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课程的意见和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9: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体育课程的意见和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体育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课证融合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安平(1962- ),女,河北泊头人,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实训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北京 10002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24-02

本文中的“课”是指高职教育所开设课程,“双证”是指学历证书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课证融合,一试双证”是指通过将国家职业标准所要求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职业素养融入高职院校的课程之中,将职业(工种)生产工序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将职业技能鉴定融入课程结业考试之中,在高职教育课程结业考试合格后,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课证融合,一试双证”是高职教育坚持“双证书”制度以来面临的一个新的需求,也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我国“双证书”制度的历史缘起

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凡进行技术等级考核的工种,逐步实行‘双证书’制度。”最近一次是在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在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等事宜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更加明确、具体地指出:“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23年来,国务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及职业院校都做了不懈的努力,极大地推进了“双证书”制度的进程。目前,我国的各级各类职业院校都已经百分之百实行了“双证书”制度。但是,我国的“双证书”制度强调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相互平行、互不交叉,学生要分别参加教育部门的学历资格教育和职业资格鉴定部门组织的职业资格鉴定,由此带来了重复学习、教育资源浪费、高职教育职业导向性不强等问题。从而,高职教育迫切需求“课证融合,一试双证”的新型“双证书”制度。23年来,一些地方政府或职业院校围绕“双证衔接”做了积极的尝试,其中,以湖北省“双证互认”、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课证融合,一试双证”方面的探索较有成效,形成了一些可借鉴的方法。但这些尝试都是自下而上的推动,缺少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没有体制机制的保障,所以这些尝试都没有走得太远。

二、高职教育“课证融合,一试双证”课程体系的意义

(一)避免教育资源浪费,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在严谨、科学的职业活动与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上,将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有机融合,建立高职院校课程与国家职业标准之间的互认体系,避免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教学内容重叠、重复学习及多次考试的弊病,有效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效率与效益,实现与生产、经营、管理一线岗位技能要求之间的零距离。学生可在学历教育相关课程考试合格后,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一试双证”,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二)突出职业导向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千千万万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劳动者,提高高职院校学生适应现代化、标准化生产的劳动技能与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引入高职课程之中,使学生明确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培养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及职业能力,学以致用。避免了学生为考试而学习,不知所学何用的盲目学习状况,缩小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距离,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探索国家职业标准与高职课程的对接方法,构建行动导向高职课程体系

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原则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这与高职教育所倡导的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是相统一的。国家职业标准中所规定的职业功能即是高职课程的“行动领域”,将这些“行动领域”转化到教学中,则形成了高职教育的若干“学习领域”即课程。所以,高职课程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口即是国家职业标准中的职业功能与高职课程体系中的“行动领域”,以“行动领域”的工作任务为引领,构建行动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

(四)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

高职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现了高职学生既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人文和职业素养,同时又具有很实用的操作技能,显著提升了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了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吸引了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促进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高职教育“课证融合,一试双证”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一)课程体系开发指导思想

以职业分析为导向,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同时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高等性”,创建“课证融合,一试双证”的高职课程体系,使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一试双证”,同时获得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二)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

1.职业性。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掌握在某一特定职业或行业从业的技能、知识与能力。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性,也是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最典型特征。高职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及课程评价等组成课程体系的各种要素都要有明显的职业导向性,这就要求以国家职业标准为抓手,以国家职业标准所要求的职业能力、职业活动工作过程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与高职学历教育在课程体系之中高度融合,直接接轨。

2.等级性。国家职业资格及相应的职业标准是具有等级性的。根据从业人员职业活动范围的宽窄、工作责任的大小和工作难度的高低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其职业标准分为五个等级,即五级(初级)、四级(中级)、三级(高级)、二级(技师)及一级(高级技师)。不同等级的职业标准规定了不同层次的职业功能、技能及知识要求,这种等级性应体现在与之相融合的高职课程内容中。

3.实践性。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特定级别职业岗位的操作技能与知识,整个教学过程是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生产过程转化成具有职场氛围的“学习情景”,融“教、学、做”为一体,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与技能。

4.职业迁延性。所谓职业迁延性是指“当职业或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职业技能和知识”。职业迁延性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重要能力,它是适应跨职业的、适应不断变换的岗位、伴随人终生的能力,也称之为职业核心能力或可持续发展能力,决定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状况。应将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作为一种使命体现在课程体系之中。

5.高等性。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性”与“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两个重要属性,也是其根本属性,要在高职课程体系中同时体现。我国的高职教育课程通过“学科本位”到“技能本位”到目前倡导的“能力本位”三个阶段的变迁,使我国的高职教育从教育理念到课程体系各个要素已很好地体现了职业导向性,但却没有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落实其高等性。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高等性主要应体现在:人文素养、职业素养、专业知识的层次、操作技能的难度及其任务的综合应用性等方面,这些方面应如何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而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方法等各个要素中明确规定,并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不打折扣地贯彻落实。

6.工作过程完整性。普通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体现的是学科完整性,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要能够体现完成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过程的完整性。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职业功能是构成职业活动的基本功能单元,这些基本功能单元包含从工作准备到完成工作任务一套完整的生产工序。这些生产工序则构成了行动导向高职课程体系中的“行动领域”,将完整的“行动领域”转化成“学习领域”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之中,实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有效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体系开发方法

在政府专门管理机构的政策支持与督导下,本着“统一领导、资源共享、多方共赢”的思路开展工作。

1.组建课程开发专家委员会。组建由行业、企业、命题专家、课程专家、教育研究机构及教育与人力资源政府部门多方参加的课程开发专家委员会。在保证职业资格证书权威性和高职学历教育“高等性”的前提下,具体制定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形成企业、行业、教育、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及学生几方面共赢的机制。

2.根据专业的类型及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职业岗位(群)。根据国家职业分类,确定专业所指向的职业岗位(群)、职业资格、级别以及相对应的国家职业标准。将职业标准中所要求的职业名称、职业能力特征、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及知识要求明确写入高职课程标准之中,做到高职课程内容完全覆盖相应等级国家职业标准中所有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点。

3.进行职业能力分析,设置职业资格“认证课程”及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在原劳动保障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的研究课题中提出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能力开发原则,首次把人的能力按职业分类规律分成了三个层次,即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特定能力是指仅适用于职业本身的自身特有的能力;行业通用能力是指本行业内各岗位(岗位群)通用的专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所有职业活动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三种职业能力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职业特定能力是与任何其他职业都不交集部分;行业通用能力是本职业与其他职业交集部分;职业核心能力是所有职业交汇的重合部分。这三种能力的培养要融入课程体系之中。

第一,根据专业指向的职业岗位,分析相应级别的国家职业标准。将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职业功能、工作任务、知识与技能要求分解为特定能力模块及通用能力模块,并将这两部分能力模块分别融入高职课程之中。将职业特定能力模块所对应的课程确定为“核心认证课程”,将行业通用能力模块所对应的课程确定为职业资格“通用认证课程”,当这些“核心认证课程”和指定的“通用认证课程”结业考试合格后,则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一试双证”。

第二,开发“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职业核心能力具有所有职业共有又游离于职业之外的特性,决定从业者的纵向职业发展及横向职业迁移能力,对职业生涯的成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我国比较权威的机构将职业核心能力分为与人交流、与人合作、数字应用、信息处理、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外语应用八个方面,这种能力的获得将使学生终生受益。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应体现在高职课程体系的所有要素之中,在课程结构上要开设应用文写作、沟通与演讲训练、高等数学、信息技术与基础、英语、职业素养与就业指导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所有专业课程及其他人才培养环节都应设计核心能力培养情景;精心设计第二课堂的各种学生活动、增加选修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发展与创新的平台。整个课程体系都要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设定为一个重要的目标要素。

总之,“课证融合,一试双证”课程体系的构建充分体现了高职课程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及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的对接,真正将职业资格教育与高职学历教育融为一体,高效、高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结束语

“课证融合,一试双证”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经历国家层面顶层设计、国家资格组织管理机构的体制变革及运行机制的创新、政策出台、各种实施方案的制订、试验、调整、改进等一系列环节,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探索,不失为对高职教育新型“双证书”制度的一种推动。

[参考文献]

[1]陈宇.职业资格证书(技术与实践)[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2]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

[3]傅伟,袁强,王庭俊.高职教育行动导向课程体系的特征与要素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4).

[4]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篇2

文献资料法:检索期刊网1979年――2008年相关文献,查找相关资料,掌握与本研究有关的研究进展情况。

二、国内外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发展研究

(一)国内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发展研究

朱小平指出:取消体育普修课,普及体育选项课;充分挖掘课程资源,项目设置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符合专业特点,实施俱乐部教学;强调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赵苏?等建议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把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形成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课程结构。具体包括完善高职体育常规课程;丰富课外体育活动课程;发展校外体育活动。

王培芳指出:建立以人为本的高职教育特色课程观;课程定位应体现学校特色、职业发展与劳动保护的需要;课程目标要突出就业的导向性,围绕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可持续;课程设置上应体现综合性、职业性,开设职业体能训练课。

王玉扩等指出:转变传统体育观念,确立终身体育、健康教育的教育指导思想;根据《纲要》的基本要求,结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定位、办学特点,确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进行体育课程结构的调整,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建立“个性―――职业协调发展”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多样化;加强教法改革,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吴尚提出:体育课“1+1+x”改革实践,第一个“1”指新生入学第一学年,为体育基础课教学阶段;第二个“1”指第二学年安排选项课;x”代表早操和俱乐部训练,认为这种课程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发挥体育教师专长的新项目的设置方式,顺应了高职院校体育课改革发展潮流,提高了体育课教学质量。

(二)国外体育课程发展研究

张建华等指出:美国体育课程改革的一般特点有强调体育的学科性;重视健康体能的教育;强调发展运动特有价值的运动课程;重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强调操作评价和真实评价;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强调具有终身体育价值的运动的教学;舞蹈、韵律体操和娱乐活动等受到重视。

李建军说:日本在提出课程总体目标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学制各阶段的具体目标,并且体育目标和保健目标是分开的。日本最新的保健体育课程目标比较好地协调了各项目标的关系,体现了课程目标的全面性。

王健说:教育思想上,澳大利亚的课程目标更加倡导素质教育思想。价值观上,澳大利亚的社会哲学信念是强调“个体是最基本的因素”。在目标侧重点上,是追求人的自身以及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在目标范围上,比中国更广。澳大利亚课程方案没有具体的时数和内容的限制,教师、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比中国要强。学习内容涉及面相对广泛,身体锻炼的内容并非特别突出,更多地从个人、社会、人际关系等方面来构建内容体系。

王子朴等认为:俄罗斯学生的普遍及格率和优异率更为宽松一些(个别项目、性别除外)。学生体育课评价形式上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毕业统考。具体内容和标准可以像教学大纲的制度一样,在总的原则标准指导下,由各地区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日本著名学校体育专家高桥健夫提出的体育教学的目标体系,也许对我国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启示。高桥先生认为,体育教学目标主要包括技能目标、社会行动目标、认知目标与情意目标。可见,他对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解与当前我国的体育课程目标有相似性,但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特别要指出的是在高桥提出的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中认知目标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因为没有学生对基本知识与社会行动知识在认知上的改变,就无法实现情意目标,即学习态度的转变。

三、结论与建议

篇3

关键词:高校体育 隐蔽课程 实施现状

近年来,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学校体育的地位也日显重要,“健康第一”已成为了新时期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在体育教育中完善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对全体学生实行全方位的体育教育,已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明确方向。目前,我省高校体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局限在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中: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动技术、技能往往成了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甚至是惟一目标,无论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还是各种考试,都把运动技术、技能作为主要的内容,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育态度和行为的改善以及学生情感意志的发展等都被忽略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结果出现了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体育课更是成了某些学生的负担。由此可以看出这一现状已无法满足现今我省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及任务的实现,其原因之一就在于高校体育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只注重了体育显性课程的教学,而忽略了体育隐蔽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体育隐蔽课程也称潜在课程、隐性课程等。它是指在学校范围内,按照教学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现代体育课程研究认为,体育课程是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构成的。体育显性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传递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等理性文化,体育隐蔽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获得关于体育态度、价值和规范等非理性文化。体育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一样,是构成学校体育系统的重要因子,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育隐蔽课程是通过学校的体育物质环境、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体育教师的行为方式和在体育教育中形成的人际关系等内隐的、间接的文化因素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体育隐蔽课程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提高体育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心理因素介入体育显性课程的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思想品质的发展。

本文对我省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实施现状进行了客观而科学的调查与研究,目的是想通过调查与研究,为我省高校体育教学的改进与发展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与意见。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河北省八所高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体育教师300名,男、女大学生各2500名。

2.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大量查阅体育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中有关体育隐蔽课程的文章;查阅有关学术著作,力求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为调查和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②问卷调查法: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遵循体育科研方法中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调查问卷,对我省八所高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发放教师问卷300份,回收300份,有效问卷270份,有效回收率90%;发放学生问卷5000份,回收5000份,有效问卷4700份,有效回收率94%。③数理统计法:运用统计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利用所得数据对影响我省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要素进行具体分析。④逻辑分析法:在文献资料的整理、数据的采集以及课题成果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逻辑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二、结果与分析

1.体育隐蔽课程物质文化要素分析。体育隐蔽课程中的物质文化要素是学校体育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主要由学校内部的各种体育物质、物理因素构成,如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地理位置、时间空间等。

①体育场地设施: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我省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还有很大欠缺,只有54%的教师、学生认为满足需求,认为不能满足需求、严重不足的竟然达到了46%。体育器材的质量不尽人意:认为很好、较好的只有61%,39%的认为不太好、较差。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领导不重视,经费短缺;学校可用地紧张等。如何充分利用各自的有限条件,科学地设计、巧妙的布置各种器材设施,是我们现如今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体育场馆的卫生情况不容乐观:认为很好、良好的有64%,还有33%的认为一般、较差。这与学生的素质、学校体育场馆的不规范管理有很大的关系。各高校对体育设施的安全情况比较重视。调查中认为很重视、比较重视的有90%,认为不太重视、不重视的只有10%。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着装问题应引起重视。只有54%的教师上课时总是运动装,基本是运动装的占40%,着便装的有6%;对学生的着装基本没要求的占18%。

②时空要素:时间是学校内部一种无形而重要的物质环境因素。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体育课班容量较大,教师难以进行专门性的辅导。学生对教师组织活动的位置及学生学习时的队形、方向等都较满意;在学生是否可以自由选择体育课学习项目方面,有31%的人回答“否”,有56%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程安排不合理。由此可以看出,体育课班容量过大、体育课项目设置不合理是影响我省高校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体育隐蔽课程精神文化要素分析。① 制度体育文化。制度体育文化包括体育成绩考核制度、课外活动管理制度、运动竞赛制度等,是体育隐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成绩考核制度方面:65%的学生认为考核方法、评分标准较为科学合理,35%的学生认为不合理;认为不合理的理由是考核方法、评分标准过与强调技术、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种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课外活动方面:68%的学生选择了课外活动没有组织,问及学生不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因时,有47%选择没合适的场地设施,23%没兴趣,不好意思和缺乏引导的占30%。由此可以看出,体育场地设施匮乏、课外活动组织不科学、合理是制约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因素之一。运动竞赛方面:各高校每年都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其它单项比赛各有不同。总的看来,河北省各高校运动竞赛的组织次数比较少,还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②体育传统与风气。70%的教师与学生认为本校还没有形成体育的传统与风气。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可能与学校领导的支持少有关;二是与体育教师的素质水平、学校对体育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关(70%的学生选择了校园内没有体育艺术雕像、体育海报,75%的学生选择了校园宣传栏偶尔有关于体育的内容)。③体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有着巨大的教育潜力,体育教育活动与人类其它实践一样都是在交往活动中开展的,因而通过体育活动建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体育隐蔽课程的重要内容。从调查结果看,河北省高校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好的只占24%,较好的占36%,令人遗憾的是有些体育教师还有打骂学生、不尊重学生的现象,可见人际关系不是很融洽。通过与学生的交谈,我们也了解到一些无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思想感情的专制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严重阻碍了主体性教育的实施,影响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④教师的素养、教学作风。通过调查得出,74%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有责任心,57%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经常给学生以鼓励和积极的期望,25%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偶尔或经常有迟到现象。由此可以看出,我省高校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还有欠缺,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还不够。

在高校体育课程的构成因素中,物质文化是有形的,看的见的,相对静止的,而精神文化大多是无形的。动态的和静态的多种文化要素的有机结合,两大因素及每一部分的各要素之间都在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中存在着,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彼此促进。总之,体育隐蔽课程是一个要素繁多、结构复杂的体系,它的建设是一个需要多学科通力合作的系统工程。

三、结论和建议

1.结论。①我省高校体育场馆、体育设施、器材的匮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锻炼兴趣,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存在着“量”和“质”的弊端。②学校关于体育的宣传力度不够,不利于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的形成。③我省高校体育课程的项目、人数设置和时间安排不够科学合理。学校对体育隐蔽课程的内容缺乏科学系统的认识、设计与实施,还没有提高到体育课程的认识高度。④我省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还有待提高,还存在一些不良行为。⑤我省高校体育教师对与学生的交流重视不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2.建议。①加强体育隐蔽课程理论的学习和宣传,提高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对体育隐蔽课程的认识。②建立和完善体育显性课程和隐蔽课程相协调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体育隐蔽课程的作用。③加大体育隐蔽课中物质文化因素的投入,改善教学环境;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体育设施资源,科学合理地设计体育活动场地、器材。④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以精神文明建设为突破口,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修养,挖掘一些有利于体育精神文化的要素,全面推动体育隐蔽课程的整体优化。

[本文为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2006年度项目“河北省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研究”(项目批准号200604027);课题组成员:刘建、赵小林、刘印凡、李敬、张建勇。]

参考文献:

[1].曲宗湖:《体育隐蔽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

[2].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

[3].姚蕾:《体育隐蔽课程价值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2。

[3].姚蕾:《对我国三城市中学体育隐蔽课程实施现状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8。

[4].肖成兵:《试论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教育》,《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7.3。

篇4

据有关调查显示,小学生普遍喜欢教师用温柔、和蔼的教学语言授课,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喜欢教师的可能性,进而使得学生更加热爱学习体育,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教师用生硬的语言进行授课,可能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讨厌学习体育。比如,在跳高练习中,教师对学生说“:你们必须跳过去。”和“你们要放心、大胆地跳,跳不过去没关系,但是一定要学会尝试,万一跳过去了呢,对吧?”两种交流方式一定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后一种可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是舒服和更加努力尝试。

二、参与激励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对学生有所了解,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及学习意见、建议等都要进行倾听。对合理的建议要进行采纳,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学生的信任和支持。让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参与到组织教学任务中,这样教师才能真正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三、榜样激励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工作者就要为人师表,是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榜样,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体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熟练掌握实践技能方面的能力,还要对理论知识进行钻研和探索。逐渐加强对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成为学生一个学习的榜样,激励学生不管是专业素养还是自身教养都能成为教师那样的人。

四、评价激励

小学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公平、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学生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的方式,使得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任务当中。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并且针对小学生的观点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可以定期开展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等集体评价活动,不断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的关系。

五、结语

篇5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体育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研究分析

一、前言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教育改革创新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不同的专业对于培养人才的模式也不尽相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课程组成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体育课程只是过分地关注学生的体育技能,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却很少关注,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学生的整体能力得不到提高。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在体育课程的设置方面出现一定的问题,创新力度远远不够,跟其他国家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体育教育专业理论的设置和体育课外活动时间的安排方面缺乏科学依据。体育课程作为培养人才的一种重要模式,其设置的合理与否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本身一定要加大对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的力度,同时还要做好对体育教育的创新管理工作,指导和培养专业的体育技术人才。改革开放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逐渐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实施了积极改革,适应了时展的新需求。但是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专业口径问题,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低,课程设置比较固定,教材实用性有待提高。本文将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国外其他一些国家的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比对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

二、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核心理念

1.体育教育专业的概念简析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将体育教育专业的理念定位于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时体育课程的开设还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新时期下,我国的体育课程设置遵循了创新、发展的理念,强调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在体育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上,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并能很好地适应体育、训练和体育科研工作,所以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人才的基础,也是我国的体育创新的前提。

2.体育课程的设置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学校将对所有安排的体育专业课程进行选定和组合,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在体育课程的设置方面一般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根据学生的年级段、年龄段和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安排体育课程的学时分配,发挥体育专业课程的优越性。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方面一定要按照课改的基本要求,多选择一些新颖的、有创造力的内容,同时还要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课程的设置主要包括课程的结构设置和课程的内容设置两方面。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关键是要看体育结构和内容设置是否合理以及能不能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这也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问题。

三、国内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比较分析

1.国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研究

1.1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制

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指的是体育专业所培养人才的规格和类型,这也是培养人才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美国对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在体育教师的任职要求方面,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的体育技术知识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它们对培养目标的确定比其他国家更细致严格一些,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水平的教师将会被任用到不同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学制方面,学生只有通过了专业的体育课程考试才会取得体育资格证书。

1.2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

体育课程的结构设置合理与否会对教师的体育教学和学生的体育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在体育课程的结构设置方面,俄罗斯主要强调的是体育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也就是说体育课程的开设一定要全方位、多角度地与其他各专业知识相互结合。这种结构设置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可以利用其他专业的知识丰富体育课程学习,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专业。该课程结构与主要分为两大板块,第一类是有关人文、经济、社会及自然科学的体育课程,另一类是专业的体育课程。日本在体育课程结构的设置方面主要强调的是体育课程创新,也就是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立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在探索中将体育课程知识运用于体育实践活动中去,满足体育人才的多样化要求。它跟俄罗斯在体育课程的设立上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也就是强调了体育课程的综合性,比如在体育课程中适当穿插一些社会、经济、科学类的题材,这样不仅保证了学生体育学习的顺利进行,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德国来说,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体育经验与方法值得我国引进与借鉴,其规范性也比其他国家都更为优越。从目前德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开设的情况来看,体育讨论课、选修课、学术课等开设的相对较多。

1.3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评价

以美国为例,其专业体育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认知、情感和身体三个方面,同时每一个方面又分为若干详细的评价内容,并对课程的评价作出细致的分析。

2.国内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研究

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受传统影响比较大,在创新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只有改革开放之后体育专业课程才取得了实质性创新,并开创了复合型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体育教育专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课程的设立主要是朝着专业化的体育人才方向发展。这也使得体育课程的改革有了创新的发展平台,摒弃了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理念。在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设置方面,将体育课程结构设置主要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三类。必修课主要是一些主干课程,其中也包括一些一般的必修课程,它是按照教育大纲的基本要求实施的,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选修课程主要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修一些辅课程,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实践课程是新时期下大纲要求的必修课程之一,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评价虽然大部分还是以百分制为主,但是随着课改的要求,这种格局也在不断被打破,百分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

四、适当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选择上一定要谨慎,必要的时候可以引进国外一些比较先进的体育教育经验。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其次,加大体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力度,正是基于我国的体育教育课程创新力度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们应该多投入一些教育科研资金,学习国际先进的体育课程经验。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时间上要所下功夫,因为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时间设置的不够长,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

五、结束语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大对新体育课程的研究力度,并学习国外一些比较先进的体育教育经验,做好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丽娜.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专业课程的研究综述[J].湖北体育科技,2012(9).

篇6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课程;和谐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从中让我明白要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一、幼儿园体育课程设置与执行情况开展的调查分析与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使自己的孩子能从德、智、体、美全方面的发展。一些幼儿园一周内只有1―2节体育课程,我觉得教育是对每个领域的课程都要平均安排。幼儿园也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在课程执行中也存在很多重要因素,比如场地的环境布置、体育课器材的准备、保育员的保育工作安排、还有设备的安全使用等。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去发现并解决问题,改善幼儿园体育课程中所存在的弊端,使体育课程更完善、安全,让幼儿能在快乐中轻松完成体育活动。

(二)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是对温州地区的幼儿园的在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来更好的发现问题,努力完善和改进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要注重在组织执行时的安全问题,让幼儿可以在身心愉悦、轻松的环境下进行体育活动。本次调查围绕以下几点进行:

1.实施体育活动课程的原因分析

2.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活动器材准备

3.关于体育活动在执行中的安全问题

(三)调查的目的

本次研究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幼儿园体育课程在幼儿园的设置与执行情况,经过本次调查能更好的改善调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很好的去解决。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玩中乐、玩中学”的良好环境。

二、幼儿园体育课程设置与执行情况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

为了更好的了解幼儿园体育课程设置与执行情况活动开展的情况,我特地选取了温州市龙湾区第二幼儿园、乐清市贝多芬音乐幼儿园等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在职教师进行简单的访谈,并发放教师问卷33份,收回的有33份,收回率是100%。

调查内容包括:体育课程设置的重要性、体育活动课程的形式、技能、场地及活动设备的安排等在开展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一)实施体育活动课程的原因分析

幼儿体育活动目标就是幼儿园体育工作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他揭示了体育活动影响幼儿发展的预知变化,是幼儿发展的努力方向,也是幼儿园实施体育活动应当完成的任务。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温州市龙湾区第二幼儿园、乐清市贝多芬音乐幼儿园。

从表1可以看出,在幼儿园里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及安排体育课程的意义。从数据看来,绝大部分的幼儿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喜欢并愿意参加体育活动;所以在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课程激发了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把体育当成是一门重要的领域,这是个好的现象。

(二)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活动器材准备

1.开展体育活动的活动器材准备

在调查中了解到,上体育课中体育器材的准备很重要的。选择的体育器材绝对不能带有盲目性,要根据目标选择器材,根据材料特征选择。在调查中,绝大部分的老师都表示选择体育器材要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利用器材,让幼儿通过使用器材达到身体素质的锻炼,同时完成教学目标。

2.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准备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在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要重视幼儿的安全、创设适宜的户外活动场地、愉快氛围,牢牢吸引孩子的心;在这次调查中,对几位老师进行了谈话调查,其中有老师举例说明,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前,要根据教材将场地进行游戏场地平整清洁,事先把场地布置好,所画界线要清晰鲜明,可以用白宽布带、塑料布条、皮筋的感作为起点线或者终点线,既方便又实用,还可以根据需要移动。

从表2可以看出,有部分老师不需要准备场地和器材,但是还是有一部分的老师是需要的。我觉得从这次调查中发现,老师对场地和器材的利用观念不强,有时候准备一些好玩的器材对体育活动课来说也是一种辅助,能使这堂课更生动、更有趣味性,这样更能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积极的参与其中。

(三)关于体育活动在执行中的安全问题

此次调查中还设计了一个简答题形式来调查体育活动在执行中的安全问题。老师们都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等。基本上老师都提到了执行中该如何做好安全问题、达到幼儿的运动量、提高幼旱男巳さ任侍猓都做出了一些详细的分析。我就简单的对他们的分析做个总结:首先,在场地的选择上对不同的活动安排不同的场地,以免幼儿受到伤害;在课程的执行中,活动开始前要仔细的讲解示范,尽量不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受到伤害;在活动目标中,教师都设计出具体要求,还要确定活动目标、服装问题、保育问题等等都要提前做好准备“防范于未然”。还要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自身的安全保护意识,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这些都是在执行体育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

三、对温州地区调查的幼儿园进行总结

这次调查主要是对龙湾区第二幼儿园、乐清市贝多芬音乐幼儿园进行问卷调查。这2所幼儿园一所是公办、一所是私立,在师资上、幼儿园设备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开展体育活动中,会有一些局限性差异性,本次调查结果真实、可信。而在调查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并且对其幼儿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使他们的体育活动开展的更好、更安全、更丰富。也希望这次的调查能让幼儿园对体育活动起到一个重视的作用,在今后能更好的去编排体育活动课程,和改善在执行中出现的利与弊,让幼儿在轻松、愉悦、安全的环境中参与体育活动。让他们有更好的心态去学习、去接受这门课程的知识、运用所学到知识,也要从中得到身体的锻炼,让幼儿们有健康的身体素质。这才是我们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

最后希望我的这次调查能对幼儿园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慧和,顾荣芳,薛菁华著.《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丛书――健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篇7

【关键词】辽宁省 特殊教育学校 体育教育

在我国,随着人权意识提升和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使得越来越多身体或生理上存在某种缺陷的学生在教育民主和教育机会均等的形势下,进入了特殊学校接受特殊教育,但由于他们身体的特殊性使得体育教育较之其他学科更为困难。辽宁省特殊学校体育教育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与我国南方发达省市相比起步较晚,特殊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就必然存在众多的落后与不足:

1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落实需要完善和监督

我国现行的特殊体育法制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1995年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和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丰富残疾人体育健身方法。”,此纲要只是在宏观层面做了一些提倡性建议,没有对残疾人的体育发展做出明确的规定,更没有针对残疾人广泛存在的特殊学校体育发展提出可操作的措施;再如教育部、中国残联等九部委颁布的《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中“针对残疾学生特点开好体育课,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竞赛,使残疾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该意见虽然是针对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活动做了一些宣示性的规定,但内容笼统空洞,与各地特殊教育学校的实际情况相脱节,无法指导实践。

以上法律法规的颁布,并不意味着我国关于残疾人体育教育权力保护的法律保障体系已经完善,可以看到,大部分条款只是在宏观层面上作了一些宣示性的规定,在特殊体育教育实践中缺乏有效的执法标准和处罚手段,缺乏实际的、具体的操作规范,缺乏相关部门的保护和监管,已经完全不符合“生命关怀”为指导思想的特殊学校体育教育发展需要。

2普适的特殊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急需出台

不能否认,辽宁省基础体育课程改革在近十年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针对残疾学生的特殊体育教育却明显滞后。缺乏具有普适性的特殊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教学目标定位与不同类型残疾学生体育需求存在矛盾,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缺少创新性与针对性,针对特教学校残疾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标准没有明确,这些都是特教学校体育教学方面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对特殊学校残疾学生开设的体育课,课程内容的选择需遵循以下几个特定标准:第一,能满足学生缺陷部位的需求;第二,能满足不同残疾学生的兴趣;第三,课程内容应具有较强的弹性和可选择性。

在对残疾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中,学习过程的评价要比学习结果的评价更为重要,因为这种评价不仅能了解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还能树立学生成功的信心,使之在学习的每个阶段都能获得进步。

3特殊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严重滞后

根据调查,目前辽宁省特殊体育教师队伍存在许多问题。第一,体育教师专业能力较弱;第二,没有形成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体系;第三,特殊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系统的、专业的继续教育规划。

根据教育对象的身心个别差异性,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第一,掌握系统的特殊体育教育领域的科学知识。特殊体育教师应将许多学科如:病理学、康复学、心理学、测量学、体育学、锻炼学等融合至一起,用更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知识来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服务,以此来满足这些特殊人群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体育需求;第二,从事特殊体育事业的专业能力。特殊体育教师应具有更高的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与不同需求、异常的学生打交道的能力;体育康复指导能力;指导残疾人体育训练和组织竞赛的能力等;第三,恪守共同的职业道德。特殊体育教师不仅是教育者,更是残疾学生利益的代言人和维护者,教师必须具有深刻的责任感和崇高的职业信仰。

4体育教学经费与物质条件严重匮乏

影响特殊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场地、器材和经费的投入是影响特殊学校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目前,辽宁省大部分特殊学校经费短缺,物质条件落后,体育场地设施匮乏、种类单一、数量偏少,特别是供给残疾学生专业使用的活动和锻炼器材更少,很多教学活动无法开展,不能满足正常的体育教学需要。

学校体育工作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基础就是学校体育的物质条件。国家应尽快制定新时期特教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备的配备标准,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确定,要求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严格监督与检查各校具体配置情况,因地制宜使特教学校体育发展得以物质条件的保证。同时,国家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经费上应当加大投入力度,对特教学校体育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极力改善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在国家有限的资金拨款范围内,合理有效地修建学校运动场(馆)和购置必需的体育设施。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辽宁省特殊体育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历史、经济、认识等多方面的原因,特殊体育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面临诸多困难,存在许多问题,这已经引起我们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完善和发展特殊学校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对深化特殊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对促进残疾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水平

新的体育课程可借鉴的经验不多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程的理念确实转变思想观念和教学观念为此备课组制定了理论学习的具体内容如学习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版权所有式的变化等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校教研室下发的教研文摘第二十二期从而提高备课组老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使教学工作能务实进行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按学校的部署实施体育课程

实施体育课程是一件全新的工作我们大致分三个阶段实施

前期准备阶段

此阶段主要制定课程的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包括有课程必修和选修教学内容的开设下发学生选项通知书和开设游泳课的家长通知书教学进度表含必修和选修内容和备课组活动计划及行事历表备课组老师人手一份使备课组的各项工作做到条理清晰有章可循内容充实其次是对学生的填报情况篮排足乒羽项球类进行分类统计提出调整的方案通过家长回条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对身体原因不能参加游泳或其他体育运动的学生另行安排学习内容严禁他们下水游泳杜绝可预见的安全隐患

中期过度阶段版权所有

从第三周选项表收回后选项开课的前期工作一直就没有停止由于客观原因选修课在前周暂未能开设我们就以上游泳田径的必修课为主统一学习的要求和进度并结合选修课的内容进行各种教与学的探讨同时广泛征求各班学生选项学习的意见和建议使选修课的实施方案内容更加充实可行为课程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后期实施阶段

实施选修课程第一件事是把报乒乓球羽毛球的人中调多人到其它的选项学习中去为此我们对学生做了细致的解释和教育工作使被调整的学生都乐意参加到其它的选项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任何的投诉事件第二是要随时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我们感到高兴的是备课组的教师相互团结共同努力出谋献策协调解决如温洪仁仕老师能主动协助管理场地器材员工布置好乒乓球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场地器材等问题能及时建议学校解决在本级遇到的个别学生随意流动学习问题小组学习器材场地分配问题选修项目的考核没有规定的标准模式如何设置考核的内容和标准问题总之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随时招集商讨解决的办法使选修课程得到顺利的实施

注重选修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改革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面要改变灌输式教学方法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备课组的老师能利用

课余时间进行学习由于乒乓球和羽毛球教材内容少关小元教师自购光盘进行学习老师们参加听课的次数较前多了集体备课也认真多了使高一的体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例如在改革课的结构和组织形式中初步探索准备运动——基本技术技能学习——小组教学比赛的模式形式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选修课程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以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为载体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水平能力灵活选择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合作探索式的学习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学期的对外体育公开课受到外校同行的一致好评并就我校体育选修课程的开设和具体实施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多方面的了解和座谈讨论备课组的其他教师都能对答自如此种教学探讨实属多年不见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高一的体育课程虽然顺利开展但也存在问题与不足主要有下列几点

一名教师同时任两个选项的教学有顾此失彼的情况出现

个别班学生选项学习人数的调整还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由于忙于其它事务理论学习和集体备课次数少

篇9

关键词:体育课;学法指导,教学建议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给当代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中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此外,让学生走出课堂,去社会中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学法指导的内涵

体育课的学法指导就是为了使学生会学、善学、乐学、好学,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最终达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中,以前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教、学生学,而且学生是被动地学和练。现在的学生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好,营养是好了,但身体素质在下降,有些学生还出现了肥胖症状,运动少,多数学生不爱动。新课改的推行,给学校、教师提出了一些要求,明确指出坚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生每天锻炼不得少于一个半小时,激发学生的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二、学法指导的内容

1.课本预习方法的指导

(1)学习要从预习开始,给学生提要求,让学生思考;

(2)确定目标,预习应完成的具体任务;

(3)学会思考,掌握预习的有效方法。

2.听课方法的指导

(1)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2)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结构及衔接;

(3)通过对比,掌握相关、相似技术的异同。

3.复习方法的指导

(1)课后的复习方法,多思考、多练习;

(2)采用对比方法,系统的复习方法。

4.课外练习的指导

(1)养成经常练习的习惯;

(2)学会科学性和安全性的锻炼。

三、学法指导的原则

1.明确目的性。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掌握科学在学习方法,以便更快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突出主体性。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3.加强针对性。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同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基础,采用分组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在课及课外活动中学会思考和锻炼自己的身体。

4.讲究适应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思考和总结,注重学生意见的反馈,多与学生沟通,制定合适的教案,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便于学生接受和掌握,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5.注重经常性。学法指导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经常性地进行学法指导,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逐步提高,学习方法的掌握才能逐步优化,学法指导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

6.强调多样性。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和同行多交流,学习经验,课前、课后要反思,多阅读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对学生的意见总结,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对体育的热爱。

四、教学建议

1.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法。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做好渗透学法的准备,使教法和学法同步进行。

2.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使骨干能更好地协助教师完成教学。

3.课堂教学要实现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做到教法的选择要有利于学法的指导;学法的选择要有利于教法的实现,使教法和学法融为一体。

4.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要安排好,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讲解,要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2]许高厚.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篇10

笔者作为一名大学体育教育工作者,连续9年担任一线体育课程教学工作,并于2014年3月至6月对合肥几所高校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得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调查结论,将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总结:

1.1体育教学流于形式

(1)学分比重偏低,授课时间较短.非体育类的本科院校里,体育作为通修课程,一般分三到四个学期开课,本科生4学分,专科生3学分,授课时间集中在大一和大二.在学位总学分大约130分的情况下,4学分的比例相对较低,这与重视体能教育的素质教育目标大相径庭.而体育运动和群体竞技活动应该是始终贯穿大学生高校生活的一项必备课程,应该在大三和大四都安排授课时间.

(2)学校师生重视度不够,体育课程教学计划传统单一.笔者走访的5所本科院校里,其中3所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使用均超过了五年,新版本与旧版本相比,基本没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从各级教育部门到学校教务处,再到学校体育部的各位基层教师,大家普遍对体育教学重视度不高,强调保守的安全性教育.一线教师的教学计划仍旧以基本体育项目为教学主体,在保障学生课上安全的前提之下,尽量修足学分.

1.2体育教学目的传统

至今为止,大部分本科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修满学分,完成教务处布置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劳逸结合,不可局限于全天的理论课程教学;通过体育课选拔比赛项目的优秀运动员,以待在重大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运动习惯、体育素养和学生团队意识、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1.3体育教学设施陈旧

尽管现在国内很多高校逐渐改变观念,不惜血本更换体育器材、打造体育训练场所,但毕竟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院校在这个方面思想观念薄弱.笔者走访过程中,甚至发现有高校封闭运动场,除了上课期间,其余时间一律实施封闭式管理,不准任何人随意进入.现代化的训练场地、优秀的体育器材,就更不用说了.

2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这代人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家中缺少同伴,一人受到多人溺爱和呵护,最终形成了强烈的自我特性.加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味强调学习成绩至上,忽视了心理健康和社会责任感的熏陶,最终导致他们社会化的缺陷,缺少走向社会所应具备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品德.

2.1有利于降低身心不健康的风险

WHO制定的健康标准中,其中跟身体本身有关的就占50%,包括体重得当、牙齿清洁、头发有光泽、眼睛明亮、肌肉皮肤富有弹性等.身体健康直接影响心理健康,而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注重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强化“终身体育”的观念.一旦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落到实处,真正意义上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运动素养,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健康的比重,尤其是心理健康.

2.2为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提供了良好的基石

高校体育教学中,以篮球、足球、健美操等为首的团体项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团队机制、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对团体项目的最终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学生在群体性的体育项目中,他已不再是一个具有相应体育技能的个体,更是一个重要的团队成员.他必须学会适应,努力提升团队素养,这就离不开互助、分享、谦让、合作甚至自我牺牲的亲社会行为;其次,团队内部每个成员的专业技能必定不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都积极参与,并提倡以好带差.直接将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细化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再次,体育老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多开展组与组之间的实战练习,对于对手之间友谊第一、互帮互助的优良体育风格加以表扬和鼓励,一旦出现个别的恶性竞争和有意伤害,务必进行正确引导,适当进行惩罚.唯有此,才能真正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使当代大学生能有效地参与竞争与合作、善于与人交往、具有较高耐挫力和心理承受力、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具有利他主义精神和助人行为等.

2.3提升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教育效果

社会心理学上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曾经存有“本能论”和“习得论”两种对立观点,但经过学者的论证研究,最终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习来的一种行为方式,绝非与生俱来.同时,以鲁宾和施奈德为代表的学者经过研究,认为6~12岁是助人行为发展最快的时期.当代大学生自身年龄基本在18周岁左右,尽管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相对较难,但是并非完全毫无益处.一方面他们正处于强调自我意识的青春叛逆期,对师长的一味说教尤其反感;另一方面,他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熏陶和影响.笔者对合肥市区五所高校的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65.6%的同学认为大学里的思政课没有太大意义,旷课情况比较严重;72.5%的同学对父母和老师频繁的直接说教非常反感,基本不会用心聆听;81%的同学认可最直接的教育方式,如自己观看某部影片的启发,亲身参与某个活动的领悟等.因此,一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相应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教育,效果会比常规的说服式教育强多倍.

3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若干建议

3.1改善高校体育教学考核制度

截至目前为止,各大高校普遍采用体育达标考试的考核手段,运用与评定运动竞技水平类似的体能测评法,这种方法完全忽视了大学生先天体育技能的个体差异,也和素质教育目标完全脱节,最终导致师生流于形式的教学过程.为了达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目标,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良:

(1)国家教育部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文件,并提倡部分高校进行试点改革.国家教育部结合各个下级部门的反馈意见,制定关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文件,主要补充关于渗入体育思想、加强体育素养、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相关具体条款,并下发各级教育厅,要求辅之具体的实施保障措施,最终在部分高校进行试点改革.

(2)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制定具体可行的体育

教学考核制度,补充体育素养、心理素质评价等相关考核要素.目前的高校体育考核仍采用传统的体育达标考试,预定的达标分数是对学生进行体育考核的唯一标准.作为教学指挥棒的课程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本性,显而易见,高校体育课程仍然局限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之中.作为高校的主管专业部门,各校的教务处应当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多开展教学改革之类的课题,并最终落到实处.对于体育课程的考核制度,应该建立多维度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考虑学生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的差异,将运动成绩的定量评价、学习态度的定性评价与身体形态机能变量的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兼顾生理素质评价与心理素质评价.同时,体育课程考核过程加以明确规定,确保体育老师能够统一、有效执行.

3.2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

笔者调查的几所高校中,80%以上的体育教师都是体育院校毕业的体育专业人员.他们的教学重点都局限在体育技能本身,除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受到关注以外,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基本被完全忽视.相关教育部门及高校自身,应该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除了本身的教学技能以外,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社会行为.

(1)定期举办高校体育教学培训班.高校的体育部每月开设一次培训课程,课程主题除了基本的教学技能外,更多的是体育教师自身师德和教学目标社会化方面的课题.培训课程的任课教师可以邀请学院社会学专业和心理学专业的相关专家,也可以让体育部经验丰富、运用效果较好的优秀老师来主讲.培训班以理论讲授和案例探讨为主,多加入互动环节,切忌流于形式.

(2)完善体育教师的考核管理.年终考核是每个高校每年必做的基本事项,但目前的考核表基本分为职工个人鉴定、基层单位审核意见、学院领导审核意见等常规内容,最终只能在平时考勤这块得到实际的体现.建议将年终考核表加以细化,尽可能量化,从业务水平、职业素养、学术水平等多方面加以衡量,可采取传统的记分制,由学生、同事、领导共同打分.

3.3建立规范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