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与课程改革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9: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课标与课程改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课标与课程改革

篇1

[关键词]实验稿;2011版新课标课程改革;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10-0037-04

在进入21世纪以后,教育部开始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也正是在《实验稿》的基础之上,整个中小学的英语教育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但是在十年的改革中,《实验稿》也存在一些需完善之处。于此,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2011版新课标),这对于《实验稿》是一种有力的补充和完善。同时,从2011版新课标的内容发展也能够洞察过去十年英语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果和问题。

一、2011版新课标的发展

2011版新课标在很多方面都延续了《实验稿》的思路,包括总体框架、设计思路、课程理念和总体目标等。与此同时,其也对部分地方作了修改,这些修改对《实验稿》是一种发展,更是突破。

(一)强调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001年《实验稿》中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而2011版新课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尽管《实验稿》也提到人文性,但是可以看出其主要还是追求将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工具,这也是长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事实。2011版新课标则正式提出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首先,英语课程作为工具要求学生去掌握这门语言。其次,英语课程的人文性表明在将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掌握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学习丰富自己的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二)减少学习内容、灵活课程开设

就笔者对两次课程标准对学习内容的分析来看,2011版新课标在学习内容上大为减少。《实验稿》中对各年级掌握的词汇量要求为:小学700个,中学1600个,高中3500个。而在2011版新课标中,小学词汇量是600到700个,初中是1500到1600个,高中是3300个。仅仅从词汇量来看,新课标减少了学习内容。

尽管两次课程标准都提出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但实际上在全国各个地方,英语课程开设时间并不相同。于此,2011版新课标提出:“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各地可根据师资条件、资源配置等情况,制定本地区的课程实施方案,确定小学开设英语的起始年级及小学和初中毕业时应达到的级别要求,特别是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要充分考虑师资力量的配备和教学条件等因素。”在这一程度上讲,新课标对于课程的开设灵活性更大,更加注重地域性的差异。

(三)增强新课标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笔者在对比两个版本的课标时发现,2011版新课标在课标附录中增加了大量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的增加有利于一线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把握,也更有利于增强新课标的操作性。

(四)改变对“任务型教学”的表述

在《实验稿》中,已经有关于“任务型教学”的提法:“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这样的描述让很多教师认为《实验稿》否定了其他教学法,只提倡“任务型教学”。于此,2011版新课标提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选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这样的提法就避免了一线教师的误解,也更为严谨。

除此之外,2011版新课标还在许多地方作了改变,由于比较细微,笔者在此不再一一叙述,在后文中会有涉及。

二、经验与问题并存:十年英语课程改革

2011版新课标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未来英语教育的展望和指导,同时,从课标的修改情况也能够洞察出十年来英语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之处和问题所在。

(一)经验:十年改革的成功

在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下,英语基础教育改革也迈入了自己的轨道。在十年中,英语课程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些成功的经验也是未来英语教育发展的宝贵财富。

1.英语教育人文价值的凸显

与语文课程相比,英语教育的人文性一直受到忽视,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英语课程仅仅是作为工具而存在。但是,从《实验稿》明确提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开始,英语课程也逐渐改变作为工具的一条腿,而成为工具与人文兼具的两条腿。在英语课程中,人文性理应得到彰显。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陶冶自身情操,培养个性,都是人文性的体现。同时,英语作为外语,还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通过对英语的学习,学生对外来文化理解和鉴别,逐渐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文化也能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些也都深刻影响着人文性的形成。在2011版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英语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种对人文性的坚持也表明对此理念的认同,更体现出英语课程改革在这一方面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说,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是将来英语教育发展的一大特点。就笔者对教师的访谈结果看,人文性等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实质上已经融入教师的脑海中。尽管在考试制度的压迫下,教师在很多时候不得已而需要采取很多灌输的教育方式,但是教师在课堂之余都会学着去反思,去寻找符合教育理念的更好的教育方式。人文价值与教育理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过去的十年课程改革,英语教师已经在这方面有所改变。

2.多种教学方式并存

在以往,由于众多学者对凯洛夫教育学的误解,造成了凯洛夫教育学的教育方法在中国成为简单的讲授法,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课程改革之前。在课程改革中,诸多专家开始学习美国和日本,寻找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目前,除了简单的讲授法之外,还有诸如讨论法、情景教育、任务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并存。也正是这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了英语教学的发展,而学生在这些新的方法中更加发展了主体性,身心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当然,新的教学方式的发展并不否认传统讲授法的优点,相反,讲授法在目前还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笔者从《实验稿》和2011版新课标对任务型教学的描述中分析到:英语教学鼓励多种教学方式,在注重讲授法的重要地位的同时,也希望教师多采用更多的先进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3.多元评价方式形成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传统评价往往以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对象主要限于学生。这样的评价方式在英语课程改革中是被抛弃的。从《实验稿》开始,已经倡导多元评价方式并存。在十年中,教学评价逐渐走向一个多元的趋势,表现在:分数依然是主要评价方式,但已经不是唯一的标准;更多的评价方式逐渐展现出来,如表现性评价等;评价对象由学生变成学生、教师、教材甚至是课程标准等。甚至在2011版新课标的附录中增加了评价方法和案例。

(二)问题:不容忽视的存在

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这十年的英语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可观的成功经验,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关于英语教育的问题却依然存在,这些问题也要求对英语教育进行更深的改革。

1.区域性差异造成英语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笔者在前面已经分析了新课标和《实验稿》之间关于课程开设的差异,这里主要是以地区之间的差异为依据而定的。我国人口众多,城市与农村之间差距也非常明显。而英语作为一种外语,对各种条件的要求远远大于其他课程。就目前国内英语课程开设的情况分析,在城市或者一些条件好的农村地区,英语课程在幼儿园阶段已经开始开展,进入小学就正式开设;而在大部分农村地区,英语课程还是在小学三年级时候开设,实质上很多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课程更多体现在形式上,真正的教授英语课程还是在进入中学后。除去城市农村的差异外,我国还有诸如东部和西部的差异等。就笔者的调查发现,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英语教育水平差异非常明显。如,一些东部地区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能够无障碍地与外国人进行交流,而一些西部地区学生在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并且他们的英语学部分还处在“哑巴英语”阶段。

由于地区差异造成的英语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并不能完全依靠英语教育本身的改变来得到解决,这更多地需要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以及地区差异的缩小才能得以根本地解决。从新课标的发展我们能够看到课标对此问题已有所洞察,在制定上也提出了灵活的方案。

2.课标的操作性和执行力存在偏差

在我国教育界,一直存在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脱节。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也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却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如果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存在某种脱离的话,那课程标准应该起到联系二者之间的桥梁作用。就课程标准制定来讲,其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教育实践的引导下制定的;在作用上,课程标准应该对教育理论进行“消化”,体现出先进的理论思想,并能够很好地指导教育实践。最为重要的是,课程标准所面对的主要对象是一线教师,因此其必须具备很强的操作性。而长期以来,课程标准似乎总是面临着“可有可无”的尴尬情况。20世纪90年代,教师对课程标准几乎是脱离的;到了21世纪以后,课程标准才开始被重视,教师也开始逐步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但遗憾的是,教师对于《实验稿》的把握和理解还都不能深入,这一方面与教师的理论知识欠缺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实验稿》本身在制定上存在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在2011版新课标中,尽管部分地方作出了修改,甚至在附录中加上了操作案例,但是在正文中很多地方仍然缺乏明确性,更需要专家的解读和教师自身的理论理解。从这个过程中,笔者认为,多年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并没有因为课程标准的制定而得到解决,加强操作性将是未来课程标准的发展方向。当然,我们也不能否定课程标准本身作出的努力,只是这样的努力还需要加大。另外,多年以来畸形发展的考试制度也制约了课程标准的执行力实施。在考试的重压下,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去执行课程标准的某些要求,而只能选择传统的增加分数的方式来讲授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醒专家,仅仅寄希望于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能够带来较好的变化是不现实的,还需要在症结上“下药”。

3.英语教师专业化尚不完善

新课程改革在改革路径上主要着力点在学校和教师身上,通过改革学校和教师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笔者在前面提到,作为压抑着教师和学生的考试制度目前还无法得到较大力度的改革,因此改革需要从学校和教师身上入手。)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改变原来的形象,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在过去的十年中,教师专业能力的确得到了部分改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在招聘新入职教师时,提高了学历、专业知识等要求;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加大了对教师的在职培训。通过这两个主要方式,教师专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至少开始在教师脑海中形成。但是,这种改变仅仅是表面的,众多教师还是停留在以往的专业水平上,他们无法在考试制度的打压下寻找到一种能够提高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好方法。(笔者以为,如窦桂梅这样的老师在中小学中属于现象存在。)近年来,在中小学,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还是处于紧缺阶段,因此在广大农村地区,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还相当低,这不仅体现在教育理论水平低下,更表现在英语专业知识不够。对在职教师的培训无法保证能够让每位教师都获得提高。往往是本身优秀的教师去接受培训,再回来将主要思想以讲座形式介绍给其他教师,这样的培训注定是片面的,也不具备普及性。总的来看,英语教师专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很不完善,这需要在未来的课程改革中加大力度。

(三)新的挑战

从《实验稿》到2011版新课标,英语课程改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之中,英语课程改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2011版新课标对英语课程改革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和挑战。

1.本土抑或舶来:英语教育的立足点之思

可以说,在英语教育中怎样处理好本土观念和舶来思想,一直是个争论不休并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英语教育的立足点的问题,它直接关涉着英语教育的整个发展方向。就目前来看,国内的英语教育建立在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上,基本上采用国外关于第二语言学习的理论进行教学。除却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在文化上,英语教育也更多选择外来文化作为教学文化。《实验稿》和2011版新课标都强调要坚持立足于本土,兼收并蓄。然而,怎样将本土文化和理论融入英语教学中依然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2.考试制度对评价方式的制约

在十年的课程改革中,评价方式是比较重的转变,传统以分数为中心的评价方式正在发生改变。目前,已经有多种评价方式并存,这对英语教育来讲是极大的改变。然而,我们也深深地明白,在高考制度未发生真正改变的情况下,要让多种评价方式真正走入评价体系中恐怕还是不切实际的。这正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与现实考试评价的实际操作尚不能很好地协调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师学习评价的理念,而不仅仅限于评价方式。即使是采用传统的分数评价方式,教师也可以在这之中加入现代评价新理念,以此来推动评价方式的改革。诚然,要促进评价方式的真正改变需要进行考试制度的调整,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结语

2011版新课标标志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开始,回首过去十年,英语教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笔者在对两版英语课程标准进行分析以及对一些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访谈后发现,英语教学十年来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进步,也还有很多问题存在。没有哪一次课程改革是完美的,也正是这些问题引领英语课程改革迈向新的方向。众多中小学教师表示,在十年中,他们从英语教学的门外踏入门内,开始逐渐地接触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除却教学本身,他们还以研究者的姿态审视课程改革,不断地反思,摸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随着《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未来的十年是值得教育理论者和实践者期待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荣风静.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目标对比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2(3).

篇2

【关键词】新目标英语 课程改革问题 学习状态 改革对策

引言

《新目标英语》这套教农村学校的学生?到底适不适合像我们太和九中这样体校的学生? 对此,在今年材到底适不适合暑假继续教育期间,本人做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部分教师认为这套教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知识内容切合学生的英语学习需要――口语交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符合当前英语习惯的纯正英语。而部分教师则认为这套英语教材不适合农村学校的学生和体校的学生,因为这套英语教材要有六年的小学英语基础学生才能开始学习。我们城市小学英语根本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经常作为副科对待,每周2-3节课,学了就忘;而农村小学多半不开英语,即便开,也是非英语专业的老师任课。入学后,初中教师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祢补这些缺憾,接着就上七年级课本,效果很差。再者,《新目标》英语这套教材词汇量多,对于没一点英语基础或是基础相当薄弱的学生来说难度太大。教师在教学进度上根本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和同行们争论、交流过后,我们基本达成共识: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要不断加强教学反思,反思要具体,改进要落到实处,注意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考察和培养。下面就新课改谈谈个人体会:

一、课程改革之现状

目前,教学改革总的形式是好的,但是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总结起来有四点,“教学目标的虚化、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过程的形式化、教学手段的不合理”。

1.教学目标虚化。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新目标》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但对三维目标的设计和实施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实施的过程中便出现了教学目标虚化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混淆,实施过程模糊。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流于形式,实施过程中常常被忽略不计,教学过程中无法真正实现其目标,始定终弃。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任课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期含义,深解其价值,出现了有其名无其实的现象。总之,目标多维化,定位不当,导致英语教师教学中顾此失彼,目标虚化。

2.教学内容泛化。《新目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多数英语教师缺乏足够的经验,在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出现了泛化现象。主要表现在:第一,轻教材,重开发。英语教师大量补充学生感兴趣网络资源,教学成了无本之源。第二,虚设情境。设置情境理应提倡,但“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则有东施效颦之嫌。第三,粉饰联系实际。教学内容联系实际要实,要自然,不要刻意的去粉饰它,牵强附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

3.教学过程形式化。《新目标》课堂教学方式出现多样化是可喜的,但缺乏学情分析的设计,就出现了形式化。教学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断深化和递进的与真正激活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的过程。

4.教学手段媒体化。语言交际要还原真实的语境,不是虚拟的再现,首先,不能把“对话”变成“问答”,对话应该是真实的,交际式的,不应该是教学式的对话。其次,合作学习重形式,轻演练。探究学习与教学实际不符或存在着冲突。最突出的问题是,把过去课堂教学的“人灌”变成了现在的“媒灌”,过多的媒体呈现,不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描述能力以及体验与感悟,我们老师应该明白,媒体手段永远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非主要手段。

二、学习状态调研与体验

1.两极分化严重。课堂观察发现,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八年级下学期,掉队现象严重。农村中的的学生,在八年级小学期会出现,一节课中毫无反应的学生有近20%,似听非学的也有近20%,只听不写的有约40%,只有10%-20%的学生脸上有积极参与的神色。粗略估计,40%的“学困生”是态度原因,另有40%“学困生”是方法原因。

2.学习心理负担重。问卷调查显示:近70%的学生认为学业负担过重。许多学生认为作业量重,调研分析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从而导致学习心理负担过重。其原因主要有:课堂教学不能很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不感兴趣;作业设计单调乏味;家长和教师应试心理过重,导致学生心理逆反。

3.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多数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了解不够,缺少该方面的教育实践与教育能力,这就使得教师教育教条化和情绪化,从而导致学生的心理抵触,如早恋、出走等。加上家长对这种突发的逆反准备不够,缺乏相应疏导,结果出现很多心理问题。

三、建议与对策

从调研中,我们深感到初中课程改革的艰巨与困难,认真反思过后,建议如下:

1.改变学习方式。新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方式,将其真正落到实处。

2.改变教师角色。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模式的改变来实现,教学模式的改变源于教师角色的改变,“任务型”教学模式值得推广。建议教师的角色要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传授者变为参与者;控制者变为帮助者;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仲裁者变为促进者。教师的角色要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要学会反思和创新;实施者变为开发者,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执行者变为决策者。

3.正确看待“差生”。要正确对待“学困生”,教师对待“学困生”要时刻带着两颗心。一是爱心,每一个差生都有其闪光之点,可爱之处,只有你用心去爱,具备了爱心,才会真正地关心差生,努力地转化差生;二是耐心,差生的转化是一个十分复杂艰难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还常常会出现反复,因此一定要持之以恒地抓,坚持不懈地抓,才能收到实效。通过实践与反思,充分证实适时的体态语言评价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欣赏与激励评价,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与应用英语进行焦急的创新激情,同时使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从而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更新观念,注重反思。反思即研究,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途径,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第一,教学反思应以课标为依据,方向对,路就不会漫长。第二,教学反思重点应在学生学习上,如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的思维开发与训练,学生的情感意志培养等。第三,教学反思的形式应灵活多样,“说”和“写”是两种有效方式。“说”:说成功经验,说不足之处,说问题与困惑。引起大家的共鸣,思维碰撞,产生火花,问题会渐渐明朗,思路会渐趋清晰。“写”:写教学案例,写教学日志,写教学反思,写教学故事,写研究报告,提升个人理性经验,也让同伴共享反思成果。

四、结语

总之,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通过实践和反思,充分证实适时的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欣赏与激励评价,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与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创新激情,同时使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从而为起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3

论文关键词:课程目标 高中 语文 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 语感

一、树立“多维语文素养”的语文新课程目标理念

2003年新《课程标准》把历年《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发展为“课程目标”。从“教学目的”到“课程目标”的发展演变,自有其内在的理念转向,洞察课程目标理念的嬗变,是理解语文新课程发展走向的基础和根本。纵观20多年来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其中语文课程目标理念的演变,经历了“突出语文知识”,到“语文知识与能力并重”,再到“突出多维语文素养”的轨迹。

2003年的新《课程标准》,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确立为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第一次系统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并使之具体、综合地体现在课程总目标以及必修与选修课程目标的结构之中,构建起多维、立体的新语文课程目标体系,“多维语文素养”取代了以往单一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知识与能力并重”。

什么是“多维语文素养”?在已有的研究中,人们取得了丰富的认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研制专家,对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达成了一定共识,总结这些要求可以概括出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1.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这不仅是掌握语言文字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还要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具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良好的语感和思维品质。

2.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即养成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3.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包括:恰当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的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能力。

4.形成开放的视野、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5.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6.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包括: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底蕴、较高的文化品位;积极吸收人类先进文化,尊重和理解多样文化。

7.科学素养的形成。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养成;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

8.社会主义道德以及公民素质的培养。包括以下三方面:爱国主义精神、乐于合作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9.具有自信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上九个方面所涵盖的“语文素养”内涵,比较全面地表明了语文课程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培养目标。前五条尽管仍然属于知识与能力目标,但是从其内涵来看已经丰富了许多。基础知识不再只是字词句篇的掌握,更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更不再是死记硬背所能达到的,需要学生对知识深入领会并在日常运用中多体悟其内蕴。基本能力则突破了听说读写的狭隘局限,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有利于人格完善的审美能力都备受重视,而且强调能力形成背后的学习方法习惯、创新意识、审美情趣等主观精神因素的养成。后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了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公民素养、人生态度等不仅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更是个体全面发展、谋求健康幸福人生所必需的。归根到底,高中语文课程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着眼于学生个体素质的全面、终身发展的。尽管如此,以上九个方面语文素养的内涵也只是现阶段社会发展要求的体现和语文课程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语文素养”是一个多元、开放的体系,将继续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语文新课程总目标的改革走向

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最突出的特点是: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加以融会整合,系统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并贯穿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方面。总目标内在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语文课程价值取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兴趣,鼓励自主学习,确立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近年来出现了一个令人堪忧的状况——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热情。鉴于此,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力求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和兴趣,在总目标中多处体现了对学生自主选择、自我体验学习的重视。提出“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等目标,鼓励学生主动开发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新天地。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环境,并加以引导,既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需要,又实现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2.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

学生要具有终身学习的动力,需怀有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因此,总目标提出要让学生“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性”。另外,在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方面,总目标也要求高中学生要“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

三、语文新课程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上的改革走向

1.必修课程目标的改革

(1)在表述方式上,从比较单一的说明性行为目标转向多样的既具有说明性行为目标,又具有描述性的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以往的《教学大纲》基本上属于行为目标取向,具有精确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教师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并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行为目标来判断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学生的整体感受、情感体验、态度、审美意向等丰富的内心活动,因无法全部用行为表现出来,不能转化为行为内容而在课程中丢失了。因此,对于注重审美、情感态度等隐性学习过程的语文课程来说,行为目标的表述方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容易使课程“趋向于强调那些可以明确识别的要素,而那些很难测评、很难被转化为行为的内容就会从课程中消失”。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课程目标,用行为目标表述比较有效,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塑造学生应有的语文素养却无法用行为目标表现出来。

因此,新语文课程目标在强调行为目标的基础上,注重了用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来描述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展开性目标注重过程,主张目标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展开;而表现性目标则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这两者相整合,就符合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语文新课程理念。例如,“阅读与鉴赏”目标中采用了一系列不同程度和不同侧重的过程性动词“不断充实、完善、提升、逐步加深”等,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美好的人格精神和人生境界。另外,还有更多表现过程和发展的目标,从“努力探索、调动、发展、养成、丰富、感受、品味、领悟、体会、思考、展示……”一系列描述性动词就可以感受到新课程目标赋予了学生更多学习空间和机会,增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创造性。

(2)在话语方式上,突出体现了新必修课程目标重视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

在课程目标的句式变化上,以往《教学大纲》的句式一般采用“能……”,体现的只是对教学结果的重视。而新必修课程目标则更多采用了“学会……”的句式,以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另外,新必修课程目标用“自己、独立、主动、独特、个性化”这些词强调自主性、个性化学习就多达18处。

在“阅读与鉴赏”目标中,进一步提倡学习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的独立自主性,并首次强调阅读的个性化。2003年新《课程标准》倡导学习者独立自主地阅读,朗读要“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课外阅读要“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在学生获得独立自主性前提下,为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习更贴近个人日常生活,提高阅读兴趣,还首次提出了“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在“表达与交流”目标中,不仅在写作方面倡导学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口语交际方面也突出了“有个性和风度”的要求。对“个性”的张扬,使学生在表现自我、与人交际上更有自信心,是学生主体地位实现的标志。

(3)新必修课程目标包含了许多新概念,这些新概念集中体现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

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引进了许多新概念,比如,“精神生活、人生境界、鉴赏态度、民族心理、时代精神、阅读兴趣、科学理性精神”等。而以往的《教学大纲》,在阅读目标中甚少涉及这方面的目标。这些新概念,体现的是语文素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情感态度目标,更突出强调对中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体悟,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在“表达与交流”目标中,更重视丰富学生个人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体验,“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想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从这些新概念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态度和情感成了写作的灵魂。而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力求有个性和风度”等新要求,极有利于增强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和魅力。这些富有情感性的新概念使得新必修课程目标,处处洋溢着关注学生人格健康与全面发展的光辉。

2.选修课程目标的创新

(1)加强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衔接,注重丰富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体验。

选修课程体现了语文作为母语课程最大的特点,即“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选修课程目标特别注意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这表现在每一个系列中。比如,小说和戏剧系列目标规定“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新闻与传记系列目标提倡“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等。这些选修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丰富生活和人生的体验。

(2)注重不同文体系列的学习方法,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

选修课程分为五个系列,是因为不同文体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学生学习不同的文学体裁,也应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因此,五个系列目标中都包含了学习方法的要求和指导。如:诗歌和散文目标提出“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这里就指出了学习古诗文的两个最重要的方法:查阅工具书和资料帮助阅读理解,以及背诵领悟。又如,“广泛搜集资料,根据表达需要和体裁要求,对资料进行核实、筛选、提炼,尝试新闻、通讯的写作”,这里在提出写作要求之前,也向学生提供了写作准备的基本方法。新《课程标准)对于学习方法的重视,依然渗透进选修课程目标之中。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利于举一反三,为后继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3)鼓励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形式不拘一格。

篇4

知道了这些要求,那我们英语老师应该怎么做怎样来改变我的课堂呢?

第一,要能够合作。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就是教师走下讲台,置身于学生中间,与学生“打成一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愿意合作,更要能够合作,教师不要把自己看作孤立一个人,而是要把自己作为课堂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讲课”容易,合作则不容易,可能因为相互启动发而产生新的想法。合作的课堂不那么“规规矩矩”,不那么整齐划一,合作的课堂效果的保证是靠情境的创设、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调动、思维的激活。

第二,英语教学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对于农村中学来说英语基础比较薄弱,不要放弃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同时,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学习空间,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获得满足感与成功感。多年来,我们总是把知识教育放在教学的首位,而忽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在课改中,我们的英语教学要尊重学生,注重情感教学,承认学生之间是有个性的差异的,比如,女生长于记忆单词、规则,男生长于阅读思考;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很强,有的学生擅长书面表达,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所教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抓住每一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英语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对于英语的学习,跟注重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这四种技巧,这四种技巧实际上是融为一体,种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特别是现在,随着英语在社会上实际运用越来越广,对英语的要求进一步的提高。高考已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也就是吸收的技能,说和写是语言输出,也就是表达的技能。一个人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在吸收信息与表达自己的交际过程中得到提高。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目的,又是学习手段。

第四,学习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虽然,我们反对把英语课上成语法课,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必学语法。语言基础知识是语言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虽然不能把学习语言基础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不能把英语课上成语言知识课,作为一门外语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有人就认为是学习语言基础知识就是把知识与能力对立起来,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对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会把基础语法融于学生应用当中,例如,课堂上的造句是最好的讲解短语应用的好方法。也就是说我们老师怎样把无味知识结合课堂实际,用生动方式教给学生,才是我们课堂的重点。

篇5

1.一种目标追求上的人文能力式改革动向

语文自身人文性和工具性决定了其在目标追求上的二重性。这种二重性发展到今天,体现在我们的课程标准与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就是一种目标追求上的人文能力式改革动向。

一方面,是一种人文主义方向。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要“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重文化”,“关心当代文化生活,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也就是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应重视“人”、关注“文化”,是一种彰显人文主义的教学活动。这样一来,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环节的高中语文教学也应该是一种人文主义教学的实现。新课程本身就是人文主义的课程,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高考,而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去表达思想感情并提升其人文情趣、审美情趣以及人生体验,使教学最终走向一种人文主义的机制感悟。因此,人文主义应该是当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一个重大改革动向。

另一方面,是一种能力式的目的改革。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语感能力培养,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基本规范,具有应用语言的基本能力。”因而,在其具体方针也就必然要强调,高中语文教学应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学好语文知识、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较强的现代文阅读、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较强的语感,具有一定的文字鉴赏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具有自学语文的能力。因此,可以说,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在其目的追求上将不再仅仅局限于高考应试能力的训练,而是把学生智力、创造力开发放在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位置,重视学生语文知识传授过程中的审美情趣培养,力图让学生能更好地利用语言文字学会思考,形素养,体会并内化为人文情趣,因而在其教学目标改革动向上必将是一种人文能力式的改革趋势。

2.一种教学模式上的复合开放式改革动向

篇6

现代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改革也在大刀阔斧地进行,对中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成为研究重点。体育教学模式需要在特殊的教学条件下完成,其特殊的高效教学活动构架,包含指定的体育教学思想和专门设定的体育教学目标。

一、当代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体育事业的进步,体育和健康的理念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因此,对中职体育教学进行改革意义重大。可以提升中职的体育教学水平,让体育和健康思想被人们从心底接受,达到传扬体育文化、提升国民素质的良好效果。

二、当前国内中职体育教学面临的问题

第一,中职体育教学理念仍然停留在过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也造成了中职体育教学改革举步维艰。在当下,很多中职还停留在对学生的体育技能和方法的教学,而忘记了对学生进行体育观念的培养。第二,中职体育教学课程设置较中小学差别不大,内容也较为陈旧。同时,学校的体育教学学科化倾向较浓,过分强调技术的准确与规范,没有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第三,中职体育教学内容、方式缺乏多元化,有的教师素质较低,这些问题已经限制中职体育的继续发展,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当下中职体育教学还将竞技体育作为重要内容,并不具有实用性,不符合中职学生的需要。中职体育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较低的素质很大程度拉低了教学水平,使得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工作一直未能快速发展。第四,学校在体育教学上普遍面临相同的困难,没有足够的运动场地与配套的器材和设施,太多的中职学校体育器材和设施太过陈旧,场地也不足。除此之外,关于如何做出高难度动作与灵活使用比赛战术,教师更想借助相关的设备和软件来详细分解教学,但学校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匮乏仍是中职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推进中职体育教学进程的策略

第一,中职学校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是改革的第一要务。作为中职变革的引导理念,其先进性不但可以确保中职学校改革事业的稳步推进,还可以给中职体育教学改革以理论支持。中职学校要想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就要抛弃陈旧的教学思想,结合目前的发展情况,有创新地提出顺应发展的体育教学改革思想。要把人的全面发展当成改革的核心理念,信奉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体育体制改革当作中心任务,持续推进中职体育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进行。应重视中职体育教学评价系统的构建与维护,适时改变评价观念,构建完备的考评系统,让中职体育教学的考评趋于科学化、标准化。第二,增加中职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是推动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充实的教育内容和多种类型的教学手段既能够迎合学生多样化的体育要求,又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具体要求和个体差别进行选择,还要重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来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教学应和时代同步,配合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完善现代体育教学方式。第三,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体育教学需要依据教学目标运用多样的教学模式,创新体育课程并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汇集各种模式的优势,并结合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情,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此外,在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延续综合性的体育教学形式,照顾部分没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学习和锻炼。比如,对于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来说,能够利用教学过程来激发他们学习的渴望,把一些竞技项目的体育课程变成爱好,或者在课堂中带进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如乒乓球、太极拳、健美操等,采取选修模式或爱好班制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提升中职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和融入度,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第四,中职学校作为培育中职人才的基地,教师素质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中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掌握体育教学改革的先进理念,优化其知识结构,从而促进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第五,体育教学的环境是体育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其中,体育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和设备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中职体育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规模和学生的数量,加大中职学校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和建设。学校应设置多个课程项目作为发展策略,重点扶持其中的热门项目。同时,还要注重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环境建设,营造课堂教学的氛围和校园文化氛围。

篇7

关键词:概率;统计;衔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4-002-01

国家根据学生不同身心发展阶段从小学到大学都设有相应的学习内容,其内容体系安排和脉络走向设置是帮助学生在不同的身心发展阶段逐步建立概率和初步统计观念,而本科阶段学习更是要对新课标下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有全面认识。预习复习中小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唤起对已学的知识的回忆,有助于师生双方在教与学中调整、认知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师范学生认识、研究新课标提前进入教师角色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做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统计的意识和方法要成为未来公民所必备,义务教育阶段九年的有关统计与概率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

第一学段(1-3年级):学生将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第二学段(4-6年级):学生将经历简单数据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方法,且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含义,并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第三学段(7-9年级、初中阶段):学生将体会抽样的必要性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进一步学习描述数据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意义,能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能够在现实情境中,根据需要收集、处理一些有用的信息,并且根据对信息的处理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

三个学段的知识衔接:小学内容体现分类、统计、可能性三大部分知识的学习,初中主要有数据库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分析、概率初步 。可见小学、初中“统计与概率”课程的学习是从一般性的例子型学习到理论型认识学习,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的指导思想是以小学的实例为主要教学基础,而在初中是进行理论拔高。如小学阶段计算基本平均值,了解一些可能性的事件,绘制条形统计图等内容架起了与初中概率统计内容之间的桥梁。小学课标要求了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方法,逐步形成统计观念,初中则要求在小学体验和初步理解统计与概率的基础上,主动地投入到数据统计的全过程中,并使用统计与概率的特有语言进行交流,进行简单推理。小学简单地从大量数据实验方面介绍了统计知识,为初中学习及建立统计思想打下基础。高中阶段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统计与概率的思想、方法和知识,能自觉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有关问题。初、高中衔接紧密的知识点有:科学计数法、各类统计图、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频率与概率等。高中要求对学习内容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如初中阶段教学要“概念弱化”,对有关术语如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不要求严格表述。比较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内容,可见不同阶段的概率统计内容在编排和学习认识上是采用逐步渗透、逐步提高,螺旋式、阶梯式上升的方式。

大学课程的抽象性与高中“统计与概率”直观性有不同,高中是由实例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征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科教学对古典概型的计算是一个难点计算要求高,这从本科教材章节后的练习题量上有表现。本科对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知识点是全面介绍标准正态分布和正态分布表并结合实例给予补充和加强。高中只是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及正态分布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正态分布只借助直方图等直观图认识正态曲线的特点及所表示的意义。

高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运算、作图、推理、处理数据以及使用科学计算器等基本技能,本科注重概念、理论、思想、方法及计算能力的培养。大学阶段的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是重点内容,必须给出随机变量的严格定义,要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有限可列值,无限可列值的情形作深入介绍,要对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定义和分布函数的概念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方差概念及性质进行讨论。而高中是由实例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和方差的概念并会计算。

高中是由统计案例去体会统计的作用和基本思想,鼓励学生经历数据处理的过程,引导掌握抽取样本的不同方法,通过样本数据计算相应的数字特征,培养对数据的直观感觉从而认识统计结果的随机性,概念则是通过实例进行描述性说明。高中要求了解几种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大学对理论基础要求比较严格,公式要记忆、计算要练习,注重渗透数理统计思想使得统计有了随机的思想,统计数字有了概率的分析,提供了“从数据进行推断”的普遍适用且强有力的思想方式,这比高中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拓展。

另外,本科阶段《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中始终贯穿数学建模思想,让本科学生体会并实践概率论是真正把实际问题转换为数学问题的一类学问,它要解决的并非是纯数学问题,而是要构思命题构建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

[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2001,12.

篇8

关键词:实践教学;机电产品拆装;改革与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105-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永不枯竭的动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才能让当代的大学生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解决当前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学”与“用”脱钩的现状。我中心经过长期调研提出了《基于大工程背景下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的改革创新与实践的总体方案》,对中心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课程中的“机电产品拆装”实训模块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构建了《机电产品拆装》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一、开设机电产品拆装实训课的目的

《机电产品拆装》实训课是工程实践能力训练课程的模块之一,是对我校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的以机电产品认知为目标的机电产品拆装通识常识教育。以机电产品拆装实训为载体,使大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机电产品的基本结构、传动原理、传动过程、连接方法等;通过学习掌握机电产品的拆装工艺技巧,零部件拆卸后正确放置、分类和清洗方法,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培养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通过相互协作完成机电产品拆装实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引入和环节的组织

机电产品拆装实训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此,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以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将学习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提出有实际意义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任务”,围绕任务引出知识点和解决方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每个“任务”为中心,在一连串“任铡钡那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操作,当学生完成所有的“任务”后,也就完成了整个实践教学过程。

我们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根据对大学生所应具备素质的要求,对实训内容进行分解,将所用到的知识点、技能进行归类,形成若干个任务模块,每个任务模块有明确的实训目的和能力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在教学内容组织上,我们本着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自行设计制作了具有机电产品典型结构、专业知识要求不高、拆装难度适中、更加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由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和涡轮蜗杆减速器组成的实训装置。避免了教学设备市场采购带来的结构比较复杂、涉及专业知识过多、对大学生专业水平要求过高的缺陷。我们将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分为:教师讲解视频演示学习拆装拓展训练四个环节,真正实现“学用结合”的实践教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基本理论都是大学生所熟知的,每个“任务”涉及到的理论知识都要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如何应用于实践,遇到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使学生手脑并用,弄清机电产品实训装置的基本结构、传动原理、连接方法、拆装基本工艺技巧和常用拆装工具的选择使用。最后将所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归类总结,进行拓展训练,指导教师给予评价。

实训的评价标准:(1)学生是否遵守考勤制度和课堂纪律;(2)学生是否弄懂机电产品实训装置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3)学生制定的拆装方案是否合理;(4)学生拆装的工艺过程是否正确;(5)学生对拆装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是否正确;(6)学生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拆装;(7)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是否协调;(8)学生是否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三、教学实施的过程

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大学生在实训中,既是学习者,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教师要提供及时的引导,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解释。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

依据中心自制的12套机电产品实训装置,将参加拆装实训的学生分为12个组,每组3―4名学生,每组1台实训装置和1套工具。分组完成后,首先由指导教师利用PPT简要讲解实训要求、实训步骤、实训目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机电产品实训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本次拆装用到的工具如何选择使用。接下来通过视频演示机电产品实训装置的结构和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拆装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了解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的结构,掌握拆装工艺要求。然后布置(下达)任务。任务一:理论应用。针对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接通电源后就会转动起来这一现象,提出“电动机转动实现了什么样的能量转化?利用了什么原理?转化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拆装的步骤和操作要领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并让同学们结合视频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对上述问题以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由教师指定同学来讲解,全班学生给予评议。完成这一任务的目的是使学生们通过互动交流,既明晰了各个知识点在实际中的应用,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二:学习拆卸。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刚才讨论的拆装步骤,依照视频演示按照从外到内、由上而下、先拆组后拆零的拆卸原则对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进行拆卸,并把拆卸下来的零部件进行正确分类放置,指导教师给予引导和指正。学生通过相互协作完成机电产品的拆卸方法技巧,掌握常用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零部件拆卸后正确放置、分类,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团队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任务三:学习装配。学生以组为单位对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进行机装配。教师给学生明确的装配步骤原则上与拆卸的步骤相反,同时强调装配过程不是零件的单纯组合就位,而是要确保零件配合精度,装配过程中必须仔细踏实,严格求精,规范操作,严禁盲目粗糙、乱敲硬套,违反规则的野蛮装配,指导教师负责监查和指导。学生相互协作完成任务,熟悉常用拆装工具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培养团队意识、安全意识。任务四:拓展训练。以组为单位自行完成对涡轮蜗杆减速器进行拆装和机电产品拆装实训装置的总装,要求学生摆脱依赖,制定拆装方案,方案上交指导教师后进行拆装。指导教师对学生制定方案的合理性、实施过程工艺的正确性、完成速度的快慢和同学之间相互配合的协调性等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合理的、带有创新的工艺方法,请学生进行讲解,全班同学评议。如此,培养大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团队意识,而且起到让学生重视技能学习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四、Y语

经过两年的实际教学检验,与课程改革之前相比,有效地激发了大学生对技能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学生反映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使事物形象化、具体化,对理论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学习更加容易;指导教师的实践教学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教学也更省力。教学改革起到了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作用,达到了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的目的。因此,要不断更新实训内容,培养出更多专业素质过硬、实践能力扎实的创新型人才,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邱义臻,张丽.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机电产品拆装实习教学[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2,(02):179-180.

[2]果莉,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9,(01):14-16.

[3]徐雅斌,等.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1,(03):125-127.

Reform and Practic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Training Course Based on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Goal

CAO Xue-feng,SUN Yi-ying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43,China)

篇9

什么是模型?

辞海中这样解释:与原型相对,研究对象的替代物。原型即客观存在的研究对象;模型,则是与原型相似的替代物。

张奠宙教授认为:

“广义地讲,数学中各种基本概念和基本算法,都可以叫做数学模型。加减乘除都有各自的现实原型,它们都是以各自相应的现实原型作为背景抽象出来的。

狭义的解释,只有那些反映特定问题或特定的具体事物系统和数学关系结构才叫做数学模型。

例如,平均分派物品的数学模型是分数;元角分的计算模型是小数的运算;500人的学校里一定有两个人一起过生日,其数学模型就是抽屉原理。

数学模型(用数学的语言表述概念、描述规律,既简洁又准确,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数学模型。)是沟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数学得到的一些结果要应用于现实世界,要通过数学模型。小学阶段有两个典型的模型:一个是“总量=部分+部分”,另一个是“路程=速度×时间”或“总价=单价×数量”。其他的模型都是在这两个基础上变化的。

如“植树问题”中,以“植树问题”为现实原型引出普遍性的教学模型――分隔问题,然后利用这一模型去解决各种新的实际问题,如路灯问题、排队问题、锯树问题、爬楼梯问题等。对于上面提到的问题又可以区分为三种不同的情况,就植树问题而言就是“两端都种”、“只种一端”和“两端都不种”。

如果学生未能清楚地认识到路灯问题、排队问题、爬楼梯问题等与植树问题有着相同的数学结构,即可以被归结为同一个教学模型,那么对于他们来讲究竟属于“植树问题”中的哪种情况是毫无意义的。

如何能够通过图形或符号的适当应用帮助学生很好地建构起相应的数学模型才是更为重要的部分。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方法去尝试寻找规律,然后再验证,从而理解“间隔”与“树”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从而抽象出数学模型。而所得出的三种类型(“两端都种”“只种一端”和“两端都不种”)的计算方法不应该被看成是某种死记硬背的规律或是法则,而在面对新的类似的问题的时候主要应发挥一种“认知基础”的作用,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理解自觉地发现和运用恰当的方法。

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其实是“数学化”的过程。

数学在本质上就是在不断的抽象、概括、模式化的过程中发展和丰富起来的。数学学习只有深入到“模型”“建模”的意义上,才是一种真正的数学学习。这种“深入”,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初始性特点。它更多地是指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和精神来指导着数学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对学生“建模”意识的培养和“建模”方法的指导,并不能到了小学高年级再考虑。要从低年级数学学习开始就恰到好处地结合日常教学对学生进行“模型”及“模型意识”的渗透 、点化,让学生在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中都感受到“模型”的力量。

【教学片段1】

出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幅图,说一说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走了2个,剩下3个。

师:你真棒!谁再来说一说?

生:原来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走了2个小朋友,还剩下3个小朋友。

师:很好!你知道怎样列式吗?

生:5-2=3。

(教师听了满意地点点头,板书5-2=3。

接着教学减号及其读法。)

【教学片段2】

出示情境图(同上)。

师:谁来说一说第一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从图中我看到了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

师:第二幅图呢?

生:第二幅图中有2个小朋友去提水了,剩下3个小朋友。

师:你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吗?

生: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走了2个,还剩下3个。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也说得很好。你们能根据这两幅图的意思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走了2个,还剩几个?

生(齐):3个。

师:对,大家能不能用圆片代替小朋友,将这一过程摆一摆呢?

(教师在行间指导学生摆圆片,并请一生将圆片摆在情境图的下面。)

师:(结合情境图和圆片说明)5个小朋友在浇花,走了2个,还剩3个;从5个圆片中拿走2个,还剩3个,都可以用同一个算式(学生齐接话:5-2=3)来表示。(在圆片下板书:5-2=3。)

生齐读:5减2等于3。

师:谁来说一说这里的5表示什么?2,3又表示什么呢?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在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的数学问题,5-2=3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1:有5瓶牛奶,喝掉2瓶,还剩3瓶。

生2:树上有5只小鸟,飞走2只,还剩3只。

…………

对比两段教学,第一个片段,教师对教学的定位完全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上,“5-2=3”仅是一道题的解答算式而已。第二个片段,除了教学充分展开外,更主要的是渗透了初步的数学建模思想,训练的是学生抽象、概括、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这种训练并不是简单、生硬地进行,而是和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相贴切――由具体、形象的实例开始,借助于操作予以内化和强化,最后通过思维发散和联想加以扩展和推广,赋予“5-2=3”以更多的“模型”意义。

主持人:

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小学数学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刚才,赵老师谈出了自己对《数学课程标准》中10个核心概念的理解,我认为小学数学教育不单单是让学生知道结果,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个人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教师就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能谈一谈你的具体做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吗?

高崇辉:谢谢您的提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正是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一谈自己是如何把推理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数学课程标准》的四个内容领域之中的。

第一,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中安排了好多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素材,教师要抓住这些知识点的教学,提供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讨论等形式,对简单问题进行归纳、类比、猜想,在发现规律、概括意义、导出特性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同时,在运用规律、性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教学中,我设计了一道这样的开放性练习题,出示算式14×11=154、51×11=561、35×11=385、63×11=693,然后向学生询问:“你发现了什么?能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这时学生都开动脑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有的学生就说都是一个两位数乘11,积是一个三位数,原来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作为积的百位数字,原来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作为积的个位数字,这个两位数的数字和作为积的十位数字。

还有的学生认为这种说法不简练并总结出了自己的发现,原来的两位数一拉,作为积的百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十位数字是原来两位数的数字和。

接着,我进一步追问,你们能验证一下74×11=814,看看原来的猜想还成立吗?如果再继续验证,结论还仍然成立吗? 你能不能证明123×11=1353是正确的吗?

这里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证明的过程,是既有合情推理,又有演绎推理的过程。

又如,学生学习了百以内的减法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游戏:魔术大师教你变魔术,首先想一个两位数如63。接着,由63变成下面一系列算式,63-36=27,72-27=45,

54-45=9,90-9=81,81-18=63,63-36=27。最后,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你也想一个两位数,试一试。”这就要求学生认真观察魔术大师写出的一系列算式有什么特点。

孩子们在想出两位数,经过一系列的计算验证后总结出结论:交换个位与十位上数字后再相减,得到差,将差的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字再进行交换后相减……最后总会出现第一次的算式。这种游戏,不仅练习了百以内的减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我们也要重视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因为,它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能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解决问题。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中,在研究图形性质时,通过“看”“摆”“拼”“折”“画”等活动,感知图形的性质,得出一些描述性的结论。在“空间与几何”的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推理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的思维由直观向抽象转化,使学生从个别特殊的事物中发现规律,并进行归纳。

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要求学生分别准备若干个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纸板。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把各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折拼、剪拼在一起,并用量角器量各种操作结果,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操作结果,最后进行归纳。由于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代表了三角形的全部类型,所以根据完全归纳法得出结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在教学中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分析、验证归纳等活动,让学生参与推理的全过程,这不仅是给学生关于“三角形内角和”准确完整的答案,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了准确完整的答案是怎样获得的,从中受到数学思维方式的训练。

又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由6个正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从正面看和左面看的图形分别为多少内容。

你能摆出这个几何体吗?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这个过程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孩子们,你们都知道篮球明星姚明,谁来猜一猜他的腿有多长,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大声说着自己猜测的数据,谁也不甘示弱。然后我出示姚明的腿长1.28米,再问:同学们,他迈一步的长度是3米,可能吗?学生在对“三角形三边关系”有了很好的理解之后,会得到这样的结论:不可能。这又是进行合情推理得到的结果,发展了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第三,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统计与概率中的推理是合情推理,是一种可能性的推理,与其他推理不同的是,由统计推理得到的结论无法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去检验,只有靠实践来证实。因此,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推断和决策的全过程。

例如:为筹备毕业生典礼,准备什么样的礼物给毕业学生才能最受欢迎呢?(小礼品、书、笔、课外书)首先应由学生对全班同学喜欢什么样的礼物进行调查,然后把调查所得到的结果整理成数据,并进行比较,再根据处理后的数据作出决策,确定应该准备什么礼物。这个过程是合情推理,其结果能使绝大多数同学满意。例如:学习可能性这部分知识时,小明知道随机地抛掷一枚均匀硬币,落地后;国徽朝上和朝下的概率相等。可是小明做了100次实验,发现其中51次国徽朝上,49次国徽朝下。因此,他认为这枚硬币不均匀,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统计部分从生活实际入手,在讲清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前提下,让学生亲身参与,经历调查、收集、处理、分析的过程,动手制作设计各种统计报表,能够分析出自己想要的结论,即便结果不客观也没关系,因为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能根据需要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作出选择、判断、决策,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第四,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如果只以教材的内容为素材对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行培养,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的发展。但是,除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教材内容为素材)以外,还有很多活动也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例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须要作出判断和推理,如,我们往某同学家里打电话,若连续打过几次后都无人接听,则常常由此作出“这位同学家里无人”的判断。这种判断隐含了反证法的思想。某家电商场介绍某种品牌的电脑时说:“××牌电脑不但外形设计科学,而且使用寿命长久。”一位消费者从柜台边拿起一张当日保修后的电脑记录单,对营业员说:“你说的话不真实。”这就是用举“反例”的方式证明结论不成立。许多游戏中也隐含着推理的要求。所以,要进一步拓宽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的渠道,使学生感受到生活、活动中有“数学”,有“推理”,养成善于观察、猜测、分析、归纳推理的好习惯。

在实践活动这部分内容中,同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就拿“估计这本语文书有多少字”这一实践活动来说,学生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页,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计算出一页的字数,然后推算出这本书的字数。

总之,学生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不是学生“懂”了,也不是学生“会”了,而是学生自己“悟”出了道理、规律和思考方法等。这种“悟”只有在数学活动中才能得以进行,因此教学活动必须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并把推理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这一过程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10

关键词:化学课程标准;十年课改;变化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7-0002-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7.001

教育部组织课程专家对实施十年之久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修订,颁布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颁布以后,全国的化学教育工作者掀起了学习和研究新课标的热潮。作为普通的化学教育工作者和教学研究者,我们也对新课标进行了学习和研究,发现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认真严肃地回应了十年课改过程中初三化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紧扣化学科学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在此,我们将学习和研究新课标的一些认识与体会和同行作分享。

一、重新认识化学是什么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前言对化学的定义:“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而新课标前言中对化学的定义如下:“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事实上,新课标采用的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化学的定义。我们认为,新课标对化学的定义的修订有助于保持初高中化学课程设置的一致性,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化学究竟是什么,让教师认识到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一个很大不同是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来研究物质的,化学的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它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化学的定义关注的是化学科学的研究内容,对于很多教师来讲,该定义过于抽象,定义中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化学科学的价值。

二、规定了8个必做学生实验

回顾过去十年的初三化学课程改革,课程专家们注意到了实验教学在全国各地的学校教学中都有弱化的倾向。在过去十年中,有很多的化学教育工作者都对这种倾向进行了批评。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离开了实验我们拿什么让学生对化学学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很多学生的眼中,化学是一门“外语”,是靠记靠背的学科。可以说,由于各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导致了实验教学的缺失,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没有得到训练,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落实,学生对化学学科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课程专家在修订课程标准的时候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给予了及时的回应。新课标兼顾到了初三化学的启蒙性和阶段性特点以及一些条件比较不足的学校的实际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努力通过多种途径至少让学生完成8个最为基本的实验。

三、关注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

三维目标是课程改革以后提出来替代“双基”的一个名词。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不管是年轻教师还是有一定教龄的教师,在设计三维目标的时候,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不得要领,很多教师要么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知识与技能目标混在一起,要么就是设计的目标空洞无物,没有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知识与技能相融合。比如,有教师在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时候,喜欢设计“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等目标,而没有写明通过什么途径来培养。事实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都应该是基于知识与技能目标来完成和落实的。因此,新课标在教学建议别强调了三个维度目标之间应该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并举了样例供教师参考。

四、聚焦学习情景的真实性和有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应该“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努力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这是对过去十年课程改革过程中情景创设中存在的问题的纠正。2001年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师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共课总是离不开情景的创设,各式各样的情景的创设着实使化学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化学课堂变得比过去“有趣”、“热闹”了。然而,当人们对这种“有趣”、“热闹”的课堂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这些“生动活泼”的情景很多都是虚假的或者对于学生加深对所要学习的化学知识的理解并没有意义和帮助。情景创设到了最后成为了“噱头”,变成了为创设而创设。课程专家注意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在新课标的教学建议中提出了要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提出“可以采用化学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多种形式创设学习情景”。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多利用化学实验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现象背后的原理,促进学生加深对化学学科知识的理解,欣赏化学学科知识的价值。

五、强调试题情景的真实性和内容的科学性

2001年新课程改革以后,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探究”、“开放”等理念,全国各地的初三化学试题和中考化学试题的编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试题的编制很多都有相应的素材作为情景,要求学生在新情景中解决问题。然而,很多化学教育工作者都注意到了试题编制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很多情景都是试题编制者“闭门造车”想象出来的,出现了很多与生产、生活实际不相符的情景素材,出现了很多本身就有科学性错误的试题。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一套试题编制出来以后,很快就传遍大江南北。由于很多教师没有认真去分析和研究试题,只是简单地将试题拿来为已所用,导致这种充满“虚假情景”、“科学性错误”的试题充斥着我们的初三化学教学。因此,课程专家在修订课程标准的时候注意到了这一点,特别强调要加强试题编制情景的真实性和内容的科学性。

六、确保学习目标、教学要求和学业评价的一致性

过去十年的化学课程改革留给广大的化学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困惑就是评价改革的问题。教学评价直接影响着化学课堂教学的方向。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十年,中考依然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近两年来,国内有不少化学教育工作者将研究的重心转向课程标准、课堂教学与考试之间的一致性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与考试之间的一致性较高,而与课程标准一致性较差。可见,有什么样的评价方式直接决定了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课程标准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和最基本的要求,应该作为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的依据。教师应该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中考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向课程标准看齐,与课程标准内容的要求保持一致性。因此,课程专家在新课标中提出“要确保学习目标、教学要求和学业评价的一致性”。

七、建议在教材中设立专门的方法栏目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课标都高度强调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性,都对如何实施和落实科学方法教育提出了建议。新课标的教材编写建议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可以在教材中设立专门的方法栏目”。2001年新课程改革以后,初三化学教科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编排的角度来看,一个主要的变化就是设立了多种多样的有趣的栏目,将枯燥的化学知识通过各种栏目尽可能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近些年,有关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很多。有不少学者提出初三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应该在教材和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的途径直接将相应的科学方法教给学生,而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体会。显然,修订课程标准的专家认同了这种观点,并在新课标中得到了体现。

八、引导学生对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作出科学的判断

新课标提出初三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提出要使学生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明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当今社会,人的衣、食、住、行都离开不化学。因此,很多社会热点问题都与化学息息相关。近来年,发生了很多与化学有关的食品安全事件,比如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蔬菜农药残留、化学火锅、“塑化剂”风波、茶叶稀土超标等。一系列与化学有关的问题的出现,使得很多人对化学持一种负面的态度,认为“化学是罪恶之源”。事实上,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好与坏都掌握在人的手里。新课标课程内容标准在“化学物质与健康”中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中加入了“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的内容。作为化学教师,在进行情景素材的选择、情景的创设的时候,如果选择这类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情景,应该着力引导学生辩证地来看待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让学生对这些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辩论和思考,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观,而不应该过度渲染化学的负面价值。

综上所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充分肯定了过去十年课程改革的成果,也直面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体现出了课程专家的勇气和对未来课程改革方向的思考,值得我们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和研究,并在实践中去进一步体会新课标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