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观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9: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实践观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实践观研究

篇1

关键词:实践科学;科学知识;权力;地方性;批判

中图分类号:B7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1)11-0092-04

劳斯的实践科学观对传统的理论科学观给予了致命的批判,在其《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著作中,他以实践为视角展开了自然科学新的解读路径。如果说开创实践科学观的主要功劳并不隶属劳斯,但是劳斯对科学实践的权力维度的阐发是功不可没的,而对于如何理解科学知识和权力的各自界定以及二者的关系,劳斯首先质疑了传统的理解方式。在传统的科学知识解释框架中,科学知识和权力之间虽然存在着某种外在的互动关系,但是这样互动关系并没有建立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如以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权力为例,我们不难理解培根意指人类只要掌握了关于自然界的科学知识,揭示了关于自然界的秘密,人类便拥有可控制或主宰自然的权力。相反,若没有关于自然界的科学知识,那么人类难以对自然进行有效的改造。因此,拥有知识是正确介入事物的前提。如此看来,科学知识的认识论地位和权力的运作方式难以形成内在的相互关联,此即为科学的认识论和政治学之间的分离。当然,这只是传统的科学哲学解释框架中界定的“作用于物的权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知识和权力的关系。我们同样可以从传统政治学视角中解读知识和权力之间的关系。

权力作为政治学的概念,其显著特征在于行动者所占有并使用的一种统治工具,所以,权力的本质是压制性的。在这样的解读语境中,政治权力对科学知识的形成并不具有积极的意义,甚至对科学知识的形成构成强大的阻力,而这一阻力主要是对远离真理知识信念的强制性推广,“权力可以影响所认识到的事实,但是被认识的事实本身以及对认识而言的事实本身却不受权力影响。也就是说,权力可以影响我们相信什么,但是至于哪些信念是真的,哪些信念被认为是真的以及这些信念之所以成为知识的辩护根据何在,这些都与权力的观点完全无关。”进而言之,权力仅仅作用于对理论的认可或信念的依存性,至于世界本身的改变方式并没有和权力建立直接的联系,权力可以改变人们的信念,此种信念真值性的保证无法和权力联系在一起。更有学者甚至认为:“它是一种将权力仅仅看做是约束、否定和胁迫的传统。权力是系统地拒绝接受现实,是压制的工具,是对真理的禁止,权力的效力阻止了或者至少扭曲了知识的形成……”在权力和知识之间产生的压制和反压制,束缚和解放之间的斗争中,权力一直都是知识向前推进的绊脚石,于知识的增长或创造性的发展并未提供积极有效的建设性贡献。因此,不管从传统的政治权力视野中解读知识,还是在科学知识论中解读权力,科学知识和权力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外在的相互分离。这种关系可以概括为:知识以其纯粹的知识存在,权力以其纯粹的权力而存在。

毋庸置疑,传统的科学观建立在权力和知识相互外在的基础上,核心问题在于理论科学观的误导,该科学观明确区分科学的内史和外史。科学的内史用于解释科学知识进步的理性、思想以及传统认识论的主要地位,而将科学外史的社会的,政治的列为可有可无的尴尬处境之中。科学哲学家劳丹认为,一副完整的真实科学图景同时需要内外史两个方面,但是在理解何为科学的本质以及作为理性事业的科学特点的关键问题处理中,只有科学的内史才是首当其冲的。因此,科学作为理性的事业意味着科学作为理论如实精确表征了世界的存在方式,在表征视角的构建中,自然科学具有去情境化的普遍性的特征。在劳斯看来,传统的权力观和知识论的外在分离,关键原因是理论科学观没有对科学知识的成因以及科学成果对生活世界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没有对传统狭义的压制性权力拓展到微观的创造性的权力领域。“我们最好不要把权力与知识对立起来,或者认为它可以与知识分离开来。知识的发展可能会导致新的限制形式,而权力的行使本身就能产生出知识。”

劳斯针对传统表象主义科学观关于知识和权力之间关系理解的误区,随即就如何理解科学知识,权力概念进行了创造性诠释。劳斯首先从科学实践和科学实验人手展开了对自然科学的解读,这得益于库恩和海德格尔科学哲学思想中实践概念对他的启发。当然,劳斯认为不能对实践作狭义的理解:“我所说的实践活动并非以运用为目的,而是指实践的技能和操作对于其自身所实现的成果而言是决定性的……然而这些技能与功绩却很少在哲学上得到应有的评价。”如果说,劳斯急于倡导复兴科学实践的核心地位,而忽视了科学理论的重要性,这是对劳斯的误解。劳斯反复强调理论对于科学的重要意义,问题的关键是科学的理论和科学的实践之间复杂关系需要得到重新的表述。他认为,理论和规律只有通过科学的具体实践中,并通过科学的实例才能得以理解,然这一现象在科学哲学中并没有得到重视。因此,“这里的问题不是出在是否忽视了科学的一方面(实验),而倾向于它的另一方面(理论),而是从整体上扭曲了对科学视野的看法。”当然,这样看法不仅体现在理论和实践的颠倒式理解,同时以科学的理性身份构成了对科学实践技能以及行动特征的掩盖,以至于科学在认识论和政治之间出现了巨大的鸿沟。要走出这一困境,必须给予科学实践以足够的重视,劳斯通过对库恩思想的解读,将库恩理解为科学实践哲学的倡导者,库恩科学哲学中的“范式”概念成为科学共同体的实践性把握的重要方式。“范式首先不是获得认同的理论的立场,而是概念化和介入特殊的经验情境的范例性途径。接受一种范式与其说是理解和相信一个陈述,不如说是获得和应用一种技能。……使用仪器和设备,把握改造或介入特殊理论或实验情境的机会。”劳斯从库恩思想中寻找了重要的依据,实践科学对理论科学的批判在于强调了科学共同体作为实践群体存在的重要性,科学并不是局限在理论方式对异己的自然世界进行表象或直观,而是直接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介入到世界之中,世界只有在我们的实践操作和控制中才被我们所把握。不仅如此,劳斯秉承了新经验主义所奉行的科学实验优先的观点。在哈金看来,科学实验经常追寻自己的方向前进,甚至探索理论尚未深入的领域。科学实验活动有相对自主性,实验拥有自己的生命。科学实验的独立性表现为有实验技术、工具和程序的开发、完善,这些技巧扮演了科学实验研究的主导的地位。这一现象的确立,在于科学的进步日益和科学家能否成功地建构新的人工现象相一致的,当今的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早已不再是早期科学研究

对象那样便于直接处理的自然物,科学研究的对象由自然物实现了向人工物的转换。这就意味着传统的非参与性的观看方式无法胜任研究客体的需要,因此对研究对象――人工物的制造以及操作控制,仅凭抽象的理论是毫无意义的。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实践观倡导的科学研究的实践建构、实验建构所需要的技术设备,研究人员的特定社会关系网络以及研究中遇到的现实实践性难题都成为科学知识得以可能的关键性因素。当然,在理论科学观的视角中,这些要素均具有偶然性特征,地方性特色,科学知识只有与这些偶然性的特性保持足够的距离,才能确保作为科学知识的普遍化和去地方性特征。但在劳斯看来:“科学知识在实验室之外的拓展就是地方性实践经过‘转译’以适应新的地方性情境。这并不是说科学知识没有普遍性,而是说它所具有的普遍性是一种成就,这种成就总是根源于专门建构的实验室场所中的地方性之能知。”其实,关于地方性知识和普遍性知识的角色的转变意味着一次革命性的颠倒,这也体现了劳斯反复强调的实践科学观对理论科学观的超越,科学实验或实践总是从地方性的实验室开始,然后再推而广之形成了普遍性的知识。

劳斯确立了科学实践或实验派生科学知识的可能性,实践性的操作对于科学知识的成因的重要性,由此,劳斯解释了科学实践和科学知识的同一性。而对于权力的理解,劳斯延续了法国哲学家福柯对权力的解读路径。如果说传统的规范性权力作为狭义的概念使用,其主要的意义停留在宏观的司法权力领域,如前所述,这种权力具有压制性而为特定的利益行动者所具有,那么劳斯则借助福柯权力观的解读,走向了微观权力领域。按照福柯的理解;“权力必定被分析为是某种循环的东西,或者是以链状的形式起作用的东西。它决不会停留在这儿或那儿,决不掌握在任何人的手中,决不是可以挪用的商品或财富。权力是通过一个网状的组织被运用和行使的。”福柯对微观权力的探讨避开了规范性权力的宏大叙事分析,集中探讨作用于人身体的规训权力技术运作方式。这种规训权力技术出现于十八世纪中叶,在物质生产资料不断走向机器大生产的阶段,作为主人的劳动者渐渐演变为机器的附属物。为维持生产力的持续提高,对人的身体进行权力技术的规训以满足机器大工业的需要而变得尤其重要。福柯建立了规训权力技术和人的身体的新知识之间的关系。不仅如此,福柯对规训权力技术扩散进行了更多的挖掘,规训权力技术具有无限渗透功能,各种规训机构不仅是规训权力的制造所,而且无限扩展到外部整个世界之中。诸如,精神病院、学校、监狱、医院、军营以及工厂既是重要的规训机构,又是规训权力涌向整个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典范。福柯的规训机构作为权力的诞生地,新的规训权力得以不断被创造出来。这给予劳斯极大的启发,他以实验室为据点形成了科学实践的微观权力视角的分析。劳斯分别从实验室内部和实验室向外拓展的过程中对微观权力展开了论证。拉图尔认为:在现代科学中,绝大多数真正的新兴权力都来自科学,并非来自经典的政治过程。在实验室内部,实验室实验的权力特征表现为隔离、介入和追踪。科学实验需要建构一个被隔离的微观世界,隔离的目的是能够以特定的方式操作和控制微观世界,事物只有在介入的方式中才能创造出新的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追踪被建构的微观世界,追踪实验涉及到从建构之处对整个实验进程的控制。追踪不仅仅是监视实验的结果,更主要的而是监视事情的正常控制。对实验进行设计,以便让人能够全程追踪,是实验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劳斯认为,“我们在实验室中不仅仅对事物进行分割、观察、分类和记录。我们还建构、分解事物,并介入其中。物质、粒子、过程、有机体、反应和突变都是实验室的产物。这些东西以及被带入实验室的其他事物以多种‘非自然’的方式呈现自身并相互作用。实验室是事物被迫出现甚或存在的场所。”不难看出,劳斯所解释的实验室的权力特征,权力体现为科学家及其科学实验材料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权力是实验室重构或塑造内部场景的重要内核。在微观权力的干预下,事物的可能呈现方式以及被理解的方式便逐一显示出来。而在科学实验室之外,科学实践的权力作用模式更加明显。我们按照实验室的微观世界提供的模式参与了世界的重构和塑造,不过在现实生活世界中接受实验室这个规训机构的条件,我们必须为它提供标准化的服务,个人以及社会必须接受某种行为模式。实验室是一个被精心、细致构造、控制和监视的设备和实践之网,如果能够被广泛实施和塑造,还必须有一定的相关配套设施。首先是技术系统和社会之间在互动的复杂性和紧密耦合性上的增大。其次,自然环境必须被简化或者对复杂化进行重新组合。另外,实验室实践的拓展已经构造或改变了我们的日常习惯,诸如,我们采用钟表(时钟的出现显然早于现代的科学实验室。但除了提供新的、更精确的时间标准以外,实验室还大大推动了对我们所做之事的计时,从而促进了钟表的使用)来安排并协调人们的生活,定期接受药物治疗,检验食品的化学成分和营养成分,等等。当然,诸如此类的实例仍可以无限制扩展开来。因此,劳斯认为:实验室实验的权力关系渗透在我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事物的塑造之中,这样的渗透体现在现实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实验室实践才是真正改变了我们对自身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劳斯对权力的解读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学概念以及政治机构层面上界定,甚至可以说,权力是在一个全新的视角中走向了公众的视线之中以及被我们所了解。

不可否认,劳斯独辟蹊径地开拓科学实践的微观权力特征,一方面基于对科学成因的思考以及理解科学对现实生活的不同渗透方式:另一方面是劳斯独有的科学批判路径,但这点在学界一直处于被遗忘的角落。简言之,如何在一个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重新理解科学的增长所带来人类自身以及整个世界的改变。劳斯倡导自然科学权力之维的阐发,但他并没有对自然科学的日益繁荣大唱赞歌,相反,他的整个科学实践哲学的开创都深深植入了人文精神的关怀。我们只要明白劳斯因法兰克福学派对科学批判的不满就能体会到劳斯的主要用意。“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假定,这一空前增长所产生的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始终都是进步的。我们必须要追问,自然科学是如何改变我们的以及采用何种方式才能最具批判性地理解和评价这些变化。”在这种思想背后,劳斯开展了积极意义上的科学批判态度。

可是。如果说科学是如何进行的,科学的目标是什么以及不能在更大的文化情境中把握这些成就的话,那么对科学的批判将失去方向。当劳斯将地方性、情境化等内容引入到对科学实践的过程中,劳斯同时打开了一个重要的领域,那就是对科学的社会历史性发现,虽然这一领域在历史主义科学哲学之后,就不再是私下的秘密。但是劳斯经由科学的社会历史化的根基中寻找到对科学批判的可能方式,这是一般的科学哲学家所无法达到的。不过,他针对科学的权力渗透而参与世界的改变和塑造时,

其主旨始终带有既激进同时又温和的矛盾式批判。一方面,在于他强烈要求赋予自然科学的微观的政治权力特征,以便构成对自然科学的政治批判。另一方面,涉及到如何对科学的权力特征进行批判时,他认为自然科学对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影响并非意味着人类的进步,但任何一种拒斥以及抛弃科学的态度都是没有出路的,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对自然科学的扩展带来的影响保持清醒的认识和警醒,以便能够全面理解科学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塑造。“我感兴趣的权力关系不是科学实践赋予我们对自然的权力,虽然这一层面在我的讨论中占据了显赫位置。相反,我一直都在讨论,需要按照权力来加以理解的,需要受到直接的政治理解和政治批判的,恰恰是这些实践对我们自己,对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自然科学是如何改变我们的以及采用何种方式才能最具批判性地理解和评价这些变化,这些足可以体现劳斯和别的科学哲学家不一样的科学情结。正因为如此,他批判了英美科学哲学界长期以来对科学采取的无批判实证精神,而努力体现欧洲大陆意义的批判精神。

基于以上的考虑,劳斯对实践科学观权力之维的阐发开启了新的理解空间。第一,开创科学实践权力之维批判的可能性,从科学实践展示的权力关系中开辟科学的政治学的可能性。劳斯认为,权力的概念构成科学的政治解释的基础,自然科学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塑造以及对我们自身的重构,导致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权力概念的新的理解路径。当劳斯赋予科学实践效果的微观政治权力之时,其实也在批判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以及政治学等多层的严格区别。劳斯通过对海德格尔实践解释学的解读而赋予了自然科学的实践解释学特征。在实践解释学的视野中,科学褪去了作为理论态度的普遍性的特征,而表现为实践的地方性和情境性特征。科学的理解模式不再体现为永恒不变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既定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向社会历史情境性领域开放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不过,劳斯意义上的社会历史情境性的拓展只是对理性或理论态度主宰科学的一种颠覆,揭示了历史性的科学实践对自然科学成因的重要意义。尽管如此,劳斯这一步的跨越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冲击了传统理论科学观的专制统治,同时也冲击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二分态度,为二者在解释学视野下的沟通建立了相互关联的桥梁。因为,在传统理论科学观看来,人文科学是自我解释的,而自然科学不具有人类的自我解释特征,它通达的是对自然实在的本身的无限制的接近和反映。因此对自然科学理解,自我解释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构成了对自然科学的决定性影响?在劳斯看来,不管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人类的自我解释性都贯穿于其中。这就是劳斯要急切开辟科学的权力维度,或为科学的政治批判提供依据的核心思想。他坚决反对我们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采取的不同批判态度:“人文科学体现了权力的技术、策略或意识形态,体现了权力的支配或意义的消解,因而有必要从事批判性的讨论。但他们却让自然科学免于同样的批判。或者更确切地说,他们试图为自然科学的实践提供一种无可置疑的政治合法性,并要求我们把它们看做是一切社会性的自我检验赖以进行的既定情境。”与其说劳斯通过社会历史情境化的视角而努力消除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维度的观念鸿沟,毋宁说他从人类自我解释层面上赋予了自然科学政治特征以及由此展开的可能的政治批判方向,而这一政治批判的确立,只有明确了自然科学作为社会历史情境化的产物方可呈现出来。第二,以地方性微观权力弥补普遍性宏观权力的不足。劳斯不满足于从理论态度中理解自然科学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转而从地方性的科学实践态度对揭示世界以及影响世界的优先权。我们通过对劳斯的科学实践观所具有的权力的批判视角来看,科学实践的政治特征正是依托于权力的途径得以彰显,但是劳斯科学实践所展开的权力描述并不是传统的规范性的政治权力,而是一种非规范性的地方性科学实践的权力。正因为如此,劳斯极力拓展“政治”一词的含义。科学具有政治权力,并非意味着科学一定要走向传统政治视野中的政治制度中的实践层面上的政治性,科学具有的政治权力在于科学能够影响到传统政治实践的可能性。劳斯继承了新经验主义重视科学实践以及实验室塑造所具有的强大的拓展力量,一些本来是非政治机构的科学实践和行动者却包含着重大的政治意义,甚至传统的权力形式对科学的影响必须在贯穿于科学实践的微观权力关系背景中才能得到理解。不仅如此,劳斯认为,自然科学的变化改变了我们理解自身方式以及直接关涉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变化。例如,西方十七世纪经典天文学和力学走向现代形式的发展过程中,这场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态度,同时这场革命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是什么的问题。从认识理解、认识物理秩序的反思中,近代哲学的笛卡尔式的主体出现了;人与神的关系呈现出新的形态,这些不仅仅是思想上的变迁。它们同样与政治关系和政治制度转换、新的宗教实践的确立、经济行为和社会互动的新形式的出现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对自然界的科学理解正在不断塑造着人的自我理解,同时科学实验活动以及实验室在向外拓展的过程中,新的权力也在对人自身以及社会制度构成了影响。劳斯强调微观政治权力对传统宏观政治权力的重要影响,但并不认为微观政治权力可以取代或完全引领宏观政治权力,而这一视角的转换,关键在于可以避开传统政治权力批判的宏大叙事的虚无化,而给予地方性科学实践的权力寻找批判的依据。因为与传统的政治统治形式相比,科学实践的微观权力对我们的限制以及活动强制要广泛得多、深入得多。

综上所述,劳斯的实践科学观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科学形象,同时为我们重新认识和评价当代科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不过,劳斯开启的科学实践的权力之维虽然体现了后现代科学新的批判路径和批判精神,但是传统的科学批判和传统的政治权力批判弱化却是我们必须要重新思考的一个重要话题。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劳斯,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Larry Laudan,Progress and Its Problem[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7,

[3]Ian

Hacking,

Representing and Intervening

篇2

1引言

 

项目管理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是现代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项目管理理论、方法的发展,其应用范畴和概念不断拓展, 从最初应用在国防、航天、建筑等领域迅速发展到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开发、金融等行业。软件工程学提出将项目管理运用于软件生产领域,软件开发成为有组织、工程化的行为。随着近年来软件行业的迅速发展,软件规模急速扩大,对专业化管理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智联招聘和51job上搜索软件项目管理职位,各有8千多个工作岗位,这说明软件项目管理岗位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人才缺口较大。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从2008年以来开设软件项目管理课程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每次选课都满班。于2009和2010 年开设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的全校通选课程,旨在为学校其他专业对软件开发感兴趣的同学提供平台,每次课虽然选课人数在30人左右,人数不多,但学生反响很好,特别是认为项目管理的知识不仅仅能用于专业领域,在生活中组织春游、安排班级比赛等都能用到,实用性非常强。计算机学院于2011年增设本科软件工程专业,一直把软件项目管理作为专业必修课。笔者从2008年开始讲授本门课程,对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有一定体会。

 

2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的课程实验设计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内容既有很强的理论知识,又有综合实践要求,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很多学生认为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是一门理论为主的课程,不像程序设计语言课程那样重视实验和练习。但是该课程实际上理论与实践并重,固然有很多理论知识需要学习,但如果不在实践中体会,不会使用一些项目管理工具,也达不到学习效果。

 

另外项目管理的工具很多,多数不仅仅可以用于软件项目管理,也可以用于很多其它类型的项目管理,对于课堂实验来说,选择什么样的工具,如何验收实验都需要很好地设计。

 

2.1课堂实验工具的选择

 

因为软件项目管理涉及的知识范围很广,一种软件项目管理工具通常只能用于软件项目管理的一个或几个知识领域,教师需要选择哪些知识需要使用工具练习。通常软件项目管理的主要知识领域包括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另外也可以考虑配置管理、沟通管理等方面的工具。

 

另一方面,软件项目管理工具有很多免费的,但是大型的主流的工具还是收费,而且很贵。现在多数学校实验经费非常紧张,主要用于硬件购置,教师需要尽量使用免费工具,对收费工具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其能否找到试用版本,试用条件如何、是否容易安装和配置等等问题。

 

笔者认为选择的项目管理工具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功能。

 

2.1.1需求管理:项目的需求变更,跟踪,控制。

 

2.1.2资源管理:项目的可利用资源的管理,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2.1.3计划管理:包括成员管理和权限分配、日程排定、工作时间管理、里程碑设置等。

 

2.1.4进度管理:制定日历、工作流、项目路线图和Gantt图。

 

2.1.5文档管理:文档文件、存储文件、集成SVN代码管理。

 

2.1.6信息管理: 具有制定活动统计报表、项目报表的导入和导出、团队交流、信息筛选等功能。

 

笔者选择了几个满足以上功能、容易获得和使用、在业内比较通用的软件项目管理工具作为课堂实验内容。

 

Microsoft Project:软件具有制定工作计划、进度管理、资源管理、跟踪进度、管理预算和分析工作量等功能。该软件因为微软的成功推广,使用非常广泛,工具适用于所有项目的管理,据统计约有70%的项目使用该工具。作为微软Office办公软件中的一员,Project界面与微软其他产品很相似,非常容易使用,也很容易和Office中的其他办公软件整合。工具的获取和安装都很容易,有试用版本。

 

Project的缺点是它不是专门用于软件项目管理的工具,不支持软件项目中的立项与结项、需求管理、质量管理、软件配置管理等重要管理工作,也不能同时处理多个项目。

 

禅道:禅道项目管理软件是国产项目管理软件的代表,是一款开源的产品,可以在官网http://zentao.net免费下载。软件比较符合中国用户的习惯,在国内中小企业有较高的使用率。软件集产品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文档管理、组织管理和事务管理于一体,功能比较完备,适合中小型项目。软件可以直接基于浏览器使用,不需要安装部署,界面简单,流程清楚,比较容易使用。软件有简单的需求管理功能,能在需求、任务、bug、用例和to do之间建立联系,能跟踪需求的实现情况。

 

但是软件的开源版本不提供甘特图、看板、工作日志等功能,需要购买专业版。软件的需求管理比较简单,不能和Word文档关联,不能从Word文档中直接读入需求。

 

Rational Doors:是IBM旗下非常著名的需求管理工具,能捕获、跟踪、分析和管理需求,功能非常强大,并能方便地与其他Rational工具集成,在很多大型软件公司使用[4]。Rational Doors能与Word同步,自动将Word文档中的需求抽取到Rational Doors的视图中。软件提供Web界面,方便团队交流,提高工作效率。软件还能与著名的配置管理工具Rational Clear Quest紧密集成,显示需求变更;与Rational Rose集成,将需求与UML模型关联,更准确地表达需求的定义。

 

但是它功能复杂、安装部署复杂,需要安装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还需要安装专门的数据库,使用也有难度。作为专业级开发工具它的价格比较贵,试用版只有3个月试用期。但是需求管理工具基本没有免费软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选择该软件弥补其他项目管理软件中缺少需求管理功能的问题。

 

Visual Source Safe:简称VSS,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款版本和配置管理工具,并能提供安全保护、跟踪检查功能和版本比较的功能[5]。配置管理记录软件产品的演化过程,最终保证软件产品的完整性、一致性、追朔性、可控性[6],在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配置管理的工具很多,常用的有开源工具Concurrent Version System、IBM的Rational Clear Quest等。VSS使用很广,是Visual Studio的套件之一,在Visual Studio中集成使用非常方便。工具具有微软产品的界面统一、安装方便、使用比较简单、获取容易的特点。

 

但是VSS只能在Windows系统下运行,不能跨平台运行。因为VSS是通过共享目录方式存储文件的,它只适合于局域网内的用户,不适合于通过Internet连接的用户,并且安全性不高。VSS的工作方式决定文件只不能由多个用户同时修改,工作效率比较低,只适合小团队开发。

 

2.2课堂实验设计

 

选定合适的工具后,在实验课程中要求每个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项目,运用几种工具分别完成工作分解、进度管理、配置管理、需求管理等工作, 具体实验内容见表1。

 

表1实验内容表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工具 学时

 

项目进度计划管理 合理地分解项目,制定项目计划并形成甘特图;分配和管理项目资源,跟踪资源使用情况;跟踪进度,监控项目成本。 Microsoft Project 4

 

项目计划、文档和沟通管理 合理地划分任务和制定计划;管理和监控项目文档;完成简单的需求跟踪;搭建项目沟通平台。 禅道 2

 

项目需求管理 需求文档分析和需求抽取;需求和团队沟通;需求变更管理。 Rational Doors 4

 

项目配置管理 合理地建立和使用配置项;跟踪版本变更;代码比较。 Visual Source Safe 2

 

学生能通过实验理解企业的项目管理流程,熟悉企业常用的项目管理工具,既能进一步理解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实际应用能力。

 

3结语

 

项目管理课程不能仅仅讲授理论,而应该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本文介绍的试验方法应用于多个课堂的课程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对课堂实验内容比较感兴趣,很多学生原来认为本课程以理论为主,上课后发现实践内容也同样重要,而且实验内容对以后的课程设计、毕业论文和找工作都很有帮助。学生通过对具体项目的分析和实验理解了项目的成本、资源和进度的关系,了解了在项目执行中如何监控项目,理解了项目中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篇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practice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practice teaching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the e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strengthening the scientific practice teaching management.

关键词: 实践教学管理;管理现状;重要性;教学措施

Key words: practice teaching management;management status;importance;teach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4-0168-02

0 引言

高校实践教学是高校的一项基本活动,这项活动是依据学生所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获得全方位的知识,实施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各项基本技能,通常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实践参观、调查等形式,这些教学形式直接与生产和生活相联系,具有鲜明的方向性和实践性,是对高校理论教学的良好补充和延展,能够很好的为学生提供一个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平台。

1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的实践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目前,高校的实践教学是教学内容的一项重要内容,每个专业都会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但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仍然是不够完美的,因为大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效果仍然不够明显,甚至没有一点作用,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1.2 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高校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之上而忽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播而不是能力的培养。高校的实验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教学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导致实践教学经费少,实践教学材料的落后,实践基地不能满足要求,同时还表现在一些大学的实践课只是一个附属课程,设置实践课的目的不在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是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课程。

1.3 实践教学的师资力度不够 实践教学中,虽然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但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往往也能发挥到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的高校中一些教授实践课程的老师往往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模式单一,重视程度不够,整体队伍结构不合理等诸多的问题。同时对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也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

2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2.1 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将课程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系统的对高校的实践课程和活动进行规划和管理,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不仅依靠自己的主动性,更多的是靠学校的规划与组织,同时,高校实践教学活动是根据学生的课程专业特点来安排的。虽然是对高校教学活动的管理,但实际上是一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进学生的科研能力,帮助学生积累以后工作中需要用到的实践经验。

2.2 可以为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大学生作为高校实践教学的主体,从大学生各项素质全面提高的需要来看,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企业需要的是具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因此,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和水平,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以外的技能,可以有效的增加学生的实战经验,从而为众多企业提供了真正高质量的人才。

2.3 可以推动高校特色化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正沿着国际化和综合化的趋势发展,但许多大学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无论从专业课程还是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上来看,这些高校都无法体现自身独特的特点,在这种窘迫的境况下,高校开展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将会是高校现代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方法。在实践教学中,高校可以使用现代教学模式,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从而可以很好的彰显高校自身独特的文化,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一批批专业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有效提升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在学术领域中的地位。

3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科学化的措施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成功实施与顺利开展不仅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符合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索学科形成的过程中的积极性和科研能力,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全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3.1 增强对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视程度 建议通过明确责任、加大检查等形式,明确高校领导在学生实践教学管理方面的职责,让高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充分明确学校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方面的责任,并建议对校领导实施“问责制”,比如可以从实践教学管理的具体内容方面对学校领导进行考核与问责。

3.2 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要想保障实践教学管理在高校内顺利开展,就要强化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建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为了保证教学实践的顺利开展并取得效果,高校实践基地应实行实践教学责任机制,指定具体负责人,负责提升学生的科研能来和实践能力,以确保实践基地的建设。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实施实践教学激励机制,既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也要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课程的参与性。另外还要实施严格的实践教学管理评价考核体系,从更深的层面上提升高校整体对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视程度。

3.3 转变高校传统的教学理念 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建设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加强管理和引导,积极改变目前高校存在的关于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促进讨论教学,研究学习,实践教学与其它教学结合的新形式,并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学术观点交流活动,及时跟踪新的学科领域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会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尽快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创新,营造改革与创新的浓厚氛围,引领学生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并加强对实践教学体系规划的重视程度,通过开展实验促进实践教学,将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有机融合,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解决专业教学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用人需求的问题,从而将学生们的研究能力和社会工作能力相结合。

3.4 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 为了使实践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确保实践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重要保证,其中尤其是实验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高校顺利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保证,因而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为教师的发展创造和提供各种有利条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教师开展研究教学提供基础保障和能力提高的机会,不断促进教师队伍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使他们尽快培养实践教学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赵燕.新形势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化工高等教育,2003,78(4):90-99.

篇4

 

工商管理学科是实践性和社会性要求都比较高的学科,而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顶端,是培养顶尖专门人才的活动,因而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教育必须注重实践,唯有此才可以满足社会对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要求。然而,目前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仍然处于尝试探索阶段,在思想观念、教学内容及培养方式等方面尚未形成成熟的教学体系。

 

一、多科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经济在我国迅速发展带动了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尤其是对实践创新型研究生的要求越来越显著。而如何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也已引起了各高校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目前,大部分多科性大学虽然都做出了努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多科性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在进行实践教学时仍存在诸多不足,具体如下:

 

1、实践教学观念滞后,重视不足

 

实践教学既是对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检验,也是培养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复合型人才的最终途径。但是,由于许多偏工科性的多科性大学往往只重视自己的优势学科,对于工商管理学科等弱势学科的发展容易忽视,而对工商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更是持有可有可无的态度。同时,我国的教育教学观念自古以来都是更侧重于学生的课堂教学,工商管理学科亦如此,而关于实践教学对学习效果的重要作用不够重视,以至于教学实践环节不系统、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

 

2、课程设置缺乏实用性

 

国内大多工商管理研究生课程包括公共课程、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四个模块。一般来说,课程设置的门数偏多、学时较长,但课程内容较为简单,交叉重复多,缺乏前沿性研究。从课程广度来看,专业领域理论课程占比较大,而对边缘学科、跨学科课程涉猎很少,实践性课程缺乏重视,学生发展自主性受到限制。此外,对应中国市场、中国企业情况的案例普遍较少,无法调动学生们参与的热情,使得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生缺少了实践模拟的机会。

 

3、校内实践教学设备投入不足

 

校内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学校具备一定的环境与基础设施,并且需要一些针对性很强的专业性管理模拟实验室的建设,比如工商管理学科涉及到的 ERP模拟实验室等。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环境,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但是,从目前来看,对于大部分多科性大学,由于各高校在经费方面的限制,管理类的实践教学经费一般都存在着资金不足的现象,导致实验设备添置不足,工商管理学科实验室建设严重滞后,从而相应的软硬件设施也就难以满足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实践性教学需要。

 

4、缺乏校外实践基地

 

目前看来,硕士的培养一般是三年制,而第一年就会将所有课程学习完毕,不同于理工类学科的实验操作型培养模式,工商管理学科随后两学年时间支配比较自由,因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提高研究生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促进理论研究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良性循环平台。但是目前大多高校很少主动与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合作。

 

二、国外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实践教学经验

 

国外知名高校云集,国外高校对于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不同的学校各具特色,值得我们国家多科性大学对于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学习和借鉴。

 

1、教学实践多元化

 

美国高校在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课内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教学及社会实践教学三个方面,实现了多元化。美国高校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始终围绕着理论结合实际的目标进行展开。在这一目标下,课内实践教学侧重于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如将“案例教学”、“计算机模拟”、“课程讲座”等方式引入课程教学。典型做法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战略模拟、情景模拟软件、企业竞争模拟软件。课外实践教学则是主张采取研究生俱乐部的形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其中的管理,深入体会如何组织一个部门、激励组织成员等管理技巧。此外,为解决模拟环境和实际环境的差距,美国商学院普遍开展社会实践,采取不同的形式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调查或者实习,在实际调查和实习过程中了解工作过程、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如哈佛商学院的“基于领域的学习项目”。

 

2、“双元制”实践教学模式

 

德国高校采用“双元制”培养模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培养人才的责任。一方面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来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另一方面企业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实践场所,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需要在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学生的毕业论文的选题也师生合作要求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目的,与企业进行产学研的深度合作。在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能,因此毕业生就业能力强,深受企业的欢迎。

 

3、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双向型”师资队伍

 

德国高校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比约为1:1,并且规定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实践教学训练不能少于两个学期。因此他们对任课老师的要求也比较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要求老师在企业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并且具备较敏锐的课题挖掘能力与较强的科研能力,从而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与职业应用能力。

 

三、多科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的创新涉及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基地及实践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吸取国外先进教训经验的精华,结合国内多科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以下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1)围绕实践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单元模块化

 

从培养目标来看,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要与现代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对接,高校需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实践体系来培养学生,才能为企业输送专业应用型管理人才。体现在研究生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上为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专门设置实践教学必修课,与理论课程设置同等学分,从思想观念上给予研究生实践教学足够的重视。此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因而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块的侧重点也应该随着企业的需求而改变。

 

(2)强化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实践教学内容

 

对于校内实践教学课堂,可取众多教材之所长,努力提炼课堂讲授内容,讲精华,讲特色,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提高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可以由学生组建各种俱乐部来加强学术交流。积极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可结合产学研建立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多科性大学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制定“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鼓励研究生参与到实践工作中,建立校内外无缝衔接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2、实践教学方法创新

 

(1)多角度透视教学法

 

多角度透视教学法是要求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知识和经验,分别站在不同的角度或者侧面,深入系统地分析问题,通过对“问题”多角度的透视分析,使问题阐述得更加的透彻清晰,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知识面扩大,视野开阔,思维逐渐缜密,以培养学生养成“琢磨”、“推敲”的习惯。

 

(2)教学方法多样化

 

工商管理实务要求经验性很强,而研究生的教学也常常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学生思维模式陷入传统知识体系,缺乏系统性与创新性。因此教学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如采用启翻转课堂、实战模拟、角色分组、专题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简练准确地发现问题;深入浅出的分析问题;思路清晰地解决重点问题,鼓励学生勤于思考,踊跃发言,培养学生对所经历的事件进行归纳、总结的习惯,从而能实现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实践教学课堂的主客体循环换位。例如学校可以广泛地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或一些企业的CEO等来校园做各种学术讲座或报告,组织工商管理学生参与研究生论坛学术论文竞赛等活动,扩大实践教学信息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升研究生的研究积极性,开拓其解决问题的视野。

 

3、加强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其重要部分,因此多科性大学要加大对工商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基地的投人。要加大对校内模拟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完善实验教学设施,有针对性的展开,提高研究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要积极寻找合作单位,寻找校企的的合作契机与共同利益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本学科实践条件的单位作为校外实践基地,以推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为目标,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使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成为学校和企业双赢的产物。

 

4、多元化考评方式

 

在期末考核中,传统的考核方法是以笔试成绩为主的,而作为实践教学的考核,必须要打破传统方法,寻求考核评价学生方式的多元化,更加的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及应用能力。因此考核方法可以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笔试、直接回答以及操作等的多种形式并举。可以将考核的内容分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等多个模块来进行。尤其要注重对于实践能力的考核,其中包括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等方面。同时,实践能力的考核也必须贯穿于整学期实践教学的始终。这种考核发式的多元化将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其能真正地学到知识,学会操作,也将改变学生在传统方式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突击行为。

 

结论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的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人才输出质量的关键。多科性大学的实践教学改革需要从教学内容、方法、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着手,以为社会输出合格人才为导向,充分统筹校企资源,调动师生的实践积极性,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科研创新素养。

 

作者简介:张原(1973-),男,陕西咸阳人,硕士,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学。

篇5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at the practice teaching is weak for the course of quality management and reliability, the experience typ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which simulates the occupation role of quality management for modern enterprises is proposed. This experience typ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tried to put the students in the scene of the real quality management work process of enterprises, and made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how the work of compilation and examination for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be done in modern enterprises, makd the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correct using process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and tools such as quality inspection, quality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in modern enterprises, result in improving their engineering qualities and occupation service ability.

关键词: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职业能力

Key words: course of quality management and reliability;experience type;practice teaching system;occupation service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260-03

0 引言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核心课程[1],它从质量哲学、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技术和质量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系统地讨论了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生产活动中质量问题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状况[3,4]。因此,构建与现代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进行工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是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工程素质培养的具体措施,是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的重要保障[5]。

1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1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思路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遵循着“质量管理工程师的工作岗位-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岗位工作能力要求-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业务操作和行动-业务操作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学习”这样一条逻辑主线。首先从质量管理工程师服务的工作岗位入手,调研质量管理流程、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工程师的岗位工作任务,然后根据质量工作师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能力要求,分析、归纳和总结形成不同的业务操作和行动领域,最后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设计,实现操作和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知识结构的转换,从而构成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

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应充分利用工业工程专业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现有资源,采用整合、充实、提升的方法,基于体验平台,着力营造真实的现代企业工作情景,让学生分阶段、分层次完成单项角色、各项角色和综合职业角色的训练,从而具备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完成工作技能和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质量工程师的职业能力。

1.2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个环节,分质量管理认知、质量控制工具和方法的技能训练、质量管理工作过程综合实践三个层次。

课内实践环节包括仿真实际操作实验和基于真实项目的课程设计,训练学生将课程中的质量检验、质量分析和改进工具运用于职业岗位的能力。开设的实验包括minitab软件的学习与应用、工序过程能力实验、过程质量控制实验等;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的课程设计则是教师从现代企业提炼的质量管理项目作为设计题目,基于项目工作过程,将学生按岗位职责分工,分别设计质量解决方案。

课外实践环节以工业工程专业实习基地或工业工程实施较好的企业为背景,通过现代企业的认知和生产实习、单项仿真性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全真企业项目实训,训练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质量控制方案和灵活运用质量方法和工具进行质量控制的工作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人际沟通等综合职业能力。

质量管理认知实践在企业实习基地进行,主要对企业生产质量的概念、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有个初步认知,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质量工具和方法的技能训练通过课程实验与课外实训共同完成。如学生首先通过对具体产品加工工艺过程的企业实习,了解影响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测量手段和方法造成的样本数据误差、控制图的表现形式等,然后在实验室通过对产品的数据采集、分析,利用计算机软件,学习和掌握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工具。质量管理工作过程综合实践则是企业与学校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通过课外项目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形式,让学生完成整个产品的质量控制过程,掌握质量管理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的灵活运用及质量方案的改进和优化设计等职业技能。

2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2.1 课内实践环节的实施方式和过程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课内实践环节,通过课堂实验的方式和课程结束后课程设计的形式实施。

课堂实验时,首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通过对实验零件的加工、抽样方案设计、抽样、测量、数据收集,使学生深刻理解测量系统分析中的重复性、再现性等概念,强化学生对测量系统能力评估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将学生收集的数据,利用minitab软件,通过绘制直方图观察数据分布情况,判断工序是否存在系统变异,确认影响工序的因素;引导学生利用获得的数据设计和绘制控制图,如果数据超出上下控制限,让学生返回查看零件的加工过程、检查数据测量过程,确定造成数据超界的原因,从而判断是否将数据修正、删除或保留;进行过程能力计算,判断工序过程的能力是否充足,并根据得到的结论验证其正确性。这种模拟情景式的实验教学过程,使学生将质量管理课程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贯通,掌握质量管理知识在企业的应用过程,训练学生的质量管理岗位能力。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设计时,把从现代企业提炼出的质量管理项目作为设计题目,将学生按岗位职责进行分工,如从原辅材料、生产过程和成品整个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完成从质量管理体系规划和设计、质量控制方案的设计到质量控制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全部过程,训练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2.2 课内实践环节的实施方式和过程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课外实践环节通过实习基地实习、模拟仿真实训和校企合作的真实项目实训的方式实施。

通过实习基地的生产实习,让学生深入到实际生产质量管理岗位,对实习企业的生产工艺和企业运作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请企业相关人员就典型零件的生产组织形式、工艺装备、加工工艺和测量、现场管理、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讲解。让学生从企业需求角度去思考自己将来要承担什么岗位,应该怎样完善自己的质量管理知识结构才能胜任拟承担的岗位,培养学生作为企业质量管理人的意识。如我校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外实习基地包括高踞世界驱动行业领先地位的SEW-传动设备(天津)有限公司和西门子机械传动(天津)有限公司、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赛闻(天津)工业有限公司。在西门子机械传动(天津)有限公司实习期间,从齿轮原材料(以硬齿面的棒材为例)的抽样检验开始,通过棒材的切断、齿轮毛坯和齿轮吊装孔的加工、齿轮毂孔的加工、齿轮毛坯和齿轮毂孔的检验、齿轮的成型软加工(滚齿加工)、齿形的测量、齿轮的热处理(淬硬)、齿轮的喷丸处理、热处理后齿轮的齿形测量、齿轮的硬加工、齿轮的齿形测量、齿轮的健槽加工、齿轮的成品测量等加工工序的实习,让学生仔细观察齿轮各加工工序所采用的加工设备、刀具、夹具、量具及质量控制方法。讨论和分析齿轮的成型原理和各工序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激发学生改进不合理工艺的创造欲望。

模拟仿真实训包括单项仿真性模拟实训和综合仿真性模拟实训。单项仿真性模拟实训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的实践技能和用质量工具和方法解决企业质量问题的就业能力。单项仿真性模拟实训包括统计工具实训、质量检验实训和质量认证实训。如在单项仿真性模拟实训中我们首先让学生到某企业观察和了解液压缸缸筒的加工过程,并抽取了500件缸筒作为样本,然后将学生分组,进行缸筒内径的测量并记录数据,最后,将测量的数据带回学校进行测量系统测量能力实训分析,利用minitab软件进行质量工具和方法的实训。如直方图工具实训、直方图的形状分析和工序能力能否满足质量标准要求判断实训,计量值控制图实训和控制图的稳定性和受控状态断定实训,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和过程能力评价实训,根据过程能力指数寻找产生工序能力不足的因素和原因和因果图绘制实训等。

综合仿真性模拟实训包括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实训、质量管理流程实训、产品开发流程实训。启发学生从全局高度思考,提高自身的那些素质,才能在质量管理工作岗位上能提出优化运营流程的建议和措施,提出改进工序能力的方法和手段,从更深层面上理解企业的质量文化、组织结构、企业运营、制造模式、加工流程、现场管理等各种因素对现代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真正体会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编制、评定和审核,质量管理流程及企业经营运作方式等。如质量管理流程综合实训中,将模拟企业分成决策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物流部门、采购部门几个部门,与模拟企业发生业务往来的包括供应商、产品零件采购商。让学生充当不同部门的岗位人员,完成相应的岗位任务。训练学生建立、运行及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对质量检验职能和工作程序、检验方法、质量检验的分类等岗位意识,体会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在实际企业质量管理中的控制点。

校企合作的真实项目实训包括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训练、参与教师的科研训练、课外项目兴趣小组训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将学生置身于人、企业、社会和自然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中,训练学生根据实际质量问题灵活地设计质量控制方案、质量检验方案和运用综合质量控制工具,通过团队协作、人际沟通和跨部门作业实现质量控制的完整过程。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设计题目来源于企业的真实质量项目,在教师和企业质量工程师共同指导下,完成选题、实习、开题、方案制定和方案实施过程,并将毕业设计结果应用到企业的实际质量改进过程评估设计方案的优劣。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从自己的科研项目出提炼出适合学生进行项目工作训练的内容,让学生直接参与科研并负责子项目的完整实施过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根据学校提供的各企业质量问题解决需求信息,成立课外兴趣小组,专门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工作和质量方案设计。针对脱颖而出的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加学校团委组织的挑战杯项目、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组织的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和教务处组织的国家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的申请、立项和实施。让学生完成申请书的撰写(包括立项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点、研究成果、研究计划等)、答辩、开题、中期检查、项目验收报告等完整过程。让学生掌握系统、先进的科研理念和技术,为毕业后从事相关的科研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束语

体验式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旨在通过实验、课程设计、企业实习、模拟实训、顶岗训练、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创新创业训练等一系列的实践环节,分阶段、分层次地让学生理解现代企业质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熟悉企业是如何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的编制和审核,体会质量检验、质量分析和改进工具在解决企业质量问题时的灵活而正确的应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质量管理能力和训练学生的质量管理工程师的岗位能力,努力使学生毕业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质量工程师。

参考文献:

[1]张付英,郑辉,孟延红,薛强,马臣.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3(2):71-74.

[2]张根保,何桢,刘英.质量管理与可靠性[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

[3]郝,綦良群,孙凯.基于资源协同的质量管理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65(5):32-34.

篇6

关键词:雷达管制;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174-02

教学方法是教员和学员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的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国内外军事院校都非常注重研究并运用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培训对象相适用的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改进。随着地面领航与航空管制新开专业第一批学员的开训,如何在延续本期雷达管制课程教学过程中好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完善并选择适合雷达管制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雷达管制课程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类,本文仅研究雷达管制课程实践教学的相关问题。

一、雷达管制课程实践教学特点

《雷达管制》是航空管制专业的一门岗位任职课程,属必修考试课程,是该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本课程对于打牢学员航空管制中雷达管制基本知识,生成提高在信息化条件下运用雷达管制方法解决实际航空管制问题的能力,具有支撑性作用。

雷达管制课程实践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1.获取直接经验。理论教学虽然能够为学员感知、理解、应用知识提供条件,但不能为学员提供深化应用知识所需的直接经验。而实践教学能让学员获取感性知识和直接经验,同时具有消化、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的作用。

2.突出能力提升。实践教学通常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展开的,主要目的是由教员指导学员运用在理论教学中已获取的知识去解决某些问题。实践教学能使学员的智力得到进一步开发,各种专业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雷达管制课程实践教学原则

雷达管制课程实践教学应遵守的原则是:

1.理论还原性。理论还原性是指要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教学,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员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多次,形成对理论知识的真理性认识,这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理论还原性就是这一规律在实践教学中的体现。

2.贴近实战。贴近实战是实践教学的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实践教学要最大限度地贴近实战,符合实战的需要,做到实战需要什么,实践教学就教什么、学什么,真正做到教为战、学为战。贯彻贴近实战原则应注意:一是教员要确立教战为战的思想;二是教员要把握从严从难的标准;三是教员要以身作则,发挥好榜样作用。

3.独立实践。独立实践要求学员能够独立作业、独立操作、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独立解决问题。贯彻独立实践原则应注意,一是教员要为学员创设独立实践的情景;二是教员要鼓励学员进行创造性劳动;三是教员要调动学员的集体智慧,使学员在实践教学中互帮互学。

三、雷达管制课程主要实践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针对雷达管制课程的特点,在雷达管制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员可主要采用以下五种教学方法。

1.专题实习式教学法。专题实习是指根据某些课程的需要,教员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员到实习场地,从事某种实际操作或某项实际工作,使学员获得直接经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某种工作的技能和技巧。例如,在“起落航线引导”章节教学中,教员在讲授完基本理论知识后,组织学员到航管专业教室,该专业教室按照管制室管制席位进行布局,学员可亲身对雷达管制显示进行认读和操作使用,并由学员自己完成一架航空器的起落航线引导工作。

2.模拟式教学法。模拟式教学是指采取模拟自然实物和情景进行的实践教学。这种教学的基本特点是将学员置身于近似事物发生、发展的实际环境中,使学员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和技能,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收到类似实习、实际操作、实装训练的教学效果。

雷达管制课程的模拟式教学主要依托航空管制综合训练模拟系统开展,通过对雷达管制业务的模拟、仿真、评估和数据自动处理等方式,训练管制学员利用雷达信息监视飞行活动、掌握飞行动态、调配飞行冲突、配备航线飞行间隔、进行管制协调和移交等技能。具体进行如下分项训练课目:进近管制飞行指挥训练,主要包括VOR、DME、ILS等进近程序的训练内容;航线(航路)管制指挥训练,主要包括变换、穿越飞行高度层、归航等训练内容;区段间交接管制指挥训练,主要包括雷达管制区、雷达与非雷达管制区的航空器协调与移交等训练内容;特情飞行处置训练,主要包括机械故障、无线电失效、迷航和特殊天气、不明飞行物拦截的雷达管制处置训练内容;雷达空情监视训练,主要包括航空器雷达标识的识别、航空器飞行动态、位置的监视等训练内容。

3.案例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不是指单个的案例分析、案例作业,而是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选择一系列案例。学员通过众多表面看来互不相关,而实际上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案例进行学习、分析、作业,从而使学员获得知识和直接经验,提高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特殊情况处置”章节的教学中,就可以应用案例式教学方法。教员通过一个个真实的飞行特情案例对学员加以引导和启发,让学员对这些案例展开讨论和分析,并由学员总结出飞行特情的处置方法。应用案例式教学时,教员要注意把握好以下步骤:一是提前准备,精选案例;二是展示案例,启发思考;三是探究讨论案例,解决问题;四是总结讲评。同时,教员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案例必须明确中心;教学过程中方法得当;对教员自身要求要高,应注重引导和总结。

4.参观见学。参观见学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组织学员到特定的场所实地观察、研究实际事物,从而获得新知,深化理解的教学方法,是人们以观察为手段来直接感知客观世界的一种教学方法。开展参观见学,有利于任职教育学员开阔眼界,拓宽观察处理问题的视野。在参观见学中,参观场所资源的鲜活性,能够让学员从中得到感知、认知直至理性认识,感受到学习、研究的乐趣,真正体会到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参观对象事例的现实性,能够增长学员的见识,使学员更好地理解、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观过程的实践性,能够扩展学员的学习领域,使教学同实际工作紧密相连,突出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参与性与研究性,增加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组织参观见学必须注意:精心选择参观对象和见学点,设置良好的教学意境;制定周密的实施计划;在参观中要及时引导;搞好总结。

雷达管制课程在“雷达信息的使用”章节理论教学之后,安排一次赴首都机场管制室参观见学。时间是4学时,内容是民航如何使用雷达信息,熟悉雷_管制工作基本程序,目的是感受雷达管制室的工作环境,熟悉雷达管制基本程序,进一步理解如何使用雷达信息,加深学员对雷达管制工作的理解。

5.工作性模拟实验教学法。工作性模拟实验教学法,指让学员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扮演各种“角色”,以获取类似的实践经验。比如,在“雷达管制引导方法”章节教学中,教员设置各种想定,学员分组模拟航空管制值班班组进行练习,并定期进行岗位轮换。这些模拟教学中所设置的情况,由于和学员毕业后所担负的工作十分相似,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对任职岗位工作是十分有益的。因此,这种模拟教学实际上是任职前的“预演”。它虽不如实习可以接触的实际,但它不受实习条件的限制,可以在更多的方面进行,得到近似实习的效果。

四、结论

总之,教学方法的运用决不能是单一的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方法或套用某一种方法,而要综合考虑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结合一定的教学条件和教员在教学上的特长,结合教育教学训练实践,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研究给出最优的教学方法,以指导确立构建雷达管制教学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维臣.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必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筑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建筑企业只有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才能增强企业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和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内容复杂,因素众多,因而要做到科学有效是有一定难度的,而科学的施工管理,更是一项复杂而有序的工作,工程管理的关键是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管理又涉及材料、人员、技术等各方面管理。除此之外一些保障性的工作如安全管理、资料管理也对项目施工有着一定的影响。以下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建筑工程科学施工管理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并分别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建筑工程科学施工管理的现状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对建筑工程科学施工管理存在着明显不足之处,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中有以下几点应该引起重视:

1、对建筑工程科学施工管理内容缺乏系统认识。由于一些原因,我国有些建筑工程管理者对建筑工程科学施工管理的具体内容还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对建筑工程科学施工管理只追求其中一个或者两个指标,缺乏系统的认识。

2、对建筑工程科学施工管理的必要性缺乏统一认识。我国现阶段有些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还缺乏统一认识,认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不重要,或者只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对建筑工程科学施工管理必要性没有形成统一认识。

3、对建筑工程科学施工管理的成本控制缺乏科学认识。

建筑工程科学施工管理中的成本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没有认识到建筑工程科学施工管理的最终落脚点是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快速发展。

二、建筑工程科学施工管理的内容

系统认识建筑工程科学施工管理的内容是保证实现建筑工程科学施工的重要前提,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科学施工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如图所示:

三、建筑工程科学施工管理

1、建筑工程材料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中要用到种类繁多的建筑材料,如不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将造成材料质量不合格、种类混乱、供给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因而对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型号、数量、规格等进行科学的控制和管理对于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应从采购和取用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在进行材料采购时必须对各种品牌的材料质量进行比较,保证采购的材料质量过关、规格标准、供货及时;另一方面,为了方便材料的取用,应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类,妥善保管,并按照施工进度发放材料。

2、建筑工程技术管理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往往工艺复杂,施工班组众多,而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整体性较强,一个班组的施工或一个施工环节出现漏洞,就容易造成显著的施工质量问题因而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和采取技术管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做好技术管理就要首先熟悉施工图纸,熟悉每个施工环节的设计要求,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目标量化和细化,直至落实到每个工序和班组的施工质量目标;其次,要进行科学的施工组织计划,而对于技术含量较高或采用高新施工工艺的工序,要特别做好技术准备,进行技术交底以保证这些工序的施工质量;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工程施工中操作规范、每道工序质量合格,要采取严格的检查、监督措施,必要时可采取奖惩制度,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施质量问题。

3、建筑工程人员协调

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部门配合是否默契,管理、技术、施工人员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是否有效,以及施工队伍中每个成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都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有着显著的影响。总之,归根结底,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成败决定于

这个施工队伍中每个成员的工作状态,可见人员协调、部门管理对于一个建筑工程的重要性。建筑工程人员协调管理应注意以下两个重点:要重视强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沟通,使两者相互信任、相互配合;要不断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职责分明,将责任、目标、职权层层下放,保证各个班组都能及时、高质量地完成施工任务。建筑工程人员协调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建筑工程人员的协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建筑工程人员的相互协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这主要是因为,一个工程建设项目涉及到各个部门、各个工种、各个施工队伍的分工协作,如果在开始工作时,部门、工种、施工队伍之间没有充分沟通协调一致,将会出现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等现象。这对工程施工效率的提高极为不利。因此,保证建筑工程人员各部门、各工种、各施工队的高效沟通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进度。

(2)建筑工程人员的协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

建筑工程人员的协调可以最大限度上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建筑施工工程是一个高度分工、责任重大、流程繁多、跨度极大的工作,只有全体参与人员密切沟通高度协调,才有可能保证任何环节不会出现重大失误,进而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实现预期目标。

(3)建筑工程人员的协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低成本。建筑工程人员的协调可以降低成本,因为建筑工程的规模庞大,涉及部门重多,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对整个流程或者环节产生重大影响,或进一步导致相

关环节材料或者资金人力等方面的巨大浪费。这对实现预期工程目标极为不利。

4、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目标是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的管理要从材料、技术、人员这三个方面共同入手,而施工进度的管理却要求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注意,首先,工程施工进度直接影响着施工成本和项目的投资效益,其

次,施工进度对于工程质量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来说,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加快施工进度往往能够提升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施工进度的管理应从以

下几方面做起:

(1)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进度管理目标,进行严密科学的施工组织,为施工进度管理做好基础;只有对施工进度进行严格控制才可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进度。

(2)依据工程进度计划进行施工管理,当现实与计划出现偏差时要及时采取调整措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不断的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计划赶不上变化,要不断的根据工程进度对原有计划进行调整和修正。

(3)施工进度的自检与控制要贯穿工程始终,以便及时发现进度落后的问题并及时调整以保证工期。要将工程进度控制贯彻到工程施工的整个阶段,要保证将发现的问题消灭在现场,坚决不让问题进入下一个环节或者流程。

5、建筑工程科学施工管理的其他内容

除上述内容之外,建筑工程科学施工管理还涉及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施工资料管理等等。

(1)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将安全生产与安全施工的相关理念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具体个人,安全施工无小事,安全施工人人参与人人有责。要将现场安全施工管理作为现场管理的重点难点来抓。要将每一个环节安全施工的责任落实都具体个人。做到有人监管有人负责。

(2)文明施工管理

现代施工手段和施工技术在不断进步,这客观上要求我们要加强文明施工、礼貌施工,要注意在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要注意施工时对周边环境的保护,要协调好施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安全文明、高效环保施工。

(3)施工资料管理

要加强对施工资料的管理,对施工过程产生的重要施工图纸、施工资料加强管理,并建立施工资料存档制度,对重要的、关键性的施工资料要加强监管。要注意对核心施工资料的保管和保密。

从表面看,这些管理内容不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但事实上,如果忽略了这几项管理内容,会对工程的施工造成不同程度的阻碍和影响,如安全管理不到位会造成施工安全隐患,资料管理不完善会造成遗漏,影响工程验收和结算等等。总之,科学的施工管理是复杂有序的,因而除了做好材料管理、技术、人员管理和施工进度管理外,还要保证项目施工中其他基础工作的科学有效。总而言之,科学的施工管理对于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进施工进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从材料、技术、人员、进度等方面综合、全面地分析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并为建筑企业的长期发

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少峰.建筑工程科学管理方法研究[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148-160

篇8

一、基本情况

*和戚*居委会是列入2009年市区旧村改造的重点村(居),其中仅*居委会旧村改造就涉及拆迁安置居民900多户,改造任务十分艰巨,其旧村改造工作进展直接关系到环翠区旧村改造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市区两级政府和竹岛办事处对此都十分重视。为确保以上两居委会旧村改造顺利进行,我局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坚持上门服务,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切实做好了前期的用地指标分配、农用地转用征收报批、旧村改造土地出让方案拟订等各项工作。

二、旧村改造中遇到的问题

一是土地置换问题。调研中,*居委会提出,根据规划部门出具的拍卖规划示意图,在规划范围外,还有部分居民点及工业用地未纳入改造范围,为实施好整体改造计划,*居委会提出对这部分居民点及工业用地,也一并进行整体改造,要求对该部分土地与规划范围内的空地进行置换。

二是回迁安置享受有关优惠政策问题。调研中,两居委会和开发企业都提出,旧村改造中拆除居民房屋建筑面积一般在80平方米左右,而给居民的回迁房面积大多在133平方米左右,房管部门确认的拆迁面积与开发企业实际返还给村民的房屋面积平均每户差40-50平方米,远大于享受优惠政策的拆迁房面积,增加了村(居)的开发负担。

三是旧村改造土地出让价格问题。两居委会对旧村改造用地土地出让价格期望值很高,提出在目前经济环境下,要根据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出让土地价格,不应根据改造地块周边房地产开发用地以前的价格来确定目前的旧村改造用地土地出让价格。

另外,在谈及对我局国土资源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时,竹岛办事处和有关村(居)负责同志都提出,为确保旧村改造工作有序开展,建议建立工作联系点,采取一对一包村的方式,加强工作联系与配合。

三、有关问题解决情况

对上述问题,能当场解决的,调研组当场给予了解决,不能当场解决或需要协调解决的,调研组正抓紧进行协调解决。

一、对*居委会提出的将规划范围外居民点用地与规划范围内空地进行置换问题,为确保旧村改造整体实施,调研组现场答复同意,并积极协调环翠区村改办对*旧村改造规划范围外拟纳入整体改造的居民点出具有关批准文件,协调市房管部门连同规划范围外的居民点拆迁面积进行综合确认。

二、对回迁安置享受有关优惠政策问题,调研组也进行了现场答复。对该问题,我局此前已向市区旧村改造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反映过,且在前不久我局与财政部门联合拟订的有关促进旧村改造工作的意见中,也都提出在旧村改造中可以按实际回迁面积来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的建议,目前市政府对该意见还未正式下文明确。

篇9

关键词:生产与运作管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7.081

《生产与运行管理》是国内外高等学校物流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树立较高的质量意识与服务意识,能用现代生产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管理生产流程,提高生产管理质量和运营效率。

《生产与运作管理》被高职高专院校设置成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安排理论48个学时,目前各学校的教学方法是以多媒体授课为主,布置作业和组织案例讨论,由于本课程理论比较难理解和实践应用要求较高,学生缺乏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相关工作经历,导致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效果不好,而且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现在各高职院校教师普遍认为实践教学是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由于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课程性质和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不足,学生对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感性认识,实际课程教学过程面临较大的困难。研究相关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对提高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人针对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该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和内容。

1 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1 理解和掌握课程相关理论和方法较困难

按照教材讲授主要是生产与运作管理原理和方法,但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历,生活中也很难体会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只能通过老师的讲述和一些视频资料来认识了解,因此学生学习这些理论和方法较困难,教学和实践很难结合,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1.2 无法满足课程实践教学需要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安排案例分析讨论,案例分析要结合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运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没有制造性企业工作背景,很多案例资料都是国外翻译过来的,有的不适应国情,因此仅通过案例讨论很难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3 课程实训设计不合理

现在各高职院校在设计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实训方面,可能会安排一次到实习企业参观,也没有完善的校内实训室,因此实训效果很不好。

1.4 学生对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在专业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不理解

大多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认为通过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掌握生产企业的计划与控制知识技能,如果不去生产企业就业就不需要相关知识。这门课程介绍了很多通用的运营管理知识,较广泛地运用在商贸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这门课程为采购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课程提供支撑作用。

2 实践教学课程的改革

2.1 运用信息化软件

运用MRP和ERP软件在实验教学,除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外,根据相关教学内容的需要,安排配备相应的实验,可以是课程内实训和综合实训,我们将科学合理设计这些实训教学内容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

2.2 企业案例资源库

建立课程内容相关的典型企业案例,以学生为主体经行案例讨论,学生结合理论知识点研究分析案例,从中体会理论知识点的应用,从而使得案例讨论真正起到提高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达到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2.3 设计参观企业课程

参观前教师要做好准备,合理组织参观过程,总结参观后收获等等,教师只有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学生才能通过企业参观获得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认知。

2.4 聘请企业专家进课堂教学

企业专家结合所在的行业和企业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真实的企业经营现状。

通过多年的建设,我们积累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针对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特点,我们建立了与课程适应的实训室,经过这几年教学实践的实施,学生们普遍反映良好。

3 课程实训内容设置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典型职业岗位分析基础上,结合生产运作管理的教学内容,设置了“设施选址与布置”项目,“生产组织与计划”,“物料需求计划”项目,“库存管理”项目,“质量控制”项目,“现场管理”项目,“项目管理”项目。

通过“设施选址与布置”实训目,学生掌握生产设施选址各设施布置的定性和定量方法。运用仿真软件进行设施的模拟布置。利用顶岗见习期组织进行物流中心现场参观,加强学生对设施布置的认识和理解。

“生产组织与计划”项目作为生产运作实训课的实训内容之一,要求学生掌握分析装配工序和产品组成结构图的方法,能够制定产品的主生产计划。

通过“物料需求计划”项目的实训使学生了解物料需求计划的制定方法,应用ERP软件的MRP模块,学生了解MRP的运算过程和一般软件的操作方法。

“库存管理”项目要求学生掌握库存管理与控制方法。实训可以通过模拟软件确定库存数量,根据库存成本和服务水平来判断库存控制的优劣性,从而掌握合理有效的库存控制方法。

设置“质量控制”实训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企业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要求学生掌握质量检验和控制方法,并能够运用EXCEL制作QC工具。

安排“现场管理”项目要求学生掌握生产现场的5S管理,定置管理、标识管理和目视管理。

通过“项目管理”实训,学生会使用EXCEL软件制定项目计划,找到关键路径并进行优化分析。

4 综合课程实训的实施

4.1 企业经营沙盘模拟演练

该实训课程模拟一家装配式生产制造企业,已有几年的经营历史,但是经营状况不佳,学生按分组来模拟经营公司,经营公司以实物模拟的形式经行操作,为达到竞争的真实效果,将学生分为6-8组,每组5-7人,每组各代表不同的一个虚拟公司,学生分别担任企业的不同管理角色(CEO、CMO、C00、CFO等)通过7-8年的经营,学生理解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法和技能。

生产企业模拟沙盘实训可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过程中,掌握枯燥难懂的生产计划制订、库存控制、产品结构图等专业知识,学生能够较好的体会运营企业需要的管理知识和技能,职能部门之间如何配合才能实现企业的经营策略,掌握如何制定有效的企业经营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沙盘综合实训,学生能高效地掌握生产运作的方法和理论。

篇10

【关键词】 财务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 建议

一、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财务管理专业设置的基本前提是市场对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有需求,因此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培养方向必须立足于企业新理财环境下对财务管理专门人才的需求。随着全球经济体系的形成、金融的自由化和国际化、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理财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具备的实践经验、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环境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难以预测的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风险和挑战。为了增强企业自身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抵御能力,财务管理人员除了具备在资本市场中为企业寻找融资渠道、合理投资、分配资金的能力外,还应具备风险管理能力。所以实践教学中应当加强学生计量、预测、规避和控制财务风险能力的培养。金融市场环境方面,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越来越紧密,世界金融自由将使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更加便捷,企业在面临获得更多融资、投资选择机会的同时,也将面临更大的金融风险。所以在实践教学中应突出对学生金融风险管理能力和理财能力的培养。网络环境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传统的财务管理演化到网络财务时代。一方面网络财务通过加快资金周转和提高结算效率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则是网络财务引起的安全问题。所以在实践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学生的财务安全管理能力培养。面对理财环境的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财务管理教育不仅要强调专业能力的培养,还要强调团体协作能力、综合素质、终身学习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必须体现出在复杂多变的财务环境中从事财务管理活动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哈尔滨学院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既要反映专业特色,又要使人才能够适应经济环境的变迁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学院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采取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对未来复杂多变的财务管理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各类中小企业或者财务咨询公司、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会计、金融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二、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和企业需求脱节

目前,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类课程实验(包括基础会计单项实验、财务会计单项实验、会计手工综合模拟实验和会计电算化上机实验);财务管理类课程实验(初级财务管理单项实验、中级财务管理单项实验);学年论文、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专业主干课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理论教学展开的,关注重点集中在对企业资金的筹集、投资及运用、分配管理问题上,而被企业所实际关注的内部财务运作和控制问题、如何控制好成本费用等问题没有在实践教学内容中体现,导致学生在企业从事具体的理财工作时,不会设计企业内部财务运作和控制体系,不能适应企业实际理财工作的需要。

(二)实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会计类课程实验教学基本上学生先做,然后老师核对答案并讲解,培养了学生的会计核算和软件操作能力,但欠缺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财务管理课程中的初级财务管理单项实验和中级财务管理单项实验主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对某一具体财务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而能够拓展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理财能力的案例教学和研究性教学安排较少。目前对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法单一,只注重对结果的评价,没有规范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缺乏对实践教学进行全过程的系统控制,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三)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欠缺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大多是会计学专业毕业,大学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从事财务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基本上没有从事会计管理、金融管理或财务管理的实践经验,导致对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具体的财务运作和控制环境只是肤浅的感性认识,实践教学能力欠缺,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

(四)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薄弱

目前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内实践主要是利用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实验室进行会计手工模拟操作和课程设计,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实验仅仅局限于在普通机房利用EXCEL解决基本的财务问题,没有财务管理专业专用的综合实验室,不能满足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哈尔滨学院的校外实习基地包括世一堂集团、哈药集团、南方航空公司等二十余家,仅仅能满足部分毕业生的专业实习,校外实习基地仍然需要扩大规模。同时由于财务管理专业的特殊性,财务部门涉及企业税收情况、财务重大决策等商业秘密,即使提供了实习机会,专业实习环节也仅仅能够使学生了解财务部门机构设置和生产业务流程等层面,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很难落到实处。

三、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国内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对既有理财理论,又具有熟练理财实务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在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如何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一个以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体现学院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应用型”办学特色,学校应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逐步探索与自身定位相适应的有特色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合理设置实践教学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着重培养具有综合组织协调能力,系统掌握现代财务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方法,能有效地组织企业的资金筹集、投资和分配,科学地进行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和控制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应将培养综合理财能力作为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突出对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资金管理能力、管理软件操作能力、组织管理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切实提高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时,应当通过校企双方合作,高校教师与企业选派人员一起充分考虑职业岗位和人才需求,深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大纲应突出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大纲中应明确本专业学生各方面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具体的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和实习指导书内容,以利于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

(二)实施多样性教学手段,完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在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提高案例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比例。财务管理实验课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方式剖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企业实际的理财活动中,培养学生开放式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分析和解决实际财务问题能力。研究性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可以尝试在毕业论文创作环节推行研究性学习方式。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在专业实习阶段发现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具体财务问题,以此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通过了解该企业具体财务流程和搜集同行业企业的相关资料,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最终提出解决方案。研究性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财务管理实践教学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标准,考核评价方法不能仅仅将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评定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要使学生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和提高,而不是单单为了考试。无论是课程实验还是专业实习,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过程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应组织教师对学生实践环节进行严格指导和督促,使学生能够扎扎实实完成各种实践环节,避免流于形式。

(三)提高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在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下,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应该突出实践性。提高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具体途径:首先,校方应通过制定工作量、业务考核等办法,鼓励教师到会计师事务所、投资管理公司等与本专业建设密切相关的公司参加社会实践或从事兼职,在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一定的财务咨询工作,实现校企共赢。其次,校方应加大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工作力度,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和学术会议,与其它高校教师交流经验或者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教师可以在企业边教学边实践,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三是聘请企业的财务主管或财务总监到学校担任兼职实践指导教师,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水平和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实验室建设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的基础。学院应特别重视加强财务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科学设置实验项目(主要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四大模块),使学生在逼真的工作环境下进行专业岗位的模拟训练,为校企联合开展校外实践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必须深入企业进行的实践活动可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在巩固现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拓展新的实习基地。同时实现更深层次的合作,如校企互派人员,高校教师以为企业提供财务咨询的角度到企业从事社会实践,企业财务人员为了解决实际财务问题到高校进修或者从事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指导工作。高校教师在利用最新财务管理理论知识为企业具体财务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而企业也提升了财务管理水平,只有双方在实现共赢的基础上,校企合作才能长久,校外实践基地才能巩固扩大。同时应整合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实习基地资源,实现各专业基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 田祥宇.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 王琴.财务管理教学质量探讨[J].财会通讯,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