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范文
时间:2023-11-20 17:3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摇理论依据?摇特征?摇步骤?摇应注意的问题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它是在教师启迪下,把教学内容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得出结论,并加以验证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优点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课堂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近几年来,在我国教学方法改革实践过程中,探究式教学法已逐渐被采纳和推广。本文主要介绍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教学特征、教学过程以及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探究式教学法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积极倡导的发现学习法逐渐发展而来的。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得出答案,学会《如何学习》。这是从青少年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把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二、探究式教学法的特征
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主动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1.以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思维
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开端。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把新知识置于问题当中,使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学生自主参与,获得新知和能力培养
探究式教学是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如化学课中的实验、观察、调查、收集资料等),亲自得出结论。这种通过多样、复杂的活动情境来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深入地理解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更容易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也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是积极主动的,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探究式教学中,常常需要分组实验和分组调查,需要讨论、争论和意见综合。这样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就显得特别重要,通过合作学习,能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从而巩固对新知识的掌握以及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探究式教学法的一般步骤
1.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自己的教学经验、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学生的智力水平等因素,准备引导学生探究的内容,提出探究目的、要求,设疑质疑,皆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求知欲。
2.提出问题阶段
提出问题,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和关键。在这一阶段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探究中积极大胆地用眼睛看、用脑子想、不断地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不能提出问题的探究就无从谈起,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仅存在于探究活动的开始,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都会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
3.探索论证阶段
在探索阶段,学生可以根据提出的问题、猜想与假设,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制定方案进行论证或验证。如化学课中探究镁、铁的金属活动性。学生甲提出假设: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制定试验探究方案1:让镁、铁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越剧烈,金属的活动性越强。探究方案2:让镁片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如生成单质铁,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正确结论:镁比铁活泼。
4.总结与评价阶段
一次探究式教学活动结束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进行分析、总结与评价。总结与评价探究者提出的猜想或假设是否被事实所证实,设计的方案是否合理,收集的证据是否准确,给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表达是否科学等。这不但有利于以后提高使用探究式教学法的有效性,而且是确保学习质量的一种主要机制。
四、探究式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探究内容难易要适度
教学实践表明,过于简单的学习材料,学生只要通过已有知识同化吸收便能掌握,不具有探究的价值。而难度过大的学习材料,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未达到相应的程度,就会望而生畏,既提不起探究的兴趣也不能进行有效的探究。所以探究的学习材料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难易适度,实现问题的解决,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达到完全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2.要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
探究式教学法与以往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探究式教学更注重探究的过程,而不是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精心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的情境,激起学生对客体提问质疑、实验、推理、预测等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充满激情地投入探究活动中。
3.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适时的、有效的指导,能使学生真正的从探究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不过在指导过程中要注意多倾听学生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要鼓励生与师之间、生与生之间相互交流,加深彼此的了解,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偏差,并决定要做哪些指导。
4.探究方式要多样化
探究式教学要根据探究的内容决定探究的方式,由于探究内容的不同,探究的方式也应该做相应调整,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根据探究内容、探究重点、探究类型不同可以分为部分探究和整体探究,个人独立探究和小组探究或集体探究,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等等。注意探究方式的多样化,是探究能够持续鲜活,取得实质性效果的关键。
探究式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良好的操作平台。让学生主动地、有兴趣地、愉快地获得知识,使学生的智慧潜力得到开发,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增加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篇2
一、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当我们步入21世纪时,世界科学技术正在发生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反映整个教改并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原因在哪儿呢?我们认为,主要问题在于,这些教改只注重了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视教学模式的改革。甚至将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混为一谈。诚然,这些改革确实是很需要的,因为对推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这类改革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更为根本性的改革,这就是教学模式的改革。
所谓的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识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稳定而又简约化的教学结构。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你的教学活动进程,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教学结构的改变必然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根本性的问题,可见,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深层次的改革。
以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模式(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为典型代表的传统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统治着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它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种结构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 不难想象,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肯定难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更不可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这就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的最大弊病。
二、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思
我们已初步构建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加以整合,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数学实验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和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的,基于校园网网络环境下的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自主探究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网上协作——网上测试——课堂小结。
三、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理论、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四、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特征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虚拟实验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五、基于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创设情境”的策略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不同的是,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是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间接经验,它具有较高的抽象性,要使他们理解性地接受、消化,仅凭目前课堂上教师的口耳授受是不可能的。这就迫使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技巧。本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以下几方面创设高中数学教学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
教师利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 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例如笔者在上“立体几何”导言课时,利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让所有立体几何图形都动起来”课件。
篇3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培养能掌握数学概念,公式,解答数学习题的知识型人才,而且更注重数学素质教育.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依据教学大纲,结合自己所积累的经验组织数学教学,这种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笔者身为初中的数学教师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通过对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分析,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教学模式概述
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 用于设计面对面的课堂情景或辅助情景.确定包括书籍、电影、磁带、计算机程序以及课程在内的教学材料的计划和范型”.
教学模式包含五个要素,即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 这五个因素之间有规律地联系着就是教学模式的结构.
教学模式具有指向性、操作性、完整性、稳定性、灵活性等特点. 教学过程中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必须注意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性能,注意教学模式的指向性. 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所以它有一套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的运行要求,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 教学模式所提供的程序对教学起着普遍的参考作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教学的内容、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师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微的方法上的调整,以体现对学科特点的主动适应.
教学模式能为教学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的模式化的教学法体系,使教师摆脱只凭经验和感觉,搭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教学模式的研究指导人们从整体上去综合地探讨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对加强教学设计,研究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应用
2.1 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教学方式.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活动,都各有所得. 要求问题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每一层次既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又是下一步前进的阶梯. 探究教学模式有四个基本环节,即诱发参与、自主探究、反馈辅导、评议小结.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要营造探究情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优化探究方式,调动学习的自主性,并介入探究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充分性,抓住探究成果,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拓展探究空间,促进学生学习的持续性.2.2 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就是通过构建一个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增强,课堂参与气氛变浓,从而形成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
在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学情景的创设很重要. 教学情景的创设与运用能够沟通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联系,有效地降低了数学的门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就有数学.
开放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究、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2.3 自主式的教学模式. 自主式数学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自由地开展学习活动,并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自主学习包括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馈等几个必要环节.
学生看例题,找规律,学会例题是怎样运用定义、法则、公式、定理来解题的. 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目来检查自己自学例题的效果. 教师进行巡视,督促、指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看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 学生通过这样的自学,对新知识获得了丰富的感知和初步的理解,发现问题,带疑听讲,在教学中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目标一致,同步和谐,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有效地克服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盲目性.
三、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分析评价
评价是数学教学模式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 教学评价是各种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 由于不同教学模式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达到的教学目的不同,使用的程序和条件不同,当然其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有所不同.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作出描述和确定,是教学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的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
通过上述的三种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介绍,无论哪种教学模式最终都是要完成引导、发现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参与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讨论、交流相得益彰;辅导自学、教给学习方法;讲解、传授,及时弥补不足;因材施教,伺机引发,发挥特长,循序善诱;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活力等这一系列的活动.
篇4
一、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当我们步入21世纪时,世界科学技术正在发生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反映整个教改并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原因在哪儿呢?我们认为,主要问题在于,这些教改只注重了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视教学模式的改革。甚至将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混为一谈。诚然,这些改革确实是很需要的,因为对推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这类改革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更为根本性的改革,这就是教学模式的改革。
所谓的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识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稳定而又简约化的教学结构。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你的教学活动进程,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教学结构的改变必然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根本性的问题,可见,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深层次的改革。
以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模式(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为典型代表的传统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统治着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它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种结构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不难想象,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肯定难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更不可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这就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的最大弊病。
作为“研究型”教师,我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教改实验,终于找到了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加以整合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二、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思
我们已初步构建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加以整合,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数学实验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和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的,基于校园网网络环境下的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自主探究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网上协作―网上测试―课堂小结。
三、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
篇5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探究式教学 高中数学 教学研究
一、引言
探究式教学是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掀起的“教育现代化运动”中,由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倡导提出的。他认为学生教学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学生应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式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和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精神、价值观的教育,发展自己的个性.我们把“探究式教学”的突出特点归纳为:探究式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的可以说是层层推进,而基于信息技术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因其倡导学生借助信息平台,自主探索、主动教学的特征,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学模式的改革已势在必行.新的数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式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信息技术为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技术工具和环境氛围.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教学、主动探究式、合作交流及信息检索、信息加工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整合,构建数学教学的新教学模式,对于解决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以及对信息的筛选、鉴别、加工和处理能力难以培养等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教师传授,学生接受,虽然能传递一些系统而严密的数学知识,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教学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所谓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以信息技术为资源操作平台,围绕某个问题通过自主或协作的形式来进行探究式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
三、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目标
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探究式教学强调对所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教学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其具体目标为:
①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②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④学会分享与合作;
⑤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⑥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四、信息技术在数学探究式教学中的作用
1.作为资源的信息技术
它能提供资源库的形式,即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开发工具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等方式转化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数字化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上报刊等.它能为教学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交互人机界面,能为教学者提供符合人类思维和记忆特点的、按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和信息库,因而易激发教学者的兴趣,为教学者进行探究式教学创造有利条件.在具体探究式活动中教师可向学生介绍搜索引擎、相关网址关键词等,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检索服务功能,通过对相关数学信息的搜集、处理、交流等进行探究式教学,从而获取知识并完成探究式任务.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可分为以下三类:
(1)本地资源:指教师在上课前把学生需要的部分资料收集整理好,集中在本地的局域网上,供学生参考使用;
(2)远程资源:指教师在本地的局域网上运用“page to page”的方法超链接到Internet,学生通过超链接可以直接找到需要的资料;
(3)泛资源:指学生自己运用“雅虎”“新浪”“搜狐”等搜索引擎直接上网搜集资料.
2.作为工具的信息技术
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和教学工具主要有:
(1)Explorer浏览器、E-mail、BBS论坛、聊天室等.学生利用搜索引擎、各种数学或教育主题网站,从因特网信息海洋中查找和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或在互联网、局域网的硬件环境下,采取网上论坛、BBS、聊天室、E-mail等形式,进行生生之间的认知交流和协作教学,或师生之间的个别辅导和答疑.
(2)各种应用软件和教学软件.应用软件如“几何画板”可以帮助学生从动态中去观察现象、读取数据、探索和发现研究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Z+Z智能教育平台”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做实验来发现和总结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现象,也可以对学生提出的假设和推理进行验证.此外,各种常用的教学软件也能为数学探究式教学提供很好的支持.如:利用Word可整理各种资料,进行研究报告撰写;利用Excel可进行数据分析,制作统计图表;利用PowerPoint可制作教学成果、心得交流的网站,等等.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人机交互、及时反馈的教学环境,有利于调动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对数学知识的获取和加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实验、探究式、发现等将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如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模拟现实情境,自己构建数学内外问题的模型,这在传统的教学中是较难实现的.
篇6
兰琼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二中学
摘要:新课程更加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对其进行灌输知识,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合作、
探究来完成数学的学习过程。本文对新课程改革之后的数学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给出相关建
议。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课堂探究
一、高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的产生与构想
(一)数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尽管取得了不小的
成绩,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反映本次教学改革并没有做到很
大程度上的突破。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最主要存在的原
因是本次改革仅对教学的手段及方法进行改革,并没有实现对教
学模式的改革。另外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将改革的手段及方
法混为一谈的现象存在。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却忽略了一个本
质性的问题,这就是对教学模式的改革。
(二)高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的产生
教学模式改革,就是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相关的教育理
论与教学思想,从而做到对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增强教师对教
学内容的充分认识,形成一种较为简单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改
革,涉及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怎样来做到对学生的有效调动。让
学生有学习知识的欲望和动力,并能积极主动地有效接受新知
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一直
都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上。这样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并不利
于学生对知识的有效获取。因此在新课程标准出台之后,需要在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做到对学生与教师之间角色的有效转换。让
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成为真正的主体。
高中数学具有强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单纯靠黑板讲解来完成
对知识的传授,会让很多学生对这些抽象的概念都无法进行了
解。但是运用课堂教学探究式的模式,就能够让学生成为教学的
主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需要通过不断的引导与启发,让
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探索与掌握即可,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掌
握。
(三)高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的构想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加以整
合,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数学实验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学生自我
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
自主探究为主线的,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和认知工具理论
为主要理论依据的,基于校园网网络环境下的以自主学习为核心
的“自主探究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自主探索—课堂协作—课堂测试—课堂小结。
二、高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应用策略
(一)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前提就是处理好师生之
间的关系。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他们都想受到教师的青睐与关
注。希望与教师成为好朋友当师生之间关系和谐的时候,教师在
平日教学过程中对他们的批评与表扬,学生都能够对其进行接
受。 反之就会导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恶劣,
从而对教学过程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
但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付出较多的时间来对其
进行经营。教师可以在休息的时候,或者课间下课的时候来以朋
友或者是大哥哥、姐姐的身份来与学生进行交流,并且融入到学
生的生活与娱乐之中。可以在空闲的时候,与所教学生聊天或者
是下棋、做游戏,这样不仅能够对师生之间的关系进行维护,还
能够给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人为本
目前较多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还只是对名师的教案进行
抄录。这是因为他们忽视这些教案在编写的时候都依据教科书来
的,并没有对各个地方及每个学生来做到有效的针对性。因此,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学生为本,根据每个学生所面临
的不同情况来进行备课。对于课堂中所要教授的知识,需要做到
与以往教学过程中所教授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联系起来。另外最为
重要的就是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具备知识及学生的心理等各
个状态来进行备课,这样就能够做到对教学过程中内容选择及难
易程度选择有着较好的把握,从而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及
实效性,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了最大程度的提升,使其能够投
入更多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需要对每一个学生都做
到熟悉,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高效课堂教学中需要做到激疑启发
对于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
需要能够对学生的疑问做到有效的解决,还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
做到疑问的提出与激发,并且将学生的思维都引入到问题中去,
让学生能够在问题中来对知识进行发展,促使他们能够运用自己
的知识来对问题进行解决。当学生在面临问题并无法对其进行解
决的时候,就需要教师来起到引导作用,要做到因势利导,抓住
时机释疑,起到对学生的印象能够做到最大程度的提高。这样,
就能使学生在质疑、解疑中长知识、增智慧,学得生动活泼,能
使他们“理解学习过程本身”,学会怎样学习,提高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激疑启发就是激励
学生生疑,然后释疑,再质疑这样的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过程。
例如我在导数概念教学过程中,首先由实际生活中的变化率出
发,引导学生理解函数变化率,这些变化率都是在某一个范围内
的平均变化率,再把自变量变化范围缩到无限小范围内,这样从
平均变化率就很自然的上升到瞬时变化率。导数就宏观上理解就
是函数在某处的瞬时变化率。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有设疑又有启
发。
(四)探究式教学应融入创新精神
所谓的创新,其实还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培养,创新精神是渗
透在各个学科中的,高中的数学教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的学科,创新精神尤其显得重要。数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
创新精神很好的载体,探究式教学非常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
新能力。探究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
探究不断地开拓自己的思维,在解题的过程中不断地联想到更多
的解法,不断地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
法。这不仅体现在对学习内容探究过程需要创新,而且体现在学
习方法上的创新。因此探究式教学应很好的融入创新精神和创新
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淑云.利用多媒体——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硅谷.2009
(02).
篇7
一、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反映整个教改并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原因在哪儿呢?我们认为,主要问题在于,这些教改只注重了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视教学模式的改革。甚至将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混为一谈。诚然,这些改革确实是很需要的,因为对推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这类改革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更为根本性的改革,这就是教学模式的改革。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以问题解决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为目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性归纳与深化学生小结与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笔者利用一年的教学实践进行初步的检验论证,得出了以下结论: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大面积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步发展,其核心是认为认知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以其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具有社会性.“发现学习”是实施主体发展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主动获取知识是发现学习的主要特点.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吸纳2种理论的精髓,整合二者的优势作用,创建一种自主的、开放的积极参与的学习方式.
所谓的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识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稳定而又简约化的教学结构。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你的教学活动进程,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教学结构的改变必然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根本性的问题,可见,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深层次的改革。
作为“研究型”教师,我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教改实验,终于找到了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加以整合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二、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思
我们已初步构建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加以整合,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数学实验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和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的,基于校园网网络环境下的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自主探究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网上协作――网上测试――课堂小结。
三、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认为,学习是以思维为中介的,为了更直接地影响学习进程,应减少一直以来对传递技术的过分关注,而更多地关心在完成不同任务中如何要求学习者思维的技术。认知工具理论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应运而生的。认知工具是支持、指导、扩展学习者思维过程的心理或计算装置。前者存在于学习者的认知、元认知策略;后者则是外部的,包括基于计算机的装置和环境;它们都是知识建构的助成工具。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最理想、最实用的认知工具。
四、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特征
1、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虚拟实验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2、提出问题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指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3、自主探索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它有独立发现法、归纳类比法、打破定式法、发明操作法等方法。
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置,但是又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画龙点睛的引导;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说的话很少,但是对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却很大,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
五、基于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创设情境”的策略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不同的是,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是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间接经验,它具有较高的抽象性,要使他们理解性地接受、消化,仅凭目前课堂上教师的口耳授受是不可能的。这就迫使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技巧。本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以下几方面创设高中数学教学情境。
1、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
教师利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3、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理论知识;实践
一、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理论分析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学习环境”理论
“学习环境”理论注重学生对环境的管控。指的是在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通过使用周边的能够支配和利用的资源,开展有利于学习的活动。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教学情境、沟通、协作与作用。所谓的教学情境在学校学习环境中属于核心内容。老师在设计教学环境的时候应该将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作为最终的学习目标。沟通,是创建学习合作关系的基本前提,学生应该使用沟通的方法,开展合作。比如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进行交流并制定合理的学习方案。协作是沟通的终极目标,这里所说的协作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协作。开展科学有效的学习合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作用,指的是老师在开展教学任务时,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作用的研究和创建。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知识的基本内容,深层性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学教”理论
“学教”理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明确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老师在课堂中的引导地位。这种理论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方法向老师分享知识的方法进行调整。这些改变明确了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三)“教学工具”理论
“教学工具”理论指的是老师在教学课堂中能够运用恰当的教学工具,辅助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高中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模式的主要步骤
(一)设计教学情境
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老师就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的步骤,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使得教学能够与实际相结合。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下学习数学知识,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爱好,使得学生能够充分的利用自己以往的认知结构以及以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在旧知识与新知识中创建联系,并且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解运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时,让学生根据具体的函数图象能够借助计算机或者是信息技术工具计算器运用二分法求解近似解。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笔者专门设计了教学情境“在一个雷电风雨的晚上,某小区的电话线路出现了故障,这是一条10千米的线路,怎样迅速找到故障?”笔者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让学生能够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引导学生思考,进而运用二分法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问题的探究,笔者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并且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彼此合作进行分析。这样一来,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问题相结合。
(二)提出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解决
老师通过精神的设计教学步骤,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运用多种方法提出相应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从以往的学习方法向积极主动探索发展。鼓励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内容的独立探究。先通过老师进行启发和指导,例如在演示和解释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中理论概念的时候,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独立的探究。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在探索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关系时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能够沿着概念框架进行攀升。让学生从始至终都能够自我分析,主动思考,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说的话比较少,可是对学生的帮助十分大,充分显现了自主探究教学方法的优势。
(三)进行课堂总结
进行课堂总结时,总结的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让学生进行总结;第二,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总结;第三,让老师独自总结;第四,让学生将总结写成文章。有必要的话还可以举行总结文章的答辩分析。主要的答辩方式为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推荐一个人和老师共同组成评审组,让组长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总结的顺序,在每一个小组进行总结的之间,将总结文章上传到电脑中,总结报告中先介绍本小组的主要探究过程,然后在回答评审组提出的问题。然后评出表现优异的小组,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自主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现在高中数学教学的根本主题。运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研究证明,高中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比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更加重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能够开展多层面的分析和讨论。来扩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理论知识的能力。
作者:赵飞 单位:贵州省印江县印江民族中学
参考文献:
[1]张倩倩.高中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之我见[J].文理导航(中旬),2013(09).
[2]方艳妍.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构思[J].中小学电教(下),2012(08).
篇9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中学思想政治 课程改革
1.引言
在政治学科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强调、作为教学建议提出,而且被列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作为必需实施的内容要求,这势必对我们日常教学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以上考虑,最探究式教学在中学思想政治课运用做相关研究。
2.理论依据
现代教学特别强调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对基本知识的领悟和形成技能技巧: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强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人的主体性主要指:人在一切对象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出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一类特征。它是人区别于超越其他动物的标志,它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主体性,作为人类的根本特性之一,应该包括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
独立自主性是主体自行行使和支配自己权利的意识和能力,它是人成为主体的前提和基础。集中表现为自知、自尊、自立、自强等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能力等。自觉能动性是主体性最基本的特性。主要指人积极自觉地认识和行动。并且以一种自觉选择与积极参与的态度主动地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对学生而言,具体包括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兴趣广泛,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成就感。尊人、合群,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积极创造性是一种对客观现实与自我变革的超越,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对中学生而言,它意味着独立思考、求新求异、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
只有抓住这三个基本特征,我们才能在教育中切实贯彻学生主体论,使教育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教育。所以,在主体教育看来,学校应当不断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学校的主人、班级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育过程的主人、一切活动的主人,才能有真正的主体教育与素质教育。因此,中学政治课探究教学模式就是构建在主体性教育理论基础上的。
3.中学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实施流程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验中,有多种实施方式,一般来讲,我们可以通过三个阶段:创立主题、创设情境,形成假设、资源整合和验证评价、反馈分享来实施探究。
3.1 创立主题,创设情境
创立主题、创设情景是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设置问题“悬念”,创设冲突情境,引起学生好奇和探求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引入到所学内容的情境之中。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并提供探究范围。其目的是要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激发学生的“我要学”的求知欲望和内在冲动,从而使学生进入探究问题的准备状态。主题的创立有多种来源,它可以来自于学科课堂教学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体验,是新颖有趣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深入探究。
3.2 形成假设,资源整合
在“主题”和“情景”的刺激下,学生形成学习小组,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一种或几种比较可能的假设,然后根据假设制定探究方案。一般来说,探究方案应该包括:探究背景;探究目的和意义;探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探究步骤和程序;探究的方法、条件及可能遇到的困难与对策;小组成员分工等,其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善于探究的习惯。在政治课探究式学习中,对有些专题材料,可以组织学习小组进行专题探究,并在假设的基础上,制定出较为规范的探究方案。例如,对“科学发展观”专题的探究,可在班级形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分别就“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探究。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对学生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在研究方法、研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予以帮助与指导。
3.3 验证评价,反馈分享
完成上述两个阶段的活动后,对结果还要进行验证评价,这是整个探究式教学过程的最后一环。在验证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点拨,把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引向深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合各种不同观点,形成正确而全面的观念。这一环必须充分体现探究式教学的价值取向,从有利于达成探究式教学的目标出发,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检测学生所达成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等基本情况。
4.结束语
随着教育信息化、素质化呼声的高涨,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现有教学模式,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已成为改变教学现状、弥补现有教学不足的一个必然途径,而探究式教学,无疑为当前的教育革新打开了一条崭新的思路。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实践平台。在本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中,笔者体验到了当代中学生的智慧与活力、刻苦与坚韧、求新与求异,感受到了中学政治教师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参考文献
[1]曹美玲.政治学科讨论式教学模式初探.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3月.
篇10
一、 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及原则
[HTK]1.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探究式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通过语言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研究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并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各部分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中得出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最终形成自己的概念.
[HTK]2.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面对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的发展原则.学生的学习是通过学生自觉的行为而发生的,学习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实现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三者的统一.
设定合理目标的原则.教师进行探究式教学时,一定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使学生达到这样的目标等.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习得学习方法和能力.
多种教学方法互相补充的原则.探究式教学不是独立的教学方法,而是要结合其它的教学方法,互相补充,根据教学内[JP3]容,选择合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P]
二、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HTK]1.探究式教学的设计要立足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里特征
探究式的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学内容做合理的预期,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逐步引导到课程的内容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参与程度,鼓励学生主动陈述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的规律和现象.例如,讲授《摩擦力》时,教师首先通过“为什么我们推一张桌子时,很省力?而在推一辆汽车时很费力?”这样的提问来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去思考,之后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得出不同的答案.此时教师不急于给出评价,而是通过课程内容的讲解来使学生在听课中自主的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有利于学生综合自己前面对问题的解答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能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从而习得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
[HTK]2.营造探究式教学的良好互动氛围
师生的互动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没有互动教师就无法得知学生学习的水平.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参与意识,积极主动的进行自觉的学习.例如,教授《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城市夜间在树上闪烁的各种亮的小灯时,提问学生“怎样才能做到各种颜色的灯光交替出现呢?”.有的学生就会出于激动表述自己家的服装店前也有这样的装饰,而且这种景象很多学生都有体会,熟悉的事物总是学生探索新事物最好的开端.为了弄明白其本质原理,教师上课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地配合教师而产生高效的互动,提高了听课的效率.在听完整节课程之后学生
对这种现象得出了合理的解释,要想控制同一颜色的灯光就设计成串联的线路,由同一个开关控制;而不同颜色的灯光之间是并联的线路,彼此之间互不影响.使学生很好的区分串联线路和并联线路,在实际生活的使用中也能正确运用.
[HTK]3.不断变换教学模式和丰富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