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9: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

篇1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我全面地对比了“严肃性”的课堂教学以及轻松性的玩中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意外地发现后者的教学效果更加惊人和有效。不但教师教得轻松和愉快,学生学得也十分轻松和有效。我认为既然学和玩结合在一起后的教学效果比较明显,那么我们就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全面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从而快速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阐述玩与学相结合的教学理论依据

“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方法并不是我简单地凭借教学经验得出的,在小学生的很多表现中体现了这种教学方式的适宜性。那么,我们就来全面地分析其理论依据。

1.小学生所处的情趣特点依据。小学生正处于爱玩好动的阶段,他们的儿童天性还体现得很强烈。在这个时期,学生对很多事物都有一颗强大的好奇心,对各种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把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其学习的动力。教师的体育教学环节要能够从学生的情趣出发,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从而加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动力,让学生在欢快的训练中掌握体育知识,达到强身健体的教学目的。

2.小学生所处的身体素质依据。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的旺盛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骨骼拥有很大的韧性,很容易弯曲和变形;他们的肌肉力量却很小,耐力较差一些;心跳频率较快,肺活量也很小,负氧能力较差,很容易感到疲劳等。这些身体状况都表明小学生不易于做大量的、长时间的体育活动,否则不但不能够收到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还会给学生身体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玩和学融合在一起,使整个体育课堂富有弹力,确保学生能够愉悦地学习,快乐地玩耍,进行适宜的、高效的学习活动。

3.小学生接受能力的依据。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还处于最初级的状态,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讲述过多的知识,即使教师讲解得十分透彻和明了,学生也不会全部地记忆和掌握。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注重教师传授知识的多少和质量,而是要从学生的吸收角度考虑,只有学生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全部吸收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为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吸收能力,让学生在玩中将学到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来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消化。

二、体育教学中实施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策略

既然“玩中学,学中玩”拥有如此多的科学理论为依据,教师就要在体育教学中积极采用,使我们的体育教学质量再上一个台阶。那么,我们如何有效地实施这种教学方法呢?

1.学与玩结合的方式。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要抓住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集中所有的学生在这个时间段内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和练习时的注意事项,并给学生做出示范动作,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忆一些技巧和技能。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在游戏中更加灵活地体现出来。

2.学与玩交替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中“玩”是帮助教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体育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寻找到适宜的插入点,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的、富有科学性的游戏,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整个课堂氛围更加和谐,也能够刺激学生开动自己的脑筋去思考,活跃学生的运动神经系统。例如,让学生学习做广播体操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学到三节的动作之后,教师给学生播放一些欢快的、节奏性比较强的音乐,其目的之一是为了让学生缓解记忆的压力,二是要让学生能够将学习的体操用舞蹈的形式来演绎,增加记忆的深度。

3.内外结合的方式。学生了解和掌握的体育运动以及游戏活动不单纯是从学校中学到的,还有在校外掌握的内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来自于两方面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按照一定的体育规则,为学生设定出运动或游戏要求,让二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方法中教师要坚持的原则

“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方法并不是随心所欲地进行,需要教师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坚持一定的原则性,不要偏离体育教学的核心内容,要能促进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坚持的原则有:(1)学中玩和玩中学的教学方法要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真正把玩与学结合在一起。(2)“玩”并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玩,而是要带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要求的玩。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玩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意图,实现学生学习的目的。(3)教师要积极地引导,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把学和玩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按照体育教学的要求进行各种有意义的玩耍活动。(4)教师要掌控玩的局势,确保教学课堂活而不乱,玩中拥有规律。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玩中要把分寸,注意纪律性,避免一些“麻烦”的出现,确保课堂的顺利进行。

四、“玩中学,学中玩”取得的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这种良好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丰富体育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现阶段的心理需求能够实现,使得教师和学生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促使体育课堂中学生能够精神饱满地、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各种体育活动中。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赋予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权利,让学生拥有自己的个人选择权,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锻炼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气质和综合能力。

篇2

关键词:游戏教学;情境教学;唱游教学

一、游戏教学有利于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严肃、呆板、教条模式的体育教学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技能,反而会遏制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无法投入体育学习中,无心锻炼,更别说是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了。现代教学认为,通过游戏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在游戏中养成互相帮助、不断进取的好习惯,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游戏教学让学生享受到体育课程本身具有的乐趣,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欢乐学习、轻松学习的环境。

二、情境教学法可以用于课堂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能让学生集中精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课堂导入的方式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创设情境,如:学生在学习立定跳远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小蝌蚪”找妈妈,然后带着角色去训练。老师要生动风趣地描述教学情境,让一个学生扮演小蝌蚪,一个学生扮演青蛙,其他学生可以扮演小花猫、大公鸡、小狗仔、小兔子等动物,等到同学都进入角色后,就可以开始模仿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了。最后,小蝌蚪找到了妈妈,从而映射出青蛙独有的本领即立定跳远。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思考,有兴趣地参与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在教学中采用唱游的教学方法

唱游可以通过有节奏感的音乐在老师设计的情境中表现体育教学内容,这让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审美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唱游教学法适合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因为小学生都喜欢一些新奇、有特色的东西且他们的好奇心强,是学生们比较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当一年级的学生刚开始上体育课时,如果一上来就讲立正、稍息等课堂常规,学生肯定会觉得这是一堂无聊的课,也会对老师产生不好的印象,如果教师使用唱游教学法,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恐惧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现代体育教学不仅需要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还应注重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开展体育教学已经成为创新教学的重点。体育老师要寻找一种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锻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提高,并促进其创新能力和想象力的激发。

参考文献:

篇3

    1.体育场地器材资源缺乏。

    体育场地、器材是推进体育走向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一般来说农村小学的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都无法与城市小学相比。就以我校目前的状况来说,学校的体育场地虽然有所改进,器材也买进一点,但是数量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就连教材都没有。这种现状在短期之内是很难得到改变的,这也是直接影响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之一。

    2.兼职体育教师较多,直接影响新课改的实施。

    实施体育新课程以来,小学体育课已全部实行每周低年级4节,中高年级3节,体育课时总量明显增加。就专职教师而言、在冬天的寒风、夏天的烈日下都不大愿意上室外课,更别说兼职教师了。大部分兼职体育教师连最基本的体育课堂常规、基本的体育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不熟悉,很少经历过专门体育教学培训,因此体育课也就成了活动课。近期内难以保证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更谈不上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3.课堂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缺乏创新。

    综合上述两方面的因素,由于农村小学体育场地小不太规范、器材少,上不好体育课的观念在教师思想上依旧存在,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没有得到改观,现有场地器材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大部分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放羊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4.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即:教师是主体,教学中过多地主导;学生是被动接受者,没有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得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和次数少,运动量又小,因此体育教学大纲的教学任务不能有效地完成。再一个是学生缺乏创造性、创新性。在教学中教师的活动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安排的内容多又难,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自主学练时间,约束了学生思考、探索等客观因素。

    二、如何改革小学体育教育教学

    1.适应教育教学大纲的新要求。

    新课程标准中的《体育与健康》规定:体育课“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推进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关注健康意识,促进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薄弱学科教师,开足规定课程。”“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①因此,根据新课标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规定,体育教育教学应该突破以知识为主的教学原则体系框架,既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又要发展非智力因素及个性品质,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这已成当前教学原则研究及其发展的一大趋势。

    2.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第一,现代社会中人的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个人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相互联系的群体,他们都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共性更多地体现社会的要求,而个性则较多地体现个体的要求。现代教育发展强调个体个性化、多样化,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也需要培养具有个性的、有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所以,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应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小学生在体育教育方面的主体作用,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形成主导与主体统一的教育教学方式。第二,信息社会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需要具有个性的丰富多彩的人才,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要培养有创造性的、丰富多彩个性的人,也需要不断改革教育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第三,现代教育的个性化必然要求教育的多样性。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也是如此。教育的多样性表现在教育目标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农业社会的教育目标是传授知识,教书育人,培养统治阶级的官吏;工业社会的学校教育不仅要培养统治人才,而且要培养发展社会生产的科学技术人才和有文化、懂技术的劳动者;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既是人才的培养,更是社会主义德智体美劳健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也应适应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设置,改变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有用的人。

    3.不断满足多元教育需求的必然要求。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儿童原来有多聪明,而在于教师怎样使儿童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聪明。基于多元教育理论,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应该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科学的智力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多样化的人才观和成才观。因此,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也应该摒弃固有的、陈旧的教育观点和教学方法,革新教育理念,开拓教育方法。在教育中不断地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尽最大可能地实现教育关注到学生个体、关注到学生需求、关注到学生未来发展。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适应学生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多元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也应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地满足学生的多元需要。

    注释:

    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新华网,2010-7-20.

    参考文献:

    [1]孙宝全.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赤峰学院学报,2012.01.

    [2]高枫.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法探析[J].体育教育,2012.03.

篇4

关键字:体育教学 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现象

传统的体育教学,重视有形的显在价值,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教法单调,内容枯燥,学生在学习时常常表现出无精打采、热情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并出现畏难情绪,从而学习被动,厌恶体育,更无创造性可言。在实践教学方法上仍停留在以传授运动技术为目的的方式方法上,基本承袭讲解、示范、练习的传习式教学方法。

1、 重形式,轻实效。大学体育课程纲要是对原来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创新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重点。然而在教学实际中,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从“新”字上下工夫,采用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种理念是对的,会对教改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导致了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过分注重课的形式,而不注重课的实效。

2、重教师、轻学生。长期以来我们在体育教学的具体实施上习惯于“以教为中心”、“教师说、学生练”的教学程式,虽然某些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种教学程式在如何将“教”真正转化为主动的学、能动的学、积极的学的问题上仍存在着很大的缺憾。

3、重技能、轻能力。目前在高校体育教学方法中,教师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过分苛求动作的细节,而忽略了学生的基本运动知识和基本运动技能的掌握,以及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获得知识信息能力、自学能力、分析思维能力、交际能力等诸多学生个人能力方面的培养,导致了体育教育成为“为技术而学”的教育。教师在学生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没有把“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学生主动性、独立性等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抑制。

4、重训练、轻教育。体育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自身身体为媒介,并通过相应的运动练习而谋求一定教育目的的特殊学习方式。运动练习作为一种具有学习媒介作用的教法因素而受到体育教师的普遍重视和运用。

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注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在我们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上克服这些不足之处。体育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而丰富的体育教学方法正是我们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所应采取的重要手段。

1、精心设计教学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主要实施者,其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形成以智力为核心,掌握好教育、体育知识、技能的实践活动的专业技术教师。高校体育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因为安排教学手段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学生练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另外,教师还应按照人体机能的活动规律,练习与休息合理交替.将游戏和拓展训练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可融入时尚体育元素,以其新颖性、时代性、流行性、健身性等特性,提高学生的兴趣,给大学生带来发自内心的快乐,满足大学生休闲的多种需要,以推动大学生快乐地进行体育锻炼。

2、确保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与个性,要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锻炼,来激发学生的智慧与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开拓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由选择课程内容、自由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从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统一的角度来规范体育教学,使学生一方面努力使自身发展的各方面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则按社会需要不断完善自己,最终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

3、在体育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自信心,是一个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它是一种原动力,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特别是身处逆境的人,往往直到决定成败的关键作用。缺乏起码的自信,会造成有些同学在学习、生活或社会交往中产生一种自悲的消极心理,还会表现出内向,怯懦的性格。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以平常心对待胜负;对自己充满信心;坚强的意志力;顽强、不服输的精神。

4、激发学生的兴趣,快乐教学

教师合理运用教材、教法,使学生在情感上获得成功感受与愉快体验,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学习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实现快乐体育,制造快乐的氛围,立足于追求快乐的过程,是体育课有效开展的保证.实施快乐体育教学,

5、利用多媒体优化高校体育教学

篇5

1、当前我国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新课改实行以来,明确指出了我国学校教育中要加强学生素质能力教育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要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体育基础教育,将课程改革落实到基层课堂教学中去,提升国民整体身体素质。但是由于我国缺乏创新教育经验和方法,体育教学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我国最早的体育教学方法是上世纪从前苏联引进的,然后又学习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教学方法,结合了我国体育教学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这也是我国体育教学的最早开端。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未曾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仍然采用着传统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主,经常采用直观法、分解与完整法、游戏法、比赛法等多种方法开展教学,这些方法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持久性却不强,而且忽略了学生的自身感受,很多学生都没有深刻理解体育教学的意义。从上世纪至今,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经过了多次改革,接受了时代新思想,更换了教学设施,但是大部分学校还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理论教学课程较多,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时,必须要保持身心愉快,要能有自己发挥的空间,但是就我国目前现状来看,学生自主性较差,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仍然占据着主体地位,学生没有实践锻炼的机会,而且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培养出来的体育人才与时展所需的体育人才差距较大。

2、创新教育理念的基本涵义

2.1、创新教育具有整体性当前我国体育教学现状较为不理想,体育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将重点放在了体育特长生身上,忽略了对普通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而创新性教育就具有整体性,针对的是所有学生,旨在激发所有学生的潜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创新教育的成果和福利,这对于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整体提升十分有利。

2.2、创新教育具有综合性创新性教育其实是体育理论知识和实践培训的结合,也是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的结合。创新教育理念下,必须要加强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还要增强体育课外实践活动,是增强学生体制和智力的最佳教育方法。

2.3、创新教育是传承与发展的结合创新教育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知识的传承,吸收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优点,然后结合每个学校的不同实际情况,形成了一种新的体育教育模式,主要是坚持以学生体育素质提升为目的,加强现代教学技术的有效应用,激发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热爱,也是对体育教育的更好发展。

3、创新教育理念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我国加强了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引入了创新教育理念,这虽然有效提升了我国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但是由于我国创新教育经验较少,正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接下来主要从两个方面讲解一下。

3.1、体育教学理论中的问题想要实现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的体育人才,务必要加强对体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创新,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健全的体育理论教材,很多体育知识都较为陈旧,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体育教学只要加强学生的户外锻炼,让学生缓解下学习压力即可。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学校教学中,体育教学课程安排较少,学校将大部分课程都安排在应试考试课程方面。而且体育教师缺乏理论教学目标,不知道该教到哪种程度,教师根本就没有领会创新教育理念的真滴,没有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3.2、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没有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创新,同时也没有加强对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单一,由于学校师资力量的不同,许多学校都没有健全的体育实践器材,教师在体育课堂上没有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忽略了学生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学生被教师强迫去参加体育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时还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反感,教师在体育实践课堂中无法激发学生的潜能,更没有融入创新教育理念,导致体育教学实践效率无法提升。

4、创新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多门课程中都开始应用创新教育理念,无疑体育教学课堂中也要加强创新教育理念的应用,尤其是在体育理论教学和体育实践教学两个方面。

4.1、创新教育理念在体育理论教学方面的应用(1)开创了体育创新教学的理念。在当前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改革体育教学手段,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有效缓解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有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教学课堂氛围也较为和谐,开创了体育创新教学的新理念。(2)以学生为中心发展体育教学。现代体育教学中,更为注重的是对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加强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学生进行协商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课堂反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展体育教学。(3)理论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现代体育教学要加强对体育教材内容的及时更新,要确保教材内容符合时展步伐,教学研究人员也要深入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体育知识,要从教学内容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对体育实践教学知识进行创新,要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体育教学。

篇6

一、讲解法

讲解法是体育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动作名称、要领和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带有启发性地讲解,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了解动作的要领和方法,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进行思维,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分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育教师还必须具有指挥能力,能正确运用口令。

运用讲解法教学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讲解目的明确、内容正确。讲解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气候和学生情况的不同来安排。一般说,教授新知识时可多讲一些,复习旧知识时就要有少讲一点。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差要多讲,高年级则少讲些。

2.要抓住教材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进行讲解。讲解时,要抓住教材的关键,突出重点。如跑的教材重点是途中跑,而途中跑的重点是后蹬,教学中教师就应着重讲解后蹬技术。讲解时应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动作的要领。现在很多教师运用教学口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教起跑,用抬(臀)、移(身)、压(起跑器)、听(发令声)几个字概括了动作的要领。语言简明扼要,生动形象,条理清楚,学生喜欢听,容易懂,记得住。但是一个好的教学口诀,要经过长期认真地总结、提炼才能形成。讲解还要根据对象的具体情况,运用术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

3.讲解要符合学生实际,启发学生思维。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运用他们已经有的知识进行讲解,如讲解弯道跑为什么要求身体向内倾斜时,可以联系“离心力”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对低年级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常识进行讲解,如利用火车轨道在拐弯处外侧高于内侧的道理来说明人在跑弯道时也应向内倾斜。

二、示范法

示范法是指教师通过具体动作范例,使学生直接感知所要学习的动作的结构、顺序和要领的一种教学方法。

由于体育教学是教师向学生教动作技术,发展学生身体的过程,所以示范法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的正确示范不仅能使学生直观的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而且也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示范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有明确的目的。教师每一次示范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在备课时,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特点、学生情况来安排什么时间示范、示范多少次、重点示范什么。在教新教材时,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动作的示范,然后根据教材情况做重点示范。动作的关键环节还应尽量放慢示范的速度,边示范边讲解。必要时,还可以用正误对比的方法进行示范,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防止和纠正错误动作。

2.示范要正确,力争每次示范成功。学生掌握动作的过程,从生理学角度讲,其本质都是条件反射的建立与巩固的过程,是条件刺激物(示范、讲解等)和无条件刺激物(肌肉感觉)相结合的结果。教师示范不正确,就会使学生对动作概念理解不清楚,就会出现错误动作,错误动作经过多次重复,就会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所以教师必须认真地做好每一次示范时,每次示范力争做到正确、熟练、轻快、优美。由于学生对新事物感兴趣,在教师第一次示范时,他们的注意力特别集中,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所以教师应特别注意做好第一次示范。

3.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示范的位置和方向如何,会影响示范的效果。示范位置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队形(为了使学生看得清楚,调动队形也是必要的,但应尽量减少调动)、动作结构的特点和安全要求而定。一般示范者要站在学生的正面,与学生视线垂直,使全部学生都能看清楚。

示范的方向,应根据动作的结构、要求学生观察的动作环节和要素(速度、方向、路线等)而定。为了示范左右两个方向的动作(如篮球防守时的左右移动),示范者应正面对着学生,称正面示范。为了示范前后两个方向的动作(如弓箭步动作),示范者应侧面对着学生,称侧面示范,有些练习(如广播体操),教师的示范采取面对学生与学生动作相反的做法,称镜面示范,目的是使学生动作方向正确、整齐。有些练习(如武术等)由于动作的技术复杂,教师难以做镜面示范,而采取背对学生的方法进行,称为背面示范。

4.示范与学生练习相结合。

教师领着学生练习(如武术),把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练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把看到的(条件刺激)立即与肌肉活动联系起来,能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速度。

三、体育课中练习法的应用

要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增强学生的体质就必须通过学生的亲身练习才能实现。所以根据教学任务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练习,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方面。

在体育教学中,常采用固定条件、变化条件、竞赛等几种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

1.固定条件:是指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组织学生反复地练习某一个动作。这种形式的练习,对于掌握、巩固动作技术和发展学生的身体有着重要意义。在固定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应注意到:

(1)对固定条件下的重复练习,不能理解为简单的、机械不变的重复,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做练习时细心地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对他们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

(2)教师在备课时对每项教材都要认真地安排,根据课的任务、每项教材所用的时间、学生实际情况、教材特点,以及场地器材等因素,对学生练习的次数、距离、重量、时间、时间间隔,作出具体规定,以保证每项教材的重复次数。在班级人数多、场地器材少的情况下,还可选用动作结构和教材基本相同的辅助练习,以便取得增强学生体质的实效。

(3)固定条件进行练习时,因为条件基本固定不变,学生可能感到枯燥无味,而且当学生对动作已经基本上掌握时,还可能产生厌烦情绪,要求学习新动作。这时教师除了对学生不断地指明新的努力方向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练习目的的教育,也可以在固定条件下利用竞赛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变化条件:指的是在变化条件下组织学生练习某一内容,这种练习形式对于改进、提高动作有重要意义。

变化条件包括:变化动作的要素(力量、速度、幅度等),变化练习的环境(如到田间、沙滩做越野跑等),变化练习的要求(如升高或降低跳箱的高度,加长或缩短跑的距离等),以及增加练习的条件(如教学生跳远时,教师在沙坑边举一定高度的横杆,让学生从横杆上越过,用以解决起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采用变化条件方式组织学生练习时应注意到: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所采用的任何变化手段,必须从达到一定的目的出发,而不要为变化而变化,追求形式。

(2)变化条件要做到循序渐进,尤其是在加大练习难度时,不要变化得太大,太突然。

例如跳箱的加高,跑的速度加快,单个练习的增多等应逐渐提高。这一点对体

(3)由于变化条件,会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因素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有时学生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改进动作上,而是被吸引到附加的条件上去了,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注意正确引导。

篇7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6.012

1 前言

体育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手段和途径的总称,[1]它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当前体育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学。在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方法重点还是在于教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技术,在反复练习并掌握运动技能、技术的过程中来增强学生体质。目前,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的需要,必须要改革。结合当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认真钻研,加以改革,适应当前体育教学的需要。首先要求在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方面,更要强调启发性、多样性,有助于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更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2]本文结合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方法、内容领域以及作者的亲身教育经验,分析了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方法、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当前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议,为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2 当前中学常用的几种体育教学方法

中学体育教学方法有一般教学方法、游戏法、心理训练法、运动训练法等,一般教学方法按内容和性质可分为技术教学法、身体锻炼教学法和思想品德教学法三类。[3]

技术方法是针对动作结构比较复杂、练习时间持续较长、技术含量较高的教学内容而采用的一种方法。例如讲解法、示范法、完整法、分解法等;身体锻炼的教学法,主要是借用一些简易的器材、手段进行训练的方法,例如巡回锻炼法、负重锻炼法;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例如榜样法、评估法。

这几种教学方法主要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形成的一些方法,只片面地强调了进行身体锻炼、掌握运动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未能以全体学生为教育对象,这与当前对中学生的要求是不相匹配的。虽然说这些教学方法在应试教育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些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无形中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3 当前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以及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4],中小学教育改革从教育观念、教材、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已全面展开,这给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因此国家教育部强调中小学体育教学也要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都进行全面的改革,努力构建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但由于缺乏改革的理论依据以及改革的理念目标,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着盲目追求和形式主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只注重学生掌握技术、技能,忽视学生个体的身心差异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把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的好、坏看作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并把它作为学生课程考核、评价的唯一标准。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身心素质具有很大差异,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在同一时段学会和达到同一技术水平。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而一些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已经很好地掌握了的技术动作,无形之中,在同一标准的衡量下会将学生分为几等。特别是一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在屡次失败后产生了阴影,对体育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兴趣。

3.2 技能教学模式呆板

技能教学仍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学生重复练习、复习等,教师依据教学大纲设定和执行教学步骤,学生只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无条件地接受和学习,而学生并未能真正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教师也仍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动作上,使整个教学过程死板,气氛比较沉闷。

3.3 教学组织形式的过于追求华丽

有些教师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时,教学形式上花样繁多、热闹非凡,但往往由于太过追求华丽,适得其反,并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内容,更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5]。

3.4 教学方式比较古板,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当前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军事化,习惯把重点放在“一刀切”“步伐一致”的教学形式上,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不同特长、兴趣、爱好,从而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6]。特别是在有些体育课上,课堂气氛严肃,师生关系紧张,教师习惯在课堂上制定过多的要求,并不许学生们触犯,使很多学生在上课时就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中。还有些学校习惯于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一成不变地强化身体素质的练习,训练运动技能,学生只能按照要求进行学习,缺乏学生自主创新的机会,从而也制约了学生创新性的形成。

4 当前中学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建议

4.1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多样化

在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要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首先要打破单一的教学方法,注重多方法的结合、配合使用,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学内容丰富,每个阶段要求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也是多样的。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适合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的要求,在上课时,教师应根据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和学生的个性特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方法、兴趣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方法等并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不断地发展和突破,提高教学质量。

4.2 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

一直以来,我国中学体育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并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而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被遏制,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抑制,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身体状况、体育基础、运动经验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从实际出发,以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体育基本活动能力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正确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积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教学目标,同时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3 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与时俱进,运用符合实际情况的新教法

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运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交流和互动关系,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因此,作为中学体育老师,要打破以前陈旧的观念和呆板的模式,必须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研究适合本校的新教学方法,将新的教学方法融入教学之中,使教、学、育有机结合。

中学体育教学方法需要改进的有多方面,以上只是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总之,能够以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特点,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积极性,掌握一定的体育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等都是值得提倡的。每一个工作在一线的中学体育教师都应该将新的教学理念、好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晋裕,滕子敬,学良等.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25-136

[2]杜春杰.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J].滨州师专学报,2000,(9):88-89

[3]袁建国.中学体育教学法课程微格教学的设计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114-116

[4]吴秋林,胡婉珍.终身体育与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江西社会科学,2000(1):115-118

篇8

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好中学生的兴趣特点,以促进学生的能力形成

兴趣是一种带有意识特点的心理驱动力,单纯从兴趣出发的心理层次各有所异,也都反映在体育教学中,它具有多样性、普遍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

(1)多样性。中小学生的兴趣极为广泛,中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有较大的差异。我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以及合适他们生理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来唤起他们的兴趣。如求知兴趣、活动兴趣、模仿兴趣、冒险兴趣、好奇兴趣等。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运用多渠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成为学习体育的直接动因。在体育教学中,我运用生动的讲解、准确优美的示范、丰富多彩的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和谐生动的课堂气氛等,都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获得快乐的同时也得到了锻炼,也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途径。

(2)普遍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①兴趣的心理在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里均有体现,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②兴趣的心理影响不仅在课堂,而且还会涉及到课外和校外。

(3)不稳定性。兴趣心理是易激发也易移动的,它会随时空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教法古板单一,讲解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示范不准确不优美,学生的兴趣便会稍纵即逝。因此,我在学生的兴趣消退或转移的时机,能及时的变换另一种教学形式,以保持教学过程的新鲜感,又能引导学生学好各方面的基础知识、技能。

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好师生互动的教学原则,提升学生能力的迁移

“互动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课内与课外,师生互相活动、互相讨论、互相观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教会学生用理性的方法去学习,那么,在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过程中,学生就会举一反三,准确的学习、理解、接受知识。这样,既遵循认知规律,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又完成了教师的主导性的教学思路,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提高了教学效果。体育教学的“做想评”三步的互动循环进行,既能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技能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能力;又能体现师生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而达到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多时候,教师讲解示范完动作后,不会参与到学生的练习、活动中去,成为旁观者。学生因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差异对动作的掌握有快慢之分、优劣之差,这种差别在一定程度上挫失了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降低了教学的效果,以致会影响整个教学进程。教师的参与,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体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例如:在100米加速跑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就会使学生的积极性空前的高涨,出现“乐此不疲”的现象。教师角色的转变,可以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以致课后还会出现对此的“津津乐道”,因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对整个教学过程有推动的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动力,实现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好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角色的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中,在以“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再也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不能再以枯燥说教和灌输的方式面向学生。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新课程下的体育课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体育教师不仅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而且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和引领者,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体育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激发者、引领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篇9

关键词:体育 教学 运动技术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是按照体育教学特点进行的。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如何把体育教学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等问题,还需进一步引起大家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进行简要论述供大家借鉴、参考。

一、体育教学具有鲜明的教育性

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只能在人类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通过引导、教育逐渐培养与完善起来,所以学生的思想品德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影响和学校教育的结果。体育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能影响学生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起积极的作用。

1、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付出较大的体力和进行积极的思维。在练习中会产生很多的生理性反应,如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等,因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情感,如怕苦、怕累、怕疼、怕伤等思想。在此情况下需要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一系列心理障碍,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2、体育教学是为了促进身体的发育,因而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教师要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措施,要求学生按计划完成规定的量和强度,如规定跑的距离、动作的次数、动作的幅度、限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什么动作等,以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长期参加规范、严格、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在教师的培养指导下就会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形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互教互学,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抛弃个人私心杂念,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3、体育运动最富有竞争性。体育教学常以对抗性练习和教学比赛的形式出现。通过比赛既能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体能状况、身体素质,以及技术水平、战术意识等要素,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毅果断、自信、积极向上的品质,以及胜不骄、败不馁、服从裁判、遵守纪律,与同伴团结协作等优良作风。因此,运动竞争是技术、战术、智力的竞争,是身体素质的竞争,也是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竞争。

二、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教学是通过教学方法来完成的,教育是借助教育方法来实现的,二者不能截然分开,又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用教学方法代替教育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学法的研究是比较多的,教育法的研究则还没有受到人们应有的关注,因而在体育教学中,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更加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以下简要介绍几种较为有效的教育方法供参考。

1、规范训练法。就是用制度和规则所指明行为的规范标准来训练指导学生行为,从而收到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效果。体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很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制度和规则要求下进行的。这就为利用制度和规则作为行为规范来教育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明确制度和规则的竞赛活动固然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就是非竞赛性的活动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则作为教育的手段。例如游戏、教学比赛、各种基本动作的教学,都可以作出某种规定要求学生遵循。此外,除了活动本身所包含的规则之外,还可以就课堂纪律和教学内容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作为学生行为的准绳。要发挥制度和规则的教育作用,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认真执行。否则,规范不能变成行为,反而在心理上出现惰性,导致教育上的失败。因此,要求教师经常观察和判断学生行为,正确的加以强化,错误的加以分化。

2、对抗与竞赛训练法。我们培养的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具有时代感和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精神。而这些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在体育教学中都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因为竞争是体育的突出特点,各项体育运动都具有对抗性和竞争性,尤其是在比赛状态中,其对抗和竞争因素体现得更为强烈。它往往使参加者承受高强度的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并且还必须在这种强负荷的情况下去争取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意识进行对抗性、竞争性较强的教学与训练,就可使学生的身心承受力提高,获得勇敢拚搏、顽强进取的心理和行为品质。例如短跑训练,仅在“预备-跑!”这短暂的时间里,为了比别人更准确地抓住起跑时机,学生就要集中全身精力,在一面提高自控能力的同时,一面又要全力准备果断行动,一刹那松劲就意味着难以挽回的失败。在长跑训练中,采用竞赛形式,形成竞争对抗,这就自然意味着学生不仅要坚持跑完全程,而且要有一定速度,使长跑训练实际上变成为一场意志力的较量。

篇10

当前,很多小学学校都不注重学生体育的教学,他们认为体育的教学无关紧要,只要学好文化课就足够了,这样的理念是非常错误的。小学生的体育教学跟文化课的教学都非常重要,体育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创新体育教学的积极作用

1.1 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创新小学体育教学可以丰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缓解小学生的学习压力。目前很多小学依然沿用着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制度,这样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非常大,教师往往还会给学生布置一些繁重的课后作业,这样学生也就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运动锻炼了,这样他们每天都在学习,学习生活也显得非常单调乏味。而体育运动作为一种运动学科,教师应该创新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的学习和运动中去,这样不断可以锻炼身体,还能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如在月考或者中考前,因为学生的学习压力往往会很大,且教师布置的作业又很多,学生完全没有时间去锻炼,并且很多体育课在考试前也会被各科教师给占用,这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课间时间,让学生积极进行锻炼,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同时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考试压力。并且,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如果家里离学校很近的话,早上就可以跑步去学校,既锻炼了身体,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可以很好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促使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

1.2 有助于小学体育教师进行更好地教学

通常情况下,很多小学生都不喜欢体育运动。他们爱玩,但是不喜欢运动,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教师应该创新当前的体育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如小学体育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跑步,教师以往也经常会进行400 m、800 m的测试,而学生显然对这样的测试并不感兴趣,也不愿意主动去参与,这时教师可以改变一种方法,将400 m的个人跑步项目改成4个人的4×100接力比赛,或是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圈,通过玩游戏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跑步的训练,还可以拿一些有趣的玩具让学生进行传递着跑步,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运动兴趣,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2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2.1 创新体育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只有对哪门学科充满了兴趣,他们才会更加积极地进行这门课程的学习。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学科的特点,创新体育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的学习和锻炼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

如在跳绳一课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不是一上来就给学生做跳绳的示范,而是积极跟学生沟通交流,通过简单的问答,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跳绳的练习。教师问:你们会跳绳吗?学生回答:会。教师接着问:那你们会花样跳绳吗?有的学生说会,有的说不会。教师说,你们可以自由分组进行跳绳的练习,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跳绳,看哪组的花样越好越多?教师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发进行跳绳的练习,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和欲望,而课堂的氛围也很快被调动起来了。学生们有的在独立跳绳,让同组的其他学生帮忙计时,他们采用的花样也很多,有单摇的、双摇的、前后摇的、交叉摇的等;也有的同学两个人进行组合跳绳,有面对面跳的,还有并排一人摆动绳的一端进行配合跳的;还有的组两个人在摆绳,组内的其他学生按照顺序依次进入、或者交叉进入进行花样跳绳;还有的学生虽然不会花样式的跳绳,但是他们积极学习其他的学生的跳绳方式,并进行了勇敢的尝试。总之,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跳绳的项目中,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跳绳。这样教师采用创新的理念进行体育教学,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活动的学习中,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了体育教学的目的。

2.2 创新体育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创新体育教学的方法,采用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如玩游戏、游戏比赛等进行有效教学,还应该积极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体育的学习,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在进行篮球这一项目的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软件给学生播放一些NBA篮球比赛的经典画面,如一些灌篮、扣篮等,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篮球视频短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篮球的魅力所在,通过这样的方式积极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欢快的体育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和热情。接着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喜爱玩游戏的特点,将篮球的教学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展开,让学生在玩中更好地体会到篮球的乐趣,从而进行更加有效地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相对站成两排,让相对的两个人进行传递篮球的游戏,并教给学生正确的传球动作、传球姿势,先给学生5 min进行训练,再让学生进行传球比赛,看在规定的时间内哪组的两个人传递地又快又好。最后让传递最差的一组学生给大家讲故事或是讲笑话。这样学生通过玩游戏,更好地训练了传递篮球这一技能,并且通过比赛的方式,加强了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游戏教学这一创新的体育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的学习。

2.3 创新体育评价方式,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