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8: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多媒体;大学体育;游泳教学
在科学发展不断创新的今天,我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更多依靠教师的口述,对技术动作的讲解、示范、练习、反复强调技术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很难让学生快速地理解动作的真正要领。如何把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先进的科技技术完美地结合到一起,是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在传统的言传身教基础上,敢于创新,突破思维定式,利用科技发展带给我们的便利,完善我们的教学模式,制作出不同级别的课件,添加分类教学,更加注重理论部分的教学,让学生可以理解最新的游泳技术动作与相关信息,不再局限于基础的理念,让学生全面地了解游泳这项体育运动,提升该校在游泳教学方面的优势。
1游泳课与多媒体
多媒体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面对信息化科技飞速发展的强烈冲击,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育,应当顺应这一时展的趋势,借助现代高科技技术与手段,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为体育教育服务,以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国家教委制定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提出教育改革要走“现代化”道路后,众多体育项目将多媒体教学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是多种媒体的综合,一般包括文本、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原有的游泳课教材大多是以文字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利用教师的言传身教指导学生学习游泳技术动作。学生对于进一步了解游泳运动的深刻内涵有所局限。以传统教材的教学重点为基础,集添加图像、录制声音、搜集动画、拍摄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于一体,大量丰富了游泳课的知识量。通过视觉、听觉并用,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增强游泳项目的感染力和游泳课的凝聚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丰富教学内容,而且有效地、直观地进行游泳技术教学。不仅对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教师加快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旨在为大连海事大学游泳课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并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经参考文献发现,大学生游泳课的教学方法和普及游泳课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文章很丰富。为该文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我国幅员辽阔,地域众多,各地域的体育教学也各有特色,但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把多媒体教学方式作为了游泳课教学改革的方向。这更加坚定了笔者在大连海事大学游泳课教学方面推广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想法,建立针对该校独有特质的教学模式,对大连海事大学游泳课的现状进行调查与改革创新的研究,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将游泳课视为水上专业必修课的大连海事大学也应该步入多媒体教学研究和开发的大潮中来,将海大游泳课教学质量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学生对游泳课多媒体课件的评价
实验结束后,对使用多媒体课件对学习的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在统计中发现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接受过多媒体形式的技术理论学习。可以说教学多媒体课件对于学生来说仍是新颖的。统计发现,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只有11%的教师使用过游泳多媒体课件进行技术理论教学。由此可见,游泳多媒体课件在体育教学中仍没有被广泛使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调查,使用教学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兴趣的影响中发现,57%的学生选择很感兴趣,33%的学生选择一般感兴趣,10%的学生选择无变化。由此可以看出多媒课件的使用对学生的体育课兴趣增加有积极的影响。动作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今后游泳的速度,前期的理论知识教学是重中之重,如果没有对游泳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那在之后的水中实操中将很难把技术动作很好地诠释出来。口述的方式有时难以面面俱到,可能会使学生对身体姿势、腿的动作、手臂动作和配合动作技术动作掌握效果不佳。多媒体教学的模式可以改善这一问题,例如:在向学生指导蛙泳的腿部技术时,学生们就可以通过观看水下录像,更直观地进行学习,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慢放或者截取播放,提升学生对每一个技术动作的掌握能力,使游泳技术教学达到起点高、起步快,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上,对于视频课件中水下动作的直观展现,学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多媒体应用到游泳教学中使示范更准确,应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像的移动、动作的慢放来表现教学内容,使游泳技术动作更直观、更准确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还可以对于重点和难点动作进行反复演示。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而达到提纲挈领、融会贯通地掌握有关知识的效果。这样既使学生欣赏了游泳,又增加了知识,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拓展学生的知识量,而且培养了学生主动思维和观察能力,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同时提高了游泳课的教学层次。与此同时,笔者也收到一些学生的反馈,在多媒体课件的技术动作重点阐述部分,一些学生觉得还是看不懂,在动作轨迹和发力点、哪个动作哪块肌肉发力这方面还是有些难点。
3结论
由于课件的清晰度较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游泳技术有更为直观的体验,所以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应用比较感兴趣。游泳课教学多媒体课件在体育教学中应用还没有普及,所以有一部分同学不是很适应这种教学方法。针对于教学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中,学生反映,课件的水下视频演示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技术动作。由于课件中对错误动作的提示,很多学生能避免犯错,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期末成绩,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仔细认真,甚至反复观看很多次。还有学生提出,将课件自己拷贝,课下进行复习,更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
4结语
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教学的趋势,利用高科技电子产品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如今已经能在教室中作为一种主导的教学手法,但在体育课中我们还在不断地探索及改进它的应用方法。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各自拥有自身的优势,又有着各自的局限性。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服务于教学的一种直观手段,由于水中自身感官的体验和陆地观看完全不一样,因此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示范和讲解,更多的还是需要结合传统教学的言传身教,理论结合实践去应用。根据学生及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扬长补短,及时做出调整,运用到游泳课教学实践中去。
作者:李淑一 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参考文献
[1]韩大勇,孔繁昌,曹承志.多媒体在大学游泳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民营科技,2009(12):99.
[2]朱飞,郭木坤,汤宁芬,等.多媒体技术在水上专业游泳课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0,18(3):39-40.
篇2
一、多媒体教育手段的优点及不足之处
1.多媒体教育手段的优点
(一)良好的交互性
网络教育给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良好的交互性,教师可以通过email和msn有效地和学生保持联系,可以帮助学生解答在课堂上没有理解的问题,与学生讨论问题,形成交互式学习。
教师甚至可以和学生聊天,作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可以听听孩子们的心声,虚心听取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网络教学不再是传统教育中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
(二)利用多媒体可以更好地激发兴趣
多媒体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自从有了多媒体教学,课堂气氛活跃了。尤其是在英语语法教学方面,学生们颇为受益。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英语语法的教与学是教师和学生最头痛的事。而现在有了多媒体,教师可以将复杂的语法知识制作成生动有趣的幻灯片,让学生通过图片自己来总结语法要点,教师可以将学生总结的要点进行综合和评价。英语语法教学有了质的飞跃。
在课间,老师可以给学生放一些轻松的音乐或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比较有趣的资料放给学生看,寓教于乐,既丰富学习内容又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教育手段的不足之处
(一)助长了教师及学生的惰性:过分地强调课件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使用课件才能把课上好, 甚至认为板书都是多余的, 教师成了一个点击鼠标的工具, 电子板书占据了整堂课, 学生不再认真做笔记, 而更依赖于拷贝教师的教案。 听觉和视觉成了一节课最重要的环节。 孰不知亲手演练才是学生学习及巩固知识最重要的环节。
(二)内容华而不实: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过多地加入了音乐视频及其它一些动画。虽然课堂气氛变得很活跃, 但课堂的重难点并不突出。
(三)缺乏课堂上与学生的沟通:在多媒体课上,教师埋头于操作电脑,却严重地忽视了与学生的沟通。教师无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在网络教育环境下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强自制力和学习自觉性。
二、 传统教学的优点及不足之处
(一)传统教学的优点
传统的教育方法包括:讲授法、演讲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布置作业法、课外辅导法、角色扮演法等等。其中讲授法是传统教学方法中受到批评最多的一种,有人认为它是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事实上,传统教学方法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流传下来的,经过实践的不断筛选、淘汰、被人们逐渐地认识和利用,因而需要辩证地对待它。在教学中,角色扮演是学生互动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办法。
对学生而言,传统教学方法的板书形式便于学生记笔记,掌握重点和难点,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对教师而言,传统教学方法讲解深入浅出,有利于教师现场发挥和有效控制教学进度。师生面对面交流有利于相互沟通,增进感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讲授法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减少探索时间,避免走弯路。它有助于形成知识的系统性,有利于学生较快形成概念,理解有关知识,有助于基本技能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讲,讲授法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与讲授法运用得好是分不开的。自主性学习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应当认识到,学生的能力认知水平是有限的,教师的使命就在于对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有步骤地精心“导学”,适时地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
(二)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讲解和举例来论证一个观点,直到学生明白弄懂为止。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很少在指导学生自学、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地论证某个观点上下功夫。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的讲课产生了依赖性,学习基本上是被动地接受。 教师注重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而往往忽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渐渐形成了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会让教师的教变得枯燥无味,学生的学变得被动而无趣。
传统的语言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初级阶段要学好音标,学好语法,记忆一定量的词汇。这一方式的教学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教师中心化,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而事实上,教育应该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学习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地尝试与创造,获得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达到培养兴趣、形成语感和提高交流能力的目的。
三、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
1.应坚持以启发式为主的指导思想。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欣赏图片,音乐或其它的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同时,逐步展开教学内容,层层深入,不断提示和启发学生思考,从而使之领会概念、掌握原理、发现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自由的课堂气氛中,大胆地推测,发表己见,开展讨论。教师若能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启发式思想为指导来运用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等传统教学方法,就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篇3
论文关键词:音乐欣赏课,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
音乐是人类最早创造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它能渗入心灵,陶冶情操。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比较喜欢音乐但对音乐课不感兴趣。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世界各国的教育为了迎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都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一种手段。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音乐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来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这为传统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扩展了音乐课的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尤其是为音乐欣赏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局面,极大地缓解了课时少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许多优于传统教学的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逐渐成为各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主流辅助手段。
1、音乐文件播放快捷方便
音乐欣赏课需要播放大量的音像资料。传统存储媒体是录音磁带和录像带。由于我们每一堂课所需的音频或视频素材不可能恰好在一盘磁带上,即使是教学方法,所需播放的顺序也不可能就是磁带上存储资料的顺序。上课时,要找到我们所需的音乐作品或重复播放某一音乐作品,就不可避免地要对磁带进行快进或快倒,这往往会因为不能及时找到所需的素材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另外,影碟机和光盘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虽然可以快速找到所需播放的音乐素材,但音乐欣赏课分析音乐作品往往需要播放音乐作品中的某一片段,使用影碟机仍然会明显感觉到不便。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以上问题就可迎刃而解。通过利用计算机播放器的数字计时和播放进度条可轻松、快速地对任意一个文件进行快进、快倒、片段播放等操作,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无限次地重复播放,还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对音频和视频文件进行编辑、剪裁,自己制作出所需的音乐片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播放和处理音乐文件是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并展开丰富的听觉联想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音乐知识的传授单凭教师的讲解往往只是片面的、空洞的、枯燥的,所以音乐课应努力创设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环境,将相关的知识编制成融声、像、文字于一体的教学软件,则更有效地浓缩了时间和空间范围。运用网络教育技术为学生学习音乐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如,利用校园网络,围绕阶段学习主题,把丰富的知识资源组织起来,建立一个有质量的、有个性的音乐学习网站,让学生随时可以欣赏音乐,查找有关资料论文怎么写。让学生在这个“大环境”中,能够自然地接受音乐的熏陶,享受音乐,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如果将音乐与非音乐的因素相结合,就可以实现通过音乐来描述外部世界的目的,它们带给人的认识功能便会大大增强。如:与文字标题、诗歌结合的歌曲,与人体动作结合的舞蹈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歌剧,与电影画面相结合的电影音乐。因此,如果我们利用编辑软件给音乐配上生动的画面、图片或字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单一的听觉感受变为了视听结合,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来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这有助于学生思路的拓宽与创造力的培养,容易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固然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尤其是音频、视频素材的采集整理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但课件一旦制作完成就可以重复使用,下一轮上课前不必再整理众多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只需打开课件即可快速熟悉讲课内容、完成教案编写,进而轻松地完成备课。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真可谓“一劳永逸”。
4、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学生的学习
一些复杂的音乐欣赏多媒体课件往往涉及图形、图像制作软件(如Photoshop),音频、视频编辑软件(如Cool Edit,AdobePremierePro,Ulead VideoStudio 等), 动画制作软件( 如AnimatorPro,3DMAX,Flash等)和课件制作软件(如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几何画板,方正奥思等)的操作,单独完成困难较大。这就需要多位老师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使教师们在课件制作中得以相互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由于一些积件式课件信息量大,教师只能选择部分内容应用于教学。对于拥有校园网络系统的学校而言,可以将这些课件放到网络上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其他内容,使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5、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我们提倡老师们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否则很难体现出自己的意图和教学特点,只能充当“课件放映员”。其次,多媒体辅助教学终究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主要是用来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突破重点和难点,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并非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内容,我们应该根据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和媒体的特性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补充。第三,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课堂信息量大大增加,所以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授课进度,突出重点和难点,否则即使是精心制作、功能全面的优秀课件教学方法,也容易使学生造成严重的“消化不良”。第四,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中,教师既是课件的操作者和使用者,还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课件能非常清晰地体现教师的整体思路,但由于所有的内容和走向都是事先设定好的,所以它在教学中显得比较被动,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味的播放会使学生变成看客,多媒体教学也就成了讲稿演示。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课件以外自身主导性的发挥以及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调节。
总之,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然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音乐教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短期内的实践和总结,更需要长期的学习和探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工具的不断完善,多媒体技术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领域也会不断深入,会给音乐教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这就要求我们战斗在教学一线的教职员工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勇敢地去探索去变革,通过最好的教学方式来教育祖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赵易山,张路路.音乐多媒体课件制作[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17.
[2]缪亮,郭刚,李捷.多媒体CAI 课件制作基础与实例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4;11.
篇4
[关键词]多媒体 网络 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 简称ID)的理论和实践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作为一门学科是60年代未在美国兴起,从教育技术学中派生出来,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高校教育技术领域。
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去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教学过程或实践中它们的主要方法和途径,然后评价教学效果的这样一种系统计划过程。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过程都将受教学目标的全程控制。教学设计必须首先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学”和“学习者”所组成的动态开放系统,只有认真对该系统的各要素进行认真分析,才能有效地做好教学过程的结构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应用科学的方法和决策技术对各级设计方案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比较,评价,选择出教学设计的最佳策略,使其符合教学实际的需要;利用反馈信息将系统的反馈输出状态与预期目标进行科学比较,对目标输入进行修正,使系统输出状态与设计目标要求相一致。这几方面便是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即目标控制原理;要素分析原理;优选决策原理;反馈评价原理。
恩格斯曾经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当前,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教育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给各高校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教学、虚拟教学、开放课堂、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引发了教育教学新一轮革命。多媒体教学是高校教学手段改革中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多媒体教学很大程度上是学科教师课堂教学,依赖于多媒体教材的教学应用,因而多媒体教材教学应用效果的好坏、设计制作质量的高低,不仅要依靠教材制作人员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硬件环境的支持、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的基本功,更要注重多媒体教材制作中的科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将会出现有教材得不到科学合理的应用,有条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最终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直接影响着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作为高校专业教师,在把握好本专业教学内容的同时要不断的进行教育技术理论研究,把多媒体教材的设计、制作和教学应用这几个环节能有效的纳入教学设计的轨道,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教材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学设计是在选择、确定了多媒体教材的课题内容和教学总目标之后所进行的工作。它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把专业课题教学内容细化为知识点、把知识内容科学归类为各知识要点并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选择确定的教学模式,科学设计组织知识结构,选择、确定、优化组合媒体信息;划分教学环节与结构教学程序;分析、确定并珍断评价的内容,选择诊断评价的具体方法;具体做好诊断、评价中的诸如提问、回答、反馈等部分的设计。由此可见,教学设计是多媒体教学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多媒体教材整体质量的保证,精心的设计能使多媒体教材具有鲜明和严谨的科学性以及较强的实用性。
多媒体教材的教学设计,应包括不同类型媒体的选择、媒体配套、媒体的功能设计和媒体的应用设计,这样才能有效的使多媒体教材编制和教学过程中,科学的处理好教学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达到精制多媒体教材和优化多媒体教学过程的目的。多媒体教材的教学设计在确定课题和教学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首先,要分析学习需要,这里包括分析教学大纲的要求,分析社会需求,分析学习者的现状;其次,要分析设计与制作本专业多媒体教材的必要性;再次,从所掌握相关资源与条件,分析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教材的可能性,然后选定课题方案;最后确定总的教学目标。在这些环节中一定要根据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目标,遵循教学需要,扬长避短,技术可行,经济效益等原则。
多媒体教材教学模式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进行选择,可利用整体规划,采用一种模式或主式与他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多媒体教学中,不同类型的媒体可提供感性材料,加大学习者的感知深度,同时提供实践具体丰富的经验材料,能有效的加深教学对象对知识的记忆理解,还能缩小时空障碍,较好的丰富了课堂教学。由此可见,多媒体教材媒体信息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具体选择原则要重视以下几方面:①要熟悉媒体的使用目标。这里包括:呈现事实,创设情境,提供示范,解释原理,探究发现等。②要了解各种媒体的特点。比如说:多媒体教材中的文本具有抽象层次较高,阅读灵活、方便的特点;图形具有将抽象概念形象化,承载信息量大,数据量不易失真等特点;图像具有逼真、生动、有趣、能较好的描述事物运动、变化的全过程,有利于激发学习者学习积极性等特点;音频具有较高的保真度,可以生动的再现现场效果,但相比文本、图片来说,占据存储空间稍大。所以在上述媒体中,文本、图形、图像适合传递静态信息;动画、视频、音频适合传递过程性信息。③要按照学习(经过科学归类并规定了知识水平)知识点的需要,确定媒体的使用目标。④要依据不同媒体的特点,为确定媒体使用目标的知识点来科学合理选择媒体的类型。⑤图像和解说(同期音)要利用其之间的互补性强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媒体选择与使用得好,一般会使学习者产生视听联想,即在学习者心理上引起相关言语或表象的再现。⑥在呈现需要长时间注意的学习内容时,为了减轻较长时间的学习或视觉疲劳,通常需要使用解说、图像、或者文字来配合使用,增强学习者对课程抽象内容的理解。另外在设计制作教学多媒体教材时要特别注意多媒体教材界面文字、色彩的科学搭配。
教学多媒体教材中的知识结构,通常要依据学科专业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和学习对象的认知特点来设计,知识结构的设计类型包括直线结构(结构内知识点是直线有序展开的);并列结构(结构内知识点之间是并列的、同一个层面的的关系);层次结构(知识点之间可以递进、因果、条件等不同级的关系),但后一层知识的学习必须在前一层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复合结构(直线,并列层次结构的结合体以及知识之间形成一种网络形状的复合结构)。同时,设计知识结构还必须遵循体现知识内容的相互关系;体现学科教学规律;体现知识结构的功能三方面的原则。
多媒体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程序,因此,程序结构的设计是多媒体教材设计制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常教材类型不同,其程序结构也有差异,例如,文科、理科多媒体教材在设计时它们的差异性就比较大,就是在同一类型的专业课中,教学程序也不尽相同。一般教学程序设计包括导入、补充指导、练习三部分内容。导入部分要提出本单元学习的基本目标、主要学习项目以及注意事项,还要进行预备性测试。教学实践中,若发现教学对象有必要补充学习的,那么学习流程将转向辅导学。指导部分通常又分为主指导成分和补充指导成分两部分,主指导成分是用于观念、法则、理论等基本内容的学习,在学习对象遇到学习中的困难时,可作出启发或说明;出现错误时可开出“治疗处方”,但不以任何形式直接提供标准答案。补充指导成分是指对主指导学习对象的学习进行某种补充,学习者可按测试结果不同,从基础、标准和提高三个分支内容中进行选择学习。练习部分也分为主练习成分和补充练习成分,主练习成分是考察学习者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及时适当调整所学内容,或者提高某一方面的技能,对错误应答可提示,可更正,流程多为直线型;补充练习成分是指若学习者对主练习未掌握好或平时练习量不足,可适时进入该练习复习预以补充。
根据教学设计理论,多媒体教材的教学设计还要进行诊断评价的设计。多媒体教材诊断评价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及时了解并跟踪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和对所学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便于任课教师把握教学进度,并对学习者学习情况进行逐一判断“诊治”的一种教学程序。①诊断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及时纠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学习者继续学习的信心,(在多媒体教材中应设计具有智能化的学习模型)。②诊断评价的内容包括:测量学习者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基本情况,测量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③诊断评价的方法,在多媒体教材中通常有问答、练习与试题测验等。④为了增强教学效果,使教材具有前往性,诊断、评价可以设计成游戏形式或问答形式,一般包括提问,应答和反馈三个部分。提问部分必须内容完整,问题明确并能促进学习者的思考,所提问题要与知识点紧密联系,问题部分设置能反映相应的教学目标的要求,提问可以用是非练习题、多项选择题或填充题。问答部分必须将学习者回答的多种可能性全部罗列出来(或设计成由学习者自己输入问题)。根据这些可能性、多媒体教材再作出不同的反应,一题一答,同时应设计成给予提示并对回答问题的正确与否给予评分。反馈部分必须对学习者正确答案给予鼓励性的反馈,对问题回答的不完整、不全面或者错误的,应给出标准答案或提出复习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并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形式的反馈,如指出其错误,要求重答,给出答案或给予辅导提示等。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所追求的目标,优化教学过程,实际上是要针对多媒体教学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深入探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我们要紧密结合教学实际,把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广泛应用于多媒体教材的教学设计中,提高多媒体教材的设计制作质量和应用价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克东谢幼如《多媒体教学设计》http:///licb/index.asp
[2]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评论》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第2、4期
[3]朱春花《关于优化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思考》教育技术研究2005年第6期
篇5
关键词:病例分析结合多媒体教学 中专生 《内科护理学》教学
随着高校的扩招后,中专生源素质逐渐下降,表现为学生学习自觉性及积极性偏低,文化基础较差,分析和理解能力更差。内科护理学主要从理论上分析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护理诊断,以及合作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内容较抽象,再加上一些学生对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及今后工作上密切关系缺乏认识,对已学过知识的淡忘,使学过的知识出现脱节,从而形成学生学习难的问题。《内科护理学》教学,单靠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无法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践,而病例分析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用多媒体展示“病例分析”可以让学生从多种感官接受信息,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及各式各样的展示方式可以变单调为生动。病例分析教学法还可以突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病例中的内容及问题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目的的需要随机组合,病例的内容及问题设置得当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能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在授课前、授课时、授课后都可以应用病例分析。
一、在授课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选择与教学内容相符的病例
一个好的病例是开展好病例教学的前提,成功的病例应具有以下4个特点:(1)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2)病例简洁,但包含丰富的信息;(3)围绕病例提出的问题恰当而且有教学意义;(4)通过多种途径,学生比较容易获得病例所涉及的知识。在讲新课之前,所举病例不能很深,涵盖面不能很广,要让学生一看就能明白病例的含义,否则,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病例分析结合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及意义
1.课前应用病例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讲一个新的疾病之前,可以给学生们一个典型的病例,于前一次课堂教学时作为预习作业交给学生课下完成,这个病例一定要包括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问题设置可以提出临床诊断什么病,提出哪些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是什么,给出护理措施,怎样进行健康教育。例如:某患者,男性,62岁,有心绞痛病史5年,于今天凌晨3时突然感到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向左肩和左上肢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和窒息感,含服硝酸甘油无效,于5时40分来院急诊。体格检查:T 37.2℃,R32次/分,BP 102/64mmHg,半卧位,口唇明显紫绀,心率120次/分,偶有早搏,两肺满布干湿音,以肺底湿音更多。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伴偶发室性早搏,心率120次/分,V1~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且出现宽而深的Q波,倒置的T波。请写出:(1)此病人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2)根据目前情况能提出哪些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是什么?(3)应怎样进行护理?(4)出院时请你给出健康教育。这是一个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它概述了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我在展示这个病例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给学生们播放与这个病例相符的一个心肌梗塞病人的视频资料。这样图、文、影、声并茂,形象生动,学生们犹如身临其境。中专学生由于年龄及认知等方面的特点,自学能力相对较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们会有目的地预习新课,还会进行讨论,查阅有关资料。这样就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成主动探索学习,有利于理论联系实践,最后教师总结评价,从而使理论知识得以深化,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2]
2.课中插入病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分析、理解能力。
《内科护理学》相对其它几门临床课程是较复杂的,有些内容比较难理解,中专生的理解能力又差,课堂应用病例分析有利于解决这个难题。特别是当“病例分析”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讲解时,图、文、影、声并茂,形象生动,为多种感官的刺激提供了若干个兴奋点,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使教学效果良好,课堂气氛围热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比如,我在讲心功能分级的时候,先给学生讲述分四级:一级指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二级指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日常活动可引起气急、心悸;三级指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稍事活动就引起气急、心悸;四级体力活动重度受限制、休息时亦气急、心悸。然后通过多媒体我给学生一个三级心功能病人的录像资料:某患者,女,55岁,患高血压心脏病10年,近半年病人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轻于日常活动即可引起呼吸困难、心悸,此病人目前心功能处于几级?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分析、推理、判断能力,也激活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思考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课后应用病例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随着学生的深入学习,学生掌握的疾病知识及技巧越来越多,则可以选择一些面广、复杂的病例。例如,我讲完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护理后,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们一个病例分析作业。我给学生们这样一个例子:患者,男性,68岁,因“慢性咳嗽、咳痰15年,加重伴喘息3天”收住入院。3天前因受凉咳嗽加重,夜间尤甚,咳大量黄脓痰,伴气急。查体:T37.4℃,P96次/分,R22次/分,BP 130/90mmHg,口唇发绀,桶状胸,两肺叩诊过清音,血气分析示:PaO250mmHg PaCO260mmHg。入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请写出:(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常见并发症。 (2)该患者呼吸衰竭的类型及依据。(3)该患者氧疗的原则及依据。我在给这个病例前也给学生们放了一段与这个病例相符的录像,让学生们诊断是什么病,病因是什么。这样学生们就有种自己已经是一个护士,要对病人负责的感觉。学生们必须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思考问题,查阅资料,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结论,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更牢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又让学生提前接触了临床知识。
三、应用病例分析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注意事项
运用现代化技术的前提是必须以现代化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将“病例分析”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导航器,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如果教师选择的“病例分析”针对性不强,“病例分析”不仅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反而还会起反作用。不合适的“案例分析”包括内容太浅,学生不用思考;内容太深,凭学生现有的水平无法很好理解;内容错误,科学性的错误误导学生;内容的相关性不大,学生不清楚要说明什么问题;学生不熟悉的内容等。我们要辩证地应用“病例分析”,掌握合适的尺度,在恰当的情况下使用“病例分析”,并且要有效地将各种有特色的教学手段整合起来使用,找到最佳的比例,共同发挥作用。我们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分析问题,在最恰当的时刻,用“病例分析”呈现、分析最有效的教学信息,充分发挥“病例分析”的教学作用。
实践证明,在授课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选择与教学内容相符的病例,辩证地分析运用多媒体“病例分析”,灵活机动地进行应用,合理地进行变化,根据教情、学情进行施教。采用病例分析为基础的教学,可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3]。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更能使教学内容变得易感知、易体会,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丽.内科护理学病例分析教学中问题设置的探索.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第24卷第15期.
篇6
【关键词】 多媒体 政治课堂教学 精简课件 引导主体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普及,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愈发地感觉到多媒体教学在政治课堂中的使用亦越来越频繁。很多城市学校甚或是农村学校都建立的有多媒体教室,有些还把投影仪设备安装到了每一所教室。但通过这么些年的观察和了解以及本人的切身实践来看,多媒体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在很多学校很多老师身上却存在有诸多的误区。
首先,很多老师把多媒体作为常规教学必备工具之一。据我所知,很多年轻老师还有中年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多媒体。特别是一个学校刚刚建立多媒体教室的时候,情况更甚,几乎达到节节使用的地步。不管是啥课程,不管是啥时间,不管是啥学生,不管是啥场合,不管是啥内容,把多媒体当作了像教材和粉笔一样的常规教学工具来使用。
其次,课件制作或过于粗糙或过于精细。很多老师都是该上课了,提前个一节半节课,上网一搜,找个课件,要么稍改一下,要么原封不动,搂两眼,熟悉熟悉就上课去了。好些的自己做,图省事的,就直接把知识要点以及每个知识要点下要分析论证的典型事例往幻灯片上一敲,最后再弄个知识框架,万事大吉;认真用心些的老师会花大量时间找材料、建文档、贴图片、做动画、弄链接,弄得课件五光十色、绚丽夺目而且条清理晰、知识详尽,还加了很多事例,还做了广泛深入的拓展。一节课下来绝对会让你感觉到,真是大容量、快节奏。当然后者也是目前在很多学校和地区存在最为普遍的一个现象。很多地区和学校主管部门还经常性地会举行此类的地区性或全国性的课件大赛,说白了,就是比一比谁的课件做的最精美、最吸引人们的眼球。
最后,教师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被遗忘。在使用多媒体进行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是围绕课件为教学主体或教学中心,老师和同学们则是跟着课件走,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被动教学,认为自己做的课件已经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内容或者是认为自己做的课件已经浓缩了自己要讲解的全部精华,上课只要看着课件就可以了,从而忽视同学们这个学习主体,特别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主体,忽视课堂讲解,忽视语音情景创设,忽视教学板书。
其实,很多多次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使用过多媒体的教师都清楚,使用多媒体教学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比传统教学好多少,相反经过考试成绩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识记反而可能不如传统教学。那么,如何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多媒体呢?笔者就上面谈到的诸多误区以及结合本身数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如下:
一、适度使用
这个方法其实是老生常谈了,很多人在很多地方都讲过这个问题。就是分课程、分时间、分对象、分场合、分内容,恰当适量有效地使用。但很多人都是讲个大概,十分笼统,具体哪些课哪些对象哪些场合哪些时间使用,这个涉及到实际操作的东西却少有人说。
从课程角度看,我认为,多媒体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主要应该是:⑴单元复习课。主要是一些精选习题的练习,省去了抄题,读题的麻烦,可以增大课堂练习量,强化课堂效果,达到单元知识复习巩固的目的;⑵综合探究课。需要提供典型事例,创设特别情景,开展综合探究活动,拓展延伸课堂知识的这类课程,多媒体的使用也很有必要;⑶有视音频资料、动画图片资料、数据图表资料的课程。这类课程亦有使用多媒体的必要。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理解记忆效果。当然这类课程多媒体的使用时间长短、在什么场合针对哪些学习对象则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很多教师都比我有经验,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二、精简课件的制作
目前大多数人的观念里面应该都有这个看法,课件制作得越吸引人越好,一些与课堂毫不相干的动画、图片胡乱加入,一些幻灯片转换场景声音胡乱使用,以为这样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殊不知这样的课件使用到课堂上反而会弄得反客为主,扰乱同学们对于正常学习知识以及重点学习知识的注意识记,对于政治课堂教学有用的东西完全可以用且要精心筛选着使用,但没有用的或者是用了用处也不是很大的就绝对不要用。
我认为多媒体课件制作得越精简实用越好,而绝对不是越复杂越精美越好。如果说这节课我就用一个影音或一两张图片,必须要用的话,就在课件里单独放上这些资料就行了,教学用到的时候放下来,不用了再收起来。另外政治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有一个最大的忌讳就是,千万别图省事,把典型事例和基本知识往课件上一敲完事。如果教学过程中缺失了教师典型事例情景再现和丰富过程,无形当中无疑是会降低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影响力的,从而亦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而教学的时候没有板书或者是忽视板书——一节课下来就那么寥寥几笔,更是万万不行的。幻灯片放完一张鼠标一点就变下一张了,在同学们面前根本就留不下什么东西,只有黑底白字的精巧粉笔板书,才是同学们真正能够一直看在眼里且可以拿笔记下的精华。
三、请时刻谨记教师是所有学科教学中的引导主体
在现代的教育观念中,特别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这一传统教学的主角,早已神光不再,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地位被日益提升。教学教学,当然是老师在教,学生在学。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学生绝对起主导作用,这点我从未怀疑,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这一引导主体也绝对是不可以被忽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的好坏,对于同学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制约影响作用。所以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主体作用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能完全被替代,每一个教师也须谨记,不能说因为有了“完美的”多媒体,就把自己教学引导主体的地位给忘却了。所以课件不宜过长不宜过于华丽精美,它只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辅工具,我们才是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主体,无论是课件亦或是学生都应该在我们的掌控之中,跟着我们走。
总之,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正确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让多媒体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为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志红.百度文库.多媒体教学的不足及解决措施.山东大学大学
英语部
2 林艺雄等.百度文库.浅析医学多媒体教学的不足及对策.南方
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血管外科
3 靳红阳.豆丁网.我看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丹阳市折柳中心小学
篇7
关键词 农业气象学;教学方法;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291-01
高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是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是一种综合性系统,集合了声音、视频、图像以及动画等媒体信息[1-5], 优化了教学过程,但也冲击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农业气象学教学,具有课程信息量大、应用性强的特点,正确认识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优势,充分发挥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互补,具有重要意义。
1 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特点比较
1.1 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
(1)传统的授课方式要求教师课前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抓住章节教学目的和要求,找出重点、难点,认真钻研与教材有关的课外资料。教师站在讲台上应注意观察学生对教学的反应, 产生良好的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和知识迁移能力[1-3]。传统教学增加了信息停留时间, 加深了学生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2)传统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师都有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老师授课语调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适时地走动[4-5]、在讲台上不同的适当位置来调动。
(3)传统教学中不同的教师有自己对课程的发挥与理解以及对知识体系的把握,这反映了教师的基本功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传统教学容易让学生学习教师的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这也是大学阶段学生课程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
1.2 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优点
(1)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教师可用外购多媒体课件或自行研制课件进行授课。在课堂上,既可演示准备好的课件,又可借助视频展台实时讲解书本的重点或其他纸质的补充材料。课堂内容丰富多彩,知识量增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较大的满足,学习效率进一步提高。
(2)教学内容表现形式多样。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生动活泼,形象直观地展现了抽象又枯燥的气象问题,便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4]。
(3)共享性好,教学方便快捷。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多媒体系统,具有各种媒体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功能,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共享[1-5],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低的局面。
2 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效果比较分析
为了进一步解析2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2014年对农业气象学课程在2个专业班级进行了教学试验,调查2种方法的教学内涵,分析2种教学方法班级考试成绩分布特征。
调查结果(表1)表明,教学的条理性和教师知识的完备性,以多媒体教学方法较优,但是教师教学中的情感投入方面,传统教学方法较好,学生听课专注度、课堂笔记完整性也是传统教学方法表现更好。学生成绩以传统教学方法略高。
在1个教学周期,对采用2种教学方法的成绩分布进行分析:9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比例,传统教学比多媒体教学高出4.3个百分点;80~90分数段比例也略高,高出3.4个百分点;70~79分数段上,2种教学方法基本持平;60~69分数段,传统教学方法班级的比例则低4.7个百分点;不及格的学生,则以多媒体教学方法为多。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教学平均分为 77.65分,比多媒体教学平均分(74.33分)高3.32分(表2)。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中,虽然展示信息量大,但是学生记录笔记的时间偏短,课后复习和再整理笔记受到较大限制,从而影响了学生消化吸纳课程内容。另外,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与学生讨论的时间与空间均偏少,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没有传统教学方法扎实,表现为考试成绩偏低。这与表1中2种教学法调查中的笔记完整性和听课专注度的差别,结果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综合2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取长补短,采用综合教学方法用于教学实践中。
3 结语
农业气象学是涉及农学、环境科学、气象学的边缘学科,具有课程内容多,知识点交叉的特点。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讲授可以发挥其信息量大的优势,弥补许多传统教学方式所显现的不足。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它可以将图文、动画、录像、声音等多种功能引入到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一步步演示, 生动、直观地再现天气系统等三维实体,使学生在观看与思考的过程中,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对于教师来说,运用多媒体也可以减轻搬运教具(如模型、挂图等)的负担。因此, 多媒体辅助教学应该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 是今后教学改革的趋势。
4 参考文献
[1] 李莉.高校多媒体教学的优劣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2):108-110.
[2] 王宏.论高校CAI教学[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3):67-69.
[3] 陈晓猛.高校多媒体教学的优劣与对策[J].化工高等教育,2005(4):50-52.
篇8
农村中小学多媒体教育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展了很长时间,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已经明确认识到坚持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手段能够丰富课堂内容,增强教学的互动性,使得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一、拒绝“机器式”教学
1.教师从“人为灌输”变成了“机器式灌输”。以前的教学方法避免不了“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因此引进多媒体教学以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但自从引进多媒体教学方法之后,部分老师片面的认为多媒体可以取代传统讲授的教学方法,让计算机多媒体在整堂课唱“独角戏”,忽略了作为老师应该起到的主要作用。
例如,在《商鞅变法》内容知识点的讲解中,多媒体通过视频播放以及图片展示的方法非常生动的还原了“商鞅变法”这一历史故事,但是老师如果只作为电脑操控者,只是单纯的播放视频内容而不进行任何的知识的讲解,这就会造成学生连“商鞅为什么为秦一统六国奠定了基础?”“商鞅最后为什么遭受了车裂之刑?”诸如此类的社会根源问题都不明白。
如此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的效果相当不理想,最后的结果是,由以前的“人为灌输”到如今的“机器灌输”。
2.学生的每个成长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初中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根源理解还不够充分,学生思考不够深入而且不够全面,这就需要老师充分调动?n堂教学气氛,并且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有效引导,让同学叩开历史知识的大门。
3.使“传道、授业、解惑”有的放矢。而计算机多媒体的教学只能在教学授课当中起到辅助作用,并不能完全替代老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关键性角色。
由此可见,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的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只起到辅作用,老师不能只让机器讲解,要把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将课堂内容讲解扎实的基础之上再进行多媒体教学,从而加深学生印象,更好的接受课堂知识。
二、提高学生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从心里学的角度出发,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兴趣”。学生平时两点一线,生活环境单纯,课本抽象的内容也难以理解。而引进多媒体教学方法,使原本一成不变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丰富了知识内容,给学生更直观的视觉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农村初中的孩子的生活环境相对简单,对于外界的认知不足。所以,那些书里的历史变革,政治改革,名臣良相,更像是话本子里的传说。但是有了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历史中的风云变幻,朝代更迭以立体的形式展现在孩子的眼前,充分的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3.课堂的学习应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的互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有效地解决学生的疑问,在答疑解惑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相结合
1.多媒体教学虽然是最先进的教学手段,但作为老师,不能盲目的照搬前人关于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使用经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状况,及时改变教学策略。
2.尤其是我们的农村学校在安装了多媒体后,就一味地盲目使用,抛弃了原有的教学手段,对于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反而复杂化,忽视了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学效果反而下降。
3.多媒体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有力补充,是辅工具。它不能脱离书本而单独存在,也不能脱离老师和同学而存在,更不能包办一切。多媒体教学工具能够发挥多大的功效主要取决于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作为一名老师,应该不断总结自身的经验并长期观察多媒体教学效果,避免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否则不但不能产生好的效果,反而会有一些不利的影响。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而传统的教学方法经过长期积累,也有其自身长处,两者可以相辅相成,并不冲突。
篇9
一、基础理论课程的地位和特点
在课程设置中,基础理论类的课程属于学科专业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之所以呈现出如此重要的地位,主要得因于它独特的课程特点。
(一)内容的基础性
基础理论类课程的内容主要以概念、原理和规律为主,构成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框架体系,原理课作为专业必修理论基础课程,其内容涉猎该学科领域的各个主要分支方向,成为一门学科向不同研究方向发展的重要根基。大学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基础理论类课程往往被定位为专业教育的入门课程,也是其后进行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先导课程。学生对专业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对专业学习的兴趣都是从学习基础理论课程开始的。
(二)影响的辐射性
学习基础理论类课程就好像建房时打地基一样。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说,前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自然会影响到后期进一步深化的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学生的专业教育角度来看,对原理课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一个人专业理论功底的厚度,进而决定了在该领域发展的空间和后劲。
二、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困境和原因
在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专业课程都趋向于采用实践教学。但基础理论课程因其涉及大量概念、规律、原理等知识,在教学方法上的探寻一直都较为缓慢,仍然多采用传统讲授的方法。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给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注入了一股新鲜空气。多媒体教学将一改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环境,让课堂教学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能更直观、生动、形象地体现理论。但多媒体教学实践也给基础理论课程带来了一些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曾遇到过的新困境。
(一)多媒体教学的心理困境
现在高校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多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对多媒体教学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他们认为以前没有多媒体教学一样顺畅进行,现在实行多媒体教学是纯粹的形式主义,没有什么实际用处。这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优点知之甚少,且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抵触心理,更加不可能主动思考如何更好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服务。其二,能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但缺乏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操作技能。这部分教师往往能领会多媒体教学的深远意义,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计算机操作知识而无法将自己对课程的设想和改善课堂教学的想法充分体现在多媒体课件上,只能被迫让多媒体沦为摆设。其三,能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也有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缺乏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热情。主要原因在于制作出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学校没有设立鼓励机制,因此这些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热情自然就日益消退了。
(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困境
在基础理论课程的多媒体教学中,通常使用的方式是依靠课件的展示,将理论、观点和原理性的知识点更生动、更形象的表达出来。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基础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的重点内容。就目前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来看,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
其一,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生搬硬套。有些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只是教案的翻版,将教案中的内容原封不动或者略有缩减的“填”入多媒体课件中。这样制作出来的多媒体课件只是充当了“电子黑板”的角色。
其二,多媒体课件内容的喧宾夺主。这种类型的多媒体课件往往非常花哨,穿插了图片、音乐、视频、动画等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却与教学内容联系松散,甚至毫无关系。这类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不仅没能为教学内容服务,而且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其三,多媒体课件层次的模糊不清。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课件播放是翻页形式,因此对知识层次的表现尤为重要。有些多媒体课件很缺乏层次表现意识,缺乏每页之间的衔接和呼应,造成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时思维混乱,也妨碍了学生对理论知识体系的全面掌握。 (三)多媒体教学的反馈困境
所谓多媒体教学的反馈主要是指学生在接受多媒体教学时表现出来的反应和学习状态。在多媒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不良状态主要有:
1、注意力的散乱。多媒体教学往往和传统讲授法结合在一起,教师在放映多媒体课件的同时会对课件上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讲解和诠释。但当课件翻页更新后,学生的大部分注意力会被吸引到投影机屏幕上,或忙于阅读新的内容,或忙于做笔记,忽略了教师的讲解内容。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们对知识点的把握很可能只浅泛地停留在课件的条条框框之中,而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2、普遍的浮躁心态。多媒体教学中使用的例证比传统教学来得更直观、更生动。课程中会更广泛的使用图片、视频、音乐等元素来诠释原理和规律,将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用具象的方式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但这种特色的背后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即学生在接受多媒体教学中普遍表现出浮躁心态。这种浮躁心态最突出的就是“看热闹”。当在多媒体课堂中播放视频时,学生没有关注专业知识点,反而对视频本身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当视频播放结束,教师开始讲解分析时,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兴奋的情绪会快速低落,课堂气氛则显得更沉闷。
多媒体在广告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仍处在探索阶段,以上诸多困境的出现也恰好反映出深入探寻多媒体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其全面发挥独到的优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和研究多媒体教学方法的革新。
三、广告基础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方法的革新
针对以上提出的广告基础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困境,我们发现单纯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和传统讲授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不能实现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最大化,也不能实现多媒体教学的最佳效果。因此,需要利用多媒体独特的表现手法,尝试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一)多媒体课件的悬念设置和分层显示
悬念是激发好奇心和探索动力的极好因素。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多是结论性很强的理论和原理。如果采取直接陈述理论和原理,继而加以诠释和深化的讲授方式,必然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编制带有提问与引导解答相结合的课件,设置悬念环境,用悬念的方式引导和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过程能给予学生更多自我发挥的空间,也能加强他们对课程关键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和记忆。
对于多媒体教学中整个课堂的组织,多媒体课件在设计上要特别注意利用分层显示的方法达到课堂教学组织的有序性。所谓多媒体课件的分层显示,即应用较为严密的逻辑顺序制作课件。在课件的第一层显示,该课程的体系结构,主要章节标题,标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并利用超链接达到每个层次都可以独立选择,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点击该项;课件第二层则进一步显示体系下的具体知识点和教学内容梗概,第三层则是用以支撑相应观点和原理的广告案例及音像资料。分层显示的多媒体课件理论层次清晰,知识要点鲜明,列举案例生动,针对性及说服力强,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课程层次的清晰认识,对学习的重难点把握明确,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广告案例的多媒体展示和集体讨论
除了通过课件制作强化课堂讲授教学方法外,还需要运用多种方法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而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案例展示则是在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涉及概念、理论知识比较抽象的内容时,用实际例证让课堂讲授达到由虚到实的转变。学生能抽丝剥茧般的从诸多案例中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既能获得确实的体会又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
但是单纯的展示行为势必会让课堂气氛稍显沉闷,因此,案例的多媒体展示须和集体讨论结合在一起。为了进一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进行讨论和分析时可采用接力式的发言,营造课堂紧张思考的气氛,以此要求每个人紧跟多媒体展示进程加强对问题的思考。
(三)亲验式作品制作和作品竞赛
篇10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优势;误区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幻灯、投影、音响设备、多媒体计算机等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相继走进了普通的课堂教学,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对数学这门学科来说更能体现出它的优越性。
一、多媒体教学优势
1.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在指数函数y=ax(a>0,a≠1)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把静态的指数函数图象变为随参数a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动态图象,通过改变a的值,让学生观察,讨论,总结,归纳出指数函数图象的一般性质:定义域为R;值域为(0,+∞);图象过定点
(0,1);当a>1时,函数在R上是单调增函数,当0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数学教学中,有一些动态的或抽象的问题,用传统的教法很不容易讲清楚讲明白,使用多媒体技术后,先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便于他们理解,也有利于教学的深化。其实,就高中数学教材来说,函数中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复数中复数运算的几何意义;解析几何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直线与圆锥曲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立体几何中几何体表面积的探求等内容,都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好素材,此外,一些数形结合的习题也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素材。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多媒体技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交互性好,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化严谨、抽象为具体、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热情,使其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二、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应当看到,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实施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1.片面追求课件的外观和表现形式
片面追求课件的外观漂亮和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是许多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他们往往花大量的时间对课件进行外观的装饰、渲染,其结果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2.课堂节奏太快,学生较难接受
信息量大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特点,同时带来了一个问题:许多学生感觉多媒体课堂授课节奏快、强度大、思考时间少、记笔记有困难。这一方面要求改变学习方法,提前做好预习,另一方面要求授课教师注意调整教学节奏,留给学生足够的理解、接受的时间。
3.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有人认为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教师就成为操作员和讲解员。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教师更应该凭自身教学经验和生动讲解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讲解椭圆定义时,教师可以使用绳子、图钉、粉笔、黑板演示椭圆的形成过程,比多媒体更便捷、直观。
三、几点思考
前文详细论述了使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的优势和误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将多媒体技术与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力求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多媒体教学的关键是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指实现教学功能的软件,它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结合体,是多媒体计算机用于教学的中介。一部好的多媒体课件必须具备科学性、艺术性、可操作性等特点,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制作。
2.尽量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避免走入误区
使用多媒体教学,既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速度快、容量大、直观、形象等优势,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考速度、接受能力等实际状况,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3.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
千万不能认为有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就可以从此告别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学工具。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于定理、公式的证明、推导和例题的演算等,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和效果;而对于函数的图象、几何图形的性质等内容,使用多媒体教学则会事半功倍。此外,多媒体教学在课堂实践中偶尔会出现棘手的问题:比如投影仪打不
开,事先做好的课件不能播放等,对于前者我们可以使用小黑板救急,组内讨论后小黑板展示,至于后者应提前去多媒体教室做好调试。
4.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以学生感兴趣、学得好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勤与学生互动,根据学生的状态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