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现象及原因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8: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现象及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校;逃课;原因;对策
现阶段,我国高校在校学生数量逐年递增,但高校学生逃课现象也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据调查,在我国高校的学生逃课情况中,专业课的逃课率为20%,是逃课比例最少的课程;而对于一些公共类课程,逃课率则达到50%。不同年级学生的逃课率也不一样,其中大一和大二学生的逃课率最低,大四学生的逃课率最为严重。很多任课教师不得不通过加强课堂点名的方式来防范学生逃课,比如广东珠海某一高校教师课堂上通过学生手机蓝牙进行点名。将学生的蓝牙设为学号号码,通过电脑搜索周围手机蓝牙进行迅速点名。
一、高校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
学生逃课现象的出现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根据笔者所做调查,学生逃课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或认为其无用是逃课的主要原因。高校学生逃课主要集中在三年级下学期和四年级,逃课现象最严重发生在四年级学生群体中。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着毕业后的去向选择。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思想相对来说较为成熟,行为较为独立,其逃课的原因大多数是出于对毕业后出路的考虑。
(2)跟风是学生逃课的另外一个原因。也有个别大四的学生对于毕业后的出路并无明确选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去听课。但这些学生有时也会选择逃课,在宿舍上网或外出游玩,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从众心理。“从众是个体社会认知和社会适应方面重要的机制之一,也是个体自我调节和防卫的心理途径之一。”[1]个体在集体活动中的意识是模糊的,所以当大四学生在面临毕业的选择而集体“人心惶惶”时,没有明确选择的个体常常会选择从众。大量学生逃课现象在大四阶段逐渐被认同,所以一些学生在备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结束后,即使有时间正常上课,但在从众效应的影响下,也会选择逃课。
(3)在大四阶段,必修课基本上是没有的,一般来说只有选修课。相对于必修课,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二、高校学生逃课现象的对策
(1)应该注意到大四学生的实际处境。大四阶段是处于人生十字路口上的关键阶段,很多学生面临着工作或进一步深造的选择,大多数学生选择逃课并非是由于懒惰,而更多地出自于迷惘。对于不少学生来说,他们发现所学课程并不能马上带来实效,且大四阶段的学分对他们来说已经并不太重要时会跟风产生厌学的情绪。
针对学生的这一思想,教师要进行纠正。教师应该教育学生珍惜大学这段宝贵的青春年华。高校对大学本科四年的课程设置上都是精心安排的,但在当下“读书无用论”和长期以来关于应试教育舆论的影响下,大四学生并不太信任高校课程设置。
(2)针对大四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也应该对大四的课程设置作出调整。“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四学生已成为高校中心理最为脆弱,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一个群体。”[2]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所面临的压力最大,不仅来自情感,也来自就业和升学。大四学生的课程设置必须精心安排。针对要考研的学生,应该开设考研辅导课程;针对准备去国外深造的学生,应该增多双语教学课程,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针对打算找工作的学生,应该设置一些社会实践课程,以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长期以来,在大四学生的课程设置上,虽然出现了专业必修课程,但由于过度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忽略了大四学生的具体情况,这导致了大四学生对于某些课程出现了疲于应付的状况。大学四年级特别是大学四年级下学期,应该是大学本科生继续深造或走向社会的一个衔接点,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关注大四学生的年级特点,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重新调整大四课程安排,对于提高学生的时间使用效率、使学生有效规划人生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高年级;数学课堂;沉闷现象
一、原因分析
1.教材内容的原因
低年级的教材浅显易懂,所涉及的问题大多与生活很相近,且配以许多色彩鲜艳的图案,比较直观,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另外,学生每人都有学具,上课时教师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或游戏、比赛,或讨论、表演等,再配上投影、音乐伴奏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了起来。而高年级的教材内容则相对比较难,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也较多,能够适合操作的内容也不多,配套的投影片和其它的教具、学具很少,因此学起来比较枯燥。
2.学生年龄特点差异的原因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好动,好表现自己,有着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劲”,且辨别是非的能力一般,因此不怕说错话。而高年级的学生的自尊意识较强,很在乎同学、教师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对待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十足把握是不敢回答的。
3.教师的原因
高年级学生是学校里的大哥哥、大姐姐,老师也把他们当作小大人来看待,因此教师的语言大多比较成人化,不及低年级教师那样生动、活泼、吸引学生。尤其为了追求成绩,许多教师对课堂形成了”专制”,学生主要进行的是“静听式”的学习。虽然教师也提供一些问题给学生回答,但只要学生的观点和思想,不符合他的“标准答案”就予以否定。这种“逼迫式的学习”,使许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原动力,不愿加入课堂活动之中。
二、采取的措施
1.建立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每个学生都有积极上进和展现自我的天性,如果他们的这种天性受到保护,得到激发,它将转化为一种学习的动力,从而以一种平衡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相反,如果学生受到过多的呵斥或失败后的批评打击,他们将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勇气,最终使课堂成为受压抑、煎熬的过程。实际上,许多教师在这方面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如魏书生老师上课,学生有充分的民利,可以“有多大劲使多大劲”的“辩论”,宁宏彬老师对学生提出“三个欢迎”的开放政策,即欢迎质疑,争辨和发表独立意见。钱梦龙老师上课从不批评学生,打击学生,甚至赞扬学生比教师强等。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心心相印,性情相通,关系融洽。课堂气氛轻松而愉快。
2.动员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学习不仅要用耳朵听,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要动手、动口、动脑,多种器官协同活动,在活动中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高年级教材中能够动手操作的内容不多,相配的学具也很少,教师就要动脑筋、想办法,发动学生自己制作学具,大胆地让高年级的学生也像低年级一样摆摆卡片、动动脑筋。如数字卡片、除法、分数、比的各部分名称卡片,以及应用题中的常见数量关系各部分名称卡片等。这样做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高年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学具,上课操作学具,学习的气氛非常活跃,上课时参与面很广,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3.挖掘教材,调动情绪,溶美于课堂
“感心者,莫过于情”,“情”从哪里来?从老师那里来,从教材中来。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者,以其积极的情绪状态,以良好的心情,丰富的情感,自若的神态,开朗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并引起共鸣。高年级学生具备了分辨语言褒贬的能力,他们爱听优美的语言,对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观察的细致入微,引起情绪的变化。教师在课堂上良好的风度、仪表,适时恰当的手势、眼神和姿态等无声语言,对学生起着春风化雨的潜移默化作用。
同时,教师的情感要和教材的情感因素结合起来。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自己的情感与教材的科学性、思想性、情感性溶在一起,达到化一的境界。让学生感到数学的美,体会到数学公式表现了宇宙的秩序;数学的计算、图形表现出间接地美、创造的美,进而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教材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发生碰撞,形成一个情感交融,丰富多彩的活动场面。
4.合作交流、展现自我
篇3
“求异法”是一种用来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它是由穆勒系统总结的“求因果五法”中的一种方法。具体地说,“求异法”是指这样的一组操作:考察被研究现象出现和不出现的两种场合,在这两种场合都出现的那些先行现象不是被研究的原因,而在被研究现象出现时出现、在被研究现象不出现时不出现的那个先行现象,则可能与被研究现象有因果联系。“求异法”的推理形式可用公式表示为:场合1:有先行现象(或伴随现象)A,有被研究现象a。场合2:无先行现象(或伴随现象)A,无被研究现象a。所以,A是a的原因。例如,场合1:有氧气,铁会生锈;场合2:无氧气,铁不会生锈;所以,氧气是铁生锈的一个原因(初中阶段)。此外,本文不严格区分“先行现象”与“伴随现象”,主要采用“先行现象”这一概念进行讨论[1]。
2应用“求异法”的化学教学模式
“求异法”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的主要思路为:先考察被研究现象a的出现场合,找出先行现象A,再创设无先行现象A的场合,观察研究现象a是否出现,从而确定A是否为a的原因。其具体的应用模式为:寻找被研究现象a的先行现象A,因为因果联系具有先后性,可以在被研究现象a的先行现象中去寻找它可能的原因,从而提出假设:A是a的原因。再得出推论:若无先行现象A,则无被研究现象a。最后对推论进行验证,设计相应的验证方案,若验证结果为真,则原假设为真,即A是a的原因。这一应用模式虽然比较简单,但在“探究化学现象间因果联系”的教学活动中却很实用,同时,也正因为它简单易行,更便于师生掌握。
3“求异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在化学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有利于学生掌握与应用科学知识,建构与发展科学概念,理解科学本质与科学过程;有利于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和实验技能;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2]。然而,在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难点,其中之一便是:学生提出假设及验证方案的能力尚显薄弱[3],化学教师甚至因此包办“提出假设及验证方案”这一探究环节,使探究式教学的意义大打折扣。而运用“求异法”,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提出“因果关系”类的假设及验证方案,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名符其实,更好地实现探究式教学的本真意蕴。案例1在探究氯水成分时,往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为红色,接着红色褪去。溶液变红,说明氯水中含有H+,那么,为什么红色会褪去?是什么物质使红色褪去呢?教学时便可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探究。可运用“求异法”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假设及验证方案。其中,红色褪去的先行现象为:存在Cl2、H2O、HCl、HClO(可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角度推理出,Cl2与H2O反应的另一产物为含正价氯的化合物,事先可告诉学生其为HClO)。依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可排除H2O与HCl。从而得出假设:(1)Cl2是红色褪去的原因;(2)HClO是红色褪去的原因。从而作出推论:(1)若Cl2不存在,则有色物质不褪色;(2)若HClO不存在,则有色物质不褪色。进而得出验证方案:(1)让HClO单独与有色物质接触,即取相同浓度的新制的HClO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2)让Cl2单独与有色物质接触,即将干燥的氯气通入装有干燥红色石蕊试纸的试剂瓶中(更严谨的方案是:用CCl4萃取出氯水中的Cl2,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伸入Cl2的CCl4溶液中)。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教学方便,可以只对方案(2)进行验证,排除Cl2具有漂白性的假设,进而运用排除法,得出HClO具有漂白性的结论。需要说明的是,假设(1)和(2)是针对不同的先行现象提出的,彼此相互独立,并非相互排斥,假设(1)为真,并不意味着假设(2)为假。若二者同为真,则情况就比较复杂,具体的说明可参见本文第4部分的第(3)点。与常规的教学相比上述分析,条理清晰,逻辑性更强,所得方案更全面。而常规的教学只是在发现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红色褪去”之后,教师便直接演示验证方案:往装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放入一半湿润的红纸条,数秒后观察红纸条的变化情况[4]。这不仅浪费了一次培养学生提出假设及验证方案能力的机会,而且,这一验证方案,只是上文中的验证方案(2),缺少方案(1),从理论上看不够全面,如果Cl2与HClO都有漂白性的话,则该方案就无法验证HClO的漂白性了。
3.2在处理化学实验反常现象中的应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化学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化学实验的应用,多开展实验教学,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然而师生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一些与教材、理论有矛盾的实验反常现象,如果教师处理不当,会造成学生的认知困惑与认知误区:不知究竟应该相信自己亲眼所见的实验反常现象,还是应该相信教材的陈述与理论的分析。因此,在处理化学实验反常现象时,化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科学而及时的分析,得出实验反常现象的原因,解除认知困惑。而适当地运用“求异法”,则有利于这一分析过程的进行。案例2在做钠在空气中点燃的学生实验时,有些学生会发现反常的实验现象:Na在空气中燃烧冒有黑烟。对于这一反常的实验现象,化学教师可用“求异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产生黑烟的先行现象主要有:空气存在CO2、Na表面有煤油。因此,可以据此做出假设:(1)CO2与Na发生反应是产生黑烟的原因,(2)煤油燃烧是产生黑烟的原因。由假设(1)可得推论(1):若CO2不存在,则不产生黑烟;进而得出验证方案(1):将带有煤油的Na置于纯氧中加热。由假设(2)可得推论(2):煤油不存在,不产生黑烟;进而得出验证方案(2):将钠块表面用小刀全部切除,置于空气中点燃。另外,由于这一反常的实验现象不是教学中的重点,为了节省教学时间,也可以采用其他相对简易的方法对上述两个假设进行验证。对于假设(1),可以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对“CO2与Na的反应”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出其产物为黑色的碳粉,但CO2在空气中的含量太少,Na应该优先与氧气反应,因此黑烟为碳粉的可能性极小。对于假设(2),可直接告知学生煤油燃烧冒有黑烟,或者引导学生联想柴油机(煤油与柴油类似)冒黑烟的情境。
3.3在解答探究性试题(或习题)中的应用
科学探究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之一。新课改以来,为了使中学化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各地化学中高考试卷逐渐重视对学生化学探究能力的考察,探究性试题陆续出现在各地化学中高考试卷中,甚至成为中高考卷的主打题型[5]。而在解答探究性试题中,如果能够适当地运用“求异法”对试题进行分析,则有助于“探究化学现象间的因果联系”类探究性试题的解答。案例3(截选自2010年安徽高考理综卷28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NO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制作银镜,并与Fe(NO3)3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提出假设]假设1: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假设2: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3-能氧化Ag。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NO3-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对于上题的解答,可运用“求异法”进行分析。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确定需要考察的先行现象为:溶液中存在Fe3+、酸性条件下的NO3-。从而得出假设:(1)Fe3+是Ag被氧化的原因;(2)酸性条件下的NO3-是Ag被氧化的原因。进而作出推论:(1)Fe3+不存在,银镜不溶解;(2)酸性条件下的NO3-不存在,银镜不溶解。然后得出验证方案:(1)测得原Fe(NO3)3溶液中NO3-浓度、H+浓度;配制与原Fe(NO3)3溶液中NO3-浓度、H+浓度相同的NaNO3与HNO3混合液,令其与银镜反应;(2)测得原Fe(NO3)3溶液中Fe3+浓度,配制与原Fe(NO3)3溶液中Fe3+浓度相同的FeCl3溶液,令其与银镜反应。此处的验证方案(1)经过适当的语言组织,便是本题第(3)小问的答案。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题的标准答案为:①测定上述实验用的Fe(NO3)3溶液的pH;②配制相同pH的稀硝酸溶液,将此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内。笔者认为这一答案还欠严密,因为所配制的稀硝酸溶液中的NO3-浓度远小于实验用的Fe(NO3)3溶液的NO3-浓度,从而影响到NO3-的氧化性。而笔者所提的验证方案则无这一缺陷。
4“求异法”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的注意事项
篇4
关键词:物理 实验 目的 用途 细节 规范 准确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做好物理实验对学习物理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怎样做好物理实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要有明确的实验目的
每次实验,都要达到一个目的,一般是为了加深书本上所学概念的印象,或验证某个定律、原理、结论等。通过实验,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具体的物理概念,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理解和巩固课堂上学过的知识。故在实验之前要求学生认真地复习课本上有关的内容,做好实验内容的预习,系统掌握与实验相关的知识及其联系,我们要做什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与这个实验联系的知识有哪些,要做到心中有数,熟悉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但有些学生初做实验没有明确的目的,感到“好奇”,以后,逐渐感到“好玩”、“有意思”,实验前放松预习,对实验原理心中无数,实验当中只能“按方配药”,手忙脚乱,做到什么地方算什么地方,实验后,要达到的目的全然不知,收获无几。
二、要明确仪器用途
物理仪器的种类较多,形状大小差异较大,精密程度也不尽相同,但各有用途。实验前要求学生对实验中所用的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时要注意的问题,应有所了解,对一些高精密仪器,一定要熟悉使用说明,认真细致地调试,千万不能一旦调试不好,未查明原因,随手拿来,任意去用,安装不上就来“硬”的,以防损坏仪器。很多仪器价值昂贵,这样不仅实验做不成,造成经济上的很大损失。
三、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认真仔细地观察每一实验现象的细节,其作用与认真完成每一实验步骤的操作同等重要,这是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关键。可是,有些学生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只是在实验中看看热闹而已,特别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少有疏漏就很难达到目的,导致整个实验完全失败。如:验证液体的分子在作不停地无规则的运动时,利用硫酸铜和水在分界面上的相互扩散的现象。实验中,发现硫酸铜和水在分界面处,彼此进入对方比较缓慢,需仔细、认真地观察才能透过现象识别其本质。还有些运动变化的现象瞬息而过,更需要细致地观察,这样可以加深理解在书本上学过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可以增强记忆。如在研究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时,运动物体在很短时间内经过某点,这时测量值稍有误差,其测量结果就出现较大的误差。
四、实验操作要规范、准确
操作规范是取得实验成功,获得准确结果的重要保证,但有些学生在做实验时根本不注意这点,用什么东西、随心所欲,信手来取,如: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砝码不用镊子夹取,而用手拿;时间长了,使砝码质量不准,给以后的实验造成隐患,研究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的实验中,往试管里装沙,不用角匙,而用手装等。完全没有考虑到“下手”将会给实验器材或仪器带来“灾难”。这样,既不利于仪器的保护,同时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也没有好处。
五、要手脑并用,边动手边思考
在物理实验中,大部分学生喜爱动手,而且在动手上也不肯下功夫,随手乱拿仪器,随手安装,安装不合适随便更换,仪器随处可见,不考虑为什么要这样做,尤其对每步实验所得的结果不加思考,这样做无论就实验的意义,还是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实验兴趣都是有损无益的。做实验不是会做就算了,而应以科学的态度对问题加以思考、分析,研究,分析实验可能发生的现象,预测实验当中每进行一步可能出现的现象及原因,或为什么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结果。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我们的分析是否正确,然后进行必要的归纳和总结、分析原因,从而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反之,我们将前功尽气,一事无成。
六、要认真、细致地写实验报告
篇5
关键词:实验 异常现象 合理利用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教学,实验教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课堂演示还是学生实验,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会出现一些与预料的正常实验结果不相符合的现象,其中有颜色变化的异常,生成物气味的异常,事故发生的异常等等。
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出现,会对学生造成认知冲突的失衡。教师若不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彻底解决,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给学生留下知识盲点,并自身失去对实验教学的信心。找出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变"异常"为"正常",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善于观察、自主探究的科学素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对教师本身也提供了一个提高专业素质,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一 、实验现象异常的原因
1、因试剂的纯度引起的实验异常
高中化学实验中,不同的实验对其所选择的实验药品纯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限于中学化学实验条件,有些实验往往产生"失常"现象。
2、因试剂加入顺序的先后引起的实验异常
教师或学生在实验中,若将化学试剂的加入顺序变更以后,有可能引起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得到截然不同的实验结果。
3、药品保存方面引起的实验异常
实验室购置的药品不一定会马上使用。有些药品会因为在实验室保存过程中,由于长时间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作用或者人为地药品保存不当而发生变质,最终导致实验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出现。
4、因药品用量的不同引起的实验异常
实验过程中,特别是在学生做学生实验时由于实验习惯的问题,在取用药品时用量很随意,很容易出现出乎意料的现象。
5、因副反应的存在导致实验现象异常
很多化学反应中都有副反应的存在,有些副反应甚至影响实验结果,干扰实验现象。
6、因实验温度控制不当引起的实验异常
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趋势的一个重要方面。温度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个反应能否发生、向什么方向发生等问题。所以,温度的合理控制对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除了上述原因以外,所用试剂的浓度大小,试剂选用的恰当与否,酸碱介质环境,仪器的选用及装置是否合理,以及实验操作者自身基本操作是否过关等方面也会引起实验的异常现象。
二、异常现象的合理利用
实验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是可能的,关键是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如何对待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意外中蕴含着正常,关键是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如果设法搪塞或者回避的话,就错过了最好的教育时机。抓住实验中的意外,也就抓住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若能积极引导并给予合理的分析解释,也就能化慌乱为沉着、化意外为平常,反而能因化腐朽为神奇的"意外"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记忆,教学目的也就能轻易实现,使师生双方在探索活动中相互得到提高。
1、利用异常现象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求我们教师自觉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思考、分析、研究,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理论,进一步使教师树立起"科研先导"的意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创新型"转化。
2、利用异常现象进行反思性实验教学,逐步使学生养成去思考、会思考的习惯
当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实验失败或误差较大时,教师应见缝插针积极引导学生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反思失败的原因以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改进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利用异常现象,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探究的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只要学生留心观察实验过程,注意捕捉奇特的变化,就可以发现许多实验异常现象,对这些异常现象进行探究会得到很多重要的发现。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对见怪不怪的现象着手探究、发现问题。中学化学中异常现象很多,其中很多异常现象都可以成为学生进行探究的极好材料。
三、总结
篇6
【关键词】初三化学 概念理解 困难 原因与对策
化学教学,乃至科学教学的宗旨就在于帮助学生转变对身边生活世界的日常观点,形成科学理解。但是,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们常常对一些基本的概念不能建正确的理解。因此,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设计合理的教学途径与方法,引导学生建构科学理解就成为搞好化学教学的关键。现就初中学生化学概念理解困难的原因与对策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初中学生化学概念理解困难的原因
初中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困难,一直影响初中化学教学效益的重要瓶颈。当化学教学进行到概念和抽象的理论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成绩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分化呢? 根据的教学实践分析,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
1.1 初三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从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的关键发展阶段,个体之间的思维发展并不平衡,不少学生由于缺乏科学学习的经验积累,难以直接接受抽象概念并运用概念。
1.2 化学学科本身也有着极端感性和极端理性的特点,经常要跨越宏观与微观来实现对某一概念意义的融通,来达到两个极端的和谐统一,学生对这样的学科体系逻辑不适应。
1.3 从教师的教学来看,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往往仅立足于教材本身,目标定位在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很少考虑将学生、教材以及教师的教法有机地统一。教师们常常只关注自己怎么教、教了什么,学生应该记住什么,而很少考虑学生遇到这些内容会怎么学,在不经意之中,常常忽视引导学生探索各种因果之间的联系,去启发他们追问一些为什么,或者遇到需要深层理解的东西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1.4 有些需要理解的内容与升学考试无关,从而使一些学校和教师只是针对考试目标,强制学生识记一些概念和用法,而对学生进行概念理解所需的信息处理、加工能力的要求不高,更极少关注跟日常经验的联系。有的教师甚至采用“解题”的方式教化学,学生可以不理解化学,只要能解出题。这种一时的“好成绩”,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就暴露了出来:当遇到需要寻找解决实际或复杂问题的依据和方法时,相当一部分学生便迷失了方向,甚至发现不少学生根本没有养成基本的化学素养。这种教学与评价所追求的内容效度长期两立的现状也造成教师的教学设计的自我中心和缺乏远见。在课堂上,学生只能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这不仅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利,也制约了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2.促进初中学生化学概念理解的策略
2.1 建立三个水平理解之间的联系。
初中化学概念及现象的理解有三个水平或层次:
(1)符号水平:包括图像式表征、化学式、化学术语、符号表征等。
(2)微观水平:包括可以用于描述电子、分子、离子及原子运动的特定表征。
(3)宏观水平:包括对学生日常经验的表征。
笔者在教学研究中发现,许多学生在这些水平的转变上存在困难,做出宏观水平的解释多于微观水平的解释,而微观水平的解释又多于符号水平的解释,学生们更相信在宏观水平上对化学现象的描述。经常把物质的宏观性质迁移给它的微观粒子,譬如,认为硫是黄色的,所以硫原子也是黄色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真对待学生的日常经验,通过大量的例证(包括正例和反例),帮助学生们在三个水平的理解之间建立连接,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机械记忆量,引导学生寻找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在理解规则和规律的基础上,来进行识记。
2.2 做好化学实验,指导概念探究。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仔细选择的化学实验可以为所教授的化学概念提供宏观实例。由于通常是从微观和符号水平来解释化学概念及现象的,化学实验就成为学校化学学习中主要的、且往往是唯一的化学概念及现象的宏观水平表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启发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预测,指导他们自行设计实验开展独立或相互协作性实验探究,鼓励学生公开表达自己的预见和探究过程,阐释科学理解的形成,让化学实验真正成为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理解化学、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式。
2.3 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进行概念固定。
以往在做演示实验时,教师一般强调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结果的认同,这无疑是重要的。但同时也忽视了另一条更重要的线索,即引导学生去反思为什么在这种条件下会产生这种现象?我的理解错在哪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出的这些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通反思把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固定在认知结构中,把对宏观现象的深入观察自觉置于理性探究过程中,从而形成对概念和方法的实质性理解。
篇7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工程造价 超预算 控制措施
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作为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造价控制是实现建筑企业成本有效利用、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建筑工程行业中以提高造价控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目标,进一步实现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探究重点。超预算主要是因为一些外部的不可抗因素以及企业预算人员自身的因素导致,造成的后果不仅是影响工程的投资成本,更是影响后期工程经济效益。因此,针对这些原因,解决工程超预算问题已成为当前建筑行业主要关注的焦点。
1、建筑工程造成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
1.1 缺乏合理的造价概预算编制
造价概预算不合理是造成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工程开始建设之前,就需要预算人员根据概预算编制进行详细的预算与评估,结合工程实际与市场状况确定预算数额。但当前,部分企业的概预算编制内容实际与建筑工程不相符,且预算人员是根据概预算编制进行的评估、预算,就很容易出现超预算的现象,从而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各项实施。
1.2 预算人员自身因素
前面说到,造成超预算的原因不仅有外部原因,由于预算人员自身的因素造成的超预算问题也不在少数。在实际的工程预算环节,预算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不足,那么对于工程的预算就不够全面,造成很多工程项目没有被考虑到预算中,进而造成后期需要更多的数额进行施工,与实际造价有很大的差异,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更会影响施工工期。另外,如果预算人员缺少足够的预算意识,也会导致超预算现象发生。造价预算人员缺乏对实际施工现场的考察,没有全面考虑到各项影响因素,仅仅凭借其他工程的预算经验来进行造价预算,最后导致预算不具科学性,造成超预算现象。
1.3 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超预算问题还受一些市场环境等的因素影响。在当前我国的经济条件下,市场环境每天都在产生变化,建筑施工是一项周期长、时间跨度大且涉及范围大的工程,由于这些特殊性使得预算工作很难根据市场来进行制定,因为很难预测市场在未来的环境、政策等变化。因此,虽然编制预算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到市场的客观因素,但实际做出的预算是不够准确的,一旦市场环境变化,很容易产生超预算问题。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因素,所以就要求预算人员进一步加强自身工作,避免其他因素带来更大的影响。
1.4 缺乏施工过程中对造价的管控
实际上,预算工作不只是建筑工程施工前期的工作,更是贯穿于建筑施工全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将造价控制与预算分开,也容易导致超预算现象发生。一方面,建筑工程的预算工作本身就是连通全施工过程的工作,另一方面,只有重视起对全过程各项小细节的预算控制,才能做到整体的预算控制。因此,工程施工全过程的预算控制问题应引起造价人员的足够重视,一旦发生某一环节的超预算行为,必须及时做出有效、科学且合理的措施来解决,要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且不影响竣工后的使用。
2、控制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措施
2.1 合理控制概预算编制
前面说到,概预算编制不合理是引起超预算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就要求工程的造价控制人员必须合理的编制概预算,编制要以结合实际工程的情况与市场各因素的全面考虑为基本原则进行,要求造价人员根据概预算编制的工程造价预算要最大程度的结合实际工程造价,使其与实际的工程相符合,避免在建筑前期就出现超预算现象。此外,建筑工程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事业,因此,预算人员不能仅凭借以往的工程预算方式对现在的工程进行预算编制,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功能以及结构进行分析后,对概预算编制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完善,达到符合工程预算的要求,能更好的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2.2 提高预算人员自身的素质
人为的因素也是导致超预算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建筑企业必须保证预算人员有一定的专业水准和实际工作经验,还要不断经过培训与学习,来完善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提高自身的基本能力。在实际的预算设计过程中,要求能结合实际进行预算,充分、全面的考虑各项因素影响,避免超预算问题出现,从而促进工程后期各项施工的良好实施。
2.3 科学的市场预测
对于市场的预测,是控制建筑工程中超预算现象的关键,但尽管预算人员对市场进行过详细的预测、分析,但实际工作中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对预算人员的工作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除开要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考察外,还应进行科学的预测,例如对建筑原材料的价格进行预测,预算时考虑到市场的弹性,做到预算能够很好的适应市场变化。这样一来,尽管市场在不断变化,但工程的预算是能够接受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这样就能有效地减少超预算的发生。
2.4 项目实施各阶段的预算控制
工程造价预算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于这样的目标,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就要重视起工程各施工环节的预算控制,有效避免细节上的超预算问题,促进各项目良好实施。其次,造价人员还应针对设备材料和施工人员进行管理,避免造成材料设备与人员的浪费,能够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实施布置,遇到情况能及时对预算作出调整,进而最大程度与实际工程数额相符合,进一步保障工程的成本及经济效益。
3、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首先,必须做到合理的市场因素预测与实际工程的各项考察,对工程特点和市场变化做到合理的分析,一方面提高企业预算人员的自身业务能力,同时做好施工全过程各阶段的预算控制,就能有效控制超预算发生。另外,在当前很多工程造价中,超预算的问题都是相当严重的,其对于工程自身的影响比较大,因此,还有很多其他原因的影响,我们还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及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这条道路上还需要不断的奋斗。
参考文献
[1]王仲厅. 建筑工程项目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4∶ 243.
[2]黄培杰.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 经营管理者,2014,11∶ 322.
[3]徐洁玲.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2014,07∶ 344.
篇8
【关键词】高等院校学生学生动能不足策略
扩招政策实行以来,每年高等院校的招收规模都在不断增加。而大学生中则普遍存在着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能不足的问题。调查显示,大学生逃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等现象屡见不鲜,不少大学生不同程序地出现了对学习的倦怠情绪,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而且这种现象正呈普遍化严重化的倾向。对当今大学生学习动力的研究和思考,不仅具有理论价值,同时对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现实的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大学生学习动能不足现状
第一,逃课现象较为普遍
逃课,是指学生在未经请假的情况下的一种旷课行为,也泛指学生在课堂上做着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事情的隐性旷课行为⑴。实践中经过调查显示,将近90%的大学生有过逃课经历,既有公共课,也有专业课。而且逃课频次随着年级增高而递增。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隐性逃课的大量存在。很多大学生在课上基本都在做着与课堂内容不相关的事情。
第二,学业情绪低落
很多大学生都存在学习情绪不高的现象。对学习冷漠、悲观,在课堂上或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感,嗜睡、容忍度低、性急易怒、沮丧无助,神经质或被其它更为极端的心理病态所困扰。
第三,竞争意识缺乏
对学习不感兴趣,把学习视为苦差事,把大量时间浪费在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打扑克、上网,无明确的抱负和理想,既不羡慕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也不为自己学习不好而觉得丢面子。对学校制订的各种奖励措施不感兴趣,而对一些惩罚措施则品头论足。调查显示,有52.6%的高校老师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大学生学习动能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
首先,社会因素。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着“读书无用论”、“金钱至上”的不良思想与风气。同时,外部制度因素的不完善也是其中原因,如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体现优胜劣汰的原则,而更多地被其它因素如地区差异、性别差异等因素所左右。
另外,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动能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网上聊天、玩网络游戏等占据了大学生大部分的时间,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最新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应用网络的能力越来越强,但他们一半以上的时间被花费在与学习无关的网络活动上。在这次被调查的4300余名大学生中,66.3%的学生在学校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超过三四个小时,其中一半以上的时间被用来从事与学习无直接联系的活动,如聊天、看电影、玩游戏、网购等。
其次,学校因素。校园文化氛围的好与坏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动能。调查显示在被问及学习风气的好或差决定因素时,27%的学生认为是受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24%的学生认为是受教师的教风的影响⑵。目前,许多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科学性,缺乏竞争淘汰机制,不能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导致学生的学习动能不足。
第三,家庭因素。这主要反映在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度上。大学前一般家长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严加关注,一旦出现学习情绪不高,学习尽头不足的现象就会想尽办法解决,及时与学校、老师沟通。但是,等考入大学之后,从家长的主观意识上就认为任务已经完成,学得好坏已经不再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即使学生出现多科不及格或者因违纪而不能顺利毕业或拿到学位的现象,也不能从深层次的原因来探寻,并不能从学生的学习动能方面找原因。
(二)主观自身原因。
现今,大学生在普遍存在着不现实的理想和期望,较低的自我价值与判断,自信心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优缺点。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差,容易受社会、学校及家庭和同伴的影响。情绪易波动、意志脆弱、认识扭曲、思想消沉、个性浮躁等人格障碍。这些负性人格特征使大学生容易对学习表现出倦怠。
三、大学生学习动能提升的思路对策
针对以上原因的分析,对于改变大学生学习动能不足的现象,我们只有从这些内、外部因素入手,贴近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真正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通过多种途径创造良好的大环境。国家和社会要充分肯定和切实提高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充分肯定大学生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而不应像现在许多大学毕业生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报考公务员上,把“铁饭碗”当作最高目标和全部动力。
同时,要逐步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人才选拔和任用机制,如地方保护主义、性别歧视等。创造出一个人尽其才、惟才是用的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和合理的用人体制。
第二,全面优化校园育人氛围。校园文化应随着社会的脚步,将专业、伦理、正义、创意等特质重整融和于学校的学习活动中,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在一起⑶寻找新的定位,赢得社会的尊重。同时,高校要注重学风建设,完善教学管理。规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改革考试制度,真正引入竞争淘汰机制,坚决杜绝考试作弊和阅卷中的“感情分”、“随意分”等现象。通过建立并完善高校心理健康监护系统,形成以学生为主体、高校内部全员参与的自助与互助机制,帮助学生有效地疏导压力,防止倦怠。
第三,学生的自我调适。大学生应坚持正确的自我认识和定位,改变精英教育和“读书做官”的狭隘学业观和就业观。优化人际关系,培养健全健康的人格品质,增强自我调适的能力。同时,作为社会和学校,应该主动关心大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减少不良情绪对大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精神,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
参考文献
[1]李介、王雄雄:《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1期。
篇9
关键词:演示实验;探究实验;策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1-0092-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1.039
化学实验是学生认识和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高考模式、课时安排的限制,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仍不十分理想。虽然现行教材中并不明显区分演示实验与探究实验,但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仍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将实验教学主要分为演示实验及探究实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这就要我们去不断思考与实践,探索出更加有效的策略指导实验教学。
一、提高演示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演示实验是学生实验的启蒙,是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能力的基础,是学生效仿操作与模拟思维的标尺。提高演示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有:
1.剖析实验原理,提高教学效果
实验原理是实验的灵魂,包括物质变化的物理、化学原理;仪器的构造与使用原理;根据物质变化的过程特点选择仪器配置及组合的基本原理等。学生只有理解了实验原理,才能对实验有深刻的领会。
平时在做演示实验时,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实验能否成功、现象是否明显,而恰恰忽视了对实验原理的透彻剖析,致使学生对实验一知半解。而高考中越来强调的对实验设计与探究能力考察的综合性实验题的得分率低,也恰恰说明了这点。
教师只有在课前对课本研读深刻、理解透彻,精心准备。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才可能引示、点拨学生,并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路拓展,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演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重视实验细节,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科学史上,许多科学家由于重视细节、注重分析细微变化的原因而最终取得了成功。同样,我们在做演示实验时,实验成败的原因往往也在于一些细节。
例如,在乙醇与浓硫酸制乙醇的实验时,在寒冷的冬天完成该实验时,温度总是停留在140℃,很难制得乙烯。若给酒精灯加个灯罩,减少热量散失,该实验就成功了;又如,在进行氨气的喷泉实验时,挤压胶头滴管挤出水的量不不宜太少,否则喷泉产生的速度将会非常缓慢。这些实例都充分说明了实验细节对演示实验是否成功起着直接的影响,而演示实验的成功与否则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3.不断改进,使实验更加完善
演示实验的现象要明显,要能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要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现行的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设计并不很完善,这就需要我们去改进。在改进实验时应该遵循明显性、简约性、安全性等原则。
例如,在现行的高中人教版必修教材中,在处理铝与氧气的演示实验时,用砂纸打磨铝箔后再在氧气中燃烧,通过观察现象来说明铝与氧气反应的情况。由于铝箔在空气中生成氧化膜的速度很快,因此该演示实验的现象并不明显。可将该演示实验做这样的改进:在一张滤纸上涂上胶水,并均匀撒上一些铝粉,等胶水阴干后将该滤纸剪成若干小条,做实验时,可用坩埚钳夹住一小条,点燃后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火星四射,反应现象非常明显。学生对铝在点燃条件下与氧气的实验结果更有认同感,对实验的印象也更深刻。
又如:在进行苯的同系物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实验时,由于这些有机物不溶于水,而该反应又是在液体界面处反应,所以短时间内现象并不明显。对该实验可进行如此改进:实验时在滴入KMnO4溶液前,先往苯的同系物中加入1-2滴洗洁精等表面活性剂,增大两相的接触面,这样褪色的速率明显加快,反应现象更加明显。
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加强教科研意识,有意识地对实验进行改进、完善,不断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4.剖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发掘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做实验本身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有时也会失败或出现一些意外的现象,而这样的失败往往蕴含着意想不到的教育价值,我们应该和学生共同剖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提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例如:在进行淀粉水解产物的检验时,由于加入的NaOH溶液的量不足,结果用银镜实验检验未能得出明显的现象,导致实验失败。课堂上我没有简单地立刻重做实验,而是和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实验失败的原因。学生们积极性很高,最终将原因找出来了。通过这次经历,学生们对在进行淀粉水解产物的检验时,一定要加入足量NaOH溶液调节溶液酸碱性这一步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演示实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面对与此相类似的失败实验、突发事件,学生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求知欲望,更是难得的教学契机。而这些教学契机资源往往是非预设性的,是弥足珍贵可遇不可求的,更值得去深入发掘与好好利用。
二、提高探究性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探究性实验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可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改进、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篇10
关键词:中小学;校本科研;有效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083-02
近年来,校本科研在中小学得到了广泛普及。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校本科研进入了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许多学校和教师都希望通过校本科研解决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问题。然而,怎样用科研的方式解决问题,如何实施校本科研才能有效,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许多学校因此陷入了误区,成为中小学校本科研发展的巨大障碍。破解这些难题对有效开展校本科研、提振中小学校和教师对校本科研的信心、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中小学校本科研有效性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 现象代替问题
就是做研究时不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不到真问题。现象是要研究的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的外部形态和联系,问题是要研究的事物表现出的“现象”的“原因”。现象是表层的非本质的,原因是深层的本质的,是问题所在。
笔者对阅读的53份课题设计进行了粗略的统计,研究问题不够清楚的占7成左右。这样的研究就等于没有起点更没有目标,结果也不会有终点。
陷入这一误区的原因,一是教师们问题意识淡薄,对科研的本质认识不够,选题和设计时对发现和筛选问题重视不足,二是分不清现象与原因。
2 活动代替研究
就是把一般教育教学活动当成了科研活动或者用一般教育教学活动充凑科研活动。许多学校在研究报告中罗列了许多活动,但多是缺少“研究性”的一般教育教学活动。
陷入这一误区的主要原因,一是对教育科研认识不到位,不知道科研该做什么,二是科研方法掌握不到位,不会设计科研活动,三是追求政绩性、功利性科研。其中,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和科研方法掌握不到位是主要问题。
3 教研代替科研
科研与教研的主要区别是:从研究内容看,教研限于学科范围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的研究,而科研是涵盖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内容的全方位的研究;从研究方法看,教研一般采用普通的总结法、筛选法等,而科研采用的是系统科学方法,包括宏观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微观的行动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等;从研究层次看,教研一般是技术层面的,是回答“是什么”的研究,是操作程序等变化的研究,推出的是经验总结层面的结果,而科研是规律层面的,是回答“为什么”的研究,一般是研究原因和方法体系的,推出的是成果层面的结果;从研究性质看,教研是普及性和规范性研究,比如实施新课程的指导性研究,新教学方式普及研究等,而科研是问题性、创新性和改革性研究,比如解决新课程的新教学模式研究等。
科研与教研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两个层面的研究,相互替代或者偏重任何一面都会极大降低研究的有效性,把握好两者的关系才能创造出有效的校本研究。校本研究实践中就经常出现“科研活动实际上是教研活动”的现象,致使出现科研深入不下去、教研也做不好、最后拿不出成果的普遍现象。
陷入这一误区的主要原因,一是对科研的性质和作用认识不到位,二是对科研方法学习掌握得不够,不会做科研。
4 管理代替规划
笔者在参加中小学校活动时发现,许多学校科研管理制度和管理都做得很好,却弄不清楚其现在研究的课题与之前的研究是否有联系、下一步研究重点想解决那些问题、将来想开展那些研究等重要问题。这是典型的以科研管理代替科研规划的现象。科研的一般管理(规划之外的管理)是使科研规划全面、有效地实施的保障,忽视规划的校本科研是盲目的,也会出现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实施有效校本科研的基本策略
1 增强科研规划意识,处理好管理与规划的关系
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最重要的是制订校本科研规划。科研规划的内容主要是确定学校研究的方向、重点、规模及研究资源的开发利用,明确科研与教研、教学的关系及科研与学校短期建设与战略发展的关系。制订科研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学校现实的、主要的问题,同时,通过研究的方式帮助学校形成长远的发展战略。因此,要增强校本科研的有效性,首要的工作是科学制订校本科研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校本科研,引领校本科研顺利开展。
一要开展调查研究,对学校的历史、现实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进行科学的预测。
二要科学分析学校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愿景,追索历史,立足当前,展望未来。
三要坚持立足学校条件、服务学校发展的原则,凸显规划的前沿性、引领性和高端性。
四要列出校本科研课题指南,为学校、各层次研究团队和教师指明校本科研方向,使学校的发展战略研究与现实问题解决有机结合、学校的主课题与教师的子课题研究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统筹开展。
2 增强问题意识,实施以问题为核心的选题指导
为保证校本科研课题能够透过现象直指问题,使课题研究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学校负责立项的部门必须要在选题立项中加强选题指导,使学校和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学会确立具有针对性、方向性和有价值的校本科研课题。
一要在选题立项中关注“现象”与“原因”的关系,加强区别现象与问题的指导。一般是通过分析与整合的方式,对教育教学以及管理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处理,找到问题的原因而发现问题,筛选出真问题。
二要在选题立项中加强如何确立课题的指导。确立课题是以筛选问题为核心的判断过程,将能够左右要研究的事物性质的问题(核心问题)筛选出来,判断其是否具有普遍性、复杂性和可研性,具备上述条件可确立为课题。问题不一定是课题,课题一定是要解决的问题。关注与分辨问题,明确主要问题,才能确立真课题。
3 加强以“科研活动设计”为重点的科研方法指导与培训
科研活动是指具备科学研究的特点的活动或者为回答研究的问题而设计的活动。科研活动是研究过程的重要内容,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形式,校本科研要学会“设计科研活动”,用科研的思维、科研的方式,围绕着课题和问题的解决,设计研究活动,实现有目的、有计划和高质量完成科研工作的目的。
一要加强校本科研方法的培训与指导。教育科研方法是教育研究能够成为科学研究的关键。在以往很多课题研究中,由于学校领导和教师没有掌握科研方法,极大地影响了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水平。因此,为实现校本科研的有效性,一定要加强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和指导,使学校领导和教师掌握科研方法,在课题研究中能够自觉地运用科研方法解决问题。特别是要注重运用调查研究法等实证性的科研方法,使教育科研成果更有说服力,更有科研含量和学术价值。
二要学会科研活动设计。科研活动一般包括如下内容:为了回答研究的问题而进行信息收集、分析、评价、提炼和主题学习培训等活动;为了验证、完善和提升假设成果而进行的实验等活动。如围绕着研究的问题或研究的成果进行的文献活动、学习活动、调研活动、验证活动、研讨活动、课例活动和推广活动等。
科研活动有典型科研活动和不典型科研活动的分类。具备明显科研特点的活动都是典型的科研活动,如围绕着研究的问题进行的信息处理活动、课题设计、验证设计、总结提炼以及成果应用和推广等活动。最典型的科研活动是课题开题活动,其作用主要是对研究的问题、目标、内容、假设成果和研究思路等进行再论证,对课题精神、方向、设计意图、研究路线和方法等内容进行统一思想,对课题的核心概念等理论与实践的难题进行培训,启动研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动员激励,明确研究工作的程序、任务和要求等。为回答研究的问题设计的活动统称为不典型科研活动,如围绕着研究的问题开展的教学活动、培训活动、研讨活动等都是不典型的科研活动。这些活动都是为了解决研究中的问题、提高研究的水平进行的,是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活动。
4 以课题课例为载体,建立科研引领教研的有效机制
必须改变以教研代替科研的做法,在学科教育中强化科研思维和科研设计,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校本科研的层次和成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