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9: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研究性学习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的研究活动,不但可以发挥学生创造性,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素质。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研究思路及任务。
各班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明确职责,具体分工,并明确了研究思路,有严密的实施计划,确定研究方案。
2、确定研究方式,指导学生选题。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要求,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有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其组织形式也有小组合作、个人独立和个人与集体相结合之分。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择课题研究,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
3、培养学生科研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课题确定后,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科研方法的培训,给他们讲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和活动方案,如何开展社会调查,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在研究中注重亲身参与,体验过程,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了开题论证会,交流选题的经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印发了“活动记录表”,学生记录每次活动的情况,便于课题分析和总结评价。
二、经验和体会
(一)经过一学期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了初步的了解,探索出了“以课题研究为主要类型。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研究主题下选择小课题的组织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方式。
2、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转变,摒弃了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改变了课堂教学“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渐成为了教师主动的教学行为。
3、开展研究性学习,既提高了学生思想素质,锻炼了学生意志,又增添了他们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培养了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
1、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我们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研究性学习,不仅只是开展一些学习活动、更主要的是要把它上升到课程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才能落到实处。
2、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处理好与学生平等、和谐关系的同时,也要发挥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实施。
3、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选题,因地制宜,联系生活经验,发挥优势,选择自已熟悉和喜欢的,有研究意义的课题。
三、存在的问题
1、我们在整体研究中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状态。有的主题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而有的主题却冷冷清清,无动于衷;有的课题小组热情高涨,成果不断,而有的小组却一筹莫展,不知所措。
篇2
关键词:学习兴趣;结构;模型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ner B.F 1996)曾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强调了兴趣在学习活动中的巨大作用。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学习兴趣进行了诸多的研究,本文主要讨论对学习兴趣结构的研究。
一、国外对学习兴趣结构的研究
海蒂和贝尔德(Hidi&Baird,1988)及科拉普(Krapp,1989 )[1] 从兴趣结构特征的角度,把兴趣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目前,这一分类理论得到了国内和西方心理学界的普遍认同。教育领域中,研究者们也大多从情景兴趣和个人兴趣的分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2]。(e.g.,Alexander, 1997, 2004; Bergin, 1999; Hidi, 1990, 2000; Krapp et al., 1992; Renninger,2000; Schraw & Lehman, 2001). 个人兴趣是指个体相对固定的指向一定客体、活动或某一知识领域的心理倾向性(Hidi, Renninger, and Krapp,1992; Krapp et al., 1992),它主要是以个体已经存在的知识、个体的经验以及情感为基础的。个人兴趣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内在性,个体由于主体的内在需求而不是外部原因投入到某个主题中(Schiefele,1986)。情境兴趣是指活动或学习任务的特征对个体产生吸引力,从而激发个体形成一种即时性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它具有即时性、自发性等特点,易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而改变,它的产生主要依赖于活动本身的特征和个体对其的特殊感受,情境兴趣经过长期的培养,也能够成为个体兴趣产生的基础,也就是说,情境兴趣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展为相对持久的个体兴趣(Deci,1992)。实验研究发现情景兴趣包括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兴趣被引发(引发性兴趣),在第二个阶段兴趣继续被保持了下来(维持性兴趣)。(Harackiewicz, Barron,Tauer, Carter, & Elliot, 2000; Hidi & Baird, 1986; Mitchell, 1993)[4]。海蒂与贝尔德及科拉普假设:与引发性兴趣相比,维持性兴趣将会与整个情景兴趣有较高的相关。
图1. 海蒂和贝尔德兴趣结构模型(1988)
米切尔(Mitchell,1992)研究了中学生(14-16岁)数学学习兴趣,通过问卷调查和定性分析,建立了下面的扩展式兴趣模型。
图2. 米切尔兴趣结构模型(1992)
后来,研究者进一步将个人兴趣细分为潜在的与现实的个人兴趣[5],而潜在的兴趣又被分为与情感和价值相联系的兴趣[6]。Gregory Schraw 和 Stephen Lehman(2001)[7]在总结以往有关兴趣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兴趣分类模型。
图3. Gregory Schraw和Stephen Lehman的兴趣结构模型,2001)情境兴趣和个人兴趣的交互作用在话题兴趣中得到最典型的表现。所谓话题兴趣是当特殊话题呈现时所诱发的兴趣。目前对话题兴趣的分类各研究者持不同的意见。海蒂和麦克劳伦(Hidi,McLaren,1990,1991)把话题兴趣看作情境兴趣的一种,也有人把话题兴趣看作是个人兴趣的一种,艾琳(Ainley)则认为话题兴趣中既有情境兴趣又有个人兴趣。另外,琴斯科(Kintsch,1980)把兴趣分为两类:情绪兴趣和认知兴趣,情绪兴趣是信息所引起的阅读者的情感反应,认知兴趣是阅读者感知到从材料中获得什么知识。Harp and Mayer (1997)[7]在阅读兴趣中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验证和研究。
对于兴趣构成维度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情景兴趣及数学、阅读、写作、音乐等教学领域,并因学科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Schraw,Bruning 以及 Svoboda(1995)等人关于大学生对阅读的情境兴趣的测试采用了六维度结构,包括内容的紧凑性、理解的难度、生动性、知识阅历、精力集中程度和情感引导。Hidi 和 Anderson认为写作中的情境兴趣包括新鲜感和情感唤醒两个维度。在数学及其他学科领域,有关情境兴趣对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方面,有的学者从单一的 "趣味性"(Frick,1992; Hidi &Baird, 1986)角度或从"把握"(holding)与"捕捉"(catching)兴趣的双重角度对情境兴趣的构成维度进行评价(Mitchell,1993)。Deci 却认为应从三个维度上对个体情境兴趣体验水平的程度进行统一的界定,包括内容特征(新鲜性、挑战性)、心理定向(探索倾向、情绪唤醒、时间知觉)以及个体的主观体验(注意力需求、快乐感觉)。这些因素在个体情境兴趣的产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从这些维度对情境兴趣进行研究才具有科学性(Deci,1992)。
二、国内研究
篇3
[关键词] OSAHS;脑梗死后遗症;睡眠呼吸紊乱指数;血压节律
[中图分类号] R7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1-0035-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blood pressure rhythm day and night for patients with OSAHS and sequela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364 patients with sequela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1 to January 2014 were selected. 178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OSAHS were assigned to OSAHS group, and the rest of 186 patients were assigned to non-OSAHS group. 180 people with normal result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healthy control group. Indices such as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day and nigh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Indice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blood pressure rhythm were compared, and the indices of patients in OSAHS group were all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rest two groups (P
[Key words] OSAHS; Sequela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pnea and hypopnea index; Blood pressure rhythm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是一种于夜间睡眠时出现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因尚不清楚,主要临床表现为:轻者晚上入睡后打鼾并突然出现呼吸停顿几十秒,日间精神萎靡、昏昏欲睡、体力不佳;重者睡眠时突发呼吸不畅,进而突然起身,满头大汗及濒死体验[1]。因夜间呼吸不畅致缺氧,晨起后患者常觉头晕、头疼,出现易激惹、记忆力与智力稍降低等脾性改变。与夜间呼吸暂停伴随而来的血氧降低及血中CO2显著增高的反复循环,可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甚者可能猝死[2-4]。故OSAHS是一种可能致死的呼吸系统疾病,更是脑梗死的一种孤立性诱发因素。OSAHS引发心率变异及昼、夜间血压值节律的变化可影响脑梗死的进程,但目前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循环系统情况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观察伴发OSAHS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循环系统受OSAHS的影响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所选病例来源于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月神经内科收治的确诊为脑梗死后遗症患者364 例。纳入标准:脑梗死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5];OSAHS 诊断符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和外科治疗指南》[6];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属知情同意书;实验前均没有使用β受体阻断剂。排除标准:伴有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变、心律严重不齐、继发性高血压或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贫血等疾病患者;伴有严重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与呼吸系统等系统疾病患者;依从性差或患者及其家属对此存有疑义者。依据患者是否伴发OSAHS分为两组:伴发OSAHS组178例,男99例,女79例,平均年龄(54.2±5.4)岁;未见OSAHS组186例,男103例,女83例,平均年龄(55.1±6.1)岁。同期筛选体检健康者180例为健康对照组(排除OSAHS、脑梗死、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男96例,女84例,平均年龄(54.7±4.8)岁。三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仪器
动态血压监测使用无创连续动态血压监测系统(美国Medwave公司);使用 12导联HOLTER记录动态心电图,并进行标准三通道动态心电图分析[康拓希恩国际贸易(北京)有限公司];夜间睡眠呼吸状况使用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系统(美国Polysmith 公司)。
1.3方法
1.3.1动态血压监测 对三组实验对象进行监测,将袖带缚于受试者左上臂距离肘关节两横指处,24 h监测;设定日间时间为6:00 am~10:00 pm,测血压过程中两次自动充气间隔25 min;夜间为10:00 pm~6:00 am(次日),两次自动充气间隔35 min。监测结果达以下标准为可信:监测过程中受试对象未出现情绪激动或大量运动;有效监测次数占总监测次数的80%以上; 24 h内至少监测50 次血压[7]。持续记录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相关参数,并依据日间血压平均值和夜间血压平均值的差值将血压变换曲线划分为两种类型:似杓状(降低幅度大于10%或血压值降低10 mmHg以上);非杓状(降低幅度大于10%或血压值降低程度小于10 mmHg)。
1.3.2 动态心电监测 24 h监测,观测三组记录受试对象心率变异的频域和时域指标。频域指标即高频谱处于0.16~0.40 Hz之间,低频谱处于0.04~0.15 Hz之间;时域指标即正常RR 间期5 min内的标准差平均值(SDNN)、NN50 计数在所有RR 间期数中所占的百分比(PNN50)[8]。
1.3.3夜间睡眠呼吸情况监测 监测三组受试对象6 h以上,计算所有受试对象的睡眠呼吸紊乱指数与血氧饱和度,即平均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与低通气次数之和。
1.4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三组昼、夜血压值及“非杓形”血压病患所占比例,心率变异的频域与时域,睡眠呼吸紊乱指数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独立样本R×C列联表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设计资料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资料t检验,P
2 结果
2.1三组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比较
伴发OSAHS组日间与夜间血压值、非杓状曲线例数分别与健康对照组及未见OSAH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三组动态心电图监测指标比较
伴发OSAHS组心率变异的高频谱、低频谱、SDNN、PNN50均较未见OSAHS组及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三组夜间睡眠呼吸情况比较
伴发OSAHS组的心率变异的睡眠呼吸紊乱指数较未见OSAHS组及健康对照组高(P
3 结果
OSAHS 在中青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大约为4%~5%,在60岁人群中的发病率较前者更高[9]。OSAHS是导致各种心血管与脑血管疾病的独立性致病因素,其与脑梗死联系非常紧密。有相关文献[10-11]报道,OSAHS 会引发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远期预后不佳,提升该类病患的突发病死概率。这也许与OSAHS 致使病患大血管内皮功能运作不畅,引起各种炎症因子、黏附分子及各种凝血因子聚集,使患者血液黏稠并易于自凝,促使颈动脉存在的粥样硬化性病变易于发作等病理机制有关[12-14]。人体因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使心率与血压存在一定的生理性昼夜交替规律,血压昼、夜间节律变换和心率的变异性能较好的呈现病患自主神经系统的情况[15]。OSAHS患者因在睡眠中先气道阻塞、紧接着缺氧、继而觉醒坐起这一系列状态反复出现,致使人体的自主神经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紊乱不堪。有文献[16]报道这与OSAHS 引发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并与其远期疗效不佳存在一定的关系。
本次实验显示,伴发OSAHS组的昼、夜间舒张压与收缩压及非杓状血压曲线的比率在三组中最高(P
综上所述,伴发OSAHS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昼、夜间血压节律曲线表现为“非杓形”,夜间血氧含量降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显著上升,心率变异明显,昼夜生理节律紊乱,需要在临床上引起重视并积极防治,并对相关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凌云,高宝安. 他汀类药物与慢性间歇缺氧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7):1009-1012.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学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糖尿病专家共识[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5):326-330.
[3] Benbir G,Karadeniz D. A pilot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on the prognosis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J]. Neurol Sci,2012,33(4):811-818.
[4] Bagai K. Obstructive sleep apnea,stroke,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 Neurologist,2010,16(6):329-339.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2.
[6]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咽喉学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和外科治疗指南[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2):95-96.
[7] Drager LF,Togeiro sM,Polotsky VY,et al. Obstructive sleep apnea:A cardio metabolic risk in obesity and metabolic syndrome[J]. J Am Coll Cardiol,2013,62(7):569-576.
[8] Totoson P,Fhayli W,Faury G,et al. Atorvastatin protects against deleterious cardiovascular consequences induced by 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J]. Exp Biol Med(Maywood),2013,238(2):223-232.
[9] Rich J,Raviv A,Raviv N,et al. All cause mortality an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everity revisited[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12,147(3):583-587.
[10] Netzer NC. Impaired nocturnal cerebral hemodynamics during long obstructive apneas: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stroke in OSAS patients[J]. Sleep,2010,33(2):146-148.
[11] Wolf J,Hering D,Narkiewicz K. Non-dipping pattern of hypertension an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J]. Hypertens Res,2010,33(9):867-871.
[13] Ziegler MG,Milic M,Elayan H. Cardiovascular regulation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J]. Drug Discov Today Dis Models,2011,8(4):155-160.
[14] Somers VK,White DP,Amin R,et al. Sleep apnea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ouncil for High Blood Pressure Research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mmittee,Council on Clinical Cardiology,Stroke Council,and 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Nursing[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08,52(8):686-717.
[15] Redline S,Yenokyan G,Gottlieb DJ,et al.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and incident stroke: The sleep heart health study[J].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0,182(10):269-277.
篇4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高中 英语教学
前言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将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出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有效促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升、落实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以及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也是师生共同协助,为了完成研究内容而相互交流和合作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实践性。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研究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现实生活,并且亲自参与到社会的实践活动之中,而且研究性学习对科学、社会以及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有着一定的强调。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社会活动之中,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的培养,因此,研究性学习具有一定的实践性。(2)探究性。研究性学习重点在于研究,是一个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协助、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与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同,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且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是一个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指定一个具体的材料,并让学生记忆和理解,而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既是学习中的主体,也是主导者,需要对问题或者材料进行归纳、整体和总结,这个过程具有较强的探究性。(3)开放性。高中英语词汇和语法都是固定的,很多英语教师也由此认为不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只要让学生记住这些固定的单词、短语和语法就行,实际上,英语学科不仅仅是单词和语法的记忆,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模式,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将学生的研究范围由课堂扩大到实际生活之中,教师带领学生研究一些社会问题和其他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单方面的英语问题,也可能是英语和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的问题,可能倾向于理论研究,也可能偏向于实践。学生由于研究需要不同、经验不同以及研究兴趣不同,因此在研究时的使用手段、研究方法、研究过程设计、切入口选择以及研究的目标和视角也会有所不同。这些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想法和思维空间,学生和教师的特长以及个性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过程。
2.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研究性学习是一个需要学生亲自参与实践的学习过程,能够有效摒除传统教学方式给学生思维造成的局限,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着重强调学生参与,学生在参与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有着亲身体验,并且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长期下去,就会养成努力求知、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善于|疑的积极态度,进而激发学生创新和探索的欲望。(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分享精神。研究性学习离不开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也在听取别人的观点,相互之间学会交流信息,对于同一个问题能够获得不同的见解。并且在研究学习过程之中,大家相互之间分享研究成果,了解一个团队力量的强大,学生在这个团体中学会分工与合作,因此也就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和分享精神,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发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文中也已提到,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生要进行研究,就必须要从多个途径收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和利用,在利用信息去解决问题,因此,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除此之外,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英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材料自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且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设计,再将研究结果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因此,研究性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坚强的品格和严谨的学习态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究才能得到结论,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收集和分析大量信息资料,这些信息都要具有真实性、可靠性,而且探究的结果要实事求是,这也就培养了学生求实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难题,而学生需要不断去克服这些难题,这也就要求学生有勇于挑战和克服困难的品质以及不怕吃苦的精神。(5)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心。高中英语学习内容广,对古今中外的文化、历史、科学以及经济、社会都有涉及,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学会关心社会进步以及国家发展,对中外文化的异同也有了较深的认识,这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责任心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研究学习的策略
1.合理组织小组活动。研究性学习有两种研究方式,一是小组合作学习,还有一种是学生个人学习,但是常见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分享精神,并且通过与小组内其他成员的交流获得多角度的思维见解,小组合作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取决于小组组织形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小组内的成员都有各自独立的任务,在研究过程中,既要做到分工明确,又要合作无间,每一个学生能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长,达到协作互补的目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活动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英语学习水平。笔者认为,高中英语教师可以按照兴趣爱好、英语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性格特征等几个方面对小组进行划分,除此之外,也可以让学生自主组织,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这样有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合作,但是在学生自主组织小组形式的时候,教师也要加强监督,尽量做到小组内的成员之间相互存在差异,并且每个小组之间的研究水平相当,这样才能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整体效率。
2.设置适当的研究课题。合适恰当的研究课题,直接决定了研究性学习成果的价值和水平。同一个内容都有着不同的研究方向,不同的课题更有诸多的研究方向,并且每一个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价值也有所不同。因此,英语教师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之前,应当对英语教材做充分的研究,再挑出核心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设置研究课题,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研究的课题需要贴近实际生活,因此英语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实际思想,再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最终的研究课题。以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六教材为例,在学习Unit 4“Global Warming”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挑出核心知识,从温室气体角度去设置研究的课题,因此英语教师可以以“Green House Gas”为研究的课题,根据小组的数量将其分成几个子课题,即“Carbon Dioxide”、“Fossil Fuel”等,然后指导每一个小组结合身边的实际环境进行探讨和研究,并且针对当前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化石燃料使用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
3.研究实践阶段。创设好问题情境之后,就要进行研究实践阶段,虽然研究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参与,但是同样也离不开英语教师的指导,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可以依照以下几个步骤对学生进行指导:(1)收集资料、整理信息。想要解决问题,首先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英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实地调查以及去学校图书馆等几个途径去收集信息。同时,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因此英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英语研究过程与其他学科相Y合起来,以上文中“Global Warming”这节内容为例,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地理和化学等学科知识,了解地球上哪些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比较严重,以及应当运用何种手段才能有效的降低排放。(2)调查研究。当学生收集完信息之后,英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研究,即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与收集信息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调查研究比收集信息更加准确、科学、全面。同样还以上文中的“Global Warming”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下实践深入社会进行调查,从温室气温排放源头进行研究,并且利用拍照和录像等方式,将实际生活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如实记录下来,并且根据调查到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案,用英语将调查结果以及自己设想的解决方法以书面形式写下来。(3)表达和交流。当学生收集好资料以及进行实地调查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将自己的调查结果以及归纳、整理的信息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小组交流的方式可以以多种形式展现,如制作软件、编辑刊物、出墙报、展板展览、研讨会以及辩论会等,无论以何种形式进行研究学习,前提是每个人都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并且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无论使用上述的哪一种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都应当用英语将其表达出来,这样才达到了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既让学生深刻掌握了书本上的内容,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4.总结和评价。总结和评价是研究性学习中的重要一个环节,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总结和评价,还有一种是学生的总结和评价。教师的总结和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在研究学习中的表现情况以及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指出研究性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对学生搜索、筛选以及分析信息的能力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下一次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再结合学生的研究成果对课本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除此之外,学生还要进行总结和自我评价,总结和评价可以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认识到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学生在不断的总结中就会探索中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有助于下一次研究学习时分工的明确性,可以促使学生认清自己,摆正自己在小组内的位置。学生在总结和评价之中对研究性学习的优势也有新的认识,这样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同时也认识到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结论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和分享精神,还能培养学生坚强的品格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对活跃课堂气氛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中英语教师应当对研究性学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将其优势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黄周.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3(21):04-06.
[2]李宗强,韩鸾.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切入点――研究性学习与文化认同的互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06):08-12.
[3]王惠娟.让研究性学习走进高中英语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2012(12):03-05.
[4]邓中玲.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2(06):10-12.
篇5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学习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首先出现在美国,并对我国中学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我所在的学校近十年每学期都举办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我也指导过很多学生,辅导的课题多次获奖。同时我是我校研究性学习展示的评委,对我校学生所做的课题有直观的接触。但我仍然对研究性学习认识不够,所以我以研究性学习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希望这种新的学习模式能与我的教学相结合。
毋庸置疑研究性学习与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法是有矛盾的。把研究性学习当做一种学习活动来推广,而又不改变现有课程、教材体例,必将给我们负荷很重的基础教育增加新的负担。所以在目前,以主动积极态度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同学不多,大多数同学抱着混学分的目的参与,研究课题小组成员良莠不齐,课题完成质量有着明显的差异。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形态,更是一种学习方法,应该承认我们的学生并没有一种天生的研究性学习的才能,而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培养。在这一点上,教师的引导和指导非常重要。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进行指导是责任心所致,和正常的教学工作没有关系。教师自身对研究性学习也缺乏必要的理解和运用,对指导研究性学习并没有足够的经验和专业储备。所以研究性学习进入中学,形式上师生都参与了,但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并没有真正在我校教育中扎根,我想这种现象不是孤例而是有着普遍性。
具体到我校而言,目前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还存在不少问题。由于学生学业负担沉重,做研究性课题时间紧张,所以课题研究不充分,抄袭或生搬硬套资料或观点的低质量课题屡见不鲜,课题研究缺乏新意和深度。学生在选择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时,不能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出发,所选课题很难驾驭,或与教材关联很少,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受到影响。在研究性课题中,学生做课题功利色彩过重,能选拔到学校参评的课题很重视,对于普通课题则草草了事。学生在研究性课题展示结束后缺乏总结反思,这也不利于他们能力的提高。很多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不清,定位不准,所以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不能起到引导作用。总之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课程形态,要在中学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篇6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物理教学 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7-023-01
一、引言
物理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研究数学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极大的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课堂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而是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整个课堂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但是,研究性学习对于我国的高中教学课堂来说发展并不完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改善这些弊端,进而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我们应该理性思考并且加以实践的。
二、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接受性学相径庭。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就是要让学生在自己亲身实践的过程中研究现象,获得知识。研究性学习体现了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观,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不仅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综合整理,而且要求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批判和反思。
三、高中物理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启动研究性学习课堂
众所周知,高中学生身上的压力是比较大的。而物理在大多数学生的眼里,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不能够真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要践行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是比较难的,而最难的是教师是否真正理解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理念。因此,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前必须要自己研究这种模式的途径和弊端,在有了一定系统的了解之后,就可以先启动研究性学习课堂。
(二)在课堂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在学生们了解了研究性学习之后就要趁热打铁,在学生们的兴趣还没有冷却之前,就要在课堂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且尽力解决问题。例如在研究自由落体的课堂上,可以先提问学生对于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从高处落下谁先落地的问题,对于不同答案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在得到学生代表的答案之后,举出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和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再让学生们进行思考讨论。总之,就是要让学生们充分地参与到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中来。在这样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更容易消化吸收知识,而不是传统的听讲式的死记硬背。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
在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了充分的了解并且进行一定程度的实践之后,就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解决问题当中来。要让学生从头到尾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自由落体的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答案,例如大铁球和小铁球、铁球和纸团等,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哪里存在漏洞。之后,教师再演示牛顿管实验,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验的结果对牛顿管的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并且给出预测的依据。最后,让学生根据前几节课学过的匀加速运动给出自有落体的定义。
(四)对研究性学习进行总结思考
研究性学习虽然早在2001年就提出来,但是很明显,我国教学课堂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应用并不完善。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每次研究性学习之后都要进行总结思考。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多的疑惑和问题,而教师也肯定存在对于宏观的把握上的问题。教师要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并且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注意的几点
(一)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以学生为主也是新课改背景下所极力要求的。要一反传统的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真正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激发学生自主研究问题的兴趣,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注重创新
研究性学习的另一要素是创新,创新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彻底颠覆,而是一次改进,一次优化。教师对于学生提出来的具有创新性的意见,不应一下否定,而应该引导学生对这次创新进行辩证地看待。
(三)注重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课堂上的学习方式,它应该涉及到课外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对于研究性学习充满兴趣。教师要鼓励学生把研究性学习带到课堂下去,利用课余节假日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验或者调查,但是不要对于学生的调查范围和调查课题进行限制。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调查或者实验结构进行分析评选,激发学生的兴趣。
研究性学习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全新的组成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效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解决问题,加深印象。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很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不仅拓宽学生的思维宽度和深度,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夏涛.如何在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J] .科技辅导员,2000.
篇7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程;协作学习;游戏化学习
引言
研究性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研究性学习就是指一类学习活动,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在各科、各类学习活动中,曾有人提出研究性学习就是指“探究性学习”、“发现式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等,狭义上特指是由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于1998年首先提出的专属概念,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目前我国中学都有一门课叫综合实践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现在虽然还不是一门主科,但是在我国要培养创新人才浪潮的影响下,已经引起许多重点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重视,在某些领域已经有了可喜的成果。
一、研究性学习特征
研究性学习,它着力于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教师只是指导者和帮助者。具体地讲,研究性学习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征:
(1)探究性 学生对外部世界充满着强烈的探究欲,研究性,学习正好适应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
(2)主体性 在研究性学习中,“探究”、“研究”本身就富含主动性,学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处在一种紧张、积极、活跃、兴奋的状态。
(3)交互性 研究性学习是动态变化的,是由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交互作用而生成的。
(4)过程中 研究性学习更重视学习的过程,更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个人体验以及对信息资料的整理与综合。它强调从“做中学”,力图通过学生“做”的主动探究过程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具有更明显的开放性。从学习内容的选择方面看,更接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
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
在最近几年,随着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现代教学媒体的普及,给教育教学也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特别是目前国家为了提高全国中小学校老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对老师进行了长期和短期的“国培计划”的培训,其中综合实践课程也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重视,以去年云南省的农村骨干教师为例,在培训的过程中,还邀请了昆明三中的罗莉萍特级教师,专门讲解研究性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过程。大部分是以观察和探索为主,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三、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
研究性学习在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实施形式就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体现的,研究性课程的设计主要是要符合知识技能、自我理解和生态改变这三种取向,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对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和价值进行掌控,教师只有确保自己实现专业发展,才能更好的辅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设计和探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的流程首先就是进入问题情境,然后是实践体验,最后是表达交流阶段。在问题情境阶段主要包括组织动员、选题、初审、组成课题小组这几个阶段;在实践体验阶段主要包括开题、具体实施和小组总结三个阶段;最后就是总结表达交流阶段,主要的工作流程就是展示和评价、答辩和报告、评定和总结阶段。综合实践课程主要的学习目标就是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方法与过程的理解。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1.课程存在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中小学主要是以小组合作形式的来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是通过调查和实践的方式来进行的,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媒体在叫教育中发生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学设计方面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评价方面要会出现问题,需要改进,原来的小组的合作学习不能够完全解决现在多媒体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仅仅依靠小组合作学习,如何保证每一位同学的参与程度,是不是都是集中精力完成分配的任务。
2.教学改进建议
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不足,主要是指参与度的不均衡问题,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可以用基于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的方式来纠正合作学习的不足。来自智利专门研究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的Miguel Nussbaum认为协作学习的特点就是每个小组的成员之间是由互动的关系的,要依靠每一个小组成员的配合,积极的参与到协作学习当中,通过这种方式,技术支持的作学习才会达到应有效果。
把游戏教学的理念应用于研究性学习过程当中,游戏的特点就是规则性和趣味性,这是保证研究性学习能否进行的关键。有一些专家提出,游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等高阶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几个方面来讲,游戏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结合是可以实现的,虚拟技术和增强现实的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弥补研究性学习的缺陷,对于进行过程比较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来说,通过以上的技术可以大大缩短对研究内容的认知时间,对创造力的培养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游戏是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问题解决能力,这是一种很重要的一种社会能力。
有研究者在分析国内外对游戏应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典型的游戏应用实例,证实了游戏对研究性学习的支持,主要包括游戏可以提供满足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提供体验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掌握服务与实践技能等。此外,在游戏与学科知识教学的实证研究中,一些研究者发现,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全身心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游戏中的心理动作能够促进游戏者个体的认知发展、促进游戏社群中的认知协作和游戏团队的认知交流等,具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多种教育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明仁,黄显华,研究性学习课程设计性质中的教师专业发展趋向[J]教师理论和实践,2006.No.4
[2] 王亮亮,现代教育技术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之功用[J]高等教育,中国教师
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分层指导;探索措施
为了培养出符合国家教育部提出的核心教育目标,以“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背景的教学实践,研究性学习在新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中成为了一个有机部分。由于含有大量的新内容,导致了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教师必须用未曾用过的教学方式去教学。经过近些年的实践以及观察总结,笔者认为只有充分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才有可能设计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及课后反馈与评估。
1研究性学习分层指导的概念
目前,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或问题为载体,设计一些与科学研究情景类似的课题,通过学生自己收集、分析以及处理信息,来进行体验和认知知识的产生和实际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在实际的高中数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研究性学习主要突显的是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产生疑惑,进而进行有效的探索,再收集资料进行合适的分析。此外,学习的目的是让不同阶段、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达到学有所成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对分层教学理念的引进便有了更加现实的意义。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设计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从而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课题设计。例如,对于同一课题,不同基础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反应。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则认为此课题过于简单,没有实际的研究价值;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则认为此课题有难度,不能很好的进行深入了解。因此,设置不同的课题时,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课题,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2研究性学习分层指导的模式
所谓研究性学习分层指导,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其经验、能力以及兴趣等,进行适当的分区,然后对课题的设计、研究方向进行确定,从而达到通过研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2.1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设计:研究性学习的课提设计是一个具有研究意义的过程,包括对课题的材料收集、讨论、筛选等。教师必须先要有个总体的课题框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的课题设计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最终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
2.2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一般情况下是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包括四到六个人,其中,组员的选择既要保证学生的选择权利,教师也要有适当的宏观调控能力,使分组均匀恰当。通常先将学生分为三大类:A类,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成绩优秀、思维活跃;B类,学习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中等、成绩优秀;C类,成绩不理想、思维不够活跃。然后根据三类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课题的选定,保障设计意图明确和难度适当。2.3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分层:研究性学习主要是针对问题的提出从而提出解决办法,但是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办法与学生的能力和指导教师的信息提供有一定的关联。所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的层次为:第一层次(C类)、第二层次(B类)、第三层次(A类)。第一层次的研究课题及学习过程只涉及到教材和基础的知识。由于这类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理解能力不够以及掌握的额学习方式不多,经常也有厌学的情绪。因此,在给这类学生设计课题时,尽量带有趣味性,问题设计相对简单一点。此外,教师提供更多的资料。第二层次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和掌握基本技能与方法。在教师的带领下,指导学生进行不断的探索、条件变化以及分析研究。第三层次则是引导学生不断地对课题进行变换与拓展。对于这类学生,知道教师必须进行精心地进行课题设计,难度中上,主要是对课题或课题中的问题或条件或结论进行变换和拓展,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全面思维和能力。
3研究性学习分层指导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的分层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不是为了分层为分层,不是为了将学生两极分化,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让他们达到一个最终的目的,即让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得到最好的发展。认识到学生的差异的存在,从而进行分层指导学习,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以及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不同层度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分层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首先要遵循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准则,即评价主体的多样化以及评价内容的真实性和丰富性,其次是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结合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针对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收获以及贡献等,作出个人评价,然后对小组的研究性成果进行评价,最后结合两者进行综合评价。第二,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通常以定性评价为主,适当选用指导用语,辅导定量评价。第三,结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对于课题的选择、设计、实施、结果以及实际意义进行各环节的诊断,最终得出终结性的评价。结束语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仅仅是一个载体,其作用就是使学生尽量展示他们对数学的理解,从而展示他们对自然与社会的责任意识。在成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给出适当的指导,包括课题是否有价值、是否方便交流、选题切入是否合理等。此外,比较有意义的课题还可以请这方面的专家进行评估,给出合适的意见,从而让学生更有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其信心,这将对他们的成长非常有利。另外一方面,当然,完成课题后还可检讨以及反馈,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一些成功的经验与挫折的教训,让研究性学习更具生命力和意义。
作者:侯峰庆 单位:山东省淄博第十一中学
参考文献:
[1]鲁鹤鸣.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以“杭州市空气质量和汽车尾气排放现状关系分析”数列模型研究性学习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01,12:12-16.
[2]陈国军.高中数学教学案例的设计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05:103-104.
[3]鲍建仁,班运利,王培娇.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2014,01:222+264.
篇9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现状;发展趋势
高中数学一直都是比较困扰学生的一门学科,但同时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学科。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经过教师的指导,从教学内容中选择合适、喜欢的学习内容,通过研究性学习方式自主地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对学生未来学业、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高中数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学生在长期的传统教学影响下,逐渐的只会被动地接受学习而不会自主地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研究性学习的融入可以有效地改变以往学生的应试学习思想,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见解,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以及自身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
二、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现状
1.目前取得的成果
研究性学习应用于高中后,在20世纪90年代仅仅处于积累经验的阶段,但是已经在数学领域逐渐形成了一股热潮,在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后,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在数学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并且已经应用到全国教学领域中。
2.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虽然目前我国在研究性学习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对其研究的起步较晚,在方式、模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发达国家的实践成果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3.研究性学习发展不平衡
研究性学习最早应用的地区是在上海的高中数学中,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教育方式和措施以及观念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实践应用的程度也不同,所以造成我国研究性学习发展极不平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三、高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发展对策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环境对学生心理素质和思维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学生的情绪也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其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态度。和谐的学习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也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高中教师对于讲解数学方面有很大的压力,责任大、任务重,因此教师应该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气氛,不要一味地运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完成。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鼓励、认可,在研究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潜力,进行不断的探究、创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不断发展。例如,在讲解“概率”时,因为概率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很多生活中的问题都涉及概率知识,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去讲解,不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这时就可以运用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分成小组自由地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有关于概率的问题,然后再在小组间讨论怎样合理地运用概率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后再让学生之间总结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没解决,最后把没解决的问题总结到一起,请教教师。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效地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压力。
2.强调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教师过于强调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紧密地掌握着课程的进展,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其中。研究性学习着重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其中只扮演引导和参与的角色,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如果在传统观念的教学方式影响下,学生只是一味地听从教师的教学安排,教师布置,学生完成,但是一旦教师离开或者是不为学生布置任务,学生便会不知道该学什么、该怎么学,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业的发展。而研究性学习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研究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避免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
3.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
课堂教学由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关键部分组成,因此师生间的交流、合作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途径之一,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平等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并且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班级、小组或是师生间的研究讨论中,得到不同角度、不同立场的观点,更加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师生、生生间也可以通过合作、交流学习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让学生在自由、和谐、平等的环境中,不断地学习、进步、创新。
虽然高中数学在融入研究性学习方式后,教学效果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研究性学习作为目前还比较新的学习方式,还需要从课堂氛围、合作学习等方面不断进行实践、总结来完善,从而使其能够在今后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二军.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和实践[J].新校园:上旬刊,2014,02(08):155-163.
篇10
1、概念的界定
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看,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看,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主要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当然也包括学科内的专题研究活动。从狭义上理解,它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无论是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还是研究性学习的课程都是为了改变学习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特点来看,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两者基本是一致的。因此本课题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涵盖了以上的两项内容。
2、课题研究背景及解决问题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是个很有趣、很实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由于传统的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实践探索的机会很少,被动地学习使学生对地理失去兴趣和信心,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3、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价值:地理学科跨文理两科,涉及的知识范围广,实践性强,尤其人文地理涉及经济发展的诸多领域,如工业、农业、交通、商业、旅游、文化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将来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和探索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人文精神。同时,增强老师的全面素质提高。
4、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成果
研究性学习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作为一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新型学习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的全面推进,以主动探究、建构自己的知识为特色的探究性学习也逐步为大家所认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地理教材以新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精神为指导,设计了大量的研究性活动。目前的研究性学习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学习模式,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探讨、不断创新。
5、课题研究目标
使学生由传统教育的知识点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发展为具有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热爱,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将来关注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基础。
提高教师的改革创新意识,适应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使地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为实践服务。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建设,关注家乡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上网查询法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04年11月)
学习理论:广泛搜集并学习了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有关资料,提高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设计方案;每月召开一至两次会议共同研究探讨课题的实施情况,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互相交流学习体会,明确分工,各负其职,考虑到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鉴于目前处于研究性学习的探索阶段,先在高一、高二年级试行。高三教师积极参与。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04年12月—05年5月)该文章由diyifanWEN.COM(第一§范┆文网)整理;
具体任务:
1、挖掘、编写出地理学科教材中的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和信息;
2、组织相关教师上好研究性学习研讨课并撰写出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案;
3、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体会,学生做研究性学习作业。
4、撰写地理课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05年6月)
以会议的形式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成果,申报验收
四、研究成果
1、整理形成了高中地理教材研究性学习素材和信息
由曲秀丽、杨桂玲、车颖、王崴、于晓坤、冷天崖、杨蕊老师等分别负责搜集了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的研究性学习素材和信息。
2、整理形成了学生研究性学习作业。
由王崴老师搜集和整理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作业。
3、整理各种研究报告、论文
本课题组负责人曲秀丽老师撰写了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于晓坤和冷天崖老师分别撰写了浅议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的作用等研究论文。
4、整理形成了研究性学习课教案
王崴老师上了地理研究性学习汇报课— “丹东七日游”,组织学生进行了“全球变暖是否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地理研究性学习辩论会,并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教案。探讨和摸索了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
5、整理形成了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论文。
6、由杨桂玲老师整理和形成了课题组例会的纪录。
五、课题研究的结论
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改革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热爱,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将来关注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基础。
- 上一篇: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难
- 下一篇: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