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专业学科评估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类专业学科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相关主体对医学类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医学类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校不够重视。根据调查,目前开办医疗保险专业的35所高校中,绝大多数是具有医学教学资源和能力的院校。具体来说,其中有30所医学类院校(包括西医院校、中医院校),4所综合性大学(设有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等院部),以及1所财经院校(医学类课程教学主要由与其合作的医学院校承担)。相比于以上医学类院校中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或中西医临床、中药学等“主流”专业而言,医疗保险专业一般被定位为“涉医”专业,或“医学相关”专业,当面对有限的医学教育资源分配时,医疗保险专业就经常被忽视,相关的医学实验、临床见习与临床实习难以得到充分保障。第二,授课老师不够重视。我们在与某校2003级到2009级医疗保险专业的39位毕业生代表座谈时了解到,部分医学类课程教师在给医疗保险专业学生授课时,会降低学习要求、减少授课内容,甚至部分课程直接选用专科教材,严重影响医学类课程教学质量。第三,学生自己不够重视。在学校和授课教师的双重影响下,医疗保险专业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轻视医学类课程,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医学类课程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1.2医学类课程设置缺乏科学论证
许多院校开办医疗保险专业,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医疗保险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医疗保险专业有着较好的市场前景,通过新专业的开办可以吸引更多生源。但是,一些院校在开办医疗保险专业时,为了尽早占得吸引优秀生源的先机,前期往往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调研,就匆匆提出专业开办申请。在专业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师资队伍不完整的情况下,仓促开办医疗保险专业,其课程设置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就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尤其是在设置专业性和系统性非常强的医学类课程时,问题更加严重。在调查走访中发现,一些院校在设置医疗保险专业医学类课程时,缺乏充分的、科学的论证,大多数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进行课程设置,即通过借鉴较早开办医疗保险专业的院校的培养方案,再根据本校现有师资来安排课程:有相关授课的教师就开设该门课程,如果没有就暂不开设,导致医疗保险专业核心的医学类课程缺失。例如,少数院校由于师资紧张或外聘教师管理难度大,类似于《医学影像学》或《诊断学》等对医疗保险专业非常重要的课程都不开设。这种“因人设课”“因人废课”情况,严重影响了医学类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削弱了医学类课程对医疗保险专业医疗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支持作用,导致医疗保险专业“具有一定医学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特色培养目标无法实现。
1.3医学类课程安排合理性差
医疗保险专业课程体系一般由公共类课程(大学英语、体育、思想政治、计算机基础等)、医学类课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类等)和经管类课程(保险学、保险法学、核保理赔、社会保障、卫生管理学等)三大板块构成[1]。从学科角度来看,医疗保险专业涉及到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要将医学类课程与其他学科板块课程进行融合,则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就显得非常重要。部分院校为了让医疗保险专业的医学类课程与经济管理类课程“彻底融合”,在形式上做到了极致。例如,某校将医疗保险专业所开设的10门医学类课程,分散在从大一到大四上学期的7个学期中,这些课程之间穿插大量公共基础板块和经济管理板块课程。从形式上看,医学类课程与其它板块课程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但是,从本质上看,这种课程安排方式,打乱了医疗保险专业学生学习医学类课程的连续性、逻辑性和系统性,使得医学类课程学习支离破碎,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另外,由于医学类课程一般由医学专业教师承担,而经济管理类课程一般由经管专业老师承担,多数院校这两类教师隶属于不同的教学院(部),分散安排各板块课程导致课程之间的衔接和管理难度加大,医疗保险专业的特色和教学要求标准都无法统一[2]。不合理的课程安排,很难谈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课程之间融合;没有很好的课程融合,也就难以保证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2完善医疗保险专业医学类课程设置的建议
2.1强化医学类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医学类课程板块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从作用来看,医学类课程是培养医疗保险专业学生医学知识与技能不可或缺的学科支撑。医学类课程如《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及《生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为医疗保险专业学生提供必备的基础医学知识,为后期学习并掌握相应的临床医学知识奠定基础;而《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临床医学课程,又为学生掌握医疗保险核保、理赔、营销、客户健康管理等技能奠定基础。从地位来看,医学类课程在医疗保险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是医疗保险专业的特色,也是相较于其他金融保险类专业的突出优势。然而,医学知识专业性强、复杂程度高,没有相对完整的、系统的课程体系提供支撑,难以达到医疗保险专业所应具备的医学知识水平。但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强化医学类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因为在医疗保险实务中医学知识使用频率高[3],或是认为医学类课程比经管类课程更加重要,而是因为现阶段在有些高校,医疗保险专业中的医学类课程被严重“边缘化”“形式化”,无法发挥医学类课程在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因此,需要强化医学类课程在医疗保险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医疗保险专业发展。
2.2科学筛选和开设医学类课程
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单元[3],科学的课程设置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相应专业能力的关键。但是,作为涉及多个学科的医疗保险专业来说,不可能开设所有相关学科或专业的所有课程,所以,如何科学遴选和开设合适且必须的医学类课程,则成为医疗保险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环节。总的原则是:以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课程开设的重要依据,而具体遴选操作则需要通过学界专家咨询、业界专家咨询和毕业生调查等三个必不可少的手段进行。学界专家咨询是为了保证医学课程设置理论体系完善、科学逻辑性强;业界专家咨询是为了保证所开设的医学课程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毕业生调查则是为了掌握毕业主要就业去向和岗位情况,并收集毕业生有关医学课程设置的真实体会、意见和建议。三个方面的信息收集可以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等形式。2013年10月,借新一轮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契机,我校在经过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后,召开了由学界、业界和毕业生代表参加的综合座谈会,其中来自开设医疗保险专业较早高校的学界专家6位,来自经营健康保险业务的大型保险公司的业界代表11位,还有我校2002—2009级毕业生代表39位。在经过一系列的讨论和论证后,最终遴选出我校保险学(健康保险)专业应开设的主要医学类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医学影像学》《病案学》等医学类课程,以保证我校健康保险“具备一定医学知识和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当然,相关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调整或优化,尤其要考虑到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领域对医学类课程的实际需要还存在一定差别[4]。
2.3进一步优化医学类课程教学安排
医疗保险专业涉及多个学科,要将各相关学科尤其是医学和金融保险学进行充分融合,形成各学科融合优势是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但是,各学科的融合不是在形式上将各学科板块课程交叉开设,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科间的相互融合,还会打乱学生学习各学科知识的节奏,增加学习负担和压力。医学学科专业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因此在课程安排时一定要避免过于分散,不能出现大一学习基础医学知识,而到大四学习临床医学知识的情况,这样学生不仅学习难度大,而且很难形成完整的、系统的医学知识体系。另外,医疗保险专业或健康保险专业多开设在综合性院校或医学类学校,这类高校一般都有自己的附属医院或临床教学基地,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建议在医学课程理论部分学习完成后,尽量安排4~6个月的临床见习,且门急诊、化验检验科、内科、外科等科室尽量轮转到,因为医学知识实践性强,见习的安排应保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为健康保险专业学生就业后,在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医疗费用审核、人伤查勘等专业工作时打下基础。
3结论
篇2
作者:赵峻峰,张婷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的现状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国大学生急救知识还比较缺乏,大部分的大学生还不知道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根据2013年一项对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的现状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的技能掌握率均低于6%[4]。另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不会心肺复苏等初级救生术者占80.0%,对溺水、电击、CO中毒等不会救护者占76.2%,对出血、骨折不会救护者占88.9%[5]。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的急救知识与技能极度缺乏。但同时,学生们通过系统学习获得急救知识的机会十分贫乏。学生们只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讲座或者网络等宣传媒体对某些知识有简单了解,而没有系统、科学地学习和实践。但同时,学生们也表现了对获得急救知识的渴求。2006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中,95.1%的学生对急救课程内容十分感兴趣;98.5%的学生认为课堂上的操作训练十分必要,而且非常有效;85.5%的学生认为如能成为必修课、增加学时会更好;82.3%的学生认为在大学一年级学习院前急救知识,对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会有所帮助[6]。在校大学生年轻好学,活动面广,易接受新生事物。一旦出现突发灾害或面对危重病人时,接受过急救培训的大学生即可成为积极施救的第一目击者。从跨时间角度考虑,率先向大学生普及急救知识,并试图通过他们,采取“滚雪球”的方式逐渐向社会推广,整个社会人群的急救知识普及率必将大幅升高。这对增强整个国民的健康素质,提高全体大学生的自救互救水平,具有积极的、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开设急救医学课程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我校为一所以医学为主,医理工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高校。学校一向坚持质量立校,不断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在教学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在急救医学教学中更是走在前列,急救技能已列入医类专业学生实习考核范围。同时,学校拥有完备的临床技能中心,3家附属医院和多家教学医院,为非医学类专业大学生急救医学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及师资配备。学校教务处还组织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较高教学水平的一线医务人员,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多年的心得体会,精心编写了《公共急救医学知识》教材,配备了必要的教学模型、急救器材等。经过3年的教学,在教材逐渐完善、实验室建设陆续补充、教学经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教学实践经验,为我校在各个非医学类专业普及急救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备了一定优势。
急救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学生已经成年,在智力、体力方面具备了学习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术的能力。在我校各专业开设急救医学课,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眼界,启发其思维,增强学生“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现场急救技能就是救命能力”的救命意识。在实践操作训练中,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动手能力,激发每个人无限的潜能,培养学生勇于助人的精神、乐于助人的品质、冷静坚毅的性格和临危不乱的应变能力。
学校教育中开设急救医学课程,对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比较系统地学习基础医学知识、急救知识,进行严格规范的现场急救技术的训练,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比之于接受过公益性短期培训的人而言,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有效的现场急救技术。
三急救医学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应该说我校非医学专业类学生急救医学课程的师资力量还是非常雄厚的。目前担任教学任务的讲师均为各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急诊医学科的一线临床医师,尤其是担任理论教学的均为高级职称的医师,多位急诊科主任亲自担任主讲。他们通过自己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经历,给学生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提高了教学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笔者认为,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提高。我们的许多讲师虽然在临床急诊医学专业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但很少与其他的学校教师进行过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多数没有接受过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培训,基本处于独立发展状态。要在我校各专业普及急救医识知识,提高急救医学课程教学质量,必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目前我校现状,可以从4个方面解决师资问题:第一,抓好教研室建设,形成教学龙头。通过教研室来团结和领导全体成员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并在备课、讲课、辅导诸方面起到学科教学的核心与指导作用。第二,更新观念,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各位讲师应经常性地引进一些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材料,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第三,讲评结合。由教研室牵头,每学期组织听课、评课,对课程教学作出评估,可在听课、评课的基础上开展示范观摩教学活动,对表现突出者予以奖励。第四,开展教学检查,检查要认真仔细,提出问题,共同解决,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四急救医学课程的教材建设
为了配合急救医学课程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学校组织3家附属医院具有丰富经验的急诊科专家编写了《公共急救医学知识》教材。此后又根据教学实践,统一编制了教学PPT。根据2010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学生们最想学习的急救医学知识依次为常见病急性发作的救治(占61.25%)、常见外伤止血骨折的外置(占53.75%)、心肺复苏术(占47.5%)、自然灾害自救(占37.5%)、其他急救医学知识(占7.5%),85.92%的同学希望学习实用强的急救医学知识、4.23%的同学希望了解一下就行,还有9.86%的同学希望学习专业强一些的急救医学知识[7]。这说明我们教材内容的设置基本上是符合学生需求的。作为非医学专业类的大学生,通过比较系统的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和充分的实践操作训练,能初步了解常见病症的急救处理、准确快速地实施现场心肺复苏、处理外伤急救等急救知识。通过4个章节的系统学习,利用模型和急救器材进行操作指导,学生能够增强急救意识,掌握急救知识,准确熟练地实施现场急救。但其中部分内容过于专业化,可进行适当调整。同时,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产生。作为一本现场急救的教材,要时刻关注学科研究新的进展,时刻进行更新和补充。教材建设任重道远。
五急救医学课程的实验室建设
篇3
关键词:医学英语;医学生;语言学习策略;学习效率
1.引言
医学英语是一门特殊用途的英语(ESP),医学生既要掌握作为符号的语言,又要掌握这些符号里蕴藏的文化信息,如果仅停留在语言的表面就不能满足国际间医学交流的需要。北外胡文仲教授曾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医学英语专业术语很多,文化信息蕴涵丰富,再加之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很大,所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医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师在教授学生语言基础的同时,更要培养文化意识,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
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相同或者相似的学习环境之下,不同的学习者在学习效率上有明显的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一种差异呢?语言学家Rubin提出了关于学习策略的观点,英语学习的效果虽然有很多因素决定,但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学习策略。
古人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文秋芳认为给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就是“授人以渔”的做法。如何将语言学习策略运用于医学英语教学,特别是跨文化教学中,这是语言教学策略研究中重要的一个课题。
学习策略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中,制定或选择某种学习策略还应考虑教学过程的效率,做到省时高效。好的学习策略应是高效低耗的,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较好地实现具体的教学目的,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
2.学习策略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研究者对学习策略的内涵存在不同的认识,Oxford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把学习变得更加简单快捷、更有趣、更自主、更有效,更能灵活应变的特定行为。”随着学习策研究的发展,学习策略的分类越来越系统。Oxford的学习策略分类框架被认为是最系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他把学习策略分成了六个大类,如下表所示。
3.问卷调查
3.1目的
3.1.1评估医学类专业学生跨文化学习中策略使用情况。
3.1.2分析医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学习策略的使用和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
3.1.3提出跨文化学习策略的培训建议。
3.2调查对象
参加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我校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研究生一年级的医学类专业学生,分别从不同自然班进行整体抽样,以使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都包括在内。选择他们作为调查和研究的对象的原因是:大一学生刚刚入校,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大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学习策略正处于摸索和调整阶段;研究生经历了四年或者五年的本科学习,基本形成了一套稳定、有独特个性的学习方法。
3.3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本研究主要利用问卷调查来获取数据,了解医学类学生运用语言学习策略的总体趋势和不同特点,所提的问题是:“你觉得课堂或是课外能更好促进你语言学习效率的学习策略是什么?”
除此之外,还对教师在课堂上常采用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调查,提出的问题是:“你在课堂中,老师常采用哪种教学策略传授跨文化知识?”
调查列出了30多种学习策略,学生就提出的问题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调查对象可以就问卷内容提问,问卷完成后马上收回。
问卷调查的原始数据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对本研究有用的一些数据经过筛选和分类,如下表所示。
4.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问题1:“老师常采用哪种教学方法传授跨文化知识?”(1)讲解和分析医学英语语篇模式;(2)以医学词汇间的文化差异为契机;(3)营造良好的英语文化氛围。卡方检验的结果:χ2=31.441,P=0.000,三个年级有差异。
问题2:“你认为哪些教学方法更能促进英语学习?”三个年级作比较,(1)角色表演;(2)通过中译英的方式;(3)提出相关医学论题讨论;(4)观看医学英语影视作品。卡方检验的结果:χ2=13.751,P=0.033,三个年级有差异。(5)利用直观的图片构建起相关背景知识框架;(6)口头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三个年级作比较,χ2=12.893,P=0.045,三个年级有差异。
问题3:“你认为怎么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1)主修或选修有关医学英语课程;(2)上网查阅有关医学英语资料。三个年级作比较,χ2=20.738,P=0.008,三个年级有差异。
对上面表格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三个年级学习策略使用的异同及教师常采用的教学策略和学生认为对他们最有效的学习策略之间的差异。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最多的策略是接受和发出信息,为输入和输出创建框架的认知策略,主要的方式是讲解和分析英语语篇模式及通过中译英的方式来讲解文化背景知识,这和学生使用的学习策略表现出很大的不同,更多的同学表示更愿意观看相关的医学英语的电影和录像、营造良好的英语文化氛围,这表明在学生看来,记忆策略和情感策略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提供更大的帮助,而这恰恰是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最少的策略,这一组的差别是最大的。
教师在大一、大二和研一学生的教学过程所采用的策略,无论是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还是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并没有随着学生学习英语时间的变化、知识结构的改变而改变,而是一直沿袭老的办法一视同仁对待学生,三个年级使用的教学策略基本一致。教师相对使用更多的是认知策略和记忆策略,对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有忽视的趋向。
观看相关的电影、录像和以医学英语词汇间的文化差异为契机是学生使用最多的学习策略,他们认为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文化氛围也很重要。他们更注重采用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他们认为教师对这类策略的使用对跨文化学习的帮助更大,更有利于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尽管策略的使用差别很大,但也有着共同和相似之处。提问、与他人合作和理解他人的社交策略,教师和学生在跨文化教学的过程当中都很少使用,向朋友请教和提出相关论题进行谈论使用的频率也非常少。特别是向朋友请教,研一学生居然没有一个使用,大一和大二使用的人也寥寥无几。教师和学生对记忆策略的使用也很相似,表现为对观看医学英语电影和录像都很感兴趣。
5.启示
从本研究看,在医学类院校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应用不管从教师方面还是从学生方面来看都不尽如人意。对学生而言,虽然研究生语言学习策略的意识比本科生稍强一些,但整体来讲,学习策略的使用大多还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自觉性不是很高;对教师来说,在策略的使用上手段非常单一,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对不同年级甚至不同学生不应该“一刀切”,而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掌握和使用教学策略,对英语学习者进行必要的策略训练,这才能对医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长远的意义。
教师可以从策略入手,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课堂活动,也可以依据教材的内容,把相应的策略训练穿插到教学当中。总体要遵循实用的原则,讲究教学方法,讲究适度性、多元化,避免枯燥乏味。医学类院校的英语教师除了要注意自身教学策略使用是否得当,还要向学生介绍语言学习的策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中有意使用。具体来说,本研究对医学类专业跨文化教学有以下启示。
5.1师生互动
鉴于老师和学生在使用社交策略和情感策略的频率都非常少的情况,师生间应该多一些互动,营造一种心理气氛,就像韦塞尔(Withall)所说的“社会情感氛围”,这种氛围直接影响相互作用的个人内心体验以及群体的集体精神及情绪。例如:我们可以把课堂设计成一家医院,把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不同的科室。老师和一部分学生分别扮演医生、病人,看病或者问诊。病人要用所学语言知识描述病症,医生也要提前准备好提问的方式、怎么解答病人的问题、怎么开处方、怎么治疗等。这些方法一方面能扩大语言信息的输入量,另一方面能促进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为学习英语营造出一种心理气氛,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控制情绪。
5.2各课型互动
集体学习,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规范医学英语跨文化知识的传授,可以让学生收集学习资料,汇编成册,然后请学生作专题讲座,把一个专题介绍得更全面、更透彻,避免课型之间各自为政。也可以请外籍教师举办医学讲座、医学学术演讲等,对学生进行较系统的文化教学,讲座听完后,学生必须查阅相关医学知识,撰写发言稿或者论文。还可以观看医学英语影视作品,如《急诊室的故事》、《实习医生格雷》和《豪斯医生》,医学专业相关词汇相当丰富,涵盖诊断学、药学、病理学、护理学、康复学、解剖学、医疗设备名称、治疗方法等。在观看这些影视作品的过程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景对话和文化内涵,还能加强学生对医学相关专业词汇发音的感性认识。
5.3各学科互动
从全校来看,可以把医学英语设为选修课,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选修,在完善医学英语的基础上再谋求与社会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各学科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
5.4学习策略多样化
调查发现,学生在使用学习策略时,对各种学习策略的使用不均衡,因此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使用多种学习策略的意识;不用的学习材料,需要不同的学习策略。另外,教师的教学策略也应该多样化,注意学生之间,班级之间和年级之间的差异,教学方法可以灵活多样,经常变换,如看图说话、情景对话、人物采访、医学新闻报道、小组讨论、演讲辩论等,这些活动有利于营造自然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鉴于本研究的数据都来自同一所学校的学生,因此结论的广泛性可能不足,适合作为假设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此外,该课题还可以结合其他的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比如可以和面谈相结合,让受试者陈述有关看法的原因,也可以和课堂观察结合,实际考察课堂上跨文化学习策略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情况,对结论再进行论证。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Rubin.J.What the“Good Language Learner”can Teach Us [J].TESOL Quarterly,1975.
[3]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
[4]Oxford,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e know[M].1990.
[5]Biggs,J.B.Idividual and Group Differences in Study Processe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79,(48):26-79.
篇4
关键词:团队;教学法;讲义式教学法;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1.039
AbstractTheEffectofTeam-basedLearning(TBL)ontheteachingofNutritionandFoodHygieneinPreventiveMedicineSpecialtyinLocalMedicalColleges.GuilinMedicalCollegeof2012levelofpreventivemedicineundergraduateclass80studentsweredividedintogroupA(controlgroup)andgroupB(experimentalgroup).TraditionalLecture-basedlearning(LBL)wasusedingroupAteaching,andgroupBwastreatedwithTBL.TheTBLteachingeffectwasevaluatedbystatisticalanalysisofthequestionnaireandcomprehensiveevaluationresults.TBLteachingmethodcanimprovestudents'comprehensiveevaluationresults.Students'satisfactionwithTBLteachingmethodisalsohigherthantraditionallaw.TheresultssuggestthatTBLmethodismoresuitableforthetheoryteachingof"nutritionandfoodhygiene"thanLBLmethod.
KeywordsTBL;LBL;NutritionandFoodHygiene;teachingmethods
基于團队的教学法(Team-basedlearning,TBL)是一种强调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以团队为基础培养终身学习的教学方法。[1]我国一些医科院校近年来将TBL模式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2-5]营养与食品卫a2fc8097e8d5b151b66c39077e738150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中的一门包含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两部分内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性的系统主干课程。该科目具有内容繁多、学时长、知识点交叉程度高、涉及多学科融合等特点。我校该科目的教学依旧使用传统的LBL教学法,学生负担重且学习效果不好。因此,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寻找新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效果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拟通过实施TBL法尝试对《营养与卫生学》进行教学改革。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将桂林医学院2012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共80人)平均分为传统授课式教学法(LBL)A班(对照组40人),实施TBL教学法的B班(实验组,40人)。由同一位老师分别按照LBL和TBL的要求和特点就相同内容进行授课,保证授课时长一致。课程结束后所有同学填写问卷并参加最终考试。
1.2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的选取。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七版)为主教材。选取其中第五章《特殊人群的营养》作为授课章节,教学时间为120分钟。
(2)LBL教学法。授课教师制作PPT讲义,使用LBL法就相关内容进行教学。
(3)TBL教学法。任课教师首先按照以往学习成绩的优、良、中、差,兼顾学生性别、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认知能力及互补性等方面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组(8人/组,共5组)。平衡每组间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利于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任课教师提前一周将教学内容、学习要点、案例题及相关参考资料通过每组选定的组长(须具备较好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向小组成员进行传达。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和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小组成员就案例进行资料检索和文献查阅、分析讨论和PPT制作等课前预习工作。在教学过程中,由每组指派一名同学担任“主讲人”,就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述,同时结合案例来引导同学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其他成员可适时进行补充说明,其他组成员也可加入讨论。教师根据疑难点引导学生朝正确方向进行学习。学生最后填写问卷,互评优缺并制定下一步学习计划。教师评价各组学生表现,并对本次课程进行评述、答疑、总结。
1.3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效果评估从课程综合评定成绩和问卷调查满意度两个方面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课程综合评定成绩都由平时成绩(30%)和期末考试成绩(70%)组成。考试结束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全体学生就LBL和TBL教学法分别在是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进行调查。发放80份问卷,回收率100%。
1.4数据分析
对回收问卷和期末考试成绩数据都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数据之间用均数€北曜疾?€眘)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检验。检验水准=0.05,P<0.05为具有统计差异性。
2结果
2.1课程综合评定成绩
如表1所示,使用TBL教学法的实验组学生期末综合评定成绩(86.03€?.48)远远高于使用传统LBL法的对照组同学(69.43€?.46)。经统计分析后显示,两组学生的综合评定成绩之间均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P<0.01)(见表1)。
2.2教学效果满意度比较
如表2所示,实验组学生对使用TBL法进行课程教学显示出有较高的总体满意度(85.0%)。而在使用传统LBL法教学的对照组中,学生对LBL法的整体教学满意度则较低(32.5%)。经统计分析后显示,两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之间均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P<0.01)(見表2)。
3讨论
篇5
关键词: 高校教育 境外交流 激励政策
近年来,各国政府均加强了教育投入,特别是对医学院校实施教育“走出去”战略高度重视,通过举办国际学术论坛、支持校内师生赴国外高校进行学术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学校国际知名度和优势学科国际竞争力,增进与各国高校在学术研究、资源互动、学科共建等方面的交流[1]。世界上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等国,鼓励学校以学院为单位与境外高校建立合作,互派师生进行至少一年的学术访问,不仅丰富了学术交流的渠道,而且为校内人才创造了在国际学术平台上展示个人风采的机会,提高了科研能力,开阔了国际视野,为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医学院校打下了坚实基础。
1.国内高校开展境外交流合作项目现状
随着我国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部分医学院校与世界各国优秀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尤其在加强同境外高校交流合作内容、实行模式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笔者认为,医学院校派学生赴境外高校进行交流是基于学科专业建设、加强校际合作、助力国际会议举办等各方面因素考虑的,如国内医学院校在原有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基础上,开设了国际化学术交流项目,支持本专业学生参加赴境外高校学习,同时,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同国际组织、跨国公司联系,积极申请并举办高端的国际论坛或峰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参会[2];另外,部分高校组织校内教职工组成访问学者团,赴境外优秀高校考察学习先进教学、管理理念,就学校优势学科探索、发展与国外高校专家、教授进行深入交流,促进校际间的学科专业合作交流。近些年,医学院校学生赴境外学校学习、交流人数增多,频次增加,进一步显示了我国医学专业国际化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效。
2.学生赴境外交流项目存在的问题
笔者收集了近十年国内医学院校学生赴境外交流项目情况,通过研究交流信息、考察项目类型及分析报告数据等,认为医学院校学生境外交流项目存在政策设计不健全、经费投入不足、项目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具体阐述如下:
2.1项目管理体系需完善
当前,医学院校仅按照项目时间划分为长期、短期项目,长期项目是学校派遣部分学生赴境外合作院校进行课程学习、专业交流,而短期项目是高校与合作院校利用假期开展“暑期学校”,使交流学生感受境外教育理念和文化,但仅以时间划分项目是不科学的,没有全面考虑境外交流项目的目的,应增添学位授予、学分获取、学术科研等划分依据,完善项目评价体系。
2.2项目筛选机制需改进
医学院校对外交流项目实际参与学生人数少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学校对项目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多数学生无法通过更多渠道了解项目信息;二是学校选择参与交流项目的学生的筛选条件过于严苛,如考查学生课业成绩占比过大,无法突出学生特长,导致选择覆盖面过小。笔者认为,学校一方面应略微降低学生参与项目的“门槛”,让更多学习努力并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参与境外交流项目,另一方面扩大项目宣传覆盖面,增加项目参与人数。
2.3责任部门需职责明晰
目前,同其他高校相同,医学院校设置了负责校内学生赴境外交流项目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部门,甚至部分学院为联系、协调与境外高校交流项目专门设立国际交流机构[3]。笔者认为,国际合作与交流部门是负责联系、开拓境外交流业务,代表学校同合作高校商议具体项目事宜;帮助学生统一置办出境、出国手续,制定赴境外交流、学习过程的有关事宜,如行程确定、食宿安排等,为学生赴境外学习提供必要保障,学校教务处等教学部门负责同境外高校商议制订定学生在交流期间的学习计划、学分安排甚至学位授予事宜。但当前,某些学校的国际交流机构与教学部门出现职责不明确、越界管理等问题,使项目在进程过程中造成校际间沟通不畅、协调不顺等情况,对对外交流合作造成不利影响。
2.4对外合作思路需拓宽
国内医学院校在选择境外合作高校时,会选择经济发达国家院校,如美国、欧盟等国家,以上国家拥有优越的教育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很多学生前去交流学习、开展社会实践的最佳选择。但国内部分高校仅以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选择合作高校的必需条件,忽略对自身学科建设水平和学校专业发展情况的分析,合作思路过于狭窄[4]。同时,在选择境外国家或地区方面应拓展思路,如学校需提升其口腔保健专业水平,可以选择亚洲口腔医学护理技术先进的日本,一方面与日本高校合作的项目成本低,另一方面适应当地文化不存在问题,同时促进学生学习先进医学知识,获得更多实践锻炼机会。
3.当前学生境外交流激励政策分析
目前内的医学院校以专业学习内容、投入资金、学分互换制度及学院和校内学生组织的涉外优势等方面,制定学生赴境外参与交流学习的激励政策。
3.1专业学科内容
目前,部分院校为进一步加快学科专业的国际化建设,如临床医学类专业,在专业培养计划中,设置“双语教学”,如北京、上海部分高校,让学生学习国外高校使用的权威教材,同时聘请国内访问学者或国外专家教授讲课,既提升学生语言水平,开阔其国际视野和培养利用国际化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提前适应国外学习环境和教师执教思路,为日后学生赴境外交流时进行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3.2学分互换机制
部分院校同境外合作高校或科研机构在专业学分设置上达成一致,在校期间,赴境外交流学习的学生所获专业学分和成绩可以与国内高校进行置换[5]。实施过程中,境外合作单位会严格按照本国对该专业学习的要求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国内院校准许学生在就业简历标明该专业成绩是合法、有效的。学分互换机制可鼓励学生在更高水平的国际教育平台上挖掘个人潜力,创造更好成绩。
3.3设立资金项目
笔者了解,国内高校为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赴境外交流学习项目,联同境外合作院校,设立奖学金[6]。同时,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医学院校为赴境外交流项目的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帮助学生分担参加生活成本,让学生将更多时间投入学习。同时,部分高校专门设立对外交流项目基金,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筹集更多资金用于进一步加强与境外院校联系、合作,进一步为参与境外交流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
3.4学院与学生团体优势
一方面,部分医学院校鼓励学院响应学校教育“走出去”战略,积极同境外院校取得联系,进一步搭建学科专业共同合作研究平台,如学校可以同国外先进医学实验室或科研机构进行合作,联合研究、攻克当前医学难题以造福人类健康,另一方面,学院可自主申请承办专业领域的高端会议或论坛,可涉及医学领域不同门类专业讨论,鼓励学生参与并在国际舞台上积极表现[7]。另外,部分院校已成立从事对外合作交流的学生社团组织,学校鼓励学生通过自主联系境外高校有关学生组织,搭建互动交流平台,进一步丰富学生赴境外交流学习的途径。
4.针对高校学生赴境外交流的激励政策设计建议
如今,国内医学类院校积极探索、改进赴境外开展交流项目运行与管理,拓宽与境外高校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学术合作,为更多的学生提供赴境外学习知识、感受异域文化的机会,不断创新、健全高校人才教育、培养体系[8]。因此,建议从完善顶层设计、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校园师生参与教育国际化意识等方面进行改进。
4.1进一步完善交流合作顶层设计
国内医学院校应进一步强化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意识,认清国际医学教育竞争、发展形势和学校在学科建设存在的短板,同时,将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培养素质高、专业性强的科研人才作为加强高校对外交流目标,继续完善对外交流项目管理体系,健全监管制度以明确责任部门间职责划分,充实开展对外合作交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而使学校国际化进程提质增效。
4.2联合多所高校成立对外交流协会组织
众人拾柴火焰高。建议国内医学院校成立区域性的对外交流项目促进协会,协会成员可包括实力强的“211”、“985”高校,也有区域性的重点高校及实力较弱的院校,这样可以集合、分享优资源,实行“抱团”发展,如共同承办高端学术会议,统一分配赴境外交流学习的学生指标,建立统一的项目管理制度与评估体系,有效促进我国高校教育国际化共同发展。
4.3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建议在增加奖学金类型的基础上,高校应积极同政府教育部门联系,申请对外交流项目专项资金,进一步强化学生参与境外交流项目的资金保障。同时,高校需增加对外合作项目运行的财政预算,可划拨部分基金会资金用于支持对外交流项目的洽谈、运行,促进交流项目顺利开展。
4.4强化高校学生国际化意识
高校通过丰富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如开设英语课程、使用权威理论教材等,不仅锻炼学生理论学习能力,而且激发学生参与对外交流合作热情。建议除筹备国际学术论坛外,还可组织学生与国外访问学者、在校留学生一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校园国家化氛围,同时在实践中强化学生国际化意识,为高校进一步实施对外交流合作项目打下基础。
5.结语
医学院校的学生参与境外高校交流学习是其提升国际影响力和教育竞争力水平的关键。笔者认为在对外交流项目开展过程中,学校需正视激励政策设计不足、项目管理体系不完善和引入项目有局限性等问题,需从学科设置、资金投入、教学活动等方面进行改进。相信,随着国内医学院校不断探索、完善对外交流政策和项目管理制度,会真正实现教育“走出去”的梦想。
参考文献:
[1]陈晓晖.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知识共享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2]进清.跨境高等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
[3]彭辉.高校教师工作国际化的调查分析[D].湖南大学,2012.
[4]陈雪芬.高等学校本科生校际交流研究[D].厦门大学,2009.
[5]康立华.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培养模式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
[6]黄雯.高校学生赴境外交流管理模式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0:110-112.
篇6
1.1云南省基层中医药从业人员学历情况
课题组于2012年对我省西双版纳傣族景波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自治州三个教学点(均为少数民族集聚,经济、教育不发达,国家及贫困县居多的地区)中医、中药专业的367名本专科成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学历层次普遍较低,以大中专学历为主。
1.2云南省中医药成人教育生源情况
云南中医学院作为我省唯一的一所中医药高等等院校,其中医药成人学生的生源可直接反映我省中医药成人教育的生源情况。云南中医学院2012~2014年生源和在校生人数均逐年增长,说明我省的中医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生源基础目前还比较乐观。目前全国成人高等中医药教育的生源大幅度下滑,生源市场严重萎缩,招生工作形势严峻。教育部、原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从2002年10月31日起成人高等教育举办的医学类专业、相关医学类专业及药学类专业的学历教育,只许招收已取得卫生类执业资格的人员,停止招收非从业人员;自学考试不得举办医学类专业学历教育,各类高等学校远程教育未经教育部批准不得举办医学类专业的学历教育;2004年以后,再出台政策规定“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不能作为参加执业医师考试的依据”。由于政策的影响,很多愿意学习中医药知识的非从业人员丧失了接受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的机会。目前全国成人高等中医药教育的生源大幅度下滑,生源市场严重萎缩,招生工作形势严峻。但从调研结果来看,云南中医药成人学生学历层次普遍较低,以中专及大专为主是我省基层中医药人员的学历特点,和省外兄弟院校生源逐渐枯竭相比,云南中医药成人学历教育仍旧是继续教育工作的重点,但教学质量有待提高,这是边缘民族省份的云南中医药成人教育的特点。云南中医药成人学历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教育机构把握机遇,加大改革步伐,积极拓展生源,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抓手,促进云南中医药成人教育的发展。
2影响云南中医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
通过笔者前期调查,目前影响云南中医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如下:
2.1传统面授教学存在问题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2.1.1工学矛盾突出,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参加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学员基本是在职从业人员,学员的年龄段以25~40岁居多,大部分的学员为单位骨干,且处于家庭和事业的双发展阶段,受岗位和家庭条件的多重条件影响和限制。学员面对学习、工作、生活的三重压力,致使工学矛盾较为突出,在办学机构指定的有限时间到校学习比较困难;医学专业的成人学生因为工作单位多在医疗单位,临床工作的特殊性决定医务人员休息时间的不可控,和其他专业相比,学生的出勤率更低,工学矛盾更为突出,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云南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大部分在职学生身处我省边疆地区,学生求学需跋山涉水,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求学极其困难,和内陆及交通发达的沿海城市相比较,这是我省中医药成人教育传统的面授教学更为突出的问题。
2.1.2填鸭式教学模式影响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有一定影响,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教学模式多采用短期集中面授的教学模式,学员必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接受授课教师“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消化和吸收不良;而高强度超负荷的教学,势必影响教师的教学精力,直接后果就是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除此之外,由于面授教学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工学矛盾等各种原因可能到不了课堂学习。诸多因素势必造成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2.2中医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学计划陈旧,专业设置不够合理
教学计划陈旧、专业设置不够合理是目前中医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通病:一是在用的教学计划严重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社会需求脱节,同时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合理,忽略自身发展的特点,盲目模仿普通高校的课程;其次开设专业相对而言,范围过于狭窄,无法体现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的地方特色性和实用性,中医药以及民族医药的一些特殊技能未能很好传承下去;此外,实践课程的安排不够合理,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不足,社会适应能力不足。
3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实用型中医药人才
医药行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有研究表明,一名医护人员的知识如果不更新,在2~5年就将过时。为了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称职地开展工作,医护人员必须保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所以参加某种形式的毕业后再教育即成为必然。成人教育是提高医护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影响医护人员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重要保证,开展医学成人教育不仅是医学科技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每一个从业人员提高自身竞争实力,跟上时展步伐的需要。学历教育既是培养基层实用型中医药人才的手段,也是中医药成人教育生存的基础。就目前云南中医药成人学历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生源基础较好,但教学质量有待提高,云南中医药成人教育的发展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中医药成人学历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市场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为前提,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临床实用性为目标,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为社会输送实用型的地方中医药人才。
3.1深化教学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人才培养过程的纲领性文件,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与成人教育学生的特点,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实践与探索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本要求,也是强化成人教育职业性和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目前执行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是借鉴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或是复制压缩,教学计划与成人教学规律脱节,难以适应市场对实用型中医药人才的需求,因而制订符合成人自身的成人中医药类人才培养方案尤为重要。
3.1.1关于培养目标的制订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既有相联系的一面,又有自身规律。其特点为具有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和学习时间上的差异性等。在修订时,要从在职中医药学生的实际出发,在保证教育培养质量的前提下,积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体现成人学生学习的特色性、合理性、实用型和可操作性。
3.1.2关于课程的设置
医学类成人教育都是在已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接受再提高的教育,因此在明确培养目标后,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进行优化和整合。结合成人高等教育特点,课程设置需做到“基础够用、强化应用、加强通识教育、讲授与自学相结合、满足多元化学习需求”,同时注重能力培养,把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实用性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指课程的实用,另一方面指教学内容的实用。即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要实用,理论以够用和实用为度,重点讲授理论在实践上的应用;同时专业课程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需要,与学员执业资格考试、职称考试及职业需求相结合,开设可拓展和提升学习者现有的职业知识与技能的课程。
3.1.3积极开展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工作是高等院校的基本建设工作,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巩固教学改革成果、提高教学质量、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教材建设工作要注意一是选用质量上乘、科学适用的优质教材,同时从我省成人中医药成人学生实际出发,组织教材的编写工作。二是根据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教学大纲,同时有针对性地编写适合学生自学的辅导材料,对每门课程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包括目的、目标、步骤和时间安排,并列出教学参考书。
3.1.4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中医药是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把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重分配合理,加强学生临床实践课程的比重,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锻炼,突出培养的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保证学生掌握的中医药基础与临床知识,能够满足市场对中医药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
3.2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
临床技能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的重点之一,实验动物教学就成为在临床实习接触外科实际操作之前,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的一个关键是实践教学环节。相对全日制教育,中医药成人学生在医疗单位工作经验锻炼了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成人学生的教学更需要突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我省中医药成人教育实践教学的建设,要根据我省边远民族地区与农村基层对中医药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对临床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对实践教学和学生临床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可通过以下实施:
3.2.1针对学员需求开展相应实践教学
集中学员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和问题,有针对地安排相应专家进行解惑答疑或对口实践培训,让实践教学“有的放矢”,做到学员真正受益,学可即用。
3.2.2实行规范化的实习岗前培训
虽然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中医药知识,但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是理论水平转换为实践能力的必经桥梁,因而实践教学中开展实行规范化的实习岗前培训是必须的。岗前培训内容大致包括医疗文件的规范化书写、无菌操作、体格检查、常见的医疗器械使用、常见的护理操作以及各科室常见的临床技能等。开展规范化的实习岗前培训,可以使学生迅速地适应临床工作。
3.2.3实施实习量化考核
考核是促进学习提高的有效动力,是评价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标尺,可将实习量化考核内容分为三部分内容:一般要求、病种要求和技能要求。其中实习病种和临床技能考核是实习量化考核的重点,考核过程可借鉴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形式进行;或者通过开展实践技能答辩来检验学生对实习病种、临床技能实际掌握程度,同时考察学生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能力的融合情况,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更好地加强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
3.3深化教学改革,积极申办特色专业
随着普通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成人教育相对处在劣势,积极申报新专业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出路之一。新专业的申报必须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结合中医药成人教育特点,调整现有的专业结构,逐渐形成具有地方中医药特色成人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需要把握特色性、针对性、提高性、实用性等特点。一是开设与地区区域特色结合的专业。就云南地方而言,可开设藏医学、傣医学、彝医学等有地方特色、有地方市场需求的专业,在促进地方民族医药发展、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二是开设与医药类中等卫生学校、专科学校、职业学院能 够衔接的专业,为学生的继续教育搭建学习平台。三是开设有社会需求的专业,如康复治疗、医学美容等培养技师的专业。
3.4改革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成人学习过程中,要从成人学习特点出发,遵循成人学习的规律,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网络教学不再使用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取而代之的是虚拟的教学中心,借助于网络,相应的教学资源对外开放,成人学生不用亲自来校学习,可选择适当的时间以自己喜欢的进度学习,改革教学模式,即传统面授教学结合网络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的教学模式的开展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3.4.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成人学生的学习,要遵循成人学习的规律,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原有专业特色和优势,保证基本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同时,优化课程体系内容,减少课内学时,扩大学生自主学习学时,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引进现代教学手段比如网络教学的方式来补充面授学习的不足。
3.4.2网络教学的有效性、合理性
开展网络教学,网络教学学习资源和教学平台的建设需要反复调研、论证,要保证网络学习资源的合理性、有效性。同时,需要对学生学习过程建立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对网络教学实施建立健全的质量评估体系,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要避免学生网络学习惰性的产生。
3.4.3开发、建设网络精品课程
按照“成人、在职、业余、自学”学习方式的要求,结合中医药成人学生社会阅历丰富、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特点,进行成教精品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精品课程最终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开放,精品课程建设需包含自学指导、学生自学网上答疑辅导、主讲教师指导等项目,精品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将带动我省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
4小结
篇7
论文摘要:社会需要什么标准的护理人才,以及如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护理人才一直是困绕护理教育工作者的首要问题。尤其是对民族地区院校而言,优化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将在分析我区护理本科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主要围绕目前护理本科教育是否适应社会需求,应培养什么标准的护理本科人才等问题进行探讨。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使医学教育模式及卫生服务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护理工作日益成为医学教育界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课题。无论是护理学的内涵和外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从而对医学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民族地区护理本科人才的教育事业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地区高等护理人才的现状,明确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的方法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努力探索民族地区护理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积极创造适合于民族地区的特色的本科护理模式已经成为医学类高等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1民族地区高等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
民族地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决定着该地区医学类高等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在新的形势下,民族地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必须认真审视和思考护理本科教育的基本现状,结合国内外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模式和新经验,提出适合于本地区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模式,在正确认识现状,注重机制完善,明确培养方法与内容,加强模式构建等方面尽快适应多元化的护理本科专业人才模式轨道。
1.1学制设置过长
五年制护理本科,因学制过长,重复课程较多,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医学本科课程的设置模式,特别是医学基础课程的设置,没有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特别是民族地区护理工作的特点。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和要求,目前我国很多重点院校护理本科已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而目前国内有些院校仍实行五年学制。
1.2教学方法有待调整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完成教与学任务而采取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教师总是以传统的讲授为主,且教学方法单一,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灌输大量信息,缺乏引导学生根据地区特点和民族习俗进行研究和讨论,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因此重视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强调临床教学与课堂教学交替进行,把握地域和民族特点,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以学生为中心”研讨式学习方法,突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民族地区护理本科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1.3课程体系有待改善
近年来,针对我国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许多院校在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护理教育的基础上,在教学模式、课程结构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国内外护理专业体系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生物医学模式、生命周期模式、人体功能和基本需求模式、健康模式等。生物医学模式忽视了人的整体性,生命周期模式、人体功能和基本需求模式、健康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是后三种模式在师资培养和教材的编写上要求高、难度大。另外,由于我国高等护理长期停办,改革开放以后虽然予以恢复,但是护理教育本科专业在教育形式上仍然沿用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教育模式,医学基础课程设置多而全,可以说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压缩和翻版,没有突出护理专业特色,更谈不上结合地区和民族特点。
1.4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护理师资队伍中受过正规高等教育和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相对较少,多数教师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学训练。在这样的背景下,临床课程教学往往以临床医生为主,讲授的内容总是以疾病的治疗为重点,忽视了人的整体护理,特别是忽视了民俗民风和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而在护理的内容上往往是一带而过,以致教学内容与护理结合不紧密。
1.5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存在问题
民族的特点和风俗文化、生活习惯等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护理本科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培养目标与社会卫生保健系统需求不相适应[1],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二是以传统医学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与护理专业需求不相符合,课程设置基本没有摆脱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基础课程占总课时的比重较大,而人文、社会等学科内容明显不足,有关老年护理、社区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缺乏;三是护理专业课的教学特色不明显,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压缩,以医学诊断为主线,以疾病的诊断治疗为重点,护理内容少,教材建设滞后;四是教学组织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主要为“灌入式”,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我国的护理本科教育尚未形成体现地方特色、结合区域民族特点的教育体系。
2护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方法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的全面协调发展,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教育能否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素质,过硬的基本技能,能否开发其再学习、再发展的潜能就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各国在对高等教育的理念、目标、模式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教学模式。所以突出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综合教育;重视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的结合,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宽专业渠道,在护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探索和改进是十分必要的2.1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和方向,也是制定教学计划,确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组织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通过对社会需求和新形势下护理本科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构成的解析,将护理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新进行确立,培养具有扎实的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能在护理领域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研究和预防保健的高级护理专门人才。同时要求学生力争做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做人、做事、做学问共同提高。
2.2突出民族特色和专业特点
根据护理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结合整体护理观及现代医学模式所具有的生物、心理、社会特点,加强伦理学、心理学、人际沟通、社会学、美学等人文科学与护理学专业课程的交叉力度,开设有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选修课,如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民俗学、回族文化专题等,体现护理的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专业和民族特点,使学生能够从生理、心理、社会、民俗等各个方面整体地认识人的健康,理解人对健康问题的反应,帮助人满足健康需求。
2.3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
课程就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调整是护理教学改革的核心。为反映现代教育思想和改革趋势,充分体现民族地区的护理特点,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遵循医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医学模式转变,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强化目标培养,重视素质教育,对课程结构进行整体优化和合理的调整。
2.4改革学科结构,适应学科发展需要
根据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改革学科结构,删减原有课程中不适合的内容,加强教学内容的渗透和融通,发挥课程群体整体效益的同时,要适应学科发展的需求,加大专业课比例。根据学科发展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增设社区护理、康复护理、急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护理研究、护理教育学等必修课程,护理专业课程占总课程的比重要明显增加,形成以预防保健与临床护理相结合、并充分体现民族和地域特点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
3改革教学方法,全面注重能力培养
根据护理学发展趋势和新世纪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编写配套教材,打破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以诊断治疗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建立“以人为本,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新型教学模式,强调人的整体性;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强调病情观察和判断、紧急情况处理、危重症监护、健康指导和教育的重要性。护理的重点在于解决人的健康问题,将护理技术操作与满足人的需要结合起来,使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得以统一,从而充分体现现代护理观念,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1改进专业课教学方法,注重能力培养
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在提倡教师精讲教学内容、合理规定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应借助不同的临床病例,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小组讨论,为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提供有力依据。通过让学生参与积极的思维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比较、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的综合能力,为在实际工作中独立处理临床问题打下良好基础。此外,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采用小组讨论、学生演讲、角色扮演、患者访谈等形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3.2建立模拟训练方法,强化技能训练
积极改善教学实验条件,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和实物教学,建立多媒体教室、基础护理技能训练室、专科护理技能训练室、重症监护室等护理技能实验室。配备多媒体教学实验系统,现代化护理训练模型、设备和器械,实现教学手段的形象化、智能化、多样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在较为真实的环境和氛围中通过规范化的训练,熟练操作技能,增强动手能力。
3.3加强实践教学,完善评价体系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在临床实践中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因此,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是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临床带教老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具体带教计划,指导学生按照护理的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步骤,对分管的病人进行全面的护理。指导学生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收集病人的主客观资料;正确区分护理诊断的依据和相关因素;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掌握正规的护理操作,提高专科护理技能;总结护理过程中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3.4改革临床实习教学检查形式
为了保证临床实习质量,改革传统的“师生座谈会”的实习教学检查方式,采取教学查房、技能演示汇报与师生座谈相结合的形式,全面检查实习中教与学的质量。教学查房、技能汇报采取以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方法,选取学生在实习中护理的典型病例,使学生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进行问诊、体检,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完成护理操作,实施健康教育。教学检查中,提倡师生互动,讨论交流,理论联系实际,有效促进各教学医院在实习带教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临床思维的训练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3.5优化教学内容
由于内、外、妇、儿等学科之间重复内容较多,为了避免学科之间不必要的重复和遗漏,节约时间,可在各学科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以护理专业为单位的集体备课。不同课程共同涉及的内容,应相对集中讲授。如:气胸病人的护理在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中均有讲授,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病情观察重点一样,胸腔引流管的护理要求也一致,可以安排由内科护理学老师重点讲授。
篇8
功能性食品是辽宁医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限选课及食品营养与安全方向考查课。功能性食品是一门预防医学和食品科学交叉的学科,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介绍功能因子、各种功能性食品开发及评价和检测、功能性食品加工技术等,其中各种功能性食品开发包括降血压、降血脂、改善糖尿病、美容、抗肿瘤、增强免疫、改善骨质疏松等内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达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营养与安全的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思路,尽可能的增加信息量,提高《功能性食品》的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对《功能性食品》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引入PBL教学法。
1研究对象与实施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辽宁医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55班40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作为实验组,试点PBL教学改革,平行2010级51班38名同学采用传统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照组。
1.2 PBL教材的选用和教学大纲制定
实验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刘景圣主编的《功能性食品》(中国农业出版社)教材为主要教学,结合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分别制定适合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功能性食品》教学大纲。
1.3 PBL学时设置
功能性食品理论授课时间为36学时,实验组选取第二章功能因子、第三章各类功能性食品开发共10个学时采用PBL教学模式,其他26 学时进行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对照组全部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
1.4 PBL教学法的实施
1.4.1课前准备
将40名同学分成8个小组,每组推举1名组长,负责协调组内分工。课前做好宣传和动员,让同学们了解PBL的概念和实施过程,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结合教学大纲设计问题,如“膳食纤维为什么具有降低血脂、预防结肠癌作用”“为什么脑白金促进睡眠作用”“婴儿奶粉中为什么加DHA、牛磺酸呢”“为什么说胖子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呢”提前1周分配到各个小组,由组长分工,课下通过教材、文献和互联网等媒介分头查找资料,获取相关知识,然后相互交流,讨论如何运用所获知识回答问题,促使问题得到解决,对于在讨论中的错误和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由指导教师负责纠正或答疑。最后并将研究成果制作成课件,撰写成讲稿。将制作的课件和讲稿在课前2天提交给教师批阅。
1.4.2课堂实施
教师组织教学,抽选小组代表发言,对知识的讲述时间为15分钟左右,讲述完毕针对该小组的讲述,大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讨论其间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开阔思路,使学生加深对知识难点、重点理解。
1.4.3课后评价
为真实地评价PBL的教学效果,笔者采用成绩测试及问卷调查两种方法进行评估。(1)成绩测试:实验组和对照组期末考试成绩评价。(2)问卷调查: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综合能力和观念的评价,了解学生对PBL教学模式在培养自身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以及对教学模式的认识,看法和希望。
2结果
2.1考试成绩分析
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基础理论题和主观分析题考试成绩见表1。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考试成绩相比较,差异不明显,提示P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影响是一样的。在主观分析题考试中,试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PBL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方面优于LBL教学法。
2.2 PBL教学效果评价
由表2可见,学生对教学方法认可上看:62.6%愿意接受PBL教学法,12.5%反对在本课程实行PBL教学改革试点,而对于是否有必要在本专业进行全面PBL教学改革60.5%的学生选择不确定。
结果显示大多数实验组的学生都认为自身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甚至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传统教育,主动学习有些不适应,认为面对老师布置的任务有些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认为查找资料的过程占用课余时间太多。
PBL教学法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尝试,在《功能性食品》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在PBL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学生从传统教学模式向PBL 教学模式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在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PBL 教学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指导教师角色转换不彻底、师资力量不足;学生人数多、查阅资料受限、配套设施不完备等,尚需我们进一步努力来完善。
参考文献:
[1]郭红辉,何丽君,钟瑞敏,等.PBL教学方法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轻工业,2011,(03):122-123.
[2]郑东明,宗实,尹萌,等.关于建立中国特色PBL教学模式的思考和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07):41-42.
[3]黄杨,尹文,郝璐,等.PBL教学法在急诊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10,(08):756-758.
篇9
目前医药市场营销面临的竞争来自于多方面的信息交流,一是经济方面的影响,全球化的发展使得跨国公司日益蚕食我国的医药市场领域,二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医药市场中的中、西医药产品、医疗器械的种类层出不穷,三是天然药物的热潮。这些对医药市场营销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医药营销人员不能只是具有医药市场和营销的理论知识,更要有把握宏观趋势的能力。
2医药市场营销课程体系的介绍
医药营销是在对营销行业细分基础之上,依托市场营销专业设立的专业培养方向。市场营销专业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群中的核心专业之一,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学历要求在专科以上,不过目前少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也有此课程;学生具有较高的伦理道德基础、以摒弃目前存在的医药市场中用贿赂的方式换取良好的业绩的现象。学生还应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创新以及积极进取精神。掌握有关于医学知识和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并且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办公软件,实践能力和营销业务的技能较强,在学生毕业之后能够顺利就业,或者能够进入较好的公司从基层做起,努力工作后能够担任中高层管理者的职位。
3医药市场营销课程体系构建存在的缺陷
3.1实践教学不足
市场营销专业属于应用性很强的一门专业,理论性偏弱,但是在学校的专业课设计中往往存在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轨,现在一般学校都与外校的企业建立了联系,但是学生大多是在实践周对企业走马观花地参观一遍,并不能真正地融入企业的文化以及体会企业营销策略的运用。
3.2课程涉及面广,实质内容偏少
在课程设计上,现在的大学一般都会开设两个方向的课程。一是市场营销方向的课程例如《管理学》《经济学》《经济法》《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等,二是医药方向的课程例如:《疾病概论》《药理学》课程的涉及面是较广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授两个专业的老师是分开的,因而教授的理论知识的交叉点就会减少,这在实际工作中是很不利的。因为不能把两个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并且一般大学的课程理论都是浅层次的,如果学生不通过自己多读书并且做深刻的理解的话实际工作中会发现与理论有很大的偏差。“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在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都存在很大的缺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医药市场营销的人才”。
3.3培养模式存在缺陷
学校的课程所培养出来的知识合格的学生,而不是优秀的医药市场营销的人才,这种状况的出现与现在的培养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学校的培养注重的是招生人数的多少,学生是否能够顺利毕业,但是对学生的就业关注较少,这是目前大学所存在的通病,因此在课程的设计上重理论的教学,轻实践的运用,不能建立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其次大学的课程设计不能满足“因材施教”,随着互联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学生例如90后、00后的学生对自我的认知更加明确,他们需要的是对自己进入社会有用的知识体系,过于呆板的教育模式知识打压他们学习进取的积极性。
4对医药市场营销课程体系构建的建议
4.1丰富课程体系,重视实际内容的教学
对于医药市场营销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共类的课程(一般学校都会重视这类课程)、学科基础类课程(包括医学类课程和市场营销的课程)、实践类的教学(包括软件的应用spss的操作、高级Excel、办公软件等)其中对于学科类课程应该重视两门专业的交叉部分,要融会贯通。正如彼得•杜拉克对知识的创新的独特见解“知识的创新几乎很少是基于一个因素而是多种不同知识的聚合”。
4.2丰富选修课的种类
除了以上的课程体系,学校的进行课程设计的同时要结合医药市场营销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开展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他们专业的一些选修课,还要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选修课程增加一些实践培训的课程、一些互动活动、增加一些趣味性游戏、投资理论等提高学生的对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实践与教学相结合
学校应该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不应该只是学生在实习周的时候对企业走马观花的参观,应该建立学校和企业合作的课程,聘请一些企业的营销人员为学生讲授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合作的企业能够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些岗位,让学生整体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区别于不同;并且让企业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采取以上方法既有利于学生在工作中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关注学生的就业,最终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在社会中工作都是“以能力作为本位,然后强化他们的技能的训练”。
4.4改善教学方式、增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学校要积极招贤纳士,通过培养与引进两种方式相结合,建立双师队伍结构。双师队伍指的是校内的教职人员与企业的市场营销工程师。通过采取校内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职理论,进而建成由专人骨干老师和企业工程师技术人员组成教学水平高,为专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保证。
5结论
篇10
[关键词] 计量检测特色;工科院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c)-090-03
药学是结合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学、医学、经济学、法学、毒理学、数学、信息学、管理学等基础学科而形成的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在药品和药妆品(含药物成分的化妆品)的生产、销售、检测、质量控制、管理过程中,药学与社会公共安全、大众生命安全、能源匮乏、环境污染、国家标准等都是密切相关的。2003年我国化妆品产值达520亿元,处于亚洲第二(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八。2005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达4 422.7亿元人民币,医药市场规模居全球第7位。据统计,我国化妆品产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5%,据预测2008年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总额将达800亿元人民币。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纪正昆司长和食品生产监管司王红副司长来我校指导时说,“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药品和药妆品市场兴旺,进出口额较大,药品和药妆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也不断增加,特别是目前我国药妆品的质量控制标准对功效性及适应性评价方面还是空白,检测机构的能力也不尽完善。因此,有关药妆品的系统的毒性、功效、成分检测实验数据的技术支持力度相对欠缺,使得中国也受到来自药品和药妆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世界各国都将生物与医药作为优先发展战略,进行着激烈的科技与市场竞争。”众所周知,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核心都在于质量水平的高低。要在这场质量竞争中取胜,关键在于从事质量工作人才的素质,其核心是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强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因此培养方案的确定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由于药学专业涉及的领域很广,任何一个高校都不可能培养面面俱到,行行精通的药学专业人才。因此,如何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上突出自身学科优势,办出品牌、办出特色,是高等学校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1]。目前一些综合性大学及部分教育部直属医药院校,如北京大学药学院、复旦大学药学院、四川大学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逐步确立以研究型和药师型模式来培养药学人才。为更好地发挥我校优势,我们开展了具体研究。
我校药学专业是依托中国计量学院,其是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具有计量、检测、质量、标准等方面的鲜明办学特色,如1个“仪器科学与技术”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省重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为依托,而且以生命学院的5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出入境动植物检验检疫研究室”、“生物产制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基因工程检测实验室”、“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药品和药妆品安全评估实验室”和2个省属高校 “药品质量综合检测实验室”和“植物化学综合实验室”等为平台建立的。我们按照为社会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适应宽的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的指导思想,凭借我校检测、质量、计量、标准等优势,构建具有检验检疫特色的药品和药妆品检验和安全评估的药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并展开调研、学习、探讨和实践等。
1 构建有检测特色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
1.1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及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培养能适应国家尤其是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高级专门人才[1]。结合我校在计量、检测、质量、标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以及浙江省是我国医药生产和经济大省的特点,制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素质,掌握药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的初步训练,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标准制定和研究开发过程中,从事药品和药妆品的分析、检验、质量控制、管理、医药营销、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研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药学专业人才。
1.2 适应社会医药事业和市场需求,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医药是浙江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浙江省重点扶持的产业,形成了以康恩贝制药集团、青春宝药业集团、民生药业集团、海正药业集团、新昌制药集团等为核心的制药企业群体,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由于浙江省培养的药学人才严重不足,导致众多药厂每年到外省招聘药学专业人才。截止到2004年9月中旬,按发达国家从业人员要求,我国执业药师的缺口至少有100万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明确提出了必须配备执业药师的七个方面,它们是:新开办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具有销售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资格的零售药店;跨地域连锁经营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负责人;通过GSP认证的大中型药品零售企业和药品批发企业;通过GMP认证的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药房和制剂室必须配备执业药师,这一切为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浙江省不仅有知名、上市的医药制造企业,而且100多家化妆品制造小企业,由于看到药妆品的无限商机,现在国内药企涉足日化企业加快了步伐,再加上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比其他省份高,对进口的药品和药妆品需求大,但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能力不强,药品和药妆品的安全不容乐观,非常需要懂专业、懂法规、懂检测的技术人才。
我校药学系的教师们2005年到中国药科大学、浙江大学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等调研,了解这几所大学的专业发展定位、课程体系的设置等情况;2006年到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学习和走访,聆听了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计量司、产品监督司和质量司的司长们、国家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院士和领导们作的报告,深入了解国家在检验、计量、标准的发展趋势和迫切需求大批检验检测、标准、计量方面人才。我们以培养强动手能力、熟悉药品检测、标准和安全评估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办学特色,从而达到更能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求。
1.3 仪器科学、检测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重点学科对有检测特色的药学专业的支撑
中国计量学院的药学专业是以1个“仪器科学与技术”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省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依托,以生命科学学院的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药品和药妆品安全评估实验室”和2个省财政专项“药品质量综合检测实验室”和“植物化学综合实验室”为平台,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为目标的。在专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上,经过教师们的调研、学习、汇总、讨论和专家多次论证,将我校药学专业与生命学科、计量检测技术学科有机结合,将药学专业的定位由2005年重点培养生物制药人才转变为现今定位于培养检验检疫和标准化的宽口径、重基础、强能力、求创新的药学专业人才,作为构建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2]。
2 建立具有检测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化学、药学、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检疫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注重化学合成技术、检测技术(生物检测、化学检测、微生物检测、仪器检测等)和计算机在药学中应用和基本训练,要求学生在药物和药妆品的检测和标准化方面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充实和壮大我国在药品检验检疫领域高级人才队伍,符合药学专业办学基本要求教育,同时又强调加强现代复合型的检验学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毕业后即能以其专长为药品检验和药妆品检验做贡献。
根据教育部有关药学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2],结合我校是我国质量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在制订药学人才培养方案时,采取如下做法:
2.1 结合药学专业特色和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科优势,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我校药学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分为四大模块,即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教育课、集中性实践环节。课程共175个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共60个学分,共1 155学时;学科基础课中的必修课共34个学分,共678学时,学科基础课的选修课必须修12个学分;专业教育课中的必修课9个学分,180个学时,专业教育选修课必须修12学分;全校选修课中含人文社科类模块、经济管理类模块、学校特色类模块、综合能力类模块等共计10个学分;集中性实践环节必修课共计30个学分, 和课外科技课8个学分。以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教育课、集中性实践环节四个主要层次构建药学专业课程体系。
2.2 在化学课程的主干课程基础上,体现药品、药妆品的计量检验特色
化学一直是药学类各专业的主干学科,也应是药学专业的主干学科之一。包括基础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专业化学(生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3]。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础化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过程中体现灵活性。同时注意删除陈旧的教学内容,注重新知识、新理论的引入。在专业教育的选修课设置方面,我们采纳了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为国家培养含药物成分的工业品检测人才的建议和希望,增加了化妆品化学、中药化妆品学等课程,并开设“药品检验技术发展”、“药妆品检测技术进展”、“新药研究与开发”等学术讲座。
2.3 将生物学的主干作用应用到医药检测领域
生物学也是药学的主干学科之一,特别是生物学的检测技术在医药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也是当今检测的一个发展方向[4]。因此,设立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制药技术等学科基础必修课。
2.4 在多学科交叉的大药学教育基础上,抓住特色,适应时代需求
目前药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纯化学模式发展到理、工、医、药的多学科交叉结合,使专业知识结构趋向合理,具有“口径宽、基础厚、能力强”特点[2]。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不仅设立一般药学专业都有的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药物分析等专业课程,还设置生物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医学概论、人体解剖学、化妆品化学、中药化妆品学等课程, 使学生学到的内容能相互渗透、融合,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3 立足计量检测特色,构建结合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
药学还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需要特别注重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打好实验基本功,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1 开展药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进行学生结合药学和生物学、仪器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由于我校是全国质量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 药学学生就业的方向主要是在国家、省市和企业的药品检验部门。因此,在实验类型上,我们设置了药学专业相关课程的实验,课外科技活动、毕业设计和开放性实验等多种形式,来开展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化学实验方面,我们以校化学实验中心和1个省财政专项“植物化学综合实验室”为平台,开展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化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在检测方面,我们以1个省级“生物测试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开展仪器分析、药物分析、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生物药物分析、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物安全与毒物分析、生物制药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在药品的检测和安全评估方面, 我们以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药品和药妆品安全评估实验室”和1个省财政专项“药品质量综合检测实验室”为实践平台,开设药品检验综合实验、药学专业实习、药理学、临床药理学、药物毒理学、药物毒理学课程设计等的实验教学。
3.2 提供校内科研平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我们实施 “小研究生培养制度”,让二、三、四年级的本科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从培养低年级学生入手一直到大学毕业,不仅锻炼学生的能力, 也为教师的研究生生源奠定了基础。从2005年至今,培养的药学专业学生,入选了浙江省“新苗计划”和参加了“浙江省大学生创造杯大赛”等,以学生为第一、二作者分别发表了2篇SCI收录论文和多篇其他学术期刊论文。在开放性实验教学方面,开展了菠菜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化妆品中的性激素、莱克多巴胺试剂盒的研制、食品中的药物残留检测等,拓展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查新能力,使学生了解了基础实验和前沿科学的关联性和必要性,引发了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关心社会的意识。
3.3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培养目标实现
2007年暑假期间,药学班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开展一系列暑期活动,分别进入科研实验室开展科研、进行大学生就业趋势-社会调查和到浙江省血液中心调研等,并提交了报告,使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也得到了实习单位的好评。目前药学系已签订的实践教学基地有9个,将逐年增加并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满足学生专业认识、生产实践、毕业论文等需要。由于中国计量学院药学专业的第一届学生要2009年才能毕业,暂时还未开展毕业设计,培养的人才对社会需求适应性的好坏还未知,课程体系整合的好坏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不断进行探讨,使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突出针对性,更好体现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韩新才,潘志权,丁一刚,等.构建化工特色的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5,3(85):26-29.
[2]马凤余,彭代银,王键,等.21世纪初地方药学院校人才培养探讨[J].药学教育.2003,19(1):4-6.
[3]丁长江,李绪文,余振宝, 等.整合医学类专业化学课程体系和内容的系统研究与设计[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