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土文化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课程改革;乡土资源;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我国在跨世纪的课程改革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依据世界当代课程理念形成的新认识,也是保障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书指出:“课程资源的缺乏是困扰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这必然要求学校提前做好准备,积极主动开放学校,走进社区,挖掘多种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满足学生需要,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而对于广大农村学校来说,把身边带有着芬芳泥土气息的人、事、物等资源引入课程,即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一条崭新途径。
一、有关乡土课程资源概念的界定
(一)乡土与乡土资源
乡土课程资源作为教育学上的概念被独立出来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其核心和特色要落在“乡土”二字之上。《简明古汉语字典》中对,“乡”字的意义解释共有12种,其中核心要义包括:古代地方组织单位;城市以外的地区;地方;出生地,家乡。另外,“乡”字还含有一个特殊的语义就是“崇尚”。而字典上对“土”字的意义解释共有14种,其核心要义除了泥土、乡土等外,还有以下三个特殊含义:社神,土地之神;“八音”之一,指埙等陶制的乐器;通“杜”,指根。
综合“乡”与“土”这两个语义的内涵元素,我们可以发现,“乡土”不仅仅是人们出生的城市以外的某一个特定的地方,里面还包含着祭祀、音乐以及值得人们崇尚的养育我们的根等丰富的内涵。由此看来,“乡”与“土”的组合“乡土”一词,虽然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名词,但同时它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笔者认为,“乡土”的定义不是凝固的,而应该是动态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空间上的名词,更多是个体内在的生活表征,包含着区域特点(自然要素)和经验意识(人文要素),它随着一个人居住和成长的过程以及对此的认同和关怀的程度而变化不定。台北师范学院吴明清教授就曾这样概括“乡土”的定义:“乡土是以自我为圆心,以情感为半径,画一片有家有生活的土地:生活中有人有事,土地上有景有物,交织成绵延不绝的历史和文化。”这是有关“乡土”概念的人文定义。由是观之,“乡土”一词的价值取向不是二维的,而是四维的。即在“人”和“地方”之间还涵盖着人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发生的故事以及为人为事所遗留下来的情和理。所以,“乡土”这个概念呈现出“人、事、情、地方”这样一个动态回环立体的四维结构,如图1。
至于“资源”的定义就比较容易理解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是“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概而言之,“资源”就是指可以利用的物质和非物质性的因素。
综合起来,笔者认为能够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以及进入课程的带有乡土意味的资源,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它的外延,二是它的内涵。从其外延来说,乡土资源必须是反映某一个地区地域自然特色的内容,其基调是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而从其内涵来说,乡土资源则要是能够反映特定范围内受众文化心理的内容,其主题是人们所熟悉的和亲切的。因此,我们所要表述的教育学意义上的“乡土资源”是指反映特定地域自然和人文特色,表现特定受众文化心理的物质性以及非物质性的内容系列。
(二)课程与课程资源
一般认为,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上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上是指某一门学科。而从“课程”扩充到“课程资源”,则其指向性和范围都得到了大大的扩充,在各种各样的文献和专家学者的论述中有不同的表述,其中有代表性的为以下几种:
1、从概念的范围来界定的定义
吴刚平先生认为:“课程资源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2、从概念的指向性来界定的定义
范兆雄先生认为:“课程资源是指满足课程活动所需要的思想、知识、人力、物力等,它是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有密切联系的课程外部系统。”
3、从概念的组成结构来界定的定义
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认为:“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
综合各家的观点,可以得出—个共性的结论,就是“课程资源”包含着两个核心关键词,这就是“教育内容”和“课程活动”。也就是说,“课程资源”是在课程活动中所使用到的一系列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三)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及其开发意义
综合以上论述,笔者尝试给“乡土课程资源”下一个通俗易懂和实践操作性强的定义,那就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系列内容,具体包括地方历史、地理、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生活生产经验及社会科技进步等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因素。
考察一下“乡土课程资源”这个概念,我们会发现,乡土课程资源所反映的是真实的社会生活和地区的风物人情,是师生生活圈子中熟悉的领域中的熟悉事物。重视这些内容,并尝试在学习生活中引入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以及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提高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是有着深刻而现实的意义的。而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就是引导师生回归到自己心灵中熟悉的领地,通过发现、重温和贴近这些资源,从而有所启发,有所感悟,有所进步。这也是同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的内涵一脉相承的。因此,搞好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对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要义、推进新课程的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为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了新的逻辑思路,即以相对确定的学科知识体系为参照系,打破学校围墙,沟通社区,建立学生——教师——学者的联动机制,使得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更切合实际。贯彻开放性原则可从以下方面着眼。
1、学科的开放性
乡土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在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体现。因而就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如:西樵第一小学紧紧抓住西樵本地的山水风物和社会经济等乡土资源,结合学科实际,进行了一系列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探索。具体操作模式为:
第一,语文科:借助南粤名山——西樵山众多的自然景点、名人故事以及西樵山上的诗篇、对联、石刻等资源开发有利于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校本教材。
第二,数学科:结合西樵是中国纺织面料之乡,经济贸易往来兴旺发达的特点,指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有用数学。
第三,英语科:利用西樵山是佛山新八景之首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用日常英语向游客或商家介绍西樵的景点、特产、名人事迹、饮食习惯、布料等。
第四,科学科:通过收集西樵山上的植物标本,开展山上岩层土质研究、桑蚕种养、缫丝过程、特色水产养殖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
第五,艺术科:组织学生到西樵山景点参观写生,欣赏西樵山上的摩崖石刻,拓展学生欣赏艺术的资源。
第六,体育科:发掘西樵作为首个“中国龙狮名镇”、又是一代武学宗师黄飞鸿的故乡的优势,开展龙狮进校园活动,组建学生狮艺武术队,既锻炼学生的身体,又愉悦学生的身心。
在这里,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成为了学科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科课程因乡土资源的开发介入而活泼生色,乡土资源也因学科课程的规范指导而有了坚实的开发载体,两者相得益彰。
2、参与的开放性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除了教师和学生参与外,还包括家长、当地和外地的学者等社会人士。在由笔者主持的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乡土教育资源开发研究》实践过程中,除了有湖南师范大学辛继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白于蓝教授等专家作理论的指导外,本地的原佛山大学地理系退休教授杜学成、《西樵山志》主编关祥老师等均亲自带队参与资源开发,参与的学生与家长更是不胜枚举。而参与开放性的一大亮点就是网络平台上吸引了国内不少的专家学者的热情指导。如:倡导利用博客进行教师发展研究的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博士在了解了我们所作的研究后,热情地为我们的成果作序;海南省课改实验专家组组长、海南省教育培训院院长蒋敦杰先生更是以《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博客》为题留言指导。
这样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就突破了传统教育教学中“你问我答”的模式,构建了一个立体的思想空间,从而促进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朝纵深的方向发展。
3、空间的开放性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不能只停留在书面和课堂上的探讨,要让学生参与实践,走出课堂,走到广阔的山川自然和社会生活当中。我们课题组的师生从2006年2月至12月期间,利用周末、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时间先后组织师生10多次登上西樵山考察地质地貌、植被生长、名胜古迹;30多次深入到民乐祖仁村解元巷、上金鸥松塘村、樵园社区等地去访问长者,探寻古旧村宅,记录名人轶事;还20多次进入到如西樵轻纺城、龙光集团等企业工厂开展面料织造生产等的调查研究,可以说的上是真正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
(二)高效性原则
日常课堂教学要讲求实效性,追求课堂效率。同样,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也要讲求实效,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对新课程学科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的目标。
1、开发内容的实效性
乡土资源的指向通常是带有历史性的内容和地域性的内容,传统的方式是调查整理后再通过笔墨或者口耳传播。而在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信息技术正以其快捷迅速、超大容量和传播范围广等特点成为乡土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式。我们利用南海作为全国信息示范区的优势,创建了西樵教育研究课题博客。截至到2007年底,师生在博客里上传各类图文资源847篇,评论留言1081条,博客浏览量达441043人次。大家通过在网络上发帖和留言,展开激烈的讨论与评价,不断修正调查、开发所得资源,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效果。
2、操作过程的有效性。
在内容和方法确定后,要落实好任务,保证责任到人,以达到按时按质完成任务的目的。我们的做法是确定五大部分18个专题,分别由镇教研室教研员与历史、地理、生物和科学等四个中心教研组组长负责统领18位老师组成五支研究小队,带领学生按专题进行归类和开发。
(三)特色性原则
特色性原则包含三个层次,就是原色、原点和原味。
1、原色
“每一种文化都是色彩缤纷的,但是丰富的色彩中必有一种最基本的色泽,那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原色。文化原色有如细胞遗传中染色体,她造就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赋予民族生命以基本的品行。”应该说一个地区的文化原色就是该地区群众共同的精神观念,是一种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价值理念。具体到广东南海西樵,其文化原色是一种热情奔放、积极昂扬的红色。从康有为走出西樵山三湖书院,倡导“公车上书”,拉开“”的大幕,推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到陈启沅发明机械缫丝工艺,创办中国首个民族资本工厂;再到今天敢为人先的狮艺以及龙舟等健儿的英勇战绩无不折射出该地域奔放豪迈的文化原色。而这也正是宝贵的乡土文化资源,可以纳入课程的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乡土名人课程资源。
2、原点
“每一个族类的生存品味都有一个原点,其原点是该民族跨越自然与社会、人文和祉在的风水岭,也是该民族根性的真正原生点。”文化的原点就相当于文化的源泉,一旦形成便难以更改。提到乡土文化的原点,笔者认为广东南海所在地佛山是著名的武术之乡,又是明朝中国四大古镇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因而崇文尚武之风就是本地文化的原点。现在南海区旅游部门和文化部门正积极打造南海文化品牌,擦亮“文康武鸿”这块招牌,即文有康有为,武有黄飞鸿。这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同时他们也正是我们青少年今天应该学习的榜样。可以说,崇文尚武已经成为西樵本地人内在的独特基因,因而也就成为了当地学生精神方面的宝贵课程资源。
篇2
随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达,西方出现了渴望远离工业城市回归自然的思想倾向,在艺术上也提出回归大自然。中国的艺术家们在短暂的追慕西方现代艺术的余晖后,认识到割裂民族传统、逃避社会现实的作品已经失去了读者,只有找到本土艺术的根基,才能培植出民族艺术的参天大树。于是,他们在艺术领域展开了回归深广厚重的民族文化土壤的寻根之旅。再次踏上生我养我的这块乡土,我们定能探寻到它不同寻常的意义与价值。
一、乡土美术的内涵
1.乡土美术与民间美术的区别与联系
提起乡土美术,我们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如民间美术,它们都含有指代那些具有清新、质朴、稚拙特色的劳动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的意思,因为它们既有概念上的差异,又有着内容上的相同或联系。
篇3
[关键词] 农村 小学生 开发利用 乡土 课程资源
众所周之,我国广大的农村小学教育的教学条件简陋,教育资源匮乏,已严重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但是,农村又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直接的生产、生活经验等。能否积极、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作为教学资源,关系到教师的专业化,关系到课程与教材的建设,也关系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一般被认为是教育研究者和教师的事,与学生无关。而事实上,学生不仅是学习者,更是课程资源的开拓者,下面,探讨几种如何让农村小学生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方法。
一、让农村小学生从常见的事物中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许多人提到科学课程资源总认为那是个神秘和抽象的概念,其实恰恰相反,它是非常具体和鲜活的。作为乡土课程资源,它们往往就是孩子身边的一些常见自然环境事物,而这些常见的事物往往会给孩子以具体形象的感觉,也容易令孩子对它们产生亲切感。多种多样、具体鲜活的资源,还易于引起孩子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欲望。他们身边的花草树木、动物、农作物,便可以作为帮助小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很好的课程资源,它们的身上蕴藏着丰富的值得孩子们探究的、有价值的内容。以一只蚂蚁为例,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提出许多问题,如蚂蚁的身体组成?它一般生长在哪里?它吃什么?它能活多久?它的家庭是怎样的?它与我们人类有关系吗?等等。孩子可以通过观察、提问、查找资料、设计探究性实验等方式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孩子对于生命世界多样性的理解、对于生物生命周期以及生物的基本需求的理解都会有新的认识,孩子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通过这些活动也会得到有效提高。
又如,农村小学处在大山之中,旁边有农田、小桥、流水等独特的与城市不一样的校园周边环境,小学生每天上学和放学,都与这些周边环境有亲密的接触,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小溪、小河的水的来源?流向哪里?它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好处?能不到小溪、小河中玩水?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农村小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教育小学生要珍爱生命,如何保护自己。
对于我们农村地区的学校来说,能将这些自然界常见事物作为课程资源来加以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课程资源紧缺的矛盾,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
二、让农村小学生在家庭中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家庭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家庭科技藏书、家庭中的食品资源、家用电器、生活小用品等。学校要宣传和发动家长以丰富家庭的科普读物,关注科技资讯信息,引导孩子建立自己的小小图书馆,鼓励孩子对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有能力的,甚至可帮助家里提高饲养和种植水平。农村有美丽的大自然,家长尽可能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进行社会实践。
现实中,由于家长缺乏现代科学教育方法的指导,家长们对于子女的教育大多还是根据自己的直觉和传统的经验进行的。此外,由于家长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导致家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还处于无序与随意的状态,资源的利用情况还很不理想。因此,通过学校加强对家长进行指导很有必要。如让孩子做家务、干农活,不仅能让孩子从劳动中领悟道理,掌握知识,更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三、让农村小学生深入村镇文化环境,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在农村,孩子们除了学校之外,还可看到房屋墙壁上的广告,可以看到《村规民约》、《村务公开栏》,还可以看到春节过后各农户的对联,这些都是课程资源,都可以增加对知识的理解。从《村规民约》、《村务公开栏》认识了许多书本上没学的东西;从对联中不仅认识了许多字,而且积累了许多成语,“吉祥如意”“万象更新”……可以让学生收集社会热点在我们农村问题上的反映。如“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反映农村“破坏耕地、滥采矿石资源”现象;“构建和谐社会”“保持水土,造福子孙”。这样不仅能让小学生了解家乡发生的事,更能激发小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
四、让农村小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利用各种节日,让小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并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传统、人情风貌、文化习俗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感染,提高文化素养。清明节,教师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到革命烈士纪念馆观看烈士生平事迹展,瞻仰烈士遗物。让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许多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而激发孩子们发愤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端午节前后,让学生参加当地的“赛龙舟”,了解民俗风情节,使学生在热闹的活动气氛中感受农村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让农村小学生从生产活动中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从“农业生产”“生活经验”“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出发,联系身边人、事、景、物,写读后感,观后感,观察日记与调查笔记,写游记,写乡村的变化,写畅想乡村的未来等。总之,农村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广大教师善于引导孩子们去开发和利用,并积极实现各学科甚至是各学校间的资源整合和共享。如此学文化知识、用文化知识,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肯定会全面提高,农村的教育事业才会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城里的孩子在家里可以看到电视、电脑、报刊等,而农村的孩子也可在家里看到各种各样的农具和农副产品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课程资源。如学生的识字,学生可通过收集种子来认识各种“种子”,如“小麦”“玉米”“高粱”,等等。学生的识字欲望增加了,看到实物“玉米”就问“玉米”该怎么写?看到实物“白菜”就要想“白菜”二字是什么样子?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从某些教材、教师或其他来源所呈现的概念感到难以理解,就是因为这些概念与他们己有的概念在本质上不是同一概念框架。如果这些概念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状况、思维方式、身体发展、情感状况等结合在一起,那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农村的孩子与他周围乡土的一些东西朝夕相处,具有浓厚的乡土感情,如果农村小学教师可以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引导或组织学生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不仅能解决农村小学教学资源不足的燃眉之急,而且能降低费用,减少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乡土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1课程资源和乡土资源概述
1.1课程资源概述
1.1.1课程资源概念界定
课程资源的优劣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水平,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目前,关于课程资源的内涵有以下几种界定: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对课程资源的定义是:“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钟启泉认为:“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综合上述课程资源多方面的涵义,我们可以将课程资源定义为: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1.1.2课程资源的分类
按课程资源的功能来划分:课程资源分为条件性课程资源和素材性课程资源。条件性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学活动产生影响的课程资源,它对课程有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资源本身的直接来源,主要指人们的理论、经验、技能、情感、价值观等。素材型课程资源主要指看得见摸得着的课程资源,它可直接运用于教学活动,能成为课程的素材和来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场地和设施等。
1.2乡土资源概述
1.2.1乡土资源概念界定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乡土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一概念内涵丰富,但目前没有对此有一个定论,主要在部分教育文献中被提及。如朱莫菊主编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中指出,“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这种观点是目前学科教学中运用最为广泛的观点。笔者认为乡土资源主要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在的某一具体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社会发展和人文历史方面的资源,具体包括当地的民风习俗、自然风貌、名人轶事、文物古迹等,它是地方自然、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
1.2.2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乡土资源概况
生物资源:怒江是全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全州森林覆盖率达70%,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有秃杉、珙桐、三尖杉等42种,国家级保护动物67种。
旅游资源:怒江旅游资源丰富,有怒江大峡谷、石月亮、匹河飞来石、碧罗雪山、怒江第一湾、怒江虎跳峡、片马抗英纪念地、高黎贡山原始森林等,
民族文化资源: 怒江州人口52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2%(截止2010年)。由于各民族生活习俗、和婚丧嫁娶礼仪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了“刀杆节”、“阔时节”、“鲜花节(仙女节)”、“卡雀哇”、“大年节”等众多的传统节日,形成了多彩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
2怒江州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的必要性
2.1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
乡土资源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相结合,一方面可以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更容易掌握知识,而且乡土资源对于学生来说很多内容都较为直观,学生稍加注意就会从身边发现这些资源,并很快明白这些内容在教学教材中的实际用处,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另一方面,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有利于打破教材内容的局限性,把理论的观点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加强思想政治课与现实社会的联系,体现思想政治教学的生活化。
2.2促进学生学习、推行素质教育
2.2.1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之前,从教材的编写到学校的教学都强调知识的逻辑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知识都是先从较为抽象的概念入手,进而是和自己生活世界相去甚远的科学世界,这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是被迫走进一个陌生的世界而不是去探究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自然而然学习也就变成一种索然无味的过程。新课改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让课程突破传统的学科束缚,使学生的学习回归自然、回归社会、回归生活。学生最为熟悉的社会环境莫过于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发展他们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浓厚的兴趣,如果把乡土资源充分运用到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2.2.2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乡土资源的利用,为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也为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中,学生能主动参与、亲身实践,拥有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便于学生在动态、开放的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丰富教学活动。
2.3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素质
2.3.1充分发掘乡土资源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发展
作为利用乡土资源的引导者,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搜集乡土资源,留意身边的乡土资源,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以便更好的用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能进一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从而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2.3.2结合教学目标运用乡土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利用乡土资源是一项需要理论指导的复杂活动,这就促使教师认真地去学习一些课程理论知识,尤其是关于课程资源和乡土教育资源的知识,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促使教师不断学习,从而提升教师的课程理论水平和职业素养。
2.4有利于促进怒江的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4.1有利于促进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民族团结
怒江地处边疆北连,西接缅甸,全州少数民族占92.2%。民族的团结直接关系到本地乃至全国的稳定与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对本地的民族团结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更是承载了其主要功能,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地的历史资源、民族文化和自然等资源有利于加强民族认同感,这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
2.4.2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我州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久远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各民族创造了自己风格独特的文化。传承人类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是实现人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各民族须最大限度地发展底蕴深厚、色彩绚丽的民族文化或乡土文化,开发当地乡土课程资源,不仅拓展了国家课程资源开发的源泉,给国家课程改革注入营养的民族血液,还最大限度地传承和发展了本民族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02.
[3]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15.
篇5
这个时期,建筑是作为初民社会物质文化研究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并非研究的主体,也很少有建筑师参与其中。
西方乡土建筑研究的多学科参与,也与学科本身的发展进程有关。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学者们开始关注快速消失的传统乡村和传统工艺,出现了对西方本土的乡土建筑的记录研究。20世纪下半叶,乡土建筑引起了广泛关注。此时考古学、地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都趋于成熟,对社会、历史、工艺等相关背景的研究积累了扎实的基础。因此,各个学科从不同角度切入乡土建筑的研究,并逐步走向多元化、综合化的趋势也就顺理成章了。而在我国,乡土建筑研究的开端伴随着连绵的战火,进展缓慢。建国后,各地建筑院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了扎实的民居调查,但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建筑学仍然是乡土建筑研究的主要学科。建筑学在我国是一个工程性学科,因此这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对形式、空间、材料、结构等物质层面的研究,对历史、文化、行为等非物质层面关注较少;加上20世纪60、70年代的动乱,这批研究成果大多在80年代才陆续整理出版并产生广泛的影响。80年代后期,建筑学才开始引入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民俗学、民族学等学科也开始逐渐涉及建筑研究。相对而言,我国乡土建筑研究的多学科局面尚在形成当中。
2乡土建筑的术语和概念
西方的建筑学和建筑师职业虽然历史悠久,但是长期以来建筑学的主要关注对象都是象征权力和财富的建筑,比如宫殿、寺庙、教堂、剧院等等,而建筑师也是作为一个精英职业而存在。由居住者和当地工匠建造的住宅等日常建筑虽然构成了建成环境的主体,却长期为建筑师和学者们所忽视,在很长时间内,对这类建筑的称谓纷繁多样,没有形成被广泛认可的专有名词。这些称谓包括:primitivearchitecture,这个词往往与civilized相对而含有价值贬低的含义;shelter,强调了基本动机但多指简陋的构筑物;indigenousarchitecture,无法涵盖随人群迁徙或受到外来影响形成的建筑;anonymous/spontaneousarchitecture,与精英建筑师的建筑相对而带有价值判断的色彩;peasant/ruralarchitecture,定义过于狭窄;traditionalarchitecture,也同时被广泛用于纪念性建筑和建筑师建筑;folkarchitecture,只在美国流行。直到20世纪50年代,vernaculararchitecture才成为广泛使用的主要术语。[1]
vernacular一词17世纪早期来源于拉丁语的vernaculus,意思是domestic,native,原常用于语言学。其词义与本土的,日常的,普遍的这些意思密切相关。关于“vernaculararchitecture”的概念,建筑史学家保罗·奥利弗[1]和罗纳德·布鲁斯基尔[1]都进行过讨论2),目前公认的定义和标准则是来自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乡土遗产保护》(CharterontheBuiltVernacularHeritage),其中“乡土建造”(vernacularbuilding)的定义是“社群居民为自己建造居所的传统、自然的方式3)”,乡土建筑的辨识有6条标准:
a.社群共享的建造方式(Amannerofbuildingsharedbythecommunity);
b.与环境相呼应的、可识别的地方或地域特色(Arecognizablelocalorregionalcharacterresponsivetotheenvironment);
c.风格、形式、外观与传统建筑类型之使用方式的一致性(Coherenceofstyle,formandappearance,ortheuseoftraditionallyestablishedbuildingtypes);
d.通过非正式途径传承的传统设计与建造技艺(Traditionalexpertiseindesignandconstructionwhichistransmittedinformally);
e.对功能,以及社会与环境的限制有效的应答(Aneffectiveresponsetofunctional,socialandenvironmentalconstraints);
f.对传统建造系统和工艺的有效应用(Theeffectiveapplicationoftraditionalconstructionsystemsandcrafts)。
在具体的研究中,不同国家的研究范畴又有所不同。在英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学界普遍以铁路的修建作为乡土传统(vernaculartradition)终结的标志:当材料可以自由流通,建筑的本土性便失去了。铁路在欧洲各国的普及大多在20世纪中叶,这样的概念划定基本上把这些国家的乡土建筑研究的对象时期限定在了20世纪60年代之前。而各学科蓬勃发展并广泛关注乡土建筑领域则是在60年代后,因此,英国等欧洲国家对自身文化内部的乡土建筑研究实际上错过了对形成机制进行活态研究的最佳时期,因而多偏向于历史研究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等方面。而美国学界则把视野扩展到了当代社会的日常建筑,如居民的自建住宅、零售商店等等,乡土建筑不再仅仅是特定历史时期的遗存,而是紧密地与常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这种从静止转向动态的历史观,以及将传统视为一个连续前行之概念的观点,形成了乡土建筑的研究在当代的生长点,使研究得以随时代不断前行。因此,这种观念下的乡土建筑研究不再限于历史,而是与当下的人与社会、生活和行为密切相关。
3建筑学与乡土建筑研究
建筑学在西方虽然历史悠久,但传统建筑学关注的主要是纪念性的宏大建筑与精英建筑师的作品。直到19世纪末,郊区建设扩张,工匠技艺被机器设备取代,乡土建筑在城市化中快速消失,对乡土建筑的研究才伴随着怀旧情绪陆续开始。从19世纪后半叶持续到20世纪前半叶的工艺美术运动,从不列颠诸岛扩展到欧洲和北美,使建筑师们开始关注日常建筑和传统手工艺,也对乡土建筑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到20世纪中叶,对乡土建筑实体与空间的记录分析已经比较完善了4)。这个阶段的研究,多是对某个地区乡土建筑的历史、形式、空间以及结构、工艺等进行记录、描述和梳理,主要关注建筑本身,对建筑所处的语境尚未深入探讨。
1964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展览“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itectureWithoutArchitects)。虽然这场展览及此后的同名著作以艺术性为主,并未追求学术深度,但是却极大地引起了人们对乡土建筑的关注。在那之后,涌现出了众多乡土建筑的研究著作。
一方面,地区性研究的完善为综合性著作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这里必须提及的一位作者是保罗·奥利弗,他是推动20世纪乡土建筑研究的先锋学者,著作丰富。他主编的《乡土建筑百科全书》,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巨著,其贡献不仅在于结合文化、气候、地理建立了全球性的地区框架,为后人提供了系统、丰富、实用的乡土建筑资料库,更重要的是,全书组织材料的方式提供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纲领。研究者可以从中了解不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知晓已有研究之源流、思考未来研究之去向。这部百科全书代表了一种在更广泛的多文化范围内比较和思考乡土建筑的趋向,类似的综合性著作还有理查德·布兰顿的《家屋比较研究》(HousesandHouseholds:AComparativeStudy),约翰·梅的《手工艺建筑》(HandmadeHouses&OtherBuildings)等等。
另一方面,正如拉普普特所言,随着对乡土建筑的一般性研究基本完善,研究工作进入了更加综合化、理论化的“问题导向性阶段”[3]。对乡土建筑应用实践的研究就是其中一个方向。例如,建筑师哈桑·法赛通过分析埃及乡土建筑在形式、材料处理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出了在干热气候中调节和控制光、热、风、湿度,形成良好微气候环境的一系列措施。许多建筑师也十分关注乡土建筑,现代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就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这项研究获得资助的重要推荐人之一,阿道夫·路斯、弗兰克·赖特、路易斯·巴拉干等人也对乡土建筑褒扬有加。乡土建筑应对需求、适应环境、注重实用功能、强调资源和材料利用的经济性,这似乎与许多现代建筑师的观点不谋而合。
乡土建筑的保护也也是应用性研究的重要主题。以英国为例,保护工作除了宏观层面的思考外,还包括许多具体、切实的研究。例如,杰克·鲍耶针对乡土建筑修复中标准模糊、材料难以寻找、信息资源分散等问题,对各个部位的修复技术做法进行了探讨,并将相关的标准条例以及材料供应商、工匠和专家机构的信息汇总到一起,形成了对实际工作有切实参考价值的技术手册[4],这些工作是我国乡土建筑研究中相对缺乏的。
4人类学与乡土建筑研究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从初民社会(primitivesociety)开始,逐步扩展到农民社会和城市生活。在长期的学科实践中,人类学发展出了一套系统的田野调查方法,十分适合于了解乡土建筑及其所在的乡土社会。保罗·奥利弗就认为,建筑学与人类学结合为主、并借鉴历史学和地理学,可能是最适合乡土建筑的研究方法[5]。事实上,人类学也是最早参与乡土建筑研究的学科之一。
多样化的建筑的成因一直是人类学建筑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路易斯·亨利·摩根早在19世纪对印第安人的研究中,就把他们的房屋描绘为其习俗、生活方式与社会组织在物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指出了社会形态是建筑形式的一个重要成因[6]。另一位著名的作者是阿莫斯·拉普普特,他根据建筑所处的社会形态,尤其是建造过程中的分工程度和角色关系,把建筑分为了原始建筑(primitivearchitecture),风土建筑(vernaculararchitecture)和风雅建筑(high-stylearchitecture)三个阶段;他认为,物理和经济因素提供了解决需求的建筑形式可能的范围,而文化最终决定了人们在其中的选择[7]。因此,建筑不仅是物质材料的集合体,更是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类行为的产物。拉普普特这种将建筑与行为以及行为中的人际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思想,与学者诺德·埃根特与霍华德·戴维斯的观点是相近的:前者主张把建筑看成是建造行为的连续体,以建筑人类学的视角构建一个人性、包容的理论框架;后者则将建筑视为建造过程中不同角色的社会关系及其行为的产物,从而消除了“architecture”和“building”之间的意义断裂,使构成建成环境主体的日常建筑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8]。
建筑中的符号与象征意义是另一个重要的主题。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马塞尔·格里奥雷对道根人建筑的研究:他详细地描述了道根人复杂的宇宙观和创世神话是如何体现在其村庄结构、院落布局、单体形式以及建筑构件上的。在这里,建筑是描绘宇宙秩序的文本;建筑环境与习俗、仪式一起,勾画出了当地人对世界的理解[9]。此外,拉瑟对爪哇建筑的研究、卡宁汉对阿托尼建筑的研究、布迪厄对柏伯建筑的研究等,也是象征研究方面的代表作。在这些研究中,建筑往往包含着神圣/世俗、洁净/污秽、内/外、男/女等象征意义,反映了当地的文化观念。
5地理学与乡土建筑研究
建筑作为文化景观的基本元素之一,反映了人类聚落的历史遗存、当代需求与物质环境的特征,其重要性一直为人文地理学家们所强调。早在20世纪初,乡土建筑与聚落就出现在了人文地理学著作中5)。早期的研究把建筑与聚落看作物质环境的组成部分,关注它们与环境的呼应关系:人们如何应对气候、地形、材料、资源而建造居所,这些因素又是如何与生产、运输等活动相协调的。
之后,地理学家们开始引入历史的视角:建筑类型、聚落形态、土地使用情况等都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构建逐步形成的,它们都是历史的载体。人们为了满足生理、社会和精神的需求对环境进行组织和改造,建筑和聚落就是这些需求和行为的物质记录,不论是过去还是当下。弗雷德·尼芬的研究是这一思路的代表作。在美国建国不久、各个文化群体还保持相对独立性的背景下,他以乡土建筑为线索,研究文化的传播过程。通过对美国各地乡土建筑的分析归类,并且将建筑形式的流行时间与西部开发、人口迁徙的时间进行比对,他梳理出了新英格兰(NewEngland)、中亚特兰大(MiddleAtlantic)、低切萨匹克(LowerChesapeake)三支传统向西传播的路径。这一传播途径与美国方言地图和社会组织的分布情况相互匹配,有力地支持了其方法和结论的可靠性,也证明了乡土建筑的确是文化的重要表征[10]。
相较于文化人类学,人文地理学的视角更加宏观,注重普遍性,因而也比建筑学更关注日常的建筑与聚落。建筑作为空间系统、文化的产物和价值观的体现,处在一个广大的环境之中;建筑与自然、社会的各个因素不是彼此孤立或单向映射的关系,而是一个复杂网络中相互影响的组成部分。例如,地理学家阿伦·诺贝尔的《传统建筑:对结构形式和文化功能的全球性调查》(Traditionalbuildings:AGlobalSurveyofStructuralFormsandCulturalFunctions)就是一部杰出的综合性著作,他既强调空间的整体性语境,也注重形式生成与历史变迁,他倡导广泛的案例与信息搜集,试图寻找乡土建筑的深层通则。
而因诸多的中国建筑研究为人熟知的罗纳德·纳普则在整体性的思想下关注了更多样化的尺度与对象,包括聚落景观、建筑形式、建造仪式与文化、象征符号与信仰等等,涉及了从宏观到微观、物质到非物质的各个方面。他的研究已经带有人文地理与人类学、建筑学结合的趋向。
6结语
篇6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乡土元素;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我国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强对园林景观中乡土文化元素的运用,对为居民创造美的居住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一、乡土元素的概念及意义
现代意义的乡土元素指的是伴随社会的进程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在传统意义的基础上延伸出的景观新形式,就是在新技术基础上,通过新的形式,用新的价值观来创造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其主要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1、 乡土元素的概念
乡土元素本指质朴的、当地的以及传统的人物和事物等,是一个界线较为模糊的地域及文化风物的概念。它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指乡村里土生土长的自然元素,另一个是指反应乡村地域性文化体系特征的文化元素。
2、 乡土元素的自然意义 自然元素,就是以乡村景色、田野山林、池塘小路、本土建筑等所构成的景观现象综合体现,是一种物质的、有形的实体元素,自然元素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的自然乡村景观和人类长期劳动形成的农业景观;第二类是当地人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器具、物品、工艺品等;第三类是构成实体景观的实体材料,如乡土植物、石头、木材等等。
3、在园林景观中运用乡土元素的意义
乡土元素,即是在本土地区土生土长,已经适应当地环境,对当地文化特征具有代表性的各种景观,它们是在当地环境条件经过了千百年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后才留下来的。无论外观还是生长习性都早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在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者在规划设计时,加大对乡土元素的了解和运用,对于营造适于当地环境,且对当地人民具有亲和力的园林景观非常有益,对于营造景观的多元化和地域的可识别性意义深远。综上所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乡土元素的意义有以下几种:
3.1节约景观营造的成本
乡土元素是本土所有的,它们基本上不需要很多处理就可以直接被运用在景观的营造中,使用这样的景观元素,就会节约大量的景观营造成本。另外,乡土植物一般生命力较强,具有很高的存活力。不会因为不适应气候环境而凋零死亡。它营造出的景观效果也会是美感和亲和力兼具的,丝毫不会逊色于其他类型的景观。
3.2使地方园林保持原有风貌,增强景观的可识别性
现在中国的千城一面情况非常普遍,大多数景观不具有可识别性,不能代表本土特色。而乡土元素一般是来源当时当地,是当地人所特有的一种景观形式。在园林景观中适当运用乡土元素能使人们更深层次地了解家乡文化,以及当地特色和民间风俗,使每个城市的景观存在差异,增强地方景观的可识别性,改变我国千城一面的格局。
3.3有利于保护传统的乡土文化
乡土元素代表着民族风俗,是一种宝贵的民族财富,它包括独立和完整的地方实际的物体、事件及文化传承,是给子孙的一种精神上的遗产;反映当地在某一个特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乡土风貌。在园林规划设计时,挖掘和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风情、民俗、文化,并适当地运用起来,体现了景观利用的多元性,还能促进乡土文化的保护和恢复工作,保证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被遗失。
二、乡土元素的运用现状
1.重视外来的物种轻视本土物种的思想严重
在设计过程中,对苗木选择大都重视外来元素轻视本土元素,错误地认为外来元素是新鲜事物,是高贵的,本土的太过普通,从而忽视了对乡土元素的引入,在追求异域风格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下,盲目地引用外来元素,导致大量外来元素冲击乡土元素,从而使乡土元素在园林绿化中受到忽视。就像人们往往把树形、叶形、花形、奇特,花香浓郁,花色艳丽的树种,视为高档树种,如桂花、广玉兰、香樟等。而刺槐、楝树、枫杨、毛白杨等视为抵挡树种,甚至称其为“杂树”。
2.乡土元素开发和研究不够
有关部门尚未将乡土植物苗木繁育列入规划,得不到有效的重视与开发,园林绿化的育种改良项目,大部分是以外来树种为研究对象,而对乡土植物的投入极少,以至于苗木缺少。
3.乡土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加速下降
由于人们对乡土元素的认识不够,对其保护意识较差,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一些原有的乡土元素已不再作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新生的材料和事物,然而大量外来元素的引进,使乡土元素的生存空间小之又小并且大量的使乡土元素的生存空间小之又小并且大量的下降。
4.园林设计者对乡土元素的忽略
在园林绿化中,由于设计者对乡土元素认知的缺乏,设计理论的欠缺以及对园林绿化中乡土元素的综合功能认知不够,从而忽视了园林绿化中乡土元素的选择对人们以及地区的生态带来的影响,只是简单地为了迎合大众审美情趣,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需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者脱离了“因地制宜”,“适地种植”的园林绿化原则,其结果就导致了设计者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少用甚至不用乡土元素,这也是乡土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被忽视的重要原因。土元素都遭到破坏。
四、如何在园林景观中运用乡土元素
1、将乡土事件元素应用到园林景观中
一个地方的原有习俗,民间工艺品以及乡土节日中用来渲染气氛等的事件元素都是园林景观可以加以运用的素材。这些乡土元素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精神层面的具体体现,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多姿多彩,是对民俗文化,民间传统及节日气氛这些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比如将乡村农忙场景及传统节日的热闹场面以画面或雕塑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一幅幅有情节的画面。或者是民间工艺雕刻,编织等方式展示。这样的园林景观就会具有可识别性,可以让游客更多地了解地方工艺,民间习俗,增加吸引力。,让当地人民记得当地的发展历程。
2.运用乡土树种设计出地方性的标志性景观
乡土树种是营造乡土景观的最佳表现对象。例如,北方由于地域气候的因素,因而乡土植物以针叶树,落叶阔叶树为主[3],常有郁郁葱葱的针叶林景观或壮观的阔叶林景观。而南方则主要是以常绿落叶植物为主,多四季常绿、花香鸟语的景象。而处于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的乡土树种就是棕榈等植物,它们树形优美,叶片飘逸,树干挺拔,常常形成地区所特有的热带景观。从而形成具有热带的植物景观一般极具特色。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适合,恰当地运用对比等艺术手法对当地的乡土植物进行美学搭配,表现出植物的独特观赏特性。
3.通过鲜明的色彩来呈现特色景观
乡土景观朴素自然,色彩浓烈奔放。可以运用乡土材料本身的颜色和质感来体现景观的乡土特点。采用素雅的底色,然后把各种色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对比中求和谐,体现鲜明的民俗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利用对比的美学效应,巧用色彩差异,安排能起对比烘托作用的景观树种。另外,乡土植物色彩的搭配和植物随季节变化所呈现的四季不同的景观效果也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方面。如银杏,马褂木,悬铃木等随着秋季到来,叶片呈现鲜艳的金黄色,美观大方,给人愉悦的视觉享受。
结束语
通过对新时期下,园林景景观乡土文化中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园林景观中风土文化的重要性,为园林景观的优化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提高园林景观的建造。
参考文献
[1]杨秘,王学良《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科技创新导报,2012.11
[2]孙新旺,王浩,李娴《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运用》中国园林.2009.09
[3]苏凤舞《乡土景观在城市园林中的运用探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8
篇7
关键词:现代化进程;乡土生活;美学意义
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中,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逐渐丧失了自己对本性的追求,成为经济社会的奴隶。时代的强音谱写了现代城市生活的处境和乡土生活的遭遇。天空和土地也在现代化进程中失去了原先的精神意象价值而沦落为经济社会的受害者。越来越多的人挤入城市,乡村中空巢成为一大景象,现代化给城市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向我们索取了一些珍贵的东西。乡土生活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还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具有一定的美学意义。
一、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现代化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广义上的现代化包括经济上的现代化、政治上的现代化、文化上的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等等。本文不着重分析具体哪部分现代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而是从美学的角度来审视现代化进程。
美丽的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地被人是自然的主导所取代了。现代化在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现在的天再也回不到过去的蓝了,我们会吸进很多的工厂排放的毒气,会在散步的时候吸入汽车尾气、我们还会经历沙尘暴等等诸如此类的影响我们身心健康的事情。现代的大都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成了人们趋之如骛的地方,玻璃、高楼、人工景物的魅力似乎永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现代化包括了工业化进程,机器的发明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社会分工。人们在机器的帮助下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同时自己发挥的作用似乎也固定了,可以说人们的一项才能发挥到了极致但是其他的功能则大大地降低了,人的本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压制。在现代化地进程中人们也逐渐迷失了自己,用马克思的话可以说是被“异化”了,被外界的一些利益给控制,失去了本身的自由。人们的价值观也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发生了变化,集体意识逐渐地薄弱了,个人意识逐渐增强了。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借用这一句话说“人天生就是社会的动物”。人一出生不仅处于自然的环境中也处于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人的社会化就是在社会环境中实现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的社会风尚逐渐地有所改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我们还没准备好接受的现象都不断地浮现出来,例如彭宇案后接踵而至的讹人事件让我们不断地思考“是否应该做好人好事?”,可以说现代化带来的现在的城市就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了。
现代化进程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影响,我们可以用历时态和共时态两种视野来分析这些影响。从历时态则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分析我们生活发生的变化,从共时态则可以与现代化还没有深入的乡土生活与现代化的产物城市生活进行对比来分析现代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宏观上用美学的视野来看待这些变化,从而为丰富美学理论做出贡献。
二、何谓乡土生活
翻开一系列的参考书,可以发现关于“乡土”的定义还是很多的,很多的学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这里所用的乡土的含义主要是借鉴先生写的《乡土中国》中关于乡土的理解。从《乡土中国》中的前两个小标题“乡土本色”,“文字下乡”来看,《乡土中国》中的“乡土”,指的是农村、乡村。在《乡土中国》中有这样一句话:“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风俗来应付的。”按照形式逻辑来推断,乡土社会作为空间概念,它的逻辑对立面,应该是作为空间概念的城市社会,但是从上面的一句话可以看出,作为空间概念的“乡土社会”,是与作为时间概念的“现代社会”对比使用的。可见乡土社会既是一个空间概念,更是一个时间概念。所以这里的乡土是与城市在空间形态和时间性质上双重同步对立的农村或乡村。乡土生活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乡土生活的自然环境,这就包括了农村里的农作物、树木花草、河流等等;其二是乡土生活的人文环境,里面包括了农村的经济耕作方式、民间风俗、乡土的道德风尚、乡土人的性格等等。
三、乡土生活的美学意义
乡土生活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社会结构深深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使乡村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现代化进程中乡土生活的一些无可取代的特点更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为丰富和发展美学理论体系添上了绚烂的一笔。
(一)乡土生活自然环境怡人
乡村最具特色的自然环境就属农田了,黄灿灿的油菜花、绿油油的小麦、雪白的棉花、红色的高粱等等。不同季节农作物有不同的颜色,它们在一年中为农田不断地描绘出不同的色彩。走进一个乡村,进入眼帘的就是庄稼地,还有几个农民在田里耕作,这个时候眼前就出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乡村里的树木花草也是不容忽视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十个字却凝结了乡村自然环境的特色。城市道路上我们也会看到很多花草树木,可那些花草树木被修剪了若干次,只是为了符合我们自认为的美观,它们已经被动地违背自身自然生长的规律了。而乡村里,树木花草都是自由生长的,与农田、住房一起构成了一幅绚丽的图画。有的树木已经与庄稼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在树下乘凉,小孩子在树下嬉戏等等,有的树木已经传了好几代了,他们觉得是祖辈给自己留下的宝贵财富,不允许任何的破坏。
乡村自然环境是最贴近大自然的,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心理或多或少都打上了大自然的痕迹。春种秋收,夏雨冬雪,他们耕作的收获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所以“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在他们生活中是得到很鲜明的证明的。举例说一下,因为乡村人一直奉行天人合一的理念,所以他们的住房的建造都是讲究风水的,他们会选择风水适宜的地方建造他们的住房。走进一个乡村,你会发现他们的住房是错落有致的农田中很好的点缀。
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城市生活的环境质量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乡村旅游业在这几年迅速发展。人们利用节假日去农村,感受大自然的馈赠,欣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画面,旅游人类学家彭兆荣(2005)在《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乡村样本》对乡村的解读中认为乡村“理想的风景画”有三种情形,其中之一就是优美的风景画:村庄与自然构成一种和谐关系和有机的整体,游客置身于其中会产生心旷神怡的感受,达到休闲、身心放松和娱乐的目的。
乡土生活的自然环境因其贴近自然、贴近人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理念,贴近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而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给城市中生活的人不同的视觉感受,给原本生活在乡村的人一种独特的满足感,丰富了自然美的内容。
(二)乡土生活样态的悠闲
现代都市的生活即使没有体会过,也或多或少通过电视看到过。忙碌永远是城市生活的节奏,上班途中堵车、熬夜加班、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等等,这些在乡村人眼里很难理解的现象,城市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乡村的农民们,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农田里耕作的时候可以和一起在田里耕作的人聊聊家常,可以自己哼哼小调,他们不需要节奏很快,不需要接受别人的管制,只要自己觉得今天任务完成了就可以回家休息。所以你晚上来到乡村,过了一定的时间只会感受到安静的村落,除了偶尔几声狗或者其他虫的叫声。
乡土生活不仅仅就是在农田里耕作,在长时间的积累中,他们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娱乐了方式。传统的乡土生活的娱乐方式有荡秋千、扭秧歌、打铜板、说评书、看花灯等等。农民们在农闲时光就通过这些方式来娱乐,从而获得精神的享受。现代化进程中,一些高科技的产品也逐渐进入农村,如电视、电脑等等,乡村的人们也逐渐通过这些方式来打发自己的时光,那些最原始的娱乐方式在逐渐淡化。传统的娱乐方式是乡村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体现了农耕文明时代传统文化的特性。现代化进程大大冲击了这些传统的娱乐形式,城市里的人们大都寄托于电子产品来放松自己紧绷的神经,我们可以通过自身体验发现,相比于现代的电脑游戏,传统的游戏有助于人们彼此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释放人的天性,更能体现人们对自由的追求。
乡土生活样态是通过乡土人展示出来的,土地是他们的根,他们在与土地与大自然的融合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而这些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则打上了他们实践的烙印,体现了他们生存的本性。他们的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在与苦难、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在对自由美的追求中他们展现了他们的生存信念,展现了他们的追求。
(三)乡土生活经济生产方式的悠久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从“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农业时代起,我们的社会就开始了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产方式,常见的形态就是“男耕女织”。乡村里的农民主要靠农业来谋生,所以说他们是靠着土地吃饭的,他们生命的繁衍、吃穿住行等生存问题都与土地密切相关。以农耕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牢牢地维系在土地上,由此构成了相对稳定的生产习惯、居住条件和群体性格。他们的生产工具也就是农具是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体现了他们勤劳的传统美德。从农耕时代开始,农村人一直过着依靠农具从土里刨食的生活,他们依靠农具进行生产劳作。有这样一句话:人勤劳了地就不会懒,农民们依靠自己在土地上的辛勤劳作换来沉甸甸的果实。
传统社会中,经常会看到老牛耕田的现象,人坐在牛上,牛慢悠悠地走着,就这样完成了田里的劳作。当然,现代化的机器已经逐渐取代这些所谓的落后的生产方式了,不过在美国,阿米什人却是抵制了现代机器化的生产而采用原始的方式。现代化进程中,在被机器的声音围绕的生活中,我们难免会怀念最原始的耕作方式,会怀念人与自然和谐耕作的画面。乡土生活的耕作方式则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原始的特色,抵制了工业文明带来的危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四)乡土民风的淳朴
远亲不如近邻是我们都知道的一句俗语,但是在现在却出现了住了十多年却不知道对面住的是谁的情况。现代社会中,我们过分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在这个经济人的社会,人们生活在陌生人的城市环境中,所以会出现很多让人寒心的现象。回归乡土去看看,乡土的道德风尚,乡土人的性格正弥补城市生活的空缺。乡土就是一个熟人社会,邻居之间很亲近,他们在长期的农耕活动中相互帮助相应地形成了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彼此认识,彼此帮助,他们的关系是靠地缘形成的。
传统乡村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共同体,是一个“熟人社会”。长期聚集而居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熟悉,不存在任何个人私密的东西。现代的乡村则在形式发生一定变化的情况下仍保留了传统乡村的特点。
城市生活中的人们,偶然一次机会来到乡村,感受到乡村民风的淳朴,感受到乡村人的热诚,疲惫的心就会有点释放,就会有种家的感觉,这个时候他们心里就会有一种愉悦之情。在乡土人对道德美的追求中,城里人填补了心灵的空白。乡土生活的淳朴民风也就具有了自身的审美价值与意义。
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性;本质解析
1. 研究背景
从实践的角度而言,乡村性关系到乡村旅游的核心所在,一方面开发者对乡村性的认识不清将导致乡村旅游发展方向的迷失,另一方面旅游开发过程中乡村性的破坏或消失使得乡村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失去根基。从研究角度而言,目前乡村旅游研究仍停留在以旅游为核心乡村为辅助的一级概念上,使得乡村旅游容易局限在与城市对比的狭窄区域内,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视野。因此有必要建立乡村旅游的二级概念,而乡村旅游的二级概念应该以乡村为核心,研究应置身于乡村本身更广阔的空间,挖掘乡村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和维度。乡村性是对乡村地域特征的总体概括,是乡村的本质所在,是连结“乡村”与“旅游”间的灵魂纽带,因此二级概念应以乡村性为基础和核心研究乡村旅游。乡村性是一个复杂抽象的概念,本文尝试从理论上对乡村性的本质内涵进行解析。
2、乡村性研究回顾
目前国内外对乡村性的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基于城乡地域划分的乡村性研究、基于乡村区域的社会文化意义的乡村性研究和从乡村旅游的角度研究乡村性。
2.1 基于城乡地域划分的乡村性研究
主要从城乡对比的角度上研究某一区域乡村性和城市性的强弱程度,其中国外学者克洛克通过构建乡村性指数将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域划分为极度乡村、中等程度乡村、中等程度非乡村、极度非乡村和城市五个类型1。国内学者龙花楼等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构建乡村性指数(RI)以刻划不同发展类型的乡村性强弱,并对东部沿海地区各发展类型的乡村性进行了评价2。
2.2 基于乡村区域的社会文化意义的乡村性研究
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复杂的乡村性,将乡村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空间。研究的焦点由权力逐渐转向乡村的其他方面——乡村的分裂和差异。同样的,焦点由研究单个特征转向研究多种特征的交叉性,如阶级、性别、种族以及性等。一些学者探讨了乡村性和男性之间的关系,基于男性危机提出了女性城市男性乡村(the feminizing city and the masculinizing rural)的观点3。
运用社会表征 (Social Representation Approach)界定乡村性是目前国际研究比较常用的方法,随着这方面工作的进展,乡村性的表征已超越了最初的田园概念而进入到动态的,可变的、体验的多样性等更多本质,为了更好的解释乡村性,学者们利用大量可视或不可视的媒介资料进行研究,如借助乡村音乐来解析乡村性以及乡村日常生活的空间特征,通过研究乡村音乐得以表达乡村日常生活的不同方式和内容,揭示音乐和乡村性这一复杂空间概念之间的联系4。
2.3从乡村旅游的角度研究乡村性
目前国内外基于乡村旅游的角度研究乡村性的文章并不多,国内有关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较为零散,主要是夹杂于有关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中。但多数学者都认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面向旅游和旅游者的“乡村性”可以从空间与景观内容两个方面,即通过“乡村性”空间和“乡村性”景观意象来认知5。保持乡村性的关键在于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再造,保证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和培养本地化的乡村旅游人才6。
从以上国内外对乡村性研究的回顾可以看出,乡村性是一个极其复杂和丰富的概念,它是人类历史变迁过程中乡村作为一种聚落形态所呈现出的属性,因此包含着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和空间的方方面面,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认为乡村性是对乡村普遍性质和特性的整体抽象和概括,是乡村地区的共同特征。
3、乡村性本质解析
(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D)于 1994年对乡村旅游的界定中,首次提出“乡村性”一词,认为 “Rurality”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国内有学者也将其翻译为乡土性、田园性。然而究竟什么是乡村性,乡村之所以吸引人的魅力何在?本文将从乡村旅游的起源、乡村旅游的需求动机两方面对乡村性本质进行解析。
3.1从乡村旅游的起源看乡村性
尽管目前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但也有学者提出春秋战国时期先民的春游活动可视为我国乡村旅游活动的雏形。《管子·小问》中记载:“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描述了齐桓公到郊野农村娱乐身心、享受明媚春光的情况。当时人们外出踏青已较多地使用牛车、马车、旅馆等交通、住宿设施。因而,这种踏青活动已具有现代乡村旅游的特性,应该是一种乡村旅游活动7。
国外的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19世纪工业革命后期,经历了短期的欲望膨胀式开发之后,人类开始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一股回归自然价值的潮流在一些高度工业化国家以极强的力量涌现,其关键就在于保护自然环境。人们有了返璞归真的强烈愿望,同时火车已遍布欧洲和北美洲,偏僻和风景秀丽的农村也成了公众的旅游之地,构成了乡村旅游的早期形态8。
1855 年由一位名叫欧贝尔的法国参议员带领一群贵族去巴黎郊外的乡村度假。他们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舟,欣赏游鱼飞鸟,参与各种劳作活动如学习制作肥鹅肝酱馅饼、伐木种树、清理灌木丛、挖池塘淤泥,并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重新认识了大自然的价值,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和认识,增进了彼此的友谊9。1863年,通济龙旅行社组织了第一次到瑞士乡村的包价旅游, 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此后,乡村旅游在欧洲兴起,其旅游者看重的是乡村的自然环境及传统文化活动。
从国内外乡村旅游的起源我们可以看出,乡村旅游是人类在追寻自然环境、探求人类与自然和谐意境的过程中做出的选择,而能够承载这种愿望的客体——乡村必定拥有相应的特质,因此构成乡村性的内涵中必定包含自然性与和谐性。其中自然性一方面是指环境的自然性,乡村中保持着原始秀美的自然景观,而用于生产和生活而营造的人工景观能够很好的与整体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宛若天成;另一方面包括生活的自然性,乡村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完全是低碳环保的,原料就地取材,使用经过简单改造的工具和生活设施,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降至最低。和谐性一方面表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融洽,一切人类活动都能很好的融入到自然之中,自然也能够完全承载和容纳人类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游客与农民同吃同住,重温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感受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享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意境。
3.2从游客需求动机看乡村性
尽管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振兴乡村经济的政策引导和鼓励因素在内,但游客强烈的旅游需求仍然是最为重要的推动力量。
3.2.1基于城乡差异对比的游客动机
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差异,包括空间差异、景观差异、文化差异和体验及感知的差异是现代旅游业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游客动机需求产生的主要来源。乡村在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和生产活动等反面与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城市和乡村这两种人类聚落形态之间、城市性与乡村性之间的级差或梯度,一方面吸引着乡村居民离开故土,不断的涌向城市,另一方面,吸引着城市居民走进乡村,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品尝另一种味道、体认另一种价值、拓展生活领域、更新生活内容。因此,城市和乡村的差异性引力构成人们到乡村旅游的刺激因素。
另一方面由熙熙攘攘的人群、钢筋水泥的环境、咄咄逼人的生活节奏、激烈竞争的生存压力、淡漠疏离的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现代城市中 “阴暗面”所引致的陌生感、飘零感,失落、彷徨、疲惫、焦虑等负面情绪,使得久居都市樊笼的人们淤积着逃离的迫切愿望,而乡村清新、质朴、安静、纯粹的净土尚可以提供一个暂时舒解和释放的空间,而那些由于过度城市化和高度现代化而被剥夺和遗失的“美好”能够在乡村得到些许的补偿,由此忍受了城市无限压抑的人们对乡村寄予厚望,乡村旅游成为人们心灵慰藉和精神回归的最佳选择。从这个层面上而言,城市阴暗面将人们推致乡村。
3.2.2基于情结心理角度的游客动机
从情结理论的角度分析乡村旅游游客动机,可以归纳为自然情结和乡土情结。
(1)返璞归真的自然情结
从乡村旅游的起源便可得知,回归自然是乡村旅游的最初动机。“当人类用了很长时间完成了从原始到现代、从乡村到城市这一逃离自然的过程,但可悲的是人们发现自己借以征服自然的理性世界正逐步凸现对人的心理及生产力产生束缚的反作用力。回归自然成为人类从心理上否定了逃离自然的行为后所产生的寻求心灵归宿的特殊情结”10。乡村作为人类原始的精神家园,是返璞归真这一人性本能的最终归宿。
(2)剪不断理还乱的乡土情结
从基层上讲,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其本性上就是乡土文化,而在这种生存环境和社会文化的耳濡目染之下,乡土情结作为一种心理定势、行为准则和精神信仰而深深地扎根和潜伏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身上11。尽管乡土情结在中国人身上表现的最为淋漓尽致,但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身上,依然可以找到乡土情结的影子。先生在《乡土中国》讲述土地对于乡下人的可贵时记录到“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的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对因囿于现代技术文明而找不到“故乡”归途之路的现代人来说,乡村旅游无疑是对“根基持存性”失去的避免12。乡土情结点燃和维持着人们内心深处对乡村的热切期盼和回归。
综合上述对乡村游客动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乡村性内涵中应该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从与城市对比的角度,乡村性必定包含与城市性对立的因素,如果城市性是以人工化和现代化为主要特征的话,那么乡村性则包含天然性和传统性。当然这种天然性并不是完全的纯粹的,虽然有人工的痕迹,但却宛若天成。传统性也并不苛求一种原始的状态,从相对隐性的意识层面而言,人们遵循并保持着一种对生命本真价值稳定而唯一的判断和选择,显现在日常生活中则是人们秉承和维系着简单而统一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
另一方面由乡村游客的情结动机中则可以归纳出乡村性内涵中包含自然性和自由性。自然性与之前大体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而自由性则来自源于土地和家。土地的非流动性使得乡村生活的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人与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亲密的感觉。因此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感的社会。而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人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家更是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因此乡村所隐含的自由性使得乡村极具吸引和魅力。
4、研究结论
以上从乡村起源和游客动机的角度对乡村性所包含的要素进行了分析,从旅游的角度出发,乡村性内涵中应该包括自然性、和谐性、天然性、传统性、自由性五个方面。综合上述归纳,笔者认为乡村性是人类在发展中,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累积的一种交流效果和印迹,其本质在于人与自然原真、朴素、和谐的关系,在此关系的长期浸润下人与人之间也达到了和谐相容,并由此使得个体本身达到一种完美的自洽状态。乡村是人与自然相和谐这一本质内核体现的空间,也是其作用的结果。一切虽然不是绝对的自然,但却宛若自然,这才是乡村吸引人的根本所在。需要指出的是乡村性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性质,并不仅仅是城市的反面,城市中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缺失,一方面由于这种关系的不明显,由此使得乡村中这种和谐美好得到突出和强化,城市起到的是衬托的作用。如果只是一味的从与城市对立的角度来谈乡村的话,就会使视野局限于较小的范围,而有可能忽视掉乡村更为丰富的内涵。同样也不能简单地从与城市对比的角度上来讨论和发展乡村旅游,而应该置身于乡村更为广阔的空间里,挖掘乡村作为旅游资源的多维价值和功能。
参考文献
[1] 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1998,53(4):365-371.
[2]龙花楼, 刘彦随, 邹健.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 地理学报, 2009, 64(4): 426-434.
[3] Michael M. Bell .The two-ness of rural life and the ends of rural scholarship [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Volume 23, Issue 4, October 2007, Pages 402-415.
[4] Richard Yarwoodand Clive Charlton.‘ Country life ’ Rurality, folk music and‘ Show of Hands ’ [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 2009, 25, (2): 194-206 .
[5]李开宇. 基于“乡村性”的乡村旅游及其社会意义[J]. 生产力研究, 2005(6): 107-169.
[6]王小会. 浅析乡村旅游的乡村性[J].现代经济, 2009, 8(2): 123-124.
[7]贺小荣. 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01): 90-94.
[8]金茨萍, 金一萍, 黄郁成. 国外乡村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 文化研究, 2007(7): 91-96
[9]查芳. 对乡村旅游起源及概念的探讨[J]. 安康师专学报, 2004, (16): 29 -32.
[10]黄洁. 从“乡土情结”角度谈乡村旅游开发[J]. 思想战线, 2003, (5): 24-30.
篇9
1、乡土中国主要内容:讲述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2、《乡土中国》是前现代中国的国情咨询报告,历经37年的风雨,仍以强烈的现实性再次引起人们的思索。书中所提出的“礼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的概念,是以民间传统习俗为基础,进行社会管理,并提升为一系列制度的社会管理模式。它作为治国理政的蓝图,为历代圣贤所推崇。以礼治秩序来概括乡土中国,是认识前现代中国社会国情,切入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重要思路。
3、作者:。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关键词:乡土文化 美术课堂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097
《新课程标准》提出:“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本土文化,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乡土文化的美。”要求教师将乡土文化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本文将针对乡土文化融入高中美术课堂的意义和方法做一简要阐述。
1 乡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的意义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课堂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美术知识,进行单纯地技能训练,更应该将美术课堂视为一种对文化的学习。
高中美术课堂中融入乡土文化元素,体现了现今教育中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自身成长的教育教学理念。将人文精神融入到美术课堂,融入学生身边的乡土文化,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绘画技巧,体现了教学活动中的人文关怀。在学生提高知识,掌握本领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生活,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和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美术课堂教育也能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也有利于对乡土文化的保护。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是广大农村培育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和繁荣的精神寄托,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特征之一。在高中课堂上融入乡土文化,是对乡土文化的承认和重视,是对乡土文化积极的沿承,有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增强保护乡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所以说,在高中美术课堂中融入乡土文化是非有必要的。
2 乡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的手段
2.1 场景教学法
场景教学法是指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的相结合的方法,带学生走进自然,以野外写生的形式,在自然中体味山川之美,结合实地景物,开展乡土教育。
如《野外的景色多迷人》一课,可以带学生走进自然之中,感受乡土气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看,白云下游有挺拔的松树,绿油油的草地,像蓝绸子一样清澈的小河里古灵精怪的小鱼,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吹过指尖的微风、自然中涌动的快乐精灵、空气中弥漫的花香鸟语,用自己的双手调和色彩,将野外的景色留在画布上。通过实地考察,学生不难发现野外的景色是有多么的迷人。在野外写生之前可以布置作业,搜集相应资料,培养学生自觉地研究乡土文化,发挥学生的主观性与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2 电子信息技术法
电子信息技术法是指运用现今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与手段,组织美术课堂教学。将乡土文化以拍摄、录像、照片搜集等手段,运用电脑设计图、图片展示、文字资料、幻灯片、多媒体大屏幕的方式展现出来。将抽象的乡土文化概念具体到影像资料中,便于理解,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印象。
如《泥塑建筑》一课,就可以先讲讲相关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展示实地拍摄的照片,观看相应的影视资料。让学生亲耳听到,亲眼见到新河的伟大历史,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了解新河的历史,感知新河的伟大,学生在欣赏中开阔了视野,在欣赏中加深了感悟,一种民族自豪感便自觉涌现心中,学生会自觉地了解家乡文化,保护家乡文化,在源头上有利于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2.3 历史文化陶冶法
历史文化陶冶法是指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除了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添加文化熏陶。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前,可以搜集相关的历史故事、名人传记,作为辅助资料。
例如《简笔画》一课,课前就可以让学生向长辈询问家乡的名人故事,在书上查找典故传说,课堂上让学生用简笔画画一画心中崇拜的家乡英雄。当学生的画笔依据心中的想象,描绘出英雄模样的那一刻,学生的作画能力有了相应的提升,快速达到教学任务的同时又了解了历史,了解了家乡文化,达到了爱国、爱家乡、保护乡土文化的目的。
2.4 开展校园活动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规划》规定“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把乡土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开展各种活动,比如“乡土风情绘画大赛”、“乡土风情写生作品展”、“家乡最美风景展”,增设奖励机制,对优秀者提出表扬,颁发证书。乡土美术教育是一个多元化的教育,历史悠久,学科跨度大,融合难度大,而校园活动作为教学活动之外的辅助,帮助学生快速地了解乡土文化,了解关于历史、人文、地理、风土的乡土文化,乡土文化就可以快速地融入到美术课堂中,减少了课堂的阻力,有利于乡土文化与高中美术课堂的快速融合。结合校园实际情况,开展各种活动,各种比赛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有利于美术课堂的立体、生动、有层次、多元化,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通过这四个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将乡土文化渗透入美术教学课堂中,减少教学中的阻力,增强二者的融合性,快速达到教学目的,采用这四种办法美术课堂教学会产生巨大的魅力和意想不到的收获。
3 小结
美术课程在乡土文化上蕴含着丰富的开发潜力,在生活中要善于去伪求真,去粗取精,提炼适应学生学习的乡土文化,在利用乡土文化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家乡自豪感,自发自觉地保护乡土。不要对乡土文化采取漠视的态度,只要我们将乡土文化重视起来,将乡土文化与美术课堂结合起来,那么我们将发现乡土文化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与灵感,我们的美术课堂也将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首都师范大学.
[2]邓福星.中国美术[M].文化艺术出版社.
[3]张晓凌.另一个世界[M].吉林美术出版社.
[4]张晓凌.中国当代美术现象批评文丛[M].吉林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