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8: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

篇1

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受关注的问题之一[1]。医学与其它学科不同之处,是其实践性更强,实践教学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密切关系。只有根据专业的自身特点,结合培养目标,采用科学、合理、可行的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在其它临床医学学科专业是这样,在医学影像学专业也如此。为提高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关教育工作者曾做过有益的探讨[2,3]。我院是一所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高级医学影像人才。因此,如何加强本专业主要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值得探索和思考。

1 加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培养一个合格的应用型医学本科学生,使其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固然重要,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必不可少,也就是要使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增强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众所周知,医学实践性强,尤其是进入临床主要课程学习阶段后,临床实践成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一阶段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具体体现,医学影像学专业也不例外。需要加强专业主要课程的教学研究,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2 医学影像学专业主要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特点

不同的医学学科专业,主要的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各有其特点。医学影像学专业主要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有别于其他医学专业的常表现为如下几方面:①教学内容需要用图片说明;②通过实验室观看教学片影像就可以达到或接近临床那样的效果;③教学片或影像资料可以从既往的片库或互联网上获得,因此,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与病人直接接触,不存在因为在病人身上检查所造成的资源不足的问题;④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关系密切,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进行影像学习;⑤影像学科的工作目标多数情况下最终仍然是为临床提供疾病的影像诊断(介入治疗依然是少数),因此,书写影像诊断报告书是主要的技能之一;⑥影像技术训练可以在练习者身上进行。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应根据自身专业特点进行。

3 医学影像学专业主要临床课程实践教学措施的思考

3.1 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疾病的诊断过程是对具体临床现象或临床问题的分析、综合和判断、推理。临床思维活动是高级电脑和先进设备所不能取代的联系与整合过程,经验丰富的医师在收集资料时就已开始了积极的思维活动,对疾病的本质有了初步的印象。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对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同样是这样。医学影像学是利用特殊设备使人体组织器官形成影像,通过对人体组织器官影像的观察,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在专业主要课程的实践教学上,应积极探索开展启发式教学的各种形式,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渐建立良好的影像诊断思维。比如,理论课授课,在按照传统的授课方法讲完某个疾病后,可以尝试引入临床影像实例,先介绍病例的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然后展示病例的影像图片,根据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通过这种接近临床真实情景的方法,可能既会加深学生对该病的记忆,同时又会对临床实践中影像诊断过程有所了解,对培养学生逐渐建立正确的影像诊断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有益的。

3.2 充分利用影像图库,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

如前面所述,医学影像学专业主要临床课程,例如《医学影像诊断学》、《影像核医学》等,通过实验室观看教学影像片就可以达到或接近临床那样的效果,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影像实验室的图片,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例如,一次见习可按两个步骤进行,第一个步骤不妨称为“授人以渔”,由教师按照教学要求把本次见习内容的影像表现进行讲解,要向学生说明疾病的影像表现没有固定的模式,讲解的只是共性的表现,要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比如肿瘤有大有小,影像上常表现为肿块或结节,而不应以看到某一张片的表现是这样,就认为这个疾病就是这个样子;然后由学生自己阅片、分析,教师现场答疑,这个时段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影像图库包括影像实物片和电脑上的图像,使学生充分认识一种疾病的多样表现及其共性表现。第二个步骤是在下课前教师再用适当时间根据学生在阅片过程中提出的具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总结,这一过程让学生参与进行讨论。第一个步骤可能有利于系统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且帮助学生理解,引领学生入门,因为教师作为有临床经验者,认为不复杂的东西,在学生来说就不一定是简单的,再加上课程进程中并不鲜见的上午4、5节是理论课,下午6、7节是见习课,学生来不及复习消化;第二个步骤解决了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的疑惑,甚至有的疑惑是以前教师不曾思考过的,这同样锻炼了学生,使学生能主动思考,主动查询有关资料,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学会互相交流,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根据教学进程,适时调整见习方式

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累积的教学内容逐渐增多和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后,就应适时调整见习方式。比如,《医学影像诊断学》的见习,这时就可以尝试以临床实践中放射科集体阅片的方式进行,由教师主持,学生通过对有临床资料的病例的影像特点进行分析,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思路和依据,如果是单一的临床影像检查病例,还应提出下一步应考虑进行的其它影像检查方法,然后由教师作分析、点评、总结,纠正学生的诊断思维中的不当之处。这种见习方式不宜在课程刚开始时进行,因为那个阶段学生还没有知识的积累。课堂上,还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让学生根据影像图片学习书写影像诊断报告书,使学生学会规范化影像诊断报告书的书写,以提高其临床技能。

3.4 培养学生主观思维适应客观实际变化的能力,认识学科间联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一步加强学习

正如上述提到的疾病的影像表现复杂多样,而且相同的疾病可有不同表现,不同疾病也可有相同表现。在临床实践中常常遇到,无论X线还是CT检查,肺部的斑片状影,可见于炎症,也可见于结核或出血、水肿及其他病变,单纯依据影像表现做诊断可能会有差错,只有通过结合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才可能获得正确的诊断。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学会防止主观、片面或僵化的思维方法。还可以就这一问题进一步强调,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学好临床医学专业主要课程(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不仅是目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需要,也是临床实践中影像诊断的需要。

3.5 开设第二课堂

开设第二课堂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课外不定期分批适当安排学生到附属医院放射科、超声检查室等部门观摩、学习,使学生通过这种对临床影像科室的观摩、学习,熟悉其工作流程,为日后临床实习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更容易融入临床情景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开设第二课堂,让学生亲身感受教师在临床工作中的言行,培养学生参与临床实践的自觉性、使命感及责任感,使学生逐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懂得在医学实践中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待,自觉把医德规范变成自己的行动。

3.6 提高学生操作动手能力

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为此,除了在课程学时安排上,使本专业主要临床课程的实践课时达到或接近总课时的50%外,在教学方式的设计上,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例如,《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这门课程,像CT检查和X线投照中的摆位,可以尝试先见习,然后进行理论课授课,最后再安排学生在同学中自己练习。同样,《超声学》的操作检查,可以尝试利用实验室的超声诊断仪让学生在同学间进行练习。

3.7 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失败,学会互相交流和协作

在临床实践中,即便是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在诊疗中也不可能完全正确,需要从失败中不断吸取教训,才能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提高临床影像思维能力。临床工作是一项需要医师之间、医护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协作,才能完成的工作。我们应在实践教学中积极引导,使学生学会面对失败,学会从失败中分析原因,学会从失败中提高自己,学会互相交流、团结协作。

总之,在医学影像学专业主要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在强调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临床影像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影像技能的提高常常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刻苦的学习、不断的钻研和反复的实践,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期间,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于博瀛.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7):40-41.

篇2

摘要:随着我国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医学院校招收的非医学专业学生人数也在增加。在“医学院”这个大背景之下,非医学专业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笔者就非医学专业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预防、干预和化解这些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问题;措施

在医学专业学生认为是“天堂”和“象牙塔”的医学校园里,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处境却显得尴尬与无奈。因为在“医学院”这个大环境之下,医学专业学生理所当然占据了学校各方优势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学校的“主角”,而非医学专业学生无疑扮演着学校的“配角”。生活在“配角”阴影下的非医学专业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重视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问题,既是医学院校对这些学生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医学院校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先天不足与后天失养”

一般医学院校的特色专业都集中在医学专业上面,学校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往往会在具有特色的医学专业上面下功夫。而非医学专业大部分是在医学专业已经发展的相当完善和成熟的基础上才开设的。从我国各医学院校开始招收非医学专业的时间来看,一般医学院校开设非医学专业的时间较短。在非医学专业开设的初期,大部分的专业建设人都是从相关专业分离出来后才开始探索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的,与原有的医学专业相比较,非医学专业显得“底气不足”。另外,非医学专业开设的原因除了响应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就是为了辅助医学专业更好的发展而开设的。因此,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限于资源的有限,学校首先支持的无疑是具有优势的医学专业。这就使得在夹缝中生存的非医学专业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资金投入等方面都落后于医学专业,非医学专业的发展因为“营养不良”更加举步维艰。

2.学生对非医学专业缺乏正确、全面的了解

在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被调剂到非医学专业的。由于很多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都没有在相应的网站对其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和就业前景等做具体的解释,因此这些学生在进校前对其所学专业几乎不了解。开学后,有的学校也没有为他们举行专业课程教育课和细致的讲解专业概况。有的学生从高年级学生那里咨询到的甚至是对本专业的抱怨与不满,这些便导致了非医学专业的学生一进校内心就充满了困惑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3.各方压力大导致心理负担过重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外界的压力:每到假期回家,邻居和亲朋好友总会问“现在在哪里读书啊?在哪个学校读书啊?”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同时伴随着这些问题的还有他们表情和话语由赞赏和倾慕到失望和不解的变化。医学院非医学专业学生对自己所学的非医学专业本身就很敏感,再加上别人总是反复类同的质问,这便在无形中给非医学专业学生增加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来自于专业的压力: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一般在学习专业主干课程的同时还要学习一定的医学相关课程,这对于没有系统学习医学课程的非医学专业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而导致补考、重修现象严重,这便加重了学生心理负担。还有一部分学生进行辅修医学专业来坚守着对医学专业的向往,这无疑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①但也有的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没有一门课是和医学知识相关的,这样就会导致这些学生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因为他们在医学院校里面学习了几年的时间,最后可能连最基本的医学常识都不懂,他们会觉得自己在医学院校里面读书是“名不正、言不顺”。

4.自我认知不足、自身定位模糊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②一部分非医学专业的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总觉得自己是医学院校里的“异类”学生,觉得自己不如医学专业的学生而产生自卑心理。有的非医学专业学生自身定位模糊,对以后的职业方向不确定,觉得自己以后的竞争力太弱,因为既不能和医学专业的学生相比,也比不过其它综合性院校同类专业的学生。

二、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

1.对所学专业缺乏动力和兴趣

非医学专业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专业调剂到非医学专业的,所以从一开始这些被调剂的学生就对自己的专业带有不接受或者反感情绪,学生往往会认为自己学的专业不好而不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有些学生大学期间甚至放弃了本专业学习,转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其它专业。③有的学生一门心思的把希望寄托在转专业上面,一旦转专业失败就会产生强烈的抱怨和不满情绪,从此便一蹶不振,打着在学校读书的旗帜实则是在学校混日子。也有学生没有认识到现学专业对自己以后发展的重要性,而把全部精力和希望都放到自己心仪专业的考研上面,以希望改变自己“配角”的身份和证明自己不比医学专业的学生差。

2.在医学院校缺少话语权和自信

话语权也就是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处于“边缘化”的非医学专业不是医学院里面的“主角”,故很多时候会受到在学校享有优先发言权的医学专业学生潜意识的排斥。学校学生会和各种社团里面,医学专业学生的比例都非常高,所以非医学专业的学生进入校学生会是比较难的,社团相对好进一些,但是在社团里面也是属于“少数派”和被忽视的对象,这些体验都会对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和伤害。

3.对就业缺乏信心和方向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各专业的毕业生想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都不是很容易,而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从每年的学校毕业季招聘会上,都可以看到去医学院校招聘的医院很多,有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人数和招聘需要的岗位人数达到1:8的比例。可有90%以上的招聘单位招聘的都是医学专业的毕业生,招聘非医学专业的单位却很少。没有毕业的非医学专业的学生看到就业前景是如此的惨淡,也就没有信心努力去学好自己的专业了。

三、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措施

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解决这些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也不是单一的。要预防和干预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问题,应该从专业思想教育、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着手。

1.做好专业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

这里所说的专业思想指的是非医学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总体认知、心理适应及各方面的反馈情况。如何做好非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学校方面;学校要高度重视非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形成从新生入学阶段到毕业阶段全程化、持续性的专业思想教育。对非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事先要进行策划和安排,有针对性的对非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进行系统性的介绍,给学生留下良好的专业印象和对专业发展的希望以激发他们对专业学习的热情。第二,老师方面;无论是专业老师还是辅导员老师,都要加强对专业来胧去脉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专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优越感。此外,通过电话、短信、QQ、微信等多渠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情绪消极和不稳定的学生进行疏导,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第三,父母方面。父母要多和子女沟通,不要因为孩子的非医专业打击孩子,甚至说讽刺的话。古话有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让孩子用这样的心态和信念去对待自己的专业,鼓励孩子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学好了,就一定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2.建立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机制,提高学生心理调适能力

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④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医学院校要利用好学校各方优势资源来完成。一方面,各医学院校可建立完善心理咨询中心,形成专、兼职相结合的辅导人员队伍,长期或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测试和咨询辅导活动。④另一方面,非医学专业院系也可以邀请心理老师针对本专业的学生以讲座方式进行引导,在讲座的过程中,用非医学专业的学科或学生来举例,增加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存在感和被认同感。同时,对各个同学的心理问题起到疏导性和预防性作用,提高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3.老师要树立榜样、增加人格魅力并列举优秀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的言传身教则会对学生产生最现实和最直接的影响。作为非医学专业的老师和辅导员,要提高自身对本专业的认同感,不能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在本专业工作只是出于工作的需要,甚至看不起本专业的学生。专业老师也要增加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学术能力,争取走出校园去进修的机会,把自己所学的最新知识和学生一起分享,增加自己的专业魅力和人格魅力。

从某种程度上说,学校从整体上扮演着一个“导演”的身份,而学校的各个专业都是“演员”。一部成功的作品,除了导演对题材、剧本、主角等的选择外,配角的选择也是好作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只有学校里的“主角”和“配角”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配角”们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而不是可有可无、被忽视的对象时,医学院校才能够和谐发展,非医学专业学生才能在和谐的校园氛围下健康成长、愉快学习。

引文注释

①黄康土.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学园,2013(5): 51-52.

② baike.haosou.com/doc/5451246- 5689617.html.

③王静.高校边缘化专业学生心理及对策分析[J].延边党校学报,2013(5):36-38.

④ baike.haosou.com/doc/5398342- 7578885.html.

篇3

1.1专业认知度问题

专业认知即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程度,目前医科院校多数非医学新生对被录取专业都存在认识不到位、不明确的问题,难以有效把握所学专业的学习内容、培养目标和专业当前发展形势,专业认识度比医学专业新生明显要低。根据笔者在安徽某医科大学287名非医学专业新生群体中针对专业思想状况开展的试调查显示,在“进入该专业前,您对该专业的了解程度”这一问题中,选择“了解一些,不多”和“不清楚”的比例分别为56.2%和16.6%。

1.2专业满意度问题

非医学新生对专业的满意度也远不及医学生,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属于学校的“边缘生”,和医学专业相比自己所学专业处于劣势,甚至有一定程度上的自卑感。调查显示,“对所学专业很满意”的仅仅占到4.6%,懵懂的认知对新生的专业思想稳定极为不利,也给新生入学后的教育带来了难题。

1.3专业适应度问题针对

“您觉得周边的同学专业适应度怎么样?”这一问题,选择“多数不适应”达到了36.6%。首先是新生群体中的共性问题,即不能及时掌握大学学习方法,不会自主学习,跟不上课程进度。其次是非医学专业课程负担较重,课程难度大等让新生压力过大,难以适应。尤其是一些学校新生入学教育过于紧凑,新生在学习上的压力就更大。

2非医学专业新生专业思想问题的原因探析

2.1所学专业并非理想专业

对于报考医科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大多怀有学医的梦想,第一志愿和心目中的理想专业基本上为临床医学专业。高考之前由于主要忙于应试,新生对报考专业的内涵了解不足,填报志愿时容易盲目跟风,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孩子志愿填报的意向不够尊重甚至直接包办。[2]最后由于受分数限制,部分同学经过调剂和征集志愿等形式被录取到非医学专业。调查显示,只有12.8%的非医学专业同学目前所学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填报,服从调剂的高达50.8%。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处于被动地位,第一志愿的少之又少,造成入学后专业兴趣缺乏。没有进行理性思考以及准备不充分未能被心仪专业录取,是大一新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多数非医学专业新生被录取后对自己的专业并不了解,仅仅停留于字面意思。他们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课程设置、就业前景多是一知半解或者一无所知。来到学校后,又会发现所学专业无论是在规模、学生人数还是师资力量等都和临床医学专业存在较大差距,心理落差就会加大,产生负面情绪甚至出现自卑心理。因此不少非医学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希望有机会能够转换专业。

2.2入学教育不够深入

新生入学教育可以说是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的最好契机,良好的开头将会为新生以后的专业学习助力导航。新生入学后,各个高校都会安排一系列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如校长、书记介绍校史校情,举办学业规划讲座,校风校纪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从学校层面统一要求和引导学生,因此缺乏一定针对性。如学校领导的报告内容大多是针对医学类学生,包括很多学校以“造就良医”为校训,导致非医学新生会存在一定失落感和孤独感。部分二级学院对新生入学教育活动的开展不够重视,更多的是随大流完成学校下发的任务,做计划、写总结、拍照片的热情反而高过了入学教育活动本身。对新生入学教育方案和计划安排不够科学和深入,仅仅通过新生家长会、开学典礼等对学院概况和专业从面上进行简单的介绍,学生无法深入了解所学专业,无法有效激发他们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医科院校在开学初往往会有农村定向生的调剂名额或转到其他专业的机会,一些非医学专业新生在对所学专业认知不清的情况下就很可能会选择转专业。辅导员、班主任自身专业和所带学生专业又往往不一致,不能够给予有效引导,难以满足学生对了解本专业的需求。

2.3非正式交流群体的负功能

一般来说,新生在开学前后与上一年级的学生沟通最多。新生多数在入学教育前就会通过校园贴吧、bbs、QQ群、飞信群等方式与上一年级学生进行接触,从他们那里了解录取专业的大致情况如所学课程、师资力量、就业前景等。这样的交流群体信息沟通灵活,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新生了解所学专业概况和培养目标,密切了新老生感情,缓解了新生焦虑情绪,有其正功能。然而,这种非正式交流群体也存在一定负功能,会导致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偏差乃至背离。[3]二、三年级的学生有可能因为本来学校存在的专业

思想教育问题等原因无法给新生一个准确和全面的解释,甚至有些学生本身就对所学专业抱有厌学情绪,或者因为学院规模小等原因在校园文化体育活动中明显处于劣势等导致负面情绪,他们会将这种不好的情绪传递给新生,带给新生不客观、不准确的信息,这种不稳定、不客观的信息链会误导新生,打击新生的积极性,让新生产生怀疑和退缩心理。少数学生在入学前的暑期在和高年级学生做了交流后,直接放弃了入学机会而选择了复读。即使在开学初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后新生对所学专业依然迷茫,显然这种交流群体的作用还有待于引导。

2.4非医学专业缺乏实力和特色

临床医学专业作为医科院校的传统和王牌专业,在课程体系、科研成果、实验平台等都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非医学专业在资金投入、实验室建设、师资力量等都无法和医学专业相比。学生在“学校重视”、“社会认可”的满意度分别只有41.6%和44.8%。一些院系因为缺乏实验场地和器材等硬件设施,学生往往还得借助校外的实验室进行实验。非医学专业名师、博士等数量和质量不够,缺乏学术带头人,往往会从周边院校聘请老师。课程体系方面,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往往在课程设计上是实行交叉模式,学生既要学习医学知识,又要学习专业课程,而这些课程跨距很大。很多非医学专业往往是旧的课程体系不愿抛弃,新的课程体系又未能完全形成起来。[4]非医学新生本来入学录取线要比医学生低得多,学习能力和医学生比起来有一定差异,杂乱的课程体系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学业压力,所以大学一年级往往成为这些学生挂科最多的一年。临到毕业之际,非医学学生的课程往往又很重,也影响了他们的择业和考研深造。软硬件的缺失使得非医学专业逐渐边缘化,缺乏实力和特色,致使他们质疑自己所学的专业。

3加强非医学专业新生专业思想的对策

3.1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起点,是新生了解专业,树立新的奋斗目标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开头利于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培养学习兴趣,规划大学学业。这一时期应着重对学生进行专业兴趣培养教育。除了家长见面会、开学典礼外,学院新生入学教育要重点介绍学院各专业的历史、发展概况、未来规划以及师资力量、实验室、教研室等基本情况,使学生了解学院和本专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体会学院的文化底蕴和优秀传统,增强新生的归属感,激发学生奋发学习、立志成才和以院为荣、以专业为荣的自豪感。通过院长、系主任、学科带头人做专题报告等形式,加强对新生的专业和学科指导,使学生了解专业的概况和发展趋势、本专业的知识体系结构和基本的学习方法、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今后的工作方向以及本专业毕业生去向等,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起牢固的专业思想和专业信心。合理引导新老生交流。可以在新生群体中试行“导生制”,通过“以高带低,以老带新”的管理制度,让“导生”协助开展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通过这个交流平台,高年级的导生们可以担当新生的学习帮助者、经验传递者和思想引导者,优秀导生针对专业概况、专业课学习等问题谈感悟与经验,帮助新生更快更好的了解专业理论课、实践课的学习方法,了解本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规律,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

3.2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引领作用

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要属自己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因此辅导员和班主任群体要注重专业修养,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和学术指导,主动帮助新生形成正确的专业思想观念。目前对于医科院校非医学专业而言,为数不少的辅导员自身专业与所带学生专业背景不同,这并不利于新生尽早接触专业知识。尽管现在的辅导员与学生在日常沟通交流方面不存在代沟问题,但是专业上的代沟却使得辅导员与学生的交流存在障碍。因此,辅导员的研究方向应该尽量与所带学生的专业相匹配,要鼓励辅导员深入课堂一线,听一听专业方面的基础课知识,对学生所学专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也有利于掌握授课老师的课堂教学和课程设置情况,从而更合理的在专业上给新生指导。目前多数医科院校均按班级配置了兼职班主任,高校可以利用开学初的班主任聘任契机加强师生交流。班主任在课程教学、专业活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技能大赛等方面能起到关键作用。尤其重要的是,班主任可以把专业指导融入在平时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去,让学生对专业领域能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高校在配置班主任时应尽量协调其专业方向与学生所学专业。[5]一个好的班主任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内容和树立专业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研究能力。

3.3科创实践活动加强专业思想

注重培养新生的科技创新创业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和专业相关的科创赛事如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比赛、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科普大赛等等,以项目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科创项目能让新生提前接触到科研领域,在项目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科研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再如组织新生赴科研机构进行参观学习,通过交流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先进实验室仪器设备及专业老师设计的作品和各类科研成果,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进一步了解专业知识。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寒暑期社会实践,尤其是利用暑期三下乡契机结合专业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让学生在贴近专业、贴近实际中了解所学专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态势,巩固专业思想。以笔者所带生物相关专业为例,之前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多从新农村建设入手,如看望留守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给他们送去关怀。虽有一定社会意义但专业契合度不高,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性。今年暑期结合十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主题,运用辅导员自身社会学专业和学生所学生物专业特色,组建了一支以大一新生为主体的调研队伍,对当地机场周边秸秆利用状况进行调研并形成调查报告,效果良好。在实践中同学对秸秆生物质能源的应用现状、发展前景有了进一步了解,并分析了秸秆生物质能源应用中的相关技术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真正感受到所学专业的应用价值,专业自信大大加强。

3.4加大投入,打造品牌

篇4

一、结果

1.基本情况。共收回有效问卷99份,其中2009级学生(大五)49人(50.0%),2010级学生(大四)49人(50.0%);男性35人(35.7%),女性63人(64.3%);平均年龄22.5±0.97岁。2.专业兴趣认同度。调查对象对专业兴趣认同度(完全同意+同意)为49.4%,见表1。统计分析显示不同年级调查对象对“喜欢所学专业”(χ2=11.014,P=0.026)、“打算攻读预防医学专业硕士”(χ2=18.877,P=0.001)的认同度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3.专业课程设置认同度。调查对象对专业课程设置认同度(完全同意+同意)为30.8%,见表2。统计分析显示不同年级调查对象对“课程设置合理”(χ2=12.567,P=0.014)、“注重专业知识”(χ2=12.549,P=0.014)认同度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4.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认同度。调查对象对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认同度(完全同意+同意)为24.3%,见表3。统计分析显示不同年级调查对象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认同度差异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5.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认同度。调查对象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认同度(完全同意+同意)为60.0%,见表4。统计分析显示不同年级调查对象对“渴望学习”(χ2=8.342,P=0.039)和“希望所学知识能有广泛应用”(χ2=12.849,P=0.005)的认同度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二、讨论

1.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多个研究显示学生普遍存在对所学专业兴趣不高的现象,并具有所占比例高,专业覆盖广的特点[2,3]。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和兴趣相对较高,50%左右的学生对预防医学专业有较好的兴趣,仅10%兴趣不高,与以往结果不一致。对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高考失利,或没有被所报志愿所录取而调剂至其他专业。二是对所学专业不了解。笔者曾对大一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到大一学生因其基础课程与高中时期所学内容差不多,而对专业课程失去兴趣三是教学方法不当,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不佳也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这一点在高年级学生中更加能够体现出来。2.优化课程设置。本研究结果显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认同度不高,与以往结果类似,说明课程设置及其优化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综合其他高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次调查结果,笔者认为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1)考虑学生的需求,合理安排基础课和专业课。通过访谈发现,有些学生希望能够减少或压缩数学、物理、化学、政治思想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希望更早地接触到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让其了解本专业的工作性质、发展前景、市场需要及社会意义。(2)加强应用型课程和实践教学。预防医学专业主要任务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增加“实践性、应用型课程,以及对今后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起很大作用的工具性、方法性课程”十分必要。在加强实践教学方面,我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进入社区实践基地实习、毒理学实验教学的实践改革等。(3)注重人文科学素养的培养。医学模式和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化对预防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防医学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技能,还必须有广博的人文社科知识。能从预防观念、群体观念、环境观念出发,开展工作。在卫生服务方面,要求预防医学专业人员具有调查研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卫生管理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疾病预防和干预能力。因此,必须对预防医学专业加强和优化人文社科课程设置,提高预防医学生的人文素质[4]。3.改革教学,增强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对老师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认同度亦不高,提示专任教师要进一步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目前我校在多个专业开展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5],如理论课教学在传统目标的教学基础上采用经典案例教学法CBL(CaseBasedLearning)和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实践课采用多种形式小组讨论法,如专题小组讨论法、病案讨论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讨论法等,这些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均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唐杰 周小彦 周志衡 王培席 王家骥 单位:广州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篇5

[关键词] 课程设置 调查分析 岗位素质

为了更好地促进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专临床医学人才,我系进行了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相有关课程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原因,依据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特点,以培养高层次的专科临床医学人才为目标,对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提出改革意见和建议。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

广西31家县、乡镇基层医疗单位,其中县级医院6家,乡镇卫生院23家,社区医疗报务中心3家。

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问卷由调查者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共6项,包括中医学、中药学、临床专业课程、临床相关专业课程、临床操作技能课程、临床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评分等级分为增多、维持、减少。调查者亲自发放问卷,负责解释,共发放问卷31份,当场回收31份,有效回收率100%。

二、结果

6项调查内容中,有60%的基层医疗用人单位认为应该增加临床操作技能课程,有58%的基层医疗用人单位认为应该增加临床相关专业课程(如影像诊断、超声诊断等),而有51%的基层医疗用人单位认为应该减少中药学和中医学(见表1)。

三、讨论与分析

医学专科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德才兼备的、毕业后主要从事农村及基层卫生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医学专科人才。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结构需要的、实践能力较强的、医疗预防保健相结合的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的后备人才。

1.广西柳州市及周边地区的县乡镇卫生医疗单位由于地处偏远,医疗人员相对较少,往往要求临床医生能“一专多能”,除能够熟练应用临床知识诊断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又能够具备超声诊断、影像诊断技术等能力。因此,在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应优先考虑到这一要求。

2.中医中药学是一门较为深奥的学科,需要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中医、中药学只占到2.7%左右,而且临床专业学生只是单纯在学校进行中医、中药学基础课程学习,缺乏中医传统理论基础学习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不能很好服务于基层,所以大多数基层医疗用人单位认为应该减少中医、中药学课程。

四、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

高专医学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要以满足岗位技能需求为目标。赵子明通过对130所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进行调查后,也提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要以社会需要为依据,以促进医学人才素质提高为指导思想,以对医学人才结构的要求来调整课程结构为目的,以构建全面体现高等教育价值观的专业课程体系为目标,以纵向深入和横向宽广为原则。

1.设置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原则:科学性、目标性、层次性、创新性

科学性是指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经过市场的调查,与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要求相一致,不能盲目随意设置。

目标性是指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应以强化培养人才目标为原则。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既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又注重扩大学生的视野,删除老化、重复的教学内容,代之以宽基础、新成就、新技术相结合的知识体系,使课程体系成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起点和手段。

层次性不仅是指临床专业课,也指其他医学类及人文社科类课程要有层次,在安排上应该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应该优先选择对学生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和培养和临床思维判断有所帮助的,同时哪些课程先上,哪些课程后上,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些在课程设置改革中都要有所考虑和安排。

创新性是指课程体系在设置时要突破原有的旧的思维模式,体现出当今社会对高专医学人才的要求,课程内容中要加入新的学科信息,要具有前沿性、体现出医学发展的主要特征。

2.设置医学专业课程的具体措施

(1)重新设置课程体系,调整课程设置时间,优化课程体系

我们现在运行的高等临床教育培养体系大多数还是20世纪80年代根据医学教育体系建立的,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要求,所以有必要重新制定教学计划,同时合理划分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在总学时中的比例,构建融合,有机联系,密切配合的课程体系。

(2)对课程进行整合协调、精简

由于临床课程之间的相关性,难免会出现临床课程内容重复,凡几门临床课程中重复讲述的病症,一门课精讲,其他几门以讲解方法为主,临床经验为主。

(3)合理压缩必修课时数,适度增设选修课程

我们以前都是重视医学基础课,相应的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就会减少,根据现在临床医学人培养的需要,应适当减少医学基础课的课时以“够用为度”,同时可增加当前基层医疗单位所需技术课程。

(4)加重实践课比例,加强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

我们要培养的高专临床医学人才是高级的应用型人才,临床操作能力是高专临床医学学生必备的技能,但也一向是其比较薄弱的环节,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加重实践课比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应让学生早接触临床,多接触临床。

(5)适当增加人文课程的比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临床医生的要求也不仅仅是以前单纯的看病吃药,而是更多是要求医疗保健,心理健康咨询等全方位的医疗诊断,此外,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可以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让学生真正地热爱临床医学事业。

总之,高专临床医学所设置的课程,要能适应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以保证学生目前和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晓红.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职教论坛,2004,(08下).

篇6

关键词: 中等职业 动物医学专业 教学思考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在全面推行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发生了很多变化,也产生了很多问题。新的历史时期对中职动物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

一、中等职业动物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十年前,国家为了推进经济快速增长,快速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劳动技术人才,将职业教育提到了一定的高度,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空前发展。但是二十年后的今天,随着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遭遇了发展的瓶颈,存在着诸如师资队伍不稳定、生源严重不足、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动物医学专业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中的有机组成,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1.课程体系重点不够突出。中职学校动物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环节共同构成。职业教育理所应当把岗位实践作为重点实抓实干,但现状却是重理论轻实践,学校搞得所谓岗位实践只不过是对动物医学专业知识、理论的再次讲解,将平时写在笔记本、试卷上的作业,搞得学生眼高手低,只会“纸上谈兵”。

2.师资队伍缺乏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目前来看,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都存在着师资短缺,尤其是专业学科教师缺乏的现象,为了弥补教师人员上的不足,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中都选择从基层选拔一些教师进行补充。这就无法保障教师的专业素养,因为他们中有很是中学毕业,根本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更没有实际的动物医学工作经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他们只能是照搬书本上知识,书本上有什么就讲什么,没有的也不知道补充,使得学生三年下来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

3.学生学习过于散漫,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现阶段的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是初中三年级分流出来的那部分生源。他们之所以选择职业教育学校,是因为他们中小学阶段缺失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导致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对自己的未来学业失去了希望。他们抱着混时间、混毕业证的念头走进中职课堂,等到真正走进课堂的时候,他们因为缺少目标与动力所以根本不想认真学习,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成了“自说自话”场面甚是尴尬。

二、对改进中职动物医学课的思考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既然意识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就应该通过改变自己的知识体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等行为,促进该中职动物医学专业课程的持续发展。

1.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中职动物医学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话虽然强调的是学生的个人努力,但是我认为也不能忽视其中教师的引领作用。那么教师要想完成引导、释疑的使命,必须掌握高超的专业技术技能。为此,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要坚持加强本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要支持教师参加中专职业教师资格考试,消除目前普遍存在的职岗不符现象;要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专业学科的网络培训和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动物医学师等职业资格考试,丰富理论知识;鼓励教师每学期或每学年都申报本专业的课题研究项目,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专业水平,实现教学、研究的双赢;鼓励教师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多到企业中观摩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环节教学能力。

2.树立“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本”的宗旨,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中职动物医学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厌学的现状。现在的中职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他们缺乏学习动力,不喜欢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教学的方式。针对这样的情况,中职教师教应该在根源上进行改变。首先,我们要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做到心中有学生,不管是教学还是其他活动,都要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和目标;其次,要积极创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动友好的课堂氛围。教师要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如快乐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分层次教学,从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与向往。最后,要积极引导学生阳光向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真实岗位锻炼活动,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中体会到动物医学专业的魅力所在。

3.认真实行“国家+地方+校本”的课程体系,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新课改以后,教育部一直在大力提倡“国家+地方+校本”制度。我们要在认真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让学生觉得动物医学理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篇7

1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针对中医院校预防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根据教学时数,对医学史的课程内容进行了总体设计,按照中、西医学史两条主线展开。为此,我们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的选取,用张大庆、和中浚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中外医学史》。这部教材的特点是用断代的方法记述了不同时期的中国医学和西方医学的发展历史。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不仅掌握中国医学史,而且掌握世界医学的发展史。了解两种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背景和影响因素,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

2注重中西医学史的比较在授课过程中,对中西医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展比较研究,在比较中,进一步掌握中西医的不同,掌握他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1)形成过程的比较。哲学是中医学的灵魂,中医学在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在哲学的指导下形成了中医理论框架。理论上是医理、哲理、伦理的结合,实践中是医疗、护理和预防的结合,这些基本上代表了中医学的主体特征和特色。此外中医学还受到古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影响。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中医学,尚有笼统、模糊、思辨的特征,如分析思维薄弱而偏重直觉体悟,重视功能而轻视实体,注重整体把握而疏于微观分析等。西医学属结构医学,诞生在200多年前,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早期,起初和中医的思维方式大致近似,但希腊文化中没有创造出象中医学这样的传统医学。只是到了17世纪以后,欧洲在生产力、科学文化各个方面有了空前巨大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先进思想和逻辑思维的模式为西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西医学受发展中的自然科学影响较多,每一次医学的重大成就都与自然科学的新发明、新创造紧密相连。

(2)在思维方法上的比较。最能体现中医特色、中医理论体系中最根本的思维方式是取象比类。形成科学理论的一般方法上,西医总的特征是公理化的逻辑推演加实验系统,中医总的特征是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型加经验系统。[1]

篇8

[关键词]口腔医学专业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245-01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口腔医学事业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人们对口腔医学专业愈加重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口腔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也正面临着改革,因此,本文对教学改革展开了讨论与分析。

一、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口腔医学专业课程安排有缺陷

在校期间,学生应完成公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基础医学以及口腔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课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阶梯关系,但是由于学院之间没有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因此,没有明确的课程衔接,使学生抓不住学习重点,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制度建立不完善

1.缺乏监管、奖惩制度。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仅仅局限于对课程进行安排,举行每年一次的座谈会以及完成教务处的教学任务,对教师的备课和课堂讲评效果并无管理、测评制度,而且缺乏奖惩制度,仅仅根据教师所讲课时的数量发放补贴。[1]

2.考试制度不完善。缺乏完善的考核制度,仅仅由授课教师出题测评,由教研室确定评分标准,没有标准化题库。传统的考试制度主观性较大,无法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学情况,考试成绩不具备参考价值,无法明确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改革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思路

(一)改革口腔医学专业课程安排

对专业课程安排进行适当调整,在第一、二学年学习公共和基础医学课程,第三学年学习临床医学,第四学年学习口腔基础和口腔临床医学课程,由于第三学年学业任务较轻,因此可以在第三学年添加实习任务,这一改革明确了每一学年的学习重点,使学科之间的衔接更加清晰,同时便于加强教学管理。

(二)建立监管、奖惩制度

由教研组、医学专家以及校方领导组成考察小组抽查课堂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由于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可以组织学生对教师进行打分,根据学生与考察组的调研情况对教师进行综合测评,并将综合测评成绩列入奖惩范围,以此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效果。[2]

(三)完善考试制度

将教学环节与考试环节相分离,由教研组按照教学大纲和医学类专业考试编写题库,统一制定试卷题型与评分标准。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备课,考前从题库中抽取试题,并由教研组统一评卷。完善的考试制度下,其成绩能够较为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改革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一)设置基础课程体系

在不改变总课时数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正常人体结构与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为后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增设基础医学实验技术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设置基础教学内容

在正常人体结构课程中,应设置解剖部分,并对人体的基本组织进行讲解,增加学生对面部结构的了解。生理学科的主要内容是讲解各细胞、系统的功能。可将生理学科与正常人体结构课程中的理论部分相结合,避免重复。病理学主要是对细胞损伤、肿瘤、炎症等病理变化进行讲解,同时讲解发热、休克等病理形成原因。

(三)改革医学基础课程

由于实践是医学的根本,因此,必须加强医学学科的实践教育,在加强理论教育的基础上,提高实践经验,增加学生对课程的理解。通过对医学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实现了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

(四)优化教学方法

1.优化多媒体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但是课件质量却有所欠缺,教学用课件多为网络下载,教师仅是稍加修改,甚至毫无改动就将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下载课件没有专业特色,且文字内容过多,不利于学生听讲,甚至降低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尽量原创课件,减少文字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图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引入真实案例,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案例并解答相关问题,教师在一旁协助,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思维能力。

3.与专业医师考试接轨。医学类专业学生需要面临专业医师考试,教师可以针对考纲整理相关知识点与习题,并为备考学生进行考前培训,另外,在平常讲课时,也应对考点进行重点讲解。

四、小结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高校的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育工作者做出了很大努力,对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思路、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方法均做出了较大的改动,希望通过教育部门以及相关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实现我国口腔医学专业质的飞跃。

篇9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育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为预防医学课程的学时数偏少,课程设置不合理,预防医学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存在,与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脱节,预防战略思想没有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3]。沿用多年的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整体医学观念,重治疗,轻预防。另一方面临床医学生认为预防医学与临床工作相差很大,对今后的工作没有用处,对预防医学不重视,常常是为了考试而应付了事[4]。另外思维差异,缺乏实践教学也是影响预防医学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5]。

正是由于目前在临床医学专业存在着上述预防医学教育的薄弱环节,许多医学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也取得了一些成果[6-8]。

我教研室在多年非预防专业学生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上述不足也有较深刻的体会,也试图通过教学过程改变临床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的看法,为了了解这种教育的实际效果如何,以及了解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的真实态度,我们对本校临床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随机抽取三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87人为调查对象。在完成防医学课程教学后,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授课前后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重要性的认识;②学生对预防医学的认识水平;③对预防医学课程设置的意见,对哪部分课程最感兴趣;④在临床工作中是否有意识运用预防医学知识等方面等。

调查发现,我校三年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讲授预防医学课程之前,84%的学生没有或仅是偶尔接触过预防医学的概念或知识,95%以上的学生认为很少有其它学科的老师会主动介绍一些预防医学的知识。在上预防医学课程之前大部分同学的态度是“可能以后会用得到,掌握一些总比没有好”占56%,10%的同学认为一点也不重要,因为是考试课才学,只有34%的同学认为该课程是“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认为比较重要”。此项调查结果显示,我校临床专业学生预防医学观念教育也不容乐观。首先临床专业的学生很少有渠道去了解预防医学,从入学开始没有相应的预防医学的系统性教育,使学生更局限于临床医学的知识学习,对预防医学产生心理上的排斥。另外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在整个临床专业的传统教学体系中,预防医学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预防医学被剥离在了临床医学的知识体系之外。在临床医学的教学目标中,预防医学只是一种附属知识。由于教育者对其重视不足,才会导致学生产生这种预防医学知识不重要,学不学都行的态度。

因为这种预见性的结果,我们在预防医学的授课过程中,除了知识的介绍,更多的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给学生传输一种现代医学的理念,通过现实的案例介绍临床与预防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同学们认识到临床医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知识对今后临床工作的支撑作用和重要性。

课程结束后的调查发现,78%的同学部分或完全改变了对预防医学课程重要程度的看法,这虽然很值得我们欣慰,但在这78%的同学中,看法完全改变的只有6%,另外72%的同学只是部分改变了对预防医学课程的看法。这也让我们意识到,由于长期只注重临床专业的学习,强调所谓主课的重要性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学生心中造成的这种预防医学无用论的影响是持久而强大的,不是一两个教师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的,需要整个教学体系的调整和努力。

个人认为这种教育体系的调整涉及到两个核心问题:一是,预防医学教育的早期介入,二是明确早期介入的实施者。早期介入即从医学生入学开始就要开展系统的预防医学教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强调现代医学是一个“完整体系”,注重临床与预防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不要让学生过早地形成狭隘的专业思维定式。明确早期介入的实施者即由谁来完成早期的预防医学观念的教育。目前的预防医学课程大都在三年级以后才开设,失去了预防医学教育的最佳时间。而且在一个学期要把预防专业的6、7门课程用很短的课时讲授完毕,更加使学生加深了预防医学不重要的印象。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将预防医学的课程提前致一年级或与医学专业课开始的同时讲授,选择那些对临床医学背景知识要求不是很高的课程,如食品卫生与食品营养,环境医学,卫生统计学课程,并与临床专业课程之间形成交叉和联系,会起到较好的预防医学观念启萌的作用。那些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的课程如职业医学、毒理学、流行病学等可以在更高年级完成,甚至可以在五年级时完成。通过这样与临床课程之间的的同步和密切关联,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预防医学在整个医学过程的地位和掌握预防医学知识的重要性。

预防医学早期教育的实施者,除了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师以外,相关课程的临床专业课程的老师也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相比较而言,学生可能更相信和易于接受本专业老师的一些观念。如果临床专业课程的老师能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将预医学的知识引入和联系,会对学生生产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我们的调查还表明,近60%的学生认为预防医学课程的讲授与临床之间缺乏联系,也是临床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兴趣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要求预防专业的教师也要掌握一定的临床知识。然而在当今专业越来越细化的时代,让教师掌握非自己专业的知识,这将是对教师师提出的新挑战,也是现代医学教育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我们的调查还发现,就预防医学课程本身,也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有近70%的同学认为预防医学课程实习偏少,尤其是现场实习,象职业医学、传染性疾病、食品营养等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实习专业。50%以上的同学希望能给予1个月的预防医学现场实习锻炼,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预防医学授课后,60%以上的同学希望今后继续学习并及时更新预防医学知识;70%以上的同学会将学习到的预防医学知识应用到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并会有意识的参与到公共卫生领域的工作中去。

在现代医学模式下,识别、评价和控制各种不良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掌握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预防措施,从而在工作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将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控制坚持一、二级预防范围内,不仅是公共卫生医师的责任,也是临床医师的责任。

篇10

关键字:医学专业;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模式

G434;R-4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国内医学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是近代医学发展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医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好本专业的知识,还要掌握并运用好与医学相关的计算机技术,以便能更好地投身于国内医学发展的伟大事业当中。然而,我国目前大部分医学专业的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的模式仍比较传统,存在很多不足,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医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笔者总结多年的从教经验,对国内医学专业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初步探究。

一、医学专业计算机公共课传统教学模式现状

尽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大多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均引入了多媒体教学,然而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以教师加课本,然后由任课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向学生传授规定范围内的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的基本模式,诚然@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有利于人类知识的传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浮现,主要问题如下:

1.教学内容滞后,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忽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医学专业的计算机公共课程仍然是以最基础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为主,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也是多年不变,教学内容没有因为算机技术的发展而有所更新,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更新。二是,教学内容忽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医学技术的结合。尽管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医学领域,医院对对医学专业的毕业生计算机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国内大多医学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并没有将与医学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知识纳入教学内容,这就容易导致毕业生不能很好地将计算机相关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当中。三是,教学内容过分的侧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略实践技能的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课时非常有限,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使得理论知识的教学比重远远大于实践技能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教学方法单一,忽略学生的能动性

尽管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我国很多高校医学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仍然十分单一,大多倾向于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达的知识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大多是照本宣科地讲解教材上的内容,而这些教材内容大多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甚至为了便于管理,很多教师倾向于采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严重地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使得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受到很大的压制,从而影响了高校医学专业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效果。

3.考核方式不科学,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考核中,虽然对实践的考核也占有一定的分量,但是相对于考核主体来说理论知识占有更大比例。当前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拥有较好的自学能力,并能实际操作,并且可以将理论和实践进行一定的结合,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并不是所有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其理论知识也一样突出,同理,理论考核突出的同学其实际操作能力也不一定表现良好,虽然学校想培养的是理论和实操都过硬的双好学生,但是事实往往不那么丰满,所以必须调整目前单一的评价体系,通过各方面的表现综合评定一个学生,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医学专业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措施

1.创新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内容

想要对高校医学专业计算机公共课程内容进行创新,实际需要抓住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当前计算机教材种类繁多,教材编写质量参差不齐,其针对的人群也是各不相同,而且计算机相关技术更新迭代速度日新月异,所以高校必须根据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筛选符合其后期工作特点及能力相关的教材,并且根据计算技术的革新,及时更换相关教材;第二,计算机技术的革新及时代的变迁,要求教师能随着时展不断对自己充电,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进而能够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的医学人员。

2.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今各类医学院校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一直都是以教师作为唯一的主体,照本宣科的讲述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学生只是负责被动的学习,机械的记忆,没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没能培养学习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鉴于此问题,学校必须调整教学思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只是负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或者是个参与者,而学生才是其中的执行者。通过这以系列的教学,进而培养其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为其进入社会后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做准备。

3.改革计算机课程评价手段

不论对任何群体,对其使用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不仅可以提高群体的积极性,而且能降低群体内部的矛盾,发挥群体的综合实力。当然对学生也是一个道理,一方面可以极大的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自己综合实力,另外一方面也让其拥有竞争意识,更好的适应以后工作。对于医学院学生来说,要想配备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学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课堂表现、理论知识成绩及应用实践能力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而且对评估的结果要做到公平、公正及公开几项基本原则,最终根据考核结果进行适当的奖惩措施,而且应该考虑根据最终的考核结果,调整教学方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医学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时代变化,实时更新教学内容,提供教学的实用性;随着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能动性及创造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考虑到医学专业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需要改革对学生的评估手段,从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间的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王丽彬,李爱华,何琴等.基于任务驱动的医学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J].人才,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