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0 17:3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诗词教学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引言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人类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基础学科之一。物理学研究对象的“物质”不仅包括日常能见各种物体,还包括肉眼不可见的分子、原子、质子以及大到星体、星体之间的运行规律。物理学也是与生活联系特别紧密的学科,同时也是初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涵盖了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和声学等等,其中概念、定律、定理众多,有些内容甚是抽象且复杂,初中生一般年龄在13~15岁之间,虽然该年龄段的认知能力、记忆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抽象思维水平仍然较低,抽象思维能力还相对不成熟,对于那些抽象、复杂的概念、定律、定理有时难以理解,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分数为导向的压力下,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以听为主,这种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出现了众多弊病,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对物理课程产生厌学情绪,影响着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质量。因此如何有效改进物理课程教学方法,提升物理课程教学效果,是每位物理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2011年出台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灵活采用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手段、形式多样化”。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最璀璨的内容之一,古人在创作时巧妙地借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中国不少古典诗词中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诗词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不仅可以使文学欣赏和物理知识互相渗透,还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以及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面。
二、古诗词引入初中物理教学
(一)分析古诗词背后蕴含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智慧的源泉”,古诗词作为我国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古人对大自然、对日常生活的入微细致的观察,用精炼、鲜明、形象、生动的词语所做的描述。教师教学中可以采用古诗词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如,讲授声学部分知识时,引用唐朝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介绍钟声是受到大钟外力撞击振动而产生的进而引入声音是物质振动而产生的概念。在教授力学部分内容时,使用唐朝诗人杜甫的《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形象直观地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概念。利用唐朝诗人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来说明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是反射,以此讲解光的反射的定义。通过古诗词引入物理概念、定律、定理进行讲解,不仅能增加物理课的趣味性,还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大自然的奥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古诗词,分析古诗词背后蕴含的物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古诗词,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落实、响应《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的要求,近年来,在中考、各种适应性等物理试卷中,有关分析古诗词背后蕴含的物理知识的考题也层出不穷,比如:“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说明拉开的弓具有能,“北风卷地百草折”说明风力可以使草发生(赣州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诗句说明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这一过程能量转化情况是能转化为能(哈尔滨市)。“人在舟中闭目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对和的相对性的生动描写(辽宁省)。使用古诗词介绍物理学概念、定律、定理的同时讲解有关以古诗词形式出现在物理学试卷中的题目,让学生了解考试试题可能出现的新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三)利用物理知识“批判”某些古诗词,提升思维能力
古诗词是中华文明五千年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但受制于当时自然科学水平的限制,难免有部分诗人在创作诗词时,可能存在失误,譬如南北朝时期周兴嗣编纂的《千字文》中“露结为霜”,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冰晶,霜呈白形,而非来源于露,露是由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表或地物上凝结形成的小水珠。在讲授物态变化这部分内容时,使用物态变化中的概念纠正“露结为霜”的失误,要求学生用批判的态度去欣赏鉴别,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总结
物理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高品位的文化,古诗词作为我国灿烂文化的精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古诗词,不仅是落实《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强调的“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还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提升思维能力。对于物理教师而言,要有学科渗透的意识,在备课时积极收集相关资料,或者与语文教师交流获取相关知识,这样也可以提升、扩展教师自身知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课堂适时引入古诗词,还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探索其他学科中也可能存在的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
[1]高华,樊振军,张强.《“文科物理”课程教学内容遴选的几点思考》.《中国地质教育》,2010年第02期.
[2]马成英.《巧用古诗词———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成功(教育)》,2013年第23期.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有效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伟大成就,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瑰宝价值。古诗词利用其较文章而言更加简短的篇幅、凝练的字句,表达诗人的情感,或豪放,或叙事,或寄情山水,或儿女情长,或报效祖国,或思乡无眠,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诗人内心的深厚情感在诗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初等教育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古诗词不仅仅是为将来学习古铺垫,而更是要培养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思维捕捉力以及感受语言美感的能力,从而起到陶冶情操、培养小学生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作用。
一、意境赏析、以图辅之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丰富的想象力是进行古诗意境赏析的起点,帮助小学生在思维脑海中形成诗中的意境图。然而,这种想象力却着实不够充分,对于想象力还比较模糊的小学生来说,想象出的意境会显得苍白无力。图画、漫画在这时就弥补了小学生想象力的不足,为古诗词的意境赏析打开了一扇大门。
例如,在教授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教师在讲解诗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勾画出诗人游园未成,却仍感叹“春色满园关不住”的雀跃心情,以及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的意境。而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游园不值》的图画,使学生对于诗中诗人所说“不值”、“应怜”、“久不开”、“关不住”、“出墙来”等意境产生深刻的理解。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小学生对于图画的喜欢更胜文字,教师要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这一点,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想象力更丰富。
二、诗中情境、以演践之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有效性教学亦离不开这种教学方法。在许多古诗词中都有情境的体现,比如一些田园诗,田园式的创作风格或体现童趣,或抒发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在这类诗中不难看出诗人对于仕途不如意的自嘲心态。教师在教授这类诗作时,要把握住诗中活灵活现的情境,让学生成为诗中的主人公,亲身表演出诗中的情境,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诗中写道:“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注意本诗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两句描写的是,儿童们奔跑着追捕那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然而,黄色的蝴蝶却飞到一片金灿灿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找不到了。这两句描写的孩童追蝶图,是一个持续的动态图,教师可利用此点,让小学生们自己表演追蝶嬉戏的画面,充分体会诗中的童趣。
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好奇程度很高,也喜欢表现自己,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创设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通过表演展示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情境,为教师的情境升华做铺垫。
三、体会诗情、以诵悟之
古诗词的写作形式,体现出我国古代书面语形式,无论从何种角度看,都与今时今日有着巨大的差异,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比较吃力,教师也要进行充分的备课才能讲解好,而诵读便是能够解决这一困扰的有力手段。“诵”是一种学习方法,是小学生必用方法之一。古诗词便需要小学生多“诵”多“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中包含的韵味,体会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
例如,在讲授王昌龄的著名边塞诗《出塞》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诵读,体会诗情,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诗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此诗被称为“唐朝七绝之首”,是著名的感慨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教师讲解诗意以及诗中所含情感后,让学生朗读进而背诵下来,体会作者的无奈,以及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希望卫青在世的深沉却又激昂的爱国情感,引起学生的爱国情感的共鸣。
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基础,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的同时,还要将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体会作者内心昂扬激愤的爱国情操的同时,引发内心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
综上所述,在古诗词的意境讲解中,教师结合图画使枯燥的文字更加生动逼真,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图文概念,以图辅之;在讲解古诗词的情境时,教师不妨将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亲身体验诗中描绘的动态图,以演践之;在讲解诗中所包含的情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诵,让学生更好地领悟作者的深沉情感,以诵悟之。总之,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要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传神意境 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教师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经验,挖掘能够降低古诗词教学难度的教学方法,寻找捷径,为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铺设坦途,让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陈晓秋.新概念指导下的古诗教学――试论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04(10):34-3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3
一、初高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严重
虽然国家不断的在倡导素质教育和学生综合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中高考已经成为了人才选拔的主要方式,因而许多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当中更多还是关注于分数和成绩。在这种教育理念之下,就使得分数已经成为了评判一个教师或者是一个学生的教与学是否具有成效,是否是一种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在这种评判机制和体系之下,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就局限在了对于字词句法的讲解,学生们的学习也被限制在了片面的背诵和记忆方面。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许多学生不仅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了一种抵触的情绪,同时还由于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和教条化,从而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并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也不能够满足现今对于素质教育和人才全面发展和培养的需求。
(二)忽视了朗诵的潜在意义
就目前初高中古诗词的教学来看,基本都是由教师进行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和讲解,而学生们在课堂当中则是一种疯狂笔记,课后则是疯狂背诵的状态。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当中,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人们都更加讲求速度,但是仅仅注重速度的提升而不关注于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的提升只会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对于古诗词学习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古诗词当中所创造出来的意境和美感。而通过朗诵不仅能够使学生们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这一过程当中,而且还能够加深学生们对于作者情感和态度的感受和体会。就我们经常所谈到的熟能成诵,实际上并不是要求学生机械进行很多遍的快读,而是通过一种朗读的方式来使学生在脑海当中创设出相应的意境和情境,从这个角度而言,朗诵比死记硬背更加具有记忆成效。
二、初高中语文古诗词混合教学的方式
(一)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混合式教学是目前许多教师乐于采用,但是在真正实施过程当中却会出现许多的问题,要么就是混合的过程过于简单化因而并不能够达到混合教学的实际效果,要么就是混合的方式和过于复杂,内容过于庞杂,从而导致了教学无法有效推进。而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实际上就是最早提出的混合教学的概念和方式,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g进步而不断生发出来的。将现代化网络化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结合,通过两者互补来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比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谈一谈他们事先查询到的相关资料,之后再由教师对其背景、主要内容和勾勒出来的意境进行总结和概括。在学习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补充发言或者是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们欣赏网络上据此古诗词创作出来的图画,也可以痛过配乐的方式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古诗词的朗诵。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们更多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学习当中的,通过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通过感官的刺激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基于学习目标进行混合
学习目标是一堂课教学所要达成的教学效果和目的,因而在进行混合式教学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对于学生培养的方向和所需要使他们发展和提升的能力。而在对学习目标进行混合的时候也需要对多种学习资源和方式进行整合,将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育理念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的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就初高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内容和目标来看,更多是要求以诗歌意境来使学生们体会到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们的知识理解和意境感知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声声慢》的时候,其中主要是一种较为悲凉的愁绪,因而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从“黄昏”这个角度和意象去体味词人所寄予和抒发的悲凉和凄惨。通过对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这些叠词的分析和意境的探索,能够使学生们在准确把握诗词意境和作者情感的同时,提高他们对于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以此达成对于学生情感态度和知识探究能力的培养。
篇4
古诗词自主鉴赏能力从属于自主学习范畴,属于自主学习能力之一。教育部在颁发的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意义,要求学生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积淀,培养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从高考要求来说,诗词鉴赏已成为重要的一部分,而许多学生这一项得分却不高。因此,无论从学生的升学角度出发,还是从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角度出发,研究高中生诗词自主鉴赏教学已是迫在眉睫。在教学中,笔者一直深入思考,实践摸索,致力于探索一种具有操作性、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鉴赏能力的模式。即从古诗词鉴赏出发,借助现达的网络信息技术,创造一种融古诗词朗读、吟唱,鉴赏写作,鉴赏表演比赛为一体的自主学习模式。
鉴赏前的准备:编订《高中生古诗词自主鉴赏基础知识手册》,学生人手一册,要求每位学生认真研读,初步自主掌握古诗词鉴赏的一些基础知识、重要概念。由于所任教的学生缺少诗词鉴赏的经历与经验,所以按照由易入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了古诗词自主鉴赏能力培养三步走策略,即开设教师主导鉴赏课——学生半自主鉴赏课——学生全自主鉴赏课三种课型。开展学生古诗词自主鉴赏的时间安排:鉴赏活动前期以课堂为主,课外为辅;随着学生自主鉴赏能力的逐步提高,渐渐变成以课外为主,课堂为辅,以课堂为点,课外为面,以点带面开展古诗词自主鉴赏活动。具体实践如下:
一、开设教师主导鉴赏课
以教师为主导的古诗词鉴赏课,重点讲授鉴赏的步骤、技巧和重要方法等等,并且努力使这些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在日常鉴赏活动中,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尤其是遇到难度系数较高的诗词鉴赏活动,难免有畏难情绪,所以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是一种必要的、有益的尝试。通过鉴赏苏教版《采薇》、《念奴娇·赤壁怀古》、《登高》、《桂枝香·金陵怀古》等大量优秀古典诗词来落实以下教学目标:①了解中国诗歌发展的历程,培养民族自豪感。②感知意象,了解诗词中所包含的景物美和人物形象美,从而提高鉴赏能力。③领略意境,能从诗词的景、情、境三个方面入手,将外在客观的景象化为内在的情感,从中体会不同的诗歌意境以及思想感情。④品味语言,通过品评字词句,掌握诗词语言的特点,理解诗词中字词句的独特含义,提高学生的炼字水平和分析能力。⑤鉴赏写作技巧,掌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化用典故、对比衬托等手法,评述作者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⑥了解古诗词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流派和诗人,做到知人论世。⑦通过对古诗词内容的分类鉴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古诗词鉴赏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和审美等能力。
本阶段教师主导鉴赏课的开设,结合了学生古诗词鉴赏的“现有发展水平”,注重培养学生鉴赏兴趣,夯实根基,为后两步作铺垫。
二、开设学生半自主鉴赏课
在听了教师大量主导鉴赏课后,学生开始尝试对古诗词进行半自主鉴赏,组织形式如下:学生自选古诗词(不限范围)——自己查阅资料——自己组稿或制作课件——自己选定鉴赏方式上课——学生自评打分——学生自行将鉴赏资料上传班级博客,老师加以适当点拨、点评。这一环节允许并大力提倡学生查找资料,然后从自己的鉴赏角度或与小组同学相互讨论后动笔组稿。
例如,学生制作简易课件上鉴赏课,在鉴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用典的时候,他只提问同学们“辛弃疾的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同学明确回答“用典”后,他又问“用了几个典故”,而没有更深入地提问什么是用典,用典有什么作用。
笔者做了补充和点拨:在刘勰的《文心雕龙》里诠释了“用典”,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典的目的就是以古证今,借古讽今,借古抒怀。典故的来源包括记载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俗掌故、寓言佚闻等。典故的使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开设学生全自主鉴赏课
经过一年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诗歌鉴赏基础知识和重要方法的学习,教师主导鉴赏课的示范以及学生半自主鉴赏课的训练,现在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是时候放开手脚让学生尝试全自主鉴赏古诗词。这是检验学能否致用、自主鉴赏是否有效的关键环节。
学生进行全自主鉴赏的组织形式如下:学生在一定的范围(限定在苏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五所选古诗词、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鉴赏选读》三部分内容)内选诗词——学生进行全自主鉴赏,撰文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可以不受现有的观点或看法拘束。
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己组织,开展诗词自主鉴赏比赛。参赛形式可以个人参赛(参赛者自己先朗诵再鉴赏),也可以组合参赛(其中一人朗诵或吟唱,另外一人鉴赏)。具体流程如下:语文课代表制定评比规则、组织赛程——学生自己事先撰文——学生担任评委——评委即兴提问——评委综合打分——评委当堂点评——评委当场公布比赛结果,各评委当天整理出简短评语,并上传到班级公共博客。在这些鉴赏活动中,所任教的高二两个班级的所有同学都积极参与,并写出了能独抒己见且形式丰富的鉴赏文章。
篇5
一、用背景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1、动态资料,生动形象。
现代教育教学中电教手段的应用对于课堂教学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那么我就在古诗教学中把电教手段应用其中,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故事的热情。例如:《村居》这首诗描绘了初春农村明媚的风光和儿童们放学后、放风筝的有趣情景。在课前我没有先让同学们去朗诵古诗,而是将小朋友放风筝的视频先播放给同学们看,同学们一个个看得手舞足蹈,我便在同学们欢快的热情中导入此诗。我说:“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大诗人高鼎是如何来描写小朋友放风筝的情景的呢?”这时候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来听我给他们朗读这首古诗并很快按照我设计的思路领悟了这首诗的含义。可以说在这里电教手段为古诗的教学提供了帮助,为学生理解此诗做了铺垫,真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静态资料,直观明了。
古诗词还牵涉到不少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借助其它学科的教学图片、幻灯片等创设情境,在此情境中,潜心分析,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如教王维的《送元二使西安》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可借用历史学科的《盛唐时期疆域全图》。元二是王维的好朋友,两人在渭城话别,然后穿越阳关,远去西安,千里迢迢,关山万里,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在图中标出古渭城(今陕西西安西北),古安西(今新疆库车县),古阳关(今甘肃敦煌一带)。孟浩然与李白在黄鹤楼告别,顺江而下去广陵,在图上标出黄鹤楼所在地(今湖北武昌)、标出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从图上学生 可以直观地比较,元二向西去,去苍凉荒远的安西,孟浩然向东,去繁华富庶的扬州;难怪王维满含忧伤凄凉,李白满心高兴欢畅。在此情境中,无须教师多讲,学生的所学所得却过目不忘。
二、巧借音乐,诵读诗词
1、音乐铺路,引入情境。
小学生对音乐都非常敏感尤其是儿歌,所以我抓住这一特点有的放矢地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一些描写动物的古诗中有一首诗叫做“鹅”这首诗学生并不陌生,有不少的学生在学前就已经会了!随意学生对于这首诗并没有太多的新鲜感,我针对于这点便在课前播放相关歌曲,让学生听一听,猜一猜唱的是什么动物,这立刻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把他们带入课文的特定情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乐曲抒情,创设情境。
古诗词节奏,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音乐又是听觉语言,是人类心灵的诗章,二者具有相通共融之处。通过音乐设置情境,能够渲染气氛,烘托诗境,奏响诗词的主旋律。在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选用播放了与所教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那舒服缓、轻悠的旋律拔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那深情古老的乐曲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一千多年前的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他们仿佛看到了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欢饮、拥抱、握手。分别后,诗人一直翘首凝望,伫立江边,虽然船帆的影子已消失在天水之间,但诗人仍神驰目注,久久不忍离去。他对故人的思念就象这不尽的长江水,绵绵不断;他心潮起伏,他年轻时的向往,不也正像这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用音乐语言诠释了诗歌语言,使学生对本诗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
托尔斯泰说过:“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理解……”音乐与诗词结合,让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扩大了思维的空间。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到了那难以言状的美,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当然,如果教师能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能发挥自己的声音特点,进行配音朗读,在音乐与课文共同交融的审美氛围中,或激越高亢,或轻慢舒缓,那么学生会更易受感染,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描绘诗词画面,创设教学情景。
别林斯基说:“诗歌不能容忍无形态的,光秃秃的抽象概念。必须使思想渗透体现在生动而美妙的形象中。”这正是中国历代诗人、词人所追的艺术境界。一首首好诗、好词创造了我国古诗词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诗中有画”,即使是很富有哲理的诗,也是思想包盈于形象之中,智慧闪烁于形象之上,我们不妨以此特色设置教学情景,师生亲自动手,用丰富的色形,优美的线条、整合的画面,将无形的诗词形象变幻成有形的视觉形象,在愉快的情境中,在活跃的课堂气氛里,领悟文字的内涵,体会意境的高妙。
在小学古诗当中有一首诗是《古朗月行》这首诗描写作者儿时对月亮的神往和遐想,写出了儿童的天真、好奇的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单纯、可爱!在教授这首诗的时候我让同学们反复朗读了这首诗同学们也理解了这首诗是描写月亮的。我让同学们自己用彩笔在画纸上画自己眼里所看到的心里所想象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和作者所观察的月亮比一比看有什么不同?由于学生都特别喜欢画画所以有不少同学都用最快的速度画出了自己所理解的月亮。我便利用多媒体将学生所理解的“月亮”画和作者的对比!从而让学生们加深了古诗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四、调动记忆内存,创设教学情境。
有些古诗词所写的景和物,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 对于这些较熟悉的事物,不妨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搜索记忆,调动相关信息。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呈现有关名诗佳句。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可顺流而下,自然驶向新知识的彼岸。例如在讲述古诗《劝学》,我就利用多媒体,呈现一些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诗佳句。
《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劝君莫惜金缕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不知不觉就能学到很多的知识。
六、利用动画激趣,创设教学情境。
利用计算机的制作动画功能。将适用于动画展示的古诗词内容做成动画,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开启智慧,调动思维,增强参与意识。
篇6
笔者以为,古诗词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完整合理的艺术审美过程。从美学角度看,这个过程必须突出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强调学生主体对审美对象展开活跃的心理活动,使学生主体在追寻和发现中得到无穷乐趣。如果忽视了学生主体在诗词鉴赏活动中的能动作用,淡化了学生主体在诗词审美活动中的自主性原则,而是以一种刻板模式向学生剖析诗词意境,对学生审美能力的自觉形成十分不利。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学生这种审美的主观能动性呢?我认为当遵循如下原则:
一、注重学生审美心境的培养
心境是一种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人整个行动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因而能使一个人的活动和体验都染上一种情绪色彩。《淮南子齐俗训》说:“夫载哀者闻歌声而泣,载乐者见哭者而笑。哀可乐者,笑可哀者:载使然也。”这就说明一个人心境的好坏,不仅能强化或钝化他的五官感受力,而且还有可能引起完全相反的感受。古诗词审美也是这样,学生以恰当的情绪状态进入诗词意境赏析,能动性必强,效果必佳;以不当的情绪状态进入诗词意境赏析,能动性必弱,效果必差。因此,古诗词教学一定要注重学生审美心境的培养,一定要让学生带着和诗词相应的情绪色彩进入诗词审美学习。这是发挥学生审美活动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审美心境的培养是个复杂的心理工程。它的完美竣工取决于心理诱导的深入。一般说来,设计好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导语是培养心境的第一步工序。导语的情绪色彩应和诗词的情感色彩声气暗通。我们选用好的导语去震动学生的心灵,以求先声夺人之妙。其次,要注重吟诵对培养审美心境的特殊功效。古诗词毕竟是语言艺术,汉语言是优美的,古诗词语言更优美;古诗词语言大多可以配乐吟唱,因而又具有极强的音乐性。我们吟诵就要吟出诗词的情感味、音乐味,让学生在听吟或自吟中产生特定的审美心境。
再次,要注意教学辅助手段的恰当运用。如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利用挂图解说、乐曲欣赏或幻灯片等教学辅助手段,物化诗境诗情,对保持学生审美心境其作用就不可低估。只有这样反复刺激,学生的审美心境才有可以产生并强化。 转贴于
二、激励学生追求诗象审美的重旨效应
良好审美心境的培植最多只能为审美活动能动化展开蓄势,但终究不是学生主体能动化的审美活动。学生审美活动能动性展开的最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对诗词意蕴进行深层次自觉把握。而诗词意蕴一般又是寄托在诗象当中的。因而,对诗象进行自觉审美体验就成了对诗词意蕴进行自觉把握的关键,也就成了学生审美活动能动化展开的关键。如何使学生对诗象的审美达到自觉程度?这又需要我们指示学生诗象审美的方向。只有方向明确,学生审美的能动性才有可能暴发。因为方向和审美兴趣、活动强度等密切相关。而这个方向就是追求诗象审美的重旨效应。
所谓诗象审美的重旨效应,是指诗词物象情感体验的多重性功效。也正是这种旨趣追求,激发了学生审美思考。而培养审美意识,又在于巧妙点拨,调动学生联想力。我们应激励他人敢于根据诗象描写的特征指向去领悟诗象的“韵外之致”。这样既避免了要领化剖析的单调乏味,又体现了学生审美活动的能动性原则,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
三、建构诗词审美的动态化模式
古诗词教学为什么一味徘徊于语言化、要领化剖析的老路,学生审美活动的主观能力性为什么一直得不到合理培养,原因又在于我们没有帮助学生建构一个动态化的诗词审美模式。学生审美活动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必然丧失自我意识,而建构一个动态化诗词审美模式就等于交给学生一人具有操纵性的审美方法。有方法指导的审美活动才是自觉的审美活动。它可以激发学生尝试的欲望。正是在这尝试中,学生的能动性才得以极大发挥。
篇7
【关键词】古诗词 诵读 目标 创新
在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中,古典诗词历经了几千年岁月淘洗流传下来,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是传统文化中的奇丽瑰宝。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蕴厚重,意存高远,能够感化人,启发人,教育人,团结人。它如璀璨的明珠照耀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德育即根,只有培根固本,民族之树才能枝繁叶茂,勃发生机。
幼儿诵读古诗词,从而认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了解先辈的心境;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加强人文修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这是幼儿园语言领域的目标要求:“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幼儿应“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然而,幼儿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感情体验,对传统文化知识接触不多,要想让他们喜欢古诗词、热爱古诗词,需要教师花一番功夫。我们从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所提倡的创新性阅读中得到启示,以培养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终极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以下几种古诗词诵读教学方式。
一、诗中掘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孩子不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便不会有创造性思维产生。为了让孩子在积极的思维中对古典诗词产生探究感,教师常常向孩子激疑。如教《春晓》时,教师问“花落知多少”句中的“知多少”是“知”还是“不知”?在这看似无疑处设疑,能引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有的孩子说,“知”就是不知,一觉醒来不知掉了多少花朵;有的说,“知”就是知道,因为“夜来风雨声”,诗人一夜没睡好觉,所以诗人知道花落了很多;还有的说,“知”既是知道又是不知道,因为诗人听到了风雨声,所以知道花落了很多,但究竟落多少却不知道,也无从知道。各种理解拓宽了孩子的思路,丰寓了诗的意境,对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
二、诗词比读
比较是认识事物异同的方式,是启迪思维、深化理解的途径。阅读古典诗词时,教师应让孩子对诗词进行思路、中心、语言、意境比较等,在比较中读出异同、优劣。我们把《别董大》《赠汪伦》这二首诗教给孩子后,并让他们比较二首都写离别的诗在意境上有什么区别。幼儿通过品味、理解和体会,师生一起找出《别董大》以悲景写豪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奋发精神尽显其中;《赠汪伦》却是叙事体,“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激、依恋全在诗句之中。再如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体会“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孩子的眼界开阔了,创造性思维也得以发散。
三、实景赏诗
观察是思维的知觉。结合古典诗词教学恰当地开展一些走进大自然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和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体会李白是怎样与山融为一体,或者是在自然界中寻找知音与伴侣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同时缺少伴侣和朋友的孤独。学习“西江月”时,我提议家长在夏夜的晚上带孩子去看月亮,听鸟惊、蝉鸣、蛙噪这些校外夏夜特有的音响,以及夏天天气变化的突然和夜行乡间的轻松和有趣。分享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孩子的心畅游在浩瀚的苍穹,古人与我们竟是如此地接近!家乡中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是我们教学古典诗词的源泉,四季更替,山水日月更是我们教学古典诗词的天然道具。熟悉的画面,暗合的诗意,使孩子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描摩诗境
古典诗词是最袖珍、最精炼的文学样式,它往往借助意象来渲染气氛,借助跳跃的诗行来表达一种意境。课堂上教师要求有幼儿发挥想象,用描述的方式将这些诗词转化成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这不仅有助于幼儿读懂原诗,而且也使他们读出画面,读透意境。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在公园里享受春天的色彩。回到教室引导幼儿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出一幅彩画,使他们在体验创作乐趣的同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孩子动手绘图以后,我们再演一演“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让画面在幼儿面前立体化、活起来;在扮演诗中角色的时候,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绘出的而生活中有声动态的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也成功体验了诗的意境。学习完这首古诗后,教师采用以诗引诗的方法,把学过的《江南好》,学一学、画一画,在似曾相识的诗句中,再次体会到了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和诗人热爱春天的情感。
五、活用古诗
在孩子背诵积累了相当量的古诗词以后,教师鼓励孩子学以致用,把古诗词名句与口语结合在一起。当让孩子描述春天的时候用“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描述夏天或观赏荷花时自然而然地引用“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进而想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称赞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有一次,一位家长告诉我他们一家秋游,在山下停车在民族园吃饭,他三岁多的儿子,眼看大山,顺口说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当时不但家长很是吃惊,就连周围的旅客也很惊奇。家长一直在夸奖我们经典诵读教学开展得好。虽然孩子在运用诗句不一定很成熟,不是很恰当,但至少说明诗句进入了他们的生活,激活了他们的情趣,达到了积累与生命体验相结合,为以后丰富自己的气质和品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品味审美
美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心理引导和情感陶冶,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逐步培养其热爱生活,崇尚美好事物的精神境界,所以,在古诗文诵读教学中,不只是引导幼儿感知美、感悟美,同时还要逐步培养幼儿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幼儿诗词教学中,要引导孩子认真体会和领悟诗歌的内涵,同时要注重对美好事物的理解,培养其鉴赏美的能力,通过对诗歌描写的人、物、情、景的分析。知道为何美?美在何处。对美形成一定的判断和鉴别能力。如在教学《墨梅》这首题画诗时,孩子通过朗读,观看梅花视频和国画,想象意境,体会感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说出这首诗为什么美?美在那里?在思考问题的同时提高了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审美教育的目的。可以说,有了教师的创新教学,才有幼儿的创新学习。古典诗词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让古典诗词教学插上创新的翅膀,让孩子的创新能力与之一起高高飞翔,批判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继承,是我们幼儿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
篇8
【关键词】诗词鉴赏 高考 探究
古诗词自1994年引入高考试卷以来,至今已考查18年了。十余年间,除了1996年考的是元曲外,其余的年份均考查唐宋诗词。高考之所以选择唐宋诗词作为命题的内容,其原因是唐宋诗词体裁齐全、流派众多、名家璀璨、影响深远,代表了我国古代诗词的最高成就,以此作为命题文本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
一、避免失分的三要素
1.必须读懂作品。诗歌鉴赏,可以在“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任何一个“点”上命题,但无一例外的是,任何一道题都会是“考查一点,关涉全篇”的。所以,读懂全诗是解答鉴赏题的前提。就如要求鉴赏诗词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不能准确理解诗人在诗中描绘的意象,认识诗人在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就不可能把握诗作的内容,不可能参透诗作的主旨,也就不可能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没有读懂诗作,即使在解答其他相关试题时,也会因为缺乏对诗作的整体把握而出毛病。
2.必须掌握一些文学鉴赏常用的名词术语。“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形式”“修辞手法”“艺术风格”这些基本概念各是指的什么,又包含着什么,它们与相关概念之间有些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必须弄明白。笔者认为,此类知识性的问题,只要集中一段时间,花费一些精力,收集一批资料,增加一轮训练,就能较好地解决,考场上,那些张冠李戴、驴唇不对马嘴的答案一定会大大减少。
3.必须注意答题规范。考生能够正确地理解诗词,但不注意答题规范,不能恰当表述,同样会造成失分。因此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明确答题要求特别是隐性要求,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题目要求怎么答就怎么答,干脆利落,不要拖泥带水。所作答案要符合简答的一般格式,既要有观点又要有分析,观点要清楚明了,不能含糊其辞,分析要紧扣作品,不能东扯西拉。同时表述一定要规范,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二、古典诗词鉴赏高考复习策略探究
1.明确目标,避免盲目。高考既是对人才的选拔,也是对高中语文学习效果的检测。因此,它对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由前面两部分的分析得知,高考诗词鉴赏试题重在对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评价鉴赏能力的考查。我们在平时的诗词鉴赏教学中就应该注重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诗词鉴赏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把高考诗词鉴赏试题作为范例,结合教材和读本中的诗词内容,对高考诗词鉴赏试题考查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个知识体系,然后将这个系统化了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在诗词鉴赏学习中就有了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避免了他们在这方面学习的盲目性。
2.感知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词语言的特点是含蓄、凝练、音乐感强、有韵味的。鉴赏一首诗歌,我们应学会指导学生品味语言。首先要读,不是一般地读,而是用脑、用心地读,有感情地读,这样就会感受到适应思想内容的需要而产生的优美旋律,就会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思想内容就会从对语言的品味中表现出来。其次,品味诗词语言要了解诗词语言的特点,不同作者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杜甫的诗“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语言率真朴素,平白如话。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语言平淡真切。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对不同作家、不同的语言风格了如指掌,为诗歌鉴赏打好基础,以便考试时得心应手,答题准确。
3.评析炼字。仔细分析设计的问题,揣摩命题意图,弄清题意,找准答题的切入点,看题干限制,弄清问什么,避免先入为主,答非所问,解题时要注意题目要求:问怎样描写的,就要从正面与侧面,虚与实,动与静,时空顺序层次的安排,各种感觉的调动,意象的选择 ,修辞的使用等角度入手;概括某方面特点,只要简单的一两句;赏析则要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赏析思想内容,就要大处着眼,整体把握,有观点有根据,不要简单地翻译诗句;谈艺术技巧就应从用了什么技巧,这个技巧如何有利于内容的表达入手;谈语言特色则要分析语言风格是含蓄蕴藉还是直白晓畅,是典丽精工还是朴素自然等。
4.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在分析诗歌内容之前,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社会背景并学习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孟子说“知人论世”,了解一个诗人的性格特点、创作经历、风格特征对鉴赏其诗作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在鉴赏诗歌时我们只是就诗论诗,难免犯片面、盲目的错误。了解诗人生平、了解诗作背景,是我们把握诗歌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必经之路。在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时,一定要联系作者生平,联系作品的创作背景。
5.抓住题目,联想主要内容。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是以抒发真实的、强烈的、带有普遍性的情感为主要特征的。诗人描写人、事、物或景时,都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注入了他的思想主张。同时,诗还是叙述生活的艺术,是人生哲理的艺术反映,一般有理想信仰、人世经验、社会风云、生活智慧的闪光。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般不是平白直露,而是隐晦曲折的,需要考生深入领会把握。
有些古诗词的题目直接暗示了诗歌的主题思想,抓住诗歌题目,通过联想分析便可以大致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杜甫的《春夜喜雨》就是一例,假设在不知道诗歌内容的情况下只分析诗题,我们至少能获得三方面的信息,一是诗作的主要内容是在写春夜的一场雨;二是诗人的情感基调是欣喜而快乐的;三是诗人喜悦快乐的心情是由这春夜之雨引发的,那么这场雨一定是一场能滋润大地、滋润人心田的喜雨。通过解读诗题,学生便能简单明了地了解诗作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再加上对作品背景和诗人经历的分析,整首诗的基调其实已经掌握,分析鉴赏起来自然轻松自如。
要了解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感,关键在于如何看出诗词的情感来。首先,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从作品的整体上去把握,不能只抓住只言片语就下结论。其次,要关注题目及注释。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提示性,如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等。考题后的注释是鉴赏中必须加以关注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有意识提供给你的必要的暗示。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解题时一定要仔细研读。
三、结束语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中最精致、最灿烂的一页,是整个中学教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由于学生生活经验不同、艺术经验不同、思想水平不同、艺术灵感不同,他们在同一首诗中发现的世界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指导学生鉴赏古诗词,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就必须要求学生加大文化底蕴的积累力度,多背诵一些古诗词、名句名篇,多熟悉一些典故和古代文化常识。同时,在平时的诗歌阅读中,要注意揣摩、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自觉接受诗歌文学的熏陶,积极培养自己的文学修养。
参考文献:
篇9
一、意象分析的重要性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则是意的寄托物。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和情感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于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某种感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彩。
中国传统诗论中意象是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往往要联系人物的形象,因此,鉴赏诗歌,首先要知人论世,准确把握诗人的生平经历和他所生活的时代特征。其次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刻画人物的手法,分析诗歌当中出现的具体景物对人物情感的再现作用。最后,联系作者创作背景,进行有关人物的思想品质等方面深层分析。讲解古典诗词时,如果能给同学们讲清楚意象涵盖的意义,那么,他们对诗歌本身的含义理解会更深。
古典诗词教学中,我们发现,多数意象都有较为固定的意义。比如,古典诗词中的“柳”,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了解这些意象的固定含义对指导学生理解诗词本身有积极意义。民族地区学生的文化底蕴是十分单薄的,所以,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善于归类,努力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语言分析的重要性
《毛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要想更好地鉴赏和把握古诗词,必须了解诗词的语言特征。这一点既是鉴赏古诗词的基础,也是不同诗人在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的不同风格的表现。
诗词的语言和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较,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和跳跃性等特点。鉴赏诗词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和隽永,以及该诗人的语言风格特征。在教学中按两个方面去把握:
1.分析关键词的作用
刘禹锡的《秋风引》曰:“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萧萧送雁群”化无形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而至的秋风惟妙惟肖地写入诗篇。“朝来”一句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这就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它却依附其他事物的存在而随处可见。尤其是结尾句,更可以说明秋风已为“孤客”所“闻”。“秋风”是诗人吟咏之物,由秋风送来“雁群”,又由“雁群”引出庭树,由秋风中的“雁群”引起诗人“孤客最先闻”的共鸣。整首诗的意象和情感都在“秋风”一词中展开,所以说,“秋风”构成了理解这首诗歌的关键所在。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是把握一首诗的整体线索,或者由它来奠定感情基调,抓住这个字或词,就可以更好更准确地把握诗歌内涵。我们在讲解的时候,可以突出强调该字或词在一首诗词的结构上所起的主旨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对一首诗内涵的准确把握。
2.理解关键句的含义
关键句的含义的讲解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我们看下面这首散曲的妙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年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在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叹新年”句化用马周困新丰的典故。据《新唐传・马周传》记载,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住在新丰的旅舍,店主人不理他,令其备受冷落。“落灯花棋未收”,又化用了赵师秀《有约》中的“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句。诗人在这里化用典故和诗句,巧妙地表达了自己愁肠百结、夜不能寐的心理状态,而且读来抑扬顿挫,又渲染了他孤寂惆怅的气氛,使诗句蕴涵更丰富,耐人寻味。纷纷落下的灯芯余烬及散乱的棋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梦前以棋解忧、梦后孤独对灯百无聊赖的情怀。可见,关键句的理解对把握一首诗歌的内涵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马周困新丰的典故和“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句,进一步参悟诗人孤寂和冷落惆怅的情怀。至于他的这种情怀源于何处,我们就要进一步分析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了。
总之,鉴赏诗歌的语言,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指引学生感受诗歌所蕴涵的形象,了解作者的情感流向,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认识,进入其创造的诗境,获得无穷的审美享受。
三、背景分析的重要性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本质上讲阅读古诗词就是“披文入情”的过程。阅读古诗词时让学生与诗词作者、时代背景、艺术文化传统等相联系,从而可以激感体验和生活感悟,做到移情入文,使学生获得与文本的“对话”。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古典诗词,大部分都和背景知识密切相关。这些背景知识对于启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情、诗意,对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可是无论从阅读过程、教学过程来看,还是从古典诗词的教学研究来看,背景知识教学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
背景知识就是与诗词内容密切相关的各种历史背景、现实情景、作者经历等。如果给学生介绍较为详细的相关背景知识,那么,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就会对古诗词本身内涵的理解更深刻。古诗词创作背景的一般情况都潜伏在诗句当中,在给学生讲解这些背景知识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展开来。有些背景和诗人的身世有关,有些和社会有关,背景知识的讲解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诗歌含义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所学作品相关的人和事。
《泊秦淮》是唐代杜牧的一首诗,我们先不说这首诗歌本身的意义,“商女不知亡国恨”, 其中“亡国”二字已经点明杜牧生活的时代背景。杜牧生活在晚唐,他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千疮百孔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腐朽昏庸,看到藩镇拥兵自固,看到边患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好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说,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因追求荒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的忧虑。从这个背景我们可以看出,杜牧借此要讽刺和斥责的是那些沉溺于声色的封建贵族豪绅,而不是“商女”。这样一来,我们再去讲解这首诗歌的时候,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诗的蕴意了。
在讲解古诗词时,我们能注意到这些知识,并能灵活巧妙地运用到古诗词的鉴赏中去,那么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无疑会有很大帮助。民族地区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学生对相应的文化常识也了解甚少,讲解诗词背景不但能使他们对古诗词本身有深刻地理解,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古诗词背景的掌握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内涵,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书和教材上的相关注释,在课堂上适当地为学生补充些文坛掌故,成语典故、历史故事等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多要求学生掌握作家人生经历和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素养。
总之,加强古诗词背景知识的讲解,可以丰富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更好地基于文本、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对话,实现“情感的交汇和精神的同构”。
四、古典诗歌的现代解读
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算起,诗歌在我国的历史有两千五百多年了。两千多年来,诗歌在时间的洋流里几经变化,诗人在其作品中表达的自己对世界、对人生、对事物的不同情感体验也有差异,但其表达的内容却始终没有变,那就是一个字――“情”。从“诗缘情而作”这一特点看来,诗歌的本质即为抒情,只有准确而深刻地领悟了诗歌情感,才能走进诗人心灵,去品味诗歌。
古人借诗抒情达意,那么我们在读这些诗的时候怎样才能很好的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呢?下面以一首唐诗为例,试着用现代方式来解读古诗词。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唐・温庭筠・送人东游》
古诗最怕直接用现代汉语逐字逐句翻译,如果翻译出来,这首诗就是这个样子:
“荒凉的边塞落满黄叶,你坚决地要离开故乡。秋风中从汉阳渡出发,第一天就可以到达郢门山。茫茫江上有几个人?只有孤舟从天涯回还。何时才能再相见,举起酒杯安慰离别的愁颜”。
这样讲,学生只知道一点皮毛。我们要努力找到和这首诗在意绪上相同的现代文本,这样做,一来可以提高学生对诗的理解,二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经过几次举一反三的训练,我们综合他们的语言,把这首诗用这样一段话解读了。
【现代解读】
“放下来吧,别让烦恼占太多空间。你看,冬麦出芽了,当路过每一片麦田,就会感到绿的波涛和阳光的甜味围拥而来。它们会荡在你心怀,而后瞬间散开――这个尘世没有永恒的爱,也没有隔山隔水一成不变的思念。
街景陈旧了许多,落叶一片一片飘飞,这一别即是天涯!
当春天踏着烂漫的步子回来的时候,我伸开矜持许久的双臂和心怀,你依然不在身边。宁愿忘却自己和所有一切,而巍巍高山、浩浩大江、飒飒秋风、杲杲旭日,以及孤舟在天际漂泊,这一切使我的笑容却如此窘迫。铅灰色的暮霭,潮湿清凉的云雾,一样满山盛开的洁白花朵下,只想把自己交给泥土――那片幸福的墓地。
所有的年龄都是美好的,骊歌多么悠远,而我却不能像往昔那样去聆听。什么时候,才能把酒当歌?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上,端起一杯开水,内心满是沉重的怀念和泪水。
月亮泼出淡淡的光芒,清幽的梦被惊醒。深刻的蓝天下,一缕柔软的风缓缓走过窗棂。忘记一切,忘记那些小小疾病的疼痛――可还是不能。遥遥无期的思念,才是活在尘世的牵连。我只是等待秋季火焰灼痛我们持久的感怀,我知道,那个时候就会来看我。”
经过好多次诸如此类的训练,我们发现,学生理解诗词的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民族地区的学生书面表达属于弱项,这样解读诗词的结果我还发现他们的表达能力有所提高。读诗词、赏诗词是广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内在修养的必修课,我们可以从众多朗朗上口的佳作中,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美和高贵的气质。尤其是诗词当中那些看不见的精纯之气,更期待着我们去研习。那么,就让我们用自己的语言和情感,去完成和古人之间的心灵对话,何尝不是乐事。
“诗言志”,诗歌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且是传递情感的工具。人的情感养成不能单纯依靠说理,还要依靠人类情感的传递获得。鉴赏诗词如果不能被其中蕴藏的美好情感所熏陶,那确实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在民族地区,这一点尤应引起重视。
篇10
笔者以为,古诗词教学过程应当是完整合理的艺术审美过程。从美学角度看,这个过程必须突出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强调学生主体对审美对象展开活跃的心理活动,使学生主体在追寻和发现中得到无穷乐趣。休谟曾提出,美“只存在于鉴赏者的心里,不同的心会看到不同的美”。①杜卡斯也认为,在审美领域,“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独立思考的绝对君主”,唯有自我,才是“最终的、不会有错误的判断者”。②由此看来,忽视了学生主体在诗词鉴赏活动中的能动作用,淡化了学生主体在诗词审美活动中的自主性原则,单向地以一种刻板模式向学生剖析诗意境,对学生审美能力的自觉形成的确不利。理虽如此,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学生这种审美的主观能动性?我认为当遵循如下原则:
(一)注重学生审美心境的培植。心境是一种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人整个行动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因而能使一个人的活动和体验都染上一种情绪色彩。《淮南子.齐俗训》说:“夫载哀者闻歌声而泣,载乐者见哭者而笑。哀可乐者,笑可哀者:载使然也。”这就说明一个人心境的好坏,不仅能强化或钝化他的五官感受力,而且还有可能引起完全相反的感受。古诗词审美亦然。学生以恰当的情绪状态进入诗词意境赏析,能动性必强,效果必佳;以不当的情绪状态进入诗词意境赏析,能动性必弱,效果必劣。很难想象,学生带着陶陶然的心境进入《琵琶行》学习,能真切地体验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何等复杂情绪的集中流露。他们甚至有可能误以为这是白居易江心聆听琵琶曲、骤遇知已后惊喜之情表现呢!因此,古诗词教学一定要注重学生审美心境的培植,一定要让学生带着和诗词相应的情绪色彩进入诗词审美学习。这是发挥学生审美活动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苏轼说“静故了万群,空故纳万境”,③刘勰说“水停以鉴,火静而朗”④无非都是强调审美心境对审美活动的能动作用,虽然他们偏好“静虚”二字不免片面。
审美心境的培植是个复杂的心理工程。它的完美竣工取决于心理诱导的深入。一般说来,设计好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导语是培植心境的第一步工序。导语的情绪色彩应和诗词的情感色彩声气暗通。我们选取用导语去震动学生的心灵,以求先声夺人之妙。其次,要注重吟诵对培植审美心境地特殊功效。古诗词毕竟是语言艺术,汉语言是优美的,古诗词语言更优美;古诗词语言大多可以配乐吟唱,因而又具有极强的音乐性。我们吟诵就要吟出诗词的情感味、音乐味,让学生在听吟或自吟中产生特定的审美心境。再次,要注意教学辅助手段的恰当运用。如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利用挂图解说、乐曲欣赏或幻灯片等教学辅助手段,物化诗境诗情,对保持学生审美心境其作用就不可低估。只有这样反复刺激,学生的审美心境才有可以产生并强化。
(二)激励学生追求诗象审美的重旨效应。良好审美心境的培植最多只能为审美活动能动化展开蓄势,但终究不是学生主体能动化的审美活动。学生审美活动能动化展开的最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对诗词意蕴进行深层次自觉把握。而诗词意蕴一般又是寄托在诗象当中的。因而,对诗象进行自觉审美体验就成了对诗词意蕴进行自觉把握的关键,也就成了学生审美活动能动化展开的关键。如何使学生对诗象的审美达到自觉程度?这又需要我们指示学生诗象审美的方向。只有方向明确,学生审美的能动性才有可能暴发。因为方向和审美动、兴趣、活动强度等密切相关。而这个方向就是追求诗象审美的重旨效应。
所谓诗象审美的重旨效应,即指诗词物象情感体验的多重性功效。关于此点,古人早有论述。唐皎然在《诗式》中说:“两重意已上,皆文外之旨。”唐司空图引戴容州语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⑤何以如此?因诗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⑥至清叶燮用“虚实相生,有无互立”⑦来阐述释诗象审美的重旨效应,则是更进一步了。如“二十四桥明月,波心荡,冷月无声”;实写是画桥寂寞、月色凄冷、水波轻荡,虚写是睹物伤情后的心境凄楚。抚今追古,玉人吹箫、笙歌曼舞的繁华景象早已烟销云散,如今的漾漾柔波又溢动着诗人几多惆怅!这其间诗人漂泊天涯的羁旅之悲、失意之感不也氤氲于言表吗?这就是诗象审美的重旨效应。也正是这种旨趣追求,激发了学生审美思考。而培养审美意识,要义又在于巧妙点拨,调动学生联想力。我们应激励他人敢于根据诗象描写的特征指向去顿悟诗象的“韵外之致”。这样既避免了要领化剖析的单调乏味,又体现了学生审美活动的能动性原则,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
(三)建构诗词审美的动态人模式。古诗词教学为什么一味徘徊于语言化、要领化剖析的老路,学生审美活动的主观能力性为什么一直得不到合理培养,原因又在于我们没有帮助学生建构一个动态化的诗词审美模式。学生审美活动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必然丧失自我意识,而建构一个动态化诗词审美模式就等于交给学生一人矍有操纵性的审美方法。有方法指导的审美活动才是自觉的审美活动。它可以激发学生尝试的欲望。正是在这尝试中,学生的能动性才得以极大发挥。那么,这种动态化的审美模式又该如何建构?笔者以为,当法则于艺术审美的心理过程。
一般说来,艺术审美具有相互关联、逐步推移、渐次深化的特点。最初的层次是对对象的形式感知。常常是对象的感性形式引起主体的兴感发动,主体又将知觉引起感兴投射于对象,如此循环往复,“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⑧使形式的感知的所得,逐步情意化。这表现在诗词审美模式建构上,就是注重“诗言”感受。我们不但要学生读出“诗言”含义,而且还要学生读出“诗言”韵律、节奏、色彩美等。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其中“月”是韵脚,节奏两字一顿、抑扬相间,色彩空明清丽,这些都须学生自己感知。审美第二层次当是主客体间的同情与共感。所谓同情、共感,是指主体与对象间心物两契,产生情感上的共振共鸣。这种境界柳宗元已作描述:“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⑨它表现在诗词审美模式建构上,就是注重“诗物”、“诗情”审美体验。如何体验上文已详细谈及。审美第三层次是再创造愉悦。它是欣赏者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心理评价再次观照审美对象,从而获得深厚的情感享受。这表现在诗词审美模式建构上,就是注重“诗境”感受、“诗法”感知。此种感受与感知需要学生生发联想意识与全方位审美意识。如柳永《雨霖霖》一词,上阕写别时之痛,下阕写别后之苦,若我们引导学生以自己依依惜别亲人师友的情景来比况,我们信他们定会重生强烈的情感震颤。这就是“诗境”意蕴感受。其结果必是基于“诗物”、“诗情”而又超越“诗物”“诗情”的绵长的情感氛围享受。若我人再色联词的上下阕,学生则不难发现上下阕写离愁别绪,意态盘桓,有虚实相映之妙。这就是“诗法”审美评价。以上所述,乃“金字塔”式审美模式建构,它具有动态化特点,对发挥学生审美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是明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论趣味的标准》、《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5册,第4页
②《美学问题》,陕西人民出版社82年版,第51页
③苏轼《送参廖师》
④《文心雕龙.养气》
⑤《与极浦书》
⑥《与极浦书》
⑦《原诗》
- 上一篇:对教育教学的理解
- 下一篇: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