

首先由于底层楼层低,易受相邻建筑物的遮挡,不仅日照时间很难保证,而且也使底层住宅的空气循环减缓、换气受阻;其次相对于其他楼层更容易受到环境噪声如门铃、汽车行驶噪音等的干扰;第三过去的老房子一般都保留了底层的垃圾道出口,使得底层住户的卫生条件较差。

3 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

绿色建筑设计是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以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的综合进化为目标并优先考虑建筑的环境属性。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建造、使用等问题,还要考虑到建筑废弃后的再利用或处理问题。

绿色建筑可以从Reduce,Reuse,Reunite,Recycle(简称4R)来理解。

3.1 Reduce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节能、节省以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2 Reuse即建筑及资源的再利用。

3.3 Reunite即建筑及建筑材料的再结合。

3.4 Recycle即建筑及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

4 利用绿色建筑的理念改善既有住宅顶层的居住环境

4.1改善顶层住宅的室内热环境――Reduce

4.1.1 改善顶层住宅“冬冷夏热”的室内热环境目前普遍应用的一种方法是“平改坡”。经过“平改坡”改造后首先可以解决雨水渗漏问题;其次是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第三也可以美化住宅的立面造型,从而装点美化城市环境。

4.1.2 顶层加建小型体量房间。加建部分可以根据居民需要做成娱乐、会所、运动场所、附属用房等。当然这种方法的前提是要在不影响原有住宅的日照的情况下方可实施。

4.1.3 在屋顶设置可移动的水箱或蓄水屋顶。可移动的水箱可以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并加以利用;而蓄水屋顶是利用水分的蒸发来给屋顶降温。水的来源可以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装置来解决,利用过的水还可以经过处理后用作其它用途,例如用于植物的灌溉或回灌地下水。

4.1.4 种植屋顶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叶面的蒸腾作用及对太阳辐射热的遮拦作用,来减少太阳辐射热对屋面的影响。而且在城市绿化、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等方面有作用,是值得推广应用的隔热措施。这种绿化遮阳的方法也可保护建筑物顶部,延长屋顶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同“平改坡”相比,“平改绿”在施工和种植养护上已经拥有成熟可靠的技术,改造费用较低。

4.2 解决登高问题的设想――Reunite

登高问题是一个很难回避的问题,这也是无电梯多层住宅顶层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解决的方法可以将这些既有住宅分组,用外走廊将临近的既有住宅单元连接起来,根据单元的多少来设置一定数量的电梯及疏散楼梯。这样住户从楼电梯进入走廊,再从走廊进入各个单元的楼梯,在走廊和楼梯间的适当位置布置绿化和小品,以及一些休憩的空间,也为居民创造了交往的空间。也可以根据既有住宅的层数,不设电梯,只设置中层楼梯及走廊平台,住户通过加设的楼梯直接上到中间楼层,再进入各自的单元楼梯,这样将整个建筑高度分成了两段,缓解了登高的困难。

5 利用绿色建筑的理念改善既有住宅底层的居住环境

5.1 利用间接日照改善底层住宅的采光――Reuse

底层房间通过北侧相对的建筑南向墙面反射获得阳光,就相当于在北半天空有一个“虚拟太阳”,将“虚拟太阳”的不同方位与北向进光窗洞相连就获得反射阳光的路径通道。根据住宅建筑的空间关系和太阳不同季节的运动规律,在墙面适当位置合理安装高反射率的镜面材料,将阳光反射到底层住宅室内,提高日照和天然光水平。在夏季因太阳高度角加大,亦将阳光反射在室外,避免造成室内过热。也可以利用窗台板设置反射材料。

5.2 利用合理绿化配置改善底层住宅的通风条件――Reunite

紧靠既有住宅的密集灌木只会增加住宅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如果灌木丛的高度刚好遮挡室外的凉风进入到室内,则会严重影响夏季的通风。因此灌木丛最好离开既有住宅外墙4米左右。处于这种位置的灌木丛不但不会影响通风,而且还会对进入是室内的风有下压作用。考虑夏季遮阳时需种植高大树木,但高度需高于二层窗台,并且必须是落叶乔木,冬季不遮挡阳光照进底层室内。

5.3 利用合理绿化改善底层住宅的声环境――Reunite

绿化带对降低交通噪声具有一定作用,据测定,绿篱能反射75%的噪声,10m宽的草坪可降低噪声0.7dB(A),10-14m宽的乔灌木结合绿化带最大可降低噪声5dB,25-30m宽的隔离林带可降低噪声10-12dB。但现实情况这样大的宽度通常无法保证,这就需要注意绿化树种的层次搭配关系。但绿化的高度也是有限的,它对五层以上的楼层几乎没有屏障作用。如果高层住宅有隔离噪声的需要的话,可以采取对住宅的阳台外墙进行立体绿化来达到降噪的目的。

5.5 自动化垃圾收集系统改善底层住宅的卫生条件――Reunite

既有住宅底层垃圾道的卫生问题的解决可以借鉴香港的公营房屋自动化垃圾收集系统。自动化垃圾收集系统是一种真空管道垃圾收集和输送系统。家居垃圾弃置于投放口后,会自动经真空吸缀,通过地下管道输送至中央垃圾收集站,并于该处与输送气流分离,压缩进密封的贮放柜,以3:1比例缩减垃圾体积,其后由收集车辆运走,倾倒与废物转运站或堆填区。可设置三种不同颜色的可循环再造废物收集箱分别收集纸张、铝罐和塑料,以便资源的再利用。

6 结语

根据既有住宅的自身特点,充分利用绿色建筑的理念来改善既有住宅顶层和底层的居住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生活的舒适度,将会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卜一德主编,赵亚军,秦家顺副主编.绿色建筑技术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4 [2] 沈天行,袁磊.将日光引入北向住宅底层的技术.建筑学报.2004.4

篇4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 绿色建筑 设计

前言:

在固有传统的建筑设计当中,并没有阐述整体建筑物以及各主要构件的设计寿命,只是笼统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用不正确的理念来进行大致的论述,已经完全不符合建筑工程科学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就缺乏与建筑物设计寿命相当的设计技术上的规范,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面向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建筑设计的指导和安排。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建筑的概念呈现出遍地开花、深入人心的状态,有关于相关绿色建筑设计的话题不仅被专业人士关注,同时也为广大消费者所津津乐道;基于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更是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如何在全寿命周期的思想指导下,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密切的结合起来、将建筑的附件打造成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的共同体、确实做好绿色建筑的设计工作是我们需要探讨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1.全寿命周期的概念

传统的建筑设计在全寿命周期的概念内涵上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导致现有许多建筑物存在诸多的问题,如使用性能较差、使用寿命短等等,一方面不仅使得建筑物本身不能够正常的使用,建筑物的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另一方面造成建筑物的养护费用成本、维修成本急剧增加。这些问题给后期运营和管理带来了负面严重的影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耗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不和谐的因素。因此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的概念毫无质疑的需要贯彻到实际的建筑设计当中。从全寿命周期的宏观概念上看,其是指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建筑物产品寿命历程的所有环节,将有可能发生的问题的因素加以细致的考虑,从而得出给予相关建筑物管理阶段性的规划和优化措施的一种理论。而从全寿命周期的微观概念来说,其是指设计建筑物产品在整个全寿命周期内对所有相关产品的规划、设计、生产、经销、运行、使用、维修保养以及回收处置全过程的一种策划与安排。

2.绿色建筑设计的论述

人们在建筑设计之前,需要对设计的对象进行充分的了解,有的设计人员凭借自己的灵感和实际的工作经验进行建筑的设计,这种传统的设计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面临着用经验和灵感匮乏无法解决面临问题的时候,往往就得不到有效的设计方案;绿色建筑设计从广义的概念上说是指以符合自然生态系统客观规律并与之和谐共生,能够充分利用客观生态系统环境条件、资源来进行相关的建筑物产品的设计。其设计理念是建立在尊重文化、尊重环境、尊重建筑功能、尊重技术系统之上而产生的资源消耗最小及使用效率最大化基础之上。

3.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内容

3.1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设计框架

无论什么样的事物都具有创新,而建筑设计创新并不是一种固有的思维方式,而是一种启发式的创新制度,建筑设计创新所关注是如何将思想的内涵和思维的方法运用到建筑设计创新当中,与凭借灵感实际的工作经验相比较,更有系统性、效率性,也就是说在设计当中能够规范建筑设计所包容的思维,有效的梳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出相应的建筑设计的结果,达到建筑设计放心的目的;按照绿色建筑设计本质而言,它具有创新性是时展的产物,因此在处理问题的过程当中,能够根据一定的条件处理好最终目的、设计对象以及外部环境的条件之间的矛盾,使得各种建筑物因素、 环境因素得到重新梳理、重新排列组合而达到和谐统一。在此过程当中,针对于建筑设计创新能够在对象的描述、建模、探讨等各个方面形成突破,并且能够遵循全寿命周期的设计理念,而使得创新思维在整个建筑物生存过程当中逐渐的清晰起来,继而构成完美的建筑创新设计的结果。

3.2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设计模式和流程

目前常说的“绿色”思维模式是建筑设计思维模式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是涵盖了绿色思维先期发散扩展、思维后期收敛这样的发散思维模式,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绿色思维发散与收敛相互并不矛盾,利用绿色思维将所有的建筑设计的全寿命的概念进行可能性的包容,经过一定的条件筛选进行收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用“发散―收敛”的的“ 绿色” 思维进行单向的筛选,不断的进行完善工作,这样既符合建筑设计绿色思维,也能够体现建筑设计全寿命周期的特征。在实际运用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设计思维模式的时候,建筑设计创新收敛的工作注重三个原则:一是目的性的原则;针对于目的性的原则非常好理解,我们必须要在处理建筑设计所遭受的问题时,必须要明确建筑设计的初衷目标,切不可离开原始的目标一味的追求创新;二是创新性的原则:创新原则必须要满足建筑设计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以创新思维为基础控制建筑设计的效果。三是可操作性原则,操作必须方便和能够实现,一味的寻求无限的创新性是不可取的。除上述的三个原则之外,还要必须满足建筑设计的基本的原则,原则内容包括绿色建筑的经济性、建筑的生态性、建筑的艺术性以及适应性等等其他,用这些原则来不断的进行成立和收敛工作。

3.3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的思维包容

创新与思维素来孪生姐妹,有着天生的必然联系。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是两种思维的包容。全寿命周期是带有人为的行为特质,有意识的或者“故意”将思维通过非常理性的方向去发展,打破了常规性的思维,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正面的问题。全寿命周期与绿色建筑设计创新能够产生极大的相关利益,往往能从全寿命周期当中得到绿色建筑设计的新领域的扩展,能够取得比较大的创新思维和效果。我们要对全寿命周期这一观念进行正确的分析,不能全盘的肯定也不能全部的抛弃原有的设计最基本理念,而恰恰相反关键在于把握绿色建筑设计基本原则,在绿色建筑设计规律约束的情况下,控制好全寿命周期的力度和深度,一味的考虑全寿命周期有可能会造成建筑设计的实用性、操作性很差、创新性不足强,我们一定要根据事实的情况来进行综合性的判断,考证全寿命周期与绿色概念的合理性,这样才有可能将绿色思维在全寿命周期的范围之内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结语:

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从概念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并不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相反却呈现相互制约的关系;全寿命周期是在目前人们热衷于追求绿色建筑设计创新时必须考虑到的问题,强调在绿色建筑设计创新时需要与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生产、经销、运行、使用、维修保养以及回收处置全过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系作用,使得绿色建筑设计创新能够成为采用科学化的手段规划建筑设计的一种基础,避免因绿色建筑创新所带来的盲目性,增加了建筑使用效率和功能扩展,同时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胡家僖.绿色建筑设计的全过程策划研究[D]. 北方工业大学 2011

篇5

【关键词】智能建筑,绿色建筑,新技术

1 概述

建筑从最初只是用于遮阳避雨和防风御寒的场所,发展到具有艺术性和多功能性的建筑,再到近代的摩天大楼和今天的智能建筑,这都是时代赋予建筑的烙印,也是不同时代科技水平的反映,并且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足迹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

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其功能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技术也在不断成熟和更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智能建筑也将采用高新技术,不断发展。这种发展的特性让智能建筑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各国、各行业和研究组织都从各自的角度有对智能建筑的不同定义。我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把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他们之间的最优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可以看出智能建筑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与现代自然科学密切相关的同时,还涉及到社会、人文、经济和环境等各个方面,即智能建筑是一个交叉学科的工程领域,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世界看法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发展与充实。

绿色建筑的定义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都只是从概念上进行的定义,一般来说,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造、使用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把建筑物与其他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有效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能够有益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并创造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结构。

绿色建筑是当今人类面临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追求人类可持续发展和营造良好人居环境的必然选择。所以,智能建筑的发展不能只局限于用智能系统控制建筑,而是应该更加关注与自然结合的建筑自控,使其成为绿色建筑体系中的一部分。用智能化来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节约能源、促进新能源、新技术的应用,从而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是智能建筑发展的方向和目的,同时也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经之路。

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智能建筑正向着绿色建筑的方向发展,只不过在国内有时把智能建筑定义成弱电系统与建筑的结合。其实智能建筑就是一个实现绿色建筑总目标的手段或工具,是功能性的。而要完成绿色建筑的总目标,必须要依靠以智能建筑相关的功能,特别是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建筑设备等楼宇控制的相关技术。没有相关的支撑技术,绿色建筑的许多功能就实现不了。从这个意义来看,智能建筑就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面,同时具有与人和自然高度和谐、平衡共生的绿色建筑,是更注重经济效益、安全、环保和人文关怀的、并且具有时代特征的高技术的绿色建筑。

2 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关系

2.1 智能建筑是以绿色为目的、方向和总纲。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来看,对于智能建筑而言,绿色是智能建筑发展的目的、方向和总纲。这就要求在智能建筑的规划、设计、开发、使用和管理中,必须坚持绿色建筑的概念,必须更有效地使用能源、水和其他资源,并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尽可能地为使用者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最大程度的保护居住者的健康,提高工作人员的生产力。

2.2 智能是绿色建筑的手段、措施和技术。智能是为了帮助绿色建筑指标的落实,以达到节约、环保、生态的要求。例如可以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常规能源的消耗;可以实现对气、水、声、光环境的有效调控;可以对各类污染物进行智能化检测与报警;可以对火灾、安全进行技术防范;同时,可以提供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以达到舒适、安全、高效、便捷的要求。

3 结论

从上面两点可以看出,智能建筑给绿色建筑提供技术支撑,绿色建筑是智能建筑要达到的目标,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是对现代建筑两个不同方面的追求。

综上所述,应该将智能与绿色和二为一,以智能化推进绿色建筑的建设,以绿色理念促进智能建筑的发展,体现出人类对现代生存环境在安全舒适、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方面的追求。从长期发展来看,既可以满足以人为本,解决建筑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需要,又丰富、完善、更新、拓展了传统建筑的建设。应该把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也就是只有坚持绿色智能建筑的概念,才可能真正地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所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技术革命的创新,在建筑中应该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更高新的后工业技术,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技术等,特别是应该将多种智能、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与新型能源结合起来,形成新型建筑—智能绿色建筑。

参考文献:

[1]喻李葵. 智能建筑与可持续发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年

[2]唐红.基于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柔性融合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5)

[3]符长青.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融合发展[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12,(7)

篇6

关键词:绿色建筑 绿色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建筑在形成社会物理环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与其他的人工产品相比,建筑应对自然资源、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建筑行业中推行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绿色建筑应时而生。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在决策、设计和施工阶段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建筑营造整个过程中最直接的,也是最明显的一个阶段,本文主要针对建筑施工,分析了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污染的根源和控制污染应该采取的措施,最后探讨了绿色施工的推广。

1. 绿色建筑的定义

现代建筑的绿色革命是从20世纪60~70年代的太阳能建筑、节能建筑开始的。最早明确提出“绿色建筑”概念的是1991年兰达·维尔和罗伯特·维尔合著的《绿色建筑-为可持续发展而设计》一书,其主要观点是:节约能源;适应气候;材料的再生利用;尊重用户;尊重环境;整体设计。此后,一些国际性的组织不断进行着有关绿色建筑的交流,逐渐演绎和明确绿色建筑的概念和主体。目前对绿色建筑的普遍定义是: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活动空间,同时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2.绿色施工的概念

绿色施工是继绿色建筑在建筑学领域研究和普及之后,伴随生态建筑、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由工程师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到施工阶段提出的绿色理念和方法。绿色施工是以保持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为目标,以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为前提,对工程项目施工采用的技术和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和严格实施,并保证施工过程安全和高效的方式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在保证施工过程在安全、文明、高效、优质的条件下,做到“四节一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表1. 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概念

3.施工阶段的环境影响分析

在建筑营造的各个阶段,包括施工建造阶段、运营与维护阶段、拆除阶段,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的影响,但建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在施工阶段,本文中我们主要讨论建筑在施工阶段的环境影响及相应的控制对策。

表2. 建筑营造各阶段对环境影响

4.建筑施工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

针对以上几点建筑污染来源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应对治理措施:

加快技术改造。从建筑施工设备生产的源头入手,将环保指标纳入到出厂标准中,改进施工工艺。

降低现场的环境污染。在施工过程中,给搅拌机、粉碎机等高噪声设备增加减振器、防振层,条件允许话还可以安装消音措施。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大力发展以建筑垃圾为材料的循环再生工艺和技术;提高再生材料的强度、耐久性;研究有利于减少建筑垃圾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总之,技术进步是防治施工污染的长远规划。

环保部门加强管理,出台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的专项规章。

施工管理做到前期审批、中期管理、后期验收,不断加强防治施工污染的管理力度,提倡废物资源化。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施工队伍人员的环保意识。

5.绿色施工的推广

实施绿色施工,需要做到减少场地干扰、提高资源材料利用效率、增加材料的回收利用等,但要采取这些措施,前提是要确保工程质量。好的工程质量,不仅延长项目寿命,而且降低项目日常运行费用,今后也有利于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行绿色施工的建筑企业能提高市场竞争力,提升社会信誉,提高经济效益,带给建筑企业经济、社会、环保等多重价值,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然途径。

在发展建筑企业绿色施工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立法和政策引导是绿色施工的关键

制定绿色施工的标准、考核指标和相关的统计制度。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规定要包含绿色施工的内容,在竣工验收中将绿色施工作为验收内容。

加强对绿色施工技术的开发研究。

国家从政策、开发、研究、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制定绿色施工的法规和制度体系,绿色施工的评价体系。出台促进绿色施工的激励政策和财税支持政策等。

推进150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

15014000认证体系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继1509000之后,推出的第二个管理性体系的认定标准,在现代国际贸易中被称为绿色通行证。污染预防和可持续发展是15014000的核心思想,它要求企业以此为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使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并不断改进。

大力推广绿色施工管理模式

目前在国内的建筑市场上,建筑产品产业链上存在着投资、设计、施工、供应等多个环节,工程项目被分解成段,工程总承包对施工进行调整和变更受到多方制约,涉及到多方利益关系,并且协调成本高,优化组合难以实现,并且现行的建设管理体系也制约绿色施工的推进,而当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模式是设计一采购一施工总承包模式,该模式为总承包商在对系统资源进行优化和统筹时提供了更大的灵活度,也为绿色施工的落实和贯彻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应大力推行这种施工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绿色建材与建材绿色化.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35

篇7

引言

中国改革开放30年间极大地提高城市化水平,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但也带来了巨大的能源和资源消耗,“2011年底,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51.3%,20亿平方米建筑面积在每一年中增加,与建筑相关的能耗(主要是建设和日常运营)达到社会总能耗的41%以上,占全部所造成的污染污染1/3。中国城市化发展将成为推动绿色建筑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的有关绿色建筑和绿色建筑管理系统的作为基本国策是本文研究的问题之一。

绿色建筑理念是行动的概念的先行者,“在根据不同的概念驱动,会产生相同的行为,从而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较晚,无论是思想或技术实践有很大差距,虽然发展的政策体系,评价标准的良好势头,创新研究技术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出现了一批示范整个项目,但整体发展中国的绿色建筑还处于起步阶段,地区发展不平衡。现有的绿色建筑项目的规模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目前,促进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的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但推进绿色建筑还存在许多困难。令人担忧的是,不管是人还是公司在日常工作和家庭生活仍然是非绿色的!有节能意识,或只是关注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没有付诸行动。世界著名的市场研究公司福里斯特研究公布的最新调查显示, 85 %的受调查者认为,环境问题“非常重要” ,但该公司只有1 /4在限购令将纳入绿色指数的正式评估程序的产品,而另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从来没有把关闭电器和电脑作为离开时的习惯,只有不到受访者的1/3表示,他们会主动关闭,让电脑处于待机状态。因此,提高绿色环保理念的个人和企业势在必行。

绿色建筑的概念

目前大约是绿色建筑在国内外没有统一的定义。而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第一次,“生态”和“建设”两个词合称为“生态建筑”(ecology building)。他认为,由于采用生态建筑是一种建筑与自然因素,如地质,气候当地环境特征,阳光,空气,水,使之符合人类居住,并且降低各种因素中的任何角色环境不利于人的身体和心灵同时,尽可能不破坏当地环境因素循环,确保生态系统,这是绿色建筑的概念原型的健康运行。绿色建筑的国内学者的理解也略有不同,分别定义了自己独特的功能,但它们都是基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的看法。

制约绿色建筑开发的原因分析

绿色建筑成本增加

目前,来自市民,建筑施工的的主要障碍是接受绿色建筑概念,运行使用绿色技术,如果成本势必会带来成本大幅增加,设计师也不得不放弃绿色建筑的路走下去,同时,从理论上讲,绿色建筑会带来收益,这将是很难确定有多少收入。因此,开发商只有强大的资金支持下,终于答应做一个小一些示范项目,大多与商业炒作性质,实际上是加大对绿色建筑并不像人们想象它是昂贵的,但它可以显著降低大楼落成运营成本。

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标准要求高

相对于现有的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绿色建筑的整体设计,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楼宇建筑,设备安装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规划,环环相扣”,而一个合理的绿色建筑设计对建筑工地有刚性需求,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的城市不允许这样的要求,提高建筑设计,施工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更高的要求, “绿色建筑需要与专业的施工人员,在充分的情况下,的建筑设计理念,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如使用密封中空双层玻璃,气密性要求良好综合性能,精良的工艺,以确保良好的绝缘性能为高精度的建设,很难理解,相应地降低了劳动效率,所以现在必须要求的绿色建筑质量工程建设,树立绿色建筑的良好形象。

假绿色建筑盛行

虽然理论研究已经比较完善,但国家在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项目实践中的数量并不多,很多混乱,甚至更多的国内假冒绿色建筑,比如有很多绿色建筑开发商以此嘘头的营销炒作,这些举动的危害是绿色建筑的发展上先让人对绿色建筑的巨大认知偏差,从而使国家绿色建筑认证伤害的权威,其次是绿色建筑的实践开发一个真正的打击除了“热情” ,也有很大程度上是采取许多值得商榷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他们在某些领域,如垂直绿化的努力,自然通风系统等不一定代表因为使用了大量的高能量的材料或施工方法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水平,有时会因为缺乏配套政策不当造成更大的环境危害国家法规,这是缺乏相关的国家政策和法规,绿色建筑发展的缓慢。缺乏完善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标准,政府监管是不够的,所以对“绿色建筑大量的前期投入资金,完成投资相应的回报后也比较低,缺乏安全的投资开发商”所以,如果你不这样做贯彻国家政策导向和相关宏观调控,开发商不会有兴趣主动发展缺乏绿色建筑发展的信贷政策支持,发展这个吃力不讨好的项目在初期阶段必须靠经济激励制度

绿色建筑运营管理及相应的激励绿色建筑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过程中,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开始建造大楼刚刚完成了一个生命周期,在建项目的过程中,通过日常经营和管理措施保证了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绿色效应“绿色建筑运营管理单位必须建立一个可靠的、高效的绿色管理系统、管理程序和管理团队,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在建立绿色建筑专项资金发挥主导作用,与建筑和维护绿色建筑的激励和研发相关的技术和产品支持,开发研究和绿色建筑管理系统的相关理论,宣传和普及“可持续发展的上述总体目标,从法律的基础上、、政策环境、税制,如不同的监管者实施奖励:通过补贴、廉价的贷款、税收和其他财政激励措施,以促进绿色建筑技术和建筑绿色运行,绿色的维护,增强经济活力。或许,在这个阶段发展绿色建筑的管理制度不够全面,不够完美,但其有效性已逐渐显现,越来越更多的设计师按照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成为绿色建筑管理系统的行动宗旨,虽然还没有构成一个完美的系统,但监管系统,政府,业主单位被认为是希望的明亮的灯塔,引导现有绿色建筑体系朝着更加稳定、更深刻的方向发展。

篇8

关键词: 绿色建筑设计节能 特色要点

前言

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人都渴望回归自然,希望更多地与大自然接触,近年来, “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智能建筑”概念在建筑市场上日益热门。最常见的就是某些社区建设高档的园林景观提高绿化面积来宣扬是“绿色建筑、绿色社区”,还因此而提高售价,给人以绿色建筑要靠花大钱来做的错误概念。本文对绿色建筑的一些相关设计概念及思路作予论述,望有助于此理念的推广和应用。

1 “绿色建筑”的概念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利用了环境因素,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行助设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的建筑。因此,“绿色建筑,可以理解为在建筑寿命周期内,通过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各种废物的产生,实现与自然共生的建筑。是指以消耗最小的能源、资源与环境损失,换取最好的人居环境的建筑。绿色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化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

绿色建筑具有选址规划绿色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综合措施有效节能、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不仅可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绿色环境的冲击最小。

2 绿色建筑设计特色

所谓绿色建筑设计,是指紧密结合当地情况及用户需求,采用一系列先进材料、机械和控制技术,使楼字系统最佳化,在为用户提供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大大减少能耗、水耗以及废水处理等运营成本。绿色建筑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从对环境影响、建筑物内环境和全寿命周期投资等角度综合做出决策。一座建筑物的“寿命”跨越它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直至其最终的拆除或再利用。在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阶段,所做的决策会直接影响以后各阶段的费用和效率。但负责建筑物设计、施工以及做出初投资的,往往和使用维护建筑、承担其运行费用、支付雇员二资和利息的不是一个单位。这就导致许多建筑在使用中出现各种由于设计不当引起的问 题。绿色建筑设计需要从一开始就考虑到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表现,在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的基础上,不是仅仅考虑节省初投资,还要考虑节约运行与维护费用。也就是说,绿色建筑关心的是建筑物“一生”的“健康状况”。

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近年来许多国家发展了各自的绿色建筑标准和评估体系来推广和规范绿色建筑的目标,这些评价标准和评估体系设立了数百道门槛,其中关键的是六大要点:一是选址和规划是否合理.绿色建筑必须尽量保护原来的生态系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且要充分考虑有合理的自然通风、日照、交通等;二是是否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循环使用,绿色建筑必须降低资源消耗,并尽量使用再生资源;三是是否采取了各种节能措施,以有效减少能源的消耗,是否尽可能地采用了如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能等自然能源.四是是否尽量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并采用各种生态技术实现废水、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使其得到再生使用;五是是否有效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质的含量,使室内有良好的日照、自然通风和一定标准的舒适度,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质量。六是是否具有建筑功能上的灵活性、适应性和易于维护的建筑体系。

4 绿色建筑设计要点4.1重视整体设计整体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绿色建筑的性能及成本。建筑设计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绿色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如热带地区使用保温材料和蓄热墙体就毫无意义,而对于寒冷地区,如果窗户的热工性能很差,使用再昂贵的墙体保温材料也不会达到节能的效果,因为热量会通过窗户迅速散失。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将有限的保温材料安置在关键部位,而不是均匀分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有些类型的建筑如内部发热量大的商场或实验室,没有保温材料利于降低空调能耗,也会更利于节能。

4.2 因地制宜

绿色建筑非常强调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绝不能照搬盲从。气候的差异也使得不同地区的绿色设计策略大相径庭。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它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在日照充足的西北地区,太阳能的利用就显得高效、重要。而对于终日阴云密布或阴雨绵绵的地区则效果不明显,甚至可有可无。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应该在建筑保温材料上多花钱、多投人,而南方炎热地区则更多的是要考虑遮阳板的方位和角度,即防止太阳辐射和避免产生眩光。某种建筑平面或户型在一个地区也许是适合气候特点的典范之作,而搬到另一个地区则会成为最蹩脚的抄袭。

4.3 尊重当地环境

在保证建筑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经济性基础上,在建筑规划、设计的各个环节引入环境概念,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设计时须结合当地生态、地理、人文环境特性.收集有关气候、水资源、土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系统、人文环境等资料,力求做到建筑与周围的生态、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增加人类的舒适和健康,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

4.4 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它包括: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材料,抑制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辐射、电波、气体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室内具有优良的空气质量,优良的温、湿度环境,优良的光、视线环境,优良的声环境。

4.5 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

它包括:根据日照强度自动调节室内照明系统、局域空调、局域换气系统、节水系统.注意能源的循环使用,包括对二次能源的利用、蓄热系统、排热回收等;使用耐久性强的建筑材料.采用便于对建筑保养、修缮、更新的设计;设备竖井、机房、面积、层高、荷载等设计留有发展余地。

4.6 使建筑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

这一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l )对古建筑的妥善保存,对传统街区景观的继承和发展,2 )继承地方传统的施工技术和生产技术,3 )继承保护城市与地域的景观特色,并创造积极的城市新景观;4 )保持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使居民参与建筑设计与街区更新。

篇9

【关键词】乡村绿色住宅;研究进展;概念;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村镇的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截至2007年末,全国村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29.2m2。面对新农村建设中飞速发展的村镇建房与无限膨胀的建筑能耗及相关问题,如节地、环保、节能、节水、废物利用以及新能源的应用等,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乡村住宅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住宅的可持续发展应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而绿色住宅必然成为乡村住宅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趋势。

1.乡村绿色住宅的相关概念

1.1乡村住宅

乡村住宅,又称农村住宅或农舍。通常是指从事农业的农民以自然村为单位的住宅区和经过科学规划的乡镇住宅区,它体现了自身久远的历史演进过程、地缘地貌特征、地域风土以及住宅主人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等。

1.2绿色住宅

2006年建设部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作出如下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研究进展

2.1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o Soleri)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提出“生态建筑学”(arology)的新理念。1969年美国风景园林师麦克哈格(Ian L.McHarg)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中,提出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应协调发展并探索了建造生态建筑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它标志着生态建筑理论的正式确立。

20世纪70年代德国开始进行生态建筑的研究,在建筑节能、节水、太阳能利用、生活污水处理、屋顶绿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已使德国成为生态建筑和建筑新技术的展示地,开发的各种节能设备、技术已在建筑设计中广泛应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建筑师戴维・皮尔森(David Pearson)在其著作《自然住宅手册》(The Nature House Book)中明确了盖娅住区的3个设计原则:一是为星球和谐而设计;二是为精神和平而设计;三是为身体健康而设计。

1990年美国建筑师协会(AIA)以及美国环保署开展了一项“ERG计划”,考察建筑产品在其用于建筑之前和之后对环境的影响,它涉及从材料的制造、安装、使用,到它们在建筑被更新或废弃后的再利用,以及循环再生或抛弃这一全过程的评价。1991年,布兰达・威尔和罗伯特・威尔(Brenda a nd Robert Vale)合著的《绿色建筑学:为可持续发展而设计》中提出绿色建筑应具有6项原则,即:节约能源、设计结合气候、能源材料的循环利用、尊重用户、尊重基地环境、整体设计观。1993年,由美国国家公园出版社出版的《可持续设计指导原则》(Guiding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Design)一书提出了可持续建筑设计的目标和原则。1995年,美籍荷兰建筑师西姆・冯・德・莱恩(Sim Van der Ryn)和S・考袄(Stuart Cowan)合写了《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一书被誉为建筑学、景观学、城市学、技术学方面的一次革命性尝试,提出了5种设计原则和方法:设计成果来自然环境;生态开支应为评价标准;设计结合自然;公众参与设计;为自然增辉。

2.2国内研究进展

20世纪80年代顾孟潮就提出了“未来的世界是生态建筑学的时代”的观点,1994年5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

2001年,建设部通过《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生态小区的概念、内涵及技术导则;2001年开始实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1年我国第1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出台,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节约资源、防污染、保护生态为主题,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推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专家就黄土高原生态居住区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完成了我国生态建筑又一突破性成果。另外,北方严寒地带节能研究,以及生态城市的规划、西北地区传统窑洞的改造、生态厕所、太阳房、掩土建筑、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节能等都显示了我国在生态建筑理论及实践上的不懈努力。

除此之外,2005年天津大学曲静的硕士学位论文《小城镇绿色住宅研究及示范工程设计》中列举了调研所得大量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全国不同热工分区典型小城镇住宅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还详细介绍了依据这些成果进行的该课题的示范工程设计(选址在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并对我国绿色住宅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3.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乡村住宅建设,但是城乡差距还是在不断加大。乡村绿色住宅发展受到种种问题的限制。

3.1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一是炒作概念。绿色住宅被作为一种房地产开发商的营销策略,借此概念炒作提升房子的层次和品味;二是绿色住宅不是当务之急,现阶段无法实现,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三是将绿色住宅等同于住宅加上绿化,片面地认为住宅周围绿化率高的就是绿色环保的;四是将绿色住宅等同于健康、无污染住宅;五是绿色住宅增加了造价和管理费用,代表着时尚和前卫,是一种高档的奢侈品,根本不适合在经济实力相对较差的农村建造。

3.2缺乏系统研究和设计

由于我国绿色住宅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而且大部分研究都是从本专业角度出发,缺乏各专业间的合作和交流。而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没有进行整体考虑,设计师更多的是在建筑设计过程基本完成后才去考虑绿化、围护结构节能和新材料的应用。单一地追求建筑节能或是绿化率的提高,并不意味着整体可持续性的提升。

3.3缺乏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有关绿色住宅的研究大多都停留在绿色住宅设计的理论阶段,设计原则、理念以及策略方面,还有涉及了一些国外先进绿色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针对乡村地区的工程实践研究则很少。

参考文献

[1]薛健,陆作兴.世界住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篇10

[关键词] 绿色建筑 房地产 营销策划

一、引言

近几年我国城乡建筑发展十分迅速,房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建筑节能的问题成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确定了与绿色建筑相关的一系列标准,它的普遍推行必将对现有的房地产开发各个环节带来一定的冲击。本文将集中分析房地产营销策划环节,探讨现有的房地产业向绿色建筑时代过渡期中的营销策划各个阶段的相应调整。

二、绿色建筑背景下房地产营销策划分析

我国房地产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房地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趋向理性化;与此同时,过去那种简单的楼市买卖观念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房地产市场营销模式也发生了变革,继而营销策划也随之调整。房地产营销策划的内容主要由三部分构成:项目判断、概念设计和广告媒体。

1.项目判断阶段

伴随着绿色开发标准的建立,可以预见房地产开发市场的准入门槛将会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至于提升多大的幅度将首先取决于社会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房地产的策划人员来说,在项目判断这一阶段对开发成本的预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市场定位。一方面,绿色建筑强调无污染。这必然对建材、建筑工艺、设计方案等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使得绿色建筑的开发承载的责任与义务增多,成本相应提高。在项目开发阶段,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绿色建筑又具有地域性特征,使得开发成本进一步增加。因此这一阶段直接影响着开发商的投资决策,决定着整个项目的成败。开发商应该在分析市场需求的同时,考虑社会效益,而且要更多的关注社会效益,不单单是为了一己私利。那么对社会效益的关注应该成为项目判断环节的一个基本准则。

2.概念设计阶段

概念设计是指运用崭新的设计理念将项目的最大价值诱发出来。对于概念设计来说,一方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能够为全行业提供一个协调行动的模板,加强对环境重要性的认同,引导开发商按统一标准去进行绿色开发。另一方面,这一标准不仅针对开发商,还面向消费者(业主)。这样就避免开发商鼓吹自己的产品蒙蔽消费者,完全做到了公开。同时在概念设计中,人们对于绿色的相关概念设计也更加清晰。随着消费者和开发商对绿色建筑的认同,将进一步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而深化中的绿色建筑反过来又会给绿色建筑的标准化发展开辟道路。

3.广告媒体阶段

广告是联系开发商和消费者的桥梁,广告创意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项目与消费者沟通的有效性。目前我国节能建筑市场不是很景气,其中部分原因是消费者建筑节能意识薄弱。业主对节能效益认识不够,不愿花费较高成本购买节能住宅,节能市场上缺乏需求动力,导致开发商做节能成本风险增大,从而形成节能消费市场恶性循环,给建筑节能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在大力发展节能产业和节能技术同时也要提高大众节能意识,合理引导消费者消费观,必须在广告与媒体阶段以恰如其分的方式让社会公众所深度认知,并进而建立广泛的社会认同。这就要求其完全有别于以往房地产市场广告策划中众多卖点的包装和修饰。它的公益性、开放性必须要在这一环节中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大力度宣传绿色节能建筑意识,加快绿色建筑的新技术、新产品和管理经验的推广。广告策划中市场推广的众多策略同样适用于绿色项目的推广,关键是要注意市场的创新,同时聚焦于如何引导消费者。进而推动绿色建筑差异化发展,并在产品实践中不断完善绿色建筑的开发结构,以适应更多建筑类型、更多社会人群的的使用需求,以规避国家强制规范导致千城一面的城市格局。

三、结论

高速城镇化和能源危机要求房地产业逐渐向低能耗发展模式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进程中,房地产营销策划也呈现了一系列规律和特征,在了解熟悉、运用上述规律的基础上,重视房地产营销策划中项目判断阶段的市场定位,做好概念设计阶段的信息整合,完成广告与媒体阶段的调整,对推动绿色建筑的顺利施行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住 宅:跨世纪发展热点聚焦.99中国住宅发展论坛文集[A].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