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9: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特征;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6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5-0085-04
收稿日期:2008-12-25
一、基本特征分析
(一)经营动因
关于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问题,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分析。日本学者小岛清(K,Kojima)认为,企业的跨国经营动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自然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生产要素导向型。英国学者邓宁(J,H,Dunning)通过调查总结,将影响企业跨国经营的决定因素分为五种要素:市场因素、贸易壁垒、成本因素、投资气候及总体条件,并认为市场因素中市场的规模和增长速度是最重要的变量。邓宁把企业跨国经营动机分为四种类型,即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效率导向型和战略资产导向型,并指出前两种类型是企业初始对外直接投资的两个基本动机,后两种类型则是现有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主要方式,目的在于促进公司区域化或全球化战略一体化。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课题组对中国企业500强(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49家,民营企业92家)国际化驱动因素的企业类型分布特征的研究中发现,“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将“市场寻求”作为其最重要的驱动因素,而民营企业将“掌握技术和管理技能”和“获取外国市场信息”分列第一和第二位,而“市场寻求”是第三位重要的驱动因素,说明民营企业是典型的资源获取型的。而另一项对中国468家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状况所作的实证研究(李朝明,2006)显示,企业海外经营的动机(按照重要性评价)排在第一和第二位的是“拓展海外市场的需要”和“获得海外市场信息”,“获得较高的利润”排第三位,“积累跨国经营的经验,培养国际化人才”和“获得先进技术”同排第四、第五位,也是重要的海外经营的动因。综合这两项调研可以发现,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基本动机主要表现为获取资源和拓展市场,这反映了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实践起步晚,整体竞争力不强,利用国际市场的程度和能力有限的现实。
(二)竞争优势
1,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比较。以海默、弗农、邓宁等为代表的传统跨国公司理论主要是以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的,认为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企业对市场的垄断、产品差异、高科技和大规模投资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等,而发展中国家并不具备上述优势。但现实中,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开始了跨国经营的实践,这些企业开始并没有技术和生产上的垄断优势等条件,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由此,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问题。威尔斯(Louis T,Wells)认为,小规模制造技术是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最重要的竞争优势,这种技术具有十分独特的性质,是投资企业母国市场环境的反映。威尔斯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特点是大多数制成品的市场规模很小,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只有使技术适合于小规模制造,才能增加利润,这些企业一般在开始时总是使用从工业国引进的技术,然后逐渐改造使之适合于当地市场。而企业为了适应小规模市场而发展的技术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劳动密集(王林生、范黎波,2003)。与威尔斯相比,拉奥(sanjaya Lall)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强调了技术引进的再生过程(消化、改进、创新和开发),正式这种创新活动,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竞争优势。拉奥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不仅能够简单地模仿先进技术,而且能够对外国技术的局部环节进行大幅度改进,以适应当地市场的需要。这种技术地方化的过程,是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具有了竞争优势。即使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特征表现为规模小、使用标准化和劳动密集型技术,但这种技术的形成都包含着企业独特的创新活动(吴先明,2003)。就整体而言,除少数大企业之外,我国的民营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低成本制造的竞争优势。这个竞争优势来源于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相比。我国民营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民营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工资水平以及民营企业用于产品营销的支出等方面都普遍较低的事实。二是掌握适应技术的竞争优势。适应技术虽然不是最先进的技术,但由于该技术较好地体现了劳动密集、生产灵活、小批量和当地化等特点,显示出明显的竞争优势。
2,与国内国有跨国企业比较。我国的国有跨国企业大部分曾经或仍然是行业的垄断者,其规模和实力比民营企业大得多。这些公司在国内市场占据垄断地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自主研发和资本运作能力。与国有跨国企业相比,我国的民营跨国企业在国际化发展的历史、技术、规模及实力等方面都难以相比,但他们也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具体表现在:一是竞争性成长环境的塑造。我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经历了一个从“限制性的政策环境”(1978-1998)阶段到“逐步改善的政策环境”阶段(1999-)的发展过程,从一开始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样的成长环境锻造了我国民营企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上都具有较强的生存和适应能力。二是制度绩效的优势。简言之,民营企业产权明晰的特点决定它的经营自以及灵活机制的优势,并进而形成了其效率优势。有的学者(欧阳蛲,2007)认为,民营企业的根本优势就是其机制优势,这是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其他优势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民营企业的机制优势。就是自主经营和发展,即在生产、营销和发展方面都具有自主性,享有自。这种自主性决定了其必然走出国门、积极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开展跨国经营。从民营企业的经营驱动的方式上看,它拥有自主驱动、创造驱动和风险驱动等特征。在一项对民营企业500家和中国企业500强竞争性行业经营效率的比较研究中显示,民营企业500家的经营效率明显高于中国企业500强。中国企业500强的销售利润率为民营企业500家的70.1%;资产利润率为52.3%;总资产周转率为74.4%;人均营业收入为67.2%;人均利润为47.3%。目前,在“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竞争格局中,参与国际竞争,开展跨国经营,已经成为我国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事实上,以联想、万向、华为等为代表的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理念和实践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国民营企业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潮流中的一股生力军并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竞争劣势
由于我国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起步较晚(从1998年原外经贸部首次赋予私营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算起只有1O多年的时间),再加上原有的各方面基础比较薄弱,在民营企业日益国际化的今天,竞争劣势日益显现,面临很大的挑战。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缺乏”:即缺乏世界性品牌、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和缺乏国际经营经验。应该说对我国国有跨国企业而言,这些问题同样是存在的,只不过相比而言,民营企业存在的此类问题会更加突出和明显。一是缺乏世界品牌。我国民营企业目前缺乏在国际市场有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品牌,自有品牌的附加价值不高,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不高。美国《商业周刊》杂志评选出的2007年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世界品牌中,其中排名第一的可口可乐品牌资产价值为653.24亿美元,而同年北京名牌资产评限公司评出的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中,排在首位的我国民营企业的领头羊海尔786亿元(约合104.8亿美元),只有世界名牌可口可乐的1/6,而TCL(53.5亿美元)、美的(50.4亿美元)等这些国内知名民营品牌与世界名牌相比,差距更是明显。而在美国《商业周刊》杂志与国际品牌集团共同的2008年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家品牌榜中显示,美国企业超过半数以上,日、德、法等国也有数家企业上榜,而中国企业的品牌价值并未得到调研机构的认可,无一上榜。二是缺乏自主核心技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2006年对我国767家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研显示,在对企业“主导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中,有378家企业填写的为原始性创新,占企业总数的49%:有299家企业填写的为引进、模仿再创新,占39%;有65家填写的是集成创新,占8%;填写其他创新模式的为25家,占3%。刘迎秋(2006)等人的研究认为,原始创新倾向明显表明多数民营企业更重视原创技术的发明和发现。而引进模仿再创新所占比重也很大,则较为真实地反映了现阶段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现状,即真正的原创和集成创新还面临众多内在基础和外部条件的限制。至于集成创新模式在样本企业创新模式中所占比重较小,可能与中国民营企业整体技术实力较低直接相关。三是缺乏国际经营经验。2006年全国工商联等单位对我国2688家上规模民营企业的调研数据显示,“经营人才缺乏、经验不足和不了解海外投资环境成为影响民营企业海外拓展的主要问题。”而2008年由汇丰银行委托复旦大学对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约1000家民营企业的调查也发现,“缺乏对海外市场的认知和海外运作的相关经验成为内地民营企业走向海外的主要挑战”,而激烈的市场竞争、管理人才的缺乏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也成为制约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海外拓展
我国民营企业日益重视海外市场的开拓,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民营企业的海外市场分布已经基本遍及全球,并呈现出一定的行业特征:制造业企业的市场范围基本遍及全球;农林牧渔业以亚太市场为主,欧美及澳洲市场也有拓展;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主要海外市场是西亚和东南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主要在欧洲和东南亚等地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建筑业也已经打开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总体而言,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仍然处在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路径是典型的渐进式发展,表现在地理扩张上,大多为从我国周边国家开始,以发展中国家市场为主;二是我国民营跨国企业的规模比较小。即使是对上规模民营企业而言,投资额也多数在1000万元以下,海外雇员多为500人以下。三是经营方式上多以贸易方式为主,扩大出口为主导战略。并逐步尝试其他的拓展方式。在此以我国民营企业较为发达和有代表性的温州为例,鲁桐(2003)对112家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情况的调研表明,90%以上的企业选择贸易方式进入海外市场目标。在112家企业中,有18家企业处于前出口的准备阶段,占企业总数的16%;有19家企业处于实验性出口阶段,占17%;有70家处于积极出口阶段,占63%。周朝霞(2008)对温州115家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状况进行的调研显示,绝大部分的民营企业仍然是以贴牌生产、出口及自营出口的方式进行国际化经营,进行海外技术合作或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的企业有27家,占23%,建立海外生产企业的有19家,占17%。而以企业国际化蛛网模型指标(该模型包括跨国经营方式、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组织结构、人事管理及跨国化指数等六个指标,每个指标的最高分值是5.0)对温州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除了财务管理一项指标较高外,其他五项指标的得分都比较低。说明即使在民营企业发展较快、走向国际市场较早的温州,其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总体上还是处于较低层次的。
二、结论与建议
(一)对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基本判断
国际化经营步伐不断加大是中国民营企业近年来的重要发展特征。但总体而言,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实践的过程不长。绝大部分的企业为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品牌以及人才等方面的水平还比较低,从而充分发挥其现有的低成本、低价格优势和产权明晰、决策灵活的体制优势,以扩大出口为主导战略,最大限度地规避海外经营的风险,应该是我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现阶段的合适选择。对于少数已经以其技术、品牌和营销等赢得了海外市场的较大规模的民营企业而言,应当进一步以技术的或投资的等更高层次的方式拓展国际市场。
(二)培育民营企业国际化的新竞争优势
从发展上看,随着国际竞争方式的变化,非价格竞争因素的加强,我国民营企业的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将不断递减;而且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相比,我国民营企业并没有企业决策和经营的体制优势或效率优势,从而,不断培植自身新的竞争优势或核心竞争力是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日益紧迫的课题。民营企业新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人才的储备、技术的创新和品牌的提升。这里最关键的因素是民营企业如何吸引和留住具有国际眼光、掌握先进技术(管理的和技术的)和通晓国际惯例高层次人才。实际上,逐步发展的我国民营(高)科技型企业将成为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中最具竞争力的力量。
篇2
十几年前,入世为中国企业打开了通向海外市场的大门。最初,一些公司用较为原始的方法进行海外市场的公关:把能请到的海外运营商请到中国,不惜重金让对方了解自己企业的情况。这种情况后来发生了改变。2003年1月,美国思科公司在美国中国华为公司及华为美国分公司侵犯其专利权。恰恰在那一年,华为公司的海外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亿美元。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说是思科公司的诉讼帮了华为公司进军国际市场的大忙。
思科公司没想到,它大张旗鼓地华为公司,恰恰成了华为公司的活广告。许多之前不认识华为公司的运营商都开始与华为公司谈判商业事务。因为业界都明白,知识产权诉讼的背后就是商业利益的博弈,华为公司产品的优异品质与成本优势才是让思科公司发起专利侵权诉讼的真正动因。
有业界人士认为,专利诉讼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阵痛,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必修课。事实上,这种说法的含义是,只有当你成长到对国际市场竞争对手具有足够威胁性时,跨国公司和行业巨头才会有兴趣找你专利上的麻烦。
实际上,对一些被告来说,知识产权的价值只有在诉讼中才可能被真正发现。即使像微软公司这样的大企业,也是在吃了专利大亏后才在专利申请上突飞猛进。20世纪90年代,很多公司频繁登门骚扰微软,声称其专利被微软侵权,要求微软公司缴纳专利使用费。可当微软公司盘点自己有哪些专利可以反击这些公司,以进行专利交叉许可,不至于缴纳过多费用时,却发现自己几乎什么都没有。所以,每当有这样的公司“来找茬”,微软公司就要付钱,少则5000美元,多则达1亿美元。因此,吃过亏的微软公司“知耻而后勇”,发奋图强,囤积专利,近年来几乎以每年3000余件专利申请的速度在增长,如今拥有的专利已经超过2万件,竞争能力更是有目共睹,成为拥有专利最多的行业巨头之一。
篇3
关键词:品牌;全球化;传播策略;联想
中国名牌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市场占有份额较大,拥有较高的品牌价值。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名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远不及同行业的国际大牌,如国内啤酒行业第一品牌青岛啤酒完全无法和世界大牌喜力啤酒同台竞技。所以,品牌竞争力是企业在国际市场决战中最为需要的能力,品牌的全球化传播成为中国名牌进军国际市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莱维・多尔(Ravi Dhar)博士谈到中国品牌的发展时表示:“很多中国品牌希望加快全球化步伐,然而全球化要求管理者具备国际化的思维方式,国际化的工作团队,以及理解国际文化的市场营销,这三个要素显然也是中国企业欠缺的。”鉴于此,本文将以联想集团品牌发展历程为例,分析总结中国名牌全球化发展策略,从品牌定位、全媒体传播、关系营销、文化传播等多角度思考中国名牌发展的未来之路。
一、中国名牌全球化传播的重要性
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传播、产品销售日益全球化而全球消费者日益细分化、小众化的时代,品牌成为营销丛林中指引方向的呢喃精灵,带着消费者从众多品牌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品牌的作用在今天显得更加突出,它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建立品牌忠诚度、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保证。但是,我国很多知名品牌凭借国内积累的较高知名度准备进军国际市场时才发现存在品牌无法注册、品牌形象不鲜明、本土化传播失利等诸多问题,而合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也成为品牌全球化发展的前提。
以联想为例,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的联想集团以“联想”为品牌名称,采用英文Legend作为自己的标志。在其吹响了中国企业进军海外的号角时,发现“Legend”这个名字在欧洲几乎所有国家都被注册了,注册范围涵盖计算机、食品、汽车等各个领域。联想不得不将自己沿用多年的品牌标识进行全新构建。这对于一个在国内外已经颇具知名度的企业来说是非常大的损失,但是只有经过涅重生的凤凰才具有百折不挠、一飞冲天的神奇。2004年4月1日,联想集团的英文名称由“Legend”改为现在的“Lenovo”。“Lenovo”是个混成词,“Le”来自“Legend”,“novo”是一个假的拉丁语词,从“新的(nova)”而来。整个单词寓意为“创新的联想”。打江山时需要缔造“传奇”,想基业常青则要不断“创新”,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对品牌标识更迭过程中标识含义的转换特别满意。联想的确迎来了走出国门全球化发展的春天。联想在2005年5月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这标志着新联想将成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先者服务于世界各地的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
从联想的品牌转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品牌对于一个企业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具有全球化发展需要的企业通过品牌的有效传播,可以使品牌为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公众所认知,使品牌得以迅速发展。同时,品牌的有效传播还可以实现品牌与目标市场的有效对接,为品牌及产品进占市场、拓展市场奠定宣传基础。
二、中国名牌的全球化传播策略
品牌传播全球化是指企业以全球市场为目标,其广告策略、表现方式、品牌个性形象等都采用统一化策略,通过品牌形象国际化元素的融入,获取公众认同和支持的策略。利用品牌传播全球化策略可以降低营销成本;有利于向世界各地的消费者传播强势的品牌概念,形成大范围的感染力;有利于树立统一的全球化形象。例如,2005年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新联想集团全球总部设立在纽约,主要运营中心设立在北京和罗利(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实施海外投资战略快速占领市场两年后,联想已在全球60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建立了遍及全球160个国家的销售网络。联想不仅在产品、营销网络等方面实现了国际化,还在股权结构、融资渠道等方面实现了国际化。从联想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提炼出中国名牌进行全球化传播的策略。
第一,品牌联动策略。当自有品牌在国际市场知名度不高时,可利用收购等方式实现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嫁接,借国外知名品牌所形成的知名度、美誉度,在全球范围提升自有品牌的传播效果。当然,采用品牌联动策略一定要保证所依附的品牌具有较好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国际市场上具备品牌号召力。在保持联动品牌声誉的同时还应配合多种营销手段,尽快实现自有品牌的成长,防止给他人作嫁衣的现象出现。联想在国外知名度比较低,而IBM的THINK品牌在全球享有极高知名度,所以联想借助IBM品牌开创国际市场,在海外市场推出LENOVO THINKPAD的品牌战略,借助IBM THINKPAD积累的品牌美誉度,提升LENOVO的品牌知名度,逐渐淡化IBM的品牌商标,在全球范围构建LENOVO在PC市场中的显赫地位。
第二,国际化平台推广策略。中国名牌要在国际上构建自己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就要选择国际化传播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品牌要想达到全球化传播效果,就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寻求全球化的传播平台进行品牌信息的刊布,尽量规避全球化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世界级的体育赛事是品牌推广的首选传播平台。当然,在众多世界级的体育赛事中,奥运会的分量是最重的,奥运会的顶级赞助商,如可口可乐、阿迪达斯、三星等都是世界顶级品牌。独家性和排他性是奥运顶级赞助商计划的最大含金量所在,和世界一流品牌并驾齐驱,也说明了自己在本领域舍我其谁的王者地位。联想就曾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顶级赞助商跻身于北京奥运会11家顶级赞助商之列,加之联想在其他体育赛事上推出的一系列营销活动,联想全球化品牌形象逐渐确立起来。
第三,产品生命周期再定位。为品牌注入生机,延长产品生命周期,进行目标受众定位更新。很多大品牌之所以能走向全球,都在本国积累了多年品牌推广经验。而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很多知名品牌都已经进入产品成熟期,此时的广告策略也多采用以维持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为主的形象广告,缺乏锐力和进取性。所以,要想进行全球化传播,必须要给产品规划新的品牌形象,在原有基础上注入活力和斗志,精心策划品牌形象定位及目标受众定位并借助有效的传播方式提高品牌传播到达率。联想集团2010年上半年了全新的全球品牌传播策略,包括新的logo、宣传语等。新标语lenovo:for those who do(为了行动派)传达了“我们不仅仅制造机器,我们更是为了让有灵感以及肯实干的思想家们成就大事”的潜台词,不仅承接了联想以往广告语中关于“想”的核心理念,同时又重点推出了“做”这样一个更具锐力的概念,体现了联想全球化发展的雄心壮志,增加了联想品牌的鲜活生命力。同时,联想将年轻人作为自己的品牌推广目标受众,在广告中对产品的体验性及功能性的强调程度大于产品本身的性能,充分挖掘青年人思行合一、注重生活体验的特征。此外,联想利用twitter、facebook等新媒体社交平台构建自己的全球化品牌形象,借助《变形金刚》等好莱坞大片的电影植入和目标受众实现对接,很好地构建了自己的品牌全球化传播社交平台。
三、中国名牌走向世界的发展思路
联想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全球化品牌传播的成功要义之一就是要进一步细分行业市场,将巩固成熟行业与突破新型行业相结合。同时,要从产品、方案、服务等方面建立全方位的企业级业务的竞争力,更要以客户应用为中心,跟上游供应商、渠道伙伴建立完备的生态系统。在全球化时代,进行跨文化的品牌传播活动,不但要构建具有最广泛的共通意义空间的全球化品牌识别系统,而且在推广市场要结合当地文化、风俗、价值观,利用当地的文化象征和语言,进行品牌推广的本土化。同时,要赋予品牌更强的活力和更为持久的生命力。中国名牌走向世界的未来发展契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第一,品牌定位找准未来发展的基点与方向。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定位理论在今天仍然对企业品牌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品牌全球化发展就是要找到目标消费者的共性与特性,决定品牌是国际化还是多元化,在详细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品牌再定位。品牌定位的实质就是进行市场细分、确定品牌形象、树立品牌个性的过程。在国际舞台上寻找国际化的理念,注入产品品牌内涵,直抵目标消费者内心需求,占据有利营销传播地势是全球化品牌传播的关键一步。
第二,全媒体推广,选择与品牌定位相吻合的传播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力。在信息时代,有人关注就意味着有商机、有市场。所以,进行全球化品牌传播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全媒体平台,形成电媒与纸媒、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大众媒体与自媒体相结合的立体传播网络。同时在twitter、facebook、微博、微信等新兴社交媒体平台上构建品牌与目标消费者的关系营销网络,使企业走上品牌形象构建的信息坦途。
第三,开展关系营销,发挥公关优势,集聚勇担社会责任的品牌正能量。在产品同质化时期,产品功能性广告已经让位于品牌形象广告。而在充满信任危机的社会环境中,商业广告又逊色于公益广告和公益活动。关系营销所倡导的全方位关系构建是通过与目标消费者、社区、企业上下游之间的多向沟通来塑造品牌的形象。所以,全球化品牌传播要注重利用关系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使企业成为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正能量的传递者,形成公共关系传播与新闻报道相结合的多级传播形态,从而在全球范围打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第四,借力文化传播,构建蕴含企业文化的品牌传播体系。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全球化品牌传播一定要注重文化传播的力量,寻找人类亘古不变的核心文化元素,将之应用在品牌文化传播之中,和全球范围的目标消费者建构共通的意义空间,引发共鸣,从而完成品牌文化植入。就如同“苹果”品牌的全球化发展一样,让产品在为目标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同时更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文化认同空间及品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罗杰・凯林,史蒂文・哈特利.市场营销(插图第九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2]刘晓英.金融企业的品牌传播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09(05).
篇4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otivation and the link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in commercial banks, and analyzed the strategies from the angle of marketing.
关键词: 商业银行;国际化;营销策略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internationalization;marketing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130-02
0 引言
国际化营销的市场环境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复杂性,其趋势是难以预测和把握的。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国际化意味着其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更高,由于其伴随的高风险性,随之而来的机遇与利益也会比普通市场更大。
1 对国际化营销的认识
国际化营销是本土化营销在空间上的延伸与扩展,是企业从事跨越国界的,或在国外进行的经营销售活动。著名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曾经指出,“国际化营销是指对商品和劳务流入一个以上国家的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过程进行计划,定价,促销和引导,以便获取利润的活动。”为更好地认识商业银行国际化营销,需要将“国际贸易”与其对比认识:其一,国际化营销与国际贸易的经营主体不同;其二,国际化营销与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不同;其三,国际化营销与国际贸易的经营内容不同;其四,评估国际化营销与国际贸易效益的信息来源不同。但也应看到,二者都是以获取利润为最终目标,所从事的活动都是跨越国界的;都是在商品与劳务上互通有无;二者都面临着同样的环境因素。
2 商业银行开展国际化营销的动因分析
第一,寻求高额利润,扩大市场份额。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产品的销售竞争变得越发激烈,导致部分银行利润额逐渐下降,为谋求生存与发展,就会考虑一些竞争不激烈的国外市场进行产品销售活动。
第二,国际市场的吸引力。由于国际市场存在着潜在需求,商业银行可以获得更多的获利机会,这种极强的吸引力诱惑着大量商业银行从事国际化营销活动。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无论从地理上,时间上还是文化上,各国之间的距离都大大缩短了,这就使得商业银行走向国际市场更加容易,更加便捷,国际化营销突破了时空限制,对于银行来说,捕捉国际市场信息变得越来越快捷准确。
第四,提高商业银行的层次。任何一家商业银行,如果能够进入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就意味着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和层次。因此许多商业银行为了能够跻身于国际市场上得到锻炼,以提高自身水平与层次,便积极开展国际化营销活动。
第五,一些微观动因,诸如增进银行产品销售量,降低单位成本,获取外汇资源等也促使商业银行从事国际化营销。
3 商业银行国际化营销中的环节研究
3.1 环境分析与调研是商业银行国际化营销中的基本环节 国际营销环境分析是开展国际化营销的起点和基础,要决定是否进入国际市场,或进入哪一国市场,商业银行必须对各个国家不同的营销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只有熟悉并了解准备开展营销的环境,才能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制订自己的营销策略时,所面对的是不同于本国的环境,主要包括经济、文化、政治、法律等四个方面的环境。商业银行作为一类特殊的金融企业,不仅要面对这种环境,而且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去适应这一复杂的环境,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同样,对于商业银行市场调研来说,也不同程度地包括着环境的分析。商业银行开展国际化营销活动,另一项最基本的前期工作就是对国际市场的调查研究,在当今的国际市场上,任何一家企业要想开展营销活动,都不能缺少市场信息这一重要因素,而市场调研恰恰是获取市场信息的重要手段。
3.2 国际市场细分与产品定位是商业银行国际化营销中的关键环节 一家商业银行只能在细分市场里考虑自己的产品与服务特性,自身的资源与能力,竞争行的状况之后,决定在某个细分市场展开竞争,被选中的细分市场就是目标市场,选定目标市场后,商业银行就可以同竞争对手展开竞争。作为商业银行来说,对国际市场进行细分,有着很大的作用:其一,可以让商业银行明确地认识各个细分市场的需求状况,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营销活动;其二,可以让商业银行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投入到目标市场,获得局部的优势来参与国际化竞争;其三,有利于商业银行的营销人员观察和收集针对性的细分市场信息,及时掌握细分市场的需求情况,及时根据细分市场的变化情况调整营销策略;其四,可以让商业银行更加精确地掌握市场容量及潜量,合理地对各个子市场分配投资,以求获取最好的回报。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在国际市场上要想获得成功,还应该认真研究与处于同一目标市场中的银行相处的方式和竞争的策略,以期在国际化营销中获取最终的胜利。商业银行要为自己的产品创立一定的品牌形象,具有鲜明的特色,让产品在市场上留下好的顾客印象,从而扩宽产品的销路,即 “产品定位”。在产品定位中,要花大力气在产品的品牌,功能,服务,价格,广告宣传等方面,要密切留意竞争对手的定位策略,不断与自身的定位策略相比较,汲取优势成分,调整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定位策略。
4 商业银行国际化营销战略与策略分析
商业银行开展国际化营销,会面对比国内更激烈的同业竞争和更严格的顾客需求。这就使得营销策略变得极其复杂,从而不可能采用统一的营销策略。不仅如此,国际因素又往往经常变动,这些变动一般很难预测,从而更增加了选择营销战略与策略的难度。在确定了商业银行营销的目标市场之后,商业银行就应该为目标市场选择相应的营销战略与策略。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商业银行可以在下述两种战略中进行选择:一种是当地化战略,另一种是标准化战略。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各不相同,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化营销时,必须使自己的产品与当地的文化相适应,以使自己的产品易于被当地消费者接受。当企业选择全世界有共性需求的群体作为目标市场时,针对这些共性需求,可以设计标准的、单一的营销组合,开展全球营销,即标准化战略。
从具体策略的角度出发,商业银行应该注意下述几个方面:首先是产品策略,产品是商业银行营销活动的中心。在国际化营销中,商业银行一定要注意产品的标准化策略和差异化策略.而且在商业银行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决不能关起门来,因为这极易造成当研究出来的新产品投入市场以后才暴露出问题与产品的漏洞,另外,开发新产品并不意味着忽视淘汰老产品。其次是分销策略,分销的重要性就在于能够提高银行服务的可用便利性。在国际化营销中,分销渠道的畅通与否,往往可以决定一家银行的竞争力。最后是促销策略,商业银行在国际化促销中不仅应使用广告宣传,还应该重视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的发展。因为国际市场存在着文化差异等诸多差异,通过人员推销可以让国外顾客更加真实地了解和感受到银行产品及服务,大大缩小国别之间的距离,甚或让顾客感觉到很难拒绝购买银行产品和服务,帮助商业银行赢得更多的客户。但须注意,必须保证推销风格与客户购买风格相一致,只有处处为客户着想,帮客户解决问题,才能成功实现人员推销。同时,商业银行在国际化营销经营中会与国际社会的某些因素发生冲突,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产生和及时消除已产生的纠纷,必然就需要使用公共关系,并可增进员工之间的了解与交流,为银行创造有利的内部经营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静娴,郭坤.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之现状[J].商场现代化,2010(29).
篇5
摘要: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的投资也在不断地发展,然而事实并非像传统的经济学家们预测的一样,对外投资服从梯度分布,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在发达国家进行投资,本文通过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现状,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得出逆向投资的原因,并且对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逆向投资;动因;投资理论
现如今,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地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国的经济也在不断的走向一个新的历史局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许多中国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开始了对外投资的历程,基于早期欧美学者专家对于对外投资理论的研究,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应该顺应产业梯度转移的趋势,即面向发展程度更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中国企业除了顺应梯度发展之外,还大规模的开展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
通过我国企业对国外投资的研究,首先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国对外投资的现状,并以此为依据深入的剖析我国逆向投资的原因。其次,逆向投资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对外投资,其存在有它自身的意义,基于对一些理论的研究,将更加清晰的了解到我国企业对发达国家投资的重要意义。
一、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投资的现状及动因
1.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
以2010年为例,中国企业对欧盟的直接投资覆盖了其全部成员国,当年流量为59.63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了101%,并且在欧盟设立了超过1600家企业。中国对澳大利亚直接投资达到了17.0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0.2%。中国企业对美国的直接投资流量为13.0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4%。中国对加拿大的投资存量为26.03亿美元,同比增长18%。
2.动因分析
2008年对很多国家来,尤其是美国,是灾难性的一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很多国家的经济一度陷入了僵局,那么为什么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如此动荡不安的情况下,仍然要进行逆向投资呢?
(1)寻找创造性资产
1993年,英国雷丁大学的邓宁教授在《跨国企业和全球经济》一书中将资产分为两种,自然资产和创造性资产,所谓的创造性资产,是指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努力而创造出来的基于知识的资产,有形的物质资产,以及无形的资产,像技术、品牌等也属于此范畴。值得一提的是,当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来源于此类资产,尤其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创造性资产更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企业的创造性资产优势越强,那么这个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就更具有竞争优势。所以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各种途径来提高自身的创造性资产。
(2)降低产业升级的路径依赖
通常而言,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仅仅会把初级的加工阶段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对企业的技术类的资源高度保密,中国的企业难以接近核心的技术,从而导致在此种分工下,长期处于劣势地位,难以和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相抗衡,产业在形成自身竞争优势的道路过于漫长,大部分利润仍然流向了发达国家,国内企业得到的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加工费而已,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
(3)扩展海外市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单一的国内市场已经不能满足中国众多企业长期战略经营的需要,中国的企业需要寻求新的方式来扩大市场,于是他们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增加对海外市场的投资。这也是企业寻求长期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2008年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无疑是为中国的众多企业提供了有利的机会,大多中国企业针对国际格局的改变,重新制定了国际化战略。
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理论
欧美的主流学派所研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主要适用于发达国家的企业的对外投资,然而这些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却缺乏普遍的指导意义,随着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的兴起,一些学者逐渐将目光集中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对其对外直接投资活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外投资理论。
1.后发优势理论
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创立此理论,它指的是后起国家在推动工业化的进程中,具备特殊的先发国家不存在的优势。这些后发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落后国家可以对先进技术进行模仿,灵活选择更适合自身企业的发展模式,高起点大跨度的发展;二是落后国家在学习发达国家的技术与经验的同时,会不断地提出自己的新东西,将这些比较新的技术发展起来,运用到本国企业当中,较快的推动经济的发展;三是在某些领域,发展中国家可以实现跳跃性的发展,不必经历某些缓慢复杂的发展阶段。
2.小规模技术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刘易斯·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企业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服务的劳动密集型的小规模生产技术,这些生厂技术可以用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与当地的对某些产品的相对小的需求量相结合,从而节约资源和成本;从另一方面而言,这些公司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价格相对较低,更适合当地的人购买,也就是说,这些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具有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
3.技术地方化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拉奥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大多具有规模小的特征,并且使用标准化和劳动密集型技术。这个理论与小规模技术理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它强调引用技术并对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所引进的先进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是其更适应当地的市场,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也是企业自身的另一种创新模式,也正是这种创新,使得此类型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成功的占据了一席之地,对发展中国家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4.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理论
英国里丁大学教授坎特威尔从技术积累理论出发,解释发展中国家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从而把投资过程动态化了。随着发展中国家技术的不断提高,自身的产业结构也不断的发生变化,换句话说,技术能力水平决定国际生产活动,所以其对外投资的分布是可以预测的,基于先近后远的原则,通过合理布局对外投资的区位结构,以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
三、针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建议
尽管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中国的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国政府在今后的政策制定当中,应该更加重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积极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强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其次,中国企业也需要适应国外的监管环境,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各国重新制定了标准,加强监管力度,中国企业必须对此有所了解,才能保证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不会过多的被此影响;除此之外,中国企业要将重点放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在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的时候,要立足长远,把握好国际发展形势;最后,中国企业还需要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国际经营常常是风险与机遇并存,把握好机遇,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才能使企业更容易在国际市场长久的发展下去。(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品牌竞争品牌竞争路径
我国企业品牌竞争现状
入世之后,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国际市场,民族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产品质量、技术服务和价格等要素的竞争,最终要通过品牌竞争来实现。以名牌的经济实力为后盾来分割世界资源、拓展全球市场,将是国际经济运行的一大特点。
改革开放20余年,中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到2004年,我国GDP已升至世界第六位,贸易总量升至第四位,我国的彩电、服装、鞋帽等多达100多个大类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显然,中国是无可非议的制造业大国,但是,我们却是无可争议的品牌弱国。2003年由世界权威机构评出的100个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中,美国占62个,日、法、德和英国各占六七个,我国为零。
在全球化竞争年代,我国民族企业不乏生产优势,但我们缺乏品牌优势,缺少全球性品牌,缺少强势品牌。那么,现代企业如何才能够打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强势品牌呢?
品牌竞争路径分析及选择
品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企业争夺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重要手段。在市场上,若没有自己的品牌,企业将处于产业链低端,只能为名牌企业做OEM(即代工生产),赚取少许加工费。
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企业要想谋生存求发展,把企业做强并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根据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竞争能力和企业自身的经营条件,结合不同品牌竞争路径特点,扬长避短,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品牌竞争路径。
自创品牌竞争路径
该路径创牌原则是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扩大品牌影响。其品牌扩张顺序为地方品牌、国内品牌和国际品牌;扩张的地理顺序为本地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场和全球市场。这种渐进式自创品牌路径创建的步骤是:企业首先在国内市场开发并推出具有特色的产品,以优异的品质和良好的服务打造企业自己的知名品牌;然后通过经营范围的延伸,在国际化经营中逐步将企业品牌打入国际市场,从而创立国际品牌。
鉴于以上分析,企业在品牌经营过程中,可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可以考虑先以产品出口进入国际市场,在目标市场站稳脚后,可组建自己拥有经营权的销售机构,取代原来委托的销售方式,推出企业自己的品牌。随着销售业绩上升、销售渠道完善,企业可在目标市场逐步加强信息、管理及研发等环节,直至把企业部分或全部生产经营系统转移到东道国。这样,当企业海外经营能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时,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会不断提高,从而打造出自己的强势品牌。世界很多知名品牌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如可口可乐、万宝路等。我国的海尔集团也是以这种方式,在海外建立了有影响力的“Haier”品牌。
自创品牌路径运作稳健,遵循从国内经营到国外发展,从产品出口到境外办机构,直至海外投资建厂的发展路径。在跨国经营中可控制经营风险,可逐步积累国际市场运作的经验,培养跨国经营人才等。这样有利于企业增强信心,逐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其创国际品牌成功机率较大。不足之处是,用这种方式建立国际品牌需要较长时间,需要较多资金投入。
联合品牌竞争路径
联合品牌是指分属不同企业的两个或多个品牌进行合作的一种形式。通过品牌合作,某品牌可借助其他品牌来丰富自己的品牌内涵,实现品牌认知,引发品牌联想,从而共同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1991年,为抵御竞争对手,Intel公司推出了奔腾系列芯片,制定了耗资巨大的促销计划,鼓励计算机制造商在其产品上使用“IntelInside”标志。对参加该计划的厂商购买奔腾芯片给与3%的折扣,在计算机的外包装上注明“IntelInside”标志的厂商,则给与5%的折扣。一时间,市场销售的IBM、DELL等名牌计算机,除原有品牌外,均加上了“IntelInside”标志。第二年,Intel公司产品销售量比上年增加63%,取得了巨大成功。
近年来,联合品牌战略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受到众多跨国公司的青睐,主要因为: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开拓新市场。企业之间寻求的最直接动因在于依靠对方优势来弥补自身不足,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创造品牌竞争优势,为本企业产品开拓新的市场。有利于降低促销费用,节省投资。有些企业在开拓新市场时,往往没有足够的资金,实行联合品牌战略有利于弥补企业自身资金不足,从而节省投资。有利于增加销售,保持溢价收益。由于联合品牌双方的互相支持作用以及强强效应,使品牌得到了更强的质量保证,消费者愿意为高品质产品支付更多的钱,因此可确定一个比单一品牌更高的价格,从而获得溢价收益。
联合品牌竞争路径是借助于他人的力量,先建立一定的知名度,待时机成熟时再独创品牌。它比较适合近年来以跳跃式发展起来的、产品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如温州打火机、宁波电子、文具。这些企业产品比较有特色,但是其规模往往不大,资金有限,缺乏国际市场营销经验。如果刚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就打自有品牌,难度相对很大,此时走联合品牌路径不失为一种较好选择。采用品牌联合方式企业可以借风行船,减少或消除进入国际市场的壁垒与阻力。另外,借用合作方市场营销渠道,还可以大大缩短创牌时间。
但是,联合品牌也蕴藏风险。若合作双方的产品、品牌或企业个性不和谐,一旦某方发生财务危机、信誉不佳等情况,反而会危及、损害它方品牌权益,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带来消极影响。因此,企业选择联合品牌模式前,须慎重评估对方品牌特性和企业运营情况,规避品牌经营风险。
并购品牌竞争路径
并购品牌是指某企业收购它企业的品牌所有权,有权使用该品牌资产的方式。包括知名品牌并购非知名品牌,大型品牌并购小型品牌,强势品牌并购弱势品牌,通过市场法则使品牌趋于集中,是企业品牌扩张与品牌运营的重要战略之一。近年来品牌并购席卷全球,尤以跨国品牌之间的并购为甚。这既是经济全球化强势推动的结果,更是全球化市场走向成熟的表现。
收购市场中已存在的品牌是企业简便快捷进入并占领目标市场的一种有效方式。联合利华公司当初进入中国市场时,就是通过并购“中华”(牙膏)等品牌而很快占领中国大片市场。并购品牌路径可以避免陌生环境带来的风险,缩短消费者认知和接受的时间;可以利用原有企业的生产线、销售渠道、人力资源,节省大量的销售渠道建立和人员培训的费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占领市场,取得高额利润等。另外,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扫清进入市场道路上的障碍,减少竞争对手。
欧美作为世界主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强势品牌众多,并且消费者表现得更为成熟和理性。要建立一个新品牌需要较长时间,且难度很大,而品牌收购则比较迅速,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目前,欧洲经济停滞不前,美国经济也不景气,这给我国企业打开欧美市场提供了机会。品牌收购可采用合并、控股或参股等方式,只要能掌握品牌决定权和营销渠道,就达到收购目的。2004年12月8日联想以12.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合并完成后的新联想一举成为仅次于DELL、HP世界排名第三的PC公司。联想的品牌形象一夜之间得到大大提升,企业规模大大扩大,效率大大提高。
并购品牌是进入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发达市场的良策,但并购品牌风险也很大。选择该品牌竞争路径的企业必须考虑该品牌市场定位与本企业发展战略一致性及企业自身驾驭能力,考虑潜在财务风险,考虑双方企业文化融合等因素。若并购后无法形成协同效应,或经营整合造成资源流失,则品牌价值就难以得到维护和提升,甚至失去原有竞争优势。此模式较适合国际市场运作经验丰富的企业,并需要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相应跨国经营人才作后盾。
以上三种品牌竞争路径各有特点,企业必须根据市场环境、经营条件和竞争能力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品牌竞争路径特点,扬长避短,选择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品牌竞争路径。在企业建立之初可走自创品牌竞争路径;成长期,可走联合品牌竞争路径;成熟期,可走并购品牌竞争路径。
参考文献:
1.金碚.论企业竞争力的性质.中国工业经济,2001(10)
篇7
关键词:审计市场行业专业化经营战略
当今世界,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企业经营环境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影响经济的各种因素的变化越来越快,企业组织结构及其经营活动方式日趋复杂,一些企业管理层出于筹资、业绩等方面考虑而存在舞弊动机,其舞弊手段呈现出隐蔽性、深入性、技巧性。这使得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新的执业环境和执业风险。
事实上,许多审计失败案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注册会计师缺乏对客户所在行业相关知识的充分了解。比如在“银广夏”一案中,中天勤未从各种渠道调查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产品的基本知识和同一行业相关企业的重要指标,委派的审计人员对客户的新产品产能、外贸出口的基本流程等也缺乏必要的了解。再如,沈阳华伦会计公司由于行业知识的欠缺,而未能从毛利率、现金流量、行业应收账款周转期与收入的关系等判断出“蓝田公司”水产品业绩的异常。一宗宗惨重的审计失败案件告诫人们,充分了解行业背景知识、成为行业专业化的会计师事务所的重要性。本文试就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业化的内涵、动因以及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实施行业专业化战略等问题与大家作一探析。
一、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业化的内涵
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业化: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把经营战略的重点放在某种或少数几种行业的会计服务业务中,集中所有资源和能力在这些行业中培育特殊专长,并凭借其对行业知识掌握的优势,为行业提供专业化服务以在该行业中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并以此构成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骨架,从而带动会计师事务所的成长。也就是说,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化经营是以注册会计师的技能与服务对象的“专”,来实现会计服务产品的“精”与“高”的特色经营战略。
这种专业化战略具有如下特点:①目标是占据市场领先地位。②确立核心业务,缩小业务范围。③给客户提供专业指导,全过程服务。④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强。⑤有高素质的技术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⑥在服务质量上有竞争优势。⑦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分工或取得资源配置。
二、行业专业化的动因及优势
我国审计市场属于较为典型的分散竞争市场。会计师事务所如果将客户过多地分散在不同行业,无异于将战线拉长,将被置于多领域的竞争状态,难以形成一个有突出优势的行业品牌。所谓“术业有专攻”,即便是国际“四大”,也不可能在全部行业或不同规模和客户群上全面开花。它们中有的在金融行业具备优势,有的在制造业具备优势,不一而足。因此行业专业化可以被视为以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为目的的一种事务所竞争策略。正如AICPA的一位发言人Steve Goldfarb所指出的,行业专业化并不是新事物,但它非常重要,而且正越来越流行。
⒈专业化经营战略,获得选择性的市场领导地位。审计市场的发展变化都是缘于一定的诱因,会计师事务所呈现出行业专业化经营的特征也是基于一定的经济背景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绝大多数是综合型的,各种业务无所不做,但大多不专、不细、不精,难求更高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会计服务市场对外开放以后,很难与国外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服务相竞争,相当部分的业务市场,尤其是高端的市场只能拱手相让。
篇8
关键词:中国;印度 ; 直接投资;动因
中图分类号:F1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12-0073-04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两国人口之和占全球人口的1/3,而且两国经济的发展正在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而印度的服务业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从两国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上来看,中印两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双边贸易和投资的空间很大。中国在经过多年的大量引进外资发展之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也已经开始提速,而与此相比,印度仍处于大力吸引外资以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因此,中国已具备了对印度直接投资的现实条件和可行性。而对于中印双方来说,目前要明确的是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具有哪些动因,以利于中印双方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应的战略和对策。
一、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市场寻求型动因分析
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是以稳定和拓展海外市场,扩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为战略目标的对外直接投资。[1]据UNCTAD(2006)调查显示,有51%的受调查公司将寻求扩展海外市场作为其对外直接投资的最重要动因。在中国企业中,有85%的企业认为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是极为重要的。[2]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市场寻求型动因,主要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
1.中国国内市场趋于饱和,而印度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要与跨国公司一争高下,这就迫使中国企业必须走向国际市场,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世界市场一体化的条件下,中国企业想占有更大的份额,必须建立国际销售网络,在国外直接投资并按当地市场需求提供生产和服务。目前,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已经饱和。例如,国内的纺织业,生产能力为世界第一,但国内需求仅占其生产的1/3到1/2。但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还存在一定的比较优势。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发挥其优势,建立新的市场,并达到扩大出口的目的,从而可以为国内产业发展留出空间。
而印度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消费市场。2006年,印度人口已经超过 10.46亿,并且其 GDP已超过9万亿美元。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快速的经济发展,使印度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潜力。例如,在家电领域,印度每年的彩电需求增长率保持在15%,空调需求的增长率更是达到了20%―30%;在通讯领域,2005年,印度的千人电话线路仅为45.45条,虽然用户数量增长迅速,但与中国的千人电话线路268.63条相比,印度通讯市场待挖掘的空间仍很大;从钢铁业来看,印度在2011―2012年的钢材消费量将达到6 000万吨,中国的钢铁企业如能成功投资于印度钢铁业,将更有利于中国钢铁企业的海外市场开拓。[3]
2.对印度进行直接投资,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印度市场实施本土化战略
印度国民喜欢自己国家生产的产品,所以相对于单纯的出口贸易,在印度本土投资建厂,其产品更受印度消费者欢迎。而且在印度研发和生产的产品能更好地适应当地需求,提高产品本土化程度。例如:国内的彩电声音输出功率一般为100W到200W,而印度消费者普遍认为彩电音量越大质量就越好,中国投资印度的彩电企业根据印度消费者这一需求特点将彩电声音输出功率提高,就会有效地带动在印度市场的彩电销量。因此,中国企业对印度直接投资,可以促进中国企业对印度市场本土化战略的实施。首先,此举能够贴近印度的客户,加快反应速度,更好地满足印度消费者的差异化、本地化需求;其次,可最大限度地缩短应对市场变化的时间,提高服务水平;最后,通过本地化生产及本地化采购,可以大幅加快物流周期,减少销售成本,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资源寻求型动因分析
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是以获得补充性资源(如石油、铁矿石等)为战略目标的对外直接投资,这类投资的母国大多是资源缺乏的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他们通过在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投资资源开采业,然后再出口到母国以解决国内资源短缺问题。中国企业对印度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之一是获取印度较丰富的能矿资源。
中国属于资源种类比较齐全,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则相对缺乏的国家。以森林为例,目前中国林木蓄积量有105.7亿立方米,但人均只有9立方米多一点,考虑到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就不能对现有的森林进行大规模采伐。再如,中国的金属矿产富矿少,贫矿多。中国的铁矿石含铁量仅在30%左右,可以直接入炉的只占铁矿石总量的24%。而国外的一些铁矿,含铁量高达50%,直接入炉的矿石总量占矿藏总量的90%左右。再从石油资源上来看,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目前已较高,预计到2010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赖度将超过50%,这将使中国的石油供应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面对国内资源供求矛盾日趋突出的严峻形势,中国必须将眼光投向国外,积极参与国际资源开发与合作,以改善国内资源紧缺的状况。
而印度是一个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尤其是铁矿石储量较大。印度已探明的铁矿石主要分布于中央邦、奥利萨邦、卡纳塔克邦和比哈尔邦。中国通过对印度的铁矿石资源进行直接投资,可以提高对印度铁矿石资源的开采和使用权,改变铁矿石以进口贸易为主的供应方式,从而可以稳定铁矿石的供应来源和价格。而且,由于印度钢铁工业整体水平不及中国,技术设备陈旧,中国可以采取合资方式在印度建立钢厂,由中国提供技术和设备,印度提供铁矿资源,产品销往中国或其他国家,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例如,2005年7月,中国中钢集团在印度成立了中钢印度有限公司,积极参与投资印度的矿山和基础设施,这提高了该企业开发资源和输出资源的能力,从而增加了收益。
三、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技术寻求型动因分析
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指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一个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和自然环境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在获得正常投资收益的同时,获得东道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技术。中国的高技术企业(尤其是IT企业)对印度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是获取印度在相关技术领域的先进技术,这种动因的形成主要受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
1.国内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外资企业技术溢出有限
中国企业在一些高新技术行业,如电子制造业,具有较大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但因缺乏核心技术,导致中国企业自有品牌的培育及其国际化过程屡屡受阻。如在家电企业中,除了海尔等少数几个企业能够以自己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之外,多数企业都只能以贴牌生产的方式赚取微薄的代工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国企业对研发的重视不够及资金投入不足。据统计,虽然中国是手机生产大国,但中国手机行业的研发投入平均只有国外同类企业的1/5。因此,中国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只能占据利润较低的中低端产品市场,而利润较高的高端产品市场为国外企业控制。激烈的竞争和微薄的利润又导致企业没有能力加大研发投入,从而形成研发低投入、低能力的恶性循环。虽然通过“引进来”政策,中国引进了大量的国外投资以及相应的高端技术,但是这些技术紧紧握在国外跨国企业的手中,其技术外溢效应并不是很大,使得中国企业无法有效地进行技术获取和学习。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若要掌握更多、更先进的技术,拘泥于国内被动地等待外资的技术溢出,远不如走出国门,通过在技术相对先进国家或地区建立研发机构,第一时间获得最新技术来得有效。
2.印度在软件开发等产业技术领先,中国对其投资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印度虽然经济发展落后,却在过去的10年中形成了印度的“代工”产业――软件委外及研发。印度人是发明数学的民族,再加上印度曾长期为英国殖民地,使得印度人具备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这都是软件开发所必须的能力。随着印度软件业的发展,印度已逐渐成为全球科技研发和软件委外的首选地。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尤其是对印度的技术领先产业进行投资,将有助于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制造业而言,印度对中国企业的诱惑并不在于成本优势,因为印度的研发成本与中国国内相差无几,恰恰是印度本地的软件人才资源和软件开发管理上的优势更具吸引力。例如,中国华为集团就在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设立了研究所,并同摩托罗拉、微软等成立联合实验室。截至2007年底,华为集团已申请的国际专利达到了1 365项,位居世界第四,这在发展中国家企业中是最多的。但在华为集团对印度投资的最初阶段,主要目的是学习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与管理经验。虽然全球软件开发水平最高的是美国,但鉴于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壁垒,中国企业在印度比在美国更能学到先进技术。在对印度软件开发的技术与管理模式掌握到一定程度后,华为集团在印度的投资从学习阶段向研发阶段转型。2005年,华为在印度投资的研发中心开始进入产出阶段,在班加罗尔研发制作的软件,会以内部销售形式返还华为集团总部,再销往世界各地。[4]因此,对印度的技术寻求型投资,不但可以使中国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而且可以绕开众多发达国家为中国设置的技术壁垒,从而为中国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规避贸易壁垒型动因分析
随着在对外贸易上的迅猛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是,由于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所抬头,再加上中国与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外贸顺差额较大,因此,中国出口近些年遭受到的反倾销、反规避、反补贴等贸易壁垒有增无减。而规避贸易壁垒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向目标出口国或不受贸易壁垒影响的第三国进行直接投资,合理利用原产地规则,达到避开目标出口国的贸易壁垒的目的。中国许多企业对印度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就是规避印度或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
1.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可以规避印度的贸易壁垒
随着中印两国贸易规模的扩大,双边贸易摩擦程度有所加深,印度对中国设置的贸易壁垒也在逐年增加。为保护面临激烈竞争的国内产业,印度已开始频繁地实施贸易保护措施。近年来,印度不断地调整其高关税政策,但关税总体水平仍较高。例如,印度的最高关税由400%降至50%,平均关税由87%降至27%,但目前较高的关税仍阻止了外国商品的进入,中国商品同样也难以进入,导致市场走私猖獗。另外,非关税壁垒相当普遍,行政干预较多。以印度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税的征收幅度为例,除个别商品在10%以下外,大部分征收幅度都在百分之几十到百分之几百不等。例如,2004年,印度商工部对原产于中国的窄织布做出的反倾销初裁的倾销幅度就高达355%,比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裁量要高得多。面对高额反倾销税,中国的相关出口企业无法承受,最后不得不退出印度市场。加之对印度反倾销法律制度缺乏了解,中国企业应诉率普遍较低,导致绝大多数案件以最终采取反倾销措施结案。中国企业在印度反倾销调查中胜诉的比率很低,中国的纺织业和轻工业产品近两年逐渐遭受到的反倾销调查逐渐增多。特别是在2005年取消纺织配额后,印度担心被美国和欧盟特保拦截的中国纺织品及服装转而涌向印度,因而在2005年连续对中国三项纺织品提起反倾销调查。印度已成为美国之后最大的对华反倾销国。对于这些情况,中国企业必须加以重视,必须寻找能够替代贸易投资形式。因此,许多中国出口企业正通过发展对印度直接投资,在印度设厂生产产品和组织销售,以规避印度对中国设置的贸易壁垒。
2.对印度直接投资是中国规避发达国家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
近些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随着中国对外贸易额的增加而增加。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纷纷通过修改反倾销法提案,提高贸易壁垒等措施限制进口,针对“中国制造”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日趋加强。1995―2005年,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全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据商务部统计,当前世界每7起反倾销案就有1起是针对中国的。其中,美国是对中国展开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1995―2006年上半年,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立案共61起,占同期遭受国外反倾销立案总量的12.2%。而且,美国对中国设置的贸易壁垒不断出现新形势。以反补贴为例,美国以前是不对中国实施反补贴的,理由是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补贴数量难以确定。但2005年7月27日,美国众议院通过旨在对中国实施反补贴措施的《美国贸易权利执行法案》为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实施反补贴提供了法律依据。除此之外,各国通过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劳工标准等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限制也越加明显。随着贸易壁垒近几年的不断升温,中国出口的许多种类产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之中国出口商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受环保因素影响较大,所以越来越多出口产品受到发达国家环保法规影响,难以跨越绿色贸易壁垒。面对这样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国企业不得不考虑在那些与发达国家贸易关系相对宽松的市场建厂生产,然后从第三国市场将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印度和中国相邻,市场前景广阔,劳动力价格低,资源又相对丰富,但真正能够吸引许多中国企业对印度进行直接投资的,是发达国家对印度设置的贸易壁垒要远远少于中国。因此,中国有必要把印度作为第三国,在印度设厂生产产品,然后利用其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相对宽松的贸易关系,降低出口风险和不必要的成本,从而间接地达到扩大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的目的。总之,尽管印度经济改革与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外资企业仍存在种种干预,但不能否认的是,印度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场所,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之一。中国企业应该也必须在这个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以满足中国寻求市场、寻求资源、寻求技术和规避贸易壁垒等方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魏东.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分析[J].东岳论丛,2005,(9).
[2] 联合国贸发会议.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 刘琳.中国企业对印度投资的思考[J].资本市场,2006,(1).
[4] 吴建国.华为的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5] 潘素昆.FDI会引发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吗?[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5).
[6] 陈洁.印度能否成为中国企业投资乐土[J].WTO经济导刊,2004,(9).
[7] 陈小文.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和中国企业跨国经营[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1).
[8] 戴维•史密斯.龙象之争――中国、印度与世界新秩序[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9] 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崛起的四大国――30亿人的世界经济新机遇[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10] 李艳燕.印度对华贸易保护措施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6).
[11] 李东阳.国际投资学教程[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2] 王丽.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潜力探讨[J].南亚研究季刊,2006,(1).
[13] 赵永宁.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障碍与对策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6,(2).
[14] 尹丽文.印度矿产资源开发[J].国土资源,2006,(1).
[15] 俞进.中国企业对印度直接投资可行性探讨[J].世界经济文汇,1998,(2).
[16] 于晓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探究[J].理论探索,2006,(6).
篇9
关键词: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5-0178-02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竞争全球化的必然结果。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一改以母国为技术研究和开发中心的传统格局,根据不同东道国在人才、科技实力以及科研基础设施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地安排科研机构,以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从而促使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朝着国际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一、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概述
(一)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动因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最初动因是为当地生产部门提供技术支持,从而进一步拓展市场,表现为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技术获取型研发和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寻求型研发。跨国公司将其研发活动布局于能为其全球经营做出最大贡献的地区,一般出于以下几种原因:
1.支撑附属公司的生产,实现技术本地化。需求驱动因素鼓励跨国公司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以接近最终消费者、对当地需求做出迅速反应,支持当地生产和营销运作,并避免来自保护主义的压力。此外,海外研发机构利用母公司研发机构已有的科研成果、技术条件,针对该地区市场需求对原有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实现母国科技成果的本地化。这种“入乡随俗”式的发展战略有助于跨国公司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
2.寻求技术资源和研究环境,提高竞争优势。随着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深入,跨国公司可以通过集中优势资源、共享信息等手段提高竞争力。研发活动可利用的技术资源既包括技术、人才,也包括为保证研发活动顺利进行的技术基础和法律政策等环境,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基础设施、法制环境、优惠政策以及相关技术领域的协作。此外,如何获得全球智力资源,已经成为跨国竞争的关键要素。
3.跟踪或获取先进技术,开拓海外市场。跨国公司到海外投资研发的另一重要动机是为了获取或跟踪东道国的先进技术。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为母公司在国外建立了一个信息窗口和据点,能及时捕捉世界范围的新信息,并对其加工,开发出符合母公司战略要求的新技术、新产品,以支持其产品的先进性和技术行业的垄断地位,占领更多市场份额,进一步拓展东道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
4.规避风险,降低成本。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费用、难度和研发风险也相应增加。高新技术的复杂性、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趋势等因素进一步增加了研发活动的成本和风险,因此,跨国公司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分摊这种高成本、高风险。此外,研发战略联盟也可以弥补单个跨国公司投资能力与风险承受能力的不足。
(二)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案例分析
1.各国海外研发投资时比较注重研发项目的专业化方向。例如,美国跨国公司在德国主要从事汽车制造、精密仪器、化工、生物工程的研究开发,而在日本则集中于电子元件、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内;爱立信公司的40个研究中心分布在20个国家;瑞士ABB公司在海外拥有独立的研发分部,将数个总部设置于不同国家,发电设备总部在德国,电子总部在芬兰,自动控制总部在美国。
2.投资收购兼并或参股控制。例如,松下电器公司美国子公司兼并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电视部门是瞄准其一个规模庞大的研发实验室;川崎钢铁公司和三菱金属公司在加州购买了半导体硅片工厂;新日铁公司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兼并了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曾在微电子领域享有盛誉的西欧高新技术企业ACT公司、ICL公司已为日本三菱、藤津机械公司控制。
3.实施研发本地化战略。例如,摩托罗拉公司一直坚持向中国转让世界领先的技术,并积极推动技术研发的本地化,研制符合中国人消费需求的产品。其产品国产化率在2007年时就已达到68%。从1999年摩托罗拉在北京成立中国研究院至2006年在北京成立无线宽带中国研究院,在中国总共成立了18个研发中心,截至2007年,摩托罗拉在中国的研发投资累计已达8亿美元,研发人员近4 000人。
二、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对中国的利弊
(一)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对中国的正面影响
近年来,由于跨国公司使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带来一些高级技术专家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和加快中国产业技术进步。
1.弥补了企业研发资金的不足。当前国际技术竞争的根本是研发能力的竞争,从投入规模看,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在国际上的地位低于经济产出的地位,研发投资占整个GDP的比重为0.5%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为2.5%,这是制约中国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如此,在总额来看,尽管现在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强度大多低于在母国的程度,但相对于中国国内大部分企业来说,它们的投资规模还是较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企业研发资金不足的情况。
2.有利于企业吸收先进技术。跨国公司在与中国的研究机构、企业合作进行研发活动时,会对中国产生一种非自愿的技术扩散和溢出效应,这种效应能够带来外部经济,促进中国技术能力的提高,从而带动研发力量的发展,缩短中国与国际先进科技的距离。此外,国际性跨国公司往往拥有完善的研发网络,在技术创新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其研发管理经验、组织原则与经营理念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中国的科研管理人员,提升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国际化水平,改变粗放型的研发管理模式。
3.促进企业研发人才的发展。挖掘科技人才和利用技术资源是跨国公司海外研发的主要动机之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注重对人员的培训,为中国培养本土高级研发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国人才向国外流出,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研发人才市场的形成和优化,部分程度上满足了市场经济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此外,还可以推动当地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与国外企业的科技合作;通过人员流动等途径,也会产生大量的管理技术的交流;可以推动当地高科技产业聚集区的形成等。
(一)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1.挤占中国市场。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使国内产品市场面临严峻挑战。跨国公司通过开发适合中国需求市场和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大大地提高了消费品的市场占有率,赢得了大量的国内消费者,使国内产品市场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2.研发全球化使中国一些研发资源流失。首先表现为人才的流失。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机构大多在本地招聘人才,高薪、良好的工作环境、丰富的研究管理经验等优势使国内科研人才对之趋之若鹜,从而导致企业人才流失。其次,还有可能引起国内部分保密技术的泄露,在竞争中部分水平较低的研究开发机构面临倒闭的威胁。这些使得中国的战略性研发资源流失严重,削弱了中国自主研发能力。
3.企业获得关键技术更加困难。核心和关键技术是跨国公司取得超额利润的重要来源,跨国公司在研发全球化中严格控制技术溢出,把较陈旧的技术转让给合资或当地公司,实现对核心技术的垄断和控制,造成国内外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方面的较大差距。加入WTO后由于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条款,更多跨国公司倾向于建立独立研发机构,技术扩散的渠道在很大程度上被封死,这进一步限制了中国企业获得先进技术。
4.无法把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动向和调整的主动权。在研发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控制权。而中国受经济发展水平低、科研能力差等不利因素影响,很难参与跨国公司高新技术领域内的合作,无法把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动向和调整的主动权,与跨国公司的研发合作只能集中在一般性研究领域和中低技术领域内,这使得中国在某些具有战略性的高新技术领域内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综上所述,对中国企业来说,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利弊参半,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研发投资是跨国公司通过技术控制影响中国市场的一种手段,不管资本投向何处,跨国公司追求垄断地位和高额利润的本性不会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目前中国企业首先要做的是趋利避害,顺应研发活动全球化的潮流并采取对策。
三、中国应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策略
1.要正确处理好“合作研发”与“自主研发”的关系。应把“合作研发”和“自主研发”有机结合,并以“自主研发”为主。通过“合作研发”努力提高自己,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尤其是高科技领域。这样方可摆脱受制于人的处境。并且通过高新技术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获得垄断利润,从而为研发活动积累更多的资金,实现生产―研发活动的良性循环。
2.中国需要大力建设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软环境。首先,政府要采取措施完善研发基础设施和研发服务体系,这是从事研发和充分利用技术成果的必要条件。其次,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在开发人力资源方面的作用日益凸现,尤其在很复杂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再次,完善知识产权法,提高政府行政管理透明度,保证市场秩序,保障社会公正,保证劳动力受到适当教育,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利于创新的公共环境。
3.中国企业应考虑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来获得技术优势。中国具备条件的企业还应该在技术创新环境好的国家设立研发机构,在海外雇佣当地高素质的科技人员从事研发活动。这不仅有利于跟踪世界前沿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积累,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缩短技术的开发周期,而且还可以打破国际间的技术封锁,获得通过其他渠道难以引进的先进技术,也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吴守贵,张茂纯.面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思考[J].河海大学学报,2001,(12):41-45.
[2]范黎波,宋志红.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全球化的成因、策略与组织形式选择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5):64-68.
[3]吴湘频.跨国公司R&D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05,(20).
篇10
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表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下降后,2004 年比2003年增加了2%,达到6480亿美元。虽然发达国家仍然是FDI的主要输出国,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980年的几乎为零,已发展到2004年的830亿美元。根据《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的统计,2005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连续第二年增长,达到91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仅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200亿美元。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企业(特别是亚洲企业)进行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跨国并购,这说明它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对外直接投资对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和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成长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母国和东道国文化和经济系统的相似性
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一般会去与其母国社会和文化体制相似的邻国投资,目的是为了利用这种相似性及其紧密的人际关系网。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因其广泛利用家族和血缘关系网络而闻名。香港、新加坡和台湾的企业都成功运用邻国的华人网络建立了子公司和合资企业。海外华人企业的一个令人瞩目的特征是企业是关系网中的一部分,通过关键人物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用纽带进行协调,表现出少有的灵活性与可靠性的结合。“华人企业实体实际上就是一个靠宗族和同乡组成的企业和企业网,华人企业的核心是人际关系” (Donald J. Lecraw,1992),在交易中因为多种因素的作用,交易费用不可避免,甚至威胁到交易的进行;而以传统的人际关系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关系,则对以商品货币合约关系为依托的交易关系起着支持作用,导致交易关系更加稳定,信用关系更容易发生,交易量更大,而且时间越长,可信赖的关系越起作用。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这样广泛的人际关系网,如印度企业家在利用海外印度人网络方面相对来说不太成功。
第二,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成长追求东道国相对稳定性的政治经济环境
发展中国家一般政治制度不稳定和经济不确定,所以当一个国家有政治或经济问题时,该国企业会投资于那些相对稳定和安全的国家。1997年前,大量香港企业去国外寻求安全就是很好的证明。随着中国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情况已经有了巨大的改进,这使得香港企业家对未来充满信心,越来越多的香港企业向中国大陆投资。但是台湾仍然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他们的企业正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扩张海外投资。
第三,发展中国家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主要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
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投资主要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这些发展中国家缺资金、缺技术,只拥有劳动力比较优势,所以在东道国积极发展那些耗资少、劳动密集度高的行业,更受东道国的欢迎。显然,发展中国家企业采用以适用技术为主的特征,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生产技术有明显的区别。如香港、韩国和台湾的很多企业以旧的生产技术进入那些仍然有利可图的国家。
二、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具体动机
邓宁的生产折衷理论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和基础,他认为企业国际化成长是为了实现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它们是企业国际化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只有三个优势同时具备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才会产生。但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并不具有邓宁所说的三种优势,却也开始走上国际化的成长道路。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动因是什么呢?借鉴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化理论,结合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的实际情况,我们把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具体动机分为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战略资产利用型、贸易支持型、效率寻求型。
1.市场寻求型国际化成长
市场寻求型国际化成长是企业为了有效供应东道国当地或所在区域市场,在国外投资建立的生产制造、产品分销或售后服务子公司。主要取决于国外市场的相对生产成本、出口障碍、规模和性质、跨国运输费用等。当国外市场产品需求量还不是很大时,产品出口较为有利。国外市场需求很大时,在国外投资兴建子公司进行生产和销售,更能满足扩大了的市场,同时还节省了运输费用和关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新加坡和香港的企业试图利用其他发展中国家相对低廉的生产成本。这些相对发达的新型工业化国家工资水平已经提高了很多,其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不再具有竞争力。例如,一些韩国服装企业已经在其他亚洲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或新企业;新加坡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的中小企业也在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泰国开辟新厂(Krishna Kumar,1982)。母国设置进口壁垒也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原因。随着发展中国家企业家能力和技术能力的提高,往往实行进口替代的政策,以此鼓励国内经济活动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随着发展中国家大量价格低廉的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发达国家担心其威胁到其本国的生产,从而限制某些来自发展中国家制成品的进口。所以,发展中国家企业通过在原来产品的出口国建立子公司或成立合资企业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市场。
2.资源寻求型国际化成长
资源寻求型国际化成长是企业为了保证所需的关键性自然资源的有保证供应,或有利价格条件的供应,在该资源丰富的国家投资建立子公司或附属企业。原材料是吸引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许多企业担心汽油价格的上升和原材料的缺乏。另外,他们不仅担心原材料价格和进口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也担心这些资源的持续可获得性,因为原材料价格的上升以及非持续的可获得性会严重影响那些正向工业化迈进但又没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因此,巴西的石油商及其子公司建立企业来进行石油开采,而香港企业也投资于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的木材和木制产品行业;韩国和台湾的企业也与OPEC国家签订了石油开采和提炼合作协议(Krishna Kumar,1982)。有些国家积极鼓励其企业在能源开发项目中进行海外投资,如韩国政府对投资于重要原材料的项目会给予财务和税收上的特殊优惠,有时甚至会采取更多的激励措施(Kyung-IL Ghymn, 1980)。随着对原材料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为了获得原材料从而寻求国际化成长和发展道路。
3.战略资产利用型国际化成长
战略资产利用型国际化成长是企业试图通过在国外投资建立子公司,利用自身的关键性要素或无形资产、以增强企业现有资产的组合效应,从而保持或加强本企业的整体竞争地位,或者削弱竞争对手的竞争地位。这种形式的成长主要通过销售制造技术和出口机器设备实现。销售制造技术的美好前景吸引了发展中国家企业进行国际化成长。发展中国家企业正在各行业迅速积累生产技术,他们总是尽可能通过许可证、技术合作协议或交钥匙工程卖掉或租赁这些技术,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利。一方面,这些企业一般都没有专利技术,也没有众所周知的品牌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由于很难获得有关潜在买家和卖家的信息,所以还没有形成一个买卖这些技术的统一的国际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企业通过建立子公司或合资企业的方式来销售或租赁自己的生产技术是有意义的。它们通常以机器设备的方式认购子公司或合资企业的股份。这样,企业就可以卖掉只有有限国际市场的生产技术,还可以获得有持续利润的合资企业的股份(Krishna Kumar,1982)。
4.效率寻求型国际化成长
效率寻求型国际化成长是企业的连续性投资,而不是初次投资,企业试图通过在国外投资建立子公司实现跨国界的横向一体化或垂直一体化,以获得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的效益。企业效益与企业大小虽无直接关系,但企业规模在某些情况下能使企业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具有这类成长动机的企业往往已经是较大规模、拥有专利技术及强大的品牌优势的企业,如中国的海尔、韩国的三星、印度的塔塔集团。这类企业在母国已经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国内市场已经很难满足其发展需求,从而进行国际化的横向或垂直一体化,在国际市场上寻求更大的市场和利润。并且,由于国际化的企业便于收集和掌握世界各地的信息,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可以准确地选择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或地区生产,并充分利用某些发展中国家为发展经济而采取的优惠政策,所以国际化企业较之只进行国内经营的竞争对手更具优势,也提高了效率。
5.贸易支持型国际化成长
贸易支持型国际化成长是企业为了增加母国的出口,为国际贸易提供必要的支持设施,主要目标不是从事海外生产。特别是那些实施出口导向工业化的母国,主要的目标不是从事海外生产而是配合母国的出口。大部分韩国企业在美国进行直接投资的目的是:通过提供必要的支持设施而增加母国的出口。几个发展中国家企业也已经在区域性组织成员国建立了子公司和合资企业,以便能够容易的进入该地区其他成员国。例如,香港和台湾企业为了在日益增长的亚洲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已经在亚洲几个盟国建立了合资企业。
以上我们讨论了一个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具体动机。已有数据表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所有权特定优势与北美、西欧的跨国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区别很大,所以在企业的国际化成长上表现出不同的动机(见表1)。正是基于上述种种动机,国内企业才从国内走向国外,开始国际化的成长历程。
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动力机制
上一部分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具体动机进行了分析,现在试从资源观的视角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扩张或成长,探讨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的深层次动力机制。
传统的彭罗斯资源观,用市场基础和技术基础来解释企业的扩张或成长。我们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是在技术和市场基础上,受国家资源基础的影响的结果。其中,国家资源基础包括语言、文化、经济、政治和法制等。企业利用现有的市场基础或技术基础,远离母国或国内基础在新的国家进行投资,这个过程就是企业的国际化成长过程。我们用一个新的概念――国家相关性,来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理解了一个企业的产品之间很可能存在市场相关性和技术相关性,就不难理解企业追求国际成长可能存在着国家相关性。例如,一个挪威的企业在瑞典建立子公司,或一个英国企业向澳大利亚扩张,可能都会发现母国和东道国在国体和经营活动方面的诸多相似性。而同样这些企业如果在上海或者大阪建立海外分支机构的话,就很可能发现较少的相似点(Nei M. Kay, 2005)。
虽然国家相关性可能是像市场相关性或技术相关性一样影响企业成长,但是它有区别于这两者。首先,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国家相关性是一个容易被忽视和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基础。国家相关性主要是基于无形的资源(不像市场相关性和技术相关性那样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依赖共享的实体资产和设备);其次,国家相关性是市场和技术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不可分的(如生产小组的语言和社会特征;消费群体的文化特征;购买方的法律知识等);最后,由于大多数成长和扩张活动是在国内进行的,国家资源基础对所有活动都是很平常的,很容易被忽视掉。只有在一个企业进行海外扩张的时候,国家相关性才变得明显起来。
研究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的动力机制,也就是要从根源上回答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国际化成长。企业选择国内扩张还是进行国际化成长呢?机会成本可以帮我们找到答案。与国内扩张相比,企业国际化是否能利用现有的资源基础获得与在国内相同或更多的经济效应是问题的关键。实际上,企业在东道国活动中能利用的母国资源基础可能很少。为了满足新市场,它必须在东道国建立新工厂、购买新设备、雇佣新劳动力。新市场还将需要建立新的销售队伍、广告和销售渠道。另外,企业还需要尽快掌握新的能力和资源,包括在语言、法律、文化、政治和经济知识等。跨国企业与当地企业相比存在“天然的劣势” ,包括语言、文化知识、沟通、政府或其他方面的政治歧视。但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的问题并不在于海外扩张可能没有经济利益,而在于国内专业化或者多样化的收益可能与海外扩张相同或更多。例如,假如国际企业的扩张从母国向东道国转移技术,通过国际经营的方式分摊其研发费用。这样的研发费用经济不仅可以通过在国内某个专业产品线上的扩张,或者国内多样化来实现。仅仅考虑在国际范围内可利用的资源基础,相比国内选择来说国际化选择会作为第二选择。既然这样为什么企业还要进行国际化呢?因为基于资源基础进一步向新领域的国内扩张面临着障碍或机会递减。
- 上一篇:教学改革的趋势
- 下一篇: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