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的有效性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堂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建立互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也要采用和谐互动式教学模式。这不但能使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而且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原本是有兴趣的,但文化课学习繁重的压力以及体育锻炼单一泛味的手段与教法,过于成人化、竞技化的招法,呆板而缺乏活力的课堂运作机制,使得学生喜欢体育而不爱上体育课,喜欢体育项目,而不喜欢自己运动。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促使和谐互动,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教师审时适度地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创造性学习,如看体育活动中哪一组的动作舒展优美,组织学生评委对各个小组的练习过程(如安全意识、认知程度、团结协作、创新动作等方面)进行评比。在这样的问、答、议、练、比的课堂上,学习气氛热烈奔放,沉闷的局面一扫而光,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天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学习兴趣自然而然被激发和调动起来,课堂教学效果极好。
二、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教师教学上采用“注入式”或“灌输式”的方法,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只能暂时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难以应付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漫长人生的工作和生活上的不断需求。因此,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体育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奠定终身体育锻炼基础就显得非常重要。把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作为学校体育总目标的重要内容,加强体育意识和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使之终身受益。在教学中应使“被动”教学向“主动”学习方面发展,表现为“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让学生得到深刻教育,明确锻炼目的,了解体育教育有效性、实效性和自我锻炼的方法,强化自我锻炼的意识,养成自我主动锻炼的习惯。
三、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体育思维
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其学习的好奇心,有思维和情感的参与,想练结合。在体育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参与体育的学习,不仅仅是增强体质,还包括发展思维、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育课的核心是进行身体练习,但身体练习,也要有思维的参与。对于学习任何一项运动技术,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指挥枢纽是人的大脑。学习与掌握的程度,既受学习时间、练习次数、学习兴趣、运动表象的影响,同时也受思维的影响。体育课堂求思、求变、求新,而思、变、新的前提是“疑”。“疑”即学生的质疑、探疑、解疑,这种习惯要靠教师去培养。所以,教师要合理地把握学习内容,恰到好处地为学生注入催化妙方,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引导学生去质疑、探究、解疑。教师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展现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注入催化妙方促使互动,让学生的展开思维去感知、去质疑、探究、解疑,去理性思考,这是有效激活学生思维的方法。学生要全力以赴,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自己动脑动手解决问题,既掌握知识,又锻炼思维。
四、因材施教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
体育课程设置方面,要依据学生爱好、兴趣给学生较大的选择性,开设多种形式的活动。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科学地安排教材内容,在教法上要采用竞争性、趣味性的组织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主要是指让学生掌握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锻炼等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可采用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代替过去由教师“承包”的方法。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讲明课的准备活动、放松活动或有目的性的游戏的内容要求、练习形式及规定时间。如需用音乐,应帮助他们选好音乐或规定好音乐节奏。要求学生提前写出一个简案,经过多次修改和教学实践后,由教师讲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这种教学方法,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又活跃了课堂的宵习气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独立的组织能力。
五、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培养体育创新的能力
创新是一种学习过程,需要知识的积累。创新是与教师和学生活动紧密相关的。实现技能创新的学生一定已经有了较长过程的该项技能知识的积累过程和学习过程。没有这样的知识积累和学习过程,没有任何渊源关系,学生要根据公共知识,实现某一活动的突然的技术创新是极其困难的。我们也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渗透,让学生开拓思维,从而萌发创新的意识,逐渐具有创新的能力。
篇2
【关键词】学生情绪 自身素质 激励语言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教学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方面,它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练体能,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是贯彻教学方针,培养建设合格人材的具体体现。也是广大学校体育教师长时间来致力研究、探讨,努力解决的课题。为了抓好有效的体育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学生学习的情绪,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情绪是上好课的前提、基本条件之一。现代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活泼好动,自我意识强,接受新知识快,但大都任性,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的各异特征,通过各种方式的心理教育,帮助引导学生克服与消除各种心理弱点及障碍,促使其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强化"课内课外"结合
一堂较为成功的体育课,我们可以教会学生一些技术动作,并能组织和帮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并提高动作技术,当然还会使学生得到品质的锻炼和情操的陶冶。但要使学生的技能、体质和健康水平马上得到提高,是不可能的。体育的精神贵在一个"恒",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不懈的追求,才能真正享受体育所带来的益处和乐趣。我们的"下课"不应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只有这样,我们有限的体育课才得以拓展,使"体育"跟随学生走向课外,走向社会,走向家庭的动力之源。
三、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体育教学是一门专业理论与形体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与其它课不同,课堂上必须有正确的示范和形象的讲解。因为体育运动的由来就是模仿,学生学习运动技术、技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模仿。因此,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在示范前,体育教师必须对主要基本技术进行熟悉、研究,做好示范,确保示范动作的正确、规范,同时辅之简单扼要、形象生动的讲解,吸引学生全神贯注。选择示范的位置、角度、速度、次数和运用示范的时机等方面都要有科学性,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如果运用示范不当,则会造成事与愿违,影响教学效果。
四、多用激励的语言
学生在学习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加试压力大,从成绩不好到好,在这其间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会出现反复。有进步,也会有波动;有成功,也会有失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寓情于教,循循善诱。当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遇到困难时要耐心细致地加以引导、启发,帮助解决;当学生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肯定,失败时要及时帮助找原因,并给予积极的鼓励。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体质健康,要使教学的生命得以延续、得以扩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构建,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自觉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学生发展需要为着眼点,创设充满生机、充满创造的课堂,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创新原理与方法》作者,蔡日增,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3
有效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主旨,强调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时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必须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以合乎教学目标为实质,以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为关键,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体育有效教学是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计划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体育课程标准,结合教学设施和最佳教学方式,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基本标准,又体现个体差异的不同发展的师生共同活动
有效性的体育课堂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二、掌握:有效性的体育课堂教学关键问题
1、体育课程标准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课程标准是实施教学、实施评价的依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依据。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注意分析课程标准与教材之间的适切度。标准中的“点”一般对应教材中“面”,并且内容的顺序和教材中的表达顺序往往不一致,课标和教材表达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和差异性,其中差异性体现了教材编写专家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实际教学的考虑。体育课程标准与教材之间的差异性,为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增加了可能。
2、平等的师生关系与有效的体育课堂交流。
师生关系在新课改下是平等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在师生交流活动中,要关注教学过程的流畅和完整性;注意改进课堂交流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质量;综合运用纪律控制、目标控制和评价控制等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通过调整教学双方的活动,促进体育有效教学的实现。
3、开发和使用体育课程资源,促进有效教学。
努力探索体育课程资源的优化,明确体育教材作为核心课程资源的地位;要注意研究课程资源的多样化、系列化与教学有效性之间的关系;鼓励建立符合学校教学需要的校本课程资源。
4、完善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实现教育增值。
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包括,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参与度和师生合作。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及效果。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评价,涉及教师对学科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对学生的了解,以及教师的教学技巧等。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学生是否积极地学练思考;教师是否采用了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是否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把教学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课堂的主角,并实现教学内容的预设和生成。发挥评价作用的关键在教师,教师通过反思教学,分析教学问题,反馈调整教学,及时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三、探讨:有效性体育课堂教学的策略
1、完成目标的多元性策略。
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导体育教学和体育学习的依据。体育每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都要以体育课程的“课程目标”、“水平目标”和“学习领域目标”为标准,从3个维度来表述。
2、探究兴趣的持久性策略。
新课标重视对问题的探究,这种探究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重视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探究过程中兴趣持久性的策略,就是让学生联系鲜活的生活情境、联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联系;有亲自经历和体验了趣味的学习过程,才能培养学生尊重科学、才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
3、师生关系的融洽性策略。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之一,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之一。它要求教师有四种角色转变:①由知识的传承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②由课程的接受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研究者、开发者和设计者;③由教学的实践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④由单一的管理者成为全面发展的启发者、点拨者和激励者。
4、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策略。
课堂教学培养个体学生的自主性。自主性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练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体现预期性、参与性、自控性、创新性和有效性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方式。调动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的互动性。注重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的体验性。注重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5、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策略。
注重课堂教学必须注入时代气息。注重课堂开放性课程资源的筛选。注重课堂教学多科整合的和谐性。注重信息技术的融合性策略。注重反馈评价的综合性策略。注重整体反思的修正性策略。评价反思内容主要有:从上述六大策略方面的反思,从教学效果中的反思,对个人经验的反思,对教学理论的反思,从同仁的交流中反思等。只有通过整体反思的修正性策略,才能使教学策略更具有开放性、有效性、灵活性和先进性的特点。
四、关注:体育教育理念和体育教育的价值
篇4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对社会有一定的社会适应性,并具备较强的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有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采用合作学习法
体育活动有很大一部分是集体活动,需要学生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而合作不仅仅是一种运动形式,还可以是一种学习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凸显。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教学法指的是将全班学生根据体育水平、体质特征、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分层若干学习小组,通过互助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合作教学法有两点优势:第一,合作合作可以让学生在良好的合作氛围中不断合作和探究,在认知、情感、技能方面实现进步。第二,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集体的学习模式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心,充分发挥自我长处,有效弥补自身不足,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篮球技术的时候,单独让学生进行个别传球和抛球很难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篮球比赛或者抛接球小游戏,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与其他学生配合起来,在优势和不足中进行互补,也提高了学生的篮球技能,因而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采用科学探究法
体育运动是一项专业性的运动,不是靠着较强的体力就可以实施的,因此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就要在体育教学中引入科学探究法,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运动方式,提高运动的有效性。探究教学法指的是成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和独立的探索和探究活动,有效地感知和理解体育理论知识,增强体育运动的情感体验,有效解决体育运动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一个具体的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去自我发现和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例如,在学习羽毛球运动的时候,教师不应该对羽毛球运动的知识和技巧进行讲解,而是应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二人为一组边实践边探究,边交流边总结,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学生会有效理解如何发球、如何掌握球发射的高度、如何掌握球发射的力度、在多大范围内可以接到球、如何有效接住低球、贴地球等等。当然,如果小组内部的两个人还是无法解决,教师可以发挥全班学生的力量进行探究,并积极参与到探究额的活动中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强化了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感知,促进学生有效解决问题,消除了学生的心理顾虑,从而更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羽毛球运动中去。
三、采用创新运动法
在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更加注重学生的体育意识的培养,而体育意识的培养是建立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上的,而采用创新运动法正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初中学生对新鲜时尚的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体育教学中将时尚有趣的运动吸纳进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而且还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锻炼能力。时尚新鲜的运动如瑜伽、街舞、跑酷,体育游戏如你追我赶、两人三腿、运篮球过曲线等,这些运动和游戏对于学生的某一些身体机锻炼具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形式活泼、内容新颖,可以成为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例如,为了锻炼学生长跑毅力,教师可以将传统的绕操场跑圈圈改成跑酷运动,在规定时间翻阅障碍,抵达目的地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具有紧迫感,更积极地参与到运动中来,不仅锻炼了学生长跑的毅力,还能锻炼学生较强的生存能力,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提高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引进跑酷这种时尚的运动方式的时候,应该充分注意运动的强度性和安全系数,在障碍物高度、时间限制上要处理得当,否则将会适得其反,影响课堂有效性的发挥。
四、采用积极激励法
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而且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扬,实践证明,充分利用有效的激励法能够促进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运动潜能发挥,最终良好的实现运动效果。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态度非常生硬,对学生进行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就再要求学生继续运动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当学生表现优秀之后没有半点肯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害怕体育教师和体育课,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的提高的。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体育教师要改变“严师”的形象,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积极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相信自己,热爱运动,让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提高。例如,在学生进行练习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很好”、“非常好”、“再来一次”、“坚持一下”、“相信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进步了”等等积极词语激励学生。但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采用积极激励法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评价要准确、及时且有针对性。评价哪一方面、哪一位同学要具体,而且要及时,以促进学生明确自己的运动技能掌握情况有利改进,不能等到表现过后很久再评价,否则很难达到效果。第二,评价要真实且有激励性。例如,刚才你运动节奏把握得很好,如果能够在练习的同时注意向上伸臂投球的话效果会更好等等。第三,评价要分层次进行,对于体育能力较高的学生应该往更高的目的上进行鼓励,对于体质本来就差的学生,应该注重学生前期和后期比较,不能一味地将学生与其他学生作比较。
当然,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还有很多方法和策略,笔者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教师们多多探索、多多总结,共同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得以凸显。
参考文献:
[1]曹科.浅谈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0(22)
[2]邵建生.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中学教学参考.2009(15)
篇5
一、体育课堂教学低效的表现
1.浪费时间
体育教师平时对学生要求不严,导致学生训练散漫、时间被浪费;队伍调动考虑不周全、过于频繁,浪费时间。
2.讲解啰嗦
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与技术动作要领,经常花去很多时间进行讲解,语言重复、抓不住重点和难点。在堂课的不同学习环节,不厌其烦地重复讲授动作要领。
3.学生运动量少
由于讲解及队伍调动上的费时、组织及场地布置上的欠缺,加之课堂导控能力无效,导致学生练习的时间相对较短,练习次数一般较少,从而影响学生技术的掌握、技能的形成。
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做好课堂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
首先,教师要反复阅读、钻研教材,掌握课程标准的精髓,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只有这样,才能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保障。其次,要熟练教材内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熟练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就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学大纲及其内容要求,把准重点和难点,根据大纲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材内容的搭配、选择及安排要准确、有目的性。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要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重点,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展开层次分明的教学,让学生一目了然,课堂效果自然就很好,效率也会提高。
2.重视课堂组织
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因学生在室外的活动而别具特色。明确课堂常规并很好地执行,科学、合理、省时地调动队伍,精心、合理地布置场地,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但在平时教学中,不少教师容易忽视这个问题,致使课堂教学时间浪费现象较为突出,教学效率偏低,教学效果有限。
例如下面一段教学片段:
教学内容为“前滚翻”,教师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四列横队)后,重新让学生编组(等待的时间约3分钟),然后进行队伍调动,将学生带入技巧练习场地,而场地上的器材没有布置,临时让学生帮忙(时间又过去2分钟),然后进行示范、讲解。
重新设计为:教师课前将体操垫摆放好,学生四列横队面朝体操垫进行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结束后向中看齐、前两排蹲下,教师再进行示范、讲解;分组练习前讲清练习要求、器械场地及站位方向,然后口令指挥队伍调动。这样,至少比原先节省3分钟的时间。
因此,课堂教学的组织要根据实际状况来安排。例如,学校只有一个跳远沙坑,而在教学中采用大班同时上一个内容的话,每人就只能有两三次练习机会,这样怎么能达到教学效果呢?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采取小组轮换上沙坑的练习方法,一组由教师指导进行练习,另一组在体育委员和体育骨干负责下进行跳远素质练习,下次课交换内容,实践证明其效果明显强于大班同时上课。此外,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真正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3.在精讲多练上下功夫
体育学科的特点是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进行一定负荷的身体锻炼,而体育课时的有限决定了教师在每一堂体育课中要精讲多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技术、形成技能、增加体能、磨练意志并愉悦身心。从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来看,教师讲解的随意性较大,语言不够精炼,不能突出重点,少讲了怕学生不理解。其实,教师的示范、同伴的练习、自身的体悟,加之教师及时点拨,学生对技术动作、易犯错误会明白。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在精讲多练上下功夫,力求讲解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同时,安排尽可能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要充分运用多种有效教学手段,如小黑板、教学挂图、活动黑板、图片、动作影像等,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更加有效地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听讲、观察、思维的效果,使学生对运动知识、技术动作的理解更深入、清晰。
4.准确把握时间,严格管理制度
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学生都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合理安排好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掌握适当的教学节奏,能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例如,在进行技术性较强的动作教学时,可在准备运动中有目地增加相关的游戏或辅助动作进行练习。此外,要保证45分钟课堂教学有序、高效,就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做到准时集合、行动迅速。
5.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篇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特别是在农村学校,体育课程根本就是一堂放风课。先别说教师的教学,很多学生都会主动地要求自由活动。至于要实施怎样的体育课程及教学就更不用说。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来,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提高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进行探讨。
一、影响体育有效教学的因素
判断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是要看学生是否有能力的提高、技能的增长,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学生进步大,说明课堂有效性很高,反之有效性就低,甚至没有。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制约教学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不切合实际
教师如果在备课的时候,忽视了对上课时间的考虑,而把教学目标制订得非常细致和具体,就会使教学目标因为时间的限制而无法完成。给学生安排过重的负担是与新课标的思想背道而驰的,因此要适度给学生放松一下。
2.忽视运动技能教学
在很多中学里,体育课就意味着学生可以自由玩耍。教师只是负责监管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注意安全,完全忽视了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事实上,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是整节课的灵魂与精髓,应该贯穿在整个体育课堂中。如果教师忽略对学生技能的培养,那么就会阻碍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也不利于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教师要关注技能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后所获得的愉悦心情。
3.片面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不少体育教师认为,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关键一点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来无可厚非,可是如果片面强调兴趣而不重视教师自身对学生的指导作用也是错误的。在这样的思想认识下,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出现了学生自由玩耍、教师不加理会的局面。这样的体育教学虽然受到某些学生的喜欢,可是却没有完成任何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属于无效课堂。
4.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不少体育教师忽视了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只是一味追求学生的好评,不重视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更不要谈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了。为了让学生高兴,体育教师允许学生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时间长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任何的提高,教学内容基本为零,课堂有效性成为空谈。
5.忽视教学方法设计
也有不少体育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在课堂教学中也很注意实施,可是却不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也不注意教学过程的连贯性与系统性。他们把体育教学目的简单地理解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动作要领。
二、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1.激发运动兴趣,渗透终身体育意识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让学生学会一些锻炼身体的方法,使他们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学生只有不断地进行锻炼,才可以促进他们身体锻炼的动力产生,这也就可以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现代人达到身心健康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设置体育游戏的规则,这样才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使整堂体育课程更加具备趣味性,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从而形成他们终身学习体育的意识。
2.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激发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对体育的看法,敢于和善于提问。教师要做好教案的设计工作,依据学生的具体知识和水平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特别要掌握好教学设计的难易程度和手段,不断提出和处理各种问题。在进行问题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从较低的起点进行多方位的设计,启发学生的思考方式和途径。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充分的、有效的启迪,这样学生才会有林林总总的想法和创意,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创新的萌芽才能有机会成长,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
3.教学内容要有科学性和创造性
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不能对其安排难度过大或者过小的教学内容,否则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此外,教师还要看到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特特征的鲜活个体,学生之间具有较大差异性,一定要照顾到所有学生,使其都有所提高和发展。同时,教学内容要具备创造性。体育教师要注意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如可以采用设置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思考,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创造,自编健美操、舞蹈等。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展。
4.课堂设计多样化,丰富教学模式
由于体育课大多都是在室外进行,这就为体育课堂的多样化设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可以把一些专业知识融入课堂活动中来,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时候,也可以学习到许多体育的专业知识。例如:在学习武术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学习武术对人体有哪些作用或者和学生讨论体育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等问题,这样不但可以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篇7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与思考
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40分钟体育课堂教学时间里,如何让小学生既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又能保持对体育训练的浓厚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用心去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爱好,努力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实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进而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富有情趣,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切实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增强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途径与策略很多。笔者通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认为不管教师采取怎样的方法,最终都要归结到学生的运动兴趣上来,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浓厚,有强烈的运动欲望,才能切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一、引导学生探索游戏的新玩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游戏是小学生的最爱,游戏中的小学生是无忧无虑,是在尽情地享受运动的快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指引下,教师要不断更新游戏内容,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获得成功与失败、进取与退缩的体验,增强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的意识,丰富学生多种多样的运动情感。在游戏讲解过程中,教师要避免“注入式”教学,应边讲解示范,边让学生尝试训练,促进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例如,小学体育课上采用的游戏,结合“一物多用”的特点,笔者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感受,这样在头脑中才有所印象,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记得在一节障碍跑课上,笔者准备了许多钻、跳、跨的物品,教学中先让学生尝试运用各种各样通过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游戏的新玩法,再让各组自己设置障碍交换练习,学习效果较为显著。这样,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充分利用综合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首先,教师要了解综合体育教学模式,将各科知识、各种要素及其成分形成了有机联系,这样各学科可以相互借鉴和促进,发挥各自的功能。让小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可以相互转换,敢于大胆质疑和思考。从最简单的“报数”就知道跟数学息息相关,还有美术、音乐等等,都可以运用其中。其次,体育技巧在生活中运用很多,也更靠近生活。如跳远、跳高、投掷、跑步等项目,学生在锻炼的同时,也能劳逸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然后,知与情的有效整合与训练,也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有效达成体育课程教学中的情感目标。体育教学中正因为有了情感因素的参与,才能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这样对学生的体育教育才更加直接、更为有效,更有利于学生进行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充分彰显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根据自己制定的教案机械地指挥学生练习,学生唯有服从的义务,这样势必束缚学生的手脚与思维,束缚学生创新的天性,学生就不能够自由发挥,互相探究合作。为扭转此局面,在教学中教师多设置疑问,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让他们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比如上一节投掷课,如何指导学生扔得更远,笔者在给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比一比谁扔得又准有远。课上,教师尽量少讲,有时候给学生一个顺口溜或者儿歌,学生自己会体验动作,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观察琢磨。再如进行跳远练习时,笔者划了不同颜色的线,各组练习,看看如何才能跳得更远一些。各小组认真讨论、主动练习,积极汇报,最后教师再加以点评。分组练习时,笔者是留意个体差异,对后进生给予鼓励和正确引导。在教学中,笔者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发展。体育课堂应该是轻松和快乐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即使有学生体能较弱,也要平等对待,尊重个体差异,促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实现主体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大胆表达
美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学会灵活运用语言艺术极为重要。每节课教学伊始,笔者都要学生边做手势边大声喊出口号:“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课上,笔者喜欢提问,让学生自主寻找答案,最后说出他们的想法。学生的答案多样,笔者则运用语言激励或者手势加以肯定。同时,笔者要求同学多提问,有了问题才会进一步思考。发问是学生的求知欲的表现,带着疑问去思考、练习,这样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讲解动作技术细节时,笔者通过问题让学生积极思维,努力探索。练习中则不断加强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他们的需求。这样师生之间营造了友好的气氛,学生的观点、意见有了表达的机会,就会变得无所拘束。最后在评价环节,笔者运用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自我评价等策略,没有对错和要求,只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好。在这样一个温暖和谐的气氛中,学生个性思维才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认真学习体育课程标准,正确理解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科学合理地处理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能树立“健康第一”、“生命在于运动”、“快乐体育”等思想观念,有效实现《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切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篇8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界定
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依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有的放矢地进行体育教学,良好地完成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在
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发展,注重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益。
二、保证有效性的实施途径
1.适应学生发展,拓展情景教学
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新课程倡导的情景教
学,追求让学生融入情景,主动投入学习当中,达到自主与合作有效结合,使情景教学焕发其特有的教学魅力。将情景教学故事化,依托教材,挖掘有一定价值的相关内容,结合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故事,为体育课堂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
2.确定教学目标,明确达成程度
目标的制定要具体、明确,便于操作,现实中有些教师上体育课目标随意性较大,课中虽有目标但不能按要求完成或出现目标转移等情况时有发生,学生对教学要求大多数模糊不清,在课中不知练什么,一堂课学下来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因此,明确教学目标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灵魂。
3.发挥语言魅力,“调味”别样课堂
体育课堂语言包括教学语言和体态语言。完整动作的建立需要通过通顺流畅的教学语言讲解、规范的体态语言来保证,以最终实现技术的动作定型。因此,教师精练、生动的教学语言和优美、规范的体态语言,是实现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4.纪律保证在前,和谐氛围相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教学由于课程本身的特殊性质,与其他学科有很大不同,多在室外进行,以身体练习为主,这就对课堂组织和队伍调动要求很高,没有必要的课堂纪律作保证,不仅会出现教学组织混乱,还可能出现伤害事故。但过分严肃的学习环境也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副作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合理把握,营造严肃活泼的学习氛围,和谐的课堂是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却不会违反规则。因此,给每位学生营造一个公平、和谐的学习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有效性,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5.融入现代科技,巧妙设计场地
现代教学手段的更新,要求体育教师要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坚持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不断改革创新教法,寻求更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教法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此外,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布置和创新,是确保学生感受体育运动快乐和提高运动能力的前提,也是决定本节课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起到不可忽视的铺垫作用。
6.加大反思力度,深挖反思深度
反思是体育教师通过自己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情况的信息反馈,记录本节课的成功和失败,以及智慧的生成和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坚持长期的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师教学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反思,扬长避短,既是教师自身进步的阶梯,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助推器。
三、有效教学实施的切入点
1.理解新课标、吃透教材和目标
对于教师来说,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决定着教学的有效程度,
加强对体育技术动作的分解和整体理解,便于我们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所阐述的学习内容、要求和组织方式,接受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细心研究、分析教材,正确处理教学内容。
2.以学生为本、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是学习间接经验的主体,新课标的高要求已经是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无法满足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对体育教育功能的有效补充。
3.关注学生,明确各自的起点
每位学生在先天体育素质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可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练习的项目,也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项目、自由编组、自主学习与锻炼,教师必须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地坚持锻炼。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以激励他们学习体育的动机与兴趣。
作为一线小学体育教师,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反映出新课程理念内化为课堂的实际行为,影响着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体质健康。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吸取经验、不断反思、不断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到全新的高度,才能真正地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有
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克裘.关于“有效教学”若干问题之浅见[J].江苏教育研究,2006(8).
篇9
当前中国在中学阶段的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偏科现象,许多学生的文化课成绩非常好,但是身体素质却极差,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由于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导致的。只重视学生的理论教学与考试成绩,是传统教学体制中存在的严重问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即使一个人的学习成绩再好,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作为活动的支撑,就会严重影响这个人的工作学习与日常生活,而这也恰恰是目前这种教学体制的问题所在。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重视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随着中学的体育新课标已经开始施行,大多数学校都增加了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关于体育课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但是,升学考试的压力依然存在,因此导致了这样一种局面,那就是尽管现在大多数校园已经逐渐注重体育教育,但是工作重点还是放在了直接影响升学率的文化课上。这也是新课程标在施行过程中的问题。因此,为了全面实现新课标的要求,体育教师应加强对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时间与探索。
2、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应试教育思想较为刻板,使得体育教育功能无法实现
目前我国的中学体育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其进行教育的指导思维中存在偏差,这也是我国中学教育长期只重视文化教育,疏忽体育教育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教育重视程度严重不够。当前的中学体育教育仍然是将体育知识为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而教育方法也仍然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这是目前中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学生通常是被动地遵从老师的要求,接受知识,严重缺乏课堂教学的参与积极性,长此以往,就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影响了学生体育意识的建立,最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2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受到竞技体育的影响
传统的体育教育中的大多数内容都会进行难易程度的划分,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对竞技水平与理论规矩解说得较为详细,但是严重缺乏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也就难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严格的动作要求与复杂的教育内容是竞技体育的最大特点,如果老师只是将其简单粗暴的应用于课堂教育中,就会使中学体育教育失去其本该具有的趣味性,使教育内容变得枯燥乏味,进而严重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的培养,影响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3 规范化教学导致学生参与性较低
学生对体育课堂教育的积极性与兴趣往往能够直接影响中学体育教育的效果与质量。但是在进行体育教育时,大部分的老师将重点放在了运动技能的传授与竞技水平的提高,这样一来就严重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实现与最终的教学质量,还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虽然在进行体育教育时应保持必要的纪律与课堂秩序,可是假如过分注重教学课堂上的纪律性,将会使体育教育成为机械化的训练课堂,而这也就失去了体育教育改革的实际意义。,
3、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探索
3.1 注重正确教学理念的树立
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中学体育教育的观念,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提高中学体育教育的有效性。各中学应重视体育课堂教育的重要性,将体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紧密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的参与积极性,促进中学体育教育进一步的发展。老师们应重视对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高,进而实现体育教育的目标,这也是体育教育的主要指导思想。还应不断地完善体育教育的理念,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重视遵循体育教育方向与准则,然后促进教育实践不断的向前推动。
3.2 科学有效地选择和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互动内容
有效的互动内容是影响整个体育教育过程的主要因素。受当前应试教育体制的深远影响,中学体育教育在进行课堂实践时,选择的授课内容都是以体育考试项目为主的,因此造成了体育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单一,使得体育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充满了竞技特色。这种现象不仅违背了体育教育改革的目标,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中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严重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脱?x,从而使得学生难以培养对体育课的兴趣,部分学生甚至采取消极地态度进行体育教学。而这也就给体育教师的课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老师在进行实践教育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实际需求,使体育课堂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课的学习中,进而促进体育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
3.3 及时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调整
传统的教育理念现已深深地影响到了大多数体育老师,进而形成了体育教育质量偏低的局面。而注重学生个性化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现代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要求老师不能只重视对学生传授体育知识与培养学生的体育技术,还应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作为长远目标,培养学生长期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所以,老师在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摒弃传统的教育形式,加强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参与性,并有针对性的选择教育方法来对待存在差异化的学生。同时,还应摒弃有关竞技体育的教育形式,将中学体育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联系,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篇10
有成效地管理好课堂纪律,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调控好课堂纪律 ,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认真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并对违纪情况及时处理
教师严密课的组织,提高练习密度,增加练习时间,以利于课堂有序进行。
二、通过改变学习情况削弱学生的紧张、惧怕(胆怯)情绪
如降低器械高度、降低重量,调整练习的次数,请学生示范等等。发展学生观察力给他们丰富想象和创造激情,让他们通过身体练习,肢体动作获得知识技能。
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通过与学生交谈,让其在学习、生活、健体等多方面的烦恼或心里话尽情倾诉出来。无论身体的还是心理的;无论是技术上的还是环境上的;动机、兴趣方面的;还是认知、意志方面的都给予关注。尊重,体贴,关心学生,发现他们闪光点,激发他们积极的上进心。
四、善于运用语言表扬、鼓励等激励方法
表扬和鼓励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刻苦锻炼的热情;例如:“妙”“好极了”“棒极了”“如果再努力一点就更加棒”……。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学生也会尊重和配合老师自觉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这无形的给体育课堂教学带来有效的组织管理。
五、在课堂中巧妙的运用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又叫肢体语言简称体语,指非词语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外貌、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这些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时,即使不说话,也可以传递许多信息,也给快乐体育课堂教学顺利的进行带来一定的效果;例如:体育教师强健的体魄会给快乐的体育课堂带来阳光;严厉的目光和严肃的面部表情正视学生,暗示着学生没有遵守课堂纪律或者没有认真进行训练,远比体育教师大声的训斥来管理纪律的效果好得多;运用赞赏的目光和微笑的面容也更能激发学生运动热情。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