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优势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媒体教学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多媒体;小班教学;幼儿;优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268-0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当传统模式已经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时候,电教媒体越来越广泛地走进了幼儿园,走入了班级,走近了教师……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给幼儿园教育活动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它特有的形象、直观、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结合的表现形式,极大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针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的提高幼儿在建构式课程和五大领域方面的情感、态度、认知、技能、理解能力,使教学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小班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更为重要和有益。
1.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如果要使幼儿能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就必须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幽雅动听的音乐,鲜艳夺目的色彩,美丽斑斓的图画,都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多媒体的使用便可以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学信息,唤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幼儿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兴趣能把幼儿认识和行为统一起来,增强注意力,主动将精力用于学习活动,并能自觉地记忆、想像和思考所观察的事物。多媒体的立体声响效果,能为幼儿营造一种充满情感,如临其境的情境,激发幼儿情绪,开启幼儿心扉,使其尽快进入学习主体地位角色,以收到"未成曲先有情"的教学效果。
2.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表现手法多样,既能演示静态图像,又能模拟一些动态过程,特别是它的仿真模拟功能,可以使教学中一些难做或无法做的演示变得轻而易举,提高了信息传递效果,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3.利用多媒体教学,解决重难点
计算机多媒体动画功能是其它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计算机可以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使教学内容变的可视、可听,易感知,易体会,并能扩大教学信息,拓宽幼儿知识面,有利于幼儿理解新知识,在探索中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
4.多媒体教学在小班教育活动中的实际应用
4.1 合理利用,大大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利用多媒体,开展艺术活动。幼儿在小班时期,什么都是以激发兴趣为主,教他们画画,就要让他们感受画画的乐趣并且愿意画画喜欢画画。小班的孩子对色彩鲜艳,动态的画面感心情。相对于其他教学手段来说,多媒体技术具有多种学科综合性和广泛地适应性等特点,利用声音和图象创造出有利学习的环境,以其丰富多样、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更能够满足幼儿在这方面的要求。因此,在美术活动中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法指导孩子画画,这样既可放大图像,便于幼儿观察、比较,又克服了长期以来教师背对幼儿演示、遮挡幼儿视线的不足,让教师与幼儿在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中,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在教幼儿歌曲《小青蛙》时,我先给幼儿播放了关于小青蛙生长、捉虫子、唱歌的视频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小青蛙可爱的形象立刻印在幼儿的脑海里,再学歌曲时幼儿便能很容易记住歌词内容并想象小青蛙的神态自己创编出动作。
4.2 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利用多媒体,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了"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发展认知能力" 。在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中,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完成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在帮助幼儿获得科学知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得手段运用与目标培养达到和谐、高效。
小班幼儿受到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的限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比较肤浅,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可以使抽象、深奥的科学知识趣味化、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使他们主动观察、探索、思考。例如:《石头大玩家》中我们有个活动要认识各种各样的石头,老师首先通过课件向幼儿展示各种有代表的石头在哪些地方才能够找到,通过对画面的放大、放慢、定格等多种手段,使幼儿更清楚的了解这些石头为什么只能出现在相应的自然环境中,然后又给幼儿欣赏了各种各样石头的图片,丰富有关石头知识的相关经验,最后又给幼儿欣赏了一首《雨花石》的歌曲,使整节活动有声有色,情景交融,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篇2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教学中,为幼儿的课堂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如何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幼儿课堂的教学效果,是现在幼儿教师密切关注的焦点。本文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优势。
关键词:
幼儿园;多媒体;运用;教学
多媒体集声音、图片、影像于一身的特点使其在幼儿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的思维活跃,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单一的文字对于幼儿基本没有吸引力。那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就要利用丰富的内容、鲜艳的色彩来吸引幼儿的目光,让幼儿在课堂学习中能够集中注意力,获取知识与技能,使幼儿得到发展。
1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幼儿的年龄低,生活阅历不足,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事物还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因此,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的优势,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优化教学内容,进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提高幼儿在生活中的能力。比如在“认识动物”的课堂教学中,我先利用多媒体给幼儿讲故事,一边讲一边播放相应的图片,说是小兔子生病了,要把它送到医院去看病,但是不知道哪个是小兔子。这时,我就把各种小动物的图片都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幼儿在众多的图片中寻找小兔子。于是幼儿便凭借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目不转睛地寻找,将小兔子及时送到了医院。这时我问幼儿:“为什么说这个是小兔子呢?”幼儿便把小兔子的特征一一说出来,像是耳朵长,腿短,三瓣嘴等等。接下来我便引导着学生将其他的小动物名称说出来,扩展幼儿的知识面,让他们认识其他的小动物。若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是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来进行教学,静止的文字与图片很难吸引幼儿,使他们全神贯注地进行课堂学习。而多媒体图片的播放功能,动态的变化、多彩的图片瞬间就抓住了幼儿的眼球,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保证了教学质量。
2优化教学情境,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使教学的形式多样化,其通过创设形、声、色兼具的情境,为幼儿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环境,使幼儿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幼儿对学习的内容充满兴趣,他们自然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更好地获取知识。比如在学习歌曲“蓝精灵”时,如果教师只是让幼儿一句一句跟着学,他们很难理解音乐的内容,也理解不了音乐中蕴含的情感。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则可以让幼儿观看音乐的视频,跟随着欢快的蓝精灵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在幼儿唱与跳的过程中会体会到这首歌曲的欢乐,体会到蓝精灵的可爱。另外,为了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播放蓝精灵的动画片,让幼儿感受蓝精灵的勇敢善良,进而使幼儿从小品养成良好的品质。此外,多媒体对于调节学生的情绪也有很大的帮助。当幼儿获得成功时,教师可以让天线宝宝或是学生喜欢的小动物表扬幼儿,像是说“你真棒”、“太好了”、“你真聪明”等;若是幼儿做错了,则会播放“没关系,下次努力啊”、“加油哦”等鼓励的话,从而使幼儿的心理得到满足与安慰,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与心理的成长。
3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
新课标要求以人为本,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心理状态,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而多媒体可以将幼儿的视野引向广阔的自然界,不但可以联系教材的内容,拓展幼儿的知识,而且教师还可以启发幼儿思考,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使幼儿逐渐养成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逐渐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多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比如,在教学幼儿“认识温度计”时,我利用多媒体将水银柱的上升、下降等变化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在观看动画中便清楚地观察到了水银柱遇热遇冷时不同的变化。而且,多媒体还将原本比较小的温度计进行了放大,使得原本不易看清的刻度、数字现在能够一目了然。幼儿在自己的观察中所获得的知识能够深深地印刻在他们的脑中。另外,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实现人机互动,通过及时的反馈,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如果幼儿对于课堂上的某一部分知识理解不清,或是没有听到,教师就可以采用回放的方式,以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4结语
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到幼儿园的教学中,是时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素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必然要求。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三个“优化”: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优化教学情境,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不断挖掘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不断创新多种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幼儿的能力,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丰宇婷.关于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思考[J].品牌.2014(08)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利弊分析
一、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势
1.1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学习兴趣和热情
创设一种使学生主体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唤起和增强学生主体参与与意识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培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先决条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1.2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实现了交互式教学作用
利用多媒体优势,可无限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官,扩展感受时间、空间领域,从而向他们提供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翔实,典型的媒体经验和感性材料,这种交互式的教育技术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条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而且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水平,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交流方式,独立解决教材中的各种问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3 利用多媒体,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把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实践,也把学生吸纳到网络技术应用的行列中。利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表现出资源的丰富性,共享性,教学活动的交互性,协作性等特点,它打破了学生只能在学校听老师讲课学习的单一局面,大大丰富了学习和教学模式。
二、多媒体教学模式弊端的主要表现
2.1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
由于多媒体教学课件是由教师事先设计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甚至问题的设计都早已安排好,上课时,教师只是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地操作鼠标,完成各个教学步骤。也就是说,教师划定了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的严密轨迹,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沿着课件指示的轨迹走下去,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严重束缚着学生思维的发展。这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相矛盾的。
2.2多媒体教学不利于课堂师生情感的交流
多媒体的应用使板书相对减少,师生忙与应付眼花缭乱的课件,学生没有思考的间隙,教师将目光移向课件的顺利衔接,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课堂由原来的被教师把持着、控制着,到现在的完全被多媒体课件控制着,不能不说是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教学不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互动的双向配合;教师也不应该只是多媒体的一个操纵者,而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调控者。加入多媒体后,教学的双边活动成了教师指挥课件运作、学生死盯屏幕的现象,“媒体”充其量只是一个“热闹”的工具,难以起到让师生进行正常交流的作用。
2.3多媒体教学手段扼杀了课堂的生动性
表面上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事实上,多媒体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使整个课堂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每节课也是由教师分割成若干支离破碎的板块作定式的学习,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气氛再也难见“百家争鸣”的生动场面。这种教学状况与“填鸭式”的教学手段是同出一辙的。
2.4时髦热闹,冲淡教学效果
由于多媒体“热”,不少教师一哄而上,用多媒体上课,全然不顾教学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媒体都会有干扰因素,信息越多,干扰因素越多。学生被太多无关的花哨信息左右,感官刺激太多反而抑制了深层次的思维活动。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如果刻意追求表面上彩色的背景、立体的文字、美妙的音乐、二维三维动画、影视录像应有尽有,看起来热热闹闹、新颖,让学生大开了眼界,实际上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的本质。
2.5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需花费教师大量时间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容易使教学教师放松对于教材教法的研究。多媒体教学的种种功能设置,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教师为了使画面漂亮些,文字富于变化些,往往在一项设置上需反复设置、反复运行演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于课件的设计付出太多,教师往往就无力再去钻研教材教法了。因此,我认为,多媒体教学的实施,要考虑学科的张力和可创造性,我们不否认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巨大功用。
特别可悲的是:有些教师为了一堂公开课能获得成功,是肯定要用计算机的。于是,为了这一节课,执教者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许多教师的力量围绕这一节课转。有的帮他绞尽脑汁设计脚本,众多的人则帮他夜以继日地泡在电脑房,苦战多日甚至是多月,才“磨”出一个课件,多么不容易啊!而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完成许多日常工作,哪有这么多时间来“磨”课件。不是为了上面检查,不是为了上公开课,没人愿意去费这么大的力气去做。
如果现代媒体技术成了公开课的“专利”,是为了公开课而特意准备的“礼物”,那么,它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顶多不过是客厅里的摆设。这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悲哀!
三、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开展多媒体教学
3.1 留足思维时间与空间
课件教学以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教学高效率而自豪。然而若画面的切换太快,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象电视或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不容学生细看和思考,那将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课件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活动时间,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
3.2 机下留"情"与留"板"
这里的"情",即是"师生情",我们教学一贯注重"言传身教",先进的教学手段不应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板书、语言描绘、手势比划、模型展示、实物演示、师生情感交流等传统做法仍然是十分有效的,只有教师和多媒体两方面的优势都发挥出来,才能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
企图用屏幕来代替黑板的所有功能,缺乏板书、演算的做法,将会事与愿违的。黑板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交流知识、经验和体会一个不可缺少的地方,一个考虑多么完善的课件,也不可能完全适合每个班集体的教学需要,黑板的作用仍是极其重要的。
3.3灵活的交互教学,还真实感于课堂
要尽可能使多媒体教学中的内容富有真实感,不能过分地夸大或缩小,学生与机器交流,本身就缺乏一种真实性,如果我们的画面过于夸张、虚拟,那无疑是一种"雪上加霜",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科学失去信心和丧失科学能力。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是统一模式,教师要依据教学对象的变化不断改变教学方法、统筹全局,引导学生适时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课件应具备很强的交互功能,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程序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可控性还表现在教学内容、情节、速度能随意改变和设置参数,富有探索性和研究性。
3.4 适应个性化的教学
多媒体课件还应能适合开展个性化教学活动的需要,从而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重要矛盾。教育对象的发展往往是很不平衡性,个性化教学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慧和潜能,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
3.5 注重教育的主体性
篇4
1 .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学内容快速更新,紧跟科技发展步伐 。
2. 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方式形象生动,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使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交流增强,并且能够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
4. 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5. 多媒体教学对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再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多媒体 优势 信息 效率
正文:
实验心理学家特雷奇勒(Treicher)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其中一个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同时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综合了文、图、声、像等单媒体技术,并和计算机程序融合在一起形成超文本、超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它可以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一并显示。这说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多媒体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是必然的趋势。
教育部多次指出:把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首先要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进行普及和应用。1999年原教育部陈至立部长发表《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的演讲时就指出:信息技术在过去20年中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的方针是“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我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加快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各校纷纷兴建了一批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计算机房,把利用教育技术手段组织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从而极大地推动学校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改变了传统的“黑板加粉笔”、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现代化进程,提高了教学质量。
由此可见,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2. 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方式形象生动,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教师的责任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而后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共同提高。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思维训练,必须依靠学生独立思考的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品尝思考的甘苦,探索各类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进而逐步形成一定的能力。而一些晦涩难懂,抽象枯燥,在现实中难以说明的教学内容,在传统方法教学中,即使配以模型或挂图加以说明,因其只是一些静态的和死板的教学道具图形,
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讲解,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用多媒体手段教学,集声、象、字动态显示,图文并貌、形象生动,达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的良好效果,理解接受,让学生尤如亲历其中,得到体验,单纯的死记硬背上升为了理解应用,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和创新力。 3.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使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交流增强,并且能够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新颖活泼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将单纯的知识熟记、知识再现的教学方式转换为理解性的思维教学;师生交流,做到教学相长。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也就是说,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即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4. 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要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减少课堂学时,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加大自主获取的信息量成为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师要给学生传授丰富而广阔的知识,靠传统的教学方法,速度慢,范围窄,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充。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最大限度的传授知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现代教育面临的一个问题。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恰恰能够解决这一难题。多媒体教学,速度快,知识信息量大,但是多而不乱,广而不泛。给予学生丰富的,最新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5. 多媒体教学对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再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多媒体课件是数字化的教学材料,具有可以长久的保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或其他通讯手段广泛传播的特点,便于学生自学和教师交流。信息知识传递的手段和方式,对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教学中,许多优秀和有经验的教师耗费心血编写的教案,由于传播和保存不便,缺乏交流,随着岁月的流失而遗失,在某种意义上造成了知识和经验的浪费。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的智慧和经验都将在其制作的课件上得到充分的体现,课件以多媒体电子技术的方式记录了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和成果,这些课件的保存和应用将成为其教学生命的延续。当后继教师使用前人的课件时,可深切感受和体会他们深邃的思想、丰富的经验。后继的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发展和授课对象的要求,吸收经验,更新完善再利用。多媒体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全体教师在自己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
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在多媒体开发与教学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 2. 多媒体教学应用中易形成重机器,轻教师的弊端 3. 存在有部分教师对多媒体片面理解,把多媒体教学看成是简单的计算机投影放映,好像只要使用计算机投影就是多媒体教学。这样往往方便了自己讲解,并不有利于学生学习。我们认为,多媒体使用应有一定范围,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走进多媒体教学》 马建
篇5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语文的优势
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使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让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学得更多。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素质。也就是说,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学生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的环境中,忽略了传统教学手段中一些不必要的过程,节省了教师课堂大理板书的宝贵时间,使演示和呈现的速度加快。就能使教学内容、文字资料等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语文课借助录音、录像、幻灯等多媒体手段,延伸了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是一门语言的文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的表达方式,甚至是作者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的身世,不同的自存空间,不同的研究领域,向读者传达了他们各不相同的思想。所有这些原因都造成了读者对文学作品理解的困难。如在教学《出师表》一文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当时的历史环境知之甚少,胸怀报效之志的诸葛亮年龄渐长,而当时曹魏政权日益强大,恐“匡扶汉室”之夙愿难酬,愧对先主知遇之恩,因此“涕零”奋笔,出此名篇。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将当时三国鼎立局势图用幻灯的形式投放出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作品的写作背景,对文章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将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北伐的片断展示给大家,有助于同学们加深对诸葛亮忠心报国之志的认识;可以通过播放播音员课文录音,体味抑扬顿挫的魅力,体味作者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浓厚感情。
二、多媒体和语文新课程改革结合
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系统和能力训练体系,注重传授语法词汇知识,语言教材中收录的少量文字只是作为传授知识的范文,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一) 多媒体与语文课程结合的教学模式
1.教学内容问题化。根据语文学科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特点,由教师和学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价值的问题,并在网络上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内外的探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
2.教学过程探究化。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以及其它的网络资料,在获得基本知识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探究型。
3.教学活动网络化。在教学活动中,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强调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养成学生从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和习惯。
4.教学结果创新化,网络只是环境,探究只是手段,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由于上述的改革,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
(二) 多媒体与语文课程结合的表现形式有
1.课文精读:传统教学非常重视对课文的精读,在网络环境下同样不可忽视,因为精读可强化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在这种阅读中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深入思考,教师可提供相关资源供学生参考,可用心题当场进行阅读效果的检测,并进行即时评价。
2.主题性研读:主题式研读指的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按照点圆式信息传输路径阅读大量有关文本。这种阅读主题丰富灵活,信息容量大,外延宽,传输路径具有辐射性。教师可提供经整理的大量资源,学生可从网上获取相关资源,可在论坛交流心得。
3.选择性阅读:学习主体在网上快速阅读,然后根据需要选取最有用的文章或段落进行精读,这是一种由“面”及“点”的信息输入方式。选择性阅读的结果往往通过写作表现出来。
这一符合现代语文教学观的良好设想如何落到实处呢?我的设想是每学期指定一本名着进行精读,要求学生按周次循序渐进阅读,并作好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可以在教师个人主页分别建立了各部名着的研读网页。
如建立《三国演义》研读网页,内容可包括:《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全文,专家研究三国的论文,网上有关三国的精彩帖子,三国军事、文化、历史的相关资料,有关三国的壁纸、连环画、动画,相关网站的链接,还有供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的论坛。
又如建立《水浒传》研读网站,内容可包括:《水浒传》全文,《水浒传》电视剧本,大量研究水浒诸方面尤其是文学成就的论文,水浒连环画、年画、漫画,精选网友关于水浒诸方面的帖子,相关诗词、俗语、成语、歇后语,网上精彩水浒网站的链接,还有供学生交流的读书心得体会的水浒论坛。
篇6
一、 化静为动,激发学习兴趣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完全克服了这一缺陷,创设出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静止的文本可以按指定的轨迹运动,静态的图像可以像动画一样播放,色彩可以变化,速度可以控制。这样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变难为易,提高学习效率
计算机多媒体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认识的难度,变难为易。例如:在初中第一册《春》的教学中,我用PowerPoint制作了这样的课件:在一阵悦耳的笛声中,课题从不同的角度飘入背景为一片桃花的屏幕中,清屏后随着出现作者的头像与简介。随着头像与文字的逐渐隐去,屏幕上出现五幅小画,分别对应课文中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五幅小画可做按钮使用,用鼠标选择需要播放的段落。每段都可重复播放多次。这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增大了课堂的语文信息容量。
二、 寓教于乐,培养审美情趣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入一个有着丰富美学信息的学习情境中去,让学生在这里耳濡目染,主动探索美,发现美,感受美。
实践证明,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然而,在课件制作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还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教育手段与素质教育思想脱节,滥用甚至误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育技术的运用,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努力创造学习者可参与的环境。但有一些教师只是一味追求教育手段的先进,而忽略了教育思想的更新。另外,实施多媒体教学也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
误区二: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淡化甚至忽略了老师的主导地位
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接受新信息并最终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因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作为教师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不能只当“解说员”,而应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
误区三:以视听代替想象和朗读,以屏幕代替黑板与粉笔
篇7
1 语文课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语文课堂本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而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语文课的丰富多彩。但一线教师鉴于中高考的压力,更注重学科成绩。这也是学校、社会尤其是家长们的要求使然。于是有些语文教师为了教学实效(特别是中高考语文成绩)而不敢使用或很少使用多媒体教学。
其实大可不必受这种思想的束缚,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不会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是耍花架子,影响课堂效果。语文教师可以大胆使用多媒体教学,关键是要掌握好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适时适当使用文字影音资料,不以原件播放来代讲,精心制作课件而不是照搬照抄,慧眼取舍材料而不是饥不择食,这样做非但不会影响语文成绩,反而会有助于语文成绩的提高。特别是在资料拓展、佳作展示、题型分析、技法指导和习题演练时,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上更是能够突显其选择面大、质量高、省时高效的优势。比如作文课堂,材料展示、指导分析、素材拓展、佳作示范、错例示例,这些环节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高效完成。鲜活生动的语文课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2 教师应提高驾驭多媒体课堂的技能
语文学科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对语文教师驾驭多媒体课堂的技能提出要求。语文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时,除了掌握必要的搜素、下载、复制、粘贴、切割、编辑文字及影音资料的技能外,必须树立自己动手制作精品的意识。
首先,语文教师要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要留心生活,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喜好,不断积累各类教学资源,并且披沙拣金,逐步完善库存。
其次,语文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和优势,对掌握的多媒体教学资料裁剪、揣度、优化、锤炼,打造出适合自己课堂使用的凝结着自己智慧和心血的课件或素材的精品。
再次,课堂设置应具有创新性、丰实性、可操作性,没有生成、没有拓展、没有容量的课堂是单薄的、遗憾的、不合格的课堂。抓住主题,创设情境氛围,调动学生情感体验,思路清晰,衔接自然,环节紧凑。
最后,语文教师应针对多媒体教学的突发事件如突然停电、链接失效、机器故障等有所准备,面对突发事件,要仍旧能够从容有序地使教学继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经验和知识容量上都有所储备。
3 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热情
语文课堂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作为教学的受众,学生在课堂上的接收效果决定着教学的效果,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接受教学内容,促进学习成绩、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也是广大语文教师的期盼所在。语文课堂上故事情境、形象情境、问题情境、文学情境、想象情境等大都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创设,在所有的情境中,当思维方式、思考角度、问题表现形式有独特创新的时候,学生往往会被开拓出的问题情境所吸引,产生学习动力。许多出人意料的视听情景非常有诱惑力,能够激发出学生求知探寻的热情。于是学生的思考参与热情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主体的积极参与是语文课堂实效性的有力保证。
篇8
一、班级开展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直观性。运用多媒体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提供丰富的、真实的背景资料。例如,在教学《颐和园的廊与画》时,学生对颐和园的了解并不多,光靠老师的讲解和枯燥的文字,学生毫无兴趣,但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通过动画、视频、图片、声音的演示,加上教师趣味的讲解,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学到知识,在视觉上得到了较大的满足,能很好地感悟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激励性。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如在学习古诗《敕勒歌》时,开始学生以为这首诗平白如话,没什么意思。但是当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效果又大不相同。一开始,在屏幕上出现一些静止的画面,分别对应诗中描绘的天山、草原、牛羊,学生看后基本上没有什么应声。这时,老师引导学生:诗中描绘的天山、草原、牛羊都是什么颜色?哪些风景是这幅草原画面的主体形象?它们各占多大的比例?你以为在这些图画中还应加点什么?马上,学生活跃起来,张开他们想象的翅膀,来形容他们“看”到的草原景象:在无垠的蓝天下有一片辽阔葱郁的草原,在和风吹拂下,丰茂的草木俯垂摇荡,绿波此起彼伏,正在吃草的白色羊群时隐时现。而那草原与蓝天之间镶着的紫色远山,又勾画出了天高地广的恢宏景象。接着屏幕上出现了与同学们想象同等的有关草原景致的录像,使他们真正看到了雄浑豪迈的北国草原,从而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诗的意境美。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想象,牛羊是这幅草原图画的主体形象,是绿色锦缎上托出的明珠,是画中的诗。优美的是,作者不是把这个主体形象枯燥地画在那里,也不是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而是直到着末才时隐时现:风吹草低,现出了牛羊。言外之意,风吹草起,又隐没了牛羊。那么,草原深处还有几多牛羊,还有几多美的事物,那放牧牛羊的人,是鹤发苍苍的老人,是灵活生动的女士,照旧踏着农歌回去的小伙子?……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倘佯神游于这个辽阔的审美空间,恣意地领略这首诗的神韵妙境,充实地品味这“诗中有画”的美景。
3.动态性。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内容,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如《敕勒川》教学中,利用动画效果展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草原的肥沃,牛羊的肥壮,这一动态的美与静态的蓝天、白云又是多么的协调,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4.大信息量、大容量性。多媒体课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感觉器官来接受课堂信息。因为多媒体教学可以展示图象或视频,通过多媒体我们可以将平时或以往搜集的相片资料,在讲课时需要放映给学生,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相片所需部分的大小,全景及局部特写。如在讲《莫高窟》这课时,敦煌的塑像大小不一,最大的佛像有九层楼那么高,最小的菩萨还没有一个手掌大。学生对物体的大小概念还不是很清晰,我们可以查询莫高窟塑像的一些资料,搜集图片,把图片展现给学生看,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塑像的大小不一,体会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感悟祖国文化的璀璨及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图片反映的资料真实,色彩逼真,同学更容易感受到。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局限性
1.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
多媒体体缺乏人格教育。多媒体是物,而它所面对的对象是人,无法在感情上进行沟通,更不能由学生表情去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也不能针对对全体学生而因材施教。没有与学生接触,一味地传授知识、提供大量信息忽略品德修养和价格塑造。其次,教师忙着操作,很多时候就无暇顾及到与学生交流。这样的话,老师既不能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也不能照顾到学生感受,整个课堂很容易变成一个满堂灌的教学。这样的话就更别说启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也容易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实践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构建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并最终完成进行意义建构的手段,而不应该变成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课件“统治”课堂,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
2.喧宾夺主,图文脱节,干扰学生视听,分散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助于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直观性,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若教师一味追求新奇、刺激,迎合学生好新鲜的口味,将插图弄得过分夸张、变形,在不该插图的地方插了图,或者插上与授课内容毫不相干的图片,纯粹只是为了点缀画面,求得所谓的美化效果;课堂上播的音乐不经过严格的挑选,与教学内容不融洽和谐。这样就势必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3.教师在技术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忽视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制作课件需要有充足的资料,因而制作课件往往会花去很多时间,有的老师甚至一味地花时间在课件制作上,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备课,他们错误地认为制作课件的过程便是备课的过程。有的教师为了表现艺术美感,在课件中使用了大量的音乐,更有老师在学生思考问题时还配以背景音乐,把课堂当影院进行影视欣赏了。加上现在网络便利,许多教师在网上就可以找到很多的教学课件,结果干脆连备课也省略,上课之前只是看一下这些下载的课件,考虑好课堂上怎么去展示这些课件。这样一来,忽视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4.以视听代替朗读,违背了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
篇9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中学数学
随着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如何切实提高中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一直是摆在每一位中学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转化的过程,是通过对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使学生接受信息、获取信息的过程,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上采用单一的讲授方式,学生只是通过听觉来获得新知,视觉方面知识的获取仅限于书本或黑板所显示的静态内容。相比之下,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影并茂,可以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刺激学生,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具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化静为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由于具有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可以把静态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选择和运用多媒体,使静态的教学内容变成动态的画面,再配以鲜艳的色彩、和谐的音乐,使枯燥而又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而又具体,使教学内容富有感染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授《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这节内容时,教师先运用多媒体将两个圆的相对运动在屏幕上动态地展现出来,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两个圆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变化,然后让学生归纳总结出两个圆之间的五种基本位置关系,以及各种位置关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知。这样就使静态的“两圆之间的位置关系”动态化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性和精确性的自然科学。数学学科的这些特点使其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无形中为数学的教学增添了许多的难点,也给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多媒体教学由于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可以把数学教学中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从而突破由于内容抽象等原因造成的难点,使学生易于感知和理解。同时,可根据教学目的,把重点的知识用特殊的效果标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重点把握。
如在讲授立体几何时,由于空间想象力的限制,很多学生常常弄不清几何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结构。如果我们把这些复杂的图形结构及图形的生成过程用三维动画惟妙惟肖地演示出来,就可以使学生突破由于空间想象力不足而造成的难点,从而正确把握图形的结构,深入理解和掌握几何知识。
(3)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思维
由于计算机操作的灵活性,多媒体教学可以方便地创设、改变和探索某种教学情境。在这种情境下,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和实际操作,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一个数学问题往往包含着多个层面的内容,我们可以把这些内容逐个分解开来,用一种或几种多媒体组合工具按照一定的规则合理地组合成一个课件,在多媒体平台上创设出一个问题情境。在这种情境下,教师或学生通过对各个元素进行操作、控制,变换各种情境,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分析,从中发现规律,探究问题本质。
如在讲授“相交弦定理”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来引导学生发掘这个定理。先让学生在几何画板中画出圆O的两条相交弦AB和CD,且交于圆内一点P,通过计算可以得出PA・PB=PC・PD,即“相交弦定理”。然后用鼠标拖动任意一点来改变PA、PB、PC、PD及圆的半径的长度,这时学生会发现虽然各条线段的长度改变了,但PA・PB始终等于PC・PD,这样就再次验证了“相交弦定理”。这时我们还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探索,让AB、CD交于圆外一点,从而得出“割线定理”,让A、B两点重合,使PA成为圆的一条切线,又可得出“切割线定理”,让C、D两点重合,得出“切线长定理”。所有这些都是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和研究下得出的结论。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不仅系统地掌握了知识,而且发展了创新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4)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志曾多次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创新能力的培养在21世纪人才培养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由于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和计算机之间的交互操作,探求知识、运用知识。这样就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刺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长期坚持,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在函数性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计算机独立地对解析式的变量进行多次赋值,计算机可以对不同的赋值生成函数图像上的若干点,进而描绘出函数的图象。学生通过对函数图像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得出关于函数性质的猜想,进而证明,得出结论。还可以通过对不同函数的图像进行对比,了解函数之间的关系。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像做有趣的理化实验一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不断创新的能力。
(5) 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数学是一门“既真又美”的科学,这是众多数学家从自己的科学研究实践中深切感受到的。正如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所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上的美。”可见,数学不仅给人以真知,而且给人以美的感受和力量。数学的美主要表现为和谐美、简洁美和奇异美。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数学的美在计算机上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这也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掘和揭示数学中蕴含的美学,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创造了条件。
如利用几何画板显示随着参数的变化,单叶玫瑰曲线和双叶玫瑰曲线的变化规律,可以使学生欣赏到数学的奇与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6) 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形成人的健全性格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不仅可以完成班级集体授课,而且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学生可以直接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要求选择学习内容,这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有众多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中学数学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和运用多媒体,使之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起到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篇10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优势;提高效果
我们学校在最近二年已全面实施“班班通”工程,即校园内实现网络教学,各班级全部配置了电脑,显示屏等,完全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功能。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实施,其方便与好处也极其鲜明和显而易见,其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方面的所起的作用已无可置疑。其优势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形式新颖,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长时间的传统教学模式曾一统天下,使中国教学模式前后于西方几十甚至更多年。学生也对这样的教法产生厌倦和麻木,教学与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而多媒体技术的推广与运用,无疑给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当然,这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结果和国家教育理念转变的体现,多媒体较传统教学以其丰富的表观力、强大的交互性深深地吸引着学生。由于学生生活在电脑世界里,平时在家看惯甚至于用惯了电脑,对离开电脑会不适应,而学校教学用电脑却相对还是新生事物他们充满好奇,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地大为提高。
我在教《竹影》这一课时,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我首先展示几十篇有关竹子的图片和有关竹子的园林景致,直观地展示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纷纷赞叹与感慨。这样,一下子就把他们的心拉到了对课文的学习上。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凡是有关的描写,能通过形象直观展示的,我都会配合课文加以展示,并让学生看看画面,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加以描绘,有的学生甚至看着画面把作者的原文给背下来了,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在教《现代诗二首》时,我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加以渲染。首先通过相关内容的画面引出原文来,接下来又播放了网络配音、配画面朗读,其情其境其声之美深深打动了所有学生,不少学生沉浸、陶醉在这无与伦比的美的享受之中,学生的心情随着文章的感情起伏而起起落落。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可想而知了,几乎一遍课文朗读听下来,内容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不仅理解了,甚至于又联想到很多,得到升华了,待老师去分析课文时,学生已能深深地了解并能很好地配合,课文掌握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同时,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最大限度地被发挥出来,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二、形象生动,能增进学生的理解能力
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生疏为可感,化抽象为形象。它能将静止的、抽像的文字内容变成生动形像的、音像结合的复合载体,将老师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原理,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规律、直观形像地揭示出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比如在讲《故宫博物院》时,对于未曾到过实地的人来说,并不是能很容易就理解,即便看得懂也几乎还是说不出所以然来。当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以后,形像感油然而生,学生仿佛在画中游,自然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不再多述。
三、内容丰富,提高课堂效率
目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在我校普遍推广开来,几乎人人会使用多媒体教学,人人会制作课件,这就为广大教师开展现代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对于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关键性作用。首先,利用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资料,可以方便教师备课,教师足不出户就能查阅各种资料,欣赏名家教案,使备课质量和效率都大为提高。其次,可有效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既提高了教学效果,又节约了教学时间,第二,利用多媒体方便灵活的特点,可以使过程安排紧凑有序,有效利用有效的教学时间,增大教学的信息含量。第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趣味性,提高学生积极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思想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优化朗读训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