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9: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语文 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009
在现行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校本课程作为有益的补充与完善,对教学成效提升和学生能力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大教师要充分认识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并将其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一是丰富了语文学习内容。除了教材内容之外,教师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与教材联系较为紧密的内容融入校本课程,并可针对语文教学工作实际需要增加部分内容,由此丰富了语文教学信息。
二是拓展了语文学习空间。校本课程开发运用与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实现有效融合,也可以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有助于构建课内外相结合的立体教学体系,从而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三是激发了语文学习兴趣。校本课程对教材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其选取的内容更加贴近初中生兴趣爱好、身心特点,提高了学生直观感知效果,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帮助较为明显。
二、紧扣关键环节,体现校本课程在语文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既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同时在具体行动上要紧扣关键环节,发挥其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将校本课程开发与现行教材体系结合起来。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首先结合教材内容与本地区资源的共同点,开发出学生更为感兴趣的校本课程内容。例如描写景物的课文教学与培养学生写景能力可以实现融合,笔者在校本课程中增加了本地区一些景观景点的写作训练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技巧的转化吸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其次,笔者针对学生语文读写能力培养开发了综合训练课程,通过指导学生多读多写的方式增强读写能力。在校本课程中专门提出了阅读量、阅读要求,写作量、写作技巧方面的内容,将读写综合训练校本课程作为学生读写能力培养的重要抓手。另外,笔者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充分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在阅读理解和作文写作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增加这一方面内容,可以实现对教材的有效补充,也是语文教学目标深入落实的有力抓手。将校本课程开发与现行教材紧密结合起来,能够为学生打造更加生动丰富的语文教学体系。
篇2
关键词:课程意识;教师;化学校本课程开发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1-053-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1.020
我国从1999年开始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2001年6月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2005年江苏省进入了高中新课程实验,在此过程中我省出台了高中阶段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文件从校本课程的内涵、目的意义、开发原则与程序、评价与管理、推进保障等角度对校本课程提出了要求。[1]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自主开发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教育学大体上可以说是一种“没有课程的教育学”,这种教育学只告诉我们有关“教学内容”部分的三个概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科书。由此导致了我国教育体系中“课程”这一块的结构性缺乏。[2]由于大部分教师原先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加上“校本课程”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并不长,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当前普通高中“试点”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主要有:第一,把“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地等同于“学校自主规定课程”;第二,把“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化为“增加选修课或增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三,把“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化为“组织教师自编教材或辅导材料”。[3]笔者认为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地方资源状况,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而形成的课程,能使学校课程更贴近学生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化学校本课程则不仅是传授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化学关系到社会发展和公民素养的提升。
虽然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充分的课程主动权,但是由于教师自身缺乏课程意识,对校本课程开发就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所谓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和能动的反映。[4]课程意识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意识,教学意识关注的重点在于“怎么教”,而课程意识则更关注“教什么”、“为什么教”;教学意识往往追求教学功能的最大化,而课程意识则追求教学功能的最优化;教学意识关注掌握“双基”的程度,而课程意识则更为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程意识主要是由目标意识、资源意识、过程意识和评价意识四个要素构成的,我们就结合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例来谈谈深化教师的课程意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意义。
1. 明确课程目标的合理性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首先要确定选取什么作为“校本化”改造的内容。而课程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首先考虑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经验,包括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样的主题最值得探索等。因为如果预设的课程目标本身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即使实现了既定的课程目标也可能是低效或者无效的教学。例如,我们在依托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中,围绕太湖物产中多含钙元素这一主题开展课程设计,查阅大量文献后发现:太湖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太湖石为碳酸盐岩,石质成分主要为石灰岩、白云质岩、大理岩等,太湖三白和东西山枇杷的含钙情况与其它区域物种有差异,太湖水环境问题之一的蓝藻水华的发生在氮、磷营养元素充足的情况下,钙离子等也起着重要作用。[5]在课程意识的“引领”下,我们从学生的需要和现有知识进行思考,由于贝壳粉和珍珠粉在外观和理化性质上极为相似,央视曝光不法商贩将其冒充珍珠粉销售,太湖石为何会具有“瘦、皱、漏、透”的奇美特色呢?太湖物产中含钙量较其它区域高,那么太湖居民每日饮食中钙摄入量是否能达标,是否需要额外补钙呢?如何看待“引江济太”与太湖蓝藻的利弊呢?我们不是仅仅把眼光停留在上述物质的性质、检测的方法、物质的应用等的科普介绍,而是将课程目标设定为让学生了解探索未知物质成分的科学方法;了解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对周围环境的利弊;通过了解地方资源增进学生爱乡之情,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的课程目标符合化学校本课程不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视野,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的特点。因此,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有“教什么”的意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思考预设的课程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加强课程资源的自觉性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往往埋怨可以被利用的资源太少,而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会敏感地觉察到课程资源的存在,并立即加以收集和保存,能在课程设计时合理采用匹配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除了教材、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外,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自身的知识、技能、经验、情感态度等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学生原有的认知与思维也是不可缺少的课程资源。我们以太湖资源为研究对象,筛选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钙”元素作为课程研究内容,大大丰富了课程资源。我们从开始选题到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经历了从茫然到豁然的过程,这份体验与收获蕴涵着丰富的课程资源,也让我们领会到教师具有课程资源意识的重要性。由于校本课程的实施还处于起步阶段,学生在课程中对于问题的探索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即便如此学生在课堂上的疑问以及与教师交流和对话的体验也已成为课程中不小的资源。因此,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开拓教师课程资源的视野,加强课程资源的自觉性。
3. 突出研究过程的教育性
美国后现代课程学者威廉·多尔认为,“课程不再是被视为固定、先验的‘跑道’,而成为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6]课程已不再仅是“跑道”,也应成为“跑的过程”。[7]化学校本课程要尽量减少理论讲解或原理推演,避免把知识授受作为唯一的任务和方式;应注重学生思考和体验的过程,避免只注重结论而忽视质疑和释疑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研究性活动和过程[8],缺少了“研究”的校本课程开发就完全偏离了课程开发的本质。我们将研究中获得的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升、情感态度的改变等都转变成了校本课程的内容。在课程实施中我们注重和学生的活动与对话的过程,分享研究中的知识视野与情感体验,最终实现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因此,在校本课程的研究中我们始终保持过程意识,突出校本课程的研究过程的教育价值。
4. 突出课程评价的发展性
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高中教师在评价方法和方式上仍偏爱传统意义上的量化考试,容易忽略教学过程前的诊断性评价、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和教学过程后的终结性评价及反思性评价。基于课程意识的课程评价则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我们分小组开展研究,除了教师评价外我们还实行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的方式,突出过程性评价,使学生在课程中及时获得鼓励,对增强学生研究的兴趣和信心都有很大的帮助,在课程中我们不断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并及时给予反馈,以突出评价的发展。
课程意识是课程开发、实施、再造和评价的源泉和基础[9]。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基于“课程意识”,以此来选择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才能开发出有科学味道的化学校本课程。因此,要创造性地开发好化学校本课程,教师就必须不断深化课程意识。然而课程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自觉生成的[10]。在校本课程的研究中,教师需要加强理论学习,自觉地、有意识地转变观念,超越以往种种狭隘的课程观,确立整合的课程观、生成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此外,教师还需要自觉地反思自己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行为,不断质疑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意义性,在课程实践中不断检视教学效能,促进课程意识的生成。
参考文献
[1] 黄晓玲,杨德军. 我国各省高中校本课程建设的现状与问题[J]. 中小学管理,2011,(11):7-10
[2] 王效靖,冷泽兵. 论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课程意识[J]. 现代教育科学,2009,(1):54-55
[3] 高翔. 基于常态实施的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实践模式[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7):20-22
[4][9]沈建民.试论课程意识缺失的课堂表现及其培植策略[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2):61-64
[5] 李林,朱伟,罗永刚. 钙、镁离子在水流作用下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5):9-12
[6] 多尔(美)著,王红宇译. 后现代课程观[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6
[7] 沈建民. 地方高校教师课程意识缺失的课堂表现及归因初探[J]. 现代教育科学,2012,(4):59-61
篇3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您认为大力倡导信息技术支持的校本课程探究有什么意义?
蒋鸣和:个性化学习是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关键,没有学生的个性发展就不可能有全面发展,也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教育公平。由于课程、教材、教学、评价、考试“五位一体”统筹变革的滞后,改革“大一统”课程至今举步维艰,教材统一、教参统一、答案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格局仍未被打破。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个性化学习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五位一体”的统筹变革基础上,从创建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多种学习方式着手,在学生学习层面寻找突破口,用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课程的多样化,是破解教育改革难题的一条探索途径。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2013年第十一届NOC活动新设置了校本课程探究评优赛项,在广大教师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校本课程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英、美等发达国家,是由学校运用有关资源,通过合作、讨论、计划、实验、评价来开发的适合学生需要的课程。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另一类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在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校本课程在学生学习层面突破提供的有力支持,包括:①移动技术、模拟仿真技术、Web2.0技术有效地支持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新型的学习方式;②构建丰富的教学情景,学生能在情景中体验、学习、理解和运用知识,积累基本课程经验;③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技术支持的微型课程的发展,使校本课程具有灵活性、实时性和可选择性,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学习需求。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NOC校本课程探究评优赛项结束后,很多老师都反映收获很大,您如何评价本次比赛的作品和选手水平?
蒋鸣和:改变课堂是教育变革具有关键意义的第一步,但改变课堂并不是变革的全部,从改变课堂到超越课堂,实现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的课程重构,是变革具有开拓意义的第二步。比赛中展现出的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反映了教师从改变课堂到超越课堂的努力,在此我列举两个案例。
案例1:邯郸四中开发的高中英语校本拓展课程《看电影学英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真正能学会一门外语并能用外语流利表达、无障碍“跨文化交流”的,最多也不会超过5%。邯郸四中的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以“看电影”的形式对英语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来发展学生流利表达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该课程共安排了12学时(每周1学时),精选了6部难度接近或稍微超出学生水平的影片,以优秀影视作品为引子,带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剧本、影评及其他相关文学作品,增加课外阅读。在欣赏电影的同时,学习地道的英语词汇和发音,对台词进行模仿朗读(iSHOW),同时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陶冶艺术情操。
案例2: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校本课程《溢彩灯韵》。
基于项目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在总结项目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活动的“课程化”,用程序和规范来提高活动实施的有效性,形成了校本课程《溢彩灯韵》。该课程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运用信息通信技术,采用实地考察采访、知识宣传共享、拓展实践及社会化推广等学习形式探究淄博花灯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由来、传承与发展。
期间,运用一系列的活动任务驱动学生综合学习并实践课程标准相关知识,积极参与网络探究,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互相协作,把从各方面获得的知识互相进行补充学习,并顺利推进项目一步步朝知识的综合应用方向完善,同时体验团队合作创作成功的喜悦之情。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理解,继而做出思考,在真实的交流与创作环境中,与社会互动,多侧面、多角度地促进了自身的思维发展,最终使其获得创造与发展的才能并具备沟通与思维的才能,感受到通过网络学习的重要性,为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整个活动始终秉承传承和创新的理念,引导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结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文化形式,热爱本土艺术文化并逐步提高传承乡土艺术文化的意识。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蒋鸣和:就目前而言,以下四个问题是我们不能回避的。
一是教学活动的“课程化”。
课程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是学生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的总和,校本课程并非是一般的兴趣课、活动课、点缀课。在校本课程设计时,要摆脱过去那种“随意化”的做法,力求做到规范化、程序化,用程序和规范来提高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应考虑:①明确选题背景。一是学校想做的和学生喜欢的,最后都还要通过学校的现有条件来实现,即所谓量力而行;二是学校要根据自身在教学设施、文化传统、师资力量、社区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来考虑自己能做些什么。②确立课程目标要强调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即使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也要强调贯彻基本学科思想,发展学科思维,而不是局限于孤立的知识和技能传授。③设计课程内容要摆脱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教科书的传统思维,要创造性地重组和应用各种课程资源、尤其是数字化的网络资源,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学习、理解和运用知识,积累基本课程经验。④课程实施上强调自主学习和交互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强调知识学习的个别化和知识迁移的交互性,倡导线上线下学习融合的混合学习模式,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⑤课程评价要突出过程评价、进步程度评价和能力评价,要探索应用大数据来构建学生学习成效监测和评价体系,变经验评价为科学评价。
二是正确理解校本课程的学校特色。
校本课程的学校特色并非是教师专门为少数学生开发课程,也不全部是开发体现少数教师特长的特长课程。校本课程要立足于学校全体学生的发展,让所有教师都有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校本课程要强调差异性学习,接受学生的差异,提供足够的发展机会,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校本课程在设计中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在实施中要重视学生的协作学习,突出学习途径的多样性。
三是关于校本课程的“文本化”。
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滞后性,不太适应校本课程所应具有的时效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等要求。校本课程不能等同于校本教材,即便是有些学校编写了一部分校本教材,也因为校本课程的时效性特点,使校本教材的使用范围、使用周期和使用效率都受其限制,更何况考虑到教师的时间、学校和学生的经济负担以及课程的成本等因素,不可能要求所有的校本课程都配有校本教材。建议学校编写教师指导用书,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讲义和活页式的学习材料,配以丰富的数字化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和传输,有条件的话可以开发成网络课程,使内容能在实践中滚动式地修改、完善和生成。
四是在实践中提高学校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
校长的课程意识、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是影响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三大要素。
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和课程管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唤醒校长的课程意识,让校长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一定的课程知识,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和促进校长认识“课程”对于学校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校长要亲自投身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与教师一起学习,一起研究,一起体验,在此过程中把握校本课程的整体性,促进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设。
篇4
【关键词】 小学校本课程 开发
小学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精良的制作追求,敏锐的形象思维,活跃的创新意识,丰富的精神实践,进而形成全面良好的综合素质。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正是体现了我们学校的特色,为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虽然目前各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校本课程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在真正的教学实际中,学校的校本课程教育仍然是最薄弱的一块,主要体现在面太窄,我校的校本课程主要体现在围棋、陶艺及我们的社团活动上,但还缺乏一定的专职教师。
为了让老师们认识到校本课程教育的重要性,我上网查阅资料,无意中被一个教育名词所吸引――“教育超市”,教育怎么与超市挂起钩了呢?哦,原来是深圳翠竹小学的课程改革理念,他们学校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新颖的教学理念深深启发了我。聆听他们的教育思路,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这里真的不是一所普通的学校,而是一家“教育超市”。
我们的社会是多姿多彩的,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才。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千人千面”的教育,应该是“大以大成”、“小以小成”的教育,也就是说,我们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教育,让学生学到他最喜欢学的东西。
说实话,我真的不理解,这学习还能让学生来选择吗?从我们上小学起,什么音乐、美术等那些所谓的副科就在课堂中起着无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学习,但让小学生去选择特长,老师们普遍认为还早了些。但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每个班级中的每位同学,他们的素质是参次不齐,甚至是大相径庭的。是呀,我们不可能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博士、硕士,我们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中各行各业的有用之人。
社团活动开展了,校本课程教育的面宽了,但教师似乎更多了一层无奈与被动。我们老师必须每人带社团,有些老师真的没有这方面的素质,但也只能勉为其难,边学边教,这会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学科教学呢?我们搞这么多的花样教学,胡子眉毛一起抓,会不会什么也抓不到呢?为体现学校的地方特色,使孩子们能快乐全面地发展,学校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开设了一些与我校师资、地处环境等紧密相联的校本课程,如围棋、陶艺等,并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可有些家长却以孩子成绩下降为由,不让孩子参加,在他们看来,这些活动就是“玩”。我想我们每个学校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及困难,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校本课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使学生真正全面发展,结合特点,我们应从以下几处着手,抓好校本课程的开发:①学校的校本课程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校本课程的受益者。把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的长效教育,常抓不懈,讲求实效。②教师培训。办学有特色,师资是关键。为此,学校应注重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应让教师从体验中认识到校本课程的重要性,真正转变观念,使教师重视社团活动的指导。③进一步广泛开展社团活动小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成立书画、硬笔书法、民乐、合唱、舞蹈、剪纸、鼓号、腰鼓、摄影、篆刻、小报等社团小组,学生全员参加。
篇5
关键词:课程纲要;目标;内容;实施;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3-0028-04
所谓“课程纲要”是指教师个体或小组合作设计的某一门校本课程的具体方案[1]。一般情况下,它包括一般性项目和主体内容两部分。一般性项目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类型、教学材料、授课课时、主讲教师和授课对象等;主体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的四个元素,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课程纲要”相当于一门校本课程的设计蓝图,对于校本课程开发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课程纲要”之于教师则起到了规划和设计的作用,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规划、设计一门校本课程,有利于对该课程要达到的目标、所要选择的内容、如何实施、如何进行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有利于避免校本课程实施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课程纲要”之于学生起到了导向和沟通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把握学习内容的逻辑框架,明确本门课程的教学安排,了解本门课程的评价要求,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本门课程的学习。“课程纲要”之于学校则有助于其对校本课程进行审议与管理,避免课程管理的形式化和行政化的倾向。
由此可见,“课程纲要”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目前,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如将校本课程开发等同于编写校本教材,没有明确的目标设计;校本课程内容出现纯知识化的现象;校本课程实施随意,教学方式与学科课程雷同,学生自主实践活动不足,难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自主选择课程;多数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是短期计划或一次性的探究活动,缺乏对一门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校本课程评价不受重视;等等。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课程纲要”的设计重视不够,没有充分发挥“课程纲要”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应有的作用。下面就“课程纲要”的主要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设计进行探讨。
一、课程目标的设计
课程目标是指向学生发展的,说明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课程目标是“课程纲要”的重要内容,课程目标的设计是“课程纲要”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但在“课程纲要”设计中,往往最容易忽视的就是课程目标的设计。一些教师把“课程纲要”等同于教材编写,只列出了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而恰恰没有确定课程目标,这必然导致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可见,要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中“课程纲要”的设计,首先应当从课程目标的设计入手。
“课程纲要”中课程目标设计与一般课程目标设计所遵循的大的原则是相同的,只是需要在校本课程的前提下进行考虑。从当前“课程纲要”设计的现状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高度重视课程目标的设计
课程目标可以说是“课程纲要”中的纲要,它贯穿于课程运行的全过程。其主要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为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课程内容是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依据课程目标。第二,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创造性地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因此,课程目标必然是课程实施过程的重要依据。第三,为课程评价提供依据。课程评价是用一种标准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手段,而课程目标则是这种价值判断的基本标准。所以,课程目标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它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其意义和价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课程目标的设计。
2.应完整地把握课程目标的内涵
课程目标涉及的范围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大领域,要防止只重视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而忽视其他目标的做法。当然在“课程纲要”的设计过程中各个维度的目标应体现各门校本课程的特点,三维目标要具体化,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特长,彰显学生的个性。
3.结合校本课程特点进行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是课程目标设计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关于这一问题,学者的研究已经达成了共识,普遍把学生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但是,在具体设计课程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校本课程的特点。
第一,学生需要。由于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从原先国家集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使学校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课程自。这一变革的意义不仅在于扩大了学校的管理权力,而且更在于为学生的自由发展创设了重要的外部条件。所以,在设计校本课程目标时,我们必须更多地考虑到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把弘扬学生的个性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目标。
第二,社会生活需要。由于校本课程以学校为本,而学校总是处于一个特定的区域和环境内,所以,在设计校本课程目标时,我们必须更多地考虑到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需要。比如,在设计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目标时,要以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作为前提,着重培养农村中小学生的“爱农”情结,重视向学生传授农业生产技术,使学生树立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努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恰当地表述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表述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为选择内容提供依据,并为教师组织课程实施和进而进行的课程评价提供基本准则。如果课程目标表述正确、清晰,就能为课程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如果目标表述不当,则会对课程实施产生误导。从教师们设计的“课程纲要”来看,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有以下几方面偏差:有的目标太抽象,以普遍性的教育目的代替某一门校本课程的目标,如“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有的使用动词太空泛,目标设定可行性不足;有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3.关注合作性
课程实施可以采取个人活动和合作探究的形式。个人活动的形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但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单靠个人的力量可能难以完成,可以采取合作探究的形式,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来解决问题。合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合作探究,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学校合作探究,跨学校合作探究,跨地区、跨国界合作探究,等等。在合作中,每人承担不同的任务,全体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研究任务,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其合作的意识和合作能力。如在“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一母课题下,学生可结合最感兴趣的和感到困惑的问题,讨论产生若干子课题,并自愿组成小组合作选修学习,在组长带领下制订活动计划,使每个小组成员明确活动时间、内容、方式和分工等,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协作。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探究进行指导,如教育学生认识合作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合理组建合作小组,对合作探究的任务进行合理分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课程评价的设计
课程评价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是对课程的计划、活动及结果等各方面的评价,也可以包括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对“课程纲要”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等等。“课程纲要”中的课程评价专指对学生的评价,主要说明对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方式、计分方式和成绩构成等。
课程评价是“课程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了解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了解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了解课程内容设计的是否合理,了解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可为“课程纲要”的修订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但是,在实践中课程评价的设计并不受重视,有的“课程纲要”中就没有课程评价,有的“课程纲要”中虽有对学生的评价设计,但评价方法单一,多以书面考试形式为主,只强调结果评价、成绩量化评价、知识评价和教师单方评价,使评价缺乏全面性、教育性、多元性、发展性和过程性,因而不具备科学性。还有的“课程纲要”中虽有评价部分,但在实施时并不重视评价工作,不能有计划地实施评价。可以说,目前课程评价是实践中最薄弱的、也是最迫切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
在设计“课程纲要”中的学生评价方案时,首先要明确校本课程评价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给学生排位、贴标签。因此,为了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必须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为此,在设计学生评价方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课程目标是对学生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内容应与课程目标一致,评价不仅要关注在本课程实施后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提高,而且还要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且更要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和参与状况等;不仅要关注学生达成课程目标的情况,而且还要关注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特别收获,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总之,一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旨归。
2.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现代教育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尤其是强调被评价者作为评价主体要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注重评价各方的对话和协商。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应是一个民主开放的信息流动过程,是在多元主体的多方面参与下进行的,它需要学校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学生家长及社区代表共同参与,需要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建议和意见。此外,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彻底改变评价主体缺失的状态,让学生对自己的发展变化作出充分的和自主的评判,让学生自己真切地体验自身的发展,体验发展中的快乐。评价主体间应进行双向的和多向的交流,让评价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生命发展过程,使评价结果在最大程度上为学生所接受,以发挥评价的最大效益。
3.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应采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既可以采用常规的纸笔测试,又可以采用成果展示、汇报演出、观察法、面谈法、作品分析法、情景测验法、行为描述法、个案研究法和档案袋评定法等质性评价方式。
在具体实施评价时,要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利用评价结果改进“课程纲要”,使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不断提高,促进学校课程实践的不断完善。
“课程纲要”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方案,而且也是学生的学习方案。所以,“课程纲要”设计出来后,要让学生充分阅读和讨论,使学生了解教师的期望和意图,了解教师制定这份纲要的理由,学生还可以提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纲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课程纲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校本课程要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因此,每个学期结束时,教师都要在一个学期课程实施的基础上修订“课程纲要”,使之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崔允t,林荣凑. 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故事[M]. 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7:3.
[2]索桂芳,冯秀军. 新课程体系下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J]. 天津 教育,2007(7):52-53.
收稿日期:2012-11-14
篇6
关键词:课程意识; 高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164-001
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自古以来始终坚持传承知识这一根本任务,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绝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长期处于被动执行的地位,缺乏课程的生成意识和生成能力。大多数教师认为课程或是教材是原本就预设好的,不会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开发之中。
一、认识课程意识的内涵
长期以来,我们只有教学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所谓课程意识,就是教师对课程系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大部分学者认为教师的课程意识主要由“目标意识”、“资源意识”、“过程意识”和“评价意识”这四个基本构成要素[1]。
(一)目标意识
目标意识暗含着教师应站在起点,敏感地观望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全盘筹谋目标完成的各种因素,时时留心预设目标达到的程度,并会根据学生认知进程和学习状态适时调整目标。教师有无目标意识的标志在于其是否自觉地把教学目标视为课堂教学过程的“方向标”和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尺度”,是否自觉地对之加以审视与反思,并能自觉地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等。
(二)资源意识
资源是课程实施可以借助、使用的材料。目标意识的确立,使教师有了努力的方向;资源意识的确立,使教师能从容地创设教学情境。教师有无资源意识的“分水岭”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具有资源意识的教师在不经意间会敏感地觉察到课程资源的存在,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敏感地捕捉和利用动态生成的且有价值的即时性课程资源等[2]。
(三)过程意识
过程意识,是指课程本身不是静止的、完全预设和不可变更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生成的。教师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在课程情境中寻求教育意义,自觉主动地走向课程实践。过程意识促使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选择课程内容、运用教学策略、营造课堂氛围、创设问题情景等教学行为时能有意识地考察这些教学行为对于学生知识生成、能力发展、情感培养的意义和价值。
(四)评价意识
评价,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评价意识驱使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量化评价),更要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来自觉地关注课程实施中的质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和意义。评价意识还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终结性评价,而且要注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及个性化评价等具有教育和发展的评价。
二、高校教师树立课程意识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当前新一轮的高校教学改革中,改革课程意识从思想高度出发,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教师是否具备课程的生成意识以及教师具有什么样的课程意识,将影响课程改革是否顺利进行,因此教师课程思维方式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意识有助于推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
课程意识的最大作用就是让教师确立了一种内在的责任感, 继而转化为趋向某种行动的意图和动力。生成性课程思维重在关注过程,并且将课程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具有教育价值的事件和主要问题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利用,从而生成真正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将课程作为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独角戏。教师将课程视为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和学生能力、经验、精神、情感的生成过程,而不是教师传授绝对性真理的载体,从而成为课程的主人,主动去建构自己的课程。
(二)课程意识有助于高校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高校明确的办学理念、课程专家的参与、教育行政领导的支持等;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民主、开放的高等学校组织结构,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意识等。提高教师和学校的课程意识和开发能力是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
校本课程开始艰难起步,这是教师课程意识缺乏的最集中体现。校本课程是时下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目前已有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开展了实实在在的校本课程教学的破冰之旅。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课程开发最具实效的一部分,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教师的课程意识已经开始从观念的觉醒状态进入到实践的行动状态[3]。
(三)课程意识有助于教师自身专业化的培养
作为课程实施者,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必然是课程的缔造者、反思性实践者和课程的创生者。他们通过构建各种对话情境,呈现出更多自主性、反思性和创新,为课程意义的创建与发现拓展空间。而课程的实施也由于教师个人的理解和介入烙上了鲜明的个性化印迹,教师逐渐意识到隐性课程在教学中的价值,并能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呈现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因素或变量,与此同时,课堂教学成为了师生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完善自我的过程。这种对教育的反思使教师不断质疑教学行为的合理性,从而进一步统一整理了课程经验,丰富了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使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4]。
参考文献:
[1]王建强.加强课程意识,深化教学改革[J]课程开发,2003(12):40
[2]吴保明.试论教师的课程意识与生成[J]教学与管理,2010(8):11-12
篇7
[关键词]农村中学 化学校本课程 研究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针对国家及地方课程难以照顾到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需求而产生的,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初中化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课程,它不仅是传授化学知识、提高公民综合能力和化学学科素养的平台,也应是尊重学生个性,提供满足他们学习化学需求的平台。农村地域广阔,中学条件相差很大,如何充分利用本地农村资源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与中学化学课程有机整合,提高农村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效益?这是农村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湖南省基础教育研究所领导的指导下,我市进行了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下面谈谈一年多来的实践与认识。
(一)确立《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建设的目标
校本课程目标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和灵魂。在开发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之初,我们就提出:①《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的特殊目标必须与国家中学化学课程的一般目标结合起来,寓特殊性于一般性之中,使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的特殊目标在与一般目标发生联系的过程中得到实现;②《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必须“姓农”,内容要结合当地农村的特点,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观察与思考。为此,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为《农村初中化学校本课程》制定了如下课程目标,用课程目标来规范和引导整个开发过程,防止或避免校本课程开发偏离方向。
1.知识与技能:获得与自己农村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获得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观察、实验、调查和访问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参观、调查、实验探究等方式学习化学知识,体会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收集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分析;从农村生产和生活中发现化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运用恰当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探究体会、见解和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关注农村,学会生存,增强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养成积极向上,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感受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制定《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是组织教学内容、编写教案和组织教学活动使之顺利开展的保证。我们制定了《湘乡市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纲要》,它由主题内容、开设区域和教学活动建议组成。主题内容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一些可参考的题材;开设区域是根据不同地域的学校建议开设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建议则是为开设相关的教学内容提供教学活动建议,各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自行设计。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在于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最大收益,在内容选择上要最大限度地选取与学生的现实需要、生活经验与文化背景相结合的化学知识。初中化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际应用,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科技等都是化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在内容选择上要重视与农村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充分体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继而利用这些知识来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初中化学课程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验。化学实验在化学课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必须高度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功能。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和农村本地的实验材料作为化学实验探究的场所与器材,培养学生探究与发现问题的科学精神,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基于此,我们编制的湘乡市农村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纲要的主要内容为:
(三)编写《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教材和教案
根据课程纲要,各校根据本校课程资源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二至三个主题进行课程开发与研究。我们主要以主题式及主题―导学―活动式两种形式来编写教材和教案。
1.主题式:通过研究确定日常生活中有用的,又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主题。再将相关主题的化学知识按照教学结构或知识结构重新建构和组织。如某中学的《化学物质与健康》主题,将化学物质与食品安全进行融合,主要有如下内容: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某些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2.主题―导学―活动式:确定相应的主题后,教师再提供阅读材料、数据资料、典型案例等文本材料和图片作为信息,作为研究的起点和载体。然后进行学习活动的主体部分――活动体验。如某中学利用学生对湖南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很熟悉的条件,组织学生,调查研究该公司的啤酒生产。
(四)开发、实施《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的体会
1.促进了我市农村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在实施《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的过程中,由于是教师自己设计教材和教案,使得该课程更容易被老师们理解与实施。如课程目标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定,教材与教案的编写都是教师们经集体讨论而成,任课教师都能领会实质,教学中把握自如。反过来,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促进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有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就是教师对知识的不断构建和重组,对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和探究。这样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观念等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教师的知识能力也得以提升。
首先,教师课程意识得到了提高。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考虑课程是否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与发展,要求教师从传统的初中化学课程的实施者转化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与创造者,同时构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意识。这样拓宽了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
其次,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得到了提高。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自己决定课程,也要对自己的课程负责,这给教师创造了更大的课程设计空间,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了课程开发的能力。
再次,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需要省、市课程专家、学校教师、校长、家长、学生与社会各界人员如厂矿技术人员、农林水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广泛参与。在合作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最后,教师开展行动研究能力得到了培养。开发与实施过程就是教师不断反思、参与科学探索的过程。在开发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学校、学生、自己,还要研究问题的解决的方法。教师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和反思,逐步提高了自己的行动研究能力。
如一个教师教师根据学生对农村家酿米酒感兴趣,开设了《米酒的酿造》这一校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原计划主要从反应原理与酿造技术的角度进行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学生提出:农村里流传有不法商贩在米酒的蒸馏过程中加入几滴甲胺磷(一种农药)来提高出酒率。加甲胺磷真能提高出酒率吗?这样做对吗?在学生的强烈要求下,教师继续开设了《食品安全与健康》等知识,和其他老师一起,再拓展为《米酒与传统文化》。随着校本课程的一个个专题的开发,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开发能力和合作精神等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3.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化学学业水平的基础上,化学校本课程为学生个性和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为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人生的追求提供了更多的途径,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发展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如某中学的几个学生在学习完《水资源与环境保护》校本课程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继续探究,对湘乡城区排污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和分析,并向市政府提出了治理湘乡城区水污染的方法建议,受到政府的充分肯定,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毕华林.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辉,韩春亮.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6).
篇8
关键词 校本课程 教学质量 提高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62
A Brief Analysis about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ZHAO Shuang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1517)
Abstract We need to evaluate the contex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lso we make it to service for the training objective by analysis the influence factor and explore the ways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nd then achieve the goal of high quality, high standard.
Key word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eaching quality; improvement ways
1 概念界定
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主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本文认为,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二次开发;(2)校本课程是对本校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补充;(3)校本课程是对本校特色课程的开发。
教学质量:即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程度水平,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反映。
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在开发与实施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主确定的课程的过程中,师生通过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所实现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以及培养目标的程度水平。在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而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全面反映了学校因时因地制宜,自主创新的办学水准。
2 影响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2.1 课程开发质量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校本课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开发水平直接决定教学质量。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指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具备的外部条件,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央、地方、学校的课程政策、教育投入及补贴、地域特点、本地区以及本校的经济文化状况、本校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等。
内部因素是指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具备的内部条件,包括: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开发水平、学校的硬件设施及教材的编制、校长的领导能力及管理水平、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态度、学科专家的参与指导、社区和家长的配合程度等。只有充分考虑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各方面因素,才有可能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2.2 教师教授质量
教授质量主要由教师决定。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同水平、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对校本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课堂管理水平及课堂行为、教学方略、教学手段、自我评价、教学质量意识等因素,都会对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3 学生学习质量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具体实施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提高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质量,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价值追求之一。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因素众多,外部因素包括为学生学习校本课程而提供的学习条件、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场所等。内部因素包括学生的前学习成绩水平,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认识程度、学习动机、学习方略、兴趣爱好等。
2.4 教学管理质量
教学管理质量也是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管理质量受教学管理的设备条件、教学管理的环境、管理人员的素质(如学历、教育科学理论水平、教学实践经验、管理实践经验、能力、创新意识等)、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方略、教学评价指标等因素的影响。
3 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
3.1 提供民主开放、良好的开发环境
校本课程开发应以本校培养目标与教育宗旨为出发点,着力满足学生需求、培养学生个性、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体现办学特色,并且积极配合国家与地区课程的开展,使三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这就要求学校建立民主开放的教育环境,使教师与学生乐于承担责任,积极进取,勇于追求成功。
3.2 联合校内校外力量,共同开发
我国目前正处于课程改革的起步阶段,除了依靠学校这一最关键力量,还应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机构的作用,组织校内校外各方力量在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联合开发校本课程。学校是校本课程的领导与决策核心,但并非意味着学校要包揽课程决策与编制的全部工作,校本课程要更多地体现独立自主、灵活多样的特征,同时也需要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社区团体、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相互借鉴与交流,(下转第159页)(上接第127页)在借鉴与交流中得到完善与发展,形成独特的个性与风格。
3.3 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需求分析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建立在分析各方面需求的基础之上,进行需求分析的对象是社会、地区、学校、学生等。对学生需求的分析包含学生对知识及心理发展等方面的需求。此外,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地区特点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旨在开发出能够充分满足学生需求,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地区和学校发展的校本课程。
3.4 增强教师的课程观念,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展中拥有多重身份,既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导,同时还肩负着校本课程的管理者和评价者的角色,是提高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课程观念,深刻理解国家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意义,增强课程观念,提高教学能力。学校可以通过校本培训、专题讲座、引导阅读校本课程理论书籍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使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较高的认同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从实质上提高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3.5 校长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念,提高校本课程管理能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求校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课程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念。校长要在对校本课程的开展有清晰认识的基础之上,科学的指导教师工作。目前我国的各类学校仍以升学为主要任务,势必会给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带来很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校长更要从观念上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着眼于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全面发展,深刻理解校本课程的开展对满足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努力将这种观念内化成为全体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积极行为。此外,校长要进行民主开放的校本化管理,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
3.6 建立健全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的评价是学校管理部门和校本课程实施者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检验、监督控制、跟踪监测的全部过程。因此,建立健全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反馈并调整与完善校本课程,使其从实质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评价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评价主体――教师与学生的评价,有利于获得最直接的评价资料,改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与此同时,学校在设定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评价内容的多样化、综合化,以便从整体上促进实施主体的个性化发展。
我国校本课程的开展起步不久,因此对于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研究任重而道远,从整体上提高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新课改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各方组织以及人员的共同合作,势必会使我国校本课程的开展步上新的台阶。
项目: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CXJJSI4007)
参考文献
[1] 李定仁,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篇9
关键词:基础教育;体育校本课程;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8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09)05-0068-03
A Study on Strategy and Measurement of School-based Sports Curr iculum Development ofChina's Elementary EducationDONG Cui-xiang1, KONG Xiang2
(1.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nan Normal Uinversity, Xin xiang453007, Henan China;2.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ingdingshan4670 00, Henan 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national, local and school three-level curriculummanagement system, this paper carries out a depth study on strategy and measure ment on school-based spor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China's elementary educat ion, which takes P.E. curriculum as the study object and , combines with the cha racteristics of school spor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t aims at providing theor 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sports teachers to develop sports school-based c urriculum.
Key words: elementary education; school-based sports curriculum; curric ulum management
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单一的国家课程管理体制,构建了国家 、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一管理体制的出台,实现了课程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及课 程管理权力的再分配,给予学校在课程管理方面较大的自,学校有权对国家层面和地方 层面的课程如何在本校有效地实施进行决策,也可以开发本校的特色课程,这就给校本课程 开发提供了生长的土壤,使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新生事物在我国得以应运而生。
就体育课程而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学校制定本校的体育课程方案留下了 较大的空间,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使体育课程改革实践呈现出空前繁荣 的局面。然而,在少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呈现出各具特色,并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不 少学校的校长和体育教师对如何开发体育校本课程还缺乏应有的了解,不知从何入手,这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效果,为此,近几年,作者深入体育课程改革第 一线,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取得显著成效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和访问,总结其成功的经验, 并上升到理论,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采取的策略及措施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其目的再于 为体育教师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及实地考察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主要采取的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次上都缺少经验。 在目前情况下,许多学校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热情,并且也取得了 显著的成效,而国家和地方层次上还没有出整的制度、政策及实施细则。但是由于这些 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必须以属于学校层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和出现的问 题为依据,所以在现行条件下,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层次上的策略选择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 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实践研究证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主要有:
2.1.1 借助课题研究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即在国家的课程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借助于课题申报,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带动校本课程 开发活动的开展,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性研究。这种策略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已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如河南省濮阳高新开发区实验中学的“以创新运动项目(三步球运动项目的开发)为特色” 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1],和郑州八中的以“拓展运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 发是借助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多元实践研究》 而完成的。
锡山高级中学的“以必修+选修项目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借助国家体育总局体 育社会科学软科学课题《兴趣体育实施研究》的立项而完成的[2]。
西安市第53中的“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借助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经验欠发达地区(西部)学校体育管理体制、课程结构、资源开 发的实验研究》的课题而进行的[3]。
武汉市桥口区新合村小学的“以传统体育项目(足球)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借 助“十五”全国学校体育卫生科研课题《地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的课题而完成的 [4]。
2.1.2 借助外部力量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对于绝大多数学校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课题,学校教师在这方面缺乏经验或 能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课题申报、规划制定、活动开 展、课程编制、课程实施乃至课程评价,都需要借助外部力量的帮助,特别是要借助高等学 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启动、维持和深化发展。锡山高级中学体育 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策略的重要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教育部在上海、江苏等地首先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方案,锡山高级中学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学校响应课程改革的号召,选定语文课和体育课作 为课程改革的重点研究课题,并列入江苏省“九五”教育规划课题,开始了校本课程开发研 究的实验。到1997年,随着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校本课程研究专家的介入和“校本课程 开发”理念的确立,课程开发进入了规范时期。通过与课程专家的紧密合作,学校在体育校 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取得了突破。体育课由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逐步走 向“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受到课程专家和体育 课程专家的高度赞同。
2.1.3 加强学校自身整体水平的提高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借鸡下蛋之策并不是长久之计,学校的长远发展还是必须依赖于学校内部发展能力的增强, 特别是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即要增加自我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循环。实施这一策略时应做 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其对于学校工作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可以考虑采用先易 后难的方式来逐步推进。首先选择一些有条件的课程项目或者单项课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积累经验后再扩大范围。如锡山高中,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典型性实验阶段,选择了语文阅读 和体育课两门作为重点研究课题。还如,上海市闸北区八中的校本课程开发就是经上级批准 从比较有条件的数学课程的校本化改造入手的。这样做一是可以集中优势,使校本课程开发 工作与学校的课程资源相适应;二是可以为更大范围的校本课程开发积累经验,同时提高教 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为更大范围的校本课程开发创造师资条件。就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来讲,可以考虑从一个运动项目入手,如上海市北附中学的定向运动、武汉市新合村小学的 足球运动、镇江市八叉巷小学的乒乓球运动等。也可以从改造传统竞技运动项目入手,还可 以考虑改编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多角度地进行课程开发。
综上所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多种策略可以采用,具体到每所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本校的各 方面优势、挖掘各方面体育课程资源进行课程开发。这里所讲的主要是策略问题,具体到体 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还应采用相应的具体措施。
2.2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2.2.1 建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实施体系1) 建立组织领导体系。领导重视和支持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尤其 是在法制还未十分健全和长期受国家课程统一管理的教育环境影响下,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更加需要领导支持,只要领导出面制定一系列具体措施,才能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协调各方面 力量,并能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方面提供保证。为此,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 体系。
――成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校体育课程开发工作,进行有关课程开发问题 的决策。领导小组由校长(或副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体育教研组组长、后勤总务、教务 、学生处的负责人组成。
――成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专家顾问小组,负责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整体设计的指导工 作,及时解决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对课程开发提供全面理论与技术方面的支持。成员主 要由科研部门或师范院校的课程专家、体育学院或体育系的学校体育理论专家、省市地教育 部门的体育教研员以及体育特级教师组成。
2) 建立组织实施体系。建立实施体系是落实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如果只有领导体 系,而没有强有力的实施体系,再好的课程设计方案也是纸空文,也是难付诸实施的。
――成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小组,负责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工作,即从学校情境分 析、课程目标拟定、课程方案的设计、课程组织,到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所有工作的实施,这 是非常繁重的一项任务。成员主要由体育教研组长、体育教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及社区 人员代表共同组成。
――制定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工作方案。确立具体的实施步骤、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时 间安排、主要负责人等。这是保证课程开发有效实施的措施,保证课程开发者有一定的责任 感和时间观念。
2.2.2 给体育教师赋权增能,使之成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开发模式下,教师处于权力结构的最低层,教师的课程职责就是执 行国家的体育教学大纲,遵循学科专家编写的体育教材及教学要求。其角色只不过是“教书 匠”和“教学机器”,从而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鉴于此,校本课程开发主张给教师赋权增 能,强调教师就是课程编制者,教师有权利也有责任对于现有的教学材料或课程内容进行合 理的调整、改编,甚至是完全的创新。所谓的赋权增能,主要是指参与课程决策的权力和增 强课程开发的能力。包括:1) 增强教师参与课程的意识和能力。执行者的角色使得教 师习惯于服从,他们不但不习 惯于参与式的决策,而且也不知道如何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并在 参与过程中提高参与的能力。
马什在总结几个主要的英语国家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后发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在参 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上往往要经历五个发展阶段[5]。
2) 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履行“教书匠”的角色不需要有任何的研究意识,也不 需要有任何的研究能力。但是,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并倡导教师成为研究者。我国教育界近些 年来也提出,科研水平是衡量一所学校质量的重要标准,学校中的教师应该由“经验型”向 “科研型”转换。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一个教师参与科研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承担起“研 究者”的任务,对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出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学校、学生和自己,还要研究 课程制度、课程理论、课程开发方法。
3) 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师职业的一个重大特点是“专业个人主义”[6] 。在 一般情况下,教师的工作具有“个体户”的性质,要靠他们自己去处理课堂教学中所有问题 ,孤单/孤立是大多数教师的日常工作状态。教师职业的这种特点很可能使教师相互之间采 取独来独往的态度,而不愿意互相合作。但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校长、家长、学生及校 外人士的广泛参与,因而必然要求教师与其他人员的相互合作,一起制作课程方案、一起对 课程设计进行评价等。因此,加强教师的合作意识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
2.2.3 实施校本教师培训,让体育教师获得专业成长20世纪20年代以来,教育政策上奉行分权主义的国家在教师教育改革方面发生了重大的方向 性改变,那就是师资培训的重心开始下移,师资培训模式从以大学为基地走向以小校为基地 ,出现了新型的教师教育模式:校本教师培训。其特点,一是以中小学为基地开展教师培训 ,关注中小学校的实际需要,教师缺什么补什么;二是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的伙伴关 系,高校参与学校师资培训的全过程,对中小学进行现场指导;延长教学实习时间,突出教 师职业技能的重要性。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学校可聘请体育课程专家、学校体育专家或教育学、教学论、课程论 等方面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应围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体育与 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体育教育展望、以及国外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等内容为主,以保 证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此外,校本课程开发对于我国体育教师来讲是一 个新生事物,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因而学校还可以组织体育教师开展“行动研究”,进行反 思性教学。
2.2.4 理论培训与实际考察相结合,发挥示范学校的作用 由于体育教师课程理论比较薄弱,课程开发意识不强,对他们进行课程理念及课程知识的培 训非常重要。因为,课程开发理论注重的是“学理”,属于务虚,务虚是必要的,过多的务 虚则导致虚幻,因此,还要注重课程开发的“技术”,即操作技术,属于务实。务虚是为了 更好的务实,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对于许多教师来讲,认为专家讲的东西与他们的 现实相距甚远,所面临的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理论讲座效果甚微。如果能组织起来让他们 到到上海、江苏、武汉等地,开展体育校本课程效果较好的学校去考察,到前沿学校的现场 去亲身感受一下课程改革的热潮,将会起到较大的触动作用。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 教师到发达地区的示范校进行考察,以此来拓宽本校教师的视野,加快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 步伐。
2.2.5 建立校本研究共同体,确保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性 校本研究是在学校层面展开的,不是靠个人的力量所能解决的,往往涉及到不同成员的参与 。所以,校本研究常常体现为一种集体协作,是靠团体的力量来从事研究活动。实践证明,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同样也需要组成一个研究共同体,彼此进行民主平等的合作。这一共同体 主要表现为体育学院或系的体育教师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合作、体育教研员与中小学体育教 师的合作、学校部分教师合作等三种类型。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证明,大学体育教师与中小学体育教师合作是必要的。大学体育教 师作为专业研究者不乏对体育教育问题的理论识见,但是如果闭门造车,在书斋里做学问, 不但理论本身没有验证的场所,而且由于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认识与体悟的缺乏,理论 自身的针对性、现实土壤及意义也就越来越缺乏,最后有可能丧失理论的功用。而中小学体 育教师作为工作在体育教学第一线的人员,虽然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对体育教学也不乏感性 认识,但对于如何从事研究,如何通过反思来提升自己的认识,有时难免无从着手。这样, 双方就有了合作的愿望,而中小学改革的实际又为这种合作提供了可能和其他的必要条件。在中国教育研究体制中,各省、市、区的体育教研人员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与 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科研工作直接相关,指导着中小学体育教研活动的进行,是教育科研队 伍中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体育教研员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合作将有利于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如湖北省、武汉市体育校本课程之所以能很好地开展,得益于省、市教研室的体育教研员 长期的指导和合作。另外,由学校内部部分教师组成的研究共同体也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起 到推动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历八个年头,八年间,从课程理论研究者、课程管理者到中小 学体育教师都为体育课程改革付出了较多的劳动,回顾体育课程改革走过的路程,尤其是在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既有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有存在问题的质疑,在这样的背景下,作 者通过对实地考察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进行总结,对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采用的策略 和措施,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建议广大教师在体育课程开发实践中,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参考,以期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金明,姬彦忠.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创新体育活动项目 三步球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2] 董翠香.“必修+选修”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J]. 体育学刊,2007(6):83.
[3] 董翠香.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案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 学报,2008(1):104.
[4] 董翠香.体育校本课程导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85.
篇10
一、以生为本,校本课程顶层设计
学校前身是一所村办小学,始建于1951年,可以说,她既是一所有着“半百”悠久历史的老校,也是一所新兴的城市小学。单纯从校本课程讲,学校经历的是一个从粗放到精品,从精品到多元的过程。
2001年,学校的校本课程是“中国传统文化”,2006年,学校开始传统文化精品课程“中国结・龙蒂花编制”的开发实施。这样的定位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既符合校情,又具创新意义;授课教师只要下工夫钻研便会教学;学生无需先天条件,经过努力人人都能学会;经济实用,学生感兴趣,家长也支持。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学生需求的发展,单一的校本课程不足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首先,这种动手编织型的课程,更受女生欢迎;其次,单一的课程内容,在大量师资和硬件优势闲置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时代的进步带来更大的信息量,校外更加丰富的生活体验使单一的校本课程相形见绌。
以生为本,强调课程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注重课程体系建设,成为学校发展的历史性任务。为此,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团队,多种渠道调查了解学生需求,结合学校育人目标,开始进行校本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我们研究出台了《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从课程的实施内容、实施管理及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规划。整个体系目前包括四大门类,14门课程,分为限定性课程与选修性课程。在课程设置上突出以生为本,各班每周都有固定课时,开展限定性课程。每周五下午第二节为选修性课程,采用走班制。
如今,“红结飞扬啦啦操”、“篮球飞人”、“阳光田径”、“新苗合唱”等体育艺术类课程成绩斐然;“优秀古诗词诵读”、“跟我大声说”等学科拓展类课程发展迅猛;“人校课程”、“离校课程”等修身教育类课程深受家长好评。加上原先“中国结・龙蒂花编制”发展出的“结飘满园”、“丝网生花”等技能实践类课程,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已基本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需求。校本课程体系的建立,丰富了校本课程内容,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尊重和满足。
二、以校为本,文化建设深入推进
学校文化植根于学校的方方面面,校本课程为学校课程注入了活力,对学生个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学校教育得到了本质回归,也为学校文化内涵发展找到了精神核心。
在校本课程发展的过程中,学生开始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动手实践能力和审美情趣也不断提高。教师在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工作兴趣、自主研发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同伴互助、教研氛围日渐浓厚。
学校经过慎重考虑,将原有校训“诚、勤、信”修改为“结、勤、信”,并重新进行释义:结,即团结协作、百折不挠;勤,即勤奋刻苦、脚踏实地;信,即果敢自信、抱诚守真。
为了深化广大师生对“中国结”文化内涵的认识,让“结文化”不仅写在墙上、挂在嘴上,更能内化为学校的灵魂,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让“结文化”根植于师生的心灵深处。具体做法如下。
1.凝心聚力,全员参与,确保校本课程落实
根据学校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观课议课、交流研讨,凝聚集体智慧。任课教师由过去的专职设置到如今全体教师担任,课程内容变得更加系统、丰富,实施途径更为广阔。经过不断地实践研究,校本化、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得以逐步完善。
同上校本课,每一个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结文化”,人人有上法,节节有新意,既解决了教师专业局限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又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中来。校本课程不会因教师流动而终止,真正形成了校本化、多元化,并具有持续性、发展性。
体育组和音乐组从特色课程《结飘满园》中获取灵感,为学生量身打造一套自编操――《结艺操》,并列入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该操将红皮筋首尾相接作为锻炼器械,模仿穿插编制中国结的动作,进行艺术夸张设计,利用皮筋的拉伸性有效锻炼身体各部位肌肉,得到了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肯定,也深受学生的喜爱。
与此同时,学校加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二次开发。仍以中国结为例,语文课上,学生通过诵读《校训三字歌》来了解学校文化,借助认识中国结、欣赏中国结,进行说话、写话训练;数学课上,学生以中国结为例学习轴对称知识,练习测量、估算技能;美术课上,中国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欣赏和绘画内容;信息技术课上,学生以中国结为目标,学习网络搜索技能;综合实践活动课上,中国结成为很多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对象。
2.围绕文化,突出育人,打造精品系列活动
一是“情系节日”系列活动。将校本课程与重大节日相整合,通过“编织友谊结”手拉手活动传承学校文化、增进同学感情,通过“我为妈妈送祝福”、“劳动创造美”等活动进行感恩教育和劳动教育。
二是“爱心接力,届届相传”系列活动。在每年新生入校时,由高年级的学生亲手制作中国结,赠送给一年级的新同学,使他们一人校就能感受到一种关爱,也使学校文化得以届届相传。每年六年级学生毕业前夕,学生都要发挥创造力,精心设计毕业作品献给学校,表达对母校的深深眷恋之情。
三是“参与实践、展示智慧”系列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课堂延伸到校外,让中国结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如教师节开展“我为老师送祝福”活动,学生纷纷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龙蒂花,表达对老师诚挚的谢意;元旦前夕举办“爱心大拍卖”活动,学生到街头、公园现场编制义卖,将收入所得用于救助贫困学生,既锻炼了其综合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爱心。
3.整体规划,美化校园,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走进校园,迎面伫立的是一座文化雕塑:由中国结抽象变形成的三个人形造型,彰显着学校的“结文化”特色,“结红花香,润物无声”体现着学校的育人理念。我校目前的校园文化设计可以分为四个板块。
一是“育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思想教育板块。其内容包括校训、教风、文化墙、“中国结”标志等,主要分布在教学楼、综合楼的醒目之处,展示了学校“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每一位教师创设发展的空间”的办学理念,集中反映了学校近年来发展、变化的足迹。师生置身其中,时时处处都能受到激励和鞭策。
二是“学会感恩,学会感动”的人格教育板块。校园西边的文化墙上设置专栏,展示“中国结在我心中”、“中国结情缘”主题征文活动中的优秀作品,表达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和独特体验。
三是“动手参与实践,弘扬民族文化”的艺术教育板块。步人教学楼、综合楼,映入眼帘的是楼道和走廊墙壁上的一幅幅造型独特、色彩绚丽、内涵丰富的中国结、龙蒂花作品。在这里,师生不仅能感受到高雅的文化气息,还能体验成功的幸福,品味实践的乐趣,畅谈人生的理想,憧憬美好的未来。
四是“营造良好氛围,培育创新人才”的班级文化教育板块。班级文化建设突出风格统一、各具特色的特点,教室前黑板上方正中悬挂着鲜艳的国旗,两边是八字学风“勤奋、守纪、乐学、多思”,后墙是各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班级特色精心策划、挑选的班级口号。这些个性化的班级口号经典、深刻、催人奋进,时刻提醒着学生朝着预定的目标不懈努力。学生亲手制作的中国结、龙蒂花作品不仅装点着教室,而且对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也起着重要作用。
三、和谐发展,构建魅力生态文化体系
一是建立魅力课堂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丰富了学生的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探究,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品味到了学习的乐趣。教育教学活动由课内走向课外,使学生感悟到生活的乐趣,激发了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是建立魅力教师文化。对校本课程的研究,为学校管理带来尝试与探索,由行政管理走向目标、理念的引领,由行政组织走向领导教师组成的研究共同体。几年来,学校坚持以办学理念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构建学习型、研究型组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实现了教师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教师由课程的实施者、执行者,成长为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和评价者,其专业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近三年来,学校教师共荣获国家级优质课3节,省级优质课2节,省、市级基本功比赛第一名各1次。
三是建立魅力学生文化。在参与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得到极大升华,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意识增强,综合能力也得到长足发展。在首届郑州教育服务大会上,精美的中国结、龙蒂花作品,以及孩子们的现场演示,颇受与会领导及市民的青睐。学校在此次大会活动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12和2014年,学校“红结飞扬”啦啦操队远赴美国奥伦多参加世界啦啦操锦标赛,途中学生们阳光自信的精神状态、待人接物的文雅举止,引来众多国际友人赞赏的目光。
四是建设魅力校园文化。在每年的校园文化周活动中,风格统一、精巧雅致的校园环境和学生各项综合素质的展示,受到周边居民和单位的高度赞扬。《河南卫视》、《河南日报》、《郑州晚报》等多家媒体,都曾对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进行过报道。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一是目前的课程仍以技能实践类、德育类为主,不能全面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二是教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科学、具体的评价标准和方式。
- 上一篇: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 下一篇:科学实践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