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9: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分层教学法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分层教学法的概念

篇1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分层教学法应用策略

我国自古以来便有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点,这也就要求高等院校的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个性以及个体差异,以此来设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获得知识并且得到相应的提升。从当前的钢琴课分班状况看,即使是处在同一个年级,学生的水平都有所不相同,这对于大范围的教学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对于技能的学习,教师如果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程度与不同的特点,就会导致学生对钢琴技能的掌握不够全面。根据当前的教育改革,探讨在高校的钢琴集体课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是当前的研究热点。通过分层教学,让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全面的实践训练,使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成果,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并且能够学有所长,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分层教学法的概念以及特征

在钢琴的集体课上开展分层教学,需要教师了解分层教学法的相关概念以及特征。根据分层教学法的含义来确定分层的目标等,对学生开展分层的教学。以下是分层教学的概念以及特征:

(一)分层教学法的概念分层教学法是指在能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要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以及教学的设计,以此来提高最终的教学成果,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的个性能够有所展现,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个性化发展。分层教学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学习的知识,还涉及到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性格与潜能等。依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分层,比如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要求能够详细与客观,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分层教学法中获得相应的提升。

(二)分层教学法的特征分层教学法具有自身的特征。第一点是分层教学法的差异性,分层教学法能够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考虑到学生的个性与相关能力方面的不同,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相关的划分,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整体有效性。第二点是分层教学法的灵活性,进行分层后的学生能够展现出因材施教的优势,也能够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来实现能力的提升,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活动当中。第三点是分层教学的推动性,分层教学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也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个性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与教学设计,提高了教学预设的整体适用性,让教学的成果有所提高,教师与学生在分层的过程中都能够对彼此有充分的了解,师生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也能获得得改善。

二、钢琴集体课的优势与缺陷

当前的钢琴集体课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教师能够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扬长避短地进行相关的教学,使钢琴集体课的分层教学法能够充分的展现出自身的优点。以下是钢琴集体课中的优势与不足:

(一)钢琴集体课的优势运用集体课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认识的过程中产生一个渐进的过程,让学生能够从理性的认知转变为感性的认知。学生首先需要对钢琴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掌握其中的原理以及概念,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进行相关的总结与归纳,让知识能够转变为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并且深化为学生的记忆,之后让学生进行钢琴技能的练习,让学习从理论的学习转变为实践的练习,这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与探究。除此以外,钢琴的集体课也节省了高等院校中的师资力量,同样的知识内容,若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名教师需要重复多次知识点,这影响了教师上课时的热情与活力,但是运用集体的授课方式能够降低教师讲知识点的重复率,使教师始终保持活力与激情,有了教师的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配合,能够提高最终的教学成果。这既节省了师资的力量,也使得教学的效率有效提升。另外,在学前教育专业中,钢琴技能展现的机会较少,在钢琴的集体课上,教师可以每周安排学生来展示上一节课所留的作业,这也就为学生提供了表演的机会,以此来克服学生表演时的怯场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潜能,获得相应技能的锻炼。

(二)钢琴集体课的缺陷在集体课的教学过程当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在进行钢琴技术的练习过程中,运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进行讲课,教师所耗费的精力较大,不如一对多的进行钢琴的小组课。除此以外,在钢琴集体课当中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来调整相关的教学方式,但是最终的教学成果有多种因素的干扰,不能以教学的方式来判定教学的成果,需要对教学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与分析,让小组钢琴课与集体钢琴课的优势进行互补,使学生技能获得提升,教师也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来面对学生。

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以上分析了分层教学法的概念与优势,并且对钢琴集体课的优势与缺点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如何在钢琴集体课中进行分层教学法的运用,是需要不断的实践与探讨的。以下根据教学实践分析如何在钢琴集体课中运用分层教学法。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在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研究教学的大纲,根据学生不同的差异制定与学生知识、需求等方面有关联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分层的教学目标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教学的目标要能够体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即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连接,确保学生能够最终实现相关的学习目标,并成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动力。同时,教学的目标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要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不能设置过高的目标难度,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相关的教学目标。第二,教学目标需要体现出全面发展的特点,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也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练习的行为特征和相关的能力。因此,在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当中,每一个层次的教学目标都需要能够确保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获得相关能力的提升,并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三,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体现出一定的递进性,在分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学目标需要有动态性,也就是说,学生在实现相关的教学目标后能够有更高级的目标让学生进行努力,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在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注意目标之间不能有较大的差距,使学生能够根据目标进行稳定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钢琴集体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开展分层教学过程时,教学内容不但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性,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设计,这也是分层教学法能够取得成功的最关键一步。在进行钢琴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要从高到低的进行设计,其中包含着理论的知识、相关的概念以及能力的教学等,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评判能力以及即兴伴奏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没有基础的学生,开展难度较低的训练以及设计简单的教学内容。但是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而言,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更高,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提高一定的难度,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自身的能力及期望进行全面的连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提高最终的学习效率。

(三)多角度的教学钢琴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是对乐曲曲谱进行学习,也需要对钢琴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掌握,并且理论知识要与弹奏的技能进行结合。教学也不仅仅是竖向梯度的分层,也包括水平梯度的分层。因此,教师需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创设新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的对课堂的教学活动进行改善,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与探索,加深对钢琴理论知识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的配合教师进行技能的练习。在开展理论知识的学习阶段,教师不仅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教学,也要拓展性的让学生掌握演奏时的姿势与礼仪,引导学生将自身的情感融合到钢琴的弹奏当中,使学生能够演奏出更富有情感的乐曲,让学生的演奏更加动人。教师对于知识与礼仪方面的教导能够使学生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表现的更为优雅,也能使课堂教学具备全面性,使学生在今后的演奏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基础。

(四)教学评价的分层在开展分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学的评价也需要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也就是说,教学的评价需要具备以下几种特点:第一,教学的评价需要展现出课程的及时性,也就是需要进行随时评价,这也是分层教学法具有的最重要特点。通过课程的随时评价,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的进行了解,并且能够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同时,随时的评价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科学的进行学习,让学生在了解自身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开展更加动态化的学习,确保学生能够保持一定的学习动力,并且依据学习动力来实现相关的学习目标。第二,教学的评价也要展现出学生的差异性,分层教学法当中,教学的评价需要分层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评价,在针对钢琴专业内容学习但基础一般的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大纲对学生展开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且重点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素养进行针对性的评价。第三,教学的评价需要展现出一定的学习差异性,分层教学方法强调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实现自身学习成果的最大化,充分的展现出教学评价的整体激励的功能,确保分层教学法中的教学目标都能够得以实现。在评价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关怀每一位学生,并且做出相应的鼓励,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潜能并且进行展现,教师要对学生的优势进行肯定的评价,让学生能够保持较高的学习动力以及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更顺利的完成教学的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愈发严格。在艺术教育逐渐普及的今天,钢琴教学也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让教学的内容更加充实,并且能够客观、公正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分层教学能够满足当前的所有需求,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能够最大程度的符合当前钢琴教学的实际状况,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分层教学法也能够使教师的队伍以及师资力量有所提升,并且优化当前的教学设计,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紧密,提升人才教育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洁,李云松,陈亚琨,王一妹.招生模式“多元化”背景下高职《电子技术》课程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视界,2020(21):90-92.

[2]周丹.实施分层教学,提升音乐素养[J].黄河之声,2020(13):78.

[3]董海燕,巩云飞,王亮.高职院校微课分层教学研究———以《网页制作技术》课程为例[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13):238-240.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具体应用

【中国分类号】G623.5

1.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分层次教学法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分层次教学法进行教学,要求依据于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充分体现出尊重差异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擅长点等等内容为主要依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活动。

1.1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运用分层次教学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能够充分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分层次教学法的提出面向是全体学生,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表现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能力,面对学生在学习水平的参差不齐,分层次教学法要求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不能以统一标准去要求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这还是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体现。此外,分层次教学法在体现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2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中,充分运用分层次教学法,还能够有效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小学数学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最终可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这是因为,分层次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策略或教学手段,它能够实现大范围的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有效解决教学要求的整体划一与学生学习差异性之间的矛盾冲突,实践证明,分层次教学法能够与小学教学组织形式相适应,符合我国小学数学的教育现状。小学数学中的分层次教学还需要不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还需要对分层次教学法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完善,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实践支撑。

1.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在小学数学中运用分层次教学法进行教学,这对教师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转变常规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从而树立与分层次教学法相适应的创新性教学理念,有利于教师教育观点的改变;另一方面,老师可利用分层次教学手段,通过创造性的设置学生喜欢的数学知识,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不同的布置,在尊重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因此,教师在利用分层次教学法的不断实践教学中,会形成自己新的教学理念,使自己具备科研工作和高校教学的能力,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2.分层次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2.1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小学生由于对新知识接受能力的不同,会造成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不同,由此会造成学生在学习成绩上的参差不齐。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依据于分层次教学法理论实践内容,以学生学习能力高低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即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可以依据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分为A/B/C三个层次,对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进行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有一个深入了解。老师在对A级学生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可以要求他们对自己所讲的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的理解与掌握,并能根据所学内容熟练做题。对于B级的学生教学目标的设定,老师可要求这个层次的学生对自己所讲的数学知识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与掌握,能够简单的知识吸收,对数学习题可进行简单的理解与分析。对于C级学生教学目标的设定,老师要对这个层次的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可对这类学生重点讲解学生概念、性质规律和典型例题,要促进这类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还要帮助这类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系统化、综合化和清晰化的学习思路,促进其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2.2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老师要根据不同学生进行不同教学内容的设定,从实际学习能力出发,坚持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次的系统编制。具体是,对于A级学生教学内容的设定,数学老师布置的内容要具有综合性强、灵活性高和逻辑思维能力强的特点,则要是为了这个层次的学生能进一步提高其数学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B层次学生设定的教学内容,要侧重学生的扩展与实践练习,可以布置一些有点难度的数学习题,促使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热情。对于C层次学生教学内容的设定,老师要注重培养其概念理解,能够解答简单的数学习题,而且记住老师所讲授的基础内容与知识。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能够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数学内容,最终实现教学内容的最大化。

比如教授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是,“这块长方形高是8cm,底是12cm,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这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练习题,在对不同层次的教学上,要求A级学生熟练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并会举一反三的运用到其他习题的解答中,而对于C级学生就要求注重讲解题方法,理清他们的解题思路。

2.3对评价体系进行分层

传统评价体系主要依据的是学生的数学成绩,成绩高的学生自然是优质的评价。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不利于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的深入改革,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和实现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充分利用分层次教学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小学数学的评价体系,可以依据分层次教学法进行分层评价。这要求数学教师在对全体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坚持全面发展和综合系统的评价原则,摒弃原有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对此,提出几条具体建议:

1)评价的主体是全体学生,因此要对其进行多层次和全方位的评价,不能顾此失彼和片面评价,可进行横向评价总结全班学生是倒退还是进步。

2)横向评价也可以运用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中,这种不同层次的评价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有效激发层次内学生的学习精神,鼓舞整个班级的数学氛围。

3)纵向评价班级每个学生,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家长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发展情况,还能使学生清楚了解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差异所在,另一方面数学老师可以根据掌握的学生学习状况,对自己的层次教学进行不同程度和调整与完善,争取兼顾到每一位学生。

3.结语

通过对分层次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得出,分层次教学法能够实现老师与学生整体能力的双向提高,不仅兼顾到了每一位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还提高了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3

在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当中,田径课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力量、耐力以及灵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最长选择的方式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那些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身心的发展是一种制约,使学生对于大学体育课丧失了兴趣,当今我国大学体育课纷纷进行改革,使分层教学法在我国大学体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1]

一、分层教学法的概述

(一)分层教学法的概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环境不断变化,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再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分层教学法因此在大学体育田径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分层教学法以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等为基础,对学生实行分层的针对性的教学,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学。在大学体育田径课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使学生在不断流通的过程中,接受挑战,实现跨越,从而宜形成生动活泼、互帮互助、互赶的教学局面,而且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会得到提高。[2]利用分层教学法,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会变得更多一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分层教学法的特点

1.分层教学法以学生的个性差别为基础,将所有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遵循体育课程的基本标准,有效结合集体教学和小组教学,使实际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之间不再具有很大的差异。2.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要提高所有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体育的魅力,提高其积极主动性,减少学生心理上的压力,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上的共同成长,与此同时,学生的潜力也会得到挖掘,提高学生自身的各种技能的发展。3.利用分层教学法,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出发点,实行阶梯式的教学,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技术。4.分层教学中包含着竞争意识,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勇于面对挑战,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兴趣。5.分层教学法对于体育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教师对于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准确的掌握,要帮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分层教学法的原则

(一)全体性原则

大学体育田径课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全局意识,学生是具体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贯彻全体性的观念,不在班级内部搞特殊化,不按照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序。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将层次进行划分,对教学活动进行区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掌握具体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3]

(二)动态管理原则

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分层教学,学生在一个层次中并不是固定的,学生的学习状态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学习成果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教师对于这种动态的变化要进行管理和调理,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要随之进行掌握,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激励原则

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要随时进行观察和指导,并且对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对学生所处的层次,进行适当的纵向调整,对于那些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把他们调到比较高的层次,而能力稍差的学生,可以将他们调低到一个层次,让每一个学生随时都可以具备良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分层教学法在大学体育田径课教学中的运用

(一)做到因材施教,合理分层

在大学体育田径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充分的了解,以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状况为基础,要对学生的志愿充分的尊重,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分类,以上课的目标要求为基础进行分类,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取不同的分类方式,促进分层教学法在大学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发展。[4]

(二)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

在初期,大学体育田径教师而已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分层,随着教学活动的发展,教师对于学生的性格品质和心理素质要掌握好,针对他们的综合能力进行系统的评价,以学生自身的需求为基础,使学生所在的层次得到确定,当确定过后,就可以实行有效的动态管理,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所在的层次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可以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实行有效的分层备课

教师要以学生分层为基础,并结合大学体育田径教学的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对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进行充分的考虑,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自身的发展目标。教师的备课主要分成三个类型,一个就是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这也是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共同目标;另一个就是具体的发展目标,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和技能,使其得到有效地加深;最后一个就是提高目标,主要目的就是将学生的运动特长和兴趣充分的激发出来。制定出详细的层次目标,使学生具有层次性,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充分的考虑。[5]

(四)进行分层授课

教师要以课的基本要求为基础,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在课后也可以采取一定的辅导。例如在学习跨栏的时候,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的具体实施,都要将学生的层次差异性进行充分的考虑,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具有自身的学习目标。让每一学生以基础要求为基础,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跨过三个栏,具体的高度可以进行调低,栏间距也可以调近,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当基础的目标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设置更高的目标,可以适当的增加栏架的数量,或者增加栏架的高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6]

篇4

关键词:数学;分层教学

在一个班级中,由于各种原因,优等生和差生两极分化的现象非常严重,优等生往往因为题目简单,很轻松地完成任务,而差生则很难完成任务。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提倡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的存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只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笔者尝试使用分层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分层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教学方法,使因材施教落到了实处。下面就如何开展分层教学谈谈笔者的看法。

所谓分层教学,其主题是以班集体教学为主,小组合作探究,个别辅导互相兼顾的教学形式,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练习,分层布置作业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教学法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积极做作业。

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首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性格和学习状况。尤其是教师在接到一个新班时,要通过学生或以前的教师了解所带学生的习惯、性格,并根据学生以前的学习成绩或一次测验进行分组。一般组不能分太多,要有针对性。笔者在教学中,大多以六人分为一个小组,并按成绩依次编为1号、2号、……6号。每个小组又分为A、B、C三个层次,A组为1号、2号是成绩优秀的学生,B组为3号、4号是成绩中等的学生,C组为5号、6号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分组时要明确表示,每个组是好、中、差搭配均匀的、编号是暂时的,每一次测验后要重新编号,并且要求同组内建立帮扶对象,1号帮扶6号,2号帮扶5号,3号帮扶4号,形成一个学习的链条。组与组之间要相互竞争。每周评出一个周明星小组,每学期评出一个学期明星小组,报与学校给与奖励。

其次,分层备课。对学生进行分组编号后,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学生分组编号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精心设计教案,简化例题,特别要精选有层次性的习题,立足“教有所别,学有所得”,推敲教学细节,优化教学程序,选定最优教学方案。例如,我们在备函数的第一课时“函数的概念”时,对函数的概念学习有了解、理解、掌握和应用等不同程度要求。概念本身的定义有狭义、广义、内涵、延伸等层次内容。课本中的例题又起着对概念应用的作用,解题规范的示范作用,具有代表性。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5号、6号学生只要做到对函数有所了解,知道定义的内容是什么,同时会做有关于函数概念简单的题目即可;3号、4号学生要做到对函数概念的理解;1号、2号学生要做到对概念不但理解,而且要掌握其内涵,延伸到一些课外的知识和习题。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

再次,分层授课。分层授课是分层教学中教师最难操作,而且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异步达标。课堂教学中,分层提问是分层教学的关键。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便于课堂提问。有思维难度的让1号、2号的学生回答;简单的、一目了然的问题5号、6号学生回答,适中问题的回答机会让给3号4号学生。回答完毕,可让学生先自己点评,学生在回答或点评时,对有难度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这样的分层提问有利于现代学生的教学,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教学中分层练习,课后分层布置作业也是分层教学的关键。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的能力,教材对练习和习题做了合理的编排,习题分为复习巩固性习题、综合运用性习题、拓展探索性习题。对3号、4号、5号、6号的学生要求紧扣课本,5号、6号学生能完成课本上的大多练习题,复习巩固性习题,选做综合运用性习题;3号、4号学生完成复习巩固和综合运用性习题,选做拓广探索性习题;1号、2号学生完成综合运用性习题和拓广探索性习题,选做复习巩固性习题。

篇5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物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6-0072-01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性与逻辑性推导相结合的课程,实践性很强,主要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动手能力。因此,教师只有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避免两极分化,并根据学生学习特性与课堂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分层教学法,才能促进学生物理学习的进步。

一、科学合理对学生进行分层,引导学生互助学习

分层教学法的第一步就是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层。分层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物理学习兴趣。所以,教师的分层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物理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分层。教师在分层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并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正确率进行合理分层。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三层,即把学生分成优良型、达标型以及困难型。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就要根据学生的层次设计教学目标,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学到物理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由于课堂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在对学生分层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从优良型、达标型以及困难型的学生中各选择两人,组成一个固定的学习小组。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常常涉及到交流讨论环节和实验环节,学习小组可以共同完成。在学习过程中,让优良型的学生带动困难型的学生思考和学习,而优良型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温故而知新,不断巩固所学的知识,在课外也可以互相帮助和互相监督、取长补短,最终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

二、根据学生的层次制定学习目标

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将学生分层之后,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一步步进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对于困难型的学生,教师应该对其进行手把手教学,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并不断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对于达标型的学生,应该加强学生的练习,不断巩固学生的基础,慢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优良型的学生,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液体的压强”的相关知识时,对于优良型的学生教师应该要求其熟悉掌握压强的相关知识,了解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计算各种情况下液体的压强,并可以自己动手设计实验验证哪些因素会影响液体的压强。对于达标型的学生,要求其应该熟悉掌握压强的有关定义,同时还可以计算出各种情况下液体压强的计算方式。对于困难型的学生,更应该引起教师的关注,教师应该要求其掌握液体压强和压强的相关概念,熟悉掌握压强公式的运用等基础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层次制定学习目标,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过程更有针对性,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提高,经过一定的努力之后都可以达到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根据学生的层次设计物理作业

作业是检验学生物理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手段,让教师可以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教师及时反馈,进而引导学生全面掌握物理教材上的内容。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可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效地巩固课堂知识。所以,教师在布置物理作业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层次合理地布置作业,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面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之后都可以完成。作业太难,学生解答不出来,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而作业太简单,对学生来说没有挑战性,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也没有好处。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来布置。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对于优良型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作业量,增加作业的难度,着重知识的加深和知识面的拓宽。

例如,在学习“磁现象和磁场”这一课时,学习完之后,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针对困难型的学生应该考查学生对磁现象、磁场等的概念,让他们在作业中进一步理解什么是磁场、什么是磁现象。对于达标型的学生,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考查学生对磁场和磁现象的一些相关计算,让学生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可以简单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对于优良型的学生,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增加难度,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分层次布置物理作业可以减少学生的作业压力,让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都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

四、结束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有所提高。同时,分层教学法科学合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引导学生互助学习,既能够根据学生的层次制定学习目标,又能够根据学生的层次设计物理作业,不失为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篇6

所谓“分层教学法”,就是首先对全班学生从各个角度进行调查、摸底、排队,分成三类:A类:有30%左右的学生,双基掌握比较全面,被列为优等生;B类,有50%左右的学生,双基掌握一般,被列为发展生;C类;有20%左右的学生,双基掌握较差,被列为学困生。当然,这样将学生进行分层我是不告诉学生的,只要自己心中有数,教学有针对性就行了。对学生分层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然后,实施分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

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A类学生,提高他们数学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问,多提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一题多解, 尽量多看些有关解题和数学竞赛的数学课外书,要求他们在测验中取得优秀以上成绩;B类学生,多鼓励、多提问、多辅导,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数学题的兴趣,要求他们在测验中取得良好以上成绩 ;C类学生,多耐心辅导教育,多鼓励,尽量多提问,提高他们听数学课的兴趣,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在测验中争取合格以上成绩。实施分层教学法,目的是使传统的选拔淘汰式教学转化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投入数学学习,使学生的认知、思维和推理等诸多方面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其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我要学到我会学,从会学到学好,下面是我在三年期间实行分层教学法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分层备课。在备课中,教师要把握教材的深度和难度,把易于接受的概念、定理、法则,直接应用知识点的练习归为一类;难以理解的概念,知识发生的过程,带有一定技巧的解题归为另一类;猜想、归纳、逆向思维、变式论证和综合题归为第三类。备课时相应地根据以上三类学生的认知层次,精心设计有梯度的层次性教案,从而分层备好课,上课就能“游刃有余”。

二、分层上课。分层上课就是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兼顾各类层次的学生,让其主动参与获得发展,克服过去单一教学的传统模式,按照分层备课的归类,在施教过程中得以完成。在传授基本概念、基本例题、识别判断,计算和简单推理证明等知识时,应面向全体学生,侧重于C类学生。所设计的双边活动,巩固性练习,应尽力让这些学生得到机会表现,使其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与信任,树立有能力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既体现了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教学思想,也便于提高数学整体质量。在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发生的过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定理、公式的推理论证,应用几个知识点解决综合题时,让全体学生思考,可以把侧重点放在B类学生上,有时可以让学生讨论解决。遇到一些逆向思维、猜想论证、讨论题、复杂的综合题和特殊题型的解题时,就要把重点放在A类学生上,让他们的才智得到展现。有时也可根据一个例题的变化与逐步提高,使每一类学生都能不知不觉的参与。收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在课堂上,分层授课既要兼顾各种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现自身价值,主动发挥,有收获;又要把分层上课的思想融化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使课堂教学产生最佳的效果,同时也解决了学生中“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提高了课堂效益。

三、分层作业。它是分层上课之后的必要一环,学生作业是巩固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获取教学信息的重要手段。按分层教学法的要求,授完新课后,设计几套练习题,如基本题(基础题),加深题(综合题)和能力题。让学生有所选择,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主动独立的完成。使其自享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避免布置作业一刀切引起的抄袭风气。在进行章节或阶段性信息反馈问卷调查时,只能按一定的比例设计,通常基本题占70%,加深题占20%,能力题占10%。这些分层设计的问题隐性地体现在试卷中。一方面,统一尺度了解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即通过分层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变化,以便以后在教学实际中调整分层教学的尺度;另一方面,以防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促使学生向高一级层次转化。

四、分层辅导。实施分层教学,对学生课堂练习和课余作业施行个别辅导和分层辅导尤其重要。要追求全体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练习题型的设计要有“跳起来摘果子”的问题。每个层次的学生在接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和出现错误。对发展生和学优生要让其相互讨论,解决问题。学困生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加强个别或部分辅导,辅导时要注重情感投入,要不厌其烦,保证学生的继续学习顺利进行。

五、分层评价。实施分层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因为影响学生学习水平的先天与后天因素有一定的差异。如果要全班学生达到优生的标准,就会使中、差生与这一标准之间的差距拉大,使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创新能力了。如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标准,如采用难易程度等不同的A、B、C数学试卷(或在题号前做上选做记号),不同层次的学生可对应选择。这样,就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与各自的标准差距水平大致相同,使他们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对于提前达到标准的学生,应积极创造条件,使之掌握更多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使学生在更高一层面上产生新的需要,新的要求,形成新的目标,并用更高的、具有挑战性的标准要求他们;对于没有达到相应标准的学生,我们一方面要认同,承认这种现象是正常的,这是人的认识差异和学习情感差异的必然结果;同时要激励他们对照标准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帮助他们制定改进和矫正的计划,早日达到相应的标准,甚至更高的标准。尽管时间上比其它同学有些滞后,但最终的结果会使他们产生成功的喜悦,从而为持续发展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7

[关键词]分层递进;数学课堂;教学;尝试

长期以来,初中数学教学由于受传统上课班级授课制的约束和限制,教师从备课、讲授、作业辅导、考试评定等环节,很少顾及不同学习智能水平学生的差异性,致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上存在个体差异,他们在各自的水平层次上,都不能达到很好的提高和发展。为此,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尝试性地把“分层递进”教学法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分层递进”教学法概述

“分层递进”教学法是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根据因材施教原则,依照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把他们分为若干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提出不同学习要求,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评定,重新调整层次,优升劣降。“分层递进”教学以承认学生之间的心理和生理差异为前提,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都能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并在学习中通过努力奋斗而晋升层次,它对不同水平或不同需求或不同定位的学生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分层递进”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划分小组层次,合理进行升降。在初中数学课堂“分层递进”教学法的实践中,教师对学生应该有足够的了解,新生的分层以学生入学成绩为主要依据;其他学生主要应根据学生上一学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单元、期中考试成绩,综合学生的学习态度、智力能力和课堂表现等为主要依据。也可以预先设计两套综合测试题,根据测评结果进行分组,甲层次小组是指那些拔尖的优等生,就是能熟练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独立完成作业和补充题,解题思路宽且方法灵活;乙层次小组是指那些中等的学生,能熟练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独立完成作业,但拓展知识欠缺;丙层次小组是指那些学困生,他们学习态度很端正,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死板,需要在老师和学生的点拨和帮助下才能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的习题。为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或中考测验后,要进行层次调整,即能达到自己所在层次目标的前两名学生即可上升到上一个层次组进行学习,测试结果在本组后两名且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降到下一个层次组,优升劣降。

2、制订不同层次教学目标和评价分层。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师侧重于知识面的饱和度讲解及练习,以教会学生解题的技能,教会学生运用基本概念和法则的能力,较重视学生规范的书写和表达,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形成的心理过程,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递进”就有效地避免了这一弊端。教师在精心设计每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时,既要注意教学要求的一致性,同时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突出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3、课外作业练习的分层。教师在讲完一部分知识后,随机布置作业习题,各层次学生所做习题基本一致,但作业内容和要求则不同。设计上应体现甲层次学生拔尖提高,即除了完成书本上的基础题以外,可布置一些综合性、探索性、拓展性的问题,注意侧重培养这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提倡一题多解;乙层次学生的作业体现巩固练习题,即除完成书本基础知识题以外,再做一些有一定综合性和提高性的习题,侧重复习巩固知识,树立信心;丙层次组学生作业题侧重于简单模仿作业,完成书本上的基础习题,反复演练,或将难度较大的课后题拆分成几个小题,使他们形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态度。

4、教学效果的比较。通过初中一年级班、班两个学期《代数》课程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看,期中考试及格率平均为87..6%,期末考试及格率为90.2%,较之未采用“分层递进”教学法的班成绩明显提高。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各层次是动态的变化。教师在分层时应将学习状况相近的学生归为“同一层次”,使得他们的学习水平比较接近。同时,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分层是动态的分层,有进步的学生可以晋升一个层次,学习态度不好且退步的降至下一个层次,激励学生积极上进,逐步解体丙层组学生,从而达到甲乙层次组学生不断扩大的目的。

2、不公开划分学生的层次分组。初中生的自尊心较强,因此,教师在划分各层次时要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学生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分层次实施教学,也只能是教师心里有数,是有目的进行的分层,但不能在公开的场合公布学生层次,因为教师一旦在公开场合公布了学生的层次差别,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失去分层次教学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3、感受成功原则。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法,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内在潜质,培养优等生,转化学困生,很好地处理全体性与个别性的关系,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克服了畏难情绪,培养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体提高了他们的素质。

四、结论

篇8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高中英语;实施

前言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学生英语水平之间的差异不够重视,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差生,都采取一样的教学方法,俗称“一刀切”,然而这种教学方式会让优等生产生“坐井观天”的思想,自满自大,与此同时,差生却无法及时消化学习到的新知识,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实施分层教学法,符合现代化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有利于消除学生英语水平之间的巨大差异,活跃英语课堂氛围,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整体效果的提升。

1.分层教学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1.1分层教学法的概念

春秋末期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放矢的实施教学计划,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提高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信心。

分层教学法正是源于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思想,该教学方法又可以称为多层次教学法,具体是指,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记忆能力、学习态度、知识储备量等进行分析与总结,针对他们自身的特点与相互之间的差异,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与要求,在课堂上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挖掘出内在的学习潜力,提高学习的热情,获取更大的进步。

1.2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外在所表现出来的为现有的学习成绩水平,然而还有一部分并没有展现出来,也就是潜在的学习成绩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存在“最近发展区”,如果对这两种水平的不同特点分别进行仔细分析,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就能够使得最近发展区逐渐向现有水平靠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布鲁姆是美国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家,他通过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研究总结出,“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不了较好的成绩,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学条件不适当,教师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并不是因为在智力方面有问题”,“如果学校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教师给予学生有效的帮助,那么学生之间的差异就会明显缩小”。分层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给予学生全方位良好的学习条件。

2.如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方法

2.1对学生进行分层

虽然学生学习的都是同样的知识,但他们接受英语新语法新句式新词汇的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都是不同的,应该在充分分析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A层―有强烈的求知欲,有高昂的热情,有积极上进的态度,英语基础扎实,语感较好,能说一口较流利的英语,英语综合水平较高的学生;B层―有端正的英语学习态度,学习较为积极,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能较好的完成英语学习任务,但没有决心或者恰当的学习方法,英语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C层―对英语学习态度消极,缺乏热情,基础薄弱,知识掌握不扎实,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

2.2对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制定相同的学习目标,没有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这会使得英语成绩优异的学生很轻松的完成学习任务,但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很难及时完成布置的任务,从而产生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的心理,这样会导致英语成绩两级分化更加严重。因此,应该针对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8 Unit1 A Land of Diversity的阅读课中,对于C层的学生,让其通读全文,找出其中的难点词汇以及难点句式,理解文章的内容,比如名词性从句的应用,by means of、majority、elect等重难点词汇的应用等。对于B层的学生,给其制定通过通读全文总结出加州每个历史阶段的移民,让他们能较详细了解加州整个发展历史,对其文化多元性有深刻的理解。对于A层的学生,给其制定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并对文章主要内容进行流利的复述;分析美国多元文化形成的原因和历史背景,扩散其思维能力等的目标。

只有通过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英语成绩好的学生会向更深的知识层次钻研,中等水平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会在知识点方面获得适当的扩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关键点。

2.3对教学策略进行分层

对备课内容进行分层,其实就是根据层次性的教学目标,设计好课堂中要讲述的内容,要提问的问题以及要布置的作业等方面。

在课堂授课的时候,对于新知识要深入浅出的讲授,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利用多媒体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还可以根据英语教材内容创设不同的情景,吸引学生主动的投入英语学习中。提问回答式的教学方法在英语课堂中经常用到,这样不仅能考察到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也能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训练与提升。但是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简单、中等、较难三种不同层次的问题。如果让英语较差的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其他学生都看着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就自尊心受伤,学习的积极性会下降。如果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别人投来赞许的目光,会让他们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教材BOOK 2 Unit 2 Olympic Games阅读课中,根据三种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提问。对于C层的学生,可以提问能直接从原文中找到答案的细节题比如“How often is the Olympic Games held?What is the motto of the Olympic games?”等问题;对于B层的学生,可以提问推断题如“Why do so many countries want to host the Olympic Games?Since the 30th Summer Olympic Games was held in 2012,when will the 31th Winter Olympic Games be held?”等问题;而对于A层的学生,可以提问“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ancient and modern Olympics?Who is your favorite athlete in the 2012 London Olympic Games and why?”等考察其综合运用能力的题。

2.4对布置的作业进行分层

对布置的作业进行分层就是,对于成绩位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度不一的作业。对于A层的学生来说,在完成课本任务的基础上,扩充一定量有难度的阅读以及写作材料,从而对课本中涉及到的语法、重点词汇、句式等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运用。对于B层的学生来说,适当扩充难度适宜的材料。对于C层的学生,可以布置背诵重点句式、抄写多次词汇等记忆性的作业。

2.5对考核评价方式进行分层

科学合理的考核以及评价方式,能够对学生起到鼓励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考核时,可以对试卷题目进行分层,对评分标准进行分层,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试卷难易度进行区分。在评价时,可以给A层的学生一些适当的批评,起到鞭挞的作用;对位于B层的学生要实行恩威并施的方法,鼓励的同时不忘批评,鼓励和批评对于他们来说一样重要;对位于C层的学生要多加表扬,帮助其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结语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的时候,可以从学生、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作业布置以及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虽然这会给英语教学管理与实践带来一定的挑战,但通过不断的创新与摸索,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虞玲臻.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J].华章,2011(16).

篇9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分层教学 英语教学 目标教学

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从初一下半学期开始,两极分化逐渐显现,到初二便发展到白热化的程度,给学校教学与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为此,我校英语学科组在认真学习英语教育理论和先进教法的基础上,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分层教学法”,即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方法,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本文就“分层教学法”的依据和实践作一些论述。[1]

一、实施“分层教学法”的依据

1.“分层教学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应试教育”实质上是“升学教育”。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提出的要求,老师总是“充耳不闻”,即使举手,也是“熟视无睹”。这些做法客观上剥夺了后进生应有的权利和个性得以发展的机会。原国家教委主任柳斌曾指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应该是走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和个性发展教育和谐统一的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为每一位同学创造条件,提高全部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分层教学法”将每一位学生都纳入教育对象,并能提出都能接受的要求和目标,从而为每位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舞台。

2.“分层教学法”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教学按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系统周密的思维能力。学生升入初一时成绩的差距,意味着学生的认识、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均处于不同层次。如果从班级的平均水平出发,后进生不会因知识间的断层和学习能力弱而无法完成任务,会渐渐丧失学习信心,最终放弃学习。“分层教学法”强调以学生原有知识为起点,逐步提高,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2]

3.“分层教学法”符合目标教学理论

布鲁姆认为:只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与适当的学习帮助,95%以上的学生都能够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分层教学中教师的“教”就是要适应学生的“学”,这就要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更加注重“导”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目标导向下得到激励,主动学习,达到成功。

二、实施“分层教学法”的步骤及应用

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笔者实行了以下的分层教学方法:保留行政班,进行班内隐形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以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学生分层

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强势智能和弱势智能,教师应该善于发掘学生的强势智能,提高学生学习自信,从而达到弥补其弱势智能的教学目的。

2.以目标教学理论进行学习目标分层

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备课时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立认知分层的目标,认知分层可应用“同教材、同进度、异要求”的策略,

比如:在教牛津教材9A Unit 2 Colour Reading时, C类学生能够根据Reading部分的内容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

1. Different colours may represent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2. Blue is a calm colour. It can create the feeling of joy.

3. White will make you stressed.

4. Orange and yellow are warm colours.

5. If you feel tired or week, you should wear green.

要求B类学生能够复述课文;

要求A类学生能够用文章的词汇来描述情感。

通过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逐渐出现了学困生易学,中等生乐学,优生好学的良好局面。

3.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差异分层授课

主要采取“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措施。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B类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A、C优差两头,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上课时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分为主,合为辅。做到对A类学生少讲精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智能,提高学习能力;对B类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类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4.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

分层辅导学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各层次学生可以利用老师辅导的机会及时解决自己头脑中的问题。

四、实施“分层教学法”的效果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分层教学法”已初步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它锻炼了教师的教研能力,培养了教师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了学生学业水平。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学生的呈现如下特点:优秀学生越来越多,后进生越来越少。当然,“分层教学法 ”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探讨。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构建并实施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也深深体会到教学模式本身应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模式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尤其是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需要不断发展优化教学模式,使之更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分层教学法 高中数学 教学应用

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提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型和发展性,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尊重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目标,将这一理论引入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提高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下面笔者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进行探讨。

1.对学生进行分层

实施分层教学,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能力情况充分了解,认真调查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完成分层。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班级中的学生按以上标准,分为A、B、C三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背景等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可以因材施教,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课堂数学的目的就是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教学目标也应有所不同,有所侧重,这样才能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例如:笔者在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中指数函数的授课上,根据学生分层,将教学目标也分层细化。C层教学目标为:让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掌握01函数的图像特点、性质,并能初步运用概念、图像、性质解决简单问题。B层教学目标为:在C类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指数函数概念、图像和性质,独立完成相关题目。A层教学目标为:在B类的基础上,能综合运用指数函数概念、图像、性质解决问题。

3.对课堂教学进行分层

课堂教学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要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教师要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层,有难度的问题可以课后给A层学生讲解,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规律,才能照顾到各个层次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

例如:笔者在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中指数函数的授课上,给出函数的定义,函数y=ax(a为常数,a>0,且a≠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开展分层教学,使学生会用描点法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像,及时发现学生作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借助多媒体教学增大了教学容量和图像的直观性,使枯燥的图像变得具体、形象、准确,更能有效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从而获得函数的性质,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4.对课后练习进行分层

笔者通过此次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分层教学实践,认真剖析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教学,切实感受到它的优越性。分层教学可以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兼顾所有学生的特征,给学生提供更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新课改的理念就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鉴于数学在高中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教师有必要进一步挖掘实施分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这将更有助于辅助自己的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秀荣.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