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礼堂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9: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文化礼堂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建设新型文化礼堂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农村居民精神富有,为他们构建一个丰富的精神家园,为实现精神文明建设做重要支撑。农村文化礼堂的形式是在村大会堂、活动中心和祠堂等农村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扩建、翻修或者整改,从而形成一个文化活动空间,然后在利用这些活动空间来开展精神文化活动,通过设置文化礼堂和文化讲堂的基本形式,不断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和农村精神文化的发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文化设施、文脉和文化传播,真正的让文化成为群众的精神寄托,构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新时期,在十和两会对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要求上,文化礼堂作为一种基层组织形式,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建设以文化、娱乐、教育、礼仪等多方面为目标的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从繁荣基层文化的层次来看,推进文化礼堂建设,有利于农村文化向着更优质的方向发展,有利于丰富农村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有利于对基层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对遏制农村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现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归根结底,对于提升农民的精神文化水平、构建和谐、良好的基层农村精神文化家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二、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对策
在我省的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优秀成果的同时,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村民的参与度积极性不高,活动形式单一、内容缺乏特色,资金投入较少,无法形成农村文化产业化建设等,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分析这些问题,从而来对文化礼堂建设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优化。
1.文化礼堂的场所建设
农村文化礼堂要根据建筑面积的大小来进行区分,比如建筑面积在200平米以上的,要配建舞台、音响等基础设施,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一个召开村民大会、举办节庆典礼、文化活动的公共场所;面积在50-200平方米间的,可以建在礼堂内,可与党员远程教育、业余学校等共建共享,配备一些基础设施。
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要广泛征求村民群众的意见。选址上选择交通方便、人气旺盛、村民经常聚集的地方,要在“精神家园”理念的指导下,对闲置的古祠堂、老会堂、旧校舍进行改造和修缮。总的来说,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化礼堂场所,都必须保证文化礼堂的安全。这是因为这些老祠堂、老建筑经过长时间的无人管理和修缮,一般都有着屋架霉烂、横梁虫蛀、电线老化等现象,在二次使用时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从而可以排除一切安全隐患。2014年2月,磐安县万苍乡雅庄村就因为房屋老化,在改建时没有进行严格检查,从而造成婚礼场上10死亡多人受伤的重大事故,在今后的工作中务必要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2.文化礼堂的内容设计
农村文化礼堂要实现“精神家园”的目标,关键是要在农村聚集人气,将农村居民吸引到文化礼堂中来,只要村民愿意参加,文化礼堂就有生命力。针对于此,文化礼堂的内容设计要从群众口味出发,激发群众参与,让农民群众可以在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享受,还可以受到教育感化,最终成为农民群众茶余饭后就想去的地方,同时,在内容上还要求新颖、独特,符合当地文化背景,这就要抓住农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心理,从而获得更多农民群众的欢迎。
针对农民群众对本地的村史村情等文化内容,普遍共有认同感,或者是记载实际情况整合资料档案,结合宗族训言、道德规范等以文字、图片及实物建成展览墙或者多媒体展示,加强村民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同时还可以针对农耕文化逐渐退出农村舞台的背景,来开设农耕文化馆,通过向村民征集“老物件”精心摆设陈列展示,来唤起农民对农耕文化的记忆,也可以为乡村旅游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在村民建开展“选、找、评”好人好事活动,比如对“好媳妇”“好婆媳”等评选,让他们成为文化礼堂的优秀形象,从而优化村风民风。
结合当地风俗实际来开展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将重阳敬老礼仪活动,祝寿、丧事等活动文化礼堂的内容中来,让村民群众更加亲近文化礼堂。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在农村地区有着大量的老年人,特别是一些孤寡、留守老人,我们要针对农村老年人群体,探索“精神养老”服务,通过开展戏曲表演、演出等文化活动形式来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使文化礼堂更接地气、更具生命力。
针对农村居民素质的提高,可以利用文体设施平台,组织开展图书阅览、体育比赛等形式来挖掘当地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比如在礼堂广场上表演了秧歌、腰鼓、排舞等大范围参与活动。
3.文化礼堂的管理机制建设
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需要完善规范管理,以健全的机制做保障,真正的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回顾我国长期以来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实践表明,农村文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效机制来进行保障。目前,我们又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探索,所以,我们必须要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文化礼堂建设的领导。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农村礼堂建设保障机制,尤其是要明确从管理人员到员工工资报酬的来源渠道。针对我省在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村文化礼堂的全体员工工资报酬和基本活动经费,要加强财政投入的渠道建设,通过财政补贴机制的保障,来实现“建一家、成一家、用一家”的目标。让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长久可持续发展下去。
篇2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文化建设被提上了日程,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文化建设,就不可能实现小康社会。但事实上文化建设长期处在被忽视的状态,特别是在农村。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去构建,近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也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加强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文化建设速度缓慢,阻碍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观念陈旧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处于落后状态,农民思想观念陈旧,同时由于教育水平的限制,农民素质普遍不高,因此农村还存在封建迷信活动,甚至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农民的迷信心理,组建,传播不良思想观念,大大阻碍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2.认识不足
经济是硬实力,文化是软实力,两者在国家的进步和发展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地方各级部门在评估农村干部的工作时,往往看重的是经济发展状况,忽视了文化建设成效,这使得基层人员认为只要搞好经济建设就行了,文化建设可有可无,一味的重视经济发展。在此思想指导下,新农村建设中存在忽视文化建设的现象,导致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基础薄弱
国家特别重视新农村建设,大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对文化建设认识不足,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而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的途径,反映着文化发展的速度。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文化基础设施没有得到相应的进步,很多农村没有建立图书馆、文化娱乐场所等,这不利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推进。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策略
1.转变思想观念,立足于农民素质提升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转变思想观念,立足于农民素质提升,确立大文化观念。大文化一般包括医疗、教育、卫生、思想观念等方面,要提高农民素质,就要面向全体农民。当前很多农民工都外出打工,他们为了提高技能接受培训,而留守的妇女、儿童、老人等属于弱势群体,迫切需要提高综合素质。要提高农民素质还要注重全面发展,不能只看重娱乐、能力等方面。要提高农民素质还要注重经济与文化的结合,达到小康社会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农民最迫切的追求,所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致富必须密切结合起来;同时要注重狭义文化与广义文化的结合,农村文化建设要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走出文化活动唱唱跳跳的局限,将文化向广、深方向拓展,在满足农民基本文化娱乐需求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法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引领群众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见识。
2.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要建设新农村文化,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必须加大投入。新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种:国家拨款、社会集资、自身筹备。当前,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单靠国家拨款是很难凑效的,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资金投入。新农村文化建设资金要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加大投入,确保文化建设的基本需要。同时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投资,建立多渠道的新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来源,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时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改造好原有的文化场所如礼堂、活动室等,更新设施。同时开辟新的文化活动阵地,建设球场及群众需求的文化场所,从而真正发挥其作用。
3.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文化建设顺利进行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干部要重视农村文化建设,从而发挥领导作用。首先要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文化的重要性,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当前实现三农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所以各级干部都要走出轻视文化建设的观念误区,认识到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其次要确保新农村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到政府工作日程,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工作责任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到文化建设,才能真正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再次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各级干部既要积极落实国家出台的一些优惠政策,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优惠措施,将文化建设与解决群众问题结合起来,使农民从文化建设上得到实惠。
4.培育内生机制,促进农村文化活动开展
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与经济建设相结合,还要与社会建设相结合,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在农民,要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能人的作用,构建农民自己的文化骨干队伍。这就需要加强文化管理人才的培养,通过演出、展览、交流、比赛等形式,培训民间文艺爱好者、文化大户等,不断壮大农村文化骨干队伍。其次理性处理民俗民风,建设现代农村社区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基本上所有的农村都有着带有自身特色的民间风俗,如赛龙舟、踩高跷、赶庙会等,每到节日民众都会自发的参与到这些群体活动中。再次要发挥民间文化组织的作用,通过建设妇女文艺表演队、老年人协会等,给农民提供交流的场所,在活动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感受生活的乐趣。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文化活力,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形成融洽的邻里关系,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
总之,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不断努力,将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从而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繁荣。
参考文献:
[1]翁建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3(30)
篇3
【关键词】群众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事业;思考对策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0039-01
一、当前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群众文化活动活动虽然得到了健康蓬勃发展,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第一,活动资金来源渠道不广。一是活动经费来源渠道不广。目前群众文化活动主要采取企业冠名、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行,经费来源渠道不广。二是文体设施建设不足。三馆一站设施状况和人员配备不能满足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
第二,基层文化从业人员缺乏。一是文化专业人才缺乏。尤其是舞蹈、剧本创作、导演、舞台美术设计、音乐设计等方面。二是乡镇文化站人员不足,免费开放存在困难。三是民间艺人老龄化。民间艺人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多种传统艺术样式面临失传。
第三,精品力作名牌偏少。一是品牌打造力度不够。本土文化内涵需深入挖掘,活动内容设计、规模档次有待进一步提高,活动宣传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文艺作品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二是对本土文化资源挖掘和研究不够深入,作品创作在内涵挖掘上有待加深。
第四,城乡文化发展不均衡。一是各乡镇和有关单位、社区对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视不一,开展活动的频率和档次参次不齐。二是有些群众文化活动形式较单一,内容欠丰富,影响力不大。
二、群众文化建设的若干探讨
从以上的调查和分析来看,进一步增强文化工作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转变观念,理清思路,以开展群众文化生活为契机,努力创办具有鲜明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
(一)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为文化工作提供可靠保证
按照稳定队伍、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要求,切实加强文艺队伍建设。一是充分挖掘各类文化人才资源。积极动员文艺骨干、业余爱好者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为一批有时间、有能力、有热情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人员提供用武之地,不断壮大群众文化队伍。同时,在逐步健立完善制度,组建一批专职基层文化队伍进入社区、村组,辅导和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二是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动员、引导学校、企业、村组、居民小区、共建单位等积极推进相互协调沟通与交流。要积极创造条件,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加强各队伍之间的接触与沟通。通过文化建设论坛、经验交流、联谊活动等多种形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三是加强管理与引导。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完善组织机构,引导群众文化活动向深度和广度上提高。要适时组织研讨,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对管理科学、演出质量高的文化队伍要不断挖掘潜力,要在活动中发现特色、培育特色、突出特色。五是加强对文艺骨干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文艺骨干的指导带动作用,每年至少要组织文艺骨干进行1~2次集中培训,有条件的还要组织参观考察活动,加强对外地先进文化的学习和借鉴, 以提升文化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阵地和设施建设,为文化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把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二是建立健全乡 (镇)、办事处、村组、社区三级文化网络。要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配套文化设施建设,如青年之家、党员活动室、农民公园、歌舞厅等,大力扶植和巩固群众业余演出队、民间剧社等,真正建立融文化、娱乐、科技、卫生为一体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近、经常和有选择地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
三是突出商业文化特色。引导其在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上下功夫。在新设施建设方面,着力建设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特点、功能完善和美观实用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并做好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的筹建工作。
四是逐步把自发的、分散的群众文化活动引上有组织、高品位的发展轨道。 继续开展创建“文化强区”、“民间艺术乡(镇)”、“文化先进社区”、“百强文化队伍”和“十百千”文化工程、“村村书架”工程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在城区要以广场文化为重点,精心组织群众文化活动,通过群众自娱自乐,达到自我教育、陶冶情操的目的。在农村要以乡村文化为重点,以农村文化大院为依托,利用节假日和纪念日,动员社会力量,定期开展适合农村特点、适应群众口味、乡土气息浓厚、具有时代特征、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宣传活动,通过生动活泼的文艺表演把科学知识、文明新风送到农民手中。
(三)加大投入力度,为文化工作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
文化工作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无论是群众文化队伍建设、阵地建设,还是表彰先进、开展活动,都需要必要的资金。有关部门应尽快协调、解决文化事业投入总量偏少、比例偏低、文化工作经费无法单项列支、上级有关文件无法落实的问题。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委局在健全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度的同时,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本着群众文化、群众参与、自愿赞助、从中受益的原则,拓宽经费来源,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要不断拓展文化设施投资和建设的路子,走“以文补文、多业助文”之路,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实施“文化带动”战略,树立文化大产业大市场的新理念。要按照谁投资,谁得益的原则,多渠道筹集文化设施建设资金。改进文化工作运转方式,走政府主导、与社会联办、与企业联办,走市场化的路子,争取更大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文化阵地建设可走“资源共享”的路子,引导有关单位把已有的文化教育设施,由封闭转为向社区开放,由开放发展到与乡镇、街道联办,形成文化教育阵地资源共享、加速发展的良性机制。
篇4
一、基本情况
望松街道境内有始建于民国初期的黄家大院及始建于清代的吴弄古建筑群。黄家大院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间,民国初期续建,占地面积为6460平方米,建筑面积1942平方米。现保存较完整的只有楼房3座,1986年被列为松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景点是“七间”也称百寿厅,均围绕“寿”字为主题,牛腿和雀替上108个篆体寿字,无一雷同。吴弄古建筑群位于吴弄村,建筑群始建于清代,15幢古民居较完整地保留着清代至民国时期民居建筑风格,粉墙黛瓦,高耸的马头墙,错落有致,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韵味。
二、农村传统文化概况
松阳县望松街道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地域特色非常鲜明,古村落、古建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散布各行政村。2008年松阳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望松街道不断挖掘非遗资源,共收集资源线索153条,普查项目101项,基本掌握了辖区内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
望松街道下辖的吴弄村文化底蕴丰厚,2003年,松阳县人民政府公布吴弄村为县级历史文化村;2012年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收录国家《第二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2015年获浙江省第三批非遗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
吴弄村较为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文化有:舞龙灯、闹鱼灯(翻新亭)、鳌鱼灯(桂花亭)、民间小调等。吴弄民间习俗有大年三十祭拜社公,正月初一叶氏后代祭拜先祖等活动。望松街道民间传统节气大致有春节(过年)、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代代相传。斗转星移,传统的民间岁时习俗依然如旧。
三、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现状
1.初步形成农村传统文化保护机制。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后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先后出台了《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对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2.积极开展非遗项目申报。望松街道开展了《制豆腐皮》《石雕》《古沉木根雕》《晒红烟及加工技艺》《驱邪巫画》《吴弄社公祭祀》《浙江省第三批非遗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申报工作。经过评选,吴弄村2015年获浙江省第三批非遗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传统晒红烟及加工技艺》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豆腐皮制作技艺》、《黄家大院木雕技艺》列入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岗后村王客妹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3.注重农村传统民俗文化的有效传承。针对传统文化的多样性,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和保护措施,特别是“活保护”措施。搭建非遗传承基地,在松阳城北小学建立太极传承基地,每星期上一堂太极教学课,并聘请专业老师授课。在吴弄村晒红烟陈列馆展出晒红烟实物、制作器具、种植、加工流程以及销售、烟具、烟俗等内容。开展晒红烟制作体验、演示活动,吸引游客,宣传松阳,提高松阳晒红烟知名度。
四、存在的问题
1.欠发达地区区位劣势明显。松阳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浙江省六个重点扶持的欠发达县之一。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历史和交通等多方面原因,松阳县非遗项目虽多,却是多数分布于偏远山区和革命老区,面临着薪火失传的困境,欠发达地区的区位劣势限制了我县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
2.非遗传承的年轻化转变。非遗传承的关键是传承人,而现今的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传承人不断老去,而年轻人却不愿意去学习,培养新的年轻的传承人已是非遗传承所面临的重中之重。
3.专业技术人员力量欠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工作量大、涉及面宽、专业性强,除了要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还要有一支业务精、善管理且较稳定的工作队伍。基层从事的非遗者多为半路出家,专业人才相当缺乏,尤其在乡镇一级,多数文化员身兼数职,导致许多工作流于表面,保护工作相对滞后。
4.非遗项目挖掘整理滞后。经过2008年非遗普查,我县共收集有价值的非遗线索2121条,然而现在县级非遗名录项目仅63项,还有众多富有价值的非遗项目未被包装整理。乡镇人手不足,挖掘经费不足等原因造成我县的非遗项目挖掘整理滞后。
五、对策建议
1.夯实基础,大力建设“四大体系”。逐步建立资源、名录、传承人、传承基地四大体系,搭建非遗保护整体框架。一是完善非遗资源普查体系,在非遗普查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并整理挖掘重点项目,争取每年挖掘包装一个好项目;二是搭建四级名录体系,国家、省、市、县四级体系完善,争取有价值的非遗项目上等级;三是搭建代表性传承人四级体系,完善传承人梯队,培养一批年轻传承人;四是扩大非遗传承基地建设,立足现有的传承基地积极开展传习活动,新建一批非遗传承基地。
2.统筹协调,大力落实“四大保障”。逐步落实政策、组织、设施、资金四大保障,建筑非遗保护强力后盾。一是落实政策保障,从政策制度上保证非遗保护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二是完善组织保障,成立松阳县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组建松阳县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库;三是强化设施保障,以县非遗馆为龙头,乡镇非遗展陈室为辐射,搭建非遗展演展示平台;四是确保资金保障,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篇5
关键词:名村规划新水乡
Abstract: to build the "city enterprise name villag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water only from all around the actual conditions, to solve the most pressing from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most basic starting, the greatest degree keep local elements, reflects peasant amorous feelings, depends on the different local resources endowment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a slip in one village, discover the connotation, cultivate characteristic, forms window, image and brand effect. So that it was possible for the farmers participate, build livable rural, sharing happy home, make village to show renewed vitality.
Keywords: name village planning new water
中图分类号:G32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的发展,村落也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在发展前进,怎样保存村落原有特色,让村落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我们这次规划思考的方向。
1. 规划编制背景、范围
为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市城建亮点工程视察活动总结会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新时期我市农村建设水平,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全体市民的幸福指数,决定在全市开展名村创建工作。
本次规划范围为洪梅镇梅沙村辖区范围,规划面积约470.98 公顷。
2. 条件发展分析
通过对梅沙村的一系列现状评估,我们得出梅沙村的发展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2.1发展优势
①城市绿道从村内经过,绿道的建设对村庄的环境起到推动作用。
②村内拥有具有可提升潜力的景观要素――水系。
③村内的建设条件较好,主要道路宽敞平整,公共服务设配套比较齐全。每年的建设让村获得稳定的提升。
④村的地域文化元素比较丰富,梅沙村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洪梅镇花灯的传说源于梅沙,村内仍保留元宵节制作花灯的习俗;村民热衷粤剧,村内定期举行粤剧表演活动;特色饮食“三滚骨”得到推广,除了村民外,还吸引大量外来人特意进村来品尝。
2.2存在问题
目前村内道路的建设单纯注重针对于汽车的交通功能而忽视了对行人本身的思考。比如主要道路笔直宽敞,行车顺畅有余,却让步行者觉得单调。实际使用上来看,在村内而言并不存在很大的机动车交通量。而日常休闲散步的居民,不能开车的老人、儿童,这样的步行使用者数量却不少。对于后者,目前的村道建设显得显得单调乏味。
3.总体规划
将其浓厚的水乡特色、花灯文化与名村的建设有机结合,打造一处具有浓厚传统地域文化特色与现代化舒适生活质量的新型村落。我们将其定位为:
可识别之村落――(地域特色)
可驻留之村落――(宜居特色)
可品味之村落――(人文特色)
3.1 规划理念
洪梅花灯由来已久,是东莞市现存最具岭南传统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之一,洪梅花灯起源于明末清初梅沙村,规划深入挖掘梅沙村传统花灯文化,开发以花灯为主题的民间文化活动品牌,以便传承历史、繁荣文化。梅沙水系丰富,村内有大小河涌及池塘分布,河涌是村的交通通道,人们多围绕河道展开生活,河涌是水乡文化的承载,也是人们水乡记忆的源头。
我们将以往水乡生活中的诸元素,以及花灯文化重新嵌入现代村落的生活中,组建具有现代生活质量、富含人文韵味的新型水乡村落生活形态。
岭南水乡•南国灯府
水映灯府,
处处聆听自然之声。
灯耀水乡,
处处绽放旖旎风光。
灯水相伴,幸福相传。
“岭南水乡•南国灯府”应包涵以下几部分:
第一,打造亲水空间,具有能引起人们对旧水乡生活情境共鸣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元素,以及对新滨水生活情境体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元素。
第二,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新的社区文化交融共生。深入挖掘花灯文化,将其镶嵌到村落的景观建设及生活中。
第三,拥有现代的社区生活质量保障与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四,慢行步行系统在村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一个让人们“慢”与“静”的场所,也是一个人们社交、聚会、休闲的充满生机的场所,同时也是文化交流、景观展示的空间。
为此,从一段昔日传统水乡中典型的河边的休闲时段中,以人的行为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梳理。
其一,是对人的行动的研究,即对居民日常行为模式的研究对人的行动研究,特别是闲暇时段的行动研究,是规划的起点与基础
其二,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梳理
该项侧重于对水乡传统的社区文化元素进行提取,并设法让其在新的社区生活中延续。
其三,是对公共空间之间连接通道的研究与规划
社区内的文化活动往往发生在公共空间之中。不同公共空间的连通情况影响人的行为模式。该项与前两项互为作用。
其四,是对景观与街头小品的规划
通过对景观的规划,以及街头小品的规划,一方面可恢复部分昔日富有魅力的水乡风景,另一方面可将水乡文化元素提炼出来,以城市小品的方式符号化,嵌入街头公园的建设中。
对该点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A、标识系统。由指示牌,提示性铺地等
B、主要人行通道布置路灯,人聚集的公共空间做好照明
C、设置有一定特色的石桌、石椅等设施
D、在适当地段种植富有水乡特色的植物
E、一些具有水乡文化特色的元素,也可以提炼出来,放到小品、铺地等设计中。比如莲,菱角,鱼等,船等等。
3.2规划策略
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得到建设新水乡社区的若干思路
(1)组建专门的步行/自行车线路,连通村内绿地与河边的开敞空间。
线路的职能有三个:其一是交通功能,其二是汇聚功能,让居民在此行走并交流,其三是提供丰富而有趣味的视觉变化。
(2)提出对目前河道水质的改善计划。包括加强排污截污功能的建设。
(3)河堤的建设,在适当的地段可以考虑采取生态堤岸。
(4)增加亲水平台。这可以与第3项结合考虑。
(5)发掘发扬本地的饮食文化(如三滚骨等传统美食)。但是要加强对餐饮业的排污控制,特别是临水设立的餐饮区段。
(6)发扬发掘本地的粤剧文化。增加村内舞台的设立。包括了在沿洪涡水道滨江地段设立大型户外舞台,作为日后体验粤曲文化的主舞台。滨水舞台的设立,结合了洪涡水道一侧岸线的建设,营造了一个大型的公共活动中心。该地段兴建舞台面向大江,具有更好的用地条件,形成了“流水载粤韵”的风雅意向。同时此地距离生活区有一段距离,减少了唱曲过程中对居民作息的干扰。
同时还考虑扩大原礼堂建筑村的主舞,结合街头绿地等适合地段设立小舞台,以及设立室内/半室内的舞台等。可考虑定期举办村内或者村间的曲艺舞台会,让粤剧在此重新流行。
(7)结合民间花灯的传说,考虑举办村花灯节之类的民俗欢庆节日。
(8)围绕居住区内的宗祠及周边具有特色的红粉石建筑,形成特色建筑展示区,有意识地在建筑间的空地增加绿化种植;升级、改造内部街巷;在连接道路的街巷沿线增加标识牌及路灯;将红砖、绿树、灰瓦,具有一定特色的建筑群落保护下来,并形成休闲节点,能吸引一定量的游客进入参观、体验。
(9)饮食文化、粤剧文化、花灯典故等等传统民俗文化应当与休闲度假开发结合在一起,以乡土特色风貌进入休闲度假开发中,通过休闲旅游将梅沙的乡土特色风貌广为传播。
4.小结
篇6
关键词:乡土地理;调查;地理研究性学习;地理学习
自从学校根据发展需要,搬迁至郊区后,学校中来自农村的学生生源比例不断提高,他们在初中时期,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有限,因此,为了更好地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六项具体目标,摸索出一条适合来自农村的中学生的可行课改之路。本校在高一年上半学期期中考后,根据学校当地的实际情况,面向全体高一年学生,地理组开展主题为《家乡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的地理研究性学习。
一、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l.地理研究性学习安排的背景与目的
学会合作是作为现代人成功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次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以3~5位农村学生为主体骨干,辅以3~5位市区学生进行调查,在学生对地理研究性学习有一点基础性认识后,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生活,做到学一点用一点,有学有用,边学边用,在实践中提出新的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探究、自主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校外课堂。
2.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模式及时间安排
本次地理研究性学习模式为“理论―实践”型,即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形式向学生介绍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和基本理论,组织、引导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源自生活实际的课题。其次,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失败,总结经验。活动为期四到五周,其中三周时间为师生互动、课程开放、实践检验、自主探索阶段。
二、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意义
l.地理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
在本次活动中,学生真正自始至终参与实践的大约有65%左右,从实践的过程与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乐于参与研究性学习,并对这种新的学习形式表现出较大的热情,甚至获得小小的收获都会兴奋不已,并急于与老师分享。地理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的不仅是兴趣,更多的是好感与爱,在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对一点点的不足也以百倍的热情重做,一份实践记录也能让他们写了又写,画了又画。这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所不具备的特殊魅力。
2.地理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及对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1)帮助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引领学生认真观察家乡地形地势、地下水水位近年来的变化及河流污染情况等。
(2)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在调查河流污染情况时,学生能观其色、闻其味、测其深,并通过自制工具有效测出水体的污染情况,与养鸭厂老板交流水体受污染后对鸭养殖业的影响并找出多个严重污染源。
(3)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学生开始对自己感兴趣的地理事物进行深挖掘,许多学生对家乡的农业气候俗语、水污染源的形成进行一定深度的研究。
(4)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有些乡土地理知识无现成资料可寻,只能由学生自己查找整理:他们通过实地观察、交流访问获得初步信息,从网络、地方志等查找验证。
通过一系列活动,既让学生从调查中发现了家乡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团体协作活动的能力,通过调查,能比较客观地评价家乡自然环境的现状,意识到最严重的防治环境污染问题意识的缺失。于是,他们以各种形式呼吁社会各界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如,对学校附近的快餐店进行白色污染的宣传,给村委会、村老人会、民办企业等进行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的宣传,发动同学以墙报、手抄报、话剧等形式在校内外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环保宣传。
3.研究性学习充实了学生的人生经历与体验
在分享活动心得的过程中,我发现让学生感触最深的是这次活动的经历及个人在此次活动中的感悟:不经意间拥有了良好品质,发现了自身的一些潜力,明白了一些事理……
这些在心得体会中一一体现:(以下截取部分同学的心得)
我明白了,原来调查是一件这么有趣的事,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能学知识……很多事情只有去尝试了、去努力了才会真正理解它的意义。
我的性格本来胆小如鼠,让人无法相信的是我在向村民调查时竟然一点也不害怕,经过努力,我居然成功地完成了老师的作业。真的如老师所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当了一回小记者,才深深地体会到当记者有多难,既要口才好、还要反应快、还要经受住种种困难……我也感受到了人们心中的美、善与真心。愿意帮助你的人,不论他有多忙,他都会尽力帮你,只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这样做,如果大家都愿意这样做,我们的社会肯定充满阳光。
大家愿意取长补短,一起综合各方的信息,一起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我感受最深的是: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
这些是学生心得体会的摘选,它是学生在研究实践中“获取的亲身体验与感悟”,他们发现自己比从前更自信、更勇敢、更团结、更坚强;他们发现踏入社会不仅要有文化知识,更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
三、对研究性学习内涵的感悟
本次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后,学生主要是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了作业,但还有一些是以DV记录家乡环境现状,以纪录片形式在学校礼堂中汇报;有的是自费印制环保建议书分发村民、同学或张贴在村、工厂宣传栏,甚至还有些自己编排话剧下乡表演宣传。虽然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作业不一定会形成具体的、合格的研究成果,更不可能有明确结论式的结果。但从它的实践意义来分析,学生一方面培养自己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理念,为今后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养成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及勇于克服困难、自信勇敢的意志品质。这些已经充分体现和诠释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所以在指导学生的实践中,教师勿将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科学研究”。毕竟在中学阶段,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还只是一种表象,教师在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的指导,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学习的乐趣,在协作中培养合作精神;这才是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所在――实践本身就是锻炼与发展学生的能力。
四、对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经过半学期来的探索与实践,我们不仅体会到了教学改革对学生终身发展的意义,在实践中也体会到农村中学生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困难。
首先,农村中学生没有较好的学习条件,信息技术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还很陌生(如DV的使用,制图、影音软件使用),真正利用网络世界进行材料信息收集、整理加工、熟练运用的只是少数。
其次,研究性学习需要用到的课外时间远远多于课内,这就需要家长、社会、班主任的配合,这对长期以来以“分”衡量学生优劣的教育格式是一种重大的挑战,在这个“分数就是命根”的大环境下,要让农村的家长认识到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困难重重。
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妇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区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030-02
一、阿着底民族刺绣协会
2004年,普氏民族绣品厂在石林县科学技术协会(下称“科协”)帮助下,于2005年3月9日正式举行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下称“协会”)成立大会。普氏民族绣品厂厂长普菲当选协会理事长。协会的成立,标志着石林县传统的民族刺绣业将通过自发的协会组织向产业化经营发展。
协会成立至今,理事由最初的13名发展到现在的46名。会员从刚开始石林县452人发展到云南全省7 800人,其中有57个残疾人会员,还有68名由于2008年经济危机失业返乡的女青年会员。协会会员从刚开始的阿着底村村民发展到现在遍布寻甸、大理、禄劝、东山、普者黑、西双版纳等地的多个少数民族妇女群体。产品销往俄罗斯、日本、香港、北京等地。 2008年,协会刺绣品产值达到1 000万余元。
二、协会产生与发展动力和运行机制分析
(一)动力机制
1.能人带动与市场驱使。早在20世纪90年代,在外打工的普氏姐妹就发现她们演出时抛给台下客人的荷包相当受欢迎;一开始是送,到了后来,客人们就愿意花钱买。每到一地演出,人们对她们身上的民族饰物都表现出极大兴趣,表示愿意出高价花钱购买。普氏姐妹以高出一般农民的市场洞察力,发现并开拓了民族刺绣系列产品市场。
协会会员通过绣品一项的收入相当于2008年石林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 200元的一半甚至更多。2008年,协会刺绣品产值达到1 000万余元,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提高了会员经济收入,增强了协会凝聚力,促进了协会发展。
2.社区经济、文化环境推动。天下闻名的石林景区,兴旺的旅游业带动了周围地区少数民族刺绣业的发展。依托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民族风物资源,积极发展刺绣产业,不仅是石林建设旅游经济大县的重要途径,也是繁荣石林民族文化、培育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作为石林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林刺绣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实现了商品化和产业化。协会发展找到了经济、文化的立足点。
3.政府支持。从办绣品厂到成立协会,从跑贷款到拉订单,各级政府积极关心和支持着刺绣协会的发展。协会遇到资金周转困难时,政府积极帮助联系农业银行,采用协会会员办理金穗惠农卡、分担协会贷款风险的方法协助协会渡过难关。
(二)运行机制
1.能人主导的协会运行机制。协会的成功运作离不开能人普菲强有力的推动和管理。政府对能人的支持与肯定进一步加强了能人对协会会员的影响和带动。协会发展初期,能人的角色可能会被误认为“牟利的中间商”,但是如果“中间商”可以带来信息、带来原先不曾有的利益,那么中间商的存在就有积极意义。能人组织农户,形成一定规模的协会,带动农户与市场对接。能人及其组织的出现适应并代表了石林刺绣行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关系。如果有更多的能人或“龙头”产生,为了保持自己在更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相对有利的位置,能人或“龙头”就不得不考虑让散户得到更多好处。最终,分散的农户也会得到更多实惠。所以,能人和“龙头”是必需的。
2.经济利益分配机制。协会实行以户为生产单位,采取“发放原材料―收半成品―加工成品―销售”的经营生产方式和相应的经济利益控制和分配制度。协会垫支所有刺绣用原材料的费用,会员投入时间和技术制成半成绣品,由理事对散户定价回收,交回到绣品厂,最后一道工序由绣品厂完成,并分散到各零售点和商。会员得到初级产品加工收入。理事得到培训收入、产品加工收入和管理服务收益,其中,对理事经济利益的保护激励了中层管理者培训和指导普通会员的积极性。会长也能得到相应的销售利润。
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协会刺绣产品没有注册商标,没有得到完整的品牌利益。也就是说协会所做的努力相当一部分成为整个石林刺绣行业的共性利益投入,其社会效益大于协会的经济利益。随着刺绣行业竞争的加剧,协会的利益将会受到更多的侵蚀。
3.组织培训与发展机制。协会的发展战略是刺绣培训办到哪里,会员就发展到哪里。所以,才有了全省7 800人的刺绣会员规模。培训主要由协会理事承担。经过培训的妇女成为协会会员,协会就有义务回收会员的绣品。
会员一年不参加活动就自动退会,或一年内如果连300元的绣品都交不了也算作自动退会。这样的退出机制保证了会员积极性和自觉性,降低了监督成本。
4.产品质量与控制机制。协会理事是产品质量和控制的中坚力量。理事负责发放刺绣原料,同时身兼产品质量控制的重任。而理事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源于绣品厂对理事交回产品价格的控制。
三、协会建设与少数民族妇女和社区发展的思考
(一)协会成员个人经济效益与妇女自我意识的改变
农忙季节,会员妇女利用晚上做刺绣,每个月能收入60元,农业生产进入中耕管理后,每个月可收入300元以上,年收入不会少于2 000元。“手脚快”(技术熟练)的妇女每年通过刺绣,收入可以达到4 000元~5 000元。会员反映,能把自己的手绣品变成商品,感到很有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
参加刺绣协会给会员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不仅是收入提高了,更重要的是有了市场经济意识。用会长普菲的话说,会员现在会“讨价还价”了,对时间紧的活儿会要求更高的价格,和原来“给钱不敢要,要钱小声气(不好意思)”形成鲜明对比。
成为协会理事的妇女就更“技高、见多、识广”了。理事要负责对申请成为会员的群体进行培训。要对所负责区域的会员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并负责回收会员产品。
(二)协会对社区建设层面的现实影响
1.村容村貌改善。从2002年普氏民间绣品厂落脚阿着底村,厂长普菲当选村长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进村的980米泥浆路修成柏油路。既为小厂带来更多客人,方便绣品运输,也给整个村子带来实惠。正如农民所说:“村民们再也不用先把鞋脱下来揣在怀里,过了这段路再洗洗脚把鞋穿上了”;“孩子们上学再也不用怕一脚陷进泥塘而绕着走田埂了”。随着绣品厂的名声越来越大,村里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村民对社区环境改善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2002年,村里就集体出力修建了供大型客车停靠的停车场、修缮了村委会礼堂,总体改善了村容村貌。
2.和谐社区建设。为了最现实的需要,用更多的绣品交换更多的现金,村里的妇女们在闲暇时间都忙着刺绣;为了提高自己绣品的质量,妇女们在一起的时间都交流刺绣经验,妇女们的公共生活有了正当的名声。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相对以前更加和睦,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工作。
3.社区文化发展。随着绣品厂、协会的发展,阿着底村人也开始越来越习惯举办、参与各种大型活动。2005年春节,首届原生态体育运动会在阿着底举办,1 600多人参加。2009年3月,首届石林刺绣大赛在阿着底举办,1 400多人参赛。在大型活动中,村民们相互协调,通力合作,努力将“阿着底”这个品牌打响。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阿着底社区的传统特色文化,更提升了整个社区的凝聚力和村民的合作精神。
四、深层次思考
(一)创新社区资源整合平台与农村社区建设
如何利用协会影响力,通过丰富协会功能,依靠协会创新社区资源整合平台,整合社区人力资源、企业金融资源(投资、贷款)、政府及其社会资源,提升社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是今后协会在社区发展建设过程中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市场经济背景下妇女影响力的改变与和谐社区建设
刺绣技术恰好适应妇女进行非农生产的特点,以协会组织为纽带,探索一种真正的以妇女为核心的致富发展之道。给妇女提供就业新途径,通过发展,真正地带来效益,推动会员妇女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妇女在社区重大事务上的决策地位。对和谐社区的发展和实现农村妇女的战略性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三)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与社区文化建设
彝族民间刺绣从图案到色彩无不蕴藏着悠久的彝族文化和传统。如今,通过协会的不断创新和系列绣品的开发,刺绣品成为彝族民间文化传播的载体,使得优秀的彝族社区文化得以传播。
彝族刺绣历史悠久,彝族妇女把刺绣作为表现勤劳、聪慧等优秀品质的重要象征。彝族妇女从小练就一套独特、娴熟的刺绣技艺,各种花鸟虫鱼、山川日月等形态各异的图案都是彝族妇女的包头、衣服、围腰、飘带等刺绣品上的主角。现有的绣品主要图案有十多种,其中三弦花、太阳花和八角花以及它们的变形图案是最常见和重要的设计,都是“老人教姑娘、姑娘传伙伴”这样传下来的,协会的刺绣技能培训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大背景下无形中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在现实市场中为民族文化撑住了一块难得的传承空间。
五、结语
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面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区和谐发展的诉求,带动少数民族农村社区妇女认识自身文化优势,利用已有技术技能,结合市场需求,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争取妇女群体的发展机会,贡献于社区发展。形成了一道独特风景,具有典型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继新.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4.
[2]徐旭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吕绍清.农产品行业协会:妇女的机遇与挑战――四川省资中县养猪协会、资阳市畜牧协会调查报告[J].中国农村研究,2006,(34).
[4]李程.民间组织与和谐社区建设[J].唯实,2007,(1).
[5]陆春萍.论和谐社区建设中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和发展[J].理论月刊,2007,(9).
篇8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分层次教学;英语环境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2)02-0062-04
一、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意义
双语教学在我国是指用非母语(多为英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要求在本科院校推行双语教学。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由快速扩张阶段转向内涵建设。但到目前为止,在高职教育领域教育部并没有就双语教学做出统一要求。尽管如此,一些高职学院特别是涉外专业,从人才市场需求实际出发,将外语教学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在双语教学领域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下简称“国贸专业”)因为与英语应用关联比较密切,往往成为这些高职院校的双语试点专业。
首先,双语教学符合市场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国贸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主要是面向外贸岗位,日常工作过程中经常进行函电往来、单证缮制和国际商务谈判等,这不但需要扎实的外贸专业知识,还需要能够进行流利的英文表达。双语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更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其次,双语教学有利于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多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理念,了解国际上的通行规则。单一型的英语人才或外贸专业人才在处理较复杂的综合业务时往往力不从心。双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专业知识和英语技能有机结合,使其能够运用英语直接处理一些专业方面的问题。
二、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本科院校的双语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就遇到不少问题,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在开展双语教学时不可避免地也存在各种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的不明确
一些教师认为双语教学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因此往往过分注重外语表达的规范性,而忽视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他们有的把上课要讲的每一句话都用英文写在讲稿中,工作量巨大,实际却限制了授课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也无法做到师生互动。还有的双语课程教师虽然使用的是英文教材,但几乎完全使用汉语讲课,这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1]
(二)师资力量不足
双语教学要求教师不但有扎实的国贸专业知识,还需要能够用英语进行流利的表达。能够同时达到这两项条件的教师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相当缺乏。近几年,进入高职院校的国贸专业老师文化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一般均为硕士毕业,英语水平相对较高。外语水平基本能适应国贸专业双语教学的需要,但他们往往缺少对专业实践知识的了解。而一些由外贸企业引进的人才往往英语水平和教学经验上又不能满足双语教学的要求。一些有经济贸易专业背景的海外归国人士固然比较容易胜任双语教学工作,但这些人才往往更多地倾向于大城市的重点、本科院校,普
通的高职院校很难留住这样的人才。
(三)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理解专业知识有困难
高职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低。首先,学生因词汇量少,教材阅读困难,英语听力不佳,上课听不懂,影响到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其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双语教学模式下学习压力大,难以应付,久而久之,产生了厌学情绪。虽然也有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但为了照顾那些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教师也很难有效地开展双语教学。再次,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少高职的学生进校前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也不复习。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往往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难跟上教学进度。
(四)教学课时不充分
双语教学由于大量使用外语传授专业知识,学生在接受理解上明显要弱于直接用汉语进行学习,而且从事双语教学的老师也很难把外语运用得如同汉语一样熟练。因此在传递专业知识的信息量上,双语教学的课程一般都要少于普通专业课程。这样一来,如果按照其他课程的教学进度来要求的话,双语教学课程的课时难免捉襟见肘。
(五)缺少合适的教材
目前,完全适合高职教学的国贸专业双语教材并不多见。即便是一些本科院校,也有不少使用的是原版国外教材。这些教材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少原版教材思维跳跃,逻辑性不强,而且就国贸专业方面的教材来说,原版教材很多提法或做法并不符合我国的外贸实践,参考意义也就打了折扣。
(六)双语教学环境欠佳
提高语言能力需要氛围,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中国的不少小孩学了多年外语却长进不大,甚至开不了口,但被父母送到国外不出半年就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不少高职院校除了外语课程,其他的课程都缺少外语氛围。本科院校较普遍的英语之角等活动在高职院校也不常见。学生平时所见所闻与外语也没有多大联系。这些都不利于双语教学的开展。
三、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采用双语教学的应对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选择适合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模式
要认识到双语教学不是英语课,国贸专业的双语教学是借助外语的手段更准确地把外贸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外语听写读能力,以适应将来外贸实际工作的需要。要明确国贸专业实行双语教学是为了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国贸专业的发展,而不是为了追求双语教育的形式。
目前我国的双语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1)沉浸式。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英文授课(非语言课程),完全不使用汉语。(2)保持式。即教学过程中采用部分英语部分汉语授课(英汉比例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而定),或者指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3)过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由易到难、从少到多地逐步增加英语的使用比例,直到完全使用英语授课。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比较可行的是采用保持式双语教学。[2]
(二)选择合适的课程开展双语教学
国贸专业的课程大体可以分为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笔者认为,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不宜将理论课程开设为双语教学课程。因为这些较抽象的理论课程即便用母语来授课,对学生来说在理解上都有一定的难度。相对而言,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结算》、《外贸单证》等,一方面内容较具体,另一方面也由于这些课程中涉及的专业知识在外贸实践中也经常性地需要用英语进行表达,因而也更适宜开展双语教学。
(三)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高职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就参差不齐,如果仓促开展双语教学,学生的英语基础不足以支持双语课程的学习。即便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也应该分层次采取双语教学。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开设双语课程是比较可行的。具体可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根据学生的四、六级考试成绩进行分班学习。这种做法能够保证双语教学时学生学习不会太吃力,从而使得双语教学效果也有了保障。另一种是把双语教学的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英语水平自主选择学习,这样有利于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培养双语教师
高职院校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双语教师应立足于本校培养。可以是“走出去”,也可以是“引进来”。走出去是指把年轻的、外语基础较好的专业教师送至国内双语教学开展较为成功的院校或培训基地进行培训学习,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安排相关老师赴国外培训。“引进来”是指可以引进外教,安排有志于双语教学的年轻老师跟堂听课与交流,培养他们的外语口语表达能力。
(五)选择或编制合适的教材
目前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全英文的原版教材未必合适。比较可行的是,选择一些适合高职水平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中英文对照教材,也可以由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的老师自行编制讲义或教材。不过最好不要采用中英文放在同一页面的教材(这种教材学生往往不自觉的只阅读相对容易理解的中文部分)。比如,可以采用英文教材配套中文译本,或者教材的前半部分采用英文,后半部分采用相对应的中文。这样,教学时以英文部分作为教学内容,中文部分供学生理解参考之用,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至于受到英文的束缚。
(六)创造课堂内外的英语环境
高职学生入学成绩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较低,客观地说,学习习惯和自律性也较差。但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思维活跃,不刻板,喜欢与人交流。而一些从事双语教学的老师往往忽略了这点,在课堂上较少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事实上,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双语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课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双语教学的课程,在教学手段上首先应当考虑尽量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因为双语教学过程中由于要大量使用英语,而一些英语听力不太好的学生往往难以跟上进度,课件的播放有助于学生通过视觉把握教师的教学内容。课件的制作和板书应当是全英文的。但授课时可根据学生的水平调整中英文的讲授比例。
(2)播放视频。例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些英文解说的经贸新闻或外贸流程当中与外商洽谈的片断资料进行播放。播放后教师应设置一些问题向学生提问,并给予点评和讲解。
(3)专题演讲。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为学生设立一个专题,并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各组学生围绕这个专题查阅相关资料,归纳总结书面材料(用英语),然后由各组选派代表在班级用外语进行阐述。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锻炼了他们的英语听说写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收集资料、分析归纳和专题研究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树立他们对学习的信心。
(4)案例分析。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案例,结合案例进行双语教学,一方面能够利用课本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外语应用能力。[3]
(5)角色扮演。要完成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流程,进出口商需要与多方交流,最适合进行外语交流的就是与外商的磋商谈判了。教师作为组织者,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结束后可让其他学生先进行点评,再由教师进行总结。有条件的话可以全程录像,一方面可供学生自己观看总结,另外也可作为教学资料存档备用。
(6)项目化教学。目前,高职院校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发展趋势,高职国贸专业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比较适合项目化教学。教师应根据该门课程所涉及的外贸工作流程,将其中的各个环节分解为各个项目任务,以双语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完成这些任务。在此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应起到引领性的作用。在项目任务开始前,教师应将完成该项目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中的重点与难点向学生作适当介绍。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应给予及时点评。
不管采用以上何种教学方法,有一点是必须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尽量用外语进行思考、回答和做作业,这样才能跟上双语教学进度。
2.课外: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双语教学不仅是课堂上的事,课堂之外也应当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沉浸在外语的海洋里”。例如学校创建英语之角,校园的各项标识采用中英文对照,班级出双语黑板报,定时进行外语广播,定期举行英语演讲比赛,还可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在学校礼堂或多媒体教室播放英文配音的电影,这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对学生提高外语水平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七)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和有效的激励制度
从对学生的考核评价角度来看,因为双语教学在高职院校尚属较高要求,对学生应以鼓励为主。对学生的考核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平时成绩的判定主要依据学生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发言、讨论、小测验等)。期末考核方式除笔试外,也可以增加口试环节。另外,要建立完善双语教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成立相应的双语教学管理和指导小组,进行双语教学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估,鼓励和促进从事双语教学的老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双语教学不但对教师的素质要求高,而且从事双语教学的老师备课任务相对于其他课程的授课老师要繁重得多。如果按照其他课程一样计算课时工作量,不利于提高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的老师的积极性。因此,有必要提高他们的劳动报酬。另外,如有出国考察学习等机会,也应给予优先考虑。一方面是激励他们努力工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外语口语水平。
参考文献:
[1]孟凡艳.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村教育研究,2011(4):55.
篇9
今年月和9月,市委市政府就学校卫生和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分别召开了专门会议,对全市学校卫生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月31日在全省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我就加强学校楼道安全管理提出了几点要求。今天,市教育局召开全市学校安全工作会议,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进一步从中心小学学生踩踏伤亡事故、中学水污染中毒和小学食物中毒等事件中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全面整改,切实加强全市学校安全工作。由此可见,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对抓学校安全工作的认识是到位的、工作力度是够的,目前学校安全工作任务也是十分繁重的。前面,王治平局长通报了事故事件的有关情况,并就加强学校安全特别是即将开展的学校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同。从苍溪、旺苍两县教育局长的发言中,看出县区和学校在加强安全的整改整治方面,加大了力度,卫生安全形势有了明显的转变,所做工作值得肯定。后面,吴书记还要就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作重要讲话。这里,我讲四点意见:
一、正视问题,汲取教训
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学校安全是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保障广大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也是保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教育部门尤其是各级各类学校,应本着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思想和“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安全是第一要求”办学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切实提高对中小学安全工作的认识,切实抓好学校安全工作,保障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命安全。特别要从这次通江县发生的学生楼道踩踏伤亡事故和今年发生在市的几起安全事故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举一反三,警钟长鸣,克服思想上的松懈和麻痹大意倾向,进一步做好学校各方面的安全工作,严格预防群死群伤以及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市内一些学校也发生因水污染、食物中毒和交通以及学生受伤害等学校安全事故,近期在全国中小学校因楼梯间、楼道拥挤导致学生伤亡的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既给学生和家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精神伤痛和损失,又给学校和整个教育系统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这也充分暴露和反映出目前我学校安全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缺乏清醒的认识,缺乏责任感和紧迫感,思想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学校安全工作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格,工作不落实,安全管理出现疏漏和空档。三是学校教育教学、学生生活和学生集体活动中尤其是交通、住宿、食品饮水、卫生防疫等方面始终存在着安全隐患。如全市学校仍有4.4万m2D级危房;有1049所学校饮用水不达标准;全市近900个学校食堂,只有2所食堂达国家卫生A级标准,700多所未评等级或C级以下即为不合格食堂;18月,市共报告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5起,有32起发生在学校;四是经费投入不足,学校基础设施差;五是学校尚未形成适应新形势的安全工作机制,学校自身防卫能力较弱,难以防范一些突发事件;六是职能部门对学校安全监管不到位、查处不力。今年1至月,全市学校发生溺水、交通等安全事故,伤亡学生共43人,其中死34人、伤9人。这些问题,绝不是个别和偶然的教育系统和学校还具有普遍性。问题的存在固然有多方面原因,但学校的安全意识淡薄、常规管理疏漏、防范措施不到位是导致学校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强化安全意识,高度重视安全工作
重点要强化“三个意识”一是要强化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强调:要牢牢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必须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这充分体现了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学校安全事关师生员工生命安危,社会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也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人民群众把子女送到学校学习,对我学校和教育战线的高度信任,如果连学生的生命健康都保障不了千家万户的幸福从哪里来?教育战线的形象和声誉、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才培养质量又从何谈起?教育部周济部长曾经说过: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各县区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站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站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始终坚持把确保广大师生安全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首要工作,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工作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这次会议精神,全面加强我市学校安全工作。二是要强化防范意识。当前各级各类学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种安全隐患,这是诱发和引起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最大危险,任何熟视无睹、置若罔闻、疏于防范都可能付出巨大而惨痛的代价。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做好安全工作预案,认真查找学校安全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排查隐患的重点,不仅是要集中放在容易引发群死群伤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楼道管理、危房、交通、食品饮水、消防、校内外集体活动等方面,更要检查学校对安全工作是否真正重视。对安全工作不重视是一种最大安全隐患,要对不重视安全工作的校长及时加强教育,责令其改正,对确不适宜担任领导职务的要及时予以调整。对已发现的安全隐患,要立即整改;一时整改有困难的要明确责任,制定分步整改方案,落实防范措施,并加强监督,限期整改;凡是对达不到安全要求的校舍、设施,无论对学校有多大影响,都必须立即停止使用。三是要强化管理意识。通江事故的发生,究其原因是管理不到位、管理疏漏所造成的管理出安全,管理出效益。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要强化制度建设,突出重点环节,健全安全责任,督促措施到位。既要注重常规管理,又要注重过程管理,既要注重细节管理,又要注重责任管理,把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学校日常工作的全过程。
三、建立长效机制,狠抓工作落实
学校安全工作面宽量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根本杜绝学校重特大安全事故,必须要建立和健全科学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狠抓安全工作的落实到位。
(一)认真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一是要抓领导安全责任落实。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原则,各级政府分管领导是本地区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学校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坚持“领导抓、抓领导”,一级管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管、层层抓。二是抓校长安全责任的落实。学校校长对本校师生安全负有直接责任,是本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履行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责,确保师生安全。三是抓教师安全责任的落实。要大力推行教师“一岗双责”制,既管业务又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各县区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各自责任以及责任人,认真兑现安全承诺,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部位和每一个环节。
(二)健全学校安全规章制度。近些年来,我们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已建立了切合实际的有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使学校安全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确有不少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科学,工作被动,随意性很大,酿成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故。随着“普九”成果的巩固提高和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出现低龄化、大班额、寄宿制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等新情况,给学校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困难和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根据当前实际,重点完善好如下制度:1、学校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即周查月报季研究制度,学校集体活动预案申报制度,安全台帐制度,信息报送制度,食堂和饮水管理制度,住校生管理制度,安全协议书制度等。2、安全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凡是在安全目标考核中不合格或发生重、特大事故或重大责任事故的县区、学校,在教育工作年度目标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3、安全隐患整改承诺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
(三)强化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各县区和学校要根据县区和学校实际,结合教育教学阶段性特点和安全工作自身规律,自觉加大自查和督促检查力度,既要定期组织安全工作检查,也要开展安全工作专项整治督查。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安全工作的评估和考评,把安全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与奖惩挂钩。同时要把学校安全工作纳入教育督导体系。
(四)要严格执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各县区和各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重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制定相应的责任追究办法。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这次学校安全工作会后,希望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抓好会议精神的落实,不能再发生因履职不到位而造成的重特大学校安全事故,如再有因失职、渎职而酿成事故的,坚决依法依纪从严从重查处。
(五)要建立有效的安全防范机制。通过改革学校人事制度,调整人员,加强学校的安全保卫力量。还要把安全教育作为少年儿童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进入课堂,要通过具体的安全事例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四、抓住重点,全面开展好学校安全整治
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场所,衣、食、住、行、学等涉及面宽,安全管理难度大。我们要把学校安全管理作为学校整体管理工作予以统筹安排,既要抓好学校安全的方方面面、“细枝末节”,又要突出抓好重点防范。各县区、各学校要重点抓好以下方面的安全工作:
(一)定期排查危房,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学校要主动争取建设、安全等部门的指导,对本校危房进行全面清查,由有资质的部门出具危房鉴定书,登记建档,及时向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学校所有教学、生活用水设施均要纳入查危排危范围。重点是教学楼、师生宿舍、食堂、实验室、图书阅览室、锅炉室、围墙、体育场馆、厕所、俱乐部、运动场各种体育设施。D级危房,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坚决予以拆除。教育主管部门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会同财政部门做好学校危改规划,争取设立本级危改专项资金,并积极向中央、省争取专项资金,力争当年新增危房在次年改造完成。
(二)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卫生部《学生集体用餐监督管理办法》和按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定,学校食品的生产经营必须坚持卫生许可资质,校内食堂、面包房、小卖部、豆奶房等要证照齐全,坚决取缔校内无证饮食摊点,学校对食品的采购、加工、储存、运送和销售等环节要严格监控,对大宗物品实行集中采购、对小宗物品实行定点采用并要求供货单位提供质量、卫生合格证,严禁“三无”食品进入校园,坚持食堂从业人员定期培训、体检,并持卫生部门颁发的健康证明方可上岗,严格食品试尝和留样制度。
(三)加强学校饮用水改造和管理。根据今年3年和9月的调查,全市有1049所乡镇、村级学校饮用水需通过改造设施、建自来水站、打(扩)井、建蓄水池、建净化池和消毒池,架引水管、提水等方式进行生活饮用水改造,共需资金4795万元。各学校除通过自筹资金解决外,政府要统筹安排农业、水利、国土、扶贫开发等方面改水改厕项目资金,把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改造、厕所改造作为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重点,财政在安排年度教育、卫生和水利经费时,将学校生活饮用水纳入预算,预列专项资金,分步实施,力争在2—3年内使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同时,要构建学校饮用水水质监测管理体系,加强饮用水卫生执法监督,凡供水单位新建、改(扩)建的饮用水供水工程项目,必须符合卫生要求,严格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未取得“两证”和水质不合格的要限期整改,水质污染严重不能饮用的要停业供水,学校还要注意储水池(库)的监管,严防人为投毒事件发生。
(四)抓好学校消防安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学校要制定消防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流程,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针对本校特点对师生进行消防安全和火灾逃生教育,配备完善消防设施和器材,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排查校内及校园周边对学校构成消防威胁的各种安全隐患。
(五)做好学生集体活动的安全防范。建立学生集体活动报告制,冬(夏)令营和春(秋)游等活动要制订安全预案,经批准后进行。要加强校内外各种集会和运动会的有序管理,严禁组织学生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性活动。
(六)加强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管理。采购危险物品实行专人负责制。必须购买合格产品,不得购买过期或未作检验的产品,不得购买品牌和标志与有关规定不相符的产品,不得购买所装介质与说明不相符的产品,不得购买没有详细使用说明的产品。危险物品入库保管必须严格验收,保管要严格,要有明显的危险警示标志,严禁各类危险物品混装使用,要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保管室,严禁保管室兼作办公室或职工宿舍。
(七)加强楼道通行安全。学校吸取以通江楼道踩踏事故为教训,要将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礼堂等作为防范重点,制订预案,加强过程管理。要让师生熟知,在楼梯、坡道较多、人员拥挤的地方不要人为地强调学生集体快速行动。学校要结合实际制订防范措施:实行楼道值班、领导巡查,对因学生人数多难以监控的学校,可实行分时段下课、分时段放学。教学楼的主要楼道上要画设提醒学生右行、慢行的中线,同时在周围设置醒目的慢行、避免拥挤的警示标志,对楼道梯步较高、地面防滑功能差、栏杆扶手不牢固、楼道间照明不足的,都要采取切实措施立即进行整改。
(八)加强学校卫生防疫工作。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规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在卫生部门的指导、配合下,认真做好肝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风疹、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和常见病的防治工作。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按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制定学生传染病、常规病和地方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严防疫情的发生。
(九)加强对师生的法纪教育和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杜绝校园内恶性治安事件和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今年3月和9月,各县区和学校按市教育局和市卫生局的安排,认真开展了两次学校卫生安全大检查,找到了目前学校卫生安全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促进了全市学校卫生安全的有力整治。省政府电视电话会议决定:今年11月为学校安全工作月,市教育局决定11月、12月在全市集中开展学校安全专项整治,各县区教育局和学校要按照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部署,在近期认真全面开展好学校安全专项整治。要全面排查学校安全可能存在的隐患,县区要检查到每一所中心校,中心校要检查到每一所村小,做到一所学校也不漏、一个隐患也不漏。各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整改和防范措施,切实把整改工作抓好抓落实。教育主管部门要在政府的领导下,主动地加强与公安、建设、文化、卫生、工商、新闻出版等部门的联系和配合,通力合作,共同抓好学校安全工作。
篇10
历史学科分论坛会议分别于4月12日下午在华东师范大学文科大楼、4月13日上午在上海青浦区朱家角中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等师范院校的20余名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了论坛,会议由聂幼犁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系)主持。在前后两天的教育论坛中,各位代表们主要围绕下面几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关于师范院校历史教师
教育当前面临的各类问题
1、毕业生就业率低
叶小兵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首都师范大学培养历史教师正处于一个危急阶段,去年就业率60%,历史系师范类毕业生40%找不到工作,除了北京市的客观原因外,学校的师范教育定位不确定、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下降,竞争力差,也是原因之一。
庄韵勤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师范大学历史教育毕业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最近能走上中学历史教学岗位的比例在下降,最低的一次大约只有20%左右。
编者评述:实际上,中学人事机制的僵化也是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现在在岗的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并不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不在少数。这就造成在岗的不合格,合格的没有岗位。农村中学仍需要大量的本科毕业生,但是,有些大学生也不愿意到农村中学去。当然,农村中学的待遇较低也是客观原因,这需要有关部门统筹解决。
2、历史专业基础课不扎实
蔡坚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现在中学历史老师中的青年教师专业基础不扎实。主要表现在:一是知识陈旧,有些还把过去学的很旧的知识教给学生。二是没有创造力,中学教师的创造力集中表现为对教材富有个性的把握,但是现在的老师做不到。
贝国梁高级教师(朱家角中学):刚刚毕业的历史系师范生,最先暴露的缺点就是通史知识缺乏。结合多年来在教学中的体会,我认为现在中学最需要具备如下素质的历史老师,其一,必须有一种敬业爱岗的精神;其二,有相当丰富的专业知识,包括比较扎实的通史知识、与通史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史学研究方法;其三,中学老师需要有比较强的口头表述能力;其四,还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王斯德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教学问题》杂志主编):中学教师到底缺什么,恐怕主要还是缺学科知识,现在根本的问题是提高教师的学科水平。如果教师本身对自己所教专业知识没有比较高的水平,怎么能教好学生?
编者评述:专业基础薄弱是普遍性问题。年轻教师知识的短缺还是正常的,历史知识的积累不可能在大学全部完成,在从业过程中,持之以恒地阅读学习,慢慢提升,可能是必经之路。更令人担忧的是。现在部分中学教师思想僵化,不知学科发展的趋势,仍囿于中学的一套传统模式。教师是课改的关键之一。怎样提升整体中学教师的水平是一个大问题。培养的年轻教师如何具有新思想、掌握学科发展的新知识,使其很快成为适应素质教育所需的新型教师,是师范教育的任务。下面的发言针对这个问题。
3、师范教育的历史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有问题
陈辉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现在的一个教学弊端是,大学教师讲课是根据自己的科研课题、研究的程度,讲什么内容完全凭个人的兴趣,不是根据一定教学计划。特别是两门通史和史学理论应该根据中学课改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现在本科生的史学观念很陈旧。至于史观在中学中的应用,据调查,70%的老师说他们在大学里没有学过相关知识。
赵克礼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培养教师的课程体系和我们教给学生的教学理论、我们所给学生的知识,事实上很多时候是假的、空的,脱离中学教学实际的。我们要培养的是21世纪的中学教师,他们是肩负课改重任的中学教师,中学要实行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而我们大学的所有课堂都是在满堂灌,想要培养出能到中学去指导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师范生是很难的。
蔡坚副教授:现在师范院校历史系的课程设置和非师范类历史系的课程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多了几个教育理论课和教育实习的学分而已。师范类历史课程必须抓住“通史”,但是否增加了“通史”的学分就解决问题了呢?没有,还应研究师范类学生的“通史”内容和非师范类学生的通史内容有哪些区别。如果在大学里面学的内容和到中学里教的内容(包括基本方面和观点)基本不相关,学生的“专业基础”又何从谈起?问题还在于我们的课程形态、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和课程模式应该有别于非师范类院校的历史课程。现在有些大学老师的教学观念非常落后,他们的教学就是把自己研究的历史内容(结果)传输给学生,经过这样教学“师范”的熏陶,学生将来怎样到中学里面去教学?目前大学的课程是传输知识的课程多,培养能力的课程少。甚至像“原著选读”之类的课程,也变成了大学教师的“解读”课,是教师“读”,不是学生读。所以,改变师范类历史课程的形态、类型和模式很重要。
张元教授(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我讲一个案例,曾经有一段时间,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的入学率越来越低,比东亚系的入学率还要低,经过老师们的分析,发现整个系的教学设置出现了问题,教师们都是在讲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他们就改革教学,即以问题为主,讲这个问题是怎样得到的,这个问题根据的历史知识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怎样论证的。这样改革之后,历史系入学率又开始高了。所以,最根本的恐怕还是,学历史不是要知道过去发生了多少事情,而是要从这门学问里学到其所提供的学科能力。相应的老师就要有能力,要知道这个问题怎么来理解,应该怎么思考,怎么理解出一些道理。老师怎么有这个能力,就需要一个力量,这个力量能提供培养能力的一些资源。比如说师范院校的专家教授们就应该让学生在很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最有用的东西。
聂幼犁教授:教师教育问题,固然与课程设置的学分比例有关,还应该包括这些课怎么上的问题,教学目标是什么。史学的诞生就是为了教育人、培养人的。历史教育的终极追求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人权、人性、人文的崛起。历史教育本身也要改革,要有人,要有思想,要有道德,要有智慧。我们的孩子将来不是都做史学家,而是要成为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学生们要面向未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认识新事物,在学历史的过程中应该学会人生的道理、智慧和方法,通史课程要强调“通”,专史课程要强调“智慧”,教育课程要强调“务实”。
在一个封闭的社会中,大而化之的唯物主义高调,加上“灌输”模式的分析及其观点、结论,只要基本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就可能使基础教育中的历史教育取得短暂的成功;但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在信息社会中,如此做法,即使十分符合主流意识,就不可能成功。学生最喜欢、最需要的是在学习生动具体的、有史实的过程中学会实在的、可迁移的、基于唯物史观的观察社会、认识世界、内省自己的思想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看得再现实一点,在经济后发达国家,在一个精神文明、社会诚信、荣辱是非严重缺失的社会中,这一点尤为突出。所以,我认为在未来教师教育和当前教师在职培训中,加强唯物史观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方法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否则,我们的教育将在良好的、真诚的愿望中,在客观效果上走向自己的反面。
编者评述: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或许哈佛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我们能知道历史发生过多少事情?不客气地说,现在很多有成就的“博导”,也只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历史学科的其他领域他们也不那么熟悉。中学教师反而要中外兼通。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首先应当基本掌握历史这门学问里的学科能力,要知道怎样理解历史,怎样思考,结论是怎样产生的。改革师范教育的课程内容应当引起广泛的注意。
4、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
陈辉教授: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各方面诱惑很大,历史系的学生真正能够安心做一名中学教师的少之又少,据我们的调查,至少有80%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赵克礼副教授认为,我们师范教育不仅仅是专业知识问题和专业技能问题,更重要的是专业思想问题。现在我们学校的情况是,免费师范生自己很茫然,作为一个免费师范生在报名之前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吗?知道这个职业要干什么吗?知道这个职业的特征是什么吗?学生不知道,很茫然的背后就是没有真正的动力。
编者评述:这是老问题。专业思想的稳固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有很多事实证明,展现历史学的学术魅力是使学习者发生兴趣的关键。
5、师范生教育实习存在问题
姬秉新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现在实行的师范生顶岗实习制度有一定问题。实习的作用是什么?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当老师,我们要手把手交给学生怎么做。教学法课程只是讲了一些方式方法,怎么做,要在实习中去学做。但是,目前师范生顶岗实习去了,规范的老师指导就没有了,规范的教案书写没有了,规范地试教也没有了,学生不会讲课,这样把学校的牌子也砸了。呼吁大家应该向教育部提意见,不要让师范生去顶岗实习。
叶小兵教授: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方面,实习尚要延长时间。现在教育部已经有明确规定师范生实习不能少于一个学期。现在首都师范大学的想法是4+2模式。四年本科,两年教师教育,其中有一年把学生放在郊区的学校,既支边,又加强教学实践能力。
二、关于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
庄韵勤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从理论上说,主要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教学法;第二个层面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教材研究,第二,强调现代化的教学成分,开设多媒体或者现代教学,但是在第一个层面还要讲传统的教学法;第三个层面,是应对中学的拓展型课程的选修课。从实践上说,分为三阶段模式:第一阶段,见习阶段,定位是了解教师。在大一大二进行,主要分为观摩、理解、模仿。在学生了解中学历史教学情况的同时,让学生到学校做副班主任,参与到学生的管理工作。每个学期都会集中作一次交流,四个学期共四次交流,学生提供经验。第二阶段教育实习,这一阶段的定位是学做老师。安排18周,原先是6周。一方面,学会做班主任工作,另一方面是学科实习。第三阶段:研习阶段,定位是做好老师。把以前的实习小结延伸了,单独设了一个阶段,通过几种样式进行,不是每一个年级都是一种样式,第一,请特级教师为学生实习期间拍摄下来的交流课进行点评,因为他们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一定的层次。不像在前两个阶段请的是青年教师和中年教师,这样使得学生能够逐步接受。第二,我们要求每一个实习小组推出一堂学生提供一堂交流课,拍下来,然后选一两堂课,在特级教师点评的基础上,我们自己也点评,然后写出书面报告。同时在研习阶段我们也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在实习阶段的调查、研习,进而发展为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不仅要对现象描述,还要对现象进行解释。
周巩固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我们新的课程设置计划是这样的,通识课程是50学分,历史专业课是80学分,教师教育课25学分,一共155学分。通识课程除了外语、哲学等,还有10学分的人文通识课。变化比较大的是为了适应免费师范教育,设置了25学分的教师教育课程,这25学分的教师教育,可能会冲击历史专业教育。另外,在2004年开设了文科大综合课程。历史专业课分为三大块,第一大块是历史专业基础课,第二大块是历史专业主干课,第三大块是历史专业系列选修课。东北师大的历史专业基础课是由9门文科大综合课程组成的。从2004年开始,文史哲每个院系开设三门课程,共同组成9门课程,形成文史哲三个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历史系开设的课程有中国思想史、西方思想史,史学通论;文学院开设的有文学通论,古代汉语,中外文学名著赏析;哲学系开设的有哲学通论,逻辑学,当代西方哲学思潮,这就共同形成了我们历史系本科的专业基础课。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构成专业主干课。专业基础课32学分,专业专干课36学分,总之,必修课就达到了68学分,这样大大压缩了专业系列选修课的分量,只有12学分。去年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开设,为了传统历史学科的建设,开设了历史专业的非师范专业——全球文明史专业,这是为想攻读硕士、博士的学生开设的专业。
王斯德教授:有这样几门类型课的设置非常重要:第一,两门通史课。这两门通史课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学好。要请最好的老师来上课,提高学生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第二,选修课。选修课要进一步升华,主要侧重于学习方法,不要太多,要少而精,学那些有代表性的,而且要教学生学会怎样进行研究。第三,经典著作。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讲中外的经典著作,让学生与古代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对话。第四,史家讲座。华东师范大学开了一门课就叫史家讲座,有学分的。第五,史学理论。光有资料,没有理论分析、没有理论思维是不行的,长此以往,讲课讲不好,写文章写不好。史学概论这门课要开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六,实践性课程。有两门课很重要,一是毕业论文,这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全面考察;二是教育实习。第七,教育类课程。学生对这些课兴趣不大,但并不代表不重要,问题是我们在教育方法上还有问题。
张元教授:台湾的情况是把断代史加到了通史里面。中国通史16个学分,每周四节课,共上两年,这样,通史作为基础课就巩固了。关于经典著作,每两年在台湾大学开设一次“资治通鉴”课,鼓励学生如果对经典感兴趣,就去研究一部经典。据我了解,关于史家讲座,在香港大学历史系的每一位老师都要讲授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结果很多学生转到了历史系,可见教学效果很好。
编者评述:师范教育的课程问题或许“具有中国特色”。据了解,发达国家没有那么多高等师范院校,美国似乎就是这样。在我们国家的高等院校中,各类师范性质的院校占一定比例。那么,研究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就很有必要。目前中学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一位历史教师同时教授4个班200左右学生的情况很普遍。如果参照发达国家学生与教师的比率,我国对教师的需求量还可能保持一个时期。师范院校要办出特色,取决于课程设置。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竞争教师职业,应当优于综合院校,但现在的实际不是这样。
三、关于历史“学科教学论”课程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朱煜副教授(扬州大学历史系):作为学科教师教育涉及的面很广,包括课程、课程体系、课程设置。通常我们认为要培养一位教师包括三块,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还有学科教学论。历史教学论这门学科历史还是比较悠久的,但是发展至今停滞不前了,为什么停滞不前?因为这门学科的发展中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两个方面,第一,是这门学科的归宿问题,这门学科是归在教育学门下的,是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下属的学科教学论,在教育理论的圈子里,研究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的人很少,研究教育的人不关注学科教学,瞧不起,认为搞的是教学方法,技能、技巧。所以,这门的学科归宿没有位置,学科发展处于一个游离状态。这门学科将走向何处?这可能是摆在所有课程与教学论同行面前的一个问题,是向史学方向去还是向教育学的方向去?第二,我们没有从技能技巧方面向理论方面进一步提升,我们搞的研究偏重于操作性,还没有真正形成我们历史教育的理论。我们需要有宏观的东西,要搞清楚诸如历史教学论是什么,历史教学论要研究什么等基础问题。
聂幼犁教授:我从1982年毕业至今一直在思考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是什么?哲学?科学?艺术?到现在悟出一个道理,什么都不是,什么也都是。造好一座桥梁,物理学、地理学、化学、人文学……都要懂。我们就是造桥,就是要培养好学生,是扮演着“工程师”的角色。对历史教育论的学科歧视是肤浅的表现,没有道理,更不合情理。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学生,比研究猫、狗、耗子更复杂、更高级。历史是超空间、超时间的智慧,是做人的智慧,不是流水账,关键是我们要自己拿出历史的智慧来,使学生变得聪明、成功,而不是考试后就还给老师。
任世江编审(《历史教学》杂志主编):大学的职能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培养人,师范院校要培养能够承担历史教育职责的教师,另一方面,大学还承担着研究工作,学术研究体现了一所大学在这一领域的水平。本次学科论坛,研究师范教学和教师的培养问题,适应中学教学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怎样引领中学教学,研究的问题应该要影响到国家的相关政策和相关文件的制定。那么,我们就需要讨论,当前历史教育的关键问题是什么?现在我们的历史教育学不缺理论,纯理论的东西比较多,但是,历史教育是应用的学问,不是纯学术范围的问题。历史教育要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有理性的公民,现在的历史教育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吗?存在什么问题?师范大学应该研究历史教育的核心问题,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说现在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历史教育的总体目标?这是我想跟大家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的课程原先大家说是通史体系,现在改为主题式的、专题式的体例,但是在内容选择上并没有大的突破。教科书将通史中的相关内容拼在一起就是专题,然后再增加一些社会生活的专题,主体内容没有大的变化。中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有历史教育的基本标准。讲了很多年的课改,新课程也没有很大变化。中学历史课程和大学历史系的课程,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学是历史教育,大学是培养历史专业人才,师范院校不仅要使学生打下历史学的基础,而且还要使学生明白历史学与历史教育学的关系,通过历史课程的内容达到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中学的特点。那么,中学历史到底应该学什么,是必须研究的问题。不明白什么是历史教育,不知道历史教育的特点,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如果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认识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的特质。综合大学的本科教育不用考虑这个问题。综合大学的历史专业完全可以从历史学发展的角度考虑课程设置,但是,师范教育似乎不可以。中学历史课程要具有时代性的特征,中学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同时也对师范大学的本科教育提出了要求。历史教育的时代性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中学历史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特征,我国有这个传统,发达国家也有同样的要求。课程内容怎么变化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没有一个与课程理念相配套的、有中学特点的中学课程内容,那么新课程所提倡的目标就很难达到,就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模式,历史课也就不会有生命力。要让学生爱学,就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重新选择内容、重新定位,要研究这个基础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也就有了根据,师范教育的特点也就突出了。
- 上一篇:如何做海外市场
- 下一篇:现代儿童观的基本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