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的类型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设计美学的类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无论哪种布光,都是以摄影的主光、辅光和轮廓光三点布光为基础,其他布光类型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根据整个画面的亮暗面积比例和整体明暗程度,可以分为低调画面和高调画面,低调画面常常采取明暗对比布光,而高调画面常常采取平调布光。
一、明暗对比布光
明暗对比布光是一种具有高反差和高明暗对比的布光类型。典型的是伦勃朗布光,伦勃朗原是荷兰画家,其作品常常采取强烈的明暗对比画法,用光线塑造形体,画面层次丰富,富有戏剧性。这种对光线艺术处理的手法被后来的摄影摄像所借鉴,称为伦勃朗布光。其主要特点是它的选择性,只有某些区域被谨慎的打亮,而其他的区域则有目的的保持黑暗或极少光照的照明之中,明暗反差大。
明暗对比布光的美学功能
1.原始。首先,明暗对比布光能够客观呈现低照明的环境。摄像机跟人眼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摄像机的感光度远远不如人眼。人眼对于黑暗和光亮都有自动调节的能力。例如,在自然光照明下,用人眼观察同一视角内的明暗变化比较大的景物,其暗部亮度为1000勒克斯,亮部为20万勒克斯,明暗比为200:1,人眼仍然能分辨出亮暗层次,而彩色摄像机最大容纳范围为30:1,并且摄像机要求的照度基本在300勒克斯以上。因此,当我们处于一个黑暗的山洞里,手里只有一只蜡烛,我们能够看清蜡烛周围较大范围,而即使是高度敏感的摄像机,也只能摄录下一个只有很小范围的亮点画面,其他的都在黑暗之中。为了在电视画面上保持一只蜡烛在黑暗山洞的照明效果,我们必修采取明暗对比的布光方法,根据光线的方向和范围先布一个基础光,提高画面的整体亮度后,再在基础光的基础上加上蜡烛的灯光才能很好地反映出一只蜡烛在电视画面中的效果。其次,明暗对比布光有利于表现主体和环境的立体感以及质感。立体感和质感需要光线和阴影来表现。当光一旦遇上物体就会在物体背光方向产生阴影,我们经常通过阴影的反向来推理光的存在,也通过阴影来判断物体的立体感。同表现物体立体感的原理一样,质感的表现也是一种空间现象,当将某一纹理放大后,实际就是一群有峰又谷、有边棱有裂缝的山脉,而显示质感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就是通过明暗对比的布光方法有效的控制反差。
2.构图的功能。在摄影摄像构图中有一条原则就是主体突出原则。而使主体突出的一个方法就是用光线照亮要表现的主体,而让其他无关或关系较小的元素保持在黑暗或阴影之中。因为作为生物学上的人有观看亮处的本能,在一幅明暗对比画面中,人眼倾向于先注意明亮区,而后注意黑暗区。其次,在摄像中我们可以在时间上控制画面的明暗转化和位置变化,从而引导观众去观看,达到蒙太奇的叙事效果。再次,明区和暗区的面积分布和明亮程度也是使整个画面显得均衡的重要手段。均衡也是摄像构图中的重要技巧,均衡不是左右两边的景物形状、数量、大小、排列的一一对应,而是相等或相近形状、数量、大小的不同排列,给人以视觉上的稳定,是一种异形、异量的呼应。
3.主题和情感的功能。首先,光不仅可以展示物体的形状、质感及所在的空间和时间。光同样可以通过它的属性引导我们去如何感受事物,引起一种情绪和情感。明暗对比布光方式用光少、光照集中的特点使得局部较亮,整个场景显得低沉、紧张而压抑,常常用在监狱、洞穴等环境。例如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当主人公杜方先生在监狱服刑期间,整体上采取了明暗对比布光的暗调画面,具有沉重、严肃、紧张、恐惧、压迫和冷酷等美学暗示,符合整个片子的主题和情绪。其次,不同的光位也可以使观众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世界中的自然光大都来自太阳的直射和反射,人类活动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高于视线的太阳的照射下进行的,光源高于人的视线已经成为人类强大的知觉惯性:即认为光是自上而下的照射,这种惯性顽固的影响着人类的判断,并不经过理性的过滤,而是感性的直接作用于观众,影响观众的心理特征。例如,当光位低于人物的视线即采用脚光时,人物脸部的阴影正好与高于视线的光源产生的阴影相反,从而使得人物显得诡异而令人恐怖,这种布光效果也常常用在一些恐怖片中。
二、平调布光
平调布光使用高度分散的灯光进行布光照明,以几乎同等水平的照明来展示整个场景,具有极少的反差和高度透明的表面阴影及投影,以至于这些阴影和投影难以观察到。
平调布光的美学功能
1.可视性。平调布光是连续动作的理想用光,它使得摄像机可以从各个角度拍摄而不用担心灯光问题,从而给予了表演者最大的机动性。从技术角度讲,因为摄像机较低的明暗对比分辨能力,所以摄像机偏爱这种明暗对比较小的平调布光方式。同时,平调布光的光线明亮、分布均匀,能够客观地表现出物体的自然质地和颜色,具有很好的可视性。因此平调布光的作用更多的是强调再现而非表现。
2.主题和情感功能。由于平调布光的明亮和均匀,使得这种布光在主题和情感上表现出一系列的感彩。例如新闻节目中的光明和客观、体育竞赛类节目的健康积极、情景喜剧的轻松愉快、医院环境的洁净和高效、计算机机房的高科技性。同时,平调布光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其较小的反差容易造成呆滞、无个性和令人迷惑的感觉。如果在平调布光的基础上再提升亮度,使得呈现为高调画面,这就在客观的基础上增加了白日梦的恍惚感。例如在电影《孔雀》中张静初扮演的姐姐在梦想未来时,画面采取的这种高调画面,而当回归现实时,却采用的是明暗对比的低调布光。
三、剪影布光
剪影布光不属于明暗对比布光,也不属于平调布光,但又兼具二者的特征。在剪影布光中,照亮背景而使得前景处于黑暗之中,表现的只是事物的轮廓,而不要求表现它的细部影纹层次。
剪影布光的美学功能
1.剪影布光可以用来掩饰一个人的身份。在一些影片中,为了表现影响事件发展的某一关键人物的神秘性,往往对此关键人物的出场采用剪影的布光形式,使得观众只能看到其轮廓,而不能细辨其相貌,从而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感和影片悬疑性。同时,剪影的这种细节隐藏效果也是新闻调查中常用的一个手法,让不希望出镜的被采访者坐在窗户边上,采用逆光形式的剪影布光使得被采访者真实的面容得到隐藏。
2.剪影布光可以用来强调事物的轮廓或动作,使得场景具有很好的戏剧性。不饱和理论说明了色彩对于观众解读影片情感表达的不利影响。即:亮的、高饱和度的色彩容易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屏幕事件的外部景象,而非内部情节。因此,降低自然色彩的饱和度甚至去掉所有的色彩会使得观众不可避免地从静观外部景象转变到深观事件的内部情节。同样,作为动作片,在注重情节的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音响为伴奏,以有节奏的身体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运动表达艺术。因此,为了使观众关注于动作之美,常常可以采用剪影布光的形式,不仅仅把色彩去掉,甚至把人物光影细节也去掉。例如在电影《Kill Bill 2》中,有一场在日式餐厅的打斗,为了表现主人公与众人打斗的动作,就采取了剪影布光形式,既避开了血腥的场景,更使得打斗具有了舞蹈的性质,观众从中得到了美的视觉享受。
参考文献
[1]李兴国,田敬改著.电视照明[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P52.
[2](美)赫伯特•泽特尔著,赵淼淼译.图像声音运动-实用媒体美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P68.
篇2
1) 现代工业建筑是一个时间范畴,是指19世纪以后,伴随资产阶级工业革命而产生和发展的房屋建筑类型,现代工业建筑本质上作为科学技术的主要载体,始终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2) 现代工业建筑是一个美学范畴。现代工业建筑=现代建筑+工业建筑。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是现代建筑的开端,现代工业建筑促进了现代建筑结构和构造的发展,始终带有工业社会技术美的烙印。工业建筑同时具有很强的实用目的性,“工业建筑的目标就是促进生产”,以功能设计为出发点的工业建筑遵从“形式服从于功能”的现代建筑设计原则。现代工业建筑代表一种美学风格即基于工业美学的建筑形式美。
1.现代工业建筑在建筑史上的美学地位
现代工业建筑出现于19世纪,在工业革命时期,以钢铁、玻璃和混凝土技术为特征的工业建筑成为当时社会现代化的象征。20世纪初兴起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就是这一新思潮的支持者,他们认为建筑必须和工业结合,现代结构应当在建筑中表现出来,这样会产生前所未见的新形式。其代表建筑师赫尔曼?米切尔宣称:(HermannMuthesius)精神远远高于物质之上形式远远高于功能之上……。因此,面临的任务就是再次唤醒人们对形式的理解,复活人们对建筑的情感”。德意志制造联盟另一位着名建筑师,彼得?贝伦斯(PeterBehrens)设计的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被后人称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受德意志制造联盟建筑思想的启发,早期现代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和密斯?凡?德罗在工业建筑领域都曾做过尝试和探索,格罗皮乌斯设计的法古斯工厂,以其造型简洁、轻快、透明的特征,确定了其现代建筑的地位;密斯的极少主义,也是注重技术精美的工业美学的延伸,他认为“当技术实现了它的真正使命,它就升华为艺术'20世纪60年代曰本兴起的新陈谢建筑在试图表现文化识别性的同时也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和材料,与现代工业建筑和工业美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高技派以擅长巧妙,合理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而得名,其设计作品中不少从工业建筑中获得灵感,甚至采取工业产品和工业厂房的造型,通过抽象的语汇和机器构造的方式,充分体现了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其代表建筑师福斯特、皮阿诺等人也有不少工业建筑作品,将工业美学和高技术完美地合起来。纵观19世纪以来的现代建筑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工业建筑发展史。“20世纪工业建筑在建筑史上的重要性不亚于中世纪时代的基督教建筑”(见表1)
早期现代工业建筑造型设计倡导结构美、精确美、轻盈美、透明美、韵律美,归根结底其美学本质是技术精美。技术是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由此而产生的技术美学体现了和谐,圆满、自洽的美学原则,在技术美学中“只要合乎功能目的性的,体现结构合理性的东西,就是美的”。“美不仅存在于科学研究的对象之中,同时也存在于研究的过程之中,而且还存在于研究的成果之中”。工业建筑所展示的正是现代工业技术的成果,在工业建筑中广泛使用的钢铁、玻璃、合成板材,混凝土技术以及各种大跨度技术就是现代工业化生产的产物,相比那些纯粹注重装饰和艺术效果的建筑类型和风格,现代工业建筑形式美更接近技术美学本质,更能代表现代工业社会美学发展方向。
2.现代工业建筑美学的发展
美和审美是随着时展变化的,曾几何时,高耸的烟囱和火力发电站房被认为是社会工业化的象征,这些被象征化的符号就带有时代的美感;而在注重生态和环境的今天,相信不会再有相同的感受,正如三寸金莲和裹脚布一样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现代工业建筑美学是随着现化工业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之间,是人类传统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阶段,工业社会所崇尚精确、重复、高效使工业建筑不可避免地带有这种快餐式的审美烙印,各种方盒子在世界各地风行。在效益决定一切的年代,工业建筑更多地是一种基础设施,虽然也有一些精品,但更多的工业建筑沦为其功能的附属品。以技术美为其核心的工业建筑美,更多地是体现在其派生建筑中,如大型体育场馆,大型展览馆,飞机场等等。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构成,产生了新的价值体系,技术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见,以技术为手段来表现信息时代的工业建筑越来越有限。同时,广泛的信息交流,加速了人们对环境的认知,多元文化观取代了二元文化观,使以前注重“技术”层面的工业建筑,有了越来越高“文化”层面的要求。工业建筑在注重技术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信息时代的特征,建筑形式在象征、抽象、隐喻等方面被赋予更多的内容。同时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使以前在注重成本效益时期处于附属地位的工业建筑,因为信息时代所要求的隐性价值,诸如环境,企业形象等因素而转换了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工业建筑类型与其他建筑类型的界限日趋模糊,工业建筑美学风格与其他建筑风格也会不断交流、重构,最终将产生出新的建筑类型和风格。
早期现代工业建筑是技术美学的先驱,这是由于建筑设计中强调形式与功能的‘二元论”决定的,功能与形式之间由显性的技术美学联系,其形式美的表达是直接的、理性的。伴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技术因素已变得越来越不可见了”,同时,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提高,使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必须考虑形式、功能、环境等因素的平衡,现代工业建筑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价值观、审美观多元化直接导致现代工业建筑“百花齐放”的格局。当代的一些着名建筑师如黑川纪章、诺曼?福斯特、理查德?罗杰斯、尼古拉。格雷姆肖、弗兰克。盖里等都曾涉及过工业建筑设计领域,为工业建筑设计多元化做出了贡献。
篇3
关键词:房屋设计建筑设计美学规律
建筑是一门艺术,房屋是建筑的主要实物形式之一。它即是人类的日常居住生活场所,也是我们生活中目之所及最常见的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随着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人们对建筑艺术欣赏能力也不断提高,建筑设计中美学元素就成为了人们越来越重视的因素之一。建筑艺术的设计应在总体上具有协调统一性,从而通过统一的表现形式实现了建筑设计的艺术美感的表现,房屋建筑的艺术设计中,应在满足建筑需求的基本形式之上实现建筑艺术的多样化发展,从而给人们带来不同形式的艺术美感的享受。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区的文化风俗都不尽相同,房屋建筑的特色也随之具有一定的差异化,但是人们想要在建筑上设计出特色之美,也要遵守建筑设计中美学规律。对于建筑的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但也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却也是有一定规律可遵循。在房屋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形式需要参考一定的建筑美学规律及基本法则[1]。房屋建筑的艺术形式如何统一而又有所不同,就成为了建筑中艺术设计的关键所在。
1协调统一性
建筑艺术在设计风格上应呈现出一定的协调统一性,进而实现建筑设计的艺术性应用于实际建筑物的完美结合。房屋建筑在进行设计尤其是艺术设计时候,不仅仅需要满足人们对建筑物本身使用功能的需求,更需要将建筑的艺术形式多样化融合并且呈现出来,从而使人们能够在居住的同时欣赏建筑带来的艺术美感[2]。
1.1外形的协调统一
房屋的建筑外形协调统一性是指人们通过对建筑物自身所呈现出的形状简单辨识后,便能够基本分辨出其艺术形式。建筑的美不仅仅是其自身的结构美,也不只是单栋建筑的美,而是应该将其融入到周边环境中,与道路及已有建筑形成整体的外观协调一致,不突兀。如果缺乏相应的环境融合衬托,房屋的建筑设计风格则与周边情景和环境难以融合,不能形成外形的协调统一性,房屋的建筑艺术形式也就难以实现。建筑外形的协调统一则可从建筑格局中的主要从属关系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建筑风格与艺术设计形式的合理的搭配,从而实现整体建筑设计的外形协调统一。
1.2主从关系设计的统一
为了实现建筑形式的整体协调统一,在设计房屋建筑时应重点考虑主从关系的协调统一。根据建筑功能的要求不同,应将其区分为主次两部分,以便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关注搭配的合理性,突显出建筑的关键点,从而有效形成建筑美感设计与建筑整体风格的协调统一发展。此外,在对房屋建筑进行外观设计时,还应妥善处理好建筑群的主从关系,形成特点明确、层次清晰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由此呈现出统一协调发展的设计风格。
1.3色彩设计的统一
通过对色彩的运用也能形成房屋建筑设计的协调统一性发展。建筑风格与建筑材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色彩的多样性也与建筑材料的样式紧密相联。通过对建筑材料多样性的变化来实现一定范围内协调的过程,建筑的统一性设计应实现设计材料的整体搭配的协调,才可以成为大众接受的统一的风格,从而使得人们感受到建筑艺术之美的独特享受。
2均衡稳定性
房屋建筑的设计不仅仅要体现出建筑的协调统一性,还有提现出其均衡稳定性。通过建筑物规模、建筑立面形状、建筑材料类型、建筑颜色变化等不同而表现出的不同的建筑设计的美感与建筑风格,也会给人们视觉及体验上带来不同的感觉。房屋建筑不同的设计风格是由设计中多种设计因素的不断变化所形成的,设计师通过对不同创造性风格的搭配理解及多种设计手法的分层次选用,实现了房屋在建筑美学设计中的均衡稳定发展。但由于建筑设计对轻重的感觉不一致,造成人们对建筑方案的认知也会有所不同。如感觉较重的建筑类型有:大体量建筑、实体封闭结构、材质粗糙及建筑材料的颜色不够明亮轻快的;而相反的类型则会显得更为轻快。房屋建筑设计通过对整体的均衡稳定性进行分析,就会呈现出平稳舒适的一面,从而被更多的人所接受[3]。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均衡主要是体现在建筑物中每个部分都有轻重的关系,通过建筑结构中每个部分的均衡关系展现出了不同的艺术层次及搭配形式,这是对建筑的各个层次的搭配发展。房屋建设中的均衡性是比较常见的,但却是建筑形式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经过均衡的设计形式,能在建筑均衡中突出建筑主题和特色,因此更能体现建筑上特有的设计形式。从而经过层次的变化展现出了房屋建筑的主题,带给人们一种强烈的艺术美感。
3布局合理性
建筑艺术不仅仅是在空间上体现,也会在时间上得以体现。在对房屋的布局进行考量和设计时,也要排布好建筑的各项功能序列及建筑结构。因此,在房屋建筑美学的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建筑的布局合理性。从美学布局合理性考虑,不同的建筑布局风格以及序列设计的应用,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暗示,从而形成不同的发展氛围。房屋建筑序列的布局主要有规则和不规则两种类型。其中,对于较为规则的序列类型设计方案,能够体现出虚实复杂或简明有道的建筑设计空间。对建筑风格的设计实现了凸显和发展,使人们更能体会到美的享受。而不规则的序列建筑设计,空间布局上更具灵动性[4]。因此,建筑美学的设计规律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实践运用是实现了建筑的有效设计形式,通过创造性地规律利用,才能建设出富于美感的房屋建筑的设计形式。
4结语
从当前发展状况来看,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设计美学应用还不够重视,特别是在创新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建筑样式的多样化不足,我们要在努力遵循一般建筑规律的前提下,提出更好的建筑设计理念,符合建筑美学设计规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建筑美学方面,需要尽快发展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规律,掌握其设计核心。建筑设计作为一种独特的创造性艺术活动,应该灵活地运用本文所述的多种房屋建筑设计美学规律,通过对不同地方的建筑风格特点相结合,并发挥建筑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形成被大众欢迎和接受的建筑艺术形式。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照搬照抄规律,否则会给人带来一种死板的感觉。只有懂得这些规律,会用这些规律,才能设计出更多高品质的房屋建筑,更好的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郭琦.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规律探讨[J].山西建筑,2013,39(33):12-13.
[2]郭艺端.美学规律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4).
[3]滕凯峰.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规律研究[J].江西建材,2014(15):32.
篇4
关键词:艺术幻象;艺术符号;朗格美学
一、朗格美学的符号观
她的老师E.卡西尔在《人论》一书的观点认为:“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或符号体系。它是对人类经验的构造和组织。”苏珊·朗格的美学观点是对前者观点的继承与延伸。在苏珊·朗格所著的《情感与形式》一书中,提出了新颖的艺术区分艺术门类方法,不再使用传统的材料为媒介进行区分,朗格美学以基本幻象为分类原则,类型如下:虚幻的空间、虚幻的时间、虚幻的力、虚幻的生活等。通过以上的方法区分艺术的门类及探讨其中的本质。在此基础下,除了艺术门类的基本幻象,一件作品可以同时建构出虚幻的空间和虚幻的时间,例如:梵高的绘画作品《星月夜》(图一),同时出现不止一种艺术门类。在音乐会或者舞蹈表演中,常常虚幻的时间与虚幻的力相伴出现,如何划分这种艺术时,朗格提出了基本幻象及二级幻象,即哪种幻象为主导的基本幻象,何为被同化的二级幻象。朗格美学中的艺术门类的划分及同化机制,从艺术本质探讨了艺术门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综上所述,拓展艺术创作的新视角,从实践创作拓展朗格美学的研究,有助于反思并开拓新的思路。
二、朗格美学在设计中的运用
《雀之羽》作品是作者在摸索艺术符号与艺术幻象的关系中的阶段性成果,随着生活的改善,材料随之丰富,技法的推陈出新,肌理的表现探索,理论的增加等等,使装饰的表现更加多元化,创作手法不局限于传统工艺,将作品创作体现当代艺术的尝试。
1.从物象到符号
《雀之羽》(图二)借鉴了孔雀开屏的形态,作品通过对孔雀形象几何化处理,运用点、线、面组合成抽象的图案,相似图形旋转、复制、组合排列交错和谐。弯曲的颈部与笔直的眼状斑纹装饰的雀翎形成对比,画面的节奏美和韵律美的抽象几何图案,表现有节奏感的孔雀开屏形象,呈现出作品的丰富内涵。作品利用材料来凸显画面的层次感,在构图、色彩、肌理等要素相互碰撞中,材料及技法营造富有变化的肌理效果。
孔雀从古至今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有特殊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着吉祥的寓意。《雀之羽》是受到幸福生活的感染,一種喜悦的表达,这种喜悦的表达之情胜过千言万语,作品通过手工创作,对孔雀的文化内涵进行思考,实现功能性和设计的统一。
2.从符号到幻象
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的孔雀相关的题材,对孔雀的外貌,习性,姿态都有描述。孔雀拥有美丽动人的形象,舞蹈家醉心于孔雀形象的“三道弯”,文人墨客描绘着南飞的孔雀,画家沉醉于开屏的华美艳丽的表现。孔雀的现实物象在视觉上的感受,与艺术作品中经过不同角度的解读重新提取内容并将孔雀的情感符号呈现出来。符号学下的孔雀相关的艺术符号,外在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沉淀下来的文化精神,具有图腾性质的孔雀形象,运用在各行各业,这种艺术符号是民族文化的缩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过“集体无意识论”,印证了,朗格美学中,情感所展现的是人类的共同情感,而非个人情感,即一种人类审美经验的积累。正式这种普世的情感,观众对一件艺术品的感受犹如感同身受,引起观众所说的共同美感。
3.从物象到幻象
苏珊·朗格所定义的这种特殊的表现性符号,将艺术品作为一个整体,是情感与形式的统一,苏珊·朗格的理论跨越了“表现论”与“摹仿论”的鸿沟。它的逻辑起点是以语言符号出发,但是这种艺术符号却不同于语言符号,他们的逻辑性与其存在的形式是一致的,但艺术符号着重展现了符号下的情感。艺术符号中的艺术幻象也是由现实的物象(这种物象也可以是情感)通过艺术作品呈现出来的,就犹如镜子中的虚像一般,情感是真实存在的并展现出来。孔雀在中国精神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浓厚的精神内涵,以孔雀的色彩,优美脖颈的形态和翎羽等元素符号为原型,结合装饰手法,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来创作这幅作品,形成艺术符号。从物象到艺术幻象,是一个的过程,随着物的形象抽象成符号,它的美学价值迸发出新的活力。
三、结语
众所周知的《猴子捞月》的故事中的一种物理现象,猴子想要打捞的月亮在水中的倒影那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装饰艺术作品从创作之初的物象经由抽象思维的意象,凝结成艺术幻象,通过人类的逻辑,由自然之物的表象升华到情感联结的艺术符号。综上所述,孔雀的艺术符号,凝结着中国人共有的情感。正如,苏珊朗格所明确表达的“艺术作品中传达着普世的情感。”一件作品类型由其基本幻象所决定,同化作品中的二级幻象。
参考文献
[1]情感与形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美)朗格(Langer,1986
篇5
1.1阴香木样本在广西国营维都林场采集阴香木试材。阴香(Cinnamomumburmannii),32年生,樟科乔木树种。阴香木为散孔材,材色淡红褐色,心边材区别不明显;生长轮略明显,宽度均匀,晚材带色略深。木材纹理直结构细,具有光泽。1.2方法1.2.1阴香木材超微观构造分析制作阴香木标本的立体横、径、弦三切面标准试件,尺寸规格为15mm×10mm×10mm,后利用HM430滑动切片机对试件先进行干燥,再进行平整切修和喷镀处理,保证扫描电镜能更好的感应试件微观结构,最终获得阴香木超微观构造图案。1.2.2建立微观结构图片分形维数分析数据库将第1阶段试验得出的阴香木材图案经过分形维数计算体系,按一定数据跨度整理分类,建立木材宏微观图案分形维数分析数据库。1.2.3木材分形美学设计将第2阶段整理进入分形维数分析体系中,分形维数较高的木材美学原始图案结合分形艺术设计理念和形式美构图法则,创作设计木材分形美学图案。1.2.4建立木材分形美学图案分形维数分析数据库将第3阶段的分形美学图案经过分形维数计算体系,整理取得数据,对木材美学图案美学价值进行量化,为今后评价木材美学图案美学价值提供数据层面的参考。
2结果与分析
2.1阴香木超微观构造美学分析扫描电镜可以提供十分清晰的木材超微构造,阴香木横截面导管多为复管孔形态出现,无形中形成了一种迭代附加之美,管孔内常含有内含物,且结构十分特殊;弦切面结构致密,体现了形式美中的排列秩序之美,难见螺纹加厚,射线细胞群落成纺锤状居多,仿佛设计元素中的点缀元素,新奇特别;径切面在导管解剖处可见梯状纹孔,与周围的其他纹孔类型形成对比之美,导管穿孔多为单穿孔。2.2阴香木分形艺术图案的计算机生成分形是基于现代数学理论发展而来的,其自相似性来源于数学公式的多次迭代,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使得分形计算更加快捷高效。国内已经有不少学者和艺术家运用计算机实验方法研究Julia集,绘制Julia集图像,以分形和Julia集图像为基础,进行艺术设计[9]。下面利用阴香木扫描电镜图片做为设计原始素材,在Julia公式环境下,通过分形软件UltraFractal的公式迭代,设计一组木材分形美学图案。2.2.1生成原理Julia集是由法国数学家GastonJulia和PierreFaton在发展了复变函数迭代的基础理论后获得的。它也是一个典型的分形集,它是复数经过迭代得到的。在复平面上,实数用水平的轴线代表,虚数用垂直的轴线代表。Julia集由一个复变函数f(z)=z2+c(c为常数)迭代生成。Julia集由于c可以是任意值,所以当c取不同的值时,生成的Julia集的图形也不相同。尽管这个复变函数看起来很简单,然而它却能够生成很复杂的分形图形[10-11]。2.2.2生成过程在后面使用的分形图案设计软件UltraFractal中内置了许多分形集合以及相应函数公式表达,Julia集合就是其中一种。我们将导入的木材原始图案进过Julia集合的对应公式功能进行分形的变形和二次创作,生成分形美学图案。如图1就是UF软件截图。以阴香木管孔内含物的超微观图像为例,分形图案设计流程如下:1)选定基础图像。以前期在电子显微镜下观测到的木材超显微图案作为设计原素材,由于扫描电镜图案输出格式为TIF格式,UF软件不能直接识别,需要将图案格式进行转换为JPEJ格式。选用放大400倍的阴香木横切面管饱内含物超显微构造图像为设计原素材(图2)。2)导入原始图案。打开UF软件,在右上角功能区的Outside选项下选则Image功能,此时在软件右边或出现图案导入的提示区,点击后浏览选择所需的设计原素材,这里指的是阴香木的超微构造图案(图3)。3)UF软件图案设计。对导入的超微观木材图案进行分形设计需要在UF软件公式对映的Map-ping选项下加入标准化公式,并在Formula公式选项下加载Julia集合公式,根据软件预览窗口观察分形图案设计变化,直至最终设计确定(图4)。4)图案格式的导出。设计部分结束后就是将图案按照可用JEPG格式导出的过程(图5),这一步操作可以在U软件的左上角File工具选项下的ImportImage中进行,可导出的图案格式也不只限定于JEPG,根据需要还可以选择相应的图案格式,如BMP和TIF等格式。根据此过程,分别对阴香木旋切面上的木射线和导管解剖超微构造图案(图6)、细胞内含物超微观构造图案(图8)及薄壁纹孔超微观构造图案(图10)进行了分形,分形的图案分别如图7、图9和图11。2.3阴香木分形艺术图案的美学分析通过UF软件的设计介入,原本枯燥的木材超微观结构被赋予了丰富的构图关系,图7~图11为基于阴香木微观构造设计的分形美学图案,为保留木材本身的结构特征与材质美,构图形式都采用了单元式的拼接构图,但根据所选用木材特征部位的不同,所得出的美学图案也各具特色:如图7所示,集团化的设计元素表现出画面的活泼感,主要以点元素的构成为主,但是通过点的大小和疏密关系,展现出画面的层次感;图9是木材细胞内含物特征分形图案,保留了内含物完整的结构,灰度变化的色差显现出一定的立体感,细胞壁充当图案的分隔线,依然是木材原本的结构位置;图11为细胞壁纹孔构造分形图案,画面整体偏向于灰暗,正负交替的构图形式使得画面结构井然,给人以宁静的美学感受,可以用于室内大面积的装饰,装饰效果好,立体感强。
3结论与讨论
篇6
随着现代化工业进程的不断深化,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形成了“千城一面”的城市基本概况,缺乏城市独特的人文性美学特征,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也越来越受限于不合理的城市规划。而美学特征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一环,已经成为提高城市建设品味,增强城市环境质量,深化城市文化底蕴的必要因素,综合运用美学特征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使城市在经济发展浪潮中体现本城市的文化内涵,彰显宜居性、人文性的城市底蕴。因此,本文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千城一面”现象进行剖析,从美学特征入手探讨城市人文性的传承延续,使历史文化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深化,并依据美学特征对城市功能分区进行前瞻性规划设计,力求在城市规划的初期阶段破除“千城一面”发展现象,使各城市能够依托自身文化价值发展为独一无二的特色城市。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千城一面”现象
在全国的城市发展现象中,都经历了破除传统建筑形制并发展现代化工业建筑类型的“千城一面”进化过程,资料表明,在10年前,能够代表或体现中国农耕文化的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有5000个,而如今只剩下不到3000个,而这个数量也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而逐渐减少,这一进程的发展不仅是由新阶段的城市规划所带来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工业化程度加深,行政导向作用的统一化发展以及历史文化断层现象带来的文化缺失,使城市失去个性文化特征,趋同发展。
(一)经济工业化进程促进城市加速发展。
作为“千城一面”现象最直接的推手,无疑是经济因素。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然导致城市规模迅速膨胀,城市新增建筑数量的多寡是城市规模和城市经济能力最直接的体现。而新增建筑却未完全依托城市规划的结构形态和的空间布局原则,形成了与城市本身文化特质所不符的现代化高楼大厦,而整体性的城市规划无法完全发挥自身功能而畸形发展,直至被搁置废弃。
(二)行政导向作用促使城市发展统一化。
在城市发展的规划过程中,行政导向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中小城市的现代化新城区的发展,大多呈现功能分区式分别发展的状况,从整体和长远发展来看缺失地域文化特色、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与自然环境等状况不相协调等问题。同时,作为行政导向发展下的城市规模,也多以其他大中城市为模板,缺失本地区美学特征及文化内涵。
(三)历史文化断层现象导致城市缺乏个性特征。
城市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现如今的城市概况却缺失了文化传承因素,脱离了地区发展的根源,割裂传统与现代性的关联,盲目拓展城市规模,缺失地域文化特色,使城市缺失发展个性。从历史文化的美学特征来看,各城市均有属于自身的魅力所在,深入挖掘城市传统文化,不仅是对历史文明的继承和保护,也是提高城市文化品质,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内容,对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城市美学特征的人文性体现
(一)城市文化传承性和延续性。
城市作为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历史文化风貌和当前的文化追求。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对传统形制建筑进行拆除改造修缮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不一定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多是将西方城市发展规模和进程强行移植,形成相似度极高的城市发展现状,而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却在城市发展中荡然无存。
为了打破各城市高度相似性的状况,应深入调研并发掘本地区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状况,将城市作为文化传播载体,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将地区文化进行推广发扬。
(二)城市建筑美学的构成价值。
在城市空间规划过程中,依托原有自然地理格局,对城市中各因素进行美学布局,充分发挥本地区的文化内涵,融合民俗美学及现当代设计,传承并发展城市传统的静态美感与时代性动态美感,凸显人文性情怀。
(三)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标志性建筑。
保留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标志性建筑,并依托该地理标志对周边建筑形制进行整体规划,明确区域功能,使其促进城市的长期发展,形成完善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在美学角度看,历史建筑能够保留至今,也与现代建筑在形制上形成视觉化对比,彰示历史文化内涵。
三、城市美学的前瞻性规划设计
为了有效避免“千城一面”城市规划建筑现象,在对城市的整体设计规划中,应考虑区域文化内涵,依托历史文化底蕴对城市做以前瞻性的规划设计,形成既保留传统元素的现代性建筑形制,也发挥现代性设计因子潜能的新型城市美学规划。
首先,深入调研历史民俗文化,对民俗等传统文化场所进行保护性修缮,形成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开发出结合自然景观等内容的传统民俗场所,体现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区域化的美学研究价值和艺术氛围;其次,针对城市核心区域内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筑形制,遵照美学特征对该建筑类型进行整体设计,规划出符合本地区特色的新颖城市风貌,丰富城市内涵。
四、结语
总之,在城市规划的发展战略问题中,结合地域文化美学特征,做出符合区域实际需求、适度彰显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美学规划。有效杜绝“千城一面”城市发展窘况,使城市处在融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之中。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对城市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结合美学特征所作出的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的新发展,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由方向。
篇7
关键词:科学构建 视觉传达 美学观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作为信息传播重要手段之一的视觉传达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当代中国,视觉传达作为一个新型且处于上升阶段的学科和行业,在自身发展表面繁荣的掩盖之下,其实呈现的是美学标准的混乱缺失和美学价值的良莠不齐。“内美”的缺失,必然制约视觉传达设计在社会范围内的发展状态,最终影响其学科及行业的生命力甚至扼杀之。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不仅是视觉传达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中国当代视觉传达走向真正繁荣的当务之需。
一、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的意义
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有何意义,这个问题,需要从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的发展现状说起。
从广义的范围来说,视觉传达设计包括所有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递的设计,但从狭义范围来说,今天视觉传达学科的主要内容依然是“Graphic Design”,即大家通常认知的“平面设计”。从广义角度来说,因其所包含的内容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拓展,尚无准确的外延和确切的定义,故而我们对其现状的分析先从其较为严谨的狭义范围说起。从形态的角度看,视觉传达设计包括构造形态和应用形态两大部分。构造形态包括字体、标志、插图、设计影像、电脑图形、动态图像和设计编排;应用形态包括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企业形象一体化(cI)设计和多媒体传达设计等。这些形态之中,对我国社会生活环境中广大受众影响较大的当属熔铸构造形态于其内的应用形态中的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VI设计等。这些设计形态基于一定的信息传播目的,借助不同的传达形式,广泛而深刻地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并对受众的身心状态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和诱导作用。
综观以上各种形态的视觉传达作品,不难发现,虽其传达形式和内容不同,但总的风格类型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传统风格
因循中国传统装饰风格,将中国元素注入各类现代设计之中,使之呈现一种本土气息的设计面貌。而此类风格的作品中,有些彰显了中国元素的独特魅力,成为此类风格中的上乘之作;而有的则沦为守旧之作,缺乏新意。
(二)外来风格
外来风格类的作品,吸收借鉴西方或日韩等国家的设计风格,体现出极强的现代个性。但这类作品中,亦有优质而凝聚着内在设计力度的佳作,和一些仅在画面充斥喧嚣着浮躁前卫的形式感的、不知所云的模仿之作。
(三)其他风格
其他一些风格的作品群中,其实是孕育新风格的蚌床,充满着探索和尝试的无限可能性。但也带有一定的模糊性,需要在不断的设计实践中拔高,确立自我。
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视觉传达学科在我国属于一个亦古老亦新兴的行业。如广告、包装等,在我国古代其实早已出现。如唐代诗人杜牧有诗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个“酒旗”其实就是我国广告的初始形态。又如北宋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拓本,其实也即我国古代附带商业价值包装的早期形态。然而这些视觉传达的早期形式虽然存在于我国商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但其作为一门学科或行业体系的形成却是在西方社会,我国的视觉传达学科和行业体系是从西方社会移植而来的。
移植而来的学科生命体在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一些混乱的反应,这表现在,一方面,原有的内在美学标准部分丧失;另一方面,本土化的美学标准尚未确立。基于此,是中外混杂之下的美学标准的混乱。视觉传达设计归根结底是一种艺术门类,其内在美学体系的混乱,必然就造成了其外在形式的混乱发展,这是事物发展必然的内在规律。而时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契机,加剧了其混乱发展,也为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的形成准备了一个充分的酝酿期。
二、如何构建科学的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
篇8
关键词:美学视角;博物馆建筑;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4-0092-02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博物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馆建筑是重要的公共建筑,为博物馆开展各项工作,实现社会功能提供了物质保障。新形势下,博物馆建筑在诸多方面满足了不同部门的需求,充分体现了博物馆建筑的美学内涵与价值。本文针对博物馆建筑的美学特征与发展进行解析和展望,对于展现当代博物馆建筑的美具有积极意义和切实价值。
一、 当代博物馆建筑美学界定
博物馆建筑是标志性极强的公共建筑,是指专门为博物馆进行各项展览工作,开展各项服务活动而设计修建的公共建筑,是用来收藏、保管、研究和陈列、展览有关古文物的重要场所。既可以是包括博物馆各项工作用房的一个综合体,也可以是包括陈列馆、库房等在内的多个建筑组成的一个建筑群。博物馆建筑与其他类型的建筑不同,具有特殊使用功能。
当代博物馆建筑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共建筑类型,有更高更特殊的要求,是重要的美学载体,包含着深厚的美学内涵。当代博物馆建筑要具有美感,必须从人文因素出发,符合广大参观者的审美观念,充分考虑不同人群对欣赏美的要求,从而体现博物馆建筑的美学价值,充分展现出当代博物馆建筑完美的外部形象和内在空间。博物馆建筑是给参观者第一印象的事物,代表着一个区域、城市或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征,具有较高的地域性和艺术性,是一个区域文明发展程度的集中体现。当代博物馆建筑的美不仅体现在建筑的外部形象,更多的是体现在博物馆建筑完善的功能、建筑的寓意、合理的采光以及发展的空间等诸多方面。
二、当代博物馆建筑的美学价值
当代博物馆建筑具有造型独特、风格迥异、功能完善的特征,充分体现出广泛的美学内涵。当代博物馆建筑作为美的重要载体,是一件处处体现艺术特色的精品,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感官上的享受,有着无可替代的美学价值。
(一)完善的功能
当代博物馆建筑功能完善,是一个集收藏、研究、展示、宣传、休闲、办公等于一体的场所,各区域都针对各自不同的用途,经过精妙的设计,发挥着各自强大的功能。在藏品区域重点考虑安全、温湿度等问题,针对藏品的特点设置合理的通道,满足藏品出入库和布展的需要。宣传区既要注意宣传内容的导向功能,又要考虑宣传对象的复杂性,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休闲区是当代博物馆建筑的重要功能区域,是为了满足人们休闲休息需要而设置的,要充分考虑博物馆的规模和人们的实际需要,注意与展区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影响参观者。
(二)独特的建筑寓意
当代博物馆建筑与其他建筑有着较大的区别,体现出独特的美,是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地域、人文、历史等特征,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当代博物馆建筑造型独特,风格迥异,但又能从实际需要出发,与周围建筑和谐统一,使建筑功能与实际需要完美结合,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不同博物馆建筑的设计目的和背景不同,导致建筑寓意的独特性,这种独特的寓意能让参观者记忆深刻。
(三)科学合理的采光
博物馆的展品是通过视觉传递给广大参观者。因此,当代博物馆建筑特别注意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合理的采光照明,合理的采光能提高展览效果和观众的视觉效果。目前博物馆的采光主要有自然光、人工照明、自然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三种方式,充分运用自然光是博物馆建筑的重要任务,自然光既能更好的发挥光的作用,又能让展品得到有效的保护。当代博物馆大都采用透明玻璃屋顶和金属遮阳片相结合的顶棚设计方式,充分地利用自然光并配以先进的照明设施,让展厅光线充足,使参观者的心情愉悦。
(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由于博物馆藏品和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当代博物馆建筑要适应发展的要求,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同时,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需要不断增强,博物馆的服务功能也要不断增加和完善,这就为博物馆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博物馆的各项服务,是当代博物馆建筑发展的方向。因此,当代博物馆设计建设时要用发展的眼光,不断更新服务观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当代博物馆建筑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三、当代博物馆建筑的美学功能
博物馆作为一个服务大众,展示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场所,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观实用、造型独特、功能全面成为当代博物馆建筑发展的主流趋势,体现出当代博物馆建筑强大的美学功能。
(一)当代博物馆建筑能够表达博物馆展览的主题
当代博物馆建筑包含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处处体现出博物馆展览的主题内容,博物馆建筑成为展览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博物馆建筑要与展览之间进行完美的融合。随着美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建筑能利用自身特征充分体现展览的文化内涵和理念,注重建筑空间带给参观者的体验,利用博物馆建筑无声的语言,将真实的感受通过视觉传达给了参观者,使参观者的精神和心灵受到强大震撼。
(二)当代博物馆建筑能够提升博物馆的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要的不断提高,当代博物馆的功能也不断完善,从过去单一的展览、陈列、研究基本功能向教育宣传、休闲娱乐的服务性方向发展。博物馆已不仅仅是人们参观学习的地方,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与其他机构连成整体,增加了一些娱乐,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成为了提供各种文化活动和服务设施的综合体。
(三)当代博物馆建筑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
当代博物馆建筑作为建筑领域的代表作,具有独特的造型、迥异的风格及完善的功能,体现出较高的建筑的水平,并能与所在城市的建筑和谐呼应,成为城市建筑美景,呈现出强大的美学效应。随着博物馆建筑造型和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博物馆建筑成为一个城市标志性建筑,以独特的美吸引大量的参观者,带动旅游业,促进城市的发展。
四、基于美学视角下的当代博物馆建筑现状分析
当代博物馆建筑是为博物馆提供场所的公共建筑,蕴含着丰富的美学特征,具有强大的美学价值。随着博物馆建筑的日益繁荣,当代博物馆建筑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当代博物馆建筑规模盲目追求大型化
当代博物馆建筑规模的盲目大型化,导致了博物馆建筑造价及日常维护费用增加,使博物馆的投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博物馆的正常运行。博物馆建筑往往是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需要与城市的文化环境相融合,大型化的博物馆建筑难以与城市文脉融合,容易出现二者不协调的现象,影响了博物馆建筑的美学效果。
(二)当代博物馆建筑风格单一,忽视功能要求
博物馆完善的功能是博物馆建筑的直接目的。当代一些博物馆建筑的风格单一,大都是西方古典式的复古主义风格,片面的追求符号式或直接模仿某建筑,忽视了所在城市的环境因素,没有充分考虑博物馆使用功能的需求,这样就造成博物馆建筑造型与功能相脱节,博物馆建筑风格与环境因素不协调,博物馆建筑布局与博物馆的陈列要求不符等诸多问题。
(三)当代博物馆建筑忽视参观者的活动
博物馆建筑主要用途是为广大观众参观提供公共场所。参观者是博物馆建筑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当代博物馆建筑要把建筑本身功能和广大参观者的需求有机结合。但是当代博物馆建筑过分关注陈列展品的设置,而忽视考虑参观者的主体因素,常常把参观者严格限制在一个规定的空间区域,忽视了参观者的活动。
五、基于美学视角下的当代博物馆建筑发展趋势
当代博物馆建筑的发展与博物馆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的功能与理念不断提升,促使当代博物馆建筑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当代博物馆建筑新的美学方向
随着人们素质和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历史文化知识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当代博物馆建筑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这就要求博物馆建筑改变传统的风格与造型,不断提升美学水平。在新美学观念的引领下,当代博物馆建筑运用新的美学思想和手法,在保证满足完善的功能前提下,合理采用新美学观念进行创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博物馆建筑的美学水平和艺术品位,使博物馆建筑与展示内容更加融合协调,符合当代博物馆建筑新的美学发展方向。
(二)当代博物馆建筑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当代博物馆建筑要具有美感,就必须符合大众审美观念,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人对美的需求,体现出博物馆建筑的美学价值。当代博物馆建筑要努力符合不同人群的审美要求,实现与当代大众审美观念的有机结合。同时,当代博物馆建筑应顺应美学发展潮流,努力塑造成为公众乐于主动参与,可以实现公众全方位提高与完善的公共活动场所。参观者去博物馆不仅能探寻到历史文明的印迹,欣赏到博物馆建筑美,更重要的是能享受到一种新的美学体验和交流的乐趣。
(三)当代博物馆建筑广泛运用艺术因素
博物馆建筑的艺术性是指建筑形态和环境空间所体验的美学观念。当代博物馆建筑能够充分体现出艺术性和文化价值,直接影响人们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广泛的运用艺术因素是当代博物馆建筑需要考虑的突出理念和重要因素。博物馆建筑具有特殊功能,对艺术因素的运用有非常高的要求,在当代博物馆建筑中广泛运用艺术性,能使博物馆建筑的空间形态更加多样化,提供令人震撼和多变的空间,实现与臧品展示的完美结合,营造激动人心的展览氛围。
总之,当代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蕴含着重要的美学内容和美学价值。在博物馆功能日趋多样化的形势下,博物馆建筑多样化的造型和唯美风格使博物馆建筑的美学范畴不断扩大,成为时尚和美的代名词,成为精品艺术的代表作,承担着传播美学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篇9
“行游”――行,走也;游,观赏,品味。旅游行游是指游客在景区中的游览活动,它主要是游客以风景景观的沟通与交流。游客通过与风景景观的沟通与交流获得旅游美体验。行游是一个完整的游赏审美活动。――游客对优美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等的一次“观光活动”。这里所说的“观光”,它不是静止的,而是在行游中对景观的“景框式”观照。
在水利旅游风景区中,水利工程景观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作为游客观光审美的“感性实体”,游客在行游中体验自然风景的魅力与人类创造的奇迹。所以,水利旅游行游对景区内的景观等级要求较高,水利旅游行游所追求的是旅游景观的冲击力。可以这样说,在景区内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看点”,就不能进行行游方式的旅游美利用。
一、水利风景区景点调查与评价
旅游景观评价的总体标准是“美”,因为,如果不美,那就成不了“景”,也就不足以“观”,所以,从词源上来说,所谓景观就是指值得观赏的可以成为景的物体。美的对象与人的感性知觉有着直接的适合关系,与人的心理情感有着结构的同构关系,与人的目的、理想有着内有的或显或隐的同一性。
旅游景观不同于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景观,它不偏重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具美学的性质。根据张法《美学导论》中“美的基本审美类型”的划分依据及审美现象学的相关理论,将旅游景观的审美评价确定为:从美的类型的典型性利用性,美的质料价值的比较性,形态规模的大小及周期性三个方面作为考量。《旅游景观审美评价赋分表》①如下:
①陈昌茂《论旅游美的审美对象》,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2月。
依据旅游景观单体评价总分,将旅游景观审美评价等级指标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
五级旅游景观,得分值域≥90分。
四级旅游景观,得分值域≥75-89分。
三级旅游景观,得分值域≥60-74分。
二级旅游景观,得分值域≥45-59分。
一级旅游景观,得分值域≥30-44分。
以景区的基本特征和属性为背景,在普查资源的基础上把景点标识出来,并进行审美量化评价。根据评价分值,对一个景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进行等级排序,这既是旅游景观评价本身必须的工作,也是进一步的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的美学依据。
二、风景景观型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
水利风景是一种复合景观,所以在建设水利风景区时,在工程设计上要考虑它的审美性,在建设上要审美与实用相结合,在旅游活动的组合上强化旅游美特征,这是我们所说的旅游美利用。
旅游地的物质结构主要由五个实体构成:山、水、林、气、筑。景观就是这五个实体独立的含义和状态或者变形;景观通过组合,而成为景点;景点经过“游线”的组合,结构地成为了景区。
旅游景观规划是按照旅游美体验目标改变和设计景观的结构、形态与功能的宏观布局过程。简言之,就是将能够吸引游客并具有旅游开发利用价值的景物、景点,从游客的角度和开发的角度,即以游客审美和开发效益两者统一的角度来利用:四级、五级旅游景观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景观”,作为审美质料,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而利用;一、二、三级景观通常作为审美背景来利用。
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游客在景区内游览观光,这就要求旅游开发和建设者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才不使景区显得单调无味。根据风景风景中景物评价,水利风景区要按主从关系进行设计――突出统一性与整体性。用中国美学的观点,就是“中和”。从形式美的角度来说,“中”以突出中心点来突显特点,“和”是多样性的统一,“中和”就是针对如何处理主与从的关系来突出整体结构。
(一)以水文景观为主体的风景景观型水利风景区
要凸显文化特征,特别是水利风景区中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等,要满足视觉等感觉器官的需求――“文化景观化”,不能抽象地、学究式的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要按审美的要求,使文化转化成为审美对象――文化景观;其次,在设计上要结合自然,以地质地貌为根据,针对景点的观赏性,优化景点的布置与形式,尽量少建人工设施,以避免破坏自然的完整性。
(二)以水利工程为主体的风景景观型水利风景区
在设计上以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为主,要考虑生态环境的审美元素,要融入美化环境、美化生态、美化家园、美化生活等现念。水利工程的设计建设不仅仅局限于防汛抗旱,还应该从审美的角度、从旅游的角度、从人居环境的角度等方面,用旅游美学理论指导建设,特别是强化旅游美的利用方式,创造旅游美的质料,充分体现工程与水体的和谐、工程与周围自然的和谐。
(三)以人造景观为主体的风景景观型水利风景区
要考虑人造景观与环境的协调,与水体的结合。要考虑是否符合地方文化特色。充分利用水利深厚的水文化、地方文化与人造景观风格相结合。对于以人造景观为主的风景景观型水利风景区的设计,主要体现在风景景观主题公园上,把握主题公园的设计与水利风景区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相协调统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三、观光等于景观,避免水利风景区的破坏性建设
在建立风景型景观水利风景区的过程中,我们要抓住关键,即观光等于景观。观光就是观景,它的美以景观为承载对象,自然景观以自然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为基础,要从景观的等级来决定是否开发观光游。不要把观光错位为度假。
篇10
关键词: 应用型中文专业 美学课程 实践性教学 改革
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相关中文专业课程,如何发挥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其课程的建设和改革都成为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美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也要适应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文专业的办学特点,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与创新性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主动地观察和获取知识及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动手能力,突出“应用性”。这些都要求美学课程在实践性上做出调整与改革,从而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美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生产、生活条件、环境生态及精神文化产品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其审美活动及审美趣味也日益呈现出开放化、多元化的趋势。对于美学课程而言,其实践教学的提出与现实生活及美学学科发展的趋势相符合。美学研究由传统的哲学美学向实用美学和与多学科交叉的多元化转变,为美学的实践教学研究奠定了学科基础,如旅游美学、科技美学、生态美学等交叉学科都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相关实践应用知识,方能体现美学学科发展的新走向。
美学课的教学方法与过程也同样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张玉能教授的“反思—实践式教学模式”要求对美学的主要理论问题能够结合审美对象包括艺术作品的实践过程进行内在的体验和深入的思考。从而在“问题—反思—运用—解决问题—理解原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实践应用的能力和水平。[1]而英国波兰尼的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概念为美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提供了认识论的基础。 他认为,明确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图表或数学公式来表达的知识;而默会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我们没有明确地意识到,但又影响我们的心理和行为的知识。默会知识需要各个人在自己参与的相关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取。[2]在美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许多“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审美体验只有通过亲身参与才能获得。
二、美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具体办法
美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体现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外实践等主要的教学阶段中,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最终改善教学效果。
1.预习阶段
在每次上课前,教师可先布置一定的预习内容来体现实践性教学。如要求学生阅读欣赏与讲授内容有关的文学、艺术作品,使他们在阅读实践中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重视学生通过文学艺术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获得的原初感受。在上课时,可以让他们来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可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评价,这些都可以锻炼学生独立分析作品的能力。
另外关于一些理论问题,例如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也可以要求学生在上课前搜集、查阅关于“美是什么”的专家观点,并适当地做出自己的评价。这些做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在文献搜集和研读方面的初步科研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针对某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分析评价它们的合理性和片面性。
上课之前还可以适当布置一定的写作任务,让他们针对某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课堂上再进行交流讨论。比如关于形式美的主要规律问题,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和阅读经验做好整理总结,课上相互之间讨论、比较,看看自己有哪些独到的看法,又有哪些地方忽略了。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审美感受体验与别人的及教学大纲上知识点进行比较、印证,拓宽了思路,也锻炼了动手的能力。实践性教学改革的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做中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2.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考虑到美学课程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结合生活现象和实际问题来进行分析和思考,不空谈理论。譬如在学习“现实美”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话题争论,并联系当下社会中人们对衣食住行等方面普遍地提高质量和审美的要求来展开讨论,使学生能够较快地把课堂学习和自己的平常生活结合起来。课堂内容中也补充了大量新鲜、生动的现实材料,不仅使学生有了较高的学习热情,实践应用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还可引导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再如在讲授艺术门类的美学特征时,可让学生观看欣赏相关艺术作品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并总结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课上可以组织讨论,从而锻炼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中还需要考虑到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特点,美学中关于审美趣味、审美风尚、民俗风情这些问题的研究就离不开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的研究成果。教学过程中要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理论吸收、应用到美学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来。比如经验描述和心理分析的方法、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语言学和文化学的方法等,与此同时,还可将美学理论、知识,研究分析的方法等应用到其他学科中,以“美学的思维”来审视、思考其他学科的建设。如近几年新兴的一些应用美学学科,如生态美学、身体美学、技术美学等分支学科,都是美学实践性特点的具体体现。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计上,学校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美学交叉课程,例如,针对广告专业可以开设广告美学或媒介美学,针对秘书专业开设秘书美学等交叉课程,这些都可以使美学课程的教学和专业人才的培养较好地结合起来。
美学课程的教学还通过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来改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直观、生动的图片与声音信息和各种视频片段,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能够让学生在一个比较鲜活的情境氛围中领会掌握相关的教学内容。另外教师还在学校的相关网站上开设了基于网络进行教学的平台。教学网站上建立了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的大纲、翔实的授课教案和课件,以及本课程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参考选题,等等。教学当中涉及的各种参考资料,如各类别的艺术作品、相关学科的研究论著,网站上都提供了完整的资料或者链接的网址,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网络资源查找资料。还提供了网络平台给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完成作业,帮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来,实践应用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3.课后阶段
美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在课后阶段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深化,开展一定的课外审美实践活动尤为必要。可以安排学生走出课堂,进行户外审美教育活动,如欣赏一些自然风景或人文景观,或对公共环境艺术、建筑雕塑或广告设计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引导学生关注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对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当中涉及的一些重要的文化现象进行考察和讨论;还可以指导组织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如美学名著读书会、影视鉴赏沙龙、书画艺术协会、音乐协会、旅游美学协会、科技美学协会等;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博物馆,指导美学科研活动,邀请美学专家前来讲学等。这些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对诸如后现代主义、日常生活审美化、生态美学等一些学术研究前沿问题的理解也变得容易,美学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也愈加显著。
关于美学课程考查方式,教师也可以灵活多变,比如读书笔记、艺术评论、调研报告及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等采用多种形式来训练学生的观察研究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这些做法也是服务于应用型中文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特色和优势。
由此可见,美学课程中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落实体现于整个美学教学过程的过程当中。把预习、课堂、课后三者配合起来;把课堂内的审美实践活动和课堂外的审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课程教学资源、实践活动资源乃至自然和社会资源整合起来,方能建构具有特色的美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系统,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美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美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适应了应用型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但也不能忽视美学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人格塑造和培养方面的积极意义。美学课程在提高学生的诸项能力的同时,还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仅是知识丰富的人,更应是道德高尚的人,富有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的人。当代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也曾说:“精神科学是随着教化一起产生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化,如何在纷繁的社会现象中,坚守真善美的理想追求,就更加离不开审美的教育,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审美观。
所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注重对受教者进行能力的训练,而且注重人文素养的熏陶,尤其是素养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就需要将这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美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与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方向相一致。其改革的方向是形成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活动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与参与性,使其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都能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玉能.“反思—实践”式美学教学模式初探》[J].文学教育(上),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