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育教学内容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体育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职校 体育教学 改革 体育需求
1.研究目的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学校体育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上都取得了很大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不同的体育需求,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活跃了学校的体育氛围。然而,当前职校体育教学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职校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还未养成,“健康第一”的理念还未形成,学生的体育需求尚未得到满足,体育教学内容不能充分体现职业学校对体育教学法的要求。
2.现代职校学生的特点
2.1职校生身心发展日趋成熟,是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独立个体。
职校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发育上都日趋成熟,逐步确立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身心全面发展的完整个体。他们作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社会规范、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具有较高智力发展水平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主动性。他们有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会对各种现象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和选择。这不仅表现在他们对环境的适应和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上,还表现为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塑造和锻炼自己。
2.2职校学生是规范化教育中以学习专业知识为己任的能动个体。
职校有学制、校纪和校规,有系统的课程安排,按照明确的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学实践。这种规范化学习使师生之间存在着制度化关系,也使学生的学习形成了一系列固定化的行为模式和个性特点。学生要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就必须经过学校循序渐进的教学和自己的不懈努力。
3.现代职校学生的体育需求
3.1对体育知识内容的需求。
从调查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有55.7%的学生认为对体育知识的需求首先是实用性;其次是广泛性,占32.1%;认为是层次性的和抵触性的分别只占9.9%和2.3%。这说明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现代职校学生的体育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们不但要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用这些体育知识武装头脑,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3.2对健身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需求。
从调查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有80.7%的学生想培养体育特长,79.9%的学生有终身体育锻炼的愿望。职校学生在这种社会环境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影响下开始认识到:健身不仅是自己保持身体健康的需要,还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随着“健康第一”教育指导思想的贯彻,课余时间的增多,以及健康教育的加强,职校学生的健身意识也大大加强。职校学生在继续追求体育锻炼的健康效益的同时,也在开始重视培养自己的体育兴趣和特长,学习和掌握健身、健美运动技术的知识和方法,以适应将来工作、学习、生活和终身体育的需要。
3.3对体育健美内容的需求。
从调查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职校生除了对体育球类感兴趣以外,有68.1%和60.6%的学生对形体健美、韵律舞蹈也有强烈的需求意识。说明职校生的体育需求更广泛,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内容难以满足职校生的需求。但职校健美教学开展的情况与职校生的健美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以往的体育以传授体育“三基”为中心,旨在增强学生体质,较少涉及有关健美的知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了很大的发展,学校体育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更新,健美锻炼在职校校园里已成为一种时尚。健美操、韵律操、形体训练等各种肌体练习,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随着职校生体育意识的加强,健美这种体育锻炼将会成为现代职校生追求的重要体育目标。
4.结论与对策
4.1结论。
4.1.1职校生的体育需求发生了变化,职校体育教学应加强健美体育与娱乐体育的内容,这些将与体育知识一起,成为职校体育实践内容的三大支柱。同时,职校体育还应加强健身方法的传授,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4.1.2职校体育教学内容要全面和多样,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全民性和实用性,吸引职校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满足个体与群众的发展需要。
4.1.3职校体育应建立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建立包括以人为本、淡化竞技、注重健身、增强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培养锻炼习惯等内容的新的教学体系,旨在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体育及体育锻炼的本质,自觉投身于全民健身的行列。
4.1.4职校体育教育应该有一定的知识容量和文化底蕴,有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包括体育社会人文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美学、健康教育学等。
4.2对策。
4.2.1加强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调整
职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指根据职校体育教学目标和职校学生特点,从体育内容和其相关素材中,选取适用的教材转化成教学成果,实现体育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4.2.2体育教学内容应具有多样性与可接受性
为了实现新的职校体育教学目标,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职校学生,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既要注重体育技术和技能,又要兼顾体育人文学、体育方法、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学等。从广度上,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水平、教学条件和社会与学生的需要,编制偏重于非竞技的运动项目、注重健身、培养体育意识等方面的知识;从深度上,教学内容要具有极强的可接受性,既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
4.2.3体育教学内容要具有地方特色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规定:“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纲要》制定适合本地区职校使用的指导性教学大纲。”各地区、各学校可以根据《纲要》规定的原则要求,结合职业学校的职业特点与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选择和确定学校体育的内容,从而反映不同地区与学校的不同特色。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毛振明.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趋势与新体育运动项目[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篇2
姚莹莹(1991),女,汉,河南省,研究生在读,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
霍美霖(1987),女,汉,广西省,研究生在读,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学。
摘要:本文对安徽省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查,在众多的院校中抽取了三所学校进行研究比对。问卷调查,了解各个院校的体育公共课的开展情况,通过数据统计法,对比各学校的不同,并分析原因,得出结论,从而提出有利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安徽省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
引言:
近年来,体育教学在不少高校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经过调研发现,各个高校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现状和学习兴趣,在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的开设上实行多样化,使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自由。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学校不仅要符合科学理念,而且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更要体现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对安徽省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研。
1.调查结果
1.1教学项目及类型调查与分析
根据表1可以看出所选择的三所院校开设的公共体育课各不相同,且各有特点,或因地域、级别及资金差异导致教学内容各不相同。从表中可以看出所开设的课程虽有所不同,但大体类型相似。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三所院校都有开设,这是基本的球类运动,因此开设起来相对来说会很容易。球类中合肥学院有网球,其他两个院校没有,产生的原因有可能是各个学校的资金和体育设施的差异,场地较少或没有。
在表中可以看出阜阳师范学院所开设的公共体育课程相对于其他两所学校而言要丰富,比如:体育舞蹈、轮滑、跆拳道等,开设的课程类型多样,可满足更多学生的兴趣爱好。因为合肥学院并没有特别专业的体育教育工作者,滁州学院虽有较为专业的体育教育工作者,但却因地域、资金差异,导致体育设施并不完备,很多课程开设不起来,阜阳师范学院不仅拥有专业的体育教育工作者,而且还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体育表演舞蹈专业,再加上体育设施还较为齐全,因此可以开设很多具有特色的体育课程。
根据访问和调查,虽然各个院校都知道要开设这一课程,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只能成为空谈,毕竟此类学生较少,条件或资金的不容许,虽有心而无力。即使开设了此课的学校,其真正实施情况不得而知。
1.2学生情况与分析
根据表3及其副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很喜欢参见体育锻炼的。但是还有学生存在着懒惰心理,只是单单的从体育课中获得锻炼。可见,学生的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还是非常淡薄的。学校应加强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尊重学生的好爱、特长,并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
每个学校一般都会有体育弱势群体,但是看表中的数据可知,体育保健课基本上是形同虚设,或许是因为学校根本不够重视,更或许是学校的基本条件限制开展。体育弱势群体需要一个锻炼自我的机会。
1.3学生选课情况与分析
根据对三所学校学生公共体育课选课调查。以阜阳师范学院为例,阜阳师范学院因为本身就有体育教育专业,相对于另外两所院校有较好的教学和师资条件,但依旧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课程类型不够丰富,开设的科目较少,开设课程学生兴趣度不高,还有男女比例不同,选课人数过少无法开展等。为了学分,学生只能选择不喜欢的课程,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合肥学院的优势在于自己的地域、环境及资金优势,在体育设施上会比较齐全,但教师队伍不够专业,也难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滁州学院相对于这两所学校并没有什么优势,有更多的不足等待改革和提高。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2.1.1学生的体育意识比较淡薄
面对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和更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变得更少,加之体育运动的观念还很淡薄,难得的假期就只会想好好休息,现在的社会都是生病了就吃药,以保健药物来维持健康的状态,家庭教育中没有对于体育意识的培养,社会、家庭导致学生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体育意识自然就比较淡薄。
2.1.2各学校之间的差异明显
各院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体育设施和教师水平的差异尤其大,一些院校比较侧重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一些侧重于学生的全面的发展。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院校之间的差异明显。体育教师质量和数量的差异,都导致不同院校的体育教育水平产生明显的差异。
2.2建议
2.2.1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育课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体育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对体育产生兴趣,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及每种体育运动的优点,得到身心发展。
2.2.2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
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体育课不仅仅是球类和跑步那么简单。传统的体育项目已经无法激发学生党的兴趣,要开发新的项目。只要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建立在身体锻炼基础上的运动都可以列为教学内容。
2.2.3进行课程目标的改革
进行课程目标的改革,公共体育课首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被动转为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体育的能力,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体育学习目标应建立在人体发展的客观实际,从小学到大学的不同学习阶段,在大学这个阶段应该培养一定的专长作为自己的爱好来发展。
篇3
摘 要 本文根据本人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经验以及与本校及周边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的交流,对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学体育教学及学生身心发育现状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同时根据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综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的要求,着重分析了当前小学体育教学重点,希望可以对基层体育教师有所助益。
关键词 小学 体育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重点
通过与本校及周边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的交流不难发现,就小学体育教学重点,大部分体育教师虽有一定的想法,但却都不够全面,下面本人就结合本校及周边小学的实际情况就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重点做以下深入的分析。
一、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学体育教学及学生身心发育现状
(一)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选择不符合当前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现状
根据对本校及周边地区小学教师的走访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学校体育教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年来未有大的变化,而过去几十年学校体育受应试教育影响较大,大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为了应对升学考试,而这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现状且远远无法满足当前小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小学生对体育教学兴趣不足
上节提到过很大一部分学校多年来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一成不变,而传统体育教学多以填压式教学为主,不容易被学生很好的理解并吸收,且教学内容相对单一,无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小学生大多生在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生活中习惯家长把所有事情代劳,而体育运动本身具有一定的运动强度,这些平时没有在生活中得到过锻炼的孩子在最初接触体育教学时难免会怕苦、怕累,继而想要逃避。
(三)小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
众所周知,过去几十年间,我国学校教育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一部分教学年限与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大多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熟悉的教学流程,而这些教学模式或流程则是适用于应试教育的灌输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小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吸收率低,且容易在这种被动的状态下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这显然与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不符。
(四)小学生整体体质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小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不仅没有随之有相应的提高,反而呈逐年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小学生将越来越多的课余时间用于玩电子游戏,导致参加户外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2.大部分望子成龙的家长在孩子的课余时间自作主张的替孩子报了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特长班,剥夺了孩子本就不多的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家长们也越来越注重孩子的饮食,同时又因大部分家长缺乏正确的饮食观念,认为孩子有营养的东西吃的越多越好,容易使孩子摄入热量过高或引导孩子厌食,长期下去,极易导致孩子出现肥胖或营养不良的极端状况出现。
二、根据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素质教育要求明确小学体育教学重点
(一)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体育项目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确保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以及今后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的重要要求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应将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作为其教学重点之一。
(二)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小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
前面提到过,当前我国小学生整体体质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且素质教育明确要求体育教学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其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实现提高学生整体体质水平的目的,体育运动本身就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只有选择符合当前学生身心发育现状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才能更好的使其这一作用得到发挥,从根本上使小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得以提高。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明确了小学体育教学的方向,要想使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得以提高,那么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十分必要的,而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1.体育教学目标必须符合当前学生的身心发育现状及兴趣爱好。2.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可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其年龄及身心发育特点的阶段性教学目标,使整体体育教学目标的可实现性大大提高。
(四)重视小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取得良好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第一节提到过,当前我国大部分小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素质教育也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尊重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及时正确引导,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开发,为其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欣元,董理峰,张倩,顾正东.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5).
[2] 常会丽.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师资现状及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
篇4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24.223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对小学生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的培养,不仅是其教学目的,而且也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在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中,小学生的体育教育有着重要的责任与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中,要将德育渗透其中,从而将小学生学习思考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在此过程中,贯彻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也能够促使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得以激发。小学体育教师要对其教学特点进行充分了解,从而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力及品德。
1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现状
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体育教育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以提高,而且能够渗透进素质教育,使学生思想品德得以提高。现今,许多项目在体育课程中的设置,对学生全面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能够让学生养成懂礼貌、讲文明的好习惯。而在一些团队活动中,要使学生养成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并在有着挑战性的游戏中,将学生胆怯而懦弱的心理得以克服,使其在面对生活困难时,更加勇敢。当前,多数学校对在选用体育教师方面,较为严格,会对其道德修养、教育水平与知识素养等进行充分的考查。因为作为学生的心灵导师,教师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把自己管理好,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起到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为此,一些学校会对教师素质进行定期考核,也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从而在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的同时,将学生的道德品行提高起来。小学生就像是一块尚未雕琢的璞玉,为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在体育教学中,抓住其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并要对小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意识地指导,注重对其的德育教育,使小学生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起来。
2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对策
2.1掌握小学体育教学特点
小学生是小学体育教学所针对的对象,由于小学生热爱游戏、热爱集体活动的特点,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中,可以对小学生集体协作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不喜欢与同学接触,这时,体育教师就应利用游戏的方式来使其融入进集体中。如做丢手绢的游戏,会拉近学生距离。此外,还有接力赛跑活动。在此活动中,不仅能够将小学生随机应变与团队合作能力得以培养,而且能够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但还应注意的是,在具有竞争的比赛中,小学生容易产生嫉妒心理以及一些其他的不良情绪,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要在竞争中,将小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起来,教导其要理性比赛,树立以大局为重的意识。
2.2创新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理论与实践是小学体育主要的教学内容。为此,要对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必须在理论与实践这两方面下功夫。例如,在进行羽毛球这项运动的学习中,小学生可能会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而不注重以柔克刚的制胜道德。此时,体育教师就应锻炼小学生心理,使其树立不惧困难的顽强性格,以求稳中取胜。等其在技术熟练后,再从险中取胜。
2.3结合自身特点与学生表现渗透德育教学
注重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是小学体育的重要所在。第一,体育教师应多注重对小学生特质的观察,并要对其表现进行指导。由于小学体育教师的行为举止都会对小学生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对小学体育教师品德修养的要求是较为严格的。例如,在学习单双杠的过程中,小学生由于身高体力等方面的原因,可能难以顺利完成这项活动。可是又因为其使必要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对小学生的体育动作技能进行设计,从而符合学生的身体特点,并让小学生克服其对高大体育器材的恐惧心理。为此,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进行动作的完成,以此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使德育教育的开展更为顺利。
2.4抓住时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在课堂开始与课堂进行中以及课堂结束这三个阶段,将德育教育渗透进来。例如在进行篮球等球类教学前,体育教师可将小学生进行分组,使其自己把篮球等体育器材取出来,从而将小学生自主能力得以开发,并使其负责任的态度得以训练,还能够锻炼其动手能力及团结协作意识。在体育教学课堂中,体育教师不管在理论教学上还是在实践教学中,都应将学生的兴趣点放在首位,提高其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激发其对课程的热情。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亚运会与奥运会等体育项目视频的观看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进行解说,并提出相关问题,来对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培养,让其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与政府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得以深入的认识。例如,在进行实践教学中,小学生难免会遇到困难。此时,体育教师要利用这个机会,对学生自身不畏困难的精神进行培养,并在体育教学结束后,小学体育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当然,在此之中,还要提及德育教育。从而使学生的道德品德得到提高。
3结束语
本文以小学体育教学德育的渗透为切入点,对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掌握小学体育教学特点,创新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结合自身特点与学生表现渗透德育教学,以及抓住时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四点针对性的对策,希望能够对广大的小学体育教师带来一定的帮助,以供其参考。
参考文献:
[1]王锡峰,王丽华.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4,(35).
篇5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体系;构建
一、引言
小学体育对于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灌输终身体育锻炼思想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体系中,并没有将体育当成一个重要的事情来抓,虽然学校宣讲德智体美劳,但是体育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久而久之,小学体育教学体系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弊端,本文将通过分析这些弊端,进而提出构建新的教学体系的几点建议,这对于完善小学体育教学,促进教学成果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二、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体系存在的弊端
(一)体育教学一体化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体系中,突出统一化与一体化,小学生要在体育老师的统一指挥下,进行统一活动,学,学生们对体育活动没有自定义,这种方式相对呆板,进而造成很多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的下降,要知道小学生本身天生好动,如果过度的统一要求,约束他们好动天性,其教学结果就会适得其反,甚至会造成小学生的逆反心理。
(二)体育教学内容竞技化程度高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体系中,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在中学甚至大学,教学内容都是建立在竞技体育项目基础上,这种竞技化的教学思想受到学科中心主义思想非常明显,对于小学生的体育教学,同样也按照运动员的标准来进行考核,这样就很容易偏离促进学生生长发育的正常轨道,同样也会给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而且小学教育更多的凸显个人的技能水平,而对于团队合作的教学内容,却相对较少,这也不利于团队精神的建设,这也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弊端。
(三)统一量化评价科学性不强
当前的体育教学体系在评价系统设计上,主要采用的是统一的标准,比如跑步这一体育项目,不同长度的完成时间标准设定统一,只要学生跑步时间没有达标,那么这个成绩就会判定为不合格,那么跑步时间的多少,很难能够决定一个学生体育成绩的好坏,因为体育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进而让学生获得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这才是体育教学的关键所在,这种没有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体系,就很难从评价内容上起到激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作用。
(四)传统教学模式属于应试教育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的是讲解、示范以及练习三个过程,这些教学方式主要服务于应试教育,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是教学内容实际上就是教学大纲上的考试内容。第二是以竞技体育运动为中心,以技评达标考核为检查教学效果。第三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重要标准。这三个方面就容易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比如学生全面锻炼身体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相对缺乏,忽视了学生进行体育基本知识和健康方法的传授,更忽视对学生终身教育的启迪,这一点也是不利于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的。
三、构建小学体育教学新体系的建议
(一)创设教学氛围创新互动教学模式
因为小学生这个年龄段本身处于好动,活泼的阶段,在小学体育教学方面,要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年龄以及心理年龄进行创新教学,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通过创设互动教学环境,体育老师要转变成学生中的一员,结合小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方式来组织教学,甚至采用玩游戏的方式将一些体育运动的方法灌输给学生,并通过分组学习和互动的方式来不断获取体育知识,这种创新的互动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提升学习体育的兴趣,通过兴趣来不断影响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思维。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虽然小学生整体表现一种好动的特点,但是在一些班级里面,也有一些小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和集体活动,对于这部分的小学生就要通过引导来积极鼓励这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学习中来,而不是简单的听之任之。根据这些不乐意参与体育锻炼学生的原因和特点,然后在利用这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方式,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同时也可以将一些主动学习的积极分子和这些不爱运动的学生构建成互帮小组,老师从中进行协调鼓励,进而实现全员的运动,小学体育教学坚决杜绝不作为思想,更不能够有差生优等生的区别对待。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身体素质,如果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甚至采用运动员的标准,那么结果只能够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其实只要参与体育运动,就能够得到一个针对性的评价,这个评价是通过学习意识,参与精神以及成绩实效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对于体质差的学生,只要努力体育锻炼,即时体育运动的标准没有身体素质好的学生高,那么只要获得进步,学习兴趣提升就应该得到较高的评价。通过这种个性化的评价体系来挖掘和促进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这才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点。
(四)消除应试教学思想给学生自由练习空间
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应该以培育学生锻炼意识,增强学生锻炼兴趣,进而实现终身体育思想为核心,在新的体育教学体系下,要想完成这样的教学核心,就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锻炼意识,那么就要消除应试教学思想,不仅仅要在评价体系上实现个性化,同时还要在教学内容上也要个性化,甚至放开手脚,让学生实现自我锻炼,而学校所提供的就是体育锻炼的基础设施,老师的科学引导,以及一定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可以结合老师的引导实现自我突破,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教学核心。这也是新体育教学体系的创新所在。
四、总结
小学体育教学是学生入门的基础教学,其核心就是为了提升学生学习体育兴趣,而本文提到的新的体育教学体系就是一种结合小学生特点,而定制科学的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完全摒弃了应试教学的思想,而是以终身锻炼为核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这才是小学体育教学体系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朱永康. 探析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游戏教学[J]. 新课程(教研). 2011(06)
篇6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兴趣培养;疏导
目前,有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的小学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关注,但学校却过多地把精力投入到了小学生的理论知识培训及课程作业中,从而忽略了对小学生养成良好体育习惯及兴趣的培养,众多的体育锻炼场地及器材成为摆设,这显然与他们的综合素质要求是不相符的,对此,本文就如何更好地完善体育教学、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进行探讨。
一、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征分析
1.小学生的年龄一般为7-12岁,这一时期他们正处于身体发育和骨骼生长的早期阶段,也是身体发育的黄金阶段
学校和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小学生的身体特征,运用新的体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而不是按照固有的模式及经验主义去教育学生,小学生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运动中实现体育锻炼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双重素质,为身体健康提供良好的基础。
2.在小W生的发展成长历程中,其思想能力的发展,独立自主性的逐步发展,判断能力的初步发展都是建立在思维形象的发展基础之上的
小学生理解事物主要基于事物的表面记忆,其往往倾向于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事物或参与各种行动,有很强的依赖性,但意志力相对较弱。相关研究表明,伴随着小学生的年龄增长,往往会对新奇的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其中。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应该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对小学生感兴趣的运动形式及内容的建设,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使其愿意参与体育活动,从而有效避免学生过度沉溺于在线游戏及视频游戏,这同时也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终身的体育意识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措施
1.加强榜样教育与语言引导
小学生的学习欲望强烈,对于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很容易去模仿学习。教师作为小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其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小学生行为习惯的改变与养成。对此,教师应着重从两个方面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第一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时刻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无论是言行举止还是教学任务都要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自己或者其他优秀教师、运动员的实例讲授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从一开始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并认真进行体育锻炼;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等实际情况出发,多用鼓励、激励性语言去引导他们,为学生详细讲解体育运动的优点和重要作用,引导他们从一开始就树立正确的、积极的运动观念。
2.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诚然,有一些好的教学方式是需要进一步传承和借鉴的,但是,随着人们运动观念及教育理念的改变,小学体育教学的规程也应当顺应时展的潮流,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学校及地区的优秀做法,选择最适合自己学校学生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让他们能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和体育锻炼中来。
三、加强小学生体育教学兴趣疏导的建议
1.营造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氛围
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注重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设备及硬件保障的前提下,注重良好学习氛围的培养,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兴趣。
2.转变原有的教学思路
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而不是固有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注重师生之间的关系建设,时刻以榜样的作用教育和引导学生,多多鼓励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3.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及内容的丰富化
目前,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单调乏味,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落后,未能紧跟时展的需求。学校的教学资源应当全面适用于体育教育的过程,体育教学活动要更加丰富多彩,以便能吸引更多小学生参与体育教育及活动。同时,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身体发展特点和认知特点,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内容丰富。例如,体育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和能力对他们进行分组,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得到各种体育锻炼。
总之,体育教学是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身心健康及发展方向,对此,为了更好地加强体育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培养和疏导,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宏南.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4(35):201.
[2]孙宝全.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66-267.
[3]潘福林.狠抓小学体育常规,培养学生养成体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2):249-25.
篇7
关键词:提高 小学生 体育教学 质量
一、激发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前提
在小学阶段,大部分的学生还不能有效地进行自我学习,对知识的深入了解大都是来自相关教师的教授,因此普遍缺乏对体育课的兴趣。为改变这一局面,小学体育教师应积极检讨自身的教学,努力提高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想要学,乐于学。这样可以很好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合力,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二、因时因地地实施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教学对象是决定教师教学方法的关键性因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针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的教学对象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应因时因地地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求更有效的教学成果,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调动起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还可以为教师顺利地进行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猜谜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的普遍方式仍然是传统的“单项传授法”,即由体育教师对所需教授的内容进行概念讲解,然后进行动作要领的示范,接着便是让学生跟随着模仿,进行自我的训练。这种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不但无法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甚至会让学生从心理上对体育课产生一种厌烦感,根本无法达到利用体育课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为了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的趣味性和高效性,教师可适时采用猜谜语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讲到有关“接力跑”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出这样的谜语:见它拼命抢,总想抢到手。一旦抢到手,把它又丢走(打一体育用品)。谜语一出,学生便会积极思考,这样一来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积极性,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带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接受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由此可见,教师在立足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要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体育教学才能不断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做针对练习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仍然是小孩子,爱玩的冲动总是强于学习的心理,所以容易导致上课注意力分散。尤其是在户外体育活动时,小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就会更加严重,甚至连基本的课堂要求都完成不了,如站队、报数等事情往往错误百出。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在立足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考虑小学生的特殊性,采用韵律操等针对性的训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确保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三)适当地进行小型竞赛
小学生喜欢争强好胜,往往喜欢利用比赛所取得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成就,从而获取优越感,并且这种心理的存在是普遍、持久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来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生掌握了快速跑的要领后,教师组织他们进行50米、100米或者男女短跑比赛,利用这种小型的比赛激发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从而让他们从心理上重视体育学习并为此付出努力,这样一来,体育教学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成果。由此可见,体育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顺应小学生的这一天性,激发其个性倾向,体育教学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单纯地帮助学生“学会”需要掌握的知识,而是指导学生“会学”知识,也就是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只要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学生就能够快速地接受新知识,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教给学生自觉学习的方法
在任何阶段的教学中,体育都是教学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尤其对于小学阶段来说,体育教学对学生心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不能把体育教学单一地理解为纯粹为增强学生的体质服务,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自觉学习、自觉锻炼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体育教学为增强学生身体和心理服务的最终目的。我们知道,体育是一门与兴趣相粘合的教学课程,要想让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教师就必须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手段激发起小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只有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我们的体育教学才算真正取得了成功。
(二)教给学生练习的方法
体育教学间的知识结构虽然相当复杂,但是知识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类同或者相同的成分。因此,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训练的时候,不仅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要考虑到体育知识体系之间的差异性,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不同的练习方式。比如,引导学生多加尝试,自己体会动作的难易点;启发学生通过小组练习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思维,提高组织表达能力,从而达到练习的最佳效果。
四、结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想保证体育课堂的质量,体育教师必须立足实际情况,正确认识小学生这个特殊的教学对象,并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和学生需求,采用小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以高效地传授体育知识,让小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体育这门课程,激发他们对于体育的认同感和热情,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篇8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
目前,新课程改革在许多方面都得到了应用,如何强化自身教学内容,使之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是小学教师关心的问题。体育课作为一门课程,活动性比较强,和其他课程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和规律,然而,笔者认为,目前在小学体育课中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如教师过于注重技能的传授,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强等。事实上,在小学阶段,不能只注重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调动起学生兴趣,让他们快乐地去学习和认知,从而积极地进行体育活动。
一、改编———让体育学习内容游戏化
学习内容作为一种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载体,教师需要重视学习内容这一个板块的教学。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体育课程标准》与教材为基础,对教学内容展开创新化改编,将其编为备受学生喜爱的游戏化体育教学内容。由此,便可以促进小学生对体育学习形成积极化感情,进而提升小学阶段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以三年级的“障碍跑”体育课程教学为例,教师需要避免在教学过程中一直专注于为学生讲授障碍跑的动作注意事项,这类枯燥的教学形式极易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丧失学习热情。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有效结合起来,把教学内容改编出一个“障碍接力赛”游戏。游戏规则如下,现有五个跨栏架、十个体操垫、五只标志桶,将一个班的同学分成五支队伍展开比赛。比赛队员们需要依次进行“钻”、“跳”、“跨”三个动作从跨栏架、体操垫、标志桶这些障碍物处顺利通行。在进行这个游戏的过程中,本堂体育课的学习气氛变得十分热烈,学生们表现积极,原本乏味的体育学习内容因为有了竞技游戏的助力而变得激情洋溢起来,学生们也能够通过玩游戏这个方式牢牢学会了障碍跑的学习内容,相较于由教师在课堂上一味讲授学习内容,这种教学方式的有效性显而易见。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利用游戏化编排教学内容的方式,对体育教学内容展开创新化改编,由此,便可以促进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有了对体育学习产生热情这一思想基础,学生就会带着学习动力全身心融入到学习过程里,进而为提升体育教学效率创造牢靠的教学基础。
二、情境———让体育学习过程游戏化
正在实行的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要求,尤其着重关注创建教学情境这一环节。这是由于在一个具体的教学情境下,可以大力促进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进行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当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创建游戏化学习情境,使学生伴随着游戏的乐趣展开体育学习。以“投掷垒球”体育课程教学为例,笔者为学生创建了如下的教学情境,“同学们知不知道,在时期,咱们的八路军能打胜仗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八路军将士们十分善于投掷手榴弹。我想大家应该都看过《英勇投弹手》这部抗战电影吧,那么今天咱们班的同学们就通过投垒球来感受一下投弹手的体验,比比谁能将垒球投掷得更远,看一看哪位同学将成为我们班上的英勇投弹手呢?为了将垒球投掷得更远,同学们要注意模仿老师刚才演示的投球动作哦。”由此,通过创建这种比赛式的教学情境,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的体育技能学习效率同时得到提升。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创建了一个形象的游戏情境,将投掷垒球这一教学内容改编为游戏化教学形式,故而可以激发出学生对于这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像上面这种方式,将原本乏味的“投掷垒球”改编得充满吸引力,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竞赛———让体育学习评价游戏化
学习评价属于一种检验学习者的学习是否达到理想效果的关键渠道及载体。在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避免使用无法完成相关评价目的且形式简单的评价方法。在实行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为凸显小学生群体的体育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小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当通过比赛这种方式,使体育学习评价向游戏化转变,进而提升教学效率。以“跑与游戏”体育课程教学为例,为体现出教学评价的作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丛林追拍”这一游戏竞赛方式。游戏规则如下,将全班的学生划分为四列横队,组织学生在操场上侧平举散开呈森林的形式,挑选一名学生担任追的人,再挑选一名学生担任逃跑的人,游戏开始后,这两名学生在其他学生组成的“森林”里相互追逐。倘若逃跑的人被追的人拍到,追、逃关系互换;倘若追、逃者触碰到了扮演“森林”的学生,就要与扮演“森林”的学生互换角色。在游戏过程中,同学们为了获得最后的胜利,都会想尽各种办法。由此,教师便可以在学生们做游戏时对每位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展开学习评价,在这个过程里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显而易见。在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评价方法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从小学生主体的角度来看,游戏化的评价方法是所有评价方法中最形象、充满趣味的一种,其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游戏化评价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体育课程的学习。
总而言之,游戏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形式,游戏化体育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枯燥、重复的训练变得充满趣味性,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体育技巧。
作者:柯剑民 单位:福建省厦门市乌石浦小学
参考文献:
[1]李琳.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影响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07).
篇9
关键词:体育教材化;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改造
体育教材化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其实是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在明确体育教材化的概念后,将这些概念简化成体育知识点教授给学生。推广体育教材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整体的水平,并且还可以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加工改造”教材化工作的现状分析
许多地方已经逐渐开始推行体育教学内容加工改造教材化,并且也取得了许多成功,但是在体育教材化推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小学体育教材化工作实施的现状,根据所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对细化的解决方案。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作为体育教材化这个加工改造过程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将优秀的体育运动文化,通过加工改造具体化到一个教材。通过教材化的讲解可以强化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印象,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小学体育教材内容加工改造教材化工作的局面已经全面打开。但是普遍反映体育教学的内容过于单调,缺乏一定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并且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竞技性过强,所以存在着高难度。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差,所以体育教师在教授给小学生体育内容时,一定要教给学生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知识和动作。大多数的小学体育教师能够根据本学校的情况,展开小学体育教材化工作,但是有些学校的体育教学环境和实际条件并不符合小学体育教材化工作的开展。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师对于教材内容进行加工改造是有明确的目的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学生的体能进行锻炼,充分挖掘出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优势。
二、影响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加工改造”教材化工作的因素
大多数学校推广体育教材化工作时,开展该项工作的许多条件都不尽完善,大多数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材化的问题认识都比较浅显,对于推广体育教材化工作很难进行深入的改革。为了更好地保证该项工作顺利地开展,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对体育新课程标准有较好的把握,在推广体育教材化工作的同时也要限定教材化工作的开展。大多数教师认为体育教材化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化的加工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小学体育教学的长远发展。
三、对小学体育教师选择“加工改造”教材化方法的对策研究
对小学体育教师选择加工改造教材化方法的对策研究,为了更好地推广小学体育教材化,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对策。
1.以认真分析小学生的特点为基础
小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还不够完善,骨骼韧性比较大,很容易弯曲或者变形,所以体育教师在设定动作时,可以根据小学生的习性和心理特征,选择一些难度较低的动作。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的动作,但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通过分析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制定一些比较游戏化的体育教材化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体育教材化的内容与游戏更好地结合,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2.紧密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条件
为了更好地推广体育教材化工作的开展,学校可以将体育教材化工作紧密与本地文化相结合,根据本校的体育实际情况和条件,全面开展体育活动。通过分析学生的身心特点与自身能力,制定出既能强身健体又可以正确落实体育教材化工作的一些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贯彻落实体育教材化的加工改革工作,还可以宣传具有本地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既教授给学生运动技能,又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大多数的小学都存在着体育场地过小、健身器材匮乏的现象,因此,一定要加大对这些学校的教学经费投入,保证体育教师可以顺利地推广体育教材化工作。推广体育教材化加工改造,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推动体育的全面发展。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作为体育教材化这个加工改造过程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将优秀的体育运动文化,通过加工改造具体化到一个教材。体育教师的年龄普遍年轻化,执教时间较短,教学经验较少,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会限制体育教材化工作的推广。
⒖嘉南祝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8-229.
篇10
一、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的作用
体育老师教学的中心就是传播体育知识,让学生更准确的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并在动作规范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老师的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对象,体育老师利用加入体育游戏的方法可以很好的让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有更精确的理解,如对动作的规范、如何抓住动作的要领和掌握的技能的技巧。单方面依靠课堂上的讲解避免不了的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从而降低课堂效率,体育游戏的加入让动作在时间、空间的转变变得更有记忆点,学生更容易接受。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总结出来的,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其内容也非常的丰富多彩,极具趣味性和娱乐性,是最能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小学体育教学形式。小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模仿事物等,对于生活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和感悟,同时也加深了对自身优缺点和能力水平的认识。而且在体育游戏中,学生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还有思想品德教育作用,在体育游戏课中加入丰富多彩的游戏动作,能够激发学生的直观运动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辨别力等各种抽象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同时学生通过丰富的游戏体验也丰富了自身的感性思维。而且,学生在游戏实践中,实际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因此可以说,体育游戏是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绝佳途径。
二、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作法
我校每个班级学生在四五十名左右,一、二年级学生最喜欢我推选“老鹰抓小鸡”“踢毽子”“转呼啦圈”等益智类游戏。而六年级学生的教学内容我主要是注重于小脑的发育培养、学生的平衡和四肢协调,偏向于技巧这一方面,所以在游戏的选取上主要推选球类游戏。一个游戏的成功在于它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体育游戏如果丧失了趣味性,那么这个游戏将变得枯燥无味等同于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也降低了课堂效率,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渴望,儿童的思维体系是以直观形象的思维为主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体育游戏教学要切合青少年儿童的年龄个性特征,就能更好地增强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完成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任务。儿童化角色任务法是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即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游戏角色,来完成各自的游戏任务。在儿童化角色任务法游戏教学中,学生通过体验自己感兴趣的游戏角色并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可以获得极大的自我成就感和自我认同,从而让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和自信向上的信念。对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上课时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自控能力比较差,所以学生不可能长时间有意识地强制自己集中精力认真上好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更应该充分利用游戏、结合教材来进行教学。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过去是利用沙地,学生排队练习,练习密度和成绩相对较差。我在实际教学中,尝试着贯穿了游戏教学,学生的成绩和练习密度都有较大的提高。如让学生模仿小兔子的动作,让学生两手放在头后两侧做兔子的耳朵,双脚向前跳,教师再及时鼓励:“看谁跳的动作最好、距离最远,谁最像小兔子。”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上进心,还使学生主动地进行练习,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即使教师再三强调准备活动的作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教师就应该更新方法,利用一些简单的器械以及一些舞蹈动作来代替准备活动,唤起学生做准备活动的热情。
游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能够体验到快乐,更能调动自身的e极性,培养自身的自信心和体育激情,改善小学生对体育项目和体育竞技精神的认识。体育教师应该要在平时注重加强游戏的评价激励功能,在游戏的每个环节引入更多的竞争激励机制,以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和兴趣。
三、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体育游戏教学法已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所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农村小学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多种多样的体育游戏教学法,将学生喜爱的体育游戏类项目融入贯穿到体育课堂中,从而能切实来提高小学体育的综合教学质量,这才是游戏项目的重要性。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科学、有效地将体育游戏融入课堂,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效地保证了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单一的体育教学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在体育教学中小学生参与积极性较差,造成小学生体育成绩不理想。而小学体育合作游戏教学模式的应用一方面符合当下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在体育游戏中可以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为提高体育成绩和小学生身体素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农村小学的特点和结合学生实际的原则,将体育游戏教学内容有效地贯穿于体育课堂教学中,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虎.开心上课,快乐锻炼――小学体育的游戏化教学浅论[J].考试周刊,2014年49期.
[2]刘坚.体育小游戏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226.
- 上一篇:仿真技术的应用
- 下一篇:绿化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