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背景范文

时间:2023-11-20 17:30: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研究性学习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研究性学习背景

篇1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9-0-01

随着新课改的不但深入,教师的角色和行为发生很大变化,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正逐渐走进课堂。如何在数学课中进行研究性学习,这是我们中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下面我根据自己的实践谈谈一点看法

一、研究性学习的时代性

新课改的宗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良好的学习品质。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对于实施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数学学科的特点需要研究性学习

大家知道,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内容,也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是学生从亲身经历中选择课题,确定研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新模式。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人们的生活无处不存在数学。例如数列中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储蓄和住房按揭贷款问题,病菌的繁殖问题,和数学指数函数有关,线形规划中最优化问题,卫星在轨道运行,生活中的概率与统计等等。都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把课本知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用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并把这种解决方法应用到以后的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研究性学习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单纯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走向社会,构建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三、数学课堂中的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1、知识能力要求

研究性学习与其他学习有很大区别,它要求学生重视过程研究,强调知识技能的合理应用,要求学生亲自体会参与,感悟和体验的过程,不像其他学习需要教师传授知识,这就需要学生走进生活,关注周围的数学知识,打好数学基础,掌握数学方法,提高应用能力。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知识的不足,发现新问题,再回归课堂,加强学习。重视基础理论

2、学生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特点是教师安排,学生自行组合,各负其责。所选的课题组最好由三至五人组成,也独自研究。课题一般按照课本要求去做,也可以选择自己爱好的课题,还可以在任课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性课题,也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可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或外校教师或专家为指导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各成员之间各自有分工,也要加强合作,发挥各自特长,加强协作。大多数研究要在课外进行,也可以在假期集中进行,还可以采用“开放式长期性”的形式

3、学生学习过程

(1)问题提出和研究目的。(2)制定合理计划和实施策略。(3)过程资料的整理和积累。(4)以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学会交流

四、教师的作用

在以前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讲授知识,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完全不动脑筋,只是认真听讲,学习很被动,没有思考时间,只是机械模仿。而在新课程学习中,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生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自己挑选喜欢的课题,自主学习和研究,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是平等的。师生之间的探究强化了相互的情谊,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情感,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便有足够能力指导学生,不仅专业知识要学习,更要充实其他综合知识。积极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五、研究性学习案例

案例: 以前对个人薪酬进行征收所得税,规定,公民全月工资、薪金所得不超过800元的部分不必交税,超过800元的部分为全月应纳所得额税,此项款项按如下表分段累计进行计算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5%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 ……

…… ……

如果某人一月份应交此项税款26.78元,则他的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介于( )

A 800-900 B 900 ?1200元 C 1200-1500元 D 1500-2000元

解题分析:其一,该问题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时代性特征,立足于社会实践,考查学生应用函数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其二,该试题的时代背景是学生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经济问题,题中所涉及的专业概念较多让学生自习阅读试题,提取相关信息,建立数学模型,提出数学问题,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时代性、探究性、高效性、自主性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现在的考试试题都是来源课本、来源生活,综合性强,突出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学生解决问题需要对知识的整合和灵活应用。在研究过程中选题要小,切入口要宽的原则。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应用都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结论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对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现实意义。研究问题要学生关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相关问题,知道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他们求知的动力。

基于此,该题可做如下拓展延伸:(1)拓展一:该问题的结论和课本哪些知识有关,是不是一个有规律的函数,还是其他函数?假如某老师月工资收入为2500元,则他每月应纳多少税?(2)拓展二:问题逆向思考,已知某老师纳了的税款,你能求该老师的收入吗?(3)拓展三:请同学们把结果用函数表达式表示。另外教师还可把问题进行延伸,安排布置研究性课题:(1)调查一下学校教职工月工资应纳税人数,所纳的税额总数。(2)具体核实一下每段教职工纳税人数、纳税额等,利用统计知识绘制成表格或图形。(3)通过本“研究性问题”你觉得国家关于个人所得税缴纳有什么特点?你还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呢?(4)试将本文提出的“研究性学习”问题写成小论文的形式,题目自拟。(4)归纳总结在课堂的最后5分钟,让各组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们自由发言,相互补充,并尝试去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把学生们前面探索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可以提取出来,做为探索活动的延伸。

课后分析,总结得失,积累经验

篇2

一、创设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环境

一个好的活动环境,可以使学生主动、有效地接受来自各种途径的信息,进而培养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具有思维独立性、批判性和喜欢创新的精神。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要重视创设以下几种环境:

1.开放自主的环境。

开放性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特点,它不仅仅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而且还体现在整个实施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因此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民主、平等、和谐的人文环境,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展开的,以经过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而告终。因此在这种活动中要充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2.合作互动的环境。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有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等几种,但是从具体的实践情况来看,学生更多的是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形式。因为在这种形式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可以相互启发,同龄人之间可以更多地交流思维经验。而且,一方面学生的表现欲望、探索精神、群体意识得以发展;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自由,这样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激活;同时使学生在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学会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识的过程中,提高创造性的品质。

3.探究问题的情境。

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准备阶段首先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布置研究任务。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实际上就是通过呈现问题情境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使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例如在研究“环境污染的危害和防治”的课题中,先布置学生调查环境污染的危害,然后提出问题: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会减少环境污染?再进一步设问:实施这些措施需要哪些部门的参与?你计划用什么办法协调这些部门间的联系,促使其共同参与治理环境污染。这样,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开展各项研究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展开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

创新能力是人们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有知识,通过思维活动产生新知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思维的智力活动,因此其核心为创新思维能力。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全新的、学生自主参与并获得体验的学习方式。事实上,学生在选定了研究的课题之后,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搜集和加工处理信息,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包含有两层含义:

一是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搜集资料,这一点是创新的前提。我们知道,创新需要一定的知识厚度,即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例如研究“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如果我们没有相应的遗传学知识作为铺垫,如何来思考相应的问题?那么,怎样在开放的情境中来主动地搜集资料呢?像上题中资料的来源主要依靠课本知识、上图书馆查找、登陆英特网搜索等。除此之外,搜集资料的方法还有:音像资料、调查、走访专家等等。

二是加工处理信息,这是创新活动的关键。对信息(资料)的加工处理过程,就是对知识的重新整合过程。它是将各种来源的、比较繁杂的信息(资料),整合成一个新的、较为清晰的整体。因此,这种整合是包含了明显的创造。当然这种创造是在特定的问题、资料范围内进行的,是在一定的理论或方法的框架范围内进行的,是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对信息(资料)找出联系、重新构造、进行创造的整合。如在“鲜花保鲜手段的研究”课题中,在综合所查阅的各种资料后,可通过设计表格等方式对各种保鲜方法以及保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归纳与整理。这就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设计出比较合理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计划或操作程序;能够通过对生物现象或事实的研究,进行分类或重组,发现内在规律。可见,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在这个环节中显得较为突出。

三、展示多样化的研究性成果

学生活动成果的展示,一方面是对课题研究的总结,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验成果展示所带来的成功的愉悦,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1.归类整理。即把每位学生或小组的活动成果、报告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归类,在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互相讨论、互相质疑、补充,让每一个学生接触整个研究活动的各个方面。

篇3

【关键词】球面几何;边角关系;面积;全等

一、概 述

球与球面是很常见的图形,地球、月亮、太阳等都近似于球体,清晨荷叶上的小水珠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它的形状也近似于球.研究球面上的几何叫做球面几何.球面几何又叫椭圆几何,它是曲率为正的常数的常曲率空间几何之一,它和双曲几何合称为非欧几何.

二、研究平面三角形与球面三角形的外角及边角关系

1.内外角关系

平面三角形三内角之和为180°,三内角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小于180°.球面三角形则有所不同,通常所讨论的球面三角形为欧拉球面三角形,三内角的取值范围也是大于0°小于180°,但三内角之和必定大于180°而小于540°,且不是某一定值,不同的球面三角形,有着不同的内角和值.我们将球面三角形三内角之和超过180°的值称为它的球面角盈,用E表示,即E=A+B+C-180°.

另外,球面三角形的内角之间还有一些联系,它的任意两个内角之和,减去第三角,必小于180°而大于-180°.即:

图 1-180°

-180°

-180°

不同于平面三角形的内外角之间的关系,

球面三角形的任一外角,大于不相邻两内角之差,而小于它们之和,如图1所示,D为C的外角,则必有

A-B

B-A

对于A,B的外角,也有类似的情形.

平面三角形的任一外角等于不相邻两内角之和,这是大家所熟知的.

在平面三角形中,只可能有一个角是直角或钝角(否则,其内角和就会大于180°),而球面三角形则可以有两个甚至是三个内角都是直角或钝角的.

2.边角关系

平面三角形三边的大小没有限制,只要求它们满足三角不等式,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或者说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但在球面三角形中,三角不等式仍成立,而且需每边的取值范围是大于0°小于180°,三边之和小于360°.在边角关系之中,平面三角形有“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的性质,这些性质在球面三角形中仍成立.

三、探讨平面三角形与球面三角形面积求法

平面三角形面积的求解,在中小学阶段一般给出特殊角,方便学生的计算,一般运用公式:S=1[]2absinC(a,b是三角形的两邻边,C是a,b两边的夹角);对于单位球面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分别记为A,B,C,那么ABC面积是:SABC=A+B+C-π.证明如下:

图 2证明 如图2,设A′,B′,C′分别是点A,B,C的对径点,A′B′C′是ABC关于球心O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面积相等,球面ABC和A′BC构成球面上一个二面形,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是2A,即:SABC+SA′BC=2A,同理有SABC+SAB′C=2B,SABC+SABC′=2C,将这三个等式两边相加,得

3SABC+SA′BC+SAB′C+SABC′=2(A+B+C).(*)

因为四个三角形即ABC,A′BC,AB′C,ABC′拼成一个半球面,又SABC′=SA′B′C,

从而SABC+SA′BC+SAB′C+SABC′=SABC+SA′BC+SAB′C+SA′B′C=2π.代入(*),可得SABC=A+B+C-π.

四、归纳平面三角形与球面三角形全等关系的证明

两个平面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有三种方法,即:边边边(SSS)、边角边(SAS)、角边角(ASA),易得证.对于两个球面三角形的全等有四种方法,即:边边边(SSS)、边角边(SAS)、角边角(ASA)、角角角(AAA).证明(略).

五、总 结

球面几何是研究球面图形性质的几何学分支.它在天文、航海、测量和卫星定位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高中阶段,将球面几何的有关知识作为选修课内容向学生介绍是值得尝试的.球面三角形还有很多有价值的性质有待去研究,我们可以通过类比、猜想、证明等方法探究这些性质.

【参考文献】

[1]陈志杰.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单.球面上的几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篇4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就是在小学、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减少简单、烦琐、低效的训练,从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出发,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引导学生探究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向学习语文的深层次、高层次深入,形成语文学科的科学素质。

倡导这种学习方式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前人发现的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的各种潜能得发充分开发。下面谈谈几点体会。

一、在课堂中创设情景去探究

这种模式不同于一般的师问生答的启发式教学,而是教师把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归纳整合为对语文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再反馈给学生。这种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中心,对讲座为交流方式,让课堂上的每一位学习者都成为研究者。这亲的学习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多余的讲授和不着边际的指导,从时间上确保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了浑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效率。

从目前的教学环境中而言,学生大规模的实践锻炼机会并不多见,因而在必要时虚拟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质疑等手段进入情景尤显重要,当然,在进入情景阶段最容易受条件限制,教师要创造条件,适时点拨。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读课文,然后将课文中的难点、疑点提出来经仔细研读,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教师则根据教学目标,筛选出诸如烛之武是个什么性格的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等问题,然后对学生四个一组开展讨论,找对依据回答问题。只有课堂上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才能引起其他情景下学习方式的变革;只有课堂上强化了探究的习惯、兴趣、能力和氛围,学生课下的探究才有了示范、基础和条件。

二、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去探究

探究性学习要培养学生敢于怀疑和否定权威的探究意识。而这种意识恰好是来自于平等地审视教材,把教材当作学习研究同时也是分析甚至批判的对象。如学习《荆轲刺秦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在很多人的眼里,荆轲是一个具有大侠胆识,又浑身充满正义感的英雄。但在史学家眼中的荆轲并非如此简单,文学史家和史学家对这个人物的评价也是不大相同的。韩兆琦认为:“荆轲是一个武艺高强、侠肝义胆的勇士,他刺秦的义举来自他对强秦的国仇家恨,也是他争取自己的生存权的最后一搏。也有不少史学家认为,“对荆轲的评价不应拔得太高。”张传玺说:“荆轲处在一个个人主义的时代,他被一种‘义’的观念所驱使,虽然他的确勇敢,但他的‘义’毕竟是个人的小‘义’,而秦始皇的统一大业才是大‘义’。因此我认为不必要把他拔高到英雄人物的高度。”所以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不同层面的见解,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在课文学习中设立主题去探究

探究性学习并非泛泛而谈,毫无边际的空学,它完全可以对某一学科、某篇教材、某个问题进行探入研究使学生能够更多地获取寻觅知识的方式和渠道,而不少教材的内容为我们提供探究性学习的好机会。例如学习论语选读这类课文,就可以采用课内向课外拓展、讷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这类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古典名著的积极性,扩大阅读量。

这种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无论对课文的理解、知识画的拓宽,还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锻炼,都是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所无可比拟的,同时,学生的阅读品位也得到了提高。

四、在学科联系中开拓领导去探究

探究性学习在目标定位和内容选择上偏重于学科间的联系和渗透。由于高中生喜欢进行丰富而奇特的幻想,敢于提出大胆的想像和假设,在诸多方面会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如果我们的探究性学习能够寓于现代化科学发展趋势相联系的学科之中,并以此为延伸,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便会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仔细钻研甚至大胆解决一些开放性、前瞻性、实效性的社会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性质。

篇5

 

一、行动学习法的概述

 

行动学习法是由英国教授瑞文斯提出的,在行动学习中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则退居教学活动的幕后。行动学习要去学生在学习中以结构化的知识为基础,自主的探索未知的领域,在探索的过程中通过反思询问来进行学习。在瑞文斯的概念中行动学习是通过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与解决关键性问题的能力相结合来完成的。从本质上看,行动学习法是一种教与学的理念,它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

 

二、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在行动学习的背景下进行教学设计,应该让教学设计满足2个条件。教学中的问题容易确定,学生之间通过讨论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整个课程可以分解成为多个需要独立解决的问题,把分解的问题整合起来又可以集合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够满足行动学习的教学要求。行动学习方法在财务会计中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来源,一方面是财务会计教学课程的构成。在财务会计理论来源上,财务会计的理论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实践,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财务会计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是财务会计理论的案例资料依据,这些资料为行动学习中以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来得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要求提供了可能。在在财务会计教学课程构成上,财务会计教学课程的构成除了负债、债务报告等章节需要划分对个问题之外,其他的章节一般是一个章节一个准则,其中的问题是相对独立的,而且这些问题中重点的问题大都以确认要素、计量和报告为主。把所有章节的问题整合起来又可以构成完整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体系,这点也和行动学习的要求相似。

 

三、行动学习背景下财务会计的教学设计

 

(一)划分学习小组

 

行动学习方法的教学行动一般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的,所以在运用行动教学法进行财务会计教学之前要先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在每一个学习小组中选择出小组长,小组长的职责是协调小组内部的学习活动。

 

(二)介绍知识并提出问题

 

学生在开始财务会计学习之前一般没有相关的基础知识,所以在行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学习的知识有大概的认识,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就行动学习的进行提出具体的问题,以便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能够围绕具体的问题进行。介绍知识和提出问题在行动学习中不是核心的环节,所以教师一定要严格控制这个过程的用时,不要在这个过程中耽搁太多的时间,这个过程的课时一般可以控制在总课时的五分之一之内。

 

(三)小组协商讨论

 

小组协商讨论的主要内容是上一个课时教师要求学生预习的内容和在基础知识讲解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协商讨论要围绕这些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存在多个解决方案的问题要分析不同方案的优劣和运用解决方案之后对企业产生的后续影响。

 

(四)解决问题并汇报

 

小组通过协商讨论之后应当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找出解决方案的思路,之后应当派一名组员在课堂上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为了保证每一名组员都认真的参与了小组的协商讨论,小组内部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选择做汇报的组员。

 

(五)测试

 

测试能够检验小组在行动教学中的学习效果,测试的方法可以是让小组在讨论的过程中设计一个测试题。教师把测试题分配给另一个小组进行解答,出题的小组对另一小组的完成结果进行评改。

 

(六)教学总结

 

在课时结束时对教学进行总结的时候,教师可也在课堂上随机抽取两名学生为教学做总结,同学在总结中的不足可以由教师进行补充。

 

四、行动学习中运用的教学方法

 

行动学习法是关于教与学的理念,为了在教学中实现行动学习的目的,需要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在行动学习中能够更好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是案例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过程依靠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在财务会计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在案例的选择上,要从公开的财务信息和资料中选取案例,在选取案例的时候还要注意案例的业务背景、会计核算方法、财务核算经济后果等方面。在角色扮演教学中,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为了完成角色扮演教学,教师要合理的设计学习模块,学生要积极的参与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的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

 

五、结束语

 

在行动学习的背景下,对财务会计教学进行科学的设计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篇6

【关键词】生物 复习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185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对初中生物课程来讲,教师利用复习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践行新课标要求是一个明智且有效的做法。为了使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发挥到最大,教师需要研究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初中生物复习课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生物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实验考查两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生物课程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方面的重要地位得到提升,如何顺应教育改革需要,提高生物课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和学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复习课是生物课程教学的主要部分,从现代课程教学策略制定的角度来看,复习课是很好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途径,但是从目前的复习课教学现状来看,不少学校的复习课并没有发挥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而依然采用传统枯燥的复习方式。

传统生物复习课主要表现出两个特点:首先,复习内容重复简单。不少知识点学生已经复习了很多遍并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但是在复习课,教师依然把这部分内容列为复习课的必要内容,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同时也不具备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复习兴趣的优势。其次,复习形式单一。不少老师认为,复习课只有巩固已学知识的作用,而忽视了复习课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往往采用单一的复习方式,例如划定课本上需要熟练牢记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己背诵记忆,或制作复习教案,让学生利用复习课不断做题巩固,导致学生在长期机械式重复一部分知识点的过程中,失去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导致生物教学水平迟迟得不到提升。

二、初中生物复习课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一)引入专题式复习模块

在课程复习阶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构建同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知,有助于发散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入专题复习模块是构建知识脉络图的主要途径之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复习的效率,改善复习有效性。

例如,教师可以以“人”为关键词设计“生物圈中的人”的专题,从人的食物来源、人的内部构造、人的能量来源等角度分析人的生物学特性,通过该专题的学习,学生能够构建关于“人”的知识网络图,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同时也能够发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复习效率,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策略。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绘制知识专题图,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思考知识的内涵,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设置问题情境

复习课的授课内容主要是学生已经学会的知识,因此部分已经掌握了该部分知识的学生表现出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强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老师需要在开展复习课之前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将容易理解的知识点简单重复带过即可。同时,本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需要通过精心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增加复习课难度,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好奇心,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果。

为了提高复习的时效性,教师问题情境的设计需要适当遵循为考试服务的原则,所涉及的问题情境要以学生学业考查的形式为主,例如选择、填空、分析说明等,同时在问题提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阅历,设置一定的情景,在丰富问题内涵的同时,增强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程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神经系统的复习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雪后大家到操场上打雪仗,当你的手捧着雪球一段时间后,会感觉到自己的手比刚拿起雪球时温度升高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一问题的情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也是他们很容易忽视的生活实际,当老师通过问题的方式将这一生活常见现象表述出来后,学生会对问题的解释充满兴趣,纷纷从神经角度或内分泌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大大改善了复习课的气氛,提高了复习效果。

(三)强化实验复习课教学

初中生物是理论知识和探究实验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因此在强调基础知识复习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探究实验的重要性,强化实验复习课教学,发挥实验复习课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养成以及探究学习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对学生探究实验能力的要求包括:熟悉实验原理、熟练掌握实验步骤、具有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不少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尊重这一要求,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动手操作的作用,尽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并没有得到提升。

为了提高实验课复习效率,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不当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学习,努力完成自主实验。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了解探究实验的概念和过程,并学会实验计划的制定方法,在进行实验之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各种材料;在完成实验之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探究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分析试验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在不断重复实验与进行总结的过程中,巩固对实验步骤的记忆,培养良好的探究实验素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能力。

三、结束语

总的来讲,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更加强调教学的有效性,复习课是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改变过去落后的复习课授课模式,本着提升学生学习素养、发掘学生思维潜力的目的,丰富复习课授课内容,提高授课方式的科学性,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以及思维能力的形成,实现生物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黔江区2014年度教育教学重点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14―01―027)]

参考文献

[1]杨丽芹.初中生物复习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105.

篇7

关键词 体育 拓展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拓展训练是一种先行后知的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和理念,以其较强的趣味性和较好的培训效果在我国普通高校逐渐开展。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现状的调查发现意志力薄弱、缺乏团结合作意识、缺少自我挑战精神在体育艺术系同学中普遍存在。

1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艺术系限选课程开设情况及表演专业学生特点

纵观全类课程,没有涉及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和室外活动的课程,在最新的教学大纲里,体育艺术系更加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这一部分,增加了游泳课等体育课程,作为趣味性较强的拓展训练会吸引更多学生的眼球。

体育艺术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淡薄,思维活跃但散漫,理想化,惰性是大多数艺术系表演专业学生的主要特点。

2.2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开设拓展训练限选课的必要性

2.2.1符合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课程,能提高大学生在面对困难、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心理素质和团队能力,这些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完全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2.2.2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促进作用

拓展训练刚好可以锻炼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比如,高空断桥,这个项目就是旨在培训学生在高空中如何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在遇到困难时或在逆境中,挖掘自己的潜力,激发自己的斗志,挑战心理极限,超越自我。

2.2.3增强学生的创造和实践能力

拓展训练的一些项目也都是需要学生用创造性的思维去解决项目当中遇到的困难。拓展训练项目中的“孤岛”能够培养学生创造精神。项目中没有人教你怎样去完成,才能找出完成项目的正确方法。你会发现,你的思维,你的实践动手能力将是你完成项目的重要因素。

2.2.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拓展训练的一些项目就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拓展训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和平台教会学生怎样去进行沟通交流,怎么样去进行分工合作。

2.3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开展拓展训练课的可行性

2.3.1拓展训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通过专家访谈法访谈到社会体育系拓展训练专项教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牛志培老师、张建老师,他们表示:拓展训练中有些空中项目看起来非常惊险,但只要合理进行正确的保护是绝对可以保证学生安全的。

2.3.2项目的设计更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拓展训练目的是使学员在愉快的参与中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感悟道理。拓展训练又具有很好的趣味性,它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而体育艺术系学生的感兴趣程度很高,为拓展训练限选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3.3北京体育大学具备开设拓展训练课的条件

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一流的体育大学,体育设施一应俱全,在北京体育大学综合馆南侧就有现成的拓展训练场地,这给体育艺术系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提供了有力保障。拓展训练专项老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知道如何引导学生,以及从学生的行为判断出学生性格类型从而知道以何种方式教育学生。教材也丰富多样。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拓展课程作为一门课程在北京大学体育艺术系开设是可行的,它寓教于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适应能力,拓展训练课程对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学生于知识、于能力、于情感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开设拓展训练课程利大于弊。

3.2 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总结教学经验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和教学方式,更多地以体育艺术系教学特色出发设置教学内容。拓展训练课程前景广阔,内涵丰厚,可开发的资源颇多,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新型项目,有待教师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 逃课现象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0;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226-02

高校扩招以来,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有机会步入理想中的大学校园,实现青想。但是一些大学生在感受到大学所带来的压力时,选择用逃课来逃避现实。在高校大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描述逃课的话: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从这句看似是玩笑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逃课已成为大学校园中的“正常现象”了。只有真正了解逃课现象的现状,深入分析其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设置在内容、数量、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为目前尚有的应用型大学调整课程及正处在转型期的高校开设新课程提供参考。

一、北京地区应用型大学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现状调查

1.调查内容与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共发出问卷175份,收回155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86%。本次问卷发放人群为:北京地区14所应用型大学生,问卷对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成绩、课程安排等基本信息,逃课类型、频率、原因等进行了调查,并对北京联合大学的部分学生就课程设置问题做了深度访谈。

2.调查结果分析。

(1)性别与逃课率。参与调查的150名学生,男生有46人,其中逃课的有32人,占70%;女生有104人,其中逃课的有81人,占78%。这说明性别对于逃课没有太大影响,无论男女生逃课率都比较高。

(2)年级与逃课率。通过数据整理,北京地区应用型大学学生年级分布及具体逃课率情况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参与调查的大一学生有31人,逃课的有13人,逃课率为58%;大二学生有37人,逃课的有26人,逃课率为70.3%;大三学生有76人,逃课的有64人,逃课率为84.2%;大四学生有6人,逃课的有5人,逃课率为83.3%。上述数据显示,大三的学生逃课率最高,且逃课率在总体上呈现随着年级增加而不断增长的趋势。说明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对课程越缺乏兴趣,或忙于其他事务而越来越不重视上课。

(3)专业与逃课率的关系。在对70余种专业按所得学位进行分类,所得逃课率偏高的专业分布及具体逃课率如表1所示。

上述数据表示,文学类、经济学类、管理学类、工学类专业的逃课率偏高,说明此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

(4)成绩与逃课率。参与调查的150名学生,成绩靠前的有45人,逃课的有26人,逃课率为58%;成绩居中的有89人,逃课的有72人,逃课率为81%;成绩靠后的有16人,逃课的有15人,逃课率为94%。上述数据说明,成绩靠后的学生逃课率最高,说明成绩对学生的出勤率有一定影响。成绩越不好,越不爱上课,如此恶性循环,必将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5)课程安排与逃课率的关系。在113名逃过课的学生中,77人由学校统一安排课程,占68%;32人为自选课程,占32%。上述数据说明,课程安排的方式与逃课之间有着较明显的联系。目前北京地区应用型大学普遍采取学校统一安排课程的方式,并不能满足学生对课程内容及专业方向的需求。

(6)课程类型与逃课率的关系。在逃课的课程类型上,64%的学生选择逃选修课,35%的学生逃的是公共基础必修课。这说明目前北京地区应用型大学在选修课、公共基础课上的课程设置存在很大问题。

(7)逃课原因。根据数据整理,北京地区应用型大学学生逃课原因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在150名学生中,有87%的学生认为逃课是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的。此处可见逃课与课程设置之间有着较明显的关系。为便于研究,笔者着重分析从课程设置角度分析尚存的问题。在课程形式上,学校统一安排课程的方式对学生自主选课限制过多,导致学生无法按照个人兴趣、时间等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内容,直接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在课程时间上,课程时间安排不够紧凑,给学生个人时间的安排造成不便;在课程数量上,必修课占大多数,而选修课比例较小,造成学生自主选课的范围狭小;在课程质量上,课程类别较少,不能满足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向和内容;课程缺乏实用性,没有与社会的最新发展成果相联系;学生在课程中少有专业实践的机会,在走向社会后缺乏相应的应用技能,导致学生认为这样上课并没有太大意义,所以大都选择逃课后自己自习或去兼职实习等方式来弥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欠缺。此外,教师的教学风格单一,课堂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上课教师经常不点名,而迟到、旷课对课程成绩没有太大影响通常作为学生选择是否逃课的因素之一。

二、针对应用型大学大学生逃课情况的建议

1.实行完全学分制,放宽学生自主选课的限制。通过实行完全学分制,放宽选课的限制,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的学习内容、进度、时间以及授课教师。同时还要打破传统课程体系的限制,开设更多类别的课程,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其他专业的课程,选择更感兴趣的专业,重新规划自己的学习道路。完全学分制下的人性化课程设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逃课率,既有效的利用了教育资源,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再者,实行完全学分制也是中国高校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培养更加多元化的人才。

2.以专业和实践为核心,构建适合应用型大学的课程设置体系。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的在于培养注重专业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能较强适应社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应用型大学的课程设置中,专业课程的学分设置普遍少于通识课程的学分设置,恰恰说明对专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因此,结合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应该更加注重专业和实践,同时纳入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和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以专业、社会为导向,构建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设置体系。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丰富课堂内容。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在大学教育中不仅承担了传授专业知识的任务,还承担了培养学生专业意识和引导学生思维方式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应用型大学,教师更是担任了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引路导师的重要角色。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摒弃“照本宣科”地讲课方式,以互动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通过音像资料、案例分享等多种方式,增加课堂趣味性,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估机制。学校要加强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采用严格考勤制度、增加课堂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奖励全勤学生等方式降低学生的逃课率;同时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估机制,组织学生定期对课程、授课教师进行评估,同时安排教师到教室查课,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情况,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5.吸取国内外应用型大学的先进经验。目前我国的应用型大学基本采用的是传统的学科化课程设置,即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它以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为目标,但与学生以后的职业联系不够紧密,因其简单易操作而实施频率最高。纵观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以及国外部分应用型大学的课程设置多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服务社会经济为目标,强调专业教育和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并且非常重视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

三、结语

逃课已成为日前大学校园中的一种轻度校园越轨行为,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降低学生的逃课率,还要综合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重因素。总之,调整现有的课程设置,构建一套适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注释:

①根据中国校友会网最新的《2015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北京地区的应用型大学共有16所,具体包括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农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印刷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华女子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首钢工学院。

参考文献:

[1] 郑淑红.大学生逃课现象与高校课程建设问题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7)

[2] 韦洋D.从大学生逃课现象看高校公选课改革[J].大众科技,2014(10)

[3] 邓晓荣.两岸应用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比较[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0(1)

[4] 苑香红.从高校学生逃课现象看课程设置改革[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11)

[5] 严权,王前新.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5)

篇9

关键词:网络时代 大学生 消费行为 教育对策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根据艾瑞咨询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网络消费市场交易规模达4980.0亿元,其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预计2012年这一比重将超过5%。[1]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处于成长的青年时期,富于创造性和挑战性,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呈上升趋势[2]。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特征研究分析,从市场层面则可以有效地拓展开发大学生消费市场,从教育层面,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消费观,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塑造全面的人格。

二、大学生网络消费特征分析

1.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动机分析

消费动机动机决定消费行为。消费者购买物品一般要达到两种目标,一是实用目标;例如买衣服为了御寒保暖。另一种目标是情感满足,即从中获得好处、,例如有人买衣服是为了在同学面前炫耀显示自己的品位、经济地位等。网络消费者在网络中消费也能满足这两种目的,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网络消费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消费者同时也能达到多于传统消费模式的更多的消费目标。

(1)消费的实用动机和情感动机并存

大学生处于青春的成长期,富于创造力和想象力,勇于尝试新鲜事物,个性、时尚,这些鲜明的性格特征使他们在消费的过程中希望通过新意的消费品来实现自己个性、品位的展示,因此大学生消费动机多元化,更注重情感动机。因此,色彩鲜艳的奇装异服在高校校园中屡见不鲜。

(2)寻求方便和便宜的动机

网络消费可以有效的节约人力和场地资源,它是一种更加便利、快速、低成本的销售模式。在网上购买的物品由于成本较低,往往价格都低于实体店。大学生作为一个纯消费群体,对于低成本消费有更大的需求和渴望,同时,目前大学生普遍比较“宅”,足不出户,他们更愿意便利地通过轻轻地移动和点击鼠标完成购买过程。

(3)自由选择动机

网上购物可以避开营业员的推销,其他购物者的关注,避免周围嘈杂环境的干扰,不必担心时间的限制,悠然自得,轻松自由的享受自己独立的购物过程。

2.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群体分布

大学生网络消费群体的分布呈“橄榄球”状分布,大一和大四年级的大学生网络消费相对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来讲明显减少。大学生网络消费群体的“橄榄球”状分析主要是因为大一学生进入大学对于网络购物不熟悉,处于跃跃欲试状态。进入大二,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掌握,心理状态的逐步成熟,网络消费行为进入盲目状态,消费行为大量增加。进入大三大四之后由于课业、就业压力网络消费行为逐渐回归理性。在消费行为的性别比例上面,女生消费行为明显多于男生消费行为。

3.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平台与内容分析

当前各类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如淘宝网、QQ商城、亚马逊、京东商城等是大学生网络消费的主要平台,网络消费的主要内容分为实用型消费和娱乐型消费。大学生的实物型消费主要集中于衣服、鞋袜、图书、装饰品、电子产品上;娱乐型消费主要是集中在话费充值、网络游戏点卡、QQ币等虚拟物品上。男生是游戏点卡的主要消费群体,这类消费人群占了一定的比重。

三、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是时代的生力军,他们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和消费空间,但是大学生崇尚个性对价格敏感的消费香味,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引导,显示出大学生消费的不成熟。感性的、冲动的、过于追求个性的消费不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消费理念。[3]大学生处于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网络消费时间过长会造成其娱乐休闲过度依赖网络,消沉意志,滋长懒惰。大学生沉溺于网络聊天,网上猎奇,网络游戏等虚拟空间会必定会消耗掉大量宝贵的时间。同时,我国高校对网络资源的监督、监管和引导严重滞后,大学生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淡泊,网络诈骗和网络犯罪都会对大学生人格塑造和全面发展产生不良后果。

1.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合理理性消费

大学生应从思想上加强自身的教育和约束能力,避免不良动机和外部因素的诱导。同时大学生应拓展自己的活动空间,合理控制上网时间,到户外去,把更多的时间运用于人际交往和身体锻炼,避免出现过度依赖网络休闲。

2.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理念的引导和教育

面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消费教育的误区,高校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消费理念的培养及教育,加强对大学生新消费理念的指导力度。通过各种形式,例如开展消费讲座、建立消费社团、消费社会实践等方式,向大学生倡导新型消费理念,倡导合理、适度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

3.增加网络安安全,提高商家信誉度

大学生应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以及法律意识,避免网络诈骗和利用网络消费谋取非法利益。同时商家应该保证品牌质量,做好商场现场销售服务及售后服务,树立商业形象,提高信誉度。

参考文献:

[1]艾瑞咨询公司.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大4980.0亿元[EB/OL].http://.cn

篇10

【关键词】高中时期;物理教学;研究性学习

高中物理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这就要求教师采用适合的教学手段来展开物理教学活动,如此才能使学生容易理解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知识、运用物理知识。但目前一些学校所开展的物理教学活动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被动学习,难以准确掌握知识,并且难以做到灵活运用知识。因此,在教育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应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其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并鼓励学生研究和探索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为使学生逐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创造条件。所以,高中物理教学中切实有效的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研究性学习的分析

尽管学术界未对研究性学习做出合理的、科学的定义,但目前大多数人都认同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基于此点出发,可以充分说明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在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在于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亲身体验知识研究和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研究性学习是教育领域改革背景下,值得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分析

综合以上对研究性学习的概述,研究性学习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其不仅符合新课程的要求,还能够科学、合理的教育和培养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在新课程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新要求的情况,将研究性学习科学、合理地引用到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是非常有意义的。那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实施研究性学习?对于此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做准备

传统教育对我国教师的影响颇深,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尤其是老一辈教育者。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并且一板一眼的教授,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进入按部就班的掌握教师所教授的理论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使学生不能够在物理教学中发散思维、开发智力,积极主动的学习物理知识。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切实有效的应用研究学习,这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研究主题,鼓励学生研究物理知识、探索物理知识。但要想实现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应用,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积极了解研究性学习,逐步改变教学观念,对当前教育有重新的认识,进而合理的展开教育工作。总之,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有效落实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

(二)合理规划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实施研究性教学还需要合理规划设计物理知识研究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投入到物理知识研究中,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物理知识水平及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对于物理知识研究性学习内容的规划设计,要求教师先对学生进行了解,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来规划设计出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物理知识研究内容,进而在物理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研究产生浓厚兴趣,进而积极参加物理知识的研究,如此可以促进学生在知识研究中不断提升自身物理知识水平。例如,在进行《感应电流的方向――楞次定律》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几个关于感应电路方向的问题,再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要求每组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闭合电路实验,学会研究和分析问题,最终总结知识。闭合电路组合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共同讨论和分析,可以激发学生的趣味性、增强学生能动性,促使每组学生共同努力进行闭合电路实验,并思考和研究相关知识。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物理知识水平、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思考能力等方面得以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合理进行研究性学习,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要充分考虑学生情况,同时提升研究课题的应用性,如此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研究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可以真正意义上使学生知识水平提高。对于合理的进行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活动,应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确定适合研究性课题。也就是根据高中物理课程教学及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并且有教育性的研究性课题。

其二,合理展开研究学习活动。也就是从课堂教学和学习自主研究两方面合理展开教学活动。

三、结束语

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应有所创新和改变,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使高中物理教学实现质的飞跃,提高学生物理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能力、意识、素质等方面,促进学生良好发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切实有效的应用研究性学习,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研究知识、探索知识、思考知识,提升学生知识水平,促使学生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洪娟.高中物理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初探[J].价值工程,2010,29(3):145-145

[2]郑上郭.浅论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J].考试周刊,2013,(1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