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8: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融资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融资的定义

篇1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四十条,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可以出质:

(一)汇票、本票、支票;

(二)债券、存款单;

(三)仓单、提单;

(四)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

(五)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六)现有的以及将有的应收账款;

篇2

关键词:定向增发;利益输送;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27日

一、引言

定向增发是指上市公司向少数的特定投资者增发股票的行为,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非公开发行,在国外称之为私募。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定向增发逐渐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主要的股权再融资方式。从wind资讯最新统计数据来看,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募集到的资金达到15,503亿元,占股权融资总额的83%。定向增发之所以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如此盛行,因为它有配股、公开增发等融资方式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首先,定向增发主要针对符合股东大会条件的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发行股票,没有中小股东的参与,避免了大家对上市公司圈钱行为的担忧,提高了人们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信心;其次,定向增发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认购的股票有不低于三年的锁定期,避免了定向增发之后增大即期扩容压力,从而对二级市场的冲击降到最低。另外,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定向增发得到优质资产,从整体上提升公司的经营状况,提升公司的效益。但是,我国定向增发往往是大股东主导下的定向增发,由于定价基准日、支付资产种类、锁定期的因素,也给了他们通过定向增发输送私人利益的机会。近年来,外界不断出现控股股东通过定向增发掏空上市公司的例子。这不仅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也违背了证券监管部门推行该融资方式的初衷。

二、定向增发的利益输送问题

(一)发行价格过低。定向增发股票的定价是否合理,这关乎着各个股东的利益。《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定向增发的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平均价格的90%。但定价基准日的选择有三个时点,它们分别是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发行期首日,并且它们的间隔时间较长。控股股东通过选择股价较低时间段选择定向增发,或者在增发之前进行负的盈余管理,为维持低股价进行停牌。大股东通过种种手段刻意压低股价,从而以较低的成本购买公司的股票,并且有研究表明,股价的折价率越低,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就越大。这不仅对老股东不公平(摊薄了每股收益),也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二)注入的资产不优质。定向增发认购股份可以使用现金资产,也可以使用债券、固定资产等非现金资产。当大股东使用现金认购时不存在不良资产的问题,如果以非现金资产认购定向增发股票,在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下,大股东有可能侵占上市公司的利益。对于注入的非现金资产的价值需要进行评估,但我国评估行业发展还不够成熟,对于评估标准的法律不够健全,评估资产报告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不能排除定向增发的对象通过贿赂评估人员等方式来达到私人目的的可能性。如果他们将劣质的资产或者被评估机构高估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这不仅达不到上市公司资源整合的目的,还将严重影响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另外,由于相关的资产质量较差,还可能会使中小股东面临着上市公司股价大跌的风险。

(三)增发后大规模分红。定向增发之后大规模分红现金是大股东获得个人利益的常用手段。多年来,上市公司对股东少分红甚至不分红的现象一直存在,监管部门也积极引导并鼓励上市公司多分红;另外,还出台了关于分红比例的政策。然而,对于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过高的分红比例反而损害了公司的利益。上市公司通过低价融资,大股东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公司更多的股权,之后再以大比例现金分红的方式从公司中收回成本,侵占了上市公司大量的资金。这不仅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周转,良好项目投资,公司的扩大运营产生严重不利的影响,还将严重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不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地发展。上市公司定期分红是正常的现象,但通过定向增发融资后再对大股东过高比例分红的行为应得到监管部门的制止。

三、针对定向增发利益输送问题的建议

(一)制定合理的定向增发价格。目前,我国使用多个时点作为定价基准日的选择(股东大会决议日、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发行期首日)。这提升了上市公司在选择基准日时操纵股价的空间,因此笔者建议以市场充分消化定向增发的消息之后的发行期首日作为定向增发的基准日。监管部门应制定规范的定价细则,例如可以对通过定向增发筹集的资金按不同的用途加以分类,制定针对性的定价政策。另外,应该建立针对定向增发的询价制度以及第三方竞价引入制度。通过询价使增发价格最大化,使上市公司募集到更多的资金,杜绝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过程中通过低价发行股票对大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行为。

(二)加大ψ什价值的评估与监督力度。对于通过定向增发向上市公司注入的非现金资产必须经过权威评估机构的评估,监管部门应时刻监督评估机构的业务操作是否规范,定时开展提高评估人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训,防止评估人员基于个人利益而出具虚假的评估报告。应该完善定向增发注入资产的信息披露制度,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对于注入资产的信息披露很不规范,也缺乏完整性,使中小股东很难对资产的质量做出有效的判断,因此信息的透明化有助于大众对于资产质量的监督;同时,我国应该出台针对定向增发注入不良资产的行为的处罚措施,加大对出具虚假评估报告的惩罚力度,保证资产交易的公平性。

(三)优化股权结构及引入机构投资者。近年来,我国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现象比较严重,这使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出现问题、利益不一致问题。只有减少大股东的控制权,优化股权结构才能减少大股东利益输出的动机。根据上市公司各股东持股比例情况,选择更合适的增发对象。比如,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就可以优先考虑引入战略投资者。一方面可以减小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另一方面可以对大股东的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因为机构投资者具有先进的技术、人才、信息等各方面的优势,并且与中小股东的利益一致,都希望公司能够正常健康地发展,机构投资者有动机及有能力监督大股东的非正常操作。防止出现大股东大规模分红套利的行为。

(四)提高定向增发门槛和完善内部决策制度。监管层要对发行价格、发行对象、发行规模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募集的资金不能超过近期净资产一定的比例,并对他的使用情况让专业的评估机构做合理性测算。设置净资产收益率、项目效益、主业关联度等相关指标的门槛。另外,在定向增发定价之前要对增发对象的信息做详细的披露,挤压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操作空间。继续完善和关联交易有关的内部决策制度。可根据定向增发的规模和占上市公司净资产的比值大小进行分类。按对公司经营能力影响的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等级的审批制度。例如,发行规模较大且占公司净资产比例较多时,必须要经过股东大会批准。监管部门要及时检查关联交易价格的合理性、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及影响力较大的关联交易是否通过了股东大会的批准。

四、结语

金融的改革是要促进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定向增发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配股、公开增发的融资手段,目的是将资源引入到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中,为投资者创造更多的价值,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然而,一些大股东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利益输送,劣质公司通过概念炒作提升估值,进行大规模圈钱,扰乱了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笔者希望公司管理层专注于经营公司的主营业务,提高公司的业绩;投资者应当树立诚信的概念;监管部门应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建立真正值得人们信任的融资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屠杨杨.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相关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12.14.

[2]郑艳秋,江涛,姜薇.定向增发中的资产注入与利益输送方式研究[J].会计之友,2015.7.

篇3

【关键词】融资租赁 承租方 会税差异

一、引言

在约定的租赁期内,出租方将资产的使用权出让给承租方,并收取租金作为补偿的协议,即为租赁。一般可分为现代租赁(融资租赁)和传统租赁(经营租赁)两大类。其中,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确认与计量原则,如果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一切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发生了转移,则为融资租赁。而对于该租赁资产,租赁期届满承租人的处理方式有三种:续租、退租和留购,因此其所有权最终不一定会转移。故判断一项租赁是否为融资租赁的关键在于其经济实质(即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一切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发生了转移)而非法律形式。融资租赁既是一种融资行为,又是一种融物行为,它通过融物的形式达到融资的目的,对于资金短缺又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来说,通过融资租赁,不仅可以帮助解决购买设备款不足的困境,同时也可避免一部分由于设备更新淘汰过快而导致的企业经营风险,是一种非常适用的理财方式。

但由于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对融资租赁相关方面的规定有一定差异,导致承租企业按会计准则处理业务和税务机关按税法规定征税的处理结果不同,从而需要承租企业在纳税时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对账目做出相应的调整。下面就从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规定入手,分别指出融资租赁承租方各项目的会税差异并分析这些对企业税收的影响。

二、融资租赁中承租方账务处理的会税差异

(一)租赁开始日的确认——会税有差异

1.会计处理

《会计准则》要求:租赁期开始日,承租方所确认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资产公允价值或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孰低)+初始直接费用,并把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入账,按二者的差额确认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2.税法规定

《税法条例》要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计税基础=合同付款总额或资产公允价值+(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承租人支付的)相关费用因为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

然而,我认为会计人员不仅应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做账务处理,同时也应明白所处理业务的经济实质是什么,才能更为准确地做好相应会计处理。这两项规定对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虽看似不同,但从经济实质来看,其实是一样的。因为在未来期间内,能够在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中抵扣的,都是最低租赁付款额和初始直接费用的合计数,只不过在《会计准则》中,为了能更好地反映融资租赁行为还本和付息的两个过程,将这项成本人为地划分为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价值(本金)和未确认融资费用(利息)这两个部分,并分期摊销本金和利息;而税法把它们作为了一个整体,并没有做此详细区分(当然,也没有必要作此区分,因为税法只需计算准予扣除项目金额的总额即可),也就是说,税法规定的可扣除的成本既包含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本金,也包含了利息。因此,分析该类问题时,我们不仅要将租赁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相比较,还要将其账面价值与未确认融资费用之和与其计税基础进行对比,才能更为正确地反映融资租赁对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

(二)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处理——会税有差异

1.会计处理

《会计准则》要求:承租方应采用实际利率法将未确认融资费用在租赁期内的各个期间进行摊销。

即:承租方向出租方支付的租金中,包含了本金和利息两部分,一方面减少了长期应付款,同时也将未确认的融资费用按实际利率法确认为当期财务费用。

2.税法处理

税法并没有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作详细的区分,故其中既有租赁资产的价值(本金)又有利息,并不单独确认未确认融资费用。

因此,我认为会计利润扣除了财务费用,而税法上没有扣除,将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

(三)租赁资产折旧的处理——会税有差异

1.会计处理

《会计准则》要求:承租人对于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处理,应当按承租人自有资产的折旧政策计提折旧(可以是直线法、工作量法、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的任意一种。但折旧政策一经确定,便不可随意更改。)。准则还要求:承租方应采用实际利率法将未确认融资费用在租赁期内的各个期间进行摊销。

①如果承租方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对租赁资产余值提供了担保,则:

应计折旧总额=租赁开始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担保余值后

②如果没有提供担保,则:

应计折旧总额即为租赁开始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即:按照会计准则,租赁资产的价值(本金)部分按承租人自有资产的折旧方法分摊,而利息部分是按照实际利率法分摊的。

2.税法规定

《税法条例》要求: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承租人发生的租赁费用支出中构成租赁资产价值的部分,如符合条例规定,可计提折旧并分期扣除。

故应计提的折旧总额=固定资产计税基础

即:按照税法上固定资产折旧的惯例,该计税基础中,租赁资产本金和利息的计提和分摊,都是按照直线法来的。

而会计准则和税法中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期间的规定是相同的,都是从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到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故对于同一项资产来说,会计和税法上的折旧期间没有差异。但由于二者在折旧方法的选择上有所不同,将因此而产生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而且即使选择了相同的折旧方法,利息部分(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方法也还是不同,会计上为实际利率法,税法上为直线法,也仍然会造成暂时性差异。

参考文献

[1]吕晓青.承租方在融资租赁业务中的账务处理解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5).

篇4

[关键词] 基因融合;原核表达载体;重组融合蛋白;鉴定

[中图分类号] Q7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9(c)-0008-04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对多种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由于全身用药,副作用较大,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笔者曾采用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技术,筛选到可与胃癌肝高转移潜能细胞特异性结合的线性多肽分子GRRTRSRRLRRS(pd20),实验证实pd20可与胃癌肝高转移潜能细胞特异性结合,并且裸鼠体内实验证实pd20具有胃癌肝转移的导向性,有可能作胃癌肝转移的靶向载体[1-2],为了发挥pd20的胃癌肝转移靶向性以及减少TNF-α全身用药的毒副作用,本实验欲运用基因工程方法将pd20与TNF-α进行基因融合,以期达到靶向性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质粒PET28a(+)与TNF-α(人源),大肠杆菌E. coli DH5α和E.coli BL21,及各种限制性内切酶,T4DNA连接酶,质粒提取试剂盒,胶回收试剂盒均购自上海闪晶分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蛋白分子标记(marker)购买于Fermentas公司;抗TNF-α单克隆抗体购自Santa Cruz公司;羊抗小鼠二抗和碱性磷酸酶显色试剂盒购自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pd20-TNF融合基因设计合成 胃癌肝高转移潜能细胞特异性结合肽pd20的氨基酸序列为GRRTRSRRLRRS参照Genbank上NM-000594.2序列,全基因合成法制备pd20-TNF-α基因,3'端和5'端分别引入的Nde I、Xho I酶切位点。

1.2.2 含有pd20-TNF-α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和合成的pd20-TNF-α基因的核酸链分别用Nde I、Xho I双酶切后,经1%的琼脂糖电泳后用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目的片段,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然后将回收的目的片段来进行连接构建表达载体。连接产物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中,轻轻混匀进行冰浴,时间为30 min;后42℃热休克1.5 min,随后在冰水混合物中再次冰浴2 min,加入600 mL LB培养基中,37℃震荡培养1 h。离心5 min,收集菌体,用200 μL LB液体培养基重悬细菌后均匀涂布于LB平板(含氨苄青霉素(50 μg/mL)上,37℃温箱中培养16~18 h。挑取6个阳性菌落,分别进行PCR和双酶切鉴定。并送往上海生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的Blast比对,分析其同源性。

1.2.3 pet28a- pd20-TNF-α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挑选重组菌落培养后Triton法提取质粒DNA,并进行PCR鉴定。PCR引物为336-FCCAAATCATATGGGTCGTCGTACCCGTTCTCGT,336-R ATTTGGCTCGAGTCACAGGGCAA TGATCCCAAA。

1.2.4 pet28a- pd20-TNF-α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将PCR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用Nde I和Xho I进行双酶切鉴定。后者再经DNA序列测定,确定出序列正确的重组质粒,将其命名为Pet28a(+)-pd20-TNF-α。

1.2.5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克隆于LB液体培养基中,37℃振摇培养过夜约16 h,以1∶100分别接种于LB和含Kana 100 μg/mL的种子液培养基中,37℃震荡培养至OD600为0.5时,加入1 mol/L的IPTG到终浓度为1.0 mmol/L,继续培养4 h,离心法收集菌体,行SDS-PAGE。

1.2.6 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 将样品进行SDS-PAGE电泳, 考马斯亮蓝染色。凝胶于转移缓冲液中平衡20~30 min。半干法转膜、丽春红染液染色,8%脱脂奶粉于室温封闭2 h;用2%脱脂奶粉稀释一抗(TNF-α单克隆抗体)4℃孵育过夜。TBST室温摇洗3次,10~15 min/次;2%脱脂奶粉稀释酶标兔抗鼠IgG为二抗,于室温孵育1~2 h,TBST摇洗3次,10~15 min/次;ECL显色。

2 结果

2.1 全基因合成法制备pd20-TNF-α基因

2.3 重组质粒酶切鉴定

PET28a(+)-pd20-TNF-α的连接产物经Nde I、Xho I双酶切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产物中含有约750 bp的特异性条带(图2),该片段大小与理论预期结果一致,测序结果与预计基因序列比对完全一致。表明已经将目的基因成功插入PET28a(+)载体中。

2.4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成熟蛋白阳性重组质粒表达菌,IPTG诱导培养4 h,离心收集菌体处理后,做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重组菌诱导后样品在21 kD左右有明显融合条带,结果见图3。

2.5 融合蛋白的Western blot鉴定

目的蛋白经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融合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被诱导表达后,该融合蛋白可以被TNF-α的单克隆抗体识别,在21 000处可见一结合条带,证明融合蛋白与TNF-α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结合反应(图4)。

3 讨论

胃癌患者发生肝脏转移是导致其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阻断胃癌肝转移的发生。由于同一类型肿瘤中不同亚系的存在,导致转移的特性不同[3-4]。如果能够找到可与具有肝转移能力胃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分子,从而携带抗癌药物或抑癌基因作用于这类细胞,则可有效阻断胃癌细胞肝脏转移的发生。

噬菌体随机肽库展示技术是一种筛选功能性多肽的生物学技术,其原理是以改构的噬菌体作为载体,把外源蛋白或多肽的DNA序列定向插入噬菌体外壳蛋白质结构基因区,使外源多肽或蛋白质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并呈现于载体表面,进而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最终富集到具有特异结合性质的多肽[5]。当某种蛋白可以在细胞表面进行表达时,通过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技术就可能筛选到与这个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多肽[6]。因此,可以利用表达已知某种蛋白的细胞进行噬菌体随机肽库的筛选,来确定这个蛋白的功能及结构特点[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其受体(Flt-1)结合后,可促进新生血管及肿瘤血管的生成,An等[8]以Flt-1蛋白为靶标筛选到七个特异性结合肽,其中F56(WHSDMEWWYLLG)可以作为Flt-1的拮抗肽,阻断VEGF与其受体的结合,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Li等[9]利用噬菌体肽库展示技术进行体内淘筛,筛选到靶向于不同肿瘤血管的多肽分子,这些多肽分子具有潜在的肿瘤血管靶向探针的作用。

笔者在前期工作中以胃癌肝高转移潜能细胞XGC9811-L为靶标,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技术获得的Pd20呈现噬菌体可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结合后通过其外源呈现肽pd20的作用可内化入靶细胞;体外特异性检测实验发现:多肽pd20可与具有胃癌肝转移能力的细胞和组织结合,其结合力与胃癌肝脏转移能力的高低相关;且在与靶细胞(胃癌肝高转移潜能胃癌细胞XGC9811-L)结合后具有一定抑制靶细胞肝转移能力的作用[1-2]。pd20具有胃癌肝转移的导向性,如果它能携带抗癌药物或抑癌基因,可能会起到靶向性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调节及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多功能炎症因子,是第一个用于肿瘤生物学疗法的细胞因子[10]。随着1984年TNF-α基因的克隆,开辟了TNF临床试验的时代。许多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TNF-α对某些肿瘤包括胃癌在内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1-12]。由于TNF-α的最大耐受剂量很低,全身大量应用会引起严重毒副作用,因此TNF-α的临床应用目前受到限制[13]。为了提高TNF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药量,降低其全身毒副作用,本研究将可与胃癌肝高转移潜能细胞(XGC9811-L)特异性结合的靶分子pd20结合于TNF-α,通过靶分子pd20将TNF-α带到胃癌肝转移组织,希望起到靶向性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验证pd20的靶向性及提高TNF的选择性治疗肿瘤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d20-TNF-α,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了融合蛋白pd20-TNF。经Western-blot分析,重组的融合蛋白能够与小鼠抗人TNF-α的mAb结合,这为下一步重组蛋白的纯化和融合蛋白的功能检测,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参考文献]

[1] Hu Shengjuan,Guo Xinning,Fan Daiming,et al. Phage display selection of peptides that inhibit metastasis ability of gastric cancer cells with high liver-metastatic potential[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6,341(4):964-972.

[2] 呼圣娟,郭新宁,杨力,等.胃癌肝高转移潜能细胞噬菌体结合肽的特异性鉴定[J].现代肿瘤医学,2005,13(2):158-160.

[3] Jennifer C. Tracing the Steps of Metastasis Cancer's Menacing Ballet[J]. Science,2003,299:1002-1005.

[4] Robert J. Biology of cancer metastasis [J]. Bull Cancer,2013,100(4):333-342.

[5] Pande J,Szewczyk MM,Grover AK. Phage display: concept, innovations, applications and future[J]. Biotechnol Adv,2010,28(6):849-858.

[6] Rust S,Guillard S,Sachsenmeier K,et al. Combining phenotypic and proteomic approaches to identify membrane targets in a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cell type [J]. Mol Cancer,2013,12(1):11.

[7] Rentero I,Heinis C. Screening of large molecule diversities by phage display [J]. Chimia(Aarau),2011,65(11):843-845.

[8] An P,Lei H,Zhang J,et al. Suppression of tumor growth and metastasis by a VEGFR-1 antagonizing peptide identified from a phage display library [J]. Int J Cancer,2004,111(2):165-173.

[9] Li ZJ,Cho CH. Peptides as targeting probes against tumor vasculature for diagnosis and drug delivery [J]. J Transl Med,2012,19:10.

[10] Chu WM. Tumor necrosis factor [J]. Cancer Lett,2013,328(2):222-225.

[11] MacGill RS,Davis TA,Macko J. Local gene delivery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can impact primary tumor growth and metastases through a host-mediated response[J]. Clin Exp Metastasis,2007,24(7):521-531.

[12] Mao W,Zhu X,Tang D,et al. TNF-α expression in the UCB-MSCs as stable source inhibits gastric cancers growth in nude mice [J]. Cancer Invest,2012,30(6):463-472.

篇5

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租赁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财务活动,现代企业广泛地将租赁用作筹措资金、扩大生产经营能力的重要手段。融资租赁作为国际最通行、最基本的租赁活动分类之一,它的会计处理对财务活动影响意义重大。在对融资租赁业务的深入研究中,综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财务管理理论,我国现行会计实务中对融资租赁出租人租赁内含利率的计算确定的科学性、准确性,对出租人租赁业务开始日“应收融资租赁款”的确认处理确实有待斟酌。

关键词:融资租赁;租赁内含利率;企业会计准则;财务管理;科学性

一、 前言

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从融资租赁区别于经营租赁的5个分类标准及其定义来看,都充分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和会计谨慎性原则在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划分标准中的具体运用。然而在处理融资租赁业务中,我国学术界以及全国高校会计系列教材中以往都普遍这样定义、计算出租人租赁内含利率:租赁内含利率,是指在租赁开始日,使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与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之和的折现率,并在出租人租赁开始日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确认“应收融资租赁款”,其中涉及的原理及变量,从财务管理对货币时间价值的定义、会计的谨慎性实质来看,这个定义公式的科学性、准确性有待斟酌。

二、从财务管理中货币时间价值的内涵看租赁内含利率定义、计算的不“内涵”

货币时间价值是针对资金在运用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增值这一现象而言的,从其来源看,货币时间价值是资金投入生产过程中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生产周转后产生的增值结果,因而它的计算不同是将不同时点发生的现金流量进行过去和现在之间的时间基础转换,而已知“现在的价值”求“过去的价值”就是“贴现”。

这里的“资金”应该指的是能“直接”带给投资所有者经济利益流入的资源,而不应该包括投资所有者为了实现利用其所拥有资源取得收益的前期准备投入或者说费用,举个通俗的例子来说明:我国公民一般习惯将他们的闲置资金存入银行以求安全起见的同时希望取得一定利息收入,这时候他们一般要为此缴纳银行卡办卡费、预付定额年费、手续费以及承担其它为促成这笔交易活动可能付出的代价,这是他们为取得利息报酬而付出的“直接费用”,因为这笔“直接费用”是为促成储蓄存款的“投资理财活动”而付出的代价且先于存款本金计息前扣除,它不构成今后到期本金计息的基础,也就是说储蓄行为中的居民个人现在的价值应该只是银行卡中净存款,而不包括办卡费等“直接费用”,储蓄个人的未来的价值就是存款到期本利和,而连接这两个不同时点价值的就是“贴现率”,也就是经济生活中人们常讲的银行利息率,两者虽然含义不同,但其本质是一样的,两者是过去价值和未来价值时间基础的转换。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逆向计算贴现率是不包括为促成这项储蓄理财活动而发生的前期“直接费用”变量的。

其实根据上述定义,租赁内含利率的实质应该是租赁开始日,出租人根据与承租人达成的收付款协议预期确定的“投资报酬率”或者说是出租人未来收益采用的折现(贴现)率,所以按照储蓄行为中贴现率实务计算中不含“直接费用”变量的原理,对于单项融资租赁行为中的出租人来说,最低租赁收款额与未担保余值是其租赁资产的未来价值,租赁资产的现时价值应该只包括双方公允议定的租赁资产公允价值,而不应包括现行计算公式中出租人初始直接费用。所以从财务管理理论角度来说,通过“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未担保余值的现值=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定义租赁内含利率可能比“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未担保余值的现值=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更为科学、合理。

三、 会计的谨慎性为租赁内含利率原始不科学定义很好地“圆谎补漏”

会计的谨慎性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或费用”,遵循这一原则,我们通常在会计确认、计量的全过程中,应尽可能预计将产生的损失,但不预计可能产生的收益和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

而在融资租赁中,出租人为达成与承租人的租赁协议,一般都会发生一定的初始直接费用,具体包括出租方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以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等为主的相关费用,在现行租赁会计处理中,出租人按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确认“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作为资产类项目。严格来说,出租人初始直接费用应该发生在融资租赁合同真正签订之前,而且不管这项活动租赁交易对于谈判双方能否达成一致协议,这项费用依然要发生,所以按照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应将出租人初始直接费用归为损益类项目,以此单独“借记:管理费用;贷记:银行存款”作为预计损失处理显得更为合理。

但是在我们现行的融资租赁会计处理中,在以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确认“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而并未剔除出租人初始直接费用后,出于会计的谨慎性,为了避免为实现融资收益的高估,在初始确认时又对未实现融资收益进行第二笔调整,即又以出租人初始直接费用的相等金额“借记:未实现融资收益;贷记: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来冲抵高估的未实现融资收益,这实则是会计的谨慎性对租赁内涵利率原始不科学定义地“圆谎补漏”,为什么呢?因为按照财务管理中货币时间价值的内涵论证的租赁内含利率应该由“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未担保余值的现值=租赁资产公允价值”计算出的折现率确定,而我们现用的是“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未担保余值的现值=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计算出的折现率确定租赁内含利率,这两个公式的差异集中体现在该不该把“出租人初始直接费用”这个量值纳入计算,而把“出租人初始直接费用”纳入计算中算出的租赁内含利率理论值,必然要比实际值低。(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蕊《公司财务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篇6

关键词:政治联系 融资效率

一、引言

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宏观环境受到危机的冲击持续动荡,我国的经济也受到很大的影响,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这些不确定因素也不断影响我国市场上的资金流向,在我国的特殊制度背景下,政府的行政权力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随着我国公司治理逐渐的从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的转型,不仅具有天然政府联系的国有企业在融资方面会受到政府的影响,民营企业也希望能够通过积极努力的建立政府联系来寻求保护和扶持。特别是在企业融资资源紧缺的时候,行政权力对资源分配的影响对企业融资产生的作用就更为重要,而政府联系作为企业在融资方面为自己创造有利条件的一种特殊手段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面对由此便利而取得的融资,企业能否使在刀刃上,能否有效地利用来产生价值,这将对完善我国经济转型期时期,资源配置和完善市场体制提供一些方向。纵观国内外,目前学术界对融资效率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阶段,至今仍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国外对融资效率的研究比较少,而国内学者对于企业融资效率的研究也是没有一个共同认知的模式,大都围绕着企业融资效率的定义及企业融资效率的评价。

二、西方国家政治联系与企业的融资效率研究综述

( 一 )政治联系的界定以及刻画 国外较多使用Faccio(2006)的定义。Roberts(1990)把与参议员Henry Jacson存在的利益关系视为政治联系。Bertrand、Kramarz、Schoar和Thesma(2004)认为CEO从精英学校毕业并且曾经或正在政治部门服务就存在政治联系。Faccio(2006)对政治联系的定义是,公司大股东或高管是国会议员、部长、州或地区的首领或者和高层政治人物有着“密切关系”。Goldman、Rocholl和So(2006)和Claessens、Feijen 和Laeven(2008)提到的政治联系则是公司通过选举捐款而形成的与当选者之间的关系。Ferguson和Voth(2008)将企业主管或董事会成员与执政党之间的密切关系视为政治联系。在目前国外关于公司政治联系的研究中,通常不区分公司政治联系的方式:Faccio (2002)对42个国家进行研究,以公司高管的政治背景来界定企业的政治联系,把公司的控股股东和总经理是否为国会成员或者政治官员作为衡量企业高管的政治背景或者政治关系的变量,之后在其2006年的研究中认为高管担任“议员、部长”和“与政治有密切联系”是同等的。Goldman,Rocholl,So(2006)以S&P500通过手动收集了样本,并依据它们与不同党派之间政治联系进行了分类。

( 二 )政治联系对融资的影响 目前各国研究都表明政治联系对公司融资存在普遍的影响。Backman(1999)描述了印尼总统苏哈托的儿子是如何在其父亲的介入下为其公司轻松获得债务融资的。Friedman(2002)对捷克、匈牙利和波兰的研究表明,银行对具有政治背景的企业往往存在金融软约束,这种软约束不仅表现在事前的签约,还体现在事中的监督与控制以及事后的契约执行。Petersen和 Rajan(1994)对小规模企业研究发现,尽管银行对小规模企业融资有种种限制与约束,但具有政治背景的企业,会具有更密切的银企关系,从而大大提高小规模企业获得贷款的成功率。虽然研究不断深入,但近几年很多研究政治联系对融资的影响都集中在债权融资方面,特别是以长期贷款作为重点:Khwaja and Mian(2005)以巴基斯坦90000多家企业的长期银行贷款数据为样本,来研究这个不发达国家中,公司高管的政治背景对银行长期贷款的影响。研究中政治关系涵义是以“公司的董事是否参加过政权或政治竞选”作为是否具有政治背景的标准的,主要是考察银行贷款作为一种“寻租”提供的政治行为,检测其对企业的影响性质、程度和引起的经济成本。Wiwattankantang,Kali和Charumilind(2003)认为导致1999年至2002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预算软约束的存在,使得与银行或金融机构有联系的企业将更容易得到银行或者金融机构的长期贷款,而这些与银行或金融机构有联系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政治有关联。Porta,Silanes和Zamarripa(2003)对莫斯科市企业“关系借贷”的情况进行研究,发现有政治联系的贷款额占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20%以上,而且借款条件要比在正常的贷款情形下更加优惠。而且通过政治联系得到的贷款更容易违约,并且违约发生时呆账收回的几率通常小很多。Faccio(2002)用实证的方法对多种企业,多个国家更大的样本量研究证明了有政治背景的公司会享有更多的融资机会、更低的税收和更可观的市场占有率。特别是从制度的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了腐败猖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薄弱、政治干预较强、民主程度较差的国家,政企联系对公司融资机会作用显现得更加突出。Faccio,Masulis、Meeonnell(2006)进一步对1997年至2002年35个国家450家有政治联系的企业和非政治联系的配对企业进行了实证检验后发现,有政治联系的企业比对照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它们在遇到经济困难时也更有机会获得由本国政治引荐的贷款援助。

( 三 )国外对融资效率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融资效率的研究比较少,几乎不存在企业融资效率概念。西方国家财产组织的分散化、社会化、市场化和产权制度的私人特征使得企业融资可能天然具有效率。因此,他们对融资效率的研究基本上都集中于研究市场整体的配置效率。很多研究都转向了研究政治联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三、我国政治联系与企业的融资效率研究综述

( 一 )政治联系的界定以及刻画 我国关于政治联系的研究则大多使用Fan、Wong和Zhang(2007)的定义,他们将CEO现在或曾经在政治机关(中央政治或者地方政治)或军队任职视为一种政治联系。陈冬华(2003)以董事会成员中有政治背景的董事比例作为企业政治联系的有效替代。肖建彬(2005)认为,政治联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特定利益要求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吴文峰等(2008 )认为民营企业高管具有政治背景一般是政治工作人员“下海经商”形成的,比如政治官员到下属企业任职、政治官员自主创业或到民营企业“高级打工”等。此类政治联系的高管本身是政治官员,他们自主、被指派或被邀请到民营公司任职。第二类是民营公司高管进人人大或政协,担任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本文称之为“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邓建平和曾勇(2009 )认为高管“具有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资格”和“具有曾(现)在政治工作背景”是同等的,但是考虑到中国的制度背景,政治联系的方式要更为多层次和复杂化,我国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公司高管现在或曾经担任政治官员,即“政治官员类政治联系”。罗党论和唐清泉(2009)。这些作为民营经济代表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他们的身份是民营企业家,自身有迫切地参与人大或政协的愿望。因此,“政治官员类政治联系”和“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这两类政治联系的高管身份和动机有明显不同,所起的作用可能也存在差异。李维安,邱艾超(2010)认为在中国不能单纯以是否存在政治联系进行研究,应该基于不同治理层级的特性构建政治联系指数,他们的研究改变了以往对政治联系的虚拟变量的单一刻画,构建了政治联系指数(PC指数),这对注重关系背景的中国来讲是一种更合理的刻画,考虑了形式上的复杂性以及关联的强弱性。

( 二 )政治联系对融资的影响 我国的许多学者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同国际上类似,主要都集中在研究债权融资的方面,很多集中在描述债券融资的特征,如长期借款比例、债务期限结构。孙铮、刘凤委、李增强(2005)发现,由于“政治关系”可以降低贷款人对借款人事后违约的预期成本,因此该关系会对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产生影响。实证分析表明,上市公司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越高,政治关系更薄弱,长期借款占总借款的比重越低。余明桂、潘红波(2008)从制度影响的角度对政治关系是否有利于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进行研究,发现有政治关系的企业比无政治关系的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和更长的贷款期限,而且金融发展越落后、法治水平越低和政治侵害产权越严重的地区,政治关系的这种贷款效应越显著。但是数据均基于2005年以前,且对政治联系的研究仅限于有无。袁淳、荆新、廖冠民(2010)从信用贷款视角研究我国国有公司是否以及缘何具有信贷优惠。以2003年至200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检验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国有公司的信用贷款比例显著高于民营公司,特别是若公司的高管具有在政治部门任职的经历时,两者的差异更小;但是文章的重心主要集中在我国国有公司的信贷优惠方面,研究政治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干预,可以作为本文的一个佐证。

( 三 )政治联系对融资效率的研究 国内在政治联系对融资效率影响方面的研究非常少,但是有许多对融资效率方面的研究都很有启发性。(1)融资效率的内涵。曾康霖(1993被公认为较早研究融资效率的学者之一。他认为融资形式要着眼于融资的效率和成本,并分析了影响融资效率和成本的七个因素但他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之后其他的国内学者则陆续给出了企业融资效率的不同解释。大致分为三种:第一,从融资能力、融资成本、融资风险等方面来定义融资效率。叶望春(1999)在分析金融效率时,将企业融资效率是指企业筹资成本、筹资风险以及筹资的方便程度。高西有(2000)指出企业融资效率主要是指企业融资大小及融资成本高低。方芳、曾辉(2005)认为企业融资效率是指某种融资方式以最高收益―成本比率和最低风险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能力。第二,从成本、收益以及融资对企业的影响等方面来定义融资效率。宋文兵(1997)认为经济学中的效率概念指的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融资方式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包括两个方面:交易效率和配置效率。前者是指该种融资以最低成本为投资者提供金融资源的能力。后者是指将稀缺的资本分配给进行最优化生产性使用的投资者,相当于托宾提出的功能效率。肖劲、马亚军(2004),高学哲(2005)认为企业融资效率就是能够创造企业价值的融资能力,包括是否能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融通到所需要的资金;企业所融通的资金能否得到有效的利用;要从比较的和动态的观点来看待企业融资效率。聂新兰、黄莲琴(2007)对企业融资效率定义为利用融入的金融资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从成本和收益出发,融资效率包括了交易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第三,从微观与宏观方面来定义企业融资效率。卢福财(2001)他把企业融资效率定义为企业某种融资方式或融资制度在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与功效,并以此为基础构造了企业融资效率的分析体系。高有才(2003)认为企业融资效率属于经济效率范围,在本质上和经济效率是一致的,但由于企业融资效率并不单纯是一个微观金融行为,也涉及到宏观经济问题。(2)融资效率的研究方法。关于对企业融资效率的评价方法对企业融资效率评价方法的主要文献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理论分析方法;另一类属于实证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文献基本都从影响因素入手,分析比较各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效率,得出各种融资方式融资效率的排序,为企业提供融资方式选择的依据。实证又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针对上述理论分析中的两种不同观点进行论证。很多使用线性回归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朱冰心(2005)用此方法对各种融资方式的综合效率进行评价的同时,还融合线形回归的方法,以净资产收益率为衡量指标,方芳、曾辉(2005)亦运用线形回归的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而肖科、谢婷(2006)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建立了企业融资效率评价的数学模型,进行单因素比较分析。另一类是运用理论分析中的影响融资的因素,构建评价融资效率的体系,评价某种融资方式或整体融资效率的高低,并在评价过程中针对效率低下寻找解决的途径,主要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宋增基、张宗益(2003)根据目前较一致的观点,企业融资效率应包括筹资效率和配置效率,运用线形回归分析法,建立筹资效率与配置效率的检验模型。刘力昌、冯根福等(2004)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应用到了股权融资效率的评价体系中,但其未对规模报酬效率进行分析,而王颖、钟佩聪(2006)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04年内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针对规模报酬效率进行了分析。曾江洪、陈迪宇(2008)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债务融资效率进行了评价,而且是从债务融资成本的节约和融入资金的使用两个方面来评价样本中各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并尝试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上述融资效率的理论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就目前的研究来看,理论分析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法需要确定各指标的优先权重,而权重的确定,往往很难避免主观性,不同的评价对象指标之间的重要性差异可能导致评价的非公正性,所以导致相同的研究方法得出不同的结论的主要原因。而且通过分析比较融资效率,得出融资方式的最佳排序,思路固然新颖,但是关于这种融资方式的最佳排序,西方理论界早已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例如西方融资优序论。实证研究方法中的数据包络分析法虽然可以实现定量分析,避免了主观方面的影响,但是对股权融资效率进行评价时,其评价的实际是股权融入资金的有效利用程度,而忽略了融资成本等因素,所以其结论难免有失偏颇。对债务融资效率进行评价时,虽然融资成本等因素都已包含在评价模型中,但是指标及模型过于复杂,分析起来也过于冗杂,以至于其得出的结论比较混乱。李维安、邱艾超(2010)对2003年至2007年的234家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研究发现,政治联系程度对公司业绩具有的“双重”影响,他们主要对两大观点进行实证研究,第一是治理转型,第二是政治联系的收益和风险。发现政治联系程度对企业运转效率(资产利用效率)具有负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证实公司层面的政治联系增加民营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从而部分损害企业的运转效率。虽然有涉及到对资产利用率的研究。但文章主要还是在制度层面上研究政治联系的诱因。

四、结论

企业融资效率的定义应从融资定义入手,把与融资相联系的多方面都体现在其中,综合归纳出一个完整的定义,但是也不可把定义下的太宽泛,从分析融资效率的角度来讲,由微观入手来定义融资效率比较合适。卢福财(2001)指出融资微观效率主要包括企业资金融入效率、企业法人治理效率、企业资金融出效率三个方面。据此本文认为企业融资效率可以指在企业不同治理结构模式的基础上,以最低成本和风险为企业融入资金并运用融入资金为企业带来最高收益的能力。在探索中可以考虑建立政治联系的企业样本中联系程度对公司融资效率的不同效应,并利用经济学的基本研究范式来进行推导,建立更加全面的模型,而且政治联系的复杂动机也是可以作为后续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袁淳、荆新、廖冠民:《国有公司的信贷优惠:信贷干预还是隐性担保?――基于信用贷款的实证检验》,《会计研究》2010年第8期。

[2]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9年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3]李维安、邱艾超:《民营企业治理转型、政治联系与公司业绩》,《管理科学》2010年第4期。

[4]余明桂、潘红波:《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管理世界》2008年第8期。

[5]吴文锋、吴冲锋、刘晓薇:《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高管的政治背景与公司价值》,《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

[6]孙铮、刘凤委、李增泉:《市场化程度、政治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7]胡竹枝、李明月:《中小企业融资效率评价》,《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第2期。

[8]卢福财:《企业融资效率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9]宋文兵:《关于融资方式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金融研究》1998年第1期。

[10]夏立军、方轶强:《政治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11]曾康霖:《怎样看待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金融研究》1993年第10期。

[12]Faccio,M Politically Connected Firm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6.

[13]AI Khwaja,and A Mian Do Lenders Favor Politically Connected Firms・Rent Provision in an Emerging Financial Marke The 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 2005 .

[14]Claessens,S ,Feijen,E ,and Laeven,L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Preferential Access to Finance:the Role of Campaign Contribution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8.M Faccio,RW Masulis,JJ Mcconnel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Corporate Bailouts Journal of Finance 2006.

篇7

IASB将公允价值定义为:“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中可接受的资产或债权价值”。

一、寿险公司资产的公允价值的评估

寿险公司的资产主要为金融资产,在此我们主要就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的评估进行分析。

(一)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评估原则

1.当所评估的金融资产存在市场价值时,若该金融资产市场的交易规模足够大,我们可以用该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代表其公允价值;若该金融资产市场交易规模存在一定限制,市场价值也不能完全代替其公允价值,但在此时,市场价值可以作为公允价值的重要参照。

2.当所评估的金融资产并不存在市场价值,但对于相类似的金融资产存在市场价值时,则可采用对该类似的金融资产的市场价值进行有关风险调整后的价值来代替所需评估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3.若所评估的金融资产无市场价值可参照,则可通过计算该金融资产未来现金流的现值来确定其公允价值。

IASB将市场价值定义为:“评估基准日,自愿的买卖双方在知情、谨慎、非强迫的情况下通过公平交易资产所获得的资产的预期价值。”

(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评估方法

对于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的评估,所依据的准则主要是国际会计准则39号(1AS39),该准则规定:所有金融资产均应在资产负债表内确认,它们应以成本,即获得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所支付或收取的对价的公允价值(加上某些套期利得和损失)进行初始计量,在初始确认后,除以下各项外,所有金融资产应重新计量至公允价值。以下各项则以摊余成本计量并进行减值测试:企业源生但不是为交易而持有的贷款和应收款项;其他到期日固定的投资,例如企业打算并能够持有至到咖的债务性证券和强制性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限于一些没有市场标价的权益性工具和一些与这些无标价权益性工具的转让有关,并必须通过转让这些无标价权益性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

国际会计准则39号不再根据金融资产持有时间的长短将其划分为长、短期投资,而是根据持有的目的将其分为以下四大类:

1.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指主要为了从价格或交易商保证金的短期波动中获利而购置的金融资产。一项金融资产不论因何种原因购置,如果它属于投资组合的组成部分,

且有证据说明最近该组合可实际获得短期收益,则该金融资产归类为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指具有固定或可确定金额和固定期限,且企业明确打算并能够持有至到期日的金融资产。

3.企业源生的贷款和应收款项,指企业直接向债务人提供资金、商品或劳务所形成的金融资产。

4.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指不属于以下三类的金融资产:

(1)企业源生的贷款和应收款项。

(2)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

(3)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

在以上四类金融资产中,对于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将用公允价值(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对于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和企业源生的贷款和应收款项,将用摊余价值(帐面价值)进行评估。.

与市场价值相比,公允价值定义更广泛、更概括。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可以用市场价值来代替公允价值;但如没有证据表明资产交易市场存在时,公允价值可由收益法或成本法来获得。

二、寿险公司负债的公允价值的评估

(一)寿险公司负债的公允价值的评估原则

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保险合同(1FRS4)中,对于保险合同作出了如下定义:“合同的一方(保险公司)接受另一方(保险客户)的重大保险风险,如果一些指定的不确定的将来发生的事件(被保险事件)对保险客户产生不利影响,保险公司同意补偿保险客户。”但是对于那些并没有重大保险风险的保单,如一些储蓄和养老金计划,不管它们的法定形式如何,都将被指定为金融工具并包含在IAS39的范围之内。lAS39也将适用于那些主要承载金融风险的合同,例如信用衍生工具和某种形式的金融再保险。

为了帮助保险公司作出判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已经澄清了其对重大保险风险的定义。重大风险指的是,也仅仅指,某一投保的事件可能导致保险公司在某种情况下将支付重大的额外赔偿,而不是指那些导致保险公司损失部分商业利润的情况。

根据以上原则,在评估寿险公司负债的公允价值时可采用以下方式处理:对于含重大保险风险的保单(在IFRS4定义范围之内的保单),用精算评估法计算其公允价值(寿险责任准备金);对于不含重大保险风险的保单(即在lAS39范围之内的保单),用现值法计算其公允价值。

(二)寿险公司负债的公允价值的评估方法

1.对于在IFRS4定义范围之内的保单

在IFRS4定义范围之内的保单都含有重大保险风险,寿险公司所经营的各种传统型寿险、意外伤害险等都属于此范畴,对于这类保单是没有市场价值可以参照的,在对其公允价值进行评估时,主要由精算人员选择合理的精算假设,包括预定利率、预定死亡率、预定费用率等,对所承担的保险责任进行评估,得出其责任准备金,以责任准备金来代替其公允价值。

2.对于在lAS39定义范围内的保单

对于不包含重大保险的保单,如一些储蓄和养老金计划,都将被指定为金融工具并包含在IAS39的范围之内,由于这些保单没有市场价值可参照,因此,一般采用现值法评估其公允价值,在评估时遵循以下原则:

(1)如果现金流无风险,则采用无风险利率进行贴现。

(2)如果现金流有风险,则应进行风险调整以反映风险的市场价格,进行风险调整的方式有三种:一是调整折现率,即在无风险利率上增加一个风险溢价;二是使用期权定价技术对不同情境下的结果加权;三是调整折现的现金流。

(3)应包含所有与该保单相关的现金流。对于这类保单,计算公允价值的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直接法是从资产定价的角度,在经过适当的风险调整后直接折现负债现金流,

间接法,其基本思想是业务要按其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估价。其具体步骤是:首先在随机各种情境下产生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其中要考虑负债所对应资产的投资收益、法定会计基础、所得税和风险资本需求;随后按照风险调整的资本成本贴现未来现金流,求均值后得到可分配收入现值(DDE);从资产的市场价值中扣除DDE和递延税收负债后,就得到了负债的公允价值。

递延税收负债:

在上述符号中,FVL为负债的公允价值,TVL为用以计算税收的负债价值,l为负债的现金流,E为可分配收益,MVA为资产的市场价值,TVA为用以计算税收的资产的价值,T为税率。

三、公允价值的评估对寿险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

公允价值标准是整个国际会计标准的发展趋势,保险合同也在向公允价值标准迈进,在IASB关于保险合同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采用公允价值对寿险公司进行评估,其经营结果与采用当前方法相比会有一定差异,理解这些差异及导致这些差异产生的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公允价值。由于在这两个阶段中,对于占寿险公司资产绝大部分的金融资产主要将依据lAS39来进行评估,这意味着寿险公司的资产已经基本上以公允价值为基础了,这样,对寿险公司负债的评估原则和方法的调整会对寿险公司经营成果的反映产生影响,同时,由于IAS侧重于资产负债表,以下,将通过分析在保险合同项目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对寿险公司负债的评估来阐述公允价值的评估对寿险公司的财务报告的影响。

(一)IASB关于保险合同项目的第一阶段

在第一阶段中,IFRS4对保险合同给出了明确的定义,而且定义十分宽泛,主要指保险人接受了重大保险风险。对于属于IFRS4范围内的保险合同,其负债都将采用精算评估法来评估。在采用精算评估法评估负债时,相关的精算假设如利率、死亡率及费用率等都是由精算师根据行业准则及其经验来作出判断,并根据这些假设来评估负债,而这些假设一经确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发生变化,这就导致寿险公司的这部分负债被锁定,相当于是用摊余成本法(帐面价值)来评估负债;而与此同时,由于寿险公司的金融资产主要属于IAS39的范围之内,这就意味着相当一部分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是用市场价值来代替的,因此,在保险合同项目的第一阶段,会出现由于寿险公司的负债的相对锁定,而资产由于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评估会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很大,由此,在寿险公司资产负债表上,其净资产(所有者盈余)会发生很大的波动。

(二)IASB关于保险合同项目的第二阶段——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会计体系

在第二阶段,由于针对所有的保险合同都将以公允价值为基础来进行评估,尽管针对保险合同评估公允价值的进一步的规则还在研究中,但可以预期的是,在评估寿险公司负债的公允价值的时候,其所用的精算假设,尤其是利率等,会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而这些精算假设的调整无疑会影响到各种保险合同的公允价值,由此使得寿险公司的负债的评估值会发生较大的波动。但需要注意的是,当由于受市场利率波动等因素而调整精算假设,进而使得寿险公司负债的公允价值发生较大波动时,寿险公司的金融资产也会由于受到与影响精算假设的一些因素(主要为利率)的变化而使得其市场价值发生改变,从而使得寿险公司资产的公允价值也随之发生较大波动。可以预期的是,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的波动具有一定的抵消作用,这样的结果将使得在资产负债表上净资产的波动降低,从而能更为准确合理地反映寿险公司的经营状况。

四、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财务处理的主要差异

对于保险公司来讲,在对于一些会计科目的处理上,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现有的会计规定存在一定差异,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会导致以国内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收益和以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收益之间存在着系统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责任准备金评估、对投资的处理、对保单获得成本的处理及递延税项等。

(一)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对责任准备金评估的差异

对于责任准备金的评估,在国内的会计准则中是参照保监会颁发的有关精算规定,根据险种的不同而采用完成修正法、均衡纯保费法等,有关的精算假设也参考有关的规定,采用较保守的精算假设;而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对于IFRS4范围内的保险合同,由精算人员选择合理的精算假设评估其责任准备金,对于IAS39范围内的保险合同,则采用现值法评估其公允价值。总体来讲,国际会计准则所采用的精算假设要与真实情况更接近一些,而国内会计准则所采用的精算假设较保守,因此,在会计利润核算上,由于此项差异会导致国内会计准则下的利润比国际会计准则下的利润高。

(二)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评估的差异

对于金融资产的评估,在国际会计准则下,根据IAS39,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企业源生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四类资产,对于前两类资产,采用公允价值(市场价值)来进行评估,对于后两类资产,采用摊余成本法(帐面价值)来进行评估;而在国内会计准则下,则将金融资产划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一年以上)两部分,对于短期投资,按照成本与市价孰低来评估,对于长期投资,则按照帐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来进行评估。

显然,由于寿险公司的负债主要为长期的,因此,为达到资产负债匹配,寿险公司的金融资产也主要为长期的,由此,在国内会计准则下,金融资产的价值评估会相对锁定,其波动性会小于在国际会计准则基础上所评估出的金融资产价值。

(三)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对递延保单获得成本和递延税项等项目的处理的差异

在国内会计准则中,对于保单获得成本采用一次性摊销的方式,不形成递延保单获得成本,这样,在公司最初的几个经营年度,在会计利润的核算上会有低估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客观地反映公司的实际财务状况。而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则会在会计处理上将部分保单获得成本视为递延资产,由于此因素的存在,会导致在国际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利润会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客观反映寿险公司的盈利能力。

篇8

一、无形资产涵义综述及比较分析

原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即现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1998年12月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IAS38)中对无形资产所下的定义为:“无形资产,是指为用于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或供应、出租给其他单位、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资产。”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2月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所下的定义是:“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对比国际和国内对无形资产的定义可以发现,我国关于无形资产的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有关无形的定义基本相似,且各机构均强调无形资产“无实物形态”和“可辨认性”的特征。这就将原准则中界定为无形资产的商誉排除在现行无形资产范围外了。根据国际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主要包括:1.市场资产。品牌(如企业品牌、服务品牌);与客户的关系(如长期客户、销售网、分销渠道);合同(如特许经营权协定、专利使用权协定)等。2.知识产权资产。专利权、计算机软件、互联网上的域名、版权、商标、商业秘密、技术秘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等。3.组织管理资产。领导者能力、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方法、信息技术交流、网络工作系统、融资关系等。而在我国,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和土地使用权。就无形资产范围界定而言,可以看出,国际准则中在无形资产范围处理上更为灵活,覆盖面更广;而我国的无形资产范围界定更为具体,采用了列举式,范围较小。

二、无形资产概念及范围的具体剖析

(一)无形资产定义的表述细节探讨

具体来看,我国准则中关于无形资产的界定,仍存在表述模糊的地方,值得进一步探讨,并且,随着多种经济形式的出现,无形资产的范围界定也值得进一步商榷。

1.“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表述分析

在无形资产所属问题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明确表示无形资产是“企业持有的”,强调了无形资产的归属问题。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亦强调了企业所属权问题,只是在表述上,我国无形资产定义中表述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拥有”是指企业具有无形资产的所有权;而“控制”,是指企业有权获得某项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同时又能约束其他人获得这些经济利益;准则中解释为无形资产的使用权。

该表述看似遵照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强调无形资产为企业所控制时,虽未取得所有权也可进行确认。但就无形资产的特殊性而言,无形资产具有排他性;当企业控制了该项无形资产的使用权,并约束了其他人获得这些经济利益,即该项无形资产就是企业所拥有的一项资产。在这点上,无形资产的拥有与控制并未分离,且涵义是一致的。在此,建议在无形资产权属问题的表述上,可借鉴国际准则中相关的表述,表述为“企业持有”即可。

2.“无实物形态”的标准界定问题

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在对无形资产定义中都强调了“无实物形态”。但对“无实物形态”的划分标准,国内外会计准则均未作出具体的说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对此仅进行了简单叙述,即“看不见,摸不着”的资产就是无实物形态的;定义依旧模糊不清。要理解“无实物形态”的涵义,首先得对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划分有明确认识。在我国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是按照资产的流动性进行排列,并没有关于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具体划分。

若仅按准则阐释的“看不见,摸不着”即为“无实物形态”的标准,报表内很多资产项目特别是金融资产都能满足“无实物形态”,可以将其划分为无形资产类。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以及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股票、债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而在实际生活中,我国大多数无形资产都属于技术、知识性范畴的“无实物形态”,并未将金融资产等列入范围。因此,在界定无形资产时,可在“无实物形态”的表述前加上相关限制性的表述,以免产生歧义。

3.“非货币性资产”的相关分析

非货币性资产是相对于货币资产而言的。在《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对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了以下阐述:“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有别于货币性资产的最根本特征是其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确定的。”根据非货币性资产的相关阐述,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转换债券等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由于其带来的货币金额流入和时间是不固定的,均属于非货币性资产范畴。而上述资产又均为企业所拥有,且不具有实物形态,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并具有可辨认性。以上金融资产均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遵照定义理解,则上述金融资产均属于无形资产,这样无形资产涵盖范围无疑是扩大了。

(二)无形资产定义的相关修订

在界定无形资产时,可以考虑将列报无形资产的内容进行具体化并修订其部分概念,以避免误解和歧义。托马斯·A.斯图尔特(1997)曾提出了无形资产“具体化”的修订建议,他认为列报的无形资产等同于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在我 国,茅宁(2001)基于价值创造对无形资产进行界定:“无形资产是指由企业创新活动、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源实践所形成的非物质形态的价值创造来源,它具体体现在企业的探索能力、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等方面。”而樊利平(2008)认为,“现代意义上作为企业主要的价值来源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无实物形态、基于合同、法规或其他载体因而可辨认的、与企业经营、知识、技能、组织、市场和顾客等各经营要素相关并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非货币性及非金融性的无形财产和其他无形成果。”通过相关的文献分析看出,部分学者对无形资产定义修订主要强调了“非金融性”,这就将金融资产从无形资产中剔除,避免了模糊不清的概念;另外强调“与技术创新”相关,让无形资产的界定更具体;并将“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等因素划分为无形资产,无疑是与国际接轨,进一步规范了无形资产的核算,拓宽了无形资产的范围。

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无形资产定义的相关修订:“无形资产主要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及企业其他具有优势的经济资源;它是企业所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可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非货币非金融性资产。”

(三)无形资产范围界定的实施问题

根据当前经济的发展趋势,国际上无形资产的界定范围已有所扩大,美国已将“常年客户”等经济优势资源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予以确认和计量。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我国目前对无形资产范围界定过分关注交易本身,而对与企业竞争有关资源缺乏规范指导,这将致使我国企业无法在报表上反映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竞争优势。

而在我国可纳入无形资产范畴的较成熟的经济资源有哪些,又怎样进行确认和计量,我国都没有相应的机构予以调查并列示公布。若以列举的方式将可纳入无形资产范畴的成熟经济资源明示并成立专门的评估机构,将更具操作性,同时也减少会计信息不真实的程度,从而进一步做到国际趋同。

三、完善无形资产定义及其范围界定的相关建议

(一)注重无形资产的实质与内涵,为其范围的界定提供专业指导

对比国内外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界定,可以发现,国际准则中对无形资产的界定范围覆盖更广;而我国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定义则采用了列举法,使无形资产的范围仅停留在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项目,而我国在无形资产的披露方面无法体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优势资源。借鉴国际会计准则,我国有关机构在界定无形资产时,应重视对无形资产实质内涵的考虑,将知识创新、管理优势资产、人力资本等纳入无形资产项目进行考虑并予以披露。而对于企业,更要重视对无形资产的挖掘、形成与披露,重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

(二)顺应经济的发展需要,完善市场调查评估体系

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较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仍有发展不够成熟、不够完善之处。比如:对企业的一系列优势资源还无法有效进行评估继而无法对此进行可靠辨认与计量。而国外有成熟的市场信息系统,有相应的机构每个月相关信息,对企业的相关评估指标容易取得。我国要扩大无形资产的界定范围,就要对企业相关成熟的经济优势资源取得专业评估。为此,我国应该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企业评估体系与信息披露的网络,使各类企业在对无形资产界定和计量时有标准可参照,有体系可对比。面对专业性较强和较复杂的无形资产时,应利用专家工作,使无形资产披露信息更加具有公信力。

(三)加强无形资产理论研究,进一步完善无形资产准则和运用指南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将会更加广泛,这也为无形资产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2004年对国际会计准则(IAS)38号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再次进行了修订,在无形资产初始计量方面,在计量及摊销上都作了有关调整,更加考虑“未来”的经济利益,这无疑更突出了资产的特性。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关于无形资产界定的相关规定,仅散落在第6号准则中,很多细节问题仍无法通过准则与指南找到解决途径。因此,为了顺应经济的发展,突出无形资产在经济中日益重要的作用,应建立更完善的无形资产应用指南,对无形资产的定义进行进一步修订与完善,并重新规范其界定、计量方法、披露形式等;对其确认及价格评估等方面提供更加具体的解释与阐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S].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10).

[3] 国际财务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组织,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4]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篇9

【关键词】融资租赁 现状分析 问题

融资租赁在发达国家是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资金的供应来源,在我国来说却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同时,融资租赁在我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获得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企业的融资租赁仍然受到相对落后于市场的政府法规和政策的限制,我国不成熟的市场和企业本身条件的制约。

一、企业融资租赁的现状分析

融资租赁是从英语单词中Financial lease 或者Financing lease 中翻译过来的,是20世纪50年展起来的一种现代租赁。世界各国对融资租赁的定义不同,美国对融资租赁的定义为:(1)租赁期内双方不能够随意的解除租赁合同;(2)租赁设备由承租企业进行主动选择并且指示租赁企业购买的;(3)承租企业要按照合同的约定按时的向出租企业支付租金,并且租期要和设备的基本寿命基本相等,租金的总计金额可以超过设备的原价。

根据这个定义,满足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都可以判定为融资租赁:(1)租约中包括了承租人可进行协商购买的选择权;(2)到租赁期之后,承租企业的所租赁的资产所有权要移交给承租人;(3)租期应当等于或者超过租赁资产所预计寿命的75%;(4)最低租赁费用等于或者超过资产价值减去出租人享有的任何相关投资税后优惠后的净值的90%。融资租赁必须要以资本化的方式计入到承租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融资租赁外的其它租赁形式为经营租赁。我国对融资租赁的定义为:“实质上转移了和资产所有权有关的报酬和全部风险的租赁,所有权最后可能发生转移,也可能不发生转移。”资产所有权有关的报酬是指资产在使用年限内由直接使用资产而获得的资产增值、经济利益、处置资产所实现的收益等;所有权的有关的风险是指因为经营状况而造成收益的变动,还包括技术陈旧、资产闲置等造成的损失等。

融资租赁的形式主要有售后租回、直接租赁、杠杆租赁、转租赁等几种形式其各自的定义是:(1)售后租回,售后租回的定义是企业将其拥有的设备出售给租赁公司,和租赁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后,将设备租回继续使用,承租人可以在租赁期间使用该资产,也可以得到资产出售的收入;(2)直接租赁,租赁公司直接购回承租企业选定的租赁物品,然后租给承租企业使用,如果承租人其本身就是设备的制造商,那么就不需要购买;(3)杠杆租赁,出租企业一般情况下只支付设备总额的20%—40%,其他的资金余额则通过出租的设备作为抵押;(4)转租赁,租赁公司只是作为承租的企业,通过向其它的租赁公司租回承租人所需要的设备,然后再将其设备转租给承租人使用。

融资租赁对机、船舶等运输业和大型设备制造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相对都属于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例如单架飞机或者轮船的造价往往达到上亿美元,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很难拥有如此巨大的资金来完全的购买它们,国外通用的经营方式就是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现在世界上大型的船舶和飞机的租赁率达到了70%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和银行贷款相比,融资租赁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融资租赁具备有项目融资的特点,对于承租人来说,其只拥有使用权,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方便地退出,而且其企业的信用和财务状况不用受到太多的限制;出租人则拥有租赁设备的完整所有权。贷款和租赁在税前扣除、折旧提取方面有着不一样的会计处理方法。其税收的结果也完全的不同,而实际来看,融资租赁所花费的成本要远远的低于其名义成本。融资租赁可以享受到税收的优惠,表现在可以享受投资税收减免和设备的加速折旧以抵抗应缴所得税上。

我国企业的融资租赁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我国企业的融资租赁的发展过程和西方国家具有很大的不同,由于我国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所以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发展成果,造成了我国企业的融资租赁的起点比西方国家的高,可以直接运用有关成熟的理论和经验;(2)我国企业融资租赁有力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开放水平较高,经济发展规模巨大,市场有诱人的经济前景,我国融资租赁对于提高我国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促进我国经济制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也为我国企业进行融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不断地发展企业的融资租赁,可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和设备,为我国追赶世界的发达国家提供了技术储备。在现代世界潮流中,高科技产业成为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新的科技成果的快速应用加快了设备的更新换代的速度。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融资租赁还将继续为我国技术产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二、影响我国企业融资租赁的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融资租赁业务从无到有,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但是和西方国家相比较,其发展规模仍然比较小,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到公司资金的制约比较大

国家法律对企业融资租赁资金上的严格监管措施,使其没有比较稳定的资金来源,影响其发展规模。我国的相关企业的融资能力有限,容易引发流动性的问题。

(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针对融资租赁的管理部门,公司的融资租赁业务往往受到很多不同的政府部门监管,容易出现管理混乱的状况。同时对于市场机制、业务范围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影响了企业融资租赁的发展。

(三)我国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从业人员的素质不能有效的满足行业的发展需要,其业务能力还需要不断的提高

由于人才的个人素质之间的差异和知识结构的不平衡,导致了融资租赁方面的综合性人才的缺乏。同时,企业方面也由于自己发展规模的限制,对于人才的培养、培训显得力不从心。

对于进行融资租赁的企业来说,要加强对融资租赁的认识,可以优化其自身的负债结构,提高其租赁资产的利用率。为了促进企业的融资租赁的合作和发展,国家应当制定融资租赁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采用灵活的融资租赁方式,通过融资租赁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结束语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企业应当努力提高其租赁资产的利用率,在比较早期的投资理念中,对于大型设备的购买是一项永久性的投资行为,但是在现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新的设备和产品的更新速度不断的加快,周期也相应的不断缩短,其资金的损益特别明显。所以企业应当转变其经营观念,把资金的利用效率放在企业发展的首要地位。在企业租赁的过程中,租赁合同的签订往往需要一定的谈判时间,再加上出租企业购买设备所花费的时间,往往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企业可以采取缩短信用评价中风险评估的时间,可以比较快速的得到所需要的租赁资产。选择和承租人进行合作,可以大大的减少融资租赁中的风险和时间,有效的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参考文献

[1]孙亚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租赁问题研究[J].经济师,2010(03).

[2]腾杰.浅析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历程和现状[J].经济视野,2012(08).

[3]孙华.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租赁问题之我见[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2).

[4]郭磊;企业融资租赁的功能优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模式;P2P网贷

一、引言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互联网和金融两个领域的相互融合下应运而生的互联网金融正在成为一股新兴的金融行业发展趋势,该行业内各个互联网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迅速发展速度之快,成为了我国研究学者纷纷投入精力研究的重要领域。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正在发展初期,但其发展速度非常迅猛,但是目前仍没有较为科学统一的定义、明确的监管规则和业务界定。尽管如此,互联网金融这股新兴力量的发展,确实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传统金融行业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传统的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变化、新的情况、新的方向、新的挑战。

二、文献综述

国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况较为成熟,相应的研究状况也较为深入,更多的集中在P2P网贷的研究上。Yum et al.(2012)[1]针对P2P网贷平台中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P2P在小微金融领域内有重要意义,借款者不能借到相关借款,通过P2P这种途径解决了该问题,而且借款者有激励重复的在这个市场上借贷。P2P借贷是互联网金融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中坚力量,引起了媒体和学术研究者的重要关注。Wang et al.(2015)[2]对比了P2P网络贷款和传统商业银行之间的模式,通过对比分析认为P2P在审批流程、信息管理、贷款决策方面优于传统银行相比国外的研究,国内的研究中,刘越、徐超和于品显(2014)[3]研究认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应该是互补关系,关键在于哪一方能够得到更多的信用数据以便获得客户。李鑫、徐唯椠(2014)[4]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辨析,认为互联网金融分为支付类和脱媒类。刘芸(2013)[5]研究了小微企业融资问题,通过互联网金融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她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制约小微企业融资的核心问题,以大数据应用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可使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得到缓解,从而增强借贷的风险可控性,降低融资成本与征信成本。

国内的研究大多关注法律监管体制问题、互联网金融带给小微企业融资情况的改变、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等方面的研究,但整体上还停留在表面的分析和展望上,并没有比较系统和深入的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深入分析,当然这也是受到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初期的发展现状所限制。本文将在相关学者研究院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梳理,将该领域内的研究进行整理,对各个层面的观点和研究进行分类总结,以便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系统的体系。

三、互联网金融概述

尽管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得风生水起,但是还是有很多人甚至学者对其不是特别了解,在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以及界定上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针对这样的现象,认为有必要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和本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介绍和概况,并引领本文后面的写作。

什么是互联网金融,都有什么特征?传统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是否属于这一范畴?这些问题还是有人不清楚,所以需要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定义的阐述以及模式的划分。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很多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大多大同小异,有的即使表达不完全相同,但是理解下来是一个意思,本文将对一些代表性学者的观点进行阐述。

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互联网加金融这么简单的结合,它是二者有机的融合,通过互联网这个媒介对金融这个领域重新运作、重新形成一个新的体系。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是指依靠大量的数据积累,即大数据的背景,以及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例如云计算、搜索引擎等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的信贷、融资等金融服务,包括网络信贷(P2P)、众筹融资以及其他金融类服务。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运用相关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各个主体进行联系,从而提供金融服务,实现更快、更省、更优质的服务于金融各方。

四、互联网金融模式划分

通过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定义,现在需要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进行区分。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划分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类型。晏妮娜和孙宝文(2014)[6]从小微企业融资角度对互联网金融的模式进行划分,认为互联网金融分为网络联保模式和网络池融资模式。同样从小微企业融资角度方面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划分,徐洁、隗斌贤和揭筱纹(2014)[7]的研究认为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有四种,分别为:点对点融资模式、基于大数据的小额贷款融资模式、大众筹资融资模式和电子金融机构-门户融资模式。

本文根据互联网金融的功能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进行划分,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模式:

(一)支付结算类

从字面理解,这种模式主要的功能就是支付结算,这种模式主要包括依托网络购物发展起来生活购物、移动支付为主要功能的支付结算类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及一些独立的第三方支付结算平台,如快钱等。

这种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息息相关,目前快钱等支付结算类的模式发展较为迅速,不仅是个人购物、消费等在适用,不少企业也引入了快钱类支付结算类模式对公司的支付结算进行管理和处理,这种支付结算类方式使用快捷方便,且成本低,成为支付结算的一大发展趋势。

(二)融资类

互联网金融融资类模式将所有融资类别的互联网金融模式都归为一类,即将与小微企业融资相关的模式、众筹模式、P2P网贷模式等投融资模式统一归为互联网金融的融资类。这一类别主要以P2P等中介平台以及阿里小贷等电商介入型融资平台为典型代表。

融资类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近年来我国对小微企业的关注不断提升,小微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融资问题,小微企业由于本身企业规模较小、没有较好的信用信息、没有相应的抵押物等各个方面的劣势,使得其从传统的融资模式进行融资不太可能。互联网金融融资类模式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改善。

(三)投资理财保险类

互联网金融的投资理财保险类别作为第三类,主要是为投资者提供购买基金、保险、信托等理财产品的互联网平台。这一类别是除了以上二者外,由互联网金融提供的其他类别的金融类服务。

投资理财保险类对广大的相关主题影响甚大,投资者、需要理财者、需要购买保险者等不再需要通过传统方式去进行相关活动,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这类人群的需求得到了快速有效的满足和改善。

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意义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整个经济、金融行业带来了重大影响,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金融行业的创新有着重大的意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科技带动金融发展和信息消费变化的新动向,带动了整个金融服务行业需求的不断上升,加快了传统金融机构运营管理模式、产品服务模式、技术管理模式、风险控制模式等各个方面的转型,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二者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又不断融合和合作,共同带动整个金融行业体系的发展和变革。不得不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

本文从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总结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主要从P2P网贷、网络理财以及和传统金融行业的关系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以P2P网贷模式的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P2P网贷模式和传统金融行业的借贷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互联网金融作为中间平台,无论是否参与借贷关系,这种模式由于是资金借贷双方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各自寻求匹配度,进行资金期限、风险承担等方面的契合,从而达成交易,这种直接交易模式的融资新途径有效的提高了效率,并且降低了成本,使得整个借贷更加高效,促进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以网络理财模式的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理财的需求更加多元化,理财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传统的理财模式成本较高、认购起点额度高,使得一些中小阶层的人理财需求得不到满足,互联网金融网络理财模式的出现打破了这种限制,提供了更多的小份额理财产品,同时还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针对性的理财产品设计,而且这种理财交易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更高效。中小阶层理财需求得到满足,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些客户的闲置资金得到了有效的投放,使得有资金需求的人能够获取资金,这个过程促进了经济增长。

(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促进作用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传统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巨大的挑战,倒逼传统金融市场加快适应新形势,加快发展,不断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加快了银行存款分流,对银行的垄断形成冲击。

六、结论

本文从最基本的方面入手,对互联网金融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加金融二者有机的融合,通过互联网这个媒介对金融这个领域重新运作、重新形成一个新的体系。其模式大致分为支付结算类、融资类、投资理财保险类三个类别,互联网金融各个类别的发展都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互联网金融这个新兴的金融服务模式让金融行业的发展更加健全,促进传统金融行业的革新。(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Yum H.Lee B.Chae M.2012.From the wisdom of crowds to my own judgment in microfinance throughonline peer-to-peer lending platforms.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11:469C483

[2] Wang H.Chen K.Zhu W.and Song Z.2015.A Process Model on P2P Lending.Financial Innovation

[3] 刘越,徐超,于品显.互联网金融:缘起、风险及其监管[J].社会科学研究,2014(03)

[4] 李鑫,徐唯椠.对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若干问题的辨析[J].财经科学,2014(09)

[5] 刘芸,朱瑞博.互联网金融、小微企业融资与征信体系深化[J].征信,2014(02):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