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贫困学生的帮扶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8: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贫困学生的帮扶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学生 精准资助 公平
为确保国家资助、奖补等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每一个需要帮扶的学生身上,2015年湖南省开始实施科学管理,推动“精准资助”:将探索建立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建档入库,精准确定资助对象;通过建立奖助等级评定指标体系,对受助对象的优秀或贫困程度等各项指标量化评级,分别给予相应奖励补助,奖助额度因人而异;通过计算各地区各学段的教育成本、每个学生家庭的教育投资能力及其教育资助需求,实现奖助的标准化、精准化。
精准资助是粗放资助的对称,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资助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精准资助,就是针对不同贫困生的区域环境与实际状况对贫困生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精准资助对当代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它能够有力提高对大学生资助的效率与效果。基于上述认识,笔者重点分析大学生精确资助问题,试图探寻出一条适合当代大学生精确资助的有效途径与方法。通过探索建立贫困大学生精准资助工作机制,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找出并瞄准资助对象,根据其优秀或贫困程度给予相应奖助,确保应该奖助的“一个都不能少”,不该奖助的“一个也不能有”。
一、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资助现状分析
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目前我国高校已系统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减、免”有机结合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与相关措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资助的涵盖面不宽,力度不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学生的生活困难问题
目前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的总覆盖面大概为24%左右,这对于很多地方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来说,还远没有达到贫困大学生的比例。就拿湖南信息学院来说,来自农村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达70%左右,其中还包括怀化、湘西自治州等偏远农村地区。这些年来贫困生比例长期高居不下,如果仅靠国家奖助学金,显然无法满足所有贫困学生的受助需求。另一方面,湖南信息学院是民办学校,每年光学杂费就在一万左右,而国家奖助学金的最高额度也只有8000元,学费问题都无法彻底解决,更谈不上对贫困学生生活费用等的资助。
(二)对贫困生的认定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与措施,无法依据贫困程度确定资助额度
目前高校比较普遍使用消费平均水平界定法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比照界定法来界定经济困难学生。具体操作是由学生自主申请,然后到相关部门审核盖章,最后学校审批。这种流于形式的做法难免会导致利用关系弄虚作假的现象:一些真正贫困的学生自尊心过于强、碍于面子等放弃申请,而一些家庭相对富裕的学生有可能利用关系做虚假申报。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贫困学生生活情况的关注与调查,无法确定其真正的贫困程度,最后仅凭对学生的主观评判甚至私人感情来确定对贫困生的资助额度。
(三)对贫困生的资助仅停留在经济资助层面,忽视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与能力培养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贫困生的贫困问题,必须想方设法使贫困生自身强大起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使贫困生具备了较强的生存能力,才能彻底让其摆脱贫困。目前在社会上存在一批这样的捐助者:把对贫困生的捐助当作一种捞取政治资本和其他企图的面子工程。这种把贫困学生当作演出道具的做法,会导致贫困学生感情道德缺失,一方面深感自卑,另一方面有可能突破道德防线去干违法违纪的事情。目前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逐步凸显,若不妥善解决,将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要想让贫困生强大起来,首先要对贫困生进行心理辅导,让其放下思想包袱,内心变得强大,然后再根据贫困生的具体情况,重点培养一种适合其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二、高校大学生实施精确资助的必要性
从内涵层面上分析,精准资助对于高校贫困生资助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它是解决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困境问题的必由之路。具体来说,高校大学生实施精准资助的必要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精准资助能够对高校贫困生进行精确识别,真正体现教育的公平
精准资助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资助区域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资助方式。其中精确识别是实施精准资助的首要环节,资助的对象都没有甄别清楚,资助工作就失去了正确的方向与意义。鉴于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资助对象不准确、学生的贫困程度不了解而导致资助工作的针对性不强,最终影响资助的效果与效率,因此现阶段实施精确资助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它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从而从源头上保证资助工作的正确方向,真正体现教育的公平。
(二)精准资助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首先精准资助具备一套完整系统的工作程序与步骤,从精确识别到精确帮扶,再从精确帮扶到精确管理,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既保证了正确的方向,又能使资助工作落到实处;其次精准资助的核心就是“精准”二字,它要求资助工作要把握细节,而细节正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此精准资助是保证资助工作实施成功的必要方式与有效途径;最后精准资助提高了对资助工作的要求,加大了资助的工作力度与难度,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三)精准资助可以提高资助资源的配置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资助工作运行机制
首先通过对资助对象的精确识别,可以有效剔除“伪贫生”,缩小资助范围,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可以加大对真正贫困的学生的资助力度;其次通过对贫困学生的精确帮扶与精确管理,可以有效优化资助资源,提高资助资源的配置效率;最后通过实施精准资助可以进一步规范与形成资助工作的相关程序与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资助工作运行机制。
三、高校大学生实施精确资助的相关建议
高校有其独特的生活环境与自身的特点,因此其相应的资助工作也有其独特性。因此针对高校的具体情况,笔者想提几点实施精确资助的相关建议:
(一)做好高校贫困生的建档立卡工作,确保对高校贫困生的精确识别
要通过对群众进行广泛宣传贫困生识别的标准与政策来充分发动群众参与、配合高校贫困生的建档立卡工作。一方面要规范操作流程,保证信息质量;另一方面要把好群众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确认审核关,确保识别过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真正做好高校贫困生的建档立卡工作,确保对高校贫困生的精确识别。
(二)根据不同贫困生的实际情况,精确制订相应的帮扶规划
首先要深入分析贫困生的致贫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逐个制定帮扶规划,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资助政策相衔接,资助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为实施精准帮扶打好基础;其次要努力抓好帮扶规划落实,注意发挥贫困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精准帮扶的实际效果。
(三)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还要提高对贫困生生存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普遍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自卑感较强,道德与情感缺失。如果仅仅对贫困生进行经济资助,很难使贫困生走出内心的阴影,彻底摆脱贫困的境况。因此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还要强化对贫困生的心理资助工作和精神帮扶工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使贫困生的各方面强大起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摆脱贫困的现状。另一方面,受资助资源的约束,我国现有的资助制度与资金还远远达不到让贫困生彻底脱贫的要求,因此要根据不同贫困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高对贫困生生存能力的培养,最终让贫困生凭借自身能力而脱贫。
(四)对贫困生实施动态的精准管理,确保资助、帮扶措施落到实处
首先要建立高校资助信息网络系统,将每个贫困生的基本资料录入系统,对贫困生的贫困状况进行动态管理;其次要做好贫困学生的帮扶记录,高校要设立专门的资助中心,配备专门信息员,建立专门的资助台账,将每个贫困生的帮扶情况、帮扶效果等及时登记,并及时录入资助信息系统,以便相关部门及时掌握各位贫困生获得扶持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督促、推动各部门落实好精准帮扶措施;最后,要抓好贫困生人口动态管理,根据资助对象获得扶持和增收情况,及时对贫困生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贫困生及时退出,新出现的贫困生及时纳入资助对象给予帮扶,从而实现资助对象有进有出,资助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参考文献:
[1] 郑瑞强,曹国庆.基于大数据思维的精准资助机制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5.
[2] 黄承伟,覃志敏.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演进与精准资助[J].开放研究,2015.
[3] 张琦,冯丹萌.十三五期间开展精准资助工作的思考[J].中国国情国力,2015.
篇2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救助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的有关规定,保障我区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教育和正常完成学业,保证中小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进一步完善助学金制度,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省、市关于救助弱势群体的有关规定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及省、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平等性和发展性原则,巩固“双高”普九成果,围绕一个目标(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强化两个管理(贫困生档案、救助资金)、拓宽三个渠道(政府专款、社会救助、个人资助),依托四种形式(现金救助、物品救助、两免一补、结对帮扶),确保我区在校生年巩固率保持在以上,促进基础教育积极、均衡、持续发展。
二、救助对象
⒈兰山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城市低保)、特困家庭和农村特困户的在校学生。
⒉家庭经济困难的革命烈士子女、残疾儿童、少数民族儿童。
⒊因天灾人祸造成家庭重大经济损失的贫困学生。
⒋父母因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
⒌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的贫困学生。
⒍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在校子女。
⒎其它特殊原因造成经济特别困难的在校学生。
三、评定原则
⒈学校依照民主、公平、公开的原则,每学期评定一次。
⒉助学金的评定只根据学生家庭贫困程度,不与学习成绩挂钩。
⒊确保对残疾儿童、特困家庭子女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书本费,补助住校生食宿费)。
四、申请程序
⒈申请。每学期开学时,由学生或家长持户口本、低保证等贫困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同意后,填写《兰山区贫困学生申请表》,家庭所在社区或村居填写意见并盖章后,连同贫困证明一并交给学校。
⒉核查。学校根据学生提供的贫困情况,通过询问学生本人及同学、走访学生家庭和村居(社区)等办法对学生贫困情况进行核实。
⒊初定。学校把核实后符合条件学生情况提供给全校教师,经过全校教师民意测评后,由学校领导班子讨论确定申报名单。
⒋公示。对确定救助的学生在学校和村居(社区)张榜公示。学校对公示无异议者的登记表盖章。
⒌上报。学校将贫困学生登记表和相关贫困证明向区教育局逐级上报,村居(社区)向镇、街道、区政府逐级上报,由主管部门审批。
⒍审批。区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救助金总额和资助标准,确定资助总人数,认真审查核实,依据资助对象分配原则,确定各单位资助对象。并通过新闻媒体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保证救助工作的高度透明。
五、救助方式
⒈政府专款。区里设立“救助基金”启动基金不少于万元,并且逐年增加。区民政局每年在救济款中拨出一部分,用于救助贫困学生,各镇街道均要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助学金”专项帐户,每年拨付一定经费救助贫困学生,确保助学金专款专用。
⒉社会资助。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人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捐助。
⒊学校减免。各中小学可从杂费、借读费等预算外收入中提取部分经费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⒋结对帮扶。区里安排一个单位帮扶一所学校,区直机关帮扶一批贫困学生,科级干部、县级干部帮扶个贫困生,确保每一名贫困家庭学生正常完成义务教育。
六、管理使用
助学金由区教育局统一管理,专项使用,在每学期初根据贫困生分布情况,拨发至区直学校和镇、街道中学、中心小学。资金一律由学校统一管理,不直接发放给学生本人,专项用于受资助学生的书本费、作业本费、学习用具费、寄宿生活费及杂费减免。区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对助学金的发放,使用情况和减免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对审计结果进行通报。
七、工作措施
⒈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中小学贫困家庭学生救助”,是巩固“双高”普九,提高国民素质,确保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为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区里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 组长,区政府办、教育局、财政局、民政局、团区委、妇联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救助贫困学生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具体负责专职接受社会捐款,确认扶助对象,落实国家安排的助学金,整合区内各类助学行为,助学金发放的统筹安排和组织协调工作。各镇街道、学校也应成立相应机构,抓好这项工作。要强化监督检查,切实管好、用好救助物资,充分发挥其效益。同时,各单位要重视精神鼓励,定期跟踪了解贫困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使之切实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温暖,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养成不畏艰苦、勇于进取的良好品质,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篇3
调整扶贫村后,我局工作人员立即展开工作,与土郊院村18户41人贫困户进行对接。详细调查了解贫困户现状、致贫原因等,针对各贫困户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脱贫措施。
(一)建档立卡
针对每一户贫困家庭实际情况填写扶贫手册,掌握第一手资料,制定脱贫攻坚计划及帮扶措施,填写帮扶政策牌,为今后的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温暖入户
2017年新年来临之际,我局对贫困户进行了送温暖扶贫慰问,发放慰问品,确保每一户贫困家庭都能够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三)政策对接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所包村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脱贫攻坚计划及帮扶措施,积极与县农委、交通局、国土局、林业局,多部门联动,发挥政策效应,确保项目具体落实到位。1、借助县旅游公路建设的东风,今年将对五公里进村路面进行改造。2、与县国土局积极沟通,实施300余亩自主造地项目,同时,在山顶配套两个蓄水池,从而增加水浇地面积,该项目计划今年4月底完工。3、今年计划对25度以上坡地进行退耕还林。4、发展中药材300余亩。5、新增小杂粮种植面积200余亩。
二、扶贫思路和措施
1、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解决好有异地搬迁意愿农户住房安置问题,按照“群众搬迁到哪里、产业就发展到哪里”的原则,因人因户施策,同步考虑搬迁群众的增收产业。一是支持搬迁群众发展特色种养产业;二是对有经商创业意愿的移民户,帮助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并对有贷款需求的农户争取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多渠道增加其经营性收入;三是通过积极探索财政资金用于工程建设、生态建设与贫困户成立的合作社参与工程建设,增加其工资性收入;四是引导农户以贷款、林地、土地入股等形式与企业、村集体开展股权合作,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维护、销售,增加其财产性收入。
2、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工程。结合村情实际,紧紧围绕打造特色产业这一主线,结合“一村一品” “一户一品”多元化的产业扶贫发展思路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工程。 一是进行基础建设,与土地部门沟通,计划对村内荒山荒坡实施自主造地,预计可造耕地300亩。打井1眼;二是成立养殖、种植合作社,建立土鸡养殖基地,加大特色小杂粮种植面积;三是完成贫困村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提升农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
3、实施培训就业工程。依托扶贫开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周期短、易学易会、脱贫增收见效快的劳动力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的技能水平和创业就业能力,着力提高贫困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养,有效拓展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途径。
4、实施退耕还林脱贫工程。加大退耕还林力度,3年内争取把25度以上坡地全部还林还草。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帮困助学,和谐校园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面临经济上、生活上的困难,而且存在着较强的自卑闭锁心理、极度的自尊心和严重的依赖心理。这部分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关系到学院的稳定发展,关系到和谐校园的构建。因此对他们进行经济、生活、心理帮扶,培养和塑造他们坚强的性格,给予物质上、精神上的解困,建立国家、学校、家庭、个人相结合的帮扶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在中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增加较快,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并呈逐年迅速上升趋势。就我院护理系为例,2012年大专班经济困难学生约2436人,约占在系大专生总数的40%,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10%—15%。大学生贫困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一、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现状
贫困生是指那些在校期间支付学费和生活费比较困难的学生。近年来,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人数和比例呈逐年递增趋势,他们在生活、学习、心理、思想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和问题。
1、生活状况。由于家庭收入少,贫困学生大多数都无力支付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因此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非常俭朴、节约。基本生活难以保障,每月的所有开支费用不足200元,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营养不良,有病不敢去医院,无力参加各种培训班和各类聚会。
2、学习状况。在众多贫困生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自强不息,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但贫困生由于主客观原因,其学习比其他同学困难更大,学习更为坎坷艰难。其身心压力和生活艰苦使他们学习时精神不能集中,课余时间情绪低落,学习成绩受到影响可想而知。因此。相当一部分贫困学生成绩平平,有的甚至选择了退学。只有少数贫困生通过努力,取得了较好成绩。
3、思想道德状况。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总体情况是好的,勇于进取,乐观向上,他们在困难面前不消沉,体现了较好的思想素质和意志品质。但也有一部分贫困生的思想、认识、行为上存有偏差,同时自立意识比较淡薄,道德行为方面也有些失范。个别贫困学生拿着贷款、借款、资助和奖励的钱,挥霍浪费,穿名牌,吃好的,大手在脚花钱,毫不心痛。
4、心理健康状况。贫困生不仅承担着经济上的负担,而且还要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容易产生自卑、孤僻心理,人际关系障碍,生活比较封闭,身心健康受到严重伤害。部分学生因经济和生活贫困,进而导致心理贫困,甚至还有一些同学因贫困而羞耻,产生怨恨心理。因此学院要高度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高职院校帮困助学模式存在不足
1.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不够完善
现有的“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经过几年推行,已经在改善贫困生生活,加强高职院校对贫困生的管理与服务方面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整个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其一,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和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其额度较大,但受奖面又相对集中在极少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使一些经济困难且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丧失信心;其二,国家助学金虽然主要解决个别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资助经费从2000元/人到4000元/人不等,但需要多方认定,并且受助学生数量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上学难;其三,助学贷款是解决贫困生上学问题最有效的方法,能解决学生学费拖欠问题,但落实起来非常困难,原因是还贷率太低,权利与义务失衡,缺乏制约机制,不能标本兼治,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助学贷款的广泛开展。其四是学院提供奖学金、减免学费或者到伙食团勤工俭学,其资助力度非常有限、范围也较窄,操作起来往往力不从心。
2.贫困大学生界定程序和手段不够科学。目前对贫困生的界定尚无统一标准,由于地区差异及地方认定的标准与学校认定的标准互相脱节,经常会造成不公平的分配现象,资助资源浪费现象屡有发生。同时,界定过程的不科学、界定标准之间的不合理衔接也对资助的公正性产生了负面影响,村、乡(镇)和县民政局提供的经济证明内容抽象空洞、不具体,缺乏真实性和说服力,进而还增加了贫困学生在界定过程中的成本开支。
3.学校重经济帮助轻思想教育。在众多帮困工作中,学校往往只注意物质扶贫,认为对贫困学生多给予经济帮助,一切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并把贫困生完成学业作为帮困助学的主要目的。但与多元化资助体系相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却不多,如与贷款有关的诚信教育、与助学金有关的感恩教育、与奖学金有关的责任心教育,与勤工俭学有关的吃苦耐劳教育等等。为使贫困学生成为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应在注重物质解困的同时,更加关注困难学生的精神需求,实现帮困助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4.学校忽略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日益加剧,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经济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他们背负着整个家庭的期望,同时也背负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巨大压力,如果成绩不佳就容易产生焦虑心理。由于经济窘迫,他们性格压抑,交友受限,容易产生一种自卑心理,有的学生认为差距太大,感到上天不公,从而产生一种仇视心理和敌对态度。目前许多高校对此问题重视不够,没有根据贫困生的身心特点采取一些针对心理咨询或心理健康的教育措施。
三、帮困助学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实施策略
篇5
【关键词】职校 资助工作 育人功能 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028-02
国家出台的中职学校资助政策,缓解了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推动了中职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中职学校资助涵盖国家免学费、国家助学金、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三大板块。其中,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所特有。中职学校资助政策从2007年实施至今,已有9个年头,9年间该政策多次修改,日臻完善,使其育人功能不断地得到发挥。
一、职业学校资助工作的功能
(一)经济的帮扶功能
当前的中职资助政策,主要是从物质上对家庭贫困的学生进行帮助,国家免学费、奖助学金等资助工作的实施是针对家庭经济无力承担其学费及生活费的学生开展的,目的是从经济上对贫困生进行帮扶,让其在职业学校学习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享受教育公平和教育均等的机会;国家助学金为学生提供部分生活费,减轻家庭负担,可以让他们安心学习,顺利地完成学业。
(二)思想的导向功能
对贫困学生进行经济上的资助,是整个资助体系当中的最低要求,有助于缓解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但不能从源头上解决根本问题,资助工作除了达到对贫困生经济上的帮扶目的之外,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让学生感知政府、社会对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感觉到社会的温暖与和谐。因此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学会感谢帮助他们的国家、社会、团体及个人,从情感上激发他们,学会感恩,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学会自我解困及互相帮扶。另外,国家助学金、各级人民政府奖学金等的评定工作,能较好地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努力成为高技能人才。
(三)诚信的塑造功能
开展助学金评定过程中,由于对贫困学生的评定主要是根据学生所在地政府开据的证明。但资助工作人员无法对每位申请助学金的同学进行充分调查、认证,无法精确地查实学生所填的情况,因此难免出现资助资金不能落实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的现象,实现国家的精准扶贫。因此,在助学金申请之前,展开诚信教育,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国家资助资金目的是为了帮助家庭困难的同学完成学业,让资金用在真正困难的学生身上,而不是普慧政策。通过评定体系要求学生讲求诚信,重视个人信誉,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每一次助学金评定过程都是一次塑造诚信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自我意识的过程,因此它具有诚信塑造功能。
(四)乐观向上的培养功能
受助的贫困生成长的环境都不优越,绝大部分都来自农村或单亲家庭,在心态方面或多或少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和沟通,在受助之后会存在多虑的心理,认为家庭经济能力好的同学议论他,看不起他,产生自卑的心理,严重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开展学校资助工作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目前的困难是暂时的,不是哪个人的问题,是社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情况下存在的暂时现象。为了缓解这种现象,国家、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帮助目前生活困难的学生,是因为政府看到许多生活困难的学生,当他们得到帮助后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学得知识,习得技能,以技术、能力和努力改变了家庭的困难,让家庭摆脱了贫困,带动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走向脱贫之路,为社会做出贡献。教育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和未来,保持乐观的学习、生活心态,正确认识自己,树立信心,健康成长。
二、优化职校资助育人功能的措施
(一)优化资助体系,提升社会效应
一是优化资助人员工作体系。学校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建立完备的资助人员工作体系,重视资助员的工作,定期对资助工作进行考查评定,对表现出色人员给予奖励,让更多的高素质、高能力的人员参加到资助一线,建立一个高素质的资助人员队伍,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积极性,将资助工作更好地落到到位,将党和国家的爱心传递给学生,进一步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二是优化评审系统。严格把关审核系统,增加审核环节。通过同学采访,老师评价,亲人探查等方式进一步了解申请人家庭状况。对其经济情况进一步了解,对其品行,人格进行评判。在审核中要环环把关,由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诚信教育、责任教育,让学生明白,助学金等来之不易,应当格外珍惜。
三是优化宣传手段。设立支持资助宣传的专项基金,以获得社会更多的资助。通过新闻采访,专题报道等多层次多途径,把资助政策宽范围地辐射到社会各阶层,提高中职资助政策在社会的知名度,使社会各界了解到目前中职学校资助的现状,引起全社会关注。然后,结合互联网技术,设立捐款网站,开通微信、支付宝账号,拓宽筹资渠道,动员社会广大群众,助力资助工作。让全社会重视中职资助工作,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学生,并以此撼动受助学生的心灵,让收到社会各方支持的学生对社会心怀感恩,立志回报社会,从而形成从助己到助人的良性循环。
(二)加强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发展
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自强意识、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幸福认同感,使他们正确理解学生资助工作传递的关怀和情意的真正意义,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是开展励志教育。以资助工作为平台,将励志教育和校园文化有机结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而学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在校园开展资助文化建设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在优秀文化的影响下能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如资助征文比赛,让贫困生谈受资助后的学习生活变化、内心感悟与未来展望,以展现资助带来的正面影响;或开展贫困生宿舍文化节,评比标准是最低的成本、最美的外观,让获奖宿舍获得奖金、学习用品等奖励,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使简朴节约的生活理念蔚然成风。
二是重视人文关怀。将资助工作落实到个人,指导受助学生合理使用资助资金,将资金用在“刀刃”上,不做与提高个人素质无关的事。教导学生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学习,尽可能地在课堂上汲取知识。许多贫困学生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而且还需要精神上的关怀。贫困学生较普通学生更加容易产生自卑自弃心理,老师应该定期开展师生谈话,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状态,帮助他们融入到校园生活中来,使他们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立足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三是实施感恩教育。成立学生互助小组,在某些方面,学生与学生的沟通比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更为简单直接。不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学生成为老师和学校的代言人,将资助理念更好地在学生群体中普及。而担任这一要职的受助学生,能够增强自身的社会认同感,在完成工作,获得资助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激感回馈。
四是注重诚信教育,树立责任意识。诚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品质,在校学生年纪普遍较小,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未能完全形成。人的“三观”对一个人是否能成为社会有用之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道德建设是形成正确“三观”的中心环节。社会上充满着形形的诱惑,学校要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宣传,在工作过程中重视诚信教育,发挥其品质塑造功能。老师要对学生起到正确引导作用,将诚信教育渗入每一位学生心中。
(三)完善对资助对象的动态跟踪与评估
通过资助,能够帮助被资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也使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学习也会更加认真、刻苦、用心,为其以后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职业学校要对资助对象的学习、工作表现进行动态跟踪,及时了解资助对象的学习、工作状况。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职校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承担着学业、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贫困生,由于成长的背景特殊,心理往往比较自卑、自闭,综合能力也相对较低。针对此种状况,学校应该投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有效促进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同时,为贫困学生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在经济上帮助他们的同时,提升其综合素质。定期和贫困生沟通,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关心他们,并利用下企业跟班及寒暑假期间走访贫困学生,切实了解情况,传递温暖。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中职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中职教育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出台的资助政策吸引了一大批生源进入中职学校,推动了中职教育的发展。有了国家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将资助育人工作落到实处。让贫困学生在受到物质帮助的同时,也能收到心灵关怀。从而使资助工作能够达到其根本目的――育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新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夏绪仁.论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与思想教育的结合[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5)
[2]张琴.浅谈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J].综合论坛(课程教育研究),2013(16)
[3]黄晓芳.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对策[J].前沿,2012(7)
[4]杨钋.高校学生资助影响因素的多水平分析[J].教育学报,2009(6)
篇6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助因励志;育人模式;对策
国家自实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至今,逐年加大对贫困生的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和学校采取种种措施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社会各界也纷纷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在重视贫困大学生物质贫困的同时,也非常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精神激励和思想教育工作,引导贫困大学生的励志成才,但未形成相应的教育体系。如何从实际出发,形成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内容,以“提升能力、意识、素养”为核心任务的“四位助困”网络,从而加强贫困生的励志成才教育,成了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四川省高校为例,挑选了以西南科技大学为基础的5所具有代表性高校一千多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访谈等形式的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500份,其中,校内问卷1200份,网络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11份,有效回收率为94.07%,使用SPSSl8.0进行数据分析,调查数据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文对当前高校贫困学生助困育人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当前高校贫困学生励志成才育人的新模式。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
2010年,教育部会同财政部等部委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工作部署,不断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提高资助标准,从制度上基本保证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或辍学”和有效缓解了物价上涨给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按照新资助体系规定,每年国家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助学经费从2003年的1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500亿元。全国每年将有大约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获得各种形式的资助,全国平均每100名大学生中就有20多人可以获得各种形式的资助,根据四川省教育部网上数据显示,2010年各种形式的资助资金接近12亿元,近50万学生受到资助。目前已形成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绿色通道”为主体的多元化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
二、当前高校贫困学生助困育人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勤工助学岗位单一,学生强能意识薄弱
新资助体系虽明确规定,高校应安排一定数量的助理、服务型岗位,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机会。但校内岗位的设置往往以教学机构和老师的需求为主,校外勤工助学岗位也仅是家教、促销、市场调研方面。校内外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之类的类别单一,与所学专业结合度不密切,再加上贫困学生自身素质的欠缺和用人单位育人意识的淡漠,使贫困学生在进行勤工助学时忽视自身强能意识的锻炼,学校、社会在给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二)教育滞后,贫困生心理障碍明显
高校大部分受助贫困生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内心封闭、自卑感强,尤其是进入大学后这种现象尤为突出,不敢突破自己,怀疑自己能力。这种现象导致贫困生怀疑自己的能力,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做好一件事情,使自己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与其他学生相比,贫困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情绪调控、把握人生方向四个方面存在不足。许多贫困学生缺少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不能正确地面对现实,心理障碍现象更为突出。根据调查分析:有78%的同学对申请国家资助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很敏感,面对当前的环境现实,不能平和的面对。
(三)“等、靠、要”变成了习惯,缺乏感恩、自强意识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大部分贫困生对国家、社会的援助能够心存感激、自立自强,并把国家和社会的帮助始终铭记于心,自强不息,学成之后以实际行动回报祖国和社会。但也不可否认,有相当一部分受助贫困生中存在感恩、自强意识淡薄的问题,他们认为得到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对国家助学金名额的有限而“争当”贫困生,甚至有的同学嫌资助金额太少而怨声载道,并且获得资助后挥霍浪费,从而贫困生中“等、靠、要”的思想越来越严重,自强意识越来越薄弱。
(四)诚信理念薄弱,“贫困生”失真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主要依据是学生生源地贫困证明、学生在校期间的消费表现和高校的民主评定。由于助学金是一种无偿资助,学生容易在心理上形成依赖,并导致学生诚信缺失,部分学生在上报材料时造假,谎报自己的家庭情况。其次,民主评议小组在调查评定过程中易出现个人感情化倾向和拉票的现象。同学之间涉及的利益关系、人际关系等问题可能造成评议结果的不公平。由于民政部门和高校受人力、财力等因素的制约,无法对学生所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逐一核实,使贫困生队伍里出现了“伪贫困生”。这不但影响真正贫困学生获得正常资助的帮助机会,更容易滋生学生不劳而获的思想,而且助长学生不讲诚信之风。
三、建立有效的培养机制。完善助困育人模式
根据新资助体系指导下开展高校贫困生助困育人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建议按照“他助、自助、助人”的工作目标,将“济困、扶志、强能”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新型资助理念,采用“强能、自信、自立、诚信”四位一体的助困育人模式,重点加强贫困生的精神、能力、心理方面的帮扶工作,切实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篇7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对策
目前,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不断的完善,资助项目越来越多,受助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帮助了高校贫困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但是却忽略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因此,高校资助部门在做好贫困生各项资助工作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他们进行心理“扶贫”,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正确面对人生的挫折;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和发奋图强的精神,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打好基础。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存在的问题
1.焦虑感
贫困学生上大学不容易,特别是家庭中有好几个上大学的兄弟姐妹,面对高额的学费,特别需要父母的支持。他们能感激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但同时家庭压力较大,希望自己能够改变家庭的现状,回报父母的高期望,从而造成一定的焦虑感。很多贫困生在校期间都有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平时还要勤工俭学赚生活费,不得不把时间花在兼职上,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贫困生大多都获得过国家、学校的资助,认为自己应该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背负着还款压力,既要兼职赚生活费又要花精力搞好学习,使得他们的精神长期处于焦虑、紧张中,严重者会产生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这种焦虑心理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2.人际交往困难
贫困学生几乎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兼职和学习上,心理压力较大。而青年学生又热衷搞AA制的各种集体活动,这方面的费用虽然不多,但对贫困学生来说,生活费已经捉襟见肘,再加上这方面人际交往上的花费,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渐渐的失去和其他同学交往的热情,逐渐远离集体,成为集体活动的边缘人。有高校做过一项关于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社会交往的调查,调查发现,经常参加各项集体活动的贫困生为28.07%,其别困难的学生仅为5.47%,而非贫困学生则高达71.93%。可见,贫困学生普遍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
3.自卑感
高校贫困生大多来自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较落后的地区,特别是来自偏远农村的贫困生,家里子女较多,父母所受的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较体面的工作等。这些和其他同学产生了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使他们经常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很容易自卑,常常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别人,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不愿意与人来往。这种消极、自卑的心态困扰着他们,严重的甚至会影响身体健康,出现各种病症,如头痛、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继而影响学业。
4.抑郁
宁夏大学曾经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心理状况调查量表,对在校217名贫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过一次调查,并和501名非贫困生心理状况进行比较,调查发现,贫困生的心理抑郁状态明显高于非贫困生,尤其是即将毕业的贫困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可能会造成的就业困难、父母的期望、背负着还助学贷款的经济压力等,使他们承受着重大的心理压力,郁郁寡欢,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抑郁心理较重。这些抑郁状态,长期下去,会严重的影响他们的成长成才。
二、做好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的对策
1.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是贫困学生的精神家园,高校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们提供一个美好、和谐的大环境来促进贫困生的身心健康。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种平等、健康、轻松的活动氛围。鼓励贫困生多参加有意义的文化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帮助他们融入集体,增加他们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增进与同学之间的交往,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进一步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应关注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进一步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高校制定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多开展心理健康学习讲座,组织辅导员系统的学习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加强职业能力。这样辅导员能更好的通过贫困生的家庭状况、生活学习等,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能够较准确的摸底和评估,一方面能更好的应对贫困生可能会发生的各种心理事件;一方面对心理状况较严重的贫困生信息能够及时上报院心理咨询中心,由更专业的老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其次,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应加强心理辅导咨询室建设,做好贫困生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帮助贫困生理性认识自己;辅导员应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主题班会,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开拓勤工助学渠道,锻炼贫困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目前,高校设置的勤工助学岗位大多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跟他们所学专业关系不大。因此,高校应不断完善勤工助学建设,尽量设置一些跟他们专业相匹配的岗位。随着贫困生的持续增加,高校应开拓更多的勤工助学渠道,满足贫困生的需求。高校可联系企事业单位,组织寒暑假兼职招聘会,让贫困生不出校门,就能找到更多的兼职机会,同时又能保障他们的利益。通过兼职,更好的锻炼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意识。
4.建立贫困毕业生就业困难档案,帮助其就业
高校就业中心和辅导员应对贫困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做好统计工作,并建立贫困毕业生就业困难档案。对他们实施个性化的就业帮扶,做好“一对一” 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加强对贫困生就业指导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他们调整就业期望,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高校应利用各种资源,为贫困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积极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符合条件的贫困毕业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叶华松.论高校贫困生的“精神扶贫”[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12).
[2]吕延明.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11).
[3]李小鲁等.高校贫困生资助新视野[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篇8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以及“十三五”规划的提出,人们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加强高等教育化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于现代化高等教育的渴望求知推动了高校扩招现象的产生,高校的扩招意味着高校学生数量的激增,高校的贫困生数量也随之增加。根据2015年12月4日,中国教育部《教育计划纲要》实施5周年会的报告,截止2014年,中国高校在校生规模近3600万人,居世界第一。数据显示,2012―2014年,通过实施专项计划,重点高校招收的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人数不断加大,从2012年的增加1万人攀升到2014年的增加6.9万人。高校贫困生人数的激增以及近年来,高校学费的不断提高等现象使得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凸显,贫困生问题引发越来越多的学生个体、家庭和社会问题,甚至对于高校教育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为此,党和政府以及高校高度重视贫困生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以确保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这些政策和措施更多的是从物质和经济方面去给贫困生提供帮助,而对于贫困生的精神世界却关心不够,很多的贫困生虽然经济上不再窘迫和拮据,但却再度陷入了心理贫困的境遇。所谓“心理贫困”,是指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高校的学生贫困与反贫困策略研究”项目组对24所西部高校4510名普通学生的问卷调查,用症状自评测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一90)将人际、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症状用评分分级方式统计,结果表明,在贫困学生存在明显的强迫倾向、10.5%的学生有敌对倾向、9.6%的学生存在恐怖心理、8.8%的学生有敌对倾向、7.2%的学生存在恐怖心理、8.8%的学生有较明显的偏执倾向。在这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负面心理问题倾向,由此可以看出,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远远高于非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这是亟需高校和社会给予重视的问题。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1.个性缺陷
绝大多数的贫困生内心自强而又自卑,自尊心比较强,在高中时代学业繁重,大家一心苦读,只为考入理想中的大学,很多贫困生的个性缺陷并没有完全的展露出来。步入大学后,随着环境的改变,眼界的开阔,诱惑的增大,消费欲望的膨胀,很多高校贫困生开始迷失自己,在面对与非贫困生的贫富差距,他们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落差,可能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者一件小事而敏感多疑,甚至自卑自怜、自怨自艾,从而产生非理智的过激反应,造成对自己或他人的伤害,2004年,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就是最为极端的案例。
2.自我认知的偏差
很多“心理贫困”的高校贫困生对于贫困的归因问题上出现了偏差,他们片面地认定,贫困群体受到社会、政府给予的机会不公平,高校给予贫困学生的补贴分配不合理,从而内心滋生不平衡的心理。还有一部分高校贫困生将原因归咎于家人能力缺乏,收入较低,内心产生抵触情绪,与家人沟通较少,自卑消极地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他们往往不能站在客观的角度正确的评价自己,自我意识失真,很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表现为自卑、自暴自弃或者过分的自恋或自尊。
(二)客观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在金钱、利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金钱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一切以钱说了算,一切向钱看齐,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势利和虚伪。在高校里,尤其是涉及到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是锱铢必较。同时,由于一些慈善机构和公益人士救助不当或者善意被曲解,导致一部分高校贫困生产生了巨大的内心质疑和困惑,往往会认为自己被当作社会的弱势群体,去接受社会的施舍和怜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高校贫困生往往难以接受这种同情。很多贫困生是来自偏远的山区和一些西部落后的地方,男〗邮芙逃的条件和非贫困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家庭也没有足够的能力给予特别的支持,所以,他们往往见识不多,社会接触面狭窄,思考问题的观点比较狭隘。步入大学之后,来到一个更为宽阔的世界,既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可能面临经济上的窘迫与拮据,他们往往心理压力比较大,思想负担比较重,甚至出现心理障碍。
2.教育因素
我国现实行的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受此模式的影响,在学生阶段尤其是初高中时期,大家衡量“好学生”与“坏学生”的唯一标准就是成绩是否优秀,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身上自带光环,只要成绩好,其他的一切都好,很多贫困学生明白寒门只有苦读才有出路,往往学习较为刻苦,成绩比较优秀,在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压力不算太大。步入大学后,学习成绩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大学更重视的是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一部分贫困生除了成绩好之外,与其他的学生相比,社会见识不多,社会接触面比较狭窄,看事情的观点比较狭隘,考虑问题不够周全,这些都会造成贫困大学生内心巨大的落差,如若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都有可能会对贫困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冲击,严重的甚至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三、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干预对策
(一)完善贫困生助学制度,解决贫困生的“后顾之忧”
高校贫困生面临的首要困难就是经济方面的压力,解决心理贫困的前提条件是要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压力。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包括教育、财政等)都应该高度重视贫困生及其家庭的帮扶工作,积极制定、落实解决与贫困生相配套的政策,对于成绩优异考取名牌大学的贫困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以保证贫困生能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其次,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奖、助、贷、减、免、勤”帮扶制度,对于贫困生制定详细的奖励制度,结合贫困生在校各项表现以及学业成绩,明确界定“奖、助、贷、减、免、勤”的范围,针对贫困生可以适当的放宽奖助学金获奖面,政策上对于贫困生实施一定的倾斜,适当的提高贫困生的获奖概率。加大贷款金总额,简化贫困生贷款申报以及学费减免手续,并为贫困生增加勤工俭学的机会,通过以上措施来解决高校贫困生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贫困生的心理疏导
针对贫困生有可能再度出现“心理贫困”的现象,高校应将心理健康的普及性与针对性有机结合起来。除了通过日常开展心理健康课、召开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举行心理团体辅导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心理健康普及教育之外,还应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进行心理辅导,深入了解贫困生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以及思想状况,通过心理咨询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鼓励他们进行人际关系改善的尝试,对于有强烈孤独感、挫折感、自卑感的心理贫困生给予特别的关注。高校还可以建立贫困生心理咨询网站,开设贫困生心理交流论坛,创建贫困生心理健康微信公众号,为贫困生搭建交流与宣泄的平台,扩展更多的贫困生心理健康咨询渠道。
(三)激励贫困生自立自强,培养贫困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首先,高校要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他们在暂时的困难面前选择不低头、不放弃、不绝望的精神,提高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于经济方面的困难,要学会自己自立自强,想办法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创造财富,正确的看待政府和学校的帮扶机制,不能一味地等待别人的帮助和扶持;其次,高校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让贫困生意识到贫困是客观存在的,不要逃避它,要勇于面对贫困,同时也要意识到贫困只是暂时的,贫困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不要回避它,要将贫困转化为精神财富,用这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去努力的督促自己好好学习好好进步,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把命运和前途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篇9
关键词 贫困生 物质生活 思想生活 矛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Contradictions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Living
Circumstances and Solutions
LIAO Yuanxin
(Law School,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66)
Abstract Xi Jinping, general secretary on the Youth Day eve replied to Peking University students, pointed out that "China Dream is a dream of country, the nation's dreams, but also including the majority of young people, including the dream of every Chinese." You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dream of China can be done on the road, will also accomplish much. But poor college students, generally facing problems caused by material factors, including family income and education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cost, the cost of living and the cost of living between and ideological problems a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rising therefrom. For some students, the university should be in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are, equal protection of poor students can fully enjoy higher education, in casting "China Dream"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to play its due role.
Key words poor students; material life; thought life; contradiction; solutions
1 贫困生生存境遇中的主要矛盾
高校贫困大学生所面临的挑战源于经济因素,却不局限于经济因素,是包含资金、心理、思想等多方面问题的。
1.1 物质需求中存在的普遍性矛盾
我国高等教育自1989年开始收费,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在物价不断上涨的同时,高等教育的收费也顺势发生变动。加之昂贵的生活成本,这些都给高校贫困大学生带来不小的压力。主要体现在:
家庭收入与教育成本矛盾显著。大学生享受高等教育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育资费,它包括以学费为主、课本费为辅及各类其他用于学习的费用。此类费用为硬性支出,难以发生弹性变动。根据各高校公布的数据,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一学年的学费主要分布在5000至10000元之间,而国家统计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贫困生主要来自于农村,对于普通农村家庭,一名大学生的学费与一名农村居民的年收入大抵相当,对于贫困学生家庭,更是不堪重负。
除此之外,大学生需要参加各类培训项目以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或其他各类社会必备技能。以英语学科为例,四、六级考试、考研外语,是每一名高校大学生面临的难题,为了确保通过此类考试,不少学生选择参加课外辅导班。但是以国内某知名英语培训机构为例,一般几天的课程即需数百,更有所谓强化班、长期班等动辄数千元。不仅如此,在就业竞争的重压之下,社会技能型证书也日渐成为高校大学生追捧的对象,例如驾驶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书等。但是,相关的培训费用却居高不下。所有这些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无异是雪上添霜。
生活费用与生活成本矛盾难解。随着物价的上涨,贫困生可支配的生活总费用并未同步跟进,挪用为教育的支出却日渐增长,致使贫困生的生活水平进一步下滑。据国家统计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而通常认为CPI增长率在2%~3%属于可接受的范围,显然,食品价格的涨幅已经远远超过3%的界限,即将达到5%严重通货膨胀的临界点。而高校物价更是随意上涨。
除去刚性的食品需求,大学生的其他生活成本也在日益增加。以社交活动为例,在当前大学校园,社交活动难以避免。然而,很多社交活动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有消费才有社交。例如生日宴请、朋友聚会在校园内已司空见惯,为了找工作而外出联络、为了求职而添置衣物也是必要之举,可这些开销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有时所耗费的几乎相当于其一个月的生活费用。至于日常联络的电话费、网络费,更是每个大学生所不可避免的消费。所有这些社交成本对于贫困生而言,显然都是不小的负担。
1.2 思想精神上潜在的深层次矛盾
在高校,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物质基础得到较为充分的保障,精神生活、文化生活得以同步进行。而贫困生则不同,他们的物质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精神文化生活便犹如空中楼阁,处理不当,思想上、心理上则极易出现畸形的状态。这主要表现在:
渴求平等与现实落差间矛盾重重。在高校里,学生们年纪相仿,同龄人之间难免会产生自觉或不自觉的相互比较,且习惯于通过物质水准将大家分类。一旦产生分类,比较的意味就愈发明显,对于优势的一方会产生优越感,弱势的一方则会产生自卑感。而另一方面,贫困生的内心渴求平等、希望与同龄人一样享受大学生活,他们极度渴望自尊和获得认同。但是因为物质的不丰腴而产生的不自信、不勇敢心态,使不少贫困生认为在精神上也和同龄人存在落差。进而内心产生自卑、嫉妒、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丰满理想与冷峻现实间矛盾突出。青年大学生多是热情单纯的,他们有着美好的理想。贫困大学生更是如此,因为人在处于逆境的时候往往会给自己一种信念的力量,并期待有光明的未来。因此他们努力学习,希望走上社会后,通过自己奋斗就能够改变所处的窘迫处境。但是,社会反馈给他们的信息却往往是家境良好的学生基于家境更容易地处在社会的优势竞争位置。而家境贫困的学生进入社会后会将面临就业歧视、城市生存压力等一系列新的问题,似乎差距不减反增,步入了一种非良性的循环。面对这些冷峻的现实,贫困学生总会不断地怀疑自己、怀疑理想,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使他们愈加彷徨。
2 破解贫困生生存境遇矛盾的思路
保障每一位在校学生获得公平教育和公平竞争的权利,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是高校的责任和义务。面对数量庞大的在校贫困学生群体,学校各部门应直面问题、多管齐下、多方协作、形成合力,帮助其解决困难,为其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2.1 物质帮扶保障生活需求
调动贫困生积极性,多设奖项,多样鼓励。认真落实国家已有的各项奖助贷措施,是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基本条件。但是仅仅依靠补助、减免的方式进行资助,对贫困学生能力发展而言并无太大帮助。因此,既应做到物质上的补助,又应做到精神上的激励,建立健全相关激励机制,以此调动贫困学生的积极性和潜力,鼓励他们用自己努力获取的奖励来弥补物质上的短缺。例如学校可以丰富励志类奖学金,让贫困学生通过自身优秀的表现而获取额外的经济补贴;或者针对贫困大学生开展能够提升其综合素质的竞赛类活动,鼓励贫困大学生通过参加竞赛来获得奖励,以此实现贫困生的物质、精神上的双赢。
拓宽多元救助渠道,提供平台,提供岗位。除了前述帮扶形式之外,还应鼓励学生自立自强、引导他们通过劳动创造价值。一方面,学校可以将一些岗位专门向贫困学生开放,例如图书管理员、电话接线员等不需要太多专业技能的工作。另一方面,在学校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的基础上, 学校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 帮助贫困大学生寻求合适的兼职岗位,拓展勤工助学覆盖面,例如可以对校内的营利性机构如食堂、超市、药房等提出要求,规定其提供一定比例的勤工助学岗位。真正实现在帮助贫困学生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又锻炼他们的生存能力。
2.2 人文教育提升精神品格
物质关怀固然无可替代,但是对于高校贫困生而言,物质因素只是制约其发展的外因,精神世界的问题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内因。因此学校有责任通过细致的思想疏导、人文关怀,解决贫困生精神世界的困惑,促进其全面发展。
不少贫困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这种心理问题沉积已久,且负面作用明显。然而多数学生选择回避存在心理问题的现实,这时就需要辅导员或班主任主动积极开展工作,应当主动发现“问题学生”并对他们进行引导或直接推荐其前往心理健康中心进行专业疏导。高校的学工部门应和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双方联合、主动出击,为贫困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由辅导员进行全程跟踪。通过心理量表调查、同学情况反馈等多种渠道,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波动,并通过谈心交流等形式予以化解。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定期定点咨询等形式帮助困难学生拨开迷雾,以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大学生活。
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加之贫困学生心理等方面更易出现方向性偏移,因此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各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对贫困学生加大关注、加强三观引导,对于该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注意到其所处的特定成长背景,采取特定方式与方法,确保思政教育能够收到应有的效果。例如,应当开展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鼓励和带领学生多参加基层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教导学生贫困不坠青云志,在奉献中学会艰苦奋斗、乐观开朗的精神,培养感恩回报、服务大局的情怀。
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保障每一位青年学子平等、充分地享受高等教育资源,是学校、社会和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作为高校来说,更是有责任和义务为处在经济和精神双重困顿中的贫困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解决其经济困难、提升其综合素质、完善其精神品格,帮助每一位贫困学子实现成才理想,为个人梦想、国家梦想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题系南昌大学2012年度学校思想政治专项项目《统筹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创新资助育人文化的途径和方法研究》(课题编号12SZ02)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网,2013-02-22.
[2] 屈智勇,张秀兰,王东明.中西部十省高校贫困生生活与受资助现状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2007(10).
[3] 潘婕,郑俊,武丽东,李二虎.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黑河学刊,2003(7).
篇10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心理;分析;对策
大学生就业问题紧密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发展与稳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此外,就业也是无数大学生正式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是广大青年学子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抉择。当下,大学生拥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素质及较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他们对于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都有着较为明显的目的性[1]。因此,在面对工作、生活以及学习中的机遇和挑战时,他们往往会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根据教育部的信息,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56万,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下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就业人数激增、就业矛盾突出、就业难度加大,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在就业心理压力方面比以往进一步加深,因此该现象导致了部分无法对于自身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调节的大学生出现较为严重的就业心理问题。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心理现状
在高校的大学生当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有较大比率,每年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比例约为37%。当前,国家不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和扶持的力度,故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国家、社会和学校资助。这在无形中使他们对社会回报和诚实守信等方面上有着较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此外,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小比普通学生经历了更多的生活历练,在生活中承担了更多的压力与责任,他们在就业问题上会表现出乐观积极以及较强的耐挫力[2]。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和自身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时,他们往往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特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焦虑自卑心理。来自农村的经济困难学生,从小就开始处于压抑和封闭环境中,上到大学之后,往往区别于以前的生活环境,置身于开放繁华和相对发达的大城市环境中,这便极易产生自卑焦虑的心理,这种表现具有朴素性、普遍性。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满怀憧憬进入大学,但是在与一些城市学生相处一段时间后,往往会被他们广阔的见识、优秀的能力带来巨大压力,不自觉地陷入自卑的境地。在平等的就业竞争中,往往表现为得过且过,自己怀疑自己,不敢也不愿意竞争,导致失去先机,处于落后。
(二)敏感多疑心理。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和尊严,为了避免他人的“有色眼光”及“区别对待”,他们往往会对自己的“贫困身份”比较抵触,敏感多疑,害怕他人知晓、议论。甚至有部分贫困生会不自主的认为身旁家境良好的同学会对他们产生歧视及偏见,因此在就业时会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恐慌,主要表现为思想负担沉重、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波动大,事实上这种心理现象是由于自身的自卑心理从而延伸和派生出来的一种消极表现。
(三)羡慕妒忌心理。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经济方面的限制,在学习和生活上常常显得困窘和尴尬,因此在思想负担上压力较大。每当他们看到家庭环境较为宽裕的同学可以尽情消费甚至挥霍的时候,往往出现心理失衡以及不公平的想法,甚至会对当今社会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产生质疑。虽说这些仅仅只是极个别的现象,但却是及其的危险,这些消极的行为表现会对经济困难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严重影响,社会及学校若不能及时发现和疏导这类学生的心理问题,极易导致学生的一些偏激甚至违法犯罪行为,并且带来无法估量的严重结果。
(四)消极怯懦心理。当前,国家、政府和学校积极关注贫困学生的各类问题,采取了奖、助、减、免、贷等许多方式帮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仍有一小部分经济困难学生未能正确的对待国家、政府和学校的帮助与扶持,主动降低对于自我的要求及约束,不努力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甚至放弃凭借积极地勤工助学等方式来改变自己目前的经济现状及生活状况,一味地企图通过“靠、等、要”等行为改变自己生活,导致在就业考核过程中出现专业技能知识不扎实、答非所问或不敢、难以表达自己看法及见解的情况。
二、促进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形成健康积极就业心理的教育对策
(一)高校层面采取的措施。第一,学校应该做好并且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为贫困学生进行设想,最终为其排除就业之中的心理问题。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一些消极心理,开展心理疏导与干预,以此来加强学校对于这些贫困学生的心理沟通及疏导,从而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耐挫能力和自我情绪调节能力,预防和消除他们对于就业的忧虑和恐惧,最终达到帮助他们全方面健康成长。
第二,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中明确指出,“高校要继续加大对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建立困难群体毕业生信息数据库,开展‘一对一’服务”。学校应建立完善的贫困毕业生心理档案,并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疏导服务。建立心理档案时做到清楚贫困学生人数、了解贫困学生具体情况、在指导工作中到位[3]。
第三,学校应该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和谐舆论氛围。国内各高校应该加强学生正面思想的宣传引导,并且通过校园网、广播、橱窗通告、论坛发帖、电视专访、校园名人讲座等方式全面地、准确地宣传国家和地方关于促进和保障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方针、政策、工作成效以及成功典型,努力营造出一个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好舆论环境。
第四,完善对贫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就业指导。各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设计专属的就业指导课程,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就业指导,建立校内的就业咨询室,结合每个学生个人不同的特点,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交谈,进行信息收集与分析,精准地为贫困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第五,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能力。针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思维较为局限、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课程培训,以此来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以保证其全面发展。同时可以尽可能多给予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机会锻炼自己,在不同的场合中运用自己所学到的技能来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使其理论与实践将结合,以提高他们的综合水平,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第六,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大力鼓励学生参加基层就业。在学校之中可以举行各类不同的活动,以此来营造健康和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校文化。通过举行大学生基层建功立业、自主创业先进事迹报告团等活动,引导毕业生对于就业观念进行转变,大力宣扬“走投身与基层建设、艰苦奋斗、自主创业的成才之路”。从而达到培养他们支援家乡基层建设的意识,以此来回报祖国与他们的培养与栽培,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其无私奉献的精神[4]。
(二)学生层面采取措施。第一,加强自我调控能,正确疏导不良情绪。许多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压力主要还是需要依靠自身的克服与调节,这就要求他们能够掌握一些常用的情绪自我调节方法,及时消除自身的一些负面情绪,以避免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此外,当发现在自我调节效果甚微的情况下,应及时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帮助,充分利用学校中的心理辅导机构,缓解就业压力,摆正自己的心态,以提高自身身心健康水平。
第二,学生应该理性分析当今的就业形势,以此来提升自身的抗压能力。在当前,我国整体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国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方针措施,以此来充分保障毕业生就业提供制度、政策的实施。学生们应该正确认识到择业竞争的严峻,依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择业目标,增强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认真总结分析遇到的问题和失败经验,正确看待困难,积极提升其自身的抗挫折能力等,才能促使他们走向真正的成功。
第三,确立正确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预期。今天的大学生已不再是“象牙塔”的莘莘学子了,他们即将走进社会这个真正的试练场,他们将会真正的接触到社会,并且其角色也发生巨大的转变,从最开始的“天之骄子”转变为“普通劳动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自我定位时更要要正确地认识和评判自我,树立正确、合理的就业观,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及性格特定锁定自己的事业发展目标,遵循科学、合理有效的原则,找寻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从而避免因自己期望值过高所导致的心理问题产生。
第四,合理制定自己专属的生涯规划,积极寻求外部帮助。每一个学生从最开始的择业期到后期职业生涯发展都应该建立一个详细完整的规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现实条件寻找适合自己的事业发展道路,扬长避短。充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凭借该机会对自身能力进行锻炼,从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当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应积极地向外部寻求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借助外部各种渠道的资源帮助自己渡过难关。良好的外部扶助可以有效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其焦虑、消除负面情绪等,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未来的趋势仍然不容乐观,史上最难毕业季也许明年依旧会产生,但无论形势和状况怎样,我们只要认清产生问题的原因,大学生积极地形成正确的择业观,高校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心里疏导,我们就能从容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是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学校应引起高度的重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无需终日担忧、焦虑,反之应该坚信只要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兴趣、优势和不足,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害怕竞争,尽可能排除就业心理压力及心理问题的干扰,总结每一次的失败与不足,终有一日将走向成功!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 高昆.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
[2] 徐新林.城乡文化差异与在校农村大学生社会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7).
- 上一篇:科学实践观的例子
- 下一篇:实验室卫生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