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在育种中的应用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9: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遗传学在育种中的应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遗传学在育种中的应用

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礼仪;英语教学;重要性;运用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12-01

1我国传统文化礼仪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来源于我们的中华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进行客观、全面的认识,不断去其糟糠,取其精华,使其具有时代体现性、民族性和协调性。传统文化礼仪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受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金钱观念产生了一定的改变,但是在国人的思想意识中传统文化礼仪仍旧存在,并没有因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念的改变而消失,由此可见,在国人的潜意识中,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的存在是根深蒂固的。但是,在世俗性因素的持续影响下,也有部分国人难免会迷失方向,因而,在人们的行为观念中,传统文化礼仪正逐渐消逝。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校教师不但肩负着传道授惑的责任,同时还具有正确培养学生伦理道德和基本人格的重任。作为外语教学的组成部分,英语教学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宣讲资本主义,传授国外文化的层面,这一过程很容易让学生盲目跟风,进而对自身文化礼仪产生理解偏差,甚至是误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礼仪,注重道德、道义,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对勤勉、诚实、公平、正义及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的培养。教学中传统文化礼仪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文化的交流需求,辅助学生正确树立价值观念,提升他们不同文化间的沟通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实际过程中,英语教师要注重我国传统文化礼仪的宣讲和应用,让我国的传统文化礼仪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有助于我国本土文化同英语教学的良好结合。

2我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1注重学生实践,在英语教学中有意的进行传统文化礼仪渗透

教学是一个学生和教学老师互相促进的过程,特别是作为语言教学的英语教学,需要学生和老师的不断磨合和相互配合,以实现最大化的教学效益。有限的教学课时设置,使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知识求知欲望,也无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完全实现传统文化礼仪渗透,因此,教师要根据客观情况,及时向学校职能部门进行建议申请,以便让学生在课后能更好的组织和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师建议,积极的进行教学文化渠道拓展,让学生更好的拓展自身的知识,力求实现课堂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最大程度结合。学校可以聘请一些中外文化研究的知名学者,让他们对学生讲授自身对中外文化的认识和学习情况,以便让学生对中外文化有更多的接触机会。同时学校还可以让汉语和英语老师共同教学,课后引导学生多读一些讲述我国传统文化的英文杂志和小说,为英语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的运用创造基础。

2.2正确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英语教育

意识上的纠正和改观是解决英语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应用不科学的前提和基础。行为的来源在于意识,意识是行为的核心因素,因此,如果对传统文化礼仪在意识上具有很好的认识和足够的认识,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实践贯彻的难度就会大幅降低。英语教师应对我国古老文化心存热爱之情,对我国传统文化礼仪具有敬佩和崇拜之意,对我国传统文化礼仪精神具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并在教学中进行充分的渗透,切莫将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进行割裂。

2.3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如上所述,老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渠道,要想让学生获取更好、更多的知识,教师就需要更好、更强的教学能力。英语教学中,要想更好、更有效的进行传统文化礼仪知识运用,英语教师就需要更多、更丰富的礼仪文化知识,并将其变换为自身的思想,通过自身的语言组织将其教授给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书籍查阅、文献资料阅读、影片录像观看等各种方式来实现自身知识储备增长。同时,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在教案制作中,在教学反思和总结中等,都必须持续坚持传统文化礼仪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原则,正确把握教学方式和方向,注重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

2.4强化英语教材革新

了解和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礼仪,不仅需要学生和教师的积极努力,还需要英语教材有所改观。当前,我国的英语教材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英语知识的梳理,或者是对国外文化的相关陈述,我国传统文化礼仪在英语教材中的篇幅比较有限。割裂世界文化和我国文化,不但无法满足教学和学生长期发展的要求,也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原始教学目标的完成。因而,需要适当的革新现在的英语教材内容,以符合英语教学的社会需求。在编撰英语教材时,教材编写人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我国经典故事语言的翻译内容,或者加入一些同我国传统文化礼仪相关的英语词汇,例如,加入一些我国仁义礼智信、尊师重道的词汇,甚至是表述我国传统节日的词汇等,将我国文化礼仪同世界文化的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使其互相弥补、相得益彰。

3结语

我国是世界古老文明发源地之一,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礼仪一直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我国传统文化礼仪是华夏文明的孕育之根,孕育了千千万万代华夏子孙,即便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趋强劲的当下,学习传统文化仍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霞.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外语教学中的思考[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1(01).

[2]姜薇.让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同行[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4).

篇2

【关键词】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中医学 【中国分类号】R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582-01 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在中医教学中应用,通过教学实践比较:教学中,单一使用传统教学或多媒体教学都存在有不足之处,不能满足现代中医学教学活动的需求,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更好的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体现与时俱进精神。

1 中医传统教学法的利弊

中医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既有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等比较抽象的哲学思想,也有具体形象的临床辨证用药知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只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用粉笔板书和挂图方式,教学效果不佳。学生觉得抽象的东西听不懂,具体形象的东西由于教学资源的有限而无法学好,因此传统的教学手段需要做出必要的改革。

1.1 传统教学法的优点:(1)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传统教学中,基本的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教学的中心是学生,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根据所教学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认真讲授;学生根据老师讲课特点专心听讲,认真笔记。这种教学方法外在干扰小,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引导和促进学生思维,促进师生的交流,并能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语言风格。教师的肢体语言加上体现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极大地影响着学生,提高了学生对课堂内容学习的兴趣。 (2)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教师采用传统板书教学,更能在黑板上对教学内容的重点进行提示,更能体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板书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思考和记笔记的时间,,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展开思维,通过记笔记能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教师还可以针对教学大纲指出每堂课的重点难点。 (3)师生互动,现场答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可适时加入一些互动教学法,如:提问,阅读等。针对学生掌握内容的情况,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进度,进行现场答疑、辅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提问多采用启发式教学,能使学生注意力更为集中,帮助学生思考。

1.2 中医传统教学的缺点 :(1)教学手段单一:中医传统教学采用的是讲解―接受式教学模式,由于教学手段教为单一,在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讲解时,由于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无论教师的语言艺术多么高超,也很难把这些抽象的内容讲的清楚,避免不了枯燥乏味。而对中医临床疾病和中药知识的教学,由于教学内容比较具体、形象,仅用挂图、幻灯这种辅助手段教学,感觉内容不够,很难完全展现疾病的临床表现和中药具体图谱,传统教学显示出一定局限性。 (2)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法,基本上学生围绕教师为中心学习,时间久了,学生容易出现听觉或视觉疲劳,从而导致厌学,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根据自己的思路采取“满堂灌”的讲解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中心地位,学生紧跟教师的思维,很难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创造性。(3)教学资源不足:教师在传统教学中主要的教学资源是教材,其次就是教师自己的学习知识,毕竟一个人的学习知识,能够在大脑里储存的还是很有限的,所以只得借助教材,但由于教材内容的局限性和编写时间性,不利于知识的发散和扩展,也不利于知识的及时更新。

2 中医多媒体教学优势

教学过程就是信息传递和反馈的过程, 多媒体教学是利用计算机把图、声、文集成一体,充分调动人体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 达到提高兴趣、传递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

2.1 多感官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法应用于中医教学,它的声、图、文并茂功能,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尤其是图形演示功能,可以使许多抽象的中医学概念变得具体直观,提高知识的可接受性。如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视频放给学生看,学生看完视频后,有了非常深刻的映像而理解透彻。视频中讲解员的声音也调节了学生只听教师一人讲解的疲倦感。学生看到这些有趣的动画,在愉悦地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降低了学习难度,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2 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堂内容:

篇3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应用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现代文化的根源,教育者不管经历多少时事的变迁,都应该始终将其精华传授给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但是随着教育走向市场,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得教师、学生及家长注重的往往是学生的成绩和就业前景,而忽视了文化底蕴的熏陶和学生素质的培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真实环境下的积极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追求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互动,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并主张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完成学习任务。

建构主义是目前教育界的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学界有很多基于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论文,然而针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却鲜有论述。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具有共性,是对普遍学习主体在学习认知过程中一种规律的揭示。因此,它也同样适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

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研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过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以自己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所创造的宝贵财富,具有超越时代和国界的巨大魅力”①。传统文化的主流是积极和先进的,其内容大部分是健康和优秀的,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当代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导致他们对我国古代文明的不了解,而不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就直接导致大学生缺少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爱国心。

青年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究其教育根源,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教育目标缺失

当今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要想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学生就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符合时展需要的各项工作技能。因此,教育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越来越体现出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而忽视了在发展人的个性和心理潜力方面的作用。学校教育大多强调传播文化知识的功能而忽视其教化育人功能,特别是在传播传统文化上的重要功能。

(二)内容设置不全

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几乎没有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很多院校根本不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甚至连选修课也没有设置相关内容。这就切断了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

(三)教育方法过时

传统文化的教育通常都是注重教师的讲解,不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过程。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过时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能动作用,忽略学生的接受心理,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厌恶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不管多么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提不起他们的兴趣,我们引以骄傲自豪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沦为了“无聊”、“枯燥”的代名词。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解析

与传统教学法不同,当今先进的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承认“学生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当今教学法追求的理想状态,即实施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双边“互动”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互动模式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其中,“情境”与“交流”是重中之重。仔细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学习环境的“四要素”,它们都是以互动为先决条件的。“情境”的创设是为互动提供背景条件;“协作”的必要条件就是互动,没有互动,便谈不上“协作”;而“交流”则是互动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因此,交流、互动是达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终极目标――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框架,何克抗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理论上做了如下描述:“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一一构建的目的。”②

(二)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主张教师传授知识的最好方法不是填鸭式或讲授式,而是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让学生掌握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一个自主的学习者和知识的创造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支架式教学、发现和探索式教学、协作和互动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指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引导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这些技能一旦被学生所掌握,学生便可以进行更多的自我调节,对新知识和技能进行“同化”和“顺应”。

布鲁纳主张发现和探索式教学,认为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我发现和探索的过程,学生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资料,主动地进行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采用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合作和互动式教学以Lantolf提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主要依据,该理论认为意义是通过两个或多个人的协同努力而获得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或对话过程被看做是教育的核心,是达成社会建构的最好形式。

从上述建构主义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模式来看,它们都强调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建构,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传统教学理论和方法所未涉及的。从实践角度看,就是要打破单一、单向、封闭的教学模式。

三、应用途径探索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中华民族的“老文化”,但是在学习时我们也要用“新方法”来使学生自觉自愿地主动学习探索我们五千年的文化瑰宝。这不仅仅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同时也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一)情感融通

建立良好的课堂情感是互动模式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其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过程有着启迪和调节作用。如果能建立宽松、和谐的情感环境,则有益于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在互动模式中,学生的自主性会得到张扬和肯定。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讲,教师角色有退居二线的趋势,但在情绪营造方面,教师却依然扮演着主要角色。

每一个青年学生对本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独特的文化艺术等,都有一种认同意识和喜爱之情。教师若能以风土人情或是审美情趣作为导入新课的话题,便能收到酝酿情绪、深化主题、带动学生参与互动的效果。面对一位教学得法、亲善友好、感情真挚的老师,再加上耳熟能详的讨论话题,学生的学习情绪自然高涨,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欲自然膨胀,爱国主义思想自然升华。

(二)讲授方式

我国自古就重视德教,形成了一套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其中最主要的道德教化方法就是正面灌输。灌输是教化的基础,儒家将灌输演绎到了极致。尽管传统的灌输教法是为古代社会服务的,但是我国历史上讲道德、重修身的传统美德在当代仍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但是,灌输方法比较片面地强调以整体或社会为价值取向,比较忽视作为历史主体的个人的价值,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缺乏调动受教育主体积极参与的机制”③,完全没有给学生思考和自由想象的空间。因此,当今的讲授方式应该是传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同时充分利用情境、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使教与学朝着自主学习方向发展。这样的新方式与传统灌输讲授方式相结合,提高了教师讲授方式的开放性,既可以在传统的教室里用正面灌输的方式讲授,又可以利用教学课件在多媒体教室里来演示,更可以在教室里组织各种任务式、互动式和参与式的小组讨论。

课堂中的问答形式也是教师引导课堂互动气氛的一个很有效的手段。实践证明,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的有机结合最利于讲授时的互动。前者的答案简单明确,有利于学生整体互动和自信心的建立。后者的答案关联而开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应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融入情境,积极引导,真正让学生参与互动。同时,教师应注意问题的启发性,设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将手中的问题接力棒交给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问”与“答”将教与学联结起来,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这也是对课堂互动模式的一种深化。

(三)兴趣切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抓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一个法宝。兴趣是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学生情绪高涨、思维高度活跃,往往更愿意融入课堂,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参与课堂讨论,形成良好的互动气氛。

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可利用的切入点非常多,例如热播的历史剧,名家教授主讲的《百家讲坛》系列节目,具有浓郁中国风的流行歌曲,时尚服装品牌推崇的中国元素,实木家具反映的中国文化,等等。这些导入的话题都是学生熟悉、喜欢的,从兴趣开始进入传统文化的学习无疑是教学双边积极互动的一个良好开端。这种在学习过程中得来的知识点更有利于学生自己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知识的内化。

总之,以兴趣为切入点,让情感融通转化为情感互动,这样互动便能自然而然地在课堂中展开。而学生的兴趣浓厚、学习情绪高涨往往也为知识自觉深化和内化提供了根本条件。

(四)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学目标设计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从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其次,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教学目标不是设计者或教学者施加给学习过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知识载体,教学目标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出来,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要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在解决真实任务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在实践中,要使学生在解决真实任务的过程中有步骤地解决任务并体现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师就需要对教学内容做深入分析,明确所需学习的知识内容、知识内容的结构关系、知识内容的类型,这样,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才能很好地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体系,才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将学习内容嵌入建构主义环境中的不同要素中。

四、结语

总之,教师必须树立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熟悉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实际,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需求,全面兼顾“四要素”,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编写在实践中符合实际情况,在理论上能与教学规律相吻合,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完成掌握好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任务。

注释:

①曾长秋.中国传统文化[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9).

②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三)[J].科学课,2004,(2).

③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3.

参考文献:

[1]曾长秋.中国传统文化[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9).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三)[J].科学课,2004,(2).

[3]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3).

篇4

关键词:传统装饰元素;公共空间;教学实践;方法

引言

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形式多样,题材独特广泛,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特点所展现出来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本身就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传统装饰元素是人类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包含着从古到今的人类的劳动创造、文化积淀和精神理念,浓缩了宗教、思想、道德、艺术、审美、价值、社会现实、习俗等,成为时代的缩影,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和适用性,由于文化元素的地域性差异,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装饰艺术体系。

1.中国传统装饰元素概述

中国传统装饰元素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附着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的特定行为。它不仅具有特定的传统装饰特征,还具备了不同区域文化、不同环境因素的艺术风格。中国传统装饰元素的不同时代文化、特征与审美主要以表达手法、题材展现、技艺功能的复杂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不但承载了设计的本身要求,同时还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期望。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彩、广泛流传,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取代与超越的,同时是东方文化的瑰宝与独特景逸,彰显世界艺术之林的特有气质。

2.公共空间设计现状

公共空间时一个建筑的核心,是人们生活流动的一个枢纽。从使用功能方面来说它又是一个集散地,对于空间布局而言它是表达建筑特性的方式。公共空间时现代人经常使用的较为频繁的场所,对于空间装饰,需要表达一定的文化层次内涵。公共空间的美的表达与成功的展现,需要合理规范的计划,将高尚的审美元素,内涵层次丰富的中式元素涵盖到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中,是当代艺术设计的潮流。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古代的空间及建筑设计影响深远,也为我们的现代公共空间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思想资源。它使我们充分意识到在商业竞争激烈的现代经济社会需要宁静淡雅、天然淳朴的简约设计,同时还弘扬了“美善相乐”的造物文化,追求功能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3.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公共空间的应用实践与方法

中国传统装饰元素代表着传统文化的精髓。现代公共空间设计融入中国装饰元素,是提炼中国文化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及特点,传达文化的核心价值内容,并对其优秀的内容进行挖掘与再创作,通过融合将中国传统装饰元素与公共空间设计思想相合并,增强历史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同时,也有助于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光大的设计理念,增强公共空间的视觉感染力。

3.1 中国传统装饰元素与公共空间设计的关联

公共空间设计是社会文化内涵的体现,从文化思想来看,无论采用什么设计风格,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心理结构和精神内涵,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加以产生并完成。同时,反映不相同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念,体现当时的文化层次特征。从历史学角度来看,任何时期的公共空间设计都与当时的生产力结构和文化意识紧密结合。设计形式来自历史文化传承,人们按照经验总结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进行着加工相关联的一切印象。

公共空间采用中国传统装饰元素手法,进行空间的布置、环境的造诣来烘托具有特定的关联性,传统装饰元素不是简单的组合体的堆砌,是针对空间的多功能性的特点进行设计定位的。因此,传统装饰元素在公共空间设计的风格运用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不仅融合着庄重和优雅的气质,更是公共空间中的重要组成元素。

3.2 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公共空间设计的应用方法

公共空间设计中采用中国传统元素,对于环境意境、空间规划来说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元素主要是针对空间布局、功能复合型设计采用传统装饰手法。同时,传统装饰元素对室内空间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又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公共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中式传统装饰,因其不同的审美意识、对事物结构的认识形式的不同等因素考虑,这对于是否能创造出室内文化气息和舒适宁静的艺术氛围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另外,传统装饰元素对于公共空间设计的影响可分为显性及隐形两种。从显性方面来看,可以从形态语言、媒介、表现技法等方面去作用于公共空间设计。从隐形方面来说,传统装饰元素中的历史文化内涵、设计意境和情感表达等内容都会影响公共空间的室内环境设计。

一般情况下中国传统装饰元素都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寓意及情感,运用中国传统装饰元素中的借喻、象征、比拟、双关及谐音等传统文化理念进行创造和借鉴,如背景墙的圆形设计看似简单但可以让人联想到节日的团圆和诗的意境。所以说公共空间设计的装饰形式和表现方式都有可能打造出富有浓烈的民族色彩和具有独特格调的空间。

3.3 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应用实践对空间设计的影响

传统文化一直影响着公共空间设计。尽管部分思想前卫的设计师经常说要摒弃传统思想的束缚,认为设计作用应该是“无传承、无传统”的具有特色的理念。但是在实际设计中却不会如此。即使设计师“反传统”,也必须以“继承传统”为参照物来设计与规划自己的理念。设计不是个人行为,是从媒介传播、语言形式、表现技法等显性传统对设计认识的审美意识、思维方法、文化内涵等隐性的传统,都在无形的影响着每位设计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空间装饰设计广为运用。翻开古代建筑典籍,皇宫建造形制、庙宇搭建规格、名宅装饰纹样等运用广泛。保留完整的故宫——皇家寝殿、乔家大院——民居特色住宅等,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集中展现的处所。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元素已经被人们逐渐淡忘。而传统装饰元素在公共空间设计中起到了点缀、丰富的作用。

4.结论

现代的社交活动场所以公共空间为主体,公共空间所服务的对象会涉及到不同阶层、不同工作背景、不同种族、性别等。可以说,公共空间时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也受到人们的重视。过去单一的教条式的以西方文明产物为基础元素的公共空间设计正向多元化空间设计转型与发展。中国的日益强大与东方文明的博大精深,使具有传统装饰元素的东方情调的公共空间被大众接受,并受到欢迎。现代公共空间的设计运用中式元素,使空间布局合理、协调、共生,并可提高公共空间设计的文化层次及内涵。让东方文明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创新,形成适合社会发展,和谐统一、风格独特的中式现代公共空间设计及公共空间文化层次的表达,并在实践中加以充实。(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32)项目名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研究与改革。

参考文献:

[1]回顾.传统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M] .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吉林农业科技学院2016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项目编号:110092016019)

中图分类号:S68-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0.041

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本科教育,面向区域经济社会,以学科为依托,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基础, 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时下正处于本科教育应用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转型,实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成为各高等院校研究探索的首要任务。借鉴德国和瑞士先进的经验,不难发现课程的改革是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核心和切入点,构建应用型课程是实现本科院校快速转型的有效路径。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园林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园林植物遗传和变异的基本规律,懂得如何对园林观赏植物进行品种培育和品种研究,从而为今后从事园林专业工作打下基础。随着遗传学研究的深入、植物育种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园林植物新品种的不断涌现,《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的知识体系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该课程的教学难度增加,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课程组结合该校实际情况从教材、教学内容与方法、实践教学、课程考核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初步探索,以期更好地实现教学及人才培养目标。

1精选教材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发展迅速,课程内容大大增加,需选用配套的、合适的新版教材,以避免知识内容的陈旧。选取的教材应该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在教学中还应把教材中没有的、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讲授给学生,以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此外再以经典教材为参考,如程金水主编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戴思兰主编的《园林植物遗传学》和《园林植物育种学》等,这些优秀的教材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满足专业需要。

2优化调整教学内容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实质是由《园林植物遗传学》和《园林植物育种学》两门课程合并而来。两门课程分开来讲授,通常先开设遗传学再开设育种学,这种模式易于造成课程整体的知识点不连贯,从而造成学生学习脱节。在育种学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学生不能很好的应用所涉及的遗传学规律,必然造成一些知识的重复性学习。合并后的课程知识连贯性好,但存在内容多学时少的问题,因此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背景、授课学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由课题组进行教学内容论证,逐章逐节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与组织,更好地整合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精简优化。如该课程的遗传学部分知识内容与高中生物学存在交叉和重复,为避免学生的重复学习,可减少相关内容的学时分配,教学中要以高中生物学为基础,并改变教学侧重点。孟德尔遗传规律在大学阶段的教授需要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试验验证”这种严谨的科研方法与态度,而规律本身内容可通过实验实践来让学生掌握。另外,遗传学与育种学的部分知识内容也要有机地结合,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与诱变育种相结合,染色体数目变异与倍性育种相结合,既避免重复学习,又防止知识脱节现象的发生。

3改良教学方法

教学中需从传统教学方法的应用中总结经验和不足,根据《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的特点,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选择。如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使用黑板辅助教学。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针对一些未能设置实验课的内容,若要学生掌握其相关技能,教学方法应用得当尤为重要,如在课堂讲解的同时,结合启发式教学、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等方法,或使用多媒体视频、动画直接展示,都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虽然《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的教学需要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共同使用,但仍需要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导,因此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十分重要。课件制作既要避免电子书式课件,又要防止课件太过花哨,缺少主题。

4注重培养实践应用能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该课程的实验部分设置为独立实验,与之前相比,实验课程的学时和学分增加了,相对重要性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课题组合理分配了实验学时,如遗传实验和育种实验比例合理,验证实验、设计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比例合理,并针对开课学期的不同合理设计实验内容。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有限的实验课使学生掌握相关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动手与创新能力,因此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和动手的兴趣出发,改革实验教学。让学生从实验课的准备阶段就开始动手参与,如实验材料的采取,药品配制等;打破学时限制,除完成课上的操作部分,还应让学生完成后期效果的观察与记录,如杂交、选种等。除上述改革外还应注意该课程为“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这是一门以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因此,无论是理论课堂的举例还是实验课堂的实验材料都要尽量以园林植物为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5改进课程考核的方式

通过考核方式的优化,达到综合考核学生知识、能力及素质的目的。以往教学中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是将平时表现、实验报告、小考、作业和期末考试等项目综合得出的成绩,以此反映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情况,这种方式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要进行重要实践技能的操作考核,特别是独立实验课的考评更要包括实验原理与实际操作两个方面的考评,从而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改进课程考核的方式,亦可促使学生对实践的重视,从而实现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终极目的是为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培养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本科教育应用转型的需要,是专业发展的需要,需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提升和完善。学生的综合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总结,以充分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相信《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教学改革对园林花卉事业的发展,必定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凡娟,王爱芝.高校《遗传学》和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冲突和调和[J].高教论坛,2015,(11):86-88.

[2]刘志文,王英.提高遗传学教学效果的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23):141-142.

[3]秦红玫.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绿色科技,2011,(07):243-244.

[4]顾翠花,王守先.关于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探索[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09):133-135.

[5]吴建慧,王占斌.在“园林植物育种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5,(03):64-65.

篇6

关键词:药用植物遗传育种;课程设计;教学法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研究选育药用植物新品种和繁育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技术的课程,是药用植物学、遗传学、育种学以及生物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1]。本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为适应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制定出适宜的授课方式与内容尤为重要。我校于2014开设新专业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该专业培养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掌握中药材应用、鉴定、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以及植物生理等基本知识,从而使学生具有专业的特色的知识背景:药用植物的农艺性状与药用植物的药材性状的综合知识。

1重视理论基础与时俱进突出实践

1.1理论教学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学科,是生命科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它对农业科学以及现代中医起着指导的作用,是动植物及微生物育种的理论基础[2]。遗传学内容的部分要做为本门课程的理论基础,在该部分教学过程中,以我校教学特色为依托,结合中医中药院校的特点,并联系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当今遗传学发展和研究的重点确定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辅助教学材料进行适当拓展,理论联系实践。我校本门课程选用书籍为任跃英主编的《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其中第一、二、三章以及第十三、十四、十六章主要讲述的为遗传学内容[1],其中前三章为育种学最基本理论,后三章主要讲述基因以及染色体变异,为诱变育种和倍性育种的基础。本门课程理论课为30学时,所以前三章为重点掌握内容,后三章为熟悉内容,共10学时。育种部分的内容在遗传学部分讲授的基础之上,重点讲述育种技术,其中选择育种以及杂育种做为最基础的育种知识,需要学生重点掌握,其他在育种方面的先进技术做为熟练掌握内容,适当拓展当前的研究实例,结合目前药用植物育种的发展现状来进行讲述,使教学内容不局限于课本内容并且使课堂内容更为生动直观。此外,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注意避免与其他课程内容重复,重复的内容可以简单讲述,节省课堂时间对其他内容进行适当拓展。

1.2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本门课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决定和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3]主要要求学生在实验课中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术,这些技术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与实践。本门课程设置4次实验,每次验6学时,实验内容包括2次基本遗传育种的操作技术和2次实践的田间操作技术,实验主要采取教师演示为辅,学生自己动手为主。首先通过理论讲述让学生掌握实验内容的基本步骤,在经过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操作环节来加深印象,并发现问题,进而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法

2.1注重理论课课堂效率

良好的授课方法是提高学生兴趣与学习效率的关键。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采用递进引导的方式,使学生逐步加深学习,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与本课程相关的现象,先激发出学生们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进而引入课程内容,通过学习了理论知识,可以请学生们根据学习过的内解释或者思考联系生活中的实践,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也可以根据授课内容提出开放性问题,同学们分组进行收集资料,查阅文献等解决问题。对于一些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要点,在课堂上要重点解释,并当堂练习,督促学生课后复习,下次课上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复习。定期采取测试的方式对学生们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对学生比较薄弱的方面及时进行加强,在课程最后进行总结,学生们在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明确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框架,便于学习和记忆[4]。

2.2理论知识回到实践

实验课是学生经过理论学习之后,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解释实验中的现象的重要经历。通过实验课,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本的方法技术,也可以通过实验过程中验证理论知识,进而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是学生们今后进行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本门课程的实验课程为24学时,4个实验,目前均设计为验证性实验,在以后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实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发现实践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也可以让学生参与相关的科研活动,创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药草园药用植物种植栽培活动,学生可种植自己感兴趣的药用植物,进行相应的科研实践活动。

2.3多样化的授课方式

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加生动的图片、动画制作课件,以讲述与展示的方式讲授,力求通过不同的沟通媒介,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分析能力,[5]借助发达的网络,增加相应知识的视频播放,通过视频演绎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还可以通过老师自己录制视频来演示实验步骤,使全体学生都可以观看到实践操作,进而完成实验内容。此外,对于一些目前研究比较前沿的相关领域,可以布置学生查阅该领域的国内外文献,在课堂上以报告的形式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其他学生进行文献讲解,通过此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利用数据库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提高学生知识转化的能力,能够把自己的对文献的理解讲述出来,增加对文献内容的深入理解。

2.4考核方式多元化

本门课程属于我校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知识,我们采用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主要包括三部分其中笔试成绩70%、平时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20%。其中笔试试卷除了包括基本的理论知识内容,还包括实践问题,通过基本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方案等,这类问题主要看学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不设唯一的标准答案;此外,还包括开放类型的问题,此类没有统一的答案,主要看学生们对的问题的看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确保每年的考试内容与时俱进,及时增加前沿理论知识。平时成绩主要通过课后复习情况以及课堂参与积极性来评价,通过积分制来督促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实验考试主要考察实践操作,在学过的实验中,学生随机抽取考试内容进行操作,由于考试内容的不固定性,所以学生可以全面进行复习,以免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

3网络自主学习交流平台建设构想

通过学校校园网络,开设本门课程的讨论平台,教师上传教学课件,供学生浏览。学生可以通过原有的学号密码登陆,进入页面,可以就不同章节的内容提出疑问,或者是需要老师解答的内容进行留言,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提问的问题来了解学生们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此外可以过此平台来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上交作业,增加学生对平台的浏览,充分利用学习学资源。总之,做为一门新专业新开课,有许多内容和方式需要进行探索,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来总结,不断的完善,才能找出具有我校特色的且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一套教学的方案。做为授课老师,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态度与想法,适时调整方式方法,同时也要不断的进行学习教育以及专业相关的知识。

参考文献

[1]任跃英.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2]刘庆昌.遗传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3]周向睿,赵桂琴.对草类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草原与草坪,2015,35(5):109-112.

[4]李珍.遗传学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J].阴山学刊.2013,27(2):83-85.

篇7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in Faisalabad,

Pakistan.

P.J.C Harris, School of Science and

the Environment, Coventry University,

UK(Eds.)

Abiotic Stresses

Plant Resistance Through Breeding

and Molecular Approaches

2005, 725pp.

Softcover $ 89.95

ISBN 1-56022-965-9

Food Products Press

M. 艾什勒弗,P.J.C哈里斯编

预测到202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80亿。随之产生的食物匮乏将更加严重,尤其在发展中国家,需要增加的粮食2/3将来自于提高粮食产量;其他将通过扩大可耕种面积或通过增加作物的密度来获得。

目前,一些基于土壤的非生物胁迫的问题(如:干旱、洪涝、盐碱、矿物质缺乏以及不利的Ph等)可以通过灌溉、排水等物理、化学方法得到改善。然而,物理的方法非常昂贵,且无法持久。有些胁迫(特别是过高或过低的温度)物理方法更难解决。与物理和化学方法不同,通过植物育种可以改变作物的特性,能够解决非生物胁迫问题,这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增加农作物产量的好方法。这种方法既可以通过延长作物的生长季节,使作物能够在贫瘠土地上耕种,又可以使更多高产的作物能够适应艰苦的环境等方式来提高作物的总产量。

本书探讨了培育抗非生物胁迫的作物新品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介绍了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应用于非生物抗性育种中的创新方法,同时也阐述了非生物胁迫下的作物的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

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培育抗胁迫作物的基本原则,着重介绍了遗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抗性育种中的应用,并且对抗盐、抗旱、抗涝、抗金属以及抗低营养、抗高温、抗低温等抗各种非生物胁迫的育种方法进行了分述(含第1~11章):第1章环境胁迫和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第2章作物抗胁迫育种的一半原则;第3章用遗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提高作物对环境胁迫的抗性;第4章遗传图谱及其在植物抗胁迫上的应用;第5章抗盐性育种;第6章抗旱性育种;第7章分子遗传学和抗涝性育种;第8章抗金属性育种;第9章培育作物适应低营养环境;第10章抗热性遗传育种;第11章抗冷性育种。第二部分介绍了一些世界公认的专家在小麦、大麦、水稻、玉米、油菜、棉花和番茄等作物的非生物胁迫育种中的研究成果。书中在每一章的结尾都有详细的参考书目、图表、数据等。

本书可供从事植物学、农学、园艺学、植物育种学和植物的环境胁迫研究的科学家阅读参考。

周秋菊,馆员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篇8

《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生物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作为生物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合理设计每个环节和教学活动来达成课标中的要求。下面,我以生物学中的遗传现象为例,谈一谈我在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的。

探究典型遗传现象,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课前,我通过微信,推荐学生阅读“融合遗传”“孟德尔,孤独的天才”“豌豆”等文章,让学生了解孟德尔不盲从当时普遍流行的学说,敢于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又如,我给学生提供摩尔根果蝇实验的遗传现象,并让学生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通过这种探究性学习,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自主学习,逐渐形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即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学会了用假说演绎法去解释发现的遗传现象,并应用遗传图解的形式说明遗传现象的本质。

分析多彩遗传现象,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自然界的遗传现象多种多样,如黑色小老鼠能稳定遗传,而黄色小老鼠却不能;香豌豆有紫花品系和白花品系,然而杂交的F1都是紫花,自交后F2中只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通^分析这些多彩的遗传现象,学生建立了遗传学概念,并以此来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为学生能够在新情境下解决复杂的相关问题奠定了基础。自然界的生命多种多样,每一种生命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尊重生命的意识,培养了用生命观念看待、解释复杂生命现象的能力。

调查人类遗传病因,树立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是指学生应能够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基于遗传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动植物育种等社会议题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辨别迷信和伪科学,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遗传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通过具体事例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先向学生提供道尔顿的家系遗传图谱、达尔文和摩尔根子女的遗传病案例,让他们研究我国红绿色盲的发病率、预防及治疗情况,遗传咨询案例等。学生用遗传学概念、假说演绎和遗传图谱分析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用所学知识说明遗传病是可以监控和预防的。例如,现在可以用DNA分子杂交的技术诊断基因,成功治疗色盲猴。此外,还有色盲矫正眼镜的研发、红绿灯形状的改变等措施,给色盲患者带来了福音。

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是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制订每个单元、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计划时,要全面考虑核心素养任务的针对性落实和有效完成。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落实核心素养时其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

篇9

[关键词]高中生物 遗传学史 情感教学

情感是人们内心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感觉和反应。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此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1]。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已、对人、对社会、以及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做事情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人文精神[2]。在高中生物遗传学教学中引入遗传学发展史的介绍,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素质、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为今后促进我国遗传学的进步提供生力军。

一、 情感教育的意义

1.调节课堂气氛,是新课导入的有效手段

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学习压力大,因此课堂教学相对比较沉闷,如果没有一个适当有效的新课导入方法,会导致整个堂课显得沉闷,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情感教育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通过遗传学史的学习,不仅在遗传学教学上主题明了,生动有趣,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遗传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轻松愉快的融入到新课中,让他们积极地投身到我国遗传学事业的发展中去[3]。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教学还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导致认知优化和促进对知识认知深化。积极的认知也会反过来引发积极的情感;消极的认知会导致消极的情感。所以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生的认知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素养

科学态度是指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尊重实证,思路开阔,积极主动地去考虑不同的、有冲突的实证。批判性地思考,权衡、观察和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评价。灵活性,积极主动地接受经证实的结论和重新考虑自己的认识。科学精神则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是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影响人类发展进步。科学素养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积极的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健康发展。

3.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需要教师自身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情感教育的实施,不仅能引起教师对自身专业情感的关注,还能以积极的情感促进自身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发展。因此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仅仅注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时展和新课标对教师要求,还必须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 遗传学在高中生物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模块的内容包括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人类遗传病、生物的进化六部分。必修2教学时间长,内容的抽象和繁琐,重难点相对集中,题目中对知识点的运用灵活多变,造成了学生学习难度大。纵观必修2,遗传学部分是教学的核心内容,新课标对本册教学的要求主要有:第一,要求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第二、让学生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价值。第三、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调查、观察、实验和制作等相关活动,体验科学家探索生物生殖、遗传和进化奥秘的过程,学习有关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应用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问题的能力。

三、遗传学的产生和发展史

遗传学(Genetics)―是自然科学领域中探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遗传信息和表达规律、了解基因本质的科学。遗传学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包括了以下两个时期:

1.遗传学的诞生时期

1865年孟德尔研究表明生物遗传性状的传递和表达上具有相对独立的遗传单位,首次把生物的性状和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即基因联系起来,并发现了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经典遗传学的基础;1900年剑桥大学的遗传学教授贝特森(Bateson)等人重新发现孟德尔法则并创立了遗传学、等位基因、纯合子、杂合子等概念;1909年丹麦的科学家约翰逊(Johannsen)创用了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遗传学概念,这一时期称为遗传学的诞生时期。

2.遗传学的发展时期

遗传学的发展时期有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细胞遗传学时期(1900-1940),1910年摩尔根及其学生创立连锁定律,1927年Muller X-射线诱发突变,说明了基因是一个抽象的遗传因子,既是功能单位,又是重组单位和突变单位。第二阶段:微生物遗传和生化遗传时期(1941―1960年),1941年Beadle和Totum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学说;1944年Avery确定遗传物质为DNA;1951年McClintock B.发现跳跃基因或称转座子;1953年Watson和Crick建立双螺旋模型;1958年Kornberg发现DNA合成酶;在此期遗传的基本单位是顺反子(Cis―trons)。第三阶段:分子遗传时期(1961~1985年),1961年Jacob和Monod建立乳糖操纵子模型;1962、1968年Arber,1978 Smith发现限制性酶;1964-1965年Nirenberg,Khorana破译遗传密码;1972年Berg建立重组技术;1975年Temin发现反转录酶;1977年Sanger&Gilbert 建立测序方法;1977年Sharp 和Roberts发现内含子;1980年Shapiro发现转座子;1981 Cech和Altman 发现核酶;1985 Mullis K. 建立了PCR体外扩增技术,此期基因的概念是一段可以转录为具有功能性RNA的DNA,它可以重迭、断裂的形式存在,并可转座。第四阶段: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时期(1986~至今),90年代,随着全球性基因组计划尤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规模空前、速度惊人的推进,人类对生命世界的理性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但是,人们在欢呼基因组计划辉煌业绩之时,亦愈来愈清醒地意识到一项更艰巨、更宏大的任务即基因组功能的阐明已经摆在面前,生命科学几乎在转瞬之间开始了新的征程―蛋白质组研究,进入了新的纪元―后基因组时代(postgenomeera)[4]。

四、遗传学发展史具有的情感教育价值

1.遗传学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

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每门功课的基础,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高中生物遗传学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演绎推断能力要求极高,尤其是在解答遗传学相关计算的试题中。因此,遗传学史的介绍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有很好的认知体验,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科学态度。除此之外,对整个遗传学发展历史的认识还能够增加学生对遗传学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和对科学发展进步的正确认识,让学生更加尊重科学和热爱科学;重温先人的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过程,这对于学生深刻理解科学理论,学习科学家锲而不舍 的求索和创新精神是有益的[5]。思想的改变推动了科学的进步,科学的进步反过来又促进思想的进一步升华,这不仅指生物学,其他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思想意识的更新。遗传学史揭示了人们思考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想历程,这些科学事实客观存在,但由于受当时文化背景和科学技术水平制约,很大程度地阻碍了科学真理的揭示,这要求研究者打破传统的思想方法。因此,对遗传学史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态度,对社会进步的正确认识、领悟科学精神和认识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习遗传学史对于学生认识生命科学各个学科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学习遗传学史能让学生建立起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比如基因与表型的联系;遗传在育种中的应用,能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与人类社会之间的联系,培养他们对科学研究价值的正确态度,促使他们将来去追求真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遗传学的产生和发展衍生出了分支学科,比如发育、进化、分子等,这对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生物学有促进作用。

3.遗传学史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遗传学知识是科学家对前人的结论不断质疑,不断证实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通过了解遗传学核心概念的发展历程,对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有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能加深学习者正确认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从事实中提高哲学素养[6]。另外,在遗传学在育种和生物制药方面的发展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道德观;在对世界各国科学研究者的科学事件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世界观;遗传学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的贡献还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五、全文总结

遗传学史是科学史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史,它是研究遗传变异的客观规律及利用规律改变生物性状的历史,其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曲折,凝聚了几代科学研究者的智慧和汗水,其科研成果举世瞩目,取得了辉煌成就,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带动和催生了其他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在遗传学教学过程中以历史为线索,使学生遵循历史发展的迹来学习遗传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特别是科学世界观,科学道德观和科学价值观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人类的每一项科学成果和科技进步过程的过程中,都包括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相互作用。因此,遗传学教学过程中加强遗传学史的教育,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且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上都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董晓星,陈家麟.情感教育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6(1):32

[2]刘长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分类及表述[J].大连教育学院报,2009,25(3):15

[3]吴雪芳.遗传学史与遗传学教[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NO.07:166-177

[4]贺福初.蛋白质组(proteome)研究―后基因组时代的生力军[J].生物学通报,1999,44(2):113-120

[5]李明晖.遗传学史在遗传学教学中的作用[J].遗传学教学,2006,28(8):989-992

篇10

关键词相象组配;玉米;选系;组合配制;应用

1987年在大连召开的全国大豆学术会议上,山西省农科院的李廷泉研究员提出在大豆育种上,利用“相象组配”原则见效快。“相象组配”就是利用亲源关系远、但形态相似的材料进行杂交,由于稳定快,可以快速选育新品种。根据笔者20多年的育种实践,“相象组配”原则不仅在大豆、水稻育种上成效显著,在改良某一性状或多个性状上更是如此,在遗传上主要是利用多基因控制的超亲遗传现象。自交作物的育种过程,就是玉米自交系的选育过程(资源扩增除外)。通过对玉米生产上主要推广品种的选育过程的研究,以及笔者的玉米育种经历,锁定目标组合,根据“相象组配”原则,寻找能弥补父母本缺点的、亲源关系远的、形态类似的材料与其杂交改良,目标明确,快速稳定,然后根据原有的杂交模式或类似模式进行组配,是快速选育玉米新品种的一种方法。

1根据“相象组配”原则改良目标品种的母本

玉米品种中单2、铁单4、丹玉15曾在吉林省玉米生产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丹玉26、丹2108也曾是生产上的主推品种。吉林省农科院及丹东农科院的玉米专家非常快捷地对其母本进行改良,迅速育成了吉单156、吉单159和丹科2123,推动了玉米生产的进步。吉单209、吉单257、银河2和平育2都是通过改良母本而快速育成的品种(见表1)。

2根据“相象组配”原则改良目标品种的父本

玉米品种烟单14、户单1、中单2在我国玉米生产上曾发挥过巨大推动作用,而通过改良它们的父本,育成的新系,更是卓有成效,如吉853,曾组配成几十个品种;育成的品种如吉单180,十多年来一直是吉林省中晚熟的对照品种(见表2)。

3“相象组配”原则在通育号玉米品种上的应用

目前,我们所用的骨干自交系基本上来自对Lancaster、Reid Yellow Dent 、旅大红骨、塘四平头和P系统(先锋)自交系的改良,并兼顾部分散系的利用。品种改良模式要针对生产上最新推广的几个目标组合,根据“相象组配”原则,有目的地将两类目标组合形态相近、亲源关系较远、能相互弥补缺点的系杂交,选育成能克服原有系缺点的新系,与原有另一亲本系或亲源关系远系统系杂交组配类似组合是比较成功的做法。许多专家学者指出,利用Lancaster×Reid Yellow Dent; Lancaster×塘四平头;Lancaster×旅大红骨;Reid Yellow Dent×塘四平头;Reid Yellow Dent×旅大红骨等模式,这只是给了一个概括性的指导,具体的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生产情况和掌握资源的程度,锁定目标组合,依据“相象组配”原则进行改良,以提升育成系的综合抗性和配合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标组合的水平越高,改良的效果就越好(见表3)。

表3中的通育98于2001年审定,通育99于2006年审定,通育105于2007年审定。通育112、通育114、通育110均在省区域试验中待审。

4利用“相象组配”原则在选系中应注意的问题

(1)改变传统的为品种审定而育种的思路,要围绕着效益而育种,即效益育种。依据“相象组配”原则改良自交系,能在很大程度上继承目标品种的适应性。在改系过程中,要不断变换试验地,以提高对不同地力的适应性。播种时间也要有意提前或延后,以提高耐低温、抗旱的能力。

(2)近几十年,玉米增产主要靠增加密度,单穗产量没有多大提高。在选系过程中,要增加密度,需保苗6.5~7万株/hm2,以鉴定抗倒伏、抗倒折、穗秃尖、空秆现象。在选穗过程中,要选择二条技术路线,用做母本的穗要长,要达到20~24cm,行数以14行左右为好,没有秃尖,籽粒成熟度要好,商品品质要好;籽粒要大、长,穗轴要细,出籽率要高;用做父本的,行数最好为18~24行,最好没有秃尖,籽粒成熟度要好,出籽率要高。

(3)要强化高产是永恒的主题意识,遗传学研究和育种实践表明,玉米高产育种的基础是种质创新,只有培育出高配合力的自交系,并通过组合选配,才能提高杂种优势水平。利用“相象组配”原则,一定要锁定高产、新育成的优良组合进行改良,以使新育成系有一个更加广泛的遗传基础和一个良好的组配平台。

(4)在选系过程中,要加强株型育种概念,成系要株形紧凑,株高适中,活秆成熟,根系发达,抓地力强,母本雄穗要小,雌穗苞叶要适中;父本雄穗分枝多,小穗密度大,花粉量大,散粉时间长。

(5)在选系4~5代,要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与另一目标亲本组配,测定其配合力,按照高配合力的测配组合,在以后2~3a的系选中,按照父母本二条线分别延开组配,进行细化组配,这样新系稳定了,组合也就定局了,大大缩短了育种时间,节省了育种财力、物力,提高了育种效果。

(6)要坚持对新系发苗性的筛选,在正常播种条件下,对苗势弱的坚决予以淘汰;针对一般配合力较好的系在5℃的恒温箱内选择芽势好的姊妹系,具体方法:5℃条件下发芽7d,然后放在15℃条件下发芽10d。这样选育的组合在不良的气候下不易坏种缺苗,抗冷能力强。

5利用“相象组配”原则,对新组合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1)增产幅度要大。新组合比目标组合增产要达到10%以上,比同熟期对照品种要增产15%以上。只有这样才能在省预备试验中被选中,在吉林省的中熟、中晚熟玉米预备试验中,参试材料达130~147种之多,竞争非常激烈。所以,新组合一定要在自家试验地连续2a的靠前组合,产量应在12t/m2以上,这样创新的成分就多一些,生产上利用的时间就长一些,推广的面积就大一些。

(2)要多抗广适。新组合首先要抗多种病害,特别是一票否决的病害,还要抗倒伏,抗倒折;广适要对多种土壤类型都适应;密点、稀点产量都高,旱点、涝点苗都茁壮成长,播种早一点晚一点出苗率都高,播种深一些浅一些都不影响出苗,全年有效积温高一些低一些都能生长发育正常。

(3)收获时籽粒水分要低,容重要高,商品品质要好。新组合熟期要比目标品种或对照品种早1~2d,而且果穗苞叶片数要少,苞叶不紧不松,穗轴要细,籽粒要大、饱满、有亮度。

(4)株形要紧凑,活秆成熟,株高要尽可能矮一些,叶片上举,雄穗大小要适中,群体发育生长要均匀,生长势要强,根系要好(最好有3~4层气根,抓地力强)。

(5)种子拱土能力要强,芽势要高,苗势要壮。

(6)果穗应为中大型穗,出籽率要达到85%以上,百粒重要达到45g以上,穗要均匀,在保苗4.5万株/hm2条件下,单株产量要达到300g;在保苗6万株/hm2条件下,单株产量要达到225g以上。

6参考文献

[1] 吴景锋.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述[J].中国农业科学,1983(2):1-8.

[2] 高之仁 .数量遗传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6.

[3] 莫惠栋 .双列资料的遗传模型分析[J].江苏农学院学报,1987,8(1):59-64.

[4] 彭泽斌,刘建安,张福锁,等.我国玉米种质的改良创新与应用[J].玉米科学,1997,5(2):5-8.

[5] A.R 咯洛威 .玉米轮回选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6] 陈刚,孙义,吴纪昌,等.玉米杂交种丹玉26选育技术报告[J].玉米科学,2001,9(4):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