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

篇1

一、整合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强调学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数学”,学生应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能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数学,对教材给定的内容及意义有其自身的理解和解读,以使给定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课程”,现实对教材的创新和开发,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自觉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

现行大纲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做了进一步的更新和调整,主要有:精简数据过大过繁的计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删去繁分数;加强中高年级的口算,并增加估算内容、代数的初步知识,增加形如ax+bx=c的方程及相应的应用题;统计初步知识充实数据的整理的内容,把平均数列入统计初步知识内,降低绘制统计图的要求,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增加了概率的一些最基本的理念,即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及可能性的大小;百分数应用题增加了利息的计算等实际问题;几何初步知识,加强测量、画图、拼摆等实际操作等。同时中学数学内容也作了相应的调整。

从教材编写的发展来看,我国中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的工作者由模仿到创新,由单纯到多样,由理论到实际,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作为教师,要整合好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利润问题、测量问题等,让数学生活化、趣味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后进生的培养

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是摆在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积极探讨学科知识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1.认清数学的特点。数学具有内容抽象、应用广泛、推理严谨、结论明确的特点。这些特点很容易使学生走向两个极端,或者渴望求知,或者望而生畏,产生痴迷或厌学现象。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之美,帮他们排除畏难心理,使他们喜欢数学,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2.关注后进生。作为教师,首先要要赏识学生,给后进生以鼓励。放大他们的闪光点,经常赞扬他们,帮助他们逐渐排除自卑心理;构建相容点,排除他们的逆反心理;激发乐学点,排除他们的厌学心理;纠正错误的模仿心理,增强明辨是非的观念。另外,还要激发其“我能行”的想法,让其入门,逐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切实注重对后进生的培养,一定会见到奇效。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英国著名教育家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自己提出问题”,因此新课程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并在学习中学会设置问题。教师则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过程,形成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让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让新课程变成动态的、发展的课程,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

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强调教师是教育的主宰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发动者,而视学生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质疑能力受到抑制,而且也谈不上创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编写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引进了不少开发性的问题,在练习、习题中凸显。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地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直观感知、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思维过程。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逐步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分析判断的良好习惯,从而为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比如,在学习“可能性”这一课时,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得出结论,同时也要提出问题。例如:设置“一个袋子里放有形状大小相同的两个红球和一个白球,每次抓出一个,然后再放回去,那么抓三次是不是一定会有一次能抓出白球呢?”等等这样的疑问,让学生互动实践,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很有帮助,同时要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四、发散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数学解题的发散性思维是数学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发散的结果并不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其中不乏谬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只有依赖于数学知识体系去思考,发散思维才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得出正确的有意义的结论。比如:“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在这一结论中有以下几个发散点:1.三角形的形状各式各样,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呢?2.如果再多一条边,成为四边形,那么它的内角和是不是也是一个确定的值?3.三角形有内角也有外角,那么其外角的和是不是也是一个确定的值呢?(下转第160页)(上接第159页)等等。教师这样进行引导,使得学生发散思维,就一定会在学习其他方面知识的时候也会自然地、正确地进行发散思维,从而扩大知识面。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出教材中的创新性思维素材,抓住教材中的“扩点”做补充延伸,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抓住教材中的“异点”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创新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禁锢,适时变换思路,这样才能有效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篇2

关键词: CDIO教育理念 《成本管理会计》 教学改革

一、引言

在我国,《成本管理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步较晚,以1993年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和会计准则的出台为标志,《成本管理会计》从《工业企业会计》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成本管理会计》是一门多科性、综合性、边缘性学科,是以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依据,对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利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课程。要学好《成本管理会计》这门多科性、综合性、边缘性学科,仅仅以“讲授”为中心、以“教材”为重点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要。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模式,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已成为高校《成本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二、《成本管理会计》课程现状分析

1.课程性质。《成本管理会计》是高校财会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社会应用性,主要讲授成本核算方法及预测、决策、控制、业绩评价方法,旨在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将来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2.教材状况。我国的《成本管理会计》教材大多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教材内容基本上是照搬西方的一套,偏重技术方法、数学模型,应用价值不足。书中公式多,计算多,表格多,实际工程案例较少,过于强调计算能力的训练,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岗位技能训练重视力度不够,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3.教学效果。我国高校中,《成本管理会计》这门课程一直采取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师生缺少沟通,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内容大多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环节。教学与实际需求相背离,只管“教”,不管“用”,未能实现培养其动手能力、团队协作与开拓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

三、将CDIO教育理念引入《成本管理会计》课程教学

1.CDIO教育理念。CDIO教育理念是2000年以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单词的缩写。从2000年起,瑞典皇家工学院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四所大学历经四年的研究与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CDIO教育理念。该理念是以工程项目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该理念提出了一个教学大纲(能力要求)和12条标准(课程设计要求),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确保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CDIO教育理念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近年来,国内某些大学相继开展了CDIO教育理念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将CDIO教育理念引入《成本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成本管理会计》课程尽管不属于工程类课程,但其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决定了该课程同样可以吸取CDIO教育理念的精髓,将基于项目训练的“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引入该课程教学中。按照CDIO教育理念,将成本管理会计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让学生直接参与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实现自主思考和学习专业知识,构建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体系(见图1)。

四、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成本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1.项目构思。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项目教学是围绕多个完整的真实项目而开展的教学活动,以项目作为实践教学的基本载体,围绕具体的项目逐渐构建知识体系,培养技能,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通过“做中学”,将教育过程放到具体情境中体验学习,将学生探索兴趣、解决问题毅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2.项目设计。根据成本管理会计核算要求,《成本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教学项目:将课程知识点融会贯穿于各个教学项目中,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见图2)。

3.项目实施。项目实施就是以项目带动“教”与“学”。在项目开始实施前,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以项目团队的形式组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分工,通过轮换岗位,让学生熟悉各岗位工作,营造学生置身于实际工作岗位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以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采用分组讨论和代表发言方式进行交流,启发引导学生思索、分析、判断问题。通过收集、编写、讨论分析教学案例,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增强教学效果。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借助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将教师引导与学生学习、课内与课外、过程与结果有机融合,让学生逐步掌握教学项目操作流程与方法,经过自主学习与训练,最后独立完成教学项目与工作任务(见图3)。

4.项目运作。项目运作过程就是考核评价过程。以往考核评价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而CDIO理念强调的是对全面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强调理论、实践与能力考核评价三者并重,考核评价学生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同时也考核与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从构思、设计、实施、运作四个层面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见下表)。具体来讲,(1)考核评价主体多方,包括小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三者相结合及涉及素拓与研发的第三方评价;(2)考核评价内容多样,包括出勤情况、操作态度、团队沟通协作、操作技术与水平等;(3)考核评价方式多种,包括成果展示、汇报答辩、报告撰写及知识测试等。

能否作好教学过程考核评价是这种方法能否成功的关键,将学生的学习态度、专业知识、基本个人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项目操作能力均融入考核中,通过多元评分体系使考核覆盖整个教学过程。这种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能够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杜绝实践操作抄袭现象,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和项目的训练之中。科学可行的考核评价办法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与小组荣誉感,鼓励创新性和创业精神培养。

五、结语

作为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标志性成果,CDIO教育理念颠覆了沿袭多年的以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为主要手段的传统教学模式。基于CDIO教育理念,进行《成本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其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对项目构思、设计、实施与运作,把离散的知识点和操作技术组织成面,增强学习效果。通过项目学习各知识点并综合运用,树立系统化、工程化的理念,将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围绕项目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冯雪琰.基于CDIO理念的成本管理会计教学模式探讨[J].商业会计,2013,(6).

[2]汤孟飞,许义生,步瑞.基于CDIO理念的《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2,(22).

[3]赵迁远,田旺军.高职院校基于CDIO理念的企业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酒店行业培训为例[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4]周利芬.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51).

[5]潘红艳.基于CDIO理念的环形教学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2).

篇3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作为课程改革,教师是最终的执行者。所以课改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关键因素在于教师。新教改应当先从教师自身“改革”而始,只有教师自身观念的革新,才能带动新课程改革的活跃,否则失去了其现实意义,课改就成为空谈。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是影响课改的主要因素。教师队伍中的诸多问题影响并制约着课改的实施。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自身意识不足,理念跟不上。很多教师依旧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上不涉足改革,仍然走老路,甚至有些教师仍借用旧教案,抛弃学生念讲义。满堂灌、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仍在继续。教师在讲说,在表演;学生是“看客”,是“听书人”。教师自身课改意识差,态度淡然,对改革没有形成足够的认同感必将导致教改的停滞不前。

其次,许多老师虽然在改,但缺乏学习,不加研究与探索,没有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成效不佳,逐渐积极性丧失,教师在思想意识上首先放弃了对课改的坚持。新课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是要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发展;不是形式上作秀,不是逢场作戏,要潜心研究,要矜持,应当在长期的积累中,发现规律,不断完善,走向成功。

再次,一部分老师,认识不足,理解错误,甚至全盘否认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不敢讲甚至基本不讲,课堂教学改成了太空散步式的自主、合作、探究。一是把“自主”变成“自流”,二是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三是因泛滥、不着边际,使探究流于浅层化与庸俗化。特别是各种展示课、公开课、竞赛课,为了赢得大家认可和“青睐”,更把所谓的“自主、合作、探究”推向极致,甚至一堂课下来基本上都是学生在“活动”,老师成了旁观者。不讲解,不引导,没有倾向性,没给出任何结论。或者完全否定学生,武断的一句“听我说”,然后结束课堂教学。

根据几年来课改的尝试与反思,借鉴课改较成功省市的经验,作为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者的教师,我认为应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一、 加强学习,提升理念。

首先,应认真研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教育发展方向,抓住课改纲领,清楚新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总体目标和要求。只有把握住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才不会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文学课、八股式的机械训练课;只有把握住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才能合理地、有效地设计课堂教学,才不至于出现不重过程和方法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

其次,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课程培训活动,参加各种研讨会议,考察、观摩学习课改区的成功做法等。另外,可利用报刊、光盘、电视、网络学习等方式。尽快适应课改,转变观念,提升理念,走进课改。

二、提高素质,与时俱进。

课程改革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素质的好坏必然影响课改的质量。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应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在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取得教学相长的双重效果。”也就是说,教师要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提高,不断完善自我,与时俱进。

三、转换角色,勇于实践

新课改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凸显了课堂上师生角色关系的转变。“教学方式”,主体是教师,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导,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虽然也强调要运用启发式,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教师的主体地位始终没变,学生始终在教师的掌控下、在教师的预设中“戴着镣铐”学习。“学习方式”,显然学生取得了课堂的主体地位,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不再是教室中的权威,而应是学习的平等合作者、参与者。所以,我们要转变观念,勇于放下架子,敢于放开手,抛开担忧,放下尊严,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转换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甩手掌柜”,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应做好以下事情:一是努力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在自主学习中遇到问题时给予及时的引导;二是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各抒己见,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引导他们养成合作意识,富有团队精神;三是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质疑、重新审视、探究解决疑问的途径和办法,从而让学生能够自我构建知识和能力。

四、建设高效、实效课堂

广大语文教师经培训、研修、学习后对新课改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在课改的实践中仍会存在不少问题。如受一些研讨课、评比课的影响,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新颖、别致,忽视了教学的实效。不能高效率地教学,形成了新的“少、慢、差、闹”现象。

课堂组织形式不是最重要的,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无论是选修还是必修,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延伸测练,无论是显性课程还是隐性课程,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教师传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原点、基准,也是高中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可以说,语文比其他学科课堂教学更容易翻出一些新花样,更容易形式化,偏激化。鉴于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无效的课堂形式不是新课程的必然特征;过程高效,结果实效才是教学的根本。

五、重视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发展人,课改的目的更是强调以学生为本,提高语文素养,为其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打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学法指导应成为教法研究的核心。我们在教学中应具体引导学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听课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早晚自习的方法、复习应考的方法和阅读的方法、写作的方法、演讲的方法等语文实践的方法。

篇4

关键词:国内外;体育课程;改革;背景;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292-02

近几年我国历经了几次体育课程改革,但都有所欠缺,体育课程改革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三个维度的对比,分析国内外体育课程改革的差异性以及国外体育课程改革值得借鉴之处。

一、国内外体育课程改革背景的对比

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起步比较晚,以前一直都处于不完善状态,从借鉴国外的教育体制开始,一直都是生搬硬套,从清末以来抄袭日本、德国,转为仿照美国,建国初期又是沿用苏联的体育教育体制。所以国内的体育课程体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造成了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缓慢。相比国外,德国是现在体育的发源地之一,体育体制改革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已经逐步趋于完善。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从体适能标准实行开始,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科学的管理理念,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模式,也走在了体育课程改革的前列。我国的体育体育课程改革一直都是沿用国外的体育教学体制,本土化不够。无法满足目前学生对体育课程需要。我们要适合本国情况有辨别地去改进和发展,达到中国体育与国际体育的相互交流与融合,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虽然体育文化中外各不相同,但中外体育文化具有互补性。从东方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在功能结构上、体育价值观、体育制度和体育的物质条件等所存在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看到了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融,利用交融之处找出我国体育发展的契机。

二、国内外体育课程改革现状的对比

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体系有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高职高专的体育课程改革,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改革。目前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发展较快,由于扩招的原因,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出现了校内体育场地匮乏,教学模式单一等现象,严重阻碍了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就普通高校的学生而言,学生具有更多自主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发展自己的体育素质,这个发展方向已经逐步向美国的自主学习靠拢。但是目前国内的体育课程发展还是由于诸多的原因受到限制,教师资源相对过少,导致许多学生无法有效的利用教学资源,一个教师需要带很多学生,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学质量并不能得到提高。反而阻碍了学生体育素质的发展。因此在目前体育教育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必须提出一个过渡期的改革方案。

纵观国内外学校体育的发展,虽然各个国家的体育发展现状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人性化、社会化、普遍化,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为本国的大众人群服务。虽然学校体育不属于大众体育这一块。但大众体育的理念已经渗透到学校体育当中,两者紧密结合。在体育教学模式方面国外的研究现状有:动作教育模式、日本“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日本“假说实验”的教学模式、前民主德国的运动技能教学模式。日本、俄罗斯、中国的教学大纲都是由全国统编的,而美国由各州自行编写,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发挥地方特色。在教学内容方面,中国和俄罗斯基本接近。日本则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部分,这种教学体系比较完善,能更为有效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提出合理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俄罗斯与中国基本接近。而日本和美国则把学生作为主体部分。在教学形式方面,俄罗斯和中国基本接近。美国的教学形式比其他三国更加丰富,目前有运动教育模式、多种活动模式、技术动作模式、社会个人责任模式、户外休闲与冒险教育模式、与健康相关的模式,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加。在教学方法方面,俄罗斯和中国基本接近,美国和日本的教学方法比较多。更多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由于建国初期我国基本都是沿用苏联的体育体制,所以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指导、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几个方面与俄罗斯基本接近。间接的证明了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相对缓慢。由于我国的体育体制是举国体制,跟国外的体育体制不同。所以形成的体育教育观念也不相同。目前国外的体育教育观念有快乐体育与人文体育的观念以及健身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观念。国外的体育体制是以自主原则主,不同的教育观念为中外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我国不可能对国外的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式照搬照套,必须提出适合自己发展的一条改革之路。

三、国内外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的对比

我们就国内外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近年来各国在体育教学目标的表述上有用“健康”取代“体质”和“体力”的趋势。这与各国对体育功能以及“健康”概念的深入理解有很大关系。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终身体育目标的要求。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在追求竞技运动文化的传承和竞技运动健身化的有机统一。在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中,选修制已经成为各国体育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英国学校教育一直是以考试、选修制和能力分班为基础。体育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就是选修和按能力分班。美国同英国一样,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必修选择和自由选修两种形式。近年来,美国开设体育必修课的学校在不断减少,由于失去约束力,选修体育的学生在不断下降。这引起许多体育教师的担忧。日本体育教学实行的是必修选择方式,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实施,高中阶段进一步扩大。我体育教学近年来也在不断扩大选修力度。在体育教学评价改革中,国外体育教学评价在从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强调过程性评价。体育教学评价强调个体评价,淡化一般标准评价,既以个人的进步度来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将成为体育教学评价的重点。各国体育教学评价方法多样化,不仅有教师评价,还包括自我评价、学生互评;评价工具也是多种多样,既有传统的纸笔测验、技术技能测试、健康测验,也有口头测验、日志、讨论、投票表决和角色扮演以及学生档案等方式。反思我国体育教学评价,无论是方法或是工具都很缺乏,目前所采用的仍然是一般标准评价、教师评价、终结性评价等传统评价方法;至于评价工具仅有笔试、测验等少量方法。

四、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展望

从中外体育课程改革背景的角度看,国外的体育课程改革时机以及条件都相对比较完善,改革力度较大。而我国改革的条件相对不足,硬件设施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当前改革的条件,对此我认为应该加大硬件设施的完善,其中包括教师队伍的扩充,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相关专业教师的技能技术水平的培养。教学设施也必须得到改善,才能满足教学条件。教育体制的改革使体育课程改革的前提,逐步完善教育体制,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条件。

从中外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来看,日本在教学内容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小学、中学、普通高校分别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同时加大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衔接的力度,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注重学校体育主体需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增进学生的健康,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应使体育课程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跟社会体育紧密结合,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并且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在体育管理体制方面,学校对体育课程的管理具有能动性,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发展具有地方的色彩的民族传统体育。在教学模式方面,我国应该学习国外的教学模式,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从中外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国外已经从主张手段论体育观向目的论体育观转变,并且越来越重视课程中学生运动行为能力的形成。体育课程改革与社会接轨、为社会服务。而我国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学生终究会进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份子。而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将为社会服务的教育观点树立起来,学生体育学习的目的性更强,在进入社会后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不仅仅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体育的发展。两者是紧密联系的。

参考文献:

[1]邱宝文.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展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2).

[2]朱岩.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理性思考[J].2010年管理论丛与技术研究专刊,2010.

[3]杨智勇.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现状与发展对策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20).

[4]陆作生,赵权忠.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报,2004,(9).

[5]索鹏.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的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

篇5

   

    关键词:课程改革、一线教师、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

   

    建议1 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具体内容。

    在使用新教材之前,教师首先应该对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具体内容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理解。比如,为什么要进行这次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在现阶段历史条件下应该突出什么,优先考虑什么?为什么要重点对这几个方面加以改革?这几个方面的改革又应如何开展?具体地说,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有哪些变化?新教材有哪些创新之处?新课程、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等等。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这些方面的问题。《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对这次课程改革都有一系列的专题报道,人教网(pep.com.cn)课程研究栏目和各科教育栏目、中基网课程改革栏目(cbe21.com/reform/)等都有大量相关内容,人教网更有各科新课程、新教材的详实介绍、交流和探讨。另外,另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的《走向新课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的《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是专门探讨和研究这次课程改革的,这两本书专为一线教师而作,文字风格追求浅显易懂、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各科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标准解读也已出版,这是各科教师走向新课程时的必读书。

    如果有机会,教师可以争取参加新教材的一级培训,与教材编写人员面对面交流、探讨。还没有使用新教材的教师应尽可能找到一套新教材及其课程标准,认真分析研究一下。各科课程标准中都有相应的实施建议,需要教师们认真研读。另外,人教网有课程标准和人教版新教材的电子文本,有些学科(如小学语文)还有电子教科书供下载。

    建议2 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

    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这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疑难等。这些理念,只有通过教师在实践中的全面贯彻,才能得以落实。

    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强调科学素养(如动手能力、科学交流能力等探究素质)与人文素养(包括视觉艺术素养),强调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强调口语交际,等等。新课程所强调的这些素质中有一些是纸笔测验等考试方法所无法涵盖或无法充分测查出来的。如果教师在实践中只重视考试所关注的那些方面的素质,势必使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均衡、和谐发展这一课程追求最终落空。

    新的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应该是全体学生都能够达到的基本要求。因此,新课程在学习内容总量上做了严格控制,删减了大量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少用到的或理论性过强、对多数学生来说偏难的内容,使新教材的分量和难度大为降低,有利于学生学业负担的减轻,有利于促使大多数学生走向学业成功。教师要注意领会改革意图,在面向全班学生开展教学时,不要随意地把砍掉的内容再拾回来,不要轻易地把降下来的难度再提上去。我们在实验区发现,有些教师对新教材的这一精神领会不深,感到不适应,总觉得知识讲得不过瘾、不到位,而在各项课程内容的教学中费力地去补充、拓展、加深,这势必会再次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使新课程、新教材形同虚设。

    新课程进一步加强了选择性,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留下不少空间,除了降低必修课程课时比例,增加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的学习时间,即使必修课程中也有不少供学生自由选学的内容(如阅读材料)。对于这些选择性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允许学生决定学或不学、选学这些还是选学那些,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但不可以强求每一个学生都学生所有的选学内容。因此,教师要注意,对于比如必修课教材,不能认为凡是出现在教材上的内容,每一个学生都要学到。

篇6

关键词:职前职后融合理念;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076-03

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可以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两个层面来理解,这两点对应于高校的两个重要职能——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落实到每个教师的工作中会各有侧重,但如何对两者进行协调,是高校提升竞争软实力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从职后的视角来审视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社会服务平台的构建对提升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并提高针对性。教师通过参与社会服务,更好地了解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人才培养更符合高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2)有利于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内容选取、教学过程组织、质量评价等)。教师通过参与社会服务,根据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和行业发展需求,更好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技能训练与课程考核更有针对性。(3)有利于提升岗位适应性,使所学与所用距离更近。

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理念及改革内容

(一)改革理念

以职前职后融合的理念,从职后人才基本素养的角度进行专业课程目标与技能目标的设定,各专业核心课程根据职后人才核心能力的要求设定课程的核心能力指标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标尺;同时以职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为载体,从内容选取、教学组织、课程评价等方面对专业课程进行深入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改革重点是构建本专业的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建设体系。

(二)改革的内容

基于职前与职后融合理念的职前课程改革内容(1)课程内容的有效性改革。教学内容选取的有效性——结合职业特点,在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处理好“高等性”与“职业性”、“知识习得”与“职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在原有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对应岗位实际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作相应选择,突出有效性和适岗性。(2)教学研究改革。以职前职后融通的视角,选择教学研究的切入点,寻找与职业发展联系紧密的选点进行教学研究,把握职后人才发展的前沿理念和发展态势,反哺专业课程教学,以科研促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3)课程评价改革。主干课程的知识及能力评价应与主要工作岗位的核心能力紧密对接。

基于职前职后融合理念的职后课程改革内容(1)以职前课程为原点,每个课程团队组建一个服务社会的项目团队。(2)以课程为原点,开发与职前课程对应的职后教育培训包。

基于职前职后融合理念的基地实践改革内容通过积极参与基地实践活动,与基地合作进行课程开发,积极参与、指导基地教学研究类课题的申报和实施,基地听课评课等活动,发挥地方高校的区域服务功能和引导作用。

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与实践措施

(一)具体实施方案

以本专业主干课程为改革原点,以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为依托,形成职前一门课程、职后一个专业发展培训项目或一个课程资源培训包、基地一个项目团队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体系。

(二)具体实践措施

基于职前职后融合理念的职前课程改革以本专业主干课程评价改革为纽带,从职后人才基本素养的角度进行专业课程目标与技能目标的设定,促进主干课程内容的有效性改革。详见表1。能力观测点检测的有效保障是:(1)“教学有效性提升的能力观测点”作为课程绩效的重要评价指标进入相关主干课程考核方案,并作为本专业主干课程质量的重要考核依据。(2)专业和课程组进行课程质量评价时会重点关注各门课程的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

基于职前

职后融合理念的职后教育课程改革职后教育课程改革详见表2。

基于职前职后融合理念的基地实践改革基地实践改革详见表3。

基于职前职后融合理念的专业教学改革成效

(一)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建立

本专业从2011年开始以学校特色专业建设为平台,探索从职前职后融合的视角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建立,目前本专业基本建立了结合岗位特点和要求的主干课程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为提升本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检测和评价标准,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于职前职后融合理念的社会服务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本专业从2011年开始探索与职前教育专业课程对应的职后培训项目的开拓,目前本专业主干课程已开拓与职前课程对应的九项职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从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共完成22次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培训,培训浙江省中小学教师1 469人,创收1 175 500元。

(三)以职前专业课程改革和职后社会服务改革为基础的项目化社会实践模式逐渐走向成熟

将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四者进行有效融合,以项目为载体,增强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针对性。让专业课程改革的理念、方法和基地社会实践相互促进,在合作共赢中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从2012年开始,本专业围绕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项目化”社会实践全面推行,从基地校本课程开发指导、与基地合作课程、基地听课评课与教研交流、与基地合作教学研究类课题的申报和实施、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培训五个方面进行改革实践,现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四)基于职前职后融合理念的教学研究对职前课程的反哺效果明显

在职前职后融合理念的教学研究成果推动下,目前本专业有“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与研究”获评国家精品课程,并正在转型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儿童文学”和“古代文学”获评学校精品课程。教学研究成果详见表4。

(五)基于职前职后融合理念的教学改革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衡量课堂教学改革最终效果的重要标尺是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在中国第三方教育数据和培养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对我校2010和2011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调查中,本专业2010和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位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的首位。

参考文献:

[1]刘明星.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基本路径探析[j].职教通讯,2011(24).

[2]贺敬宏.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探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

[3]蔡新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职教通讯,2013(26).

[4]顾准.关于高职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2(29).

[5]仇雅莉.示范性高职院校社服务的内涵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20).

篇7

关键词: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通过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方式研究,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实践能力、创造性、情感体验、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同时,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形成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既传授知识,又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具体说来,就是教师把着眼点放在科学方法论、教育方法、推理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从事实中做结论的方法以及分析综合事实的能力培养上,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讨论,通过研讨,促进学生对规律性知识的掌握。

2.切实转变以“教”为中心的旧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启发、点拨、引导、讲解、提问、评点、分析、概括、归纳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3.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中,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4.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为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通过教师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5.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自主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已经明确。即:

(1)拓宽自主学习的时空;(2)内容自主;(3)方式自主;(4)练习自主。

6.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师生充分认识到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几个问题得到了答案。即:(1)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2)灵活搭配合作小组;(3)让学生学会提问题;(4)留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5)让探究走出课堂。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8

[关键词]七年回眸 成绩 问题 方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于2001年颁布实施,历经七年了。小学阶段六年一轮的实验已经完成,初中阶段第二轮实验也已结束。按一般教育改革的工作程序,也到了该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阶段了。

这七年,是语文教育观重建的七年,是着重于观念探讨日益向实践层面深入的七年,是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哲学基础进行反思的七年,是积极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的语文教育发展格局的七年。

一、七年语文课程改革:亮点多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新一轮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与颁布,是语文教育新理念的高层次的集中展示,全方位反映新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标准》比照历次《语文教学大纲》及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在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突破。七年语文课改,特点鲜明、亮点多多。概括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1.《语文课程标准》追求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价值观,反映了面向21世纪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当代教育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为特征的时代精神。

2.《语文课程标准》“有鲜明的人性化倾向,处处表现出对人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把人从技术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教师,让师生都能按照人的发展规律和语文教育规律去教语文、学语文。”

3.《语文课程标准》继承了优秀的东西,发掘了现代语文教育史中有价值的东西,又吸纳了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做到了继承中有发展,发掘中有创新,吸纳中有整合。

4.《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第一个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凸现了以“语文素养”为利好的价值追求。语文素养作为语文学习的最终指向,其概念提出的本身就是巨大的进步。

5.本次语文课程改革声势之大、影响之巨是前所未有的。“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现代语文教育发展了近百年、但长期处于高耗低效而屡遭诟病的背景下展开的。它的目标,是一次整体的改革,是针对语文课程基本范式的改革。对于这样一场全局性、范式层次上的改革,理性的高强度介入,是改革成功的基本保障。”

6.本次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国家采用先在少数地区试验然后逐步推开的办法,这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保证语文课程改革健康、稳妥地向前推进。经过七年的实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在学校、社会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积极的实践。

二、七年语文课程改革:成效显著,语文教育发生巨大变化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在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七年,课程理念和课堂实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文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都肯定了语文新课程的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语文课改践行七年,一线教师普遍感到“语文教育变新了:新的教材层出不穷,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新的学习方式得以落实;语文教学变活了:教学方法活泼了,评价机制灵活了;语文教学变宽了:教学目标增宽了,教学渠道拓宽了。”语文教育专家在谈及语文课程改革的成就时认为,至少在四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语文教学从‘真理模式’取向调为‘言语实践’取向;全面引入现代阅读观、写作观和言语交际观;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学习方式重熏陶、感染、体验、感悟等。七年的历程值得回顾,七年的成就值得肯定。

七年来,跟课程改革一起成长的广大教师、教研员经受了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更新了教育理念,提升了课程意识。他们用生动的课程范式诠释了新的课程理念,演绎了新的课程文化,营造了课改的氛围,活跃了教研空气,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

七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现代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儿童“六大解放”在课改实践中得到了初步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又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就能够在自主活动中释放。

七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推行,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或正在明显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走向语文学习的前台。

七年来,《语文课程标准》催生了十余套国标语文教材。新课标实施以来,我国的语文教材的整体格局和呈现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文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吸引了很多关心、热爱语文教育的专家和一线教师参与其中,为教材建设献计献策。

七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众多研究者聚焦科学发展观如何融入语文教学,展开了积极的探讨。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在较深的层面上探寻和剖析语文教学诸多方面的问题,运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加以诠释,寻找改革的途径,初步构建了和谐框架。

七年来,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研工作者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改创新教育要求的语文教学新模式,单一的课堂教学开始“裂变”,演绎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如“学教式教学模式”、“活动教学模式”、“非预设性模式”、“生成模式”、“非指示性模式”等。

七年来,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培育了一大批教坛新锐,涌现出一大批颇具影响力的教学流派:有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孙双金的“情智语文”、刘云生的“心根语文”、李卫东的“感悟语文”、孙建锋的“享受语文”、陈建先的“本位语文”、吉春亚的“爱在语文”。他们凭借对语文教育的睿智,大胆开展语文教学实验,摸索了一套套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具有个性特色的先锋理念和创新设计,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七年来,随着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教育观在各种精神教育、课程理念和教学智慧的碰撞与融合中不断得到新建构。有钱理群的“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观、王富仁的“大语文论”与“小语文论”、童庆炳的“语文教学认识论与存在论”、潘新和的“语文教育:走向表现与存在”、韩军的“重建与反思:新语文教育论”等,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揭示了语文教育观的多层建构。这些从实践中产生出来的成功经验,具有学术价值,整合升华为理论,将能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学实践。

七年来,语文教育领域各种问题的争鸣为语文课程建设提供民主参与的平台,不断推动语文学科建设向公开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当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无疑对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要重新审视,免不了产生思想碰撞、观点交锋,学术争鸣成了语文教学中一道新的景观。众多语文专业报刊相继推出“争鸣”专栏,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和广泛参与。

七年课改历程,实现了时代的新跨越。语文课程改革之所以取得成绩,一方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反映了教师的实践智慧。

三、七年语文课程改革:步履维艰,面临一系列两难挑战

总结七年来语文课程改革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语文课程改革中同样存在不少问题。这七年是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困难更大、矛盾更多、瓶颈制约更突出的时期。不少语文教师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理念,无所适从。在课程改革中由于认识上、实践中存在着片面性和绝对化,课堂教学一度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近年来频频见诸语文报刊的是反映语文教学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的种种误区,被谈论得较多的有十种倾向应引起人们的关注:虚假自主、无效合作、孤立文本、随意探究、曲解对话、讨论泛化、滥用媒体、追求前卫、盲目综合、弱化基础等。语文教育专家杨再隋对“课改”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用“虚、闹、杂、碎、偏”五个字作了概括。

语文教育工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审视和分析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种种倾向。有论者从深层次来揭示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几种倾向:“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教师不作为、多媒体化”。有论者指出在新课标实施中有许多伪善、虚化的现象,最突出的是“非语文”现象充斥着课堂,语文逐渐地空泛和虚化。表现为:为信息技术所累的“非语文”现象;学科整合荫庇下的“非语文”现象;“讨好”学生和“观众”的“非语文”现象。有论者概括了新课标语境下的强势话语对“真理”遮蔽的三个方面:泛人文强势话语下的工具性遮蔽;泛多元评价话语下的常识遮蔽;泛合作强势话语下的前提遮蔽。有论者提出,课改中语文教学出现的新问题还表现在:课堂“讲”“读”的“变味”;合作学习的“变形”;探究学习的“变僵”;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变量”。还有论者指出,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的现象,使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出现了新的歧路。过分强调“合作探究”,忽视实际效果;过分注重“学科整合”,迷失“语文本质”;过分突出“主体地位”,削弱“主导作用”;过分推崇“赏识评价”,缺乏“真情实感”。

七年来的语文课程改革,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课程改革的不良因素究竟有哪些,专家学者、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从各个角度和不同层面进行探寻。归纳起来有下面几方面原因: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存在诸多落差;实施者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缺失辩证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是发展着的,又是不完善的;对“语文素养”内涵的过分演绎使语文教学承载了不应承载的重任;社会上出现的虚假浮躁之风影响了语文教学领域;不恰当的评价已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强化了横向的借鉴,弱化了纵向的继承;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和专业知识难以适应课改的要求。

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性质的问题?李海林撰文认为,“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是方向性的问题,语文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从语文课程改革整体来看,从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这样的角度来看,目前语文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本体论’层次的问题,即‘课程内容’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实施需要时间来磨合,正如李海林所说:“语文课程改革总的态势是‘软着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错误的理念、方案和技术操作上的失误不断暴露,不断得到纠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语文课程改革问题的揭示、质疑和反省,是语文课程改革向前推进的必要条件。”

四、七年语文课程改革:任重道远,课改的信念不可动摇

语文课程改革七年的历程,我们已经有了前进的坚实基础,面临着难得的机遇。面向未来,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还会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语文课程改革下一步怎么走”受到语文界业内人士普遍关注,语文教育专家、教研人员以及一线教师紧紧围绕这一个统领全局的大问题发表见解。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1.要坚定“语文课程非改不可”的信念。七年的语文课程改革步履维艰,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不能动摇“语文课程非改不可”的信念,正如巢宗祺教授说得对:“当前的语文教育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转型的道路是漫长的,也许充满了曲折和风险,因为语文教育问题原本复杂,而我们原有的教育基础又十分薄弱。在这转型期中,问题也许会层出不穷。然而社会的转型、语文教育的转型,是必然的趋势,因此顺势而改革的决心,不可动摇。”

有论者指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处在一个十分关键时期,坚定课改信念,应着力排除两种干扰。一是排除对课程改革存有抵触心理、畏难心理、观望心理的干扰。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以来,在语文课程改革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语文界滋生了某些值得关注的否定改革的思潮。有人觉得课改改错了,到现在问题百出,有些偏激者甚至对改革叫停。目前有一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那就是人们在反思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上升到理论高度,对新课程的一些基本理念表示怀疑,产生动摇,有的甚至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想要回到老路上去。”有论者指出,目前这种回潮现象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普遍,给一线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二是摒弃“矫枉必须过正”的思维模式的干扰。在语文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不少语文教师面对课改新理念领会不深,理解不透,产生了诸多的困惑和迷惘,未能从“矫枉必须过正”的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比如一强调弘扬人文性,便松开了语文的缰绳;一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便忘了教师自身作用的确立和发挥;一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便忽略文本的价值取向;一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便出现教学内容的泛化。若以这样的思维方式,将很难避免语文教育思路的大幅摇摆。有专家指出,“矫枉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欲速则不达。应该多次‘矫’,不断‘矫’,一次‘矫’一点,慢慢接近‘正’。这样才能避免大幅震荡。”还有论者提出,中小学语文课改要从长计议,“语文课改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搞颠覆式革命,不能离开国情,也不能丢弃以往的经验和好的传统。”

2.要正确应对一系列“两难”的挑战。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正面临一系列“两难”挑战。在课改实践中,既要重视基础工具性,又要对人文性给予更多的关怀;既要让学生自由释放个人阅读文本的体验,又要尊重文本的特定的指向性;既要强化横向的借鉴,又要注重纵向的继承;既要学习外国的教学理论,又要以“我”为根,以汉字、汉语特点为根基;既要倡导创新精神,又要注重扎实严谨作风的养成;既要强调阅读的拓展性,又要注重文本语言的解读;既要重视探究性学习,又要重视打好语文基础;既要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预设,又要关注动态生成;既要加强合作精神的培育,又要注重独立思考能力的造就;既要“教教材”,又要“用教材教”,等等。可以肯定,这些“两难问题”,如果处理得好,语文课程改革就能比较顺利地向前发展;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延缓课程改革的进程。

3.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全局。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复杂关系,我们要以系统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全局。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和谐的语文教育格局:坚持“工具性”、“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坚持“继承”与“创新”相互渗透;坚持“三维目标”整体推进;坚持“标准”与“多元”融于一体;坚持“主体”与“主导”互动互补;坚持“实”与“活”有机结合。追求平衡、和谐发展,向语文教育的本质回归,这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4.要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新课程改革要想得以顺利实施,人是最重要的因素。课程的发展即教师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素养,就必须夯实理论基础,就必须完善知识结构,就必须提升教育研究能力。

七年语文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未有穷期。课程改革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面向未来,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历史起点,必然有新的矛盾与问题,同时也意味着有新的思路与平台。站在这样新的起点眺望未来课程改革征程,将继续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要进一步鼓足克服艰难险阻的勇气,只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就能稳步向成功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于漪.回首百年 继往开来[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1).

[2]李海林.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6,(5).

[3]胡海舟.语文课程改革问题的哲学审思[J].教学与管理,2007,(7).

[4]李海林.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J].语文建设,2006,(3).

[5]杨再隋.呼唤本色语文[N].中国教育报,2005-12-23.

[6]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J].语文学习,2005 ,(4-5)

[7]王凌.盘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非语言现象[J].成才,2005,(9).

[8]周建成.语文新课程强势话语下的“真理”遮蔽[J].中学语文,2004,(9).

[9]朱于新.课改中语文教学典型问题分析[J].中国教师,2004,(8).

[10]李碧.走出与新课程理念“貌合神离”的迷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12).

[11]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2]郑浩.语文新课程应在反思中不断推进[J].语文建设,2007,(12).

篇9

【论文摘要】教科书是随着学校教育的出现而产生的,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道具,是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要求的内容载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资源和工具。因此,加强教科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不断提高教科书的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教科书集中反映了国家或地区的意识形态和教育理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基础教育水准的重要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那种将教科书视为唯一绝对的教材的传统观念和行为是不恰当的,而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轻视或放弃教科书的任何观念和行为同样是不恰当的。教科书保证了全体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要求,它会影响学生们的所知、所做和价值观。 

教科书作为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产物,其设计过程就是以课程目标为指导,将课程理念与课程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体系和一定的呈现方式加以展开和具体化、系统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性工作,也不是一个简单地移植、模仿、改编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学习、研究和创新的过程。学习是基础,通过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设计水平;研究是关键,通过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途径,吸收和借鉴成功的经验;创新是根本,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教科书设计的创新包括课程理念的创新、内容素材的创新、体系结构的创新、呈现方式的创新、版式设计的创新等多方面,其核心是课程理念的转变和更新。2000年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旗帜鲜明地将“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改革的核心理念,这预示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价值转型,也明确了新一轮教科书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必然趋势。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习和学生的发展。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理念和课程功能的转变,使教科书的设计必须摆脱“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主旨,转变为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为目的。 

教科书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它为教学活动提供一种知识上的线索,为学习活动提供方法的导引和支持。因此,教科书的设计极大地影响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也必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如果说,知识技能可以通过结论式的呈现、通过接受式学习来获得的话,那么,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则不可能如此形成,它必须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内化。因此,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的设计必须要转型,教科书不仅要向学生呈现具体的知识,还要向学生展示如何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这为新课程教科书的设计提出了明确导向,即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教师和学生作为教科书的使用者,都有自己的课程设计取向,只不过由于某些原因,他们对此或者明确清晰,或者模糊而不自知。但不管怎样,他们的课程设计取向都可以通过其对课程与教学具体问题的认识予以反映。教师和学生的课程设计取向,不仅直接决定着教科书的使用效果,也反映了他们对教科书设计的认识和需求。由单纯的学科知识学习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是时代对教育改革的呼唤,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强烈需求。因此,课程与教科书的设计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融合不同的课程设计取向,努力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发展水平出发,精心选择那些既与社会生活问题紧密联系,又能体现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的知识,引领学生在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和谐发展。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学校课程的设置一直采用分科课程,重视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技能。学校教科书的编制虽然基本上满足了当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但与当今时展的要求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相差甚远,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在教科书设计理念上,重视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第二,教科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单调,结论式的叙述束缚了师生教与学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第四,教科书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而忽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 

目前我国教科书设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的设计理念、设计技术非常落后。一些教科书编写者往往不去深究各学科在整个课程结构中的定位和学科特点,而是随意发挥,理所当然地去解释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又迫于时间压力,无暇顾及教科书的品质。因此,提高教科书设计者的编写理念和专业素质,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相对稳定的教科书编写队伍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3). 

[2] 丁朝蓬.教科书结构分析与内容质量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8). 

篇10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 教学理念 问题意识

在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中,研究性教学和学习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理论和探索的双管齐下,不仅推动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趣的提高,而且对于培植现代的教育理念也提供了丰富的营养。随着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的产生,研究性教学以它独有的气质和特色走进了课堂,成为了课程改革中一朵亮丽的奇葩。

一、现代教育理念催生现代教育模式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文化活动,目标是指向现实和未来的人的生活。作为教育理念既是以往教育实践经验的积淀,又能升华为教育前进的目标。对现代教育理念不论如何概括,其核心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统一。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这种教育理念指出了现代教育对人的培养的基本方向。还是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说得好:“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有创造性,它还应使我们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1]造就这样的人的关键在于对他的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力是人才的价值核心,而成为人才的前提条件是主体性。现代教育理念的实质是在教育中高扬人的主体精神。所谓主体精神,就是自主、自强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因此对创造意识的培养理所当然地成为教育的本质要求。创新意识作为科学的精神,是实现创造力的前提和基础,这种意识的培养,需要相应的教育方式。于是,研究性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就越来越具有了主导性。相比之下,以继承性教育为轴心的规范式教育越来越不受欢迎,开始向以创造性教育为轴心的启发式、研究式的方向转变。这种转变是教育理念层次上的具有战略性的深刻的革命,它必定要通过教育工作的实践实现出来。

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论从课程改革,还是新课程标准、新教材,都集中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本思想。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初步使学生在基本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课题学习、专题研究等研究性学习方式,突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水平,增强发展性学力。这也促使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从“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出发,重新审视、定位我们的课堂教学,摒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境地,循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创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新教学模式,促成学生能力思维发展和人格个性发展。

未来的答案是发明创造出来的。我们不发挥想象力,不冒风险,创造、革新和发明就无从谈起。

二、课程改革的指向

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教育模式的移植又使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强固化,成了我们今后教育改革必须攻克的顽疾。正如一位德国学者在分析我们教育状况时指出的:“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了对苏联教育模式的学习和发展,忽视了对世界其它国家教育研究与发展成果的全面了解与借鉴,从而导致我国的教育学只在一种模式下谋求发展,人们只是在一种世界里构造,看承袭了‘凯洛夫’基因的中国教育学。”我们可以先找到旧的传统教育模式已彰显出来的带有方向性的通病,再配剂良方,逐渐地达到教育的全方位的改造。下面仅举通病二则:

1.教材体系僵化

现在已有的教材大多都格外地注重体系,而体系又都是人为地编造出来的,其目的是学者确定其体系中的核心结论。因为体系产生于人的精神的永恒的需要,即克服一切矛盾的需要。但假定一切矛盾都一下子永远消除了,那我们就会达到所谓绝对真理了。教材的内容编排比较偏爱演绎性,现有的哲学教材尤为典型。如讲“物质”的概念,是从物质定义中分析定义的含义和物质定义的意义;用物质定义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这种教法突出了教学的程序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心理程序。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任务就是背诵。因为教师已把绝对真理交给了学生,学生再无研究的余地了。这就大大违背了引导学生领会知识内容,提出问题,发现知识,从而提出见解,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的初衷。

由于陈述多于论述多于论证,其宗旨还是为建立结论。这样的教材不仅失去了它的现实的根基,也失去了理论应有的活力。捧起这样的教材,师生都会产生嚼蜡的感觉,除了去寻找答案,实在刺激不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更难找到诱发学生创造激情的生长点。谈到这里,我们产生了一种想法,能否把教材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点呢?我们能不能到美国学者J?P?蒂洛著述的《伦理学》教材中找点启示呢?用研究性、探索性的教材促使教师们进行研究性的教学,引导学生研究性的学习可能缩短学科和课程改革的周期,也可能加速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

转贴于 2.教学模式单一

现在的教学活动基本上还没有突破应试性的传输--接受型的框架,以问题探索为基础的研究性教学和学习尚未走进大雅之堂。而对着公式化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过多的陈述性知识和确定性的结沦,教师不得不使用僵硬的话语把所谓的“知识点”告诉学生,努力地把它们讲深、讲全、讲细、讲透。知识的内在关联被遮蔽,知识点变成了永远正确的教条、答案。通行的教学流程是教师跟着教材、大纲走,学生跟着教师走。有些老师精心设计了一些问题,循循善诱,步步启发,左右开导,将学生“请”入早已设好的圈套中。[2]这种讨论往往是老师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记忆来进行的,其实质就是教师一再补充说明、一再纠正学生的理解思维。最后,整个课堂变成“学生的嘴说老师的话”,还是一个被动接受学习的模式。甚至在某些地方,几个教师使刚刚统一的讲稿上同一门课,设置一模一样的重点和难点,研究问题语言不详或皆付阙如,学生学得很累,学习兴趣递减,教师教得很苦,又报怨学生学习不努力。教与学处在迷茫之中,难以找到走出迷途之法,难以找到走出迷途的路径。我们认为,唯一的出路是用研究性的教学统摄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研究性的教学不是单一的教学模式,它是一个原则,应上升为教育理念,要把能不能引发学生自己的思考看成衡量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根本标志。

三、研究性教学的要义

所谓研究性教学,就是将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教材与阅读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的教学。[3]研究性教学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又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能使学生掌握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克服了接受性教学的缺陷。这里的研究,并不是要脱离教师指导、脱离课堂教学、脱离教材,而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积极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研究性教学和学习的要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从课堂开始,在课堂中能否贯彻研究性教学原则尤为重要。

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素质与观念的要求。研究性的学习和教学需要更雄厚的知识基础,教师课堂教学必须加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讲授,但绝不能忽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培养的统一。教师首先用“问题”,“矛盾”整合知识结构,改变现有教材中答案式的平行叙述,调整由章、节、目划分造成的知识断裂,通过解构某一类知识中包含的一个或几个疑难问题,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再通过对方法的变换激活知识的现成结论、定论出发,通过对其前提的追问造成对它的诘难,在“解决”了的或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去发现、建构新的问题,加速学生的辩证思维方式的内化,在“研究性”的理念普照之下进行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此时的教师要有开发的意识和开阔的视野,才能把基础知识和创造性相结合、条理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在教学活动中才会收放自如。

其次,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发现所学的知识中隐含的其它学科的知识,从学科渗透中对某一知识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用矛盾思维形成学生的认知结构,掌握科学研究和探索的思路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要设法让学生在已知和未知、在答案和问题的转换中发现任何一种具有结论性知识的结论的暂时性,形成“问题意识”,培植创新的兴趣和勇气,改变以定势思维为主,要以“思”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当然,教师也需要练些真功夫。教材还是那本教材,内容还是那些内容,学生学后有什么样的提高,教师的作用极为重要。是用灌输的方式强行注入,还是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分别很大。

最后是指导习作。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和实践中选择专题开展研究,目的也是促进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提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选题时要注意它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疑难性,在确定性中寻找不确定性,引导学生走向理论深处。如果能在理论和实践的空白处选题进行研究,既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也能促进学生的创新思考。要让学生通过争论来确定结沦,再形成问题。只要我们能够认真地思考教学中的问题,研究、争论就不能中止,这样就可以把学习的工具和工具的学习的矛盾运动循环下去。

总之,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不能简单地把研究性的教学当成一种模式,应该把它上升为一种思想、原则和态度。我们应立足于原有的基本的教学模式,增强常规教学的研究性成分,把传统的教学形式改造成为“研究性”的教学形式,培养出更多具有“研究性”意识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温红彦.外国校长眼里的中国大学[J].教育?科技?文化,200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