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农业农村局工作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9: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县农业农村局工作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县委、县政府:
根据2019年3月3日《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加强屠宰环节非洲猪瘟检测工作的通知》农牧发(2019)7号文件精神,全国屠宰企业要于7月1日前要取得排污许可证和动物防疫许可证,并开展非洲猪瘟检测,对于整改不达标的,坚决予以取缔,农业农村部也将于7月开始对全国屠宰企业整改情况进行督察。7月2日,县农业农村局对全县所有生猪定点屠宰场进行了摸底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前现状
我县共有6个生猪定点屠宰场,其中:xx镇2个A级生猪定点屠宰场,xx镇4个B级生猪定点屠宰场。共有职工15人,在岗6人,50岁以上11人。xx屠宰量大约40头/天,xx屠宰大约20头/天,其余四个日屠宰不到10头。 所有屠宰场均隶属商业资产经营管理中心。
二、存在的问题
全县所有定点屠宰场均无排污许可证,未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基础设施落后,产能低下,人员工资发放困难,消毒设备落后,传播动物疫病风险较大。屠宰场均在居民区,多次遭到周边居民的投诉。
三、意见和建议
一是建议县委、县政府迅速对4个B级定点屠宰场先予以关闭。
二是建议县委、政府将原4个B级定点屠宰场改造为临时猪肉批发供应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联系生猪冷链配送车,保障过渡期内猪肉正常供应,协调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大流通领域的监督管理,协调公安局做好市场治安稳定工作,严禁哄抬物价,确保市场猪肉价格稳定。
三是建议县委、县政府协调商业资产经营管理中心妥善解决屠宰公司职工的安置工作。
篇2
二、改革和创新农村技术推广体系。__人民政府__建议,第一,要全方位扩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具体可以采取抽、转、选、养等方法来快速配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抽”即抽调,将其它部门具有技术专长的人员抽调到技术中心;“转”即转岗,将在县乡农业部门工作但未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或研究的人员转到农技推广队伍;“选”即选拔,选拔乡村中有一技之长的“田秀才”、“土专家”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养”即培养,选择一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养水平较高、形成一定经营规模、群众公认、乐于助人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第二,要建立农村科技推广队伍的自我更新机制。一要坚持“进者众”。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和涉农部门工作,补充新鲜的人才。二要坚持“出者用”。对离退休的技术人员给予一定补贴,或以科普志愿者的形式,建立科技推广联系点或村级推广站,让其仍发挥作用。三要坚持“留者精”。搞好对科技推广队伍的培训,培养技术型、管理型和经营型的科技人才。第三,加大对乡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一要靠国家基础投入,保证信息网络和资源建设。二要打破乡镇推广机构按区划设置的传统模式,县级成立综合性的农技推广中心,各乡镇设立若干跨区域的专业性农技推广站,引入竞争上岗机制。三要逐步改善农技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保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资在县级财政中设立工资专户统筹解决。沧县交通局离休干部孙庆献建议:在我省农村每一个村委会增设科技副主任,专门从事科技推广工作。该职可以由大学生、中专生、具有较高文化的人或者具有种植养殖经验并已取得经济效益的人担任,并要求具有一定的思想觉悟,愿意为群众谋利益。
三、加强农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省纪检委__认为,我省现有农业服务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主要表现在:管理松散、渠道不畅,乡镇政府和县级涉农部门职能作用发挥不好;对农资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农业技术服务和农产品销售服务不到位,有些农民生产销售基本处于盲目状态。建议:第一,切实发挥好县、乡两级政府涉农部门(农业、供销、粮食、工商、技术监督等)的职能作用。特别是一些农业大县、大乡,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向农业倾斜,把农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实现科技进村、技术服务到田间地头。第二,进一步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坑农害农案件,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四、加快镇村集体企业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__建议,可参照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做法,积极稳妥地推进,帮助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做大做强。同时,要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推进以农村金融和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鼓励、支持、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五、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交通局郭俊禹认为,目前我省农村公路发展缓慢,不但与国家主干道的反差越来越大,而且在建设养护工作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如路网布局不合理,路况较差;普遍缺桥少涵,晴通雨阻,抗灾性能差,抗水毁能力更差;养护水平低、机制不健全。建议:一要继续深入实施村村通工程,让农民走上油路或水泥路;二要加快超龄油路改造步伐,提高公路服务水平;三要实施县道及重点乡道升级改造建设工程,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在公路养护方面,张英民同志建议,可以把道路养护列入道路修建工程造价成本中,规定道路的最低使用年限,让施工企业交纳道路质量保证金,对于道路在规定年限前发生破裂、塌陷现象的,让施工企业重新修复。还可以成立道路养护公司,走市场化的道路,在道路修建的同时招标道路养护权,道路验收合格后就把道路养护权移交给中标公司,以加强道路养护,增加使用寿命。
六、抓紧实施农村信息化。省网通公司对信息化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能拓宽农民获取有效信息的渠道,有利于提高农民技能;二是能有效促进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建立;三是能及时、准确、规范地获取农业全过程信息,降低市场风险,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四是可以缩小工农产业间的信息鸿沟,使国家能及时、准确得到农业生产、市场信息,有利于实施宏观调控
。我省应在村村通电话工程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提出建设规划,制定建设目标,力争到“十一五”末村村能上网。其次,政府应动员支持几大电信运营商共同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服务,在占地费、补偿费、免费信息合作等方面予政策支持,使农村信息化顺利实现,为我省经济腾飞做出贡献。七、建立农村纠纷法治化调处机制。省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__认为:随着农村体制改革、农村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发展,农村既有的继承、婚姻、抚养、赡养、宅基地纠纷持续上升,新型的村民自治、土地承包、农房拆迁、土地征用、农民工工资等纠纷又大规模产生。面对这种复杂情况,建立农村纠纷法治化调处机制十分必要。第一,依法防止纠纷的发生是首要环节。普及法律知识,强化全民的法律观念,提高村级基层组织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切实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第二,注重以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是关键。注重运用民间调解、基层组织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手段,形成解决纠纷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村民组、行政村、乡镇领导和民间调解的作用,力争把纠纷解决在农村基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第三,发挥法治化调处机制中其它因素的积极作用。在基层组织主持的调解中,可以考虑吸收家族长辈、权威和亲友参加,充分发挥他们的影响力。
篇3
##地处##,总人口78万,其中农业人口66万,是人多地少的新一轮国家扶贫帮困县之一。全县劳动力总量达35万,年外出务工达17.4万人,其中农民工13.4万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福建等城市从事手工制造或苦力打工等低技能工作,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达70%。因文化少、技能低,相当一部分农民就业无门,有的既便找到了工作,工资等其他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障。为此,为了提高我县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实施好阳光工程,县阳光工程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阳光工程办的支持及其它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自今年6月份实施阳光工程以来,至目前已培训农民工2560人,其中有2530名农民已找到了较为轻松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6月16日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培训会结束后,6月18日县农业局召集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教育局、科技局、城乡建设局的有关领导,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我县阳光工程项目的实施工作。之后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教育局、科技局、城乡建设局的有关领导为成员的##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协调小组,下设阳光工程办公室,挂靠县农业局局科教站,办公室主任由县农业局局党委书记、主管科教工作的##同志兼任,安排文 秘 家 园了县农业局2名干部具体负责阳光工程办的日常工作,并向乡镇和县直机关印发了《关于成立##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协调小组的通知》(修府办字[XX]40号)的文件。
2、整合资源,认定培训基地。为确保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我县按照省阳光工程办“实施方案”对招标基地的招标时间、条件、程序、材料要求,6月19日拟定了《##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招标公告》,经过6月20—23日4天的招标,经专家评审,并向社会公示结果后,有县职业中学、劳动就业培训中心、银宇学校等8个培训机构被认定为阳光工程项目培训基地,有电子电工、家政服务、电动缝纫、计算机、汽车驾驶和保安等10个技能培训专业。
三、加强监管,完善服务体系。为促进阳光工程项目健康、有序地开展,县农业局等相关部门积极加强监管工作。遵照省阳光工程办的有关文件要求,七月二十日前制订了《XX—2010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和《##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两个文件;6月28日与各培训基地签订了培训责任状;帮助培训基地统一订制了“##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的牌子;积极参加培训基地每期培训班的开班仪式典礼,经常督促培训基地建好阳光工程转移培训档案;及时向省农业厅阳光工程办上报培训的经验及典型等信息情况,向市农业局阳光办每月一次汇报培训进度,每季度一次汇报项目的实施情况;12月初向各培训基地转发了农业部等六个部门“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的文件,并结合我县实际又以##县阳光工程办的名义向各基地印发了《关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进行年度验收的通知》的文件,于12月10-28日对各个培训基地培训建档等有关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验收,并对各培训基地的资金补助情况向社会进行了公示。
4、多措并举,切实抓好培训
(1)加大宣传,多渠道组织生源。为了让农民朋友认识阳光工程,了解阳光工程,在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招生广告等多种媒体宣传阳光工程的同时,在全县每个乡镇都设立了常年招生联络处,并充分利用多方面的力量为培训生源,如职业中专首期沼气技工培训班,是移民扶贫办和阳光工程办共同赞助的,银宇学校首期电脑培训班,把以前接受过“春蕾计划”补助的困难女初中毕业生招为学员,现又享受阳光工程的补助,另外,为了方便目前已经在外打工的农民就近接受培训,职业中专还在广东等农民工较密集的地方开办了电子电工和电动缝纫流动培训班。
(2)千方百计,切实抓好转移。开展农民工培训,最终目的是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后实现转移,为此,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多数是“有的放矢”的。一是开展“订单”培训,如职业中专、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保安武术学院的培训,都是以用工单位的“订单”开展培训的,让农民学有目的,学得放心,现绝大多数学员均送往深圳、温州、福建等地就业。渣津村民熊村通过在黄龙武术学院一个月短期培训,现在在深圳车视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做保安,且一个半月后被提拔为保安队长;二是开展“招商引资”培训,如县农业综合培训服务中心,利用阳光工程的补助,为义宁镇招商引资引进的永兴制衣厂老板培训400余名电动缝纫农民工,不仅为老板解决了招工难的问题,还为这些农民工实现了就地转移。共2页,当前第1页1
二、存在问题
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促进农民增收一条有效的重要的途径,确实是一件很“阳光”的事。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却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组织力度不够,宣传渠道不多,加上农民工大多数在外打工,培训机构招收短期培训学员不乐观;二是未出台有力措施落实实施“阳光工程”项目工作经费,阳光工程办工作较难开展;三是项目补贴经费太少,难以帮助希望参加高技能培训的农民接受培训。
篇4
一、紧密围绕工作大局,依法监督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我们紧密围绕“三农”工作大局,针对《森林法》、《气象法》执行情况、农村能源工作等,依法开展监督,取得良好成效。
1、深入开展《森林法》执法检查。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计划安排,今年市、县联动开展《森林法》执法检查。我们认真准备、精心组织,并于6月17日至7月2日,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就我市贯彻实施《森林法》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检查。7月30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了《森林法》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并向市政府提出了完善管护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妥善解决国有林场实际困难、建设城市生态圈等五个方面的整改意见。市政府和林业部门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落实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建立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市、县两级政府将林业行政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偏远山区和国有林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林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切实推动林业事业可持续发展。林业部门针对乱征滥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的现象组织专项行动,全市共清理临时征占用林地64宗,面积53.42公顷。执法检查中发现的*县新开镇、*楼区郭镇乡无序采矿破坏林地案均已查处,破坏植被的钒矿被关闭,当地林业部门拿出15万元用于恢复森林植被。汨罗市新市镇滥伐森林案件的2名犯罪嫌疑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已向汨罗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认真组织农村能源工作视察。为进一步加强农村能源工作,组织好农村能源工作视察,我们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带领下,会同市能源局事先调查了五个县(区)的八个村场,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对视察活动进行了周密的安排。5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驻会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我市农村能源工作进行了视察,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农村能源工作的汇报,并进行了认真审议。这次视察,引起了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市农办制定了《关于落实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农村能源工作意见的方案》。市政府于8月5日召开政府常务会议进行研究,并印发会议纪要,要求各有关部门单位加大宣传力度,整合发展资源,大力支持配合,把农村能源建设工作抓好。9月19日,市政府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能源工作的通知,将农村能源建设继续纳入民本*考核内容,将农村沼气建设作为省、市实事任务予以安排。
3、专项调查《气象法》执行情况。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气象法》,9月中旬,我们会同市气象局对执行《气象法》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期间,实地察看了气象台站,听取了县(市)人民政府贯彻实施《气象法》的情况汇报,召开了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气象法》在我市得到较好的贯彻实施,各项工作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常委会办公室与农业委于10月6日印发了调查情况的通报,建议市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切实依法履行探测环境保护的职责、进一步完善公共气象服务和灾害预警体系、进一步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支持力度、切实加强对防雷减灾工作的领导。通过调查和通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气象事业发展进一步重视,临湘市政府和建设局、规划局等部门专门就临湘市人武部搬迁工作进行协调,认真解决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问题。
4、配合做好义务教育工作评议。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的部署,8月中、下旬,我们组成工作评议调查组,对市教育局义务教育工作进行了评议前调查,到市教育局召开了座谈会,在市直及县、区实地察看走访学校18所,召开有143名校长和学生家长参加的座谈会9场,发放征求意见表50份,并对900名公众进行了民意调查。调查组认为市教育局义务教育各项工作实现了整体推进,在全省有地位,在全国有影响,但也存在义务教育投入仍然不足、学校社会环境堪忧、乱收费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等问题。9月26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该项工作进行了评议,并向市人民政府和教育部门提出了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调整教育布局、优化学校环境、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育管理的意见,促进了我市义务教育工作的进展。
在此基础上,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农财预算的监督力度,确保对农业投入的增长比例高于当年财政增长比例。进一步加强了规范性文件审查力度,配合审查涉农规范性文件2件。
二、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安全行”活动迈上新水平
今年以来,我们始终将“三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作为农业委的工作重点来抓,取得了良好成效。
1、健全组织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市“安全行”组委会领导成员在年初进行了调整和充实,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郭振斌任组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包忠清、市政府副市长陈四海任副组长,市人大农业委主任委员贾罗生任办公室主任,市人大农业委、市农业局、市畜牧水产局等18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并召开了组委会会议。同时,我们督促县、区人大常委会相应调整充实了“安全行”组委会领导成员,切实加强了组织领导。
2、强化工作职责。3月初,我们组织召开组委会和县(市)区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联席会,传达贯彻了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印发了*年*市“三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实施方案。为了防止出现多头对下、交叉管理、职责不明的问题,我们制定了市“安全行”组委会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做到职责明确,各守其责。市委办2号文件、市政府办10号文件都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为今年“民本*”建设年度考核内容,副市长陈四海代表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状》,从而在全市进一步健全了党政齐抓共管、人大监督支持、农业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
3、依法组织视察和督查。为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8月份我们专门就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到市农业局、市畜牧水产局进行调查,听取了情况汇报,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督查。9月份又组织了常委会驻会委员视察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出了视察意见,并督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整改落实。11月下旬,我们与市农业局一起对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了暗访,并与当地人大常委会及农业部门进行了交流,既肯定了成绩,也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春节后,我们将对全市“安全行”活动进行总结评比。通过视察和督查,促使组委会成员单位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突出了源头治理,严格了执法监管,加强了检验检测和市场准入,促进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今年我市被列为全省五个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市之一。
4、落实经费保障机制。经多方努力,今年市、县两级政府都依法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和“安全行”组委会工作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预算总额比*年增长17.7%。特别是组委会成员单位积极努力,争取了市政府重视,将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由差额拨款改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解决了多年来经费不足的问题。
随着“安全行”活动的持续开展,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明显好转。全市通过自检,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仅为3.37%,较去年又下降近一个百分点。水果、大米、茶叶农残超标稳定在2%以下,饲料、兽药产品、水产品的合格率均在98%以上。在全省例行监测中,我市的水果、茶叶合格率均为100%。今年4月份国务院农资监管督查组、7月份省人民政府刘力伟副省长带队的督查组,都对我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全市已连续5年没有发生一起因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引起的重大中毒事件,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放心度明显提高。
三、切实加强沟通联系,自身建设得到新提高
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强与各级各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工作的协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加强与上下级人大的联系。一是加强与省人大的联系。一年来,我们认真落实省人大农业委的工作部署,确保工作上下联动、整体推进。我们不定期向省人大农业委汇报工作情况,主动接受省人大农业委指导。先后两次参加全省市州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联席会议,围绕惠农强农政策落实和休闲农业发展撰写了经验材料。我们积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我市贯彻落实《森林法》情况的检查,并对《森林法》的修改提出建议。精心组织了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力峰带队的检查组在我市的视察活动,积极参与由省人大农业委组织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论坛和县域经济发展论坛,组稿数量和质量在全省位居前列。二是加强与县区人大的联系。我们先后召开两次全市县(市、区)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联席会议,分别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为主题,部署工作、交流情况。在执法检查、专项调查、“安全行”等重大活动中,采用市、县两级人大联动的方式,积极发挥县、区人大力量,形成了全市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工作效果不断提升。
篇5
首先,我代表县政府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各位领导,来我县调研指导农业保险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县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有关情况做以汇报。
一、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
,国务院决定在全国6个省(区)开展农业保险试点,我县被省政府定为全省30个试点县(市、区)之一。三年来,我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吉林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结合县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探索工作模式,积极破解各种难题,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全县玉米投保面积116649公顷,大豆投保面积794.15公顷,占种植面积的85.4%,农民自交保费7030706元,各级财政配套28122824元,全县共参保92724户,占总户数的55%。
玉米投保面积123835公顷,大豆投保面积1426公顷,水稻投保面积1299公顷,花生投保面积31797公顷,葵花投保面积50公顷,参保总面积为15.84万公顷,占种植面积的70%,农民自交保费846.39万元。
全县农业保险理赔资金达到7400万元,扣除农民自交保费703万元,参保农户通过农业保险获得现金补偿6697万元,户均达到724元,将农户因灾减产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在此基础上,我县的农业保险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但保险项目增加到5种,而且参保面积达到了15.8万公顷,较之的大灾之年增加了4.5万公顷,农民的参保意识及参保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农业保险理赔资金658万元,所有受灾农户均得到了保险补偿。
三年来,我县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之所以取得这么好成绩,是县政府与安华保险公司精心组织、密切合作、合力攻坚的结果,是县政府作为行政机构积极引导、强力推动、全力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改善和关注农村民生的结果,同时也是安华保险公司严守信誉、优质服务、热心支农的结果。可以说,三年来,安华保险公司高质量、高标准的优质服务、守诚信、重承诺的经营原则,不但得到了政府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和好评。作为政府本身,始终坚持“安华的事就是农民的事,农民的事就是政府的事”的原则,全力引导、宣传、助推、支持农业保险工作,才赢得了今天我县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县委、县政府对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主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经局,负责具体业务操作及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站在政治高度来充分认识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卓实有效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县政府又成立了农业保险灾情核定专家组,对参保农户的受灾情况查勘定损,以确保受灾情况的真实可靠。并制定出台了《县农业保险工作管理办法》,《县农业保险工作目标责任制》等规范性文件,为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二)广泛宣传引导,为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县政府召开了全县农业保险试点动员大会,由县广播电视管理局录制,并会议全程在县电视台专题播放,制作了农业保险知识专题讲座,在县电视台滚动播出。同时,县政府要求各乡镇(场)都要召开乡村两级干部会议及由基层党员和农民代表参加的宣传会议,并印发了大量的宣传单,在村屯张贴悬挂了参加农业保险的宣传标语。通过大量的宣传措施,为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广大干部群众对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真正做到农业保险这项惠农政策了家喻户晓,众人皆知。
(三)积极筹措资金,为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为使农业保险配套补贴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县政府县长亲自召开了由财政、农业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农业保险补贴资金调度会议。并重点强调了农业保险补贴资金及时筹措到位的重要性。明确要求财政部门将农业保险补贴资金落实到位,并及时划拨到保险帐户。确保了农业保险补贴资金足额按时到位,使我县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四)科学查勘定损,为农业保险理赔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我县把灾情查勘作为理赔的重要依据。组织农业保险灾情核定专家组对参保农作物进行了一次初步查勘定损。农业专家深入到村屯田间地块,每个村分好、中、差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都深入到50米以外,取样本,量穗长,查穗粒,仔细测算。农业专家们不辞劳苦,辛勤工作,实事求是地测产,科学的查勘为理赔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得到了群众的认同。
(五)强化服务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农业保险试点理赔工作。理赔工作是农业保险试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事关农业保险试点的成败,事关农村 稳定的大局。为此,我县强化服务手段,把理赔工作做到了实处。制定了《县农业保险试点理赔兑现方案》,对工?一流信息监控拦截系统
监控拦截系统提醒您:很抱歉,由于您提交的内容中或访问的内容中含有系统不允许的关键词或者您的ip受到了访问限制,本次操作无效,系统已记录您的ip及您提交的所有数据。请注意,不要提交任何违反国家规定的内容!本次拦截的相关信息为:群体性事?训氖杖。?サ奶畋ǎ?智榈纳媳ǎ?档乜安椋?┮当o张飧蹲式鸷硕ā⒎⒎牛?┮当o丈戏梦侍獾牡鞔φ裙ぷ鳎?庑刹课?o展ぷ髯龀隽俗恐?墓毕祝??0按总额的5%拨会经费。而,降到了“按总额的3%拨会经费”,这样导致我们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四是实际运行与监管的冲突。农业保险是惠农政策,不同于其它保险。在政府主导、推动农业保险过程中,受保险法规约束过多,不利于工作开展。政策性保险不同于其他的商业性保险,完全按照商险的运行模式去做,很难实现,政策性保险应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开办模式及操作规则,处理好运行与监管之间的冲突。
五是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够。国家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每年都在调整,一年一样,并且出台时间较晚,导致承保期工作异常紧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险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建议
针对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降低县级补贴及农民自交保费比例。中央和省已经考虑了县级财政的困难,降低了县能配套资金的比例,可是15%的配套资金,对于捉襟见肘的扶余县财政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比例。农民自交保费能否降低或不收。既然是惠农政策,能不能象粮食直补或良种补贴那样,一分不收,把好处都直接给农民。建议把农民自交比例调到5%左右,能更好地调动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二是农业保险由农民自愿向准强制方向转变。建议国家将农业保险与其他惠农政策相结合,制度出台农业保险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农业保险发展,实现农业保险由农民自愿向依法准强制参保的转变,
三是适当提高农业保险工作经费。建议适当提高农业保险经费比例,以缓解基层农业保险工作经费不足的矛盾,以此来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
篇6
关键词:收购机推广;经济效益;制约因素;建议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对收割机械化的渴求与日俱增。特别是在农业实现产业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把先进的农业机械及时有效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已成为当前农村的迫切要求。
我县自95年开始,引进各类型的收割机19台,但到2013年底全县联合收割机拥有量只有5台,其中半喂合收割机1台,跟不上全县农机化发展规划。现就推广使用中的制约因素及其建议,浅述一下看法。
1 收割机推广使用中的制约因素
1.1 粮田园田化程度低 新昌县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地处浙东丘陵台地山区,地形地貌差异较大,地势不平,丘岗多,梯田多,田块小,机耕道欠缺,给园田化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加上农户分散经营,田块较小,插花田较多,作物品种不统一,另外机耕路的不配套,造成收割机田块转移的时间大大超过收割的时间,发挥不了收割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直接影响着收割机推广。
1.2 农户经济承受能力差 收割机服务的地区大多是产粮区,这些地区地势相对平坦,田块相对较大,有利于开展机收作业。但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水稻机收价格虽然仅需130-150元/亩,比雇人力低100元/亩,人工收获耗时长且价格高,许多农民还是不能承受。因此,影响机割面积的扩大。
1.3 购机资金缺乏 目前购买一台国产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需5万元左右,半喂合收割机高达10-20余万元。虽然各级政府支农强农惠农政策的扶持力度较大,我县又出台的《全县农业农村工作配套政策》对购置收割机,在国家、省确定的购机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再给予购置设备款20%的补助,既每台补助50%,但由于农民收入比较低,一次性投资较大,一般农户难易承担,导致了购买收割机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收获机械化的进程。
1.4 机手操作使用不熟练 收割机手,年龄都比较大,文化程度低,虽然经过培训,但实践经验少,在使用中,稍有故障,就不能排除,要找县农机站技术人员帮助解决,影响了正常的收割进度和农民对机械收割的积极性。
1.5 收割机质量不够稳定 收割机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在使用中最怕出故障。我县引进的联合收割机,也出现了一些,如驱动轴断裂、转向不灵、驱动履带断裂等质量问题。由于收割机拥有量少,零配件供应缺乏,一旦出现故障,需到外地购买,甚至要厂方直接来修理,既耽误了农时,又影响机手的经济效益和收割机的推广。
1.6 土地流转难 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私心重,自己不种的责任田,那怕抛了荒也不愿意流转给他人,固守着自己所谓的利益。土地流转不了,水稻种植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
2 建议
实现机械收获,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解放生产力,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提高工效的有效途径。为了做好我县收获机械的推广工作,更好地为粮食生产服务,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2.1 搞好农村机耕路和园田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机耕路建设,是充分发挥收割机作业效率的基础。建议各级政府在实施土地整改项目时把机耕路建设作为重点基础设施来抓,加速园田化进程。为农业机械田间作业创造好的条件,为机收推广打好基础,对今后的长远发展也是很有益的。统一种植计划和作物品种的合理布局,提倡连片种植,减少插花田。建议土地向种田能手流转,提倡适度规模经营。
2.2 争取政府支持,制定增加农机投入的倾斜政策 争取政府支持,保证农机部门推广新式农机具所需经费。购买联合收割机时,给予适当经济补助。对机收的农户按田亩给予适当补贴,以增加农民采用机收的积极性。
2.3 合理选择机型 收割机种类较多,合理地选择机型,是推广成败的关键。要按照本地的经济条件、作物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地形地貌的差异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那些性能好、可靠性高、适应性强、性价比高的机型。我县的收割机,就是根据机型的技术参数,质量、价格、效率及售后服务,兄弟县市使用情况等诸多综合因素结合新昌的实际而选型的。投入使用后,各方都较为满意。
篇7
一、总体部署
我县农委高度重视此次调查、摸底工作,接通知后由县农委牵头召集农机局、畜牧兽医站、水产站、农村能源办公室等与培训工作密切相关的行业部门相关负责人,召开会议并部署任务。要求各行业依据自身职能,围绕我县“三农”工作重点,结合我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依托乡(镇)和村组深入农户进行调查摸底,广泛征询村干部和农民对培训产业(专业)、内容、时间和方式方法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摸清培训需求人群和数量,确保上报材料真实、准确。
二、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摸清我县新型农民培训需求情况,为我县2012年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的申报、具体实施方案提供依据,以实现培训需求与供给有效对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科学发展,为我县农业全面转型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支撑。
三、调查对象及方式
1、调查对象。结合我县农业“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以及我县农业发展提点,重点调查一是粮油棉大宗作物种植面积达100亩的大户;二是蔬菜陆地种植面积达20亩以上、设施栽培(包括草莓)面积达10亩以上、食用菌种植面积达1万平方米以上的经济作物种植大户;三是生猪年出栏达50头以上、奶牛存栏达10头以上、肉牛出栏达10头以上、蛋鸡存栏达500只以上、肉鸡出栏达20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四是指拥有2台套以上动力机械及配套农机具(价值10万元以上),能承担2项以上农田作业服务,年作业服务面积500亩以上,农机服务收入占家庭总收入70%以上的农机大户及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五是主要作物病虫草害发生的关键时期,统防统治服务能覆盖两个乡镇以上的机防合作社的机防人员;六是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大户和其他畜牧养殖大户,原则上为种养规模是当地农户平均种养规模的3倍以上的种养大户;七是对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村建筑工匠、沼气工及其他农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等服务人员受训愿望进行摸底、调查;八是对村民组组长、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等特定群体进行走访,了解他们对培训的想法。
2、调查方式。一是实地走访调查,根据我县农业区域特色及专业的不同,随机选择2-6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择1-2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选择1个种养大户或农机大户,以及1个村民组组长,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了解他们对培训的意愿、需求等;二是进村入户调查,在实地走访调查的基础上,每个行政村随机选择农户5户,细致了解他们对培训的内容、时间、地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的需求和意愿;三是深入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特别是植保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专业合作社,选择三个合作社,深入了解社员的培训需求。
四、调查结果
根据三天的系统摸底、调查,在充分尊重被调查人的意愿基础上,结合各行业机构上报的调查数据,现将调查情况汇总成表。
五、意见与建议
一是种植大户、植保合作社社员和绝大部分农民均表示迫切需要植保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希望在三月份以前农闲期间接受技术培训,以及农作物关键生育期给予田间技术指导,尤其是田间管理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面的指导,同时建议多请县级专家,使得培训效果更好。
二是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一致建议,培训时间最好在农闲时节(种植之前或收获之后),培训时间7天以上,培训内容最好是新型农机具的使用与维修知识,并有新型农机具能现场操作、故障排除指导。
三是基层农技人员要求接受更深层次的学习培训,主要形式以集中培训和参观学习;例如,在走访村级动物防疫员中,要求避开春秋两次集中防疫时间,加强学习疫病防控、法律法规,集中学习时间达5天以上、现场指导达2天以上;在走访养殖户中,要求避开农忙季节,通过分片集中培训,学习畜禽疫病防治和养殖实用技术,培训时间7天以上,饲养中遇到问题能通过邀请到现场指导或电话咨询的形式解决。
篇8
一、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近年来,我县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立足资源特色,发挥比较优势,通过抓基地、强龙头、拓市场,选准着力点,从加大扶持上入手,结合各地实际,创造性地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1、总体规模增长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全县各地把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抓手,不断创新农村经营组织形式,注重培育市场竞争主体,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全面发展。20xx年底,全县拥有各类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500余个;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总值达到9.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达10万余户;约占全县总农户数的30%,其中直接带动农户5.1万户;全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全县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年增加收入达3.1亿元。
2、龙头企业不断壮大。通过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全县涌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20xx年,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家,省级龙头企业发展到5家;在这6家龙头企业中,其中产值、销售收入达亿元以上4家,达5000万元以上2家;市级龙头企业发展到16家;其中产值、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的5家,达1000万元以上的11家;县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27家,其中产值、销售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的9家,达500万元以上的12家,300万元以上的达6家; 全县“一村一品”专业村个数发展到78个。这些龙头企业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是我县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力量。龙头企业在带动优势农产品区域发展、推动技术进步、产品质量安全和培植农产品知名品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中坚力量和带动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支柱。
3、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日趋明显。全县已形成了一批布局相对集中,区域特色明显的主导产业。如46万亩军山湖清水大闸蟹养殖、80万平方米菌菇,33万亩双低油菜,46万亩水稻、20万亩芝麻、10万亩花生、10万亩大豆、12万亩果业、5万亩油茶、3万亩茶叶、年产20xx0吨禽蛋、300万羽水禽、100万头瘦肉型商品猪,6万头肉牛、12万亩瓜果、10万亩湿地松、3万亩花卉苗木、2万亩药材共18个生产基地,形成了一批产业特色,并呈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20xx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8.56亿元,其中养殖业总产值22.34亿元,粮食总产量456875吨,油料总产量40800吨,生猪饲养量超过98.14万头, 农民人均纯收入5527元,比上年净增500元。
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全县出现了合作社、协会、联合体等多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的势头。到20xx年底,全县拥有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15家,其中,农业部示范点5家,省级示范点7家。按行业划分,种植业27家;畜牧业73家;渔业9家;其他6家。拥有社员和会员1250户,带动农户1.2万户,农民社(会)员人均纯收入8500余元。
5、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完善。各地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注重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较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更趋牢固和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趋于多样化,主要有合同形式、订单形式、合作方式按利益返还形式、股份合作和按股分红形式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日趋活跃,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维护农民利益、实行行业自律和行业保护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形式正逐步向“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办企业的方向发展。
二、存在问题
1、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竞争力和带动力较弱。一是我县省级龙头企业尤其是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偏少,实力偏弱。二是企业加工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我县2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只有50%左右是加工型企业,而且这些加工型企业中又是以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企业少。规模小、竞争力弱,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也较弱。
2、企业融资困难,银企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我县龙头企业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是融资困难。一是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大 多数产值在亿元以下,抗风险能力较差,有效的抵押物不足,银行信用等级不高,较难获得银行贷款。二是由于农业投入大,见效慢,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银行放贷的风险相对较大,致使银行对龙头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三是担保机构实力较弱,担保能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获取贷款的机会。
3、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多尚未建立起市场运营机制。目前我县农业龙头企业仍是生产什么就卖什么,不是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这种方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入发展过程中必将因市场的波动而出现较大的变化。另外,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由于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通常比较关注短期收益,农户利益很容易受到损害,很多与龙头企业签订的种养借贷合同难于兑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今后几年是全面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时期,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村特色产业的任务十分繁重,我县将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提升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把工作重点放在培植龙头、引资发展、优化服务、形成合力等方面,使我县的农业产业化工作有一个新的提高、新的跨越。
1、充分发挥政府和职能部门的作用。重点强化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宏观规划和引导,一是重点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在农业产业化的实施过程中,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愿合约、利益联动、风险分担、共同发展”的取向从利益机制和运转约束机制两方面入手,对其市场主体行为加以指导。二是引导市场加速建设,在推行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大力发展市场网络,建立健全流通服务体系,形成一个以批发市场为主框架、以各农贸市场为支撑、以各商贸城为网络、以农民产销组织为补充的四大市场流通服务体系。三是注意对主导产业的引导、培育和发展,而不是一哄而起、盲目上马和盲目投资。四是建议县政府设立产业化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贷款贴息、新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
2、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优化农产品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加快特色和市场竞争力大的农业产业建设。第一,把畜牧业做成强势产业,大力发展生猪、(奶)牛、家禽生产,对新建的年出栏商品猪5000头(猪舍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小区),对新建的存栏能力100头以上的(奶)牛场,对新建年出栏100万只以上的规模家禽养殖场,建议县财政给予8—10万元的一次性项目扶持。第二,把水产业做成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鱼蟹、黄鳝、甲鱼等特色渔业。对新开发集中连片养殖基地,养殖300亩以上的;对新开发甲鱼养殖、黄鳝网箱养殖连片300亩以上,且带动农户100户以上的;建议县财政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项目扶持。第三,着力抓好蔬菜、食用菌、水果、油茶、茶叶、药材、芝麻、花生和花卉苗木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对新开发集中连片300亩以上且获得无公害级别证书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议县财政给予6—10万元的一次性项目扶持。第四,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抓好“一大四小”工程,充分利用本地林业优势发展效益农业。
3、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配合省、市产业化办实施农业产业化“双十双百”工程,培育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附加值高的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对新获上级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年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新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其他组织;建议县财政给予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4、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供销社、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能人创办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新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协会,建议县财政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同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模式。
5、多渠道筹集产业化发展资金。目前我县龙头企业大多是个体私营性质的民营企业,经营较为灵活,初期发展较快,但发展后劲不强。其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管理不强,20xx年,我们将鼓励企业走联合发展之路,实行股份制经营,走大联合大发展之路,同时,协调金融部门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加大对产业化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困难。同时,筛选重点项目组织申报,争取上级资金扶持。
篇9
【关键词】濉溪县;农饮安全;建设管理;运行管理;对策建议
0 引言
濉溪县位于安徽省北部,辖11个镇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面积1987km2,总人口110万人,农业人口93.7万人。
该县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截止2013年底,全县建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75处。供水覆盖全县11个镇,84个行政村,总供水能力达3.83万t/d,受益人口33.44万人。解决水质类型为氟、铁、锰超标、水污染、苦咸水、供水量及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等。
1 建设管理
按照“规模化布局、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行”的要求,严格按照民生工程有关规定,明确工作责任和考核目标,形成水务部门牵头,发改委、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全力配合,新闻宣传部门宣传报道,县农饮办、民生办跟踪督查的工作机制,有力推动了工程建设。
1.1 加强建设监管,确保工程质量
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领导小组,水务局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工程实施。明确了项目法人,建立健全了建设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实施过程中,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集中采购制、资金报帐制、竣工验收制等“六制”,严把“六关”:一是严把前期工作关;二是严把设计审批关;三是严把施工队伍选择关;四是严把工程质量关;五是严把工程验收关;六是严把工程质量保修关。
1.2 加大宣传力度,让受益群众全程参与
各级媒体紧紧围绕农村饮水安全民生工程,开展纵深报道,突出普及卫生饮水知识,宣传典型事迹和经验做法,着力提高群众改水意识和知晓率。广泛动员受益群众积极参与并监督饮水安全各项工作,充分调动用水户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
1.3 加强资金管理
严格执行资金报账制,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各级项目资金到户及时,在县会计核算中心设立县饮水安全工程资金专户,进度款拨付统一按进度拨付,竣工验收后尽快落实工程竣工决算及财务决算审计,按程序进行完工结算,保修期满拨付保留金,
1.4 完善工程档案
及时整理招投标、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审计等档案资料,做到资料与施工同步,规范资料归档工作。
2 建后管理
2.1 主要做法
“三分建、七分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得好,更要管得好、长受益,切实把农村饮水工程推上科学化、规范化、正常化运行管理轨道。
一是制定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包括《濉溪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濉溪县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濉溪县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农村供水水厂管理养护制度等,用以指导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
二是建立了供水管理机制。县级成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中心,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宏观管理。各供水单位明确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明晰工程所有权,搞活经营管理,形成了集体管理、专人负责,企业化管理,个人承包管理和水利站委托管理等运行管理机制。
三是落实了用电优惠政策。县水务部门会同物价、供电部门,落实了省政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电优惠政策,所有农村饮水工程全部落实了0.5408元/kW・h的农业生产用电,有效降低了供水成本,减轻了群众负担。
四是制定了指导供水价。县水务、物价部门会同项目所在乡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工程运行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制定了1.0-1.5元/t的指导水价,根据工程规模,本着“保本微利,让利于民”的原则,各镇自行确定供水价格,但不得突破上限价格。
2.2 存在问题
目前该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情况较好,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部分早期工程规模小,运行资金“入不敷出”,维持运行比较困难,更无法提取折旧费。
2)群众改水意识不强,还没有养成集中供水、有偿用水的用水习惯。
3)人员外出打工,留守人员多为老年人、小孩,用水量小,水费收取数额偏少。
4)项目受益单位与管理单位(目前多为项目村)管好用好民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意识不强,运行管理力度不大,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5)因修路、建房、建下水道、建沼气池等基础设施,致使部分工程造成严重损坏。
3 对策及建议
3.1 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维护基金
根据2012年安徽省政府238号令《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县级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维护基金由市、县财政负责筹集,建议每年筹集50―100万元,用于工程较大规模管网维修、局部延伸、设备更换、中小水厂正常运行补贴等。
3.2 成立机构,加强监管
加强对工程受益单位、管理单位监管,建立镇级专管机构,将农村水厂正常供水运行和供水安全作为镇、村日常工作事务进行年度考核。
3.3 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服务中心或县级农村供水协会
把供水管理单位、管道维修单位、机电设备销售服务单位或个体等相关成员吸纳进来,建立联系,交流运行经验,收集并维修管护信息,组织培训,为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4 加大宣传,提升群众安全用水意识
县广电局、卫生局、水务局联合起来,多做饮水安全及方便用水的宣传节目,提高群众的改水意识、安全用水、有偿用水意识。
3.5 加大工程人为毁坏现象的整治力度
各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加大协调力度,出台管理办法,提升各建设单位(业主)增强保护其他设施的意识,提前沟通,尽量避免相互损毁坏;同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督促责任单位或个人对毁坏设施进行修复或作出处理处罚。
3.6 建设控制
建设“千吨万人”规模水厂,实现规模化、公司化经营,“以水养水”;项目推进速度要适当控制,根据群众意愿,结合村庄规划建设,成熟一处建设一处,宁可放缓步子,但要长抓不懈。
3.7 专业维修
机泵毁坏周期短,投入大,干管、支管等工程的维修保养技术难度强,建议中小水厂由县级管理部门统筹安排,资金由县农饮基金统一支出,减小水厂经费压力;水处理化学药品由政府统一采购发放,并监督使用。
4 结语
鉴于全省乃至全国农村饮水工作安排的一致性,针对濉溪县情况,提出问题、建议,以期给平原区农村饮水管理工作有所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德胜,等.乡镇供水指南[M].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颜振元,李琪,马树升.乡镇供水[M].水利电力出版社.
[3]水利部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司.全国农村饮水乡镇供水文件汇编[C].
篇10
一、改革试点顺利并已见成效
3.规范了农村税收的征收行为。
4.实施配套措施,堵塞有可能出现农民负担的反弹空间。
5.全面实施机构改革,精简机构,压缩人员。
6.认真推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下大力气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严格教师编制管理,优化教师队伍,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7.调整和改革财政管理体制,促进了农村税费改革顺利实施。
二、农村税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在调查中我们感到,站在乡镇基层层面看,税费改革推进顺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主要是在于从中央到县乡的精心组织实施,在于加大了对乡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于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了由财政投入和教师工资县管的新机制。这三方面合力为乡镇基层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仍有一些问题要引起重视。
1.乡镇债务沉重,将会给乡镇带来新的困难。安岳县农村税费改革中按照实际测算,对乡镇减少的可用财力,上级财政通过各种转移支付达到8537万元,保证了乡镇政权的正常运转和义务教育的投入。但是尽管县委、县政府千方百计采取措施,全县累计消化债务555万元,还有8.9亿元债务(含合作基金等)。其中,乡镇债务4.9亿元,每年全县需要支付贷款利息4700万元,(其中,乡镇2100万元),据测算每年乡镇财政收入增长不够支付债务贷款利息10%,基层政权持续运转带来困难。
2.举办公益事业困难增多。安岳县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取消了一事一议的制度,由于资金缺乏,乡镇、村难以举办公益事业。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田水利、公路基本建设以及乡镇村公益事业受制于投资主体的影响,一部分乡(镇)村的桥梁水渠急待修理;关系到基本国策的计划生育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积累性问题更多,税改后不能筹资筹劳,使一些公众共同受益的项目难度更大。
3.精简机构、压缩人员的出路狭窄。机构改革的目的主要是减少机构,压缩财政供养人员,提高办事效率。目前,要维持乡镇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纪检、武装等六套班子及其必要的工作部门,每个乡镇三十余名干部其实不能算太多,如果再要压缩,其出路又何在?大规模精简教师则又与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很不吻合;精简事业编制人员,除撤消机构,否则就必须转由财政供养,财政不拨款就只有向农民收费,从形式上看似乎依靠向农民收费养活的人减少了,但吃财政饭的却增加了。
4.税费改革方案还不很完善,执行中难以把握。一是农林特产税的据实征收仍旧很难做到。由于其种植面积、销售价格及销售量都是变数,据实征收难度太大。二是税负不公。农业税按承包地面积征收,就使种地越多的农户上缴税费越多,那些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等收入较高的农户反而上缴得少。而且乡村间也因此形成较大的税负不均。少数地方原有的计划外耕地的税费负担不好落实。三是粮食价格低,加上一些品种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使不少地方农民的售粮收入抵不上应缴税费,仍然要上门征收,形成新的矛盾。
5.乡镇财政增长幅度有限、平衡困难。这次税费改革使多数乡镇减收不少,但多数乡镇的财政本来就十分困难,农业税占乡镇财政收入的比重平均为74.3%,还有一半的乡镇在平均比重以上。这些乡镇的刚性收入主要依赖农业税费,而农业税费将在一定时期保持不变,这就是说半数乡镇财政在这个时期难以实现有效增长。这就使刚性增长的财政支出,特别是财政支付人员的工资增长,将成为无本之木。至于目前业已存在的债务,拖欠的工资,更是难以偿还。
此外,村级组织收入大幅下降,村、社干部补助出现困难。税费改革后,安岳县平均村级共减少收入2200万元。村平均减少2.34万元。要维持村级运转必须依靠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来维持。其他事业发展维持的最低水平出现了缺口。
三、努力探索税改难题的解决途径
1.坚待治本之策,用发展的办法化解矛盾
(1)明晰农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目前,如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改变粗放经营;在生产经营方式上,如何以经营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并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的比较效益,这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同时,对贸、工、农分割,导致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慢的问题也要有新的探索。为此,一是要大力推进农业市场化,就目前的情况看,适应市场化的信息问题、市场体系问题、市场主体的培育问题都做得不够,走向国际化更不够。二是提高农业专业化水平。三是用先进的科技来提升农业的发展水平、扩大消费需求。四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只有产业化才能打破贸、工、农分割的局面,留住加工、流通这两块的利润,解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问题。
(2)积极推进城市化带动战略。安岳县结合农村税费改革,推进了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行政区划与城市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通过发展小集镇增强其辐射与带动作用。
2.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办法化解农村债务问题
农村集体债务过重是诱发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实施农村税费改革的一种阻力。解决乡(镇)村的陈欠债务问题是安岳农村税费改革的一项重要的后继性工作。
如何解决乡村集体债务问题,安岳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除已经清偿了一批历史债务外,还创造了一些好的做法,推广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组织财政、审计或中介机构对乡(镇)村债务复审,挤掉债务水分,分清债务性质,鉴定落实还债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对于确应由乡镇承担的债务,通过组织收欠还债、核销还债、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以及调减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又如通过转让、出租、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化解债务矛盾,对于经济发展后进的乡镇,其债务可以实行免利息、减利息的办法,对确实十分困难的乡镇,还可以采取减和免的措施,由政府财政承担。
3.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积极稳妥地搞好农村教育布局的调整
农村税费改革所涉及的教育布局问题和财政负担问题,在调查乡镇表现比较突出,即使是在比较富裕的乡镇也反映强烈。安岳县改革教育体制、部门调整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对于教育布局的调整还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要综合考虑人口密度、地理环境、交通状况,以及农村人口将大量转入城市等现实因素,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地搞好调整,并尽可能将学校向城市和农村中心集镇集聚。应允许和鼓励农民选择学校,送子女进城求学。
4.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解决税费改革中的其他难题
税改中其他一些难题,也应该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去加以解决。许多办法和创意在群众中,关键是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做好调查研究和集思广益的工作。
例如,一年一度的农村筹资筹劳问题还需不需要?如果取消了则会影响农村的发展,有的基层干部和农民就建议采取并年集中使用的办法。这种积少成多的办法可以办成一两件大事,当然这样做必须征得大多数村民的同意,必须先积攒,后使用,先积攒的资金要专户储存,不准挪作他用。还有的人建议邻村之间可以开展筹资筹劳等方面的互助互济。今年先办你们村的事,明年再办我们村的事。关键是村与村之间要建立信用,不搞平调,安岳县实行村账乡管的办法堵住了村里乱支乱用的漏洞,目前还应该坚持下去。
又如,农村的水利建设问题,由于税改以后,资金投入机制发生变化,两工和公积金取消,村内的农田水利工程由村民实行一事一议来解决。但占农村水利工程总量70-80%的跨村、跨乡工程谁来负担,谁来投入,谁来组织实施,为保证农村的水利建设,国家要加大资金投入,国家对农业的补贴,要逐步转到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大型水利工程要继续坚持以政府投入引导为主。跨地区工程要由受益范围内的单位与个人共同出资、统一兴办。这一点,对安岳县以及其他100万人口的丘陵大县特别重要。
再如,在调查中有的基层干部和农民建议:税改后农民的负担轻了,一年的税负可以一次缴纳,不必再分为夏季与秋季两次征收,这样还可以大大减轻税务部门的征收压力,减少税收成本。对于纯农户和种田大户负担较改革前减幅不大,甚至有所加重的问题,也有不少地方的同志提出改进建议。他们认为,改革前农业税是按田亩征收,而三提五统是按人征收,税费改革后一律按田亩征收,农民负担由人口向土地转移,形成了种田越多负担越重的反常现象。为缓解这一矛盾,农业税附加可考虑改为以村为单位按劳负担。
- 上一篇:中高风险投资规划
- 下一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