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的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光影的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概率;排列组合基本原理;推广;应用
互斥事件发生的概率和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是“排列、组合和概率”这一章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教材用两个简单的实例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若A、B为互斥事件,则 P(A+B)=P(A)+P(B),若A、B为相互独立事件,则P(A・B)=P(A)・P(B)。这种处理方法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问题的解决简单明了,比较符合我们的认知水平。如果能结合排列组合的基本原理来解释这两个概念,那么我们对这两个概念及相应的计算公式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排列组合基本原理在概率问题中的推广
1.概率的加法原理。完成一个试验,含有2个“类事件”,这两个类事件中所含的基本事件中没有一个基本事件是相同的,第1类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若第2类事件发生的概率为P(B),则 P(A+B)=P(A)+P(B)。由此可以推广至n类事件,即互斥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实质是分类。
2.概率的乘法原理。完成一个试验,需要2个“步事件”,且一个步事件的发生与否不会影响另一个步事件发生的概率,若第 1 步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第2步事件发生的概率为P(B),则P(A・B)=P(A)・P(B)。由此可以推广至n步事件,即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的实质是分步。
二、实际应用举例
将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和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问题转化为分类和分步问题,可以使概率问题借助排列、组合中较常用的“树图”得到直观的解决。
例题 1:如果猎人射击距离为100米处的动物,假如第一次未命中,则进行第二次射击,但由于枪声惊动动物,动物逃跑,从而使第二次射击时动物离猎人的距离变为150米,假如第二次仍未命中,则进行第三次射击,而第三次射击时动物离猎人的距离为200米。假如击中的概率与距离成反比。求猎人最多射击三次命中动物的概率。
分析:根据分类和分步原则,画出“树图”
例题2:开关闭合后,便有红灯和绿灯闪动,设第一次出现红灯的概率是1/2,出现绿灯的概率也是1/2,从第二次起,前次出现红灯后接着出现红灯的概率是1/3,接着出现绿灯的概率是 2/3;同样,前次出现红灯后接着出现红灯的概率是 3/5,出现绿灯的概率是 2/5。问:(1)第二次出现红灯的概率是多少?(2)三次发光,红灯出现一次,绿灯出现两次的概率是多少?(3)红、绿灯交替发光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画出树图
例题3:甲、乙两位同学做摸球游戏,游戏规则规定:两人轮流从一个放有2个红球,3个黄球,1个白球且有颜色不同的6个小球的暗箱中取球,每次每人只取一球,每取出一个后立即放回,另一人接着取,取出后也立即放回,谁先取到红球,谁为胜者,现甲先取。
(1)求甲摸球次数不超过三次就获胜的概率;
(2)求甲获胜的概率;
篇2
【关键词】三角高程;对向观测;三等水准
0 概述
用三角高程施测四等及以下水准已为国家规范所认可。随着仪器设备精度的提高及观测手段的改进,三角高程测量精度也得以提高。三角高程测量已经成为高精度高程控制测量的一种有效手段[4],在丘陵、山区和跨河等地用水准测量法传递高程非常困难,而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法传递高程非常方便、灵活。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可以代替等级水准测量,在三角高程测量中,对向观测法可以消除或减弱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若使用高精度的全站仪,同时采用对向观测,在一定条件下能满足三等以上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从而增加困难地区实施高等级水准测量的可实施性,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 三角高程测量基本原理
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由测站向照准点所观测的垂直角(或天顶距)和它们之间的水平距离,计算测站点与照准点之间的高差。
1.1 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公式
在控制测量中,由于距离较长,所以必须以椭球面为依据来推导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公式。
如图1所示。设s0为A、B两点间的实测水平距离。仪器置于A点,仪器高度为i1。B为照准点,砚标高度为v2,R为参考椭球面上■的曲率半径。■、■分别为过P点和A点的水准面。■是■在P点的切线,■为光程曲线。当位于P点的望远镜指向与PN相切的PM方向时,由于大气折光的影响,由N点出射的光线正好落在望远镜的横丝上。这就是说,仪器置于A点测得P、M间的垂直角为a1,2。
由图1可明显地看出,A、B两地面点间的高差为
h1,2=BF=MC+CE+EF-MN-NB(1)
式中,EF为仪器高i1;NB为照准点的觇标高度v2;而CE和MN分别为地球曲率和折光影响。由
CE=■S0■ MN=■S■■
式中R'为光程曲线■在N点的曲率半径。设■=K,则
MN=■・■s0■=■s0■
K称为大气垂直折光系数。
由于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s■与曲率半径R之比值很小(当 s0=10km时,s0所对的圆心角仅5'多一点),故可认为PC近似垂直于OM,即认为PCM≈90°,这样PCM可视为直角三角形。则(1)式中的MC为
MC=s0tanα1,2
将各项代入(1)式,则A、B两地面点的高差为
h1,2=s0tanα1,2+■s0■+i1-■s0■-v2
=s0tanα1,2+■s0■+i1-v2
令式中■=C,C一般称为球气差系数,则上式可写成
h1,2=dtanα1,2+Cd2+i1-v2(2)
(2)式就是单向观测计算高差的基本公式。式中垂直角α,仪器高i和砚标高v,均可由外业观测得到。s0为实测的水平距离,一般要化为高斯平面上的长度d。则式(2)转化为
h1,2=dtanα1,2+Cd2+i1-v2(3)
1.2 对向观测计算高差的公式
三角高程对向观测,就是在测站A上向B点观测垂直角α1,2,而在测站B上也向A点观测垂直角α2,1,按(3)式有下列两个计算高差的式子。
由测站A观测B点
h1,2=dtanα1,2+i1-v2+C1,2d2
则测站B观测A点
h2,1=dtanα2,1+i2-v1+C2,1d2
式中,i1、v1和i2、v2分别为A、B点的仪器和觇标高度;C1,2和C2,1为由A观测B和B观测A时的球气差系数。如果观测是在同样情况下进行的,特别是在同一时间作对向观测,则可以近似地假定折光系数K值对于对向观测是相同的,因此C1,2=C2,1。从以上两个式子可得对向观测计算高差的基本公式
h1,2(对向)=dtan■(α1,2-α2,1)+■(i1-v1)-■(i2-v2)(4)
2 精度分析
2.1 高差中误差公式
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对式(4)进行偏导,并转化为中误差关系式得
dh1,2(对向)=■(tanα1,2-tanα2,1)dd+■dα■(5)
-■dα■+di1-dv1-di2+dv2
di1、dv1、di2、dv2为钢卷尺量取仪器高、棱镜高误差。设di1=dv1=di2=dv2=di,因α1,2≈α2,1,设tanα1,2≈-tanα2,1≈tanα,cosα1,2≈cosα2,1≈cosα。则(5)整理为
dh1,2(对向)=tanαdd+■(dα■-dα■)+2di(6)
将式(6)转化为中误差公式时,由于为同型号仪器同精度观测,设 mα1,2=mα2,1=mα。则对向观测高差中误差公式为
mh=±■(7)
式中:mh为对向观测高差中误差,mm;m■为测距中误差,mm;mα为测角中误差,s;d为平均距离,km;m■为测定仪器高及棱镜高中误差,mm,取0.5mm。■ρ为常数取206265s。
2.2 观测值精度
对多测回测角、测边中误差精度分析如下。设对某角观测了n遍为α1,α2,…,αn,则最终该角的角度计算公式为
α=(α1+α2+…+αn)/n(8)
篇3
[关键字]跨河水准测量 经纬仪倾角法 观测近标尺 观测远标尺
[中图分类号] P258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46-2
1 跨河水准的基本原理
当水准测量必须跨越江河进行观测时,其视线长度要比一般情况长得多(几百米甚至一公里以上),这样就会产生误差:由于前、后视线不能相等,产生仪器角误差;由于跨越障碍的视线大大加长,大气垂直折光影响必然增大;由于视线长度的增大,水准标尺上的分划线,在望远镜中观察就显得非常细小,甚至无法辨认,因而也就难以照准和无法读数。
针对上述三个误差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个问题可以通过适当安排测站和立尺点来解决。如图1所示,水准路线由北向南推进,必需跨过一条河流。此时可在河的两岸选定立尺b1,b2和测站和测站Ⅰ1,Ⅰ2。Ⅰ1,Ⅰ2同时又是立尺点。选点时使b1 Ⅰ1与b2 Ⅰ2相等。
观测时,仪器先在Ⅰ1处后视b1,在水准标尺上读数为B1, 再前视Ⅰ2 (此时Ⅰ2点上竖立水准标尺),在水准标尺上读数为A1。设水准仪具有某一定值的角误差,其值为正,由此对读数B1的误差影响为1,对于读数A1的误差影响2,则由Ⅰ1站所得观测结果,可按下式计算b2相对于b1的正确高差。
h′b1b2=( B1-1)-( A1- 2 )+ hⅠ1b2
将水准仪迁至对岸Ⅰ2处,原在Ⅰ2处的水准标尺迁至Ⅰ1作后视尺,原在b1的水准标尺迁至b2作前视尺。在Ⅰ2观测得后视水准标尺读数为B2,其中角的误差影响为2,前视水准尺读数为A2,其中角的误差影响为1,则由Ⅰ2站所得观测结果,可按下式计算b2相对于b1的正确高差。
h″ b1b2= hb1I1+(B2-2)-(A2-1)
取Ⅰ1,Ⅰ2测站所得高差的平均值,即
hb1b2=1/2( h′b1b2+ h″b1b2)=1/2{(B1-A1)+(B2-A2)+(hb1I1+h I2b2)}
由此可知,由于在两个测站上观测时,远近视距是相等的,所以由于仪器角误差对水准标尺上读数的影响,在平均高差中得到抵消,这就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事实上,按上述方式解决问题是有条件的,因为仪器的角并不是不变的固定值。只有当跨越的视距较短(小于500m)、渡河比较方便,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观测工作时,上述布点方式才是可行的。另外,为了保证跨越两岸的视线在Ⅰ1Ⅰ2在相对方向上具有相同的折光影响,因此,对Ⅰ1和Ⅰ2的点位选择,应特别注意,这主要是为了解决由于折光影响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消除仪器角的误差影响和折光影响,最好用两架同型号的仪器在两岸同时进行观测,两岸的立尺点和仪器观测站应布置成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所示的两种形式。布置时尽量使b1Ⅰ1=b2Ⅰ2,Ⅰ1b2=Ⅰ2b1。
实践表明,当采取上述措施后,第二个问题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为了反映出实际布点情况以及观测时的具体条件,应在跨河水准测量记录手簿中绘出跨河场地的布置示意图,并在记录表格中填写观测条件。至于长视线照准水准标尺上的分划线和在水准标尺上读数的问题,要采用特制觇牌,再根据跨越障碍的宽度采用可行的方法来解决。
2 工程概况
柳州市维义大桥位于柳州市北外环路上,是北外环路上跨柳江的重要通道,桥梁设计2090米,造型为钢拱结构,总投资6亿元。为了建立该桥施工首级高程控制,需实施跨河水准,传递高差。此段江面约宽700米,北岸为丘陵地,施测时已挖土,南岸为一片菜地,视线开阔。根据考察实地后和综合分析,项目组选用经纬仪倾角法实施跨河水准。
3 跨河水准测量
3.1 跨河地点的选定
根据跨河水准测量特点,为保证精度要求,跨河地点的选择及其布设应尽可能完善以减弱各种误差的影响。要满足以下要求:
(1)选于测线附近,利于布设工作场地与观测的较窄河段处;
(2)跨河视线不得通过草丛及干丘、沙滩的上方;
(3) 两岸仪器视线距水面的高度应接近相等,不低于4 (S 为跨河视线长度千米数),跨河视线约0.7km,所以视线高度应不低于3.3m。由于所选河段河岸地势高,足以保证视线高度,否则,须埋设牢固的标尺桩,并建造稳固的观测台或标架;
(4)两岸由仪器至水边的一段河岸,其距离应近于相等;
(5)过河视线方向,宜避免正对日照方向。
跨河地点应尽量选择在路线附近河道的最狭窄处,为了减弱折光差的影响,要求两岸地形尽量相似,高差要小。所选河段河岸地势要高,要足以保证视线高度,视线离开水面要有足够的高度,一般不应小于2~3m,还应避免从草丛和河滩的上方通过。
3.2 场地布设
根据现场及仪器情况,在跨河两岸设置的仪器站和标尺点应构成对称的图形,我们选择如图2所示的平行四边形布设。布设方法,使用全站仪和棱镜及皮尺配合,先在北岸(如Ⅰ1 b1)用皮尺放好Ⅰ1 b1长度,一般要求10左右,根据实地此次量取8.68米,然后可在b1上摆全站仪观测Ⅰ2 ,全站仪垂直角设置在水平视线上,实现两岸基本同高的要求,此时Ⅰ2可打木桩选定,b1Ⅰ2长度675.54米,再把全站仪移至Ⅰ1 上摆站,对岸可用皮尺一段放在Ⅰ2上,另一端设置为8.68米,与Ⅰ1 b1同长度,棱镜放在另一端上以Ⅰ2为圆心前后移动,使全站仪测得的Ⅰ1 b2与 b1Ⅰ2长度相同,同时注意高度基本一致,就实现了两岸视线长度基本相同的要求。最好用两台仪器在两岸同时对向观测。这样布设和观测的目的在于:使各种误差对两岸观测结果的影响大小接近,符号相反,以便在两岸观测结果的平均值中得到较好的消除。
3.3 仪器检定
要根据规范,对水准标尺进行水准标尺名义米长的测定、水准标尺分米分划误差的测定、对全站仪进行垂直度盘测微器行差的测定、一测回垂直角观测中误差测定。用于跨河水准的仪器要按照一般水准测量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查外,还要根据跨河水准测量的特性进行有关的检查,如检查与校正i角等。
3.4 觇板制作
由于跨河视距过长而难于清晰精确照准标尺分划线,因而需特制一块专门供照准读数的觇板,本项目采用有机玻璃制造,涂成白色,侧边装有专用夹子,可沿标尺滑动,并能可靠的固定在标尺的任何位置,觇板中央开一小窗,小窗中央设一水平标志线,标志线的宽度d视跨河视线长度S而定。
3.5 观测中应注意事项
(1)跨河水准观测宜在风力不大,气温变化较小的阴天进行,当雨后初晴和大气折射变化较大时,均不宜观测;
(2)观测开始前30min,应先将经纬仪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观测时应遮蔽阳光;
(3)根据柳州春天的天气情况,我们选择早上9点-12点,下午选择在3点至6点两个时段观测;
(4)水准尺应用尺架撑稳,并经常注意使水准器的气泡居中。
3.6 测回数及限差
三等跨河水准测量的观测测回数、限差规定按照下表执行:
3.7 观测方法
3.7.1 观测近标尺
首先在经纬仪盘左的位置,照准近标尺的基本分划线,读取最近水平视线的标尺厘米分划数α,再使水平丝分别照准该分划线的上、下边缘各二次;再纵转望远镜以盘右位置,同样照准该分划线的上、下边缘各二次,便完成了一组观测(近标尺只测一组)。每次照准分划线边缘后,应先使垂直度盘指标气泡精密符合,再用光学测微器进行垂直度盘读数。盘左或盘右同一边缘两次照准读数差,应不大于3″。
近标尺读数b由式(3-1)计算:b=α- .d
式中:α----照准水准标尺上水平视线的标尺厘米分划数;
----分划线a的倾角,(″);
d----经纬仪至标尺点的水平距离(用皮尺量取);
ρ----206265。
3.7.2 观测远标尺
盘左位置用水平丝依次照准下、上标志线各四次,每次照准均应同时使垂直度盘指标气泡精密符合后,再用光学测微器进行垂直度盘读数,同一标志线四次照准读数之差不得大于3″。纵转望远镜以盘右位置,按相反次序照准上、下标志线各四次并如前读数。以上操作组成一组观测。依同法进行其他各组的观测。各组算出上、下标志线倾角α和 β,α或β其组间互差不应大于4″。
上述3.7.2和3.7.2两项操作组成一岸仪器观测的半测回,两岸仪器同时对测各半测回,组成一个测回。
两个测回连续观测时,测回间应间歇15分钟左右。
每测回观测前,应仔细检查觇板的指标线是否滑动,并核对指标线在标尺上的读数。观测的测回数按照上表中要求。
3.8 水准测量成果
为了方便计算,项目组采用电子表格,编程序计算高差及相关参数,成果如下:高差h中数=-0.41451米,高差中误差: Mh=± =±0.00066米。平差采用清华山维软件,进行符合线路平差,最大点位误差 =0.00105米,最大点间误差 =0.00100米,准成果精度达到设计要求。
篇4
地理环境及材料工具的发达程度,从而产生了多种不同风格的浮雕作浮雕是一种古老的视觉艺术形式,它的表现形式介于立体圆雕和平面绘画之间,是通过利用光影的效果和视觉错觉形成空间感觉的雕塑艺术。这样的艺术形式在历代存留下来的雕塑作品中屡见不鲜,有些甚至成为艺术史上的巅峰之作。
纵观世界艺术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有杰出的浮雕艺术品,而且根据艺术家所处的时代。
不同时期的浮雕特点
史前浮雕――朴素大方
史前人类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还有表达自身对神灵的崇拜,从而达到某种心灵的慰藉。但由于工具的限制只能雕凿、刻画一些简单的凹凸线条和符号特征。例如:北非阿拉姆的新石器时代洞穴线刻《羊》。
古埃及浮雕――秩序之美
古埃及时期的浮雕充分展示了这个国度的文明。浮雕中的形象、构图有自己严格的法则和秩序感。这一时期的浮雕都有着自己的程式,人物的大小会根据社会等级的变化而变化。例如:第十九王朝的阿蒙神庙浮雕。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和玛雅浮雕――图腾象征
与其他文明所不同的,中国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浮雕大多以器皿为载体,附着在上面的图案均具有象征意义,其中大量采用几何符号化的图案纹样,而位于南美洲的玛雅浮雕纹样与商周时期的纹样十分接近,区别是玛雅人的浮雕图案大都出现在建筑外墙。例如:西周时期的青铜方鼎,玛雅的羽蛇神殿浮雕。
中世纪欧洲及东方宗教浮雕――图说形式
在欧洲,基督教盛行以布满浮雕的教堂等建筑,华丽丰富的墙壁,满布浮雕,题材大都取自《圣经》故事,中世纪时期的雕塑走出了模式化,为以后雕塑的发展打好了基础。例如:奥顿大教堂拱形门楣浮雕。在印度、中国,浮雕大都以佛教雕刻为主。象征性的特点决定了造型风格的程式化、装饰性特征,并通过固有的纹样,给人一种温暖平和的归属感。例如:云冈石窟浮雕。
文艺复兴时期及之后的欧洲浮雕――人文精神
这时期的艺术家基本上熟练地掌握了“透视法”,可以在较浅薄的浮雕中表现空间深远的场景,在构图形式上以单块的场景浮雕为主,注重表现人物情节。例如:多纳泰罗的《希律的宴会》。
欧洲近现代浮雕――现实主义
这一时期的浮雕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为城市公共环境发挥作用,语言多样,逐渐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例如:巴黎公共广场雕塑《无邪之泉》。
结合创作谈对浮雕语言的表现
在我的浮雕创作过程时,对我影响最大的艺术家是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雕塑家多纳泰罗。在他的浮雕作品中精于运用透视法,例如他为圣安东尼奥教堂所创作的浮雕《贪心者的心》、《祭坛浮雕》都完美的运用了焦点透视的构图方式,他将不同情节关系的人物放进了同一场景中,同时使其空间层次分明,这种精深的表现形式深深的让我着迷。
另一位对我影响很大的艺术家是西班牙当代艺术家安东尼奥・洛佩兹・加西亚。洛佩兹的艺术创作虽然以绘画为主,但对自然真实的表现以及他对雕塑艺术的痴迷,他创作了《沉睡的女性》、《魂灵》等一系列的着色浮雕和圆雕,在他的作品中那种自然的真实与创作者的坚定都深深打动了我。
我的作品主要以寝室、走廊为主,空间中没有人物出现,只是单纯的运用透视法与形相结合,再由光影的作用,使在一个较薄的浮雕中表现出深远的空间来。由于洛佩兹的影响,我的创作中也运用了浮雕着色的办法。浮雕的着色是创作中的最后一步,其难度并不亚于制作浮雕的本身,一件相对完整的作品,不单单是它的形体影响着人们对作品的感受,其颜色的微妙变化更可以使观众感受到特殊的意境,中国民间彩塑讲究的“三分塑七分彩”正是这个道理。为了使浮雕的表现更为增色,在上色的练习中我尝试过多种表现的手法,其中不乏一些个人的体会。由于浮雕的起伏变化本就会受到光影的影响,上色时如绘制过分,如阴影处处理不当,加重色,便会使浮雕的形体和空间减弱,失去了着色的意义。另外彩色不得过于艳丽,应少用纯色,需要灰些、粉些、柔和些,这些经验也是由之前的许多次失败得出的。浮雕本是利用视觉错觉表现空间的深度,颜色便不宜太过真实,颜色应该要吸光一些。但着色既要统一,又要富有变化,这种微妙的着色,或许就是所说的“高级灰”吧。
生活中吸引我的空间是多种多样的。就我生活的舍楼来说,熟悉的楼梯、虚掩着的门、透光的门缝、长而昏暗的走廊等等,这一切熟悉的环境都可以在一个有限的尺寸中被充分的表现出来。我将我所看到的空间,利用透视法在浮雕中的作用,在实体空间中来制造不同场景的虚幻空间感,用灯光与颜色使这种虚幻的空间感更加深入、具体。
篇5
面对此种情况与形势,作为舞台灯光师,只有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才能不负重望,担当起创造舞台艺术新辉煌的大任。那么,舞台灯光师的综合素质究竟应当包含哪些内涵呢?根据笔者的经验和体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综合文化素质
近年来,在我国的艺术领域,兴起了一股“文化热”,追求艺术作品的“文化底蕴”,强调艺术创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已成为一种时尚。这种现象是有道理的,因为自古至今,从中到外,艺术与文化都密切相关:一方面,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艺术又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反映文化的本质与特性。所以,“艺术文化学”作为近年来新兴学科,是以整个人类文化作为参照系来探讨艺术问题、研究艺术现象的综合性学科与交叉性学科。
关于“文化”的定义,五花八门,见仁见智,其中英国的人类学家泰勒关于“文化”的定义,最为确切,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他说:“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事实上,文化本身即是一个大系统,它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子系统。在精神文化的子系统中,又包含哲学、宗教、道德、科学、艺术等子子系统。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作为中国的舞台灯光师,就要了解中国的文化精神(天人合一、中正平和等)、文化品格(深邃含蓄、博大精深等)、受众的文化心理结构(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密切联系)等等。只有这样,才算具有了一定的文化素质,才能在灯光设计中表现出文化内蕴。
二、综合艺术素质
舞台灯光与整个舞台美术、舞台艺术一起,都属于艺术范畴。因此,灯光师的艺术素质,就成为基本素质与核心素质。
艺术素质的内容也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道、气、心、舞、悟、和)和各种民族艺术的基本知识,如民族戏曲、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绘画(国画)以及民族的书法、雕塑、建筑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具有了一定的艺术素质,才能在灯光设计中表现出民族艺术的神韵。
与此同时,还要对舞台艺术(包括戏剧艺术、曲艺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杂技艺术、魔术艺术等)的基本常识与主要特征,有大致的了解。
此外,还要对语言艺术的文学,具有一定的修养,不仅要掌握其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如主题、题材、情节、结构、人物、语言、风格、流派等等),还要具有一定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所有这一切,均属于艺术素质范畴。
三、综合美学素质
美学是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美的一般规律与原则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艺术,即研究艺术美的本质、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艺术的特征等等,故美学又被称为“艺术哲学”。
舞台灯光师首先了解和理解各种舞台艺术的性质与特征,并上升到美学层面。同时要对中国传统的美学精神与美学特征有大概的理解与准确的把握,其中主要是写意、传神以及刚柔、虚实、动静、形神、文质、情理、情景、意象、意境的对立统一关系,诸如似而不似、虚而不空、实而不塞、动而不躁、静而不死、雅而不俗、淡而有味、熟而不滑、生而不嫩、重而不滞、轻而不飘、干而不枯、湿而不烂等等。只有如此,才能在自己的灯光设计中充分体现这些美学精神与美学特征。
篇6
通过参观家具、灯具,配饰等的功能、造型、灯光、尺度、风格、材料、色彩,了解室内装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开阔视野,为接下来的我的室内设计创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
室内空间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居住空间,也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建筑内部空间场所,作为室内环境的设计者,首先应该满足使用者对空间的功能和审美需求。所以,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更应该多看。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济南的几家大型家具城,了解一些室内设计的知识。
第一天,我们来到银座家居,第一感觉,很震撼。接下来,接连不断的震撼接踵而来。每一家店面都主营一种风格和品牌,银座家居多数是进口产品,价格昂贵,但是他的审美价值是名副其实的,无论从造型、色彩、材料、功能上,都让人眼前一亮。通过导雇员的解释,这些昂贵的家具深深的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尤其是那些样品房。每一件样品房的风格、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时代风貌都协调统一。无论是简约型、现代型、中式的、欧式的,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温馨舒适。我想,能够满足消费者居住要求的设计就是好的设计。所以,室内空间的首要任务是根据整体空间的功能与审美要求来进行设计组织与规划定位。
第二次,我们选择的是富雅家居,他的规模与银座家居相当,更多的是国产产品。通过今天的参观,对室内设计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样品房,都有一些共性,无论这个建筑物的功能上区别是很大的,如,商务酒店,KTV,学校等等,功能不同,却都少不了这些元素。这也是室内设计必须注意的几大要素。
第一,空间要素。空间的合理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基本的任务。要勇于探索时代、技术赋于空间的新形象,不要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
第二,色彩要求。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科学的用色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内色彩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还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第三,.装饰要素。室内整体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构件、如柱子、墙面等,结合功能需要加以装饰,可共同构成完美的室内环境。充分利用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特征,可以获得千变完化和不同风格的室内艺术效果,同时还能体现地区的历史文化特征。
第四,光影要求。人类喜爱大自然的美景,常常把阳光直接引入室内,以消除室内的黑暗感和封闭感,特别是顶光和柔和的散射光,使室内空间更为亲切自然。光影的变换,使室内更加丰富多彩,给人以多种感受。
第五,.陈设要素。室内家具、地毯、窗帘等,均为生活必需品,其造型往往具有陈设特征,大多数起着装饰作用。实用和装饰二者应互相协调,求的功能和形式统一而有变化,使室内空间舒适得体,富有个性。第六,绿化要素。室内设计中绿化以成为改善室内环境的重要手段。室内移花栽木,利用绿化和小品以沟通室内外环境、扩大室内空间感及美化空间均起着积极作用。
第三次,地点是红星美凯龙。这里主要经营一些装饰材料。装饰材料是进行室内装饰的物质基础,是表现设计的依赖对象。装饰材料具有多方面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装饰性等多种性质,其中,材料的装饰性,可以让人们获得美感体验,是美化环境的主要装饰要素,例如,材料的色彩、肌理、质感等给人的视觉感受。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审美层次的提高,使我们具有了种类繁多、品种齐全的室内设计装饰材料。每一种装饰材料都有自身的装饰特性,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和一定的适用范围。
木材类。木材是室内装饰的基本材料之一,使用量居首。木材自然生动的纹理和人贴近的色泽,它质地精良,观感优美,是很好的装饰材料;石材有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花色各异,分为天然石材和人在石材,有大理石、天然花岗岩、人造石材;陶瓷类,室内设计主要用建筑陶瓷,常用的有:瓷质砖、彩色釉面砖、陶瓷锦砖、陶瓷艺术专等;地毯类,在选用纺织品时,其色彩、质感、图案等除考虑室内整体的效果外,还可以作为点缀。室内如缺少纺织品,就会缺少温暖的感觉。玻璃类,用途很广泛,从透光、隔热、防尘、防躁到放胆、防辐射、防暴,调节美化空间的功能,并且种类繁多。石膏为主材的各种饰品,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例如雕塑。其他装饰材料如:乳胶漆类,贴面材料类(壁纸、墙布),金属装饰制品类,等等。
三、实习体会和总结
一周的实习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对这短短的几天,也有很多的感受。
参观结束后,大家都在议论装饰成本问题。认为装好一款舒适、个性的房子费用比买房子还贵。因为进口品牌高档家具太昂贵了。我觉得,昂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也不一定舒适,更不一定适合自己。用着舒服,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在家庭装修中,质量的好坏不取决于材质档次的高低,而应高超的设计质量取胜。例如做衣服的面料有高有低,笨裁缝用高级面料也不一定能作出款式好的服装,相反巧裁缝常可利用低档面料作出款式新颖别致的服装。这一例举充分说明了,在家庭装修中要强调精心设计于用材才是正确之路,而绝非滥用进口大理石、钛金灯等所能奏效的。切忌片面追求高档材料的倾向。另外,风格统一也应当注意。有的家庭装修把某些豪华宾馆中的设计手法和材质选择加以搬用,这样就会使装修效果走了题,如大吊灯、大灯池、大贴脸等一系列的金碧辉煌的效果,感觉不到一丝的家庭温暖。因室内装修界甚至有人提出住宅装修要“宾馆化”的错误提法,因为宾馆是人们暂时逗留的地方,人流熙熙攘攘,不可能存在家庭气氛,因此这种观点只能误导家庭装修的正确方向。受这种错误倾向的影响,甚至有的家庭一味的模仿KTV歌厅的装修效果,把家庭变成了文娱的场所,也是文不对题的。总之,这些做法只能说是花了钱,却买不到家庭温馨的气氛。
篇7
长时间定时定格延时拍摄。亦称低速摄影或定时定格摄影、“缩时”摄影。常用于表现花朵开放、冰雪融化、天气变幻等内容。其基本原理与快放视频不同,而且由于可以设定每张照片的曝光时间和照片之间的间隔时间,而能创造出更丰富的视觉效果。艾清的短片,每张照片曝光时间为数秒,于是在最终影片中呈现更灵动虚幻的效果。
其实拍摄延时摄影短片的想法在2010年的时候就有了,只是一直在考虑拍摄的主题和切入点,直到一年后,也就是2011年的9月才正式开始拍摄这部片子。拍摄时,我基本都是独自行动,偶尔也会利用与朋友出去玩的机会去拍摄一些场景。这部短片从2011年9月底开拍一直到2011年12月中旬后期剪辑结束,一共花了大概三个月的时间。
每个场景的素材有20秒左右,以便于后期剪辑。而视频使用的是25帧/秒的格式,所以每个镜头会至少拍摄500张照片(25×20)。
照片变为动态,运动是最主要的变化,如何实现其中的运动感?
简单地说我是采用延长曝光时间来达到这一目的。这就要提到延时拍摄和视频快放的区别了。延时拍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控制视频每一帧的曝光时间。普通视频每一帧的曝光时间最长为1/24秒,而在延时拍摄时,它是不受限制的。比如说在拍摄车流的时候,我一般把快门速度设置在几秒钟,这样每一帧的画面里的汽车就会形成拖影,而当这些画面连起来变成视频时,就能够体现出画面的动态和场景的运动感。
机位的运动是如何实现的?
由于器材上的限制,我采用了后期添加镜头的运动效果。所以在前拍摄时就要计划好,在构图上为后期预留空间,照片连起来成为视频之后,在软件中对其进行运动,模拟镜头的推、拉、旋转、横移。更为专业的延时拍摄会使用轨道来做辅助。最后效果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在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时,镜头的运动不会改变透视上的形变,在某些大场景的表现中会更富有冲击力;二是,轨道的使用可以使延时拍摄更为灵活,能够在同一场景中变换更多的视角。
拍摄中和后期需要注意什么?
需要强调的是,延时拍摄时的机身设置必须完全使用手动设置,包括白平衡。在拍摄过程中要全程保证三脚架的稳定。光线复杂的情况下还需要目镜罩,以免背后的杂光影响曝光,避免最终视频出现频闪的情况。视频后期这方面没有太多经验的朋友可以使用会声会影X4版,里面的自带导入延时图片的功能,上手也非常快。调色的话为达到最佳效果可以用一个笨办法――PS批处理,虽然花的时间较多,但是效果极好。
车流或云层的运动,如何确定每张的曝光时间呢?
主要还是以经验为准,白天的云层运动还是以快门拍摄,但是每张的间隔时间一般为10秒左右,这样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云层的动感。如果想要形成云轨的效果,还需要增加曝光时间,使用慢门。而拍摄车流的部分,曝光时间为23秒,每张的间隔时间为45秒,需要提醒的是,曝光时间已经包含在间隔时间里了。
需要强调的是,延时拍摄时的机身设置必须完全使用手动设置,包括白平衡。在拍摄过程中要全程保证三脚架的稳定。光线复杂的情况下还需要目镜罩,以免背后的杂光影响曝光,避免最终视频出现频闪的情况。视频后期这方面没有太多经验的朋友可以使用会声会影X4版,里面的自带导入延时图片的功能,上手也非常快。调色的话为达到最佳效果可以用一个笨办法――PS批处理,虽然花的时间较多,但是效果极好。、
网上有一条“全球华人摄影师联盟”的短片,是用此手法在世界各地拍摄而成,你也有参与,是如何制作的?
是的,当时这个活动的发起人因为看到“Metalopolis(钢铁都市)”后找到了我,于是提出了环球延时摄影的想法。接着我把拍摄方法传递给大家,让世界各地的影友把拍摄的素材通过网络汇集到我这里。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需要加入大量的后期校色和特效处理,于是我又找到一位摄影师和他完成了该片的后期制作。
现在这么玩儿的朋友不少,你觉得是什么让你的这部短片与其他人的不同?
我想最主要的区别首先就是感官上不同,以往的延时摄影短片大多是富有色彩、鲜艳的,同时也会加入一些有意思的特效,比如移轴拍摄等等;而我所制作的这部短片从一开始就是黑白的,所要表达的情绪也有些复杂,大都市既是繁华、宏伟的,又有冷漠和压抑的成分在里面。这要从拍摄短片的动机说起吧。最早想做延时摄影的初衷是因为在2010年看到了日本摄影师的自然系列的延时短片,觉得这个模式非常有趣。而后来一年的时间,我一直在拍摄以上海城市景观为主题的一系列照片。由于自己非常喜欢摄影师麦克・肯纳,故从他的照片中得到灵感,拍摄了一组黑白照片,就叫做metalopolis(钢铁都市)。从这时候起,我就开始打算把这组照片和延时摄影结合起来,变成一个短片。所以有时我更希望别人在看到这部短片时,不会把它当成视频,而当做一个个运动的场景或者是流动的照片。
篇8
关键词:动漫教学 创新性 探析
一、引言
如果说动漫中角色造型与线条是动漫的“生命”,那么色彩、光感、影像将是动漫的“血肉”,而民族性的创新风格特征,就是整个动漫的“精髓”。本文对在动漫教学中这三个方面的学生创新性培养做相关研究。
二、利用造型设计创新培养
动漫中,造型设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造型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部动漫作品的格调,事关整部动漫的成败。在我们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造型设计的培养目标应是动静结合。不单是传统教学中的单一写实性素描教学,也不能按一般设计专业那样,只作为短期的基础课的设置。动漫中造型设计的课程,应不单是贯穿整个学习,更应贯穿每一个动漫学生终身。
作为动漫造型设计的第一要素,“看”是一个广泛的定义,也是一个全方位的视角。它包含了动态造型力的培养、造型的广博性与全面性。要有动态造型力的培养,学生们应在平时的生活中保持不断观察的习惯,并能把随时通过大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动态的处理。要有广博的造型知识。要让学生具备与生活接轨的能力,在动漫制作中,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造型那么简单,还包含有场景、交通工具、食品、服饰造型、道具等等,大到城市,小到硬币。
“变”是动漫中一个必须重点训练的造型手段,动画与现实影片的制作最大的不同在于,动漫的表现手法是虚拟的,非真人实景的拍摄。如同天马行空一般,角色的造型可以是现实,也可以是虚构,动漫创作的最大魅力就在于虚构的无限性,能使人们大胆突破想象尺度。从而达到现代人所不能达到“过去”“将来”中的各种时空中穿梭。
型中的传统技法中,“画”无非是对于对象的具体或者抽象的表达,在传统的素描教学中,以中、长期的课程训练为主,并辅以石膏人体、透视基础知识、骨骼的基础绘画形式。动画中的绘画同样离不开这类传统技法的教学,在继承以传统造型绘画技法的基础上,要加大速写与默写的练习投入,动漫教学中最具特点的方式,就在分镜头的表现上。
三、利用色彩知识创新培养
动画色彩中的延续,主要体现在对于动画角色上色与整个动画场景的色彩感觉。要学生利用色彩的基本原理,进行色彩的冷暖对比,色彩构成的各种手法等基础知识点的练习,再结合动画中的场景进行创新,色彩对于整个动漫的影响是巨大的,一般来说,人物的设定完成后,通过色彩的搭配,可以确实角色的具体色调,在角色设定完成之后,再依据角色设定的色彩,来把握整体的剧调。用不同场次的镜头,来表现场面的转场,这对表现角色心理的起伏与表现剧情冲突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一般以静帧画面的上色与角调的色感相结合,重点是在基本造型的框架内,进行色彩的多种色感上的调配,最主要的处理重点是明暗与光影的处理。
色彩的显示,不外乎自然色彩和人造色彩,相对于动漫专业来说,静物写生、室外风景、人物与动物的写生,都是为了满足动画角色创造与场景创作的基本前提。在基础色彩写生训练,主要是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扎实的色彩造型能力与写实技巧,通过对科学色彩的运用,来客观并真实地再现动画场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到光与色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对色彩原理的吸收培养出他们对色彩科学性的了解。并达到对于角色心理、情感、表情的统一表现能力。
动漫教学应有别于传统的色彩基础教学,理论上的理解要更多地引导入实践之中,自然界的色彩写生,是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界的感觉方式。而对色彩的控制与运用,从而达到写真的“第二自然”的目的。要求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喜爱的卡通黑白人物或场景,来进行自由的色彩填充与变色。同时,可以改变原有色的基础上,变色或改为装饰画形式,并进行一定冷暖色的互换。
四、利用民族文化创新培养
民族文化知识作为中国动画产业中的“精髓”,它所代表的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当前中国动画的现状,有人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如“中国动画现在仍处于克隆和模仿阶段,甚至还存在剽窃,盗版,‘民族化’是中国动画的必然选择;大量的被动模仿外国动画,似乎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唯一的途径……”当前,我国动漫走的主要是模仿西方的道路是事实,但是,民族性的文化根基是不能被否认的,国内大多有识之士提出了中国动画的民族性问题不应被忽视的观念。可见,“只有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这一理论具有现实意义,对我国当前的动漫来说,只有走中国时代特色的中国动漫之路才是正确的选择。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目前正在就读高等院校动漫专业的学生,大多是注重艺术表现和软件技术的开发,所学的动漫创作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专业模式,中国传统艺术形象和艺术形成的内容课程,在动画教育的比例较少,从课程设置上看,把传统艺术的课程运用于动漫设计的概念中,是高校当前面对的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应在学生了解了中国动画的“病根”的前提下,积极地引导他们来为中国的动漫产业链相联结,让他们明白要面对一个怎样的起点,一个怎样的产业。
五、结束语
中国动漫业要腾飞必须走动漫教育为先的道路。政府要加强对培养动漫人才院校的投入和扶植,从最为基础和最为核心的动漫教学工作抓起,高校应加强对策划人才的开发、创作人才的加强、制作人员的培养方式,动漫产业也要加大市场运作和动漫衍生产品开发,并不断培养院校与业界、与市场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杨平.国家动漫产业战略影响下的高校动漫设计教学.美术大观,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年,240期:P21页.
篇9
关键词:建筑审美; 广义建筑学; 实践
Abstract:It is very important of the architecture in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application of new Material and new structural,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has been treasured more and more. Explore the aesthetic image of the build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reality, the author combine his industrial and civil construction in the area of design practice, a point to face, on building aesthetic significance and methods on the image.
Keywords: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generalized architecture; design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6-0061-04
1前言
一位美国工程师与妻子离婚后,不幸又失业了,只好带着儿子住在公园的废弃大篷车里,他整天忙于找工作,无暇顾及儿子,公园管理员看到他可爱的儿子,怜惜地说:“唉!你爸爸什么时候能找到一个像样的家就好了。”儿子满不在乎地说:“我们已经有一个像样的家了啊,只是还差一个把家装进去的房子。”
这个故事给我一个启示,建筑师设计房子似乎不难,难的是能够赋予建筑以灵性,使之成为真正能把家装进去的房子,成为人们灵魂寄托的精神家园,这才是建筑师追求的最高境界和职责所在,设计民用建筑是这样,设计工业建筑也是这样。
建筑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关注什么?大而言之,一是工程技术,二是造型艺术,即审美,建筑是空间的载体,如果说空间是建筑的灵魂,则审美是建筑的精神,一个成功的建筑,必然具备独特的审美特性。
从业十多年来,我如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在建筑审美形象的创作中,默默地探索与实践。
2建筑的审美需求
人类对于建筑的审美追求,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脚印。即便是原始状态,也包含有审美的意念,如索尔兹伯里的巨石圈,便表现了原始人类对建筑所营造的神秘的、宗教式的美感追求,无论中外建筑,概莫能外。
1999年6月,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在北京举行,通过了《北京》,其核心内容来源于吴良镛教授多年心血的结晶――广义建筑学。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如日中天,吴良镛教授感到传统建筑学难以满足我国当前建筑领域的要求,适时提出了广义建筑学理论。概括而言,就是“一法得道,变法万千”,“一法”指建筑的一些本质、基本原理、行动指南,是指导建筑发展的基本准则,是“道”,是必然;“变法万千”则是指以基本原理准则为基准的城市建筑具体形象的创造,应尽可能千变万化,容许并鼓励其多样性,亦即通过“必然”就能获得自由,无须也不可能定于“一尊”,至少在建筑师思想上没有创作的桎梏和藩篱,而将诸多学派括入囊中,高瞻远瞩,博采众长,并针对所承担的规划设计对象的特殊点为我所用,随机应变,进行意匠独造,以至无穷。
在现实生活中,建筑审美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现代建筑有什么审美特性呢?
3建筑的审美特性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的宗旨则是还原生活,服务生活,情同此理,我们探索建筑的审美特性,目的就是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基本的设计方法,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现代建筑的审美特性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3.1建筑的结构美
作为北京奥运会新建场馆,“鸟巢”、“水立方”以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受到世人瞩目,享誉海内外。尤其是“鸟巢”,堪称结构美的杰作,“鸟巢”采用全钢结构,暴露主体结构,使承受荷载的结构件成为建筑审美主体,体现出建筑的力度和美感。通过材料的虚实对比、质感变化和节点处理,取得精致的外观效果(图1)。
“鸟巢”这样的宏大工程,但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在平常设计工作中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尝试。
案例1:安阳钢铁公司2800m3高炉主控楼参观通廊(河南安阳,2006)
根据业主要求,在高炉出铁场厂房与高炉主控楼间增设一条参观通廊,要求美观大气,成为厂区的一个亮点。经过反复推敲,我决定采用全钢结构形式,通廊断面设计为半圆形,将结构件纳入审美元素,弧形结构件上打上园孔,通廊表面为银灰色,并穿插不锈钢管装饰,整体感觉如一架飞行器,获得业主的好评(图2,图3)。
3.2建筑的雕塑美
具有雕塑美特征的建筑通常利用简单几何形体的切削、组合,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加减法,形成丰富的空间与审美效果,此一流派的代表作有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图4)。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馆。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通。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东馆造型清新简洁而庄重典雅,具有现代风格,与邻近的国会大厦等古典建筑在对比中和谐共处。
建筑的雕塑美是我在设计实践中通常体验的一种手法。
案例1:江南冷轧薄板厂门卫室(江苏常州,2004)
门卫室虽小,却是一个企业的门户,是面子工程。正因其小,却往往给建筑师带来困惑,似乎难以施展,其实,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几何形体进行造型,如圆形、弧形、三角形,或两种几何体互相穿插,也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体面的门卫室能给客人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自然能为企业形象加分不少。小小的门卫室经过精心处理,也能传递友好宜人的信息(图5)。
案例2:江南冷轧薄板厂浴室(江苏常州,2004)
位于同一工厂的一个浴室,采用与门卫室相同的处理手法,平面由大小两片月牙形对扣,经过对形体的切削处理,建筑物显得玲珑剔透,如同有了生命,呼吸自如了(图6),它静静地蹲在草地里,像一片树叶?一片贝壳?还是一个小飞碟?
案例3:昆明钢铁有限公司新区厂前食堂浴室方案(云南昆明,2008)
这是一栋两层楼的建筑,面积5910m2,平面布局呈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侧为浴室与存衣室,一侧为食堂的厨房,中间为食堂餐厅,通过对三角形平面进行减法处理,形成大的体量关系,同样获得丰富的立面效果(图7,图8)。
案例4:广州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主厂房方案(广东广州,2003)
由于生产工艺的要求,发电厂主厂房平面为简单矩形,但仍然可以进行空间创作,以避免形成火柴盒样的单调感,尽量弱化工厂的形象。
通过三角形体与厂房主体空间的交错,与圆柱体的穿插,加入各种活跃元,如斜桥,格架,张拉膜,一个清新前卫的建筑形象立刻跃然眼前,呼应厂房本身超前的环保理念(图9)。
3.3建筑的装饰美
细节决定成败,建筑的细部装饰也是建筑审美的重要手段,细部的设计就像是决定交响乐中的一个音符该如何弹奏?是激昂一点还是温柔一点?综合来说,对于细节的创造,一个建筑师需要:热情和创造力、自律和毅力。
案例: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新3#高炉综合楼(湖北武汉,2003)
综合楼在形体塑造的基础上,对建筑的细部装饰作了细致的刻画,光洁的玻璃幕墙嵌上水平不锈钢线条,带形窗上部的不锈钢遮阳构件既有实用功能,又起装饰作用,底层的毛石饰面,山墙处的装饰构架,主入口弧形墙顶部的白色大理石装饰块,既有材料的对比,又有色彩的对比,于平淡中体现了一种精致的美(图10)。
3.4建筑的韵律美
建筑的韵律美表现在重复上,可以是间距不同、形状相同的重复;也可以是形状不同、间距相同的重复;还可能是别的方式的单元重复。这种重复的首要条件是单元的相似性,或间距的规律性;其次是节奏的合逻辑性。
从艺术角度来看,建筑和音乐类似,是人类特有的抽象思维和创造力的表达,是对韵律、重复、节奏等宇宙规则的重新编织,在现代工业厂房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案例1:上海市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五冷轧工程主厂房(上海,2008)
主厂房总长1291.5m,总宽323m。一期总建筑面积20万m2(图11),2008年底顺利投产。
为避免立面显得单调乏味,在设计上引入新的构图元素,以区别于传统厂房,侧墙采光窗按竖向带窗设计,材料为PC瓦楞板(聚碳酸酯板),在色彩处理上,主色调以浅青兰色为主,在采光带两侧设深兰色系竖向色带,具有很强的韵律感。
沿着厂房漫步,会给人以极强的动感和视觉冲击力,同时又不失整体协调(图12)。
案例2:马鞍山钢铁有限公司新区钢轧总厂办公楼(安徽马鞍山,2005)
办公楼共5层。总建筑面积:7900m2。在造型设计上,力求打破呆板的构图,外窗采用竖向带形窗,局部采用大玻璃幕墙,入口对称设置两根大尺度圆柱,一直顶到屋檐,气势恢宏,屋顶檐口外挑,使建筑显得轻灵、飘逸。
端部侧墙作大尺寸悬挑,也使建筑增色不少。外墙采用灰白色系列色彩装饰,建筑造型简洁大方,刚柔并济,富有韵律感和感染力(图13,图14)。
3.5建筑的诗意美
诗意建筑也称浪漫主义建筑,是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大概是诗人海子对建筑审美的浪漫诠释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灵家园,却“近在心灵,远在天涯”。如何将人们心中的理想变为现实,正是建筑师所追求的。
案例1:京珠高速公路湖北省南段服务区综合楼(湖北大悟,2002)
上世纪末,一首台湾歌曲《驿动的心》红遍大江南北,“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的票根,……”,歌曲抒发了现代人人在旅途,漂泊异乡的孤独与寂寞,充满了对家的渴望与无奈。
在进行大悟服务区综合楼的设计中,我的出发点就是基于对“家”的隐喻,营造一种温馨浪漫的气氛,综合楼如同一幢乡村别墅,挑檐深深,坡屋顶错落穿插,处处打上传统民居的印记,白墙红瓦,在阳光下形成丰富的光影效果,过往旅客来到这里小憩,就像回到家一样,是否能大大缓解旅途的疲劳呢(图15)?
案例2: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派出所(湖北武汉,2003)
派出所作为社会基层的执法单位,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民主化改革的深入,基层派出所由最初的管理职能转变为服务职能。基于这种认识,在青山区工人村派出所的设计中,仍然以乡村别墅作基调,营造一种温馨平和的气氛,使其融入到小区环境中,成为居民的友好邻居,既改善了民警的工作环境,又拉近了警民关系(图16)。
4建筑审美的升华
《易经》被称作“天人之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及一切学术思想的源泉。其宗旨在于阐释宇宙大自然的阴阳、刚柔、动静的变化,变易而不易,复杂而简易,在变化中生成发展,于反复中保持统一与和谐,面对各种复杂情况而能知变,应变,适变。正所谓“观宇宙于一砂,窥天国于一花”,做设计如同做学问,要善于小中见大,融会贯通,掌握了建筑的基本审美特性,我们可以在设计中进行综合应用,而不必拘泥于一种或几种手法,一朵花代表不了春天,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
案例:山西省海鑫钢铁有限公司办公大楼(山西闻喜,2004)
海鑫办公大楼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体,地下一层,地上部分:主楼14层,裙房1至2层。总建筑面积:16044m2。
在造型设计上,表现了建筑的多种审美特性,力求打破呆板的构图,通过体块及片墙的穿插,形成丰富的光影效果,整体上追求不对称的均衡美,单侧高塔拔地而起,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主楼屋顶为悬挑的大观景平台,像一只飞翔的翅膀,直指蓝天,是整个大楼的点睛之笔,显得个性张扬。
裙房会议室及游泳池馆采用弧形铝板屋面,富有动感,同时与主楼观景平台相呼应,取得整体的和谐统一。
外墙以铝板及花岗岩作装饰,使建筑既富丽堂皇,造型又简洁大方,刚柔并济,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图17)。
一、二层以两层高的展销大厅为核心,气势恢弘,体现了企业腾飞的形象(图18)。
海鑫办公大楼的设计立足先进技术,利用新结构、新材料,创造全新的建筑空间。为解决观景平台、游泳池等大跨度空间与结构的矛盾,在大楼设计上引进了网架结构,并采用不锈钢材质,无需另外装饰,做到结构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5结束语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水桶才能盛满水,这就是“短板效应”。一位优秀的建筑师应该兼容并蓄,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在建筑技术与艺术上都能并驾齐驱,避免“短板效应”,才能为用户设计理想的建筑作品。
新年里,朋友寄给我一张贺卡:“肥沃的土地上看不到你忙碌的身影,却留下你沉甸甸的脚印!”回首来时的路,朋友的激励,既让我欣慰,亦催我奋进。
面对新的挑战,我充满信心,一如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时的豪情:“……,Yes,we can!”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表现技法 三维虚拟技术 课程改革 高等教育
检 索:.cn
Abstract :the product of hand-painted techniques courses has been defined as the core foundation discipline professional product design, and its importance is obviously.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ing mode and the traditional system is reasonabl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Reform the only product hand-painted techniques course is discussed as an example, the hope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virtual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proces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 Hope I can work with the vast majority of higher education workers to explore the course system and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Keywords :Performance Techniques, The 3D Virtual Technology, Curriculum Reform,Higher Education
Internet :.cn
一、引言
加强高等院校中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理论开发与研究,构建符合专业特点的教育规律,是当前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推进产品设计专业发展的根本措施。要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办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要对现行的课程设置及其结构体系进行深入的思考。围绕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做出相应的措施,即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最直接快速、有效地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加容易获取相应课程中的核心知识和能力。文章将通过产品手绘课程中的三维虚拟技术改革研究,来推动本专业更多课程的改革,拓宽基础并注重教学实践,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产品设计手绘表现能力对于发展一个构想或是开发一件产品而言,是一种设计上不可或缺的工具,同时也能提供我们一种构想的反应及评估上的视觉重现。这也是产品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所需要学生具备的一种能力。现阶段在大多数院校的教学过程当中,并没有完全将本课程的授课方式同传统绘图课程区分开。有很大一部分院校都采取的是大量地临摹图像资料的方法,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很难形成自己主观分析事物的能力,没有通过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有效的将理论和绘画实践结合起来。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尝试有一种新的构想,把产品设计专业中关于三维形态的模拟技术制作成视觉形象化的课件,通过理论知识点与相关三维形态的模拟比对,给学生最直观的视觉体验。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很直接就能找出其问题所在,教师在后期的教学中可以具体分配相应的任务,以完成产品手绘表现技法的教学目标。
二、产品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产品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是一门需要学生手脑并用课程,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绘制出相关的设计效果图。设计效果图作为现阶段展示设计思想和概念的手段,已经得到了广大专业设计者的普遍重视,尤其是在设计沟通方面,手绘图纸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设计者思想的正常发挥。所以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投影法去绘制三维空间形状的表达能力十分重要。并且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需慢慢养成创造性造型设计的能力,通过常规的仪器或者徒手都能够呈现其设计思维。
(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整个课程内容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要学会相互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在一整套方案绘制完成之后,每位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构思通过视觉平面上的充分表现,展示给其它的同学。让读图的人可以很明确了解自己所绘制图形的真正设计目的和意义。
(三)提高学生实现产品虚拟造型的能力。工业设计的最终方案是通过形态来体现的,形态的探讨是通过设计师造型来表现的。一个不具备造型能力的人做设计是难以想象的。扎实的造型能力是从事工业设计的保障。要呈现出产品虚拟的设计形态,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手绘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好的造型能力更能如实地反映设计者的创作思想和形态意图。
三、三维虚拟技术在产品手绘表现课程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属于产品设计专业的后续实践课程内容,各大院校在整个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没有将其教学内容提前使用。以至于在接触到三维软件课程内容的时候,学生需要用大量的时间熟识软件的基本特性,再才能由浅入深地学习相关的操作方法。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得不到良好的提升,课程的衔接上面就略显生硬,课程本身的教学目的也会大打折扣。
这两门课程的基本内容看似一个简单的先后顺序,先学习产品绘画技巧,能够将自己的思维通过手绘的方式表达出来,再通过电脑的三维技术模拟出实物具体的形态,做出很逼真的产品效果图。但是课程内容的衔接方式是可以有一个反复性的串联的,这样的方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大家所忽略。以三维虚拟技术在产品手绘表现课程中的应用为例,它会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以下变革。
(一)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形体分析方法。在传统手绘技法表现课程当中,往往错误的认为只要学生多临摹优秀的手绘作品,就可以掌握良好的手绘能力。这种观念一直影响着许许多多的人,但是临摹做得好的学生就算有良好的手绘能力吗?其实不然,这样的学生在绘画的时候是很少动脑去分析物体形态特征的,当面临设计创作的时候就很难将自己构想的概念形态直观化呈现出来。如果在授课之前,教师能够运用三维软件模拟出相应知识点所需的具体形态,比如在讲授物体透视基本概念时,是可以通过软件中的透视效果,辅助学生牢记知识点的。学生不但看到了具体透视图的形态,还可以观察到同一物体在不同角度下面的透视变化,再回忆老师所讲到的相应概念,便能够很快速的牢记概念。这样学生在理解概念后才能够进行自己的概念创作,并且根据自己所绘制的图形去分析好坏和对错。
(二)使学生能够合理利用光影去表形物体的立体感。手绘课程中对光影的分析与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通过自己在黑板上面所画的基本形态,通过光源点的设定,运用连线的方法找到明暗交界线和阴影轮廓。这样的理论方法在单位授课时间中其效果并不一定好,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也会参差不齐,但是如果运用了三维虚拟技术,便可以通过很直观的添加光源和改变光源的位置去变化物体的受光效果,让学生了解物体的立体感是和光影密不可分的,并且在特定的光源条件下如何去确定物体的明暗交界线和阴影轮廓。
(三)不同材质的物体该如何进行绘制。材质特训作为手绘课程当中一个重难点章节,一直都属于学生难以掌握的内容。学生通过对不同材质图片的临摹很难了解本身材质的特性,在遇到同样材质的时候只会机械的去回忆自己以前临摹的材质效果,但是如果物体所处的环境、光线、颜色、大小都发生改变的时候,照搬照套的老办法就不一定行得通。三维软件自身就有非常强大的材质编辑器,可以模拟出世间万物的材质样式,通过在课堂上面的讲解,可以让学生知道材质之间变化的基本原理,更加易于学生牢记材质变化的特点,再自己创作的时候就可以准确无误的绘制出产品的材质特征,也是手绘中的点睛之笔。
(四)使学生摆脱对三维软件学习的恐惧感,增强学习兴趣。在手绘课程当中增加了三维软件技术导入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面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三维软件的效果展示和呈现上了,无形中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了三维软件中的基本知识,通过老师对一些简单形体的模拟和讲解,使学生觉得软件的学习是很好上手的,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为后续的软件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端正学生的学习心态。
四、总结
通过一个学期三维技术导入到产品手绘表现课程的实践,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课程的衔接性更加紧密了,这种衔接性不单单只是一种承上启下的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关联的关系,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特别是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不会出现动手难的问题,对产品形态分析比较准确,有自己主动分析形态特征的能力。也为将来的设计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阶段的课程改革只是一个初步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制订更加完善的授课计划,围绕三维技术和手绘课程章节的难点内容,需要老师在课下制订详细的课件。希望这样的技术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瑞士)哥海德.休弗雷著.北欧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基础教程[M].李亦文,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