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9: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 体育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的促进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在对中学体育教学研究的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学体育研究工作中常用几种研究方法,希望能对中学体育工作者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所启发。
关键词 教学研究 中学体育 实施方法
所谓的中学体育教学研究是指,为了完善中学体育教学的理论体系、提升中学体育教育的质量、揭示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本质、探索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规律,从而把体育教学实践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着眼点,采用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中学体育教学研究工作,对我国中学学校体育教育水平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 中学体育教学研究的意义
(一) 开展中学体育教学研究,有利于中学体育教育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体育教育在我国开展的历史并不长,体育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仍然是一个较新的教学科目,特别是有关中学体育的教育理论体系还需要人们的不断探索和完善。在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的教学原理和教学方法均来采用于移植于专业的运动训练和普通的体育锻炼,然而中学体育教学活动无论在活动目的、过程实施、活动对象以及活动条件等诸多方面都与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移植于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的体育教学原理和教学方法并不能很好的满足中学体育教学的需要,中学体育教学工作者只有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从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特殊性出发,深入研究中学体育教育理论、不断探索中学体育教学方法,才能创建和完善一套符合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特点的、专业的、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所以说,中学体育教学研究的开展,有利于体育教育工作者正确的认识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特点,有利于克服中学体育教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有利于中学体育教育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二) 开展中学体育教学研究,有利于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和深化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推进,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然而我国的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一直存在理论研究不足、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尤其是体育学理研究和教法研究的不充分,对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是一个很大的制约。除此之外,部分学校在改革时倾向于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然而在将国外的经验运用于中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时,却由于可行性分析和论证环节的缺失,常常导致生搬硬套、食洋不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追根究底,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就是我国体育教学研究工作的不足,因此大力开展中学体育教学研究工作,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科学的体育教学研究能理性的分析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和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形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与我国国情相符的、与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情况相符的教改目标和教改措施,从而有利于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和深化。
(三) 开展中学体育教学研究,有利于中学体育教师执教能力的提升
随着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已经成为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基础保障之一。在中学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学活动越来越多的具备了研究的性质,任课教师的研究能力会直接影响其教学能力的提升。首先,教学研究工作有助于体育任课教师更客观、更准确的认识体育教学实践。其次,教学研究工作会激励体育任课教师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知识。第三,教学研究工作能有效的培养体育任课教师的创造性。第四,教学研究工作有助于任课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顺畅交流,有助于体育教学团队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因此,中学体育教学研究的开展,对中学体育教师执教能力的提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 中学体育教学研究的实施方法
(一)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一种书面的、间接的教学研究方法,是研究的实施者依据既定的研究目的,按照一定的要求设计出若干问题,然后根据所设计的问题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的一种研究方式。问卷调查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即:设计问卷、确定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回收问卷、审查问卷以及统计分析。在这几个环节中,设计问卷是研究实施的基本环节,问卷设计的科学与否会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所以,在设计问卷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所设计的问题的目的性和逻辑性。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关注所设计的问题是否偏离调查目的,是否简洁而明确,是否存在诱导性倾向以及调查问卷的长度是否适宜等问题。
(二) 教学观察法
教学观察法指的是体育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对教学行为的观察来收集研究资料,并据此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方式。教学观察法相对于其它研究方法而言,具有一定的主观针对性、客观真实性以及集体合作性,而且因为教学观察法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自然条件下进行,其客观性和真实性尤为突出,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者都倾向于采用教学观察法来收集研究资料作为研究工作开展的基础。
(三) 测量法
测量法通常指的是借助测量工具对被调查者进行测量,从而获得研究数据的研究方法。在体育教学研究过程中,常常采用的测量方式有物理测量和非物理测量两类,物理测量一般指的是身高、体重、速度等的测量,非物理测量一般指的是体育知识、体育心理等的测量。在采用测量法进行教学研究时,通常应该注意关注研究内容的数量化、测量的效度和信度问题以及所采用的数据处理方式这三个环节,只有科学的处理这三个环节才能保证研究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张跃文.浅谈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12).
[2] 陈琳,李雯婷.浅析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究[J].网络财富.2010(08).
[3] 杨年志,尤冬云.浙江台州市中学体育教学现状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0(02).
[4] 刘洪周.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科学大众.2009(05).
篇2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阶;初中体育;教学研究
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让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条件、享受教育资源、获得教育的效果得到相对的均衡发展,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就是让学生在现有的教育条件、教育资源下得到相对的教育均衡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把教育均衡发展思想应用到初中体育教学中来,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作为体育教师,怎样在现有的教育条件和教育资源把教育均衡发展思想运用到具体体育教学中来,已成了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首要任务,本文将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传统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教师的喜好和特长影响学生的均衡发展。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能在此基础上,灵活的应用与创造新的运动技能。一个新的运动技能形成,必须通过教师用精练的语言讲解技术要领、示范动作过程、学生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过程,而且看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这样就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示范能力,否则很难把示范动作做得很规范,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均衡发展。因此每个体育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总是把自己喜欢的、善长的内容安排的较多。时间长了,势必违反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原则。这种现象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是普遍存在的。
动作技术难示范影响学生的均衡发展。大家都知道,在体育教材中有很多腾空、高速、翻转的技术动作。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也就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这时教师只能反复示范,重复讲解,最终的结果是影响了教学进程,而且,过多的讲解和示范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认识。这也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难题。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运用先进的教育资源——多媒体教学、以学生为根本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均衡发展,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来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手段。运用多媒体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易如反掌。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或把空中动作停下来示范给学生看,这样就帮助学生看清了每个技术细节,更快、更全的建立起表象。加深了对动作的理解,缩短了泛化过程,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二、正确认识教育均衡发展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关系,着力构建能促进学生均衡发展的初中体育教学计划
体育教学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基本途径。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最大的不同点是体育课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来进行,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与技能,并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初中阶段的许多体育项目是需要在室外进行的,初中体育课的大部分授课时间是必须在户外完成的。教育均衡发展思想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教育条件、教育资源、教育效果上均得到相对的均衡发展,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利用现有的教育条件和教育资源获得相对教育效果。教育均衡发展思想的应用虽然没有改变教育过程的实质,但它确实实实在在的改变了教育过程的模式和分析教学问题的思路。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要素。
在制定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计划时要努力体现学生学习的层次性、主体性和创新性。
层次性。学生认识事物是循序渐进的,知识的形成是靠一点一滴。由难到易,从旧知到新知积累起来的,计划的制定就应该体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这一规律,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思维积极性,并显现整个过程,突破重、难点,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均衡发展。
主体性。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是主体性,课堂上始终要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要体现这一点,该用的精心设计、制作,充分运用,不该用的就坚决不用。在教学中,学生就会缺乏思维的空间。
创新性。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均衡发展的灵魂。均衡发展的教学过程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的设计不仅仅围绕知识目标,要让学生面对知识和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努力探索,在不断解决问题的时候培养创新能力。
三、善于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实现是要依靠多媒体教学平台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它的教学场地是需要在室内进行的,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大部分教学场地是在户外,也就是说体育课是无法在室外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从而降低了它的使用频率,使它不能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同时,体育课件的贫乏也使得多媒体的运用受到了限制。那么是不是说多媒体教学就不能在体育课中使用了呢?不,只要使用得当、合理,多媒体教学是辅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教学手段。
中学体育大纲中要求每学期必须要上四节理论课,这些内容涉及了许多体育竞赛知识、生理、心理、卫生知识,这些内容是非常适合在多媒体课堂里上的,以因特网为代表的国际互联网排除了时空及人为因素的限制,这使得学生能够获得大量的知识,从各项体育竞赛的起源到比赛规则,从长跑时出现的极点到运动后的肌肉酸痛,从如何应对比赛失利时的心理状态到青春期运动生理的特点,都能一一找到很好的答案,这不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认为体育课只是掌握运动技能的课程,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也符合目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实质。
在每教授一种体育技能的时候,应该划出一定的课时利用网络和相关课件向学生讲解动作原理和生理基础,把学生对动作的认识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例如,在讲解短跑动作要领时,摆臂动作一直是一个授课难点,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中只能利用教师反复的示范和学生反复的练习进行学习,可是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学生们往往由于平时的习惯很难一下子改过来,从而影响了整个短跑技术的学习质量,但是,假如让学生通过观看网上的一些资料和图片,使他们了解到高级运动员的正确跑姿,通过课件的动画效果了解肌肉构造和动作的生理原理,让学生了解在摆臂过程中,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的最佳运动角度是多少,为什么这样的摆动角度才是最佳角度?它在整个跑的技术动作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体育运动是最讲究感觉的运动项目,当学生明白了整个动作的来龙去脉时,在上技能课时,他就能够自觉的去理解和体会老师的动作讲解而不是单纯的模仿,感觉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整个技能课的授课质量也会得到质的突破。
四、应用动画的教学技术降低学生学习体育难度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篇3
关键词:体育游戏;大学体育教学;实践应用
当前,大学里体育课程通常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很多学生之所以选择这门课程是因为本身对于课程内容感兴趣或者是有所期待,因此能够积极的参与这门课程的学习。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选择体育课程只是因为厌倦了课堂学习,通过相对简单的体育课程来获得必要的选修课学分,因此他们对于体育课程中陈旧的教学方法往往会表现出厌倦感。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进来,大学体育教师需要对体育课程进行必要的改革,而游戏教学法就是一种既能够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游戏教学法还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确立他们积极的品质。
1体育游戏概念和特征
体育游戏主要是指使用游戏的方式开展具备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其目的在于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提升学生兴趣以及基本的活动能力,并且使用锻炼的形式完成游戏的方法[2]。其基本特点在于具备强烈的竞争性、适应性、目的性、趣味性以及教育性[3]。适应性主要是指体育游戏内容较为广泛,每种体育活动都能够成为游戏内容,体育游戏形式多元化,包括了简单的、复杂的、休闲的、剧烈的等,可以很少的适应学生需要;竞争性指的是体育游戏一般都会存在胜负之分,可以充分的表现出集体对抗以及个人竞争,其本身具有的竞争点可以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且怀揣着必胜的新年,不仅要有体力上的竞争,同时还需要涵盖脑力竞争,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潜力;趣味性主要是指将技能、智能以及体育融合在一起,在游戏的各个层面的设置上都要带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使得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比较符合大学生特征;目的性指的是游戏的设置主要是屈从于哪方面的目的,例如竞争性的游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发挥团队精神;教育性的游戏能够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组织纪律等,体育游戏能够表现出学生品质,这也是开展游戏教学的基本要求。
2大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途径分析
2.1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大学生的智力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相对较高,因此,尽量少用一些小学生的游戏,而应该多使用一些稍微要动脑筋并且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要求。在大学生准备活动当中开展游戏教学法,主要是因为很多学生认为传统绕着田径场跑步的准备活动,非常枯燥,对此不感兴趣。但是这种慢跑对于体育教学课前准备非常有必要。因此可以先让学生围着田径场跑一圈,然后再开展相应的游戏教学,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乐在其中,并积极的参与,实现热身与健身的双重效果。2.2在课程实际练习中的应用:体育教学开展的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4],所以,体育教学在大纲中会为学生安排综合素质联系,身体素质练习的难度通常比较下,但是负荷较大,过于枯燥,容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并且会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使用游戏练习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体育趣味性更高。将不同的游戏方法用于素质练习当中,学生情绪会较为亢奋。所以,积极性会随之提升。采用游戏教学法开展身体素质练习,可以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提升素质与增强体质。与此同时,学生在实际练习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运动量,采用游戏教学法开展练习活动,可以让学生情绪长期处在高涨的情绪中,这种情绪很容易产生事故,所以,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控学生的运动量,防止因为学生负荷过大造成事故。2.3在整理活动中的应用:在体育教学活动结束以后,学生需要从课堂学习的亢奋状态转变为安静的状态,此时教师需要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在保证学生积极性与课堂连续性的基础上,实现这一目标。此时体育游戏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体育游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都能够获得极大的放松,可以转移课堂上留存在大脑皮层中的兴奋神经,从而实现身体各部分器官的功能恢复,保证学生能够出于最佳的运动状态。在整理互动阶段,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游戏类型,充分的考虑学生实际需要,以及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对于游戏的智力要求以及竞赛属性都要所有兼顾。结语在大学体育教学当中加入游戏,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胜利发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使课程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同时也可以极大的满足学生师生互动的愿望,使得体育教学更加富有吸引力,提升课程的紧凑感,还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游戏教学是推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形式,是体育教学工作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非常值得在高校中普及与推广。
作者:林涛 单位: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金芬.谈如何激发厌学体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浙江体育科学,1993(4):14-16.
[2]法国兴.小学体育课中如何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新课程:教研版,2012(10).
篇4
关健词 团体心理 体育教学 教学管理
前言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全班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一致,严格地按照教学程序完成教学任务。要想使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一致,教师必须掌握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倾向,即团体心理。掌握了学生团体心理活动规律,对体育教学的科学管理极为有利。团体心理,是指一群人在其同一规范与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行为倾向。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体育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管理过程,即体育教师(管理者)对学生(被管理者)学习行为进行控制调节的过程。因此,团体心理和规律对体育教学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组成的学习团体一般会表现出如下几个特性:
1 模仿模仿
是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摹拟一个榜样行为的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它是由非强制性的外界刺激引起的。这种刺激可以是榜样本身的吸引力,也可以是一定组织的号召。它完全出于个人自愿,没有任何强迫性。如学生在课中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它是由教师示范动作的准确优美等特性所引起的,而不是教师强迫做的。但学生自愿模仿的程度却决定于教师本身的知识吸引力量,即教师的技术水平和教学艺术。教师的技术好,示范动作轻松、优美、自然,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模仿兴趣,否则结果相反。
2 暗示
暗示是指主动实施者对被动接受者的行为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视线接触来与每个学生进行心理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并采用目光注视学生的练习,表达嘉许、提醒、制止或警告;或拍拍学生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暗示同意。而学生对于教师的行为作出反应,如停止讲话,不做小动作等,都是接受暗示的表现。
3 从众
从众是个体在团体舆论压力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团体保持行动一致的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如不愿上体育课的学生,迫于全体同学都要上体育课的要求,也只得勉强上体育课。判断个体是否从众,从众多现象中可以归纳出四种不同的情况:①表里一致的从众;②表从里不从;③里从表不从;④表里一致的不从众。由于从众表现的复杂性,体育教师要多做细致的调查工作,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体育教学,才能防止学生中出现表从里不从的抵触情绪。
4 服从
服从是按照他人意志,团体内部行为准则或社会规范来约束行为,以求与团体保持行动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这是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按照体育教师的指挥做各种练习,都是服从的表现。服从分为自觉服从和违心服从。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安排的一些练习虽然不感兴趣,但迫于课程规定性和教师的威严,还是违心地服从了。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多了解学生的体育爱好,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年龄和性别特点以及技能水平有针对性地安排练习,使学生自觉地服从安排,认真锻炼、学习。这样,不仅能沟通师生感情,而且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和锻炼,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团体心理规律,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学生引导工作,促使全体学生行动一致,保持团体的整体化。
4.1 让学生明确体育教学的组织目标。
体育教学是为使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自我锻炼的能力而进行的。只有让学生明确了体育教学的组织目标,他们才会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联系在一起。当学生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获得了个人需要的满足和个人的发展后,学习团体中的学生之间就会产生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心理凝聚力,就会共同来支持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管理。
4.2 建好良好的团体规范
团体规范是指团体确立的行为标准。团体成员都须遵守。它可能是正式规定的,也可能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它的作用是使其成员在心理上形成一种不被自己意识到的约束力。在团体规范的约束下,成员之间的态度、情绪和行为会发生彼此接近、趋同的类化过程。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积极的措施来形成良好的规范。如建立课堂教学常规等。也可对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好的行为倾向经常给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才能形成积极的团体规范。只要形成了积极良好的团体规范,学生的行为就容易产生积极的类化,从而形成学习团体的整体化。在形成良好的团体规范的同时,要注意防止学生中出现消极的团体规范,如厌恶上体育课等现象。以免影响良好的团体规范的建立。
4.3 形成积极的团体压力
团体压力是指个体在团体内部与多数成员认识和行为发生分歧时,从主观上感受到来自多数成员的精神力量,从而迫使个体放弃个人的意愿以求和团体成员取得统一。其目的是迫使个体从众。它是利用团体成员归属与交往的需要,造成个体担心受到孤立、排斥和唾弃的心理气氛而实现的。但作为体育教师必须看到团体的压力的两面性,即来自团体的压力和舆论是正确的,就能产生促进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实现;如果是错误的就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维护正确的舆论,以促使学生与体育教学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的认识。切忌学生中正确的意见被不正确的团体压力或相应的从众行为所压抑。
4.4 保持高度的团体内聚力
篇5
一、教师参加培训,从而提升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在当今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自身掌握的体育知识仅仅能够实现一少部分学生的要求,然而,在不断发展的知识经济影响下,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较难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定期参加培训,从而丰富自身其他方面的知识与培养自身能力,进而在教学中变得游刃有余。并且,教师应当不断总结体育教学的经验和教训,进而完善体育教学存在的缺陷。与此同时,学校应当严格要求体育教师的招聘工作,不但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学历,而且还应当把握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任用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精英与人才,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二、坚持以学生为核心的原则,重视所有学生的发展
传统意义上体育教学模式的主导是教师,并且以体育教材作为核心,尽管如此的教学模式让教师感觉较累,可是学生也缺少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低下。而新课改的教学中心思想与宗旨是推动所有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作为引导,重视所有学生的发展,让所有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获得发展与锻炼。教师要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是明确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学生由于生长环境与体质存在差异,因此在学习和掌握体育技能上是不同的,教师应当正确看待这一系列的问题,结合各种现状设立清晰的教学目标,科学地组织体育教学知识与训练,以使所有的学生都具备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二是应当重视学生的实际要求。针对体育运动的要求来讲,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情感感受,积极地创设条件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大大提高体育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三、提高学生的体育训练意识
目前,尽管教师也较关注体育课,可是学生的体育训练难以实现理想效果。一些学生尽管也参与体育课,可是很少参与体育锻炼,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此,教师应当让学生增强体育训练的观念,并且给学生创设体育训练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应当从以下两点做起:一是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虽然体育教学需要训练体育技能,但是少不了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应当以此为契机,为学生渗透体育训练的理念,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体育学习态度,增强体育训练的观念。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训练,才可以达到理想的体育教学效果。当然,教师能够由正反这两个方面引导和启发学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体育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以及体育训练有利于自身的学习和发展。如此学生才可以真正地相信教师,从而爱上体育运动。二是教师应当注重平时的体育测试。只有给学生施加压力,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针对一部分体育技能的训练,除教师的讲解,教师还应当以测试作为主要方式,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并且在进行比较之后,学生才可以具备更加充足的学习动力。
总之,体育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与身体素质的提
升。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务必借助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且让学生增强终身的体育训练观念。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在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渗透体育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从而使学生的整体体育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字】小学体育 游戏教学 体育教学
一、引言
小学生因为其年龄小,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十分的强,可以通过游戏的过程学会很多东西。如游戏中通过模仿各种社会角色,让小学生学会如何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通过遵守游戏的规则,去了解做事情的规则。一些好的集体活动,学生在进行参与的过程时,可以互相配合帮助,一同游戏,对于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也有很大益处。游戏最显著的特点是学生在进行游戏活动中,身体可以得到锻炼,有利于学生强健体魄,促进身体发育。由此可见,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作用巨大,因此,研究运用游戏进行小学体育教学对于培养新时期青少年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二、小学体育游戏的类型与特点分析
适合小学体育的游戏的类型很多,根据日常教学活动的总结,可以简单的进行一下分类,比如趣味性游戏,内容往往生动有趣,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捉迷藏,滚铁环,打陀螺等就是这类游戏;还有的游戏就带有很强的情节性,要求学生去扮演角色,随着情节的推动去参与表演,如“过家家”等。竞技类游戏是大家都比较乐于参与且相对有挑战性的游戏。在进行对抗中,培养学生客服困难,用于拼搏的精神,在争取胜利的过程中享受乐趣,比如拔河、跳绳等游戏就比较适合小学体育教学。淡然除了上述游戏之外,还有包括拼图与棋类游戏在内的益智游戏。这些体育游戏都可以通过老师创造性的拓展游戏内容,既要符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又要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集体意识等,这些都需要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去不断的探索和总结。
三、小学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探究
1.示范演示,结合情景进行教学。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老师可以先进行讲解与具体的演示,让学生建立起来基本认识之后,再让学生尽心模仿的练习,比如在进行滚铁环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先进行滚铁环动作要领的讲解,再进行一次演示。让学生建立起感性认识之后再自己进行练习。同时在进行小学体育中的游戏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情景教学方法的运用。比如在进行跳绳游戏动作要领的时候,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将跳绳的动作进行分解,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学生进行花式跳绳的练习的时可以适当的播放不同的背景音乐,营造良好的情景。
2.启发教学,树立快乐体育理念。启发式教学是小学体育可以经常去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学生的不同阶段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进行“三人四足”跑步比赛的过程中,教师在进行方法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设疑、诱导来启发学生分析问题,从而获得合作协同的体验,增进学生的团队配合意识。在进行游戏讲解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语言的风趣幽默,同时要注意站立的位置要能让学生都可以听的清楚,在示范过程中,学生都可以看得见老师的示范动作;同时注意游戏的讲解顺序,以学生容易接受的先后顺序为宜,如游戏的队形,游戏的规则。同时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意识的教育以及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注意动作的标准性,让学生一开始就学会标准的动作,树立起来游戏的信心。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鼓励,适当增加趣味性游戏,让大多数学生都能感受到游戏的快乐。通过体育游戏,小学生可以在快乐中感受体育课的魅力,以达到强身健体,树立起终身锻炼的目的。
四、小结
目前,小学体育已经逐渐淡化其竞技性,而将培养学生树立终身锻炼与培养健康体魄作为目标。这更体现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中受益的思想。体育游戏是历经多年传承下来的经典游戏,对于学生体能开发,智力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小学体育教学将游戏纳入教学环节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体育游戏也有助于发扬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优秀体育游戏项目,而更为重要的是,体育游戏本身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也会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关于体育游戏教学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随着学校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大家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掘以及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体育游戏毕竟在以后的体育教学中发挥越来越打作用。
参考文献:
[1]施海燕.农村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7).
[2]张玉英.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以芜湖县农村小学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09(09).
[3]魏孟田,高前进,及化娟.农村小学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河北省农村小学学校体育现状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4).
篇7
长时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是十分狭隘的,认为身体没有生病、没有损缺便是健康,更多地把健康与身体、生理健康完全等同起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现代健康观对健康衡量的标准不仅仅是指四肢健全、无病。除身体本身健康外,还要求精神上有一个完好状态。目前多数学者同意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安宁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个定义明确地告诉我们,健康包含生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健全)、心理健康(心理没有问题与疾病)、社会健康(个体具有正常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只有具备这三种健康者,才是真正健康的人。中学时期,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同时又是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在身心两个方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进而影响和支配他的社会行为。针对中学生的特点,结合健康的内涵,从教育的因素来理解,健康教育应该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健康的愿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它包含健康知识、健康态度与健康习惯的教育。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来理解,健康教育是指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水平的教育。它以人的健康的整体性和发展性为特征,使体格和人格相统一,促进人的身体、精神、情感充分和谐的发展。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体育为生活方式的调节手段,注重体育对人的内在影响,在运动过程中追求精神升华和人格的完善,在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中达到挑战生活、驾御生活的目的。体育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体育的科学性教育和体育的文化性教育,注重对体育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和创新。
2目前学校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形式化倾向严重。在我国大部分中学里,尽管也在进行健康体育的改革和实践,但是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其实很多的中学体育锻炼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过是形式的东西,走走过场罢了,从前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案、备课方法却还在原版套用。对中学体育健康教学的检查考核工作没有科学规范的体系和标准是主要的问题。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评价也仅仅从一些中学体育管理部门的工作汇报作为评价的依据,没有到基层和教学第一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缺乏真正的科学教学评价体系作为工作依据。同时,中学体育健康观念的对象过于单一化,缺乏全面性,没有真正全方位地转变中学体育健康教学思想。
(2)传统的中学体育的教学观念与认识没有真正转变。由于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仍然还在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对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负面影响较大,教学指导思想不够端正,学生被束缚在应试教育的怪圈内,“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普遍存在。同时受“重竞技成绩,轻学生体质”的误导,“重竞技轻普及,重课内轻课外”,“重尖子轻全体学生体育”的现象严重,一条竞技运动技术结构的组成贯穿于大中小学体育教材之中。导致了中学体育教学总是片面强调以传统体育知识技能的课堂教学和教师为中心,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性活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大部分学生体质的增加、健身意识的形成、健身能力的培养、健身文化的陶冶、健身习惯的养成往往被忽略,更影响了中学生个性、人格、尊严、价值及社会生存和适应能力。
(3)教学方法陈旧。当前,制约中学体育健康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学方法改革滞后,仅仅只是从形式上进行了简单的改革,没有将体育健康教学落到实处。体育教学过程变化不大,单一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显得机械、呆板、没有活力,课堂气氛较差;同时由于过分地强调“统一”,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体育课缺乏生机。3中学体育健康教学的对策
3.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我们认为,只有加强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全面的健康,他们才会精力充沛、信心百倍地去接受各种教育;反之,如果忽视健康教育,学生的身心问题与疾病很多,那我们的教育就很难获得预期的效果,达到既定的目的。我们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教育家们一直倡导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由于受升学考试的压力,现实中许多中学的教育仍然以高考作为指挥棒,考试成功与否逐渐成了评价教师、学生、学校的主要标准,致使应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的基础教育,在现实中变成了以考试内容为教学内容、以考试成功为教育目标、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应试教育”。作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中学体育教学只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与任务,必然要受到社会整个教育观念的影响与冲击。由于智育培养一直处于优先侧重发展的地位,中学体育工作被置于整个学校工作的次要位置,致使人们思想上对体育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更有些人把体力劳动等同于体育。在这种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中,体育教学中的健康教育只会成为一句空话,流于形式。
3.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1)对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置,并用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实验和论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学的一线去解决问题,使中学体育健康的教学有自己规范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的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施和设置,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建立不同的内容体系,以便进行不同的考核,避免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导致的“吃不饱,不够吃,吃不消”的现象。
(2)把体育技术的教学和健康知识观念的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进行健康教育,用教师的言传身教,用自身的体育健康思想去教育人、感染人、影响人,从而让学生树立自己的终生健康体育的思想。结束单纯的体育健康理论课教学,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健康意识知识的活动,而不是单纯的为了讲“理论课”而上“理论课”,从根本上推动学校素质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3)建立科学规范的体育健康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实践建立优化的教学方法体系,优化的教学课程体系。优化的教学内容体系需要高索质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来实现,因此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待遇也是一个必要的措施。
体育健康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要通过教学指导思想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和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等,构建各阶段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课程模式保证学校健康教育纳入正轨,向普遍化、专业化、现代化、本位化、本土化方向发展,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体系。
篇8
一、转变观念,以正确的体育观指导教学
首先,教师要克服“体育就是传授技术”的观点,充分考虑体育的教育功能。在体育课中,一定的运动量与运动负荷是必需的,同样,体育技术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但是我们要抛弃以往那种“技术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体育课育人、育心、育体的作用,否则,教学改革也只是表面的繁荣。其次,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有些学校中,教师只关注那些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对于其他人则是任其自由发展。这种做法与体育教学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宗旨是相背离的。再次,有的教师认为体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殊不知,如果对运动量的要求过多,就很难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教师要重视体育的综合效用,从学生的各个方面以及教学的各个角度出发,实现体育教学的全面改革,使体育的综合育人效应得到有效发挥。最后,教师不能将目光只放在操场上,要扩大视野,将体育锻炼的空间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操场的活动范围很小,而且一些较为宏大教学目标也无法在操场内展开。因此,教师要从多种渠道和环节中发展体育,让体育的空间得到拓展,逐步走向社会,走入家庭。
二、体育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一)体育课也要不断创新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入感情的培养。小学生的心理敏感而脆弱,因此,教师要多考虑学生的心理,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关心和尊重每一个位学生,为体育课建立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当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了错时,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不可对学生有辱骂、责打的行为。以我班的小林同学为例,他是一个精力旺盛、性格活泼且有点淘气的学生,尤其是到了体育课上,他更是撒欢似的不停地跑啊、跳啊,我多次制止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他就是这么停不下来。有一次,我把一枚大拇指印章带到了体育课堂上,并对小林说:“老师这里有一个大拇指,哪个小朋友遵守纪律老师就会给哪个小朋友一枚印章,你想要吗?”他激动地点了点头,眼里满是渴求的神采。我接着说:“老师跟大拇指说好了,只要你上课的时候好好表现,遵守纪律,老师就把大拇指送给你,你对自己有信心吗?”“有!”说完他就赶紧跑去站队了。
(二)以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升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中,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是学生在新的时代所必须具备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以思维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对创新施之有法,能够牢固掌握活动方法,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如二年级学习立定跳远时,课前我带学生一起做纵跳练习。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就以几个小动物进行导入:“大家都见过兔子和袋鼠吧?你们知道他们都是怎样跳的吗?”学生纷纷举手想要回答我的问题。有的学生甚至边跳边说:“老师,他们是这样跳的。”说着便模仿起了兔子和袋鼠的跳跃方式。其他学生也在一旁笑着说:“对,就是这样的!”有趣的动物跳跃很快就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我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一个小组模仿小兔子跳跃,一个小组模仿蚂蚱跳跃,一个小组模仿袋鼠跳跃,并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曲欢乐的音乐。合着节拍,学生快乐地跳着。有的学生不满足于一种跳跃方式,就自己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跳法。一曲完毕,我带着学生一起玩“动物跳”———给学生戴上各种动物的头像,分别记住自己和其他人的头像。戴兔子头像的学生边跳边说:“兔子跳,兔子跳,兔子跳完袋鼠跳。”戴袋鼠头像的学生跳着说:“袋鼠跳,袋鼠跳,袋鼠跳完猴子跳。”在欢乐的氛围中,学生不仅完成了纵跳的练习,还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简单的活动很容易就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让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为立定跳远的学习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三、体育教师要“求特”创新
体育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多年来学校非常重视体育教研组的建设。建立了由主管教学校长负责,主任具体指导的管理体制。并由教研组长带头,坚持名师工程,努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校还认真贯彻落实教师培训战略,开展大练基本功活动,继续抓三个层面,即年轻教师———塑形工程;学科管理层面———名优工程,积极开展师培活动,坚持导、练、压、赛四条原则,即多方指导、加强训练、适时加压、开展竞赛、促进中青年教师成才;学科带头层面———攻坚工程,即树立典型,创设条件,鼓励教师冒尖。
四、体育教学充分发挥群众体育活动的基础作用
篇9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意义
1.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体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其他潜能,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主动学习是学生能够自发地参与到学习中,自主汲取知识;被动学习是学生需要在外界作用下才去学习知识,主要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机械性地学习。前者的效果要比后者好很多,所以说,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能够增强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3.能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
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兴趣可以唤起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能够让学生把体育锻炼当成一种习惯。如果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既能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又能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具体方法
1.让体育课堂丰富多彩。
传统的体育课堂内容比较单一,而且呈现两极化趋势,要么是“自由活动”,没有明确教学内容,要么是技术性特别强,并不适于所有体质的学生进行训练。所以,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要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基本学情,可选择同一节课有两项或者两项以上的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让课堂丰富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教学模式多元化。
体育课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一般情况下是教师一边讲授一边演示,演示完毕,学生开始训练。学生的体育基础不尽相同,学习能力也有差异,学生很难完全看清老师的演示。所以,体育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体育学习和其他科目一样,也是需要预习的,所以教师在一堂课结束后,要布置下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进行课下了解。待下节课上课时,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并且很多学生课下学习了相关知识,课堂教学效果会很好。学生学会了相关技能,自信心增强了,学习体育的兴趣也就有了,自主学习的观念也就建立起来了。
4.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先导。
兴趣引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总体学情特点,制订适当难度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并且让学生能够通过一定的学习取得相应的学习成果。学生会以此为动力,更加热爱体育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增加课程难度,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加深教学内容,提高课程难度,达成最优教学目标。
5.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其他课程一般有课堂小测验、单元测验、阶段性测验、期中期末考试等等,体育课也可以借鉴这些评价方式,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过程。另外,像学习心得这类作业,体育教师也可以布置下去,并对其作业进行客观评价,这样的好处是能提高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加深学生对体育的理解。
6.增加体育课比重。
篇10
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在课上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及对教学工作的配合度。不同地区的教学条件差异很大,学生的情况也有很多的不同,这意味着能开展的教学活动也随之会有很大的出入。客观因素是人为难以改变的,作为教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最大化地发挥教学的作用。找到学生的兴趣所在,有针对性地教学,可以事半功倍。小学生有很强的从众性,要让一项教学活动被学生接受很简单。在开展教学之前,找出几个可能对此感兴趣的学生,一但能在一部分学生之中有效地开展,其他学生自然而然地会被吸引。如果学生实在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可以采取一些激趣措施,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着手。小学生对体育知之甚少,所以对体育课的兴趣纯粹属于个人喜好,学生觉得有趣就喜欢,觉得无聊就不愿意上。所以教师要尽量让自己的课堂显得更加有趣。由于小学生的服从性都很好,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判断出自己的教学是否受欢迎。所以教师要和学生打好关系,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的建议是教师进步的指路牌,教育本来就是要迎合学生,满足学生的一些需要。硬逼着学生上他们觉得无聊的课,只会让他们感到痛苦,很不明智。
2.开展游戏教学
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学,是小学体育课堂中比较常见的做法。小学能开展的正规体育项目教学的限制因素太多,要大规模、长期有效地开展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教育工作者就将各种体育游戏引入到了教学中,而这确实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开展游戏教学需要带着明确的目的性,为锻炼学生而进行。学生的需求是教师在选择游戏项目需要考虑的因素,游戏的训练效果必须明显。体育课上开展游戏活动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锻炼身体的机会,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娱乐。当然娱乐是游戏教学的主要作用之一,也是在小学体育教育中深受欢迎的主要因素。学生天玩,游戏教学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帮助很大。教学用的游戏形式不能一成不变,要有一定的创新。像丢手绢、老鹰抓小鸡这样的游戏已经是很老套的游戏了,学生玩一两次还好,时间一长很快就会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尝试根据实际情况对游戏做出一些改变,让游戏看起来很新奇。在创新的时候,要注意游戏规则的简单程度,还要保持游戏的趣味性。游戏规则不能很复杂,要让学生能快速理解和记忆。如果设计地过于复杂,会让游戏的进行很不流畅。趣味性要保留,最好有所增强,这是游戏教学的优势所在,万万不能丢失。
3.关注安全问题
无论什么时候,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的人身安全也是格外重视的,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的因素都要及早清除。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都很弱,在面对危险的时候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行动能力,很容易受到伤害。作为体育教师,有责任在上课期间保护好学生的安全。很多隐患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导致相应的预防措施不到位,安全事故得不到有效地规避。像为常见的教学设施的老化问题,学生使用一些老化器材的时候容易因为器材的突然损坏而受伤。虽然这样的情况很少发生,但这样的隐患却广泛存在。教师在上课期间一定要维持好课堂纪律,保持对学生的关注,控制好学生的活动范围,不能让学生脱离自己的视线范围。在没有教师监管的情况下,学生受伤的几率大大提高,很容易发生险情。因为学生不清楚自己做的事是否有危险,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在组织学生进行某项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其强度是否是学生的身体条件可以承受的,不能给学生带来运动性的身体组织损伤。时刻牢记安全的重要性,学生的人身安全是重中之重,一但发生事故,有效的体育教学将无从谈起。小学体育教学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我们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注重教学质量,以高标准要求自我。小学体育在升学考试中不计分只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不代表它的重要性不及语数外。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体育,它和德育是并驾齐驱的,容不得丝毫的大意。
4.结语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