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方式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9: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教育方式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088-0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着变化。家庭教育不再只是私人的事情,更是整个社会共同关心的事情。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帮助家庭教育、尤其是农村的家庭教育是时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需要。
一、社会支持的概念界定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人类的生存是在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的关系中发展的。相互支持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社会支持才作为专业术语被提出来。对社会支持这一概念的界定在学界至今为止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不同的学科都从自己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本文所采用的概念是社会学上正式的定义,认为社会支持是指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的总和。
社会支持所涉及的范围既包括物质上的援助,也包括精神上、心理上的援助。支持的来源可以是家庭的支持、朋友的支持、政府的支持、社会团体的支持等。进入21世纪,社会支持这个概念被广泛地运动到实际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弱势群体的帮助不仅仅是某方面的单向关心和帮助,而应该是一种社会行为,是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的过程。
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顾名思义指的是社会为了给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以保护和帮助儿童为目的的,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方面知识(包括教养方式、教育观念等)的活动。因此,“一切为了孩子”是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社会支持农村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会支持家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家庭是社会的一部分,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并开始研究。家庭教育也逐渐从过去的“私人”的事情、“内部”的事情而转变为被社会关注。的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把握着教育的方向,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取决于家长的意志,家长有选择权和决定权,因此,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特点。家长的教育能力、文化素养、教养方式都会影响到家庭教育的实际效果,要想充分地发挥家庭教育在培养人方面的作用,社会有责任对家长给予科学的帮助和有效的指导。
此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近年来专门研究家庭教育的领域也越来越科学、细致地对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论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足够的能力可以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的指导。
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不再只是个人的事情,而是社会共同的事情。教育孩子已经不只是家长或者学校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事情。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农村家庭教育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团结起来,形成教育合力。
(二)社会支持家庭教育是家长的需要
1.农村家长家庭教育观念淡薄,需要社会支持。在对农村家庭教育观念一项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农村家长家庭教育观念淡薄。当问及“您认为家庭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是什么?”时,64%的家长认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场所,家长的作用就是给孩子提供上学的机会,让孩子接孩子好的学校教育,在家庭的教育并不重要。当问及“你认为家长在孩子一生中的作用?”时,58%的家长认为,孩子小的时候需要父母提供吃、穿、用、资金等帮助,等长到了就不需要家长了,家长也管不了孩子那么多了。
调查中还发现,对于孩子的成长,62.3%的家长是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是否优秀。而对于孩子的情感、社会性的发展的发展关注较少,他们认为情感、社会性以后长大就学会了,没有必要专门学习。
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投资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家长愿意为孩子买学校规定买的书籍,如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等。极少数家长会选择其他的书籍,他们认为买那些“乱七八糟”的书只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
可见,在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是一种普遍现象,需要得到各方的支持和帮助。
2.农村家长教育方式简单,需要社会支持。在调查中,当问及“当孩子犯错时,你会怎么做?”,62.3%的家长选择严厉批评,只有5%的家长选择摆事实、讲道理,让孩子明白。除此之外,当问及“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时?”,家长普遍茫然。可见,在农村家长的理念中,教育孩子的方式非常简单,而且常常以严厉的方式解决问题,常常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也不去了解孩子心理的真实愿意。
当问及“您现在的教育方式是从哪里学来的?”绝大多数家长谈到是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学来的,只有大约5%的家长谈到了从电视、网络、朋友那里学来的。可见,家庭教育的方式在农村家长的观念中依然是自己家里的事情,当遇到实际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向社会求助的意识。
当问及“您是通过什么方式影响孩子的?”,56.4%的家长选择了言传身教,认为必须要让孩子“听话”,家长才有威信;23.4%的家长选择了以身作则,15%的家长选择了赏识教育。当我们和这些家长进行进一步访谈时,结果是令人吃惊的,家长选择了“言传身教”的比例很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并非如此。一位家长说:“家长可以犯错,孩子不行,因为孩子还没有长大,要从小树立好习惯,所以,对孩子要严格。”
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孩子的。家长的表情动作、言谈举止、学识、态度等都会给孩子留下终身的影响。可是农村家庭教育的教养方式却实在令人担忧,亟需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
3.农村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不和谐,需要社会支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与子女的沟通是非常少的。当问及“您与孩子聊天时会聊些什么内容?”时,68.5%的家长认为聊天最多的内容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只有13%的家长会主动问及孩子的情感、心理方面的想法。进行深度访谈时,我们走访了几个家庭,发现家长们普遍比较困惑的问题是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聊天。除了学习成绩之外,不知道聊什么好。因此,家长并不知道孩子内心的想法。
由此可见,教育孩子需要家长的耐心和细心,仔细观察孩子平时的一举一动,来了解孩子是否需要帮助。家长要根据自己子女的性格特点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才能让孩子们从心理感受到被尊重,从而愿意和你成为朋友。
在农村家庭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留守儿童”,他们通常是被爷爷奶奶或者亲戚来监护的。孩子的父母为了生活常年在外打工,常常用金钱补偿的方式弥补作为父母的愧疚。这部分家庭家长和子女的沟通问题更为严重。关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农村留守儿童要想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必需要得到社会的帮助才能真正实现。
(三)社会支持家庭教育是借鉴别国的经验
社会支持家庭教育是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世界各国都有探索和尝试。例如英国在中小学设立了家政科,专门为家长排忧解难。美国在职业学校内设置了家政师范,前苏联建立了专门的家长大学,为广大家长传授育儿知识。这些机构的设置就是为了开拓家长的视野,学习更科学的方法。国外关于社会支持家庭教育的尝试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这些方法在促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在我国也应当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帮助农村家庭教育,这不仅是家庭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社会支持家庭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一)加强政府支持,改善农村家庭教育状况
加快立法进程,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强有关家庭教育的立法。法律是国家干预和管理的手段,加强家庭教育立法就是为了从法律上确保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特别是针对农村的“留守儿童”,更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加以保障。例如根据我国就近入学的原则,儿童上学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否则就需要交昂贵的费用。我们呼吁政府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儿童的教育问题,取消择校费等非户口所在地学校的赞助费,让孩子公平地选择学校。
其次,要成立专门的家庭教育培训机构。由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的领导组建领导小组,吸纳广播电视台、科技局等有关人员成立监督小组,负责监督、协调和保障培训机构的工作。
建立培训机构首先必须建立一支专门专业的教师队伍。政府部门可以调动全市、县、村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成立专门的科研组,针对当地的实际问题,运用专业的知识进行解答。教师队伍应当定期进修,或者政府部门要定期请专家学者到当地讲学,以普及家庭教育的知识。教师在上岗前要培训,实现“持证”上岗。这样才能确保留守家庭教育支持体系的有效性,才能对各地家庭教育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二)调动学校力量,提升农村家长的素养
学校是儿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监护人学习育儿知识的主要途径。为了帮助农村家庭教育健康成长,学校应该发挥自己独特的价值。学校应当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培养教师积极的情绪接纳留守儿童,给孩子们创造宽松温暖的环境,使学校可以成为孩子喜爱的地方,老师成为孩子心灵的伙伴。此外,学校还应当建立定期家访制度,经常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状况。只要家校合作起来,就一定能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发挥社会团体和民间力量,建立农村家庭教育的有力保障
家庭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还可以发挥各种社会团体,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会慈善机构、各种宗教团体、社区服务、社团;还有一些民间力量,如各种类型的基金等都是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的力量。这部分力量可以弥补政府和学校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支持方面的空白,特别是一些社会服务与保障机构,能有效地调动公民参与,促进社会资源的整合。
另外,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我们可以利用电脑、电视、网络、手机等对家庭教育提供宣传:包括家庭教育知识如育儿观念、教育方法、疑难解答等;可以提供专门的咨询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地点、收费等;可以宣传政府的政策和法令;媒体可以通过表彰优秀案例、先进事迹等与家长进行经验交流。总而言之,媒体的参与将更加有助于推动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有助于营造学习型社会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郑益乐.社会支持家庭教育的途径与策略[J].学理论,2011(9):53-54.
〔2〕殷世东,朱明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06(2):14-16.
篇2
7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内容涵盖面广,知识结构宽,跟原来想象的还真是不同,而且很有料,还是有些震撼的,也对家庭教育指导师思维里的印象有很大的改观。
首先对家庭教育的概念有了更系统的了解,通常我们所理解的都是狭义的定义,广义的则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实施的一种教育。同时也清晰了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职责范围及具体工作内容。特别感到震撼的是吴干老师指出作为家庭教育指导师,我们首先要幸福,活出自己的本真,把家庭教育理念方法内化在心中,成为自己的灵魂,带着自己的幸福传递给他人。就是我们在PD里面常说的,我们要活出PD,自己先成为那样一个人。还有那句"你的富有不是你的口袋里有多少东西,而是你能拿出多少东西来给别人。"我们需要成为一个桥梁,帮助孩子和父母同时学习成长,让这种氛围在回归家庭后得以延续。家庭教育是基石,家庭教育要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无论整体大环境是怎样的,我们都需要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引导家长关注正面,而不是盯着问题限在那里抱怨指责,要看到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善,可以帮助解决问题。
作为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师,我们首先要完善自己,有科学、系统、先进的知识体系;正确、适当、有效的实践方法;健康、平和、积极的身心素质;同时有自己的目标,知道我是谁,我能够做些什么,我已经具备哪些知识,哪些方面需要完善,建立自己的体系,通过实践,成为自己的智慧。不是面面俱到,有自己擅长的一面,精细化,透彻化。特别是十六宫格的使用,让自己清晰的知道能给出什么,哪里需要补充完善,合理优化,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对于家庭教育的指导,我们可以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根据其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及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借助比如绘本、一些活动等载体,有针对性的指导。作为家庭教育指导师,我们需要引导家长、启发他们的智慧,而不是告知、帮助其解决具体问题,必须是家长有意愿改变,帮助他探究问题背后的根源,疏导接纳他们的情绪,帮助其调整教育理理念,增强正向的信念,陪伴、倾听、引导和支持到他们,树立自己的工作界限。从指导到辅导到引导再到自导自引,更要做到知止和客观。
越学习就越感觉自己还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自己在某些方面只有一个概念,需要细化的地方还有很多。关于具体案例的解决方案,大致上有了一个轮廓,分析原因给出建议,然后一些具体的指导方法,比如目标倒推法、代币管制法、舒尔特方格以及一些测评表格等,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案例当中。在建立咨询关系时,尊重对方,表达热情,真诚的情感反射,关注积极正向的关系,不被对方给带走,进而明确主要问题是家长、孩子还是亲子关系的问题。在家庭生活中,关系大于一切,对错并不重要,引导家长从错误中看优点,积极的行动最重要。家庭教育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的教育,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亲子关系的质量。罗森塔尔效应、阳性强化与赋义、情绪ABC理论又启示到如何运用到应对策略中。
篇3
浙江省 新市民子女 家庭教育
一、研究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大量的新市民涌向浙江发达地区,他们的子女随之也来到城市。由于家长工作频繁流动及家庭变迁的特点,这些新市民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亟待研究。
1.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本研究主要以浙江省新市民、新市民子女、新市民子女的教师三个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新市民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研究中的“新市民”是指在城市务工的农民。本文涉及的“新市民子女”是指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随进城打工父母在城市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少年儿童。本研究中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子女持续不断的、自觉或非自觉的教育和影响。
2.研究思路及意义
在研究思路的设计上,主要分为以下四个过程。首先,在概念上界定好相关概念和研究范畴;其次,从家庭教育的不同维度对新市民子女家庭教育进行调查研究;再次,探讨新市民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最后,为解决城市化进程中新市民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提出对策。
3.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文献阅读归纳和访谈结果的基础上,采取问卷调查法。问卷共分为三个版本A、B、C,分别是家长问卷、学生问卷、教师问卷。通过excel表格初步整理数据,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问卷数据分析。对于主观题以及问题分析,采用焦点小组和卡片法,进行分析和汇总。
4.问卷背景情况
本课题问卷研究涉及全省11个地级市,总计发放问卷3192份,收回问卷3049份,总回收率为95.52%。剔除无效问卷94份,总有效率为96.91%。其中收回学生问卷1222份,剔除无效问卷共得1206份问卷,有效率为98.69%;共收回家长问卷1187份,剔除无效问卷共得1128份问卷,有效率为95.03%;共收回教师问卷640份,剔除无效问卷共得621份问卷,有效率为97.03%。
二、新市民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本研究从亲子关系和期望、家教关注的情况、教育子女的方法等维度对浙江省新市民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
1.亲子关系和期望
(1)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人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关系,是影响人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调查发现,浙江省新市民子女家庭家长和孩子对亲子交流的看法比较一致,有32%的家长和27%的学生认为家长经常与子女交流沟通,有19%的家长和23%的学生认为家长很少与子女交流沟通。当学生有烦恼时,寻求倾诉对象的情况如图1所示。在学生在有烦恼时,有半数(50%)学生会向同学倾诉,其次有31%的学生会选择同父母倾诉,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16%)从不跟别人说自己的烦恼,只有极少数(1%)学生会向教师倾诉烦恼。这个结果说明,家长和教师需要同学生增进了解和信任。
(2)对子女的在校期望。通过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学生眼中家长对自己的期望以及教师眼中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三者的比较,有64%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全面发展,有10%的家长希望孩子的成绩好;在学生眼中,有58%的学生认为家长希望自己全面发展,有21%的学生认为家长希望自己成绩好;从教师角度分析,有32%的教师认为家长希望自己子女成绩好就行,只有25%的教师认为家长希望子女全面发展。由此可以发现,在对子女的期望上,家长和学生的态度比较一致,而教师和家长的看法有较大差异。
2.家教关注情况
(1)家教关注的重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最关心孩子的情况如表1所示:在家长看来最重要的是孩子的行为品德(29%),其次是身体健康(25%),学习排在第三位(18%);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他们认为家长最关心子女的学习(56%),其次是身体健康(19%)。学生与教师的认知倾向比较一致。在关注重点的选择上,三个群体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2)家长对子女学业辅导情况。从教师问卷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家长对子女的学业辅导不够重视,认为家长非常重视孩子学业辅导的只有3%;而且,有26%的教师认为家长重视但无能为力,说明家长有辅导子女的愿望,但受到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
3.教育子女的方法
(1)子女犯错时的教育方法。大部分教师(64%)认为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会以打骂的教育方式为主,有20%的教师认为家长会以讲道理的教育方式为主,也有1%的教师认为家长会以纵容的方式为主,有5%的教师认为家长放任不管。
(2)教育子女的困惑。从三份问卷的联合分析发现,教育子女最大的困惑时缺乏良好的教育方法。如图2所示,许多家长(47%)认为最需要的帮助是教育方法的指导;有41%的教师也认为家长在教育子女时缺乏正确教育方法的指导;大部分学生(53%)认为最希望得到的帮助是父母教育方式能够得到改善。由此可知,新市民家长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家教方面的缺陷,并且渴望得到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
三、对新市民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讨论
1.亲子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
篇4
[关键词] 人力资本理论家庭教育人力资本投资
自从人们接受总括性资本概念:资本包括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对人本身的投资就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来讲,有三类:政府,企业和家庭、个人。经典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大多注重正规教育和培训对人力的作用,论证了人力资本存量是通过正式教育和培训获得的。本文试图从家庭投资主体的角度来分析家庭教育对人力投资的贡献,从而引起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和如何通过家庭教育来对人投资。
一、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理论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舒尔茨和贝克尔等美国经济学家创立。人力资本的定义可表述为:通过医疗保健、教育、培训、迁移等方式投资而获得的表现在人身上的健康、知识、技能等能力质量的总和。定义中有三个要点:人力资本是通过后天投资而获得的一种能力;人力资本是一种资本存量,依靠积累而变大;人力资本以活生生的人作为载体,它不能离开人而孤立存在。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有五种形式:一是医疗和保健,从广义上讲,它包括一个人的寿命、力量强度、耐力、精力和生命力的全部费用;二是在职人员的培训,包括企业所采用的旧学徒制;三是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四是由企业组织的那种为成人举办的学习项目,包括那种多见于农业的技术推广项目;五是个人和家庭适应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贝克尔建立了培训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模型,还把人力资本划分人力资本一般和人力资本特殊两类;明塞尔提出了教育对人投资的模型。
笔者认为经典的人力资本理论只强调正规教育和培训,而忽视了家庭教育的作用。从广义教育的类型来看,存在着家庭教育、学校正规教育和社会教育。显然,除了通过正规教育和培训可以获得健康、知识、技能外,家庭教育、干中学等方式也能形成人力资本。
二、家庭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
家庭是人所处的第一个环境,人的发展就始于此,家庭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首要基础条件。家庭教育一般被认为是家长根据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培养人的要求,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时空对子女施以的影响其身心的一切活动。
家庭教育是人接受到的第一次教育,任何人的教育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父母教育小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人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使孩子形成了良好学习习惯也能对其获得知识和技能产生帮助。更为重要的是,人的知识起点是来自于家庭教育,人学会讲话,思考问题等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性能力都离不开家庭教育。从教育心理学可知,人的健康、知识、技能等要素的获得和使用均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家庭教育恰恰在人的个性心理品质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一般来讲父母接受的教育水平越高,家庭教育越好的话,其小孩会有更好的身体素质和智力潜能。有名言道:“成功人士的后面大凡有一个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说,人力资本形成首先决定于儿童、少年时期的家庭教育。父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一个爱好体育锻炼的家庭肯定会对小孩的身体有积极的作用。家庭教育除了在健康方面给孩子有影响外,还可以直接增进孩子的知识和对其知识结构产生影响。家庭教育不但能直接给予孩子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影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知识结构等方面。从家庭教育和正规教育的关系上看,家庭教育和正规教育一道会对人力资本做出贡献,因为正规教育的效果和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好坏,是否与之相互协调。
此外,家庭教育在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在同等年龄阶段内,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社会时代,家庭教育对人力资本的作用将呈递增趋势。
另外,人力资本的积累具有连续性,家庭教育在人的少儿时期的作用不可忽视。
三、积极利用家庭教育对人进行投资
虽然我们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人力资本投资很重视,但其出发点和方法存在问题。很多家庭是出于为孩子将来找一份理想工作而不惜重金聘请家教,送孩子去学习音乐、美术等特长,殊不知家庭教育具有独自的作用(启蒙性、基础性),是不能被其他形式的教育所代替的。这些所作所为都是源于过于依靠外界的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从供给角度来看,家庭教育供给严重不足,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父母和其长辈不具备提供家庭教育的能力,例如文化素质低,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传统等;二是家庭成员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认为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再请上家教就能够把孩子培养好了;三是家长忙于工作和其他事情或是家庭不完整等原因,孩子得不到合适的家庭教育。从家庭教育需求角度来看,家庭教育的需求与一般商品的需求相比,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于它是来自于心理、生理发育还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孩子们既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家庭教育,也没有这种需求的激励,这同他们在选择普通商品时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正因为家庭教育需求缺乏主动性、自发性,所以既需要家长的主动引导,又要学校、社会的大力宣传。
篇5
过程教育。个体从生到死的发展都离不开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在个体人生教育中所占时间最长,效果最直接,远远超出学校教育。青少年时期对于社会的认知缺乏整体概念,学校教育侧重于知识性的传授,而对于青少年个体综合素质的发展中,家庭地位远比学校教育要深远。
潜移默化。家庭教育中,占主体地位的是父母或者长者,与青少年之间存在代际之间的差距,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存在双重性。家长的示范作用和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比起其他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深刻和强烈得多。
覆盖全面。家庭教育所涉及的教育覆盖面非常宽泛,伴随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各个细节,衣食住用行,能力爱好和发展规划等等,都离不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对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
1、家长的素质为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奠定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上升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文明程度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越来越多的重视教育,并通过自身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为青少年的成长做榜样示范。家长从胎教开始不断为孩子积累成长的相关知识,记录成长日记,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已然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参照。家长教育观念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适应。家长开始对孩子的培养转向能力培养,注重竞争、实力、平等和自主意识,不断教会孩子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对于大方向争取的前提下,采取家庭民主式教育方法,给孩子空间,通过理智的教育态度和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转变对孩子教育的态度,给孩子以平等的尊重,承认孩子的权力和地位,并根据孩子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营造有爱真诚的平等民主式家庭氛围,注重孩子成长成才,关注孩子身心灵的健康发展,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
2、促使家庭教育环境和谐健康积极融洽。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生活日益富足,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环境开始重视,成员间良好的感情基础和人际关系维系下,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促使家庭有序的生活,对于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尊重的良好品质起到重要的作用。家长与青少年共同成长的过程中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寓教于乐,促使青少年健康的成长,并在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建立良好的家风,实现家庭的积极、向上、团结、和睦、民主、平等、好学、勤奋、健美等,培养子女的德行发展。家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青少年成长,教育的投资有效的帮助青少年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不自觉的实现个性心理需求和家庭成长需求。
家庭教育对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
1、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观念的误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于孩子往往是物质利益上的满足,错位的物质关怀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障碍,重养轻教,导致青少年精神世界的空虚和道德理性的缺失。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分数仍然成为衡量青少年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重智轻德的价值观已经成为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身教重于言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谈举止会不自觉的影响孩子人格、心理和性格的发展。慈善的言行,高尚的道德,势必为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发展产生影响。然而家长往往言行不一,重言轻教,在实践调研中,中美日三国学生对比中,中国学生对父母感恩和家庭的尊重远远不及另外两国学生,这也需要家庭引起重视,积极改正。
篇6
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制设置,使其家庭教育逐渐趋于边缘化。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制时间与普通学校一样,分为春秋两个学期。一般情况下,其春季学期为每年3月1日开学,7月10日放假;其秋季学期为每年9月1日开学,1月10日放假。学生在学期间的法定节假日,有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节,节假日时间共计14天。其周末时间全年共计74天左右,寒暑假时间全年共计101天左右。以上三项节假日时间累计共189天。以一年365天计算,寄宿制学校小学生全年在校时间共计176天左右。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学生每周均从星期天下午入校,直到星期五下午才放学离校,中途不回家。也就是说,一年有近一半的时间,学生是在学校度过的。在这段时间内,其家长与孩子处于分离状态。由于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减少,空间距离拉大,因此,农村寄宿制小学的这一学制设置,十分不利于家长与孩子间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致使其家长在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的显性地位下降,影响力减弱。寄宿制小学的管理模式,在责任和义务上弱化了家庭教育。由于寄宿制学校为学生在校期间提供全程食宿和相关教育,为农村家庭减轻了相应的负担,因此,农村寄宿制学校小学学生家长所关心的只是孩子回家后的衣食住行,很少过问孩子的在校情况。
大多数农村寄宿制学校小学学生家长没有意识到,父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寄宿制学校的产生,使学生家长一年中有近一半的时间,不仅不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家庭教育,也不用为孩子提供食宿等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从而在形式和实质上,使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了一种“在家父母管,在校学校管”的不利思想。与此同时,农村寄宿制学校小学学生家长文化水平偏低,致使其家庭教育文化含量缺失。调查发现,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小学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在92位受访者中,有3.3%的家长表示没有听说过或者不知道家庭教育这一概念,有96.7%的家长听说过或者知道家庭教育这一概念,有76%的家长(包括没听说过家庭教育的)不知道如何开展家庭教育,只有24%的家长认为,自己能够进行家庭教育,但其对什么是家庭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却不是很清楚。家庭教育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完成的。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行为是否得当。父母的教育行为是否得当,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文化水平的高低,而其文化水平的高低,则直接与家庭教育的文化含量成正比。所谓家庭教育的文化含量,是指家长在对孩子世界观形成上的有效影响力,对孩子的学习态度与方式的指导能力,以及提升孩子人际交往、认知自我等能力的总和。[2]家长文化水平越高,家庭教育的文化含量就越高。调查发现,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家长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的人数为0,拥有高中学历者也只占到总调查人数的8.7%。家长文化水平的极度低下,严重影响了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家庭教育的质量。我国目前有近6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在一些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28.29%。
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主体是其祖辈。农村老年人多是文盲、半文盲,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凤毛麟角。他们不仅无法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和照料,且其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法上,与现代社会严重脱节。由于孩子长期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缺乏应有的父母关爱,致使其对父辈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由于祖辈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修养的提升,无法给予有效的帮助,致使部分孩子不懂文明礼貌,学习成绩差,乃至性格孤僻。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侧重于道德伦理教育,往往将孩子的价值与家庭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教育学家科尔曼曾将孩子的家庭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利用孩子的劳动力;第二阶段,将孩子的教育视为家庭投资;第三阶段,孩子的最终学习成就与家庭利益关系不大。受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儿童与其家庭之间的关系,往往处于科尔曼所谓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之间。相关实地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结论。据调查,我国农村地区的小学学生家长,往往利用孩子寒暑假、周末等休息时间,让孩子为家庭干活,以减轻家庭生活压力;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小学学生家长,往往将孩子入读寄宿学校的相关费用开支,视为家庭投资。对于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家长而言,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他们需要利用孩子的劳动力,以分担家庭生产劳动;另一方面,他们又强烈地希望,通过接受应有的教育,孩子日后能肩负起改变家庭命运的重任。由于农村地区小学生家庭普遍认为,孩子的价值,仅体现在其为家庭所做贡献的大小,以及其今后能否提升家庭的社会地位上,因此,在对农村儿童的家庭教育中,其家庭成员(家长)缺乏对儿童学习的有效指导和规划,致使其家庭教育始终无法达致科尔曼所谓的第三个阶段———孩子的最终学习成就与家庭利益关系不大(家庭对儿童的教育没有任何附加条件,而只是专注于培育儿童)。
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受家长文化水平偏低,以及忙于生计等原因影响,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家长与学校的联系沟通甚少。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农村寄宿制小学低年级(1~3年级)学生,均是星期天由家长送到学校,星期五再由家长接回家。在此期间,其家长虽与老师见面的机会多,但是沟通很少。很多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家长都认为,孩子只要在学校身体健康,不哭不闹就行,因而其很少给老师打电话,或者以其他方式,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至于农村寄宿制小学高年级(4~5年级)学生,由于其大多结伴上学回家,其家长认为他们已经具备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其除了参加学校指定的家长会之外,一般不会主动到校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部分家长因为各种原因,甚至无法参加必需的家长会。由于家校沟通不畅,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教育无法形成家校共同教育的合力。
二、对策建议
由于受历史传统、地理人文环境、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远落后于城镇地区。落后的经济,严重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使农民从为家庭生存的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如此,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家长才能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及充裕的经济能力,关注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要很好地解决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工会、团委、妇联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应有作用,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提高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水平的活动。对此,可依托工会、妇联、团委组成专业服务队或志愿者服务队,充分利用其力量,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开展定点定期帮扶,以提高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整体水平。
要很好地解决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完善农村寄宿制小学的软硬件设施建设。与城镇小学相比,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基础设施相对匮乏。自实施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以充分保障农村小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此基础上,相关教育部门除应继续在住宿环境、教学设备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的投入外,更应加强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逐步提高其教师待遇,并为其配备必要的生活教师、心理教师、安保人员等教辅人员,以缓解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因教学基础设施匮乏、师资力量薄弱而带来的办学压力,使其为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提供更好的帮助。要很好地解决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借助民间力量,以解决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途径单一的问题。对此,政府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大力扶持各种非政府组织,为其提供相对宽松的制度和相关法律支持,使其成为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的有益补充,以助推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要很好地解决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畅通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家长与学校沟通平台。家长学校设立的初衷,旨在提高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家长的教育素质,以促进家庭和谐幸福为目的。
据调查,多所农村寄宿制中心小学虽都开设有家长学校,但或因学校教学资源紧张,或因学校忙于学生教学管理,或因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生产生活繁忙等诸多原因,多所农村寄宿制中心小学从未开展过针对学生家长的相关培训和交流活动,致使其家长学校的实际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家长学校是联系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的重要纽带,因此,要切实提高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水平,应切实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相关培训与指导,以形成家校共建、家校共育的良好教育局面。
三、总结
篇7
【关键词】中国;美国;家庭教育观念
人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结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出家庭在塑造儿童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家庭教育作为科学概念,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把家庭教育定义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教育,通常是指父母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郑其龙等编著的《家庭教育学》中指出:“家庭教育是家长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它是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或分支。”从家庭教育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来看,家庭教育通常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的的家庭活动,是在人的社会过程中,家庭对个体产生的影响作用。
观念是灵魂,是行动的先导,家庭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因素,它直接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期望,以及对儿童教育的目标、途径、策略、方式及行为,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观念是一定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传统的产物,也是特定家庭环境、条件和氛围长期积淀的结果,由于中美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两个国家的家庭教育观念也存在千差万别。
1 家庭教育观念形成背景的比较
1.1 “伦理本位”与“个人本位”:家庭制度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动而变动,中国的封建社会完全是家族政权,它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主张礼、忠、与恕。传统的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势必以家庭为主要的运作单位,家庭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群体,在强烈的家族主义影响下,血亲关系成为家庭和国家相连的基础,因而中国社会的根基在家庭,家国同构是中国社会的典型特征。我国文化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价值意识和孝道至上的伦理价值取向,遵循仁爱孝悌的道德原则,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关系中考虑,根据儒家伦理,人人都应遵守礼教,讲究恕道,不得乱来,并且我国重视家庭生活,借伦理而组织社会,消融了个人和团体的对立,被称为“伦理本位”的社会。而西方社会受文艺复兴时期追求个性解放、崇尚自由等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基督教伦理的实质是提升自己虔信、增加个人责任以获得个人的救赎。这种理性的宗教伦理思想导致美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温情,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互利和公务性的关系。这种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导致美国社会个人主义盛行,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它们往往重视集团生活而轻视家庭生活,其社会根基在于个人,国家靠社会契约来维持。西方人依靠宗教统治个人,凝聚社会,从而确立了个人的独立地位和自由权利,被称为“个人本位”的社会。
1.2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华民族生活在广阔的内陆土地上。内陆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使得古代中国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人和自然的关系通常处在协调、融合状态,并不需要激化矛盾走向对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方式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养成了中国人包容万物的综合性思维方式和“天人合一”的精神,使得中国人注重追求一种内向性的主体精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内陆文化”。美国人的祖先来到北美大陆之前大部分生活在欧洲沿海地区,以捕鱼、贸易和手工业为生。他们相信人的力量。崇尚发挥个性,勇于探险,富于挑战。他们讲究速度与效率,不满于现状。美国人的祖先来到北美大陆时哪里基本上还属于一片未开发土地,自然条件的恶劣、气候的多变使他们随时应付各种挑战,于是人和环境常处于一种相峙、对抗状态,也需要他们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了他们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新年。因此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外显性客体精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海洋文化”。
1.3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传统文化,辅以道家、佛家思想,形成了极强的内向型民族性格。中国个人被规定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人们总是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人生的意义就是整体性的自觉依附和归顺,自觉的奉献于群体的目标。“个人”“共性”“自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没有生长空间的。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基于这样一种文化价值观,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中国人主张个人融入集体,依靠集体,要成为集体的一员并在其中团结协作,共谋发展。这充分表明了中国人重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受基督教和新教传统的影响,美国人在社会交往中强调个性原则,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认为人应该为个人而生存。集体利益不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至上,个人利益和个人自由不容侵犯。因此,他们主张个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不喜欢受到外界的干预和限制,对别人的干涉和影响嗤之以鼻、置之不理。他们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成就,放纵个性,追求个人自由发展与自我实现,乐于标新立异,富于创新精神。
1.4 依赖性与独立性:中国人看重的是群体意识,注重整体价值,以群体价值观为取向的中国人具有较强大的内聚力。这种心态使大部分中国人对家庭、社会、国家都有强烈的义务感和使命感,中国人的生活以父母和家庭为中心,子女喜欢和父母住在一起,以便互相之间有个照应。在家庭生活中,中国人形成了尊老爱幼、患难与共的优良传统。受个体价值观的影响,在生活方面,美国人提倡“独立自主”,追求个人自由、个人自立、自由思考和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不超出法律范围,就不会有人去干涉,即使父母、兄长也无权干涉。这一点使美国人习惯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去独立的求生存求发展,而不依赖父母不依赖家庭。在经济方面,美国父母人为从小挣钱不但可以使孩子懂得钱的价值,还能使他们学会计划用钱,为以后经济独立做好准备。到了一定年龄,父母往往鼓励孩子离开家庭,但并不勉强,孩子也人为不和父母生活再一起是值得骄傲的事,他们喜欢独立自主以表明自身的价值。美国父母也常用经济手段来促使孩子学习进步和刺激子女间的学习竞争,父母一般也不过多的干涉子女的私事,美国青年早熟的经济独立意识,正是源于这种早期的经济观念的教育。
2 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由于中美文化的差异,家长的教育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我主要从人才观、亲子观、儿童观和评价观四个方面来比较分析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2.1 儿童观:儿童观指家长对儿童的权利、地位以及子女发展规律的观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儿童被看成是“大小人”或“小大人”,忽视了孩子的实际水平,不顾儿童的需要和能力,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儿童,并且认为孩子没有什么个性。家长习惯于把自己的意志与思想强加给孩子,给自己的孩子画框框,孩子得按父母的认识和意愿去活动,不得超越父母的指令。长此以往,导致孩子依赖性强,失去了自主性和能动性,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由于受“个人本位”观念的影响,美国父母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有能力的、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有主动发展自己潜能的机会。他们在出生、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是自主的行动者,能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意见,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美国父母向来推崇独立、自主,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自己去决定自己的事情,从不强迫孩子,并对孩子的想法给予理解和支持。父母还使孩子确信只有他自己才最知道他需要什么,应该做什么。他们虽然希望孩子能多多少少像大人那样行事,却坚决不让孩子进入大人的世界。为了让孩子长大后能够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并成为强者,几乎每一位家长从不溺爱儿女,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
2.2 亲子观:亲子观指父母对子女和自己相互关系的基本看法以及教养动机。不同的亲子观会影响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态度和教养方式。
首先,子女的归属问题。在中国,在现实生活中,子女独立性的发展常常受到父母的阻碍,表现出一种违反儿童发展规律的状况。子女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一切都应服从父母的安排,儿童承载着来自父母的全部:从出生到成长,从上学到工作,父母在物质上给孩子提供全力支持,在精神上、心理上也同样是以所谓的“以孩子为重”。在父母看来,儿童是自己的,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随心所欲地对其加以操控,并把成人的一切意愿强加到儿童身上。儿童也须无条件按照家长的要求来行事。在子女面前,父母总是对的。常言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一切的理,都是父母的,一切的错,都是儿女的。这样使更多的家庭带有“专制”色彩,父母对儿童行为的期望更多的是“听话”,认为“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才尽可能多地得到家长的认同,因而服从也成了孩子生活的主旋律。在这种思想下,儿童成为父母自我实现的对象,也是父母的“玩偶”。在美国,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事情,从不强迫孩子,对孩子的想法给予理解和支持。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自己,有自己的爱好、选择、隐私、交际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作用不是制造者、决定者,而是参谋和朋友。
其次,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在我国,父母对孩子的责任是无限的。子女的一切可由父母决定,从出生到成人,为使孩子少走弯路,父母往往替他们决定一切,包括生活、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的道路,可以说父母对子女的责任是无限的。在美国,父母对孩子只承担有限的责任,他们不会为孩子包揽一切,他们尽可能为孩子心智的自由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正在成长中的人去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让发展中的人去挖掘个人潜在的能力,发展自己的兴趣,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并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家长只要把孩子养到18岁,并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责任心和同情心的人就算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完成了养育孩子的任务。孩子将来的路如何走,全靠他自己去奋斗,将来能否光宗耀祖、升官发财,父母似乎考虑的并不多。但同时,美国父母对孩子并不是放任不管的,他们对孩子的有限责任表现在交给孩子四个“懂得”:懂得自身的价值,懂得对自己负责,懂得足够的性知识,懂得尊重他人和守法。
2.3 人才观:人才观指父母对人才价值的取向和对子女成长的价值取向的观点和看法,它影响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望子成龙”与“望子成人”是中美家庭教育人才观的区别所在,也是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本质区别。
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传统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历代的“学而优则仕”和所谓“光耀门楣”使人们形成了一种成长就是升学的观念,家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由于这种期盼,大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孩子在成长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为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学习好,能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及公共意识等则很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另一方面,受传统“家庭本位“观念影响,子女负有彰显家庭,荣耀父母的职责,子女的前途决定了全家的命运。因此,中国家长重视将孩子养成“龙”,希望他们出人头地。结果是剥夺了孩子独立性、自主性,抹杀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和主动精神,成为家长的“隶属”和“附庸”。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普遍实行的是“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强调选拔功能,始终把应试教育与升学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个性差异。许多地区调查表明,升学成了家长对子女的唯一希望,也成了孩子家庭教育的中心,成了家庭教育的唯一目的和任务。中国的多数家长注重孩子最后的成绩,更确切地说是考试分数,他们很少去倾听孩子诉说学习或活动的整个过程。若是考完试,家长们多数只问“多少分”,当孩子取得了高分,孩子会得到一番赞扬和鼓励,他们会认为孩子的发展很健康、很正常。相反,得低分的孩子则会找到怒斥和冷落,家长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忽视了孩子体育、艺术及个好等方面的优点与长处。若是参加活动,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名次以及是否得奖,而很少去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无形中片面强调成绩,淡化了身体、心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劳动技能等其它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与中国相比,美国只有两三百年历史,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思想,因此美国人比较崇尚个人发展,实现自我,是“个人本位“观念。美国家庭教育是”望子成人,这个“人”是社会的人。其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基于这种观念,美国家庭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如劳动锻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等等。通过参加劳动,让孩子从小就形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练意志,发展各自才能和特长,增长才智,并形成刻苦、节俭等品质。美国的家长在孩子们回家后,经常问的是“你今天思考过什么?”“向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他们注重的是孩子思考的过程、参与的过程,很少去关注分数,他们往往在与孩子分享活动过程中发现孩子闪光点,鼓励孩子大胆创新、自由创造,给孩子提供多种选择机会,提供参考意见,提供自己能提供的各种条件,营造一个平台和氛围并且注重启发教育。
从中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家长重视孩子自身选择,培养孩子尊重、责任感和智慧。而中国家长对孩子“成龙成风”期望过高,带有较强的功利心。3对我国家庭教育观念的启示
3.1 引入自主意识形成主体性儿童观: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格特征是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品质,即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富有创造精神。儿童只有被认为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才能使家庭教育得以转变。世界上成功的家庭教育先例,无不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关注儿童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因此,家长应把孩子从小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的看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建立符合时代需要的科学、现代化的儿童观。首先,应全面、积极、适宜地认识儿童,即家长应认识到儿童既不是无知无能的,也不是小大人,儿童有其不同于承认的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和创造力,是一个全方位发展的人,家长既应促进儿童身体的、智力的发展,也应重视儿童健康的心理、人格、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其次,家长应正确认识到每个儿童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别性,家长应让儿童在达到基本的发展外,还能按其自身的特点和可能去发展。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儿童是其自身发展的主题,即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积极主动的个体,具有独立的人格。总之,我们要明白,第一,儿童是人、儿童是成长中的人、儿童是终究要成为独立生活的人。
3.2 引人民主平等意识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观:亲子平等意味着孩子和大人一样是独立的人,具有独立思维、独立做事、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这也意味着孩子和大人需要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父母应该认识到子女是国家的公民、社会的成员、民族的未来,绝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应努力创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必须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只有这样,父母才能走出自我,持理智的、民主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待孩子,才能使孩子们真正拥有幸福和未来。另一方面,父母要一改过度庇护的养育方法,从日常生活指导开始,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能力,具备起码的自我服务技能,进而能够调整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培养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让孩子学会做社会的人,掌握在人群中生存的技能,具备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本领,使孩子成为自立的人。
3.3 引入全面发展意识形成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家长应该认识到,社会的发展需要在认知、能力、道德、心理、身体各方面都具有高素质的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个性及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只重智育、不重德育,只重分数不重能力的教育模式,按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德、智、体、美、劳、心各方面得到发展。同时家长还应认识到人才是多层次、多类型的,社会需要的是多样化的人才。不管在哪个层次,哪个具体的职业上,只要是胜任的都是人才,并非只有考取大学才能成为人才。作为家长,要发现孩子的兴趣,了解他们的强项和弱项,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所有孩子,而是要珍惜孩子的特长,鼓励他们并提供条件,促使其能力得到发展,相信没和孩子都能成长,这才是正确的人才观。
家庭教育始终是全社会关注的永恒话题,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否,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而且影响到一代人在民族进步与繁荣中的作用,毫无疑问,其重要意义为全社会及每个家庭所认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社会结构的变化,现代家庭和家庭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家庭教育中某些传统观念、手段及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人、国家的发展,也关系到我们人类的走向。因此,在对比中,我们要转变观念,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辉煌结晶的同时,自觉改善家庭教育中的落后观念,吸取西方国家的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
【参考文献】
[1]李子银.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2]闫海涛、左彩云.当今我国家庭教育观念的五大误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3]许晓晖、庞丽娟.关于新世纪家长教育观念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
[4]郑其龙.家庭教育学[M].湖南:湖南出版社,1999
篇8
(一)概念的界定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家长:即父母,是学生第一任老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拧绳”教育:
以班主任和家长的专业的观念和要求,在不断提高和完善班主任、家长专业素养的过程中,在修正专业道德、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把对学生的“精神关怀”成为班主任和家长教育班主任拧成一根绳,炼出过硬的教育个案的本领,作出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成一整套顺利完成个案教育工作的合作实践能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
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研究具有中国特色,这一问题在国外很少有研究。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没有明确设置班主任岗位,虽然也存在着一部分教师承担的职责类似于我国的班主任,但由于没有从行政职能的角度对他们的角色进行明确界定,所以对这部分教师的研究通常与教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国外尚未对“班主任专业化”进行专门研究。
国内:
(1)现实大环境造成了班主任教育“独木难支”,家庭教育“教不得法”,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不协调、学生思想问题心理问题突出。
(2)焦作市山阳区研究的“十一五”规划《班主任、家长、学生和谐沟通的研究》课题,取得了较显著的研究效果。
(3)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研究的《“当代家长”的深化研究与实验》得到了实践和推广。
(4)但对班主任和家长拧绳加强教育学生的教育研究这一课题在目前国内的研究也了了无几。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选题意义
(1)为我校班主任和家长拧绳教育的,找到和谐有力的准绳。班主任以创新思想为指导,家长以家庭教育新理念两条主线拧成一条绳,努力“互相尊重、配合默契”,才能帮助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给子女身心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为我校加强家长家教的指导式作,发挥家教独特的情感准绳。家长的家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具有反复性,要提高家长家教水平,首先要转变家长的育人观点,开展家教指导工作,让血缘关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情感作用。
2.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通过班主任的引领,让家长的教育意识增强,加强有形的教育行为,把握教育的时机,把家庭中的一言一行和家庭周围的环境,使班主任和家长有形的教育与无形的潜移默化拧成一股绳,使教育的要求一致,目标一致,氛围一致发展他们健康的人格。
(2)实践价值。一能培养出一支勤于实践、乐于奉献、教育风格鲜明、教育艺术高超的优秀班主任队伍。二能确定家长家庭教育的引导地位,提高他们的家教能力。三能使班主任和家长拧成一条绳,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以班主任教育一根绳,以家长家庭为一根绳、拧成一股教育的合力准绳,促进班主任和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水平,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改变单―刻板班主任独力教育的现象。从而在合力的“拧绳”教育下,班主任耐心与家长沟通,力求家长配合,建立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
1.探索班主任和家长拧绳教育的资源利用与开发
通过建立和完善家长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座谈、家长接待日、校讯通、学校网站以“家校联系册”、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建立家校和谐关系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家庭教育组织形式,指导家庭教育。
2.探索班主任教育和家长教育的方式方法的创新
以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为载体,通过德育资源调查和学生道德现状、需求调查,创建“书香校园”书屋和“书香之家”,促进“学校班主任――家长家庭教育”资源开放、互动和共享,加强班主任和家长教育合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家庭为支柱、班主任为总控的“拧绳”教育。
3.探索制定一套适合家长学习特性的教育形式和方法
帮助家长们掌握如何教养子女的各种技巧的方法和形式,促进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注重科学的教育方式,指导家长如何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做一个当代好家长。
(三)研究假设
加强班主任专业化引导家长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拧成一股有力的教育准绳,充分开拓更广阔的家庭教育空间,做好教育工作。
(四)假设拟新点
“班主任和家长拧绳”是一个新提法。引起了教育届广泛的关注。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调查案例――研究现象――分析过程――撰写故事――总结经验”的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研究中学习、查阅国内外有关班主任当代家长的深化研究与实践的研究资料,结合我校家长的特点,研究此课题。
(2)行动研究法。我们根据学生情况建立了《家校联系册》,并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家校联系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帮助家长认识自身在教育上所存在的不足,同时让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教育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素养。
(3)编写拧绳专业化教育案例集。根据班主任和家长拧绳教育中的情况,编写《班主任和家长拧绳教育研究》案例集。
篇9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以万计的农民离开家乡进城务工,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多万。由于许多现实条件的限制,农民工只能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家里让爷爷奶奶等亲人看管。这些儿童能否得到良好的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关系到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一、 概念的界定
(一)家庭
《汉语大辞典》对家庭的解释是:“以血缘、婚姻关系作为基础的社会单位,成员中有子女、父母以及一起生活的亲属。”家庭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有自己的特征:两性结合,延续后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有自身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人类的基本群体,满足了人们的多种需要。
(二)家庭教育(Family Education)
《辞海》中对家庭教育的解释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儿童和青少年在家庭里进行的教育,不同的社会具有不一样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具有随机性、全面性、伦常性和启蒙性的特点。成功的家庭是人成长的基础,对人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概念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中的父母为了生存,不得不离开家乡外出打工,不得已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中,这些孩子就是所谓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一般与自己父母亲中的一人或者隔代的亲人,还有一些和亲戚、朋友一起生活。赵忠心教授指出:家庭教育指的是父亲和母亲对孩子、长辈对年幼的晚辈施行教育,把对儿童、青少年实施的教育作为重点。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长辈在家庭里对留守儿童进行的教育,既包括知识技能的传递,也包括心灵精神的慰藉。
二、家庭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造成的影响
(一)性格内向
农村留守儿童,在年龄很小的时候,有的孩子甚至刚出生没多久,父母就外出打工,可以说孩子严重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虽然这些孩子和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戚生活,但是父母的爱是无法被代替的。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总会想到自己的父母,可总是无人回应。时间长了,孩子们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时,总会感觉到孤立无援,就会不愿意与别人交流,性格也变得内向起来,甚至会得自闭症。
(二)感到自卑
孩子都喜欢和别人攀比,这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自己的父母在身边,孩子就会感觉到自信、安全和自豪。可是父母不在身边,尤其是长时间不在身边陪伴,孩子就会感觉没有安全感,就会感觉到自卑,有的孩子甚至丧失信心、自暴自弃。
(三)无依无靠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经常离开孩子进城务工,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父母长期不能陪伴孩子,不能了解孩子的一言一行。这些孩子在家里没有人陪伴,内心感到孤独和空虚,无依无靠,没有安全感,他们就变得自闭、冷漠、孤僻、不喜欢与别人交流,有的孩子甚至得了抑郁症。可以说,亲情的缺失、亲子教育的缺乏、父母亲关爱的失位等都是留守儿童必须独自面对的。
三、 家庭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原因
(一)家庭结构不完整弱化家庭教育功能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转型,农村留守儿童是在这个期间形成的新生群体,他们的显著特征就是缺少父母的关怀和爱护。心理学研究得出,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亲任何一方扮演的角色都不可或缺,同时也是不可替代的。父母不在孩子身边,不能及时了解儿童的思想和心理的变化以及孩子成长的过程,也不能帮助孩子走上健康的成长道路,甚至还会导致他们走上歧途。目前,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经济结构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儿童时期的社会化是我们人生的社会化基石,儿童后期的情感和智力的发展都会受到先前的社会化影响。
(二)家庭亲情缺失使留守儿童没有归属感
农村留守儿童年龄一般比较小,他们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亲情关怀。留守儿童经常缺少父母的关爱和保护,他们不能感受一个完整的家庭氛围,更不能和父母进行情感的交流和亲子的互动。在成长期间,孩子们也不能及时向父母表达自己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父母也不能及时了解孩子心理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守儿童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变得非常敏感,与父母的感情也慢慢疏远,有些孩子甚至出现了抑郁的现象。家庭是孩子成长和受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孩子健康成长。
(三)家庭教育落后严重阻碍农村留守儿童智育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受现实生活所迫外出务工,可是他们失去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的时间和精力。留守儿童的父母绝大部分没有接受过好的教育,知识水平有限,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很难得到父母的帮助,无人过问他们的成长,留守儿童在学习的起步阶段就已经落后。当孩子在学业中取得进步的时候,没有人给予他们鼓励。而且,监护人很少有时间和机会与老师和学校交流沟通。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缺少父母亲的爱,经常感到自卑,自我封闭保护意识强烈。厌恶心理、逆反心理、讨厌情绪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与社会交流沟通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进而阻碍了孩子智育发展。
四、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的对策
(一) 政府加大改革的力度
政府要逐渐改变和户籍关联的制度,例如教育、医疗、住房等制度。通过改革这些制度,逐渐消除城乡之间的壁垒,使农民享有和城市人相同的权益。此外,各级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力度,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把家庭监护作为主体,把学校、社区等其他人员监护作为保障,国家监护作为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监护体系。与此同时,加快和促进城市化,使农村逐渐赶上城市的发展水平,缩小它们的差距,改善留守儿童问题。在教育方面,政府应该努力加强统筹城乡发展,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的教育投入和支持,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的情况,弥补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 建立人性化的寄宿制学校
鼓励一些地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人性化的寄宿制学校,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缺少的爱与关怀。留守儿童从小由于父母打工缺少温暖,学校和老师的关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补偿。除此之外,寄宿制学校的建立,还可以照顾孩子的生活、帮助孩子的学习、保障孩子的安全。朱霞桃教授通过调查研究指出:寄宿制的学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村留守儿童部分缺失的家庭功能。同时寄宿制的学校和任教的老师要具有更多的爱心,对留守儿童承担更多的责任,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
篇10
因为他们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然而如何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学与时俱进呢?构建和谐社会则成了这次改革的中心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素质教育,这种新的形势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而具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所必需的条件。教师本人应如何做到提升自身素质来适应自己在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位置呢?
一、教师和学生在和谐社会中的关系
1.教师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和谐社会中的人才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常言道:艺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无不给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树立一个良好的师德形象做好领头人的工作,既发挥自己在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位置,又将和谐文化这一新型文化引入课堂,教授给学生。所谓和谐文化,乃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即在指导下,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精髓的同时,汲取当代人类文明成果,建立一个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文化形态。正因为它是一种新的概念,不是学生可以从死板的课本上学到的,这时教师作为文化知识的载承者,需要将和谐文化传递给学生,教师不仅仅传播的是关于和谐社会的文化知识和提升智力能力,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等文化知识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有力地将和谐社会这一理念深入人心,使学生们体会到他们自身在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他们所要扮演的角色。
2.教师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乃是实现和谐社会中人才培养的关键
教师应具有的业务素质主要包括文化知识和教育能力两方面内容。教师如何将和谐社会引向课堂内容,融入到专业知识中,这成了对教师教学方式的一大挑战,而教育能力对教师来说则是提升教育素质的一大考验。教师可积极促使在和谐文化的学习氛围中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必要时可采取知识竞猜活动,或是分组辩论游戏,通过这些课堂互动,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和谐社会的进一步了解,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而带领和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自己在和谐社会中的身份,自己对社会的贡献。由此可看,教师的任务不光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指引他们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融入社会,为人民服务。这就对教师的业务素质的提高有比较高的要求了。
二、教师和学校在和谐社会中的关系
1.学校应积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不仅为素质教育做好前提准备,也为和谐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播做完善的铺垫
构建和谐学校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提高教师素质的前提准备。作为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学校应为教师的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设备,改变硬件环境,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加大投资力度,给教师一个宽松的氛围,创造出一个“海阔鱼跃,天高鸟飞”的空间。同时将和谐社会这一新概念引入校园,通过良好的硬件设施,如多媒体教室的应用,宣传栏目的介绍,和校园网上的广泛宣传,向学生和社会宣传和谐社会的优越性和科学性。教师则是要利用学校设施的方便和快捷,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迅速、生动的传播给学生,将和谐文化带给学生。
2.教师应处理好自己在学校里的和谐位置,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任务,在和谐中促发展
学校各阶层领导和各科老师共同组成学校的教育主体,构建和谐的学校氛围,就必须注重教育主体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发展,在提倡谅解和宽容,促进公平和公正的和谐氛围中,增强竞争实力,获得效益的整体提升。同一科的老师要摒弃同行是冤家,处处为竞争的陋习,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同科的教师要打破画地为牢的学科壁垒和偏见,增强彼此之间的教学方式的互动和知识的共享,走综合型教师发展路线。而教师和学校领导之间也要形成上级监督下级,下级响应上级的教学管理体系。学校也应适当开展和组织一些适合教师的娱乐活动,使学校和教师在和谐互动的正向氛围中,完善学校的合作机制,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兴衰荣辱和自己的切身利益相互关联,处理好这一和谐关系,才能互相发展,互相前进。
三、教师和家人的关系
1.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不仅仅和学校息息相关,和谐家庭的构建也是教师提高素质教育的力量源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细胞都和谐了,社会也就和谐了。可见家庭在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可是不容忽视的。身为一名普通的老百姓,教师也同样拥有自己的家人和家庭。而身为一名教师,拥有传授知识的天赋,理应处理好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抓好家庭教育是建立和谐家庭的基础,家庭主要成员的自身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和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等重要。以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行为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家庭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到家庭成员彼此之间互相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爱岗敬业,勤劳致富,这也是提高家庭素质,个人素质的基本保证。和谐的家庭构建也是教师的一份重要的教育任务。将素质教育与家庭教育完美的结合,对和谐社会发展中的教师素质的培养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2.处理好与自己孩子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对教师素质教育的一大考验
- 上一篇:对体育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 下一篇:学校半封闭管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3家庭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