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9: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可是,新课标并未对“数学基本思想”的具体内涵给以明确的说明,这使得不少人特别是普通数学教师对它的认识有点“迷糊”。尽管修订新课标的专家、相关权威人士、多家媒体杂志陆续发表了一些论述,但各自的角度不同,远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在这种情况下,设想通过“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来达到认识上的“拨云见日”、“茅塞顿开”,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也提醒着我们用更简捷的思维回到教育的原点来做一番思考。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教的是数学,面对的是儿童,教学就是在数学和儿童之间搭起一座有意义的学习之桥。因而,大多数教学问题都可以归结到学科、儿童、教学这三个原点来思考。
“思想”与“观念”是相通的,属于抽象的、概括的、上位的、顶层的概念。从学科角度来看,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的本质认识。(蔡上鹤)然而,换一个角度来看,数学思想又是“数学科学发生、发展的根本,是探索研究数学所依赖的基础,也是数学课程教学的精髓”,而“数学基本思想”则是众多数学思想中具有本质性特征和基本重要性的一些思想,是数学发展历程中起着关键和核心作用的思想,没有它们,数学就难以变成今天这样丰富而庞大的体系。由此可见,“数学基本思想”既是数学之“冠”,又是数学之“根”。
从儿童的角度来看,有学者通俗地把“数学思想”说成是“将具体的数学知识都忘掉以后剩下的东西”,这实际上道出了“数学思想”所具有的“潜在性”和“持久性”。史宁中教授曾提出:“数学基本思想不应当是个案的,而必须是一般的。这大概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数学产生以及数学发展过程中所必须依赖的那些思想;二是学习过数学的人所具有的思维特征。”可见,数学基本思想虽然具有很大的“潜在性”,但最终会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得以体现和“外化”。正如李大潜院士所描述的,“学数学的人,他的数学观念会比较好,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和普通人不一样,讲话做事比较有条理。通过学习,数学会变成你的习惯、修养、素质,一直存留在你身上。”这充分体现了“数学基本思想”作为“成长载体”的教育价值。故而,“数学基本思想”既有隐性之能,又具显性之神。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要让学生真正感悟数学基本思想并将之“融化”于其自身的素质结构之中,产生成长的动力,需要我们实施包含课程、课堂、学习、评价等教学要素在内的新型教学。这种构建不应是对先前教学的“全盘否定”和“彻底决裂”,恰恰相反,而应对传统教学进行细致的盘点和反思,在继承中发展,在建设中超越。尤其是随着“儿童本位”观的确立以及“让教学成为研究”的呼声越来越响,这一过程将充满希望和挑战。
课程改革正在进入“深水区”,“数学基本思想”的提出已然成为“数学教育目标现代演变的一个主要标志”(张天孝)。要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它的内涵与价值,切实开展富有成效的教学实践,途径、方法、策略有很多,但涓涓细流终归大海——学科、儿童、教学。
篇2
关键词:多元;美感;民族;人本
doi:10.16083/ki.i671-1580.2017.04.049
中图分类号:J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号:1671-1580(2017)04-0171-03
当下新课改中有四大音乐教育新理念,即“多元兼收”“美感核心”“民族特色”及“以人为本”,不少学校已将其逐步运用于基础音乐教学理念之中,使现代化音乐教学逐渐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这对于克服纯客观主义的旧知识观,以及促进音乐课程知识的更新,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儿童歌舞剧创始人――黎锦晖的创作实践为基点,对四大音乐教育新理念进行相关解析。
一、多元兼收
当代音乐教育思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及“多元兼收”,而这种思想和理念能否与音乐教育相协调,是我们顺利开展新课改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基于音乐教育的学科内涵,我们应该提倡综合性音乐教育模式,即音乐与相关的舞蹈、戏剧、视觉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交叉与整合等。如果从音乐教育的学科特点和学科性质来看,我们还需要以一种更加果敢的开拓性视野来学习、理解和尊重一切有利于我们国家发展的,他国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优秀音乐艺术成果。
黎锦晖根据儿童心理反映整体性强的特点和“学国语最好从唱歌人手”的指导思想,于1921年在开封一师及女师附属小学用国语尝试进行“过渡的教学法试验”,集唱歌、音乐、诗歌(童谣)、舞蹈(自由体操)、即兴创作于一体的独创性的教学模式。将带有戏剧性的故事情节,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或神话题材,形象地以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给儿童提供了全面、丰富、综合的审美体验机会。这些生动的艺术教学方法是建立在自身发声器官和肢体语言的基础上的,与今日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奥尔夫声势教学如出一辙,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孩子们直观地体验音乐诸要素(如速度、力度、音高等)的变化和情感的抒发,促使和提升儿童个体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黎锦晖还亲自编订《小朋友》儿童读物,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歌曲、图画、故事、谜语、戏剧、笑话、小说及小朋友们自己的作品,即以“陶冶儿童性情,增进儿童智慧”为主调,把教育由有限的学校小讲台扩大成社会大讲台,将音乐与儿童文学、美术、游戏相结合对儿童进行美感教育。
在对待本国音乐文化和外来音乐文化方面,黎锦晖继承了先生的“兼收并蓄、兼容并包”思想:他借鉴外来音乐的创作技巧以民族民间音乐作为自己创作的“母体”;在表演形式上,他认为凡是易学易练的(如江湖杂技、民间游艺、武术花招、舞台动作)一概吸收进来,丰富了儿童音乐的表演形式;在学校办学思想上,他“主张教学中既要重视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授,又要努力吸收外来新兴的音乐艺术文化”。这些新的思想观念对当时的音乐创作及音乐教育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音乐教学活动是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一个孤陋寡闻,只懂一点有限专业知识的人,是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的。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多元化、综合化的音乐教育改革趋势越来越成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面对我国音乐教育实施新课改出现的种种问题,黎锦晖的儿童歌舞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很值得借鉴的教学经验,对于忽视人的全面发展、远离美育轨道的艺术课程改革是十分有借鉴意义的。
二、美感核心
音乐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审美功能。教育部于2001年7月出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第一位基本理念。黎锦晖长期从事教材编辑与学校教育工作,对儿童的心理要求,有着较为深刻的揣摩和研究。他本着“力求符合儿童的心理”的创作原则,坚持站在儿童审美的角度为儿童编写优秀的音乐作品。因此,他的作品所蕴涵的审美内涵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其终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黎锦晖在编写儿童歌舞剧《七姐妹游花园》时曾说:“本剧完全以‘美’为主:人美、服装美、歌声美、姿态美、动作美,剧中人的品性、行为无一不美……美只是美,爱美的人只是爱美!至于美以外的――什么规矩,习惯啊,成见啊,可没有功夫去管”。
黎锦晖所倡导审美内涵的第二个层次,是将音乐与改造国民素质相结合,认为音乐应该提高社会文化的进步。他曾经说过:“我们表演戏剧,不单是使人喜乐、使人感动,使自己愉快、光荣,我们最重要的宗旨,是要使人类时时向上,一切文明时时进步”。因此,“爱”的教育成为黎锦晖儿童音乐作品题材的核心内容,如《麻雀与小孩》中母女之爱;《好朋友来了》中的友情之爱;《可怜的秋香》中的怜悯之爱等等。这些作品都是通过特定的主题思想,把一些小动物人格化,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启发引导儿童,在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中,培养起儿童对真、善、美的热爱。现代科学的音乐教育观告诉我们:这种在音乐审美中追求真理,在追求真理中追求民主与解放,是符合当时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需要的。
儿童是全方位不断发展的人,具有身心发展的潜能,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这些潜能的充分发挥,从而使儿童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据此,新课改应当充分尊重儿童,了解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儿童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最大限度地让每个人所蕴藏的艺术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在艺术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对他们适宜的期望与要求,使教学内容更适合他们的需要、教学目的更趋于合理。同时,对于克服专业音乐教育的“技能化”倾向和普通音乐教育中的“专业化”偏向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民族特色
随着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和民族越来越注重发挥各自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功能。在我国,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也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弘扬民族音乐是黎锦晖儿童音乐教学中最生动、最积极、最富有成效的内容之一。因为“自国语运动兴起,那时中国音乐家,均以西乐为正宗,唱中国歌就会被人笑话……可以说,拿民族的东西也是斗争”。为了挽救民心,惟一的途径就是加强国民音乐素质教育。因此,黎锦晖先生坚决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认为中国歌应配以中国调,应该用民众喜爱而且能结合现代口语的俗乐形式作曲,舍此别无他途”。于是,他大量运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如各地的民歌、戏曲和民间器乐曲,并大胆尝试运用外国音乐的创作技巧来表现本民族的音乐特色。同时,他还在早期的音乐教学中增加民间乐曲的教学,激发他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达到更加热爱祖国的教育目的。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各有不同。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文化的民族教育已成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正如像黎锦晖先生所倡导的那样:“中国音乐应该以民族音乐为主流,民族音乐应以民间音乐为重点”。因此,怎样在尊重民族差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发艺术课程资源,从而保持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独特性,是当下我们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有效实现特色开发的重要任务。
四、以人为本
音乐作为一门创造性较强的艺术门类,“突出的不是如何掌握音乐的表演水平,而是诱发和唤醒人原本具有的潜能”。要发展一个人的内在创造能力,就需要我们尊重儿童,以W生为本,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基本感受,通过音乐教育,陶冶高尚情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音乐活动,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在黎锦晖先生的儿童音乐教育思想中,发展和培养儿童的创造性音乐才能也是其思想中重要的理念之一。早期黎锦晖在训练学生表演时,根据“儿童的模仿的本能十分发达”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教学中逐步确立“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教学指导思想,即充分尊重儿童,一切音乐活动以儿童的身心发展为中心。所以,在《麻雀与小孩》卷首语中,他指出“一切布景和化妆,都要儿童们亲自出力,这个,除开利用它采人手工,图画,卫生,及一般作业的材料以外,还可以锻炼它们思想清楚,处事敏捷的才能”。同时,他作品的表演形式还借鉴我国传统戏曲、说唱艺术的演唱特色,在音乐的和声配置、伴奏织体等方面,表演者均可根据自身的条件、业余爱好去自由灵活掌握,给儿童留下了广阔的二度创作的空间。
篇3
关键词:现代性;固林文化;内涵
1、前言
园林是集科学性、艺术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以材料而论,与建筑、树木、花齐、动物、水石等密切相关;以科学而论,与农学、林学、工学、历史、地理、生物、气象、地质、土壤等密切相关,以艺术而论,与美学、绘画、文学、雕刻、制图等有密切的关系;以工程而论,必须具有造园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技术。园林的规模虽然有大有小,内容有简有繁,但都包含着山、水、植物和建筑四种基本因素。现代园林的发展宗旨是以为大众服务为目的的,其中的导游和快速疏导游人的功能性以及新型材料在建筑、道路、广场艺术设计中的使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因此又将道路、广场等园林硬质景观纳入园林,成为园林第五要素。
2、现代田林文化内涵的行为层面设计
2.1 个体行为层面设计
在园林设计之前,首先要对园林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分析,这点就好像商业上要锁定自己的消费群体一样。这个设计环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所设计出来的园林要有针对性的服务对象,也就大大的确定了它的成功概率・另一个方面,人与园是互动的,能够找到这个人与园的结合点,就能促进人园之间的互惠,对于园林文化来说是一个提升和突破,做到园因人更有生命力,人因园而更加协调放松,它们之间是一种和谐的相互关系,在大力提倡人性化,回归自然的今天,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可以说适合与人的园林就是人与自然对话的一个媒介,一个联系人与自然的手段。
2.2 群体行为层面设计
在园林设计之前,设计者首先要从分析群体习性人手,了解人群的习惯,了解群体的特性。例如,节目活动对于群体活动者的吸引显然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它同时满足了人看人以及在参与中保持自身个性两方面条件的要求。因此,每当园林广场有演出或者出现一些街头表演者时,人们聚众围观就不足为奇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园林是否提供了供演出活动的场地对于一个园林使用效果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与此同时,不同的演出活动也在不断的提升着人们的文化修养与欣赏水准。现代园林能否提供一个锻炼场所,提供的是什么样的场所,也非常重要,一个没有文化内涵,苍白的一块地,只能提供人们基本的锻炼条件,在这种空间锻炼了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会在内心留下特殊的情愫,更重要的是这种场所不能促进人与人的交流,甚至留不住人,但经过精心设计的,有着浓厚文化内涵的场地定会吸引更多的游人驻足观赏。
3 现代园林文化的设计探索
3.1 从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对待历史文脉,寻求切入点
功能要求是一切设计行为最原始的动力,在历史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对功能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具体到个人而言,还有一种个人的修养和情态在里面,这种情态则是游人个人文化品位的差异。在园林设计中首先要对功能加以要求,其次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加入个人要求。所以任何文化的形成与其首先对功能上的要求是分不开。例如一张床不管如何发展和变化,其首要条件是使人能很好的入睡。如果连最基本的条件都不能满足,哪怕设计得是非常的美观也不是成功的设计。
无论是以何种方式、手法寻求切入点,均可产生园林设计的不同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准和生活素质的提高,人们对空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设计不仅是为人们提供更便捷舒适的栖息环境,提供迅速流畅的信息交流场所,重要的是为人们提供了精神的享受,提升空间的文化品味。例如下面几处园林设计,充分体现了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对待历史文脉的掌握。
3.2 向健康化、人性化园林方向发展,营造人与园林的对话关系
3.2.1 处理好规划与建设的关系
现代园林建设水平的高低,主要看规划起点的高低。凡是要建成高标准的园林环境,既要有足够的土地,还要有资金。若不具备这两点,再高明的设计者、施工者也难为“无米之炊”。绿化所需之地来源于规划,规划要具有前瞻性,只有努力追求绿地指标,才能够争取更多的绿化用地。如果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盲目将工程硬上,那就会出现只开花不结果的局面,后期的投入跟不上,往往会出现烂尾工程。
3.2.2 处理好大众品味和精品园林的关系
力求创新,打造精品,这是时代对现代园林的要求。但是我们又必须考虑园林建设的实际投资水平、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做到主观与客观相适应,协调发展。即便是一般的园林,也必须坚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力争体现出较高水平的原则。作为示范工程园林,更要在集中财力的基础上,要创造精品工程。人是园林的一部分,是园林中动态的因素,现代园林的设计对“人”这一元素应当给予足够的考虑,做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2.3 体现人性化的园林设计理念
园林设计应体现人性化,以人文本的设计理念,例如,儿童活动区内种植的树木要类型丰富,色彩明快,比例恰当。一般采用生长健壮,少病虫害,树姿优美,无刺、无毒、无飞絮的树种。配置的方式要适合儿童的心理,色彩丰富、体态活泼,便于儿童记忆和辨认。老人活动区应选择高大的乔木为老人休息处遮荫,为晨练、散步创造意境。对于大多数中年户外活动的人群要通过用自然流畅的林缘线,与丰富的大色块相结合的方式,取得良好的感官环境效果。园林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憩息的环境。在植物的配置上应考虑季相变化,营造春则繁花吐艳、夏则绿荫清香、秋则霜叶似火、冬则翠绿常延的景观,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建议选择一些具有强烈季相变化的植物。如:雪松,玉兰、法桐、元宝枫、紫薇、女贞、大叶黄杨,柿树和应时花卉等,萌芽、抽叶、开花、结果的时间相互交错,达到季相变化。还应乔灌花草相结合,常绿与落叶相结合、速生与慢长相结合。最后达到功能优先、注重景观、以绿为主、方便居民的目的。这些做法都是园林设计健康化,人性化的最好体现。
4、结语
现代园林不能一味强调好看,也不能过份强调其国际性与旅游效用,应着力于现代社会的人文要求,满足社会与人的需要。我们在建园林过程中,一定要符合人们对自然融合的迫切要求,要通过造园来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引导人们回归自然。生态型园的基本要素是生态量和系统的恢复力,它符合人与自然的关系,符合当地环境与自然群落特点,符合自然的演变与更新的规律。生态型园林就是顺应这种趋势产生的,是园林设计的发展方向。
篇4
小学阶段是空间观念的重要发展阶段,儿童空间思维水平的发展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儿童的几何(空间与图形)学习与成人(或更高年级的学生)是有区别的,这些区别就构成了小学生几何学习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活动性。活动教学是教学的一种基本形态,建立在多种理论基础之上,其基本指导思想是“以活动促发展”。
1 活动教学理论概述
1.1活动教学理论的发展及理论基础
从历史上看,活动教学思想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变和发展的过程,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助产术”,被认为是活动教学思想的源头。随后是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主张:“让儿童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数学学习,通过观察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在西方教育史上,卢梭被认为是第一个自觉地、较为全面地阐述活动教学基本思想的教育家。随后,活动教学开始建立在多种理论基础之上,活动教学思想日益丰富,形成不同的理论特色。具体而言就是杜威的“从做中学”思想,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论证的“活动教学法”,以及前苏联教育家从哲学活动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南阐发、实施的活动教学理论等。
1.2活动教学理论的内涵和实质
活动教学发展到今天,是教学的一种基本形态,它是指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有意义的体验与建构活动,进而达到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及多种能力的综合发展的一种教学形式。
活动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活动促发展”。有两层涵义:一方面,它意味着“活动”与“发展”是教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强调活动在学生的发展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它意味着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活动过程。活动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创造出学生的真实活动,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为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活动方法和条件,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自我的发展。
活动教学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基本的习得方式。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各种活动,主动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结构。离开主体参与的各种活动,这种知识是难以被建构的。
活动教学中的理性因素得到进一步强调。尽管众多的活动教学理论包含大量的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然而并不以此为目的。思维在活动中的作用、地位日益受到普遍的关注并成为活动教学所着力追求的核心目标。
作为一种与学科课程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活动课程在现代的确立、完善,推动了活动教学的发展。活动教学成为实施活动课程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活动教学将渗入学科课程而不仅为活动课程独享,成为一种基本的教学形态。
1.3活动教学的基本模式
由上述活动教学的内涵和实质,结合贵州师范大学吕传汉教授、汪秉彝教授提出的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的基本模式,活动教学模式为:
此模式中活动教学的各个环节是互相联系着的:创设情境是提出问题的基础,同时一个好的问题又可以作为一个新的情境呈现给学生;活动探究、建构知识是活动教学的关键步骤,密不可分;拓展与升华,即巩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又将产生新的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拓展问题……这样构成了“情境―问题―活动探究―拓展―新问题―活动探究……”教学链。其中活动探究与建构知识,是数学活动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活动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恰当地选择活动方式是关键。
2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的活动特征分析
儿童空间思维水平的发展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几何学习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活动性。皮亚杰等人研究认为,空间表象不是儿童对空间环境的感性的“读出”,而是来自于对环境的操作活动的积累。
2.1空间观念内涵的活动特征因素
《标准》明确提出通过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对空间观念的内容给出了具体的描述。《标准》中的“空间观念”是从活动特征来看空间观念的具体表现,要求能够利用图形的直观性认识、了解和分析空间关系。作为空间观念最基本的表现,这是一个经历观察、想象、比较、综合、抽象分析等活动,不断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
空间观念不仅是“观念”,还是数学课程里新的内容、题材的呈现方式。为了更进一步地使空间观念从理念上转化为数学课程的实践,《标准》加强了反映空间观念的课程内容,主要通过图形的测量、图形的位置认识以及图形的变换等活动帮助儿童逐步构建空间观念。
2.2儿童空间观念发展的思维水平及心理特征的活动因素
按照范?西尔夫妇的研究,人的几何思维有一个水平发展的阶段性,从小学生几何思维水平的发展看,大致有前认知阶段、直观化阶段、描述/分析阶段、抽象/关联阶段四种水平。相对应地儿童,形成空间观念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具体(实物直观,例如具有相应几何形体的实物)――半具体(模像直观,例如已被构造出来的实物模型)――半抽象(图像抽象,例如用图呈示的标准图形)――抽象(概念抽象,在大脑中建立对象的本质属性)。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空间观念的形成是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的丰富几何知识体验出发,在实物观察、动手操作、想象、描述和表示、联想、模拟、分析和推理等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3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的活动教学中的活动方式
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基本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学生的经验是基础,活动操作是方式、手段,教师的引导组织是关键。在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的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空间观念形成的思维特征和反映空间观念的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的不同,在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的活动教学中其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有:
3.1观察活动
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特征是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而儿童获得几何图形性质特征的认识,往往是从对具体对象的观察开始的。通过观察,儿童才有可能建立有关图形的形状与性质特征,才有可能了解图形性质之间的关系。
3.2搭建活动
在儿童对几何形体认识的最初阶段,安排儿童进行一些实物、积木或几何教具的搭建活动,让儿童在自己的活动中去体验各种形状特征,并初步形成空间的方位感、形体大小感等表象。
3.3剪拼与折叠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能将空间推理的过程用直观的方式显示出来,有助于发展儿童的空间思维能力。
3.4测量活动
通过测量活动,能使对象的形状特征更明显地显示出来,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尤其是通过一些“估量”的活动,使儿童对形体的大小、位置和关系更进一步建立清晰的表象。
3.5作图活动
作图活动也是帮助儿童理解形体特征,发展空间概念的一个有效的操作活动。面对一个图形,儿童只有在了解其形状与性质特征后,才有可能去重构一个形状相同的图形或按要求画出一个同构的图形来。
3.6交流和想象活动
儿童的几何语言是在他们对图形的操作实验等活动后,通过对话交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能正确运用几何语言是几何概念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进行空间思维的基础。
篇5
关键词:儿童文学;艺术真实;客观存在;普世真理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儿童文学以其读者与写作题材的特殊性而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存在。对于成功、高水准的儿童文学而言,其简洁晓畅、充满灵性的文字里所蕴含着的恣肆的想象与丰富的内涵像是给儿童插上了翅膀,助他们翱翔在快乐、缤纷的童年天空之中。但正如其他类型的文学一样,儿童文学也需要一个框架,那就是“艺术真实”。《儿童文学审美创造中的艺术真实》一文探讨了儿童文学作品与作品艺术真实的区别,“儿童思维所具有的生命性、同一性与游戏性三个原则,正是儿童文学艺术真实不同于艺术真实的原因所在”。[1]但不论如何,“艺术真实”是儿童文学所绕不开的话题,是产生优质作品所不可或缺的前提。
此处讨论的“艺术真实”包含两层意义:(1)客观存在。(2)普世真理。首先,意识反映物质,客观的真实,是所有文学作品的源泉。充满想象激情的现代主义文学及后现代主义文学,如卡夫卡《变形记》、《城堡》,博尔赫斯《沙之书》、《环形废墟》;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如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这类作品纵然洋溢着奇幻的想象,拥有超自然的情节,但它们均是立足于现实之上再加以想象渲染的成果,因此能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肯定与喜爱,成为经典作品,魅力经久不衰。这充分说明,只有坚实地站在现实世界的土地上,天马行空的幻想才能得到接受,并为故事锦上添花。同样,儿童文学也必须做到植根现实。在此基础上,还不得不考虑儿童的天性特点。儿童与人类的童年时期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类群体童年时期的思维特征与生命个体童年阶段的思维特征具有几乎一致的同构对应关系,万物有灵、非逻辑思维等是这种关系的最具体表现”[2]。关于这一表述,生活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童年时,女孩子中流行的一个游戏便是抱着布娃娃将其作为自己的孩子来呵护。在这一过程中,布娃娃已被儿童“人化”了。因为心智水平尚处于较低阶段,他们对自身之外的事物常常存在着敬畏之心,对一切自然的现象存在强烈的好奇。因此,在立足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儿童文学更需要做到一种“艺术化的真实”,寄托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祝愿,同时补偿他们无法拥有只能在幻想中存在的各种“超能力”的遗憾。安徒生的经典童话《拇指姑娘》,一个只有拇指般大小的女孩,她诞生在花朵里,被癞蛤蟆劫持,受到水中鱼儿的帮助,又受到金龟子的抛弃,经历了一系列苦难之后,当她将要迫于无奈嫁给自己并不喜爱的、厌恶大自然的鼹鼠先生时,被曾受过她恩惠的燕子带走,来到一片温暖的国度,与花中国王喜结连理。这个纯属虚构的童话故事情节优美而又流畅,激起儿童无限的遐想。这个故事能够打动儿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其中的想象有着现实的依据。譬如,作者使用拟人手法,设定动物们都有着人的思维,符合儿童的心理;对拇指姑娘体型的描写让人相信她能够被一朵花儿容纳,美丽的容颜和善良的心灵能够吸引蝴蝶、金龟子和鼹鼠等动物;癞蛤蟆是丑陋的典型代表;鼹鼠是穴居动物不喜阳光;等等。在这一系列的现实的保证之下,整个故事浪漫的想象便有据可依了。这样的儿童文学作品,鲜活灵动,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艺术真实”的第二层含义“普世真理”,可以引申出“人文关怀”这一内涵,在普世价值这一层面为儿童文学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在儿童进行文学作品阅读的过程中,作品所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不自觉地进入儿童的头脑,很可能逐渐转化为他们的人生态度。根据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儿童个体的道德判断形式处于不断发展之中,道德发展是学习的成果。[3]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相较于成人还处于较为低级的阶段,对外来的思想与行为很容易进行学习、吸收与模仿。因此,真理,是儿童文学内涵中所应有之义。儿童文学应是有教化儿童的作用的,这种“教化”不是枯燥无味的道德说教,而是让他们在真理的滋养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高贵、美好的品德。真理,应当作为标杆,去引导新生的儿童发现世界、了解世界。儿童文学作为其承载物,需要传达出正面的信息。如英国的艾利克斯・希尔的作品《天蓝色的彼岸》,讲述了一个名叫哈里的小男孩在与姐姐吵架之后,在大街上骑车却不幸遭遇车祸而死。他的灵魂在走向天蓝色的彼岸――来世之前,和另一个幽灵阿瑟一道回到人间,向父母、姐姐告别,向他们表达自己的歉意与爱,完成了他生前的遗憾。可以看出,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价值观是:发现生命、珍惜生命,同时直面死亡。作者试图向孩子们证明死亡并不可怕,因为有爱能够永恒地横亘生死两界。作品用浅显易懂、优美轻快的语言向儿童展示生命的奥秘与内涵,是有益于儿童成长的。
综上所述,哪怕儿童思维在本质上离不开生命性、同一性与游戏性三大原则,儿童文学也并不是完全超越现实的文学艺术形式,在其充满生命力的无尽的想象的同时,也受到“客观存在”与“普世真理”的人类共同追求的“真”的规范,从而达成“艺术真实”。同样也只有“真”的作品,才更具“善”与“美”的特质,提升儿童文学的品质,感染读者。
参考文献:
[1] 王泉根.儿童文学审美创造中的艺术真实[J].语文建设,2010(3).
篇6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首先是一种立足于儿童需求的课程资源,它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容融入到儿童生活的环境当中,在遵循儿童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学前教育的结合使其具备了更加积极的意义和内涵。首先,学前教育中的民俗文化应当是具有选择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厚的民俗文化,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民俗文化内容并不是完全都适合用在学前教育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必要的筛选,选取一些适合儿童的民俗文化对其进行重点传授和培养。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还应当具有适应性。即这些民俗文化内容应当符合儿童发展的需求,对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优化儿童生命质量应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再次,学前教育民俗文化内容应当注重协调性,即各地区、各民族的地方文化应当在学前教育阶段给予具体的体现。民俗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同时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又是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们应当对自己所在地区的地方民俗有所认知和了解。因此,在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培养中应当注重这一原则的体现。民俗文化课程的核心目的培育全面发展的儿童,民俗文化本身即有较强的育人功能,它能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具体的民俗活动中传递给下一代,儿童正处于启蒙阶段,心理成熟和情感培育亟须大量的文化养分滋养,这一阶段的民俗文化教育对他们今后的个性成长和文化意识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民俗文化在形态上来看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而学前阶段的儿童信息吸收特点也是直观性和形象性。因此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这也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发挥创造了天然有利条件。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探析
1.民俗文化的互动性有利于促进儿童心理的成熟。
民俗活动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社会娱乐活动是古人调节心理、宣泄情绪、缓解疲劳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民俗活动具有鲜明的娱乐属性,它满足了人们的游戏本性。例如民间歌曲、舞蹈、游戏杂耍等民俗类目,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充分体现了人们以这些民俗活动为载体,追求身心愉悦的一种重要尝试和努力,同时这些民俗活动还具有一个更加鲜明的特征,就是群体性。群体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需要成员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既表现在肢体和活动形式上的默契感,同时又更加注重心灵沟通和互动中带来的交往成就感。因此互动性是民俗活动和民俗文化的根本属性,这对于儿童的心理成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民俗文化内涵丰富,积淀深厚,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各民族异彩纷呈的节庆活动都是民族心理和互动特点的体现。例如侗族地区过新年的时候与汉族有所不同,通常族长或者有声望的长辈会组织一支声势浩荡的舞龙队,队员们要腰束红布,舞着龙灯访村串巷,而且每到一家门前,户主都要出来给舞龙人员敬水。舞龙队休息中或者舞龙完毕之后,老人则会带着孩子向舞龙队员要一截红布,给孩子扎在腰间,因为龙代表吉祥和福气,这些红布能够给孩子祛邪避凶,保佑孩子平安无事。
2.民俗文化活动能够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维果茨基曾提出儿童文化发展过程中通常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作为旁观者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的观察和学习,二是作为体验着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和践行。这一过程的实现就是儿童社会性的成熟过程。其中作为旁观者的初级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形成的基础所在。民俗文化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包含着既有社会的种种文化意识形态,社会道德规范、时代精神等内容。儿童在观察和了解这些民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自然也接触到这些规范,例如一些民歌民谣,谚语俗语等都包含了大量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道、包容、礼貌等等。儿童在接触这些民俗文化的活动中首先会对这些社会道德规范形成感性认识。同时长期的感性认知过程必然也会随着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理性思考阶段。民俗文化活动中包含的道德传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珍贵的资源。是儿童在今后行为的借鉴和榜样,例如尊老爱幼、与同伴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甘于奉献等等。我国朝鲜族、哈尼族等民俗文化活动中都包含丰富的道德教化内容。朝鲜族儿童在路上遇到老人都要弯腰致意,而且需要等到老人通过之后才能离开。这种孝道文化目前在韩国朝鲜被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下来。同时这种民俗文化内容在我国也正在与学前教育相结合,并且已经成为儿童日常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一种社会美德,民俗文化中包含的这些孝道因素同时也是培养儿童作为社会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3.民俗文化有助于学前儿童体验生活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
民俗文化的积淀是先民在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中积累的智慧成果,其中蕴含着人们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从发生学理论来看,民俗文化发生的最初根源是生存的压力与生命的永存两种矛盾不断斗争和协调产生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活动蕴含着浓厚的生命意识,对生命的慰藉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依托的重要精神力量。同时这种力量对人们的生存环境的优化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这一源动力的推动下民俗活动的丰富性和审美性才逐渐建立起来,并且这股神秘力量一直支撑着整个民俗文化延绵不绝的流传至今。因此参与和了解民俗文化活动对于学前儿童更好感受生命的意义具有重要影响。它会逐渐内化为儿童的潜意识,对他们今后更好的理解生命,感悟生命的意义起到明显的强化作用。古代家庭的添丁之喜,以及产生的各种庆祝活动,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婚礼中对未来生命期盼,为老人祝寿时对生命延长的喜悦和羡慕等民俗文化活动都表现了人们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些民俗文化活动内容在学前教育阶段有所选择的开展和实施有助于儿童体验生活的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民俗文化当中蕴含着先民对生命的理解以及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磨炼而成的强大生命力。这些饱含生命意识的民俗文化对学前儿童的生命意识影响将是无形的。同时我们所接触到的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仍然流光溢彩,最根本的还是艺术的生命力,它们有自身能够吸引观众和参与者的优秀成分,它能够给参与者带来历久弥新的娱乐体验、审美体验等等,这些都对学前儿童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深入挖掘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价值的路径
1.在民俗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性和艺术性。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应当与儿童的生活过程紧密结合。因为这一阶段的儿童没有形成独立的认知,对于课程和生活没有明确的概念区分,因此教育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但是课程与生活的结合不能仅仅是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结合,同时还应当更加关注儿童的精神生活。这种结合应当是组织与非组织的结合,有一定的规范但不能强加给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儿童的兴奋点和感兴趣的项目,对这些项目注入民俗文化内容,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文化感染。艺术性也是民俗文化课程秉承的重要原则,这是就民俗文化本身的性质而言的,同时艺术性与生活性之间也具有天然的联系,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对儿童来说也是一种知识,具有情感教化的功能。同时这也是民俗文化课程的基本功能之一。因此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应当注重保留民俗文化的艺术性。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组织、教具选择、环境色彩等。
2.营造和谐的民俗游戏氛围。
游戏氛围是最能感染儿童情绪的一个重要方面。营造和谐的游戏氛围是抱枕民俗文化课程价值开发和影响力增强的重要途径。做到游戏氛围的和谐性首先教师应积极支持儿童游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游戏道具、尊重儿童意向,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这些游戏内容可以有意识的向民俗文化活动靠拢。我国民俗文化活动中不乏大量的儿童游戏,例如滚铁环、捏泥塑、丢沙包等等,这些游戏已经在我国社会流传上百年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们保留了一个基本功能,那就是满足了儿童的游戏欲望,能够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乐趣。因此教师应当根据自身对民俗文化活动的了解选取一些适合儿童操作和玩耍的游戏项目。并且注重在游戏过程中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和谐的游戏氛围中感悟这些经久不衰的民俗文化活动的魅力。游戏氛围是决定整个游戏过程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营造游戏氛围的过程当中教师尤其应当注重将民俗文化融入其中,例如在做游戏是让学生扮演古代英雄人物的角色,并且将人物的生活环境和游戏当中人物的使命等具体细节规划详细。这样儿童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才能有较强的代入感,也才能更加集中精力的投入到游戏当中来。
3.在儿童生活活动中融入民俗文化课程。
生活活动在儿童的在校生活中占有很大比例,例如用餐、午休、洗漱等等。同时这些生活活动也是儿童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他们能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了解这些生活活动的基本规范,掌握基本的生活节技能,因此抓住这个重要环节,不失时机的引入民俗文化课程内容,是开发该课程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例如民俗文化中关于饮食文化的部分也可谓丰富多彩,因此这些饮食文化就可以在儿童生活活动中的用餐部分相结合,例如儿童在用餐前喜欢用筷子敲击碗、盘等餐具发出声音,取悦于耳。但是这些嘈杂的声音破坏了安静的用餐环境。而且在古代民俗文化中对于用筷子敲碗这种行为是非常忌讳的,因为只有乞丐在乞讨的时候才这样引起施主的注意,父母不希望孩子像乞丐一样,因此也就非常忌讳孩子敲碗。用这种民俗文化来规范现代儿童的用餐习惯不仅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用餐环境,而且还将民俗文化课程潜移默化的转移过来,其思路非常可取。
四、总结
篇7
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是中西教育思想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而逐渐形成的。
(一)乡土文化背景。陶行知博大的儒学底蕴、徽州独有的厚重文化是在他特有的家庭熏陶和故乡侵染下孕育的。陶行知父亲曾是一位道德文章俱佳的晚清秀才,母亲勤俭持家、好学求真,因为生活条件所限,陶行知的启蒙教育由他父亲在家中完成,但正是这种良好的家庭熏陶,才培养出了陶行知毕生教育为民、勇于奉献的精神,成为工农大众所喜爱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故乡徽州不仅仅是著名的徽商的故里,更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文化底蕴传承千年,陶行知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传统文化的熏陶。徽州人学风极佳,这造就了陶行知治学的良好习惯;徽州人重视教育,注重从小抓起,这也深深影响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徽州人乡土观念很重,成功的商人往往回乡资助教育,而良好的教育成果也会反过来促进徽州的社会经济发展,这对陶行知将教育作为毕生事业的思想起了关键的作用。
(二)政治经济背景。陶行知所处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许多有识之士均将改变落后状况的希望放在了教育事业之上,陶行知正是这些知识分子中的代表。这个时期中国采用旧式教育的方式方法,陶行知自身的求学经历使他充分认识到这种教育是无法“救国”的。唯有让教育走向大多数的平民,从根本上改变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才能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
(三)我国近代落后的幼儿教育现实。我国近代的幼儿教育是在二十世纪初才刚刚开始,但是学习的内容、方式,不是照搬日本的幼儿教育,就是带有西方宗教色彩的文化渗透。民国以后,虽然政府提出要加强幼儿教育,但缺乏具体的实施办法,国内幼儿教育的发展主要靠一些私人的资助和提倡,或是教会办学。后,新式教育开始在国内兴起,但是农村幼儿教育仍几乎为零。于是,陶行知提出并亲自实践建设中国的、平民的、乡土的、省钱的幼儿教育。
二、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芽期。陶行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期间,对于德国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创立的幼儿教育法,都十分感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他也关注着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状况,并期待针对国内落后的教育状况,以“教育”实现救国。
(二)发展期。1926年开始,陶行知发表了多篇关于幼儿教育的文章,这一时期的陶行知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并且开始针对当时幼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将女子幼儿教育和农村幼儿教育看做未来发展幼儿教育的重点,认为幼儿教育应该切实保护好幼儿的身心健康,加大对平民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
(三)实践期。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成立幼儿师范学院,并且在他的奔走努力下,中国第一个乡村幼儿园成立。陶行知强调要将生活材料用于教学之中,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幼儿教育的方法。后来在他以及一些幼儿教育先驱者的努力下,以陶行知具体鲜明幼儿教育思想为目标的幼儿园纷纷建立,给当时的中国幼儿教育,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带来了曙光和希望。
三、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有:1.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主要强调对人的教育要从小做起,重视人格的培养;强调儿童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尊重儿童的人权,培养和鼓励儿童创造性的思维。2.在中国普及幼儿教育。他认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根本,要改变过去忽视幼儿教育的思想和态度;要改变办园的方式方法,普及农村幼儿教育,普及女子幼儿教育;要改变教师的培养制度,形成专业化的幼儿教师队伍。3.要创办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儿园。
篇8
作者:刘春蕾 单位:吉林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诸如短网运动一样的众多竞技运动,其软式化已然成为体育运动在人文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大众体育健身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北京奥运会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延续“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理念。在后奥运时代,分析短式网球结构与功能的平衡问题,探讨大众对功能结构创新的认知程度,通过短式网球的发展理念将群众体育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能够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群众基础,也正体现了短网运动发展是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性诉求。从上述理论分析中可知,短式网球的大众健身理念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符合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趋势,根植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之中。当体育软式化理念延伸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时候,思考软式化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路径和功效就显得迫在眉睫。体育全球化带来的群众体育项目与国际社会体育项目的趋同性要求体育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体育全球化带来了群众体育发展的国际性趋势,与国际社会体育项目的趋同性使群众体育项目的“软式化”更为普遍,也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传播媒介渗透的深入,人们对那些源自竞技运动、能够满足自身对于项目的热爱并可以参与其中的“软化”项目产生需求与共鸣。那些利用竞赛形式、具有竞技特征,而又文化内涵深厚的娱乐性体育活动,更是广受大众欢迎。竞技网球运动的发展使得网球运动的技巧性日益显著。因此网球运动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网球运动的普及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加之网球运动对场地器材和技术战术的特殊要求,使得网球运动在我国开展得并不是十分广泛,甚至被誉之为“贵族运动”。因此,热爱网球项目的大众对网球运动的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有着强烈的需求。短式网球便成为了这种社会需求下的必然产物。短式网球的产生源自世界网球运动的高速发展和国际网坛突现的“启蒙小,成长早”的大趋势。它主要是以儿童身心发育特点和负荷能力为依据,同时遵循网球运动的原理,具有网球运动的全部内涵。短式网球运动以5岁以上各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及心理发育特点为基础,对其进行启蒙式训练,并与正规网球紧密衔接。实践证明,它能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规范地掌握网球技战术和心理机能并能够合理运用。满足“以人为本”的社会总体纲领性需求“以人为本”发展观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要从自己的文化、思想与行动的方式中寻找发展的力量。发展的目标应同国家的价值体系、自身需要、本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相协调。对于体育工作来说,以人为本则是切实地关心人民大众的身心健康,让体育的娱乐化、生活化更为深刻地影响大众,努力做到“平民化”。《奥林匹克》明确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民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那么重视体育项目的普及程度、参与程度则是体育项目以人为本发展的基本要求。短时网球发展完善过程中所形成的球拍重量轻、负荷小、场地适中、速度慢、伤害少、难度小、趣味性高、娱乐性强、理解灵活多样、可观赏性强、健身价值高等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符合“重家庭”的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内涵短式网球的基本属性符合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它是以家庭成员的参与为基础,是一项家庭娱乐健身首选的体育活动之一。无论是参赛训练还是日常娱乐,短式网球易于儿童操作和学习,具有兼娱乐性、教育性、健身性、竞技性和过渡性的特点,其优美的运动姿态和时尚的运动方式加之符合儿童的生理特点,使得短式网球可以成为家庭教育及交流的纽带。
通过多种宣传途径能够有效扩大短式网球运动认知和参与程度。网球人口的多少能够反映此项运动的开展与普及的情况。网球人口愈多则表明普及程度愈高,可以为网球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提供保障。因此,扩大短式网球队的宣传力度,提升短式网球人口的数量,进一步提升网球人口的总体数量是更好地发展网球运动的关键。3.2树立“人本位”的短式网球教育核心思想网球运动本身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人本位的短式网球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方式的变革,即变“网球运动”为“网球教育”。其内涵是:以“育人”为宗旨进行人性化的网球教育,让学习者既掌握项目的规律和特点,又掌握“育人”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有效地开发其“类生命”,进而充分发掘其“种生命”的潜能,实现项目教育过程整体、内在、持续地发展。借鉴“双轨制”的管理经验,建立短式网球管理和培训的长效机制长效机制指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长效体制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整理目前短式网球已有的经验和教训,整合优化资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的经验总结,结合现有的情况建立一整套引导短式网球向纵深管理方向发展的长效机制,与时俱进,活化思维,创新短式网球管理的机制,健全各项管理的制度规定,使短式网球更加普及化、规范化,更能符合国际网球协会对短网的发展要求,也能促进短网在我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重视网球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让网球避免遭遇桌球的过度平民化和高尔夫的过度贵族化,才是网球之于中国的良方。短式网球正为之提供了一个折中的高效发展模式,既蕴含着网球运动的精髓文化,又适合于向普通民众普及与推广。重视中国短式网球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让短式网球建立文化的氛围之中,在“以文化人”的基础之上,推动短式网球“以人化文”的进程,最终实现“人”、“文”和短式网球运动的协调发展。
网球运动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源远流长,继承了网球所有的文化、历史内涵,是竞技网球运动体育手段化、软式化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适合于普通民众,尤其是少年儿童的一种健身、健心的运动项目。短式网球既符合体育全球化进程中人们对于网球运动的热情,又符合群众体育发展的基本要求;既蕴含了国际网球运动的文化精髓,又吻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既具备了健身的功能,又能起到健心的作用;既丰富了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内容,又为竞技网球运动的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了方便。短式网球是值得大力推广和普及的运动项目。
篇9
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密不可分,尤其在语文教学中,更有它重要的一席之地。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院院长方卫平教授和黄云生教授在共同编写的教材《儿童文学教程》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每一个师范生,每一个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熟悉儿童文学,懂得儿童文学。因为他们负有向少年儿童输送儿童文学,讲授儿童文学,指导少年儿童阅读和欣赏儿童文学的崇高使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儿童文学教育言明了方向,并成为江浙沪儿童文学教育联盟学校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三年来,“联盟”通过开设研讨课、专家讲座、专题论坛等形式推进了各项工作的深入。
一、专家指导 方向引领
一项研究要走得久、走得远,首先在于方向的明确。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与小学教育(语文教学)的关系是什么?这是“联盟”首先需要厘清的基本问题,是开展儿童文学教育的逻辑起点。2012年3月,联盟顾问、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方卫平教授,作了“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的专题报告。
他指出,优秀的儿童文学应该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适合的精神养分,它构成了人类审美历史和文化的一个独特而巨大的文本。诚如方卫平教授所言,儿童文学文本以其独特的文化积淀、人生内涵、艺术魅力,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从这些作品中,小读者和大读者们既可以享受它们的天真和趣味,也可以领略其中的人生智慧和生活哲学。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人类所积累下来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既是他们课堂学习的一个乐园,更是他们可以追寻的一片文学天地,可以遥望的一个精神远方。
2013年,“联盟”开始酝酿和思考建构儿童文学课程,以期进一步拓展教学资源。在不少专家学者的引领下,大家进一步明确到:语文学科本身就应该是开放的、发散的。语文课堂的基本姿态,除了讲授,还更应该重视引导,从教材学习向课外书籍拓展,从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延伸,从相对狭隘的知识获取进入更加广阔的语感培养、审美体验和文化吸收的自由空间。
三年来,儿童文学理论家方卫平教授、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刘堂江等多次到会,亲临指导,就“联盟”的研究方向和实践策略,提出了各自的经验,为“联盟”的各项工作不断走向规范和深入提供了坚强的理论后盾。
二、课堂主导 课外延伸
语文课堂教学无疑是儿童文学教育走向深入的主阵地。在这几年中,“联盟”组织了特色鲜明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有力地推动着儿童文学与小语课程改革。
“联盟”成立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6次课堂研讨活动,形成了系列化的课堂教学课例成果。其中,既有义务教材中的童话课,也有各校校本教材课,还进行了数学童话课、绘本阅读课、儿童文学小说阅读课、诗歌教学课、寓言教学课、民间故事阅读课等多主题的教学实践探索,极大地丰富了儿童文学教学的内涵。
2014年3月,在我国著名童话大师,《神笔马良》的作者洪汛涛先生的母校――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浦阳一小,“联盟”和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等联合举行了第六次活动,来自北京、浙江、上海等600余名小学语文教师,聚集一堂。会长何夏寿执教的民间故事阅读课《鲤鱼报恩》,更是开启了童话教学跟民间故事结合的探索之路。
周一贯老师在评课中说:何老师本着对民间文学的珍爱和推广民间文学的担当,选择了这一类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把民间文学从被语文教学遗忘的角落里“营救”出来。这节“另类”语文课,启示我们语文教育不应偏守在现代文明的殿堂里,把三千宠爱结集于 “教材一本”,而应该问鼎民间,亲近民间,走进民间唱“民歌”,将民间故事(民间文化)作为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让母语教育因为“民间”而更接民情、更得民心。
精彩纷呈的儿童文学教学课例的开设,轻松有趣的文本,童心勃发的课堂,独到的儿童文学教学思想,睿智的文学教学方法,彰显了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独特魅力,大大开阔了教师们开展儿童文学教学的视野,展现了“浙派语文”教师的文学情怀,以及沉醉其中的激情!
三、系统推进 文化渗透
“联盟”除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儿童文学教学外,还特别注重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整合,多途径、多角度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在校园环境布置、课程设置、德育活动、教学评价等多领域进行全方位地有机渗透。
绍兴市上虞区金近小学的童话教育,便是 “活用” 儿童文学的典范。该校18年来,一直用儿童文学广博资源,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童话乐园,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中都能见到儿童文学的“影子”。
宁波市北仑区实验小学结合儿童诗教学,将学生创作的儿童诗与音乐教学相结合,学生的童诗谱成一首首美妙的歌曲,在校园里广为传唱;上海市闵行区航华二小将绘本阅读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将枯燥的数学教学融合在一个个充满趣味的绘本故事中,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浦江县马良小学,金华市艾青小学,温州瑞安红旗实验小学等,也都利用儿童文学教育资源,打造出了自己的教育特色……
为整合和共享资源,“联盟”还在绍兴市上虞区崧厦镇中心小学设立了活动总部,建立了自己的QQ群,同时,在“何夏寿特级教师网上工作室”中开辟专栏,及时上传有关儿童文学教育教学案例等;各成员单位在日常教学中,互相传递教案,发送课件。凡此种种,可以发现以联盟为依托、以草根研究为主导的教学研训新气象为“浙派语文”乃至儿童文学教育和语文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
篇10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幼儿教育;建筑文化;地域性;传承与创新
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是指对3-7岁儿童实施的启蒙教育,这一阶段的教育是培养儿童多方面的知觉能力和社会性的主要阶段,通常是由家人、教师或者其他社会成员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渗透性和诱导性的教育。伴随着幼儿个体年龄的不断增长,就会在心里逐渐形成民族意识,久而久之转化为民族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能使个体对民族产生热爱之情,反之民族的群体生活也能让个体产生归属感。而正是民族个体这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得民族文化得以代代相传和发展下去,并以此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然而,随着幼儿园不断地引进西方幼儿教育理论与经验,让儿童无法避免地在西方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而正是这样的标准化模式使整个中国的儿童渐渐地脱离了各自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已经逐渐被边缘化、同化,甚至被淡忘。所以,在外来文化与中国的多元文化共生的背景下,理应重点突出对各民族儿童关于地域传统文化的教育。而培养个体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是民族文化和精神得以传承的基础。诺伯舒兹就曾在其著作《场所精神》里提道:“人类的认同必须以场所的认同为前提。有认同感的客体是有具体的环境特质的,而人与这些特质的关系经常是在小时候培养的[1]。所以,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必须依托于对民族生产和生活环境的认同,以幼儿教育环境开始。
二、幼儿传统文化教育与建筑环境的关系
(一)幼儿教育与环境
经研究,幼儿的认知皆是从对周边环境的好奇心开始的,并且在环境之中掌握了未来发展所必备的各种知觉经验。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曾指出:“怎样的环境,就能得到怎样的刺激、怎样的印象[2]。”可见好的环境能让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1973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江崎玲于奈在接受采访时也曾感悟:“一个人在幼年时通过接触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启蒙教育,是通往一代科学巨匠的路,理应务必珍视、精心培育、不断激励和呵护[3]。”这体现了大自然环境对儿童认知的影响。而建筑作为环境教学主要场所之一,在心理学上的研究也已经探索出其对年幼儿童行为的影响。接触建筑可以帮助学龄前儿童体验他们自己与周围一切事物之间的关系,毋庸置疑,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4]。综上所述,建筑环境在教育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建筑
伴随着中国生活方式和教育的“西化”,以及少数民族的“汉化”等问题的出现,各民族特有的地域文化的传承理应重视。建筑作为人“定居”和“立足点”的场所,反映着一个地方的生活、地理、生态、民族与宗教方面的知识内涵与精神。它犹如一部不断前进的历史,记录着时代的变迁,而民族文化则像灵魂一样附着于建筑这副躯体之上,使建筑环境富有独特的内涵。不同的民族文化促使建筑之间产生的差异性是城市和地区之间独有的标签,也是民族个体在心理上产生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及自豪感的根源。就如国内著名建筑师马岩松在介绍他在日本设计“四叶草幼儿园”时所描述的:“建筑能成为有人文感觉的空间很重要。”而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者、国际著名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老先生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述其承接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工作与他幼儿时期在苏州园林里的生活产生的情感和从小根植于脑海里的苏州园林与苏州城传统建筑的印象是分不开的。正是这样的情感和印象与其现代的设计思维使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具有现代建筑的特性又延续了苏州古城独有的建筑文化,很好地在现代与传统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可见,建筑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是可以传递的,且对儿童的民族文化教育及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三、国外幼儿教学建筑设计的趋势
目前国外幼儿园环境的塑造除了要求以孩子的视角设计及确保儿童安全需求以外,还常从以下几方面作为设计的切入点。
(一)让孩子在自然当中学习
此类特性的幼教建筑设计思路是以大自然启发式教育模式为出发点。建筑周围一般拥有较好的自然环境,而设计师在空间处理上非常注重将建筑室内外空间与周围自然环境进行有机融合。因此一般都会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一定的开放式处理,并在外墙立面设计上采用大面积的玻璃窗,使教室变得明亮的同时,让孩子可以随时观察窗外美丽的院子和自然事物,以此满足孩子探索和认知的需求。例如爱德华多•阿罗约(EduardoArroyo)设计的西班牙桑迪卡某幼儿园,建筑东西两侧都有大面积的玻璃窗让孩子们可以透过窗户看到外面的巴斯克乡村的山脉以及延绵不绝的绿色大草坪和森林。而TakeshiHosakaArchitects在日本横滨市设计的基督教会学校,更是将这种空间的透明性做到了极致,除了建筑的框架结构以外,所有的墙体均采用玻璃材质,为的就是模糊室内与室外、森林与建筑之间的关系,让孩子能够在阳光和树影下嬉戏和学习。另外,随着近年来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幼教建筑设计也以可持续原则为基础,坚持建筑的生态性设计,以此培养幼儿爱护自然环境的观念。
(二)在游戏和交流当中学习
此类幼教建筑设计是以行为自主性教育模式为背景,通过空间的趣味性和弹性处理来带动儿童的主动体验与交流,并以此获得新的认知。例如:由70oNArkitektur设计挪威特罗姆瑟幼儿园,设计师在每间教室都设计了活动墙,并在墙体上挖出了很多的几何小洞,让孩子能够随意地观察、穿越和嬉戏。而日本蒙特梭利学校藤幼儿园则通过创建可攀爬的大屋顶并结合穿透屋顶的树洞加网袋设计,让孩子能够更好地探索、运动和交流。
(三)创造孩子想象中的世界
该类幼教建筑的设计主要以异想天开的设计理念结合特殊的技术和结构来创造出儿童从未见过的世界,让孩子在视觉上和空间体验上具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例如由贝尼斯及其合伙人事务所(Behnisch+partners)设计的德国路金斯兰幼儿园。该幼儿园在建筑造型上采用了船的意象,室内空间重点突出建筑本身错综复杂的结构,旨在为孩子创造出一个充满想象力又能产生美好记忆的空间。另外,这类幼教建筑的结构和材料肌理通常都得到直观的展现,让孩子可以更好地去了解材料的自然属性和结构形式,并最终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然而,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和田野式调查发现,国外的幼教建筑设计还是较少结合本土的地域性文化,如果没有文字介绍,甚至很难识别出它所处的人文环境是怎样的。同样,我国对幼教建筑的地域性研究也比较少,甚至在幼儿园设计规范当中,也未提及到鼓励与地域文化结合的信息。
四、设计策略
综上,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从培养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的角度出发,幼教建筑的设计理念应当尽可能与当地的人文和民族文化、生活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并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和先进技术与材料进行重新演绎,以此刺激儿童的感官。同时通过建筑空间所散发出的文化氛围结合其余民族文化教学内容来综合培养儿童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以达到强化民族意识的作用。而在设计实践方面,幼儿园建筑设计时首先应当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注重城市的文脉延续,综合各方面因素,事先规划好幼儿建筑的建设地点,以从根源上保障幼教建筑拥有最为适合的文化和自然环境。而建筑设计角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在色彩、材料、结构和建筑造型上延续地域特色
并且进行创新建筑的形式及表皮材料肌理、色彩作为城市视觉肌理的一部分,经常是人们认知城市后的第一记忆点。就如北京、苏州、泉州都是以自身独特的建筑形式和色彩、材料令人印象深刻,所以在进行幼儿建筑设计时可以以此作为切入点。例如由TomThysarchitectenismCarton123archi-tecten设计的比利时布鲁日市某幼儿园校舍,就是以此作为设计的切入点。该校舍因其位置紧邻一座哥特式的建筑,所以校舍建筑的形式上选择与周边建筑一样的坡屋顶,且材料选择上也参考色差相似的红砖建筑。但在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上却采用现代简洁的设计语言,使其能够区别于传统的建筑形式而有所创新。
(二)挖掘传统建筑的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建筑与自然环境是共生的关系,展现的是民族的生活方式与习惯,是从古至今的积淀。因此在进行幼教建筑的空间布局时,应注重考虑如何引导孩子形成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以传承民族文化信仰。例如山水秀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幼儿园,就是以中国传统建筑庭院生活方式的角度作为设计灵感的切入点。
(三)延续建筑的时代性,保留最初的情感与记忆
针对旧城区的幼教建筑室内外空间的改造,因其所在区域建筑密度高,幼儿园教学空间基本都是利用一些闲置的公共建筑进行改造。这类建筑的结构、材料与肌理是一定时期的产物,展现的是城市发展进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特点,对于周边的居民来说更是具有独特的情感和记忆。而针对儿童传统文化的教育来说,这些时代性特征与情感恰好是很好的教育内容,所以在改造设计过程中应当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取舍、保护和再设计,以促进历史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有机结合。这样不仅可以使旧建筑及周边环境焕发新的生机,还能为儿童创造更为安全、有趣、开放、舒适的学习环境。例如国内著名建筑师马岩松在日本设计的“四叶草幼儿园”,在空间扩建的同时,就特别保留了原有旧建筑的木结构,让它成为空间记忆和灵魂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挪]诺伯舒兹著.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21.
[2]陈鹤琴.陈鹤琴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289.
[3]张贵勇.诺贝尔奖背后的教育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9-03-17:004.
- 上一篇:农村文化礼堂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资金保障方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