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程教育改革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课程教育改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学生接触计算机机会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偏向于应用网络软件
学习该门课程的多是95后的大一学生,从他们记事起,网吧已经进入了大街小巷,计算机也逐渐的进入家庭,网络应用也日趋丰富,现在4G网络使得手机客户端上网更快捷。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条件和机会日益增多,这也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缩短学时的原因之一。很多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多局限于应用电脑或手机上的网络软件,如搜索、看视频、看新闻、聊天、玩网络游戏等,再深一点会网上购物。由于他们接触的是成熟的软件,多满足娱乐或沟通的需求,对于软件的界面分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他们并不明白软件设计和网络的原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遇到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1.2学生的计算机理论基础薄弱,实践操作能力不强
中学阶段虽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这门课程主要涉及粗浅的计算机知识和办公自动化软件,但由于是不参加高考的副课,许多学校并没有系统的传授和考核这门课程,师生都没有重视,所以信息技术课并没有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基础。大部分学生看了《计算机基础》的目录后表示很多内容都是陌生的,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操作都需要系统的学习和提高。有极少部分同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熟悉操作系统的常用操作和设置,能利用办公自动化软件word输入、编辑和格式化文档,对其他的软件使用较少,数据库知识基本为零。当然也有极少的班级的大部分学生有较强的理论基础,这些班级通常在专业后带一个职字,如园艺职,这些学生来自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了进入大学他们必须先参加信息技术课的考试,通过题海战术他们记住了一些知识,但由于时间的限制他们甚至并没有亲自进行上机实验,实践操作能力依然薄弱。
1.395后大一学生的一般个性特点
从心理学研究的视角看,他们当前正经历着生物性过渡、认知的过渡及社会性过渡等的基本变化。他们离开了家庭,以寝室为单位与同龄人生活在一起,生活变得相对独立。通过兼职或大学生社团开始进入社会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他们喜欢通过网络获取各种零碎的信息,扩展了见识,却吸收实践得很少;他们也喜欢上网聊天,在一项大学生的上网目的调查中,有15%的人将聊天作为上网的主要目的,甚至有的人近90%的时间都是用来聊天,说明大学生渴望与他人沟通,被他人理解。而且,他们喜欢通过QQ空间、微信等方式晒自己的生活、见闻和所思所想,喜欢他人关注自己、也喜欢关注他人。95后大一学生,既有一般大学生青春期的特点,同时也具备网络时代的个性特点,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渴望被人关注和互相沟通。
2《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与策略
《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的教材是蒋加伏、沈岳老师主编的《大学计算机》和《大学计算机实践教程》,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计算机》该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计算机系统基础、操作系统基础、office软件、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基础。这些内容,有的理论性较强,如计算机系统基础、网络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等;有的操作性很强,如操作系统基础、office软件、多媒体技术等。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要精讲、深入浅出的讲透,要与实际的例子相结合,同时还要通过课后习题及补充的习题巩固所学,这样知识才能并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对于操作性强的知识,教师可先示范操作,然后布置一个综合的任务由学生来解决,该任务是围绕操作知识点设计。学生如果认真听讲,再与同桌讨论后,随机点名上来的同学都能试着操作,有的能独立的解决任务,不会解决的在老师的提示下也能完成。后续office软件的知识,除了任务驱动教育法以外,还可以凝炼知识点。例如前面已经介绍过word表格的边框、底纹、行高、列宽的知识,后面excel表格的边框、底纹等知识可以略讲,只需要告知在哪个地方设置即可,不必再作示范。实验上机也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主要针对操作性强的知识。实验书的实验分3种类型,案例、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案例有明确的操作步骤,验证性实验有明确的任务要求,设计性实验只有最后的效果图。根据学习的熟练程度,刚接触office软件word可以做案例型实验,excel可选择验证性实验,ppt可选择设计性实验,这样学生做实验就不会仅仅机械的照本宣科去做,而是有挑战性。做验证性实验过程中遇到不会做的,他可以参照案例的步骤,也可以直接上网搜索答案再验证,这个过程中信息的识别及整合利用能力增强。设计性试验则更好的考查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更符合现实需求。上机过程中,除了明确每节课的实验内容外,还要加强实验作业的检查。通过检查,使大部分学生有目标,能专心的去完成作业;如果对实验的好坏不考核,那么很多学生可能会借用上机的时间聊天、玩游戏等,影响实验的效果。
3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质量的措施
(1)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编写的内容、内容的顺序等对教师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教材能把操作性强的知识通过综合性的案例贯穿起来,则教师的教育效果更佳。而且每续写一系列知识后,还应该提出问题或任务供学生思考和解决,这样带领学生进入深层次学习。目前该实验教材所设计的实验,包容书本知识点不够多,综合性不强,还应该丰富实验的内容,增加综合性实验。
(2)操作性的知识可在机房授课
现在操作性知识的学习通常是教师课堂多媒体讲授与任务驱动相结合,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机会实践,只是听看记。当内容多了以后,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如果操作性的知识在机房授课,通过教师客户端软件控制学生机,可以广播示范,然后交由学生自行练习几分钟,或将一个任务文件分发给学生,要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这样学生听、看、记、练结合在一起,学习效果自然更好。
(3)改革考试方式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可以采取纸卷与上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纸卷着重考查基本的理论知识,上机则主要考查操作系统及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由于上机试题是随机抽取,计算机评分,考查了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是一种更科学的方式。如果全部采用纸卷的形式,则操作能力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例如有的学生通过死记硬背一些技巧也能考好。所以开发和建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系统,对这门课程的良性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4)建立网站,方便学生下载资源和深入探索
课程网站既是一个资源聚集点,也是一个资源的发散点。网站不仅是教材的大纲、教育内容、电子课件、教案、习题、任务案例等教育资料的聚集点,还应该做成一个发散点,引导学生去探索更深更广的知识。如网络原理,可附加信息检索、小型局域网的组建等知识;数据库原理,则可以附加数据库与软件的连接、软件技术基础知识等。
(5)尽可能多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合作
篇2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一、引 言
我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从无到有、由点到面,从理工科专业率先实践,到目前所有高校的非计算机专业都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高校大学计算机教育分为两种:其一是指面向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其二是指面向全体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因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占全体学生数量的90%左右,所以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解决自己的专业问题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计算机技术是当代众多新兴技术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技术,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至今天只有半个多世纪,其应用范围覆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由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控制技术结合起来的信息产业,已成为社会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发展工业、农业、科技、教育、经济、金融、国防及社会进步的技术基础和保证。正因计算机技术表现出无与论比的重要性,所以人们把它视为与语言、文字、活字印刷并列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这项新兴技术正在蓬勃发展。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提高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课题,掌握计算机这个通用的智能化工具是非常必要的。科学家们曾寓言,21世纪的文盲已不是是否识字的问题,而是是否会不会使用计算机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不会使用计算机就是当代的“文盲”。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过分,但说明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三、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高校新生入学时所具备计算机知识差异性很大,我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城市的,有农村的;有经济发达地区的,也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有些在高中时代就已经熟练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有些学生从来没见过电脑。笔者连续多年在本科生中做过问卷调查,在入学前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多为自学,或跟家长学的,主要应用是上网浏览、收发邮件、玩游戏、聊天等,但是基础知识仍然未达到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计算机文化层次的教学内容逐步下移到中小学,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在今后一段时间,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还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因此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任务依然很繁重。
随着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已向我们走来。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的要求有增无减,计算机应用能力将成为衡量大学生素质的突出标志,这也就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在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这个过程是有计划的,显性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其升华为信息素养,学生把吸纳的知识转化为才能,这个过程是隐性的,学生处于主动学习地位。对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应遵循“以应用为中心”的原则,使学生具有随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自行提高水平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尝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1.与社会同步,改革教学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都已认识到进入信息时代,人们不懂计算机知识,不会使用计算机就是“信息时代的文盲”。因为计算机基本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必须站在培养21世纪新一代人才的战略高度上,深刻理解和认识计算机教育在整个教学组织和达到培养目标中的深远含义和重要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对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进行长远的考虑,确定明确的目标。
在普通高校的本专科各专业中,应把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放在培养能力和面向应用方面,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这一现代化的智能工具,为本专业后继课的学习、研究乃至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组织教学的整个教学活动中,一是让学生建立起“计算机意识”,就是具有用计算机解决面临任务的强烈愿望;二是知道什么问题能用计算机解决,什么问题不能用计算机解决,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三是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因为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在学校学的知识不是一劳永逸的,所以要通过自学来更新自己的知识。
2.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
多年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是按照三个(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层次安排实施的,在教学过程中第一层次在各高校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一层次最多只实现了计算机软件基础的教学,尚未进行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教学,这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和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感官认识。2006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制订《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对文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重新作了修订,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大公共课程和小公共课程两部分。其中的大公共课程教学按模块化形式进行设计,由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其使用、多媒体知识和应用基础、办公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Internet(因特网)基本应用、电子政务基础、电子商务基础、数据库系统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等模块组成,这些内容都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知应会的。小公共课的教学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科的不同特点和需要,以便为学生在某一信息技术方向上作深入学习打下基础的知识,所以学校应更多地向学生提供符合其专业特点和爱好的选修课供学生学习,以便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3.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传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反映了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新型教学模式是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为指导教学的重要教育思想,是现代教学理论的反映。传统的教学模式离不开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黑板、粉笔、课本、嘴巴等);新型教学模式离不开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等一系列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和媒体。教学模式体现教学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之间的关系,是教学中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具体体现。因此,新型教学模式以现代教育思想、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化的教学环境、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正确调整教学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四要素关系的核心可概括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网络教学平台为辅”。与此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开放实验室,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平台之上的教学模式是:第一,发挥以计算机及网络为基础的现代多种媒体的作用,使教学信息组织超文本化。第二,在培养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中,采用协作式教学策略会取得更佳的效果,因特网和校园网是协作学习的主要形式,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交互性。第三,教学过程的生动性是多媒体技术强大魅力的体现。在教学别要重视教与学这两个环节,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发现式”学习能力,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第四,在短时间内要获得大量的信息与知识,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以计算机及网络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体,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同时传播大量的信息。
4.提高教学效果,改革教学方法。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实践学不会,为此改变了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特别注重“精讲多练”。所谓“精讲”,就是在教学中不是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难点,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基础知识让学生自学。如汉字输入法,老师可以简单介绍,让学生根据个人情况自学一种输入法即可。所谓“多练”,就是让学生多上机操作,其目的是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入手,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提高操作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如Windows、Office部分内容就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授课,学生反映形象直观,图文并茂,易于理解,记忆深刻,收效很好。
5.注重应用能力,改革考核方法。
为了保证计算机教学质量、促进计算机教学改革,同时应该改革计算机教学的考核手段非常重要。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型学科,要凭试卷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而且试题类型目前多是测试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如何,不是考核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考核方式,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多数学校采用的这种考试方法,使得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这种考试方法与素质教育大相径庭。我认为对计算机基础课的考核方法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1)突出操作技能和实验能力的考核。如在实验课上出一些考核操作技能和实验能力的题,主要检查学生操作技能和实验能力,同时也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给学生一个发挥才能的空间,变被动的应试为主动的学习,使学生成为考试的主人。
(2)注重创新能力的考核。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若有创新,就可以给高分,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给他们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加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总成绩为:笔试成绩+平时成绩+上机考试成绩。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0%,平时成绩加上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笔试成绩侧重于考查理论知识,上机成绩侧重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平时成绩侧重对学生作业的检查。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盲目追求高分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算机,激励学生创新,追求全面的知识。
(4)通过多种方法考核学生的技能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在校园网络平台上设置一些学习、对话、软件等栏目,对参与者加权积分,作为考核总成绩的一部分,从而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在信息化程度较高的21世纪,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尤为重要,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全面改革,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调动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以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司法警官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群众出版社,2008.4
篇3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我国高校连续多年的扩招政策给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当今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形势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究成为很多专家学者探究的重点。高校数学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高校毕业生对于社会人才需求的切合程度。高校传统的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教育发展以及就业市场的需要,不断深化对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研究以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迫在眉睫。本篇文章立足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结合相关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希望本篇文章可以带给相关人员一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院校已经逐渐步入大众教育的时代,相关教育部门已经开始重视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数学学科是人类文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学学科不只是一个学科,更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文化甚至是工具。高校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人才培养计划不仅是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更是提升人类综合文化素质水平的重要载体。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活动能够有效的提升高校毕业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激发无限的创造力。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作为基础性的学科,在高等教育改革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数学教育专业延伸于社会的不同领域,关联着不同的学科,通过基础教育知识的灌输,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紧缺性人才。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更是国家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推动改革的整体成效。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注重高校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注重以人为本以及与时俱进,要正视教育改革下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更好的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现一个完美的契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1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数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背景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处于一个高速运转的时期,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形势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对于人才的数量以及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在人才竞争过程中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在不断的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不够明确,甚至存在着较为单一的情况。对于人才培养的计划变通性并不强,基本延续了高校过去老旧单一的培养套路,如此的培养计划虽然可以与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吻合,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但是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提升有着严重的阻碍以及局限性,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形态对于人才的需求。
1.2高校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我国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对于专业课程的设置的重视程度要远远大于对基础课程设置的重视程度。高等院校的学者更倾向于将学术研究的焦点放在专业内容上,对于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知识交叉缺乏研究,这样的研究模式对于学生的发展并无益处。甚至会在学术研究上呈现出一种坐井观天的局限形态,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有着很大的束缚和牵制作用。高效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需要以教育目标为导向,当下,我国大部分的高等院校没有根据学科的发展情况,与时俱进的设置专业性的课程项目,一般都在沿用过去的教材内容,使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与高校人才培养计划难以达到一个完美的切合,不仅限制了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而且束缚了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
1.3高校数学教育专业教学方法单一老旧
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参与主体是教师与学生,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学生的知识接受来说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当前,传统的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步伐。不仅不能够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和需求,而且难以满足社会对于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一些高校的数学教育专业教学课堂上,高校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以及积极性,而且使得课堂教学失去了应有的弹性。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下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阻碍和压制。
2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
2.1明确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导向。高校数学教育专业应该结合当前的就业市场形势需要,确立符合形势需要的高校数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应该明确确立数学教育专业应该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在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始终秉承这一理念,改变过去单一的专业知识过硬即可的教学培养目标,将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上日程,培养出复合型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2.2扩展高校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范围
高校数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该破除过去一味的关注学科专业纵向学术研究的模式,不应该将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应该将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与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挖掘不同专业与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之间的联系,比如数学教育专业与经济学之间,数学教育专业与管理学之间,数学教育专业与心理学之间等不同的联系,拓宽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知识交叉,应该认识到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作为一门社会性的学科,应该不断将学科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横向的覆盖,与此同时,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专家学者应该进一步细化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致力于培养知识面宽泛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2.3创新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发展也应该不断的进行创新。高等院校应该结合时展的需求,与时俱进,适时地对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并且应该有针对性的制定具有时代性的课程内容,让学生不再接受重复呆板的专业教学内容,而是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与时展相适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在学校里学习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尽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高等院校还应该随时对现有的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定期的优化,根据教学的实践情况,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视野环境,接触到更丰富多样的综合性知识,这样不仅能够优化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还可以通过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不断重组,创造出更加符合时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体系,呈现出一个体系完备合理的教学专业课程内容大纲,为高校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4丰富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对于教学效果的优良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果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相同且单一的教学方法,那么不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教学效果的发挥。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师以及学者应该根据教学活动的实践来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以及丰富,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特殊的教学情况,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和创新,加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伙伴。在教学课堂上增加学生的启发式教学以及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运用多媒体设备对学生的教学提供更加完善的外部环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专业学科人才。
3结语
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不仅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更是一门专业性以及社会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各级教育部门都应该正确认识到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重要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在不断推进过程中,高校应该重视高等数学教育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协调配合,结合高等数学教育的学科特点,确立科学准确的教学思想,通过不断拓展高等数学教育的专业覆盖范围,增强高等数学教育的学科的广泛性,注重高等数学教育课程设置的时代性,通过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优化来增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校数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助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及时的解决人才培养计划中存在的问题,更加高效地促进高等院校数学教育专业对于学科教学水平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水平,最终来促进当代大学生数学学科基础的巩固以及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保障当代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王春月 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雨,刘学文.大学教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J].科技和产业,2011(10).
[2]刘菊芬.改善数学提问方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相关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2).
[3]李小梅.对高等数学教学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法的探析[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5(01).
[4]杜炜,许和乾,解大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下教学分析教学研究与实践[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5(01).
[5]刘一帧,贾林鹏.国际数学课程演变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上旬),2014(01).
[6]田英国.拓展与延伸:新课改背景下高校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改革的发展性策略[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9).
[7]董丽华,刘艳琴.数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德州学院为例[J].衡水学院学报,2014(07).
篇4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3-0133-01
在21世纪,我国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行业单位对中职毕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出了较高层次的要求。中职学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其中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中所追求的教学目标与职场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具备单位需要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因此,必须要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不断探索,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有效改革。
1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在用人单位的反映中,中职学生缺乏计算机应用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学习后依然不会做事,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达不到实际工作的要求,进而说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实际的职场工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经调查分析,我国中职学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 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目前不少中职学校中,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过分强调对学生计算机知识以及经验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中职教育本身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一种独特的职业教育,而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职业教育所具备的职业特征,其教学要求与高等教育教学要求存在混淆[2]。同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学生的单向传递过程,忽略了学生的专业背景。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达标,在教学过程中,多会以固定教材作为载体,进行照本宣科,忽略了对教材的个性化解读,教学过程缺乏吸引力。
1.2 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忽视了职业工作的需求
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目前职场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不少学生在学会知识以及技能后,不懂得如何在职场中进行应用,同时也不知道如何将学会的技能和学生的工作有效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会从考试题库中选择模拟题进行任务布置,没有与现实生活中的职场需求结合在一起。因而,学生在教学结束后,学习到的只是做题的能力,不能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学习任务比较片面化,没有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例如:学生打字能力的学习是利用打字软件练习的,采用屏幕对照训练方式,和实际工作的需求存在差异;学习常用和应用软件案例与本专业职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没有与社会职场形成有机联系,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职场的需求。
1.3 采用单调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化,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甚至不论学生的实际情况,单纯使用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模仿操作的教学方法,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部分教师在对教学任务的认知上存在误差,多会认为教师的任务是知识与经验的传递,而能力则是由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训练培养起来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知识以及技能的传递,没有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进行培养,缺乏有效的“计划――决策――评估”的培养策略的应用。在取证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单纯强调对文本字体、字号设置等的训练,对学生在专业中如何进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缺少强化,学生并没有掌握在实践生活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技能,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1.4 考核评价缺乏效度,忽视了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纯通过取证应试,来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强调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忽视了教学过程的评价。学生在评价的影响下,多会选择机械学习,死记硬背,以混得考试合格。无法培养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偏离了职业教育的目标。
2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
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有效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2.1 秉持职业教育目标的教育理念,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教育改革是在教育理念革新的基础上开始实施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有效改革,必须要首先对教育理念进行改革。中职院校应该塑造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不断促进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职业教育本身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了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同时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终身学习意识。在计算机基础应用基础教学的课程大纲中,指出必须要不断促进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强调学以致用,不断实现能力的有效培养,促进职业教育特色的提高。
2.2 实现教学的一体化,不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结合教、学、做三位一体,不断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进而不断促进教学做的一体化[3]。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该以奠定学生专业学习能力为基础,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实现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获得计算机的分析、获取以及处理信息的实践综合能力。
2.3 联系职场需要,强调教学内容的操作性,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保证教学内容与实际职业的有机结合,不断促进教学过程中操作性以及应用性。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应该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准备,不断促进学习与实践工作的有机结合。学习任务设计应该符合专业的特点,同时应该贴近职业,符合学生的未来职业方向,进而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应该在准确把握专业的特点的基础上,有效应用专业知识以及需求,设计出能够体现专业特色、操作性以及应用性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计算机知识以及技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王翠, 李莹.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中行动学习的思考[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 8(12): 116-117.
篇5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师院校;课程结构与体系
一、目前高师院校课程结构与体系存在的问题
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相比,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区别就是转变了教育功能,教育思想有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使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求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新课程设置综合课程,突破学科中心,加强学科整合并精选终身学习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适合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使学校办学更有特色。强调课程目标,增大学校和教师在课程进行中的自。新课程标准重视对不同阶段目标的区别和实施过程的建议,对达到目标的内容与方法,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作硬性规定。这是《标准》和《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善,倡导探究式、合作式教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新标准力图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使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显然,基础教育课程将从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和品质提升。反思我们高师院校现行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结构,几十年前从前苏联学来的东西还没有实现质的改变,仅是学习内容的局部变化和学科门类的一些扩充。相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师院校的课程结构与体系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课程取向偏颇。长期以来,我国师范院校课程的取向是以知识为主,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师范院校的课程结构与体系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都是以知识为核心,围绕知识的传授与获得进行的,忽视了方法的探究和获得。
2.课程结构上以学科专业为中心设置课程,比例不协调,学科专业课程比重过大,选修课程比例低,教育专业课程比重偏低现象严重。这样的课程结构容易培养出知识面狭窄,职业知识技能缺乏,教育方法
单一,教育教学缺乏创造性的教师。新课改中已经出现许多综合性课程、活动实践性课程、研究型课程,学科型教师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3.课程内容上陈旧,呈现“旧、窄、杂、空”现象,无法反映当今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缺乏时代感。这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密切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极不适应。有的高师课程脱离中学实际,抽象的、深奥的理论课程和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的课程太多,相反,培养实际需要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训练的课程太少,甚至某些培养中学教师必备能力的课程根本没有。有些课程设置,如选修课不是从学生需要或培养目标考虑,而是从教师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成果来设置课程,整个课程缺乏注重务实的内容,学生缺乏足够的能力训练,充塞课堂的更多的是学究气和经院气。
4.课程实施观念和方法落后。主要表现在:重接受学习轻发现学习,即重视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忽视学生的探究和发现结论;重视学生存储知识和积累信息的能力,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二、优化高师院校课程结构与体系的对策建议
从总体上看,我国现行的高师教育课程体系还是建立在“学科本位”的基础上,强调的是各门学科自身的系统性、严密性、逻辑性,课程设置单一、封闭、滞后,科目过多且缺乏整合。为此,应按照综合素质课、学科专业课、教育理论与技能课、实践能力培养课四大模块,重新构建高师课程体系。各专业要按照专业培养目标重新审视各门课程的地位与作用,组建新的核心课程;对相关课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合并和重组,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师院校可通过实行选修制度,对课程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按照如下思路解决问题:
1.人文类通识课和教育专业课程可以实行小课时、大容量、靠自学、多辅导、重考核的政策,以专题性、讲座性课程开出,用严格考核的政策促进学生对自学和探究的重视,也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加强课外学习指导,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关注和对理论问题的自主探究,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
2.学科专业课程应把专业基础课与拓宽和加深的提高型课程区别对待。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突出主干,实行大学时大容量,而专业提高课程可实行小课时、大容量、重选修,让有潜力的学生学得更多更深。这样,就可以使教育专业课程和教育实习的加强有时间上的保证,较好地处理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的关系,较好地处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关系。
3.开设跨学科综合课程,扩大选修课程。时代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现代人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高度的综合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通才”。另一方面,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后,更要求教师具备综合素质,各科之间要互通互融,要以中小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培养为主线授予其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具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要求为学生提供广博的科学知识背景,而不是以往那种条块分割式的培养方式。这就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在加强有关专业研究的同时,结合基础教育改革和中小学生变化的实际增设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的相关选修课程,多举行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的相关活动,鼓励他们跨院系听课,以加大对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力度,更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教师提供保障。另外,综合课程的开设决定了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小学对高质量的综合课程师资的需求会大量增加。而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这种类型的专业可谓凤毛麟角。因此,为适应综合课程的发展趋势,需要调整高等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适当增设综合类型的院系、专业。
4.开发符合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核心含义是学校在理解国际课程纲要的标准和基础上,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组织实施的特色课程,它主要追求各个学校间的个别性、多样性和灵活性。高师培养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基础教育领域中的高级人才,毕业后从事各级初、高中教学及管理工作。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实行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高师院校的校本课程应根据自己的办学特点、教育理念,在对所在区域及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本地和本校的课程资源,通过广泛的论证、研讨、设计,组织本校教师和本地区基础教育单位合作,编制出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可供师范生选择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以学生今后从事基础教育的职业为视角,以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合格师资为宗旨,突出本校的师范特色。
总之,高师院校课程体系的优化、课程观念的更新、课程内容的实施是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高师院校课程结构与体系的优化应紧紧围绕毕业生的职业定位这个基本点,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为构建原则,以确保未来教师具有以“博”为基本特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引领学生学会学习而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的能力结构,具有以促使全体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为特征的教育价值观。同时,高师院校的课程结构与体系还应该是动态开放的,它应该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不断优化,以符合时代的要求,满足学科教育的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娄亚敏.师范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2000,(1).
篇6
关键词:“计算思维”;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0-0139-02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地得到提升,尤其是中国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地增快,计算机系统得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信息技术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重要的缺陷,人们逐渐将计算机系统作为工具,对人们的思维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计算机的教学中的众多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
1计算思维的概述
1.1“计算思维”的概念
周以真教授认为“计算思维”实际上是每个人都将具有的技能,尤其是在进行计算机的基础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是国际计算机教育都极为关注的概念,对于“计算思维”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意见,主要是分为两种,一种认为计算思维是以计算为主体,用计算来模拟人的思维。在计算机的教学中,主要是将计算思维看做一种能力,思维作为核心,让学生的学习具备思维能力;另一种看法是将计算思维作为思维来进行看待。至今计算思维并没有统一规定的概念。对于计算思维的内涵进行了解是很有必要的,其中就以周易真教授的定义来进行阐述: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的科学方法。
1.2“计算思维”的特征
计算思维并不是机械活动,它灵活的进行设计活动、构造活动。计算思维并不是计算机的思维,而是人的思维,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想象力;计算思维是现代社会生存的基本技能,这种技能是具有较高的思维水平的,并不是进行技能的重复;计算思维强调“思维”一词,本身是有思想、有创造力的活动,计算思维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在大学的计算机教学中,运用计算思维主要是来帮助学生的学习,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的效果。
2当下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2.1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在我省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上,我们对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和改革进行过探讨,从各个院校反馈的信息来看,各院校的教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专业培养方案上都存在许多偏差。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有的认为:计算机教育改革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计算机就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工具,无非就是将计算机的教育看做“计算机软件”教育,教会学生会用就行,他们提倡的是计算机工具论。有的院校的教师认为: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应紧跟时代潮流,在教学时始终关注学生的某个软件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功利性不断增强,关注现实利益,对于社会需求、学生的需求,片面的进行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W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思想和方法都不了解,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僵化,不利于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的时候,过分关注计算机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得培养,这种教学方式会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的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在进行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时,主要进行机械的模仿,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的效果与课程预期的差距较大,不仅会使教师的教学僵化,还会是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2.2教育的内容忽视“计算思维”教学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是目前各高校课程设置中的普遍现象之一,主要包括的课程涵盖计算机基础类、基础语言程序设计类及internet基础应用等一般性的软件操作知识,很多的内容与中学的学习内容重复,例如现在还有许多高校在教授office中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的基本应用操作,这部分内容在高中时期已经学过,使教授的内容重复,内容没有新鲜感,学生对教学的内容感到乏味,学习的热情低下。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内容设计上没有“计算思维”的内容,仅仅使用软件教学,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会发挥计算思维的作用,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还有就是教学的内容比较散乱,在教学时重点不突出,学生在学习时,不能主动的设置学习目标,导致自身的知识结构混乱,学习积极性下降。
2.3教学的模式僵化
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均采用大班教学(合班教学),教学的模式僵化,尽管经过了变革,但仍然存在着问题。由于现代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学校在开设计算机课程时,受到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校采用合班授课的模式可以解决以上诸多问题。但是也存在不足,由于大学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都不相同,知识结构、认知水平都不同,这种大班教学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会忽视学生的实际状况,会使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的节奏,会使学习难度增大,对于掌握这种能力的学生,会使学生觉得在浪费学习时间,在课堂上注意力低下,对于学习的内容基本没有兴趣。
2.4师资力量较分散
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部分教师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依据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教师本身不具备计算思维教学的意识,在教学中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开发、培养。目前计算机教学的难度越来越大,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教师面临更大的挑战,同时要求教师要不断进行观念的转变,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改革。
目前,各高校从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不断变大,教师的素质良莠不齐,力量分散,思想不统一,这种状况会影响到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水平。
3 构建“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体系
在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时,首先要构建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将教学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正中融入进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不自觉地进行计算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就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选择合适的计算思维,推动计算机教学的全面改革。
3.1创新教学内容
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在教学内容上,根据计算思维的培养目标,将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计算机教学不仅要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培养,还应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运用计算思维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首先需要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知识掌握程度,统筹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前知道自己通过学习后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可以达到什么样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可以达到计算机应用的何种素养。我们团队在该课程的实际教学上,在掌握学生的计算机技能素养后,调整原有教学模式,制定详细教学计划,摈弃初高中时期的教学内容,拔高教授内容,以计算思维为指导,通过验证性、探究性、开创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后,掌握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方法,实现结构化、自主化、渐进式的学习步骤,最后扩展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上。
3.2使用知识贯穿典型思维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打破现有课程设置单一模式,提升计算机科学技术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应用素养。教学上要不断总结、归纳知识的结构,明确思维教学的整体目标,将思维教学的体系建立明确的结构,教学的内容应该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探索性,通过学习能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兴趣,从而达到越学越乐境界。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团队尝试更改部分课程设置的内容,将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office的基本操作模块简单的描述,重点转移到高级的k公应用场合,减少理论讲解课时,增加实践操作环节,布置实际办公应用预案,让学生完成操作内容。在后续课程上,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基础程序类课程,程序类课程教学中注重思维算法体系的训练,依托项目,贯彻计算思维解决问题,实现工程化教学方案,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扩展到各专业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在进行教学时,不仅仅是进行形式教学,还要将教学的理论知识与感性的思维结合起来,适当的删减较为复杂的专业名词,引导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
4 结语
我国的计算机教育始于80年代,文章以“计算思维”为核心,明确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使改革的目标更加明确。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将教授的内容进行共性的总结,架设知识结构,重视问题的探究过程,试图逐渐完善大学计算机教学,将教学的模式进行转变,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思维能力,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陆汉权,何钦铭,徐镜春.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设计[J]. 中国大学教学,2012(9):55-58.
[2] 杨建磊.关于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4.
篇7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04-0022-04
1 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使学生能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其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性人才。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计算机基础教育对于提高21世纪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和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4 ”等文件精神,我们在2004年将目前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名称改为“大学计算机基础”,将各类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统一定为“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教学中尝试采用了多样化、立体式的教学模式,逐步完善和充实了课程教学内容,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强化计算机文化、信息处理基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等内容的教学;在“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强化程序设计思想,突出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类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学均得到较大的重视,除了正常的课内教学之外,均增加了等量的课外实践学时,与此同时加大网络课程建设的力度,进一步了解国内同类课程的设置,加强与国内同行间的交流,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力图与国内著名高校接轨。经过多年的努力、实践和积极探索,通过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我校基本构建起比较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形成了一定的特色。2006年4月经专家验收,“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2 我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生入学条件
我校的专业设置和2005级以及以前学生入学条件如表1所示。
3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方案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要着眼于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的培养,包括通识素养和能力与应用创新素养和能力。通识素养和能力是对所有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是指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在信息技术方面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例如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信息表述能力、信息交流能力、信息搜索能力等。应用创新素养和能力是指学生能自主学习,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发能力,能灵活自如地把计算机技术用于专业研究领域。实践证明,许多在计算机技术领域有成就的人是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既具有本专业的知识,又掌握计算机技术,跨学科的人才知识面宽,富有创造精神。关键在于正确引导和培养。
在研究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和教学时应当充分围绕这两个层次素质与能力。为此我们提出“3+1+X”(3门通识课+1门限选课+X门任选课)的分层课程设置方案,开设8门核心课程 ,表2给出了8门核心课程名称以及学时设置。
其中,“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为”为全校通识课,课程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性和适用性的概念、技术和应用,它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我们学校已将它们纳入学校通识课范畴,并作为学校重点课程来管理和建设。
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不同、计算机基础不同、专业需要不同,由学生所在院系在“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语言程序设计”和“多媒体基础应用”四门课程中任选一门作为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
在三门通识课程学习完成之后,各专业可根据需要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中选择一门作为专业限选课。
为了达到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学校在学分制下采用的是多模块、多层次的进阶式教育模式。由于学生的基础各异,学校还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和实际应用需要选修一些计算机课程和计算机实用技能课程。为此,我们还设置了一系列信息类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自主选修课程设置表如表3所示。
4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建设的进一步改革设想
4.1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站的建设
网络课堂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师生之程网络课堂内容。2006校级精品课程“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网络课堂目前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两门课程。在使用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1)扩容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堂,将建设包括8门核心课程的网络课堂,完备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
(2)完善网络作业平台,实现在网上向学生布置作业、网上辅导答疑、网上做作业、网上批改作业、网上测试、网上讨论等一系列网络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校园网在日常教学以及教学管理中的功能。
4.2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中要继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发挥学生在各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注重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1) 集中课堂教学。
根据各门课程特点发挥集体的智慧和经验制作优质的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软件进行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使得介绍理论概念时不生硬、不枯燥,实时演示实际操作时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并保持有趣性。
(2)分散自主学习。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要继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学,把课程中的部分有趣又相对简单的章节留作自修内容,以论文、小结、调查报告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3)实践中学习。
在实训教学中,强调基本操作方法的灵活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学习意识。为了有效地进行实训教学,首先要加强实践教学指导的力度,我们将聘请一些具备厚实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实训辅导,其次制定科学的、系统的、先进的实训基本要求和目标、提高要求和目标以及综合要求和目标,同时配套以实训教材、电子课件、实训案例和实训素材做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发挥学生的才智,达到锻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4)理论结合实训的教学。
部分理论知识由于课时的限制和学生的基础无法详尽地介绍,如“大学计算机所基础”课程中数据库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等部分内容。在教学中通过实际案例驱动教学,在较少的学时下使学生能通过实例既理解和掌握了繁多的基本概念,同时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其进一步学习的意识,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5)网络课堂。
网络学习模式本身就是一种潜意识的课程学习,学生在使用网络环境时会促使其学习的欲望,并能与教师之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6)课外科技活动平台。
配合学生自发成立的青岛理工大学计算机分会活动,定期为学生举行计算机前沿技术、常用热门软件操作等讲座;开设共同关心的问题论坛;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到知名企事业单位参观、考察,真实感受社会、感受专业。
4.3实训教学改革
信息类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理论和实践并重,所以学生实际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可以作为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的尺度之一。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非常重视实训教学,并不断地进行实训教学的改革尝试。
(1)根据实训教学要求,我们将按照知识点建立“基本实训+提高实训+综合型实训”的分级体系,分级考核和锻炼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
(2)考虑到新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参差不齐,对一些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优先获得学分,我们在每个学期将分三阶段进行过关测试,分别按照达到基本、提高和综合能力给出及格、良好和优秀成绩。
(3)在有限的实验课学时内,加强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实验教学的资源,建立开放机房。
4.4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几年来我们已形成了一支队伍稳定、热爱基础教学、团结协作、勇于改革,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一名校级拔尖人才,两名校级青年骨干教师,一人获得宝钢奖。为了深化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一项长期不懈的工作。
(1)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定期进行教学法研究和专题讲座。
(2)组织教师进修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3)积极接受和培养青年教师,鼓励年青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自身的学术素质。
(4)积极参加全国各地区的教学研讨会,向兄弟院校学习,取长补短。
5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在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得到了肯定,但是课程设置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学校定位、学生来源、专业特点、师资结构等。我们所做的工作和将要进行的改革无论是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更新,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等,目标都是明确的,那就是为了提高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最终使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冯博琴.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白皮书”与教学改革实践[A].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C],2005.
[2]龚培增.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A].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C],2005.
篇8
一、学业负担的概念
和学业负担相关的还有学习负担、课业负担等概念,尽管学业、学习和课业这几者之间有不同的内涵,但这几个概念的基本含义指向的都是中小学生由于学业引起的负担,因此这里我们笼统地称为学业负担。
(一)已有学业负担的界定
学界对学业负担这一概念的界定非常丰富,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业负担开展研究,得到了不同的认识。根据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有关学业负担的界定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学业负担是一种主观感受。早在1987年就有研究者提出学业负担不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每个学生由于其学习能力不同,承受的学习量也不同,因此每个人对学业负担的感受也不一样。基于这种观点,对学业负担的研究立足于对承担者的调查,如郑逸农等在针对高中生的样本调查中就发现,在同一学校,不同年级的高中生“学习负担”就有所差异。根据这种观点,对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对中小学生主观感受的调研及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自我报告的分析。第二种观点认为学业负担是一种客观存在。作为客观存在的学业负担,并不针对某个具体的承担者,它是教育实施者(如学校)施加到学生身上统一的可以量化的客观物,如规定的学习科目、上课时间、作业及考试等。对学业负担本身不进行价值判断。根据这种观点,对学业负担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对不同类型、阶段的学生的学习任务及投入的时间等方面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第三种观点认为学业负担既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主观感受。这种观点认为学业负担既有客观属性,也有主观属性。有研究者认为,分析学生的学业负担的具体内容时,应该包括以学习时间和数量为代表的客观负荷,以及对学习的态度和喜欢程度为代表的主观感受两大类。可见,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不同,对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进行界定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有研究者提出要将学业负担作为一个问题,从事实的表层到深层、从事实到规律、从事实到价值逐步深化与升华。
(二)对学业负担的重新界定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很多研究者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进行了综合性的深入探讨。本文正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中小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进行以下新的界定。学业,对中小学生而言,实际就是他们的学习。而学习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人类个体以个体经验的方式对人类经验吸纳、加工以认识和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都是学习。这里我们将学业负担这一概念放在“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背景下考察,它指的是中小学生在中小学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中小学生通过听讲、练习、探究等各种不同方式,从而达成获得知识、技能等学校教育目标的行为过程。这里的学习有可能发生在学校之外,但它不包括由学校主体之外的社会教育机构,中小学生家长及学生自身对学校教育目标之外的学习行为,如中小学生参加的各类辅导班、特长班等方面的学习。负担也是一个极其广泛的概念,它指的是人们在达成目标、实现任务、履行责任的过程中必然产生的承载和消耗。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目标、任务和责任等都主要和学业有关,是学生学习时间、学习数量、学习精力、情感投入以及压力感受的复杂函数方程。作为个体的中小学生对学业的承载和消耗的体验,和学校的教育目标、学习任务、学习难度、学习时间等客观因素直接相关,同时也与中小学生对学校教育目标、任务和责任的价值判断,自身的素质、学习动机及学习能力等主观因素有紧密关系。根据以上对“学业”及“负担”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分析,我们将“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定义如下:中小学生在承担学校教育的学习任务,达成学校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所承载的生命消耗及承载个体对这种消耗的认知和感受。
二、对学业负担的解读
根据以上对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这一概念的界定,我们需要对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进行重新解读,分析其基本内涵。
(一)学业负担的内涵
首先,学业负担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学习就必然会有学习任务的承载和学习时间、个体精力的消耗。因此,对中小学生而言,只要在学校开展学习,学习个体就会有学业负担。其次,学业负担也是一种主观体验。不同的学习个体因为对学习任务的主观认识、价值判断不同,及受自身素质、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因素的影响,对学业负担的认识和感受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具体说来,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中小学生达成学校教育目标所要承担的学习任务及由此带来的生命消耗。学习任务是中小学生在学校实现教育和培养目标的前提条件,学习任务主要表现为中小学生在学校学习中需要完成的学习课程,需要完成的课程作业、测评,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等。中小学生在承担学习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生命消耗,而生命消耗主要表现为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时间消耗和身心投入。第二,中小学生在承载学习任务达成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对其时间消耗和身心投入会产生一定的主观体验。这种主观体验,和学校学习任务对学生而言的难度、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和心力的程度有关,也和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尤其是他们的学习效果密不可分。从认知和感受而言,个体对学业负担的认识最终落脚于个体的主观体验。从这个角度而言,对学业负担的认识需要观照到中小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对学业负担的认识
如何对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进行深入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学业负担的监测和评估,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教育部明确提出将学生课业负担的监测和评价作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 根据前面有关学业负担的概念界定和内涵分析,结合教育部对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状况的评价指标框架,我们认为,对中小学学业负担的认识,既包括了对学校层面有关上课时间、作业时间、课程教学、考试、测验等客观因素的测量和评价,也包括了对中小学生个体对学习任务、学习难易程度,对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等方面的主观体验和个人感受。客观层面学业负担的认识主要包括对中小学生学习时间和任务量的测量。学习时间包括学生在校学习的统一时间,也包括中小学生在学校外,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校教育目标的必要时间。学习任务指的是中小学生在学校需要学习的各类课程,需要参加的各种教学活动及其这些课程、活动所需要完成的作业、测验和考试等。相比而言,主观层面学业负担的分析和判断要复杂得多,个体对学习时间长短的认知,任务难易程度的判断等,这些都受到中小学生个体的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因素的影响。如何开发一定的评价工具和分析模型对主观层面的学业负担进行评估和分析,是当前学业负担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反映了认识学业负担的主客观维度及相互关系。由图可见,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客观层面的学习时间和任务量成正比关系,一般而言,学习时间越长,任务越重,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越大。但与此同时,学习时间和任务量并不直接决定中小学生对学习负担的主观感受———同样的学习时间和任务量,不同的学习个体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其产生的学业负担感受可能并不一致。一般而言,学习能力越强,学习效果越好,学生感受到的学习压力越小。由此可见,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反映了学校内外、主客体、主客观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杂关系。对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认识,既要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国家、社会、学校层面对中小学生在教育目标、学习任务上的具体要求,又要从个体上、微观上深入了解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念、学习效果,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联动分析。有学者认为学业负担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具有多元主体和多重逻辑的复杂问题,因此必须运用复杂性思维去驾驭它,以整体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解析学业负担的内涵与构成。
三、学业负担问题的归因及解决策略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问题一直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看清学业负担问题的实质、产生原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学业负担问题的产生原因
有学习就会有学业负担,因此,学业负担本身并不会必然成为问题,学业负担问题的出现,产生于两个原因:其一,中小学生承载的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在绝对量上超过了中小学生的身心承载能力,在普遍意义上给中小学生带来了过重的学习负担;其二,学习个体在主观上感受到学习时间太长、任务太重、效果不好等而产生负面的情绪体验,并由此产生某种疾病或心理偏差,如视力减退、厌学情绪、考试综合症等。国家根据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了相应的教育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形成了系列的课程标准。中小学校根据这些目标和标准,科学制订学校层面的教育目标体系和课程体系,并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从这个角度而言,基于国家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的学习任务,不会从绝对量上超过中小学的身心承载能力。因此,由第一个原因引起的学业负担问题,其实质是部分地区或学校,对中小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学习时间、学习任务的绝对量使中小学生难以承载。倘若学生学习任务太重,学习时间过长,由此造成的身心疲劳程度在休息后也难以调整和恢复,并产生某些身心上的负面影响,则称之为学习负担过重。学业负担问题产生的第二个原因实际是学生在主观上认为学业负担过重,它是以后果———学生感受到的心理负担为依据,而不是以其原因———学习时间、学习任务的存在为依据。在学习过程中,中小学生需要对自己的情绪与行为进行调试和控制,尽管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体力与心理上的疲劳。一般而言,这种身心疲劳程度在休息后可以得到恢复,不影响身体或心理健康,学生对学习负担的感受并不是负面的。但如果中小学生对学习负担的判断是负面的,不愿意进行学习,或者由于其学习效果不好,对学习产生无能为力感等不良感受,这些都会让中小学在心理上对学业负担产生负面的情绪体验,从而形成对学业的心理负担。
(二)学业负担问题的解决策略
篇9
关键词:生物工;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031-03
本科教育是高等学校生存和运行的主旋律,没有了本科教育,也许高校就不复存在了。时下有不少人认为成功的教育等于中国的基础教育加上美国的高等教育。此语看似过于偏颇,但是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的高等学校教育确实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我们都可以发现,现在的高校教育中,教学质量存在下滑的问题:本科的教学内容陈旧,无法适应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需要;教学方法落后,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师教学过程照本宣科,教学方式死板等。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前,许多高校都提出改革的口号,推进教育产业化和市场化,从课程设置以及专业设置的角度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也有不少学校在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教学方法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上进展不大[1]。
一、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对于生物工程专业来说,现在的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着动手能力弱、基础知识不扎实、缺乏创新意识、综合能力不强等问题,如何通过高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摆在了每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一方面,教师本身的素质高低决定了其是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教育中来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生物工程专业要求学生有非常强的工程能力和工程意识,如何提高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它要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从微观的角度找到一个突破口,即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使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内容更丰富,使所学知识和本学科研究的最新发展以及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作为教学的对象,接受知识的主体,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得到更多的发言和思考实践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实践能力。研究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创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式为学生的成才和发展服务。因此,通过改革,学生能够切实地参与本学科研究前沿的某一个课题、某一项研究,增强了自我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快地融入工作环境。
二、课堂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实用且紧跟学科前沿。科学研究要求科研人员有非常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生物工程专业这个与创新紧密结合的专业,每一时每一刻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方法出现。如何能够将当前学科的发展前沿与基础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是我们基于研究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跟据目前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提升,我们采取了注重新和精的原则,及时将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前沿发展动态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提出一些尚未解决的新问题给学生供其思考,借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作为一名高校的教师,教学是教师的本业也是基础,当今许多高校存在两种不同体制,将科研与教学分开,这是不正确的。高校教师决不能脱离科研而单纯搞教学,单纯搞科研而不参加教学的教师无法将他的研究成果授予学生,而单纯搞教学的教师无法及时地接收该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无法给学生提供学科前沿进展,只有长期参加科研实践的教师,才能使自己讲课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更具有前沿性,更加生动,具有独创性和启发性。生物工程是一个与科学研究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科研不仅可以激发教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使教师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和研究热点,掌握多种研究方法和先进仪器的使用,培养科学探索精神,从而极大地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潜意识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科学研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精神。教师要经常深入工厂,了解生产实际问题,设立研究课题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能够利用生产实践中生动的例子来授课,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知识是几何级数增长的,这对学生来说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学校在教学的学时上不断地减少,但是课堂的教学内容却与日俱增,因此矛盾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实验性学科,实验课要求有理论课作为支撑。针对理论课教学学时减少、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我们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调整。以加强通识教育、强化基础课程教育为基础,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在专业基础课程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中融入学科前沿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最前沿的专业基础理论及工程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的灵活性。通过加强学生的专业基础、工程学基础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基础扎实,可在生物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医药工程、环境工程等众多工程学科专业领域一展身手的创新型生物工程人才。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中存在许多交叉课程,如生物化学课程中会涵盖部分分子生物学课程内容,发酵工程课程中涵盖微生物课程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避免与相关学科课程的重复,节约学时,同时也要注意突出重点,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一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懂得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各个专业基础课程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注意与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点的联系,帮助学生将不同课程之间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地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不仅逐渐培养了学生对一门课程知识点的提炼、分析,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对不同课程之间知识点的归纳、综合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
2.课堂教学提倡理论与实践结合。21世纪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增加了对应用型人才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大量需求,特别是对生物技术上下游结合、产学研结合的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因此,这就要求高校为社会和经济建设发展培养应用型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但是至今为止,大多数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只有理论知识,没有生产实践经验,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实践才有真正投入生产。虽然目前我国科学家已经在国际先进技术及生物工程领域有了一席之地,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谈到直接产业化相关的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3]。这一方面与我国的许多科研工作者缺乏工程意识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各高等院校生物工程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条件良莠不齐,教学理念比较落后,教学方式方法无法国际接轨,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使得我国生物工程产业缺少自主开发核心技术的高端专业人才。根据课程教学改革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5.5%以上的学生倾向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希望能走出课堂,走进企业,增加实践动手能力的机会。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不同的层次实践教学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第一层次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第二层次以综合性实验为主;第三层次以开放性和创新性实验为主。通过鼓励学生自己申请立项进行实验,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获得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通过我校大学生创新计划等各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项目,给予学生独立完成或以小团队形式完成某项科学研究项目的机会,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4]。为培养生物工程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工程意识强、有较强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企业以及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工作的生物工程高级专门人才,我们不断加强与行业内龙头企业联系,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础与实习基地。我校发酵工程优势学科与青岛啤酒集团、百威英博啤酒集团、江苏大富豪啤酒有限公司等共建学生企业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企业工作环境,而且由于企业本身也有良好的科研环境,如青岛啤酒集团建有国家唯一的啤酒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我院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尤其是发酵工程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到对口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得到感性认识,进一步深化其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通过实习,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了工作经验,增强了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了基础。生产实习基地也与学校实现了双赢。同样,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应当根据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教学需要培养和引进理工结合的高层次人才。在学科建设经费和学院的支持下,对年轻教师特别是非生物背景或非工科背景的教师进行了全方位的培养,学院先后派出年轻教师50余人次到相关的食品厂、啤酒厂、酶制剂厂等进行实习锻炼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显著地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这些能够非常自然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到一起,同时兼顾了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动态,显著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双向交流式课堂教学模式。多年来我国的高校教育基本上都是采用单向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填鸭式”地被动接受知识,虽然有过许多的改革,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极不相称。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获得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是要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学,到社会大课堂中去学。因此,大学教育中教师一方面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不仅要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现在的大学课堂普遍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同时,由于教学资源的短缺,大多数专业基础课的讲授都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在这种大班上课的课程中,这样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会导致绝大部分的学生打瞌睡、上网玩手机。一方面,我们减少了大班上课的课程,将大班分解成小班,在可能的情况下做到小班上课,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互动式、研究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设置提问环节,或是专题讨论等教学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教学中,将教师的以教为主转移到学生的以学为主的轨道上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我们主要是在一些专业基础课(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专业课(发酵工程、生化分离)中大量引入讨论和研究等方式,欢迎学生随时打断教师讲课来提问,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方法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精简课程内容,改变在以往教学中唯恐讲不完、讲不全的做法,课堂中尽量讲得少、讲得精,留更多时间给学生课外去学习、研究。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学生自学辅导、提问、讨论等方式,将传统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改变为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时间有限,因此,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在课堂结束之前可先把下一次课要讨论的科学问题在课件上展示,学生分组进行准备,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教材,查阅文献等相关资料,了解并总结该专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新成果、新热点和发展趋势等,撰写报告,通过电子邮件与教师进行交流。在下一次课堂上,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别展示本小组学习讨论的结果,并进行各组之间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这些科学问题需要教师事先精心设计,能够充分体现学习目标,同时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求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和专业外语水平[5]。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基本上所有学校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但这也只能满足有限的课堂教学的需求。网络课堂成为了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借助于网络,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更方便、更流畅。尤其是在一些需要实际操作的课程中,例如科技文献阅读课程,该课程是生物工程专业学生非常重要一门的专业课,也是学生以后从事科学研究的必要工具。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给学生实时展示如何利用网络数据库来查找所需要的文献,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集中精力,提高学习兴趣。另外,网络课程也是网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课程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教学信息展示板块、课程展示板块、课外学习板块、师生互动板块、教学质量评价板块等。通过网络教学、网络讨论、网上答疑、师生信箱、教学评价等手段,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加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成果等资料,弥补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缺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1世纪的生物工程要求高校学生有较高的综合工程能力,在生物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层出不穷,新的研究热点和学科不断涌现。为适应21世纪培养科技型、创新型、应用型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应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改进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改革成功的基础[J].教育研究,2012,(1):25-31.
[2]王正加,斯金平,夏强强,黄华宏.“生物技术概论”通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2,(2):61-63.
[3]张艺,路福平,骆健美.生物工程特色专业课程建设改革的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11,(3):57-58.
[4]黄进勇,王爱萍.以课程体系建设推进“生物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0,(16):49-50.
[5]刘志强,张大为,李会东,向育君,周建红.生物工程专业建设中教学体系的构建、改革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66-68.
篇10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大学基础物理;教学改革
一、高中物理新课标与大纲之间的区别
1.1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大纲”要求学生经过高中物理课的学习要具有基础知识及应用的能力,学习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标准”指出课程总目标,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1.2高中物理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
根据高中课程教学大纲规定,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等。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应保证必要基础物理知识的前提下,加强物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同时物理课本内容应涉及当前社会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使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1.3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评价的定位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课程与大纲物理课程存在较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高中学科的定位,物理课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物理课程教学评价方面。其培养下的学生在知识储备、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都有了很大变化。从学科体系来看,大学基础物理课程是中学物理课程的螺旋上升,尽管二者关于教学内容的基础内容相似,大学物理是中学物理内容的逐渐加深和扩展,因此,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必然对大学基础物理造成极大冲击,大学基础物理教学必须实行改革以便与中学物理顺利接轨。
二、大学基础物理存在的问题
2.1基础物理教学目标单一
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是高等学校理科非物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在大学物理课程的教授阶段,教师应加强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物理思维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因此,一般院校理工科专业在单一的课程目标指导下,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实施的教学内容基本相同,从而忽视了不同专业所需的物理知识侧重点不同的特征。因此,对于不同专业要突出其专业特色,在保持大学物理经典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则根据不同专业进行不同教学计划的制定,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2.2基础物理教学课时较少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实施淡化了专业,多样化的课程被引入至大学课程。这就意味着,大学传统的基础课程没有了充裕的教学课时,时间在不断被压缩,甚至有人认为基础物理课程的实用性不强,对掌握专业技术帮助不大,索性删掉基础物理课程。
三、大学基础物理教学改革的方向
3.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基础物理课不仅仅是传授物理知识教育,或者是为专业服务,而是能充分展示物理学的知识性、社会性、思想性和教育性,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研能力。另外,基础物理研究所形成的科学观、价值观、物质观、自然观、时空观、宇宙观等对整个人类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各类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观点,大学基础物理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新课标的形势下,大学基础课程内容应不断优化,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础护理措施